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宗派》 禅宗(六)
2018-03-11 23:03:54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626次 评论:0

陆、修持方法与开悟完成


  禅的诞生,众所周知的,是来自「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这是多麽美妙、殊胜、庄严的事实。由于此一大事因缘,「禅」,开始了它生命的传承。


  习禅有成之人,生活的本身即是「禅」的当体,在处事临众中,以往的谄曲、喜怒、忧虑、矛盾等,已为「禅心」所消融;生活中所展现,皆是「禅」的妙用--无住与随缘。


  以工作生活而言,在人际关係上,无论上司或下属,都乐于与之相处;与客户的应对交谈,也会因「禅」的注入,变得幽默,具有内涵,而不再是诵念刻板无趣的「生意经」。在调度、操作上,则更得心应手。在工作观念上,能够从以往「人为何要辛勤工作」的疑问观念,转化成「工作就是修行」的承担,而潇洒的面对一切顺、逆境界。
 

  以家庭生活而言,心中有了「禅」,家庭即是禅堂--理想的禅修道场。不像以往,感觉家是一个重壳子,每日週而复始的生活,使人觉得单调、乏味、厌倦,乃至压力,有股透不过气来的感觉。禅,能开阔心境,能调和出活泼、自在的生命色彩,而增添「诗情画意」的品味,使家庭更温馨、美满。这是说明要用「禅心」去看这个「家」,融入「家」的生活中,如此才能给家人更多的体贴、谅解与关怀,以及纯挚的爱--一种无执、无染、无求的菩萨大爱。
 

  「禅」,要如何去认识、体会?这须依靠善知识的引导,从每日三十分钟到一小时的坐禅静虑学起。若能持之以恒,等待因缘成熟,即可感发禅悟,体会禅趣,丰富人生。
 
    

一、修持方法
 
  
(一)道前方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理想的坐禅环境,对初学者极为重要。山中的水边、林下,郊外的寺院、精舍,最适于坐禅。初学者应勤于至寺院与大众共修,待完成基础训练,再居家独修。
 

  家庭生活是全家共有的,除非拥有私人卧房、书房,否则想要坐禅时,就会觉得不方便。因此,在家中设立一间格调清幽、高雅的禅房或佛堂是必要的。居家坐禅,独修或与妻儿子女共修皆宜。然坐禅时,应力求放下一切缘务,功夫才能得力。


  平常上班工作繁忙,居家时又閒事纠缠,能定下心来坐支香,甚有福报。坐禅时应预防遭受干扰,譬如:启门应轻声、音量要放小,访客与电话须代为接待处理。坐中不宜让人推动、靠近身体……等等。「宁静」是坐禅最必要的助缘。然而,坐禅者相对的要有随时接纳一切外扰的心理准备,则可不受干扰。
 

  此外,坐禅的地方不宜潮湿、炎热,空气须流通,光线要适中,不宜太亮;不可于风口下坐禅。坐垫不宜太柔软,亦不可太硬,高低必须要调整合适。衣着以宽鬆、舒适为宜。若觉凉意,须适时添衣,护好膝盖。坐禅前应先拜佛,或作简单的软身操,有助调身。亦可先诵段经文,但不宜大声,最好金刚念(默念),具调息(调呼吸)功效。并对自己微微笑,保持愉悦轻鬆的心情。若使用闹钟,音声不宜太响,以免自己受惊。下座后应作迴向,以培养与乐众生的感恩心与慈悲心。并稍做运动,活动筋骨,舒通气血,热歇方可步出禅房。
 
  

