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清凉石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妙德庵 05-15
·忻州市五台山文殊洞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宝华寺 05-13
·忻州市五台山古佛寺 05-13
·忻州市五台山海会庵 05-13
·忻州市五台山大宝寺 05-13
·忻州市五台山宝德寺 05-13
·忻州市五台县法华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玄真寺 05-10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清凉石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妙德庵 05-15
·忻州市五台山文殊洞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宝华寺 05-13
·忻州市五台山古佛寺 05-13
·忻州市五台山海会庵 05-13
·忻州市五台山大宝寺 05-13
·忻州市五台山宝德寺 05-13
·忻州市五台县法华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玄真寺 05-10

TOP

参天台五台山记 【八卷】(一)
2017-10-05 15:40:41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377次 评论:0

大藏经补编 第32册  No.174


参天台五台山记


【成寻着】
 
 
(577A)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一


成寻 撰


延久四年三月十五日(乙未)
寅时。於肥前国松浦郡(【考】郡云本作那非也)壁岛。乘唐人船。一船头曾聚(字曾三郎)南雄州人。二船头吴铸(字吴十郎)福州人。三船头郑庆(字郑三郎)泉州人。三人同心令乘船也。船头等皆悦给物。密密相构(【考】构松本作称)也。志与物。(【考】志诸本)(作悉。原本蠢蚀残昼似志。今据之。志与後文多用之。扶桑略记廿六云。与船头等物员。米五十斛云云。参照。)米五十斛。绢百疋。褂二重。沙金四小两。上纸百帖。铁百廷。水银百八十两等也。同乘唐船人。赖缘供奉。快宗供奉圣秀惟观。心贤。善久沙弥长明。不乘船还人。永智。寻源。快寻。良德。一能。翁丸。拭泪离去。辰时依西风吹不出船。在璧(【考】璧上云本朱加那字恐非)岛西南浦。法华法後夜经第六卷。如意轮供。海边人来时。诸僧皆隐入一室内。闭户绝音。此间辛苦不可宣尽。午时日中经第七卷。如意轮供。唐人酒盛。最以有兴。申时文殊供。戌时初夜经第八卷。如意供。(【考】供上云本朱加轮字)


十六日(丙申)
寅时。依有东风出船上帆。无几有西风。船还着本泊了。卯时後夜经第一卷。如意轮供。海边男女频来卖买。终日闭户极以难堪。午时日中经譬喻品。如意轮供。(【考】供字诸本缺但松云阁三本傍有供字。今据原本)申时文殊供。船头杪剳等(【考】等松学两本作十非也)以鷄酒祭诸神。烧纸钱幡读祭文。其後酒宴五六日。度双六兴宴。(【考】兴字云本缺)戌时初夜经第二卷了。如意轮供。每日念圣观音呪一万遍。风天真言一万遍。祈乞海安。


十七日(丁酉)
天晴。卯时後夜经第三卷。如意(【考】意下云本朱加轮字下同)供。辰时边(【考】边上阁本注加海字)人来集。闭户绝声。午时日中经第四卷。如意供。申时文殊供。戌时初夜经第五卷。如意供。依无顺风。犹在壁岛。


十八日(戊戌)
天晴。依无顺风不出船。七时行法如例修了。经六七八卷。


十九日(己亥)
天晴。寅时东北顺风大吹。先乘坏出见埼。波体宜由来告。即以舻(【考】舻宜作橹下同)进船。卯时上帆乱声击鼓出船。爰东风切扇。波涛高猛。心神迷惑。不修行法。心中念佛。随波上下。船亦转动。波打上坏。上人涩损。(坏戴大船上坏高五尺。海上至大船上六尺。)敢不足言。予终日不食。圣秀。心贤。长明不觉醉卧。余人颇宜。予倚悬大袋。终日竟夜辛苦。五个年间以不卧为勤。今望(【考】望阁本注云望恐至。案与临字同意)此时。殆可退转。(【考】转下诸本有也字今据原本)


廿日(庚子)
天晴。飞帆驰船。云涛遮眼。只见渺渺海。不见本国山岛。午时比(【考】比诸本作北今据原本)过高丽国耽罗山予颇宜少食了。三人重醉同昨日。唐人中二人醉卧。申时少雨下。入夜不晴。不见星宿。只任风驰船。不知方角。由唐人所申。终夜雨气不散。只以非大雨为悦闻风浪声。犹如鸣雷。


廿一日(辛丑)
风吹如故。雨气不散。辰时髣髴见日光。即知方角。知风不改。午时天晴。少有乾风。船人骚动。祈神卜之。艮风出来。予心中不动。念五台山文殊。并一万菩萨天台石桥五百罗汉。念诵数万遍。戌时始念不动尊呪一万遍。丑时六千遍了。有吉梦。寅时一万遍满了。有好梦。


廿二日(壬寅)
天睛。艮风大吹。唐人为悦。中心思之万遍呪力也。其由示抄剳了。林皐告云。(字林廿郎〔【考】廿字诸本作少。今据原本〕)昨日未时入唐海了。以绳结铅入海底时。日本海深五十寻。底有石砂。唐海三十寻。底无石有沼。右(【考】右云松阁三本作古。原学两本作右)昨日量了者。住室内间。不见斤(【考】斤阁学两本作何非也)量者。林皐但马唐人林养子也。予见四方无山无际。三人犹醉卧。终日竟夜。飞帆驰船。数万念诵。敢无间断。今日滨雀二来船中。如巡礼(【考】礼松本作视)记。(【考】指图仁入唐求法巡礼记)


廿三日(癸卯)
雨下。艮风大吹。波浪高扇。午时天晴风止。海中留船。待顺风吹。令人登桅。令见山岛。悉称不见。戌时得顺风驰船。终夜飞帆。雀尚有。


廿四日(甲辰)
天晴。风吹如故。驰船不止。午时风止船留。令人登桅见山。戌时南岛称不见。风吹来。终夜向北驰船。人人竟夜叹息。雀犹在船。


廿五日(乙巳)
天晴。东北风吹。大悦进船。巳时以後。四方大翳。不辨东西。午时天晴。顺风如故。未时始见苏州石帆山。大岩石也。无人家。船人大悦。丑时至苏州大七(【考】七原本傍注有セチ假名。阁本傍注有茅字。误读セチ欤)山宿。从日本国至大唐苏州三千里。(弘法大师云。海路间三千里到苏州。)


廿六日(丙午)
天翳。不知东西。不(【考】不云松学三本作未)出船。巳时天晴。依无顺风以舻进船。申时着明州别岛徐翁山。无人家。海水颇黄。西南见杨山有人家。三姑(【考】姑阁本作始注改姑)山姑(【考】姑恐衍)相连有人家。将着徐翁山间。北风大吹。骚动无极。殆可寄岩石。适依佛力。得着别岛宿。诸僧皆醒。如死亦苏。


