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朔州市崇福寺 10-08
·​​朔州市应县普觉寺 10-08
·​​朔州市应县观音寺 10-08
·朔州市应县木瓜寺 10-08
·朔州市应县大安寺 10-08
·​朔州市应县殊海寺 10-07
·朔州市应县永寺鎮 10-07
·朔州市应县观音庵,观音阁 10-07
·朔州市应县文殊寺 10-07
·​朔州市应县木塔(佛宫寺 10-07

文库热门

·朔州市崇福寺 10-08
·​​朔州市应县普觉寺 10-08
·​​朔州市应县观音寺 10-08
·朔州市应县木瓜寺 10-08
·朔州市应县大安寺 10-08
·​朔州市应县殊海寺 10-07
·朔州市应县永寺鎮 10-07
·朔州市应县观音庵,观音阁 10-07
·朔州市应县文殊寺 10-07
·​朔州市应县木塔(佛宫寺 10-07

TOP

如是语经 【一卷】
2017-08-08 21:55:53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92次 评论:0

汉译南传大藏经 第26册  No.11


【悟醒译】

 
[P.1] 如是语经


归命彼世尊            应供正觉者


一集 第一品


一(一、一、一)


然,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断一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诸比丘!所谓贪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贪焚有情          依贪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贪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一、一、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断一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何 [P.2] 者一法?诸比丘!所谓瞋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瞋之有情          依瞋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瞋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一、一、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断一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诸比丘!所谓痴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痴之有情          依痴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痴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一、一、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断一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诸比丘!所谓忿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忿之有情          依忿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忿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P.3] 五(一、一、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断一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诸比丘!所谓覆法。我说法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覆之有情          依覆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覆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一、一、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断一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诸比丘!所谓慢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慢之有情          依慢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慢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一、一、七)


[P.4]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一切,不能自彼而抛弃,不断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一切徧知一切,自彼而抛弃,断心者,得尽苦。」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由一切知一切           任何时不贪者


彼实为持徧知            得超越一切苦」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八(一、一、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慢,不能自彼而抛弃,不断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徧知慢,自彼而抛弃,断心者,得尽苦。」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缠慢慢结           诸人喜有


不徧知慢             即将转生


 [P.5] 无慢断慢      而解脱者


彼伏慢结            越一切苦」


我闻世尊说此义。

 

九(一、一、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贪,不能自彼而抛弃,不断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徧知贪,自彼而抛弃,断心者,得尽苦。」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贪婪有情          依贪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贪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〇(一、一、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瞋,不能自彼而抛弃,不断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徧知瞋,自彼而抛弃,断心者,得尽苦。」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6] 「瞋之有情    依瞋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瞋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成就者品第一


摄颂曰:


贪(一)、瞋(二)及痴(三)、忿(四)、覆(五)、慢为(六)、一切(七),慢(八)贪(九),瞋(一〇)更为二说,谓第一品。

 

一集 第二品


一一(一、二、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遍知痴,不能自彼而抛弃,不断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遍知痴,自彼而抛弃,断心者,得尽苦。」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痴之有情          依痴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痴


 [P.7]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二(一、二、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遍知忿,不能自彼而抛弃,不断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遍知忿,自彼而抛弃,断心者,得尽苦。」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忿之有情          依忿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忿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三(一、二、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通知不徧知覆,不能自彼而抛弃,不断心者,不能尽苦。然则,诸比丘!通知徧知覆,自彼而抛弃,断心者,得尽苦。」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覆之有情          依覆行恶


胜观之人            正知断覆


断於此世           决不再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四(一、二、四)


[P.8]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不观他之一盖如无明盖,依彼〔无明〕盖所覆,众生长时驰骋流转生死。何以故?诸比丘!依无明盖所覆众生,长夜驰骋流转。」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他无一法          有覆羣生


日夜流转            如为痴覆


然如舍痴            破除闇聚


更不流转           亦无他因」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五(一、二、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不观他之一结如爱结,依彼结相应,有情长夜驰骋流转。何以故?诸比丘!与爱结相应,有情长夜驰骋流转。」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9] 「爱为第二    长夜流转


生此生彼            不超轮回


知此灾祸            爱之生时


无执爱心           比丘游行」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六(一、二、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为有学、未得之人,为续住希求无上安稳之比丘等,作内缘之言者,诸比丘!我不观他有一缘如如理作意之饶益。诸比丘!如理作意比丘舍离不善,修习善。」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10] 「正当之作意   有学比丘法


他无斯至要            将为得最善


比丘已正勉           将成苦之灭」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七(一、二、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为有学、未得之人,为续住希求无上安稳之比丘等,作外缘之言者,诸比丘!我不观他有一缘如善知识之饶益。诸比丘!善知识之比丘舍离不善,修习善。」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善知识比丘          从顺而恭敬


守知识言辞            有正知正念


一切结缚灭           次第将遂愿」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八(一、二、八)


[P.11]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世间有所生一法,为众生之不利,为众生之不安乐,为众生之不义,为不利,为天、人之苦生。何之一法?为破僧伽。即,诸比丘!僧伽之破坏时,有相互诤论事,有相互诃责,又相互凌蔑,又相互弃舍。於此处,若未敬信者则不敬信,又既敬信者为不敬信。」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恶者破僧伽          永劫生奈落


悦众住非法            彼由安稳堕


破僧伽和合           永劫诃奈落」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九(一、二、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世间有所生一法,为众生之利,为众生之 [P.12] 安乐,为众生之义利,为天、人之乐生。何之一法?为僧伽之和合。即,诸比丘!僧伽和合时,无相互诤论,无相互诃责,无相互凌蔑,无相互弃舍。於此处若未敬信者而起敬信,既敬信者而增敬信。」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僧伽和合乐          有和合之德


住法悦和合            不由安稳堕


僧伽为和合           永劫乐天界」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〇(一、二、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於世我以〔自己〕心〔差别智〕分析知有染污心一类人之心,此人死时,如负重担,〔将生於〕地狱。所以者何?诸比丘!实彼心污染。则,诸比丘!於世一类之有情,因心被污而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13] 「知世一类人污心   比丘之前佛宣义


彼心污者应死时            将生奈落入地狱


如彼放置所拾物           实因心污行恶趣」


我闻世尊说此义。


摄颂曰:


痴(一一)、忿(一二)、及覆(一三)、痴(一四)、欲(一五)、有学(「二」一六、一七),破(一八)、悦(一九)、及人(二〇),以称品第二。

 

一集 第三品


二一(一、三、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於世我以〔自己〕心〔差别智〕分析知净 [P.14] 心一类人之心,此人死时,如舍重担〔生〕天界。所以者何?诸比丘!彼心之清净。诸比丘!则因於世一类有情心净,身坏死後生往善趣、天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知世一类人净心          佛宣此义比丘前


彼心净者应死时            将生善趣往天界


如彼放置所拾物           实因有情心清净」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二(一、三、二)


[P.15]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勿畏於福,诸比丘!此为乐、希、欲、爱、悦之同义语,此即是福。诸比丘!则我长时行作福时,能知长时之希、欲、爱、悦果报之经验。七年间修习慈心,七坏成劫间不再来此世。诸比丘!於退转劫间,正入光音天,於进转劫间,生於空梵天宫。诸比丘!於此处我正见梵天、大梵天、征服者、不被征服者,见一切之权威者。诸比丘!我已三十六次为诸天主帝释,更为法法王,战克四方,使住民得安全,成就七宝转轮王已几百次。然对地方王国教说为何?诸比丘!於彼我如是思惟:『今我已为如斯大神力者、如斯大威力者,此於我为如何业果耶?为如何业之果报耶?』於彼我已如是思惟:『今我已为如斯大神力者、如斯大威力者,此於我为三业之果,为三业之果报,为布施、调御、节制之〔果报〕。』」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16] 「彼学未来乐根福    又修施静与慈心


三之乐因修此法            无瞋乐界智者生」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三(一、三、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有一法,若修习多作为者,摄持安住於现法之利与未来〔之利〕。何之一法?为向善法不放逸。诸比丘!若修习此一法多作为者,摄持安住於现法之利与未来〔之利〕。」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智者作福不放逸            智者摄持二之利


 [P.17] 现法之利未来利     持现观利智者言」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四(一、三、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一人於〔一〕劫驰骋流转者之骸骨、骨之堆积、骨之积聚,如彼毘补罗山之大。若善集彼者,且不被坏者〔可知此〕。」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一人一劫所积骨           如山之量大仙宣


