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TOP

真理与谬论——《辨中边论》探微(四)
2018-08-07 10:46:4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299次 评论:0

辨真实品第三


  《辨中边论》的第三品名为《辨真实品》。“真实”在佛教中也叫“实相”,这一品是告诉我们如何认识宇宙人生的实相。佛法讲真实的时候,有相对的真实和绝对的真实。《瑜伽师地论》有一品叫做《真实义品》,其中讲到四种真实,显示了真实的相对性和绝对性。这四种真实在本品中也有涉及。


  学佛修行为什么要证真实?证真实有什么意义?佛法认为,无明是有情生死的根源,是人生烦恼痛苦及生死流转的根源所在。因为无明,才使得我们不明人生真相,不明世界真相,从而产生种种邪见执著及错误观念,并使生命陷入恶性循环,在无尽的烦恼痛苦中轮回。改变生命的不良状态,必须从解决无明入手。所以,开智慧、证真实对于修行非常重要。


  本品主要通过三性帮助我们认识诸法的真实义。通常,人们总以为自己见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以为自己活在真实的世界中,其实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原因何在?因为我们的感觉并不那么可靠。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我们具有什么样的认识能力,就会在认识上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果我们的认识能力是颠倒的,那就无法认识到世界的真实面目。就像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看到的只是错误影像。


  唯识学把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分为三性,对认识作用下的境相和实际的认识对象作了区分。告诉我们,什么是错觉下产生的影像,什么是现象的如实呈现,什么是宇宙人生最高的真实。本品正是通过这样三个层面,对我们认识的世界及修学的教法一一进行检讨,帮助我们摆脱错误认识,并由此契入空性。本品的内容共有三十二颂,分十二个方面进行阐述。

 

甲一、总  标


  已辨其障,当说真实。颂曰:


  真实唯有十,谓根本与相,无颠倒因果,及粗细真实。


  极成净所行,摄受并差别,十善巧真实,皆为除我见。 


  论曰:应知真实唯有十种,一根本真实,二相真实,三无颠倒真实,四因果真实,五粗细真实,六极成真实,七净所行真实,八摄受真实,九差别真实,十善巧真实。此复十种,为欲除遣十我见故。十善巧者,一蕴善巧,二界善巧,三处善巧,四缘起善巧,五处非处善巧,六根善巧,七世善巧,八谛善巧,九乘善巧,十有为无为法善巧。


  本品共从十个方面来阐述真实,即根本、相、无颠倒、因果、粗细、极成、净所行、摄受、差别、善巧十种真实。其中善巧真实又有十种,说十种善巧真实是为了除去我见。十种真实的意义也在于破除我执和法执,佛法的一切修行,归根结底都是要破除我执和我所执。所以,颂曰“皆为除我见”。所谓“我见”,包括我执和我所执。


  真实有十种,主要从十个不同角度显示真实之理。根本真实依三性说,相真实依增益、损减说,无颠倒真实依苦、空、无常、无我说,因果真实依四谛说,粗细真实依二谛说,极成真实依世间极成、道理极成说,净所行真实依二障净说,摄受真实依五法说,差别真实依真如说,善巧真实依十种善巧说。善巧真实又分为十种,就是蕴、界、处、缘起、处非处、根、世、谛、乘、有为无为十种善巧。十种善巧是为了遣除我见,所以说十种善巧真实。

 

甲二、根 本 真 实


  此中云何根本真实?谓三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依此建立余真实故。于此所说三自性中许何义为真实?颂曰:


  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一有而不真,一有无真实。


  论曰:即于如是三自性中,遍计所执相常非有,唯常非有,于此性中许为真实,无颠倒故。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于依他起许为真实,有乱性故。圆成实相亦有非有,唯有非有,于此性中许为真实,有空性故。


  为什么叫“根本真实”呢?因为一切真实都是建立在如实认识三性的基础上,所以三性为根本真实。三性即三自性: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本品所说的十种真实都是根据三性建立起来的,所以,先讲三性的真实义。


  “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一有而不真,一有无真实。”这个颂是显示三性中道一个非常重要的偈颂。“许于”就是承认、允许、主张。三自性中,其中有一种是恒“常非有”的,即遍计所执自性,永远没有。第二种“有而不真”,指依他起自性,虽然有而不真实,是虚妄有、缘起有。第三种圆成实自性,“有无真实”,圆成实自性是由无所显现,由无我执和无法执所显现的真实,是真实有。


