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圣严法师教禅坐 (二)
2013-04-21 19:39:4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316次 评论:0

第二篇 一般佛法开示
 
  
佛与菩萨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也就是自利利他、无我无私、悲智无限、究竟圆熟的人。佛是充满智慧功能和慈悲行为的人,他是无上的「大觉」者。当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功德究竟圆满之时,自与他、内与外、善与恶、主观与客观等的分别心,都不存在,只有无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之时,那便是成佛了。
 

  菩萨是能够自利利他的人,并且是以利益他人来作为成就自己的人。菩萨是能够用佛法断除自己的烦恼,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能够用佛法来关怀他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人。菩萨又被称为「觉有情」,觉悟是智慧的来源,有情众生是悲心的来源,若将智慧和悲心运用得宜,相辅相成,便称为悲智双运的菩萨。菩萨道的完成者,便能成佛。
 

  一个人,如果仅是为了个人的财富、权势、名位而努力奋斗,必会引起他人的猜疑、妒嫉、觊觎,而来跟你明争暗夺,那就像是一群野犬争逐一块骨头,会给你带来忧虑、挫折的打击和困扰。
 

  如果能以利他为目的而努力于自我的成长,则可经常保持坦荡的心胸。因此,自利者必须是以利他为出发点,才是具有智慧和慈悲的人;此种人的心量,有如大海,可纳百川,也能滋养万物。在利他之前,已有利人之心,如此所得的利益,便是实至名归,才不会变成自己的包袱而带来烦恼。
 

  世人汲汲营取,多为了自利,却在获得自利的同时也招惹了更多的烦恼,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增加了更多的问题;就像入宝山取宝,当在取得宝时,竟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看来极其愚蠢,犹自乐此不倦。类似的情况,岂可说是真正的自利。所以站在菩萨的立场,自利必须建立在对众生有益的基础上。
 

  在一个共同生活的社会里,小至一个家庭,大至整个世界,为了自利而自利的人很多,为了利他而自利的人很少,必然问题丛生;每一个人只顾自利而不顾利他的结果,是大家没有好环境住,大家没好日子过。相反地,若能以利他为出发点而努力的人多,这个环境便能在平顺和谐中繁荣,每一个人,自然也都是身在其中的受惠者。这样的生活体系,便是菩萨道模式的环境了。
 

  依据大乘佛教的观点,凡是信佛学佛的人,均可称为「菩萨」,虽从一般初发菩提心的凡夫菩萨到最高位的等觉菩萨,乃至成就正等正觉的佛,其间差异,有如天壤,但其修行的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止恶、修善、利益众生,合称为菩萨所持的三聚净戒。凡夫持戒,必定犯戒,不过凡夫阶段的菩萨行者,就像是初生的婴儿,样样从头学起,也像是婴儿学习走路,爬着走,滚着走,跌倒了站起来再走,反复不断地练习,便会越走越稳、越走越远了。因此在《涅槃经》卷一一,称学佛的人分有五种行: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婴儿行及病行,都是大菩萨们以圣示凡的范例,也是初发心菩萨们以劣向胜的范例。
 

  修行菩萨道的动机,是为利益众生,透过利益众生的修行过程,最后则是利益菩萨自己,成就了菩萨的悲智,完成了佛的果位。
 
 

活在现在.佛在现在
 

  佛在佛国净土,也在我们心中。佛是具足智慧与慈悲的人,如果我们念念活在现在,念念都与佛的智慧及慈悲相应,佛在念念与我们在一起。如果念念之中自心有佛,我们的自心也就是佛,所以佛是由人完成的。当下的一念心中有佛,当下的一念即与佛同,念念心中如果都有佛,念念之间也都是佛。如你念念活在当下的智慧与慈悲之中,当下的现在,你就能够见佛成佛。
 

  当然,凡夫不可能每一念都跟清净的智慧与慈悲相应,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练习着念念活在现在,把握住每一个念头的当下。便可体会到佛是无时不在、佛是无处不在的事实了。
 

  这样的观念和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除自身的烦恼,虽你还是处身于尘世,却也能体验到超越尘世的自在。当你心中充满了贪、瞋、痴等心垢之时,即是身处尘世;当你心中没有那些心障之时,那就是超越尘世之外的人了。可见出世并非一定要离开现实的世间,而只要心念不受物欲的诱惑及逆境的刺激,便是解脱。因此,禅宗的《六祖坛经》曾经:「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可是,一般的人往往因为不能把握现在,也不能念念活在当下,便无法领会到佛在心中。其实只要不是沉溺在过去和未来,就是认真地活在现在;若能不将过去及未来的人事物等种种境界,执为实有,便能活在现在而体会到佛在现
在。
 

  因此,学佛的人要时时提醒自己:活在现在,不要老是活在过去的回忆中,也不要老是活在未来的梦想中。沉缅于过去和迷惑于未来,都是徒然浪费掉宝贵的生命,于人于己,都是损失。但这并不表示对于工作和生活,不需要检讨和计划。检讨过去,计划未来,便是对现在的肯定,也是现在的延伸。最好的方法,乃是时时记得记得都能努力于现在,体验着现在;展开现在,放下现在;念念清楚,事事分明。这就是活在现在,佛在现在的境界。
 
 

惭愧心


  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自卑、自贱,看似两种不同的毛病,实则是一体的两面。


  虚骄自负的人,多半是有些许能力的人,只因害怕别人瞧不起他,便像螳螂向车子伸臂,也像小狗小猫的张牙舞爪般地,展现他的攻击实力和防卫实力,以表示他的重要性,以满足他的安全感。


