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九 谕在家善信 (一)
2009-09-24 16:53:58 来源: 作者: 【 】 浏览:975次 评论:0

甲 示伦常大教

 

佛教以孝为本,大乘经多有发明。其最显豁详悉者,有佛报恩经、 地藏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梵网经。孝之一字,局于事亲。通 而论之,凡于理于心,能不违悖,均名为孝。否则,均为不孝。学者必 须通局兼修,方可名为尽孝。众生入道,均视宿因如何。不但痴傻之人, 难以教化,即大聪明,大学问人,或更不如痴傻之人,尚能少种善根, 不生毁谤。我等但随分随力而为劝导。若欲尽人皆遵佛化,断无此好因 缘,只可随缘尽心而已。(书三七)


现今世道人心,坏至其极。凡圣贤所传述之道、德、仁、义,孝、 慈、廉、节,均废弃之。凡古昔所不忍见闻,不肯挂齿者,均极力提倡, 期其一致进行。而男女自由恋爱,裸体相抱跳舞之场,与学校,不知其 数。大学堂,画裸体画,以期美术进步。美术固能进步,绝不虑人道退 步,畜道进步乎。汝等均少年,须知好歹,切不可于此种灭伦灭理之邪 说中,中其毒气。则后来尚可自立于天地之间,而无所愧怍。否则,纵 艺高学博,于己于人,有何所益。汝须知因果报应,了无或爽。虽一时 或未能即见,而过数十年,决无不见者。况死后,及来生后世,凡夫不 得而知者乎。今日世道之坏,由于儒者多不信因果报应,及与轮回生死。 彼理学家,窃取佛经要义,以宏儒宗。反以佛普度众生之道,谓为蛊惑 愚俗,而辟驳之。致凡儒者不肯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相劝导,大家都 认作若有若无,故世道日益浇漓。具顶天履地之气概,不随流俗所转者, 无有几人。而欧风一至,胥然风从,变不加厉,故成今日之世道。人情 如水,礼法如堤,去礼法之堤,能不人欲横流乎。人欲既横流,礼法务 力去,故感大水遍发,江堤河圩,到处破坏,几多人民,被淹而死。有 未死者,无衣、食、住,号寒、啼饥,不忍见闻。纵有好善之士,多方 捐募,卒以人多款少,难以遍及。而江堤河圩,须款更多。若不修,则 由小至大,水尽横流。若修,则实无此财力。而况盗匪猖獗,南北交仇, 外侮横暴。此际之人民,真可谓可怜可悯,而无所控告者。汝二人年纪 尚轻,必须恪守旧道德。(书五八)


 今之学堂,直是一个陷人坑,不陷于党派中,便陷于自由爱恋,任 意冶游。须知人只五六尺一动物耳,而与天、地、并称三才,则人之名 尊无与等。名既尊贵,必有可尊贵之实,方可名之为人。否则,便是衣 冠禽兽,以其无有人之气分故也。才者,能也。天能生物,地能载物, 人能继往圣,开来学,补天地化育之不及,故与天、地、并称之为三才 也。若只知饮、食、男、女,不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则较禽兽为恶劣。是人也,空得一世人身,绝无一点人气。则一气不来, 当堕地狱,经百千劫,了无出期。欲为禽兽,尚不可得,况又得为人乎 哉。(书一四七)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傥不能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根本欠缺,与佛不相应, 何由蒙佛垂慈接引,令其带业往生也。是故必须要孝亲敬长,兄弟姊妹, 夫妇主仆,一一各须尽自己之职分。能于各宗,尽其职分,即为世间贤 人善人。贤善之人念佛,则易于感佛。欲了生死,不可不注意伦常也。 (书二0五)


汝已娶妻,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 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中庸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 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盖言夫妻、 兄弟、和睦,则父母心中顺悦也。现为人子,不久则又为人父。若不自 行悦亲之道,必生忤逆不孝之儿女。譬如瓦屋檐前水,点点滴滴照样来。 光老矣,不能常训示汝。汝肯努力尽子道,则便可以入圣贤之域,将来 往生西方,乃汝所得之法利也。汝妻法名法益,肯依法而行,自得真实 利益也。(书二五三)


人禀天地之正气以生,当效法天地高厚覆载之德,以参赞化育,继 往开来,庶可不愧与天地并立为三,以称三才之名耳。忠、孝、节、义, 乃人道之大纲,人若无此,则与禽兽何异。纵时属民主,亦不可不以忠 义为训。良以忠之意义,不专指事君而言。故曾子以忠恕明夫子之道, 以为人谋而不忠日常自省。固知忠之一字,义贯万行,事君乃其一端耳。 窃谓忠者,尽己之心,真诚无欺之谓。人若存心以忠,必能孝亲、敬兄, 睦族、信友,矜孤、恤寡,仁民、爱物,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矣。何也, 以忠则不欺,不欺则尽分,尽分,则属己分中事,自必务乎实行,决无 虚应故事,不尽己心己力之虞。近世虽则推倒帝制,然须事事讲忠,庶 不至我诈尔虞,漫无准的。得势则群相辅弼,失事则群相弃舍,或反从 而攻击之,互相倾轧,了无底止,皆由不讲忠义之所致也。忠义不讲, 则父子夫妇之伦,均可弁髦视之。弁视既久,则作桎梏。负此桎梏,不 得自由,不得不演出杀父杀母,逆天悖理之恶剧,以期其任意随心,无 所拘束也。呜呼,不讲忠义,其祸至于此极,可不为痛哭流涕长太息乎。 (序七六)


天下无二道,圣凡无两心。举古、今、中、外,莫不以孝、弟、忠、 信,礼、义、廉、耻,及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事理,为立身行道,治 国安民之本。良以此种事理,皆吾人性分中所固有之常彝,无论智愚贤 否,悉皆具备。其所作所为,或有符合悖戾之不同者,乃由闲邪存诚, 克己复礼,及迷心逐物,肆意纵情之所致也。故书有惟圣罔念作狂,惟 狂克念作圣之训。佛示迷则佛即众生,悟则众生即佛之道。是知圣、狂, 生、佛,只在一念迷悟之间。初由立心稍殊,终致天渊悬隔,人可不自 勉,以期希圣希贤乎哉。世间百工技艺,各有规矩准绳,按前人之成规 而习之,及至熟极,则无不随心应手而成耳。希圣希贤,亦复如是。举 其大纲,则明明德,亲民,止至善,三者而已。然欲明其明德,必须先 从格除烦恼之物欲,推致固有之良知下手。即所谓闲邪存诚,克己复礼。 直至格致至极,则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于明明德之大纲已得,其他则 举而措之,无不随心应手而克办耳。然须多识前言往行,以为存养省察 之助。(序七八)