廿七日(丁未)
天晴。巳时出船。依有北风。以舻进船。未时着明州黄石山。山石并土。其色如红。大海水大浊最黄。从此岛得顺风一日至明州(云云)。北见北界山有人家依南风吹去黄石山廻船着小均山。黄石西南山也。有四浦多人家。一浦有十一家。此中二宇瓦[卄/(亡@口)/月]大家。余皆萓屋。十有余头羊。或白或黑斑也。小均山东南有桑子山。有人家。湾海五六町。桑子山南隔(【考】隔云阁本作渟原本亦似渟)海数里。有大均山有二十四澳。(【考】澳松阁学三本作湾非也)各人家多多也。大均山西畔有随稍山。有港无人家。小均山顶(【考】顶松学)(两本作埃)有清水。法师等以瓶三口取水来。献佛阏伽。诸僧饮之。


廿八日(戌申)
雨下。依无顺风犹在小均山。沈小六郎来示山等名。申时南风大吹。岛人以小船四只相共助大船。廻岛着北面宿。


廿九日(己酉)
小雨下。依北风大吹不出船。廻岛着南面。戌时始修法华法。一时经第一卷了。如意供。一时文殊供。一时两界供养法了。无赞众。


四月一日(庚戌)
辰时。依北风吹出船。申时着袋山。有(【考】有阁本)(注有恐在)随稍山西山也。有人家。东南有栏山。有人家。虽有顺风依潮向止船已了。七时行法修了。


二日(辛亥)
辰时出船。依潮满以舻进船。午时到着东茹(【考】茹云阁两本作茄)山。船头等下陆参沺(【考】沺即泗字泗州僧伽。真相大师是也。松阁学三本作泗)州大师堂。山顶有堂。以石为四面壁。僧伽和(【考】和字各本缺但四本傍注补之)尚木像数体坐。往还船人常参拜处也。未时乘坏参仕了。山南面上下有二井。水极清净也。沸汤行水了。向东南见杨翁山。有人家。翁山西见马务山。无人家。有三路港。依风向吹不出船宿。七时行法修之了。经四五六卷了。


三日(壬子)
依西风吹尚不出船。在东茄叶(【考】茄上文作茹)山。福州商人来出荔子。唐菓子。味(【考】味诸本作朱今据原本)如干叶(【考】松本作于叶云本干菜。阁本干荼举本于叶恐干枣之误)大似叶(【考】同上恐枣)离去上皮食之。七时行法修了。一船头曾聚志(【考】志诸本作悉今据原本)与缝物沺(【考】沺即泗字见上注)州大师影一舖。告云。有日本志者随喜千万。


四日(癸丑)
巳时。依有顺风出船向西行。上帆驰船。未时南见烈港山金塘(【考】塘恐塘字松学两本作垢)乡。有人家。向西北上。有吴农山。无人家。连四座小山。大船不可通。来去山外通船。烈港(【考】港松学两本作泥)山南有一小山。号为铁鼠山。无人家。山下泊得船留。铁鼠山西有加门山。无人家。西有令磏(【考】磏恐[石*鹿])山。无人家。山中下有通船来去。向西南入定海县。县南有[石*鹿]座山名游山。港口有虎顶山。无人家。上到招宝山无人家。金鷄均(【考】均阁本作[土*句])在港口东畔。无人家。从港入明州。令不入明州。直向西赴越州。依越州指南人出来。申时出船向东山北边。同二点止船。有人家数十。明州界内也。七时行法了


五日(甲寅)
天晴。辰时借河船移积杂物。人人分乘两船既了。巳时得顺风出船。午时着明州陆地边进船。未时过明州界入越州界内进船。酉时止船越州小岛。亥时依潮满出船。终夜以舻进船。七时行法了。


六日(乙卯)
寅时一点着越州思胡浦见鹅鸟入笼持来卖与船人。终日留住此浦。七时行法了。


七日(丙辰)
雨下。依潮乾不出船。食糖饼。以小麦纷作菓子也。其体似饼。大三寸许。圆饼厚五分许。中入糖。其味甘美。七时行法了。


八日(丁巳)
天晴。未时越州人以书通言谈话。其後依酒乱客人二人鬬乱。閇室不见。七时行法了。


九日(戊午)
雨下。巳时乘移小船运积法门等。犹在思胡浦。七时行法了。


十日(己未)
天晴。午时依潮满少下船至川口。七时行法了。


十一日(庚申)
雨下。子时出船浮海。丑(【考】丑诸本作五今据原本)时梦见多闻天太子并眷属。七时行法了。


十二日(辛巳)
巳时出船。雨虽少下依潮满风宜。未时着越萧山泊。三船头林廿(【考】廿诸本作少今据原本下同)郎梢工陈从来向殷懃。与小刀各一柄了。廿郎陈从各进糖饼六枚。从陆来人送六枚。船人々分与了。七时行法了。


十三日(壬戌)
小雨下。巳时雨止。潮满々来音如雷声。人々集出见之。造岸潮向来。奇恠事也。即出船了。未时着杭州凑口。津屋皆瓦[卄/(亡@口)/月]。楼门相交。海面方叠石高一丈许。长十余町许。及江口河左右同前。大桥亘(【考】亘松学两本作立)河。如日本宇治桥。卖买大小船不知其数。廻船入河十町许。桥下留船。河左右家皆瓦[卄/(亡@口)/月]。无隙竝造庄严。大船不可数尽。七时行法了。


十四日(癸亥)
午时潮满。人々多来。开河中门户入船。上河数里。又开水门入船。大桥两处皆以石为柱。并具足物以贵丹书庄严。申时着问官门前见都督门。如日本朱门(【考】阁本注云朱下恐脱雀字)左右楼三间。前有廊。并大屋向河悬帘。都督乘船时屋也。官人乘舆具五六十眷属出入。大门多々也。七时行法了。


十五日(甲子)
巳时李思恺买作饭与志。味如日本饼淡。大如茄顶颇细。以。小麦粉小豆甘葛竝糖作菓子也。林皐志与樱子。大如枣。味似鸎实。色又似鸎实。未时梢工陈从志与甘蔗一枝。长四尺。口径一寸。莭三寸五分。皆齐在之。寸切吃汁。如未煎(【考】未松学两本作来)极甘美也。吸取汁後去舍。一船头曾聚送糖饼十枚。今日依都督酒宴不上船。杂物徒然在小船。终日雨下。


十六日(乙丑)
雨下。巳时问官着客商官舍乘轿子。具数多眷属来着。予上官舍住一屋内。运纳船物以官夫运纳。予行向问官许付申文。一见了後返与。明日自参府可献上者。即还仓休息。未时与船头共向宿处。店家廿町许。所置物以金银造。食物菓子。不思议也。七时行法了。


十七日(丙寅)
巳时。家主张三郎调美食送。见兔马二疋。一疋负物。一疋人乘。马大如日本二岁小马。高仅三尺许。长四尺许。耳长八寸许。似兔耳形。弹琴童二人出来。人々与钱。行法七时了。自料买糸鞋(【考】糸诸本作草今据原本)一足。直八十文。


十八日(丁卯)
雨下。家主食如昨日。钱三贯借送问官。开封後可返者。赖缘供奉。快宗供奉。圣秀。各买糸鞋(【考】糸同上)一足。直各册文。七时行法了。


十九日(戊辰)
雨下。宿坊壁上悬阿閦佛真言。以圣秀令取书取了。现转女身因缘为渡日本也。陈一郎来向。五度渡日本人也。善知日本语。申云。以陈咏为通事。可参天台者。乍悦约束了。家主张三买送予料笠。直五百五十文。赖缘供奉笠直三百文者。七时行法了。