摩揭陀耆梨跋提             灵鹫山毘补罗山


比前者高後者大             如山之量大仙宣


圣谛苦与苦之集             苦灭之道超苦事


 [P.18] 由观圣八支之道     最高七度驰骋後


其人已无一切结            为灭苦者大仙宣」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五(一、三、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有一法,我说犯此之人,无不为恶业。何为一法?诸比丘!彼故为妄语。」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犯一法者为妄语            无不犯恶遮他世」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六(一、三、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如我所知,若众生知布施、均分之果报, [P.19] 则不与而食将不存,不住怀悭悋之污心。即令彼最後一搏,虽有最後一口食,或有可爱之物,将无不均分。何以故?诸比丘!如我所知,众生不知如此布施、均分之果,故不与而食,住於怀悭悋之污心。」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均分果报有大果          如大仙宣众生知


以清心拂悋啬污            适时善施与圣者


与多人饭施应施            施主逝世到天界


行天上者满欲喜           均分果报无悋啬」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七(一、三、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一切之有依福业,不彼慈心解脱十六 [P.20] 分之一值,惟彼慈心解脱光辉卓绝,且为照渡。诸比丘!譬如一切星光不彼月光十六分之一值,惟月光卓绝且为照渡。如是,诸比丘!一切之有依福业,不彼慈心解脱十六分之一值。惟彼慈心解脱光辉卓绝,且为照渡。诸比丘!譬如秋季雨期最後一月,清朗无云,太阳昇空中,善灭空中一切暗,而光辉照渡。诸比丘!如是,一切之有依福业,不彼慈心解脱十六分之一值,惟彼慈心解脱光辉卓绝,且为照渡。诸比丘!譬如夜至晨时东方之明星,照渡光辉。诸比丘!如是一切之有依福 [P.21] 业,不彼慈心解脱十六分之一值,彼慈心解脱光辉卓绝,且为照渡。」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若人无限修慈念           见生依灭有结少


人若有慈无邪心             由彼而得为善人


向一切人有愍情             圣者施行无限福


法治众生於满地             王施如仙续游行


〔马之供牺人供牺           钉座强饮坐闩房〕


此与善修慈者比             不值十六分之一


 [P.22] 不为杀业不使杀     不为征伐不使征


一切众生使为慈            对於何人亦无怨」


我闻世尊说此义。


摄颂曰:


定心(二一)、福(二二)、二利(二三),毘补罗山(二四),知而故妄语(二五),知布施(二六)、修习慈(二七)此七经等,与前二十,此对一法说,集经二十七。


一集终了,有关二法於下叙之。

 

二集 第一品


二八(二、一、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於现法住於苦,有患, [P.23] 有恼,有焦虑,身坏死後,恶趣当可期待。何之为二?为不护诸根门及食不知量。诸比丘!成就此二法之比丘,於现法住於苦,有患,有恼,有焦虑,身坏死後,恶趣当可期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眼耳鼻舌与身意          比丘不守此等门


食不知量不制根            身之苦受心之苦


日夜烧身又烧心           如此之人住於苦」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九(二、一、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於现法住於乐,无患, [P.24] 无恼,无焦虑,身坏死後,善趣当可期待。何为二?於护诸根门,食为知量。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比丘,於现法住於乐,无患,无恼,无焦虑,身坏死後,善趣当可期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眼耳鼻舌与身意          比丘坚守此等门


食之知量制诸根            身之乐受心之乐


日夜不烧身与心           如此之人住於乐」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〇(二、一、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焦恼有二法。何之为二?诸比丘!此 [P.25] 处某者不作善,不作拂恶,不作护畏;作恶,作顽固,作罪过。彼谓:『我已不作善』而烦恼,『我已作恶』而烦恼。诸比丘!此等为焦恼之二法。」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身为恶行          或语恶行


为意恶行            言他恶者


不为善业            多为不善


愚者身坏           生於奈落」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一(二、一、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不焦恼之二法。二之为何?诸比丘!此处某者作善,作拂恶,作护畏;不作恶,不作顽固,不作罪过。彼谓『我已 [P.26] 作善』而无恼,『我已不作恶』而无恼。诸比丘!此等为不焦恼之二法。」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身断恶行          语断恶行


断意恶行            断言他恶


不为不善            多为善业


贤者身坏           超生天界」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二(二、一、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成就二法之人如负重担,如此〔生〕於地狱。何之为二?为恶戒与恶见。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人如负重担,如此〔生〕於地狱。」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恶戒与恶见           成就二法者


如彼之愚者            身坏生地狱」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三(二、一、六)


[P.27]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成就二法之人如舍重担,如此〔生〕於天界。何之为二?为善戒与善见。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人如舍重担,如此〔生〕於天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善戒与善见           成就二法者


贤者身坏後            成就生天界」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四(一、一、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无勤无愧之比丘不能〔证〕等觉,不能〔证〕涅盘,不能证无上之安稳。诸比丘!有勤有愧之比丘,得〔证〕等觉,得〔证〕涅盘,得证无上之安稳。」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无愧懒惰缺精进           无惭不敬惛眠多


如此比丘不努力             无上等觉不得至


 [P.28] 有念有定有深虑     努力有愧不放逸


断除生死之结缚            无上等觉今可至」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五(二、一、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非为诡诈、矫妄、利养、恭敬、称誉、胜利,非为众人如是知我言我,而住於梵行。反而,诸比丘!为律仪,为舍离,而住於梵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为舍为律仪           梵行不患打


沈行於涅盘             世尊之所说


如此之大道             大仙步行者


 [P.29] 善守师之教     如佛之所示


遵彼之人人            将达灭苦边」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六(二、一、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非为诡诈、矫妄、利养、恭敬、称誉、胜利,非为众人如是知我言我,而住於梵行。反而,诸比丘!为通知为徧知,而住於梵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为通知徧知          梵行不患打


沈行於涅盘            世尊之所说


此之为大道            大仙步行者


善守师之教            如佛之所示


踏彼之人人           将应为苦边」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七(二、一、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成就二法之比丘,於现法住於快乐、欢喜, [P.30] 对有漏之灭,有如理之努力。何之为二?忧可忧与对忧如理之努力。诸比丘!成就此等二法之比丘,於现法住於快乐、欢喜,对有漏之尽,如理之努力。」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对可忧事智者忧  有勤观慧贤比丘


以此勤静住无慢   苦尽相应心寂静」


我闻世尊说此义。

 

品第一


[P.31] 摄颂曰:


两种之比丘(二八、二九),焦恼不焦恼(三〇、三一),善恶依他世(三二、三三),有勤与无诈(三五、三六),快乐与欢喜,此等共为十。

 

二集 第二品


三八(二、二、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如来、应供、正自觉者多修行二寻思,为安稳寻思与孤独寻思。诸比丘!如来无害之欣喜且无害之悦乐,诸比丘!如来多修行此无害之欣喜与无害悦乐处之寻思:『我依此威仪,对任何有情与非情,无有害事。』诸比丘!如来有孤独之欣喜与孤独之悦乐。诸比丘!如来多修行此孤独之欣 [P.32] 喜与孤独悦乐处之寻思:『舍离不善者。』是故诸比丘亦应住於无害之欣喜与无害之悦乐。诸比丘!汝等之中住於无害之欣喜与无害之悦乐,则将多修行寻思:『我等依此之威仪,对任何有情非情,无有害事。』诸比丘!应住於孤独之欣喜与孤独之悦乐。诸比丘!汝等之中住於孤独之欣喜与孤独之悦乐者则将多修行寻思:『我等舍离所有不善,所有未舍离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耐无可耐如来佛          修行彼之二寻思


一思安稳二孤独            消暗大仙行彼岸


得利得力无有漏            竭尽渴爱解脱者


 [P.33] 惟牟尼得最後身    断慢老达彼岸者


立於山颠之岩者            下见每人於四方


彼之每有一切眼            贤者登上法之殿


彼无忧者沈於忧           下见生者恼人人」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三九(二、二、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如来、应供、正自觉者有二种之说法差别。何之为二?言:『见恶知恶』,此为第一之说法;言:『由见恶知恶而嫌厌、离、解脱』,此为第二之说法。」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愍诸众生如来佛          见差别教说二法


 [P.34] 见恶能知故离心   是为苦之将有终」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〇(二、二、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无明为到达不善法之先驱,於後有无惭与无愧。然则,诸比丘!明是到达善法之先驱,於後有惭愧。」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此世彼世诸恶趣  无明为根望欲累


