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从《童蒙止观》看天台止观修习法要
2018-06-03 08:54:2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62次 评论:0

从《童蒙止观》看天台止观修习法要


编辑:释悟源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童蒙止观》又称《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是天台智者大师述说的一部指导禅修实践方法的小止观要典。全部止观包括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章,旨在阐明止观下手工夫,为天台宗初心人修证入道最为切要之法门。此书虽是对初机而说的佛法实修方法,然则止观法门实为十方诸佛、历代诸祖修习坐禅之法要,含摄一切禅法,包罗三藏十二部经典,对于佛教四众弟子明了禅修体验、依闻起思修、实证佛法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释悟源,闽南佛学院讲师,主讲如来藏系经论。


  天台宗是最早成立的中国佛教宗派,其学修主要有教与观,《童蒙止观》是智者大师为彼在俗长兄陈缄所述说的经论,是一部指导禅修实践方法的要典,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浅深不定、能大能小的修习止观的坐禅方法。此书以实相为体,正坐为相,觉魔为用。阐明止观下手工夫,为天台宗初心人修证入道最为切要之法门。告诉初学者在修禅定之前,应该如何做好准备工作,要具备哪些条件;在正修时,应该如何收摄心念,应该如何调理身体;让初机人于坐中修习止观,如坐中得益后,再历缘对境修习。在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怎样的身心反应状况,如有的会发起善根,有的却显露魔事境,有的却显发禅病,应该如何一一地加以对治、调养、觉魔、治病以及要修证到何种程度时,才可称为证悟等有关修证内容。所以,修习止观法门,有助于学人加深对天台宗教观思想体系的认识,明了禅修体验和次第,如理思维,依闻起修,解行并重,不断提升和完善人格。

  

一、止观修习所应


  具备的二十五种前行《童蒙止观》全文共分为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十章,前五章讲述修习止观所应具备的二十五种前行方便。一是须内具五缘,方能进修。五缘乃是:第一持戒清净,第二衣食具足,第三闲居静处,第四息诸缘务,第五近善知识。二是须外诃五欲,方能清净。即诃弃色、声、香、味、触之五欲。三是弃五盖,摒弃心念中贪欲、恚、睡眠、掉悔、疑之五盖,内外诸障俱除。四是调和五事,所谓饮食不饥不饱、睡眠不节不恣、调身不宽不急、调息不涩不滑、调心不沉不浮。身心调停,则能进行五法。五法是行欲、念、进、慧、一心此五种善巧方便,资助正修。具足如是二十五法,身心内外清净,一切烦障不起,便可从此一心正修止观。

  

(一)持戒清净是一切止观行法之基础


  戒是修学佛法的根本,严持戒律才能安心修道,摄心不犯。持戒能发生正定,如果戒不清净导致身心不安,如何能安定来修禅定。不持戒或是持禁取禁戒所产生的定都是邪定。故说若持戒不清净,禅定无由发生。所谓戒净则定生,定生则慧发,慧发才能灭烦恼生死一切诸苦。持戒有上中下三品不同:


  1、上品持戒人:清净持净戒,犹如护明珠,修行止观,必证佛法。上品持戒清净之人,不作诸恶,于自身口意三门,任一小过失都不会犯,如清净洁白的白布,易受染色。白色为众色之本,以易受染污来说明上品持戒之人,易修止观成就。


  2、中品持戒人:即是指犯轻罪者。对于佛教的重戒无犯,而于轻戒多所损毁(轻戒即指尼萨耆、波逸提等),但此等人有上进心,想修习止观了脱生死,只要知过能改,从此发露忏悔,永不复作,则能成就。忏即忏其前愆,悔则悔其后过,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不忏悔罪益深,故以志诚恳切忏悔。若能忏悔,即生定慧。如衣有垢腻,若能浣濯洗净,染色亦可得成色。衣如戒体,垢腻如犯戒,浣洗如忏悔。


  3、下品持戒人:若人受得戒已,于一切戒品不能坚心护持,无论轻重戒相,多所毁犯。若依小乘教门,则无忏除重罪之法,所谓“千佛出世,不通忏悔”。若依大乘教法则不然,亦可有忏除重罪之方法。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洗净,犹可染著。破而能补,垢而能洗,破坏者补成完美,垢腻者浣洗清净,故云犹可染著。


