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一)
2019-03-19 13:41:5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506次 评论:0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作者:玛欣德尊者


 

  本书的重点在于教导如何修习入出息念业处以培育定力。然而,止观禅修必须以佛陀的教导为依据,以持戒清净为前提。于是,这本汇编了中译巴利语圣典、戒律资料和禅修指导三部分。

 

序言

 

  随着这两年经常有机会到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止观禅修营,很希望能够为广大的禅修爱好者们准备一本简明系统的禅修入门手册。


  2008年4月至7月间,在中国江西省宝峰禅寺连续举办了九期“帕奥止观禅修营”。在这三个多月期间,为了让国内更多的禅修爱好者有机会接触和体验上座部佛教传承的止观禅修方法,为了方便那些为生计奔波的工薪阶层也能抽空请假参加,因此,禅修营在时间的安排上是以十天(或七天)为一期。然而,在每一期禅修营的开营仪式上,都要重复地讲授八戒的持犯,以及传授禅修业处,对于部分全程参加的禅修者来说,也许已经是老生常谈、耳熟能详的事了。于是,笔者便把禅修营的一些文字资料、录音文字稿,以及之前翻译编写的戒律资料汇编成册,以飨禅者。


  此书的重点本来是在第三篇——如何修习入出息念业处以培育定力。然而,止观禅修必须以佛陀的教导为依据,以持戒清净为前提。于是,这本汇编了中译巴利语圣典、戒律资料和禅修指导三部分内容的小册子,便名为《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本书正文分为三篇:


  第一《圣典篇》——共收录了15部经文,内容主要是在江西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期间所开示过的经文,以及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传统中比较常见且重要的圣典。所选译经文的顺序是按照巴利经藏的原来次第,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的先后而编排的。


  第二《学处篇》——按上座部佛教传统的受戒方式,收录了受持在家五戒、八戒、出家尼十戒的方法,并从《律藏》以及相关的义注中翻译编写了沙马内拉十戒的持犯。有心持戒者应当好好地学习此十戒。虽然十戒属于出家众(包括沙马内拉和十戒尼)的根本学处,但由于居士受持伍波萨他八戒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出家众学习,体验类似出家梵行般的生活,因此,十戒中的前面九条学处与伍波萨他八戒的持犯完全相同。假如在家众有条件暂时地放置钱财的话,他们甚至可以在某段时间内学习受持全部十戒。此外,本篇末还收录了《敬僧须知》一文,提供那些有机会亲近上座部僧宝者了解敬僧护戒的具体做法。


  第三《业处篇》——着重介绍入出息念的经典释义以及实际禅修方法。本篇内容是由在缅甸帕奥禅林以及在中国江西宝峰寺禅修营里所作的开示录音整理而成的,故带有较浓厚的口语色彩。通过本篇开示稿,希望能够提供有心实践上座部止观的禅修者们一份比较全面系统而且切实可行的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本文用了很大篇幅来纠正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偏差,无非是想说明:修习入出息念是很简单、直接的,请不要用很复杂的心来对待单纯、自然的呼吸!


  另外,书后还收录了《巴利语汇解》,借助对与本书有关的一些巴利语专有名词的解释,提供给有心学习与继承上座部佛教传统的华人弟子们一份更符合巴利语原意的名词汇解与学习资料。[1]


  有一定佛学基础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在本书中对一些人名、地名等巴利语专有名词采用了新的音译。比如北传佛教的“比丘”(梵语bhiksu的古音译),本书依巴利语bhikkhu音译为“比库”;汉传佛教的专有名词“沙弥”(梵语sramaneraka的讹略音译),今依巴利语sàmanera音译为“沙马内拉”;北传佛教的“阿罗汉”(梵语arhant的古音译),今依巴利语arahant音译为“阿拉汉”等。


  众所周知,这些北传佛教的音译术语绝大部分是从梵语(Sanskrit)翻译过来的,而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经典语言是巴利语(Pali)。由于这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支,故本书对这些巴利语专有名词将根据巴利语的实际读音进行重新拼译。同时,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底语(Magadhi,摩揭陀语),这种语言在两千多年以来一直都被上座部佛弟子们尊奉为佛陀的语言(Buddhavacana)和圣典语(Pali-bhasa),受到广泛的学习与使用。当今,对上座部佛教以及巴利语感兴趣的华人越来越多,编译者在此希望借着对部分巴利语专有名词采用直接拼读(新音译)的方法,来帮助诸善人们了解和学习巴利语。


  在此,感谢上海的宋燕、海玉等居士帮忙将第三篇的开示录音输入为文字稿,感谢广州的谭铭、周爱华居士进行文字校对工作。也感谢江西宝峰禅寺上衍下真法师助成本书的编写与印行流通。


  最后,笔者谨将此书献给他尊敬的戒师缅甸帕奥禅师(The most Venerable Pa-Auk Tawya Sayadaw),并把编译本书的功德回向给他的父母亲、诸位师长、同梵行者、所有热爱正法的人,以及一切有情,希望大家随喜的功德,能成为早日证悟涅槃的助缘!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玛欣德比库 (Mahinda Bhikkhu)

  
序于江西宝峰禅寺

  
2008-05-10

 

圣典篇


大念处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大念处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古卢国名为甘马萨昙马的古卢市镇。


  在那里,世尊对比库们说:“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总说


  “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


  哪四种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之贪、忧。

  
——总说结束——

  

身随观  入出息部分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身随观身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


  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诸比库,犹如熟练的辘轳匠或辘轳匠的学徒,在长转时了知:‘我在长转。’在短转时了知:‘我在短转。’


  诸比库,同样地,比库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入出息部分结束——

  

身随观  威仪路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行走时,了知:‘我行走。’或站立时,了知:‘我站立。’或坐着时,了知:‘我坐着。’或躺卧时,了知:‘我躺卧。’无论身体所处如何,只是如实地了知。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威仪路部分结束——

  

身随观  正知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持桑喀帝、钵与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正知部分结束——

  

身随观  厌恶作意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此从脚底以上、从发顶以下、为皮肤所包的身体,观察充满种种之不净:‘于此身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诸比库,犹如两端开口之袋,装满了各种谷类,比如稻米、米、绿豆、豆、芝麻、米粒。有眼之人打开之后,即能观察:‘这是稻米,这是米,这是绿豆,这是豆,这是芝麻,这是米粒。’


  同样地,诸比库,比库对此从脚底以上、从发顶以下、为皮肤所包的身体,观察充满种种之不净:‘于此身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厌恶作意部分结束——

  

身随观  界作意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诸比库,犹如熟练的屠牛者或屠牛者的学徒,杀了牛并切成肉片之后,坐在四衢大道。同样地,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界作意部分结束——

  

身随观  九墓地部分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死后经一日,经两日或三日,已经肿胀、青瘀、脓烂。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正被乌鸦、兀鹰、鹫、苍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种虫所噉食。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骨锁尚有肉有血,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肉,为血所污,由筋腱连结着……骨锁已无血、肉,由筋腱连结着……已无连结的骨头散落各处:一处为手骨,另一处为脚骨,另一处为踝骨,另一处为胫骨,另一处为股骨,另一处为髋骨,另一处为肋骨,另一处为脊椎骨,另一处为肩胛骨,另一处为颈椎骨,另一处为颚骨,另一处为齿骨,另一处为头骨。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而住。


  再者,诸比库,如同比库见到被丢弃在墓地里的尸体,骨头白如螺贝之色……骨头堆积经过三四年……骨头腐朽成为粉末。他比较于此身:‘此身也有如是之法,如是之性,无法避免如此。’


  如此,或于内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内外身随观身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身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身随观身而住。

  
——九墓地部分结束——

  
——十四种身随观结束——

  

受随观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受随观受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感到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乐受。’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苦受。’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了知:‘我感受到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如此,或于内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内外受随观受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受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受’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受随观受而住。

  
——受随观结束——

  

心随观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心随观心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于有贪心,了知:‘有贪心’;离贪心,了知:‘离贪心’。有瞋心,了知:‘有瞋心’;离瞋心,了知:‘离瞋心’。有痴心,了知:‘有痴心’;离痴心,了知:‘离痴心’。昏昧心,了知:‘昏昧心’;散乱心,了知:‘散乱心’。广大心,了知:‘广大心’;不广大心,了知:‘不广大心’。有上心,了知:‘有上心’;无上心,了知:‘无上心’。得定心,了知:‘得定心’;无定心,了知:‘无定心’。解脱心,了知:‘解脱心’;未解脱心,了知:‘未解脱心’。


  如此,或于内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外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内外心随观心而住。或于心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心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心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心’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于心随观心而住。

  
——心随观结束——

  

法随观 盖部分


  那么,诸比库,比库又如何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内[心]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有欲贪。’内[心]不存在欲贪,了知:‘我内[心]没有欲贪。’他了知未生起的欲贪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欲贪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欲贪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有瞋恚。’内[心]不存在瞋恚,了知:‘我内[心]没有瞋恚。’他了知未生起的瞋恚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瞋恚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瞋恚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有昏沉、睡眠。’内[心]不存在昏沉、睡眠,了知:‘我内[心]没有昏沉、睡眠。’他了知未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昏沉、睡眠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昏沉、睡眠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有掉举、追悔。’内[心]不存在掉举、追悔,了知:‘我内[心]没有掉举、追悔。’他了知未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的掉举、追悔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的掉举、追悔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内[心]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有疑。’内[心]不存在疑,了知:‘我内[心]没有疑。’他了知未生起之疑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疑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疑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五盖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盖部分结束——

  

法随观 蕴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五取蕴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五取蕴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了知]:‘如是色,如是色之集,如是色之灭;如是受,如是受之集,如是受之灭;如是想,如是想之集,如是想之灭;如是诸行,如是诸行之集,如是诸行之灭;如是识,如是识之集,如是识之灭。’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五取蕴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蕴部分结束——

  

法随观 处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六种内、外处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六种内、外处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了知眼,了知色,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耳,了知声,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鼻,了知香,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舌,了知味,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身,了知触,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他了知意,了知法,也了知缘此二者而生起之结;他了知未生起之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生起之结如何舍断,也了知已舍断之结于未来如何不再生起。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六种内、外处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处部分结束——

  

法随观 觉支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七觉支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七觉支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内[心]存在念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念觉支。’内[心]不存在念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念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念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念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择法觉支,了知:‘我内[心]有择法觉支。’内[心]不存在择法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择法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择法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择法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精进觉支,了知:‘我内[心]有精进觉支。’内[心]不存在精进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精进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精进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精进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喜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喜觉支。’内[心]不存在喜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喜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喜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喜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轻安觉支,了知:‘我内[心]有轻安觉支。’内[心]不存在轻安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轻安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轻安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轻安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定觉支,了知:‘我内[心]有定觉支。’内[心]不存在定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定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定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定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内[心]存在舍觉支,了知:‘我内[心]有舍觉支。’内[心]不存在舍觉支,了知:‘我内[心]没有舍觉支。’他了知未生起的舍觉支如何生起,也了知已生起的舍觉支如何修习至圆满。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七觉支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觉支部分结束——

  

法随观 谛部分


  再者,诸比库,比库对四圣谛而于法随观法而住。诸比库,比库又如何对四圣谛而于法随观法而住呢?