天地以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圣人以男女正位,(正位者,素位而 行,敦伦尽分之谓也。)建立伦纪。天地之大,人莫能名。而人生其间, 蕞尔七尺,其与天地并立为三,称为三才者,以其能敦伦尽分,继往开 来,参赞化育,不致天地徒有生物之功,此所以人为万物之灵,而独得 至极尊贵之名称也。傥不本道义,唯以饮食男女之欲是骋,则与禽兽何 择焉。近来世道人心,陷溺已极。一班无知之民,被外界邪说之所蛊惑, 竞倡废经废伦,直欲使举世之人,与禽兽了无有异而后已。其祸之烈, 可谓极矣。推原其故,皆由家庭失教,并不知因果报应之所致也。使其 人自受生以来,日受贤父母之善教,并知祸福吉凶,自为影响,不异种 瓜得瓜,种豆得豆。即以势胁之,令从彼邪说,否则必死,亦当以得尽 伦而死为幸,决不致畏死而苟从也。天下不治,匹夫有责。天下治乱之 本,在于匹夫匹妇之能尽伦尽分与否。故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 家,家之本在身。此固一切匹夫匹妇之天职,非独指有爵位者而言也。 而家庭之教,母教最要,以人之性情,资于母者独多。居胎则禀其气, 幼时则习其仪。其母果贤,所生儿女,断不至于不肖。譬如镕金铸器, 视其模,即可知其器之良否,岂待出模方始知之哉。国家人才,皆在家 庭,傥人各注重家庭教育,则不数十年,贤人蔚起。人心既转,天心自 顺,时和年丰,民康物阜,唐虞大同之风,庶可见于今日。是以忧世之 士,莫不以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为挽回世道人心之据。(序九 六)

 

乙 通论修持


世出世间之理,不外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外因果二字。心 性之理微,虽圣人犹有所不知。因果之事显,纵愚夫亦可以略晓。圣人 欲天下永太平,人民常安乐,特作大学,以示其法。开章即曰,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然明德,乃人各自具,由无克念省察之功,则明德被幻 妄私欲所蔽,不能显现而得受用。其明之之法,在于克念。克念之工夫 次第,在于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物者何,即随境所生,不 合天理,不顺人情之幻妄私欲,非外物也。由此私欲固结于心,则所有 知见,皆随私欲而成偏邪。如贪名贪利者,只知有利,不知有害,竭力 营为,或至身败名裂。爱妻爱子者,只知妻子之好,不知妻子之恶,养 成祸胎,或至荡产灭门者,皆由贪、与爱、之私欲所致也。若将此不合 情理之私欲,格除净尽,则妻子之是是非非自知,名利之得之以道,不 须夤缘妄求矣。此物字,先要识得是幻妄不合情理之私欲,则其格除, 乃易易事。否则,尽平生力,不奈彼何。纵读尽世间书,也只成得一个 依草附木,随波逐浪汉。甚矣,私欲之物之祸大也。若知此物,是吾人 生死怨家,决不令彼暂存吾心,则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正知显,而意 诚、心正、身修、顺流而导,势如破竹,有不期然而然者。人皆可以为 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以一切人民,各具明德。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其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者,皆由私欲锢蔽,不奋克念之功,遂致从劫 至劫,随私欲转,轮回六道,了无出期,可不哀哉。然专以格致为训, 不以因果相辅而导者,或难奋发大心,励志修持也。(序一)


人生最苦,是从幼时未遇明师良友,遂至肆意纵情,造诸恶业,所 谓惟圣罔念作狂也。谓其心性本体,可以作圣,由不修省,便成狂愚也。 今汝既知五十六岁来,身、口、意、三业,俱不清净,而意业更重。良 以意业为主,由意业起善恶念,则身口遂说善恶话,及行善恶事也。今 既知惭知愧,欲皈依佛法,以为前途修持之据。固宜认真敦伦尽分,闲 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生信发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 界。便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所谓惟狂克念作圣也。作狂作圣,只在 罔念克念而已。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即便 生大惭愧,犹如裸露于稠人广众之中,惭愧欲死。如此久久,则坏念头 自然不起矣。意业一净,身口亦随之而净。(书六五)


 居士林宣言书,词理周到,甚善。简章,亦极严整周备。足见云南 佛化之兴盛象。然须恪守本分,切勿学好高务胜一派。譬如穿衣吃饭, 须按各人身量食量,夏葛冬裘,渴饮饥食,则可以养身心。施之失宜, 均可以伤身心。非饮食裘葛之有善不善也,视其人之善用与否耳。无论 如何资格,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又须注重 净土法门,以仗佛力,比仗自力,其难易奚啻天地悬隔。近有一种专逞 口解脱者,指念佛者为腐败待死,祈勿被此种邪说所惑。当今之世,纵 是已成正觉之古佛示现,决不另于敦伦尽分,及注重净土法门外,别有 所提倡也。使达磨大师现于此时,亦当以仗佛力法门而为训导。时节因 缘,实为根本。违悖时节因缘,亦如冬葛夏裘,饥饮渴食,非唯无益, 而又害之。佛教正义,完全与伦常道理,相契相合。世有外道,多多剽 窃佛教之名,而实行炼丹运气之道,反美其名曰三教同源。源固同也, 流则异矣。若认异见者口说同源,以为即是三教之源,则得罪于三教圣 人也,大矣。今且专致力于伦常净土法门,将来当可左右逢源。若舍此 以秘密传授炼丹法为源,则成永迷真源,长趋邪径矣。宜与有宿根而未 知佛法所以者言之,则其益大矣。(书二0)


居士,年已六十有五,一子一孙,均已夭殇。约世间人情论,极为 可痛心者。若约了生死之净土法门论,则实为超凡入圣之最胜因缘。世 间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实为人生一大要事。但以为子孙计之念重, 于自己生死大事,反漠然置之。使居士儿孙长寿仕进,或被富贵福禄所 迷,恐难以发此皈依三宝,求受五戒之心,亦不过以福寿善终为止。至 于自己之法身慧命,仍以不闻不信。纵令事事称心,岂能超出虚生浪死 之外。今日境遇不嘉,知人世无非是苦。又得净土诸书而详阅之,知吾 人本有故乡安乐处所,可以安身立命。而日唯佛是念,唯净土是求。直 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尽未来际, 受胜妙乐。由是言之,其子与孙,实为成就汝了生死一大事而先逝者。 当生大感激心,愿以自己念佛功德,消彼罪业,增彼善根。俾彼亦得仗 佛慈力,往生西方,庶可不致彼子与孙,徒然早死也。善得益者,无往 而非益,甘受损者,无往而非损,是在各人之见解何如耳。(书二八)