  其实我们人类的所知所能,不论何人,都是非常有限,每个人的身心和个性,也都有很多的缺陷。一个人对宇宙而言,是那么的渺小,一个人对于社会历史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虚骄自负的人,故意不想了解这个事实,结果呢,一旦受到挫折,便会信心全失,即可能变成一个自卑自贱的人物。


  在人的潜意识中,因为有自尊自大的我慢习性,故也含有一些神性的成分,而在神性中也同时会具有魔性。可是人性与佛性、神性与魔性之间的差别,很难分辨。尤其是神性与魔性往往是一体的两面,如果能有自我约束、自我反省及忏悔的修养工夫,便与佛性相应,便不容易表现出贡高我慢的习性,也就不易显露出神性及魔性的霸气与邪气。


  在人类史上,所谓天纵的圣人,毕竟不多,所以诸佛菩萨化现人间,也多以凡夫身修行成道。因此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完人,或多或少都带着缺点和弱点。人在顺境中,自负自大的自信心越强,不可一世的傲慢心也会成正比地增强;相反地,一旦遇到挫折的困境,便会觉得满地荆棘,丧失自信而一蹶不振。这都是由于没有自知之明,不清楚自己的缺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实力;缺点是指才智能力及人格品行的不足,实力除包括才智能力及人格品行外,还得加上时节环境的因缘顺逆。我们必须了解自己是有所不足的,是有许多缺点的。在这样的认识下,凡事但求尽力而为,结果要靠因缘的发展。如果因缘不具足而失败了,也毋须气馁迁怒,毋须怨天尤人。相反地,如果因缘际会,功成名就,也当防止睥睨一世、得意忘形等傲慢心的产生;时时保持仁厚谦冲、虚心学习、谨小慎微、尊重他人的菩萨仪态,做一个有惭愧心的人。


  有了惭愧心的修养,便能具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便不会轻易地接受成败得失、毁誉褒贬的影响。欣誉厌毁,乃人之常情,如果听到他人的赞叹或批评,只表示他人对你的看法,可能未必就是事实,自己的心,没有必要随着他人的毁誉及一时间的得失而起舞。若有惭愧心的人,他会闻过而喜,闻誉则惧,喜的是既然有人指责,便是有人爱护,君子之过如光天化日看纯玉小疵,知过能改,是最大的进步;惧的是自知不够完美,竟然有人赞美,稍不谨慎,便以得少为足,若被成功与赞美冲昏了头,前程岂不堪虞!


  因为承认是普通人,无法像孔夫子所说的君子不迁怒、不贰过。所以我们常常是身不由己、心无主宰,而且不能自我警惕,唯有时常将惭愧心提起,庶几可免于不测的殒越。


  我见到有一位事业很成功的企业家,抽烟抽得很凶,导致长期的哮喘,他虽很痛恨香烟,却又戒不了烟瘾。天天能够发号司令指挥大批的员工,却无法指挥他自己不要抽烟。因此他来问我怎么办?我教他先以惭愧心反省自己,再用毅力和耐心,渐渐地减少抽烟的数量,然后以坚决的信心戒烟。


  正因为我们身心皆不受自己的约束,所以经常犯错还不认错,因此,只要承认自己一定有错,就会生起惭愧心来,跟着承担错误的责任,便名为发露忏悔。每日反省,常常惭愧,时时忏悔,内心自然清明,性格自然稳定,纵然未得悟境,也是一个健康和快乐的人。
 
 

拜佛的意义


  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萨行,故对人格的成长亦无助益,甚至还有鼓励人去投机取巧,走偏锋的负面作用。修行的拜佛,则有三层意义:1.忏悔罪过,2.修持禅定,3.感恩礼敬。


  佛教中常有批评只知瞌头而不知忏悔、只知拜佛而不知惭愧者,那种拜佛,不过是如鸡吃米、如捣蒜头。只有动作没有用心,对于身体健康,虽也有用,对于人格的提升则不起作用。真忏悔是发自内心恳切的意念,不拘限在一定的场所,也不一定要在佛像之前。佛像是礼拜时的道具,是伟大人格的象征。对于拜佛的凡夫而言,佛菩萨的圣像,具有证明我们正在修持忏悔功德的功能。只是佛与菩萨的法身,遍处都是,永远都在。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地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的敬礼,又称为顶礼。


  弯腰低头是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以致犯了许多的错误。一般人是很难向人低头的,何况还要把额头着地呢!可是,大地是非常伟大的,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众生把大地踩在脚下,把不要的垃圾丢给大地,大地却提供我们无穷尽的资源,我们如此的享用了大地,无以为报,是否应该心诚意敬来感谢大地呢?其实,我们如果能够饮水思源,应该要感谢感恩的人实在很多。


  成熟的人格,好象成熟的稻穗,都会往下低头的,愈成熟愈饱满的,头垂得愈低;空心干枯的稻秆,倒是头昂天外挺得笔直的。如此想通了,低头礼拜也就不难了。更何况在很多情况下,头不低还真过不了身,不肯低头而趾高气扬的人,往往会阻难重重,撞成鼻青眼肿乃至头破血流,还不知究竟错在那里。


  一般人向位高权重的人士低头,较为容易,对于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乃至不如自己的人,能够低头,就必须具有大修养的工夫了。古时候的一些仁君贤臣,能够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礼贤下士,给一般庶民予礼遇尊重,因而才能获得贤士们之辅弼效命,这就是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现代人,虽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还是需要礼貌的尊敬。对长辈及上司低头,是受大家认同的,对于夫妻之间及属下之前的低头礼敬,也不能说是不应该的。


