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文库热门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TOP

第四章 印光大师净土思想的理论基础(一)
2009-09-30 15:04:43 来源: 作者: 【 】 浏览:1114次 评论:0

第一节 何以印光大师拣别禅、密,推崇净土?

 


  印光大师平生所以宏扬净土法门,不但植因于本身长期学佛生涯的体验(如第三章传略所述),同时也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在“净土决疑论”中,他明白表示他提倡的动机,他认为“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者妙”。净土法门对今世“人根陋劣、知识稀少”之时 ,“若舍净土,则莫由解脱”(注一)。

 

  他在文中追溯自己早年曾谤佛的惨痛教训;而后出家为僧,“自量己力,非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生死。从兹唯佛是念,净土是求。纵多年以来,滥厕讲席,历参禅匠,不过欲发明净土第一义谛,以作上品往生资粮而已。”(注二)

 

  但是,他也面临习禅者的质疑。在红螺山时期,即有一兼习禅教者,对其提出的《阿弥陀经要解》(明末智旭大师一五九九二——一六五五着),大肆批评,认为:

 

  不亿蕅益大师,以千古希有之学识,不即直指人心,宏扬止观。反着斯《阿弥陀经要解》,以为愚夫愚妇之护身符。俾举世缁素,守一法以弃万行,取蹄涔以舍臣海。同入迷途,永背觉路。断灭佛种,罪过弥天矣(注三)。

 

  这样激烈如对仇敌的指责,可以说将净土法门卑视和诋毁得无以复加。然在印光大师而言,纠正这种偏见,为净土法门的正确作辩护,即是其本身最大的职责。就研究者的观点来看,印光大师所能提出的辩护理由,必须有坚强的经典依据,否则难以说服对方。因而,我们只要分析其理由,即足以了解印光大师拣别禅、密的主张所在。以下即印光大师的辩护理由:

 

  一、印光大师认为,提倡净土法门的前辈,有释迦、弥陀、十方诸佛,以及文殊、普贤、马鸣、龙树、智者、善导、清凉、永明等诸大菩萨、祖师,非仅蕅益一人而已。经典方面,有净土三经(《观无量等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华严》、《法华》等诸大乘经,可以说是言而有据的。除非修行者的道行与智慧,与这些前辈和经典的真理水准相等,否则随便批评,则等于“山野愚民,妄称皇帝。自制法律,背叛王章,不旋踵而灭门诛族矣”(注四)。

 

  二、佛之出世因缘,即为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但因众生根器有利、钝之差异,无法全仗自力解脱,于是另开示净土法门,以念佛仗弥陀大愿力,而使三根普被,皆得往生。此“乃三世诸佛度生之要道,上圣下凡共修之妙法。”“以故自古迄今禅教丛林,无不朝暮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批评者,既习禅,历参丛林,当以祖师为楷模,岂可反生毁谤(注五)?

 

  三、参禅者,往往强调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求往生西方。然参禅未悟,或未彻,皆不得为禅;念佛偏执唯心而无真切信愿,则不得名为有净土。永明延寿禅师“四料简”(注六),即是对此辈的痛斥。故如参禅无成,则唯有仗佛愿力,才能带业注生,即预圣流。绝不可轻视也!

 

  印光大师另有“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注七)、“宗教不宜混滥论”(注八)两篇重要的论文,亦同样重申上述的理由。兹不复聱。

 

  但是,法门既然贵在常机,则并非人人尽在净土法门修行。印光大师充分理解这一点。所以,在理性的抉择下,他也不反对他人学密、学禅。例如他虽不赞成弟子学密,但不完全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像皈依弟子袁希濂学密,他并不反对。袁希濂自己也说:“是则余之学密,谓为印光师父所特许者,亦可也。”(注九)不过,印光大师认为密宗易得神通,易着魔障,非一般人所能学。在《文钞》里举例说明学密之不究竟,如谛闲法师有一徒弟,名显荫,人极聪明,十七、八岁出家。后学密宗于日本,得密宗真传,又通台宗,已是显密圆通之灌顶大阿阇黎。当时大都认为从彼受灌项者,均以为可现身成佛,事实上,显荫死时很糊涂,咒也不能念,佛也不能念。故知此法,不如念佛之稳当多多也(注一O)。可知,印光大师慈悲唯恐弟子学密未得其利益,反受其害。密宗虽有现身成佛之义,而现身成者,究有几人?故再三劝人专志于念佛,为千稳万当的无上第一法则。

 

  另外,印光大师目睹当时宗门流弊甚多,加以时局不安,战云密布,人之根器及务道之心,都不如以前,言下知妇者,少之又少,终年枯坐以度岁月,不如精进念佛以求往生,这是针对当时的根机因缘而大力提倡念佛(注一一)。


  他有一段话,总结前面的意见说:

 

  大觉世尊,愍念众生,迷背自心,(中略)由是: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机宜,广说诸法。括举大纲,凡有五宗。五宗为何?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中略)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立法门。(注一二)

 

  由于净土教是标明念佛往生,念佛而得三昧,则一切智慧更不他求;念佛而得生西,则一切诸行悉在其中,更何须苦研他教,以分散个己的精神,以扰乱专修的净业。而且我们的寿命有限,法门无量,欲遍究诸宗,奈何生命之短促所不能及?不如摄万念于一念,融诸行于一行。所以印光大师又强调:

 

  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以其心无异见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妇工夫,则亦易。否则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妇之能带业往生。净土法门,以往生为主。随绿随分,专精其志,佛决定不欺人。(注一三)

 

  所以,印光大师认为在禅、密、净土的各种法门中,应当以净土为究竟之依归。

 


[注释]

 

  注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五七,《净土决疑论》。


  注二:同右。


  注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五八,〈净土决疑论〉。


  注四:同右,页三五九。


  注五:同右,页三六0。


  注六:永明延寿的禅净四料简是:“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无禅有净土,十人九得度;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在明末已传诵极广,而且字句形式也有不同。唯查检永明现存的著述中,未见有此料简纪录,想系宋以后由禅归净的净土诸师,即已有此信仰的倾向。参见圣严《明末佛教研究》页一七九,东初出版社,一九八七年。

 

  注七: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七一——三七三。

 

  注八:同右,页三七三——三八O。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五一四,袁希濂《追念印光大师》。

 

  注一O: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九六五,《复游有维居士书》;页九一0,《复姚维一居士书》。


  注一一:林孑焜《法义析微录》,页十,天华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注一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二九——三三0 ,《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注一三: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二三六,《复周群铮书二》。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三章、印光大师的传略与著作 下一篇第五章、印光大师净土思想的实践..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