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TOP

梵网古迹抄 【八卷】(七)
2018-02-15 23:00:53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868次 评论:0

梵网古迹抄第七


第四九戒二 初标列。


(自下九戒等者寂疏云此下两九明摄众生(文)开正施故者第一不救尊厄戒也(八怗抄)一义云佛菩萨父母等为外道恶人所卖买则以钱赎留是则救尊厄难也由此成无畏施(云云)一义云此义不得意于有情者虽有此义于非情形像经卷等不可有此义以钱赎之故则财施也是以寂疏云初九戒中大分为二初一戒明以财摄生后八戒明以法摄生(文)与今疏釈大同故知财施也遮撗取故者任价直取故如是以下诸戒皆以法式所定故当义寂法施釈(云云)发愿求故立誓猒故)。


二解释九 初不救尊厄戒开正施故二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第二次第者前故犯重禁今不救尊厄故也(文)寂疏云大小不共声闻见眷属被卖不赎犯第七聚经像及馀人不见别制菩萨一切不得不救唯除力所不及七众同学也(文) 问此戒所救物躰唯限三寳及己二亲欤将复通一切有情欤 荅既云不救尊厄戒故可[户@勺]所尊境见付之不明菩萨大行遍以救众生苦为本何于受苦有情偏蕳尊境哉依之义寂釈云文中但说道人者妨损多故馀人堕难理亦应救(文)此釈既明通一切众生之旨尤有其谓若尒戒名一相有疑如何 荅戒相各别然而今戒于所尊所[煞-(烈-列)]不救彼厄难[这-言+夌]教又[这-言+夌]慈故制此戒但救汎尒有情等之苦者可摄下不行利益戒也云不救尊厄尤有其仪欤是以法藏疏云自所尊三寳二亲恶人所卖而不救赎故湏制(文)加之经文正将列所救境佛菩萨父母经律及比丘比丘尼举都通馀类义不见今师依此等文相立戒名不救尊厄尤符顺经文等也义寂釈者从本别趣强不可会同欤(云云))。


二随文述解二 初制意。


(寂疏云货卖经律有损辱之过货卖行人有幽逼之恼大士既以护法济苦为怀(文) 问赎与贩卖有何别乎 荅赎者只以钱等易也异常贩卖贩卖者诤价高下也经说若诤经卷价高下五百生被卖(文)故知今赎者异常贩卖(云云))。


二父下释文。


(经佛灭度后等者藏疏云于中先明犯时谓以佛在世时无此事故云佛灭后也虽佛灭后然信心纯厚之世亦无此事故云恶世中(文)父母形像等者藏疏云言父母像者己父母形像为他所卖又釈谓佛菩萨尊重如父母非谓二亲形像(文)寂疏云一云只是大慈父母故云菩萨父母像一云刻铸父母形像如丁兰之类故云父母形像(文)义寂法藏等并存二尺也(云云))。


(已上不救尊厄戒毕)。


二撗取他财戒遮撗取故二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第二次第者前尊厄不救令损害众生故也(文)寂疏云此下八戒以法摄中有二前七以行法摄第八以教法摄以行摄中有二初二戒明离过行后五戒明摄善行离过行中初离损害之过后离放逸之过畜养损害乖慈摄行故制令断大小俱制七众同防(文)今师名撗取他财戒此中制虽有多事今以伪斗升撗取他财是正制也如寂疏防杀见戒名不畜损害戒亦釈不得畜刀杖等云此防杀害之过(文)亦釈因官形势云此亦防盗损也(文)虽防盗杀二戒正防杀见若由今师解釈此戒皆防撗取见(云云))。


二随文释义二 初制意。


(如文)。


二今下释文四初释不得畜刀杖等。


(与前爱[煞-(烈-列)]而畜者别者前畜[煞-(烈-列)]生具戒也)。


二此下释贩卖轻秤等。


(如文)。


三此自下释因官形势等。


(异前慿他者依势恶求戒也非盗戒摄者蕳异馀师义藏疏等诸师定兼重戒故今设会釈也 问南山等釈虽他与少与多取犯盗戒见尒者何云非盗乎荅实以盗心少与多取撗取他财上兼可犯重盗若无盗心设虽少与多取不可犯盗欤(云云))。


四养下释长养猫狸等。


(猫狸猪狗者藏云猫狸等○猪是所[煞-(烈-列)]馀三是能[煞-(烈-列)](文)法进注云猫狸[煞-(烈-列)]鼠狐狢亦被侵伤故猪犳者獦入山趁其[打-丁+章]鹿此等解釈猫狸猪狗等非觅财具欤)。


(已上撗取他财戒毕)。


三虚作无义戒避邪缘故二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第二次第者前贮畜非冝今观[听-王]作恶故也(文)寂疏云大小同制七众不共文中列事有五一不得观诸闘若无缘事道俗俱制二不得[听-王]诸乐若为自娱道俗俱制若供养三寳道俗俱开若自身作制道开俗三不得作诸戏道俗俱制四不得作卜筮为利道俗俱制如法指示俗人或开五不得作盗贼使命前十一戒制公通使命此戒制私窃使命此亦道俗俱断(文))。


二随文释义二 初制意。


(应惜对隂者帝王毗论云圣人不寳尺壁而重寸隂(文)不得观闘事旷疏云初观闘者闘谓闘打俱通身口军陈兵将即王者军刧贼等闘以贼等军若自若教若试若戏并不得观故云等也(文))。


二具下释文三 初释制作乐等文。


(吹贝者与减注云吹贝即螺贝也海中介虫(文)藏疏云明[听-王]音乐戒于中略明十种前九列九种音乐声后一通结伎乐并可知(文)九种者一吹贝二皷三角四琴五瑟六筝七笛八箜篌九歌叫也吹具知时者但证人所吹也为知时吹非谓不可[听-王]也皷法进注云皷谓皷动人烧泥瓦作之两头着[就/火]皮曩打合出曲亦云胡皷也玄[(天*天)/贝]云皷木有皮动之即鸣(文)角法进云角者白水牛角形曲长三尺五寸用口吹令出声大唐极多有也(云云)玄[(天*天)/贝]云曲形而似角吹之有声也(文)琴进云世本云琴者神农皇帝作三礼图云琴长三尺六寸也(文)郭知玄云琴乐器神农皇帝作之本五絃周加文武二絃(文)白虎通曰琴禁也以禁[婬-壬+(工/山)]邪令正心也此琴类也今琴十二絃也郭知玄意七絃见瑟进云瑟者其形相貌似琴瑟是庖羲作雅瑟长八尺一寸广阔一尺八寸有二十三絃其常用者有十九絃其馀四絃有时用之复有瑟长七尺八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五絃[乞-乙+、]尽用之见三礼图瑟形[至*页]少由如琵琶释名云本于胡中马上所皷也(文)筝进云筝者形似瑟微短少许有十二絃(文)异当时筝(云云)笛进云汉武帝时丘仲所造长二尺四寸○今时所吹笛者唯有七孔(文)与减注云笛竹之乐器七孔风俗通云武帝时所造或黄帝时伶伦造(文)箜篌进云史记云武帝时令乐人侯调始作此乐器出声清雅空国诸侯来[听-王]因以名之(文)郭知玄云箜篌乐器空侯国进来馀国无空侯国有故名空侯二十四絃(文)此依风作声者也(云云)口传云宇治平等院堂角所悬物是也(云云)不得摴[卄/补]者此已下至行城第三制诸戏有十种如下列之摴[卄/补]者进云博物志云老子入胡作之用卜知吉凶今时人掷之为戱名摴[卄/补][乞-乙+、][乞-乙+、]形貌者有五掘木子各长四寸上各有刻一有四刻二有三刻三有二刻四有一刻五者无刻用以掷卜若掷得多刻者吉封若得一刻及无刻者恶封木既有五还有五名(文)围基者进云围基者以黑白石相乗被[煞-(烈-列)]得他者名为胜(文))。


