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八)(三)
2009-12-22 10:46:54 来源: 作者: 【 】 浏览:1653次 评论:0

(第三集)  


香港九龙


请看讲义的第二页,第三大段「比丘会」。我们先念一段经文:


【时舍利弗即与眷属六千比丘,往诣佛所。顶礼具白世尊,世尊听许。往文殊师利童子所。如是等六千人,曾于过去供养诸佛,深种善根。于甚深法,悉能悟解。于佛教法,能正修行。常乐勤求诸佛功德。皆是文殊师利之所教化。】


这段经文为我们说明,文殊菩萨会下有比丘众,人数有六千人。六千也是表法的,不是数字,都是代表圆满,下面注解我们会看到,说明六千的义趣。我们看注解,第二句:


【疏云,言六者,前之六信,可不退故。本自六根,性清淨故。】


可见得「六」不是数字,「千」也不是数字。『六』裡头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表『六信』,第二个意思是讲『六根』。说到「六信」,最好的讲法,确实要算是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裡面为我们说的,既好懂又非常实际。佛法、世法的修学,都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我们有信心就会有成就,没有信心就没有成就。所以世尊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信为道元功德母」,信心是修行证道的根源,能生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说是功德母;母是取能生的意思。


六信第一个是「信自己」,人对自己要没有信心,诸佛菩萨也帮不上忙。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信我们有真心、有本性,我们的心性跟诸佛如来、跟一切众生无二无别;信我们自己有善根,无量劫来修积所成的;信我们自己依照佛法修学,决定能够成佛、成菩萨。首先要从自分上建立信心,这是佛法讲信,不同于其他宗教。其他宗教也讲信心,他们第一个条件要信神,跟我们讲的不一样,我们第一个是相信自己;第二才「信他」,他是谁?他是佛,他是菩萨,他是善知识。相信佛菩萨的教诲,相信佛菩萨是过来人,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方法,修学的历程,可以提供我们做参考。


第三、四相信「理、事」,第五、六相信「因、果」。有事必有理,事是理之事,理是事之理。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在中国古时候这些大德们,总结整个佛法,诸佛菩萨所讲之理不外乎心性,心性是自己;诸佛菩萨所说的事相不出因果,因果是自己的造作。由此可知,蕅益大师讲的六信,无论是自他、理事、因果,都可以会归到自分上。这种的教诲,我们要不能够相信,不能接受,那你还信什麽?还会有什麽成就?所以这个教诲,真正是合情合理合法,我们应当要接受,应当要相信。清凉大师在此地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是「六」。为什麽不用五千?为什麽不七千、八千?单单说六千,表法的意思。第三:


【千表无尽,该果海故。】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这是「六千」真正的意思,所以六千不是一个数字。懂得表法,我们才有真正学习下手之处。第四节裡面讲:


【经文有十胜。】


『胜』是殊胜,十种殊胜。第一个是:


【身相胜。】


『身相』是比丘的身分。


【身仪摄益,令其根熟,起乐欲心。】


后面三句是解释。比丘遵守佛的教诫,尤其是比丘众,众就是说团体,出家人这个团体。我们在受三皈依的时候,念誓词:「皈依僧,众中尊」。这句话是什麽意思?众是现在人讲的团体,我们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社团,比丘也是许多社团裡面的一个社团,这个社团是所有一切社团裡面最尊贵,值得其他社团尊敬。原因是什麽?这个社团裡头每一个分子都修「六和敬」,就是「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这是其他社团没有的,这个社团每个分子都做到了。所以其他的社团,对这个社团没有不敬仰、没有不尊敬,进而效法这个社团,所以称之为「众中尊」。他们的身相,他们的威仪,都值得社会大众学习,所谓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为社会大众的表率,这是身相殊胜。第二:


【常光胜。】


『常光』,我们现在所说的威仪、风度、风采。出家人生活虽然简单,但是身心洁淨,和蔼慈悲,我们跟他接触,自然感受他光明的注照。现代人所讲感受他的气氛,慈祥、智慧、柔和的气氛,外国人讲磁场,都是佛法讲光明的意思。第三:


【放光胜。】


『放光』是专门为利益众生,多半是形容说法。说法,有用言词,也有不用言词。不用言词怎麽说法?做出来给他看。世出世间圣贤教化众生,所谓有言教,说法是言教,除言教之外,还有身教。什麽是身教?表演给他看,做出来给他看。言教是口放光,身教是身放光;除了身教之外,意教,念念不捨众生,念念利益众生,念念求为众生服务,这是心地放光。比丘是佛的学生,佛是为一切众生服务,佛的学生也是为一切众生无条件的服务,这是放光殊胜。第四:


【众会胜。】


『众会』就是我刚才讲,世出世间许许多多的团体、社团,他在这许许多多社团裡面最殊胜。第五:


【行路胜。】


『行路』也是表法,不是走路。如果我们看到一般走路,那意思就错了。他这儿有注解:


【常依八正,为八步平坦。住正道者,则不分邪正。】


这些人常行八正道,所以经上用『八步平坦』,要晓得全是表法的意思。「八步」是代表八正道,八正道,平坦是正道,心行都遵守佛这八个教诫。如果安住正道,心地清淨、平等、慈悲,就不会有邪正的分别。如果有邪正的分别,不是正道。所以这个「正」,不是邪正之正,邪正之正是相对的,离开邪正才是真正的正道。为什麽?邪正是从分别心起,这裡面有分别、有执着。有分别、有执着是世间法,不是佛法;有分别、有执着是六道轮迴,不是佛菩萨,六道裡面的众生才有分别、才有执着。由此可知,佛法讲的正,如果我们把它看作邪正之正,你已经看错了,错解如来真实义。这个意思很深,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常常讲到,我们要多留意、要多体会、多学习。


【住处胜。】


这也要解释。


【举足下足,无非道场,随心迴转,万德庄严。】


这些比丘们住在哪裡?佛陀那个时代,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无论他住在什麽地方,也就是说他所在之处,这个处所就殊胜。为什麽说这个处所殊胜?处所是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转,人殊胜,所以这个人所在的地方就殊胜。所以不得不加一个解释,这个人心裡面存道,身行道,他所在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叫道场。他在树下,树下是道场;他在河边,河边是道场;他在道路,道路是道场;他在讲堂精舍,讲堂精舍是道场;他在哪裡,哪裡就叫道场,他有道,他行道。
『随心迴转』,「随心迴转」就是境随心转。『万德庄严』,人具万德,他所到之处、所在之处,都是万德庄严。我们凡夫因为烦恼习气太重了、太深了,见不到佛菩萨庄严之相。心地清淨的人,有殊胜缘分的人,他见到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道,我们凡夫之人看到佛在树下打坐,佛坐在什麽地方?佛是找了一些生草,用草垫在下面,我们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坐在草上。可是这些罗汉、辟支佛、菩萨,看释迦牟尼佛坐在金刚宝座上,周围龙天护法在围绕,我们凡夫看不到。真的依报是随着正报转,我们心要清淨,我们跟佛特别有缘分,也见到。这是住处庄严。第七:


【福德严,常观空有一异等边,心地之下有如来藏。恆沙性德为宝,无心忘照,任运寂知,则能显现。】


这是福德,我们哪裡知道?我们看佛、看这些比丘,物质生活清苦到极处,他们天天出去托钵,我们中国人讲乞丐、讨饭,这种人有什麽福?可是佛与这些比丘们,他们的确是乞食。比丘是梵语,在中国翻成「乞士」;乞是乞讨为生,中国人讲乞丐;但是「士」?士是有德行、有学问的人;这个讨饭的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不是普通人,乞士。他们採取这样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现身说法,这裡面含着有很深很深的意思。大凡人有道德、有学问、有能力,一定对社会、对国家民族,做出很大的贡献,他可以取得社会显赫的地位,广大的财富,我们中国人讲大富大贵,他们这些人都有这个能力取得。他为什麽不要?为什麽放弃?这个事情我们很难懂。


我在年轻时候读书,读中国的历史;中国历史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一套丛书,从三代一直到现代,记载得非常详明而没有中断,这是其他国家民族没有的;我读《二十五史》,这裡面有一部分叫「隐逸传」,我最初读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是百思莫解。我们中国人叫隐士,这些人是读书人,有道德、有学问、有能力,他不出来替社会做事,他每天游山玩水,到山林找个好风景地方住个小茅篷,他在那裡隐居。诸位对于《三国志》、《三国演义》都很熟悉,孔明没有出山的时候,也是作隐士,被刘备把他请出来,三顾茅庐,把他拉出来。如果没有请出来,他一生也是隐士,将来在传记裡「隐逸传」。中国历史上留名,决定是对社会、国家有很大的贡献,历史上才给他留名。这种人虽有学问、有德行,毫无贡献,为什麽要给他作传?我这一个疑问留在心裡很长一段时间,到以后学佛才恍然大悟,才明瞭。