  诸比库,于此,比库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

  
——第一诵分结束——

  

广说苦谛


  诸比库,何谓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


  诸比库,什么是生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库,这称为生。


  诸比库,什么是老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诸比库,这称为老。


  诸比库,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断绝。诸比库,这称为死。


  诸比库,什么是愁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诸比库,这称为愁。


  诸比库,什么是悲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诸比库,这称为悲。


  诸比库,什么是苦呢?诸比库,身体的苦,身体的不适,由身触而生的痛苦、不适感受。诸比库,这称为苦。


  诸比库,什么是忧呢?诸比库,心的苦,心的不愉快,由意触而生的痛苦、不适感受。诸比库,这称为忧。


  诸比库,什么是恼呢?诸比库,若是由于具足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诸比库,这称为恼。


  诸比库,什么是怨憎会苦呢?于此,凡是那些不可喜的、不可爱的、不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那些意图不利者、意图无益者、意图不安乐者、意图不安稳者,若与他们一起交往、会合、共聚、结合。诸比库,这称为怨憎会苦。


  诸比库,什么是爱别离苦呢?于此,凡是那些可喜的、可爱的、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那些希望有利者、希望有益者、希望安乐者、希望安稳者,母亲、父亲、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亲,若不能与他们一起交往、会合、共聚、结合。诸比库,这称为爱别离苦。


  诸比库,什么是所求不得是苦呢?诸比库,有生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生法,希望生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老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老法,希望衰老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病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病法,希望疾病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死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死法,希望死亡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有愁、悲、苦、忧、恼诸法的诸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愿我们将没有愁、悲、苦、忧、恼诸法,希望愁、悲、苦、忧、恼不要到来!’然而却不能达成这样的欲求,这也是所求不得苦。


  诸比库,何谓‘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呢?这就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诸比库,这些称为‘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诸比库,这称为苦圣谛。

  

广说集谛


  诸比库,何谓苦集圣谛?此爱是再有,与喜、贪俱,于处处而喜乐,这就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然而,诸比库,此爱于何处生起而生起,于何处止住而止住呢?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什么是世间喜色、悦色呢?眼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耳于世间……鼻于世间……舌于世间……身于世间……意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于世间……声于世间……香于世间……味于世间……触于世间……法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


  眼识于世间……耳识于世间……鼻识于世间……舌识于世间……身识于世间……意识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眼触于世间……耳触于世间……鼻触于世间……舌触于世间……身触于世间……意触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眼触生受于世间……耳触生受于世间……鼻触生受于世间……舌触生受于世间……身触生受于世间……意触生受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想于世间……声想于世间……香想于世间……味想于世间……触想于世间……法想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思于世间……声思于世间……香思于世间……味思于世间……触思于世间……法思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爱于世间……声爱于世间……香爱于世间……味爱于世间……触爱于世间……法爱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寻于世间……声寻于世间……香寻于世间……味寻于世间……触寻于世间……法寻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


  色伺于世间……声伺于世间……香伺于世间……味伺于世间……触伺于世间……法伺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生起而生起,于此处止住而止住。诸比库,这称为苦集圣谛。


  
广说灭谛


  诸比库,何谓苦灭圣谛?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然而,诸比库,此爱于何处舍断而舍断,于何处灭除而灭除呢?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什么是世间喜色、悦色呢?眼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耳于世间……鼻于世间……舌于世间……身于世间……意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于世间……声于世间……香于世间……味于世间……触于世间……法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


  眼识于世间……耳识于世间……鼻识于世间……舌识于世间……身识于世间……意识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眼触于世间……耳触于世间……鼻触于世间……舌触于世间……身触于世间……意触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眼触生受于世间……耳触生受于世间……鼻触生受于世间……舌触生受于世间……身触生受于世间……意触生受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想于世间……声想于世间……香想于世间……味想于世间……触想于世间……法想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思于世间……声思于世间……香思于世间……味思于世间……触思于世间……法思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爱于世间……声爱于世间……香爱于世间……味爱于世间……触爱于世间……法爱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寻于世间……声寻于世间……香寻于世间……味寻于世间……触寻于世间……法寻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


  色伺于世间……声伺于世间……香伺于世间……味伺于世间……触伺于世间……法伺于世间是喜色、悦色,其爱即于此处舍断而舍断,于此处灭除而灭除。诸比库,这称为苦灭圣谛。

  

广说道谛


  诸比库,何谓导至苦灭之道圣谛?此即八支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


  诸比库,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这称为正思惟。


  诸比库,什么是正语呢?离虚妄语、离离间舌、离粗恶口、离杂秽语。诸比库,这称为正语。


  诸比库,什么是正业呢?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库,这称为正业。


  诸比库,什么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


  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


  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诸比库,这称为正定。


  诸比库,这称为导至苦灭之道圣谛。


  如此,或于内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内外法随观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坏灭之法而住,或于法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而住。他现起‘有法’之念,只是为了智与忆念的程度。他无所依而住,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


  诸比库,比库乃如此对四圣谛而于法随观法而住。

  
——谛部分结束——

  
——法随观结束——

 

  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年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


  诸比库,且放置七年。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六年者……五年……四年……三年……两年……一年……诸比库,且放置一年。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个月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


  诸比库,且放置七个月。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六个月者……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两个月……一个月……半个月……诸比库,且放置半个月。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天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


  正如所说的:‘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乃因此而说。”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大念处经》脚注部份:


  [1]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无论是受戒、读诵、讲经、闻法等正式场合,还是在经典的题首,都会用这句话来向我们的佛陀、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致敬。其大致的读音为“那摩达思,帕嘎瓦多,阿拉哈多,三马三布他思!”


  2 大念处经 (Mahàsatipaññhànasuttaü):译自D.22; M.10。


  世尊在该经中说:有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于身随观身而住,于受随观受而住,于心随观心而住,于法随观法而住。接着教导了四念处的21个禅修业处:身念处14——入出息念、威仪路、四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以及九墓地观;受念处1;心念处1;法念处5。


  修四念处即是修止观。止观是依禅修的次第而说,四念处则是依禅修的所缘而说。在此四念处中,身念处包括修习止业处(samatha kammaññhàna)和观业处(vipassanà kammaññhàna),受、心、法三种念处只是修习观业处。


  由于本经教导修习止观的完整方法,在上座部教区备受重视、教导与修习。


  3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ùu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4 一行道:巴利 eka(一;单独)+ayana(行走;走向;道路)+magga(道路),意为单向道,独行道,单独的道路,通往唯一之道。对此,义注举出了以下不同的释义:


  1.单向道:此道乃单向之道,而非双向性的道路。


  2.独行道:应单独行走之道。单独,即以远离、独处之心舍离人群众会;行,即前进,或谓由此轮回走向涅槃之义。


  3.独一之道:独一即最胜者,亦即世尊,因世尊乃一切有情中之最胜者。这条道路虽然也有其他人行,但世尊乃是其开创者故。


  4.独有之道:唯有于此法、律中才具有,乃外道所无者。


  5.通往唯一之道:虽然在初始阶段有各种不同的入门修行方法,但到后来都只通往唯一的涅槃。因为导向唯一、最胜的涅槃,故为一行道。


  5 如是,此比库依照“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平静身行而出息。’”的修习,而于入出息相(似相)次第生起四种禅那,他从禅那出定之后,把取入出息或禅相。


  义注把以入出息禅那为基础而修习观业处者分为两类,即入出息行者与禅那行者:


  1、入出息行者思维:“此入出息依止什么?”“依止依处。业生身称为依处,而四大与所造色称为业生身。”他如此而把取色。然后于彼所缘中观照触、受、想、思、识五种为名。他如此把取名色后再寻找它们的因,见到无明等缘起法:“这些只是缘与缘生法而已,此外并没有有情或人。”从而超越疑惑。他观照名色法及其因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令其观智次第增长,乃至到达阿拉汉。这就是一位入出息行者证悟阿拉汉的出离之门。


  2、禅那行者亦思维:“这些禅支依止什么?”“依止依处。业生身称为依处,禅支称为名,业生身为色。”他如此差别名色后再寻找它们的因,见到无明等缘相:“这些只是缘与缘生法而已,此外并没有有情或人。”从而超越疑惑。他观照名色法及其因的三相而令其观智次第增长,乃至到达阿拉汉。这就是一位禅那行者证悟阿拉汉的出离之门。


  6 如此,或于内身:他如此或对自己的入出息身随观身而住。


  或于外身:或对他人的入出息身。


  或于内外身:或有时对自己、有时对他人的入出息身随观身而住。以这种熟练的业处一个接一个地观照乃是对于集会时而言的,在独处时这种双观法是不能修的。


  7 或随观生起之法:犹如以铁匠的皮囊、导风管以及适当的努力为缘,才有风的不断吹动。同样的,以比库的业所生身、鼻孔以及心为缘,才有入出息身的不断进出。身等是[入出息身]法的生起之法,他如此观照则称为“或于身随观生起之法而住”。


  或随观坏灭之法:犹如去除了皮囊、导风管破裂以及没有适当的努力,风则不可能产生。同样的,当身体毁坏、鼻孔损伤和心识停止,入出息身则不可能产生。由于身等的灭而入出息灭,他如此观照则称为“或于身随观坏灭之法而住”。


  有时随观生起、有时坏灭为“或随观生起、坏灭之法”。


  8 他现起‘有身’之念:“只有身,而没有有情,没有人,没有女人,没有男人,没有自我,没有我的自我,没有我,没有我的,没有谁人,也没有谁的。”他现起如此之念。


  9 Yàvadeva ¤àõamattàya pañissatimattàya,直译为:“只是为了智的程度与忆念的程度”。义注中说:他现起正念并不是为了其他原因,而只是为了程度愈来愈超越的智和正念,意即为了增长念与正知。


  10 他无所依而住:他并不依靠贪依止、邪见依止而住。


  11 亦不执取世间的一切:他不执取世间任何的色、受、想、行、识为“这是我的我”或“这是我的自我”。


  12 其中,摄取入出息之念为苦谛,令彼生起的过去渴爱为集谛,二者的不转起为灭谛,能够遍知苦、舍断集、取灭为所缘的圣道为道谛。如此通过四圣谛努力而到达寂灭。这就是一位修习入出息念的比库乃至证悟阿拉汉的出离之门。


  同样的,对于以下诸部分的解释亦以此类推。


  13 义注中说:对于狗、胡狼、猫等在走路时,它们也能知道:“我们在行走”。但是这里所说的并非关于如此的了知。像如此的了知并不能舍断有情的妄见,不能除去我想,也不是在修习业处或念处。然而,此比库的了知能够舍断有情的妄见,除去我想,既是在修习业处又是在修习念处。对此,“谁在行走呢?是谁的行走呢?行走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些问题乃涉及到他对如此的正知的理解。


  对于“谁在行走呢?”并没有任何的有情或人在行走。“是谁的走呢?”并没有任何有情的或人的行走。“行走是如何产生的呢?”由于心生风界的扩散而有行走。因此他如此了知:产生“我行走”的心使风界产生,风界使表色产生,由于心生风界的扩散,引发了全身的向前移动而称为行走。这是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对于站立、坐着和躺卧也是以同样的方法来理解。


  以这样如此了知后,所谓的“有情行走”、“有情站立”,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有情或人在行走后站立。就好象说“车在走”、“车在停”一样,并没有任何可称为车的东西在走或停,只是由于善巧的车夫把车套在牡牛上而驾着,才有在世俗言语上的“车在走”、“车在停”。同样的,身体好比是无意识的车,心生风界好比是牛,车夫好比是心。当“我行走”、“我站立”的心产生时,风界即产生了身表,由于心生风界的扩散而转起了行走等动作,然后才产生了“有情行走”、“有情站立”、“我行走”、“我站立”等一类的世俗言语。


  14如此,或于内身:他如此或通过把取自己的四威仪路而于身随观身而住。或于外身:或通过把取他人的四威仪路。或于内外身:或有时通过把取自己的、有时通过把取他人的四威仪路而于身随观身而住。


  同样的,对于以下诸部分的解释亦以此类推。


  15 或随观生起之法等:应当以“由于无明生起故色生起”等方法而以五种行相(即:无明、爱、业、食物、色)观照色蕴的生起或坏灭。这就是于此所说的“或随观生起之法”等。


  同样的,对于以下诸部分的解释亦以此类推。


  16 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以正知而做一切事情,或只是保持正知。他对前进等都能够保持正知,而非有些地方没有正知。有四种正知:


  1.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在想要前进的心生起后,先考虑是否有益,选择有益的而行。


  2.适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在行走时先考虑是否适宜,选择适宜的而行。


  3.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a),选择有益及适合的之后,在三十八种业处中,把取自己心所喜爱的业处作为行处,在前往托钵时把它带着行走。


  4.无痴正知(asammohasampaja¤¤a),在前进等时不迷惑。


  同时,义注中对于“向前看、向旁看”等亦以此四种正知作了详细的解释,于此从略。


  17 入出息念、威仪路、四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以及九墓地观一共为十四种身随观业处。其中,入出息念和厌恶作意这两种乃是安止业处,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达到第四禅,修习厌恶作意(三十二身分)可以达到初禅。由于墓地观在此作为过患随观,因此其余的十二种只是近行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而已。


  18 义注中说:“有物染的乐受”是指依止于享受五欲功德的六种俗家依止的愉悦感受;“无物染的乐受”是指六种出离依止的愉悦感受。


  “有物染的苦受”是指六种俗家依止的忧受;“无物染的苦受”是指六种出离依止的忧受。


  “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是指六种俗家依止的舍受;“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是指六种出离依止的舍受。


