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卷四
2009-10-02 10:48:58 来源: 作者: 【 】 浏览:412次 评论:0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

 

卷四

 

印光大师·智言慧语

 

一、去疑生信心

 

不可有一念疑心


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已智有不了,即当仰信诸佛诸 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 士,尚不全知,岂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断乎? (书一·十三)

 

见贤思齐,当仁不让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 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见贤思齐,当仁不让。岂肯 因循怠忽,以致一错而成永错乎哉!有血性汉子,断断不肯生作行尸走肉, 死与草木同腐矣!勉旃勉旃。 (书一·一五)

 

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 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 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 世众生,欲即生了生脱死,便绝无企望矣。


然此法门如是广大,而其修行又极简易。由此之故,非宿有净土善 根者,便难谛信无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犹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 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萨,方能彻底了当,谛信无疑。能 于此法深生信心,虽是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 贵压群臣。虽其才德未立,而仗王力故,感如此报。修净土人,亦复如 是。

 

至圆至钝,至简至易


净土法门,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文殊、普贤之所指归也,马鸣、 龙树之所弘扬也,匡芦、天台、清凉、永明、莲池、蕅益之所发挥倡导, 以普劝夫若圣、若凡、或愚、或智也。此诸菩萨大士,于千百年前,早 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 笼,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摄禅教律,而高出禅教律,即浅即深,即 权即实,殊特超越之天然妙法也。

 

业识茫茫,无本可据


刻实论之,大乘法门,法法圆妙。但以机有生熟,缘有浅深,故致 益有难得与易得耳。善导弥陀化身也,其所示专修,恐行人心志不定, 为余法门之师所夺。历叙初、二、三、四果圣人,及住、行、向、地、 等觉、菩萨,末至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现身放光,劝舍净土, 为说殊胜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发愿专修净土,不敢违其所愿。善导 和尚,早知后人者山看见那山高,渺无定见,故作此说,以死尽展转企 慕之狂妄偷心。谁知以善导为师者,尚不依从。则依从之人,殆不多见。 岂夙世恶业所,令于最契理契机之法,觌面错过,而作无禅无净土之业 识茫茫,无本可据之轮回中人乎? 哀哉! (书一·四八)

 

众生习气,各有所偏


众生习气,各有所偏。愚者偏于庸劣,智者偏于高上。若愚者安愚, 不杂用心,专修净业,即生定获往生,所谓其愚不可及也。若智者不以 其智自恃,犹然从事于仗佛慈力,求生净土一门,是之谓大智。倘恃己 见解,藐视净土,将见从劫至劫,沉沦恶道,欲再追随此日之愚夫,而 了不可得。彼深通性相宗教者,吾诚爱之慕之,而不敢依从。何也?以 短绠不能汲深,小楮不能包大,故也。非曰:“一切人皆须效我所为。” 若与我同卑劣,又欲学大通家之行为,直欲妙悟自心,掀翻教海,吾恐 大通家不能成,反为愚夫愚妇老实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怜悯,岂非弄巧翻 成大拙腾空反坠深渊乎哉? 一言以蔽之,曰:“自审其机而已矣。” (书一·六 五)

 

君子素其位而行


人之处世,一一须按当人本分,不可于分外妄生计虑。所谓“君子 思不出其位。”又曰:“君子素其位而行。”汝虽于净土法门,颇生信心, 然犹有好高务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居。须知了生 死,愚夫愚妇则易,以其心无异见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 愚夫愚妇工夫,则亦易。否则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妇之能带 业往生。净土法门,以往生为主。随缘随分,专精其志,佛决不欺人。 否则求升反坠,乃自误耳,非佛咎也。 (书二·八)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卷三 下一篇二、信愿俱足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