  对以上轻重戒有损坏的行者定要诚心忏悔,悔过而自新,如何忏罪?须具十法助成其忏:(1)明信因果;(2)生重怖畏;(3)深起惭愧;(4)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5)发露先罪;(6)断相续心;(7)起护法心;(8)发大誓愿度脱众生;(9)常念十方诸佛;(10)观罪性无生。


  通过忏悔后,如何知罪障消除呢?有五种知重罪灭相:(1)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2)睹诸灵瑞异相;(3)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得诸禅境界;(4)自觉善心开发;(5)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

  

(二)衣食和住处等的选择
  

1、衣食具足


  衣食乃助道之资粮,若衣食不具足,则身心不安,何以能修行办道。所谓“身安则道隆”,又所谓“法轮未转食轮先转”,是知衣食为修行之助道。主要有三种衣法与四种食法。


  三种衣法:(1)上品衣法: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如释迦牟尼佛雪山苦行,因堪忍成就;(2)中品衣法:如迦叶尊者,只有蓄粪扫三衣;(3)下品衣法:蓄百一等物,不过须要说净。


  四种食法:(1)深山绝世,草果随时;(2)常行头陀行,受乞食法,能破四种雅命,即破下品食、仰口食、维口食、方口食等;(3)阿兰若处,檀越受食;(4)于僧中洁净食。
  


2、闲居静处


  修习止观必要选择静处,合适的处所共有三处:(1)深山绝人之处;(2)头陀行阿兰若处;(3)远离白衣住处。
  


3、息诸缘务


  专心修习止观必须放下一切缘务,主要是息四种缘务:(1)息治生缘务;(2)息人间缘务;(3)息工巧治生缘务;(4)息学问缘务。

  

(三)善知识对修习止观的重要性


  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识以训诲,同行知识以策励,外护知识以资养;三者具备,方能成就其功,故称善知识。因此,修习止观要亲近三种善知识。1、外护善知识:物质给予供奉,精神上给予鼓励,使行者得以安心修道;2、同行善知识:一同修止观,互相切磋劝勉,不相扰乱;3、教授善知识:以善巧方便,教之调伏内外身心禅定法门,开示教导,使修行者得大利益。此中以教授善知识最为重要。教授师须具足十种条件:(1)守护戒律;(2)证得禅定;(3)具足观察世出世间法智慧;(4)以无漏智通达无我之理;(5)修学要超过弟子;(6)广学多闻,精通教理;(7)善说法要,能巧妙引导所化的人;(8)具足悲悯,纯粹以利他的动机而开显佛法;(9)精进,为利他而精进勇猛;(10)断疲厌,长时反复宣说佛法而不生疲劳厌倦,能忍宣说难行之苦。

  

(四)抛弃十种不利于止观修习的心态
  

1、呵斥色、声、香、味、触之五欲


  所言呵五欲者,谓呵弃色、声、香、味、触之五欲。五欲为地狱之五条根,若欲坐禅修习止观者,必须呵斥之。谓眼所见之好色,耳所听之好声,鼻所嗅之好香,舌所尝之美味,身所贪之好触,皆令人贪著,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若能知道受五欲诱惑造罪的过失很大,知后不亲近五欲,名为诃欲。五欲即是贪著世间色、声、香、味、触五尘,故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呵责。


  (1)诃色欲:诃对男女色欲。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以二例子说明男女间贪欲的过失;同时亦诃对世间宝物的贪著心。


  (2)诃声欲:分有情、无情之不同。所谓无情之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音声,如今风琴、钢琴之声,及有情男女歌美音声,或娇媚妖词,或淫声艳语等种种可乐之音声,皆令凡夫闻即染著,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在雪山修道时,闻甄陀罗女的歌声起贪恋,即失禅定,心则如醉如狂,遂起欲念而失神通。


  (3)诃香欲: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熏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


  (4)诃味欲:即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此等众味,能令凡夫之人心生爱著,起不善业。如一沙弥,因心染著酪味,每逢檀越供养乳酪时,眼一直死命盯看。每分到酪时心生爱著不离,命终即堕酪中而为酪虫。