二波下释制戏胜屓文。


(波罗塞戏与减云釈音云梵语波罗塞此翻兵即兵戏也(文)法藏师云等者即当今少将基书象马等作军陈効也扑扬疏云波罗塞戏者此翻象马闘是西国象马戏法(文)弹基者进云以人手指弹基子得上高顶住者方名胜也(文)魏宫者魏代宫中出也(云云)六博者与减云六博法藏疏云即双陆也(乃至)荣钞云图中左右各画六路谓之双陆(文)拍毬(テニリ)进云拍毬者毬也或以大毛毬尽力打地令高起者为胜也(文)掷石(ムカイツフテ)进云如大唐前周未有孔子弟子钟葵共子路闘掷石两头相去五里中间仍隔一高山竪石高一丈五尺阔一丈二尺两人手各投一石阔六尺厚四尺尽力掷之葵石者打着西竪石东南角一行堕地子路掷者数一丈五尺不到竪石处所此二人相共角闘力处者今乃现在(文)投壶进云投壶者桉投壶经太子洗马上宫仪集壶[至*页]长七寸口侄二寸半腹五寸侄长九寸已上容五升(乃至)筹长一尺二寸(文)有抄云东大寺三仓有投壶之壶(云云)[去/(冗-几+牛)][去/(冗-几+牛)]道者进云大唐已南朗冽人多乐作之画地作河两边各有百人或二三百五百人相对以一条大绳[乞-乙+、]上复有子绳[乞-乙+、]头着一木板方三寸长二尺五寸两头繫绳各楼人胸前向前[去/(冗-几+牛)]挽使过河得度者为胜(文)有俗士语云正我昔作此戏隔河两岸引绳屓者堕入河中是名绳[去/(冗-几+牛)]也八道行成(マツミサン)助尺云八道行成者取一尺方板以为其[户@勺]画为三重方口从小至大四方四维各一直画即成八道用马各有十二黑白为殊共争其道若三马相随即得一道取其[苟*苟]者一马随道多小乃至取尽其[苟*苟]者馀残三马任意蓦城若无三马即成输了此是八道行城法也(文))。


三枛下释制咒术卜巫文。


(抓镜者与减云爪镜为二一爪二镜爪谓以药涂爪镜谓以药作镜令人见其吉凶等事今时见有以镜为卜者(文)今师意爪即镜爪喻镜也以爪甲知吉凶故名镜也(云云)妖(カンニキ)即御子也(云云)芝草杨枝者与减云蓍草易卜蓍也行传云当端午日午时至栁树下栁枝取刻作人形置于静室以香花酒祭之仍以咒[乞-乙+、]之有能知人休咎(文)今师釈异之别[乞-乙+、]釈故(云云)鉢孟者与减云西土外道咒一切器物令人于中卜吉凶此以鉢盂为言即器也(文)髑髅者明旷疏云西国外道打人头骨决知死生因缘等也 问上邪命养身戒既制卜巫咒术如何亦重制之乎 荅上戒制为养身作之此戒制作无义利虚度时节也(云云))。


(已上虚作无义戒毕)。


四退菩提心戒趣正乗故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第二次第者前则制令断恶今则策令修善故又前断身语麤恶令断意中细念(文)寂云第四不念馀乗戒(乃至)恐[霍*予]大行故道俗同学大小不共以所习各异故(文)此戒亦不共戒也 问此戒犯与退菩提心捨不同云何 荅退菩提心捨者决定退心今戒非决捨心一念退惰心故经云若起一念二乗外道心(文)釈云故制坚持不应[軗/足]失(文)由此藏疏云坚持守心戒天台云[軗/足]念小乗戒寂疏云不念馀乗戒私记云[軗/足]学小乗戒皆此意也加之付退菩提心捨上品不待言中下待言若中下未出语内心生退心悉此戒摄也义寂古疏云 问[軗/足]念小乗亦是翻本何故不失戒 荅心知大胜非都翻本故戒不失欲[軗/足]息大乗故轻垢身子者昔退戒可如此(文) 问若尒下文引大般若文为此戒证太不相应彼文说无馀犯相此戒不犯失一支戒岂有无馀犯 荅疑难诚尒但虽一念犹有至无馀犯故不可起[軗/足]时一念轻戒之分(为言))。


二随文述解二 初制意。


(大菩提心万行之本者花严经云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诸佛成正觉故(文)菩萨净戒三德之原者寂疏云由三聚戒成三佛果谓律仪戒成断德法身摄善法戒成智德应身摄众生戒成恩德化身(文) 问诸经论通谈以戒为万行之本依菩提心成佛果说是以上釈万行之始以戒为本万行之终菩提为果(文)如何今釈相反乎 荅可有两边思可知也(云云))。


二言下释文五 初释行住坐卧。


(法藏疏云制于四威仪六时诵持戒只自捡三业无毁纤尘(文)经六时读诵者寂疏云若文若义诵持不忘(文)传云当时十四日四分布萨摄律仪门之布萨十五日梵网布萨摄善摄生门布萨(云云)势相接)。


二言下释犹如金刚。


(如文)。


三如下释如带持浮囊二初释文。


(明矌疏云涅槃经云譬如有人帯持浮囊欲度大海尒时海中有一罗刹来乞浮囊初则全乞乃至微尘悉不与此譬大少等持之相分叚变易二死深广譬如大海证三德果犹如彼岸戒浮囊无缺彼岸有期损如针孔爱见之水渐止身心囙少致大六道轮廻丧失恵命名没海而死(文))。


二如下引证二 初举喻。


(如文)。


(上委注之)。


二生下合法。


(如文)。


四释如草繫比丘二 初释文。


(问此经成道[宋-木+取]初之说如何说草繫比丘事乎 荅彼论文分明不出时世但云我昔曾闻虽然定可非釈尊世[宋-木+取]初说经引此事故又义云虽成道[宋-木+取]初说说未来事也今经如云佛灭度后故 问若尒者草繫缘一时一会必可非三世不改之事何三世贯通梵网可说此事哉 荅实如来难虽然少[乞-乙+、]事随世世佛可[(天*天)/日]欤故今且置草繫事实必亘三世非谓可有此事欤或亦草繫缘三世不改可在之也(云云))。


二如下引证二 初引缘六 初为贼所缚。


(问命难梵难具许遮戒何故草繫比丘至死不转 荅事钞持犯篇云若论遮戒有开不开道力既成至死不毁如草繫海版等例○馀志[苟*苟]者命梵二难开下三篇以上二篇是梵行本故(文))。


二国下王见起疑。


(如文)。


三傍下人荅佛子。


(如文)。


四王下王问比丘。


(如文)。


五尒下比丘荅王。


(如文)。


六王下王发信心。


(如文)。


二举况。


([工*兄]菩萨戒者彼草繫比丘持小乗戒不惜身命小乗持戒尚以如是重戒轻命况大乗菩萨重身命轻法哉依之藏疏云是故为持小戒不惜身命小乗尚尒[工*兄]大乗乎(文)菩萨胜二乗性遮等学故天台釈云菩萨持性重机嫌等无差别自求佛道性重则急为度他故机嫌则急小乗自调性重则急不度他故机嫌则缓菩萨具持两种故名大乗戒(文)由小乗机嫌则缓为蕳对彼云况菩萨戒也(云云)经常生大乗信等者藏疏云信知自是未成之佛者信佛性定有故行必可成故此信因决定也佛是已成者信佛亦曾如我修成此信果也由此信故行无退转(文)经发菩提心者藏疏云菩提心下明制护大心谓由前信故令菩提心念[乞-乙+、]相续无[軗/足]离心故也(文))。


五言下释一念二乗心二 初释文。


(退乗本故者若一念起二乗自利心者必终可至退菩提心之位故深禁微远防退大心也若不禁微数起自利心必致退大心故云退乗本故也(云云) 问经文广制坚持大信发心三种然结犯时何但就第三结犯乎 荅虽有三种制以菩提心为本坚持之行必依菩提心有故又劝大信令不退菩提心方便故若一念退菩提心即乖馀二种故云尒也(云云))。


二如下引证。


(大般若经五百八十四云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刧安处居家受妙五欲而不发起趣向声闻独覚地心是诸菩萨应知不名犯菩萨戒(文)今云若起一念三乗之心者取彼经意引之经全文制永退大乗趣向二乗地者名犯戒也(云云))。


(已上退菩提心戒毕)。


五不发愿戒发愿求故二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第二次第者前防心不向二乗今誓愿趣求大行故也(文)寂疏云七众同学大小不共所求异故此戒亦不共戒也(文)今师此戒制四种愿见一切惣愿故藏疏分五愿彼云一制愿成孝行二愿胜师友三愿问大法四愿如说修行五愿行坚持(文)义寂扑扬等制十大愿(云云)旷疏云不发十愿戒旷疏所制十愿者于今经文分之彼疏云孝顺父母师僧为二三愿得如师友四愿常教我大乗五愿常教我十住六愿常教我十行七愿常教十廻向八愿常教我十地九愿便我开解如法修行十愿坚持佛戒[乞-乙+、][乞-乙+、][乞-乙+、][乞-乙+、]通于初后故知十愿因果具足(文)胜庄道璿疏同之也)。


