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四 论生死事大 (二)
2009-09-24 10:32:30 来源: 作者: 【 】 浏览:1439次 评论:0

丙 示临终切要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世有愚人,于父母眷属临终时,辄为悲痛哭 泣,洗身换衣。只图世人好看,不计贻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论。 即志切往生,临终遇此眷属,多皆破坏正念,仍留此界。临终助念,譬 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 临终正念昭彰,被魔眷爱情搬动等破坏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 而亲友知识,各以己物,令其担负。担负过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 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自己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恶业力所致。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 神识得所,不在世情场面好看,庶可无虞矣。 (杂著十七)


于七中,及一切时,一切事,俱宜以念佛为主,何但丧期。以现今 僧多懒惰,诵经则不会者多,而又其快如流,会而不熟,亦不能随念。 纵有数十人,念者无几。唯念佛,则除非不发心,决无不能念之弊。又 纵不肯念,一句佛号,入耳经心,亦自利益不浅。此(某)绝不提倡作 馀道场之所以也。 (书二十三)


人当临终,唯同声念佛为有益。若识心未去,沐浴举哀等,大有所 妨。是以修净业人,须于平日,与眷属说其所以,庶不至误用亲爱。若 过量大人,出格高士,正不必惧其被此牵挂耳。 (书二十三)


佛法宏旷,唯成佛方可歇手。欲决得往生,正不妨恳切念佛,常行 追荐。即佛经所谓虽知罪性本空,而常悔先罪,不说已得清净。莲池谓 年中常须追荐先亡,不得谓已得解脱,遂不举行耳。须知念佛诵经,虽 曰荐亲。实为现前眷属亲知,开心地,种善根。及所有荐亲功德,回向 法界一切众生。以广大自他存亡之心量,以消灭自他存亡之执碍耳。至 于不主于诚,唯以奢华张罗夸耀于人。则所谓以亲丧作闹热,非人子所 宜为也。 (书二十三)


当此大病临身,存亡莫保之时。教以各各为其母志诚恳切念南无阿 弥陀佛,以祈寿未尽则速愈,寿已尽则速得往生西方。令郎等孝心淳笃, 当必皆如救头然,而常持念也。如是则岂但有益于夫人,实则深有益于 令郎等也。凡人有病,可以药治者,亦不必决不用药。不可以药治者, 虽仙丹亦无用处,况世间药乎。无论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 此药绝不误人,服则或身或心,必即见效。然人生世间,无论久暂,终 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归之处,可不预为安顿乎。有力量者, 自己预为安顿妥帖,则临终固不须他人为之辅助。然能辅助,则更为得 力。无力量者,当令家属代为念佛,则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爱牵缠, 仍旧被爱情所缚,住此莫出也。 (书二四六)


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某)与知友言,皆令念 佛。以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何以故,诵经则不识字 者不能诵,即识字而快如流水,稍钝之口舌,亦不能诵。懒坯虽能,亦 不肯诵,则成有名无实矣。拜忏做水陆,亦可例推。念佛则无一人不能 念者。即懒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则一句佛号, 固已历历明明灌于心中。虽不念,与念亦无异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为亲眷保安荐亡者,皆不可不知。 (书二四 六)


作佛事,不必念经拜忏做水陆。以此等事,皆属场面。宜专一念佛, 俾令郎等亦始终随之而念。女眷则各于自室念之,不宜附于僧位之末。 如是则不但尊夫人令眷,实获其益,即念佛之僧,并一切见闻,无不获 益也。凡作佛事,主人若肯临坛,则僧自发真实心。倘主人以此为具文, 则僧亦以此为具文矣。如一期佛事已毕,夜间放台焰口即已。 (书二四七)

 

即真实往生,亦须志诚念佛,以祈莲品高升,无生速证,以各尽孝 思。此虽为利亡者,实则令儿女媳辈同种善根也。孙之能念者,亦令随 之而念。  (书二四七)


 终时全家能不哭泣念佛,最有利益。然其时犹短,宜以三小时不断 佛声,不起哭声,及动转等为最善。祈切记之。 (书二四七)


做佛事一事,(某)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 天佛,校诵经之利益多多矣。 (书二四八)