  犯了错误,当以礼佛来忏悔,心绪烦躁,当以礼佛来定心;得到了利益,当以拜佛来感恩。拜佛的动作,实在是提升人格的好方法。
 
 

蒙山施食


  我们的晚课中,有一段〈蒙山施食仪〉。


  施食是以佛法的功能,施给一切众生,作为活命的饮食。众生分为三类:一是佛教徒(佛子众),二是一般有情众生(有情众),三是所有冥界众生(孤魂众)。这三类众生是包括了凡夫世间的阳界众生以及冥界众生。


  使用施食仪轨所施的甘露法食,是用七粒米及一小瓶净水,作为代表,其真正的意义是让这三类众生,得到智慧,解除苦恼,增长慈悲,同修福报。使每一位有缘的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的救济,叫作得到解脱苦恼的甘露之药,又称为甘露法食;是通过各种真言,将七粒米和一小瓶净水,化为丰盛的美食,使得三类众生,解除烦恼的饥渴,同得法喜和禅悦。
 

 

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便已开始一步一步迈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为还很年轻,其实一眨眼间就会成为耄耋老者。人是很少能够活过一百岁的,虽然也有少数高寿的人瑞,但其生命的快速,也像是石火光影中事。就拿我们每一分钟十六次的呼吸来算,活到一百岁,也只有八亿四千一百八十三万六千次,尚不是什么天文数字。我们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一分一秒一点一滴地消逝,却很少有人警觉得到。唯有听闻了佛法,开始了修行,才会真的发觉人生无常,时光飞逝。


  在我们的晚课中,有〈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是菩萨慈悲,苦口婆心的告诫我们,人命无常,人生苦短,应及时把握现在,发愿好好修行。


  在我们的早晚课诵之中,都有发愿文,可见发愿对于修行之重要。简单地说,就是教诫我们,应当珍惜这个极其短暂的人生过程,及时努力,遵循通往菩萨道的方向,早日完成成佛的目标。
 
 

四弘誓愿


  我们在生活上及事业上,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对于生命的前程远景,更要有终极的方向和最高的目标。因此,我们发愿也有小愿和大愿,小愿多为小利、近利和自利,大愿则为大利、远利和利益一切众生。「四弘誓愿」就是为了一切众生的究竟成佛所发的大愿。


  何为四弘誓愿?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个愿,是作为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由于菩萨的修行层次有浅有深,对此四愿的实践,也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可以弹性调整自己的修行幅度与速度,但其大原则大方向是不可改变的。   现将四弘誓愿,分条说明如下: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度众生」:是从自己先来学佛为开始,而真正的自利却必须以能利他为出发点。也就是说,凡夫信佛学佛的原因,一定是为了先求自利,而要自利则必须先自觉,不能自觉就无法真正的自利,不能自利而想要帮助他人,只是口号。如没有个「觉」字,自利的行为便会引发烦恼。如何觉悟?则又非得将自私的我执放下。


  诸位菩萨来法鼓山参加禅修营,用方法把自己的心沉淀下来,让自己对自己多了解一些,从自利做起,进而便能利他。然后必须做到不思自利只知利他,这才是真正的度众生。利他的方法很多,有用物质的、精神的、知识的,有用个人的名誉、地位、信用、福报等等的影响力。


  常有人认为自己是人微言轻,没有什么能力助人。其实只要会念一句阿弥陀佛,能为需要的人做个祈祷和回向,也是助人。虽仅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佛号,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心,诸佛菩萨确实有感应。「众生有尽,我愿无穷」,便是菩萨所发的大悲愿心,又名大菩提心。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的「断烦恼」:人们都是因为没有智慧,才会烦恼丛生,苦不堪言。


  天下本无事,烦恼都是自己制造的,一般人却认为烦恼是外在的环境带来的。其实,真正的困扰,是来自各自内心的挣扎,就像俗话所言:「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人之所以会受外境的引诱、冲击而起烦恼,而产生困扰,都是由于「自我中心」的作祟,包括我贪、我瞋、我痴、我疑、我慢、自卑、嫉妒等等的习性,如果你能把自我中心的执着放下,把事实真相厘清,外在的环境就困扰不到你了。


  佛教将烦恼之多,称为八万四千尘劳,其实是说烦恼的种类之多,有八万四千,而其根深柢固,生灭不已,所以称为无尽。可是,若不断尽烦恼,永在生死的苦海之中,唯有断除我见我执的自我中心,无尽的烦恼,才会一时断尽。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法门」:指的是学佛修行的种种方法和观念,用佛说的无量法门,来对治众生无尽的烦恼,用种种法门来帮助他人,称为度众生,帮助自己,称为解脱烦恼。


  对于个人的自利而言,只需一门深入或少许法门,即很受用,对于无边的众生,则因根器不同、时机不同,烦恼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针对许多不同的需要,就须有诸多不同的法门。


  例如光是打坐,就有好多不同的方法,可以睁眼也可以闭眼,可以随息也可念佛,可以数息也可以数数念佛,随息可随鼻息也可随腹息,数息可顺数也可逆数,另有五停心、四念处等次第禅观,也有参话头及默照禅等顿修法门。端看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用不同的法门。但是,一门通即门门通;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一门深入,通达之后,对于其他各种法门,也能如数家珍了。


  以我们这个佛殿为例,有好多个出入口,只要选择其中一个,便可进入大殿,一旦进入殿内,便可以跟其他每一个出入口进到大殿的人一样,一目了然就知道这座大殿有几个出入口了。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道理也是这样的。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的「佛道」:也就是发了菩提心必将成为佛的意思。《心经》及《金刚经》等诸大乘经,所提到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现在发了无上菩提心,将来一定会成无上的佛道。凡夫位的众生,彼此相处,都有亲疏之别,一旦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就要学习佛的心量,对众生则是完全平等,无所分别,也就是无限的包容和平等的关怀。当烦恼断尽、智慧圆满、慈悲无限、福德圆满,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了。
 
