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如实知见(十一)
2019-02-23 13:20:03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557次 评论:0

附录一


巴利词汇集


(译者注:正如英文本编者原序中提到的,有些巴利文专有名词很难直接译成英文,所以在英文本正文中保留巴利原文,而将它们的定义或解释收录于此;这部份乃是针对英文读者的需要所做的。在此中译本里,几乎全部的巴利文都已翻成中文,原无另外再作解释的必要;但是一方面考虑到此部份对中文读者也有参考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了翻译工作的完整性,所以仍然将它翻译出来。)


Abhidhamma-阿毗达摩,阿毗昙,胜法,对法:上座部三藏(Tipitaka)当中的第三种藏;比经藏更高深层次的佛法;主要讨论究竟的真实法。在本书观禅部分涉及许多阿毗达摩中的法则。


anapana-安那般那:入息与出息。正念专注于呼吸;止禅与观禅的一种修行法门。


arahant-阿拉汉:上座部佛教修行的最终阶段。阿拉汉已经灭除一切烦恼,在他或她死亡(般涅盘)之后即不会再生死轮回。


bhante-尊者:在家人对比库,或下座比库对上座比库的一种尊称。


bhavavga-有分:同一种心相续不断地生起,只在有心路过程产生时才间断。有分的对象也就是前世临死时最后的对象。有分与其对象都非常微细,唯有以禅定之光才能看见。


bhikkhu / bhikkhuni-比库 / 比库尼 :比库必须遵守二百二十七条波提木叉戒及许多微细戒。在上座部佛教中比库尼的传承已断。


bodhisatta-菩萨:发愿成佛的人;大乘佛教的理想。在他证悟之前已经于无数生中修习菩萨行;证悟之后则成为佛陀。


brahma-梵天:在佛教的宇宙观当中讲到,梵天神居住在三十一界当中的上二十界;人的肉眼无法看见他们,但可以用禅定之光来看见。梵天界比人界更高超许多。


Buddha-佛陀:没有老师指导而自己达到完全觉悟的人;他发现并教导四圣谛。


deva-天神:居住在紧接于人界之上的天界。人的肉眼无法看见,但借着禅定之光可以看见他们。


Dhamma-法:佛陀的教导;圣谛。


dhamma-法:现象;心的对象。


(译者注:法这个字用在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含义,必须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决定到底法指的是哪一种含义。)


jhana-禅那:对于特定对象高度与微妙的专注状态;心保持觉知并且愈来愈清净。


kalapa-色聚:微细粒子;世俗谛所见到的色法最小单位。人的肉眼无法看见;用禅定之光则能看见。


kamma-业:行为。做善行的动机之力量能产生善报;做恶行的动机之力量能产生恶报。


kasina-遍,遍处,一切的,全部的:止禅的修行对象;每一种各代表世俗谛所认为的一种实质。如:地、色、空、光等。


Mahayana-大乘:盛行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蒙古、尼泊尔、不丹与西藏的佛教传统。(这次禅修的听法者大多数是大乘的比库与比库尼)


Mahathera-大上座,大长老:出家受比库戒后戒腊二十年或二十年以上的资深比库。


Nibbana-涅盘:最后的证悟。寂灭界。究竟真实法的一种,在辨识与超越真实名色之后所证悟到的。当观智成熟之后就能透视到;它是无我而独一恒常与寂静的。不是一个地方(言语无法描述涅盘,因为涅盘超越言语所依靠的观念领域之上。)


nimitta-相,禅相:征象。禅修者专注的影像。依靠想与专注的程度而由心产生。


parikamma-nimitta-遍作相:修行的准备相。


uggaha-nimitta-取相:与修行对象完全相同的内心影像(内心复制的相)。


patibhaga-nimitta-似相:取相经过净化与清晰化的变体;当想与专注稳定时出现。


Paccekabuddha-辟支佛:没有老师指导而自己觉悟的人。他发现四圣谛,但不能教导别人。


Pali-巴利:佛陀所用的印度古代语言。上座部所有的教典都是以巴利文记载;除此之外的巴利文已不存在。


parami-波罗蜜:十种波罗蜜:布施、持戒、出离、般若、精进、忍辱、实语、决意、慈心、舍心。经常为他人利益而修习的德行。


Parinibbana-般涅盘:佛陀、辟支佛或所有其它阿拉汉的死亡。般涅盘之后不再有生死轮回,不再有名色。


peta-饿鬼:居住于比人界低,但比畜生界高的生存界。人的肉眼无法看见;在禅定之光中可以看见。


rupa / arupa-色 / 无色。


samatha-奢摩他,止禅:宁静。禅定的修行法门。将心专注于一个对象,并培育愈来愈高的专注程度;心藉此而变得宁静。


savgha-僧伽,僧团:众;群集。过去、现在、未来全世界的所有比库当作一个僧团;或个别的一群比库,如:住在同一所寺院内的所有比库。


sila-戒,尸罗:八圣道分当中道德行为的部份:正语、正业、正命。是所有不同身份佛教徒都必须遵守与培育的。


sutta-经,契经,修多罗:巴利三藏第二种藏当中的单一部圣典(单一部经)。佛陀就现实层次的教导;涉及世俗谛与胜义谛。


Tathagata-如来:如是而去(或来)之人;佛陀自称时所用到的一种名号。


Theravada-上座部:盛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寮国(老挝)、柬埔寨(高棉)的佛教传统。(帕奥禅师是上座部的比库)