内功,是自修,外功,是广行种种方便。如周急济困,拯灾救难等, 谓之助道,此须按己力之所能。若无其力,或以言指迷,或以言劝众, 令其大家凑成其事。若以受人请而念经念佛,此乃一分懒惰人,依佛度 生命之行为也。汝何可混于此中,不怕失自己品格乎。唯有一事可以做, 然汝有职业,亦不甚便。凡有平素念佛之人,或其人之子孙信佛,于临 命终时,请众居士助念,其利益甚大。看看饬终津梁,自知。念佛人, 于自己父母,及余眷属前,常须说与彼听。迨及有命终人,自家眷属, 通为念佛,此人必能仗佛力生西方。纵不生西方,亦必生善道,有大利 益,毫无损伤。若不知此,未死即为洗澡、换衣,若因搬动疼痛,则起 嗔心。即不至起嗔,然一经搬动,心便不得清净矣。倘平素念佛求生西 方之人,一经如此,定规打失正念,不得往生。若未死先哭,则令彼生 爱恋心,亦是牵令堕落耳。临终一关,要紧之极,固宜为之助念。助念 之人,必须熟阅饬终津梁,使其家儿女眷属,通依助念人之指示,庶可 不至因孝心,而致亲反受堕落之苦耳。除助念外,均非所宜。倘此风(谓 应赴。)一行,则念佛之善男信女,不通通成应赴之俗乎。明理者,择 善而行,不明理者,唯利是趋。有职业人,误其职业,懒惰之人,依此 打诨。不但有碍僧家,实为有碍自家。(书四三)


念佛人,宜行、住、坐、卧、心常忆念。平时须于洁净处,衣冠整 齐时,或出声念,或默念,皆可。唯睡眠,及大小便,裸体澡浴时,只 可默念,不宜出声。若遇刀兵水火灾难,则任是何地,何种形仪,皆须 出声念,以出声比默念更为得力故也。若女人生儿子时,当于未生前即 念。及至临盆,虽裸体不洁,亦宜出声。此时有性命相关,如堕水火以 求救援,不得论仪式不庄,污秽不净等也。女人难产,不是与所生儿女 有怨,便是宿世怨家,障不许生,令其受苦。能念佛,并旁边料理之人 同为念佛,则彼等怨家闻佛声,当即退避,不敢为碍矣。是以女子从小, 便当令其念佛,以期预免此难。若平时常念佛之人,断不至有此危难。 即平时不念佛之人,能志心念,亦必定易生。愚人执崖理,谓家中女人 生子,家中都不可供佛,亦不可念佛,否则得罪。此系执死方子医变证 者,只知其常,不知其变,可哀也已。(书一三三)

 

丙 论家庭教育


生子非难,教子尤难。许多不洞事之人,无子求菩萨,及其得子, 唯知宝贵,从兹养成废器者多多。譬如种稻,只知求好种子,及其苗茁 以后,则所有除莠、浇灌、等手续,概不一用。其稻种虽好,尚能望其 收获否。光见闻百有九十九,无子及多子之人,均是此种结果。唯阎丹 初(敬铭)之父,为天下古今第一爱子之人。故以初辈乡绅,令其子点 翰林、拜相。其教之之严,亦是天下古今所未有。一边培德,一边竭力 以教,此其所以为真爱也。其他之爱,每有甚于杀者,以杀但一死耳。 失教之子,无业不造,则永堕三途恶道,比一死之酷,何止天渊相悬。 (书九三)


现在后生,已知人事,即当为彼说葆精保身之道。若知好歹,自不 至于手淫为乐,以致或送性命,或成残废,并永贻弱种等诸祸。未省人 事不可说,已省人事,若不说,则十有九犯此病,可怕之至。孟武伯问 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他疾,均无甚关系,冶游手淫、贪房事, 实最关紧要之事,故孔子以此告之。而注者不肯说明其大厉害处,致孔 子之话,亦无实效,可叹也。(书二四六)


家庭教育者,母教尤重。若于儿女初开知识时,其母即以因果报应, 及做人之理事为训,则大时便知好歹,不被恶党邪说所惑,而为贤人善 人。若小时任性娇惯,大则无主宰,便随邪说所靡,欲其反正,百难得 一矣。当今之时,若不以因果报应,为救国救民之专剂,则纵有作为, 无大功效。以彼不以实行为事,但以空谈敷衍了事。因果,乃标本同治 之法。凡夫初发心,如来成正觉,皆不出因果之外。狂人以因果为小乘 而轻藐之,乃为自便于肆无忌惮之恶作,与空口快活之大话耳。(书一 九五)


教小儿,当详示为人须自立志,严责非其所宜。以今时学说,推翻 旧规,傥一严责,或致被彼无知者一诱,则便因恩成怨。彼年已十五, 果能将其利害,与彼说之,必不至于毫无感动。如此不感动,则同木石 无知,纵严,亦愈成反对矣。彼杀父自雄,以取奖誉者,皆以向受约束, 拟欲一泄其忿,而不知其永陷畜生地狱之中,而莫能出也。四书,当全 读。书经,文理甚好,亦宜全读。易之道大,或可从缓。然欲成学问, 尤当致力于现象知法之理。易六十四卦之大象,可集之一篇,以作座右 铭,极显豁,极亲切。彼废经者,不知其人之知见作何领会也。诗可从 缓,以非大聪明之资格,不能善会其意。礼记、左传,则选其于身心有 益,于世教有大关系者读之。小儿爱偷人东西,须平日为彼说,人不可 做屈心事。若做屈心事,纵使人始终不知,而自己常时心中抱愧。况天 地、鬼神、佛、菩萨,无一不知。汝何以不知自勉,作此下流事。以后 再要偷人东西,定规要领你去向人家磕头道罪,还人家东西。那怕不值 一文钱的东西,也要如此办。又要求人家,再有偷东西事,尽管打。不 可看我面情不肯说,以致彼越发觉得偷东西没关要紧,常常想偷也。你 试想想,人纵再下作,若有人说他好,他就欢喜,说他不好,他就不欢 喜,你为什么要做人家唾骂轻贱的事体。我若遮护你,就是我教你做贼, 你后来简直不能成人了。所以我对你说,你从此以后,若偷我的东西, 我定规要打你。若偷别人的东西,我定规领你向此人磕头道罪,并将东 西还人。不但你没面子,实在我比你还难受。以想你成人,不得不以此 制伏你。你知过痛改,勉力学好,使人皆敬重你,因之敬重祖宗父母。 你要是不肯改,即同你自己日日骂祖宗父母一样,雷都要打了。此我之 大慈大悲爱护你处,你要知好歹。如此,或有效果。(书二三五)