人未终前,若彼自能沐浴更衣,则甚善。如其不能,断不可预行沐 浴更衣,令彼难受疼痛,致失正念。以汝尚以未著法衣,令其盘膝趺坐 为遗憾。不知当此之时,只好一心同声念佛,万万不可张罗辅排。(如沐 浴更衣令坐等,)若一张罗铺排,即成落井下石。切记切记。 (书二五三)


临终之瘦削,及病苦,乃多劫之业障,以彼笃修净业,殆转重报后 报,为现报轻报耳。汝谓由修持精进,致身体日弱,此语不恰当,兼有 令信心浅者,因兹退惰之过。须知念佛之人,决定能消除业障。其有业 障现前者,系转将来堕三涂之恶报,以现在之病苦即了之也。金刚经谓 持金刚经者,由被人轻贱之小辱,便灭多劫三涂恶道之苦。则福峻之将 往西方,固以此小苦,了无量劫来之恶报,实为大幸。切不可学不知事 务人,谓因修持致病及死也。 (同上)


 汝母何以病不见愈,盖以宿业所致,殆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于 此时以了之乎。玄奘法师临终亦稍有病苦,心疑所译之经,或有错谬。 有菩萨安慰言,汝往劫罪报,悉于此小苦消之,勿怀疑也。当以此意安 慰汝母,劝彼生欢喜心,勿生怨恨心,则决定可蒙佛加被,寿未尽而速 愈,寿已尽而往生耳。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 兵火连绵,吾人幸未罹此。虽有病苦,尚可作欲出苦之警策,则但宜感 激精修,自得利益。否则怨天尤人,不但宿业不能消,且将更增怨天尤 人之业。当与汝母说之,果能不怨不尤,净心念佛,其消业也,如汤消 雪。 (书二六十)


 至于丧祭,通须用素,勿随俗转。纵不知世务者,谓为不然,亦任 彼讥诮而已。丧葬之事,不可过为铺排张罗。做佛事只可念佛,勿做别 佛事。并令全家通皆恳切念佛,则于汝母,于汝等诸眷属,及亲戚朋友, 皆有实益。有财力,多做功德,若丧事用度无出,即以之办丧事亦可, 切勿硬撑架子,至有亏空,后来受窘,则不必矣。 (书二六十)


人一生事事皆可伪为,唯临死之时,不可伪为。况其无爱恋之情, 有悦豫之色,安坐而逝,若非净业成熟,曷克臻此。但愿汝昆弟与阖家 眷属,认真为汝母念佛,不但令母亲得益,实则比自己念佛之功德更大。 佛所以教人,凡诵经持咒念佛作诸功德,皆为法界众生回向。平时尚为 无干涉之法界众生回向,况母殁而不至心为母念佛乎。以能为一切众生 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如一滴水,投于大海,即与大海同其深广。 如未到海,则勿道一滴,即长江大河,固与大海天地悬殊也。是知凡施 于亲,及一切人者,皆属自培自福耳。知此义,有孝心者,孝心更加增 长,无孝心者,亦当发起孝心。请僧念七七佛甚好。念时,汝兄弟必须 有人随之同念。妇女不必随于僧次,以为日既多,人情熟悉,或令人起 嫌疑。妇女宜另设一所,或居于幕,出入各门户,两不相见,是为表率 乡邑,开通仪式之懿范。若漫无界限,或他人仿之,久则弊生。昔人立 法,虽上上人,亦以下下人之法为范围,故能无弊。 (书二六一)


顶圣眼天生等说,实可依据,(某)恐无知者,唯以探冷热为事,意 谓有信愿及临终正念分明,即可往生,不得专以探冷热为据,故云亦不 一例。恐其探之频数,或致误事,不可不知也。 (书二六二)


宜将一切家事,并自己一个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尘不染心中, 持万德洪名圣号,作将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杂念。能如是 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则决定业消病愈。 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痴痴然唯求速愈,不唯不能速愈,反更添病。 即或寿尽,定随业漂沈,而永无出此苦娑婆之期矣。 (书二六八)


人之临终, 得其助念,定可往生,失其助念,或再以哭泣搬动, 动 其爱情瞋恨,则堕落难免矣,险极险极。汝能成就母往生,亦是三世诸 佛净业正因,所谓即尘劳行佛事,其功德比寻常殊胜万分矣。 (书二六十)

 

 临终舟楫(附录)


