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阿罗汉向 · 阿罗汉果——趋向阿罗汉之道(五)
2019-05-17 12:55:56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657次 评论:0

附录: 心——意识知道的根本特性

 

以下关于心的特性之评论摘录自阿姜摩诃布瓦几篇不同的开示。


最重要的是心 ——意识知道的根本特性。它由纯净与简单的觉知构成——心只是知道。觉知善与恶,以及随之而来的判断,仅仅是心的活动。有时,这些活动可能显示成念;另一些时候,是智慧。可是真正的心完全不会显示活动或任何状态,它只是知道。所有从心生起的活动,比如觉知善与恶,乐与苦,誉与毁,全都是从心流露出来的意识状态。既然代表着心的活动和状态,这类意识的本质不断生起灭去,始终不稳定、不可靠。


能认知现象生灭的是识( viññaṇa ),比如,识( viññaṇa )认知,同时记录下色、声、香、味、触,接触到眼、耳、鼻、舌、身时产生的影像。每一项外尘与相应的内根接触的同时,都会产生并记录下与之相应的识,并在接触结束的同一时间熄灭。识因此是心的一个状态。行,或思想和想象,是心的另一状态。一旦心对这些状态作出反应,它们就会无止尽地增长。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任何状态生起,心本来的功用——知道——就凸显出来。


无论如何,一般凡夫能知的心与阿罗汉知道的心完全不同。凡夫能知的特性从内部受到了染污。作为漏尽者,阿罗汉已从一切染污中解脱,他们的知道是纯净和简单的觉知,没有染污。纯净的觉知没有任何染污,是无上的觉知——带来圆满快乐、真正殊胜的知道,与阿罗汉彻底清净的境界相应。这无上的快乐是恒常不变的,不像世间一直为无常、苦、无我所累的有为法那般变化,这类世间法根本不可能进入已经彻底清净者的心。


心构造轮回的真正根本,它是有情不断轮回的本质。心是轮回的煽动者,也是生死相续流转中的主要驱动者。说轮回不断流转,是因为有情不可避免地受业力支配不断地生死不息。心被业力所统治,因此而受业力所奴役恒常流转生死。只要心继续受业力统治,情况就必然如此。唯一例外的是阿罗汉的心,他的心已完全的超越了业力的主宰,同时他也彻底超越一切世间的相对,没有任何世俗法有可能干涉阿罗汉的心。在阿罗汉的境界,心彻底出离一切。


一旦心彻底的清净,它就只是依据自己内在的本性觉知。在这里心才证得它最高的境界,它在这绝对纯净的境界中证得圆满。在这个境界里,从一期生命延续到另一期生命的轮回终于止息。在这个境界,那无止尽地从高层次的生命堕落到低层次的生命,然后又回升,不断历尽生、老、病、死的轮回,终于止息。为什么会在这个境界止息呢?这是由于那些平时渗透入心,使它不断轮转的隐密杂染因缘,已彻底熄灭,剩下的只是纯净不再经历生死的心。


如果心还未达到这个层次的清净,轮回将无可避免。有人可能会否认死后有轮回,或者有人会顽固地坚信虚无主义,否定死后生命会延续的任何可能。但是信仰无法改变事实,一个人意识知道的根本特性不受猜测所主宰,也不会被个人的观点或意见所影响。它是一个人自己内在最主要的主宰,与无上权威的业力联合,凌驾一切猜测思想。


结果是,一切有情被迫从一期生命投向另一期,经历或粗的,如陆上、海或水中生命;或微细的,如饿鬼、天、梵的生命。虽然后者是那么的微细,不为人类的肉眼所见,不过心可以毫无困难地投生这些道中,所需要的只是相应的业。业力是决定性的因素,它驱使心在轮回中流转无尽。


心极端的微细,以至难以明了它到底是由什么建构而成。只有在心证得某一层次的禅定,它的本质才凸显出来。即使是有经验的禅者也无法了解心的本质,除非他证得三摩地。


虽然心安住在身体中,可是我们却无法侦察出它,它就是那么的微细。因为它遍布在整个躯体中,我们不能说哪部分或侧面是真正的心,它微细到只有禅修才能觉察它,并从身体的各组合中把它辨别出来。通过禅修我们有能力把心分隔出来,看出身与心是不同的存在。这是一个层次的分隔,心在三摩地中的层次,不过这只有在三摩地的状态中做到。