  19 心随观即是取心为所缘的修观业处。因为观智乃是观照一切世间法的本质为无常、苦、无我,而出世间心并非观智的所缘,所以此八对十六种心皆是世间心的不同分类。


  义注中说:这里的“有贪心”是指八种与贪俱的心;“离贪心”是指世间的善及无记心。因为此思维并非诸法的总合,所以这一句并不包括出世间心在内。剩下的四种不善心(瞋2+痴2)则既不包括前句(有贪心),也不包括后句(离贪心)。


  “有瞋心”是指两种忧俱心。“离瞋心”是指世间的善及无记心。剩下的十种不善心(贪8+痴2)则既不包括前句(有瞋心),也不包括后句(离瞋心)。


  “有痴心”是指与疑俱及掉举俱的两种心;因为痴心所出现于一切的不善心中,所以其余的[不善心]也适合于此,亦即这两种遍摄了十二种不善心。“离痴心”是指世间的善及无记心。


  “昏昧心”是指陷入惛沈、睡眠的心;“散乱心”是指与掉举俱的心。


  “广大心”是指色界、无色界心;“不广大心”是指欲界心。


  “有上心”是指欲界心;“无上心”是指色界、无色界心;于此“有上心”也可以指色界心,而“无上心”则指无色界心。


  “得定心”是指安止定,或也指近行定;“无定心”是指没有证得此两种定的心。


  “解脱心”是指证得彼分解脱与镇伏解脱之心;“未解脱心”是指未证得这两种解脱的心。于此并不包括正断解脱、安息解脱和远离解脱。


  20 此爱是再有:即是此渴爱导致了再有(来生),再有是其本性。


  与喜、贪俱:喜伴随着贪一起;喜与贪同时滋长称为伴随在一起。


  于处处而喜乐:无论哪里有自己的生命,即会喜乐其处,即会喜乐那里的色所缘等,亦即喜乐于色,喜乐于声、香、味、触、法。


  21 对欲望的渴爱为“欲爱”,即对五欲功德的贪爱。


  对生命的渴爱为“有爱”,即是由于对生命的希求而生起的、与常见俱行的、对色界与无色界生命的贪,以及对禅那的欲。


  对无生命的渴爱为“无有爱”,即是与断见俱行的贪。


  22 凡世间有喜色、悦色者:即世间上那些本质上既可爱又美好的东西。


  23 无余离贪、灭等:这一切皆是涅槃的同义词。到达涅槃即是诸爱的无余离染、灭,因此说其为“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到达涅槃又是诸爱的舍弃、舍遣、解脱、无执着,因此说涅槃为“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虽然涅槃只有一种,但却可以通过一切有为法的反义词,而得种种名称,如:无余离贪、无余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贪尽、瞋尽、痴尽、爱尽、无取、无转起、无相、无愿、不存续、不结生、无生、无趣、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愁、无悲、无恼、无杂染等。


  24 即于现法中证知:意即在今生证悟阿拉汉果。


  或尚有余则证不来位:意即或者还有剩余的执取(烦恼)尚未完全断尽,则能证悟不来(阿那含)果。

 

若希望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答林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称呼比库们:“诸比库。”那些比库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我。’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能获得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受用衣、食、坐卧处、病者所需之医药资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报、大功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已故、去世的亲族、血亲们以净信心忆念我时,能使他们有大果报、大功德。’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克服不满与喜好,愿我不被不满所征服,战胜已生起的不喜,住于胜利。’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克服怖畏与恐惧,愿我不被怖畏、恐惧所征服,战胜已生起的怖畏、恐惧,住于胜利。’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对于增上心、现法乐住的四种禅那,愿我随愿而得、容易而得、不难而得。’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对于那寂静、解脱、超越色的无色[定],愿以[名]身触而住。’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灭尽三结,成为入流者,不退堕法,必定趣向正觉。’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灭尽三结,贪瞋痴减弱,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我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证得种种神变:愿我一[身]能成多[身],愿我多[身]能成一[身];显现,隐匿;能穿墙、穿壁、穿山,行走无碍,犹如虚空;能出没于地中,犹如水中;能行于水上不沉,如在地上;能在空中以跏趺而行,如有翼之鸟;能以手触摸、擦拭有如此大神力、如此大威力的月亮和太阳;乃至能以身自在到达梵天界。’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以清净、超人的天耳界,听到远处、近处的天及人的两种声音。’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以心辨别了知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对有贪心,能了知有贪心;对离贪心,能了知离贪心。对有瞋心,能了知有瞋心;对离瞋心,能了知离瞋心。对有痴心,能了知有痴心;对离痴心,能了知离痴心。对昏昧心,能了知昏昧心;对散乱心,能了知散乱心。对广大心,能了知广大心;对不广大心,能了知不广大心。对有上心,能了知有上心;对无上心,能了知无上心。对得定心,能了知得定心;对无定心,能了知无定心。对解脱心,能了知解脱心;对未解脱心,能了知未解脱心。’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忆念种种宿住,也即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许多坏劫、许多成劫、许多坏成劫:在那里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经历如此的苦与乐、如此寿命的限量。他从该处死后投生到那里,在那里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经历如此的苦与乐、如此寿命的限量。他从该处死后投生到这里。如是能以形相、细节来忆念种种宿住。’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以清净、超人的天眼,见到有情的死时、生时,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能了知有情各随其业:“诸尊者,此有情的确因为具足身恶行、具足语恶行、具足意恶行,诽谤圣者,为邪见者,受持邪见业;诸尊者,他们身坏死后,生于苦界、恶趣、堕处、地狱。然而,诸尊者,此有情的确因为具足身善行、具足语善行、具足意善行,不诽谤圣者,为正见者,受持正见业;诸尊者,他们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此能以清净、超人的天眼,见到有情的死时、生时,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福、不幸,能了知有情各随其业。’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假如比库希望:‘愿能断尽诸漏,即于现法中,以自己之智证得与成就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而住。’他应完全持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具足于观,增加空闲处。


  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如是,[上述]所说的乃是缘于此而说。”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若希望经脚注部份:


  25 若希望经 (âkaïkheyyasuttaü):《中部》第6经。世尊在该经中说:若有比库希望实现从世间直到出世间的十七个愿望,他应完全地持守戒律、修习戒定慧三学。


  26 巴帝摩卡:巴利语pàtimokkha的音译, 有上首、极殊胜、护解脱等义。


  《清净道论》中说:“若他看护(pàti)、保护此者,能使他解脱(mokkheti)、脱离恶趣等苦,所以称为‘巴帝摩卡’。”


  汉传佛教依梵语pràtimokùa音译为波罗提木叉,意为别解脱等。


  27 完全持戒 (sãlesvevassa paripårakàrã):他完全地持守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即是说应通过无缺失、完全地持守诸戒来成为一名戒具足者。


  28 致力内心之止 (ajjhattaü cetosamathamanuyutto):致力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在此,“内”和“自己的”是同义词。


  29不轻忽禅那 (aniràkatajjhàno):不排斥禅那或不退失禅那。以排斥、退失之义为轻忽。当知舍弃了这种顽劣后他致力于谦逊等。


  30 具足于观 (vipassanàya samannàgato):致力于七种随观,即无常随观、苦随观、无我随观、厌离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和舍遣随观。


  31 增加空闲处:巴利语bråhetà su¤¤àgàrànaü的直译。意为增加前往空闲处的次数,频繁地去空闲处。于此,当知在把取了止观业处之后,日夜进入空闲处禅坐的比库为“增加空闲处“。


  “应完全持戒”乃是说增上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乃是说增上心,“具足于观”乃是说增上慧学。“增加空闲处”对修止者来说,频繁地去空闲处为增上心学,对修观者来说则是增上慧学,这是包摄了两种学而说的。


  32 愿我克服不满与喜好 (aratiratisaho assaü):希望能战胜、征服不满与喜好。于此,不满是指厌烦诸善法与偏僻住处。喜好是指喜好五欲功德。


  33 三结 (tiõõaü saüyojanànaü):称为有身见、疑、戒禁取的三种结缚。这三种结为初道入流道所断除。


  34 不退堕法 (avinipàtadhammo):已不可能再堕落到地狱、畜生、鬼和阿苏罗四种苦界。因为初道已断除了能令堕落苦界之法。


  35 趣向正觉 (sambodhiparàyaõo):走向正觉的最终彼岸。即已证得初道的入流圣者必定将证得更上的三种圣道的意思。


  36 只来此世间一次 (sakideva imaü lokaü àgantvà):只来到这人界结生一次。若在此人界修证一来道后,即在此处般涅槃者,则不在此属。若在此修道后生于天界,并在其处般涅槃者;若在天界修道后,在其处般涅槃者;若在天界修道后,再生于此人界才般涅槃者;以及若在此修道后生于天界,在那里命终后再生于此处才般涅槃者,当知是这里的意思。


  37 五下分结 (pa¤cannaü orambhàgiyànaü saüyojanànaü):下分,意即连接到下界的;为投生到欲界之缘的意思。五下分结即前面所说的三种结,再加上欲贪结和瞋结。不来圣者已断除了这五种下分结。


  38 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 (opapàtiko assaü tattha parinibbàyã):不来圣者已排除了胎生等三种生,只会化生为梵天人,并在梵天界那里般涅槃。


  39 如此,世尊在教导持戒功德论直到证悟阿拉汉之后,再综合这一切作出结论说:“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乃是缘于此而说。”


  正如世尊在前面所简要说的:“诸比库,应当具足戒……受持学习于诸学处。”具足戒的比库能得到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获得资具,供养资具的施主们能得大果报,去世的亲族们忆念时得大果报,克服不满与喜好,克服怖畏与恐惧,证得色界禅那、无色界禅那、较低的三种沙门果、五种世间神通,以及以自己之智证得漏尽智。所说的这一切,就是因为此持戒功德的缘故才说的。


  [1] 若希望经 (âkaïkheyyasuttaü):《中部》第6经。世尊在该经中说:若有比库希望实现从世间直到出世间的十七个愿望,他应完全地持守戒律、修习戒定慧三学。

 

大心材譬喻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王舍城鹫峰山,迭瓦达答刚离开不久。在那里,世尊就迭瓦达答对比库们说:


  “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我有利养、恭敬、声誉,但其他那些比库鲜为人知、没威势。’他沉迷、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略过表皮,只砍了枝叶,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略过表皮,只砍了枝叶,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止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我有利养、恭敬、声誉,但其他那些比库鲜为人知、没威势。’他沉迷、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枝叶,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库犯戒、行恶法者。’他沉迷、陶醉于该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只砍了表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略过树皮,只砍了表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止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是持戒者、行善法者,但其他那些比库犯戒、行恶法者。’他沉迷、陶醉于该戒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表皮,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库无定力、心散乱。’他沉迷、陶醉于该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只砍了树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略过肤材,只砍了树皮,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我有定力、心一境,但其他那些比库无定力、心散乱。’他沉迷、陶醉于该定成就,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树皮,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我住于知、见,但其他那些比库不知、不见。’他沉迷、陶醉于该智见,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只砍了肤材,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不知道心材,不知道肤材,不知道树皮,不知道表皮,不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却略过心材,只砍了肤材,以为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不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认为实现目标。他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我住于知、见,但其他那些比库不知、不见。’他沉迷、陶醉于该智见,陷入放逸,因放逸而住于同样之苦。诸比库,这比库称为取得梵行的肤材,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诸比库,于此,又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智见,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无时解脱。诸比库,不可能、无机会该比库的无时解脱会退失!


  诸比库,犹如有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离开。那时有个具眼之人看见之后这样说:‘这善人确实知道心材,知道肤材,知道树皮,知道表皮,知道枝叶,因此这个善人想要心材、寻找心材、遍求心材,来到具有心材的耸立大树,只砍了心材,知道是‘心材’拿了离开。若他做任何须用到心材之事,他的目的将能达成。’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一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我陷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为苦所害,为苦所败。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就好。” 他于是这样出家后,获得利养、恭敬、声誉。他对该利养、恭敬、声誉不感到满意,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利养、恭敬、声誉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利养、恭敬、声誉,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戒成就。他对该戒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戒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戒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达到定成就。他对该定成就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定成就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定成就,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智见。他对该智见感到满意,但不认为实现目标;他不因该智见而自赞毁他;他不沉迷、不陶醉于该智见,不陷入放逸;以不放逸而成就无时解脱。诸比库,不可能、无理由该比库会退失其无时解脱!