(二)助道因缘


  1.近善知识:习禅修定之事,各家所说不同。若有体证,深浅难测,邪正难辨,故须亲近善知识,依之抉择修学,才不致造成身心伤害之遗憾。


  2.培养慈悲:慈悲之人,心性柔和,坐禅容易入静。


  3.止恶行善:习禅之人,一切大小恶事都不应犯。不小心犯了,亦应随时忏悔清净,才不致心神不宁,障碍坐禅。


  4.不多攀缘:不以欲心攀缘外务。若多攀缘,心必多事,于坐禅时难得调静。


  5.善调饮食:食过多,身满气急,百脉不通;食过少,营养不足,体力不充,坐时气羸心悬,意虑不能安定。蔬菜瓜果类的有机饮食,最有助于坐禅。


  6.善调睡眠:懈怠贪睡,导致心神闇蔽,增长愚痴;刻意少睡,又容易昏沉,无力坐禅。所以调善睡眠也很要紧。


  7.除掉悔盖:贪好东游西走,或跳动杂耍,或吟咏歌唱,做无义的笑谈,则心情容意放荡。或纵意攀缘,缘想、忧悔无义之事,都足以破坏禅定,故须捨弃。


  8.坚固信心:信「禅修因缘」难遭难遇,信自己有「佛性」,具足「善根福德」,信教授师是「有道」之人,信所修法门「殊胜」等。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9.礼佛忏悔:礼佛忏悔才能除罪消愆。忏悔时,除忏悔往昔罪业外,更应重视每日思想、行为上的过失检讨,并于佛前诚心忏罪,誓愿改过。


  10.每日发愿:世、出世法,无愿不成。想要捨离一切恶法,破除无量烦恼心,一定要先发大愿,以愿力持心,习禅才能成功。


  
(三)用功方法


  习禅用功方法,不外乎调摄「身」、「息」、「心」。「调」,是调伏、调柔、调和之意。身体、呼吸、心念,都要调和得恰好,勿使动乱,才能渐入安定。「摄」,是收摄,使心念集中,切勿逐境散乱。调身、调息、调心,三者相互关联。三者当中,又以「心」为主,在身、息正常安静调适中,达「心」、「息」相依,则定境自生。如何调摄身、息、心三事?说明如下:
 
  

☉习禅调身法


  调身:身体要平稳正直,舒适安和。坐中不宜随便摇动,也不使产生紧张、积压的感觉。敛目、闭口、舌抵上颚,也不可用力。上下座时,须注意下列事项:


   (1)上座调身:安座位,鬆腰带,垫臀部,裹膝盖,摇身体,吐浊气,含笑容。


   (2)坐中调身:端坐盘腿,竖直背嵴,手结定印,平胸鬆肩,内收下颚,舌尖抵齶,收敛双目,以心意引导,放鬆身心内外。


   (3)下座调身:舒放身心,摇身吐气,按摩全身,热歇方出。


  以上是坐禅调身要领。每一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含义,符合生理上与心理上的正确需求。虽不明言「气脉」修练,其实,调理气脉的功效已涵蕴在方法过程中。
 
  

☉习禅调息法


  调息: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要想坐禅净心,能善于调息,必能得事半功倍之效。因为人体生理的动静,以及心理情绪的波动起伏,与呼吸的「气」和「息」,有极密切的依存关係。
 

  调「呼吸」,须使气息渐细渐长,不可有声,若有似无。但这是渐习而成的工夫,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反而不达。呼吸时,须任其自然,不加控制。但能平心泯念,安住于寂然之境,久而久之,自然气沉丹田,脉解心开。息调,则百病不生,心亦易于安定。这就是我们初习坐禅最好的调息方法。
 
  

☉习禅调心法


  人心如悷的劣马,不堪驾御;又如恶性野牛,到处践踏禾稼。必须加一番调练、降伏功夫,方能使「心」服贴柔顺,随自己的意志而行。所以就「调心」而言,古来有「调马」、「牧牛」的比喻。


  调心:恒常不间断的使心繫念一处(心的所缘境,如数息),不散乱,不惛沉,不掉举,心意集中(归一)而能平和,自然安定,最后达到清净解脱。


  1.原始禅法 原始佛教的禅法,是以四圣谛、缘起法等,作为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则以蕴、界、处,作为观照内容。在次第上,有四念处、八正道为修学的运用。兹以「身念处」中的「念息」法门,为入门方法。
 