  (5)诃触欲:谓男女身分柔软细滑,互相按摩,及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其他种种之殊好妙触,无智慧之愚之人,为之沉没,能障碍行者之道业。


  经中对五欲的过失有非常形象的比喻:如说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贱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

  

2、舍弃五种盖覆心性的不善法


  前所说的五欲是约众生于外五尘中生欲来说,谓五根对五尘而起贪著,为当时的事。此约众生内意根中生欲,定中出现或是定前出现,是以后的事。前呵五欲,则外尘不入;今须弃五盖,使内心不起,如是则意地清净,清净则易入禅定。


  (1)弃贪欲盖:谓行者端坐修止观时,第一要弃贪欲盖。若心生欲念,念念相续,就无法入禅定,因此觉心起念,宜急弃之,安住正念。


  (2)弃恚盖:此火烧人,最为厉害。起一念之,能烧尽菩提之种。足见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是法乐之冤家,因为心起时,一切禅定法乐就会失去。


  (3)弃睡眠盖:睡眠不特昏昧、空过光阴而已,且能破今世、后世真实法乐之心,亦能破后世生天及涅等乐。当知睡眠恶法对修习禅定十分障碍,较诸余盖尤为恶劣,如贪等盖,起觉即可以灭除。睡眠则昏暗无知,人事不省,犹如半个死人一般,丝毫无所觉识,无法办道断烦恼,故而要弃之。


  (4)弃掉悔盖:“掉”是坐立不安,心口不能专一,六根不能收摄一处,终日随情放荡,纵意嬉戏,故名为掉。掉有身、口、意三掉:①身掉。好动好游手好闲,无趣游行,及诸杂戏谑,心坐不住,犹如猿猴好动;②口掉。好喜吟咏,如唱高声小调,或诤论是非,好无益谈笑,及世间语言,说一些没意义的杂话等,此为口掉之相;③前面说的身掉、口掉其实都是因心掉而表露在外。心随情放逸,纵恣心意攀缘、或缘想法尘影子,或攀揽前尘境界,一切诸恶觉观,或思惟文章艺术、世间才技等,悉名之为心掉。


  “悔”是追悔、懊悔、悔恨的意思,亦名恶作,对自己以前所作的错事生悔心,然悔本不是盖,为何须弃之?须知悔固然是好,但将此悔,放在心中,心生忧愁懊恼,朝夕忧恼,因此盖覆真心,所以成盖,故须弃之。悔属于不定心所。悔分为二:①在修止观时,对所缘的境掉后而生悔心;②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障碍禅修。


  (5)弃疑盖:分为三种:①疑自,修行之人端坐修观时,心中便作如是念:我今善根微薄没有智慧,罪障深重,自卑对自己没信心,疑自己必非是道器,怎么敢仰攀上乘之法。自心若作如是疑想,则禅定之法终不得开发;②疑师,即是疑他。谓疑我平素间所亲近之大德尊宿善知识,观其威仪、动静、相貌,与平常人无异,无有一丝毫过人之处。由此观之,自尚无禅定智慧,怎能教我?③疑法,即疑自己所修持之法。世间之人大多数执著固守自己原来的想法,先入为主,于后所受之法而不能生信。如修止观,则疑此止观法门是真耶?是伪耶?修之是否能令离苦耶?由此障碍禅定善法的修习。

  

二、修习止观时身心息的调和
  

(一)身的调和


  修习止观最重要的是调和身、息、心事。若能善巧调和,易入禅定,则三昧易生。若身心没调好,修禅定是浪费时间,不但得不到法乐,甚而还会出现身心禅病。身调和包括三种:


  1、调饮食:第一要调饮食,若饮食不调,则身不安,道不隆,食之所以为法本。学佛的人不是为饮食而食,因为要资养色身发修行道业,虽此身为幻妄之躯,但现前须藉此身而修道,所谓借假以修真。


  饮食不调有二种:(1)修止观时若食之过饱,则气急短,身感到胀满,息喘体重,全身气脉不能畅通,由身而影响到心,令心杂念纷飞,坐立不安,于是懈怠心起,身心不得安泰,道业因是而废。(2)然而食时也不可过少,有意减食若饥饿,则身没力气,心力不足,导致意志不坚固,心亦悬空,意念不固,思虑纷然,身弱力虚,精神不足,如何能修好止观?