  如是,诸比库,此梵行不以利养、恭敬、声誉为利益,不以戒成就为利益,不以定成就为利益,不以智见为利益。诸比库,这不动的心解脱才是此梵行的目标,以此为心材,以此为终极。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大心材譬喻经脚注部份:


  39 如此,世尊在教导持戒功德论直到证悟阿拉汉之后,再综合这一切作出结论说:“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乃是缘于此而说。”


  正如世尊在前面所简要说的:“诸比库,应当具足戒……受持学习于诸学处。”具足戒的比库能得到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获得资具,供养资具的施主们能得大果报,去世的亲族们忆念时得大果报,克服不满与喜好,克服怖畏与恐惧,证得色界禅那、无色界禅那、较低的三种沙门果、五种世间神通,以及以自己之智证得漏尽智。所说的这一切,就是因为此持戒功德的缘故才说的。


  40 大心材譬喻经 (Mahàsàropamasuttaü):译自M.29。


  在本经中,世尊通过寻找心材的譬喻,说明出家人本应该致力于灭苦,但有些比库却以获得利养、恭敬、名誉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枝叶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持戒清净为满足,认为已现实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表皮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禅定成就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树皮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拥有智见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肤材以为心材。最后佛陀强调:唯有不动的心解脱才是梵行的终极目标。


  41 刚离开不久 (acirapakkante):迭瓦达答(Devadatta,提婆达多)在分裂僧团并犯下出佛身血恶业之后离开不久。


  42 良家之子 (kulaputto):当知在此是指迭瓦达答而言。他的确是纯种无杂的大选君后裔、甘蔗王的世家,按出身来说是天生的良家之子。


  43 若能了知此整个苦蕴的终止就好(appeva nàma im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antakiriyà pa¤¤àyethà'ti.):也有译作“此整个苦蕴的终尽必定能被了知。”(Surely an ending of this whole mass of suffering can be known. By Bhikkhu ¥àõamoli and Bhikkhu Bodhi, B.P.S.)


  44 鲜为人知 (appa¤¤àtà):两人站一起都不认识,就连获得衣食都成问题。


  45 没威势 (appesakkhà):没有随从,前后都没有人跟随。


  46 须用到心材之事 (sàrena sàrakaraõãyaü):必须使用心材才能完成的工作,如制造车轴、车轮、轭、锄头等。


  47 取得梵行的枝叶 (sàkhàpalàsaü aggahesi brahmacariyassa):圣道与圣果才是佛教梵行的心材。四资具等只能称为枝叶,他取了走。


  48 并以此为达成目的者 (tena ca vosànaü àpàdi):他认为到此为止就已经足够了,已经得到了心材,目标已经达成。


  49 成就智见 (¤àõadassanaü àràdheti):指迭瓦达答的五神通,或者说天眼通处于五种神通中的最上。这是在此经中所说的“智见”。


  50 成就无时解脱 (asamayavimokkhaü àràdheti):《无碍解道》中说:“什么是无时解脱?四种圣道、四种沙门果以及涅槃,这是无时解脱。”亦即是说成就、证悟、获得九种出世间法。世间定只适用于暂时地解脱诸敌对法。所以说:“什么是时解脱?四种禅那及四种无色界定,这是时解脱。”亦即是说暂时性的解脱。虽然出世间法也是通过一次次的解脱,但仅一次解脱即是诸道果的解脱。涅槃是究竟地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说这九种出世间法为无时解脱。


  51 不动的心解脱 (akuppà cetovimutti):阿拉汉果的解脱。


  52 此目标 (etadatthaü):阿拉汉果是此梵行的目标。即是说这才是目标。


  53 以此为心材 (etaü sàraü):阿拉汉果是此梵行的心材。


  54 以此为终极 (etaü pariyosànaü):阿拉汉果是此梵行的终极,是其极点,再也没有比此更高的需要证悟。佛陀用这样的结论来结束这次的说法。

 

八城经


   如是我闻:一时,具寿阿难住在韦沙离城的木瓜村。


  那个时候,八城的居士第十因办某事到达巴嗒厘子城。当时,八城的居士第十来到鸡园一位比库之处。来到之后,礼敬该比库,坐在一边。坐在一旁的八城居士第十对该比库如此说:


  “尊者,具寿阿难现今住在哪里?我想谒见具寿阿难。”


  “居士,具寿阿难住在韦沙离城的木瓜村。”


  于是,八城的居士第十在巴嗒厘子城办完事后,来到韦沙离城木瓜村具寿阿难之处。来到之后,礼敬具寿阿难,坐在一边。坐在一旁的八城居士第十对具寿阿难如此说:


  “阿难尊者,是否有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全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呢?”


  “居士,有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全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阿难尊者,有哪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全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呢?”


  “居士,于此,比库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初禅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居士,这即是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全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二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三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第四禅是造作、思念……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以慈俱之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处,一切如自己,对具一切[有情]的世间以慈俱之心、广、大、无量、无怨敌、无瞋害遍满而住。他如是审察、了知:‘此慈心解脱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以悲俱之心……喜俱之心……舍俱之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处,一切如自己,对具一切[有情]的世间以舍俱之心、广、大、无量、无怨敌、无瞋害遍满而住。他如是审察、了知:‘此舍心解脱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超越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作意种种想,‘无边的虚空。’成就并住于空无边处。他如是审察、了知:‘此空无边处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超越一切空无边处,‘无边之识。’成就并住于识无边处。他如是审察、了知:‘此识无边处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再者,居士,比库超越一切识无边处,‘什么都没有。’成就并住于无所有处。他如是审察、了知:‘此无所有处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无常、灭法。’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居士,这也是一法为那位世尊、知者、见者、阿拉汉、全自觉者所说,若有比库住于不放逸、热忱、自励,未解脱之心得解脱,未断尽之漏得断尽,未到达之无上解缚安稳得到达。”


  如是说已,八城的居士第十对具寿阿难如此说:


  “阿难尊者,犹如有人寻求一种宝藏,却一次获得了十一种宝藏;同样的,尊者,我寻求一种不死之门,却一次得听闻到十一种不死之门。尊者,又犹如有人的家有十一个门,当他的家着火时,即使从任一个门都能使自己安全逃出;同样的,尊者,我从此十一个不死门的任一个不死门都能使自己安全逃出。尊者,那些异学都能为老师遍求老师的酬劳,我为何不向具寿阿难作供奉呢?”


  于是,八城的居士第十召集了巴嗒厘子城和韦沙离城的比库僧,亲手以美味的嚼食、啖食侍候令满足,又各供一套衣给每一位比库披着,供三衣给具寿阿难披着,并为具寿阿难建造了五百精舍。

  

八城经脚注部份:


  55 八城经 (Aññhakanàgarasuttaü):译自M.52。


  八城的居士第十请教阿难尊者:佛陀是否说了一法,能使比库们通过精进获得解脱、断尽烦恼?阿难尊者连续回答了十一种修习止观的方法:先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慈心解脱、悲心解脱、喜心解脱、舍心解脱、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和无所有处定;从这些定出定后再修观,能得漏尽,证阿拉汉果;即使不能,也可证不来果。


  56 八城(Aññhakanàgaro):住在八城。第十(Dasamo):是该居士的家姓。


  57 鸡园 (kukkuñàràmo):鸡长者所建造的僧园。


  58 世尊在圆满了三十种巴拉密后,摧毁了一切烦恼,证正觉于无上全自觉。以世尊能了知不同有情的意乐随眠故为知者;对一切所知之法如观放在手掌上的余甘子,故为见者。又清楚宿住等为知者,拥有天眼为见者;拥有三明、六通为知者,以无障碍的普眼见一切处为见者;以强力的智慧识知一切法为知者,以极清净的肉眼能见一切有情视域之外、户外等之色为见者;以增长自己利益的、定为足处的通达慧为知者,以增长他人利益的、悲为足处的教说慧为见者。以已杀敌及有资格接受资具等为阿拉汉;完全地及自己觉悟诸圣谛为全自觉者;或知障碍法为知者,见出离法为见者,已杀烦恼敌为阿拉汉,自己觉悟一切法为全自觉者。如此以四无畏、四所行来称赞世尊。


  59 造作(abhisaïkhataü):经造作而生。思念(abhisa¤cetayitaü):思念分别。


  60 他住于其处 (so tattha ñhito):他住立于该止观法。


  61 法贪、法喜 (dhammaràgena dhammanandiyà):这两句是指对止观的欲贪。止观的确能令所有一切的欲贪灭尽,能够成就阿拉汉,不能则成不来者。他尚未舍断对止观的欲贪故,以第四禅之思投生于净居天。这是论师们的一致说法。对止观的欲贪属很微细的欲求,即“欲”(nikanti)。


  62 义注提到:就如这部经,《大马伦迦经》、《大念处经》、《身至念经》等也教导止观。在这部经中,既教导修止又教导修观,并侧重于指导修止,《大马伦迦经》则侧重指导修观;《大念处经》称为教导修观为主之经,而《身至念经》则以修止为主。


  世尊在《大马伦迦经》(M.64)中说:“阿难,哪种道、哪种行道能舍断五下分结呢?阿难,在此,比库远离依、舍断不善法,止息一切身的粗恶,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然而其处还有色、有受、有想、有行、有识,他观察那些法为无常、苦、病、疮、箭、恶、疾、敌、毁、空、无我。其心从那些法中得解脱。其心从那些法中得解脱后,心集中于不死界:‘此为寂静,此为殊胜,即一切行的止息,一切依的舍遣,爱尽、离贪、灭、涅槃。’他住于其处,得达诸漏尽。若尚未得达诸漏尽,也依其法贪、法喜,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阿难,这就是舍断五下分结的道、行道。”接着佛陀继续教导了依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定修观的方法。


  63 之所以没有教导观照非想非非想处定心,是因为该定过度微细,超越了弟子的能力范畴。


  64 只通过一次努力即获得十一种宝藏。譬如有人前往森林寻找宝藏,一位乐于助人者见到后问:“朋友,你去哪里?”他回答:“我想寻找生活资财。”“朋友,那你过来吧!搬开这块大石。”他搬开该石后不断往下挖,发现了十一个罐子。如此只通过一次努力即获得十一种宝藏。


  65 缅文版作bhàvanàya(修习),今依兰卡版savanàya(听闻)翻译。


  66 外学弟子在向其老师学习技术期间或之前、之后,都会从家中拿钱来酬劳。若家中无钱,其亲戚朋友也会帮忙。外学们在不能导向出离的教法中学习技术皆会寻找钱财来供养其师,在这种能够导向出离的教法中,我为何不向为我宣说了十一种生起不死行道的导师作供养呢?


  67 造价为五百金的住所。

 

算术师摩嘎蓝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东园鹿母殿堂。


  当时,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来到世尊之处。来到之后,与世尊共相问候。互相问候、友好地交谈之后坐在一边。坐在一旁的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对世尊如此说:


  “朋友苟答马,犹如这座鹿母殿堂可以看到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如此直到最后的楼梯级。朋友苟答马,这些婆罗门众也可以看到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也就是学习。朋友苟答马,弓箭师们也可以看到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也就是箭术。朋友苟答马,我们靠算数维生的算术师也可以看到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也就是计算。朋友苟答马,当我们得到学生,首先如此教数:一为一,二为二,三为三,四为四,五为五,六为六,七为七,八为八,九为九,十为十。朋友苟答马,我们也教数至百,教数至更多。朋友苟答马,是否能够讲述在此法、律中也是如此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的呢?”


