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法句经 【一卷】
2017-08-08 21:56:5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00次 评论:0

汉译南传大藏经 第26册  No.9


【悟醒译】

 
[P.1] 法句经


归命彼世尊  应供等觉者

  
一 双品



诸法意为导,意主意造作。人若染秽意,或语或〔身〕行,苦事则随彼,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为导,意主意造作。人若清净意、或语或〔身〕行,乐事则随彼,如影之随形。

 


「彼骂我掷我,败我夺取我」,於怀如此念,忿怨事不息。

 


「彼骂我掷我,败我夺取我」,不怀如是念,忿怨终自息。

 

[P.2] 五


实於此世中,非以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为古常法。

 


彼人不晓悟:「我等终毁灭」。惟有此悟者,彼诤自然息。

 


唯求享乐事,不摄护诸根,饮食无限度,怠惰不精勤,彼实为魔服,如风吹弱树。

 


不求享乐事,善护摄诸根,饮食有限度,信念又精勤,魔王不胜彼,如风吹岩山。

 


虽为缠袈裟,不脱垢浊者,无真实克己,不应缠袈裟。

 

一〇


离弃诸垢浊,善住於戒律,真实以克己,彼应缠袈裟。

 

一一


非真思为真,真实为非真,住於邪思惟,则不达真实。

 

一二


於真知为真,非真知非真,住於正思惟,能达於真实。

 

一三


粗茸劣家屋,必受雨漏浸,如此不修心,贪欲则浸入。

 

[P.3] 一四


善茸精家屋,不受雨漏浸,如此善修心,贪欲不浸入。

 

一五


现世於此悲,死後他世悲,造诸恶业者,两世皆忧悲。见自秽业已,彼悲彼苦恼。

 

一六


现世於此喜,死後他世欢,造诸善业者,两世皆欢喜。见自净业已,彼乐彼欢喜。

 

一七


现世於此苦,死後他世苦,造诸恶业者,两世皆受苦。谓:「今悲我作恶,堕恶趣更苦。」

 

一八


现世於此喜,死後他世欢,造诸善业者,两世皆欢喜。谓:「今造善业喜,往善趣更喜。」

 

一九


纵多诵经典,放逸不实行,如牧算他牛,不入真沙门。

 

二〇


虽诵经典少,举止遵法行,具足正智识,弃灭贪瞋痴,善净心解脱,舍离此世欲,此世或他世,入真沙门列。

 

[P.4] 二 不放逸品


二一


不逸不死道,放逸为死路。不放逸不死,逸者如死尸。

 

二二


智者悟此理,所行不放逸。不放逸者乐,喜乐圣者境。

 

二三


贤者常坚忍,勇猛修禅定,离轭获安稳,得无上涅盘。

 

二四


奋励常正虑,净行能制己,正法而生活,不逸善誉增。

 

二五


奋励不放逸,胜己自调御,贤者自作洲,免没於瀑流。

 

二六


痴钝愚昧人,耽溺於放逸,智者不放逸,如〔护〕最上宝。

 

二七


勿耽於放逸,勿嗜爱欲乐。唯勤住禅定,始得大安乐。

 

二八


智者无放逸,除逸时无忧,圣者登慧阁,观察愚多忧,如立於高山,俯视地上物。

 

[P.5] 二九


放逸中无逸,睡众中独醒,智人如骏马,驽駻所不及。

 

三〇


摩伽婆无逸,得天之主位。人赞不放逸,放逸常被责。

 

三一


比丘乐不逸,又畏於放逸,犹如猛火炎,烧除大小缚。

 

三二


比丘乐不逸,又畏於放逸,彼既近涅盘,决无退堕事。

 

三 心品


三三


摇动变易心,难护难制服,智者令调直,如匠矫直箭。

 

三四


水中鱼离栖,弃投陆地上,如是心战栗,离脱魔世界。

 

三五


心轻随欲转,操动难制服,善哉心调御,调御得安乐。

 

[P.6] 三六


心转随欲转,微妙猛难见,智者当护心,护心得安乐。

 

三七


远行与独动,无形隐胸窟,若谁制彼心,脱出魔系缚。

 

三八


若心不安定,不辨於正法,信念不坚者,智慧不成满。

 

三九


若得心无恼,亦无思虑惑,超脱善与恶,觉者无恐怖。

 

四〇


知身如水瓮,心安如城廓,慧剑击魔王,守视真懈怠。

 

四一


此身实不久,当置於地上,被弃无意识,无用如木片。

 

四二


仇敌对仇敌,怨家对怨家,若心住邪行,恶业更增大。

 

四三


〔善〕非父母作,亦非亲属作,若心住正道,善恶更增大。

 

[P.7] 四 华品


四四


谁服此地界,阎魔与天界,谁集妙法句?如熟匠〔摘〕华。

 

四五


有学服地界,阎魔与天界,有学集法句,如熟匠摘华。

 

四六


知身譬泡沫,悟此同幻影,灭魔王华箭,将无死王见。

 

四七


摘集诸华人,其人心贪着,死神将捉去,宛如眠村落,瀑流〔漂荡〕去。

 

四八


摘集诸华人,其人心贪着,贪欲无厌足,实被死王伏。

 

四九


圣者入村落,犹如蜂采华,不害色与香,唯取甘蜜去。

 

五〇


不〔观〕他人过,他人作不作,唯观自己行,或作或未作。

 

[P.8] 五一


犹如美妙华,色艳而无香,善说无实行,彼终无结果。

 

五二


犹如美妙华,色艳而芳香,善说有实行,彼终有结果。

 

五三


如由堆诸华,得造众华鬘,一生之为人,应作诸善事。

 

