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崇圣寺沙门 知恩 集
将释此经,五门分别:一、辨教因缘,二、定经宗旨,三、明处会,四、叙翻译,五、正释文义。第一、辨教因缘者,于中有十:
(一)为宣说菩萨行故。如经: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等。
(二)随顺诸佛法故。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言:世尊!如来无所说。解云:诸佛说同,名为无说。
(三)为对除我、法执故。如经: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等。解云:此文,初「何以故」,对除我执;后「所以者何」,对除法执也。
(四)为遮断种、现疑故。言种疑者,谓遮彼未来,如经: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乃至下文莫作是念等。言现疑者,为防其已起,如经: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等。
(五)为发生比证信故。言比信者,如经: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等。言证信者,如经: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等。
(六)为成就自利利他故。言自利者,如经: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等。言利他者,如经: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乃至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等。
(七)为转灭轻重业故。如经: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八)为解脱见修惑故。如经: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乃至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等。
(九)为显示福慧因故。如经:善男子、善女人,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解云: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者,即是智度,名为慧,因显法身故。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者,即是五度,名为福,因生报化故。
(十)为发明真应果故。如经: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解云:若来若去等相明应身果,亦无所去等明真身也。
第二、定经宗旨者。此经上明智慧,即以般若为宗,然般若不同,有其三异:(一)实相,(二)观照,(三)文字。如是三种,义该诸慧,实相显般若之境,观照彰般若之体,文字即般若之诠。无诠不可以会旨故,文字得智慧之名;无境不可以标真故,实相同般若之位。是知相从而说,慧包文理;克实而言,宗唯观照,观照即此经之义。金刚有断割之功,法喻相明,宗斯在矣。然观照般若,依庄严论以六义释:(一)以慧为性,以能正择诸法故;(二)以定为因,依定生故;(三)以解脱为果,于染污法得解脱故;(四)以命说为业,菩萨以智慧为命,以正说为业故;(五)以上首为相应,于一切法为上首故;(六)以三种为品,谓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故。
第三、明处会者。依大般若经总有四处十六会说。言四处者,(一)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二)在室罗筏城,给孤独园,(三)在他化自在天,摩尼宝藏殿,(四)在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言十六会者,具如彼说。问:此经四处之中,当何处说?十六会中,于何会说?答:四处之中,当在给孤独园说,十六会中,第九说也。
第四,叙翻译者。此经前后凡经六译:第一,后秦时,鸠摩罗什法师于长安译,文云舍卫国;第二,后魏时,三藏法师菩提流支于洛阳译,文云婆伽婆,并译天亲菩萨论三卷,金刚仙记十卷;第三,陈梁间,真谛三藏于广州译,文云祇树林,并出本记四卷;第四,隋大业中,笈多三藏所译金刚能断,并译无著论两卷;第五,大唐三藏玄奘法师所译,名能断金刚,又有日照三藏功德施论两卷;第六,周义净三藏所译,文云佛薄伽梵在名称大城,并重译天亲论三卷。如上诸本,大况相同,于中文质遂成广略故,使读持之者,偏仰秦经;义学之徒,多从魏本,今所释之者,即当罗什法师所译秦本经也。
第五,正释文义者。于中有二:(一)释经题目,(二)科文解义。初释题目者,经金刚者举能喻之宝也。金中之刚,故名金刚,此宝殊胜,体类众多。今略取其坚利二义,坚即就体,利即就用,体坚故物不能坏,用利故能摧万物。般若者,即所喻法也。梵音般若,此名净慧,亦云无相智,以三种智即名慧,如是智慧同彼金刚。波罗者梵语,此翻云岸,岸有二种:(一)此岸,(二)彼岸。蜜多者梵语,此云能到,亦云能离。即以三界生死为此岸,菩提涅槃为彼岸,二障烦恼为中流,妙用般若为船筏故。发心者,乘妙用船,舍生死岸,度烦恼海,登涅槃山,是故名为波罗蜜也。经者,以贯穿摄持所义,即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化众生。上之七字所诠,下之一字能诠,能诠所诠及法喻等,是故题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已上释题目讫,自此已下科断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依道安法师,经无大小,例开三分,谓序、正、流通。今判此经亦为三分:初名序分;时长老须菩提下至应作如是观,即正宗分;后佛说此经已,下至信受奉行,是流通分。