廿日(己巳)
辰时。惟观取金银如员持来。巳时以快宗供奉为首六人。遣问官市。申时沙汰了。如员以小船运来。问官之恩不可思议也。小船赁三百文钱与了。七时法了。


廿一日(庚午)
雨下。陈咏樱子一裹持来。细布一端与吴船头了。申时向浴堂沐浴。八人料钱八十文。吴船头出了。以细布一端与家主张三郎。不取归家了。七时法了。


廿二日(辛未)
辰时。家主张三来。为买钱沙金三小两。水银百两。渡家主了。纸志与人々。三帖一船头曾聚。三帖李二郎。三帖林廿郎。二帖火头男。(【考】火诸本作大非也今据原本)三帖李恺。十帖留守人。十帖施十郎。装束分与人々。练袈裟一条。甲袈裟一条。钝色袍一领。赤色薄物裳一腰。表袴一腰。快宗供奉。甲袈裟一条。赤色练裳一腰。绫表袴一腰。大口一腰。赖缘供奉。生(【考】生松学两本作主)袈裟一条。圣秀。狩袴一腰。布袈裟一条。惟观。狩袴一腰。布袈裟一条。心贤。布袈裟一条。布一収(【考】収恐段字诸本作收下同)衣料。善久。布一収长明衣料。戌时。吴船头。林廿郎。李二郎相共出见市。以百千七宝庄严。一处或二三百灯。以琉璃壶悬竝。内燃火玉。大径五六寸。小三四寸。每屋悬之。色青(【考】青原本作麦恐误)赤白等也。或悬玉帘庄严。女人哢琴吹笙。伎乐众多。不可思议。或作种々形像以水令舞。令打鼓。令出水。二人如呪师廻转。二人从口吐水高四五尺。二人从肘出水高五尺。二人驰马。摠百余人。造立高台人形长五寸许。种々巧术不可宣尽。每见物人与茶汤令出钱一文。市东西卅余町。南北卅余町。每一町有大路。小路百千。卖买不可言尽。见物之人满路头并舍内。以银茶器每人饮茶出钱一文。都督北方从市中过行。前後共人数百人也。如唐笠朱张时样张绢。内以蜡为灯糸毛。轿子十余乘。腰舆十余乘。男女乘之。最为甚妙。敢不见尽。归宿了。七时法了。


廿三日(壬卯)
天晴。陈咏来。与上纸三帖了。高丽船人来。告知日本言语。惟观。心贤。善久笠。直五十文钱与之。陈一郎干柿十果持来。大平(【考】原本作平大而改大平诸本作卒太非也。)白美也。人々各(【考】各下恐脱与字)果了。行法了。


廿四日(癸酉)
雨下。龙华宝乘寺金刚经(【考】经原本似社字松学两本作衼云阁两本作[袖-由+立]但云本改经今从之)会请书到来。而依雨不行向。廿三四五三个日斋。每日二千人(云々)。(【考】云一字诸本缺今据原本)会主请书在别纸。七时行法了。


廿五日(甲戌)
早旦从金刚宝乘寺金刚般若会々主许。送。迎船。即出乘船。一时许着寺。先拜大佛殿烧香。中尊丈六金色弥勒佛。左右有丈六释迦弥陀佛。弥勒脇仕(【考】仕阁本作侍)有比丘形二菩萨。无着世亲欤。堂庄严甚妙也。黄金佛具灯台等有其数。每柱卷赤色缝物练绢。以色々练绢结幡花鬘代。礼堂立寄子食床。僧侣竝居佛面左右。赐紫大师等为首各座。次礼五百罗汉院。次礼观音院。次须菩提院。众人烧香为事。佛前敷绢。有一僧执香炉启白。次诸僧竝立打钹十口许。次着食座。诸僧先以坐具敷寄子坐。乍帖置之。(【考】置诸本作量今据原本)先食菓子。荔子。梅子。松子。龙眼。味如干叶。(【考】粟恐枣字)似荔子。颇少去上皮吃之。胡桃子实极大。皮薄易吃破。又作菓五六种不知名。甘蔗。生莲根。紫苔。为菓子。有樱子。先乳粥。次汁三度。最後饭极少盛之。申时乘船还宿。七时行法了。


廿六日(乙亥)
辰时咏共参府。献参天台山由申文。於廊可点茶由有命。即向廊吃茶。次从都督内以新去茶院。银花盘送香汤饮了。见物之人济々也。退出了。七时行法了。木患子琉璃装束念珠一串志与(【考】志诸本作悉非也今据原本)家主了。


廿七日(丙子)
午时。府使到来。随申乞安下寺。可下府寅(【考】寅字有疑恐宜字)者。南屏山兴教寺可宜由示了。使与极细布六寻了。七时行法了。


廿八日(丁丑)
天晴。巳时府使来令见兴教寺请文。又舌旨云。虞候(【考】候诸本作惟原本作候今从之)奉舌旨送钱二贯文。往兴教寺斋。僧八员与闍梨轿子一乘。请来日(【考】来松学两本作表非也。)早赴兴教寺斋者。以言示承由府使了。七时行法了。


廿九日(戊寅)
辰时。府使并轿子持二人到来。即向兴教寺四里许。八人并施十郎共到大门前坐寄子。寺教主诸僧来向。诸共礼堂。堂庄严甚妙也。大佛殿释迦三尊。次礼十六罗汉院。皆等身造像也。次礼天台九祖等身造像。次礼五百罗汉院。长三尺造像。次文殊堂。次深沙大王堂。次阿弥陀堂。有三年行道念佛诵弥陀经僧。大佛殿後二角。有等身大弁功德天像。次礼鬼子母堂。次还安下处。次讲堂讲经百余人着座。教主一人礼佛登高座。只一座。无读师座。高六尺许。有桥如佛说法仪式。呗二人。维那打柱(【考】柱松学两本作桂。)出呗。教主表白。读玄义释签第六卷了。次食座。诸僧向食堂了。日本僧等於教主房别食。尽善尽美。钱五百文。赖缘供奉。快宗供奉。各二百文。通事施十郎百文。他人无钱斋了。还宿所休息。大教主老僧为点茶请。行向吃茶。此寺造立後经一百四年。黄金火舍口径一尺。白银一尺。有其数。入见教主宿处。置银大枕。悬银棹。悬衣装。出见诸堂。有方池有黄金白银鱼出游。申时出寺大小教主送大门前。有茶药。从兴教寺北隔二里有净慈寺。参拜大佛殿石丈六释迦像。次礼五百罗汉院。最以甚妙。次礼石塔九重高三丈许。每重雕造五百罗汉。竝有二塔。重阁内造塔食堂。有八十余人鉢。皆裹绢悬木上悬油纸。如兴教寺食堂。教主勅赐达观禅师。年七十四。将入宿处吃茶。坊内庄严甚妙。寺内三町许。重重堂廊敢以无隙。以造石敷地。面如涂漆。出去之间。大师出大门送之。诸僧列送。取手乘轿子後还了。申时还着宿所。使者与钱百文。轿子担二人各五十文。七时行法了。