五四


华香不逆风,栴檀多伽罗,末利香亦然。德香逆风芬,彼正人之薰,普闻一切方。

 

五五


栴檀多伽罗,越系基青莲,此等诸香中,戒香最为胜。

 

五六


栴檀多伽罗,此等香轻微,持戒香最上,薰香诸天间。

 

五七


成就诸戒行,住於不放逸,正智解脱者,魔王不能近。

 

五八


犹如尘秽聚,被弃於大道,莲华生其中,悦意而芳香。

 

[P.9] 五九


如此尘聚等,盲昧凡夫中,正觉者弟子,以智慧光辉。

 

五 愚品


六〇


不眠者夜长,疲者由旬长,不知达正法,愚者流转长。

 

六一


若得不胜己为友,与己相等者亦然,宁可坚决之独行,不与愚者为伴侣。

 

六二


「此我子我财」,愚者常烦恼。我且非有我,何况子与财?

 

六三


愚者自知愚,彼已是智人,愚者自为智,实称真愚者。

 

六四


愚者虽终生,亲近於贤人,不了达正法,如匙嚐羹味。

 

[P.10] 六五


纵然须臾间,亲近於智者,能达於正法,如舌嚐羹味。

 

六六


愚者之无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齎得众苦果。

 

六七


自作不善业,作已生後悔,哭泣泪满面,当得受业果。

 

六八


若自作善业,作已不後悔,欢喜而愉悦,应得受善果。

 

六九


恶业未熟间,愚者思如蜜,恶业成熟时,愚者彼受苦。

 

七〇


愚者月复月,虽唯取少食,似草之尖端,〔功德〕不值思法者,十六分之一。

 

七一


犹如拘牛乳,不立即凝固,愚者造恶业,不即感恶果,业力随其後,如火灰复燃。

 

七二


愚者求知识,反而成灾厄,破碎彼头首,毁灭其幸福。

 

[P.11] 七三


愚者欲虚名,僧中作上座,僧院居上位,他人求供养。

 

七四


「僧俗皆共知,此事由我作,无论大小事,应从於我意」,此为愚者想,贪慢心增长。

 

七五


一则导世利,一则导涅盘,佛弟子比丘,如是应了知,莫贪世尊敬,专注於远离。

 

六 贤品


七六


如见彼智者,能指责罪过,当与彼交往,犹如知识者,能指示宝藏。常与彼交往,有善而无恶。

 

七七


训诫与教示,阻不当恶事。善者爱此人,而成恶人憎。

 

七八


勿与恶友交,勿友下劣者,应与善友交,应友最上士。

 

[P.12] 七九


以饮法〔水〕者,清澄心快适,贤者常喜乐,圣者所说法。

 

八〇


治水者导水,箭匠之矫箭,木匠之绳木,贤者自调御。

 

八一


犹如坚居岩,不为风所摇,毁谤及赞誉,贤者不为动。

 

八二


犹如深之池,静明而澄清,贤者闻法已,如是心澄清。

 

八三


善人离诸欲,不语诸欲事,苦乐所不触,贤者无喜忧。

 

八四


无论自或他,不求子与财,及望诸国土,不欲以非法,求自己繁荣。此为彼具戒,智慧正法人。

 

八五


於此人间中,达彼岸者少,其他诸众生,徘徊此边岸。

 

[P.13] 八六


善能说法者,及依正法行,将能达彼岸,度难度之境。

 

八七


应弃黑恶法,贤者修白法,由家到无家,喜独处不易。

 

八八


应求是法乐,弃欲无所有,智者自清净,心离诸垢秽。

 

八九


菩提之支分,正心而修习,弃舍诸执着,远离爱贪欲,灭尽而光耀,现世得涅盘。

 

七 阿罗汉品


九〇


有为路尽无忧患,一切〔烦恼〕已解脱,断尽一切之系缚,此人已无忧苦恼。

 

九一


正念出家者,彼不喜在家。如鹅离池去,彼等弃水家。

 

[P.14] 九二


彼等无蓄积,於食知正念,空无相解脱,为彼所行道,如鸟飞虚空,足迹不可得。

 

九三


彼灭尽烦恼,亦不贪饮食,空无相解脱,为彼所行迹,如鸟飞虚空,足迹不可得。

 

九四


诸根归寂静,如御善调马,断慢无烦恼,天人所羡慕。

 

九五


敬虔之圣者,忍辱如大地,又似坚居幢,如无污泥地,斯人无轮回。

 

九六


圣者意寂静,语与业寂静,正直而解脱,如是得安稳。

 

九七


无信悟无为,断系因永灭,舍弃诸贪欲,实成最上士。

 

九八


於村落森林,平地或丘陵,阿罗汉住处,其地则可爱。

 

[P.15] 九九


森林其可爱,众人所不乐,彼喜离欲乐,不求诸欲乐。

 

八 千品


一〇〇


纵聚一千言,若无意义者,不如一义语,闻而得寂静。

 

一〇一


纵聚千句偈,若无意义者,不如一句偈,闻而得寂静。

 

一〇二


虽诵百句偈,若无意义者,不如一句偈,闻而得寂静。

 

一〇三


彼於战场上,虽胜百万人,未若克己者,战士之最上。

 

一〇四


能克服自己,实胜过他人。若有克己者,常为自制御。

 

一〇五


天神乾闼婆,魔王或梵天,皆遭於败北,不能胜此人。

 

[P.16] 一〇六


月月投千金,供牺祀百年,不若须臾间,供养修己者,如是此供养,胜祭祀百年。

 