就初序分中复分为二:初名证信序分;后尔时世尊下,名发起序。前证信序中,依真谛三藏般若记中开为七事:(一)如是者,标所闻法。阿难云:佛所说经,如于诸法故,名为如,如诸法言,契理非谬,称之为是。(二)我者,辨能闻人,传法弟子阿难比丘,五蕴假者,称之为我。(三)闻者,即亲承音言,谓耳根发识听受曰闻。(四)一时者,明所闻法善合时机,谓说者听者共相会遇,非前非后名曰一时。(五)佛者,彰能说师,梵音佛陀,此名觉者,具真俗智,自他觉满,故名为佛。(六)在舍卫国等者,显说有处也。游化所居,目之为在。舍卫国者,此云闻物也。祇树者,谓祇陀太子所施树也,此云战胜,即波斯匿王之太子也。给孤独园者,须达长者所买园也,此云善施,其人内慈外富,赈贫恤寡,乡人美之号给孤独也。须达布金买园,祇陀施树,共立精舍,故于此处,双举二人之名,以辨伽蓝之目矣,故曰祇陀树给孤独园也。(七)与大比丘众等者,明非独闻也。与者,共也、大也、胜也。此诸比丘,皆是大阿罗汉,胜前有学,故名为大。言比丘者,此云乞士,清净活命故。众者,四人已上,和合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者,智度论云:优楼频螺迦叶并门徒五百人,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并门徒各二百五十人,舍利弗、目犍连并门徒共二百五十人,此等多是应化声闻,常随逐佛,是故经中往往别列。俱者,同处同时之义,即是阿难或是如来,与诸比丘及四部众同在给孤独园时也。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国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自下明第三发起序也。发起之义多种不同,广如诸经:而今此经偏明智慧故,以戒、定而为发起。发起序中,文分为三:初示以戒化明三昧有因,后示以定摄明智慧为果。此文初也。文中有七句。
第一,尔时,世尊者,明化主也。成实论云:具上九号,故曰世尊。
食时者,第二,明化晨也。寅卯所营未辨,巳午饭食已终,辰时,行乞,故曰食时。
著衣持钵者,第三,明化仪也。言著衣者,入王宫聚落,僧伽梨等是也;亦云降伏外道衣。持钵者,即持菩提树下四天王所献石钵。如是四钵,佛神力故,按之为一,名应量器。世尊为破裸形外道故,所以著衣;为破手捧食故,所以持钵。
入舍卫大城者,第四,明化处也。准西域记,园在城南五六里。今自外适内,名之为入。智度论云:此城纵广十二由旬,居家九亿,故名为大。
乞食者,第五,明化事也。依转女身经云:如来化身全段金刚,无生熟二藏。今示有乞食者,有众多利益,生彼福田也。如大迦叶舍富从贫,益贫不益富;须菩提舍贫从富,益富不益贫;佛等利益故,次第行乞也。
还至本处者,第七,明化终也。如来食处有二:一者受请在白衣家,二者不受,乞食事讫,还所住。今却至祇园义当第二。总以知足故,乞不过量故;知时故,还至本处也。
【饭食讫,收衣钵。】
第二示以定摄明智慧为果也。文中有三:(一)并资缘,(二)清净业,(三)正明入定。此文初也。外化必资于衣钵故,先明著持衣,内静要并于资缘,故今收置。
【洗足已。】
第二清身业也。仙记云:如来行时,地神化花,以承其足,离地四指。为众生故,途行示污足,故教入定,示清身业也。
【敷座而坐。】
第三正明入定方便。先敷座具,即尼师檀,此云敷具也。言而坐者,正明入定也。已上明序分讫。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自下第二明正宗分也。此中人多粗判,分为二周:初明地前,后第二,云何下,明其地上。今详文理将为不然断疑,中论自释云:自此已下,明一切修多罗示现断生疑心。既云一切,明知非别。今就正宗之中,文分为四:(一)善现申请,(二)如来赞许,(三)善现乐闻,(四)如来正答。
此文初也。文复有三:(一)标列请人,(二)赞佛化德,(三)正宣请词。
此文初也。所言时者,问法时也。言长老者,是尊之称也,谓有长者老年之德。言须菩提者,请法人也。须菩提声含三义:谓生时室空,现空善相,父母问师,唯善唯吉;故名善吉,亦云善现;亦曰空生,随举无失。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者,问法之义也。偏袒右肩者,敬师之相也。右膝著地者,发问之端也。合掌恭敬者,敛容专念也。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第二叹佛化德也。文中有二:(一)总叹,(二)别叹。此文总也。十住婆沙论云:一者现通希有,二者逆说彼心希有,三者教化希有。今言希有者,即当第三教化希有也。言世尊者,第十号也。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者。】
第二别叹德也。言如来,举佛第一号也。如者,所证之法;来者,能证之智。智证真如,来成正觉,故曰如来。言善护念诸菩萨者,根熟菩萨,佛自护念,令成就佛功德法同佛自利行,及化众生法同佛利他行。言付嘱者,根未熟菩萨,佛将付与根熟菩萨,嘱令教受,令于已得大乘不退,未得大乘进修也。种性已去菩萨名为根熟;种性已前菩萨名根未熟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第三正宣请词也。言世尊者,标能答人也。善男子、善女人者,明所为人也。具信等根,名为善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标所起心也。阿之言无,耨多罗者上,三名正,藐名遍,后三名知,菩提名觉,总曰无上正遍知觉。
正是如理智,遍是如量智,知是无分别智,觉是后得智。如理智缘真,故言正;如量智缘俗,故言遍;无分别智断二无知,故言知;后得智,出过眼梦之表,故言觉。此之四智,即佛果正体,若人发心远求此果,名发菩提心也。
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者,明所请行也。准魏本经及无著天亲等论,合有三问,今阙第二修行问也。言应云何住者,问发趣大乘菩萨,于一切时住何等心。次问云何修行者,问发趣大乘菩萨,于一切时修何等行。后问云何降伏者,问发趣大乘菩萨,于一切时降伏何想。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自下第三明如来赞许也。于中有三:(一)赞述,(二)敕听,(三)许说。
此文初也,言善哉,善哉者,赞之极也。所以重赞者,以须菩提赞、问两所契故,一契所化者心,二契能化者德,如汝所说等述也。
【「汝今谛听。】