卅日(己卯)
天晴。未时天台国清寺僧四人到来。其中一人僧名允初。(【考】允松学两本作元。)云。赤城处咸(【考】咸松学两本作戌。)教主通天台教余人不能了深旨(云々)。同二点陈一郎来。惟观相共以腋珠二分员二百余粒买钱出去。(【考】去诸本作吉今据原本)非几八百文持来。七时行法了。


五月一日(庚辰)
天晴。巳时家主张三郎来示云。参天台申文为令加宿坊主名有召。仍参府者。午时净慈寺妙惠大师勅赐达观禅师送牒(【考】牒诸本作牓原本似牒今从之。)云。二日斋者。申时家主张三郎。船头吴十郎。同来告云。知府都督为大师其志丁宁。二人共进署名已了。来日可参天台者。七时行法了。


二日(辛巳)
雨下。午时灵隐寺僧德赞来。志与茶二瓶。天台路问可吃者。与小刀一柄了。明庆院浴堂僧来。志与茶二瓶。即与剃刀二柄了。申时陈一郎来告云。预沙汰府牒(【考】牒诸本作牓原本似牒今从之。)人二人。钱各百文可取者。以长命钱二百文送之。七时行法了。


三日(壬午)
雨下。辰时国清寺允初。以书一封到来。可奉赤城咸(【考】咸松学两本作成)教主者。午时陈咏借得明州沈福船来告。即运积杂物乘船已了。同二点府使来。以上纸四帐令书日本假名。快宗供奉三枚。老僧一枚。令书献了。志与上笔一管去了。申时陈咏取杭州公移持来。为悦千万。吴船头来船感观。张三即亦水银砂金直钱十三贯将来。船赁(【考】赁原本作货今从诸本)且二贯与了。约束四贯也。依雨不出船。七时行法了。


四日(癸未)
卯时出船。过通济桥次门。见公移免下了。过十五里至第二水门清水闸。依潮少閇门。门下止船了。午时寿昌寺则明来。以书一封与船头。陈咏乞钱。仍与一百文了。申时以一人送经一卷。自来与书云。杭州扞江第三指挥。第五都长。行兵士徐贵。生年三十七。十月二十七日生。(【考】生松学两本作坐)今来舍四十二章一卷奉上国师者。返答可祈万岁由了。亥时。府使来仰可开水门由了。七时行法了。


五日(甲申)
天晴。卯时陈咏参府申可开水门由。使者来开水门出船。他船三四十(【考】十字诸本缺今据原本)只。太以为悦。巳时江下止船。依潮未满也。申时潮满出船。得顺风上帆过钱糖江。三江中其一也。酉时着越州西兴泊宿。七时行法了。


六日(乙酉)
天晴。卯一点出船。过十里入河。船头陈咏行向(【考】向松学两本作问非也)主船司衙令见杭州牒。(【考】牒诸本作牓今据原本)取开门札来。即开水门。名定清门。古闸基石。船入门了。过十五里至五云门。第二水门也。以主船引入闸孔。开门入船。即附纲手了。巳时於萧山寺前乍船遥拜了。山上有石九重塔。上阶鹤造巢。次过官市务。主市司乘轿来船谒。船过入了。次过驻楫亭。傍有五重塔二基。高五六丈许。名觉苑寺。遥拜了。自五云门过五十里。未时至钱清堰。以牛轮绳越船。最希有也。左右各以牛二头卷上船陆地。船人々多从浮桥渡。以小船十艘造浮船。大河一町许。过三里有山阴县。有大石桥。通前五大石桥也。过二里至钱堰。从堰过五十里。戌时至府迎恩门止。水门閇了。宿下。七时行法了。今日过百卅里了。


七日(丙戌)
天晴。卯时以杭州(【考】州下恐脱牒字)令见官人。令开门入船。河东有大伽蓝。河左右有市。以钱四百(【考】百诸本作佰)文买米五斗。见颈白乌数鸟。闻小鸟声如打金鼓。人饲鸟(云々)。见道士表衣。如日本付衣。迎恩门如日本朱雀门。大五间。左右有廊。扉有间摷(【考】摷宜作隙)通水料欤。过五里有都督大殿。如杭州府。过五里有都沺(【考】沺即泗字下同)门。以牛二头令牵通船。都沺二阶门楼五间如迎恩门。未时过六十五里着盘江。同四点过十五里至白塔山酒坊。过一里至勅护圣禅院。先拜十六罗汉院木像等身中尊千手观音。次礼金堂阿弥陀丈六像。有脇仕四菩萨。有小十六罗汉像。次礼释迦堂。庄严甚妙。教主闍梨出来点茶。次入奥礼大师堂天台祖师。次将入竹林中。令见笋。拔取廿本志与。还释迦堂好茶。出大门取手令乘船。最懃殷人也。过十五里至东关。有天花院。不参礼过了。过十五里至曹娥堰宿。今日过百卅五里了。七时行法经三卷如例修了。


八日(丁亥)
天晴。辰一点潮满。先以水牛二头引上船陆。次以四头引越入大河。名曹娥河。向南上河。河北大海也。河泝蒿山。(【考】蒿阁本作篙恐嵩字。原松学三本傍注云。本云高见。但见恐欤字误)行。过五十里。午四点至王家会暂逗留买薪。过廿五里。酉一点至夏午(【考】午诸本作手原本近午。)浦口。河名也。虽同河上下名异。过廿五里至蔡家山宿。七时行法了。今日过一百里也。


九日(戊子)
雨下。卯时出船。巳时过十五里至弯头。借小船乘移。运入杂物。河水浅。大船不能上。仍借小船也。过廿里午时着三界县。过卅五里。申四点至黄沙。顺风出来。上帆进船。过十里。戌时至蔡家浦宿。七时行法了。今日过九十里了。


十日(乙丑)
天晴。卯时出船上帆。驰船过五里。(【考】里松本作十)至剡县。巳时着张九郎家。钱小八郎。志与印香一两。礼拜百遍。虽制止不承引。有一人与香直钱廿文。一人十文志之。家主母生年八十五。出来礼拜。志钱二文。家主烧香。入夜志酒一瓶。子时又一瓶。亥後夜料了。七时行法了。


十一日(庚寅)
天晴。示(【考】示诸本作小原本作不今读示)家主张九郎。雇夫九人。轿子担二人。与三贯三百文钱了。十一人々别三百文。至国清寺三日功食。又与二百文。(家主志百文。房赁五十文。轿子功七十文。)赖缘供奉。私以六百七十文钱雇二人乘轿。余人徒行。过卅五里至新昌县以钱九十八文与夫十三人酒料了。过十五里至王(【考】王松阁两本作三)婆亭(【考】亭诸本作高今据原本)陈公店宿。。七时行法。於轿诵。加经六卷与家主坊功五十文钱了。