无惭不敬有恶欲    由彼生恶堕地狱


是故离贪欲无明   生明比丘断恶趣」


[P.35]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一诵品


四一(二、二、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甚不足者,乃圣慧不足之众生,彼等於现法住於苦,有患、有恼、有焦虑,身坏死後,恶趣当可期待。诸比丘!其非不足者非圣慧不足之众生,彼等於现法住於乐,无患、无恼、无焦虑,身坏死後,善趣当可期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以慧不足执名色          见世同天思为真


良慧洞察世未来            生存之亡为正知


 [P.36] 有思念者自觉者   羡有慧者最後身」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二(二、二、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二种白法为护世间。何之为二?为惭及愧。诸比丘!若此等二种白法不护世间,在此世母或叔母或外叔母或阿闍梨之妻或师之妻,将无被识〔差别〕,恰如山羊、羊、雄鸡、野猪、犬、豺,世间将陷於混乱。是故,诸比丘!此等二种之白法护世间,故有母或叔母或外叔母或阿闍梨之妻或师之妻被识〔别〕。」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若人常知惭与愧          白法为根免生死


 [P.37] 若人常近惭与愧   增长梵行尽後有」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三(二、二、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有无生、无有、无作、无为。诸比丘!若无无生、无有、无作、无为,於此处应不能知生、有、作、为之出离。是故,诸比丘!有无生、无有、无作、无为,故应能知生、有、作、为之出离。」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生有起作为不定          老死所袭病巢脆


渴爱导因不得悦            安越静疑出离彼


 [P.38] 无生无起无忧染   诸行静安苦法无」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四(二、二、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二涅盘。何之为二?为有余依涅盘界及无余依涅盘界。诸比丘!有余依涅盘界为何?诸比丘!於此处应供之比丘已尽漏,住於〔梵行〕,辨应作之事,舍负重担,证得自义,以尽有结,依正智而解脱。彼五根安立,无伤彼事,故经验喜与不喜,能感乐与苦。彼为灭贪、灭瞋、灭痴者,诸比丘!说彼为有余依涅盘界。然,诸比丘!无余依涅盘界为何?诸比丘!於此应供之比丘已尽漏,住於〔梵行〕,应作已办,舍负重担,证得自义,以尽有结,依正智而解脱。诸比丘!然於此生所觉知者已为无喜悦而清凉,诸比丘!说彼为无余依涅盘。诸比丘!此为二涅盘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此等二种涅盘界            具眼者依无依明


初界导者现法有          灭尽〔爱等〕有余依


 [P.39] 他灭未来一切有      成为临终无余依


知此无为之道者              尽导有者心解脱


逮达法味悦灭者             彼已舍此一切见」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五(二、二、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心喜独居,悦乐独居,内住於心寂静与随顺,不离静虑,成就胜观,增长空处。诸比丘!心喜独居,悦乐独居,内心寂静与随顺,不离静虑,成就胜观,增长空处而住者,可期待二果中之一果,於现法智〔阿罗汉果〕或有烦恼之余依成不还果。」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40] 「心静慎思专念者  胜观正法离诸欲


悦不放逸安稳者          因得减损近涅盘」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六(二、二、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有应学者之胜利,有最上之慧,有解脱味,应住於四念处观。诸比丘!有应学者之胜利,有最上之慧,有解脱味,住於至上四念处观者,可期待二果中之一果,於现法智〔阿罗汉果〕或如有〔烦恼之〕余依成不还果。」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圆满有学不断法          生之灭尽最上慧


彼牟尼持最後身            舍慢老之达彼岸


 [P.41] 是故静虑悦等持    热心者见生灭尽


拥兵制魔比丘众           超越为踰生死者」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七(二、二、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住於觉悟、正念、正知、等持、悦豫、胜观此等,於诸善法胜观时宜而住。诸比丘!觉悟、正念、正知、等持、悦豫、胜观此等,於诸善法胜观时宜之比丘,二果中被可期待一果,於现法智〔阿罗汉果〕或有烦恼之余依成不还果。」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醒者闻此眠者觉           醒而胜寝醒无畏


 [P.42] 醒为正念为正知     使胜观者悦等持


彼於时宜修正法             集中於心可消暗


是故实而得觉醒             热心成为有静虑


生死断绊贤比丘            无上菩提此将证」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八(二、二、一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彼等二人以不舍彼,为堕无幸处奈落者。二人者谁?凡非梵行者称为梵行者,又凡以无根非梵行诽谤修圆满清净之梵行者。诸比丘!此等二人以不断彼,为堕无幸处奈落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将言为而不为人         伪言堕落奈落人


 [P.43] 此之二人身逝後   他世等为恶业者


颈披袈裟守恶法           恶人恶业生奈落


破戒无惭食团饭          如火灼热之铁丸」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九(二、二、一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依二见所障碍之人与天或执着,或超越,而具眼者得见。然则,诸比丘!执着者为何?诸比丘!喜有,受天与人〔之身〕,享乐有,说彼灭有法时,心不踊跃,不晃耀,不成安稳,不成爱着,如是,诸比丘!或为执着者。然则,诸比丘!超越者为何?为有所恼,惭耻於〔有〕,续为嫌厌,欢 [P.44] 喜有灭。此见真实,身坏死後,被切断而失,无再度死事,可谓安稳;此最胜,此为真实。诸比丘!如是或者成为超越。诸比丘!具眼者见为何?诸比丘!於此,见存在者为存在,见使存在者为使存在,成为入於存在之嫌恶、离贪、灭尽。诸比丘!具眼者如是见。」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若见存在超存在  如实解脱尽有爱


知离有非有之爱   比丘灭於无後有」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二集终了


摄颂曰:


二根(二八、二九)二焦恼(三〇、三一),依戒他世二(三二、三三),无愧(三四)二诡诈(三五、三六),可忧此等十(三七)。 [P.45] 寻思(三八)教说(三九)明(四〇),慧(四一)依法(四二)第五。无生(四三)界(四四)独居(四五),学(四六)及依觉悟(四七),无幸处(四八)及见(四九),被明共十二。

 

三集 第一品


五〇(三、一、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不善根。三之为何?为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诸比丘!此等实为三不善根。」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贪瞋痴害恶心者  如竹自果自身生」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一(三、一、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界。三之为何?为色界、无色界、灭界。诸比丘!此等实为三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能识色界者  不停无色界


 [P.46] 解脱灭界人  已为舍死者


无漏正自觉          身触不死界


舍死离依着          现依着之舍


善说此三界         无忧离染道」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二(三、一、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受。三之为何?为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此等实为三受。」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专念熟虑佛弟子   思念受与受之生


知导灭道止心时    灭受无欲入涅盘」


我闻世尊说此义。

 

[P.47] 五三(三、一、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受。三之为何?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此等为三受。诸比丘!乐受由苦可见,苦受由投枪可见,不苦不乐受由无常可见。诸比丘!比丘之乐受虽由苦见,苦受由投枪见,不苦不乐受由无常见者。诸比丘!正见断渴爱,退转结缚,洞察正慢,灭苦处之比丘为圣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由苦能见乐  由投枪见苦


贤者由无常    见不苦不乐


此正见比丘    此处解脱受


悟神通贤者   离世成牟尼」


我闻世尊说此义。

 

[P.48] 五四(三、一、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求。三之为何?为欲求、有求、梵行求。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求。」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专念熟虑佛弟子  思念求与求之生


知导尽道止心时   尽求无欲入涅盘」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五(三、一、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求。三之为何?为欲求、有求、梵行求。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求。」


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欲求有求梵行求         贪等见处之堆积


由此执之以为真           解脱尽爱离诸贪


 [P.49] 离欲舍求灭见处  尽求比丘无疑欲」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六(三、一、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漏。三之为何?为欲漏、有漏、无明漏。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漏。」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专念熟虑佛弟子   思贪漏与漏之生


知导灭道止心时    尽漏无欲入涅盘」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七(三、一、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漏。三之为何?为欲漏、有漏、无明漏。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漏。」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50] 「尽欲漏舍无明  破有漏无依着


解脱者服魔象         得成为最後身」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八(三、一、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爱。三之为何?为欲爱、有爱、非有爱。诸比丘!此等实为三爱。」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与欲之世相应   心染有与非有


已结於魔之世     人人不得安静


迷於生死众生     死後将赴轮回


是故应须断离     有与非有之爱


能使达於漏尽    此世渡彼岸者」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九(三、一、一〇)


[P.51]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超越魔域,如太阳之光辉。三之为何?诸比丘!於此,比丘成就无学之戒蕴,成就无学之定蕴,成就无学之慧蕴。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超越魔域,如太阳之光辉。」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持戒定慧者  超魔域如日」


我闻世尊说此义。

 