第二,敕听也。谛谓审实,欲令须菩提以实信深慧,乐闻观察,故言谛听。
【「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第三,许说也。以将说故,名之为当。言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者,谓如来许可说也;谓随二问,我当分别教示,令汝等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降伏其心也。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善现乐闻也。既承印述,又蒙敕听,一心渴仰,故曰乐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自下第四,如来正答也。于中有二:初答问,后可以身相下断疑。前中有三:第一、答前云何住问;第二、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下,答前所阙云何修行问;第三、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下,答前云何降伏其心问。
此文第一答前住问也。准魏本经:此中云何菩萨生如是心?此本云降伏者。准梵本但能生能度众生之心,即有降伏不度众生之义故,此就降伏义译也。
文中有二:初总令降伏示起广大等四心,后别教生四心行相。此文初也。言菩萨者,菩谓菩提,即所求佛果;萨谓萨埵,即所化众生。良以此人有智,故能上求佛果;有悲,故能下化众生。菩下去提,萨下去埵,故云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者,谓降伏凡夫、二乘不度众生心也,即是生起菩萨度众生心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者。】
第二,别教生起四心行相也。文别有四:(一)明广大心,(二)明第一心,(三)明常心,(四)明不颠倒心。就广大心中,文别有二:初、总举,后、别显。
此总举也。言广大者,即是约境以显心也。由境宽遍,心名广大。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者,总举四生三界等所有众生也。故无著论云:此总相说也。言众生者,智度论云:五荫和合中生,名众生也。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后文显也,依无著论,分为三摄:(一)受生摄,(二)依止摄,(三)境界摄。此即第一受生摄也。受生不同有其四种:依壳而生曰卵,含藏而出曰胎,假润而兴称湿,无而忽有名化。如是四种,称一切众生尽,是故菩萨总之为愿。
【「若有色、若无色。】
第二称依止是身也。若有色者,谓欲、色二界有色身故。若无色者,谓上四空众生,无形色故。此二亦摄一切众生,是故菩萨总令众生出离三界也。
【「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第三,境界称也。想是能取境,是所取就想明境故,云境界摄也。若有想者,谓无所有处已下众生,除无想一天,余皆有粗想,取粗境界故。若无想者,谓四禅中无想一天,都无想心取境界故。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者,谓有顶一地无粗想,故名非有想,故名非无想;此中言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者,剩一若字,若存下若字,即非一地。此三亦摄一切众生尽。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第二,明第一心也。谓令众生得大涅槃第一乐故。然彼菩萨所起如上广大愿者定也,为与众生究竟常乐名第一心,我皆令入者,举菩萨之大慈也。无余涅槃者,明所得之圆寂也。永尽三火,名之为灭,高升彼岸,目之为度,以斯证入,名灭度之。言无余涅槃者,离二生死,故名无余也。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第三,明心常也。然此菩萨远离分别见,成就同体悲,此悲所成,由智所立,智通一想,悲即无二,即无疲厌,通一想故,常自涅槃。是故论云:菩萨取一切众生,由如己身,以此义故,菩萨自灭度,无异众生灭度也。
【「何以故者?】
第四,明不颠倒心也。文中有二:初征起,后释成。此文初也。征之意者,菩萨设见众生是己所度,有何过耶?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后文释成也。今泛明颠倒有其三种:(一)见倒,(二)想倒,(三)心倒。此中离想倒故,名为不颠倒。如是想倒,依身见起。是故菩萨起如是想,失菩萨名。若翻于此,即顺正慧,不起如是,名不颠倒心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自下第二答前所阙云何修行也。文中有三:(一)教菩萨不著自身修行,(二)教菩萨不住报恩修行,(三)教菩萨不住果报修行。此中阙初段文也。所以答修行问,先明布施者,以菩萨万行,六度为愿源。波罗蜜中檀义通摄,是故举斯一号,该彼六门。即檀波罗蜜名资生施;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名无畏施,谓持戒、忍辱施,人无畏故;毗离耶、禅那、般若等名为法施,由精进故,说不疲倦;由禅定故,能知物心;由智慧故,能如实说也。言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者,不著果报恩修行也。不应求彼供养恭敬赞叹等报也。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第三,明不住果报修行也。谓不求未来人天等果,此果酬因,故名果报,即六尘等是当果体,为此行施,名著果报。菩萨远离,名不住色等。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第三,答降伏心问也。准魏经云:不住于相想,此中略想字。文中有六:一标、二征、三释、四喻、五合、六劝。
此文初也。若起相想,二取未亡,欲求真空,还成有漏,是故菩萨除灭妄想,清净三轮故,于施门更彰降伏。言不于相想者,谓不见施物、受者及施者故。
【「何以故?】