  初学坐禅,以「念息」为入门,是最容易相应的。「息」,是依缘身心而出入变化,对于身心的粗动或安定,有着密切关係。所以安定身心的禅定学,对修息--「呼吸」一门,极为重视。如何修「念息」?方法有六种:数、随、止、观、还、净。前三法是「禅定门」,后三法则是依「定」起「观」的「智慧门」修法。


   (1)数息:以「息」为所缘,吸入时,以「心」引「息」而下达于脐下;呼出时,「心」又随「息」而上,自鼻中呼出。这样的一呼、一吸为「一息」。数「入息」者,不再数出息;数「出息」者,不再数入息。一息、一息的默数下去,到十为止,再从一数起。数息,如念佛时拨念珠一样,使心繫在息(所缘)上转,不致于忘失。初学者如中间忘记了,必须再从一数起,以做到一息、一息能安稳的自然念数、忆念分明为止。


   (2)随息:数息久久,心静了,不会再忘失,就不必再数。只要「心」随于「息」,「心」、「息」相依,随息而上下,觉息遍全身等。这样,连记数的散乱也离去了,即是得力之相。


   (3)止息:随息久久,修息渐成,「心」与「息」,如形影之不离。忽而「心」、「息」不动,身心泯然入定,就是修「止」成就。


  「观、还、净」三法,属智慧门的禅法,本文篇幅有限,不能尽言。佛法的「持息」,本意在摄心入定,所以不可在身体上执着。修习久了,假如小腹充满、发热--这是「气动」现象。或吸气时,气息直达足跟、趾端;或觉脐下气息下达,由尾闾沿嵴髓上升;或气息通过时,幻觉有雷电、光色、影像、音声等,都是气息通畅,生理上的自然反应现象,不应惊奇夸玄。


  2.禅宗禅法 中国的禅宗,有五家七派之分,在用功的方法上,经世代传承,差异颇多。今仅就禅门代表性的方法,略作介绍。


   (1)南宗禅:唐朝惠能大师创立。以「无门」--无相、无念、无住为入门。此禅法主「顿悟」,以「直指」的方式,直接点拨、化导学人,由此发明心地。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2)北宗禅:唐朝神秀大师开演。以「拂尘、看净」为入门。主张渐修渐悟,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修持。


   (3)看话禅:宋朝临济宗大慧宗杲主张。又称「话头禅」,或「公桉禅」。以「疑」为入门。即以一则祖师的「公桉」,持续真参实究,终于悟道。如「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等。


   (4)默照禅:宋朝曹洞宗宏智正觉所倡。以「静坐默究」为入门。所谓「默照忘言,昭昭现前」。此禅法通于达摩禅的「壁观」,即「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牆壁,即可入道」之谓。
 
  

(四)时间安排


  初学坐禅,如果还处在「调身」的阶段,由于身体粗糙、筋骨僵硬,每一上座,五分钟或十分钟,腿子即不听使唤,呈现酸、麻、胀、痛的觉受,再加上腰酸背痛,真是苦不堪言!如硬撑久坐,可能会退失对坐禅的兴趣和道心。因此,初学坐禅应以「座次多、时间短」为原则。一天坐禅时段的安排,提供参考如下:


  1.早上起床时:早晨精神状况良好,坐禅功效甚佳。先盥洗、作暖身运动,或上香、礼佛后,即可坐禅。


  2.晚上睡觉前:一天忙于事务,在睡前澄心静虑,将白天纷乱的心念沉淀下来,可得睡眠安稳,不作恶梦的利益。


  3.例假休閒日:早上与下午时段,可各安排二座,晚上则安排一座。每座以二十至三十分钟为限,逐步训练。坐禅是最好的「休閒活动」,不仅身心能得调适,更可开阔心胸,享受空无、寂静的禅悦,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是最好的说明。
 

  以上是提供给繁忙上班族的禅修参考。如果是家庭主妇,则可视家事的多寡,作适当安排。通常以早、午、晚为基准,选在身心最佳状态时,安排若干座次(太饥、太饱、太倦、事未完,皆不宜坐)。此外,初学坐禅,最好自订功课表、功过表,要求自己,视坐禅为每天例行工作,如同三餐、睡眠、盥洗等行事一般。每坐一支香,就在功课表上打一个勾,并用心有恒地写日记,记录坐禅过程中的变化,观察进展,检讨缺失。遇困难不能解决,立即请教。能够善巧改进,则进步神速。
 