一〇七


若人於林中,事火一百年,不若须臾间,供养修己者,如是此供养,胜祭祀百年。

 

一〇八


若人於世间,求福一年间,供牺牲祭祀,彼一切功德,不值四分一,礼敬正直者〔阿罗汉〕。

 

一〇九


守乐敬礼者,常尊於长上,增长四种法:寿、美、乐与力。

 

一一〇


若人百岁寿,破戒无三昧,不如生一日,持戒住禅定。

 

一一一


若人百岁寿,无智无三昧,不如生一日,具慧住禅定。

 

一一二


若人百岁寿,怠惰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坚固行精进。

 

一一三


若人百岁寿,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得见生灭法。

 

[P.17] 一一四


若人百岁寿,不见不死道,不如生一日,得见不死道。

 

一一五


若人百岁寿,不见最上法,不如生一日,得见最上法。

 

九 恶品


一一六


应急速为善,远离罪恶心。懈怠作善者,其心则喜恶。

 

一一七


人纵作恶已,不应重重作;勿喜於作恶,积恶则受苦。

 

一一八


若人作善已,应复重重作;应喜於作善,积善受快乐。

 

一一九


恶业未成熟,恶者见为福,恶业成熟时,恶人始见苦。

 

[P.18] 一二〇


善业未成熟,善人见为苦,善业成熟时,善人方见福。

 

一二一


勿轻视小恶,云:「我不招报」,依水点滴落,亦可满水瓶。愚者盈其恶,微微少许积。

 

一二二


勿轻视小善,云:「我不招报」,於水点滴落,亦可满水瓶。贤者盈其善,微微少许积。

 

一二三


商人避危道,伴少财宝多,受生避毒品,避恶业亦然。

 

一二四


若如无疮手,其心可捉毒,无疮毒不患,不作者无恶。

 

一二五


若害无邪人,清净无秽者,恶反及愚人,如逆风扬尘。

 

一二六


有人宿胎中,造恶堕地狱;正直昇天界,漏尽证涅盘。

 

[P.19] 一二七


无论虚空及海中,或入山间之洞窟,欲求逃脱恶业者,世间实无有是处。

 

一二八


无论虚空及海中,或入山间之洞窟,欲求不为死魔制,世间实无有是处。

 

一〇 刀杖品


一二九


一切畏刀杖,一切皆惧死,以自量比较,勿杀教他杀。

 

一三〇


一切畏刀杖,一切皆爱生,以自量比较,勿杀教他杀。

 

一三一


欲自安乐者,刀杖害有情,但求自己乐,後世乐难得。

 

[P.20] 一三二


欲自安乐者,不以刀杖害,以求自己乐,後世得安乐。

 

一三三


对人莫言粗暴语,汝已言者返言汝。忿怒之言实甚痛,刀杖互击可触汝。

 

一三四


汝若破铜锣,自默而不言,既得涅盘道,汝无忿怒诤。

 

一三五


如牧者以杖,驱牛至牧场,如是老与死,驱逐有情命。

 

一三六


愚者作恶业,却不能自知,痴者感业苦,如以火自烧。

 

一三七


若以刀杖害,无罪无邪人,十事中一事,忽然彼应遇。

 

一三八


剧烈苦〔失财〕,身体受毁损,或为重病逼,乃至心错乱。

 

一三九


或由王迫害,或遇诬重罪,或亲族离散,或破灭财产。

 

一四〇


或彼之家屋,遭遇却火烧,愚者身灭後,堕入於地狱。

 

[P.21] 一四一


裸行螺髻者,污泥及断食,卧地自尘身,蹲踞不住立,不断疑惑人,无得清净事。

 

一四二


其身住寂静,调御心自制,必然持梵行,不以诸刀杖,加害诸有情,彼为婆罗门,彼则是沙门,彼则是比丘。

 

一四三


惭愧自制者,此世所少有,如良马避鞭,彼善避诽辱。

 

一四四


如良马加鞭,当奋励努力,以信戒精进,乃至住禅定,善识别正法,以及明行足,汝念当勿忘,消灭大穷苦!

 

一四五


治水者导水,箭匠之矫箭,木匠之绳木,德者自调御。

 

[P.22] 一一 老品


一四六


世常燃烧中,有何喜何叹!汝等黑暗蔽,何不求光明?

 

一四七


汝观粉饰身,疮伤骨积集,病患多思惟,非坚常住者。

 

一四八


此衰老形骸,病巢而易坏,秽聚必毁灭,有生终必死。

 

一四九


犹如葫芦瓜,秋至将散弃,骸骨成鸽色,观此有何乐?

 

一五〇


此城骨所造,涂以血与肉,藏着老与死,及虚伪与慢。

 

一五一


美饰王车亦必朽,肉体老迈终亦然,唯善人法无老事,善人相传与善人。

 

一五二


寡闻之愚人,生来如牡牛,增长彼筋肉,无增彼智慧。

 

[P.23] 一五三


经多生流转,予求作屋者,但未得见之,受苦再再生。

 

一五四


已见作屋者!勿再为造屋,椽桷皆毁坏,栋梁被摧折,得灭尽爱欲,心既证无为。

 

一五五


壮时不得财,亦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死灭。

 

一五六


壮时未获财,亦不修梵行,卧如破折弓,思叹於过去。

 

一二 自己品


一五七


若人知自爱,应善自保护,三时中一时,智者应觉醒。

 

一五八


首先於自己,安置正法道,然後诲他人,贤者将无过。

 

[P.24] 一五九


若欲诲他者,应如自己行,自制可制他,制己实最难。

 

一六〇


自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调御,获得难依所。

 