今世乱已极,其源皆因世之为父母者,不知教子之道。不知以道德 仁义,因果报应教儿女。但以溺爱憍养,机械变诈相教,故致有天姿者, 习为狂妄,无天姿者,狎于顽愚,以至越礼犯分之事,时有发现也。使 为父母者,各尽其教子之道,则世道何至如此。以前儿女教不好,尚无 大要紧,不过不孝顺,不成器而已。今若教不好,则其祸实有不堪设想 者。此说,宜与一切人说之。(书二一九)


富贵人子弟,多多一事不做,一旦遇祸乱,则必至无以自立。今全 去用人,亲自操作,一则习劳,而能和血脉,二则少闲,而消诸妄念, 实为爱儿女之根本办法,善何如之。儒道之衰,其源由于理学之破斥三 世因果,六道轮回,俾善无以劝,恶无以惩,以至演出目下之现象,实 乃理学之学说导之也。欲振兴儒宗,当以躬行孝慈友恭为事。(天下之 乱,均由为父母者,不知教儿女所致。故慈之一字,举世皆不识其真相, 使其真知,世自太平矣。)(书二一五)


接手书,知阁下与妻、妾、二女,全家念佛,信愿行三字,铭诸肺 腑。何得又叹年逾半百,膝下犹虚,不孝之罪,永劫莫赎。夫子之有无, 乃属于命。有妻、有妾,非如不娶以致无后者比,何引为恨,谓为不孝。 夫不孝者,不能居仁由义,以辱乎亲之谓也。及有儿女,不教训,以致 或成庸愚,或成顽鄙。纵有多子,其不孝也、更甚。既有二女,当善教 之,俾知妇德、妇言、妇容、(容者,容止,乃指举动庄重而言。近世 俗儒,不识字义,遂作容貌美好说,可叹。)妇红。具此四德,而后再 加以知因识果,信愿念佛,则将来出嫁后,必能仪型闺阃,师范女流, 相夫教子,俱成贤善。若此女者,岂不为祖宗之光。今之世道,乱至极 点,皆因举世不知教女之所致也。以人之性情,及与习染,资于母者最 深。幼时若有贤母,长时再有贤妻,其人有不为贤人乎。是知教女、乃 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法轮也。而世人梦梦,专以憍养艳妆为事,以故多 半妇人,皆相成夫恶,教子以机械变诈,俾有天资者、尽成狂妄,无天 资者、悉作顽民,可不哀哉。汝读书人,此义不知,只望生子。近闻有 杀父奸母者,其为父也,当是孝乎,当非孝乎。即宗祧一事,侄也可继。 即无有侄,女亦可继。况念佛人,固宜断娑婆之业种,以期永世不至有 污辱祖宗之裔,何幸如之,发什么痛叹。汝既如此,岂是真实念佛之人。 妻妾二女,法名俱好,顾名思义,刻实修行,即是菩提眷属。现在入圣 贤之域,将来生极乐之邦,其为孝也、慈也、大矣。(弘化一一期)


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实行之方法,先必从事于家庭教育。而 家庭教育,又须以妇女为主体。盖世有贤母,方有贤子。伊古贤母,从 事胎教,钧陶于禀质之初,化育于未生以前,而必期其习与性成也。如 周之三太,(太姜,太任,太姒。)阴相其夫,胎教其子,皆女中之圣人, 实开周家王业之基。予尝谓,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 谓,教女为齐家治国之本者,即指克尽妇道,相夫教子而言也。乃今之 女流,多不明此义,而妄欲参政揽权,思做大事,遂将家庭培植根本之 道,置之度外。此真聚万国九州之铁,也铸不成此一个大错,深可慨也。 培植家庭根本之道维何。即凡教子女,必在于孩提之时,先须使知因果 报应之说,则一切悖恶行为,自有所畏而不敢为。讲因果之书,莫善于 感应篇,及阴骘文。此二书,能为之常常讲说,自有莫大之利益。盖童 蒙天性未漓,善言易入,幼而习焉,久则成性,及既长而不可改也。正 本清源,端在于此。故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今天下所以大乱者, 皆由一班不明教育原理之父母,有以养成之也。盖既不能以胎教善其始, 又不能以因果策其后,根本一坏,遂泛滥而不可收拾。于是非孝无亲之 说,家庭革命之谈,乃昌言而不讳。驯至朋友则利交而货卖,夫妇则兽 合而禽离。廉耻道丧,天理绝灭,洪流滔天,未知所届。即起孔子、释 迦、于今日,亦无法以救之,岌岌乎殆哉。然则将奈何。曰,挽救之道, 唯有注重家庭教育,冀各为子女讲明因果之事理,以培植其根本而已。 既植善因,必获善果,庶将来人心丕变,风俗渐淳,天下国家,其有太 平之望乎。(杂着二一七)


今日之世道人心,陷溺已至其极,具忧世之心者,种种设法以维持 之,否则,人道将几乎熄,诚可畏也。虽然,欲挽回世道人心,当从根 本上解决,则用力少而得效巨。有真知确见者,当必群相景从,如风偃 草矣。医家治病,有标有本,视其缓急,而为疗治,未可以执一论也。 今世道人心之病深矣,若只逐事而劝谕之,虽亦可以收移风易俗之效, 固不如从根本上致力为得也。所言从根本上致力者,即提倡家庭教育, 提倡因果报应。俾一切人,各知为人之道,各尽己分。父慈、子孝、兄 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果能人各如是,则家门兴盛,子 孙贤善矣。又须常凛福善祸淫,善恶殃庆之说,以之自修,复以之教家 人,则其家人优入于圣贤之域而不自知。故孔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 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此语非特为有爵位者言,匹夫匹妇,同一责任。 古人所谓,天下不治,匹夫有责者,以天下人才,必从家庭中出。家庭 有善教,自然子女皆贤善。家庭无善教,子女之有天姿者,习为狂妄, 无天姿者,狎于顽恶,二者皆为国家社会之蠹。是知家庭教育,乃治国 平天下之根本。而因果报应,为辅助教育之要道。自孩提以至白首,自 一己以至社会,自为人以至为圣贤,自修身以至平天下,均须依之而得 成就。实为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成始成终之大权。标 本同治,凡圣共遵之大法也。后儒不知其义,妄行辟拨,致成今日,漫 无拘忌之恶态。愿有志于觉世牖民,挽回劫运者,于此致力,则庶几矣。 (序六九)