在另一个层次,心可以从身体中完全分隔出来,可是还无法从受、想、行、识,这些组合成个人心理的作用中分隔出来。心在这个层次,我们可以用智慧把它从身体分隔出来,并且最后永远的不再相信身体是“我”,不过它仍然无法把心从受想行识的作用中分隔出来。继续用智慧分别的话,心最终可以从这些心的作用中分隔,届时我们可以清楚证到——现证——五蕴与心是不同的真实。这是第三层次的分隔。


在最后的层次,我们专注于一切虚妄的根本原因,那极端微细渗透的无明。我们只知道无明这个词,可是却无法觉悟到它隐藏在心里面。事实上,它渗透进心里面就像无色无味的毒药,我们无法看到,可是它就在那儿。在这个阶段,我们得依靠高深的念力、智慧和精进把毒取出。最后,通过应用全面发挥的念力与智慧,即使是无明也可以从心中分隔出来。


当渗入心的一切全部都被除去,我们就证得最终的境界。


这个层次的分隔是永恒的,彻底脱离,不需要再努力了,这是心真正的自由。身体生病时,我们清楚知道这只是物质元素受影响,因此不为病状所干扰或沮丧。普通的情况,身体的不适带来心理的不安。一旦心真正自由,尽管身体遭受极端的痛苦,心依然保持无上的喜悦。身体与疼痛跟心是不同的现象,所以心不会受痛苦所恼。被毫不犹豫地舍弃之后,身体和感受就再也无法与心混合。这是心的绝对解脱。


心的内在是光明与清净的, 它一直保持与任何东西接触。虽然一切有为法无一例外地都受无常、苦、无我的法则所限制,唯心的本性不受此限制。心之会受无常、苦、无我所限制是因为受这法则限制的法染污了心,使得心也一起流转。无论如何,虽然心与有为法一致,可是它不会分解或崩溃。它随着那些影响它的力量流转而流转,可是心的本性真正的力量,也就是知道,是不会死亡的。这不死的本性超越分解败坏。由于超越分解败坏,所以它也超越无常、苦和无我这自然的法则。但我们对这点茫然无知,因为染污心的有为法完全缠住了心,使心的本性被它们所主导。


生与死一直是心被烦恼染污的状态。可是,由于烦恼本身是我们无知的原因,这使得我们无法觉察这事实。生与死是烦恼带来的问题。然而我们真正的问题,唯一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心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缺乏成为真正自己的力量。相反的,我们一直把假的当成我们真正自己的本性,这使得心从来没有真正与它的本性一致。更甚的是,心一直受烦恼的欺骗摆布,使它担忧和恐惧几乎一切事物。它害怕生存、害怕死亡,不管什么事——小痛、剧痛——它都恐惧,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干扰都令它不安。结果心长期充满忧虑和恐惧。虽然恐惧和忧虑不属于心的一部分,可是它们仍然有能力干扰心。


只有在心已经被净化,彻底清净自由于一切干涉了,我们才能见到一颗免于所有恐惧的心。然后,没有恐惧与勇气,只是心真正的本性,自然独自存在,永远独立于时间与空间。只是这个存在,没有其他的,这是真正的心。“真正的心”仅仅是指阿罗汉的绝对清净、余涅槃,没有其他的可以由衷、毫无保留地称之为“真正的心”,把这个词用在其他方面我自己会感到惭愧。


“本来的心”是指无尽流转生死的心的本性。佛陀说“比丘们!本来的心内在是光明和清澈的,可是它和穿过的烦恼混合在一起而受染污”时,就指出这点。


从这点而言,“本来的心”是指世俗谛的本来,不是绝对清净的本来。提到本来的心,佛陀说:“比丘们!本来的心明亮( Pabhassaramidaṁ cittaṁ bhikkhave )”。Pabhassara意思是明亮,不是清净。他的理由绝对正确,无法辩驳。如果佛陀把本来的心等同清净心,人们可以立刻反对:“如果心本来清净,那它为什么还会再生?”阿罗汉已经清净了心,不会再生了。如果他的心本来清净,那他还何必去净化它?这是明显的异议——有什么理由要净化它?相反的,光明的心,可以被净化,因为它的光明不过是无明的核心本质。当心超越这光明达到绝对的解脱时,禅者自己会真正明白真相。然后,那光明不再呈现于心。在这一点上,他就真正觉悟心的最终实相。