一六一


恶业由己生,由自生自起,摧坏於愚者,金刚破宝石。

 

一六二


破戒如蔓草,覆缠沙罗树,自己求此作,以快仇敌意。

 

一六三


不善事易行,有害於自己,善及有益事,实为极难行。

 

一六四


愚痴恶慧者,持执邪见故,讥蔑罗汉教,乃至尊者教,及正法行者,而自取破灭,宛如佳他伽,结果而自亡。

 

一六五


恶是由己作,污法亦由己,自己不作恶,清净亦由己,净不净由己,他无净他事。

 

[P.25] 一六六


即他有大事,勿为己利益,善知己利事,当专心利益。

 

一三 世品


一六七


勿从下劣法,勿住於放逸,勿随於邪见,莫为世俗徒。

 

一六八


奋起勿放逸,行正法善行,随法善行者,此彼世安乐。

 

一六九


应行法善行,不行恶法行,随法行善者,此彼世安乐。

 

一七〇


视如水泡沫,见如蜃气栖,如是观世者,死王不见他。

 

一七一


来观此世间,犹如饰王车,愚者湎此中,智者不执着。

 

[P.26] 一七二


若人先放逸,而後不放逸,如月出云翳,照耀於此世。

 

一七三


若作恶业人,覆之以善业,如月出云翳,照耀於此世。

 

一七四


此世间黑暗,善知此者少,少有昇天者,如鸟之脱网。

 

一七五


天鵞飞行太阳道,以可神通行虚空,贤者破魔王眷属,得以脱离此世间。

 

一七六


违犯一者法,及说诸妄语,不信来世人,无恶而不作。

 

一七七


贪不生天界,愚不称扬施,贤者随喜施,来世得安乐。

 

一七八


地上王权者,或趣天界者,一切世界主,不及胜预流。

 

[P.27] 一四 佛陀品


一七九


彼之胜利无能胜,败者此世不能随,佛〔智〕无边无行迹,汝以何法欲诳惑?〔此佛对魔女说〕

 

一八〇


不具於结缚,缠爱难诱使,佛〔智〕无边无行迹,汝以何法欲诳惑?

 

一八一


智者专禅定,喜出家寂静,正念正觉者,天人且羡敬。

 

一八二


得生人道难,生得长寿难,得闻妙法难,遇佛出世难。

 

一八三


不作一切恶,应当行诸善,自净之己意,此为诸佛教。

 

一八四


诸佛说涅盘最胜,忍辱为最上苦行,出家实无害他者,恼他不称为沙门。

 

一八五


不诽及不害,严守戒律仪,饮食知足量,静处坐独居,专念增上定,此为诸佛教。

 

[P.28] 一八六


虽天雨金钱,欲心无满足,贤者知淫欲,甘少而苦多。

 

一八七


故虽於天乐,彼不喜悦求,正觉者弟子,喜灭於爱欲。

 

一八八


恐怖所驱使,去归依山岳、森林或园苑、种种树支提。

 

一八九


此非安全依,非最上依处。如此之归依,不离一切苦。

 

一九〇


若人归依佛,归依法及僧,依於正智慧,得见四圣谛。

 

一九一


苦与苦之因,以及苦之灭,及八支圣道,灭尽一切苦。

 

一九二


此为安全归依处,此为最上归依所。若人如此之归依,由此解脱一切苦。

 

一九三


圣者极难得,彼非随处生,贤者所生处,彼家蒙惠荣。

 

一九四


诸佛出现乐,宣说正法乐,僧众和合乐,诸人修行乐。

 

一九五


供养应供者——脱离於虚妄,超越诸忧患,供佛及弟子。

 

[P.29] 一九六


如此之供养,寂静无畏者,其所得功德,甚难被计量。

 

[P.30] 一五 安乐品


一九七


我等实乐生,憎怨中无憎,於怨憎人中,我等无怨憎。

 

一九八


我等实乐生,苦恼中无苦,於苦恼人中,我等无苦恼。

 

一九九


我等实乐生,贪者中无贪,於贪欲人中,我等无贪欲。

 

二〇〇


我等实乐生,无有何物障,如光音天神,我等喜为食。

 

二〇一


胜利生怨憎,败者卧苦恼,胜败两具舍,寂静住安乐。

 

二〇二


无火如贪欲,无恶如憎恨,无苦如五蕴,无胜乐寂静。

 

二〇三


饥饿最大病,行为最大苦,如是实知此,涅盘最上乐。

 

二〇四


无病最上利,知足最上富,信赖最上亲,涅盘最上乐。

 

[P.31] 二〇五


已饮独居味,乃至寂静味,喜饮於法味,彼去怖离恶。

 

二〇六


善哉见圣者,与彼共住乐,由不见愚者,彼常为安乐。

 

二〇七


与愚者共行,实为长忧愁,与愚共住苦,如与敌共住,与贤者共住,乐如会亲族。是故实如:

 

二〇八


贤智博学者,诚持戒圣者,如随善良游,此贤明之人,如月从星道。

 

一六 爱好品


二〇九


专注不当事,不专於应作,弃道取爱欲,却羡成就者。

 

[P.32] 二一〇


勿与爱者会,勿会不爱者,不见爱者苦,见憎人亦苦。

 

二一一


是故勿爱者,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人无桎梏。

 

二一二


由爱生忧患,由爱生畏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怖畏?

 

二一三


由爱生忧患,由爱生畏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怖畏?

 

二一四


由贪欲生忧,由贪欲生怖,离贪欲无忧,何处有怖畏?

 

二一五


由欲乐生忧,由欲乐生怖,离欲乐无忧,何处有怖畏?