敦伦尽分者,即力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谓也。 必须实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者,然为人子之职分,尚易尽 易知,为人父母之职分,则难尽难知。今之许多瞎捣乱之人,虽是其人 之罪,究其来源,皆因其父母,未尝以为人之道理,并因果之事实相告。 所教者,皆主于机械变诈之计虑,故致如此其恶劣也。由是言之,人果 能善教儿女,自可家道兴隆,天下太平矣。愿于儿女初知事时,即以为 人应行之事,及善恶因果之实验,常与说之,则儿女之子子孙孙,通皆 贤人善人矣。此所以为父母之分,校为儿女之分为难尽也。(书一四一)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婢 仆。或属填房,虐待前房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 教养恩抚前房儿女,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具此功德, 以修净土,决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莲也。须 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 为己,害人甚于害己。固宜尽我之职分,以期佛天共鉴也。(书六)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 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 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 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 畏惧,勉为良善也。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 长,卑以自牧。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禁 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 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古语云,教妇初 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天下之治乱,皆基于 此,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书六)


女儿出嫁,则减轻负担多多矣。祈与彼说,须尽妇道、孝公婆、敬 丈夫、和妯娌、惠婢使。仍守念佛之道,勿以嫁而置之。又须婉劝其夫, 令其念佛,及观世音,以为前途恃怙。能如是者,则人敬之,神护之, 灾障不侵,福祥俱集。岂但汝自己有光荣,人亦当由汝而敬及汝之生身 父母。谓某人有家教,故其女从小即皈依佛法,吃素念佛,今如是如是 之好。岂但父母有光荣,并所皈依之师,亦有光荣。若不贤孝,则汝必 为人所恶,尚是小事。人必谓汝父母无德行,故生此不贤不孝之女,则 汝父母必被人常辱骂之。并汝所皈依之师,人亦以为不能教化汝行孝敬, 而受责备也。愿彼等现为贤女,出嫁为人贤妇,后来为人贤母,则何幸 如之。祈慧察,与彼等详说之。(书三三)


人未有不愿生好儿女者。然十有八九,将好儿女教坏,后来败家声, 荡祖业,作一庸顽之类,或成匪鄙之徒。其根本错点,总因不知爱子之 道。从小任性惯,大则事事任意,不受教训,多多狎匿匪类,为社会害。 今之天灾人祸,多由此不知为父母之道者所酿成。使彼失教者,最初得 贤父母之善教,则为害之人,均是兴利之人。导恶之人,尽是劝善之人。 世道不期太平,而自太平。此匹夫匹妇,预培治世之根本要道也。汝于 提倡佛法时,兼为一切有缘者,详示此义。俾彼等各各自尽其为父母之 道,其利益大矣。女子关系更大,断断不可养而不教。俾现在有碍于自 家,(不教,则反令兄弟姊妹,同趣于不依规矩,任意自肆。)将来搅乱 夫家,后来教坏儿女,俾子子孙孙,染此恶习。此义人多忽而不察。欲 家道好,子孙好,均当于此善教儿女中求之。(书三三)


妙者,合宜适当之谓。倘以聪明用之于无益有损之事理中,则成劣 慧,不名妙慧。能所施各适其宜,方名妙慧。今之聪明人,每每以自己 聪明,施之于诲盗诲淫,越理蔑伦之小说中,以自矜文才。不知其一气 不来,后经若干劫,不知能知天地父母之名字与否。使此等人,无此劣 慧,何至其苦如是之极。故宜栽培,令其一举一动,咸归正道。将来母 仪闺阃,师范女流,均可于此卜之矣。(书三五)


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善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以人之幼 时,日在母侧,其熏陶性情者,母边最多。是以女人以相夫教子为天职。 使无贤女,何有贤妻贤母哉。由是言之,善教儿女,令知三世因果,实 为平治天下,正本清源之道。(弘化一三期)


病由身生,身由业生,当痛加忏悔,以消宿业。又须力戒房事,以 免复增。无论何病,不戒房事,决难即愈。孔子所谓,父母唯其疾之忧 者,以房事为一切病之根本故也。(书一五八)


半身不遂,恐亦是贪色所致。邪色不可贪,即夫妇房事,若贪,亦 一样送命、致病。(书九九)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必须极力节欲。欲事一多,则种种毛病悉皆发 生。世人以行欲为乐,不知乐只一弹指顷,苦便一生常膺也。(书八0)

 

丁 劝处家宏法


人、与天、地、并称三才,非徒然也,必有参赞化育之功,方可不 愧。否则,行肉走尸,毕生污秽天地,何可云三才乎。能体此意,以教 童蒙,必能尽心竭力,因材施教。先以道德为本,次及文艺之末。孝、 悌、忠、信,礼、义、廉、耻,常时讲谈,令彼知为人之道。居心动念, 作事吐语,俾各淳善,便可为入圣之基。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其 此之谓乎。果能以此心教人,则自己学品日进于光明,人将感而化之, 不待督责,以期相从也。天下不治,匹夫有责。今日之国乱民困,同室 操戈,竞欲相戕,民不聊生者,皆家庭父母无善教,学校之先生无善教。 致有天姿者,习成妄为,无天姿者,甘为匪顽。汝能秉正本清源之心, 以行培植人才之事,即是不据位而行政,不升座而说法矣,何乐如之。 (书一二六)


汝行医,肯发心利人,实为便利。人当病苦临身,一闻有得安乐法, 无不生信心者。大危险证,令彼念佛,并念观音,必可有效。即命尽当 死,亦有效,乃转危为安,始命终也。吾常谓,世间有二种人,最易劝 人为善念佛。第一,看相者,见好相,令极力修持,保全好相,否则相 或变矣。见坏相,令极力修持,则相当变好。医生尚须人请,方好说。 看相者,无论何人,一见面都好说。惜看相者无真本事,只知求利,弄 到一生,总是无所成就,可不哀哉。(弘化八期)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等病。世间医士,只能医身,纵令着手 成春,究于其人神识结果,了无所益也。汝既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为 人治病,则当于医身病时,兼寓医心病法。何以言之。凡属危险大病, 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须断绝房事,方可速愈。欲灭 宿现杀业,必须戒杀吃素。又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且 能培德而种善根。傥怨业病,除此治法,断难痊愈。其人,与其家父、 母、妻、子,望愈心急,未必不肯依从。傥肯依从,则便种出世善根。 从兹生正信心,后或由此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则于彼于汝,均有大益。 至于断欲一事,当以为治病第一要法。无论内证外证,病未十分复原, 万不可沾染房事。一染房事,小病成大,大病或致立死。或不即死,已 种必死之因,欲其不死,亦甚难甚难。纵令不死,或成孱弱废人,决难 保其康健。不知自己不善摄养,反说医生无真本事。无论男女,(处女 寡妇不宜说,余俱无碍。)均当侃侃凿凿,说其利害,俾彼病易愈,而 汝名亦因兹而彰。每每医生只知治病,不说病忌,况肯令人改过迁善, 以培德积福乎。此是市井唯利是图之负贩心行,非寿世济人之心行,况 能令人因病而得生入圣贤之域,没归极乐之邦之无上利益乎。古人云,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是以称医士曰大国手。世间医士之名已高极,若 兼以佛法,则藉此以度众生,行菩萨道,实为一切各业中最要之业。以 人于病时,得闻不专求利,志期利人,发菩提心之医士所说,必能令病 即愈,自不能不生正信依行也。欲人取信,切不可计谢礼多寡而生分别。 傥富者认真为医,贫者只应酬了事,久之,人皆以谋利而轻之,则所说 利人之话,人亦不信从矣。又须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 和、妇顺,主仁、仆忠。与因果报应之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生死轮回之经六道,有可语者,不妨以有意作无意之闲谈。使闻者,渐 渐开通心地,知生死轮回之可畏,幸了生脱死之有法。能如是者,诚可 谓即世间法以行佛法,由医身病而愈心病。(书一六八)