  2、调睡眠:对于睡眠,务须调适得当。若过多睡眠,则大脑、心识昏暗又浪费时间;盖覆吾人之心性觉知,不但会废修圣法,亦能损失功夫,遂令心识昏暗迷昧,一切善根从此沉没。若过少睡,则身体有亏,易使心火向上升起,引发人的头神经疼痛,另外心也会发慌。


  3、调身:即调身不宽不急,身体致动作要柔软,若动作粗猛则气、息随着粗,心易散乱,坐时就会很烦躁。因此坐时须用意作预备之前方便。要熟悉从初至禅坐位子安住、正脚、宽解衣带、正身、正头颈、口吐浊气、重累手相、闭口、闭眼、端身正坐等十个调身程序。

  

(二)息的调和


  身体调好之后,还要调息,息有四种之不同,谓风、喘、气、息。于四种息法中,须分明辨别清楚而守之,要舍其粗而守其细。修行人坐禅之时,有风喘气之前三相者,名为不调之相,后之息相才为调和相。若无风喘气之粗相,能细其心,令息微微出入,若存若亡,绵绵密密,不涩不滑(出入有声为滑),此为息之调相。息调则一切病患不能发生,心则易得安定,是则名为行者最初入禅时调和气息之方法。


  息若不调有三法可以对治之:1、下着安心,能降火,气会转细。即将明了心安于脐下三分之丹田。即行者缘想于心,放下一切,令不驰散,一心专注丹田。2、须宽放身体,一切须出乎自然,不可过于拘束。3、应想气息,周遍全身,随八万四千毛孔,或入或出,无障无碍。
  


(三)心的调和


  心的调和包括入、住、出三时:


  1、入中调二事:一者,即调心中杂念乱想,将心专注一境;二者,当令心不沉、不浮、不宽、不急。调粗就细,令心安静,是入定的最初方便。


  2、住中调三事:一者,调坐中身体若有如宽、急、偏曲、低、昂等不调相时,当立即调正。


  3、出定时调三事:行人若坐禅将毕,想要出定之时,应前放心异缘,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以手遍摩诸毛孔,次摩手令暖以掩两眼,然后开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入。若不尔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顿促,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在以后的禅坐中会烦躁不安,所以心欲出定每须在意。


  
(四)入定应有的正确心态


  前已经具备了办道之助缘,又次呵外五欲,外尘不入。次弃盖,内障不起。又善调五事,使身心适当,若能再调整修习止观的正确心态,则所作所修一切行门必能成就。否则没有良好的修定心态,亦恐难达其目的,所有一切禅观及念佛三昧亦无由现前。入定应有的心态主要有五种:谓欲、进、念、慧、一心是。凡修一切行门,务须具此五法为方便,缺一不可。


  1、欲:此是善法欲,别于五欲之欲。凡办世间一切事,皆应有希求愿望之心,然后经过努力奋斗得成功。出世法亦是如此,学佛需要目标,并非盲目。要离世间一切虚妄想相、出离颠倒轮回,欲得一切诸禅三昧、神通智慧法门,同样需要希求心之善法欲。


  2、精进:坚持禁戒,弃于五盖。初夜后夜,专精不废。


  3、念:念世间为欺诳可贱,念禅定为尊重可贵。若得禅定即能具足,发诸无漏智一切神信道力。


  4、巧慧:凡用功之人,须以善巧之智慧,筹量世间之快乐及出世间禅定智慧之快乐,谁轻谁重,而有取舍。


  5、一心分明:这是决定修法之一心,非是入定中之一心,也即是一门深入做功夫之心。

  

三、正修止观的动静之法


  前述二十五法前行乃为正修止观之方便,从第六章开始,智者大师便讲述止观正行方法。一切行门不离止观二法,世尊自住于止观不二之大乘法中。止为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非止不能调伏身心,非观不能开发神解,二者相即不离,彼此资助,互相隐显,缺一不可。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而正修止观,定慧具足,则能悲智双运,自他兼利。

  