  总之,「久坐必有禅」,只要能依据正确的坐禅方法,耐烦练习,假以时日,坐出宁静、轻安、喜悦,自然获得坐禅利益,建立坐禅信心。最怕「一曝十寒」,或因腿痛腰酸,而退却不坐。这些负面因素,必然导致一事无成。
 
    

二、开悟完成
 
  
(一)悟是什麽


  追求开悟证果是一般人学佛的最高目标。悟,不是轻安、聪明、神通,也不是感官经验或神祕体验,见到雷、电、光、影,或是见到佛菩萨相等。「悟」是什麽?悟了以后又是什麽样的境界?悟的那一刻,整个迷妄的世界都粉碎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另一种世界,另一种风光;悟的时候,久远过去的事情会重新浮现在眼前;悟的时候,遥远以前的人和事,也都会慢慢的向我们集中近来;悟的境界很难说,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悟的那一刻,忽然没有时间了,也没有空间了。一切都是当然如是,本来如是。所以禅者追求「悟」,是一种无上的体会。究竟「悟」是什麽?


  略说如下:

  
  1.亲证的体会:吃饭,别人不能代我吃饱;睡觉,别人也不能代我安睡,这完全是自我亲身的证悟,一切的好和不好,在我内心有另外一种很强烈的感受。悟,就是亲证的体会。


  2.透视的能力:我们平常看世间,看人生,都是很浮面的,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都只是在浮面上打转,不能深透到里面。「悟」了以后,看东西不再是光看表面,比方说,一张桌子,这张桌子不是桌子,桌子是由木材做成;木材是由大树长成;大树则是由一粒种子,同时集合了阳光、空气、水份等因缘而形成。所以从一张桌子,可以看到全宇宙的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透视的能力。
 

  3.自我的觉醒:悟,是自己「啊!我明白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父母未生我之前,什麽是我本来面目?啊!我懂了!」这就是自我的觉醒。


  4.明白的领悟:无论看人看事,乃至于一切色、声、香、味、触等尘缘幻境,都能清清楚楚的领会,这就是明白的领悟。
 
  

(二)悟的种类


  说到「悟」,以传统教义说明,层次有三:


  1.小乘罗汉的自觉。


  2.大乘菩萨的自觉、觉他。


  3.佛陀的觉行圆满。


  禅宗的「悟」,有「顿」、有「渐」。顿悟的特徵是,「说是一物即不中」,故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渐悟则是经过「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循序渐修而开悟的。唐朝宗密大师将「悟的种类」分为四种:


  1.顿悟顿修:是无阶级、无方法可寻的。


  2.顿悟渐修:如婴儿初诞生,谓之「顿悟」。其后学习语言、走路、念书、做事等等,谓之「渐修」。


  3.渐修顿悟:如砍伐大树,虽已历经无数刀斧,树仍未倒,此指「渐修」;终有一斧能令树倒,谓之「顿悟」。


  4.渐修渐悟:如古人磨镜,愈磨愈亮,愈磨愈清晰。


  此外,「悟后无修」与「悟后起修」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悟后无修,是指已在「理」的「见地」上悟得彻底、乾净,心智上对于「我、佛、众生、法界」的「有、无」,已不存在任何的情见、疑惑,但在「事」相上来说,并非无修。所谓「染污即不得,修证即不无」。见地上悟得彻底,所以染污不得;习气尚未尽,所以不无修证。又见地上已悟得彻底,所以在「事修」的当下,并不执着「修」,故言「悟后无修」。


  悟后起修,则是「悟见」未彻,故还须拖泥带水的修。所以这种「悟」,仅是小悟、浅悟,或说是「解悟」--知识上的理解,仅有少分行履的经验印证。
 
  