品第一


摄颂曰:


根界(五〇、五一)及受二(五二、五三),且求二(五四、五五)漏二(五六、五七),爱(五八)更魔之域(五九),始终最上品。

 

三集 第二品


六〇(三、二、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福业。三之为何?为布施福业,戒福业,修习福业。诸比丘!此等实为三福业。」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52] 「未来乐根将学福    又施与静修慈心


三之乐因修斯法            无瞋乐世智者生」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一(三、二、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眼。三之为何?为肉眼、天眼、慧眼。诸比丘!此等实为三眼。」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肉眼天眼与慧眼  此等三眼为佛说


肉眼之生天眼道    无上慧眼以智生


得此慧眼比丘众   此世将脱一切苦」


我闻世尊说此义。

 

[P.53] 六二(三、二、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根。三之为何?为未知根、已知根、具知根。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根。」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勤学有学者  彼行直道者


灭尽烦恼智    由彼有知〔根〕


斯知解脱者    有世之灭尽


解脱成不动    我有无上智


贤者具此根    喜静道〔涅盘〕


服魔与其象    成得最後身」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三(三、二、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时。三之为何?为过去时、未来时、现在时。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时。」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54] 「想名之众生  而立名之上


不识圣名者           为死所绊缠


是故识名者           不思为说者


识者心解脱           触无上静道


贤者实畏名           悦静道〔涅盘〕


住法慎从戒           识者不入数」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四(三、二、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恶行。三之为何?为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恶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身为恶行或语恶         为意恶行言他恶


 [P.55] 不为善业多不善  愚者身坏生奈落」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五(三、二、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妙行。三之为何?为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诸比丘!此等实为三妙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舍身恶行语恶行  舍意恶舍语他恶


不为不善多为善   贤者身坏生天界」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六(三、二、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清静。三之为何?为身清静、语清静、意清静。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清静。」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56] 「身语意净三无漏  离一切者持白净」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七(三、二、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寂默。三之为何?为身寂默、语寂默、意寂默。诸比丘众!此等实为三寂默。」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身语意静三无漏  谓无罪者持寂默」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八(三、二、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断贪欲,不断瞋恚,不断愚痴者,诸比丘!此为魔所缚,〔陷於〕不解脱之魔网者,云为恶之傀儡。诸比丘!断贪欲,断瞋恚,断愚痴者,诸比丘!此不为魔所缚,不〔陷於〕魔网之解脱者,谓非恶之傀儡。」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P.57] 「贪瞋无明之已去    修为如来梵天者


断一切者超怒怖             不陷魔网为所缚」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九(三、二、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断贪欲,不断瞋恚,不断愚痴之比丘、比丘尼,诸比丘!此有波浪,有涡卷,有种种之罗刹,言非渡海者。诸比丘!断贪欲、断瞋恚、断愚痴之比丘、比丘尼,诸比丘!此无波浪,无涡卷,无种种罗刹而渡海,渡於彼岸,立於陆地,言为婆罗门。」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贪瞋无明已离者         种种罗刹有怖浪


 [P.58] 今已渡过难渡海   脱世断死止烦恼


已离苦者无後有           彼已逝者不还生


在世清静修行者          我云死王增困惑」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二品


偈颂曰:


福(六〇)眼(六一)及根(六二)时(六三),行二(六四、六五)为清净(六六),寂默(六七)贪欲二(六八、六九)最上第二品。

 

三集 第三品


七〇(三、三、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见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谤圣者,怀邪见,受邪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 [P.59] 落。诸比丘!实我说此,沙门婆罗门之任何者亦未曾闻。诸比丘!我见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谤圣者,怀邪见,受邪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实亦唯我完全知此,完全见,完全理解。诸比丘!我见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谤圣者,怀邪见,受邪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无幸处、恶处、堕处、奈落。」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此处邪心谈邪语  在身有为邪业者


短生学尠为不善   愚者身坏生奈落」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一(三、三、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见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 [P.60] 行,不非难圣者,怀正见,受正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後,生善趣、天界。诸比丘!我实说此,沙门婆罗门之任何者亦未曾闻。诸比丘!我见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非难圣者,怀正见,受正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後,生善趣天界。诸比丘!实唯我完全知此,完全见,完全理解。诸比丘!我见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非难圣者,怀正见,受正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後生善趣天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此处正心谈正语  在身有为正业者


多学为善短生涯   贤者身坏生天界」


我闻世尊说此义。

 

[P.61] 七二(三、三、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出离界。何之为三?欲〔界〕,出离此为舍弃;色〔界〕,出离此为无色;所有存在者、已作者、依缘起者,出离此为灭尽。诸比丘!此等实为三出离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欲界之出离  知已越色界


勇猛者常触    一切行之静


正见之比丘    解脱在此处


贤者悟神明   离世成牟尼」


我闻世尊说此义。

 

[P.62] 七三(三、三、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由色无色胜,由无色灭尽胜。」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入〔色〕界众生   停无色界者


不知有灭〔界〕     唯知往他生


认识色〔界〕者  不停无色〔界〕


解脱灭界人         成为舍死者


无漏正自觉         身触不死界


离依舍依者        无忧离染道」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四(三、三、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世间有此等三儿存在。三之为何?为优 [P.63] 生、随生、劣生。然则,诸比丘!优生儿为如何者?诸比丘!此处有儿童之父母,不归依佛,不归依法,不归依僧,不慎杀生,不慎不与取,不慎欲邪行,不慎嘘言,不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为犯戒成恶法者;对彼等之子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慎杀生,慎不与取,慎欲邪行,慎嘘言,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为具戒成善法者,诸比丘!如是实为优生儿。然则,诸比丘!随生儿为如何者?诸比丘!此处有儿童之父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慎杀生,慎不与取,慎欲邪行,慎嘘言,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具戒,成就善法者;彼等之子亦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慎杀生,慎不与取,慎欲邪行,慎嘘言,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诸比丘!如是实为随生儿。然则,诸比丘!劣生儿为如何者?诸比丘!此处有儿童之父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慎杀生,慎不与取,慎欲邪行,慎嘘言, [P.64] 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具戒,成就善法者;然而彼等之子不归依佛,不归依法,不归依僧,不慎杀生,不慎不与取,不慎欲邪行,不慎嘘言,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犯戒,成恶法者。诸比丘!如是实为劣生儿。诸比丘!於世间知此等三儿之存在。」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智者欲儿优随生  不欲劣生损善家


世间儿等具信戒    不吝成为美信士


如同清净之明月   出於丛云之上端」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五(三、三、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於世间存有此等三者。三之为何?为旱魃者,一处降雨者,一切处降雨者。然则,诸比丘!如何人为旱魃者?诸比丘!於此,此种人对一切人非为施与者,〔即〕对沙门、婆罗门、贫民、旅人、乞食、饮物、衣服、乘物、华鬘、香油、香水、卧床、住居、灯明之不与者,诸比丘!如是之人为 [P.65] 旱魃者。然则,诸比丘!如何之人为一处降雨者?诸比丘!於此,此种人对部份人为施与者,对部份人为非施与者,〔即〕对沙门、婆罗门、贫民、旅人、乞食、饮物、衣服、乘物、华鬘、香油、香水、卧床、住居、灯明之与者或不与者,诸比丘!如是之人为一处降雨者。然则,诸比丘!如何之人为一切处降雨者?诸比丘!於此,此种人向一切人施与,〔即〕对沙门、婆罗门、贫民、旅人、乞食、饮物、衣服、乘物、华鬘、香油、香水、卧床、住居、灯明之与者。诸比丘!於世间知有此等三者之存在。」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沙门婆罗门          贫者与旅人


 [P.66] 不施饭水食    被拟恶旱魃


不施与某者            某者则被施


贤者拟此人            一地降雨者


总怜一切人            约泽乞食人


觉悦与夸赞            彼云多施与


雨云立昇起            严轰空降雨


霁晴路流水            如浸高与低


此世之某者            所为乃如斯


彼以法为集            勉励得富时


 [P.67] 正以饭与水   将悦旅众生」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六(三、三、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希求此三乐,智者应护戒。三之为何?谓与我名誉,智者应护戒;谓使我生富,智者应护戒;我身坏死後欲生天界,智者应护戒。诸比丘!希求此等三乐,智者应护戒。」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智者应护戒          续求之三乐