一旦心那么充分地净化了, 它就会一直光明清澈,然后当我们在安静的地方,为宁静所围绕时——就如在静止的深夜——即使这时心没有集中在三摩地的境界,它觉知的焦点是那么殊胜微妙难以形容。这微细的觉知显现成光明向我们周围所有的方向放射。虽然心此时并没有进入三摩地中,可是我们却没有意识到色、声、香、味、触。事实上,它正在体验自己坚固的基础,心的根本已被充分的净化到剩下令人迷惑、壮丽的能知成为它最凸出的特征。


这类绝对微妙的觉知似乎独立存在于色身之外,完全从心中凸显出来。在这个阶段由于心的微细和显示出的本质,能知的特性完全占了主导地位。在这里没有任何影像出现。只有觉知独自凸显出来。这是心的一个侧面。


当这充分净化的心进入禅定时,就可看到它的另一侧面——没有思维或想象任何东西。停止了一切活动、一切行为,它只是在安止一会儿。心中的一切思维与想象全面停止下来,这称为“心进入完全的定的境界”。在这里,仅仅剩下心知道的根本特性还保留着,除了这微细的觉知——似乎涵盖了整个法界的觉知——绝对没有其他东西。不像光束,照射的范围有限,依据它的强度只照到或远或近的距离,心流没有局限,没有“近”或“远”。譬如,电灯的光强弱是依据它的瓦特数,瓦特数越高照得越远,瓦特数低就照得近。可是心之流与这非常不同,距离不是因素。精确的说,心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能涵盖一切,远就好像近,空间的概念在这里用不上。唯一呈现的是微细的觉知弥漫整个宇宙的一切,整个世界好像都充满了这觉知的微细特质,其他一切似乎都不存在,虽然世界上的一切都一如既往地存在,这已经清除障碍和遮盖物的心之流无所不包地涵盖一切。这是心真正的力量。


绝对清净的心比这更难描述,由于它已超越了可以解释的范畴,我不知要如何来界定它。由于它已不是世间相,所以不能像一般世间事物那样子来阐明。它只属于那些超越一切世俗谛、自证胜义谛者的领域,所以语言文字无法描述它。


为什么我们要分“世俗”的心和“绝对解脱”的心? 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心吗?不尽然如此,它们还是同一个心。当世俗的真实,例如烦恼和漏控制着它时,这是心的一个状态。当智慧功能净化这状况使到它彻底地崩溃分解,那可经得起考验的,真正的心、真正的法,不会与之一起崩溃消失。只有那渗入心的无常、苦和无我的状态会消失。


不论烦恼多么的微细,它仍然受无常、苦和无我所支配,所以必然只是世间相。一旦它彻底崩溃,那真正的心、超越世俗谛的心,就会全面地展现。这称作心的绝对解脱,或心的绝对清净。一切之前和心的联系已经永远截断,现在只是绝对的清净,心知道的根本特性自己单独存在。


我们不能说这知道的根本特性集中在身体的哪个部位。这之前,世俗的心,形成一个明显的点,让我们可以看见并知道。比如在三摩地中,我们知道它位于胸口中心,因为觉知那能知的特性很明显处在那里。平静、明亮和光辉从那一点耀眼地显示出来,我们自己可以看见。所有禅定能入基本三摩地的禅修行者都会明了“能知”的中心明显地在胸口。他们不会辨称它在头脑里,就像那些没有三摩地经验的人通常说的那样。


可是当这颗同样的心彻底净化之后,那个中心就消失了。


我们不再说心位于上或下,或安住在身体的哪个部位。现在它是纯净的觉知,一个那么微细精致,超越一切世俗称谓的知道的特性。当我们说“特别的精致”,是因为世间的语言无法表达真相,当然用绝对的精致这样的说法也是相对的。由于这微细的觉知没有一个点或中心,它不可能安住在某一部位。它只是知道的根本特性,绝对没有任何东西渗透进去。虽然它仍然在诸蕴中,这些蕴跟之前心和它们混合一起时一样,可是此时心不再和它们拥有任何相同的性质,那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只有至此我们才清楚知道身体、蕴和心是完全不同和分开的实相。