这些人示现教导社会,教什麽?他是用身教。古圣先贤常常教导我们,人生在世要学忍让、要学谦让,「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们这帮人就是示现教我们这两句话。如果我们没有能力争,说与人无争,那个毫无意义,你没有能力,你凭什麽本事跟人家争?他们这些人真有本事,有本事争,不争,有能力求,不求,高!有能力争而不争,有本事求而不求,诸位要晓得,社会才会安定,世界才会和平。所以他们这些人对社会的贡献太大太大了,我们初学的人读这个不了解这个意思。释迦牟尼佛跟这一些弟子们,他们也是做这个示现,但是他另一方面的贡献,比这些隐士殊胜太多。释迦牟尼佛名闻利养统统放下,也是有能力争,不争,有本事求,不求,一生做到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还做一些社会教化的工作。这是我们中国历代隐士没做,释迦牟尼佛做了。一生到处劝人断恶修善,到处教人破迷开悟,所以我们后人尊称他天人导师,世出世间的大圣人。所以他的福德庄严不是普通人能够觉察到,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人看得出。


清凉在此地给我们做了简单的注解,『常观空有一异』,「观」是智慧的观察,智慧的观照。世间法总是相对的,空跟有是相对的,一跟多是相对的,异就是多,这是举相对的。『等边』,「等边」就平等的意思。而我们世间人看这一切法决定不平等,佛用智慧观察万法平等,佛的心是平等的,佛的心是清淨的,佛的心充满了智慧。『心地之下有如来藏』,因为这裡讲「福德严」,所以举出「如来藏」。藏是宝藏,什麽宝?如来。心地裡面含有如来藏,如来就是讲自性。『恆沙性德为宝』,如来藏裡头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这真的是宝。说明他们的德行、他们的学问、他们的能力,超过世间常人。『无心忘照』,「无心」是没有妄心。什麽是妄心?妄想是妄心,分别是妄心,执着是妄心,他们统统没有;换句话说,他们的生活跟大自然结合成一体。『任运寂知』,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妄想执着,心地永远是寂静,寂静的心起作用就是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世出世间一切法他没有一样不知道,「任运寂知」。『则能显现』,他这样的福德是真实的福德,究竟圆满的福德。六道裡面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的福德,都不能跟他相比,他是清淨的福德。这是福德庄严,福德的殊胜。第八:


【林树胜。】


『林树』在此地也是表法的。


【树之万行,则如来藏从其行流,严法身故。】


世尊跟他的这些学生们,常常在山林树下教学。佛陀那个时代没有建房屋,佛在哪裡讲经?在大树底下讲经,大树像个伞盖一样。古时候印度那个地区是热带,所以在那个时候他们的衣着很简单,三衣一钵就够了,生活无需要多求。晚上睡眠,三衣当被盖,下面铺个被单,就够了。这个被单我们现在叫具,现在一般人拜佛铺在拜垫上,其实它不是拜佛用的,它是晚上睡觉铺在地下用,叫卧具。所以生活多麽简单!选择好的树林,风景优雅的地方,佛在那裡教学。学生们也都选在树下研究讨论,听了佛的教诲,彼此大家在研究讨论,如何将佛的教诲落实到生活上,那叫真正的修行。


树代表什麽?表建树、建立。我们世间人讲建功立业,用树来做代表。佛与弟子们对社会建的是什麽功?立的是什麽业?教化,佛家的事业教化众生。佛与弟子们每天乞食,接受人家一钵饭,这一餐饭的供养;这是人家对我们财供养,出家人接受这一钵饭之后,要给他说法,要报答他,法供养。他有什麽疑难问题不能解决,要给他分析、要给他说明,帮助他解决,这是佛家出去托钵的规矩;没有说托钵,接受人家的饭,调头就走了,不可以的,人家供养没有白供养的。佛与弟子们一定对众生有法供养,为他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大概时间都不长,诸位如果看看《阿含经》,《长阿含经》比较分量大一点,《中阿含经》就不多,《杂阿含经》、《增一阿含》都很短,我们看到一部经一、两百个字,大概都是世尊托钵的时候为大家所讲的,也集结成了经典。所以我们看到很短的经,就可以想到多半都是托钵、随缘说法的。这种的集结,不是在一个大的法会,是提出重大的问题,佛必须要用长的时间,为大家做详细说明。所以从经典内容裡面,我们也能够观察到世尊当年生活的状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