  “婆罗门,可以讲述在此法、律中的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婆罗门,犹如有经验的驯马师获得一匹良种之马,首先会用马勒来驯服,然后再进一步作驯服。正是如此,婆罗门,当如来获得可调之人,首先会这样调教:


  ‘来,比库,你应成为持戒者!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婆罗门,当比库成为持戒者,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守护诸根门。当眼看见颜色,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由于不守护眼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眼根,持守眼根律仪。当耳听到声音……鼻嗅到香……舌尝到味……身触到触……当意识知法,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由于不守护意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意根,持守意根律仪。’


  婆罗门,当比库能够守护诸根门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于食知节量。应如理省思所吃的食物:不为嬉戏,不为骄慢,不为装饰,不为庄严,只是为了此身住立存续,为了停止伤害,为了资助梵行,如此我将消除旧受,并使新受不生,我将维持生命、无过且安住。


  婆罗门,当比库对食物知节量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实行警寤而住!白天以经行、坐禅使心从诸障碍法中净化。在初夜时分,以经行、坐禅使心从诸障碍法中净化;中夜时分,以右肋作狮子卧,足足相叠,念与正知,作意起来想;后夜时分,起来之后以经行和坐禅使心从诸障碍法中净化。’


  婆罗门,当比库实行警寤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具足念与正知!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持桑喀帝、钵与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婆罗门,当比库具足念与正知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常去远离的坐卧处——林野、树下、山丘、幽谷、山洞、坟场、树林、露地、草堆。’他常去远离的坐卧处——林野、树下、山丘、幽谷、山洞、坟场、树林、露地、草堆。他托钵回来,饭食之后,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


  他舍离对世间的贪爱,以离贪之心而住,使心从贪爱中净化。舍离恼害、瞋恨,以无瞋之心而住,怜悯一切众生类,使心从恼害、瞋恨中净化。舍离昏沉、睡眠,住于离昏沈、睡眠,持光明想,念与正知,使心从昏沉、睡眠中净化。舍离掉举、追悔,住于无掉举,内心寂静,使心从掉举、追悔中净化。舍离疑惑,度脱疑惑而住,对善法不再犹豫,使心从疑惑中净化。


  当他舍离此作为心的随烦恼、使慧羸弱的五盖,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


  婆罗门,对于那些尚未到达而希望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的有学比库,我会像这样来教授他们。对于那些诸漏已尽、修行成就、应作已作、已舍重担、获得己利、灭尽有结、以正智解脱的阿拉汉比库,这些法也可助成现法乐住及念与正知。


  如是说已,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对世尊如此说:


  “是否朋友苟答马的弟子受到尊师苟答马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所有人都能成就最终的目标——涅槃,或者一些人不能成就呢?”


  “婆罗门,我的弟子受到我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一些人能成就最终的目标——涅槃,一些人则不能成就。”


  “朋友苟答马,是何因何缘,涅槃存在,通往涅槃之道存在,作为指导者的尊师苟答马存在,但是朋友苟答马的弟子受到尊师苟答马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却只有一些人能成就最终的目标——涅槃,一些人不能成就呢?”


  “婆罗门,我就此问题反问你,请按你的意思回答。婆罗门,你认为如何,你善知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吗?”


  “是的,朋友,我善知通往王舍城的道路。”


  “婆罗门,你认为如何,若有个人来这里想去王舍城。他来到你跟前这样说:‘尊者,我想去王舍城,请指示我王舍城的道路。’你这样对他说:‘好的,朋友,这条道路能去王舍城。从此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某某名的村庄;从那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某某名的市镇;从那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王舍城宜人的园林、宜人的树林、宜人的土地、宜人的池塘。’他受到你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却取错误的道路走向相反的方向。


  若又有第二个人前来想去王舍城。他来到你跟前这样说:‘尊者,我想去王舍城,请指示我王舍城的道路。’你这样对他说:‘好的,朋友,这条道路能去王舍城。从此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某某名的村庄;从那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某某名的市镇;从那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王舍城宜人的园林、宜人的树木、宜人的土地、宜人的池塘。’他受到你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顺利地去到王舍城。


  婆罗门,是何因何缘,王舍城存在,通往王舍城之道存在,作为教导者的你存在,但是受到你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一个人取错误的道路走向相反的方向,另一人顺利地去到王舍城?”


  “朋友苟答马,对此我能做什么呢?朋友苟答马,我只是指路人。”


  “正是如此,婆罗门,涅槃存在,通往涅槃之道存在,作为指导者的我存在,但是我的弟子受到我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却只有一些人能成就最终的目标——涅槃,一些人不能成就。婆罗门,对此我能做什么呢?婆罗门,我如来只是指路人。”


  如是说已,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对世尊如此说:


  “朋友苟答马,在此有些人无信心,为生活而不是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奸诈、虚伪、欺瞒、散乱、傲慢、轻浮、饶舌、爱说闲话、不守护根门、饮食不知节量、不实行警寤、不希求[心]平等、不极尊重学、奢侈、懒散、为堕落的先行者、疏忽远离、懈怠、缺乏精进、忘失念、无正知、无定力、心散乱、劣慧、愚钝,尊师苟答马不与他们一起共住。


  然而,那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不奸诈、不虚伪、不欺瞒、不散乱、不傲慢、不轻浮、不饶舌、不爱说闲话、守护根门、饮食知节量、实行警寤、希求[心]平等、极尊重戒、不奢侈、不懒散、抛弃堕落、为远离的先行者、勤勉、精进、努力、现起念、正知、有定力、心一境、有慧、不愚钝,尊师苟答马与他们一起共住。


  朋友苟答马,犹如所有的根香,黑旃檀香被认为是其最上;所有的树心香,红旃檀香被认为是其最上;所有的花香,素馨被认为是其最上。同样的,尊师苟答马的教导是今天最殊胜之法。


  奇哉!朋友苟答马,奇哉!朋友苟答马。朋友苟答马,犹如倒者令起,覆者令显,为迷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使有眼者得见诸色。正是如此,尊师苟答马以种种方便开示法。我归依尊师苟答马、法以及比库僧,愿尊师苟答马忆持我为近事男,从今日起乃至命终行归依。”

  

算术师摩嘎蓝经脚注部分:


  68 算术师摩嘎蓝经 (Gaõakamoggallànasuttaü):译自M.107。


  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问世尊:世间的各种学问都有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在佛陀的教法中是否也是循序渐进的呢?世尊回答说:佛陀的教法也是循序渐进。当佛陀要调教一个人,会按照这样的教学程序:持戒、守护根门、饮食知节量、实行警寤、正念正知、远离独坐、舍离五盖、修习禅定。婆罗门又问世尊,是否每个人在受教之后都能证悟涅槃?佛陀回答说只有一些人能,一些人却不能,因为佛陀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是否真的依教奉行则取决于禅修者个人。


  69 苟答马:巴利语Gotama的音译。佛陀的家姓,通常用来指称佛陀。我们现在的教法时期是苟答马佛陀的教法时期。


  汉传佛教依梵语Gautama音译为乔答摩、瞿昙等。也常依佛陀的族姓称为释迦牟尼(øakyamuni)。


  70 在此,最后的楼梯级是指第一块楼梯板。七层楼高的殿堂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做完的。在清理地点后,从竖立柱子开始一直到完成彩画装修是这里所说的次第而作。


  71 学习:《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三种吠陀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掌握的。这里的学习即是所说的次第而作。


  72 箭术:学习射箭术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成为神箭手的。准备箭靶、学习握弓等是这里所说的次第而作。


  73 在此,世尊因为清楚外道们在那里掌握了技术,就会在那里骗人,所以不用外道来比喻自己的教法,而用良种马来比喻。


  自从良种马被驯服之后,它即使遇到有生命的危险也不会违越主人的指令。同样地,在佛陀教法中正确行道的善男子,即使遇到有生命的危险也不会违越戒的界限。


  74 不取于相:即他不取着于男女相、净相或会导致烦恼存在之相,而只停留在所见的程度。


  不取随相:能够使诸烦恼显现的细部特征称为“随相”。他不取着于手、足、微笑、戏笑、说话、看等各种行相,只是如实地看而已。


  75 我受用此食物将能退除先前饥饿的苦受,也不会由于无限量地食用而生起吃得过饱的新的苦受,应如病人服药一般受用食物。


  76 念与正知:想要具足正念与正知的状态。有两种漏尽者:经常住者和不经常住者。其中,经常住者是指即使在做了任何事情之后也都能够进入果定者,因为他们经常安住于果定,所以在想要进入果定的刹那即能进入。不经常住者则即使有少量的事情要做都不能进入果定。


  在此有个故事:据说有位漏尽的长老收了一位漏尽的沙马内拉之后前往林野的住处。在那里,大长老找到了住处,但沙马内拉却没找到。那位长老在想:“沙马内拉没有住所,但在这森林中有狮子等危险,他应该怎么过呢?”结果连一天的果定也不能进入。但沙马内拉却在三个月间都能入果定。等到晚上,沙马内拉问长老:“尊者,适合作为林野住者吗?”长老回答说:“不适合,贤友。”在向像这样的漏尽者说了“念与正知”等这些法之后,他转向于省思自己的戒清净等后才能进入。


  77 佛陀在《法句》276偈中也说到:“你们应努力!如来唯说者;行道禅修者,解脱魔系缚。”


  78 据说婆罗门在听了如来的谈论之后,产生“这些人不能成就,这些人能成就”的想法,于是才开始说了下面的这些话。

 

小业分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答林给孤独园。


  当时,年轻人苏跋·多迭亚之子来到世尊之处。来到之后,与世尊共相问候。互相问候、友好地交谈之后坐在一边。坐在一旁的年轻人苏跋·多迭亚之子对世尊如此说:


  “朋友苟答马,是何因何缘,虽然都是人类,但却发现人们有劣与胜?朋友苟答马,能发现人有短命、有长寿;有多病、有健康;有丑陋、有美丽;有无威势、有大威势;有贫穷、有富有;有出身下贱、有出身高贵;有愚蠢、有聪慧。朋友苟答马,是何因何缘,虽然都是人类,但却发现人们有劣与胜?”


  “年轻人,有情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业使有情有劣与胜的分别。”


  “对于尊师苟答马只是简略而没有解释详细含义的这句话,我不了解其详细含义。萨度!愿尊师苟答马为我说法,使我对尊师苟答马只是简略而没有解释详细含义的这句话,能了解其详细含义。”


  “那么,年轻人,谛听,善作意之!我要说了!”


  年轻人苏跋·多迭亚之子应诺世尊:“是的,朋友。”世尊如是说: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杀生,残酷,手常血腥,专事杀戮,对众生类无同情心。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短命。年轻人,这就是导致短命之道,即:杀生,残酷,手常血腥,专事杀戮,对众生类无同情心。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舍杀生,离杀生,放弃棍棒,放弃刀枪,有惭耻,同情、怜悯一切众生类而住。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长寿。年轻人,这就是导致长寿之道,即:舍杀生,离杀生,放弃棍棒,放弃刀枪,有惭耻,同情、怜悯一切众生类而住。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用手、用石块、用棍棒、用刀枪恼害诸有情。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多病。年轻人,这就是导致多病之道,即:用手、用石块、用棍棒、用刀枪恼害诸有情。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不用手、用石块、用棍棒、用刀枪恼害诸有情。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健康。年轻人,这就是导致健康之道,即:不用手、用石块、用棍棒、用刀枪恼害诸有情。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易怒、多恼,即使被说少事,也生气、恼怒、瞋恚、憎恶,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丑陋。年轻人,这就是导致丑陋之道,即:易怒、多恼,即使被说少事,也生气、恼怒、瞋恚、憎恶,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端庄。年轻人,这就是导致端庄之道,即: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心怀嫉妒, 对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礼拜、敬奉感到嫉妒、厌恶、妒忌。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无威势。年轻人,这就是导致无威势之道,即:心怀嫉妒, 对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礼拜、敬奉感到嫉妒、厌恶、妒忌。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无嫉妒心, 对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礼拜、敬奉不嫉妒、不厌恶、不妒忌。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有大威势。年轻人,这就是导致大威势之道,即:无嫉妒心, 对他人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礼拜、敬奉不嫉妒、不厌恶、不妒忌。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不布施食物、饮料、衣服、车乘、花鬘、香、涂油、床、住所、灯明给沙门、婆罗门。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贫穷。年轻人,这就是导致贫穷之道,即:不布施食物、饮料、衣服、车乘、花鬘、香、涂油、床、住所、灯明给沙门、婆罗门。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布施食物、饮料、衣服、车乘、花鬘、香、涂油、床、住所、灯明给沙门、婆罗门。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富有。年轻人,这就是导致富有之道,即:布施食物、饮料、衣服、车乘、花鬘、香、涂油、床、住所、灯明给沙门、婆罗门。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傲慢、过慢,不礼敬应礼敬者,不起迎应起迎者,不让座给应让座者,不让路给应让路者,不恭敬应恭敬者,不尊重应尊重者,不尊敬应尊敬者,不敬奉应敬奉者。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出身下贱。年轻人,这就是导致出身下贱之道,即:傲慢、过慢,不礼敬应礼敬者,不起迎应起迎者,不让座给应让座者,不让路给应让路者,不恭敬应恭敬者,不尊重应尊重者,不尊敬应尊敬者,不敬奉应敬奉者。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不傲慢、不过慢,礼敬应礼敬者,起迎应起迎者,让座给应让座者,让路给应让路者,恭敬应恭敬者,尊重应尊重者,尊敬应尊敬者,敬奉应敬奉者。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出身高贵。年轻人,这就是导致出身高贵之道,即:不傲慢、不过慢,礼敬应礼敬者,起迎应起迎者,让座给应让座者,让路给应让路者,恭敬应恭敬者,尊重应尊重者,尊敬应尊敬者,敬奉应敬奉者。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亲近沙门或婆罗门后,不请问:‘尊者,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有罪?什么是无罪?什么应亲近?什么不应亲近?做了什么使我有长久的不利、痛苦?又做了什么使我有长久的利益、快乐?’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愚蠢。年轻人,这就是导致愚蠢之道,即:亲近沙门或婆罗门后,不请问:‘尊者,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有罪?什么是无罪?什么应亲近?什么不应亲近?做了什么使我有长久的不利、痛苦?又做了什么使我有长久的利益、快乐?’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亲近沙门或婆罗门后,请问:‘尊者,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有罪?什么是无罪?什么应亲近?什么不应亲近?做了什么使我有长久的不利、痛苦?又做了什么使我有长久的利益、快乐?’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有大智慧。年轻人,这就是导致大智慧之道,即:亲近沙门或婆罗门后,请问:‘尊者,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有罪?什么是无罪?什么应亲近?什么不应亲近?做了什么使我有长久的不利、痛苦?又做了什么使我有长久的利益、快乐?’