(三)悟后观念


  古德云:「千般易澹,未澹者美酒三杯;万般可忘,难忘者閒名一段。」未悟之前,心生种种执着、妄想、贪求、计较,不能放下;悟道之后,则身心统一,理事圆融,随缘放旷,任运自在,洒脱自如。所以,禅者悟后的观念是:


  1.处于苦境中,却能不觉苦。  2.处于矛盾中,却能不矛盾。


  3.处于妄心中,却能无妄心。  4.处于分别中,却能无分别。
 

  总之,真正禅宗的「悟」,是「明心见性」的,也就是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朴实未染的本来面目。一旦「悟」了,虚妄的分别心脱落尽净,甚至连佛、觉悟的世界也荡涤无遗,清净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自在的境界。
 
    

◆禅的时代需求
 

  禅,原本存在于天地、方寸之间,昔日圣者佛陀发现禅的存在,而世代相传至今。禅,没有时代的隔阂,只要有人生活在世间,禅就会一直被发现、体悟,因为禅就是我们的生活--一种完全回归宇宙自然的生活。禅,平凡、平实,所谓「平常心是道」也。所以,禅就在眼前,它是那麽的自然、纯真、朴实、美好、亲切。因此,「禅」会永远的被人类追寻着。


  人类需要禅,只有禅才能「转」生活中的痛苦为快乐,「化」忧鬱为喜悦;只有禅才能「转」生命的烦恼为菩提,「化」生死为涅槃。
 

  时代需要「禅」,只有「禅」,才能医治功利、物质主义的「时代病」。只有禅,才能根除相对、二元世界观的谬见;只有「禅」,才能帮助人类寻得失落的自我,找回失去已久的精神家园;只有「禅」,才能为东方、西方文化的差别,如生死观、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自然观、道德观等,找出平衡点。「禅」,能为人类筑起一座沟通东西文化、心识思想、心灵交流的桥樑。


  禅,在中国文化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完成,从隋唐时代的光辉灿烂,而至明清时期的暗澹无光。近代经由日本传向西方,几经波折,本来面目不增不减。现在,又重回东方的禅宗故乡--中国。无论是西方世界、东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我们皆翘首以盼,乐观其「禅花」的绽放!


  许多人虽然喜欢修持净土,提倡净土法门,然而净土宗一路发展下来,也遇到了来自于其他宗派的种种问难。净宗历代祖师大德有鉴于此,便以问答形式撰述论着以释群疑。例如智者大师着《净土十疑论》、怀感大师作《净土释疑论》、永明延寿大师着《万善同归集》、善遇大师作《净土或问》,明代袁宏道居士作《西方合论》。以上全都採用问答体裁,以解释当时的争论。今日亦有大德为对治近人对净土法门的疑问,而不厌其烦地撰述净土释疑新论。以下就古今最为大众争论焦点的五个大问题提出讨论:
 
    

一、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吗?
 

  这个问题主要就是讨论往生西方净土的条件。依净宗祖师大德的主张,生净土必定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此三者的关係当以信为先,力行必得以切愿为其动力,发愿又必先信此发愿所欲成就者为真实不虚,是以深信才足以启愿,愿切才足以导行,力行也才足以满其所愿,才足以证其所信。因此,首要问题即在于「行」,亦即在「行」中是否须培植善根福德?又善根福德该如何培植呢?
 

  依据《阿弥陀经》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又《观无量寿经》在未说明十六观法之前,即先强调:「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此三福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亦即西方净土所以成就之正因。十六观中,后三观的九品往生,前六品皆配合此三福行持的深浅,而得不同的往生果位;后三品皆为造恶众生因临终时,得遇善知识教令称名,须「至心愿往」,才得生彼。若非具足善根福德,焉能于临终得遇「善知识」?又焉能「信受称名」呢?
 