十二日(辛卯)
天晴。卯时出坊。过十五里。辰三点至同县(【考】同县诸本作月县非也今据原本)仙桂乡。亦有。(【考】有字云阁两本作右。原本似土字。今从松学两本)石阿弥陀佛堂。寿昌寺僧正明知大师弟子行者性李(【考】李松本作季)建立。件童行出来进茶。而依器秽不(【考】不原云阁三本作石今从松学两本)吃。过十五里。申时至天姥。出钱百五十文。令吃酒十三人。过十五里。申时过新昌县界。入台州天台县界名关巅。高山顶也。过关岭一里。至郑一郎家宿。七时行法了。於轿诵加经六卷。


十三日(壬辰)
天晴。卯时出宿。过五里永保乡内。旻十三家休息。次过五里至飞泉口休息。次过五里至陈七叔家休息。诸人吃茶。虽与钱家主不取。次过三里至景福院休息。礼金堂半丈六释迦像。心贤撰取古经中疗痔病经。八阳地藏十五经。次过二里至萓家桥休息。立牓。至天台县廿里。过关岭廿里者。次过五里见石塔高五丈许。名何方洋塔。次过五里。午时见赤城山。山顶有塔。遥以礼拜智者大师入灭之处。始以拜见。感泪难抑。次过五里。未刻至清家休息。赖缘供奉。出钱百五十八文。十三人令吃酒。牓云。大平乡东至国清寺一十里。至京县五里。家主有道心令吃茶了。渐见赤城山南面。如以赤石造城。次过五里入国清寺山。见石大塔高五丈。五重塔也。行山过五里。未一点至国清寺大门前。桥殿渐见。廻寺躰松郁茂。十里挟(【考】挟诸本作扶云阁两本注云疑挟原本似扶盖挟字)路。琪树璀璨。五岭抱寺。双涧合流。(【考】合原本诸本共作令阁本注令疑合。云本改合今从之。智证传作合)四绝标奇。寺主赐紫仲方。副寺主赐紫利宣。监寺赐紫仲文为首。大众数十人来迎。即共入大门。坐寄子吃茶。次诸共入宿房。殷懃数刻。宛如知己又次吃茶。寺主大师取遣唐历见日吉凶。壬辰吉日者。即参堂烧香。先入勅罗汉院。十六罗汉等身木像。五百罗汉三尺像。每前有茶器。以寺主为引导人。一々烧香礼拜。感泪无极。次入食堂礼七郎天烧香。食堂作法不可记尽。不思议也。次参大师堂。额云。真觉法空大师院。智者真容。安坐禅床。定光影像坐宝座上。三方天台诸大师皆以竝坐。烧香礼拜。悲泪难禁。昔闻今见。宛如符契。次参大佛殿。丈六金色释迦像。左右坐丈六弥陀弥勒像。烧香礼拜。次参戒坛院。庄严甚妙。不可记尽。烧香礼拜。他院々以後日可参礼烧香。国清寺隋朝开皇十八年戊午岁正月廿九日。奉勅差司马王弘。依智者大师遗旨建立。至大唐武宗皇帝会昌五年乙丑三澄(【考】澄字有疑三下恐脱月字)癈。至宣(【考】宣下松本有宗字阁本注云疑脱宗字)皇帝大中五年辛未正月勅下。从此重建。殿堂屋摠八百间厦。寺在天台县北一十里。次退归宿房休息。申时寺主储飨膳甚妙。食床庄严不思议也。七时行法了。加诵经六卷轿间所作也。酉时入浴院沐浴。每日汤(云々)。


十四日(癸巳)
辰时。寺主来坐慰问。取出木患子琉璃装束念珠一串志奉寺主。大众同来慰问。见闍梨官符。已二点寺主坊有食。七人皆参向。以沙弥一人为留守。寺主院是智者大师忏堂。名教迹院。先入智者忏堂礼大师持佛三尺释迦弥陀观音等佛数十体。次礼见大师持经。法华经第七卷皆御笔。奥有日记。有师御笔名。感泪难抑。他卷皆烧失(云々)。抑佛後悬大师影像十六罗汉沺(【考】沺即泗字诸本作泗)州和尚影等。次着食坐。庄严甚妙。副寺监寺等同食。午时参礼三贤院。三贤者丰干禅师。拾得菩萨。寒山菩萨。弥陀。普贤。文殊化现。禅师傍有虎。(【考】虎诸本作廊阁本注云恐虎今据原本)二大士是俗形也。三贤唐太宗贞观年中相次垂迹於国清寺。丰干禅师先泊於寺大藏西北隅庵居。乃一日游松径。赤城道侧见一子。而(【考】而云本改大)啼可年十岁。问。无家亦无姓。师引归寺库收养。(【考】养松学两本作食)号为拾得。後(【考】後诸本作复今据原本)有一贤子从寒嵓而来。遂号为寒山子。贞观十七年朝议大夫使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桂国赐耕鱼袋。闾丘胤。(【考】胤原本作绢恐非)问丰干禅师曰。未审彼地当有何贤堪为师仰。师曰见之不识。识之不见。若(【考】若阁本作差)欲见之不得取。相乃可见之。寒山。文殊。遁迹国清。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刺史遂至国清寺厨中竈前见二人向火大笑。刺史礼拜。二人连声喝。(【考】喝阁本作噆松云学三本作唱今据原本)刺史自相把手呵々大笑叫唤。乃云。丰干饶舌。饶舌弥陀。不识礼我何为。二人乃把手出寺急走而去。二人更不返寺。刺史至丰干禅师院乃开房。唯见虎迹。乃问僧实德道翘(【考】僧道翘撰寒山集见宋传第十九)禅师在日。有何行业。僧曰。丰干在日。唯切(【考】切原本作功功切臆误今从诸本)春米供养。夜乃唱歌自乐。丰干诗。

  
余自来天台。  凡经几万廻。
  

一身如云水。  悠々任去来。


委旨在传录。塞山在天台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国清寺大门前过一町松林。东在拾得岩。次礼普明禅师以锡杖筑出井。名普明泉。在大佛殿艮角。深沙大将堂内乾角。烧香了。次礼丰干禅师存日斋堂。中有数体小佛。後二角各有木像三贤烧香供养。次礼地主山王元弼真君。真君者是周灵王子。王子晋(【考】怜阁本作普)也。寺者王子宅也。成仙经数百年而谒智者大师受戒付属地也。宛如。日本天台山王。天台记云。真人。周灵王太子乔。字子晋。好吹笙作凤鸣。於伊[名*隹]间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後求之不得。偶乘白鹤谢时人而去。以仙官授任为桐柏真人。右弼王。领五岳司。侍帝来治花山(【考】花松学两本作群恐此字)次礼定惠院。智证大师传云。将右大臣给充路粮砂金卅两买材木。於国清寺止观院起止观堂。备长讲之设(【考】设原本似说故诸本皆作说。三普清行本传作设今从之)又造三间房填祖师之愿。即请僧清观为スト主持人。(【考】主诸本作住今据原本及本传)仍烧香礼拜。次参明心院。智者在世经藏。有经筥数十合。住持僧咸宁年八十二。念法华经(持经者名)点[共/木]并杨梅。次礼转轮藏一切经。八方重々置之。下入人令轮转。故云转轮藏。二阶楼内如塔二丈许造之。烧香了。酉时还宿房了。寺主弟子禹珪依切々乞与木患子青琉璃装束念珠一串。七时行法了。(【考】了诸本缺。今依原本补之)