二随文述解二 初制意。


(邪正是非莫不由愿者邪由愿者如欝头蓝非想后报生飞狸兽杀噉多生命类也济缘记二下云坐得非[乞-乙+、]想定于林下水际修之为鱼鸟所喧发起嗔毒欲害鱼鸟以定力故生无色界非[乞-乙+、]想天以嗔害故彼天寿终堕飞狸中能飞空搦禽入水取鱼以食之(文)正善业亦如是如大施太子酌海得珠类也智论第七云福德如牛愿如御者 问曰若不作愿不得福乎 荅曰虽得不如有愿[乞-乙+、]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长 问曰若作愿得报如人作十恶不愿地狱亦不应得地狱报 荅曰罪福虽有定报但作愿者修小福有愿力故得大果报如先说罪中报苦一切众生皆愿得乐无愿苦者是故不愿地狱以是故福有无量报罪报有量(文))。


二今下释文二 初惣述意。


(孝顺为因者以是为所修行业正感果因业大愿为缘者希求廻向心感果助缘愿因缘遇会故感所期果故云所愿成就也)。


二愿下别释文二 初别配。


(愿有四种者涅槃经十六云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何等为四一善知识二能[听-王]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文)瑜伽六十四云有四正行一亲近善士二[听-王]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文) 问义寂等诸师釈今戒约十愿挍次戒发十大愿已文相颇叶经意何故今师约四种愿釈之乎荅义寂等诸师釈尤有其理但今师意由诸愿中此愿最胜釈之则心地观经云亲近善士为第一(乃至)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得菩提(文)两师解釈何俱有其谓不可偏[户@勺](云云)法随法行者摄釈云法谓教法随法行者能行之人随教行故名随法行由随教行能生修恵(文)法随法行与如说修行同物也新訳旧訳不同故(云云))。


二如下惣结。


(尽摄诸善等者凢菩萨所修虽无尽不出此四种六度十波罗密之诸行四十二位五位之修行无不摄此四愿故云尽摄也(云云))。


(已上不发愿戒毕)。


六不生自要戒立誓猒故二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第二次第者前则对顺起愿今则对非立誓故(文)戒名言要者即要誓也通而为言誓即愿也然非无少异寂疏云第六作誓自要戒在心为愿形口为誓恐随缘倾动故立誓自要大小不共七众同学(文)璿注云 问誓与愿何别 荅在心为愿发口为誓故云作是愿言又乐善为愿防恶为誓故云宁以此身等如世咒誓不名愿又要所未得曰愿必固勇烈之心曰誓(文)决择记釈法花我本立誓愿之文云问愿誓何别合此双举 荅誓愿小异愿宽誓狭自有愿非誓谓但发一念愿心而不起弘誓之志自有誓即愿如立誓言我当勇勐精进更不退转等(文)上戒明可发四种惣愿旨毕当戒制十愿十三誓愿言通于誓故十三誓俱云作是愿即要誓之愿也(云云))。


二随文述解二 初制意。


(颀贝酌海者贤愚经八云(取意)乃徃过去有波罗门号尼扚楼陀其子号大施一切人民与衣湏食金银七寳称意而与又欲入海求多珎宝用给济民所乏即徃三龙宫得三如意寳珠然海中诸龙密持此珠去即眠觉此不见兹大施当尽力抒此海水誓心尅去若不得珠终不空归即徃海边得一龟甲(今云[日/八]此也)两手抒之海减四十里二反抒之减八十里三反百二十里其龙惶怖出珠还之(文)如来及六十侍者乞于僧中陈如优留频罗等上座欲给侍皆佛不许目连入定观佛心如日出照西壁佛心偏指阿难是昔大施太子入海阿难龙王供八千由旬雨寳如意珠起愿云作侍者惣持弟子也是故如来以阿难为侍者也(云云)润羽洒林者如引放火损生戒处也获珠感帝者获珠者上大施太子事也感帝者雉润羽时帝尺感之故云尒也(云云))。


二云何下释文二 初释十大愿二 初徵。


(云何名为十大愿等者 问扑扬疏云今初十大愿者指前戒也(文)如是馀师多分于上戒分十愿已当戒指前戒云十大愿已文相太便然而今师指馀经说大[这-言+夌]文相凢今戒成道最初顿说法尒常恒之轨则岂待发菩提心经十愿乎 荅今师解釈大有深意凢发菩提心经十大愿者诸经通说大愿也古迹上卷釈十住处之中复次三禅中说十愿之经文云十愿者如花严说发菩提心经下当引釈(文)此则心地品已前于今经中说十愿见但彼广本未度上其相全同故引发菩提心经釈之若尒经文发十愿已之言更非指他经自指上品然者不[这-言+夌]最初顿说义馀师中亦有如是釈义寂疏云文中发十大愿已者或有本云发十三大愿即下所立十三誓也先心中发已然后口立故云发已若言十大愿者别有十愿初心菩萨之所先发如发菩提心经说(文)扑扬等解釈自元别师所立不可例难矣)。


二谓下释三 初标。


(转胜十大愿者谓从浅至深第一至浅第十至深中间两望(云云))。


二一下释十。


(如文)。


(曾今所有等者釈尊五百大愿中一云一分不留我身悉施与众生(文)今愿意大同也第二愿不生无佛国者问菩萨利他为本故好可生无佛刹釈尊因位愿秽土济度地藏本誓乐无佛利益何诸经通说十愿如是狭少乎 荅于菩萨有自利[乞-乙+、]他二愿今十之中从初至第五自利愿第一犹云共成故亦兼自利也第六已下皆利他愿故于自利[乞-乙+、]他有差别自利边不生无佛国利他故亦不问有佛无佛八寒八热犹如三禅乐甘心受苦况无佛世界如是二边釈诸经所说菩萨大愿都无所不遣第三愿即如影随形愿第四愿菩萨五通者上生疏云神通他心宿命天眼天耳(文)五通成就自有势力欲度有情随心自在六通中漏尽通佛果方得之因位必不得故第五愿达二谛者真俗二谛即根本后得二智第八愿转法轮者第六为众生说何异乎 荅第六只义令开解非令断证故不得名转法轮[乞-乙+、][乞-乙+、][乞-乙+、]者正令断惑证理也轮者摧破之义摧破烦恼故如云如来鹿菀初转法轮五苾蒭始证初果故第十愿心无所行者谓所被机根令无犱相也)。


三是下结。


(惣誓此愿等者十大愿菩萨惣愿十三誓护戒别愿则戒戒皆有十三今且付[婬-壬+(工/山)]明之藏疏云二别愿大愿有十三种前十二大愿自护戒后一大愿[乞-乙+、]他成佛前中于[婬-壬+(工/山)]戒立十三大誓馀戒准知(文)奥疏云下诸愿门皆约[婬-壬+(工/山)]戒说从此有十三愿若于十戒一[乞-乙+、]言之即成一百三十以不别故[乞-乙+、]以例之(文)则第一惣誓不行[婬-壬+(工/山)]第二下别起不受信施等愿也 问经文何故不誓初戒先誓第三乎 荅自行之时[婬-壬+(工/山)]为初故约[婬-壬+(工/山)]出之若约利他亦约[煞-(烈-列)]先出摄律仪门如律藏以[婬-壬+(工/山)]为初摄善利生门杀为[婬-壬+(工/山)]何俱今经见摄善饶益为面故七众通被教故说重戒次以[煞-(烈-列)]为初为自断恶别发护戒誓愿以[婬-壬+(工/山)]明之馀戒准此两门不同文据非一谅无相乱然信愿上人义云菩萨通受戒七众俱以[煞-(烈-列)]为始故苾蒭[乞-乙+、][乞-乙+、]尼戒亦可列[煞-(烈-列)]盗[婬-壬+(工/山)]妄(云云)大背文相更不及取歒(云云))。