第二,明征起也。此之征意,谓拂疑心。所以然者,凡施等福,从心想生,想既不存,福凭何起。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第三,释也。住相有漏,果报有边;不住,无漏故,福聚无量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第四,喻也。喻中有二:(一)略举东方,(二)广引九方。就初喻中,文复有二:(一)如来问,(二)善现问答。此即问也。虚空界非十方,方是不相应行法,色上假立,今以方辨空故,名东方虚空耳。
【「不也,世尊!」】
第二,善现答也。不者,非义;也者,助词。虚空无边故,非思量矣。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第二,广引九方也。文复有二,名义如上,此即第一如来问也。言四维者不正之义也。
【「不也,世尊!」】
第二,善现答也。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第五,合也。谓无住施福,如十方虚空不可思量也。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六,劝也。此中劝意,义合六度,准知万行,例亦应然。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自下大文,第二明断疑也。准下论云:疑有总、别,总即二十七段,别有三十二疑。论虽不叙而无别目,今取论意略为立名。此即第一名不住为佛疑也。论叙疑云:若不住于法,行于布施,云何为佛菩提行于布施?为断此疑,经文有六: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述、六成。此即第一问也。谓可以得生、住、异、灭三种有为色身之相,得见真法身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第二,答也。为防疑者,妄莫(编者注:「莫」字疑应删)起分别,执有为相言见法身,是故答中总言不可。
【「何以故?】
第三,征也。现见如来王宫生,三十二相成身,何故言不可以身相见也?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第四,释也。三(编者注:「三」疑是「身」)相是妄相,法身名实相,妄相非法身,名相即非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五,述也。有相虚诳,而不称真故,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第六,成也。若见有为虚妄之相,非是无为真实之相,即是了悟法身,名为见佛,故言即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自下断第三疑,此名因果难信疑。论叙疑云:向依波罗蜜说不住行,于布施说因深义,向依如来非有为体说果深义。若尔未来恶世人不生信心,云何不空说耶?为断此疑,经文有二:(一)须菩提疑问,(二)如来正答。
此初问也。言颇者,能也。如是深经,现在正法有能信者,未来恶世人能生实信也耶?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第二,如来正答也。文中有二:先呵后教,此初呵也,所以呵者,止其疑耳。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后文教也。文复有二:初总教,后别教。总中有三:(一)明信时,(二)明信德,(三)明信相。
此初明信时也。准大集经说五种坚固:初五百年解脱坚固,次五百年禅定坚固,次五百年多闻坚固,次五百年福德坚固,次五百年斗诤坚固。今言后五百岁者,即当第五五百年也。于此恶世时,有能生信者也。
【「持戒修福者。】
第二,明信德也。准魏本经加其智慧,此本略也。言持戒者谓息灭诸恶,福德者谓修诸三昧,智慧者谓随顺二空。要常具此三学,方能生其实信。问:前之五度总名福德,焉知此义偏受定门?答:通而论之,即该前五,克取殊胜,定学偏优;以定善中,能集福德,引诸神通,安乐事故。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第三,明信相也。于此章句者,谓因果深教也。能生信心者,谓德备人也。以此为实者,正明信相也。信既备矣,说岂徒然?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百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后文别教也。于中有二:初明修福,后明修智。此文初也。于中有四:(一)明信因,(二)明信体,(三)明信缘,(四)明集果。此即第一信因也。言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者,明其不少简异初心。已于无量千万佛所者,彰其已多记明根熟。种诸善根者,谓于佛田烧香、散花,称名、赞德,种无贪等三种善根也。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第二,明信体也。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一念即一刹那心净意乐也。信以心净为性,故言净信矣。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
第三,明信缘也。为佛知见故,信心不退。问:知、见二种,有何别耶?答:肉眼是见而非知,比智是知而非见,愿智亦知亦见。异肉眼故言知,异比智故言见,故曰悉知悉见,由佛知见故。若有人欲得供养恭敬,自叹已有持戒等功德,彼人不能说是人自知故。
【「得如是无量福德。】
第四,明信果也。信虽一念,福即无量。庄严论云:谓有智人,于大乘胜法而生大信,得三种果:(一)得大胜果,信增长故;(二)得大福果,福增长故;(三)得大菩提果,功德无等及佛大体故。
【「何以故?】
自下后文明修智也。文中有三:初正释,次重成,后辨别异。初中复二:先征,后释。此文征也。征之意者,修习成福,已生净信,复说修智,有何意耶?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后文释也。此复有二:先释离我相,后释离法相。此文初也。问:我等四相通名我执,有何差别建立四名?答:不观三世差别之异,总执为我,名为我相;计现在蕴有续前义,名众生相;计现在蕴一期住因,名寿者相;计现在蕴趣后六通,名为人相。由斯差别,故名四种。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后文别释离法相也。准魏经有四句,此中但有两句。无法相者,离增益过;亦无非法相者,离损减执。