  又《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条件是:三辈人皆需发菩提心,而以是否出家、念佛称名、修诸功德的多寡,分为上、中、下三辈的不同。依《往生论》的记载,往生条件有礼拜、赞歎、作愿、观察、迴向等五念门。又若由简单的因果来推论,要能确信有西方净土、要深信发愿行持往生,则非「宿具善根福德因缘」不可,更何况临命终时要能得遇善知识教令称名,要不遭到意外横死,以及要达到「一心不乱」,则更非具善根福德因缘不可。所以依前三经一论的经证及因果定律的推论,得知「必得具足善根福德因缘」,才得以往生西方净土。


  然而根据历代祖师大德们的主张,如蕅益大师以「信、愿、持名」为往生三资粮,可知「行」只需「持名」即可,并没有提到其他如持戒、孝养父母、修十善业等各种增长福德善根之法,那是否意味着祖师们有意避重就轻呢?非也!依蕅益大师等祖师的看法,以「持名」一项,即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因为佛之所以成佛,乃圆满万德庄严所成,佛德不可思议,佛名亦不可思议,因此称念佛名,即能招感名号中不可思议的功德,则一一声中悉具多善根福德。


  如前所说,要具「信」、「愿」,而「持名念佛」又须具足其他善根福德的因缘,所以施、戒、禅、十善、礼佛、忏悔等助缘,皆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此据蕅益、莲池、彻悟、印光等净宗诸祖师,重于拜忏、放生、持戒、行善等等修持,即可验证得知。于此可下一结论:的确「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其中以「持名念佛」最获佛菩萨护念,是为增长善根福德因缘中最得力者。
 
    

二、易行道、难行道与自力、他力的解说
 

  自从北魏的净宗昙鸾大师撰着《往生论注》,以明净土法门为速疾至不退转地的「易行道」后,历代净宗祖师又以「末法众生障重福薄」的说法来相应,由此更加判定净土一宗为「易行道」,净土行者亦坚信此说而勤行不懈。


  论究昙鸾大师之所以有此思想,乃根源于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论中龙树菩萨即判定,欲求不退转的法门有「难行道」与「易行道」二种。凡依经教,在此土积累功勳,断惑证真,修行「难忍能忍」,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者,为「难行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念佛名号,则乘佛愿力,便得往生清净国土,仗佛神力,终得不退转,此则为「易行道」。


  一者如陆路步行,苦而难至;另一则如水陆行船,乐而易到。所以龙树菩萨更明确地指出「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佛名号」,「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此即净土念佛法门为「易行道」的最直接根源。


  今已确知净土法门为速达不退转地的「易行道」,但「难」、「易」本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究竟其他宗派与净土宗的难易处在那里呢?亦即净土修行法门有何殊胜之处,能较他宗易至不退转地呢?兹比较如下:


  1.他宗全凭自力修习而无他力之助,所以比较难。净宗是自他二力兼具,即「自力」的「信愿持名」及「他力」的「佛本愿」摄持力。又佛的「他力」较「自力」为大,所以易至不退转位。这是安乐的易行道,属于「信愿增上」的法门。
 

  2.他宗教义如海,性相义理繁複,所以在入门及修习的历程都不易着力。净土「念佛持名」一法,不仅入门容易,而且念佛一声便可超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并得增长无尽善根福德,故功高易进,中间差谬亦小,所以较之他宗容易得多。


  3.他宗修持者,不仅本身须是利根,而且要有清净的环境,充份的时间及明师的指导等,许多外在因素的配合,方易成就。净宗的修持不论根器,不论出家、在家,不论事閒、事忙,随处随时,行住坐卧都可用功,所以较易行持,而得成就。


  由上论知,依仗他力的净宗为「易行道」。但是接着又产生一些问题,如下:


  1.他宗行者或认为念佛法门专仗他力,自然比「但依自力」的难行道差。


  2.他宗或认为持名念佛之行,乃愚夫愚妇等所为而羞与为伍,或羞于启齿称念。


  3.他宗或以为净宗人只知持名念佛,因而废怠百事,既不看经教,也不行众善,因而谤其为消极避世者。


  4.他宗人根本不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更不信光靠执持名号即可往生。
 

  以上各种问题,皆因对于净宗教义未曾深入所致。因为:


  1.净宗人求往生并非主张完全靠他力,主要者仍须靠自己「信愿持名」的实践。往生净土的终极目标,是要求能至不退转地,能成佛再迴入娑婆济度有情,故往生后仍得靠自力修持,方能达到目标。因此,净宗一门虽强调「他力」的护持,实则乃藉他力以助成自力的创造价值。如此,不正是大智慧、大悲愿者的表现?故依他力而至不退转的「易行道」,与仗自力的「难行道」,其终极目标是无优劣差别的。
 

  2.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又「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则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弥无不周。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故执持名号,有何下劣之有?评为愚夫愚妇之行径者,其智慧反不如之。


  3.净宗之人不听闻经教,怎知有「念佛」一门?只是,如前所说,执持名号便可多善根福德,可明心净性。强调此法,并非尽弃经教。此由净宗历代祖师多研华严、天台、唯识、禅、律各宗教典,及净宗人多劝读「三经一论」以利行持可知。唯年纪大而力有不逮者,则专教念佛称名而已。


  4.不信实有西方净土,更不信信愿持名即可往生,则是不信释迦诸佛之教,也不信祖师之言者,此何其可惜!其少善根福德亦足证知。


  总之,净土一门是「难信、易行」之道,在《阿弥陀经》里,六方诸佛及释迦牟尼佛都如是说--「净土念佛法门是难信之法」。一旦信受,则自力、他力相辅增上,很快能够往生净土而证不退转地,则「易行」有何下劣?「他力」又有何可耻呢?
 
    

三、带业往生或消业往生?


  印光大师曾说:「一切法门,专仗自力;净土法门,专仗他力。一切法门,惑业净尽方可了生死;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即预圣流。又佛在世时,众生色心业胜,依仗自力,或可证道;今当末世,根劣障重,知识稀少,若捨净土,无由解脱。」此仗佛力加持而「带业往生」的思想,已是净土一宗历代以来传统的信念,尤其给予自认是「末法障重福浅」的众生,带来无限的信心与希望。所以,带业往生也是净土宗的特色之一。


  但十几年前曾有人以遍查大藏经无此「带业往生」之语,而判断某些经文乃「消业往生」之义,因此,提出将祖师们如《印光大师文钞》中的「带业往生」之句,全改为「消业往生」。此说一经公开后,即刻引起争议,而有许多大德于佛刊上各抒高见,公开指陈。究竟「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何者可信?下文特别就这些问题加以讨论。


  如吾人所知:业,是通于善、恶、无记三性,若先放下不善不恶的无记业不谈,带业往生,究竟是带善业?还是带恶业往生?而消业往生者,又是消善业?还是消恶业往生呢?以下一併就此二者分别讨论:
 


1.带业往生的可能性:
 

  在《观无量寿经》中说到,欲往生其国者,当修三福;又依其修福深浅,得九品往生的不同阶位。此外,《无量寿经》亦以修福的多寡,而分为三辈。又《阿弥陀经》亦说「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知往生者必修善业。即使是下品三生,造五逆十恶者,其临终前至心的十称念,仍能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此「十称念」属于善业类,当无疑议。故可肯定「带善业往生」是必要的。


  又「可带恶业往生吗?」答桉仍是肯定的。此虽无经典明言,但仍可由经义推论证知。如在《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项下说:「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当花开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实相,除灭罪法。」由此可知,既到彼国,仍须闻「实相法」来除灭罪业,亦足证知往生时,其罪业并未消尽。此即带业往生的明证。


  所以,所谓带业往生,可能同时带有善业和恶业,也可能只带善业,但不可能只带恶业往生。如前所说,五逆十恶者,带恶业往生时,必带有十念称名的善业随行。而由于往生者有此染、净诸业的造作,故往生时便有「品位高低、华开迟速、见佛早晚」的差距。


  
2.消业往生的可能性:


  「消业」若能往生,必然消的是恶业而不可能是善业。前文提到「念佛一声,可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可见念佛「造」善业的同时,即在「消」恶业。也就是说,恶业是用善业来转化的。既然带恶业可以往生,当然消恶业也必然可以往生。