彼得誉与富            逝将乐天界


纵然不为罪            如交已犯者


如将被疑罪            更为生非难


所有已犯者            如交为恶友


 [P.68] 彼为如斯者    共住实如斯


於交者交                於触者触


染污之箭                渎净箭束


智者如耀岩            非是为恶友


吉祥草之叶            人喜欲包鱼


草亦放恶臭            亦似如交愚


然以叶之人            欲包多揭罗


叶亦如放香            亦似交贤者


是故善与恶            自知叶笼中


 [P.69] 智者交善人    不与恶人交


恶被曳奈落           善被导善趣」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七(三、三、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色〕身毁灭,识为染法,一切依着为无常、苦、转变之法。」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知身之破识移易  见畏依着知生死


最胜寂静克己者   为待涅盘之时至」


我闻世尊说此义。

 

[P.70] 七八(三、三、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世诸众生界相等、同类相亲往,谓劣习之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之众生,必交胜习众生。诸比丘!虽於过去时,世诸众生界相等,同类相亲往,谓劣习之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之众生,必交胜习众生。诸比丘!劣习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众生,必交胜习众生。诸比丘!虽於现在时,世诸众生界相等,同类相亲往。劣习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众生,必交胜习众生。」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由交杜下生    不交则被芟
 

[P.71] 如凭木片者    将沉於大海


营生虽正直     将沈於懈怠


应避懈怠者     远离无精进


禅思之圣者    智者应共住」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九(三、三、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三法为导於有学之比丘之退失。三之为何?於此,诸比丘!有学之比丘有喜业,享乐业,耽於事业;有喜谈话,享乐谈话,耽於谈话事;有喜睡眠,享乐睡眠,耽於睡眠。诸比丘!此等三法为导於有学之比丘退失。此等三法为导於有学之比丘不退失。三之为何?於此,诸比丘!有学 [P.72] 之比丘无喜业,无享乐业,无耽於事业;无喜谈话,无享乐谈话,无耽於谈话;无喜睡眠,无享乐睡眠,无耽於睡眠。诸比丘!此等三法为导於有学之比丘不退失。」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乐谈喜事业 喜眠为不逊


如斯比丘者  不得证菩提


然实无斯务  不耽亦无夸


如斯比丘者 得证正菩提」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三品


摄颂曰:


二见(七〇、七一)出离(七二)、色(七三)、儿(七四)及旱魃拟(七五),乐(七六)及断灭(七七)世(七八),退失(七九)共为十。

 

三集 第四品


八〇(三、四、一)


[P.73]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三不善寻思。三之为何?无轻蔑相应之寻思,利养、善称誉、名声相应之寻思,希求世利相应之寻思。诸比丘!有此等三不善寻思。」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亲富誉敬受拘泥  与友共悦绊远离


舍种种物离童兽   如斯比丘证菩提」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八一(三、四、二)


「诸比丘!我见由恭敬而已被服〔慢心〕,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憎心〕,使心之消耗众生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之两者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 [P.74] 奈落。是故,诸比丘!实我说此,他之沙门或婆罗门无有说:『诸比丘!我见由恭敬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两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是故,诸比丘!实我完全知、完全见、完全理解者,为如是说:『诸比丘!我见由恭敬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两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

  
「续有被敬时       又不被尊敬


虽依彼两者         不动三昧入
 

[P.75] 入於彼三昧  致密为胜观


悦者尽执着        斯谓为善人」

 

八二(三、四、三)


「诸比丘!於诸天中,时时生此等三种天声。三种为何?诸比丘!圣弟子之剃发、须,着黄衣,思将出家为无家时,彼之心专,诸比丘!於诸天中生天声:『此圣弟子已思与魔斗。』诸比丘!此於诸天中,时时生第一天声。复次,诸比丘!圣弟子住於相应,住於行七菩提分法修习时,彼之心专,诸比丘!於诸天中生天声:『此圣弟子开始与魔斗。』诸比丘!此於诸天中时时生第二天声。复次,诸比丘!圣弟子住於现法、自证通达,以尽无漏,无漏心解脱与慧解脱时,诸比丘!彼之心专,於诸天中生天声:『此圣弟子战捷,住於征服彼之战线。』诸比丘!此於诸天中时时生第三天声。实诸比丘!於诸天中成为生此等三种之天声。」

  
[P.76] 「我见战胜者自觉之弟子


诸天亦常誉      业话将称赞


打胜死之军      解脱无障碍


赞此气高者   『汝已捷难捷』


实续有得彼      诸天之称赞


如服死之力     彼等将赞彼」

 

八三(三、四、四)


「诸比丘!天子将殁天身时,显五前兆:『花鬘萎,衣服破,腋下汗流,体成丑,天子已不欣天之座』。依此,诸比丘!诸天知:『此天子将死』,而以三种语鼓舞之: [P.77] 『君!行於善趣,行於善趣而得善得,得善得君将成善安立。』」被如是言,有比丘如是白世尊言:「世尊!诸天称为善趣者,为何处耶?又世尊!诸天之称为善得者,为何物耶?又世尊!诸天称为善安立者为何事耶?」「诸比丘!唯人间界称为善趣者。为人得信如来所说之法与律,诸比丘!此为诸天称为善得者。而其信安立,根深定着,於世间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或由任何者坚固而无被舍去,诸比丘!此称为诸天之善安立者。」


「天子天身命终时          诸天勉励三声起


君行与人亲善趣            人得正法无上信


 [P.78] 此外立信定生根    克知正法命不摇


身断恶行语断恶            意断恶行断言他


身善语善以为行            以意为善不依身


由施依身为大福            使他亦死入梵行


天子死时诸天知           几度勉励天子行」

 

八四(三、四、五)


「生於世间此三种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义 [P.79] 乐而生。三之为何?诸比丘!於此,如来、应供、正自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於世。佛於始善、中善、终善开阐善法,说具义、具文、具法,明无比类完全清净梵行。诸比丘!此为生於世间之第一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之义乐而生。复次,诸比丘!彼师之弟子有阿罗汉,尽诸烦恼,已无所作,舍重担,得自义利,离诸有结,依正智而为解脱。彼於始善、中善、终善,说具义、具文、具法,明无比类完全清净梵行。诸比丘!此为生於世间之第二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之义乐而生。复次,诸比丘!彼师之弟子有有学者,多闻修道具戒行,彼於初善、中善、终善,说具文、具义、具法,明无比类完全清净梵行。诸比丘!此为生於世间之第三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之义乐而生。实诸比丘!生於此世间此等三种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之义乐而生。」


「师为世大仙         从彼者心厚


 [P.80] 有学者克学   多闻且具戒


天人师三人           与光与宣法


开不死之户           诸人将尽绊


无上之导师           示以攀寻道


善逝之教真          成为苦之终」

 

八五(三、四、六)


「诸比丘!应修不净观,汝等紧持出入息念於内心之前,就诸行住於无常观。诸比丘!若住不净观,则应於净界舍贪心,若贤持出入息念於内心之前,则由外无有 [P.81] 碎寻思者,若对诸行住无常观,则舍离诸无明成为生诸明。」


「思身不净念呼吸   诸行之静常熟见


正见比丘实解脱    贤者离世成牟尼」

 

八六(三、四、七)


「比丘入於法、随法,有此随法,如说明所谓此『入於法、随法』,彼唯续说法而不说非法,或唯继续法之寻思而不寻思非法之寻思,灭此两者而住於忍辱、正念、正知。」


[P.82] 「乐法欣法随念法   顾法比丘持正法


若行立坐又亦卧           调整内心入安稳」

 

八七(三、四、八)


「诸比丘!此等三不善寻思,为作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无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三之为何?诸比丘!欲寻思作诸闇黑,不作慧眼者,作无智者,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诸比丘!恚寻思作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无智者,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诸比丘!害寻思作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无智者,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实诸比丘!此等三不善寻思作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无智者,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诸比丘!此等三善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灭者,资〔烦恼之〕寂灭者。三之为何?诸比丘!出离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灭者,资〔烦恼之〕寂灭者。诸 [P.83] 比丘!无恚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灭者,资〔烦恼之〕寂灭者。诸比丘!无害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藏者,资〔烦恼之〕寂灭者。然诸比丘!此等三善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灭者,资〔烦恼之〕寂灭者。」


「怀三善寻思  更舍三恶者


彼静寻伺事    如雨之除尘


寻思之静心   彼入安稳道」

 

八八(三、四、九)


「诸比丘!此等有三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三之为何?诸比丘!贪欲为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诸比丘!瞋恚为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诸比丘!愚痴为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实诸比丘!此等有三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