二发下释十三誓三 初标判。


(问戒律仪根律仪其相云何 荅戒律仪者防身语七支恶前七誓中以言破戒之身破戒之口故也即七众戒是也根律仪者意地护六根非正念恵为躰故后五皆云破戒之心戒律仪有无表根律仪无无表但依能防意立律仪言菩萨意地戒有无表是则别边不可相乱又大小俱谈二种律仪大如瑜伽二十一说(本文如文集)亦如俱舎等明之彼以根律仪名意律仪恐繁不引 问根律仪念恵为躰者出在何文乎 荅伦记云根律仪者即是防护六根念恵(文)胜庄疏云 问第三不受饮食与十一不受百味有何差别 荅先举四事顕其不受后举根门欲不贪着故有差别复次先说口中不受百味后说心中不贪百味此中意说若诸菩萨防护正念即不犯戒不堕恶趣若失正念[这-言+夌]犯净戒(文))。


二二下指证。


(瑜伽二十一二种律仪说之如文集)。


三此下惣释。


(如文)。


(已上不生自要戒毕)。


七故入难处戒离难故二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二次第者前则护戒心坚不避炎灰今则存身长道微难皆离(文)寂疏云七众同制声闻避难亦应同制(文)付此戒古师名不畜十八种物戒然而今师义寂法藏胜庄等诸师入难处犯也(云云))。


二随文述解二 初制意。


(身心道器者善生经第六曰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虽闻正法难得受持能如是观是名人身(文)遂静游行者见经前后有五时一头陀二游方三坐禅四安居五布萨此时入诸难处者犯此戒惣离此五时分无馀时分故知制一切时入难处也然此五种不出动静头陀游方俱散业故云游行坐禅安居布萨可云静业故云遂静也)。


二言下释文三 初释行道道具二 初明行道二初泛明头陀二 初别明二 初定名二 初正梵音。


(言头陀者等者旧译梵语云头陀新译大般若等云杜多玄应法师经音义有多翻或云抖捒或云斗薮或云修治或云业除唐三藏翻云瑶动云洗灌谓瑶动滞着洗灌烦恼故镜水抄云头陀诳也此云斗薮隐居净处五尘不染义同斗薮如衣有尘土斗薮令落此义亦尒亦云除弃文)。


二此下明汉名。


(抖(玉云多口切拂也)擞(同云思口切抖〡云云))。


(烦恼生死染等者烦恼者下经贪嗔痴也生死者即下经三界染者即下六入也(云云)贪嗔痴者即烦恼是因也三界者苦道是果也若捨因果随所捨也六入者内外六入也资持记下三云抖擞举弃于物合尽无馀从喻为名(乃至)抖擞即能治之智欲恚痴即所治烦恼(乃至)彼云抖擞贪欲(乃至)抖擞内外六入(六尘为外六根为内也云云))。


二依下出躰二 初标列。


(或十二或十三者 问今家御意十二十三多小依何有此不同乎 荅如下解釈于乞食中常期乞食次第乞食开之有十三合之有十二也)。


二依下牒释三 初依食四三 初列释四。


(如文常期乞食者瑜伽论云随得乞食者谓随徃还家随获随得而便受食(文)遁伦记云以常期乞食即名随得乞食(文)谓不蕳先至家行乞食也次第乞食者此不越次也多论有三品次第乞食上品一日唯一家中品七家下品从家至家(取意)但一坐食者瑜伽云谓坐一座乃至应食悉皆受食从此座起必不重食如是名为但一坐食(文)大抄记云一坐食与不作馀食人有何别 荅一坐食谓但一廻食不食粥(文)遁伦记云不作馀食属一坐食莭量属先止后食(文)先止后食者瑜伽云谓为食故坐如应座乃至未食先应具受诸所应食应正了知我今唯受尒所饮食当自支持又正了知我过于此定不当食如是受已然后方食如是名为先止后食(文))。


二瑜下对治。


(若依乞食无差别性者伦记云以随得乞食入次第乞食中收故(文))。


三大下受缘三 初受乞食缘。


(如文)。


二尚下受一坐缘。


(如文)。


三有下受节量缘。


(三分留一者旧有二料蕳一云三中一分自食故云留一舎利弗日只食五六口智论[券-刀+示]人十口许(云云)符顺一分自食义也一云三分中二分自食而馀一分留不食也留字与先止后食之止相对同义故知留一者明是不食分也后义为正顺文故(云云))。


二依衣三 初标列。


(毳衣者如瑜伽本文通三衣及长衣也瑜伽云谓所持衣或三衣数或是长衣一切皆用毛毳而作终不贮畜馀所作衣如是名为但持毳衣(文)伦记云基师又云无问鸟兽之细毛皆曰毳恐三衣以无价叠等为故以毳毛为之也此又或是长衣故知杜多亦有长毳衣应湏说净也(文)三持粪扫衣者瑜伽云谓所有衣他捨弃掷或街或巷或市或[厂@墨]或道非道或杂便秽或为便秽[月*豊]血洟唾之所涂染取如是等不净衣物除去麤秽坚执洗浣缝染受持如是名为持粪扫衣(文) 问此粪扫衣通长衣欤 荅虽有三衣一衣异论未见通长衣釈是三衣一衣中以三衣为所存之义等(云云)此事补忘抄委细也可见之也)。


二如下对治。


(瑜伽二十五云于衣服中有三种贪能障修善一多衣贪二輭触贪三上妙贪为欲断除多衣贪故但持三衣为欲断除于诸衣服輭触贪故但持毳衣为欲断除于诸衣服上妙贪故持粪扫衣(文))。


三大下受缘二 初但三衣缘。


(如文)。


二好下衲衣等缘。


(如文)。


三敷具六 初住阿练若二 初标治定量。


(瑜伽论二十五曰云何名为住阿练若谓住空闲山林垌野○远离一切村邑聚落如是名为住阿练若(乃至)于诸敷具有四种贪能障修善一諠杂贪二屋宇贪三倚乐卧乐贪四敷具贪为欲断除諠杂贪故住阿练若(文)敷具六者一切居处皆敷具摄之(云云)一住阿练若者释梵云阿练若○此云远离处又云空寂处亦无诤处亦寂静处亦无事处亦闲静处(文)一扚卢舎者事抄云明了论疏一皷声闻杂寳藏中为五里俱舎二里馀(文)恵菀云阿练若者(乃至)此翻为无诤声谓要去村落一俱卢舎大牛吼声所不及也(文) 问今疏云可闻恵菀云不及处相[这-言+夌]云何荅纔闻明不闻故无相[这-言+夌](云云))。


二大下受练若缘。


(大智论六十八曰行者以居家多恼乱故捨父母妻子眷属出家行道而师徒同学还相结着心复娆乱是故受阿练若法(文))。


二树下坐二 初标名。


(智论云树下思惟如佛生时成道时转法轮时般涅槃时皆在树下行者随诸佛法常处树下如是等因缘故受树下坐法(文))。


二瑜下对治。


(瑜伽二十五曰云何名为常居树下谓常期愿住于树下依止树根如是名为常居树下(乃至)为欲断除屋宇贪故常居树下(文))。


三露地坐二 初标名。


(瑜伽二十五曰云何名为常居逈露谓常期愿住于逈露无覆障处如是名为常居逈露(文))。


二智下对治。


(彼六十八曰行者或观树下如宇舎无异荫覆凉乐又生爱着我所住者好彼树不如如是等生漏故至露地住作是思惟树下有二种过一者雨漏湿冷二者鸟屎污身毒虫所住有如是等过空地则无此患露地住则着衣脱衣随意快乐月光遍照空中明净心易入空三昧(文))。


四[冗-几+豕]间坐二 初标名。


(瑜伽二十五曰谓常期愿住[冗-几+豕]墓间诸有命过送尸骸处如是名为常住[冗-几+豕]间(文))。


二对治。


(智论六十八曰[冗-几+豕]间常有悲啼哭声死尸狼藉眼见无常复或火烧鸟兽所食不久灭尽因是尸观一切法中易得无常相空相又[冗-几+豕]间住若见死尸臰烂不净易得九想观是离欲初门是故受[冗-几+豕]间住法(文))。


五常期端坐二 初标名。


(瑜伽二十五曰云何名为常期端坐谓于大牀或小绳牀或草叶座端身而坐推度时日终不以背或以其胁依倚大牀或小绳牀或壁或树草等座等如是名为常期端坐(乃至)为欲断除倚卧乐贪故常期端坐(文))。


二对治。


(智论六十八曰身四威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和求道者大事未办诸烦恼贼常伺其便不宜安卧若行若立则心动难摄亦不可久故受常坐法(文)补云卧增眠沇行立增悼举故常坐也(云云))。