(译者注:不少大乘的佛教徒认为上座部是小乘。事实上,上座部与小乘是不同的两回事,理由如下:(一)、根据历史的证据,在佛教分裂成大乘与小乘之前数百年,上座部就已经从印度传到斯里兰卡;所以在上座部的典籍当中并无大乘与小乘的名称。在印度后来分裂出来的小乘早已不存在。(二)、在上座部圣典中,佛陀也教导修行菩萨道的一套完整方法。(三)、尽管大多数上座部佛教徒追求解脱道,但从古至今仍不乏发心真实修行菩萨道的人。基于此三项理由可知,将上座部认定为小乘并不恰当。)
vipassana-毗婆舍那;观禅:辨识真实名色与因果的自性相,以及它们无常、苦、无我的共相之修法。

 

附录二


帕奥禅修中心


缅甸MYANMAR


帕奥禅林(总部)(出家众或在家众皆可至此修行)


Pa-Auk Tawya Meditation Centre,


Mawlamyine, Myanmar.


电话:032-22853(国际电话请拨:00-95-32-22853)


信件请寄:


Pa-Auk Tawya Meditation Centre,


c/o Major Kan Saing (Rtd.)


653, Lower Main Road, Mawlamyine, Myanmar.


仰光分部


Thanlyin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Centre


( Pa-Auk Tawya Branch )


Silawah Road, Phayagone Thanlyin, Yangon, Myanmar.


电话:056-21927(00-95-56-21927)(办公室):056-21830(00-95-56-21830)(住宿处)


仰光联络人:


1. U Thet Tin(通英语)


30, Myananda Lane, Yankin P.O. Yangon, Myanmar.


电话:01-577213(00-95-1-577213)


2. U Khin Maw & Daw Tin Aye Kyaw(通英语)


No.59, 11 Street, Lanemadaw Township, Yangon,Myanmar.


电话:01-224352(00-95-1-224352)


3. U Ba Wan郑育源老师(通英语、华语)


No.120, 3rd floor, Bo Ywe Street, Latha Township, Yangon, Myanmar.


电话:01-274424(00-95-1-274424)


斯里兰卡SRI LANKA


请联络:


The Venerable N. Ariyadhamma Mahathera,


Sri Gunawardana Yogasramaya,


Galduwa, Kahawa, 80312,


Sri Lanka.

 

帕奥禅师简介


法名阿钦纳(Acinna 意为「惯行」)。


一九三四年出生於缅甸中南部兴达塔镇(Hinthada Township)雷钟(Leigh Jhyaung)村庄。


一九四三年(九岁)於同村的萨林寺(Sa Lin Monastery)依止乌 叟衲(U Sona)长老披剃出家受沙弥戒。


一九五四年(二十岁)在兴达塔镇内的耶吉寺(Ye Gyi Monastery)依乌 班尼亚(U Pabba)长老受比库戒。


一九五六年(二十三岁)参加僧伽会考,取得Dhammacariya(法师)的资格。


一九六四年(三十岁)时曾跟随数位当代长老学习四界分别观、出入息念、观禅等业处多年,随後於塔东镇(Thaton)尼明达拉山(Nemindara Hill)达温居(Tawaing Gyi)森林、召特隆山(Kyauk Talon )乐心寺(Citta Sukha Monastery),以及叶镇(Ye Township)附近的阿馨丛林寺(Ahsin Tawya)等,渡过十余年的潜修时光 兼习头陀行(dhutavga)。在这期间,依据巴利圣典及其相关注疏,深入研究禅修理论以配合止观实践。


一九八一年(四十七岁)应乌 阿伽尼亚 (U Aggabba)长老之邀接任帕奥禅林住持,开始教授内部住众禅修,因其教法殊胜,目前依止学众已增至数百人,其中不乏来自世界各国之僧伽及爱好禅修人士。现於缅甸国内,除了毛淡棉帕奥禅林本部之外,於首都仰光,北缅曼德里及东枝等市亦设有分部。


所授禅法乃依据《清净道论》中三学、七清净及十六观智之次第,强调禅修者应以「戒清净」为定、慧二增上学之基础。因人之根器与需要,一般由「安那般那念」(出入息念)或「四界分别观」入门,遍修入禅业处,例如:三十二身分、白骨观、十遍、四护卫禅(慈心观、佛随念、不净观及死随念)、四无色禅,得色、无色界八定之後,进而转修色业处、名业处、缘起、诸究竟法之「相、作用、现起与近因」及观禅(毗婆舍那)。


禅师更於教学之余,以八年时间完成五本共约三千六百页之钜著《趣向涅盘之道》(Nibbanagaminipatipada),其内容为 


一 「出入息念」与「色业处」


二 「名业处」


三 「缘起」


四 「相、作用、现起与近因」


五 「观禅」(附「止禅」)


禅师於一九九六年受到缅甸政府肯定,获颁 Mahakammatthanacariya (大业处阿黎,即大禅师)的荣誉。於一九九九年再受颁布 Aggamahakammatthanacariya(最高大禅师)的荣誉。 

 
近年广受台湾、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国邀请教授止观禅法。

 

帕奥禅师已经汉译的著作


《观察缘起》《去尘除垢》《转正法轮》《如实知见》《菩提资粮》《正念之道》《智慧之光》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菩提資糧 下一篇一行禅师文集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