佛家的事业在弘法利生,这是树林殊胜的意思,『树之万行』。我们在生活当中所表演的,要为一切众生树立一个榜样,「行为世范」;为一切大众建立一个表率,「学做人师」;师表模范,这就是树的意思,树之万行,这说的建树、建立。这些也不是故意造作,自自然然的流露,德行的流露,没有丝毫的造作,从如来藏,『如来藏从其行流』,所以他们的生活点点滴滴都是自性的流露。庄严法身,法身不好懂,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叫做法身。第九:


【自在胜。】


从这个地方看到他的享受,『自在』是享受。


【于我无我得不二解,自在主中为最尊故。】


我们凡夫,六道裡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执着这个身相是我,唯恐把这个身失掉了,身失掉就无我了,这个观念是绝大的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实在讲,除了佛之外,没有人能够为我们说清楚、说明白;实在说,佛也就是为这桩事情出现于世。凡是世间人能够解决的问题,佛绝不多事,你们有能力解决,好,非常好,我省事。世间人真正解决不了,那佛不能不来,佛决不是一个多事的人,决不是一个好事的人,真的所谓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这是觉悟的人。但是世间人提出这个问题来,大家不能解决,佛一定要出现,佛不出现那就不慈悲,佛来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生死的根源,这个问题解决了,生死就明瞭。


了生死,了是什麽意思?对生死这桩事情彻底搞明白、搞清楚了,这叫了生死。生死是个现象,再告诉诸位,这佛说的,是假相,不是真相。真相是什麽?真相没有生死,那是真相,确确实实没有生死。我们这个身,身有生死,死就是灭,有生灭;我们的性没有生灭,性是真正的我,身不是。身是什麽?佛讲身是我所有的,所以身不是我,身叫我所,我所有的。我们用个浅近的比喻说,我穿的这件衣服,这件衣服是我所有的,我们把这件衣服代表身,把我们的人代表性。现在我们的性在哪裡?性在这个衣服裡面,衣服髒了破了,我们会脱掉不要了,丢掉,这个衣服死了,我们马上再换一件新的,这意思你能懂吗?我们这个身用了几十年老了、旧了、坏了,不要了,换一个新的身体,捨身受身,你真正明白了这个事实真相,捨身受身很快乐,不会觉得很苦。


为什麽会有苦?你捨不得把这个衣服脱掉。衣服穿破了、旧了,小朋友、小孩,爸爸、妈妈要给他换件新衣服,哭!不肯换,那就像迷了的时候,认为这件衣服很可爱。我们捨身受身就是脱衣服、换衣服,你要懂得这个道理,身没有什麽可乐的,死,一点痛苦都没有,你就得大自在。佛告诉我们,「我」有,但「我」不是这个身,执着这个身是我,你完全错了;你能把这个身不执着了,放下,你才找到真我。真我永远不会死的、不会灭的,真我「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那是真我。禅宗裡面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真我。真我就是讲自性,就是讲真心,这个地方讲如来藏,都是说的真我。


有我,还是无我,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哲学家都在争论不休,他们所说出的那些道理,我们听了感觉到似是而非,总不能叫我们心悦口服;换句话说,我们听了之后,没有办法完全接受;可是佛经裡面所讲的,我们听了感到很满意。为什麽哲学家跟佛讲的不一样?佛是过来人,佛是把这个事实真相完全搞清楚、搞明白。哲学家没搞清楚,还在那裡猜测、在那裡想像,他所猜测、所想像、所推断都不是事实真相,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接受。


我与无我是两边,还是落在相对,相对不是真实,这些比丘们接受佛的教诲,把佛的教诲落实、证明、证实,我跟无我是一不是二,『得不二解』。「不二解」,大乘法裡面常讲「入不二法门」,为什麽?我是妄想分别执着,无我也是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妄想分别执着,这个问题才真正解决了,事实真相大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如果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怎麽想,怎麽去研究,怎样去说明,都没有办法把事实真相说清楚。换句话说,不但你没有能力说清楚,事实真相你永远没有见到。经裡头常常讲「寂知」,什麽叫寂?放下了。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心地清淨寂灭,完全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


有不少同学们跟我在一起学习讲经,这个好事,是我们佛门当中一桩大事情。发心出来讲经,真正是续佛慧命,利益众生,今天我们在新加坡做这个工作。同学们在学讲经,学会了没有?不能说不会,也不能说会。怎麽说不能说不会?因为你现在也上台讲了,讲得也不错,这是不能说你不会。但是又不能说你会,为什麽?离开经本你会讲吗?离开你那些参考资料你能讲吗?就不会了。这原因在哪裡?原因在你的心不清淨,原因在你妄想分别执着没放下,你要把妄想分别一切都放下了,你心地清淨寂灭,你跟佛心相应;那些参考资料统统都不要,你也会讲,你讲得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这是说你不会。