六处如常坐二 初标名。


(瑜伽二十五曰谓所坐卧或诸草座或诸叶座如旧敷设草座叶座而常坐卧一敷设后终不数[乞-乙+、]翻举修理如是名为处如常座(乃至)为欲断除敷具贪故处如常座(文))。


二对治。


(以次上所引可知之也补云处如常坐与随坐经论所说出没不定妙乐大师四十馀年不[(天*天)/日]床是处如常坐也(云云))。


二瑜下惣明二 初修道堪忍。


(论全文如文集)。


(如未弹毛不任作毡者具贪等人不顺梵行事如不弹毛不任作毡也不增不减者白衣多食多衣外道以食风裸形为妙行佛法不尒存中道故(云云))。


二智下皆助道法。


(不以苦为先者 问行十二头陀等岂非苦行乎 荅对外道行头陀还乐行故云尒也(云云))。


二言二下别释经文二 初正释文。


((述云)春秋二时等者此釈文且依四时配立欤尒者准前戒自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为春时自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为秋时冬夏可知然经文将明二时分齐云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等馀有三十日秋分亦尒是渐近复势故止游行杜多欤秋时初三十日安居未竟故不能游行故不出之(云云))。


二七十下顕非本。


(七十三云者此宗人师只标卷数皆瑜伽文然而瑜伽无此文由此文集引智论更加注顕则勘文者误欤或智论两字脱之欤(云云)补行注云私曰瑜伽论七十三无如是文(云云)智论七十三曰复次湏菩提菩萨摩诃萨不贵利养虽行十二头陀不贵阿练若法乃至不贵但三衣等(文))。


二此下明道具四 初别释十八二 初别列十六初杨枝。


(义净三藏内法传云每日晨朝湏嚼齿木摺齿刮舌[(弟*ㄆ)/刀]令如法(乃至)其齿木者梵云挥哆家慧哆译之为齿家慧哆即是其木长十二指不减八指大如小指一头复湏[就/火]嚼良久净刷牙开(乃至)齿木名为扬枝西国栁树全[社-土+希]译者輙传斯号佛齿木树实非杨枝(文)如阿含说者增一云尒时世尊告诸比丘施入杨枝有五[工*刀]德云何为五一者除风二者除[口*弟]唾三者生藏得消四者口中不臰五者眼目得清净(文)四分律云大小便嚼杨枝如是三事应在屏处(文))。


二渗豆。


(与减注虽出八种但豆米也彼注云有八种豆胡豆大豆荜豆小豆豌豆山豆[卄/泽]豆鹊豆用此净身净口(文)常豆与米粉去垢也)。


三三衣。


(资持下一釈大悲经文云[方*尒]勒当来人寿八万秽时出世三会说法度人无量釈迦遗法弟子初会先度纵不得度乃至千佛最后楼至釈迦弟子无不度尽故曰无遗也(文)有戒无戒但有被着(云云) 问毁破四重禁之軰非佛弟子者出圣教说而三衣是如来福田法衣也何可许犯重无戒之类哉依之见律文怀结使者不应被着袈裟(云云)何况于犯重比丘令脱离三衣者诸律通相谈也解釈一相有疑如何 荅凢三衣解脱幢相之法衣诸佛福田之索服也离三毒之慙愧衣降四魔之忍辱法衣也犯罪无戒軰虽不可被着归三寳不破正见之类何又不预其分哉何况经于沙门分多类律于比丘开多种既号沙门亦称比丘可被着袈裟之旨不可待词又学侮比丘既受持三衣此岂于犯重者非许其义乎但诸律文者于无惭愧亦住邪见之軰不可被着法衣等说乎今者指正见类故无其相[这-言+夌](云云)已上五怗抄也)。


四瓶。


(如文)。


五鉢四 初举用。


(如文)。


二梵下明名。


(如文)。


三大下明量。


(即容斗半者行事抄云四分大鉢受三斗小者受斗半中品可知○此律姚秦译彼国用姖周之斗○准唐斗上鉢受一斗下者五升十诵斗量同四分○(僧祇鉢他罗者受四升也文)故知今疏所出斗量约唐斗若尒上鉢受一斗然而云受斗半盖半之字[利-禾+垂]可除之也有义云训文云大者即容斗(绝句)半(和)小(那利云云)师云文就甚非便只去此无妨不劳曲釈八云四分意诚虽然诸部异说太多故依馀律之文釈之欤(云云)而南山大师等于鉢器篇勘诸律异说未见如是异说部别会釈不足信用矣)。


四律下明体。


(资持下二云木鉢外道石鉢唯佛比丘俱离但用泥铁(文))。


六坐具。


(如文)。


七锡杖。


(锡杖经云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又名德杖影顕智行[工*刀]德本故圣人之表[愔*戈]贤圣之明记道法之幢迦叶白佛何名锡杖佛言锡者轻也倚依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若二钴六环是迦叶佛製若四钴十二环是释迦佛製(文)釈氏要覧云梵云隟竒罗此云锡杖由振时作锡声故十诵云声杖(文)四分律五十三云诸比丘道行见蛇蛆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乞-乙+、]言投锡杖摇(文)有抄云釈迦锡杖四方各有三轮合十二轮当时世间但二方各有三轮合六轮迦叶佛锡杖也(云云)上锡杖经其意见(云云))。


八香炉。


(有处云勇揵长者受五十丈大虵身香炉者彼蛇身之形也(云云))。


九漉水。


(如文)。


十手巾。


(如文)。


十一刀子。


(与减注云相羕呼为护戒刀愣伽经云为截袈裟故[听-王]畜四寸刀头如月刃(文)与今疏釈所用不同也(云云))。


十二火燧。


(如文)。


十三镊子。


(萤钞云西天多跣足拟之?刺未知何出(云云)若由律文?鼻毛四分云比丘鼻中毛俗讥故佛令畜铜铁者(文))。


十四绳床。


(如文)。


十五经律。


(如文)。


十六尊像。


(如文)。


二是下惣结。


(如文)。


二十下惣释十八二 初举有义。


(问义寂师除扬技渗豆有何所以乎 荅寂师古疏中以杨枝渗豆入十八种物数犹同唐国说古疏云十八物者一杨枝二澡豆三衣为三(乃至)十七经律十八佛菩萨像(文)然而后除此得经文小各别也彼疏云常用杨枝澡豆者杨枝有五德故常用澡豆为清净故亦常用十八物者三衣为三四瓶五鉢六坐具七锡杖八香炉九漉水囊十手巾十一刀子十二火燧十三镊子十四绳床十五经十六律十七佛像十八菩萨形(文)此二种日用物故不取十八数也依之[言*爪]经文云常(尒)用部师杨枝(土)澡豆(土于)句绝)。


二然下陈正义。


(此唐国师意经律佛菩萨为二三衣为三加扬技澡豆成十八(云云)此师意常用字遥从下反读也(云云) 问唐国说者指谁人乎 荅玄[状/廾]三藏说欤又法藏釈同此义彼疏云常用下明所用道具于中三衣为三佛菩萨像为一故有十八也(文)胜庄同之(云云) 问今师解釈顺何乎 荅见文叚始终同唐国说也上釈文云经律生解尊像起信(文)不开经律佛菩萨见(云云)又法铣疏亦有别义彼云三衣为一佛像菩萨像为二经律亦然为十八也(文)与减法进等同之璿注云初列十八物者如文一云阙针筒剃刀经律像等不入十八数也(文)此亦异上诸义也虽异义多由不除杨枝澡豆义也(云云) 问此十八物阙一种可犯轻垢乎 荅庄疏云有人云此十八物随阙一物犯轻垢罪今解此中不入难处以为戒耳此十八物若具不具无所[这-言+夌]犯(文)铣疏云有人云此物随阙犯轻垢罪今解制加法受持如三衣鉢坐具阙则成犯无受法者如火燧等即无犯也(文))。


三常下持十八由。


(初业菩萨常乐寂等者 问上引七十三文菩萨云不贵阿练若如何相反乎 荅可有两边上文自利为本一向住练若说不利生边今文制为自畜多物乐多事边非谓唯受练若法欤于多事人莫起嫌心者初业菩萨虽不乐多事而又向多事人不可起嫌心也(云云))。