十五日(甲午)
天晴。巳时以阵一郎并惟观寺主许送细布一端草鞋一足。副寺主许紫檀琉璃装束念珠一连。监寺许送紫檀琉璃装束念珠一连。午时於食堂共食。寺主对坐。未时依[斤*鸟](【考】 恐鸿字下文作鸿阁本作鸣)植闍梨切乞送黑木青琉璃装束念珠一连。七时行法了。


十六日(乙未)
天晴。巳时寺主许献砂金三小两。状云。

    进上
   砂金参小两
  右物虽乏少。志准香积一鉢僧堂一日供料。进上如件。
   熙宁五年五月十六日大日本国延历寺阿闍梨寺主ム
   (【考】此间诸本有阿闍梨寺□〔字不明〕熙宁以下二行本书成一行十九字今依原本削之。)
   返状云。
   领金砂壹大两。却设得一日堂供。候法贺(【考】贺恐驾字)石桥
   因寺奉为
   国师和尚修设。祝
  法算。人还。谨此咨(【考】此原本作比。今从诸本)
  白国清寺主赐紫  仲方  走答
  国师和尚法师  即尅


午时诸僧共见。来日可渡十方教院。最可云便宜处。七时行法了。


十七日(丙申)
天晴。辰时渡教院。在寺西院。智证大师住国清西院。今亦符契。寺主自手扫治。最可云殷懃。七时行法了。


十八日(丁酉)
天晴。辰时乘轿登山。赖缘供奉。沙弥长明留守。余人皆登。寺主来向。告(【考】告松学两本作皆非也)云。金银之中少々随身可奉院々者。银四两随身上山。登寺东嶮峻坂过(【考】过松学两本作道)十三里。参金地定惠真身塔院。内额名勅真觉之院。院是天台大师真身塔也。塔内有龛。龛内坐大师真身。烧香礼拜。泪更难禁。昔只闻名。今亲奉拜。中心之悦。何事如之。住持老僧出来点[共/木]。志与银壹两出智者大师留身之坟。乘轿渐向大慈寺。金地银地南北交头。(【考】头诸本作领恐非。今从原本及本传)植松生竹。东西娑婆。路由其中。过二里至大慈寺。陈朝大建十年戊戌二(【考】二松学两本作三)月六日宣帝为智者大师置寺。号修禅寺。至仁寿元年辛酉。花寺(【考】花恐此字花此往々误)因国清成後自废。续造改为禅林寺。会昌废後重建。殿堂屋宇摠二百十九间。大宋三朝大中祥符元年戊申七月初三日辛酉。勅改禅林寺名大慈寺。斯则智者传法之地。又号银地道场。智者(【考】者原本缺今从诸本)大师以陈大建七年警其先兆。东游九月至此山。乃见定光禅师。夜宿金地。禅师曰北峯银地。汝当住此。即初入场。(【考】入下阁本补道字)今大慈寺是也。先参大佛殿。烧香丈六释迦弥陀弥勒。次参智者大师真身院烧香。次参定光大师堂烧香。次参法华忏院堂内有大白象形。是智者大师修忏法时。所现普贤菩萨所乘象样也。又於此处现三道宝阶。大师堂(【考】堂字诸本缺今据原本)额书法空大师。堂者是大梁朱皇帝勅赐额也。智者大师者存日隋帝师。号法空大师者灭後赐諡。次礼戒坛院。庄严如国清寺戒坛。隔十五里有二戒坛也。大慈寺戒坛。陈宣帝勅建。国清寺戒坛。隋炀帝勅建。次礼佛陇道场。副寺主将向房点茶。三度伏地礼拜。答拜了。其後数刻拭泪。通事陈咏云。容颜似智者大师。恐疑大师重来。仍礼拜者。志与禅宗永嘉集一卷。证道歌注一帖。又三度礼拜。答拜同前。拭泪同前。犹称似智者(云々)。次行向食堂斋。最可云珍美。知事僧与银壹两了。有一老僧将(【考】将松学两本作持)来日本国元灯上人影像赐紫大师号并赞。(【考】元灯与寂照念久等同时在宋。长和四年赐度缘遥送宋。今逸其大师号可惜)依忽剧不书取。但见日本人影感泪颇下。大慈寺巽有石象道场。此智者大师感得普贤乘象降来摩顶之处。古来相传普贤白象。化为大石。样图不似(【考】似智证本传作异)真象所以称石象道塲。便於象南石窟(【考】窟下智证本传有々大师坐禅倚子七字)西边盘石敲之。出声似于实鼓。世云。智者说法槌之集众。象东两石相对。形似屏风。中间有石篑。模样如大箱。其高八尺许。云上古贤人。集天下要文。纳斯篑中。唯智者开见之。余未有其人。又从大慈寺北行廿五里。山趾(【考】趾书本作路今据原本)有亭子曰扪萝亭。浙东观察使御史中丞孟简所建。仍字之曰孟中丞亭子。从此行卅五许里(【考】许里诸本作里计)至(【考】至上诸本有上字)天台山最高。其(【考】其诸本作云。但云本傍注有之字智证本传作之)峯号曰花顶。此则智者安居。降伏天魔。感得神僧之地焉。招手之石见在。定光之迹恒(【考】恒松学两本作垣阁本作坦)新。苦竹黤黮。(【考】黤诸本作黯今从原本及本传)茶树成林。林边亭子曰倒景亭。甘泉横流。人物栖息。次下花顶。却到山脚。随溪而下。至步云亭。又傍溪行至于石桥。有广大道场。先拜。白道猷尊者影像等身。金色堂三面悬十六罗汉画像。烧香礼拜。道猷尊者第三果人。曩时。晋初。中天竺国。大那烂陀寺沙门。白道猷。远涉流沙。礼五台山至天台赤城山。降山神之後。寻来过石桥。亲见五百大阿罗汉。礼拜供养。所以奉安置尊者形像。庵主印成闍梨。知事。共出来点茶。僧堂宿处重々廊有其数。次参石桥路坂造廊廿余间。过廊至石桥头亭子。五间大屋也。公家每年供养五百罗汉舍也。(【考】舍松本傍注有会字)先向山礼拜烧香供养五百罗汉。次至桥头烧香礼拜。桥色皆青向(【考】向阁本傍注改白字)长七丈许。东头阔二尺。西头阔七尺。龙形龟背。似互虹梁。两涧合流。从桥下过。世(【考】世阁本改作泄。)为瀑布。西流出剡县界。从下仰观。若晴虹之饮涧。桥势嶮[山*全](【考】[山*全]诸本作岭。嶮上诸本有▆字。是原本误作鸟左侧下添ヒ字者。)泷声如雷。桥西头二丈计。岩高一丈。自非得通人。敢不可过。近代之人。至桥中半。称渡石桥。最奇恠也。长廊之内。有娑罗树三本。高壹丈许。是道猷尊者从西天种将来植。叶似石南草(【考】尊阁本注云草疑华。)桥上有二三重小泷。申时还庵。斋备珍膳。人々重参石桥。予留宿所。此寺名石梁寺。寺知事僧预银二两已了。智证大师云。每披天台山关。恒瞻花顶石桥之形胜。末遇良缘久以存思。遂以渡海。今小僧追大师前踪。遂宿念拜石桥。感泪无极。七时行法了。