所以我们学佛要学得像佛,怎样像佛?佛心清淨,一丝毫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我们自己清淨心中原本也没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从哪裡来的?习染而来的,习气、污染。《三字经》上讲「性相近,习相远」,妄想分别执着是习、习惯,不是本性,习性;每一个人习性不相同,这才距离远了,跟谁远?跟性德远了,就是这麽个道理。所以我们现在,佛祖教导我们,我们要把习性断掉,真性就恢复了。真性相近,相近就是差不多,都一样,我们众生的真性,跟阿弥陀佛的真性,跟释迦牟尼佛的真性,跟毘卢遮那佛的真性,一样,没有两样。诸佛如来的性德,我们统统都具足;他有无量智慧,我们也有无量智慧;他有无量德能,我们也有无量德能;他能说出恆沙经卷,我们也有这个能力。为什麽我们有这个能力,能力不能现前?要知道,这个能力被我们的习性障碍住了。习性就是我们讲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把我们的性德,本性裡头无量智慧德能障碍住了,透不出来,所以我们今天过这种苦难日子,自己要清楚、要明白。


所以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入不二法门,你就得大自在。这个说法说了个原则,从哪裡下手?我们找不到下手之处,还是没有办法学习;实在讲,经上讲教我们下手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观世音菩萨教给我们「观照」,用这个方法。《心经》,大家都会念,大家都会背诵,第一句:「观自在菩萨」。他怎麽会得到自在?观,观照。大乘佛法裡面常常讲,你要用观照的功夫,你就得自在。「观照」这两个字,我们听起来也很熟悉,常常听到,常常看到,这两个字的意思很玄很深,怎麽观?怎麽照?我们就不会了,既不会观,也不会照,所以还是得不到自在。


这不得不用一个方法来帮助我们,《心经》是《般若心经》,般若是智慧,释迦牟尼佛讲《般若经》讲了二十二年。《大般若经》在佛经裡面分量最大,有六百卷之多,《华严》才八十卷,《般若经》有六百卷。六百卷经裡面说的什麽?如果诸位把六百卷《大般若》看一遍,恐怕是看前面不知道后面,看到后面,前面忘光了,分量太大了。但是你会记得一句话,这一句话一定会记得很坚固,为什麽?这一部《大般若经》裡头说了几千遍,这句话是什麽?三个字:「不可得」,你一定会记得很牢。你能够把这句话记住,用这句话来观照,你就有入手之处,告诉你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可得」,这是真实教诲。


《金刚经》大家念得很熟,《金刚经》是《大般若经》裡头的一卷,六百卷裡面的一卷,跟我们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心是能得,说明能得的心不可得,你所得的是一切法;一切法,佛说得太多了,总而言之,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凡是缘生之法,没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能得的不可得,所得的不可得,不可得你在这裡头一心想得,错了。所以你才有无量无边的苦恼,那个苦恼都是从你妄想生出来的,不是事实。事实的真相,《金刚经》末后一首偈子讲得太好、太明白,佛给我们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把事实真相说出来,「梦幻泡影」。这些现相存在多久?佛接着说,「如露亦如电」。露是露水,太阳出来就没有了;电是闪电,刹那就不存在了,什麽都是假的。现相,所有一切现相刹那刹那在变化,不是真实的,你要把这个当作真实的,你错了。既然知道一切法是假的,一切法刹那变化,你还有什麽得与不得?你能够「作如是观」,你看清楚、看明白,你在诸法裡头岂不就得大自在吗?心裡头乾乾淨淨,一尘不染,什麽都不放在心上,你说你多自在,你说你多快乐。


世间人苦,苦在哪裡?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了,苦在这裡,放不下。殊不知牵肠挂肚的事情全是假的、全是空的,都不可得。不可得,放在心上,你不叫愚痴吗?头一个放不下,「我」,「我」是什麽?佛法裡面讲得很清楚,唯识学裡面所说的末那识,通常一般人执着末那是我。相宗讲得很有道理,末那裡头有四个现象:痴、见、慢、爱;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大烦恼常相随,把这个东西当作「我」。佛这个说法,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什麽是我?痴是我;见是我,见就是我们一般人讲成见,我的看法,我的想法,看法、想法是我。外国哲学家笛卡儿讲「我思故我在」;他解释「我」,佛讲了四种,他只说一种。「我思故我在」是我见,佛说了四样。除我见之外,还有我慢,贡高我慢;我爱,爱是贪爱,这是四大烦恼。六道裡面众生,把这四大烦恼当作我,错到哪裡去了?这不是我,偏偏当作我,坚固执着,不肯放弃,你怎麽会得自在?