「贪者招不义          贪者心跳跃


由内心起畏            而人不自觉


贪者不知义            贪者不见法


 [P.84] 贪已服人时    有盲与闇黑


是故舍贪心            应贪不贪者


由彼能舍贪            如由莲落露


瞋心招不义            瞋使心跳跃


由内心起畏            而人不自觉


瞋者不知义            瞋者不见法


瞋已服人时            有盲与闇黑


是故舍瞋心            应瞋不瞋者


由彼能舍瞋            多罗果落枝


愚者招不义            愚者心跳跃


由内心起畏            而人不自觉


痴者不知义            痴者不见法


愚已服人时            有盲与闇黑


 [P.85] 是故舍愚痴    应痴不痴者


彼总断愚痴           如日昇於闇」

 

八九(三、四、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由三恶法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达多,难免永劫住於恶趣、奈落。三之为何?诸比丘!恶欲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达多,难免永劫住於恶趣、奈落。诸比丘!恶友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达多,难免永劫住於恶趣、奈落。且〔未达〕最上应作之事,仅依此世事,又彼停止修习〔上人法〕,功终於半。实诸比丘!由此等三恶法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达多,难免永劫住於恶趣、奈落。」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心怀恶欲者          勿生任何世


如复为恶欲            彼应知恶趣


 [P.86] 彼提婆达多    我闻谓智者


崇为修身者            誉己高如焰


一切为懈怠            彼恼佛如来


可怖阿鼻狱            彼入四之门


以谓无恶业             背反清静者


心污失恭敬             只将触恶果


思将以毒瓶             沾污大海人


以彼应不得             实海较彼大


彼以恶言辞             损害如来者


 [P.87] 行正心善佛     彼之言不及


智者作斯友             一切应从彼


成道之比丘            将成苦之灭」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四品


摄颂曰:


寻思(八〇)恭敬(八一)声(八二),死(八三)世间(八四)不净(八五),法(八六)闇黑所作(八七),污(八八)提婆达多(八九)以上第四品,此等共为十。

 

三集 第五品


九〇(三、五、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三胜信。三之为何?诸比丘!於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及非想、非非想之诸有情中, [P.88] 应供、正自觉者、如来宣说为胜者。诸比丘!信佛之人为信最胜者,更有信最胜之胜果。诸比丘!於有为、无为之诸法中,离贪宣说为最胜者。彼已离慢无渴、舍执着、断流转、尽爱、无贪灭尽之涅盘。诸比丘!信法之人为信最胜者,更信最胜之胜果。诸比丘!於诸僧伽众中,为四双者、八辈者如来之弟子僧伽,宣说为胜者。此世尊之弟子僧伽被尊敬、被恭敬、被供养、应被合掌,为世间无上之福田。诸比丘!信僧伽之人为信最胜者,更信最胜之胜果。实此等三之胜信。」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信最胜者知胜法          无上应施信胜佛


无贪安静信胜法            无上福田信胜僧


 [P.89] 施与胜者增胜福    胜寿色誉增悦力


贤人胜法与胜者           为天或人悦胜果」


我闻世尊说此义。

 

九一(三、五、二)


「诸比丘!此最後之生活即为托鉢。诸比丘!此托鉢者,手持鉢游行世间之谓,诸比丘!此贤善男子为〔胜〕义而成行。不曾被王捕者,不曾被盗贼拉致者,不为负债〔而为出家者〕,不为怖畏〔而为出家者〕,不为生息〔增加气力〕而为者,不只如此,已使陷入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苦者为灭苦者。是故,应知此无比类苦蕴之终。诸比丘!若出家之善男子而有切望,对欲而怀剧情,怀恚心, [P.90] 怀邪思,为放逸而无知解,不坚固,怀惑心,有自性根者,譬如,诸比丘!如火葬场之炬火,两端已燃,其中间涂粪,於聚落不为薪之用,於林间〔不为木材之用〕。同样,诸比丘!我为此说,此者〔一方〕为舍在家之享乐,而亦〔另一方〕未成满沙门之胜义。」


「世间人之乐  恰舍沙门义


续被失弃舍    如舍烧场火


破戒无惭者    将食国之饭


灼热如火焰   不外食铁丸」

 

九二(三、五、三)


[P.91] 「诸比丘!若比丘执和合衣之裳由後随行,将亦踏我足迹,彼若有切望,对欲怀剧情、怀恚心、怀邪思惟,放逸而无知解,不坚固,怀惑心,如有自性根,则彼由我,或我由彼相远。所以者何?诸比丘!彼比丘不见法,不见法者则不见我。诸比丘!若彼比丘虽住百由旬之处,彼若无切望,对欲不怀剧情,不怀恚心,不怀邪思惟,不放逸而为知解,坚固而为一境心,若有护根,则彼於我或我於彼相近。所以者何?诸比丘!彼之比丘见法,见法者则见我。」


「若彼虽随者          大欲心颠倒


欲求由无欲            清凉不清凉


贪婪由离欲            更应见远离


解法善学法            斯则为智者


 [P.92] 如深池之底    无欲者镇心


无欲者无欲            清凉者清凉


离欲者离贪           更应见接近」

 

九三(三、五、四)


「诸比丘!此等有三火。三之为何?为贪火、瞋火、痴火。实诸比丘!此等为三火。」


「贪之焰染欲         烧人已麻痹


瞋之焰杀生       〔烧〕怀恶心人


痴之焰烧迷           不知圣法者


悦我身之人           此等不知焰


奈落与傍生           修罗饿鬼境


 [P.93] 彼等被魔缚   诸苦不得脱


日夜依法者           正自觉之教


常由不净想           消灭贪之焰


胜人以恩慈           消灭痴之焰


以证所得慧       〔消〕灭痴之焰


贤者消灭彼           日夜不厌倦


无残越诸苦           无残为圆寂


有识圣见者            智者依正智


善知生灭者          不行於後有」

 

九四(三、五、五)


[P.94] 「诸比丘!比丘应以种种方法考察,彼考察彼知解不流於外,〔不使颠倒〕,不安立於内,不取爱等,不怖未来,无有生老死之苦因。」


「断除七之绊    比丘切诱因


破彼生流转     於彼无後有」

 

九五(三、五、六)


「诸比丘!此等有三欲生。三之为何?为现欲、化乐〔欲〕、他化自在〔欲〕。实诸比丘!此等有三欲生。」


「有现在欲者          向他受用欲


他化自在天            与化乐诸天


智者於欲乐            此处彼处有


天与人舍离            断除一切欲


 [P.95] 切爱喜执着    切断难越流


无残为圆寂            无残越诸苦


有识圣见者            智者依正智


善知生灭法           不行於後有」

 

九六(三、五、七)


「诸比丘!与欲之系缚相应,与有之系缚相应为再来者,彼归来此世之生。诸比丘!不被欲系缚之束缚,不与有之系缚相应为不还,彼不归来此世。诸比丘!不被欲系缚之束缚,不被有系缚之束缚为阿罗汉〔应供〕,有漏尽。」


「欲绊与生世           两者缠众生


 [P.96] 生死於轮回     断欲未尽漏


缠绵於生世             言为不还者


如是断轮回             无慢与後有


能得漏尽者            此世达彼岸」

 

第三诵品


九七(三、五、八)


「诸比丘!戒善、法善、慧善比丘,完全住於此法、律而可谓上人。然则,诸比丘!戒善比丘为如何?诸比丘!此处有有戒比丘住於波罗提木叉律仪之抑制,具足行与行处,对微细罪亦见畏,怀学学处。如是,实诸比丘!为戒善比丘。此为善於 [P.97] 戒者。又法善者为如何?诸比丘!於此,比丘住於相应七菩提分法之修习行。如是,实诸比丘!为法善比丘。此为善於法者。又慧善者为如何?诸比丘!於此,比丘尽诸漏,於现法自以通知,住於实证,到达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如是,实诸比丘!成为慧善比丘。如是戒善、法善、慧善者完全住於此法、律而言为上人。」


「身语意无恶          言为善戒者


知惭之比丘            善法达正觉


随念之比丘            言为善法者


知苦舍此世            言为善慧者


无漏之比丘            无恼断轮回


一切世间闇           言为皆舍者」

 

[P.98] 九八(三、五、九)


「诸比丘!有此等二施,是财施及法施。诸比丘!此等二施中,法施为最胜。诸比丘!此等有二均分,为财均分及法均分。诸比丘!此等二均分中,法均分为最胜。诸比丘!此有二摄益,为财摄益与法摄益。诸比丘!此等二摄益中,法之摄益为最胜。」


「世尊宣均分          胜施言无上


心静得胜觉            智者常不祀


谈善逝之教            闻者心安静


善逝教厚者           可净彼胜的」


(阿罗汉果为胜的)