【「何以故?】
自下第二重成也。文中有二:先征后释。此初征也。征之意者,先离我相,已成证净,更离法相,其故何耶?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后文释也。文复有二:先总后别。此文初也。通举有无二执,故言总也。夫法执为因,我执为果;不断法执,我执还生故。云若心取相,取有、无二种相也;即为著我、人等者,我执因之而起。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后别释也。于中有二:(一)明离我相,(二)明离法相。此文初也。若取法相者,谓妄执诸法实有体故。即为著我人等者,法执为因我执还生也。
【「何以故?】
第二,释无法相也。文中有二:先征后释。此初征也。前离法相已我执不生,更离非法相,其故何耶?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后文释也。虽离有(编者注:「有」疑是「法」)相,不起我执;若取非法相,还成法执,法执为因,人执还生故。云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后文辨异也。文中有二:初正简,后引证。此文初也。此中文意,欲明证信,离法、非法,不同向前所说此信。不应取法者,不应如声取法也;不应取非法者,随顺第一义智正说如是取也。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后文引证也。得旨忘诠,法尚应舍,凭诠会旨,何况取为非法?此意明证信,于言教上,不得作有无信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自下断第三疑也。此名化佛证说疑。论叙疑云:向说不可以身相成就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非有为相得名故。若如是,云何释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名为佛?云何为人说法?为断此疑,经文有二:(一)问答断疑,(二)校量显胜。前中有六: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重征、六重释。此初问也。汝意可谓,化身如来所得菩提是真得耶?说四谛法是真说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第二,答也。言如来者,三身之中是化身也。此佛于金刚座上示得菩提,不依法空非真证故。鹿野苑中十二行相现转法轮,但说小乘非真说故。由斯善现答此二相,无有定法名为证说矣。
【「何以故?】
第三,征也。岂得如来都不说耶?是故论云:有人谤言如来一向不说法故。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第四,释也。此中但说言化说非真,非谓都无言说。是故经言: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也。听者不可作有无相取,说者不可作有无相说,何以故?非法、非非法故。言非法者,妄法无体故,非非法者,真如实有故。
【「所以者何?】
第五,重征也,何故但言如来所说法耶?不言如来所证法耶?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六,重释也。一切圣人皆证真如无为,为此立三乘贤圣等差别名也。以下智证故得声闻菩提,以中智证故得缘觉菩提,以上智证故得无上菩提,故言而有差别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第二,较量显胜也。文别有二:初举劣,后辨胜。初中复四:一问、二答、三征、四释。此初问也。所以断疑之后有较量者,当知疑生即理惑,疑断即福增,福增既在于能诠,故彰施福之非福,而今返问善现者。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宝丰而福胜,故曰甚多。
【「何以故?】
第三,征也。以多为聚。聚有二义:(一)积聚义,(二)进趣义。义既有两,今但言多为目何等,故须征矣。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第四,释也。言福德者,谓施等积聚之福也。即非福德性者,谓非持经说法进取之福也。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者,是积聚多也。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第二,辨胜也。文中有四:一标、二征、三释、四结。此初也。施宝虽满于大千,总以积聚之福故多为劣。持经下至于四句,为是进取之福,故名为胜。言受持者,受谓领纳听闻,持谓任持不忘。受持者令自成佛,为他说者令他成佛,自利利他皆菩提业,是故此福胜彼难量矣。
【「何以故?】
第二,征也,怪其福胜所以返征。是故论云:云何此二能大得菩提耶?
【「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第三,释也。一切诸佛者,所谓法身诸佛也。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报化身也。皆从此经出者,法身从此经显出,报、化二身从此经生出也。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四,结也。此明生了二因,得三身果,总名佛、法。佛谓觉者,即能觉为智身。法谓所证,即所觉为法身。能觉所觉合而称之,故名佛、法,即非佛、法者,谓如来所得佛法,非二乘等共佛法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自下断第四疑,此名声闻得果疑。论叙疑云:何说圣人以无为法得名?以是义故,彼法不可取不可说。若尔须陀洹等圣人取自果,云何言彼法不可取、不可说?既如证如说,云何成不可取、说?