 


词汇注释


阿姜(ācariya): 亦译作阿阇黎,意思是老师或导师;也用于尊称长老比丘。学生尊称老师时用这个词,例如阿姜曼和阿姜摩诃布瓦。

 

无时间性(akāliko): 不受时节因缘限制;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传统上用来表示法的特性。

 

阿那含(Anāgāmī): 亦译作不还。阿那含是已经舍弃束缚心使之轮回生死的五下分结者,死后生于净居天,最终在此证得涅槃,不再回来此世间受生。


无我(anattā): 一切现象中并没有任何一法是“我”的真理。这意味着在物质与心理组合的个人(五蕴)中,没有单独或组合的实体,心(citta)中也没有一个自我。因此,人们所经验到永恒的自我,只不过是由无明和虚妄所投射出来的产物,刹那生灭而不稳定,并且为苦所束缚。

 

无常(anicca): 不稳定、变化、生灭的性质,是一切层次的存在共有的现象。换句话说,一切生起灭去,变化不居,由于这个特性,使得世人无法满足安住,而成为苦的原因。

 

阿罗汉( Arahant ): “圆满证悟者”或“清净者”。指跟随佛陀解脱之道,已彻底熄灭内心烦恼,因此绝对肯定一切无明虚妄已完全被消除,不会再出现于心中。由于已彻底切断过去驱使他轮回生死的结使,他将不再投生。所以,阿罗汉是已证涅槃者,虽然在去世前他的五蕴还继续存在,可是他的心(citta)——已解脱于一切染污因素——绝对清净。死亡时,身体和意识(mind)分解,剩下超越世俗概念——心(citta)无为、绝对清净的本性。

 

无明(avijjā): 根本无知。这无知是对自我真正的本质产生迷惑的核心根源,所以它也是众生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无明完全存在于知道者——心(citta)——中。无始以来它就混合成为心认识作用的一部分,它篡夺心知道的特性,使本来只是单纯的知道功能被扭曲,产生二元对立的“能知者”与“所知者”。并从这个自我的观点产生对错、善恶、天堂与地狱乃至纯大苦聚,构成轮回的世间。所以无明是“有”和“生”,一切存在的核心。它也是其他一切烦恼的根源。它显现出来的绝不是黑暗或恐吓性的形象。相反的,它以众生极端尊重的善良和崇高的心灵这种形象出现,令人迷惑的受引诱,这是众生无法看透它真面目——生与死的最终统治者——的原因。它一开始就伪装成最崇高的善和快乐、心真正的归依处来显现自己。当智慧最终渗透它的核心,暴露出它的根本欺诈时,无明就被熄灭。此时,纯净圆满的心、真正的快乐——涅槃——就显露出来。


比丘(bhikkhu): 佛教僧侣;佛教僧团中已出家并接受大戒的男众。在今日的上座部佛教国家,比丘构成佛教社会的核心。比丘的出家生活遵守安贫、独身、戒律和禅修为基本原则,生活中的食物等必需品完全依赖人们的布施。

 

菩提(bodhi): 证道、觉悟;出世的智慧。菩提等同对四圣谛圆满的领悟和证悟涅槃,一切苦的熄灭。

 

梵天(brahmā): 天道众生之一,住于三界中的色界。能生于这微妙的天界据说是因为有禅修入色界禅的体验。梵天的身体由光组成,非常微细。他们也体验极端微妙的心理喜悦。当投生梵天的业力最后耗尽时,他们会逝去,并依照余下的业力投生至相应的生命。

 

佛教( Buddhasāsana ): 佛世尊的教导,广义而言即由此而发展出来的宗教——佛教。(参阅“教”条。)

 

佛陀(buddho): 圆满觉悟。传统上把圆满觉悟者——“佛陀”(buddho)这个词,用来当作禅修入门的念诵词。修行时心里不断重复“佛陀”同时忆念佛陀的功德。最简单的方法是禅修时全神专注在重复“佛陀”上,不断想“佛陀”这个词。禅修者必须完全排除一切,只是觉知重复每一“佛陀、佛陀、佛陀”。一旦能持续不断,这简单的重复就会带来内心的平静和定。