 

九九(三、五、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识婆罗门依法证三明,非唯用口语。然 [P.99] 诸比丘!我识婆罗门依法证三明,非唯用口语为何?诸比丘!於此,比丘随念种种之宿住,譬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几坏劫、几成劫、几坏成劫,我於彼处如是名、如是姓、为如是族,如是〔吃〕食,受如是苦乐,为如是寿限,彼由其处殁已,生於彼处,我於彼处如是名、如是姓、为如是族,如是〔吃〕食,受如是苦乐,为如是寿限,彼由彼处殁而生於此处,如是彼忆相状而随念种种宿住,此为彼证第一之明。无明灭而明生,闇黑拂而光明生,彼不放逸、勇猛如舍己而住时。复次,诸比丘!比丘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众生之死、生、劣、胜、妙色、恶色、善趣、恶趣之业而知众生之生。实此等之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谤圣者,怀邪见,受邪见之业,彼等身坏死後,生於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或实此等众生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谤圣者,怀正见,受正见之业,彼等身 [P.100] 坏死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是以清净超人天眼……乃至知应众生……业而生,此为彼证第二明。无明灭而明生,闇黑拂而光明生,彼不放逸、勇猛,如舍己而住时。复次,诸比丘!比丘住於到达实证,於现法以自通知尽诸漏,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此为彼证第三明。无明灭而明生,闇黑拂而光明生,彼不放逸、勇猛,如舍己而住时。如是,我非唯用口语,依法识〔证〕三明婆罗门。」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非只唯口〔语〕      随念为宿住


我知婆罗门            天界恶趣知


种种宿住知            天界恶趣见


或者得尽生            神通为牟尼


 [P.101] 依此三之明   三明婆罗门


我非只唯口            言彼为三明」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五品


摄颂曰:


胜信(九〇)与生活(九一),和合(九二)火(九三)考察(九四),生(九五)欲(九六)善(九七)施(九八)法(九九),此等共为十。


三集终了

 

四集


一〇〇(四、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为净手之乞者,最後身之婆罗门,为无上之内科医、外科医。汝等为我实子,由口生、由法生,依法为法之後继者,非财之後继者。诸比丘!此等有二施,为财施及法施。诸比丘!此等二施中,法施为最 [P.102] 胜。诸比丘!此等有二均分,有财均分及法均分。诸比丘!此等二均分中,法均分为最胜。诸比丘!此等有二摄益,为财摄益及法摄益。诸比丘!此等二摄益之中,法摄益为最胜。诸比丘!此等有二供养,为财供养及法供养。诸比丘!此二供养中,法供养为最胜。」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一切有类如来愍 法之供养为不惜


有之彼岸人天到  有情归命於如来」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一〇一(四、二)


「诸比丘!此等四为琐物而易得,且此等为无诃责者。四之为何?衣之粪扫衣为琐物而易得,且此为无诃责之物。诸比丘!食物之饭团为琐物而易得,且此为无诃 [P.103] 责之物。诸比丘!坐卧树下为琐物而易得,且彼为无诃责之物。诸比丘!作家畜之尿为药品是琐物而易得,且为无诃责之物。实诸比丘!此等之四为琐物而易得,且彼为无诃责之物。是故,诸比丘!比丘依琐物且易得之物而满足,我谓此为沙门分。」

  
「不恶琐琐易得物  衣食卧药心满足
  

就此四物心离苦    快乐之敌无能击
  

比丘知足不放逸   沙门保法应修者」

 

一〇二(四、三)


「诸比丘!我说知者、见者有有漏之尽,非不知者,非不见者。然诸比丘!於知何者、见何者有有漏之尽?诸比丘!此为苦!知者见者为尽有漏者。诸比丘!此为 [P.104] 苦之因,知者见者为尽有漏者。诸比丘!此为苦之灭尽,知者见者为尽有漏者。诸比丘!此为到苦灭尽之道,知者见者为尽有漏者。实诸比丘!如是知者见者有有漏之尽。」

  
「勤学有学者 能行直道者


灭尽〔烦恼〕上知根第一智


更知解脱者  胜有解脱智


尽世离轮回  生智於漏尽


放任懈怠者  无智为愚者


一切绊离脱  不能到涅盘」

 

一〇三(四、四)


[P.105] 「诸比丘!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若『此是苦』不如实知,『此是苦因』不如实知,『此是苦之灭尽』不如实知,『此是到苦灭尽之道』,亦不如实知。诸比丘!我不以彼等为沙门或婆罗门,於诸沙门中不思为沙门,於诸婆罗门中不思为婆罗门,且命终之时,於现法彼等不能以自通知沙门之义、婆罗门之义,未到达实证。是故,实诸比丘!如何之沙门婆罗门若如实知此是苦,如实知此是苦之因,如实知苦之灭尽,如实知苦灭尽之道,诸比丘!以彼等为沙门或婆罗门,且於诸沙门中思为沙门,於诸婆罗门中思为婆罗门,且命终之时,於现法彼等以自通知沙门之义、婆罗门之义,住於到达实证。」

  
[P.106] 「不知苦与苦之因 何处皆苦无不现


又复不知苦灭道           心慧解脱遗失者


不得根绝生老到           虽然知苦与苦因


何处皆苦无遗者           又知苦灭之行道


能持心慧解脱者          不到生老得根绝」

 

一〇四(四、五)


[P.107] 「诸比丘!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之比丘为说谕者、教授者、说示者、训诫者、使感动者、使满足者、正法完全说明者。是故,诸比丘!我告如是比丘众所闻之事甚为有益,又诸比丘!我告近如是比丘众甚为有益,诸比丘!我告侍斯比丘众甚为有益,又诸比丘!我告随念斯比丘众甚为有益,又诸比丘!我告模仿斯比丘众甚为有益。所以者何?诸比丘!对斯比丘众奉仕尊敬扈从者,若戒蕴虽未圆成,则修习至圆成;若定蕴虽未圆成,则修习至圆成;若慧蕴虽未圆成,则修习至圆成;若解脱蕴虽未圆成,则修习至圆成;若解脱智见蕴虽未圆成,则修 [P.108] 习至圆成。如是,诸比丘!彼等言为教师,言为商主,言为离过患,言为灭闇者,言为与明者,言为荣光辉耀者,言为放光彩者,言为揭炬火者,言为与光者,言为圣者,言为具眼者。」

  
「心镇气高正生者         知因而知悦之生


照辉正法放光辉           与光与明贤伶俐


为具眼者离过者           持有正智实闻法
 

[P.109] 贤者深知生之灭  不往後有离生死」

 

一〇五(四、六)


「诸比丘!比丘生起渴爱处,此等为四爱生起之因。四之为何?诸比丘!比丘因衣服生起渴爱处。或诸比丘!比丘因团饭生起渴爱处。或诸比丘!比丘因坐卧处生起渴爱处。或诸比丘!因此处之有,彼处之有,比丘生起渴爱处。」

  
「爱为第二者 长时有流转


此处彼处有  不超轮回有


於爱生之时  能知此过患


无爱心不执 比丘将游行」

 

一〇六(四、七)


「诸比丘!於家父母,被子等尊敬,彼等之家同於梵天之家。诸比丘!於家父母 [P.110] 被子等尊敬,彼等之家同於古天人之家。诸比丘!於家父母被子等尊敬,彼等之家同於先师之家。诸比丘!於家父母被子等尊敬,彼等之家同於应受崇拜者之家。诸比丘!所谓梵天者,此乃父母之谓。诸比丘!所谓古天人者,此乃父母之谓。诸比丘!所谓先师者,此乃父母之谓。诸比丘!所谓应受崇拜者,此乃父母之谓。所以者何?诸比丘!父母是子等大照顾者、保护者、养育者、引导此世者。」

  
「梵天与先师        家庭之父母


子等应供养          爱愍子孙者


如此实智者          饮食与衣牀
 

[P.111] 涂身与沐浴   以之清洗足


归命於父母          应与施恭敬


智者为如此          以之事父母


为世所称赞         逝将乐天上」

 

一〇七(四、八)


「诸比丘!婆罗门及居士为卿等之大援助者,彼向卿等供养衣服、团饭、坐卧处、疾病之药品道具等,诸比丘!虽然卿等亦为婆罗门及居士之大援助者。不论如何?初善、中善、终善指示彼等之法,具义、具文使知无比类圆满清净之梵行。如是,诸比丘!相互支持和合,将横断瀑流,为正灭苦而住梵行。」