 

皈依三宝


  「皈」是由「白」与「反」两个字组成。「白」代表光明,其反面的「黑」代表黑暗。当一个人的习性不好,造诸恶业,便陷自己于黑暗之境,我们欲脱离黑暗之境而得到光明,便称之为反黑为白,简称为反白,就是「皈」意。「皈依」则是接受、认同、回归和依靠之意。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


  在人间修行证悟解脱而得无上涅槃的人是「佛」,由佛所说的经教是「法」,传承弘扬佛法的出家人是「僧」,由此三者,便构成了佛教,若缺其一,即不成其为佛教;若只信仰其中的一宝或二宝,也非正信的佛教。


  出家、在家二众,都是一样的能够修学佛法、行菩萨道。唯出家的僧人是以全部的生命和时间,来过清净的梵行生活,来修学佛法、弘扬佛法、住持佛教;在家居士则还有家业负担,不易像出家僧人那样能够全心全力全时间全生命的投入,因此出家的僧团便成为佛教的中心。学佛的人,除了依靠对佛的信仰,依靠佛所说的法为准绳,还要依靠传承佛法的僧人来做正确的指引。


  僧是指僧团而非个人,僧团的存在,便代表着佛教的存在及佛法的弘扬,而每一位弘法的法师,都是僧团中的一员,道场不分彼此,僧团不分彼此,大家都是回归到本师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三宝。


  从信仰上说,佛、菩萨、诸天护法,都是有感应的,我们修学佛法,需仰赖诸佛菩萨及一切善神的护念护持,依赖僧团将佛法传授给我们,作为修行的依据。简言之,信佛学佛,必须以佛、法、僧三宝为依归,即称为皈依三宝。


  谈到皈依,有些人认为是很严重的一件事,误以为皈依之后,须受到很多的约束,便为自己找出种种的借口,或说尚是初学,对佛法懂得不多,所以不敢皈依,或说自己的条件因缘尚未具足,等待因缘成熟时再说,其实就是不敢皈依三宝。这像是一个病人,以为自己的病还不够重,所以不愿去看医生一样;讳疾忌医,是很错误的观念。事实上,当一个佛教徒,是很简单的,不用发重誓,也不需备厚供,只要请一位皈依师在佛前为你证明,证明你已发心,愿意接受三宝,并以三宝作为人生的指标,那就是三宝弟子,那就是皈依三宝。像各位菩萨,在禅修营的这段时间,成天跟着师父修行,每天早晚课时,也都跟着僧众唱诵了三皈依词,实际上已是三宝弟子了。
 
 

感恩


  有一位养女,出生时因家境非常贫困,被生父母卖给她的养父母,虽然养父母非常疼爱她,但她未曾享有生父母的爱,始终认为自己是个被弃的孤儿。她感激养父母养育疼爱之恩,却痛恨其生身父母将她遗弃了。直到她自己怀孕生子,才体会到生养孩子之不易,才渐渐谅解了她的生身父母,愿意同样地感恩他们。
 

  另外有一对夫妻,生下一个残障儿,感到非常痛苦,为了不忍孩子一生受罪,也害怕一辈子照顾残障孩子的负担,几乎有一度想把孩子弄死。我告诉这对夫妇:「各人有各人的福报,应该把这孩子当菩萨看,他是来度你们的,如果折磨了你们,是为让你们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从照顾这孩子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叫作慈悲,什么叫作无私无怨的爱。」他们终于把残障儿留下来,奇妙的是,自从这孩子出生以后,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好,而在照顾孩子的相互扶持中,夫妻的感情也越来越融洽,最后他们也认定这孩子真是个菩萨,为他家庭带来福报、带来快乐,从而对孩子产生感恩之心。


  在一般人观念中的感恩,多半是指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导之恩、亲友的扶持之恩。其实,做父母、师长的人,也要懂得感谢子女、学生,让自己有付出关怀机会的成全之恩。


  一般人往往恩怨分明,认为有惠于己的,才是恩人,给予痛苦的,便是怨家、对头。但当知道,人生有些波折,才能有所成长,所以不论顺逆,凡是成长成功的助缘,都应该心存感激。从修学佛法的立场看,唯有怨亲平等,才能包容一切众生,才能肯定自我、提升自我、消融自我。


  知恩报恩,是做人的基本;知恩不报恩,是忘恩负义;不知恩也不报恩,那就是禽兽不如了。


  如何报恩?例如我自己,受到父母、师长及各方协助之处甚多,等到我有能力回报之时,父母、师长等恩人,多半已不在人间,只有尽我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众生,来表达对恩人的感恩。
 

  恩惠就像流水,自上而下,顺向而行。因此感恩的方法,便是顺向往前推动;简言之,即是承先启后。把从前人处所受的恩惠,再施予后人,绵延不绝。


  因此,当诸位对我礼拜,感谢师恩的时候,我也感谢着你们。因为你们诸位菩萨,让我有机会传授我的所知、所能。教学相长,利他便是利己,在你们得到利益的同时,我也有所成就,对我个人人格的提升及人性的发挥,又往前跨了一步。所以我们对周遭的一切,都应心存感恩;对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则不应求其回报,如有所期待,便成了有漏功德。例如此次禅修营的举办,我究竟有何功德?端看诸位能将在此所学的,有多少可以应用到各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对各位自我之提升,各位对周遭环境之影响,到底有多深广而定。更何况禅修营的成功,除我担任指导的师父之外,尚有十多位僧尼法师以及二十多位男女义工菩萨的奉献。功德属于大家的,我们应该大家感恩大家。
 