 

心(citta): 心(或译作“质多”)是意识(mind)知道的根本特性,是一切生命知道功能的根本特征。当与身相对论时,它是指意识(mind)或一般称谓的心(heart)。 由于心受到根本的无明所染污,它往外流显现成受、想、行和识,结果导致它卷入自我欺骗的圈套中。它蒙蔽了自己真正的本性。心的本性是它只是“知道”。没有能知、所知,没有二元对立;它只是知道。心不会生起或灭去,它不受生死。


通常,心“知道的特性”是超越时间、无垠和光明的,可是这真正内在的特性被烦恼所覆盖。由于根本无明的力量,当观察外在世间时,一个“能知者”形成这知道特质的中心。这个错误的中心创造了“我”,在意识往外流时就产生二元对立的“能知者”与“所知者”。结果导致心纠缠于生、老、病、死中,纯大苦聚集因此而生。


在本书中,心通常是指一般用法的心(heart),两者一样。心形成身中的核心。它是身中的中心、本体、根本。它是最根本的基础。


从心生起的状态,例如想,从这里生起。善、恶、快乐、悲伤皆在心中。三摩地的禅修让行者确定心的意义,当心把它所有的外流汇集在一点时,就进入三摩地的宁静和定的境界。从禅修者的角度而言,他会在胸口中心体验到这汇集点。在这体验中的定、光明和觉知都清楚地显示在心口这部位。心知道的特质在这里显现。所以识位于心口这个部位。因此,应明智地避免认为意识在脑子里运作,主要只有思维作用。一般总是以为意识纯粹只是在人脑内复杂的运作产生出来的,所以当脑死,意识即消失。这种机械化的观念是根本上的错误。当我们能证明某些心理功能与头脑的某些部分有关,并不就表示头脑产生意识。本质上,头脑只是一具复杂的运算器官。它接受从受、想、行和识输入的讯息,然后加以处理,可是它并不产生这些心理功能,也不产生意识觉知。那些全在心的领域之内。(详细的谈论请阅读本书附录)


集中(converge): 心把外流的意识往内汇聚成一点,即心的集中。三摩地的修行是用方法把散乱的意识专注到一个焦点,把心集中到一个完全静止和定的境界。

 

法(Dhamma): 无上真理;真理的根本原则;心灵最高的素质;佛陀的教导。首先,法的本性本质上圆满和谐地存在,与一切现象无关,但却存在于有情众生的一切层面。法是万物正确的自然秩序,存在于一切,但它不受任何存在所限制。最后,法包含所有无上的素质,例如离执、慈爱和智慧,令心和谐的圆满修证。要再加以补充的是,法还包括佛陀教导的基本原则,包含个人与自然法则相应的修行。

 

苦(dukkha): 痛苦、疼痛、不舒适;一切现象无法令人满足的本质。苦是一种根本的不安,存在于所有众生的内在本质中。由于世间的一切皆无常、不可依靠,因此即使是最快乐的经验也潜在着不满足的感觉,这不满最终必然会破坏快乐的经验。所以轮回中的生命皆有苦的本质。

 

欲贪(kāmarāga): 淫欲;爱染。欲贪是渴爱,甚至是染执,相信身体是自我,从身体的感官作用可以带来快乐,因此利用身体来追寻享受和自我满足。受这心理染污的驱使,人们主要以刺激生理官能,来解决空虚感及带来满足。如果放纵这种染执,结果将导致更强烈的染执,最终使心永远饥渴无法满足。

 

业(kamma): 个人有意的行为、语言与意志,将带来“生”与未来的生命。业也含有行为上善、恶及中性的价值内容,并使意识将来受到相应的果报。佛教相信未开悟的众生不断出生、活着、死亡然后再出生,如此轮回于不同的生命层次中,而出生的生命层次则由众生自己所造作、无法避免的业力决定。


蕴(khandha): 意思是“组合”或“聚合”。复数的蕴是指个人五种生理和心理的组合(色、受、想、行和识)以及一般的感官接触(色、声、香、味和触)。蕴也被称作“五取蕴”,因为它们是被执取为个人存在的对象。其实,它们只是一组不断生起灭去的自然现象,当中没有永恒的自我或任何存在。