  如是,年轻人,短命之道导致短命,长寿之道导致长寿;多病之道导致多病,健康之道导致健康;丑陋之道导致丑陋,端庄之道导致端庄;无威势之道导致无威势,大威势之道导致大威势;贫穷之道导致贫穷,富有之道导致富有;出身下贱之道导致出身下贱,出身高贵之道导致出身高贵;愚蠢之道导致愚蠢,大智慧之道导致大智慧。


  年轻人,有情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业使有情有劣与胜的分别。”


  如是说已,年轻人苏跋·多迭亚之子对世尊如此说:


  “奇哉!朋友苟答马,奇哉!朋友苟答马。朋友苟答马,犹如倒者令起,覆者令显,为迷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使有眼者得见诸色。正是如此,尊师苟答马以种种方便开示法。我归依尊师苟答马、法以及比库僧,愿尊师苟答马忆持我为近事男,从今日起乃至命终行归依。”


  
小业分别经脚注部份:


  79 是今天最殊胜之法:今天之法是指六师外道之法。苟答马的教导对比他们是最殊胜、最上的意思。


  80 小业分别经 (Cåëakammavibhaïgasuttaü):译自M.135。


  婆罗门学生苏跋·多迭亚之子(Subha màõava todeyyaputta)前来问世尊十四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人类有千差万别:有短命、有长寿;有多病、有健康;有丑陋、有美丽;有无威势、有大威势;有贫穷、有富有;有出身下贱、有出身高贵;有愚蠢、有聪慧。佛陀回答是由于业使有情千差万别,并解释了什么样的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81 应礼敬者:值得礼敬的佛陀、独觉佛及圣弟子。对于应起迎者等也同。


  82 这段问答并不包括妨碍业和支助业,它们并不能导致投生到下贱家庭或高贵家庭,乃是由于结生来决定出身下贱之业投生到下贱家庭,出身高贵之业投生到高贵家庭。


  83 不请问 (na paripucchità hoti):在此,并非因为不请问而投生到地狱。由于不请问而不知道“这应做,这不应做。”由于不知道而不做应做之事,做不应做之事。乃是由此而投生到地狱。


  相反地,对投生到天界也同理。

 

转法轮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巴拉纳西仙人落处的鹿野苑。


  在那里,世尊对五众比库说:


  “诸比库,有两种极端乃出家者所不应实行。哪两种呢?凡于诸欲而从事此欲乐享受者,乃卑劣、粗俗、凡庸、非圣、无意义;凡从事此自我折磨者,乃苦、非圣、无意义。


  诸比库,不近于这两种极端,有中道为如来所证正觉,引生眼,引生智,转向寂止、证智、正觉、涅槃。


  诸比库,什么是那为如来所证正觉,引生眼,引生智,转向寂止、证智、正觉、涅槃的中道呢?此即八支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诸比库,此即是那为如来所证正觉,引生眼,引生智,转向寂止、证智、正觉、涅槃的中道。


  诸比库,此是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


  诸比库,此是苦集圣谛——此爱是再有,与喜、贪俱,于处处而喜乐,这就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诸比库,此是苦灭圣谛——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诸比库,此是导至苦灭之道圣谛——此即八支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库,我对‘此是苦圣谛。’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苦圣谛应遍知。’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苦圣谛已遍知。’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是苦集圣谛。’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苦集圣谛应断除。’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苦集圣谛已断除。’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是苦灭圣谛。’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苦灭圣谛应作证。’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苦灭圣谛已作证。’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是导至苦灭之道圣谛。’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导至苦灭之道圣谛应修习。’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我对‘此导至苦灭之道圣谛已修习。’于前所未闻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诸比库,只要我对此四圣谛如此的三转十二行相的如实知见尚未完全清净之前,诸比库,我就不会在有诸天、魔、梵的世间中,有沙门、婆罗门、天与人的人界,宣称‘已证正觉于无上全自觉!’


  诸比库,正因为我对此四圣谛如此的三转十二行相的如实知见已完全清净,诸比库,然后我在有诸天、魔、梵的世间中,有沙门、婆罗门、天与人的人界,宣称‘已证正觉于无上全自觉!’


  智与见于我[心中]生起:‘我的解脱不动摇,此是最后生,现在已无后有。’”


  世尊如此说。五众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当此解说正被宣说之时,具寿衮丹雅生起远尘离垢之法眼:“凡任何集起之法,一切皆是灭法。”


  当*轮已被世尊所转时,地居诸天发出声言:“这个被世尊在巴拉纳西仙人落处的鹿野苑所转之无上*轮,于世间不能被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任何人所逆转!”


  听到地居诸天的声音之后,四大王天发出声言:“这个被世尊在巴拉纳西仙人落处的鹿野苑所转之无上*轮,于世间不能被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任何人所逆转!”


  听到四大王天的声音之后,三十三天……亚马天……都西达天……化乐诸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发出声言:“这个被世尊在巴拉纳西仙人落处的鹿野苑所转之无上*轮,于世间不能被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任何人所逆转!”


  如此于那刹那、[那顷刻、]那须臾间,声音上升远达梵界。此一万个世界震动、大震动、强烈震动,有无量、广大、超越诸天之天威力的光明出现于世间。


  尔时,世尊发出此赞叹:“衮丹雅确实已了知!衮丹雅确实已了知!”如是,具寿衮丹雅的名字就成为“安雅衮丹雅”。

  

转*轮经脚注部份:


  84 转*轮经 (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ü):译自S.56.11; Mv.13-7。


  此经乃世尊证悟全自觉后所开示的第一部经。经文开始谈到出家者对修行所应持有的中道态度,然后以三转十二行相的方式教导四圣谛。


  85 巴拉纳西 (Bàràõasã)。中印度古国咖西国(Kàsi,伽尸国)的都城,即今之瓦拉纳西(Varàõasã)。古代曾依梵语Vàràõasã音译为波罗奈斯,意为江绕城、绕河城。因其位于瓦拉纳(Varaõà)河与阿西(Asi)河中间,故名。


  86 五众比库 (pa¤cavaggiya bhikkhå):又作五群比库,即世尊最初教化的五位比库:安雅衮丹雅(A¤¤àsi Koõóa¤¤a,阿若憍陈如)、跋地亚(Bhaddiya)、瓦巴(Vappa)、马哈那马(Mahànàma)、阿沙基(Assaji)。

 

无我相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巴拉纳西仙人落处的鹿野苑。


  在那里,世尊对五众比库说:“诸比库。”那些比库应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说:


  “诸比库,色无我!诸比库,假如此色是我,此色则不应导致病恼,于色可得:‘愿我的色是这样,愿我的色不要这样!’诸比库,正因为色无我,所以色会导致病恼,于色不可得:‘愿我的色是这样,愿我的色不要这样!’


  受无我!诸比库,假如此受是我,此受则不应导致病恼,于受可得:‘愿我的受是这样,愿我的受不要这样!’诸比库,正因为受无我,所以受会导致病恼,于受不可得:‘愿我的受是这样,愿我的受不要这样!’


  想无我……诸行无我!诸比库,假如此诸行是我,此诸行则不应导致病恼,于诸行可得:‘愿我的诸行是这样,愿我的诸行不要这样!’诸比库,正因为诸行无我,所以诸行会导致病恼,于诸行不可得:‘愿我的诸行是这样,愿我的诸行不要这样!’


  识无我!诸比库,假如此识是我,此识则不应导致病恼,于识可得:‘愿我的识是这样,愿我的识不要这样!’诸比库,正因为识无我,所以识会导致病恼,于识不可得:‘愿我的识是这样,愿我的识不要这样!’


  “诸比库,你们认为如何,色是常还是无常呢?”


  “是无常,尊者!”


  “若是无常,它是苦还是乐呢?”


  “是苦,尊者!”


  “若是无常、苦、变易之法,是否适合认为它:‘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我’呢?”


  “确实不能,尊者!”


  受……


  想……


  诸行……


  识是常还是无常呢?”


  “是无常,尊者!”


  “若是无常,它是苦还是乐呢?”


  “是苦,尊者!”


  “若是无常、苦、变易之法,是否适合认为它:‘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我’呢?”


  “确实不能,尊者!”


  因此,诸比库,凡所有色,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观察一切色:‘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我。’


  凡所有受,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内、外……还是远、近,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观察一切受:‘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我。’


  凡所有想……


  凡所有诸行,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观察一切诸行:‘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我。’


  凡所有识,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观察一切识:‘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我。’


  诸比库,多闻圣弟子如此观察,则厌离于色,厌离于受,厌离于想,厌离于诸行,厌离于识。厌离而离染,以离贪而解脱;于解脱而有‘已解脱’之智,他了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


  世尊如此说。五众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当此解说正被宣说之时,五众比库心无执取而从诸漏解脱。

  

无我相经脚注部份:


  87 无我相经 (Anattalakkhaõasuttaü):译自S.22.6.7; Mv.20-4。


  本经是世尊在证悟无上全自觉之后继开示《转*轮经》后宣说的第二部经。世尊在这部经中教导安雅衮丹雅等五位比库应如实观照一切五蕴无我。在听闻此经时,五位比库皆证悟了阿拉汉道果。

 

燃烧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嘎亚象头山,与一千位比库在一起。


  在那里,世尊对比库们说:


  “诸比库,一切在燃烧。诸比库,如何为一切在燃烧呢?诸比库,眼在燃烧,颜色在燃烧,眼识在燃烧,眼触在燃烧,缘于此眼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其也在燃烧。以何燃烧呢?我说以贪之火、以瞋之火、以痴之火燃烧,以生、老、死燃烧,以愁、悲、苦、忧、恼燃烧。


  耳在燃烧,声在燃烧,耳识在燃烧,耳触在燃烧,缘于此耳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其也在燃烧。以何燃烧呢?我说以贪之火、以瞋之火、以痴之火燃烧,以生、老、死燃烧,以愁、悲、苦、忧、恼燃烧。


  鼻在燃烧,香在燃烧,鼻识在燃烧,鼻触在燃烧,缘于此鼻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其也在燃烧。以何燃烧呢?我说以贪之火、以瞋之火、以痴之火燃烧,以生、老、死燃烧,以愁、悲、苦、忧、恼燃烧。


  舌在燃烧,味在燃烧,舌识在燃烧,舌触在燃烧,缘于此舌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其也在燃烧。以何燃烧呢?我说以贪之火、以瞋之火、以痴之火燃烧,以生、老、死燃烧,以愁、悲、苦、忧、恼燃烧。