 

二一六


由爱欲生忧,由爱欲生怖,离爱欲无忧,何处有怖畏?

 

二一七


具戒与正见,住法知真实,圆满自己行,彼为世人爱。

 

二一八


希求不可说〔涅盘〕,富有思虑心,诸欲心不缚,被称上流人〔近涅盘者〕。

 

二一九


久在异乡者,由远地安归,亲友及知己,羡喜欢迎彼。

 

[P.33] 二二〇


作福业亦是,由此生彼世,福业如亲族,迎彼爱来者。

 

一七 忿怒品


二二一


应去於忿怒,应弃我慢心,解脱一切缚,不执着名色〔精神、物质〕,彼无一物者,无苦相随事。

 

二二二


止勃发忿怒,如止急行车,是名善御者,余为执缰人。

 

二二三


由忍胜忿怒,由善克不善,以施胜吝啬,由实胜虚妄。

 

二二四


语实不瞋怒,分与施乞者,人由此三事,得至诸天前。

 

[P.34] 二二五


圣者不杀生,常摄制护身,则达不死境——彼无忧患处。

 

二二六


恒常觉醒者,昼夜勤勉学,志於涅盘者,终息其烦恼。

 

二二七


阿托罗〔优婆塞〕应知!此非今日始,由古来即然,默然被人诽,多言被人诽,寡言被人诽,不为诽谤者,是世极少有。

 

二二八


只被人诽者,或只被褒人,过未已无有,现在亦应无。

 

二二九


智者日日善反省,行无过失有贤明,智慧持戒具行者,彼为智人所赞叹。

 

二三〇


质如阎浮金,有谁得诽彼,彼为婆罗门,诸天所称赞。

 

二三一


摄护身忿怒,制御於身行,弃身之恶行,依身修善行。

 

二三二


摄护语忿怒,制御於语行,弃语之恶行,依语修善行。

 

二三三


摄护意忿怒,制御於意行,弃意之恶行,依意修善行。

 

二三四


智者制御身,亦复制御语,於意亦制御,实成善御者。

 

[P.35] 一八 垢秽品


二三五


汝今已似焦枯叶,阎魔使者近汝边,汝已立於死门前,然汝旅途亦无粮。

 

二三六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拂除心垢无烦恼,汝将到达天圣地。

 

二三七


汝今寿命行既终,汝已近於阎魔前,途中汝无停住所,汝之旅途亦无粮。

 

二三八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拂除心垢无烦恼,不复再来生与死。

 

二三九


刹那刹那间,智者渐次断,拂除自垢秽,如冶工锻金。

 

二四〇


如铁自生垢〔锈〕,生已自蚀铁,恶业者亦然,自业导恶趣。

 

[P.36] 二四一


不诵圣典秽,不修为家屋,懈怠为美秽,放逸护卫秽。

 

二四二


邪行妇人秽,吝啬施者秽,此世及彼世,恶法实为秽。

 

二四三


此等诸秽中,无明秽为最,汝须弃此秽,成无垢比丘。

 

二四四


无惭愧厚颜,暴戾与大胆,傲慢罪恶者,其人生活易。

 

二四五


有惭求清净,不执着谦逊,营清净生活,富有见识者,其人生活难。

 

二四六


若人於此世,杀生说妄语,取人所不与,侵犯他人妻。

 

二四七


沈於窣罗酒〔谷酒〕、及迷丽取酒〔果酒〕,是人於此世,毁掘自善根。

 

二四八


如是汝应知,不制则为恶,勿贪与非法,自陷於永苦。

 

二四九


人实由谛信,所乐而施与,若得食不满,昼夜不得定。

 

[P.37] 二五〇


断除如此心,由根灭绝者,无论昼与夜,得入於三昧。

 

二五一


无等贪欲火,无等执着瞋,无等网愚痴,无等流爱欲。

 

二五二


易见他人过,难见自过失,揭发他人过,如撒布糠谷,己过则隐匿,如狡睹博者,覆蔽其格里。

 

二五三


诠索他人过,心常易怒者,增长於烦恼,彼远漏尽事。

 

二五四


虚空无道迹,外道无沙门,众生喜虚妄,如来无虚妄。

 

二五五


虚空无道迹,外道无沙门,诸行不常住,诸佛无扰乱。

 

[P.38] 一九 法住品


二五六


急燥处事故,非为法住者,智者应辨别,正邪之两者。

 

二五七


导他不燥急,如法而平等,智者护正法,若有贤虑人,是为法住者。

 

二五八


不以多言故,彼即是贤者;平静无怨怖,则称为智者。

 

二五九


不以多言故,彼即持法者;彼虽闻少分,但以身见法,於法不放逸,实为持法者。

 

二六〇


不因头发白,即称是长老;彼年之〔虚〕熟,空为长老名。

 

二六一


於彼具真实,具法不杀生,制伏与调御,彼具清净慧,弃心之垢秽,被称为长老。

 

二六二


嫉妬悭伪者,虽以辩舌才,或以容色美,非是端正人。

 

二六三


若断此〔恶德〕,除根以绝灭,弃过彼智者,是名端正人。

 

二六四


破戒妄语者,剃发非沙门;欲贪具充满,云何为沙门?