所以你要「观」,你才想到「我」,我是什麽?佛说的,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你能把这个看破,放下了,我相就破掉了。诸位要知道,《金刚经》讲四相,一个相破了,四相都破了。四相破了,你就不是凡人;你学大乘《华严》,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萨,你入圣人之流;你没有发大心,修小乘,你是须陀洹的地位,小罗汉,须陀洹。观音菩萨用这个方法,破我见,破四相,他用观照的方法,得自在。我们要会用这个方法,我们也得自在,他会用,我们为什麽不会用?没有学佛,没有听到大乘佛法,不知道「我」到底是个什麽?现在一听了就明白,「我」原来是这麽回事情,才把妄想、假我捨掉了。捨掉之后,真我现前。


真我是什麽?「常乐我淨」。法身有真我,般若有真我,自在就是真我,自在是解脱。所以真我是法身,是智慧,真实智慧是我,大自在是我。这三者,在我们佛门裡面称为「三德」。法身是我之体,是我们的性体,智慧是我们的报身,自在是我们的应化身,佛家讲三身,三身是真我。所以要破四相、要破四见,三身才能够现前。我们看《心经》,前面这一句,「观」,那个观是智慧,是报身我;「自在」,是应化身我。佛菩萨才真的把「我」找到了,我们有真我,迷失了,怎麽迷失?执着这个假我,把真我忘掉了。四大烦恼常相随,第一个是痴,痴就是没有智慧;见就是着相,《金刚经》前半部讲四相,后半部讲四见,「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着相了。着相就是你起了妄想分别执着,痴是妄想,见是分别,我慢、我爱是执着。「我」是什麽东西?「我」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是我痴,分别是我见,执着是我慢、我爱,把这些东西当作我,所以佛说,我们错了,错得太离谱了。


这些比丘迴小向大,捨弃小乘的修学,跟着普贤菩萨学大乘法,所以他们都变成菩萨。现的是比丘身,修的是大乘法,比丘菩萨。比丘身分的菩萨,他们跟菩萨一样得大自在,我与无我都不可得,妄想分别执着断了。『自在主中为最尊故』,世出世间一切自在,他是得真的自在。大自在天的自在不是真的自在,只不过是福德自在,某一方面得自在,不是圆满的自在,不是究竟的自在,这一些比丘菩萨他们是真的自在,这我们要懂,所以这是最尊、最贵。再看末后一种殊胜:


【上摄胜。】


『摄』是摄受。『上』,这个意思是双关语。我们把注解念下去:


【约事,心常上摄诸佛法故。约表,诸佛显扬,皆依般若,究竟至于一切智故。】


「上摄」的意思,两个意思都说出来。一个是高尚的志趣,这个人的志向很大,他立志,立志要作佛,要证究竟圆满的佛果,就是我们经上常说无上菩提,这是「上」。第二个意思,「上」是指诸佛如来,诸佛如来常常护念他,常常照顾他,得到诸佛护念,这是第二个意思。


我们看清凉大师注子。『约事』,在事相上来讲,这是立志,『心常上摄』,他的心裡面,「常」是永远不间断,「上摄」是上求佛法。『诸佛法故』,就是我们平常讲上求佛法。因为他们这些人是比丘的身分,所以没有说下化众生,下化众生是菩萨,他现的是比丘,比丘是作学生,还没有毕业,毕业之后才下化众生;现在作学生,上求佛法。「诸佛法」,就是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可见得他们不是小乘比丘,小乘比丘没有这个心量,真的迴小向大。