今见梦记。日本康平四年(【考】阁本傍注朱书云後冷泉帝年号自延久四年十一年前。)七月卅日夜。梦大河。有白石桥。小僧成寻渡一桥。未及有间断。有一人以踏床渡。令渡成寻已了。梦内思之。天台石桥也。非发菩提心人不渡之。今渡遂了。心中悦喜(云々)。以今日见石桥体符昔日梦。

    

天台山石桥并铭序


唐上都左街宝寿寺文章应 制内供奉大德赐紫沙门元孚述 仙都僧利见书


天台风景。与诸郡不同。自古神仙所居之处。非轺车牧伯则无由适此。元孚元和末间游石桥。华顶。□(【考】诸本空字。原本蠧蚀残画似白字。)砂。灵□(【考】诸本空字。原本麤蚀全缺。上有石象道塲石窟恐灵窟欤)双(【考】双原本殆缺今从诸本。)阙。琼台。无所不至。乃有石桥铭曰。


  混茫未泮。(【考】茫松本作沌。他本茫。原本注宜作茫。混茫成语名太初。泮同判。)  孰为化工。
  埏埴天台。  势负苍穹。  厥石为桥。  宛若晴虹。
  匪雕匪琢。  匪磨匪砻。  实地之骨。  实天之功。
  星流碧潭。  月悬虚空。  绝壁中关。(【考】关诸本作开。今据原本。)
  万壑通同。  道猷上人。  子乔仙翁。  更履斯险。
  轻捷如风。(【考】风恐扬)潜虬欻飞。  洪穴[泳-永+(壹-豆+石)]泮。(【考】泮松阁学三本作洋非也。)
  惊湍殷雷。  犇激吼唤。  赴于朝宗。  浩浩瀚瀚。
  拔石移山。  崩崖拉岸。  山铺翠屏。  树缀珠贯。
  发孙绰才。  动相如翰。  缅怀兹桥。  用伸厥赞。

   庆历乙酉岁闰五月既望寺僧择息置石
        弘农扬鸿举    刊字
   寿昌寺监寺掌 御集赐紫    体平
         寿昌寺主掌 御书赐紫  方延
  山门副僧正同监坛选练赐紫  清绪 篆额


勅补山门都僧正监坛选练宗教大师履歌重立(【考】立原本作三今从诸本)


十九日(戊戌)
辰时。参石桥。以茶供(【考】供下诸本有养字)罗汉。五百十六坏。以铃杵真言供养。知事僧惊来告。茶八叶莲华文アマ。五百余杯有花文。知事僧合掌礼拜。小僧寔知罗汉出现受。大师茶供。现灵瑞也者。即自见如知事告。随喜之泪与合掌俱下。巳时於食堂斋。尽珍膳。予料钱三百文。快宗供奉六十文。圣秀。惟观心贤。善久。各三十文。是印成闍梨志也。虽返预知事更不取钱。午时退出。过数十里。於智者泉亭对面寿昌寺监寺等赐紫三人。以通事数刻殷懃。知者大师以锡筑石出井。仍名智者泉。未一点於真身塔院休息。住持老僧点茶。同四点着国清寺。酉时寺主送非时食。远行之时可用非时者。担轿二人。各与六十文钱了。七时行法了。於轿诵加一部。


廿日(己亥)
巳时。寺主相共参向天台县官人许。於国清廨院点茶。次行县衙。先谒知县仙尉秘书。以参未文状(【考】未文松学两本作禾元。云阁两本作末允。未恐来字。)奉览。次入衙。大寺(【考】寺恐守字)出迎。共入亭坐寄子。令见杭州公移以通事陈咏。通言语。大守点茶药。问日本皇帝姓名。答帝王无姓。虽有名庶人不知。又问石桥贵不。答极贵。退还出还廨院。见普照明觉禅师影像。又见右行廊行康行者影。真身以漆涂彩色。作定印端坐入灭形也。未时还本寺。申时主以使请。即参向。以种々珍菓进酒。予虽固辞及两度。寺主四坏。陈咏一坏。七时行法了。轿担二人各与钱卅文。


廿一日(庚子)
辰时。参堂有讲会。先呗无散华作法。如杭州兴教寺。巳时文法大师来请。赖缘供奉。快宗供奉共行向。有茶汤糖饼。午时出食堂别飨。寺主所(【考】所松学两本作取)储小僧钱一贯。赖缘供奉百二十文。快宗供奉百文。五人各五十文。八十余人皆有钱。良玉。借天台山记。植教主借律行相。七时行法了。


廿二日(辛丑)
天晴。午时法华法堂庄严。与良玉。黑木瑠璃装束念珠一串。依频乞也。未时禹珪舍与塞山子诗一帖。中心为悦。七时行法。经三卷了。寺主大师许送纳袈裟一具。日本织物横皮。依被要。又送镜筥一口。两度返事在右。(【考】松学雨本作左可也。)


   仲方启。兹者伏蒙。
   日本国法主阿闍梨大师特舍
   法衣一件。
   覆膊一件。已受领讫。感佩之至。不任下怀。
   谨具状尘(【考】尘或庆字)
   谢。伏惟
   法慈甫赐
   孚察。不宣。天台山勅景德国清寺主临坛赐紫仲芳上
  日本国法主阿闍梨大师
       五月二十二日状
   又承
   法慈。特示镜筥
   一口。深感
   厚意勤笃。不散推转。谨 上
   谢。毋宣。天台国清寺主临坛赐紫仲芳复
  日本国大云寺主国师(【考】主松学两本作末)
      五月二十二日 ▆(【考】▆云本作▆。阁本▆。松本▆。学本五。盖花押也。)


廿三日(壬寅)
天晴。辰时寺主副寺主监寺诸老宿等来集。见法花坛庄严。思未曾有。巳时惟照闍梨来。借善财知识抄。普贤十愿释了。曰宣(【考】宣松学两本作植)闍梨来。借天台大师衣座室像观心诵经法一卷了。见鵶鹊鸟。似乌颇小。腹白背黑。羽白班也。午时以善久长命(【考】命宜作明)为使。大慈寺副寺主许送莲子绀琉璃装束念珠一连。石桥印成闍梨许送赤木有银打立笠大念珠一连虽乞槵子。依无槵子以赤本送已。七时行法了。


廿四日(癸卯)
天晴。辰时所住十方教院讲堂有讲会。鸿植闍梨为讲师表白。後只以读天台大师传一枚为事。最奇怪也。申时寺主房有茶药菓子。七时行法了。


廿五日(甲辰)
天晴。午时寺主斋。未时赤城寺中式闍梨来。借天台大师遗旨一卷。南岳七代记一卷。寺主来点茶。志与良玉。禹珪。如爽三人各上纸三帖。依住一院亲也。愿初。释贤。道(【考】道松学两本作通)新。元吉(【考】吉阁本作古)各二帖。一院住人也。鸿植闍梨四帖。行者禹昌绫二丈。细布三丈。依能书人今见要书故也。禹珪细布一端。为来日吉(【考】吉云阁两本作吉。松学两本作苦。)台州共人惟袴料切々乞取也。台州申状令书良玉。能书人也。七时行法了。