既为人子、人父,当思所以究竟令我亲、我儿女,得究竟安隐之道。 可不力劝吾亲,与吾儿女,令其同修净业乎。此且约亲而论。而一切众 生,皆是佛子,我既知之,忍不令我弟兄、姊妹、亲戚、乡党,一切相 接之人,一一咸知乎。汝欲皈依,以期往生,可不发宏誓,以预行随分 随力度人之道乎。(书二一三)


使女大病,汝为延医购药,汝与儿女为之调理饮食,病愈,感而吃 长素,此所谓以德服人也。古语云,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君子居 乡,以身率物,令德服人,相观而善,即此义也。惜世之信佛者少,而 谤佛者多,故致许多宿有善根者,不能发起宿世净因,深沐佛恩,即得 以具缚凡夫,现生承佛慈力,往生西方,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以渐至 于圆成佛道也。(书二二六)


秦川,乃昔善导、法照、飞锡、慧日等大师,宏扬净土之地。一切 四众,在昔当亦深种善根。但以宏扬此法,自唐以后,颇乏其人,故致 宿根不能发生滋长,为可叹也。近来世道人心,陷溺已极,天灾人祸, 频频降作,国运危岌,民不聊生。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以现 今若不极力提倡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事理,则善无以劝,恶无以惩, 欲不人各相食,其可得乎。若不提倡戒杀护生,持斋茹素,则弥天杀劫, 将何以息。若不提倡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废 经废伦,废孝免耻,争地争城,互相残杀等邪说暴行,将以举世人民, 同遭死亡之苦。若不提倡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六道轮回,其谁能出。 此近来明理君子,提倡佛学之所以也。佛法,普摄世间纲常伦理,又复 明其能否尽谊尽分之善恶果报,实为治国平天下之要道。彼忌者不究其 义,妄加辟驳,谓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皆属佛骗人之妄语。于是大家 均以因果轮回为渺茫,而欧风一吹,悉争趣之。使深信因果轮回,彼邪 说纵酷,何由惑乱乎哉。(序一三七)


每于月之十五,大家齐集,念佛一日。随便讲演净土法门之宗旨, 俾修持者,彻了于心,不至口说求生西方,心仍忆想此界。致使垂成之 功,亏于误会,冀出生死,仍堕轮回也。又复详示因果,备陈罪福。凡 入社者,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守孝、弟、 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志格、致、诚、正、修、齐、治、 平、之八事。必使儒宗由佛法得以复兴,佛化因儒士而得以广布。补前 人阴奉阳违,自误误人之偏见,示后世居尘学道,己立立人之弘规。三 人同行,必有我师,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 作佛。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庶可不孤负即心本具之佛性, 及即生了脱之大法也。(记一六五)


 以阁下之才论,当依光所说,其为利益大矣。否则择一寂静隐晦之 处,力修净业,将从前所得之学问文章,抛向东洋大海外,作自己原是 一无知识之人。于不生分别心中,昼夜六时,专持一句洪名圣号。果能 死尽偷心,当必亲见本来面目。从兹高竖法幢,俾一切人同归净土法海。 生为圣贤之徒,没预莲池之会。方可不负所学,为大丈夫、真佛子矣。 (弘化一三期)

 

戊 勖居尘学道


 孔子令人正心诚意者,必致其知,致知必须格物。物不格,如戴绿 红等色眼镜,凡所见之色,皆非其本色。以心有私欲为主,便溺于一边, 不见事之真理,与人之真是非也,此语凡治世修道者,皆当以为圭臬, 且勿以为迂腐而忽之。(书一一九)


聪明而有才,用之于正,则可以希圣希贤,建功立业。用之不正, 则可以自误误人,堕三恶道。今日之天灾、人祸,皆大多数聪明有才者 之所造成。若夫智慧,则便能识邪正,明因果,趋吉避凶,成德达才。 有智慧,则才能助道,无智慧,则才能悖德。(书一六0)


谦为诚意之诀,乃为上根人说则可。若对上、中、下、一切人说, 则当以致知、格物,为契理、契机、之至论。程朱所说之致、与格,万 不可依。须知此致知、与格物,乃希圣希贤之根本。以知见一偏,即不 能诚意。而知见之偏,由心中有偏私之人欲。格除此偏私之人欲,知见 自得其正。知见正,而意诚、心正、身修矣。真学问,不必在玄妙上显。 但令一切人,识得下手处,自可欣欣相从。(书二一三)


人皆有天良,其居心、动念、行事,完全不依道理,他还要说人家 不依道理,他有道理。只此一念,便是天良发现处。可惜无人指点,又 不反躬自责,便成狂愚之辈。若肯回心自问,必有惭愧欲死,觉天地间 无有容我之处。从此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便是圣贤之徒矣。(书二一0)


天大罪业,当不得一个悔字。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尧、 舜、佛、菩萨,与吾人之心,同一觉体。但以吾人逆性而修,则沦于业 苦众生之中耳。汝既知非,应力改过,能事事力改,则可至无过之地。 若只暂时发愧悔,仍然因循不自修持,则仍旧在罪业海中漂泊沈沦,莫 之能出也。祈详读各书,当步步入胜,庶不至虚生浪死,与木石禽兽同 生于天地之间,生无益于人,又有害于人也。(书四五)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其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者,乃 不立志之所致也。无志,则不生惭愧,安于凡愚,便长劫轮回于三途六 道中,莫之能出也。汝既发惭愧心,发希圣希贤,学佛学祖之心,固是 宿生善根所使。然当日新又新,俾从前之种种不正当之念虑作为,完全 抛却,一刀两断。切不可蕅断丝不断,缠绵因循,则必至不久仍归故辙, 依旧埋没于十种恶业之中。致本具之明明德佛性,皆被彼障蔽而不得显 现。以作圣作佛之姿,为阎罗之囚,狱卒之对,可不哀哉。(书四五)