 

三宝恩


  作为一个佛教徒,应当常常感谢三宝恩德。铭感释迦牟尼佛的恩德以及历代祖师们的恩德。因为:


  (一)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得闻佛法,乃是仰仗十方三世一切三宝之弘传佛法和住持佛法。「十方」是指尽虚空界的所有空间,「三世」是指尽过去际、尽现前际、尽未来际无限时间。众生是依靠流传于无限时空的佛法僧三宝,而得闻佛法、修行佛法。因此应该心存感恩。


  (二)释尊在我们这个世界修行成佛,并把他修行的道理和方法,用四十多年的时间,在印度各处传法,依各人之根器、个性,因才施教,说了种种法门,经后人结集成一本本的经典,再由出家法师像输送管那样地,一代一代依这些经论,把释尊所说的佛法,传播给有缘需要的人,因此我们要感谢释尊,修道悟道,留下了遗教。


  (三)释尊的肉身,仅在地球的人间,住了八十年的时间,我们现在利用的佛法,是他的法身舍利,一部部的佛经,是由一代代的高僧、祖师为中心,在家菩萨为辅佐,以他们全部的生命学习、修行、体验佛法,再一代代传承下来给了我们,因此我们亦要感恩历代的一切菩萨祖师。
 
 

回向


  回向的意思是:1.回己向人,2.回小向大,3.回有限向无限,4.回有漏向无漏。


  做任何好事,不论是无形的、有形的,为己的、为人的,均有功德。如果认为该功德只应归于自己,功德便很有限,因为个人是一个非常有限的存在。相反地,如果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人,其功德将是无限的大了;如果做了功德而不执着功德,便是做的无漏功德。


  《维摩经》中有一个无尽灯的譬喻:点燃自己的一盏油灯,那照明度是很小的,如能主动去点燃别人或被动的让别人来点亮他们的灯,那么灯灯相传相续,点亮的灯越多,照明度越强,照明的范围也越大,终究使大家都能得到光明。


  所以说做人不可自私自利,千万要有自利利他的观念,自己得到了利益,不要忘了也不要吝啬,与别人分享,这叫回向。


  人与人的彼此之间,是息息相关而无法单独存在的,所给予别人的利益,会像空气的回流,又像日光的反射,最后又回到自己身上,这也叫作回馈。


  如果人人死守着个人的钱财而不活用流通,那便是冻结了社会资金,停滞了经济活动,那会使社会萧条,人人都得不到利益。相反地,如果人人能把多余的钱财存于银行,不但个人可以得到利息,也能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也是回向的一种。


  有些人做了功德或念了经,回向的目的很多、很贪心,包括祈求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财富、名利、权势等等,就像仅仅做了一点好事,便列了一张长长的请求单,要求佛菩萨去代为执行似的。把功德的利益回向给自己,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能将所做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自己不仅无损,而且是成就了更多的功德。如果不为自己求功德而愿众生得利益,众生得了利益,也不以为那是由于自己的回向,那样的回向,才是清净无染的无漏功德,也是无边无量的无上功德。
 
 

因果.因缘


  佛教认为宇宙万物具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的主要内容便是因果和因缘。佛教另有一个观念叫做「妙有论」,其内容说的也是因果和因缘,是从妙有了解真空。真空并非「无」,真空存于妙有之中,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空有二者,看似两个相反的观念,实则却是一体的两面。
 
  

(一)因果


  因果分为两类:1.有漏因果(凡夫的因果),2.无漏因果(圣人的因果)。因缘亦分为两类:1.因缘有,2.因缘空。因缘有的「有」,是指有因有缘而产生种种现象;因缘空的「空」,是指一切现象的自性本空。自性不是哲学上所称之本体,而是说,现象的本身即无不变的自性,故称自性本空。


  有漏因果,可分为善因、善果,恶因、恶果,善因亦名白业,恶因亦名黑业,白业指的是持五戒修十善的善因善业,当得人天果报的善报福报,黑业则是造的十恶五逆之罪,当受畜生、饿鬼、地狱等三途恶道之果报。善因趋向光明面,恶因趋向黑暗面,实是一种自然法则。


  光明面是通向人道、天道,人道当然是指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天道呢?除了六欲天及禅定天,人道中有些人身心特别强健,能力智慧特别高超,能呼风唤雨,有的夫妇儿女如神仙眷属般享有很大的福报。从某个角度看,这些人就像是天道之神仙。


  从反方向看,除了实有三恶道之外,世间有一些人,鬼头鬼脑、鬼心眼,他们就像是鬼道之鬼;此外,人间尚充满了酒鬼、色鬼、赌鬼、贪心鬼等。


  此外,动物方面从单细胞的阿米巴原虫到高等动物,也是与人类并存于世。人类中也有一些心地险恶而被称为人面兽心的人;其实动物只是福报差、智慧低,在造作恶业方面,反不如人类之中某些人的阴险凶恶。即如山王老虎、兽王狮子,通常只有在肚子饿或生命受到威胁时才会伤人、吃人;而人类一旦起了恶心,任何伤天害理的事均可做尽,可见有时候的人心比兽心还可怕。


  至于地狱,有些人在打禅七时,对禅期中所受身心的煎熬、感到痛苦难耐,而谓地狱大概就是这般景况了。实则地狱之苦是人所无法想象的,虽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人把惨痛的遭遇形容为人间地狱。例如在医院里,一些病重的病人,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同时吊着好几瓶点滴,不能开口说话,不能自由行动,也没有复原的希望,其身心所受的煎熬,也有点像是陷身地狱了。