廿六日(乙巳)
天晴。午时寺主。禹珪。陈咏诸共乘轿出寺。先向天台县。谒知县。问寂照(【考】赐紫圆通大师源信弟子)入唐年记。答六十一年。次问奝(【考】赐紫法济大师)入唐。答八十一年。见皇太后御法华经。感喜无极。有茶汤退出向监酒许。县第三官人也。有[共/木]药。第二官人推官秘书。依向抗州不谒。寺主归寺。三人赴州。从寺过四十五里至泊步宿。七时行法了。途中於轿加诵经六卷。


廿七日(丙午)
天晴。卯时出泊(【考】泊原本作伯今从上文)步。过五里入临海县了。於[共/木]院见百五岁老翁。公家被宛日食(云々)。依耳不听。问往事过了。申时过五十里至丹丘驿并永福院。石色赤故名丹丘也。山以赤岩叠。过一里入州城朝京门。至国清寺廨院。有元表白从国清寺来会。告云。台州是屈毋龙王宅。地名丹丘。水名灵水。山名小固山。城(【考】城上诸本有山字)名白云城。去天台县九十里。章安寺者在(【考】在原本作有两傍注改在)临海县东。一日至寺(云々)七时行法了。


廿八日(丁未)
雨下。辰时参向州衙。谒知州少卿。先(【考】先松学两本作元)来向阶下。次共登着寄子。通判郎中(第二官人)着。赤衫与使君对坐。次小僧坐奥。竝有二座。推官秘书都监大保二人坐。小僧以通事申云欲安下国清寺由。即奉国清寺牒并自牒。令览杭州牒。(【考】牒三字诸本作牓)。有点汤。退出之间使君被送。从阶下切告令归了。次向司理秘书衙。有点[共/木]药。依大雨下归廨院了。未时依有使行向通轿郎中衙。以通事示子细。有[共/木]药石寄轿於前。固辞返出於门外乘。次向法曹秘书。点[共/木]石。寄轿於前。虽切固辞以传人执以自手引乘。愗乘出了。退归宿房。房人々来集不可记尽。陈四郎名永来。志与茶小器十口。种々菓子。酒等。七时行法了。


廿九日(戊申)
雨大下。辰时向都监大保衙。有[共/木]药。次向。监酒殿直衙。有[共/木]药。次参开元寺。今名景德寺。广大伽蓝也。於大门谒管内僧判宦赐紫觉希。赐紫久良。二人同共入院々。礼佛烧香。於僧判宦房有[共/木]药。次向教主闍梨若明房。点[共/木]汤。次参寺主都僧正房。有[共/木]汤。年六十二。最可云高僧。次於藏院谒监祝侍禁。同谒子鸿长老。有点[共/木]。登楼礼五百罗汉。退归宿房。七时行法了。


六月初一日(己酉)
天晴。巳时通判郎中斋。客有子鸿长老。三前皆银器筋匙。斋後通判问云。以凡夫眼见三千界如何。答了。又问法华修行方轨。答了。借观心住(【考】住阁本作注。他本作经今据原本。)法华经。可借约束了。告云虽在俗身。常持法华最至要也者。未时归了。开元寺都僧正觉照大师子章并台州管内僧判官赐紫觉希二人。先出。文状。即来坐面谒点[茶-卄+北]了。被乞念珠。各约束了。次鸿长老来坐殷懃。申时参府被告三日斋由。州牒二通持来。杭州返牒。天台返牒。二人使合与五十文钱。七时行法了。


二日(庚戌)
天晴。午时司理秘校。法曹秘书。主薄秘校。三人乘轿来向烧香。司理以书问云。金刚经是名一合相。其义如何。答了。次问。歌利王(【考】歌原本作竒或哥字欤)何人。答了。问如筏喻者意何。答了。问如梦等譬何。一々答了。感欢无极。未时向学堂谒学头。上表案文预了。归宿了。顺敢赐紫永明来谒。申时禹珪取表案来。求能书人间。虑外能书冠者来。令书写了。


  表文
  大日本国延历寺阿闍梨大云寺主传灯大法师位臣ム。
  欲乞
  天恩巡礼五台并大兴善寺青龙寺等圣迹
  有厶从少年时有巡礼志。传闻。江南天台。定光垂迹
  於金地。河东五台。文殊现身於岩洞。将欲寻其本处
  巡礼圣迹。而为大云寺主三十一年。护持左丞相二
  十年。如此之间不遂本意。令龄满六旬。余喘不几。
  若不遂鄙怀。後悔何益。因之得谢(【考】谢字原本不明或附字欤)商客
  船所参来也。就中。天竺道猷登石桥。而礼五百罗汉。
  日域灵仙入五台而见一万菩萨。厶性虽顽愚。见贤
  欲齐。先巡礼圣迹。次还天台。修身修行法华秘法。专
  求现证。更期极乐。所随身天台真言经书六百余卷。灌
  顶道具三十八种。至于真言经仪轨。持参青龙寺经藏。
  糺其讹谬。伏望
  天恩早赐 宣头。将遂素意。臣厶陈表以
  闻。
  熙宁五年六月日大日本国延历寺阿闍梨大云寺主
             传灯大法师位臣厶上表


酉时从府有使。明日斋者。七时行法了。


三日(辛亥)
天晴。巳时参府。依有使者也。衙南面向山有斋处。少卿对坐。奥有一座。老宿道士着白练衫付黑裳。袖口付黑绢广二寸许。不用带。头有增背长垂。三前以银器筋匙竝置斋了。置钱五文以白糸贯之。糸长埀。道士三□□□卿(【考】卿上□恐少字残畵似之)问云。法华名经其义何。书□义文答了。众生与如来一偈。是大摩诃衍一偈。书献了。次书问仙佛二经何胜。答以佛教最为胜。退出时。奉表早可奏由约束了。安下国清寺由委承了。午二点出廨院过五十里。申时至国清寺庄宿。房主老僧响应无极。与宿料钱五十文了。七时行法了。轿间诵加经七卷。


四日(壬子)
大雨下。卯时出宿。午时过五十里。到国清寺人力七人。各与二百文。申时向寺主房。好茶菓子。七时行法了。轿间加诵经六卷。开元寺都僧正文状案文为後日书置也。


  都僧正觉照大师 子章
    右子章谨只候。(【考】左各本作在云本改右今从之)
    起居
  □□(【考】缺字左松学两本注)阿闍梨大师。伏□(【考】□恐取字)
     旨。(【考】旨上恐脱慈字)
   牒件状如前。 谨牒。
    熙宁五年六月 日 都僧正觉照大师子章牒


【奥书】


承久二年卯月八日 一校了


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一(终)


(〔表纸〕五台山记卷第一报恩藏トアリ里ニ嘉应二年後白河院御下文案一道承元四年当殿下御下文案一通ノ文书アリ)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藏经补编 第32册 目录 下一篇八宗纲要钞 【二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