 

[P.39] 二六五


彼镇灭诸恶,不分大与小,镇灭诸恶故,是名为沙门。

 

二六六


唯向他行乞,非即是比丘,奉行诸法仪,亦非为比丘。

 

二六七


以弃善与恶,勤修梵行者,慎重行此世,彼实为比丘。

 

二六八


愚昧无知者,不以寂默故,而名为牟尼,贤者如权衡。

 

二六九


舍恶取其善,彼得为牟尼;彼知於善恶,故称为牟尼。

 

二七〇


以害生类故,彼非为圣者;不害诸生类,是名为圣者。

 

二七一


不依戒律行,或由於多闻,或由於禅定,或由於独居。

 

二七二


谓:「非凡夫得,享受出家乐」,汝比丘!汝烦恼未尽,勿生安意想。

 

[P.40] 二〇 道品


二七三


道中八支圣道胜;诸谛中四句最胜;诸法中离欲最胜;二足中具眼者胜。

 

二七四


无余知见净,实唯此一道,汝等顺此道,惑乱魔王者。

 

二七五


汝等顺此道,可使苦终尽,知我所说道,得除去欲箭。

 

二七六


汝等自努力,如来唯说示,住於禅定行,可脱魔王缚。

 

二七七


「一切行无常」,依智观照时,则得厌离苦,此为清净道。

 

二七八


「一切行是苦」,依智观照时,以得厌离苦,此为清净道。

 

二七九


「一切法无我」,依智观照时,以得厌离苦,此为清净道。

 

二八〇


应努力时不努力,少壮时陷怠惰,意气销沈又懦弱,懒惰不以智得道。

 

[P.41] 二八一


慎语善制意,不以身作恶;净此三业道,得圣所说道。

 

二八二


由瑜伽智生,无智灭瑜伽,知得此两道,及其得与失,应自努力行,可增大智慧。

 

二八三


当伐欲稠林,但勿伐树木,欲林生畏怖,应脱欲密林。

 

二八四


男女欲微少,彼心被系缚,如饮乳犊子,不离彼母中。

 

二八五


自己断爱情,如手折秋莲,勤修寂静道,善逝宣涅盘。

 

二八六


「雨季我住此,冬夏不住此」,此为愚者想,不觉死到来。

 

二八七


溺爱子家畜,彼心执着此,死神将捉去,如睡村瀑流。

 

[P.42] 二八八


子亦不能救,父子及亲戚,莫为能救护,彼为死神捉,亲族非能救。

 

二八九


知此之意义,智者持戒律,应速令清净,至达涅盘道。

 

二一 杂品


二九〇


若弃於小乐,得见於大乐,智者弃小乐,当见於大乐。

 

二九一


施与他人苦,离求自己乐,彼为瞋系缚,怨憎不解脱。

 

二九二


应作而不作,不应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增长烦恼。

 

二九三


常勤以念身,不作不应作,应作则常作,念者烦恼尽。

 

[P.43] 二九四


杀母〔爱欲〕与父〔我慢〕,杀刹帝利族二王〔断见、常见〕,灭王国〔十二处〕杀从臣〔喜食〕,行无苦患婆罗门。

 

二九五


杀母与慢父,杀婆罗门族二王〔同上〕,杀虎第五者〔五盖、虎=疑盖〕,行无苦患婆罗门。

 

二九六


瞿昙之弟子,常善自觉醒,不分昼与夜,常称念佛陀。

 

二九七


瞿昙之弟子,常善自觉醒,不分昼与夜,常称念达磨。

 

二九八


瞿昙之弟子,常善自觉醒,不分昼与夜,常称念僧伽。

 

二九九


瞿昙之弟子,常善自觉醒,不分昼与夜,则常念於身。

 

三〇〇


瞿昙之弟子,常善自觉醒,不分昼与夜,常念不杀生。

 

三〇一


瞿昙之弟子,常善自觉醒,不分昼与夜,心常乐静虑。

 

三〇二


爱乐出家难,在家生活难,非辈共住难,轮回往来苦,故不应往来,然将陷於苦。

 

三〇三


正信而具戒,得誉与财者,彼至於何处,到处受尊敬。

 

三〇四


善名扬远方,光耀如云口,恶者夜放箭,虽近不得见。

 

[P.44] 三〇五


独坐与独卧,独行而不倦,彼独自调御,可乐於林中。

 

二二 地狱品


三〇六


语不实者堕地狱,或自作言我无作,此两恶业者死後,他世地狱同受苦。

 

三〇七


多袈裟缠颈,不节制恶行,恶人由恶业,终堕於地狱。

 

三〇八


破戒无节制,享受檀信施,勿宁吞铁丸,热由火焰出。

 

三〇九


放逸犯他妻,遭次之四事;获罪卧不安,诽三地狱四。

 

[P.45] 三一〇


罪业堕恶趣,恐怖得乐少,国王加酷杖,则莫犯他妻。

 

三一一


不善执茅草,则伤割其手,沙门修邪行,则趣入地狱。

 

三一二


懈怠诸行为,污染於戒行,逡巡修梵行,斯者无大果。

 

三一三


应作所当作,遂行必卖刀,懈怠游行者,增多於欲尘。

 

三一四


不为恶业胜,作恶业受苦;为善业者胜,为善无苦事。

 

三一五


犹如边境城,内外皆防护,护自亦复然。刹那勿轻过,刹那轻忽者,地狱受忧患。

 

三一六


不应羞而羞,应羞而不羞,怀此邪见者,众生达恶趣。

 

三一七


不应怖见怖,应怖见不怖,怀此邪见者,众生达恶趣。

 

[P.46] 三一八


应罪思为罪,是罪见无罪,怀此邪见者,众生达恶趣。

 

三一九


有罪知有罪,无罪知无罪,怀此正见者,众生达善趣。

 

二三 象品


三二〇


如象於战塲,堪忍弓箭射,我堪忍诽谤,世多破戒者。

 

三二一


调御象可往战塲,调御象可为王乘。若能堪忍人诽谤,人中最胜调御者。

 