  
「有家与无家        互相合支持


无此之安逸          为悟正法者


[P.112] 住家衣资具  由有家者济


危害之避难          由无家者受


有家在家者          善逝为凭藉


信阿罗汉者          圣慧入三昧


於是应修法          往至善趣道


乐往天界者          怀望自成悦」


一〇八(四、九)

「诸比丘!若比丘众欺瞒、任性、多言、虚伪、不为专心处者,诸比丘!此非我 [P.113] 比丘。诸比丘!彼比丘由此离法、律,又诸比丘!彼比丘於此之法、律不增长、发达、开发。然,实诸比丘!不欺瞒、不多言、贤慧、不任性,为专心处之比丘,诸比丘!彼等实是我比丘僧。诸比丘!彼比丘僧不离此法、律,诸比丘!彼比丘僧於法、律达增长、发达、开展。」

  
「诈顽喧虚伪 高傲不专心


正自觉者示  於法不进步


不诈无骚贤  不顽为专心


正自觉者示  於法为进步」

 

一〇九(四、一〇)


[P.114] 「诸比丘!犹如人於河流乐气嬉气前行时,岸边站立之具眼者曰:『君!君何故从河流乐气嬉气前行耶?此河之下有波、有涡、鰐鱼栖、夜叉栖、河下有湖水,君!君至其处,死或可受死等之苦。』彼时,诸比丘!彼人闻彼之声,以手足横断水流〔而出〕。实诸比丘!我说此譬喻欲为教之义。此为如斯之义:诸比丘!所谓河流,即此爱之谓。诸比丘!所谓乐气嬉气,即此六内处之谓。诸比丘!所谓河下之湖水,即此五下分结之谓。诸比丘!所谓有波,即此忿与绝望之谓。诸比丘!所谓有涡,即此五欲乐之谓。诸比丘!所谓鰐鱼栖、夜叉栖,即此女人之谓。诸比丘!所谓横断 [P.115] 流,即此出离之谓。诸比丘!所谓手足横断水流,即此精进努力之谓。诸比丘!所谓立於岸边之具眼者,即此如来、应供、正自觉者之谓。」

  
「如舍诸欲苦与共     来世将有静安宁


心解脱者有正智       到处解脱触涅盘


住於梵行识  〔四谛〕识世之终到彼岸」

 

一一〇(四、一一)


「诸比丘!比丘若步行时,生欲寻思、瞋寻思、害寻思,诸比丘!若比丘怀彼不断、不拂、不除、不灭,诸比丘!如斯比丘虽步行亦言为无勤、无愧、因循、常为懒怠,缺精进者。诸比丘!比丘若立时,生欲寻思、瞋寻思、害寻思,诸比丘!比丘若怀彼不断、不拂、不除、不灭,诸比丘!如斯比丘虽立亦言为无勤、无愧、因 [P.116] 循、常为懒怠,缺精进者。诸比丘!比丘若坐时生欲寻思、瞋寻思、害寻思,诸比丘!比丘若怀彼不断、不拂、不除、不灭,诸比丘!如斯比丘虽坐亦言为无勤、无愧、因循、常为懒怠,缺精进者。诸比丘!醒卧之时,比丘生欲寻思、瞋寻思、害寻思,诸比丘!比丘若怀彼不断、不拂、不除、不灭,诸比丘!如斯比丘虽醒卧亦言为无勤、无愧、因循、常为懒怠,缺精进者。然则,比丘若步行时生欲寻思、瞋寻思、害寻思,诸比丘!比丘若不怀彼,以断、拂、除、灭之,诸比丘!如斯比丘虽步行亦言为热心、知愧、相续、常勤精进、果断者。诸比丘!若立时,生欲寻思、瞋寻思、害寻思,诸比丘!比丘若不怀彼,以断、拂、除、灭之,诸比丘!如斯比 [P.117] 丘虽立亦言为热心、知愧、相续、常勤精进、为果断者。诸比丘!比丘若坐时生欲寻思、瞋寻思、害寻思,诸比丘!比丘若不怀彼,以断、拂、除、灭之,诸比丘!虽坐亦言为热心、知愧、相续、常勤精进、为果断者。诸比丘!若卧醒时,生欲寻思、瞋寻思、害寻思,诸比丘!比丘若不怀彼,以断、拂、除、灭之,诸比丘!如斯比丘虽卧醒亦言为热心、知愧、相续、常勤精进、果断者。」

  
「亦行亦立        亦坐亦卧


基於恶家          怀寻思者


入於恶道          已痴且弱


比丘不胜          不证菩提


亦行亦立          亦坐亦卧
 
[P.118] 止寻思者  乐寻思止


入於善道          已智且强


比丘已胜          证大菩提」

 

一一一(四、一二)


「诸比丘!住具足戒,具足波罗提木叉,住调御波罗提木叉律仪,具足行与行处,虽对微细罪亦见怖畏,应学自学处。诸比丘!住具足戒,住调御波罗提木叉律仪,具足行与行处,虽对微细罪亦见怖畏,对学自学处者,诸比丘!此上当有何所作。 [P.119] 诸比丘!若步行时,比丘已灭贪欲,已灭瞋恚,已灭惛沈、睡眠,已灭掉举、恶作,已舍疑,为勤精进而为正直,念安立而不惑乱,身静然而不粗暴,心专心成一境,诸比丘!如斯比丘虽立亦言为热心、知愧、相续、常勤精进,为果断者。诸比丘!比丘若立时已灭贪欲,已灭瞋恚,已灭惛沈、睡眠,已灭掉举、恶作,已舍疑,勤精进而为正直,念安立而不惑乱,身为静然而不粗暴,心专心成一境,诸比丘!如斯比丘虽立亦言为热心、知愧、相续、常勤精进,为果断者。诸比丘!比丘若坐时 [P.120] 已灭贪欲,已灭瞋恚,已灭惛忱、睡眠,已灭掉举、恶作,已舍疑,勤精进而为正直,念安立而不惑乱,身静然而不成精暴,心专心成一境,诸比丘!如斯比丘虽坐亦言为热心、知愧、相续、常勤精进,为果断者。诸比丘!比丘若卧醒时已灭贪欲,已灭瞋恚,已灭惛忱、睡眠,已灭掉举、恶作,已舍疑,勤精进而为正直,念安立而不惑乱,身静然而不成粗暴,心专心成一境,诸比丘!如斯比丘虽卧醒亦言为热心、知愧、相续、常勤精进,为果断者。」

  
「若为步伫与坐卧  〔肢〕可屈伸比丘心


进於前横後地时        五蕴之法见生灭
 

[P.121] 如此笃静住不夸 心为心静直常学


如斯比丘谓断除       被人称为果断者」

 

一一二(四、一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如来完全自觉世间,如来为离世间者。诸比丘!如来完全自觉世间因,如来是舍世间因者。诸比丘!如来完全自觉世间灭,如来实证世间之灭者。诸比丘!如来完全自觉世间灭之道,如来修至世间灭之道者。诸比丘!如来完全已自觉与天俱、魔俱、梵天俱、沙门婆罗门之族俱、天及人俱,对世间能见、能闻、能思、能识、能达、能徧求、能回想、能思考,故言为如来。 [P.122] 又诸比丘!如来由完全自觉为无上正等觉之夜,至般涅盘於无余依涅盘界之夜,於此之间已说一切法语为如而非不如,故言为如来。诸比丘!如来说如、行如;行如,彼之为如说。是故说如,彼之行如;行如,彼之说如,故言为如来。诸比丘!如来与天俱、魔俱、梵天俱、沙门婆罗门之族俱、天与人俱,於世间为征服者、非被征服者,见一切之权威者,故言为如来。」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一切世间为如实           徧知一切之世间


已由一切世间离           一切世间无比者


贤者世间胜一切           脱离一切世间累


彼为最上之寂止           彼悟无畏之涅盘
 

[P.123] 一切无恼尽有漏   切断轮回此之佛


一切之业已得亡           灭尽烦恼为解脱


此之应供无上佛           演说胜法狮子吼


与天俱世转梵轮           天与人信佛之教


御者中之优御者           隐者中之寂静仙


解脱中之最上者           度脱中之最胜者


羣行归命大无畏          与天俱世无等者」


我闻世尊说此义。


四集终了


摄颂曰:


婆罗门(一〇〇)四(一〇一)知(一〇二),沙门(一〇三)戒(一〇四)爱(一〇五)梵(一〇六),大之援助者(一〇七)欺骗(一〇八)与诸人(一〇九),步行(一一〇)具足(一一一)世(一一二),此等为十三。


在於如是语经为一一二经。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自说经 【一卷】 下一篇经集 【一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