 

烦恼(kilesa): 心理染污。烦恼是一切众生内心中的负面心理和情绪力量。这些染污最根本的有三种:贪、嗔和痴。它们全部都使人堕落,染污人们的思想、语言等,使人的生命从内越来越堕落沉沦,无法出离轮回。这些烦恼显现出各种各样,包括贪爱、妒嫉、羡慕、骄慢、虚荣、自负、吝啬、傲慢、嗔、怨恨等,以及各种微细的不善和有害的心境。这些都带来不善的后果。各种的烦恼心境互相混杂产生的行为,使人们不断受苦,并为世间带来扰乱。


道、果及涅槃 出世间道、它们的果证与涅槃。根据阿姜摩诃布瓦的用法,道、果以及涅槃是指佛教修行中出世间性质,主要的目标是使修行者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通过连续层次的解脱,最终证得绝对的自由——涅槃。

 

念(sati): 为了行文的顺畅,本书中多译作“念住”。意思是注意;是指把注意力专注于所选择对(magga, phala,and Nibbāna):象上的能力。在一切形式的禅修中,这意味着一段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所选择的禅修对象,或者是集中于正在发生的观察对象上。无论什么禅修法门,念都是修行时所需要用到一个重要的能力。没有念,心必然不能稳定下来,致使修行无法达到目标。

 

名(nāma) : 心理现象。名是指组成个人的心理组合(名蕴),这包括了受、想、行和识。

 

涅槃(Nibbāna): 意思是“熄灭”,涅槃可比喻作灯或火的熄灭。这是说,贪、嗔、痴由于缺乏燃料,而从心中熄灭。这个熄灭让心解脱于使它轮回生死、并受苦的一切束缚。涅槃是绝对的自由、无上的快乐。因此,它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它不生、不灭、无为,由于它已彻底超越一切世间概念,所以关于涅槃是或不是什么,完全超越世间的语言文字所能描述。

 

巴利语(Pāli): 作为古代梵文的变体,巴利语是早期佛教的语言,原始佛教经典所用的语言即是巴利语。这本书中的许多专有名词皆从巴利语翻译过来。

 

智慧 ( paññā ): 智慧这个词是指应用因果的原理,主动并尖锐地探索、观察和分析物质与心理现象的生起和熄灭,以便能如实观它们的本质——无常、不稳、受痛苦所束缚、当中没有可称为“自我”的存在。在佛教中,智慧不只是辨别。智慧是根据真理寻查、探索、分别和观察身心的运作,以揭开被烦恼覆盖的本性和知道的本质,以达到决定性的突破。


 在修行智慧的开始阶段,大部分是使用归纳法,因此从中产生的内观仍然是肤浅的。当智慧的功能越来越往内深入,它的技巧也越精细,这时产生的内观越来越属于直观。内心不满的根本只有当禅修的内观渗透进入时才能根除摧毁。


 一般上,智慧是与三摩地相辅相成后出击,两者联合一起运作以确保最有效地消除烦恼。在熄灭苦的修道上,两者皆不可或缺。色(rūpa): 通常指身体或物质现象。当与名(心理现象)相对时,色仅仅是指个人的物质组合。

 

善哉(sādhu): 在佛教里,善哉这个词通常用来表示赞叹、赞成或允许。


三摩地(samādhi): 禅修的宁静和定。修行者不管修什么禅修法门,为了使内心的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平静下来,而不断专注在一个特定的对象上,直到心没有其他杂念,完全渗入这个对象,形成一个单纯合一的觉知境界,这境界即三摩地。


 专注在一个对象,平常往外攀的杂念和妄想会逐渐汇集于内在一点、一个静止、宁静、定的境界,即三摩地。但这不是意味着心努力集中于外在的一点,而是以念住依照方法精进,心自然而然地汇集于一觉知的境界。这境界的效果使修行者体验到无法形容的纯净以及融和美妙的感觉。从三摩地境界退出来,这宁静和专注的定力可以用来作为修行观慧的基础,成功地观察一切法的本质而产生智慧。

 