(一)坐中修五种止观


  1、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此中又分为三种修止法与二种修观法:


  三种修止法是:(1)系缘守境止。系心于鼻端脐间等处,使心不散也,如猿之着锁;(2)制心止。随心之所起,便制之,使不驰散也;(3)体真止。若随人心之所念,知一切法,悉由因缘而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诸法,心既不取诸法,则妄念自止,是体真而止息妄念,故曰体真也。


  二种修观法:(1)对治观。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心观对治恚;界分别观对治着我;数息观对治多寻思等的修法;(2)正观的修法。观诸法无相,是因缘所生,因缘无性即是实相。先了所观之境一切皆空,能观之心自然不起。


  2、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修行者若于静坐中有此等盖覆无记发现之时,即应当修观照,使心动起思惟,既不昏沉,亦无令其境界不分明之暗覆无记现前。于坐中没有如上所说的无记、昏沉之病,而其心浮动轻躁不安也不行,如是身心掉举,内外不安,心散念浮,亦足以损失法身功德。当此浮动病发时,亦急需弃之,应当修止止之,把心缘在某一境上,不令浮动,即能对治掉举心重的,此是略说修止观对治浮沉病之相。


  3、随便宜修止观。所言随便宜者,即是随自己之便,不拘修止,亦不局限修观,随自己的意而修,惟求其适当、获益为要。


  4、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上三种是适合于初学禅定的人之修法,而这里第四要讲的是为久修者所对治的修法,因初修行者则无此病。因此种境界最为微细,粗心之人不易得故,修行者对破粗心乱想,即将自心之浮动妄念消灭。尔时,即得安心入禅定之中,于其定中心念微细,故便觉自身空寂,受于轻安快乐。有时或利便之心间发,遂于定中横生计度,知见丛生。若了知此境虚诳不实,则不生贪著,不起分别,则见烦恼不起;不生贪染,则爱烦恼无由生,不起见爱,心地安静,是为修止。


  5、均齐定慧修止观。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在因名止观,在果名定慧,止观二法,如鸟之两翼。只有定慧均等的慧力,方能脱离苦海。修行者若能这样于身端正禅坐之中,善能理解此第五种止观均等重要的意义,善用止观齐修,定慧均等。取舍得当,不失其宜。当知此人才是善修佛法,以能善修止观的缘故,必在此生中修法会有所成就,不会空过时间。

  

(二)历缘对境修止观


  缘谓事缘,境即尘境。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须知不特凡夫最初用功,要端身静坐,即十方诸佛,最初亦以端身正坐而入道,以其身清净故。心清净故,境清净,心空境寂,为入道之胜要。而凡夫有累之身,必定涉到一些世事之缘,不可能一直端身常坐。因吾人生于世间,有此幻躯,处于生活场中,终日为衣、食、住等所逼迫,必涉世事尘缘,欲常坐修道,诚为难事。故必须随缘对境而修止观,则不致于空过时间。若将修行与世事,成为两局,修止观即不能作事,作事不能修止观,是则修心之法就有间断,烦恼结业触处而起,速证不退比较难了。


  1、历六种缘修止观,即是于行、住、坐、卧、作作、语中等六缘中,随缘修习止观。在某一行中修法时,先要观应行不应行,然后于一行中修止,再于行中修观。行中修是如此,其他五缘都同样次第观修。


  2、对境修止观,此中说明六根对六尘修止观法。初心之人修习止观,欲与止观相应,得其利益,颇不容易,以其止观不与烦恼相应故。故教于六根对一境界之中修习止观,正显念念不离、无间断、不休息之功夫。

  

(三)空假中三止三观的修法
  

1、体真止:从假入空观——空观——二谛观——慧眼——一切智


  通过修止观,了达一切诸法悉从一心而出生,然一切诸法既随缘起,皆属虚相非实,若作如是观,则不起分别,妄念不流,名为体真止。了达吾人现前之一念,本来无相,念即无念,假名为念,于此为所观之境。又观此无念之一念,为能观之智。当此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孤零零一念能观之智,观此本性无念之境,此时境智一如,有何妄念可起,亦不见佛念可生。此中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故尔时上不见有佛道可成,下不见有众生可度;离一切相,是名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2、方便随缘止:从空入假观——假观——平等观——法眼——道种智