为断此疑,经文有三:(一)总约四果以显其得;(二)别约罗汉以显其失;(三)引己证成种彰其事。前中有四:所谓四果,一一果中皆有问答征释。此即初果之中第一问也。须陀洹者名合二义,一名预流,创预出世圣果流故,二名逆流,已逆世间生死流故,此人永断三界见惑,我执已亡。以须菩提证无学道能知是事,为欲成其无取说义,是故问言:须陀洹人已断我执,作是念言,我得果以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善现了知须陀洹人我执已亡,离分别见,故答言不也。
【「何以故?】
第三,征也。
【「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第四,释也。名为入流者,义如上解。而无所入者,以无我故,而不见有我,是入流者。不入色声香等者,以无我故,不见六尘境界,以为我所故,言不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第二果中,初问也。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
【「何以故?】
第三,征也。
【「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第四,释也。斯陀含者名一往来,人中得果,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得灭度,天中亦然,如是之人,同证我空,亦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第三果中,初问也。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
【「何以故?】
第三,征也。
【「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第四,释也。阿那含者,此云不来,亦曰不还,已尽欲界漏故,非数数来,又不还来二十五有。此等所断我执前亦同前,故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第四果中,初问也。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
【「何以故?】
第三,征也。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第四,释也。阿罗汉者名曰不生,已尽三有业烦恼故。获得尽智无生智,深证我空,故无所得。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大文第二,别约罗汉以显其失也。若阿罗汉起得果之念,即有著我人等过也。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第三,引己证成重彰其事。文复有四:(一)明佛先记,(二)彰已不取,(三)返释,(四)顺成。此即第一明佛先记也。言无诤者,定之别名,三昧者定之总称,此定具足慈悲,能护彼我远离惑诤,有胜功德,俱解脱中,离空障者,善现最胜,故称第一。言离欲者,欲即是贪,贪于诸惑,过失偏重,今举重以摄轻,即是离烦恼障也。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第二,彰己不取也。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即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第三,返释也。若有我见,即有彼诤,诤若不亡,佛不应记,记必不妄,当知无我。阿兰那者此云无诤也。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四,顺成也。实无所行者,谓心善解脱,于二障中不复行故。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由断二障故乐行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自下断第五疑也,此名菩萨得法疑。论叙疑云:释迦如来昔于燃灯佛所授法,彼佛为此佛说法,若如是,云何彼法不可取不可说?为断此疑,经文有二:先问后答。此初问也。如来所以反问须菩提者,欲明佛及菩萨已证真如,真如法中岂取说耶?
【「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第二,答也。善现所以有此答者,正显燃灯如来已证菩提法故,离名言,即佛无说示之相。复明释迦菩萨已登受记之位,位证无生,即知无闻无得之取故,曰于法实无所得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自下断第六疑也,此名菩萨庄严土疑。论叙疑云:若圣人以无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不可说,云何诸菩萨取庄严净佛国土?为断此疑,经文有五: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劝。此初问也。如来所以反问须菩提者,为明菩萨必不以取相之心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
第二,答也。
【「何以故?】
第三,征也。何故菩萨非庄严佛土不耶?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第四,释也。庄严者有二:(一)取识外净土为所庄严,此是取想庄严也;(二)了知净土不离自心,此是离想庄严。今言庄严者,是离想庄严也。即非庄严,非取心外形相庄严也。是名庄严者,是第一义谛离想庄严也。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五,劝也。如来所以诫劝者,欲令众生不住心外形相庄严成就,唯识第一义谛庄严也。不应住色生心者,以彼六尘即形相庄严,若住于此便失于彼,是故重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自下断第七疑也。此报佛有取疑。论叙疑云:若圣人以无为法得名,彼法不可取不可说,云何受乐报佛自取法王身?云何余世间人复取彼是法王身?为断此疑,经文有二:初问答断疑,后校量显胜。前中有四:一问、二答、三征、四释。此初问也。言譬如有人,举报佛之身也。如须弥山王者,显身胜大也。是身为大不者,问佛大身有分别心取大相不?须弥山者,此云妙高,四宝合成,六万诸山而为眷属,然今此中以彼山王喻报佛身。如须弥山王出过众山,故名为大,而不自取我是山王。受乐报佛出过众圣胜故名大,而不自取我是法王,其义相似故引为喻。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