『约表』,就表法来说。『诸佛显扬』,「扬」是弘扬、是宣扬,「显」是明显,这句话说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愣严经》上所说的随类化身,应机说法;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就是随类化身,随机说法。『皆依般若』,「般若」是自性本具的真实智慧。自性是法界一切众生共有的,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我常讲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个生命共同体就是真如自性。我们的自性,跟诸佛如来的自性是一个自性,不是两个。「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这《华严经》上佛说的。能现的一个,所现的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人事物都是一个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佛才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所以我们自性相同,自性智慧是一,自性德能是一,这才说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什麽关係,你说这个关係多麽亲密!所以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服务无条件的,你要问为什麽无条件?共同一法身,还谈什麽条件?我们左手这个地方痒,右手去给它搔搔,还要谈件吗?右手还问问:我应不应该帮你忙?你要怎麽报答我?还谈条件,没有,为什麽没有?同一个身。要晓得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同一个法身,所以我们对于一切众生的照顾,对于一切众生的帮助,对于一切众生的恭敬,决定没任何条件,理所当然,应该是这麽做的。一定要尽心尽力为一切众生服务,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以清淨、平等、慈悲心,向诸佛菩萨一样照顾一切众生,这是佛弟子,这真学佛。绝不可以我看你顺眼、喜欢你,我帮助你、照顾你;看到那个不顺眼,我才不帮助你,那就完全错了,你不是学佛的。学佛的人,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看一切众生一视同仁。为什麽?「皆依般若」。


【究竟至于一切智故。】


这个地方讲的『一切智』,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是如来果位上所证得的究竟圆满般若智慧。佛在经上把这个智慧说了三种:阿罗汉、辟支佛他们所证得的是「一切智」,一切智是说什麽?知道一切法空,一切法不可得,这个智慧叫一切智,所以他有能力断烦恼,断见思烦恼,于一切法不再执着,执着放弃了。我常常用更浅近的话来说,勉励同学们,放下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念头,要把这个念头放下,这个念头决定错误。这个念头是什麽?是我痴,要把这个放下,这是迷惑,迷惑的根本。第二要把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佔有的念头放下,这个念头是什麽?这个念头是造业。起惑,造业,后面就有苦报。如果我们不起惑、不造业,六道轮迴的果报就没有了。从这裡下手,决定没有意思控制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佔有一切人事物的念头,我们的身心清淨,就得清凉自在。


这种控制、佔有的念头,与生俱来的烦恼,不要学的。你们看看三、四个月大的婴儿,你仔细的观察,他这个意识就显露出来。他喜欢那个东西,小手抓得紧紧的不放,那就是控制、佔有,不是学来的,与生俱来的烦恼。就是我痴、我见、我慢、我爱,你从婴儿你就能观察得出来,这是六道轮迴的根本,你要不把它放下、不把它捨弃,永远不能够脱离六道轮迴。佛菩萨、阿罗汉有什麽本事超越六道轮迴?放下而已,不再干这个傻事,所以他就超越六道轮迴。阿罗汉有这个智慧,一切智。


菩萨,比这个智慧更提升一层,除了有一切智,知道万法皆空之外,他还懂得万法缘生。知道宇宙之间这样複杂的现象怎麽来的,这些因因果果怎麽相续、怎麽变化,他都清楚、都明白,这是「道种智」。有道种智,就有能力教化众生,种种道理,种种因缘,种种现象,种种境界,他都明瞭,他才能教人,才能帮助人。但是这个智慧还是不圆满,到如来果地上才圆满,「一切种智」,一切智跟道种智是一个智慧,达到究竟圆满叫做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通常我们也翻作无上菩提。


这是说这一些迴小向大的比丘们,他们具足十种殊胜,这是对他们的讚歎,也是介绍跟随文殊菩萨这一群人,这一群人舍利弗为代表。这十种殊胜,我们就介绍到此地。下面第五节:


【遥闻胜德,已获法门,亲承法音,必成大利。】


这一段,实在讲,是他们做出一个好学的榜样,启发我们,劝导我们。『遥闻胜德』,「胜德」是指文殊师利菩萨,「遥闻」是从来没有亲近过,听说。听说文殊师利菩萨大智慧、大德能,所以发心去亲近。经上不是说得很明白吗?舍利弗带着这些六千比丘,『往诣佛所』,这佛是释迦牟尼佛,『顶礼具白世尊』,这裡省掉了。他们到佛那裡去,先是给佛致敬,然后向佛报告,他们这些人想去亲近文殊菩萨可不可以?佛答应他了。『世尊听许』,佛同意,佛答应他。当然这裡面话还很多,文字简略了,世尊一定是非常讚歎,「你们太好了,能够亲近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快去快去!」这段说没有亲近之前,「遥闻胜德」。『已获法门』,听文殊师利菩萨的名,听说文殊师利菩萨教诫别人一些话,已经得到很多的利益,何况亲自去亲近他、追随他?『亲承法音』,亲自去追随他,亲近文殊师利菩萨,听他讲经说法。『必成大利』,「必」这个字肯定,一丝毫的犹豫、疑惑都没有,必定成就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利益是什麽?无上菩提。