  二乘之人,证偏空以为究竟,不欲从空出假,教化众生。菩萨则不然,有上求下化之功,具自利利他之德,最初发心于四谛境,发四弘誓愿,自利利他,了知诸法如幻化,不妨以幻作幻,所以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行者能得从空出假观成时,虽然了知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情与无情,毕竟空寂,而于此空寂之中,修种种如幻行门,建道场,作佛事,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


  
3、息二边分别止:非空非假观——中观——中道正观——佛眼——一切种智


  上二种止观为方便观门,若但修空观,偏于定,不能证于中道;但修假观,偏于慧,亦不能证于中道,必须止观双修,定慧均齐,方能证于中道。所以,要修“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谓不著空有,而不离空有,双遮双照,遮照同时,如是而修,故谓之行于中道正观。了知现前一念心性,非真非假;非真即非真空,非假即非妙有,息其缘真缘假之心,而谛观心性,虽然非空非假,不坏空假之法,诸相宛然,空而不空,三千宛尔。当知中道正观,则是佛眼,一切种智。

  

四、禅定中可能出现的善恶境界
  

(一)善根发相


  发相有善根发相及恶根发相,善根发相又有二种:1、外善根发相。所谓不杀盗淫妄语绮语,不贪色声香味触法,不求三界报,不乐五欲乐。身口七支,恒沙烦恼,皆能止息,及其他六度十度四摄万行等,一切无尽善行。2、内善根发相。所谓不贪嗔痴慢疑恶见,不起喜怒哀乐等心,不随六情根,不执七识我意地。一切见爱无明,皆悉绝灭,及四无量、六念、三心、十念等一切无尽善行。


  内善根发相包括坐禅所积功德之五种相,称为五种善根发相:(1)息道善根发相。行者于欲界未到定中,经过八触之关头,即另得一境界,忽觉鼻中之气息出入长短,不特鼻中出入,而遍身八万四千毛孔,皆悉虚豁入出,即以心眼观见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诸麻豆,清楚分明;(2)不净观善根发相。修行者若入欲界定或者是未到定中,身心虚而寂静,忽然见到其他男女身死后之相,即九种相;(3)慈心善根发相;(4)因缘观善根发相;(5)念佛善根发相。


  善根发相须分别真伪,明辨邪伪禅发相和真正禅发相。止观能够长养诸善根;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

  

(二)魔境相及其对治方法
  

1、觉知魔境相


  在修行过程中觉知魔事,总说有四种魔境:烦恼魔、阴魔、死魔、鬼神魔(天魔)。四魔是指夺取人之生命及慧命之四种魔:(1)阴魔。即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慧命;(2)烦恼魔又作欲魔。即为身中之百八等烦恼,能恼乱众生心神,夺取慧命,致不能成就菩提;(3)死魔。能令众生四大分散,夭丧殒没,而使修行人无法续延慧命;(4)鬼神魔。能害人善事,憎嫉贤圣法,作种种扰乱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上述前三者为内魔,最后者为外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修行,障蔽禅定。行者若不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而致身心恐怖,有妨精进。上四种魔中前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而鬼神魔相此事须要识知,这一魔相主要有:精魅、埠惕鬼、魔罗鬼。


  (1)精魅鬼,此鬼由精灵变化而厌媚于人,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若多卯时来者,必是狐兔之类,说其名字,精媚即散。余时来者,类此可知,呼其名字,即皆消灭。


  (2)埠惕鬼,埠惕即恶夜叉。据《摩诃止观》载,拘那含佛末法之时,有一比丘,好恼乱众僧,为众摈出,遂发恶誓,常恼坐禅之人。此鬼亦作种种形貌,或如虫类缘人头面钻刺之状,或抱持于人,或复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来恼行人。行者应即觉知,且暗中呵骂彼鬼:“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兼诵戒律以除却之,彼鬼即便退去,无能恼乱。