赵冷姑之夫,弃妻恋妓,于世情论,为冷姑之命薄不幸,依佛法论 之,实为大幸。若夫不见弃,则夫妻情爱,儿女纠缠,终日劳碌,便难 念佛求生西方矣。今因夫弃,而得以专心念佛,将使临命终时,蒙佛接 引,即便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矣。其得益全在夫弃上,切诫勿生怨恨, 当生感激。又当以己念佛功德,为其夫回向,令其速出迷途,早寻觉路。 有此心肠,则爱憎二心,均不得而生,更能得念佛之大效矣。(书六七)


牛奶食之无碍,然亦系取彼脂膏,补我身体,亦宜勿食。黄豆、豆 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 用豆油,校比猪油,补力更大。何苦用钱买祸,(以食肉欠杀债,故云 买祸。)而求补益耶。吃荤之人,若肯吃素,定规会少病强健。以肉食 有碍卫生,素食有益卫生故也。虾酱最毒,万不可吃,以做时,系于海 边掘一大坑,于五六月间,捞诸虾子,及诸小鱼,倒于坑中。烈日晒之, 全坑发滚,臭闻数里。凡蝇、蚁、蛇等,好是味者,皆自投入悉死之。 待其发透,用磨磨过,装篓发卖。吃荤之人,当做宝货,可怜可怜。此 系一僧,见其做法,为光说之。汝既吃素,纵不能令全家吃素,当令少 吃。不可买活物到家中杀,家中日日杀生,便成杀场,大不吉祥。(书 八一)


无论受戒不受戒,既皈依三宝,必须持此五事,不敢有犯,方为正 信佛弟子。若以未受五戒,于此五戒不须注意,则尚不足为正人君子, 况佛弟子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善法悉宜修,一切恶法悉宜断, 是为佛教之略戒经。今之世运,坏至其极者,以儒者破斥三世因果,六 道轮回,为佛骗愚俗之说。故儒者均不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训,以 致善无以劝,恶无以惩。及乎欧风一来,则靡然从之。使大家都知有三 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则何至互相残杀,以致杀劫永无了期也。(书 八四)


 聪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当常怀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 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悉 知悉见。人前尚不敢为非,况于佛天森严处,敢存邪鄙之念,与行邪鄙 之事乎。孟子谓,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若不守 身,纵能事亲,亦只是皮毛仪式而已,实则即是贱视亲之遗体,其不孝 也,大矣。故曾子临终,方说放心无虑之话云,诗云,战战兢兢,如临 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未到此时,尚存战兢。曾子且 然,况吾辈凡庸乎。(书九四)


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 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事事如意、财色名位,皆在人上。 傥前生修有痴福,得其所欲,则骄奢淫泆,无所不至。如此之祸,较比 自杀,当重万倍。幸而未得,尚不至如此之烈。汝欲消此烦恼,当事事 守分,不于分外起一毫欲得之妄念。随缘做事,即为人作仆,必须尽我 为仆之职分,而不以为耻,及以为我非为仆之资格之心。而今得为仆, 我能尽我为仆之职分,不生矜己轻人之心。主人知我,我亦不喜,主人 不知,我亦不愠。我尽我分,知否任人。无计较心,无抑郁心。如此为 仆,人当尊之为师,不敢以仆视矣。即人以我善于尽仆之职分,而不敢 以我为仆,而以师事之,我仍不起自高自大之心。觉得仆、与师、皆假 名,尽我职分乃实行,唯恐行不副名,不计人之待遇。古之大人,虽至 穷困不能生活之时,亦无忧戚抑郁之念。即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仍 然是山野农夫之态度。此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君子所以坦荡荡也。否则,小人常戚戚矣。(书一二二)


现今世道陵夷,在家修行好,出家反多障碍,切勿萌子女愿了出家 之念。汝父于此劫浊之中,不知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痴痴然,欲参禅 明心见性。须知彼所参者非禅,乃文字知见,参到老,于禅了无所干。 即令真得禅宗明心见性之实益,其去了生死,尚大远在。以烦恼惑业未 断,悟是悟,生死是生死。若谓明心见性,即无生死可得,此系门外汉, 与狂禅者之所谬认者。(书一五0)


印心之法,不是崖板在那处。果能遵大慧断肉品,凡见一切生类, 皆作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想,此门大开,无一不能 入。若真入此门,纵尚未得印心之法,较彼已得印心之法,而犹不肯入 此门者,其功德相去天渊。以一则空解而无大菩提心,一则实行其菩提 道。且莫以我语为非,则纵未得佛祖心印,以此功德回向往生,一得往 生,则直登不退,亲炙弥陀圣众,当亲证佛祖之心矣。末世众生,欲了 生死,不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志事。即所悟与五祖戒,(五祖, 寺名。师戒禅师,曾为黄梅五祖寺之住持,故世称五祖戒耳。)草堂清 相同,也只得苏东坡,曾鲁公之结果。生死路远,来生后世,不知又结 什么果也。净土法门,乃一代时教契理契机之特别法。下自五逆十恶, 上至等觉菩萨,皆当修习,皆可即生超凡入圣。其余所有一切高深玄妙 之法,多是契理,而绝不能普契上、中、下、三根之机。我等从无始来, 以至今生,尚在轮回中流转。皆因夙生,或以愚而不敢承当,或以狂而 绝不信受之所致也。光言此者,恐汝志在以楞伽经,得佛心印为志事。 其结果,一如五祖戒,草堂清而已。汝且莫学大通家,死心蹋地,遵断 肉品修净业,则西方定可往生矣。(书一七六)


阁下正当壮年,而且有大志,能自省察,自讼其过。果能自强不息, 则生入圣贤之域,没登如来封疆,断可必矣。勿以小得为足,勿以小过 为无碍。勿以自性弥陀为究竟,而不念西方弥陀。勿唯祈佛之默佑,而 不于自己所感于佛之心中认真以行。则光所说三种薪传之得,即可预为 阁下贺。又今之时世,坏至其极,其原由于不知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欲为挽回,宜注重此二法。而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以因果报 应,能制人心。除此之外,任凭何法,皆无救药。以心不改良,则一法 才立,百弊丛生矣。(书二0二)