  所以「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这两句话都有道理,都没有错。但问题就出在提出消业往生者,则不许带业往生,此则与经义不符。又所提「消业」二字,似乎是必须消尽所有的恶业之义。这样说来,则极乐世界只能接引已经成就大道的佛陀往生了,因为即使是菩萨,也仍未断尽「尘沙惑」。又若已断尽三业者,则已证无生,可随处自在了,又何必往生极乐?又有何处可往生呢?所以若一味地推翻古德所说的「带业往生」,而坚持「消业往生」者,也未免太过执着而致落于「见取见」之失。反之,坚信「带业往生」者,亦当精进用功,持戒行善,以免再度被人耻笑为依恃「带业往生」的功效而为非作歹,或懒惰懈怠。这样努力精进,才能带给有心修习净宗者信心与希望。
 
    

四、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究竟义
 

  佛陀在夜睹明星证悟的那一刹那,曾说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可知在吾人自性当中,具有与佛同等的无量性德,具有与佛本来同一的法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吾人自性,本具弥陀之性,此乃自性弥陀的要义。
 

  又《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说吾人之心能作众生,也能作佛;能造天堂,也能造地狱;法外无心,心外无法。十方世界三世诸佛皆吾一心所现,故「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此更证明「一念净心能成佛」的「自性弥陀」含义,也明示了「一念净心能造净土」的「唯心净土」真义。


  净宗祖师们为鼓励以「净土难至,佛果难成」而缺乏信心不敢承当的人,所以提出弥陀净土,人人有份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之言。但是,后人却误解祖师们的原意,而有如下的遗憾:


  1.一说到「唯心净土」,便以手指胸,谓「心中即是」;一说到「自性弥陀」,又趾高气昂的自以为是佛,劝人不必求生,亦不须烧香、礼佛、诵经,也不须布施行善,以为一切皆是「着相」,只要「有心」就好,以此误用佛法者甚多。尤其未入佛门,不解佛法者,最爱以此做为不必学佛的藉口。殊不知其乃妄认自身肉团的「缘影心」,而以为是唯心净土的「净心」;妄认无始俱生的杂染习气,而以为是自性弥陀的「净性」。尚未明心见性,便自以为成佛作祖,而以颟顸之气假作承当,拨无因果,此乃贼害慧命而自误误人。
 

  2.以为「但净其心,极乐不离方寸,何必远求西方?」又「但了自性,弥陀原非别人,何须别念他方?」甚至妄认「说土说佛,纯属庄生寓言」而已。其不信经论的明载不说,此亦因其不明「唯心」之义而起。


  实则「唯心即是净土」,但不到净土,焉证唯心?此仍是「妄想」,不能名为「真心」。又「自性即是弥陀」,但不见弥陀,安了自性?唯是「业识」罢了,不能名之为「自性」也。唯心、自性,是就理体上说的;而生净土、见弥陀,则是理体的事实呈现。理事本来是一体,都不出一心。
 

  主张「唯心净土」者,应体会「理事无碍」的胜义,应了知具体现象的弥陀。故信有「弥陀」、信生「净土」,乃不乖「唯心」之理。尤其吾人皆承认世界万象是「唯心所现」,则既能生吾人居住的娑婆,何以不许生清净的西土?既有痛苦处,何不许有安养处?所以虽是「唯心」,必有西方;虽有西方,不出「唯心」。净土乃真正「唯心之净土」,但确有可到之处;弥陀亦真正「自性之弥陀」,但实有能见之佛。此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真实究竟义。
 

  极乐世界是我们幸福的国土,是身心永久的故乡;清净佛国是我们究竟的依止,是身心永恒的归宿。但是极乐世界的往生,需要靠现世人生的千番历鍊,百般修行,才能达到莲华化生,不生不灭的境地。佛国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来时光,而在当下人间净土的建立,现世人生的庄严。因此,净土行人希望求生净土,就要以现实的世界做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净化我们现世生活。尤其对现代的家庭,对忙乱的社会人生,净土是安定我们身心的殊胜法门。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佛教丛书 《宗派》 下一篇《宗派》 净土宗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