  (3)魔罗鬼,魔罗,意为能夺命。此鬼能夺行人智慧之命,多作三种形相,恼乱行人,即显现丑色、恶声等可畏五尘及虎、狼、狮子、罗刹等违情之相,或现美色、娇声等可爱五尘及父母等顺情之相,或现寻常所见五尘等非违非顺之相。以上三相,或令怖畏,或令爱着,皆能动乱行人之心,使禅定不得显发。

  

2、对治魔的方法


  (1)以修止来对治,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


  (2)以修观来对治,若见如上所说种种魔境,用止不去即当反观。能见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如是观时,不久当谢灭。


  (3)若诸魔境恼乱行人,或经年或月都不去,但当端心正念,坚固道心,不惜生命。莫怀忧愁、恐惧。方法有:一是当诵大乘方等经,即《楞严经》、《维摩诘所说经》、《思益经》、《解脱深密经》;二是持治魔咒。即楞严咒、大悲咒等,默念或诵出声均可;三是心中存念佛法僧三宝的加持。若出禅定时,亦当诵咒自己防卫。向佛菩萨像求取忏悔,心生惭愧,及诵波罗提木叉。

  

(三)病发相及其对治方法


  病发相一般分为三类:


  1、四大增损病相:以吾人之身,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若一大有增或减,则生疾病,故四大非均等不可。若地大增于其他三大,则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瘅痿瘠,是地大病相;若水大增者,则痰阴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若火大增者,即煎寒或壮热,支节皆痛,口、气、大小便利不通等;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颤抖疼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急。


  2、五藏生患之相:(1)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2)从肺生患者,身体胀满,四肢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3)从肝生患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恚,头痛眼暗昏闷等,肝主眼故;(4)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遍身痒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5)从肾生患者,咽喉噎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


  3、五根中患相:眼或赤或疼,昏花翳?,是为眼患;耳或痛或聋,或嘈然作声,是为耳患;鼻塞及流浓涕,是为鼻患;舌或疮或硬,饮食失味,是为舌患;四体卒痛,百节酸疼,是为身患。


  就病之种类,分为业、鬼、四大三种。业病可以善根对治,鬼病以咒药对治,四大病以医药对治。药师如来即以理智教三业而灭此三病。但治病之法,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若行役饮食而致病者,此须方药来治,也可以修止观对治。若坐禅不调而致患者,仍须坐禅善调息观而治之,非汤药所宜。如以六字诀,或十二息法。或者说安心在病处、脐下丹田、止心足下;或不取病相之观空修法。若鬼魔二病者,须深克以观行之力,及大悲神咒力治,若业报病者,当内用观行力,外加恳诚忏悔。若用心坐中治病,须更兼具十法: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缘中;五、别病因法;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舍;九、持护;十、识遮障。依此十法所治,保任必定生效不差。

  

五、修习止观的意义


  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德,天台宗第四祖,有“东土小释迦”之称。天台宗的学修主要有教与观,《童蒙止观》是属于观的范畴。止观法门为十方诸佛、历代诸祖修习坐禅之法要。因为佛见众生根性不一,习气垢病差殊,所以说种种差别之修行法门,无量法门虽别,目的无不要众生出离生死,得解脱,一一皆证至不生不灭之泥洹。故《楞严经》云:“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趣证于泥洹实相之理。然法门虽多,而此止观二法,为一切法门中最直捷、最紧要之法。止观为一切入门之要道,泥洹大果之胜路。因为,了脱生死修任何法门都不出止观、定慧二字。从发心修行到究竟成佛整个过程,无非是使戒定慧三无漏学增上,达到息灭贪痴,证得无上佛果。故《童蒙止观》云:“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当知此止观二法,不仅天台宗一家修此,即中国十大宗亦不离乎此。如贤首宗修法界观,行普贤行,即修此止观;净土宗之念佛,亦念此止观;唯识宗之修唯识观,亦不离此止观,不过他宗于止观之名,或有或无,或用其他之异名词而已。是故智者大师在本书序文中说:“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强调了止观修习的重要性,而本书正是止观修习之核心精要。


  《般舟三昧经》颂曰:“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无垢,五道鲜洁不受色,有学此者成大道。”所以,智者大师最后至嘱:“誓愿所行者,须除三障五盖。如或不除,虽勤用功,终无所益”。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从“天台教观”论“代众生忏悔”.. 下一篇天台止观及其思想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