  造善业善因,得善果的福报;造恶业恶因,得苦果的罪报。纵然是福报,也是有漏果报。所谓有漏及无漏,就像一个完整的杯子,装满水之后,不再漏失,名为无漏;一个有洞有缝的杯子,也可装满水,但会渐渐漏失,直到漏完为止。若以无我之心修福修慧,称为无漏功德;若以追求回馈的有我之心,修行布施持戒等功德,便称为有漏功德。


  有漏是指一边告作善因一边享福报,不断地造因得果,生灭不已,称为有漏功德。就像我们在银行开的户头,经常存款,又经常提款,那便是有漏。


  凡夫众生只知「有我」。「我」存在于因果交替中,因是对果而说,果是从因而起。果从因起易知,因对果说难懂。


  在其他的宗教,认为神是最初的、自由的、永恒不变的存在,神是原始存在的第一因、唯一因,而宇宙万物则是神所创造出来的果。佛教则认为果从因而来,因也是由果而生。就像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一样,是循环无端的关系,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在我们这个世界,最究竟的问题是永远无从找到开端的。佛教重视「现在」的存在,不推究最初的过去,不空想最后的未来。过去已过去,未来未可知,重要的是「现在」的当下。唯有认真地「活在现在」,才能对自己的过去负责,面对果报,无骄无馁;才能积极地准备将来,到达成佛的境界。


  各位到法鼓山来参加禅修营,既是因、又是果,也是因果同时。


  首先是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原因,促成你们到了法鼓山的结果。


  其次也是因:在禅修营期间,每天从早到晚的各项学习和修行活动,则是又在造作另一个人生目标的原因。


  再次也是因果同时:造了这个因的同时,即是得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消融自我之结果的过程。可见,凡事都是互相循环互为因果的,所以因果既是前后关系,也是同时发生的现象。


  有些人富ke di国,认为其偌大家产,可供其子孙世代享用不尽。这是不可能的,依我们所见所知,能够连续三代富贵者,已属不易,何况是永远地世世代代。古今中外的许多王朝,都要历经起起灭灭之变化,更何况是小小的家族呢!因为世间现象,无非有漏,人间天上,也都是无常。世事瞬息变幻,故当你自己在享受福报时,切记不要作威作福,要知福、惜福,更要培福,如此下去,善因才能不断增加,善果方能继续保持。如能不断的知福、惜福、培福,却不享福,那么总有一天你就能够转有漏因果为无漏因果了。


  无论善恶,都是根据所造的因,而受相类的果。佛教徒都知道有「菩萨畏因。众生怕果。」的两句话,那是说,菩萨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深怕一不小心造了恶因,结果损失了自己的功德,也伤害了众生;凡夫众生愚昧无知,不懂观照自己的言行举止,常常造作恶业罪因,却在感受苦报之时,一昧的怨天尤人。菩萨与众生真是智慧与愚痴的对照。菩萨不逃避苦果而知道不造恶因,众生不知杜绝恶因却害怕接受苦果。


  一旦造了恶业,只要坦然接受,把该得的罪报受完之后,一样可得解脱。罪报的受报,分为被动和主动的两种。被动的受报,就像欠了人的债,不甘愿偿还,对方却苦苦相逼,这种感觉是受罪、受苦、受难。而主动的受报,则是在别人来逼债之前,自己已主动还清,甚至还得更多些,例如布施,便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是一种修行,心中容易调适,便不会感到痛苦。


  前面说到凡夫的因果是有漏的,而圣人的因果则是无漏的,因为圣人造无漏因,便得无漏果。无漏的果分为小乘的和大乘的两种:小乘的又分独觉和声闻,大乘的又分为菩萨和佛。凡夫所修有漏的善业,如透过不断的修行,一再地累积福慧资粮,一切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也能转有漏为无漏的。
 
  

(二)因缘


  有与空,看似对立,实是一体的两面,「有」代表因缘有,「空」则是指的因缘所生的任何现象,其自性毕竟是空。因是主,缘是宾,一个现象的产生,必有其主因,及附属的助缘才成。例如此次禅修营,「我」是主因,我希望提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士有听闻佛法、修学禅法的机会,以发挥其在社会上正面的影响力,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而来参加的诸位则是缘,没有诸位的参加,这次的禅修营便办不成了。反过来说,目前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种种现象,变化得太快,极需有类似禅修营的活动,提供给大众,做心灵的调适;这个需求便成为因,禅修营的提供则成为缘;亦即各位是因,我应大众之需求而给予协助,反成助缘。


  因此,我们彼此,互为因果,亦可互为因缘。


  一切的现象都无法离开因缘。《阿含经》说,因缘是「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有」是指现象的生起,「灭」是指现象的消失。现象的生灭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种种不同的层次。从宇宙的大环境看,现象的生灭有四个过程:成、住、坏、空,这是属于物质的现象。对人类的肉体而言,则有生、老、病、死,这是属于生理的现象。以我们的念头来说,则有生、住、异、灭,这是属于心理的现象。