这段话裡头的意思很长,真正的含义,劝勉我们要知道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才能成就真实的利益。经文很长,我们没有节录下来,跟诸位报告的这些都是清凉大师的注解,注解要合着经文来看就更清楚、更容易明白。我们为什麽捨弃经文,单取注解?注解裡面的意思清楚明白,经文我们可能体会不到这个意思,我们要想得佛法真实的受用,也是亲近清凉大师。注解是他注的,我们在注解的学习,就是跟着清凉大师走。舍利弗这些人见到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非常欢迎,很亲切,先把他们统统看一遍:


【如象王者,身首俱转。】


文殊菩萨看看大众,这麽多人讚歎,不是几个人,六千人。所以看看大众,一定是仔细观察,表示亲切照顾。我们学讲经,老师也曾经教给我们,上讲台之后,没有讲话之前,先要把场所每一个人都看到,表示亲切。如果只看一边,不看那一边,听众说「这个法师偏心,看这边,不理那一边」,这是不合礼节。文殊菩萨懂礼!看的时候不是说头转转过来看,整个身体都转过来,最恭敬;一方面表敬,一方面表自己稳重。如果身不动,头在那裡转来转去,轻浮。所以比喻上说,『如象王』,大象,佛门裡面常用龙象来做比喻,象取牠的稳重,龙取牠的变化。象,好像永远都在定中一样,佛法讲修定,「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就是龙象,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像龙、像象。龙我们没见过,象我们见过,无论你什麽时候看,牠都好像在入定,取这个意思。


这些人见到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风度就像象王一样,你接触的时候你就感到定慧光明,为他摄住了,他摄受。他观察这些人,『身首俱转』,不是单单头转来转去,不是这个样子。显得非常的稳重。


【无轻躁故。】


稳重,显示菩萨的定身、慧身。


【表全向机,无遗隐故。】


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现在人教学把这桩事情疏忽了,也没有人重视这桩事情。诸位如果读曾国藩的家书、曾国藩的家训,曾国藩先生是清末了不起的一位大人物,这个人有道德、有学问,他的德学确实可以做一般人的模范、榜样。他在家训,家训我们就晓得,教他自己的子弟,不是教外人。他怎麽样教人?教他的儿女,教他的后人,头一桩学稳重,无论做什麽事情动作要缓慢,绝不可以轻浮气躁。凡是轻浮气躁,都不会有什麽成就,愈是做大事情愈要稳重,从小要养成。走路要一步一步踏得很稳,蹦蹦跳跳的那种人,成就不了什麽事业。


这些教学的道理、方法,不是曾国藩发明的,他都是依据古礼来教的。古礼是什麽人订的?古圣先贤制定的。孔老夫子做过整理,把古圣先贤的教诲,重新做一次编辑,做一次整理,删订《诗书》,所以孔老夫子对中国固有文化做出很大的贡献;诗书礼乐都经过他老人家整理过,流传给后世。所以夫子说「述而不作」,孔老夫子没有创作,现在人都讲创作,孔老夫子没有创作,整理古人的,流传给后世。古人这些创作从哪裡来的?全是自性裡流露出来,跟释迦牟尼佛讲经一样。释迦牟尼佛讲经三百馀会,说法四十九年,他有没有讲过他自己的思想见解?没有。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清凉大师在《华严经》注解,解释经题裡面给我们说过,佛也是「述而不作」,所以佛说他从来没有讲过经,一句都没有说过,哪个人要说佛讲经,那是谤佛。那佛讲的是什麽?讲的是过去古佛所说的,自己一句话没有,全是过去古佛讲的,跟孔老夫子的讲学态度一样,「述而不作」。


现在人都是自己要创作,值得骄傲。所以孔老夫子没有值得骄傲,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值得骄傲的,为什麽?没有自己的东西。所以佛常讲,今佛如古佛之再来,今佛所说的是叙说古佛所传的,这从事相上说。如果从心性上说,佛证得了自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所说的是自性裡头的流露。自性,一切诸佛共同一个自性,一切众生共同一个自性,不是「我」说的,没有「我」,「我」没有说法。所说一切法,无非是自性流露而已,这个才真正了不起,所以我们才心服口服,佩服得五体投地。应当借重他的教诲,开发我们自己的自性。


『表全向机』,「全」是圆满,「机」是一切众生的根机。『无遗隐』,和盘托出,没有丝毫的隐藏;就是说我知道多少,我教你多少,绝不隐藏一丝毫。这就是我们一般人讲「吝法」,佛菩萨决定没有吝法,你能接受多少,就教你多少,应机说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七) 下一篇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九)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