四若下决俗持衣二 初牒问。


([听-王]闻集云 问近事优婆塞众可有受持三衣鉢之义哉今古迹中引经说应畜僧伽梨衣鉢等(云云)付之割截不正之衣是则为别俗服也若二众同持者颇[这-言+夌]诸律制意何况出家下众尚限中下二衣在家俗众何可畜僧伽梨哉解釈一相不明如何 荅正见善生优婆塞戒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贮畜僧伽梨衣鉢盂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文)不受持既是犯罪也可畜之事不可及异义但诸律中不说之事者彼依共许戒相明三乗通相威仪故可限出家众也菩萨意乐广大也戒相甚深也更以威仪不可为本只以心可为先立威仪不定之称事源在此义势何况外相虽在家内心存出家故心出家菩萨受持衣鉢之事都不可疑之中国即净名居士而持衣鉢我朝又圣德太子俗形而畜衣鉢是其心出家菩萨也敢勿疑外义(云云))。


二和下释。


(准之可知之如无垢称经等者彼经第一云虽为白衣而具沙门威仪[工*刀]德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现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文))。


二馀下指布萨等文。


(如文)。


(经半月[乞-乙+、][乞-乙+、]布萨者纵虽在家若受一戒必可作布萨也寂疏云菩萨僧尼至半月应两边布萨诵大小二本不然者轻垢(更详本文)在家菩萨若家内有净室半月应自诵若无者由旬内寺舎作菩萨布萨则应徃[听-王]都不然者轻垢若自家迫及由旬内无菩萨会集者不犯也(文)经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者法进云对佛菩萨形像前说戒多生敬心又令忆念如来恩报恩德又因对形像用表真仪兼明如来法身常住而不灭故(文铣疏同之)经各[乞-乙+、]被九条七条五条等者寂疏云各[乞-乙+、]被九条等者一云以此文证三衣皆得入众用一云此是并着被衣如三千威仪云不着泥洹僧不得被五条不着五条不得被七条不着七条不得被九条故知并着也(更详彼文愿行房)有人云唯着五条入众布萨不可有苦经云各[乞-乙+、]被等故(云云)此义同义寂初釈传云凢三衣所用各别五条专为作务岂堪入众则以寂疏次义可为正今经说重着相西天之习上根人多但三衣人必中上二衣下着五条不许直着中上二衣所以经文具出非谓唯着五条布萨旷疏云言各[乞-乙+、]被九条等者(去声呼)制令出家菩萨设不曾受声闻律藏若菩萨戒亦异弁三衣加法受持非制重着(文)此釈制令具足三衣云各[乞-乙+、]被等也非重着也有人云出家必着上中二衣可行布萨在家着五条可行布萨(云云)此义勿论上既引优婆塞戒经三衣俱通二众何至布萨制令着作务衣寂疏云结复安居一一如法者结时依处受日出界自恣举忏皆准律行之(文))。


三于下释故入难处二 初标分。


(经若头陀时已下正出此戒犯相也经文莫入二字先立读之亦自一切难处读之二点俱无相[这-言+夌]一切难处下可绝句(云云))。


二一下解释二 初标科配文二 初制初入。


(藏疏云略举十二难处一国难恶王者彼国王不信三寳头陀不得入彼界中二地有高下三草深林密四黑师子噉人五[一/(尸@(一/巾))]六狼七水八火九风十贼十一毒虵所行之路十二惣结一切难处(文))。


二二下制住中。


(故言头陀乃至等者自釈伏难也先难云经既云悉不得入何可科制住乎通之云不得入此难处而头陀安居是故制入中而住(为言)经悉不得之言自下安居可读也)。


二自下牒前结犯二 初标判。


(如文)。


二是下正明二初牒前二 初牒初制。


(如文)。


二此下牒后制。


(如文)。


二见下结罪。


(如文)。


(已上故入难处戒毕)。


八坐无次第戒无乱故二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二次第者前令外避危难今使内顺众仪故也寂疏大小俱制道俗同学(文))。


二随文述释二 初制意。


(如文)。


二不下释文二初牒文。


(如文)。


二法下正明二 初标有义二初法藏师义二 初行古义。


(藏疏第三曰有人釈云令四众等杂合通坐以明长幼今解不尒(文)今所引藏疏语少异也取意述也(云云))。


二此下陈自义。


(藏疏云比丘众中因弁尊卑馀众皆尒是则大小宛然男女道俗不相和杂(文)私云今所引取意述也此文意者藏师釈经不问老少等文也(云云))。


二义寂师义二 初标。


(如文)。


二一下释二初依菩萨戒义二 初但受菩萨。


(次引寂疏出三师义此第一师义也但由菩萨戒不问声闻复有无(云云)述云第一釈意云悉以菩萨戒为次第单受比丘戒者不可杂坐菩萨假令百岁比丘后受菩萨戒一岁比丘前受菩萨戒则一岁比丘在前坐百岁比丘在后坐(为言)彼疏一说悉以受菩萨戒为次第百岁比丘后受菩萨戒一岁比丘前受菩萨戒则一岁比丘在前坐百岁比丘在后坐男女黑白尊[卑-(白-日+田)+日]类别虽先受戒不得交杂若奴前受即后受者则奴上即下已入戒法中不随本位故(文))。


二一下受后变成二 初出家。


(第二师不持菩萨戒时虽百岁坐于菩萨下犹同第一师若受菩萨戒依旧复与第一师异是即上玄谈许转成菩萨戒师义也(云云)彼疏云二说若本未受菩萨戒者皆在前受菩萨戒下若进受戒则还本次如百岁比丘未受一岁比丘已受已受者为上未受者为下若百岁者进受则还在上(文))。


二如下在家。


(如此在家等者意云主虽后受奴之上可坐例如百岁比丘虽后受菩萨戒在十岁菩萨上而坐故云亦尒也更出例证云如比丘虽初复在百岁尼上(为言)彼疏云奴即亦尒若奴先受即未受者则奴上即下若进受还在奴上既同在戒应随本位如沙[方*尒]进受则在百岁尼上(文))。


二一云下不问差别义二 初出家。


(第三师不问大小二戒别一切依先受文殊[方*尒]勒虽威仪不定在世出家形也(云云)述云第三意云以比丘戒为次第不用菩萨戒次也不问声闻菩萨差别者有声闻比丘菩萨比丘不问其差别只依比丘戒方前后依声闻法得出家故(为言)此义者经文不[户@勺]菩萨戒云先受后受可得意也引证智论文殊[方*尒]勒事是心也文殊[方*尒]勒菩萨戒方又虽经三大刧釈迦文佛世出家受戒入声闻众之时依比丘戒次第坐所受之戒比丘戒也亦釈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也(云云)彼疏云三说威仪坐次皆以声闻法为次序莫问声闻菩萨但先受者为上若声闻比丘十岁菩萨比丘九岁犹十岁者为上智度论云诸佛多以声闻为僧无别菩萨僧如[方*尒]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释迦牟尼佛无别菩萨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此文但言先受者在前坐后受者在后坐不蕳声闻菩萨戒故(文))。


二在家二 初解同类。


(在家亦应等者谓奴与奴主与主约同类言之故科文云解同类(云云)彼疏云在家菩萨既无岁数悉以菩萨戒为次今谓在家中亦应以受戒为先若受声闻五戒若受菩萨五戒但先受者为上)。


二虽下点奴主二 初正明。


(彼疏云若奴先受即后受者不得以受为次奴即位别本不杂故(文))。


二问下释疑二 初问。


(问意云在家既不由受戒先后分尊卑若奴主俱出家犹分贵贱可定位乎)。


二荅二 初正荅。


(荅意云在家虽受戒犹奴主都不易本故分尊卑差别出家奴位不许受戒必约放奴方许出家戒故不问尊卑别(为言)彼疏云设放奴为即应受次(文))。


二此下点文。


(不同律云等者声闻比丘由受戒沙[方*尒]取生年今菩萨戒五众俱以受为次第(为言) 问寂师以何为正乎 荅彼疏云世中行事多依后说(文)则以第三师为正也今时行事不问通别先受为先相似第三义(云云))。


二和上下陈正义二 初和上义二 初据实解二初立义。


(和上云等者自下有和上义疏主自义二说和上者圎测师之弟子道证法师也疏主和上故一义云玄[状/廾]三藏云和上(云云)此师意以菩萨戒为上座也此和上义大旨同义寂第一有说设虽在家坐声闻大僧之上出家菩萨云坐声闻上勿论也 问菩萨在家坐大僧之上者许杂坐乎)。