第二,答也。答意是身虽大,以无分别不取大相。
【「何以故?】
第三,征也。其无分别其故何耶?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四,释也。佛说非身者,非有漏有为身也。是名大身者,是无漏无为身也。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第二,校量显胜也。文中有二:先约外财,后约内财。前中复二:(一)举劣胜,(二)释胜所以。前中复二:初举劣,后显胜。前中又四:(一)问沙(二)答沙(三)问福(四)答福。此即第一问沙也。此下所以重校量者,为破疑情外人疑曰:前说持经四句过于三千世界七宝布施,今说无量恒河沙世界七宝,亦过三千世界七宝布施,二义俱胜,何等胜功德而能得大菩提?今断此疑,显此持经功德,非但过于三千世界七宝布施,亦胜舍无量恒河沙世界七宝布施,由此持福能得大菩提,非由施福,故重校量,显其胜劣。言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者,第一重略明沙无量也。如是恒河沙者,第二重总明河无量也。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者,第二广明沙无量也。宁之言能总问尔许河沙,能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第二,答沙也。独举沙河尚多无量,况说河沙,此非甚耶多?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第三,问福也。我今实言告汝者,为欲校量,先显如来口无失故。若善男子等者,兼明能之心也。以七宝者,正明所施之量也。满尔所恒河沙数世界者,总显施实(编者注:「实」疑是「宝」)量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第四,答福也。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二,显胜也。此中施多而福劣者,以有漏因违涅槃故。持经至少而福增者,以无漏因破生死故。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大文第二,释胜所以也。文总有四:(一)尊处故胜,(二)同说故胜,(三)降染故胜,(四)超净故胜。
就中第一尊处故胜中,文复有四:(一)辨处尊,(二)明人胜,(三)双释,(四)问答。此即第一辨处尊也。如王所居,非说多少,乃至暂时,一切见者,悉皆恭敬,说此经处,亦复如是,非论多少,下至一偈,应当供养。所以然者,此大乘法诸经王故。天、人、阿修罗者,六趣之中略举三也。此三福业供养义增,是故偏述,余三罪报多诸障碍,虽有少分略而不论。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第二,明人胜也。说一偈处,处是非情,犹应供养,义同塔庙,何况尽能受持之人?人成胜慧,得非尊重?言何况者,一以无情况有情,谓次处况人;二以少说多,即一偈况于尽受。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总明持经,菩萨成无住行,近超地上诸果,具多百法明门,远趣无上菩提,成一切种智,总以佛之果体无胜,故名为最上。超过诸地,名为第一;世间所无,名为希有。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三,双释也。今言经典所在之处者,义含说经人及说经处,以处及人皆所依故。即为有佛者,为显说经处,开示法身如塔庙故。若尊重弟子者,为敬持经人如弟子重佛相似也。故魏本云:尊重似佛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第四,问答也。文复有四:(一)问(二)答(三)征(四)释。此初也。此中所以问答经名及受持者,以佛世尊叹二处胜故。今明受持者,应先知名字及受持方法,是故于此尊处文中便申问答。当何名此经者,问经名也。我等云何奉持,问受持方法也。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第二,答也。金刚者喻也,即坚利宝。般若者法也,即无分别智。波罗蜜者名到彼岸,显此真智极究竟故。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者,以犹用也;是由此也。用此能诠之名,诠彼所诠之理,理为义持,名为文持,文、义恭受,总名为奉持。
【「所以者何?】
第三,征也。征经名义是何意也?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
第四,释也。言佛说般若波罗蜜者,谓观照等真实慧也。即非般若波罗蜜者,谓非二乘等相似慧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总中第二,同说故胜也。文复有二:一问、二答。此初,问也。此中问意,明释迦如来离诸佛所说法外,别有一法是佛所说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第二,答也。总言如来无所说者,为显说同,非谓世尊都无言说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总中第三,降染故胜也。将明此义,先辨因果,有其三种:(一)布施因果,因谓布施,果谓烦恼,由取相施增烦恼故;(二)世界因果,因谓世界,果谓微尘,由界聚相,散为尘故;(三)持经因果,因谓持经,果谓法身,由能持说,证法身故。今此文中校量前二以显后一。
然经举诸微尘等者,即世界因果,此之微尘名为色尘。体是无记,但坋色身不坋法身,非如布施所生烦恼,名为法尘,能坋净心及以法身故。今将此无记因果,对彼布施染污因果,彼尚不及无记尘因,何能更方持说之福?故知施福增有因,经灭惑也。今释此文,复分为二:初举劣显胜,后辨胜过劣。前中有二:一问、二答。此初问也。三千大千世界者,举其因也。所有微尘者,显其果也。是为多不者,问其量也。所以问此微尘多少者,将显染尘过于此故。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第二,答也。此中所言微(编者注:「微」疑是「甚」)者,即以世界至大,微尘极少,破粗为细,尘即无边,多义难量,故言甚也。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第二,辨胜过劣也。文复有二:初约果辨,后约因辨。此即初也。诸微尘者,谓世界无记尘也。如来说非微尘者,谓非如施福所生染烦恼尘也。是名微尘者,是地等之微尘也。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第二,约因辨也。如来说世界者,谓微尘之因器世界也。非世界者,谓非染尘之因,施福之世界也。是名世界者,是无记尘因器世界也。此中文意,为明施福是染烦恼因,尚劣世界无记尘因,何能比此持经功德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总中第四超净故胜。文复有四:一问、二答、三征、四释。此初问也。将释此义,先明因果有其三种:(一)布施因果,因谓布施,果即依报;(二)持戒因果,因谓持戒,果即正报;(三)持经因果,因谓持说,果即法身。今明三十二相者,此乃偏举中间持戒因果,对量前后之优劣耳。总以持戒为正报之因,已胜布施依报之业,何况布施为取相之福,而能比持经离相之福耶?此中文意,举果显因故。问持戒所感三十二相之身,为是持经所显法身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第二,答也。若以相见同法身者,义不然也。