  身在燃烧,触在燃烧,身识在燃烧,身触在燃烧,缘于此身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其也在燃烧。以何燃烧呢?我说以贪之火、以瞋之火、以痴之火燃烧,以生、老、死燃烧,以愁、悲、苦、忧、恼燃烧。


  意在燃烧,法在燃烧,意识在燃烧,意触在燃烧,缘于此意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其也在燃烧。以何燃烧呢?我说以贪之火、以瞋之火、以痴之火燃烧,以生、老、死燃烧,以愁、悲、苦、忧、恼燃烧。


  诸比库,多闻圣弟子如此观察,则厌离于眼,厌离于色,厌离于眼识,厌离于眼触,缘于此眼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于彼也厌离。


  厌离于耳,厌离于声……


  厌离于鼻,厌离于香……


  厌离于舌,厌离于味……


  厌离于身,厌离于触……


  厌离于意,厌离于法,厌离于意识,厌离于意触,缘于此意触而生之受,无论是乐,或苦,或不苦不乐,于彼也厌离。厌离而离染,以离贪而解脱;于解脱而有‘已解脱’之智,他了知:‘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再无后有。’”


  世尊如此说。那些比库满意与欢喜世尊之所说。


  当此解说正被宣说之时,那一千位比库心无执取而从诸漏解脱。

  

燃烧经脚注部份:


  88 燃烧经 (âdittasuttaü):译自S.35.3.6; Mv.54。


  佛陀调伏了事火的伍卢韦喇咖沙巴(Uruvelakassapa)三兄弟及其一千名随从后,来到嘎亚的象头山(gayàsãsa)开示此经。经中强调:眼等六内处在燃烧,颜色等六外处在燃烧,眼识等六识在燃烧,眼触等六触在燃烧,由此而生之受也在燃烧。它们被贪、瞋、痴之火燃烧着,被生、老、死、愁、悲、苦、忧、恼燃烧着。通过厌离这些而获得解脱。在听闻此经时,一千位比库皆证悟了阿拉汉道果。

 

第一三学经


  “诸比库,这是三学。哪三学呢?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诸比库,什么是增上戒学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作为持戒者,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诸比库,这称为增上戒学。


  诸比库,什么是增上心学呢?诸比库,于此,比库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诸比库,这称为增上心学。


  诸比库,什么是增上慧学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之集。’如实了知:‘此是苦之灭。’如实了知:‘此是导至苦灭之道。’ 诸比库,这称为增上慧学。


  诸比库,这就是三学。”

  

第一三学经脚注部份:


  89 第一三学经 (Pañhamasikkhattayasuttaü):译自A.3.9.9经。


  经中佛陀解释了三学:巴帝摩卡律仪为增上戒学,四种禅那为增上心学,如实了知四圣谛为增上慧学。

 

盐块经


  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的应受之业,而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能住于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堕落]地狱。然而,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犹如有人将盐块投进小水杯中。诸比库,你们认为如何,那小水杯中的水是否会因该盐块而咸得不堪饮用呢?”


  “是的,尊者!”


  “那是什么原因呢?”


  “尊者,因为水杯中的太少水,才会因该盐块而咸得不堪饮用。”


  “诸比库,犹如有人将盐块投进恒河中。诸比库,你们认为如何,那恒河是否会因该盐块而咸得不堪饮用呢?”


  “不会,尊者!”


  “那是什么原因呢?”


  “尊者,因为恒河乃大水聚,不会因该盐块而咸得不堪饮用。”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却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穷困、贫乏、少财。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富有、大富、多钱。诸比库,像这样的人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作了少量的恶业,由此导向地狱。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作了少量的恶业,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由此导向地狱。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就犹如有一类人不与而取(偷)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有一类人不与而取了羊,却不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不与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穷困、贫乏、少财。诸比库,像这样的人不与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不与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却不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富有、大富、多钱,是国王或国王的大臣。诸比库,像这样的人不与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不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甚至还会向他合掌请求说:‘大人,请还给我羊或羊的价钱吧!’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然而,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的应受之业,而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能住于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盐块经脚注部份:


  90 盐块经 (Loõaphalasuttaü):译自A.3.10.9。缅文版作Loõakapalla- suttaü (盐釜经)


  世尊在该经中说:若说随所造业必受其报,则苦不可尽;若说随所造的应受之业而受其报,则苦可尽。不曾修身、戒、心、慧者,会因小恶而堕地狱,已修身、戒、心、慧者,曾作的小恶不会在来生受报。接着佛陀又用盐块、金币、偷羊三个譬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91 如果这样说:“随其所造作的任何业,都必须承受其果报,确实没有办法逃脱其所造作之业的果报。因为无论造作了多少的业,他都要遭受其果报。”


  92 不能住于梵行 (brahmacariyavàso na hoti):若在修道之前造了顺次生受业,他必定要受报故,即使住于梵行也算没住。


  93 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okàso na pa¤¤àyati sammà dukkhassa antakiriyàya):假如这种论调是真的话,那么,由于过去所造之业的积累以及果报成熟的力量,通过因果法则而不断转起的苦是不可能终尽的。


  94 在心路过程的七个速行当中,若第一个速行所造之业在因缘具足时,只会在现生中带来其果报(现法受业),若因缘不具足则成为无效业。若第七个速行所造之业在因缘具足时,会在下一生带来果报(次生受业),若因缘不具足则成为无效业。若是中间的五个速行所造之业,只要还在轮回流转当中,都必须永无止境地承受其果报(后后受业)。此人随其以哪种方式造作了业,他即承受与其相应的果报。这是在义注中依果报成熟的时间来承受其业的说法。


  95 由于通过圣道而灭了行作识(业识),使将在未来的生命中转起之苦不再产生,所以才有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96 现法受[报] (diññhadhammavedanãyaü):该业只会在今生中成熟,果报成熟的时间为现法受。


  97 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nà'õupi khàyati, kiü bahudeva):在第二生中即使连极少量的果报都不会再出现,更何况会见到更多的果报呢?


  98 不曾修身 (abhàvitakàyo):这一句话是对不曾修习身等、驰驱于生死流转的凡夫而言的。


  99 卑微(paritto):直译为“少许”,即少功德。身贱(appàtumo):直译为“少我”。身(àtumo,我)即自身;相对于伟大来说,其功德少为身贱。少[恶]而住苦(appadukkhavihàrã):即使因少量之恶也住于苦。


  100 已修身 (bhàvitakàyo):这一句话是对漏尽者而言的。他实已以称为身随观的方法来修习身,名为已修身,或以身的培育故为已修身。已修戒(bhàvitasãlo):已增长戒行。其余的两句也同理。或者以修习五门为已修身,即是说以此来修习根律仪戒,而已修戒则是指巴帝摩卡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三种。


  101 不卑微(apparitto):有不少的功德。伟大(mahattà):自身虽小,但却有大量的功德为伟大。住于无量(appamàõavihàrã):在此是指漏尽者。他实因已没有了有限量的贪瞋痴,故名为住于无量。

 

伍波萨他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东园鹿母堂。那时,世尊在伍波萨他日为比库僧围绕而坐着。


  当时,具寿阿难于深夜过初时分后,从座而起,偏袒上衣,向世尊合掌,对世尊如此说:


  “尊者,深夜已过初时分,比库僧已坐了很久。尊者,愿世尊为比库们诵巴帝摩卡!”


  如是说已,世尊默然。


  具寿阿难于深夜过中时分后,再次从座而起,偏袒上衣,向世尊合掌,对世尊如此说:


  “尊者,深夜已过中时分,比库僧已坐了很久。尊者,愿世尊为比库们诵巴帝摩卡!”


  如是说已,世尊默然。


  具寿阿难于深夜过后时分后,明相已出之黎明时,第三次从座而起,偏袒上衣,向世尊合掌,对世尊如此说:


  “尊者,深夜已过后时分,明相已出之黎明时,比库僧已坐了很久。尊者,愿世尊为比库们诵巴帝摩卡!”


  “阿难,会众不清净。”


  当时,具寿马哈摩嘎喇那(Mahàmoggallàna,摩诃目犍连)这样想:


  “世尊到底因哪个人才这样说:‘阿难,会众不清净’?”


  当时,具寿马哈摩嘎喇那作意以心了知一切比库僧之心。具寿马哈摩嘎喇那见到那个破戒、恶法、不净、形迹可疑并覆藏所作,非沙门自称沙门,非梵行者自称梵行者,内里腐败、漏泄,秉性恶劣的人坐在比库僧中。见了之后走到那个人跟前,然后对那人这样说:


  “起来!朋友,世尊已见到你了,你不能与比库们一起共住!”


  如是说已,那人默然。


  具寿马哈摩嘎喇那再次对那人这样说:


  “起来!朋友,世尊已见到你了,你不能与比库们一起共住!”


  那个人再次默然。


  具寿马哈摩嘎喇那第三次对那人这样说:


  “起来!朋友,世尊已见到你了,你不能与比库们一起共住!”


  那人第三次默然。


  当时,具寿马哈摩嘎喇那抓住那人的手臂然后赶出门外,下了门栓后,走到世尊跟前,然后对世尊这样说:


  “尊者,那个人已被我赶走,会众已清净。尊者,愿世尊为比库们诵巴帝摩卡!”


  “摩嘎喇那,真稀奇啊!摩嘎喇那,真少有啊!那个愚人非要等到被抓住手臂[赶出去]。”


  当时,世尊告诉比库们:


  “诸比库,你们现在应作伍波萨他,诵巴帝摩卡。诸比库,从今日以后,我将不再作伍波萨他,诵巴帝摩卡。诸比库,若如来于不清净的会众中诵巴帝摩卡,无此道理,不可能!”


  “诸比库,大海有八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到这些后,诸阿苏罗喜欢大海。哪八种呢?


  诸比库,大海逐渐向下、逐渐倾斜、逐渐深入,而不会忽然陡峭。诸比库,以大海逐渐向下、逐渐倾斜、逐渐深入,而不会忽然陡峭故,诸比库,这是大海的第一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诸阿苏罗喜欢大海。


  再者,诸比库,大海之定法是不会超越海岸。诸比库,以大海之定法是不会超越海岸故,诸比库,这是大海的第二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诸阿苏罗喜欢大海。


  再者,诸比库,大海不与死尸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迅速运其至岸边、冲上陆地。诸比库,以大海不与死尸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迅速运其至岸边、冲上陆地故,诸比库,这是大海的第三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诸阿苏罗喜欢大海。


  再者,诸比库,凡所有的大河,诸如:恒河、亚木那河、阿吉拉瓦帝河、萨拉菩河、马希河,当它们到达大海之后,皆舍弃先前的名字,唯称为‘大海’。诸比库,以所有的大河,诸如:恒河、亚木那河、阿吉拉瓦帝河、萨拉菩河、马希河,当它们到达大海之后,皆舍弃先前的名字,唯称为‘大海’故,诸比库,这是大海的第四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诸阿苏罗喜欢大海。


  再者,诸比库,无论世间之众流注入大海,以及空中降雨,大海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诸比库,以无论世间之众流注入大海,以及空中降雨,大海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故,诸比库,这是大海的第五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诸阿苏罗喜欢大海。


  再者,诸比库,大海唯有一味,即咸味。诸比库,以大海唯有一味,即咸味故,诸比库,这是大海的第六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诸阿苏罗喜欢于大海。


  再者,诸比库,大海有许多宝物、各种宝物,这些宝物诸如:真珠、摩尼、琉璃、砗渠、玉石、珊瑚、银、金、赤珠、猫眼石。诸比库,以大海有许多宝物、各种宝物,这些宝物诸如:真珠、摩尼、琉璃、砗渠、玉石、珊瑚、银、金、赤珠、猫眼石故,诸比库,这是大海的第七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诸阿苏罗喜欢大海。


  再者,诸比库,大海乃大生类的住处,这些生类有:帝弥、帝明嘎喇 帝弥拉宾嘎喇、阿苏罗、龙、甘塔拔,在大海中有一百由旬长的生物、二百由旬长的生物、三百由旬长的生物、四百由旬长的生物、五百由旬长的生物。诸比库,以大海乃大生类的住处,这些生类有:帝弥、帝明嘎喇帝弥拉宾嘎喇、阿苏罗、龙、甘塔拔,在大海中有百由旬长的生物、二百由旬……三百由旬……四百由旬……五百由旬长的生物故,诸比库,这是大海的第八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诸阿苏罗喜欢大海。


  “诸比库,正是如此,于此法、律中有八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到这些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哪八种呢?