(荅不然引阿闍世王经为证彼文文殊所将二千在家在前而住(文)故非杂坐也若坐分左右左为上故菩萨可就左方坐行时例尒也(云云))。


二如下引证。


(舎利弗云者是舎利弗回心已后经云已发无上心故(云云))。


二虽下随时解二 初立义。


(以前依实戒胜劣定坐次第了此以下明依时冝坐也)。


二如下引证二 初引文。


(无别菩萨僧者釈迦法中声闻僧为本故也惣化土以声闻僧为本菩萨为末菩萨但化现也实身在报土故报土菩萨为本声闻为末彼声闻众但化现十八圎满之中云补翼圎满是也(云云))。


二此下述意三 初现身出家为初。


(此明等者行事抄云釈迦法中无别菩萨僧(乃至)而坐(文)抄批云非谓釈迦佛法都无菩萨僧其菩萨皆剃染入声闻众中隐于菩萨之像从声闻之像如经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文)此明现身出家者釈上智论意也出家分齐不依实戒次第文殊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受生示发心受戒之相[方*尒]勒彼婆利大婆罗门家受生示出家剃染之形故云尒时相现也)。


二若下明非实戒次第。


(如文)。


三亦下明非秘菩萨行二初明非现小。


(亦非遍学入声闻众者有义云遮富楼那也富楼那虽说内秘菩萨行都无显菩萨相故非遍学也文殊[方*尒]勒形相同声闻而示菩萨相故是遍学行也法进注云 问[方*尒]勒文殊何时受声闻戒令入僧中次第而坐乎 荅有二解一者遍学中当湏受声闻戒二者或可自然得于独覚尚尒菩萨何湏更疑(文)既以文殊[方*尒]勒云遍学故知今云非遍学指富楼那也意云文殊遍学行现菩萨声闻相故有现身出家实戒次第两边闍王经由实戒次第智度论由现身出家富楼那内虽菩萨非遍学行故但取现身出家不可由实戒釈此由云是声闻非菩萨故也传云此亦非遍学等二句遮文殊也凢于遍学有多重旧依不弁此差别悮致料蕳也若由遮性及通别二遍学文殊[方*尒]勒亦是遍学也法进注云遍学依通别遍学今遮文殊[方*尒]勒云非遍学遮非大小遍学也文殊虽通别遍学行仪不定与声闻异也谓徃酒家至[婬-壬+(工/山)]家等也富楼那是遍学行者即大小遍学也经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文)意云于大小遍学富楼那不可及论和不和全声闻故于非遍学文殊等可论和不和差别全是菩萨故(为言)非菩萨故者谓非现菩萨相也科文意如是釈文叚伦次谅如是见然八云顺法进疏故指文殊云遍学行义为正(云云)是则不解遍学有多重故有妄判也(云云))。


二若下点入声闻。


(如文)。


二惣下疏主义三初定座次三 初大小相对二 初得戒为次。


(惣而言之已下科文意疏主自义(云云)上出诸义竟取诸师意重述自义故云惣而言之也意云未受菩萨戒以前以声闻复数为次可坐也若后受菩萨戒时以今菩萨戒方为次第(云云))。


二设下纵会反成。


(设先所受等者点寂疏第二义然疏主不许转成菩萨戒故言设也)。


二菩下男女相对。


(如文)。


三王下主从相对。


(若就俗坐等者内[乞-乙+、]俗坐依其种姓公法会等随戒﨟次也法坐者俗布萨等时也当时本寺本山等僧俗同此义也)。


二由下合经文。


(如文)。


三问下决众数二初问。


(如文)。


二荅二 初依通受明四众。


(智论四众者瑜伽云七众开合不同四众之时比丘比丘尼摄出家五众也)。


二若下依别受明七众。


(若遍学行者此通别遍学也如声闻七众可有菩萨七众(为言)经兵奴之法者寂疏云坐无次第兵奴之法者兵奴强者为先不以长幼佛法道尊不应如彼(文))。


(已上坐无次第戒毕)。


九不行利乐戒利乐二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二次第者前制坐仪今制引导故(文)寂疏云大小不共七众同学也(文)戒名利乐者次下文自釈此则不共戒也)。


二随文述解二 初释戒文二 初述意惣判。


(福恵二善等者瑜伽论三十六云福即是三种波罗密多一施波罗密多二戒波罗密多三忍波罗密多智唯一种波罗密多谓恵波罗密多精进静虑波罗密多应知通二分(文)唯识论第九云诸胜行中恵为性者皆名为智馀名为福且依六种波罗密通相皆二行相前五说为福德第六智恵或复前三唯福德摄后一唯智馀通二种(文)惣于今戒分二叚自始至皆应立之福行而菩萨下智行(云云)经建立僧坊等者藏疏云教化众生令作六事一建立僧坊二于山林中作禅屋等三为三寳立田园四令作佛塔等五令作冬夏坐禅之处六但一切行道处所皆劝营立令诸行人得依此修道(文)铣疏云山林以取柴薪园田以取果米(文)如此等釈山林园田所施之躰见奥疏云山林园田是立僧房及佛塔处一切行道处者诵习礼念等处也但是修习佛道之处(文)胜庄同之若由此釈山林园田立佛塔等处也今师釈不分明准上二尺(云云))。


二若疾下别释救难二 初释文四 初救诸难。


(南人者江南人也产业者出息等也出生利分如母生子故若由大智律师解釈不属出息通一切活业名治生见资持记云经营治业名为治生(文)藏疏云二救灾厄难(乃至)于中有五一治生不利时二火灾三水灾四风灾五海罗[剁-几+ㄆ]谓怖彼诸灾皆应讲此大乗(文)经黑风所吹者一义云惣黑风所吹云事也一义云舩舫黑风所吹也是以明旷疏云恶风黑色所吹舩舫无有的癀或在江河大海值罗[剁-几+ㄆ]鬼烦闷适切(文))。


二救下救罪报。


(三时报罪者一顺现业舎利弗入慈定之时鬼神打顶地破烈现堕地狱是也供养慈定之人受王等现报也二顺次生业五无间等业也次生必定受之故三顺后业馀不定业也(云云))。


三救狱难。


(如文)。


四多下救病难。


(前天行等者今一戒中二处有疾病难故会之谓上疾病中叐也鬼病等云天行又云时行也经三恶者奥疏云三恶即是三途璿注云三恶者有本云三报也藏疏云三报者一现报二生报三后报(文)与现行本异也(云云))。


二何下决疑。


(如文)。


二言下释结文。


(言梵坛等者藏疏云梵檀者此翻默摈良以非理[这-言+夌]犯不受调伏故以此治之彼品中明此义故故以为名可知(文)行事钞上二云言默摈者五分云梵坛法者一切七众不徃交言智论云若心强撗如梵天法治之以欲界语地亦通色有不语为恼故[这-言+夌]情故不语治之此法最要(文)资持记云梵坛者有云梵王宫前立一坛天众不如法者令立坛上馀天不与徃来交语五分因阐陀恼僧故用此治(文)扑扬疏同资持记釈今师御所覧云梵怚法藏扑扬御所覧云梵坛现流布同法藏等本也旷云指广中梵怚梵坛声相近也此云嘿摈恶口恼僧故加此罸(文)故知怚与坛两本有之欤(云云))。


(已上不行利乐戒毕)。


第五九戒二 初标列。


(寂疏云第二九戒中初五戒弁以戒法摄受后四戒弁以悲心教化前中初三明戒法授人后二明戒法自摄菩萨自摄令他随学故虽自摄则是利他初三中第一明有器者不择摄第二明有障者教令忏除第三明未受者不輙为说(文)解釈趣与今疏同釈文委细故具引之也(云云))。


二摄下解释二 初以戒摄受五初摄化漏失戒摄器故二 初标名牒经。


(藏疏云二次第者前讲法引生令受戒摄物故也(文)寂疏云声闻许而中悔是犯若本不许不犯七众同学(文))。


二随文述解二 初制意。


(不择而捨等者经云不得蕳择故可择取受器择捨非器也经不得蕳择之言先读及从下一切鬼神句读之二点俱无相[这-言+夌]寂疏云文中与人受戒时不得蕳择乃至尽得受戒者举十七类悉许受戒文中不蕳在家出家沙弥具足唯言得受若准下文教服异俗应通出家然云受法有二若准律法白四受者应湏蕳择无根等类若依三皈三聚惣受文既不蕳理应通受准半择等许受五戒而遮近事性此中亦许受具足而遮比丘性等更无别蕳以义准的诸有智者当更寻教(文)准此解釈经云一切鬼神尽得受戒等由戒成边性成边七众俱可蕳择其机也(出家戒得否具如上抄之))。