三二二


调御之骡为优良,信度骏马亦优良,侨罗大象亦为良,调御自己人更良。

 

三二三


实非此等之车乘,到达难到之境地〔涅盘〕,若人善调御自己,由此调御得到达。

 

三二四


如象名财护,发情暴难制,繁缚不少食,唯念於象林。

 

[P.47] 三二五


懒惰又贪食,多眠辗转卧,如猪饱无厌,愚者再入胎〔即轮回〕。

 

三二六


以前我此心,随欲乐徘徊,今我悉制御,如持钩象师,制御发情象。

 

三二七


乐时不放逸,常护自己心,救自出难处,如象出泥坑。

 

三二八


若得同行伴,正行富智虑,征服诸危难,欣然与彼行。

 

三二九


若无同行伴,正行富智虑,应如王弃国,如象独行林。

 

三三〇


独行为殊胜,以不愚为伴,独行离恶事,如象独游林。

 

三三一


现时得友乐,满足适当乐,命终善业乐,弃一切苦乐。

 

[P.48] 三三二


世中敬母乐,敬父亦为乐,世敬沙门乐,敬圣者亦乐。

 

三三三


至老持戒乐,安立信仰乐,得有智慧乐,不作恶业乐。

 

二四 爱欲品


三三四


若行於放逸,爱增如蔓草,彼生而此生,如猿求林果。

 

三三五


若於此世界,为欲所征服,忧患日增长,如毘罗得雨。

 

三三六


若於此世界,征服恶欲者,忧患自离去,如水滴莲叶。

 

三三七


我告此善事:汝等集於此,掘爱欲之根,如求毘罗那,掘取其饴根,勿使为魔王,再再坏汝等,如流毁华苇。

 

[P.49] 三三八


不伤深固根,虽伐树再生,爱欲不断根,亦然〔苦〕再生。

 

三三九


彼具三十六爱流,盛势奔向於乐境,彼具如是邪见人,思惟为欲漂荡去。

 

三四〇


欲流到处流,蔓草茂发芽,汝见此蔓生,以慧断其根。

 

三四一


人喜爱滋润,亦喜逐六境,向乐求乐人,实嚐生与灭。


三四二


驰逐爱欲人,驰回如罠兔,系缚於执着,再再常受苦。

 

三四三


驰逐爱欲人,驰回如罠兔,比丘求离欲,故除其爱欲。

 

三四四


去欲喜林间,离欲又向欲,诚实观此人,脱系又向缚。

 

[P.50] 三四五


铁木麻作绳,智言非坚缚,贪恋妻子财,是实为坚缚。

 

三四六


贤者谓:能引恋着者,是为坚牢缚,断此无恋着,弃欲而出家。

 

三四七


彼着於欲流,蜘蛛自结网,断此离欲着,弃苦而游行〔出家得解脱〕。

 

三四八


弃过现未来,而达於彼岸,意脱一切处,无再受生老。

 

三四九


疑恶所扰乱,炽烈求享乐,爱欲愈增长。如是此类人,自作坚系缚。

 

三五〇


喜静止恶想,常观身不净,当灭诸爱欲,不为魔王缚。

 

[P.51] 三五一


达究竟处无畏,离爱欲无罪秽,断除生有之箭,此为彼最後身〔即不更轮回〕。

 

三五二


离爱无染着,通晓圣典语,善知法与义,及字之顺序,彼为最後身,被称大丈夫,及为大智者。

 

三五三


我征服一切,我了知一切,一切法无染,舍弃於一切,灭欲而解脱,自悟谁称师?

 

三五四


法施胜诸施,法味胜诸味,法乐胜诸乐,灭爱胜诸苦。

 

三五五


毁灭财愚者,决非求彼岸。愚者财欲害,自害如害他。

 

三五六


杂草毁田地,贪欲损世人。施与离贪者,故得大果报。

 

三五七


杂草毁田地,瞋恚损世人。施与离瞋者,故得大果报。

 

三五八


杂草毁田地,愚痴损世人。施与离痴者,故得大果报。

 

[P.52] 三五九


杂草毁田地,欲望损世人。施与离欲者,故得大果报。

 

二五 比丘品


三六〇


善哉制於眼,善哉制於耳,善哉制於鼻,善哉制於舌。

 

三六一


善哉制於身,善哉制於语,善哉制於意,善哉制一切,制一切比丘,解脱一切苦。

 

三六二


善调手足与言语,最善调御身与首,心喜善住於三昧,独居知足是比丘。

 

三六三


比丘调於语,贤明而寂静,明正法与义,所说甚柔软。

 

[P.53] 三六四


住法之乐园,乐法与随法,思惟忆念法,比丘不退堕。

 

三六五


勿轻自所得,勿羡他所得,比丘羡他得,不入三昧地。

 

三六六


比丘虽得少,不轻嫌所得,清净活不怠,诸天实称赞。

 

三六七


若於名及色,不着我我所,非有故无忧,彼实称比丘。

 

三六八


比丘住慈悲,信喜佛陀教,达寂静安乐,诸行解脱界。

 

三六九


比丘汲舟水,水出则舟轻,若断除贪瞋,汝证得涅盘。

 

三七〇


五断与弃五,五种善勤修。越五着比丘!名为渡瀑流。

 

三七一


修定勿放逸,勿使心迷欲,勿待吞铁丸,烧然而叫苦。

 

三七二


无慧者无定,无定者无慧。具定与智慧,实彼近涅盘。

 

[P.54] 三七三


比丘入空屋,彼心之寂静,谛观於正法,享超人界乐。

 

三七四


人若常正念,诸蕴之生灭,获得喜与乐,已知得不死〔涅盘〕。

 