轮回(saṃsāra): 指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的轮转。这是众生不断的生、病、老、死——永无休止的生、死然后再生的过程,所以称作轮回。整个宇宙,从最粗的到最精细的、最高的无色界到最低的地狱,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在轮回当中。在轮回中的众生全都受无常、不稳定和痛苦所支配,众生会生于哪个层次的生命,是取决于它们的身、语、意三业。证得涅槃则彻底超越世间的轮回。


僧伽(Sangha): 佛弟子的团体。在世俗的层次,是指佛教的出家僧团。在理想的层次,是指佛陀不管出家在家的弟子们,在修证阿罗汉道上,最少已证得四个出世间果位之最低者。

 

行(sankhāra): 一般上,行是指造作形成有为世间物质与心理一切的力量,以及这造作的后果。作为组合成人的其中一蕴,行蕴(sankhāra khand-ha)是指念头与想象;也就是内心不断产生的思想以及对认知的概念化。行制造这些观念然后把它们交给想( saññā ),想即诠释并详尽地描述之,假设它们的意义。


想(saññā):  记忆;当物质或心理现象生起时的认知。作为五蕴的第三蕴,想蕴与记忆的功能相关,例如:认知、联想和诠释。想辨识个人的所有感知,并且赋予意思和意义。通过之前的经验与记忆的功能,想给予事物特定的意思来诠释它,然后受这诠释的影响,而产生悲伤或快乐。

 

教(sāsana): 佛陀的教导,广义上指作为宗教的佛教。佛教的修行是多元的,包含所有的善行,从布施、持戒乃至出世间的禅修,皆是导致最终目的——苦的熄灭——的重要部分。教通常是指以上佛陀的教导、修行和证悟。

 

声闻(sāvaka): 佛世尊的直系弟子,听闻佛陀的教诲,并且宣称佛是他的导师。

 

大念住(supreme-mindfulness)与大智慧(supreme-wisdom): 念(sati,为了行文的流畅,本书中有时译作“念住”)是觉知领域内能敏锐专注于任何生起的能力。智慧( paññā )是直观的能力,念专注于现象时,智慧则探索、观察并分析现象的本质。当念和智慧两种能力发展到高深的阶段,能高度警觉、迅速和敏锐,凭直觉分别思维时,便是大念住和大智慧。两者合作无间,没有一刻不在定中,它们有能力自动跟踪和渗透一切法生起与灭去的真相。作为出世间道最后阶段(阿罗汉道,arahattamagga),只有这两个心理功能可以持续不断深入观察更微细的烦恼。要达到这修行的最后阶段,以证入终极目标——涅槃,修成大念住与大智慧是先决条件。

 

上座部( Theravāda ): “长老们的说法”。是以巴利语传承至今最古老形式的佛教。上座部是早期佛教宗派中唯一还活跃至今的一派。目前泰国、斯里兰卡和缅甸的佛教主流即是上座部佛教。三界 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者形成整个有情存在的宇宙。

 

解脱(vimutti): 绝对自由,即自由于内心的虚构与概念。解脱等同涅槃。

 

识(viññāṇa): 意识;简单的认知。作为五蕴中的最后一个,识蕴只是认知记录感官输入、感受以及心理影像。例如,当色尘与眼接触,或念头产生时,相应的意识同时生起。当这些对象过去时,与之相应的意识也同时谢去。

 

英译者简介


戒宝比丘(Bhikkhu Dick S īlaratano)俗名Richard E. Byrd, Jr..1948年生于美国维吉尼亚州的温彻斯特。1975年他在印度邦加罗尔(Bangalore)依止佛护长老(Buddharakkhita Thera)出家当沙弥,之后去斯里兰卡,于1976年 6月在马河拉村(Maharagama)的Sri Va-jiragnana Dharmayatanaya受具足戒。

 

1977年初,戒宝比丘去泰国,并于同年4月21日在曼谷宝伏寺(Wat Bovornives Viharā)法宗派下重新出家。出家后他随即到乌隆府(Udon Thani)的帕邦塔寺(Baan Taad Forest Monastery),在摩诃布瓦尊者以及其资深弟子座下受训。


戒宝比丘的其他译著有 Ācariya Mun Bhūridatta Thera:A Spiritual Biography 以及 Mae Chee Kaew .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阿姜摩诃布瓦尊者文集 下一篇沙门Samana-chinese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