【「何以故?】
第三,征也。何故持戒福所感之身非法身也?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第四,释也。言如来说三十二相者,谓持戒福所感色身之相也。即是非相,谓非持经智慧所行法身之相也。是名三十二相者,结成初句也。此中文意,明其持戒不及持经,故名超净也。戒福能生净报,尚自不及持经;施福能生染因,岂比持经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第二,内财校量也。文复有二:(一)举劣显胜,(二)释胜所以。前中有三:(一)举劣,(二)显胜,(三)领解。此初,举劣也。前虽舍无量珍宝为是外财,犹疑轻鲜;今举恒沙身命为是内财,恐将殊胜。有斯疑惑,故重校量。言善男子等者,兼举无贪心也。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者,正明无量福也。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二,显胜也。取相布施虽舍多身,终成有漏。离相持经,纵传一偈,已过无量。所以然者,世间出世间因非因故。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第三,领解也。文复有二:(一)领解,(二)叹胜。此文,初也。言涕泪悲泣者,涕者落也。泪者目津也,神恸谓之悲,无声泪下谓之泣。彼须菩提闻能诠深教,解所诠深义,又闻舍恒河沙身命,不如持经一偈,所以念彼舍身之苦,欻尔增悲敦敬法之诚,零然下泪。
问:闻经悟解应喜,何以悲泣?答:有悟解生悲,如须菩提闻此经。有悟解生喜,如舍利弗,闻法华经。有悟解生悲喜,如善集王,闻金光明经悲喜交集。今须菩提所以悲泣者,谓耳餐正说,慧鉴真如。(一)即[敏/心]彼舍身之苦,(二)即忻今所说,(三)即恨不早闻,(四)伤不闻之者,所以有此悲泣也。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
此下第二叹胜也。而白佛言者,启告之词也。希有世尊者,总叹胜也。佛说如是甚深经典者,别举所叹希有法也。
【「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大文第二,释胜所以也。文别有四:(一)希有故胜,(二)不同余法故胜,(三)坚实故,(四)胜余修多罗故胜。此文,初也。所谓昔得慧眼,开人空目,出烦恼障,见无我理。其所得者,谓是化城,非究竟故。今闻此经,闻法空目,破所知障,见法空如,其所得者,即真实所,乃名希有也。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第二,不同余法故胜。文复有二:初标举,后释成。此文,标举也。此经不同余教,诠佛所得甚深法故。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第二,释成也。言实相者,谓依此经生如实信。即是非相者,谓不同世间虚妄信也。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者,引教证成结初句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如是,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
第三,坚实故胜也。文复有三:(一)总举,(二)别释,(三)述赞。此总举也。为此法门智体坚实犹若金刚,慧用深入能除惑障故,令持者处下恶之世成第一之功。今总以须菩提成就五义故,闻经信解不足为难。(一)非难时,故谓得值如来。(二)佛摄授,故谓具信出家。(三)得无学果,故谓办诸功德。(四)蒙佛加持,故谓速令开解。(五)成就变化,谓实是菩萨。由斯道理不名希有,彼未来者无是五义,具多障难,能受持者故称第一也。
【「何以故?】
第二,别释也。文中有三:(一)明我空,(二)明法空,(三)明俱空。就我空中,先征后释。此即初也。总问未来受持之人,何以独成第一希有也?
【「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第二,释也。此中相字,并从想义,由持经人了我空故,不复能起我人等想故。
【「所以者何?】
第二,明法空也。先征后释,此初征也。但说我空想应有耶?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后文,释也。我相等者,谓能取我等之心也。即是非相者,谓此执心当体故。
【「何以故?】
第二,明俱空也。先征后释,此初征也。一切诸法不离能取所取,今总言空其意何也耶?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后文,释也。相若不空,佛不应离,离得觉者即是空。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第三,述赞也。言如是如是者,谓上所说正是其义,故名如是如是。即,印可之词也。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者,谓成就信解也。论云:惊者谓非处生惧,是故名惊,以可呵故,如非道行故。怖者心体怖故,已起不能断疑心者。畏者一向怖故,其心必竟惊怖堕故。离此三种,闻经信解,故名希有。
【「何以故?】
第四,胜余修多罗故胜也。文复有二:先征,后释,此初征也。不惊等者,有何奇特,名希有也?
【「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后文,释也。谓显此经,于一切波罗蜜教中是最妙故。由此世间难生信解,多起疑谤,是故若闻不生惊等即为希有。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即是此经所诠第一波罗蜜也。非第一波罗蜜者,谓非是余经所诠第一波罗蜜也。是名第一波罗蜜者,结成初句也。
(编者注:只有卷上,卷下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