  宇宙体中任何物质的现象,都不外乎成、住、坏、空四种形态的变化。


  当一种物质现象,由于因缘聚合而出现并存在之后,必然会逐渐经历坏的过程而归于空的结果。生理现象及心理现象,亦有相同的情况。此乃所谓的因缘「生」和因缘「灭」。我们这个众生世界的一切,总是离不开因缘生灭的变幻。犹如万花筒,暂时看似有、实际上是假、是空。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的肉体生命,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生理现象存在于环境的物质现象中,所以会产生自身与外境之差别。外境与内境,对我们造成相需相斥的影响,便有所谓内外交煎,而产生种种喜怒哀乐等心理现象。此等现象,使得人的情绪起伏不定,起伏越大,烦恼越多,起伏越小,心越平和,因此我们应努力使心理现象的生、住、异、灭,尽量减少其次数、延长其时段,那便是定,有了定则智慧渐渐产生,烦恼渐渐断除。心念的生灭现象,就像平静的水面,因风吹而波动,然后会产生层层的涟漪;若生灭现象减少,则像水波越来越平静,终至心平如镜、心明如镜,这就达到「空明」的境界了。心理现象,可好也可坏:好的是善心,因之而造善业,是修行;恶的是不善心,因之而造恶业,是堕落。既然都是从因缘而起,便可用意志的努力,向善去恶。


  我们是生存在「现在」、是在「空」里。对于度量大的人,我们称之为虚怀若谷,是取山谷空壑之意。然而山谷的空,还不算大,整个宇宙,才是无限宽广,所以称为虚空,能够含容一切万物。如果能够超越宇宙,那就真的体会到绝对的自在、究竟的空了。故言现象的有是含藏于究竟的「空」之中,可见空才是最好、最高的境界,如果能把「空」运用得当,将使你左右逢源,处处便利,时时自由。


  佛法所说的自性、法性、佛性,指的就是空性,一切现象本具空的特性,现象变而空性永远不会改变,故说自性不变。由此可知,现象「有」和自性「空」,乃是一体之两面。一般人的常识经验,只看得到「有」,而无能体验空,因为「有」的现象一直在变,无法保持,无从掌握,便使人产生种种矛盾冲突的烦恼。如果能看到「有」,也看到「空」,便能了解万法的真实相,便不会引起烦恼了,那是有了高度智慧的人。但如只看到「空」,没看到「有」,这种人会显得消沉,同样也是烦恼不已,对自己对社会均有负面作用。
 

  我们要了解:「有」是过程,「空」是目的,在达到目的前,不能够离开「有」的过程,必须在过程中,看目的是空而离过程的有;然后要离有也离空,不落空有,即空即有,才是正见。
 
 

戒.定.慧三学
 

  做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是学佛修行的基础。


  (一)戒:从消极面说,戒是「止一切恶」。诸恶不作,恶业恶因便不增加。从凡夫的阶段做起,到了大小乘圣者的阶段,自然不再造作任何恶因。从积极面说,戒是进而「修一切善」,诸善奉行,不思回馈,但求「利益众生」。小乘的声闻及缘觉(一名独觉),已能做到消极的止一切恶,若能积极的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便是大乘菩萨的层次了。


  (二)定:大乘菩萨的定,是心念不受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所动,即谓之定。「外境」经常会为众生(人)带来诱惑、打击、刺激、情绪失控等种种烦恼,心随外境变化而生起忧、欣、悲、喜、贪瞋、怨怒、嫉妒等的感受和反应。受到环境牵动,便是乱心不是定心。故要用种种禅修方法,帮助自己稳定内心,使之不受外境的干扰。


  内在的「心境」,是指对于自己过去的回忆,以及目前心里浮现出来的种种妄想和杂念。比如有人正在此地打坐用功,突然想到公司里有事未解决,怕公司的职员处理得不好,犹豫着要不要起身打电话回公司查询。这究竟是属于内境抑或外境呢?这件事并不存在于眼前,只是自己的心念在困扰着自己,心理的作用扰乱了心境,所以是属于内境。


  也可以说,凡是回忆、推想、忧虑之类的心理活动,都是属于内在的心境。


  一般人经常是处于身心分离、妄念纷纭的状态,如能做到身心统一,内心的不安及身体的负担,便会消失。倘若能把内外境界统一,便会形成内也是我,外也是我,内在的心境与外在的环境合而为一,便没有「我」的感觉了。实则仍有我的存在,只因心念统一,成为一个统一了的我的存在。此时已不以个人的身心为我,而是以全宇宙为我了。


  如果仅是方法用得顺利,正念相继,并不等于念念统一。例如在数息时,数得很顺,别无杂念,至少尚有三个念头,在不断地交互进行:我在数呼吸,呼吸,数目。因此,正在做数息的工夫,并不就是念念统一。


  念念统一是只有止于一个念头,不断的进行下去,如在数息中,数到只有「我……」,或只有「呼吸」,或只有「……」的一念,这才是前念与后念,念念统一了,是真正的入定。


  内心与外境的统一、身与心的统一,都是属于刚刚要入定前之浅定,两者的层次大致是相等的。前念与后念的念念统一,则是深定。念念统一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但至少希望做到身心统一和内外统一,便能够摒除妄念纷飞,收摄散乱的心,不为环境所牵,不被情绪所动,就能享受到稳定的自我,是多么的可贵了。


  禅宗的定,则别有胜义,那是「即定即慧」。定的本身就是智慧,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从定生慧。禅宗的大师们,静态动态,皆不离定;因为人的身、口、意三业的彼此关系,如鼎三脚,缺一不可。三业一贯相应即是定;虽在定中,依旧生活起居、依然待人接物,即是智慧的功能。唯有如此,才可能达到真正的禅宗的定境。


  (三)慧:我们都知道,佛是智慧和慈悲的圆满者。智慧便是为断除烦恼,慈悲则是广度众生。一个凡夫,做了善业如未得回馈,心中便会生起烦恼,这便是未有真正的慈悲,也没有无漏的智慧。倘若你能做了善事,未思善报,甚至有人对你恩将仇报,你也不起烦恼,那你已和「无我」的智慧相应。