二身下释文三 初释身所着袈裟等二初正释经文二 初释皆使坏色二 初三衣二初释文。


(别制出家者如寂疏今戒七众同学彼云七众同学经许支妇互为师故(文)惣今戒通七众别制出家也皆使坏色之文别制出家见经青黄赤黑紫色者今经制五如法色律多制青黑木兰三如法色舎利弗经遗教法律经等出五如法色与今经同也(法律经有真伪诤矣)不正色者八云有二义一云以五色交杂染衣故云不正色旷疏云此等五色互相参染名不正色(文)藏疏同之一云虽一色非正色故云不正色文殊问经等说是也 问今师解釈云何 荅亦有二义一云五色交杂故名坏色下引经云青黄杂色故二云虽一色名不正色见虽言青等非正青等之解釈如此见今桉云如律三如法色虽一种染色是不正色也今虽言青等解釈尤如是若尒非纯正色中间之色故云杂色有何相[这-言+夌]乎故知上二义中后义顺文(云云)述云于袈裟道俗俱可坏色俗人云各[乞-乙+、]被九条七条等故又袈裟具躰色量三云如法服故今付内衣等云别制出家欤既云身所着衣故非身所着袈裟欤(云云)(引寂疏证之略之也))。


二如下引证二 初正明法衣二 初正明三衣。


(如法三法服者三衣事也(云云))。


二及下傍证馀衣。


(常使清洁者涅槃经云衣服垢秽破戒之相(取意))。


二如下因点卧具。


(如文)。


二言下馀衣。


(如衣)。


二与下释与俗有异。


([木*羡]亦湏别者述云依此等文北寺左前衣裳着也然而此义不得意今云样者三衣祇支覆肩等衣非唯坏色作[打-丁+羕]与俗别意也非谓着[打-丁+羕]也是以义寂疏云作之方法亦令异俗(文)若着[打-丁+羕]得意何内衣等不着左前唯褊[袖-由+(ㄠ-ㄙ+人)]计哉依之当寺义样者三衣五衣作[打-丁+羕]也但律文见左前南山章服义左前右前随方俗可着之故律文且出天笁相彼俗人左前着之故出家随方毗尼故律文云着左前也日本风仪左着右前义冝也(云云))。


二言下释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二 初牒文。


(如文)。


二有下述解三 初惣解七逆二 初开制二初忏已得受二 初陈义。


(有说未忏等者义记与咸法藏等疏悉出今二义(云云))。


二如下引证。


(观虚空藏菩萨经曰尒时佛告诸大众言吾本无数刧中处于凢夫时字遮他陀在加伦逻国作于商客贩卖治业虚妄无实造诸行不可称计[婬-壬+(工/山)]荒无边不可具说是时愚痴害父爱母经数年中举国人民一皆知之○吾时思念与六畜无异更无人事时于加伦逻跳城奔走趣于深泽时此国王名毗闍告令国中人民此遮他陀[婬-壬+(工/山)]荒无道致为此事其有能得此人者当重赐寳物时此国人各[乞-乙+、]欲捕吾身是惊怖出国作沙门在于他国修行十善坐禅学道昼夜泣泪经三十七年○在于山窟常举声泣苦[栽-木+(万-一)]苦[栽-木+(万-一)]当以何心去此苦悲歎下窟乞食时道中地得一大鉢中有一匣经更无馀经唯有进法恱捨苦陀罗尼说过去恒河沙诸佛泥洹时常在毗恱罗国说此陀罗尼付诸大菩萨后有人得闻此陀罗尼者此人过去世时修持五戒十善当令得闻○此陀罗尼能除去百亿刧生死五逆大罪若有人受持读诵者终不堕于三涂地狱饿鬼畜生等(文 全文如文集))。


二有下依文不得。


(有说不然等者彼观虚空藏经但云得定未云得受戒故今师取第二师义宗要(并)今疏上文七遮悉除之故也(云云) 问既罪障忏悔清净何不受戒乎 荅虽忏悔清净作五逆裎意乐者于今生尚非为法器分欤 问此七逆者已受戒人所犯为障欤又未受戒所犯为障欤 荅解釈虽不分明准经文又例比丘戒十三难中五逆等之难未曾都受戒人有[煞-(烈-列)]父母等者可成戒障也)。


二言若下释文。


(一[乞-乙+、]罪具等者寂疏云具有两义一○(私云如今疏釈)二于一身中容具七逆(文)具缘成犯者具五支等犯缘成故寂疏云蕳彼阙缘不具足逆(文)不取义寂次釈故云非谓要具等也 问具七遮有何所以乎 荅罪根深结不能发菩提心故今经不得现身发菩提心等文约七遮釈之故 问若尒闍王等发菩提心可许受戒乎经云王及夫人皆发无上正等菩提(文)故 荅利涉疏云虽说七难不得为受以义言之亦应得受(乃至)下文所以遮七逆者不堪为作师证但自学于理无妨说心清净有情清净故诸方等经说犯四重五逆罪等皆许忏悔得见好相本戒还生(乃至)此是大乗即当方等何为不许为犯逆人阿闍世王阿逸多皆蒙度故(文)此釈上所出初师义同也忏竟许受戒故即引闍王逸多为其证今桉云此釈大不可也闍王发菩提心涅槃经文分明未见受菩萨戒三逆逸多是亦非常途一时一会事若以逸多为证别受具足戒亦可许之乎佛度百二十婆罗门度造逆之人等皆一时一会缘非常开故闍王等纵百千一有发菩提心不可许受戒也造大罪故(此且由今师正义第二师如是料蕳也云云))。


二破下别解破轮。


(破法轮僧等者婆沙论百十六曰 问破羯磨僧破法轮僧有何差别 荅破羯磨者谓一界内有二部僧各各别住作布洒他羯磨说戒破法轮者谓立异师异道如提婆达多言我是大师非沙门乔荅摩五法是道非乔荅摩所说八支圣道(私云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所以者何若修习是五法者速证涅槃非八支道云何五法一者尽寿着粪扫衣二者尽寿常乞食食三者尽寿惟一坐食四者尽寿常居逈露五者尽寿不食一切鱼肉血味监苏乳等是谓破羯磨僧破法轮僧差别(文)补云提婆破法轮之时破僧逆业究竟虽有异说且依南山等解釈正行羯磨布萨竟其业究竟虽然非俱时作法佛所布萨后时故破羯磨僧如智首南山解釈定一界两处俱时作法犯偷兰罪(文)故提婆不破羯磨也但谤单白[乞-乙+、]二等可名破羯磨故云然谤羯磨等也当知提婆非具成二破然而有人云戒疏意提婆兼二破见(云云)此义大误如别破之(云云)唯取破轮者于破羯磨僧寂疏出二义一云破羯磨非逆一云于菩萨为逆于声闻非逆(取意)今蕳除彼后义故云不为遮难也(云云) 述云问僧众不和合是正法坏灭也罪既重也何不摄菩萨遮难乎是以经文云破羯磨转法轮僧具列二类依之新罗义寂师受今文于声闻非逆于菩萨是逆(云云)尒者如何 荅羯磨僧者界内别二部虽不成和合事未坏一阎浮提正法罪科轻微也何可摄戒法遮难乎但经文举二种者破法轮僧之时必有破羯磨法故云尒次寂师义是二尺中一解也文中无正不何以一义可难一义乎(云云))。


三善下因会馀经。


(彼先入故者若[煞-(烈-列)]已发菩提心众生从自身先立入佛法故望自身者同和尚闍梨位也此以前受戒位且摄属也(云云))。


三言下释不向国王礼拜等。


(经出家人▆者寂疏云言出家者蕳彼在家[乞-乙+、][乞-乙+、]菩萨既随俗仪虽礼所尊亦无所犯鬼神者(乃至)若审知权现鬼神(乃至)礼亦无犯(文)今时诸神由知其本地致礼也(乃至)不轻比丘如礼四众皆念佛性故无[这-言+夌]犯和光之诸神准例可解(矣)经一切众生戒者等者藏疏云言一切众生戒者有二义一不与彼一切求戒众生之戒也二此是戒名谓名菩萨戒为一切众生戒以此是一切众生所应得戒故云也(文)由初釈一切众生者指所被机也由次釈指能被之戒号一切众生戒也六道四生不蕳趣生一切皆得故也(云云))。


(已上摄化漏失戒毕)。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般若心经注解 【一卷】 下一篇愣严妙指 【十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