须按净土经典所说,生信、发愿,专心念佛,决定现生求生西方, 绝不发求来生人天福报之心。而佛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当戒杀吃素, 爱惜物命。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凡家庭中,父母、兄弟、姊妹、妻室、 儿女,外而乡党、邻里、亲戚、朋友,皆当为说念佛之利益。现生则消 除灾障,增长福寿,命终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近来世乱至极,凡信 佛念佛之人,每每逢凶化吉。今之祸患,避无可避,防不胜防。果能至 诚念佛,则不知不觉,不逢灾祸。有此巨益,忍令我父母兄弟等,并乡 党邻里等,不知乎。然欲化人,须自己实行方可。傥自己虽则念佛,于 敦伦尽分,居心行事,诸多不到之处,则便难感通矣。(书二0五) 少年学佛,必须要敦伦尽分,(即实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闲邪 存诚,诸恶莫作,众善举行。深信因果,及与轮回。信、愿、念佛,求 生西方。以此自行,复以化他。行有余力,则研究一切大乘经论,及古 今儒释古德各著述。又须识取纲宗,用以宏扬佛化,续佛祖圣贤之薪传。 所谓由实行而博学,由博学而得宗。如是则决定现生优入圣贤之域,临 终即入极乐之邦矣。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 因拨果。如是之人,其天姿实足以继往开来,由其最初一步,未曾在自 己身心上检点,从兹愈趋愈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卒成破坏佛祖圣 贤之道之人,此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也。此事,一百人,就有 八九十,堪令人痛哭流涕。(书二0九)


汝且按嘉言录、文钞、修,并令妻、妾、儿、女,皆按家庭教育而 行,则汝与妻、妾、儿、女,均可以入圣贤之域于生前,登极乐之邦于 没后。若不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基址不立, 纵能依净土法门所说而修,终难得其实益。以心与佛不相应故,不能得 真实利益也。今为汝取法名为德厚。唯厚德,则不见人非我是,人劣我 胜。我可陵人,人不得陵我。如是,则暴性自消灭于无何有之乡。令妻 法名德温。温者,宽厚柔和也。能宽厚柔和,则相夫、教子、御下,当 不至于苛刻酷虐,及与溺爱等种种之弊病矣。令妾法名德恭。小心翼翼, 承顺夫与夫人之意,则家庭肃睦,子女效法。又以至诚恳切念佛,求生 西方,了无一念懈怠之心,是之谓德恭。(弘化六期)


 凡有来者,皆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又须遇父言慈,(谓教子依孝、 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以行,是名为慈。若溺爱不教,乃 教令学坏,则名为害,不名为慈。此事世人百有九十九不识,故成此互 相残杀之世道。若人人都教子以道,则世道太平,无有坏人。坏人皆彼 父母养成的。惜无人提倡,知者绝少,可不哀哉。)遇子言孝,遇兄言 友,(友爱也)遇弟言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各人尽各人职分, 是为善人。又与女人说。(亦可与男人说。)女子从小就要教彼性情柔和。 纵遇不如意事,亦不生气,习以成性,不但于自己有无穷之好处,且家 庭得和睦之祥,而儿女必不夭死。性情贤善,国家得贤才之庆。气性大 的女人,生子必多死,或多病。以一生气,乳即变成毒汁。气大极,喂 儿立刻即死。稍小点,半天一天方死。小气虽不死,亦必定生病,此一 定不易之事理。(弘化十期)


汝欲令慈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当竭力供养,至诚顶礼。何可止一 香炉,而灯烛时花,一概不用乎。且汝于起首一日礼拜,以后何可不以 礼拜为事乎。当于每早礼佛三拜,或多拜,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 或七遍。念赞佛偈毕,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 即绕念)南无阿弥陀佛,或一千声,或五百声,然后坐念半点钟。欲拜, 即在坐毕时。拜佛,或二十四拜,或四十八拜。观音、势至、清净大海 众,各三拜。念发愿文,或先莲池文,后发愿偈,或先偈后文,均可。 毕,念三皈依,礼佛三拜,退。朝、暮、各如是。日间定四时,或六时, 但念赞佛偈起,念佛,与前一样。若一七只一起落,也不以礼拜为事, 久则懈怠,漫无章程,便难精进。礼拜不须出声,但心里念。绕念当出 声,不可音声太大,以免伤气。坐念,不昏沈,则默念。昏沈,则朗念。 无论念经、念佛、念往生咒,都要心口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不使 有一切念头。犹如就要死了,任事通置之度外。每顿吃饭,须先供佛, 供过再吃。不可吃过饱,饱则昏沈。所言一心,并非专念一句佛号,就 会一心。心若肯一,即念经、念咒、礼拜、也是一心。且汝在此七日, 吃饭、喝水、起坐等,不碍一心。何念经咒礼拜,便碍一心乎。未入关 前七日,须与女人另宿,须吃净素。夜卧不可脱衣,或止脱外衣,靠身 衫裤切不可脱。凡大小便后,须先洗手,务取清洁。凡小孩妇女,概勿 令来。便桶、当另放一屋,切不可在本屋中放。七日之中,概不会人。 即护关之人,亦只说交代之事一二句话,不得随便谈心。(弘化十期)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儒释圣人,先得吾心 之所同然。愍众生迷而未悟,莫得受用。由是各垂言教以启迪之,期其 各得亲证此理,又复以先觉觉后觉也。然儒主经世,故其说注重伦常。 于心性极致,不过略示端倪而已。若能研究佛学,有所悟会,则即伦常 日用,无不一真毕露,左右逢源。故古今来建大功,立大业,精忠贯日 月,浩气塞天地者,多从学佛得力而来。所谓不知佛法,莫由知儒。不 知出世之妙,莫由经世也。释主出世,故举世间伦常,与心性极致,一 一彻底发挥。随机施教,对病发药,俾一切众生,各随其机而得实益。 以故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一 一示其前因现果,现因后果,使人欲为恶而有所不敢,欲不为善而有所 不能。傥人各知此义,有不彝伦攸叙,天下太平乎哉。此殆佛教人乘、 天乘、法耳,其效尚能如是。若声闻、缘觉、菩萨、佛乘、之利益,又 何可得而测量者哉。所惜宋儒量小,由学佛法,得知圣人之心法。欲推 尊儒教,反从而辟驳佛法。其所辟驳者,实为令人诚意正心,尽谊尽分 之根本。如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此天下古今之实理实事。人若知此, 何敢违心悖理,以取罪戾,致未来堕不如意处,则不期然而正心诚意, 尽谊尽分矣。(序五八)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八 显正辨误 下一篇十、标应读典籍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