  具有无我的智慧,才会有平等的慈悲,才能真正的断除烦恼,才能真正的广度众生。有很多人认为佛教徒讲的慈悲,就是一味地受辱退让,无原则的逆来顺受,无条件地施舍他人,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也是一种没有智慧的见解。佛教徒应当要识己识人识进退,便是智慧,也是慈悲;没有智慧做指导的慈悲,那就不是真慈悲。


  一个从事各项工作的佛教徒,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藉由正业正命,赚取正当的利润,而得以造福人群,或藉由正修正语,而得以利益社会者,便应该当仁不让,那才是菩萨道的实践者,所以,佛教徒是积极进取的!就智慧而言,小乘行者只做到断除自己的烦恼,尚做不到有教无类地广度众生。大乘菩萨则在修行成佛的过程中,时时都要做到自利利他,自觉觉人。
 
 

身.口.意三仪
 

  个人的威仪,当包括身仪、口仪、心仪的三大项目。初机学佛修行的人,如果离开了这身、口、心的三仪,便无着力点了。


  我们在欧美社会随时可以看到互不相识的人,在街上见了面,彼此点头举手打招呼。在东方的日本,更是公认最有礼貌的民族。即使是工商业较落后之南传佛教国家如泰国等国的国民,也都很有礼貌,见了人以合掌为礼,与长辈说话时也一定先合掌,乃至合着掌说话。


  举凡吃饭、说话、走路、上下车、坐座位、进出门、合拍照等等日常生活琐事,无不各有其礼仪。希望我们的诸位菩萨,能以身作则,从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开始做起,在我们处身的社会环境,推行全民的礼貌运动。


  佛经里有个故事,说有两个牛主人,各自赶着一条拉着车的牛上坡,其中一条牛原是奋力拉着车,使劲的往坡上爬,走在另一辆之前,但这条牛的主人却沿路不断的斥喝着:「懒牛!死牛!快点走!」并不时用牛鞭抽打,结果这条牛越爬越懊恼,越走越不带劲,结果索性停下不走了。另外本来落后的一条牛的主人,则不断地对他的牛说着鼓励的话:「你是乖牛,大力牛,你一定会走得更快的,我也帮你推着车走。」这条牛感受到主人把它当人看,并且如此地疼爱它,结果发挥了潜力,迅速地赶上前去,爬上了坡顶。


  连动物都是需要用礼貌的话来鼓励,更何况是人呢!故对于你家调皮叛逆的孩子,即使是内心很想生气,还是要以尊重的态度以及柔软关怀的用语,好好地劝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心时,可能就会变好。孩子们是会有样学样的,会以其身受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的。


  有些人,为了利害关系或需要,在人前显得毕恭毕敬,很有礼貌,然而一转身,便可能破口大骂三字经,恶毒语、粗俗语,全都出口了,这不是真正懂得礼仪的人。古人有训:「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礼仪必须内外一致,从心里扎根。


  学佛的人应时刻记住:凡人凡物都可能是佛及菩萨的化身、化现。因此要用诚恳虔敬的心,去对待一切的人与物。
 
 

人成即佛成
 

  人的内容是什么?从本能的角度看,是饮食男女,是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是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佛教则为色欲、形貌欲、威仪欲、言语欲、细滑欲、人相欲);从人格的角度看,是理智、感情、责任、义务。七情六欲消而美满人格成,人成方有佛成。


  一般人只知为自己争取权利,而要求他人尽责任、尽义务。但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在谈权利之前,必须先以责任和义务为基础。


  从责任及义务看,我们生在世间,各自都会扮演着或多或少不同的角色。具有某种身份即是某种角色,便要切切实实的把那个角色该做的事,好好地做好。


  每一个人在同一个时空里,往往具有多重的身份,要把每一个身份的角色都扮演得恰到好处,实在很不容易,但也必须尽心尽力。一个在家人,不妨先从自己在家里的角色开始做好,再慢慢扩及工作场所,以及所属团体的角色,好好地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义务。
 

  在实际的生活中,你可能会感觉到你是很受委屈的,因为你是如此地尽心尽力,别人却可能敷衍塞责!如果你能摒除这样的计较心,即可不受外境的影响,只管做好自己该做的,久而久之,别人也会受你影响,因此便可以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地互相影响,终究即有形成社会全面好风气的希望了。
 

  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成佛,要想成佛,必须先要修行菩萨道。修行菩萨道的动机和目的,虽是为了成佛,他的着力点,乃是在成就众生,在成就众生的修行过程中,也就成长了自己的智慧及慈悲。换句话说,为了利益众生而努力充实自己,水涨船高,在利益他人的同时也成长了自己。但到最后,必须完全放下自我利益的心念,才是真正的菩萨行者,才能成就无漏的无上功德。


  我们常说的度众生,是度诸佛心中的众生;所谓成佛,是成众生心中的诸佛。其实佛心与众生心,原是同样的心。之所以有佛与众生之区别,是因佛的心已是清净的,佛的慈悲及智慧也是圆满的;众生的心则是杂染的,众生的智慧与慈悲,己被烦恼遮没了;众生纵然也有一点智慧与慈悲,却是残缺不全有漏有染的。一旦转烦恼为智慧,舍自我成慈悲,则众生心的当下就是佛心了。


  众生的种类繁多,其中唯有人类有明辨是非的认识心,所以可善、可恶,也能为善去恶;只有人类有听闻正法学佛成佛的善根,所以释尊来到娑婆世界,示现由人成佛的事实。因此释尊告诉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我们何其有幸,生而为人,又得闻佛法,修学佛道,怎么还不好好地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大好因缘呢?


  《圣严法师教禅坐》第二篇 一般佛法开示 完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禅病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