三七五


有智慧比丘,於现世作是:摄根及知足,随护戒律仪。

 

三七六


态度尽好谊,行为应善行。依此彼多乐,至灭尽诸苦。

 

三七七


如夏之生花,枯萎而凋落,汝等诸比丘!须弃贪瞋恚。

 

三七八


身静及语静,意静住三昧,弃俗乐比丘,称为寂静者。

 

三七九


汝当自警策,自行自省察,自护与正念,比丘住安乐。

 

三八〇


自为自护己,自为自依怙。故须自制御,如商调良马。

 

三八一


比丘具喜心,乐教信佛陀,达寂静安乐,诸行解脱境。

 

[P.55] 三八二


比丘虽年少,精勤佛陀教,如月离云翳,照耀於此世。

 

二六 婆罗门品


三八三


勇敢断「欲」流,弃欲婆罗门!若知灭诸蕴,汝则知无作。

 

三八四


若常住於二法〔止观〕,婆罗门达彼岸,如是彼智慧者,息灭一切系缚。

 

三八五


无彼岸此岸〔现世〕,两岸皆悉无,离若无系缚,是名婆罗门。

 

三八六


彼人入禅定,安住无垢秽,应作皆已作,去诸烦恼漏,到达最上义〔阿罗汉果〕,是名婆罗门。

 

三八七


日照昼月明夜,刹帝利武装耀,婆罗门定光辉,然佛陀其光明,普照全昼全夜。

 

[P.56] 三八八


除弃恶业者,是名婆罗门,所行清净者,则称为沙门。自去垢秽者,是名出家人。

 

三八九


勿打婆罗门,婆罗门勿瞋。打婆罗门者,忿瞋灾极甚。

 

三九〇


婆罗门若制其心,此对彼不少利益。随时消灭於害心,亦随得止於痛苦。

 

三九一


不以身语意,行作诸恶业,制此三处人,是名婆罗门。

 

三九二


正觉所说法,不论从何闻,向彼宣说者,恭敬与敬礼,犹如婆罗门,恭敬於圣火。

 

三九三


不因螺髻及种族,亦非生为婆罗门,谁知真实及法者,彼为幸福婆罗门。

 

三九四


汝愚螺髻者!衣羊皮何用?内心具欲林,汝仅外严饰。

 

三九五


诸着粪扫衣,瘦而露脉管,林中独入定,是名婆罗门。

 

[P.57] 三九六


所谓婆罗门,不由母始生。执着世富裕,但名说「普」者,不着任何物,是名婆罗门。

 

三九七


断一切结缚,彼实无畏怖,离无着系缚,是名婆罗门。

 

三九八


断纽与带绪,及断网所属,除障碍觉者,是名婆罗门。

 

三九九


能忍骂与打,刑缚忍强军,如是安忍者,是名婆罗门。

 

四〇〇


无瞋具德行,持戒远离欲,调至最後身,是名婆罗门。

 

四〇一


如水落於莲叶,如介子在锥尖,不染着诸欲者,称名为婆罗门。

 

四〇二


若人於此世,觉悟灭自苦,舍重担离缚,是名婆罗门。

 

四〇三


有甚深智慧,善辨道非道,证无上义者,是名婆罗门。

 

[P.58] 四〇四


不混在俗者,亦不杂於僧,无家寡欲者,是名婆罗门。

 

四〇五


一切强弱有情中,彼人尽弃於刀杖,不杀不教他人杀,是名为之婆罗门。

 

四〇六


於他敌中无害意,於持刀杖有温顺,执着者中无执着,我称彼为婆罗门。

 

四〇七


食欲瞋恚与慢心,以及虚伪皆脱落,犹如介子落锥尖,我称彼为婆罗门。

 

四〇八


不言粗暴语,说益言实语,不触怒於人,是名婆罗门。

 

四〇九


於此善或恶,长短与粗细,不与而不取,是名婆罗门。

 

四一〇


对此世彼世,均无有爱着,离系解脱者,是名婆罗门。

 

四一一


不存执着者,了悟无疑惑,到达甘露地,是名婆罗门。

 

四一二


若於此世间,超脱善与恶,无忧清净者,是名婆罗门。

 

四一三


如月净无垢,清净而澄明,灭尽再生欲,是名婆罗门。

 

[P.59] 四一四


超越泥泞难行道,并越愚痴轮回海,得渡得岸住禅定,无欲而又无疑惑,无着证涅盘寂静,我称之为婆罗门。

 

四一五


舍弃欲乐於此世,出家游行成无家,灭尽欲乐生起者,我称之为婆罗门。

 

四一六


舍弃爱欲於此世,出家游行为无家,灭尽爱欲生起者,我称之为婆罗门。

 

四一七


远离人间缚,超脱天上缚,断除诸缚者,是名婆罗门。

 

四一八


舍弃乐不乐,清凉无烦恼,勇者胜世间,是名婆罗门。

 

四一九


若徧知一切,有情之生灭,无执善逝佛,是名婆罗门。

 

四二〇


诸天乾闼婆及人,具不知彼所趣道,灭尽烦恼阿罗汉,我称彼为婆罗门。

 

四二一


前〔过〕後〔未来〕,与中间〔现在〕,无有任何物,不着一物者,是名婆罗门。

 

[P.60] 四二二


牡牛最胜勇猛者,大仙无欲胜利者,洗涤心垢与觉者,我称彼为婆罗门。

 

四二三


牟尼知前生,见天界恶趣,达生之灭尽,业成无上智,一切圆满者,是名婆罗门。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小诵经【一卷】 下一篇自说经 【一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