  犹如大海逐渐向下,逐渐倾斜,逐渐深入,而不会忽然陡峭。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法、律中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而不会顿然了知通达。诸比库,以于此法、律中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而不会顿然了知通达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一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之定法是不会超越海岸。正是如此,诸比库,凡由我为诸弟子所制定的学处,我的弟子们即使有生命之因也不违越。诸比库,以凡由我为诸弟子所制定的学处,我的弟子们即使有生命之因也不违越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二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不与死尸共住,若于大海有死尸,则迅速运其至岸边、冲上陆地。正是如此,诸比库,若有人破戒、恶法、不净、形迹可疑并覆藏所作,非沙门却自称沙门,非梵行者却自称梵行者,内里腐败、漏泄,秉性恶劣。僧团不与他共住,迅速集会而举其罪;即使他仍坐在僧团中间,其时他也已远离僧团,而僧团也[已远离]他。诸比库,以若有人破戒、恶法、不净、形迹可疑并覆藏所作,非沙门却自称沙门,非梵行者却自称梵行者,内里腐败、漏泄,秉性恶劣;僧团不与他共住,迅速集会而举其罪;即使他仍坐在僧团中间,其时他也已远离僧团,而僧团也[已远离]他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三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诸比库,又犹如所有的大河,诸如:恒河、亚木那河、阿吉拉瓦帝河、萨拉菩河、马希河,当它们到达大海之后,皆舍弃先前的名字,唯称为‘大海’。正是如此,诸比库,有此等四种种姓: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当他们于如来所说的法、律中从俗家而出家,出家之后皆舍弃先前的名字、族姓,唯称为‘沙门释迦子’。诸比库,以有此等四种种姓: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当他们于如来所说的法、律中从俗家而出家,出家之后皆舍弃先前的名字、族姓,唯称为‘沙门释迦子’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四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诸比库,又犹如无论世间之众流注入大海,以及空中降雨,大海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正是如此,诸比库,即使众多比库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涅槃界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诸比库,以即使众多比库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涅槃界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五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唯有一味,即咸味。正是如此,诸比库,此法、律唯有一味,即解脱味。诸比库,以此法、律唯有一味,即解脱味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六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有许多宝物、各种宝物,这些宝物诸如:真珠、摩尼、琉璃、砗渠、玉石、珊瑚、银、金、赤珠、猫眼石。正是如此,诸比库,此法、律有许多宝物、各种宝物,这些宝物诸如: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诸比库,以此法、律有许多宝物、各种宝物,这些宝物诸如: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七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诸比库,又犹如大海乃大生类的住处,这些生类有:帝弥、帝明嘎喇、帝弥拉宾嘎喇、阿苏罗、龙、甘塔拔,在大海中有一百由旬长的生物、二百由旬长的生物、三百由旬长的生物、四百由旬长的生物、五百由旬长的生物。正是如此,诸比库,此法、律乃大生类的住处,这些生类有:入流,为作证入流果之行道者;一来,为作证一来果之行道者;不来,为作证不来果之行道者;阿拉汉,为阿拉汉之行道者。诸比库,以此法、律乃大生类的住处,这些生类有:入流,为作证入流果之行道者;一来,为作证一来果之行道者;不来,为作证不来果之行道者;阿拉汉,为阿拉汉之行道者故,诸比库,这是于此法、律中的第八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此之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诸比库,于此法、律中乃有此等八种稀有、未曾有之法。见到这些后,比库们喜欢于此法、律。”

  

伍波萨他经脚注部份:


  102 伍波萨他经 (Uposathasuttaü):译自A.8.2.10。亦见A.8.2.9; Cv.383-5; Udàna.5.5。


  在本经中,佛陀以大海具有的八种稀有的特点,来比喻佛陀的正法、律中所具有的八种稀有的特点。


  103 世尊为了作伍波萨他而坐在女居士维沙卡所供养的宝殿堂中。世尊坐定后观察比库们之心,发现了一个破戒之人。世尊想:“假如此人坐在这里而我诵巴帝摩卡的话,他的头将会裂成七分。”为了慈愍他才保持沉默。


  104 帝弥 (timi):一种巨型的大海鱼。在佛经中,牠通常都和帝明嘎喇、帝弥拉宾嘎喇(timiïgala timirapiïgala)一起出现,分别指三种巨型的大海鱼。


  105 义注中说:“次第而学”是指受持三学;“次第而行”是指十三头陀支;“次第行道”是指七种随观、十八大观、三十八种所缘分别、三十七菩提分法。“不会顿然了知通达”是指若不经戒圆满等,则不可能有阿拉汉之通达;唯有在次第修习戒、定、慧圆满之后,才能够证得阿拉汉。


  106 为了使戒行清净,佛陀的弟子哪怕是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他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会随便违犯世尊制定的所有大小学处!


  根据诸经论的义注,凡夫弟子的戒行可因受戒离(samàdànavirati)而具足。受戒离即在受取学处之后,他决心“即使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犯戒”而远离诸非行。


  圣弟子的戒行则因正断离(samucchedavirati)而具足。正断离是与圣道相应之离。自从圣道生起之后,即使连“我要杀生”等的念头也不会在圣者的心中生起。


  因此,持守五戒是在家圣弟子的行为素质。对于出家圣弟子来说,他们不可能故意违犯诸如杀生、非时食、观听歌舞娱乐、接受金钱等任何为世尊所禁止的非行,因为他们已经根除了造作这些非行的潜伏性烦恼。


  107“涅槃界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不足或充满”:即使在没有佛陀出世的无数劫中没有一个有情能够般涅槃,其时也不能说“涅槃界虚空”;即使有佛陀出世的时期一个接一个地到来,乃至有无数的有情证得不死(即涅槃),其时也不能说“涅槃界已充满”。


  108 解脱味 (vimuttiraso):即解脱烦恼之味。一切于教法中得成就者,必定只是心无执取而从诸漏解脱。


  109 为作证入流果之行道者 (sotàpattiphalasacchikiriyàya pañipanno):为了能亲证入流果而正在进入者,即初道。其余三道亦同。

 

大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答林给孤独园。


  当时,在深夜,有位容色殊胜的天人照亮了整座揭答林,来到世尊之处。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那位天人以偈颂对世尊说:


  “众多天与人,思惟诸吉祥,


  希望得福祉,请说最吉祥。”


  [世尊说:]


  “不亲近愚人,应亲近智者,


  敬奉可敬者,此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曾修福,


  自立正志愿,此为最吉祥。


  博学技术精,善学于律仪,


  所说皆善语,此为最吉祥。


  奉侍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做事不混乱,此为最吉祥。


  布施与法行,接济诸亲族,


  行为无过失,此为最吉祥。


  远离.离恶事,自制不饮酒,


  于法不放逸,此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虚,知足与感恩,


  适时听闻法,此为最吉祥。


  忍耐与柔顺,得见诸沙门,


  适时讨论法,此为最吉祥。


  苦行与梵行,彻见诸圣谛,


  证悟于涅槃,此为最吉祥。


  接触世间法,心毫不动摇,


  无愁.无染.安,此为最吉祥。


  依此实行后,各处无能胜,


  一切处平安,是其最吉祥。”

  

大吉祥经脚注部份:


  110 大吉祥经 (Mahàmaïgalasuttaü):译自《小诵5》、《经集2.4》。为南传上座部佛教最受欢迎及最主要的护卫经之一。


  在经中佛陀教导了三十八种吉祥事。这三十八种吉祥事是在家众和出家众的行为准则与身心指南。直至今天,这些教导仍然对提升现代人(无论他是否佛教徒)的道德品质、心灵素养和生活品味有很大的帮助。传统上,念诵该经作为祈愿吉祥、祝福之用。

 

宝经


  [世尊说:]


  凡会集此诸鬼神,


  无论地居或空居,


  愿一切鬼神欢喜,


  请恭敬聆听所说。


  故一切鬼神倾听:


  散播慈爱给人类,


  日夜持来献供者,


  故应保护莫放逸。


  所有此.他世财富,


  或于天界殊胜宝,


  无有等同如来者——


  此乃佛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尽.离贪.不死.殊胜,


  得定释迦牟尼证,


  无有等同彼法者——


  此乃法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最胜佛所赞清净,


  谓为无间三摩地,


  不见等同该定者——


  此乃法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为诸善士称赞者,


  他们乃四双八辈,


  善至弟子应供养,


  布施于此得大果——


  此乃僧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以坚固意.善用者,


  苟答马教中离欲,


  彼达利得.入不死,


  无偿获得享寂灭——


  此乃僧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犹如帝柱依地立,


  四面来风不动摇;


  我说譬如善男子,


  决定见诸圣谛者——


  此乃僧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凡明了诸圣谛者,


  由深慧者所善说,


  即使他们极放逸,


  亦不再受第八有——


  此乃僧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彼成就见之同时,


  实已断除三种法:


  有身邪见与怀疑、


  戒禁取乃至其余;


  他已解脱四恶趣,


  不可能造六逆罪——


  此乃僧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即使他造作恶业,


  由身或语或心念,


  不可能将它覆藏,


  谓见道者不可能——


  此乃僧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犹如热季第一月,


  花开林中树丛上;


  譬如所示最上法,


  导向涅槃至上利——


  此乃佛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最胜者知.与.持胜,


  无上者教示胜法——


  此乃佛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已尽旧者新不生,


  于未来有心离染,


  彼尽种子不增欲,


  诸贤寂灭如此灯——


  此乃僧之殊胜宝,


  以此实语愿安乐!


  [沙咖天帝说:]


  凡会集此诸鬼神,


  无论地居或空居,


  天人敬奉如来佛,


  我等礼敬愿安乐!


  凡会集此诸鬼神,


  无论地居或空居,


  天人敬奉如来法,


  我等礼敬愿安乐!


  集会在此诸鬼神,


  无论地居或空居,


  天人敬奉如来僧,


  我等礼敬愿安乐!

  

宝经脚注部份:


  111 宝经 (Ratanasuttaü):译自《小诵6》、《经集2.1》。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最主要护卫经之一。


  该经共有十七首偈颂,前面两首是佛陀吩咐诸鬼神应认真聆听此经并保护人类。中间十二首偈颂为称颂佛、法、僧三宝的功德,透过称颂三宝功德的真实语来祝愿一切有情安乐。最后的三首偈颂为沙咖天帝(Sakka devànaminda,帝释天王)所说。传统上相信念诵该经能起到驱除疾疫、灾难和非人之用。

 

应作慈爱经


  善求义利、领悟寂静境界后应当作:


  有能力,正直,诚实,顺从,柔和,不骄慢;


  知足,易扶养,少事务,生活简朴,


  诸根寂静,贤明,不无礼与不贪着居家;


  只要会遭智者谴责,即使是小事也不做。


  愿一切有情幸福、安稳!自有其乐!


  凡所有的有情生类,动摇的或不动的,毫无遗漏,


  长的或大的,中的、短的、细的或粗的,


  凡是见到的或没见到的,住在远方或近处的,


  已生的或寻求出生的,愿一切有情自有其乐!


  不要有人欺骗他人,不要轻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不要以忿怒、瞋恚想,而彼此希望对方受苦!


  正如母亲对待自己的儿子,会以生命保护唯一的儿子;


  也如此对一切生类培育无量之心!


  以慈爱对一切世界培育无量之心,


  上方、下方及四方,无障碍、无怨恨、无敌对!


  站立、行走、坐着或躺卧,只要他离开睡眠,


  皆应确立如此之念,这是他们于此所说的梵住。


  不接受邪见,持戒,具足彻见,


  调伏对诸欲的贪求,确定不会再投胎!

  

应作慈爱经脚注部份:


  112 应作慈爱经 (Karaõãyamettasuttaü):译自《小诵9》、《经集1.8》。缅文版作《慈爱经》,为上座部佛教最受欢迎及最主要的护卫经之一。


  本经只有十首偈颂。开头两首半偈颂教导善巧于修行利益者应具足的十五种素质,中间六首半教导散播慈爱的各种方法,最后一首教导以慈心禅那为基础修观乃至证道果。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上座部佛教有必要这么保守吗 下一篇阿毗达摩讲要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