佛制亡僧焚化,原为令其离分段之假形,而证真常之法身也。故自 佛立制以来,僧众奉为常规。奈法道陵夷,延久弊生。如今释子,率以 焚化了事,不依制度。每有以病者临脱气时,遽为穿衣搬动。及入龛一 二日,即行焚化者。可谓大违佛制矣。佛说人有八识,即知识也。前五 识,名眼耳鼻舌身。第六意识。第七末那,亦名传送识。第八阿赖耶, 亦名含藏识。夫人之生也,惟此第八识,其来最先。七六五识,次第后 来。及其死也,亦此八识,其去最后。馀识次第先去。盖第八识,即人 之灵识,俗谓灵魂者是也。然此识既灵,故人初受母胎时,彼即先来。 故儿在母胎中,即为活物。至人死气断之后,彼不即去,必待至通身冷 透,无一点暖气,彼识方去。识去,则此身毫无知觉矣。若有一处稍暖, 彼识尚未曾去。动著触著,仍知痛苦,此时切忌穿衣盘腿搬动等事。若 稍触著,则其痛苦最为难忍,不过口不能言,身不能动而已。考经云, 寿暖识,三者常不相离。如人生有暖,则有识在,识在则寿尚未终。古 来多有死去三五日而复生者,详载典章,历历可考。儒教亦有三日大殓 之礼。缘眷属恩爱,尚望其万一复生耳。若我僧家,虽不望其复生,而 亦不能不体其痛苦。遽尔搬动,以及迁化。其慈悲之心安在哉。古云,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物尚如此,而况同为人类。又况同为佛子者乎。 且人情痛苦之极,瞋心易起。惟瞋心故,最易堕落。如经云,阿耆达王, 立佛塔寺,功德巍巍。临命终时,侍臣持扇,误堕王面,王痛起瞋,死 堕蛇身。缘有功德,后遇沙门,为其说法。以闻法故,乃脱蛇身,而得 生天。观此,可知亡者识未去时,即行穿衣搬动,及即焚化,使其因痛 生瞋,更加堕落。甯非忍心害理,故施惨毒。应思我与亡者何仇何恨, 乃以好心而作恶缘。若云事属渺茫,无从稽考,则经典所载,岂可不信。 迩来种种流弊,总因生者不怜死者之苦,只图迅速了事,故无暇细察冷 暖。由是习以为常,纵有言及此者,反笑以为迂,致令亡者有苦难伸。 呜呼,世之最苦者莫过生死。生如活龟脱壳,死如螃蟹落汤,八苦交煎, 痛不可言。愿诸照应病人者,细心谨慎,切莫与病人闲谈杂话,令心散 乱。亦勿悲哀暄哗。当劝病人,放下身心,一心念佛,以求往生。又当 助念,令病人随己念佛音声,心中系念。若有钱财,当请众僧分班念佛。 使佛声昼夜不断,令病人耳中常闻佛声,心中常念佛号。则决定可以仗 佛慈力,往生西方。即无钱财,亦宜大家发心助念,以结末后之缘。至 于安置后事,切勿在病人前谈说。只宜击引磬高声念佛,必使句句入病 人耳,使彼心中常不离佛。木鱼声浊,临终助念,断不宜用。任彼或坐 或卧,切莫移动,大家专心念佛。待至通身冷透,则神识已去。再迟二 时,方可洗浴穿衣。如身冷转硬,应用热汤淋洗,将热布搭于臂肘膝湾, 少刻即可回软,然后盘腿入龛。至诸事齐毕,尤须长为念佛。所有诵经 拜忏,皆不如念佛之利益广大。凡一切出家在家各眷属,俱须依之而行。 则存者亡者,悉得大益。再者,我佛涅槃,原本右胁而卧,以故入棺荼 毗。今人若随其自然,坐亡者入龛,卧亡者入棺,尤为得当。但今人沿 习成风,恐不以此为然,亦惟听诸自便。至人死后之善恶境相,原有实 据。其生善道者,热气自下而上升。生恶道者,自上而下降。如通身冷 尽,热气归顶者,乃生圣道。至眼者生天道。至心者生人道。至腹者堕 饿鬼道。至膝盖者堕畜生道。至脚板者堕地狱道。故偈云,顶圣眼天生。 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夫生死事大,人所不免。惟此 一著,最宜慎重。其照应病人者,当以同体之悲心,助成往生之大事。 古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因缘果报, 感应无差。欲求自利,必先利他。述此遍告同袍,恳祈人各注意。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三 示修持方法 下一篇五 勉居心诚敬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