  “论曰:即于如是三自性中,遍计所执相常非有,唯常非有,于此性中许为真实,无颠倒故。”在三自性中,遍计所执的体相永远都没有,只有认识到它是没有,这才是真实,才是不颠倒。如果把没有当成是有,那就是一种颠倒,就不是真实。


  “依他起相有而不真,唯有非真,于依他起许为真实,有乱性故。”依他起相是“有而不真”,不同于遍计所执的体无,也不同于圆成实的真实有。它虽然是有,但不是真实不变的有。只要认识到它不是真实不变的有,但又不是纯粹没有,那么这就是真实。因为它有妄识,妄识的虚妄相还是存在的,但又不是真实不变的有,“有而不真”。


  “圆成实相亦有非有,唯有非有,于此性中许为真实,有空性故。”圆成实相就是“有非有”。什么叫“有非有”呢?有是由非有显现的这样一种真实,非有显现的真实,是否定我执和法执后所显现的真实,也就是空性。空性的有是透过非有所显,故名“有非有”。

 

甲三、相 真 实


  云何相真实?颂曰:


  于法数取趣,及所取能取。有非有性中,增益损减见。


  知此故不转,是名真实相。


  论曰:于一切法补特伽罗所有增益及损减见,若知此故彼便不转,是遍计所执自性真实相。于诸所取能取法中所有增益及损减见,若知此故彼便不转,是名依他起自性真实相。于有非有所有增益及损减见,若知此故彼便不转,是名圆成实自性真实相。此于根本真实相中无颠倒故,名相真实。


  相真实者,相指三相。通过三相所显现的真实,名相真实。


  “论曰:于一切法补特伽罗所有增益及损减见,若知此故彼便不转,是遍计所执自性真实相。”法执和我执本身是怎样的?应该说是没有的。在这种认识上不起增益见,也不起损减见,而是如实地认识它,这就是遍计所执的真实相。


  “于诸所取能取法中所有增益及损减见,若知此故彼便不转,是名依他起自性真实相。”所取能取法是指依他起相,妄识活动时,自然会显现出似能取的见分和似所取的相分。如实认识到见分和相分的真实,不起增益和损减,即依他起的真实相。


  “于有非有所有增益及损减见,若知此故彼便不转,是名圆成实自性真实相。”从有非有的正确认识中通达空性。契入空性要离开增益见及损减见,所谓不住于有,也不落于非有,此为圆成实的真实相。


  “此于根本真实相中无颠倒故,名相真实。”如实无颠倒地认识三种自性,就是相真实,它建立在根本真实相上。它的关键在于对三自性认识上所产生的增益执和损减执,这是唯识宗的说法。用中观或其他宗派的话来说就是常见和断见,常见是增益,断见是损减。唯识宗的概念很好理解,增益就是多出来的,本来不是常,如果认为是常,就是多出来的,名为增益。损减就是说,它本来是有却认为它没有,即为损减,也就是断见。在根本真实的三自性中,如实认识诸法的真实相,远离增益、损减执,契入非有非无的中道,就是相真实。

 

甲四、无 颠 倒 真 实


  无颠倒真实者,谓无常、苦、空、无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云何应知此无常等依彼根本真实立耶?颂曰:


  无性与生灭,垢净三无常。所取及事相,和合苦三种。


  空亦有三种,谓无异自性。无相及异相,自相三无我。


  如次四三种,依根本真实。


  论曰:无常三者,一无性无常,谓遍计所执,此常无故。二生灭无常,谓依他起,有起尽故。三垢净无常,谓圆成实,位转变故。苦三种者,一所取苦,谓遍计所执,是补特伽罗法执所取故。二事相苦,谓依他起,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谓圆成实,苦相合故。空有三者,一无性空,谓遍计所执,此无理趣可说为有,由此非有说为空故。二异性空,谓依他起,如妄所执不如是有,非一切种性全无故。三自性空,谓圆成实,二空所显为自性故。无我三者,一无相无我,谓遍计所执,此相本无故名无相,即此无相说为无我。二异相无我,谓依他起,此相虽有而不如彼遍计所执故名异相,即此异相说为无我。三自相无我,谓圆成实,无我所显以为自相,即此自相说为无我。如是所说无常、苦、空、无我四种,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实各分为三种,四各三种如前应知。


  “无颠倒真实者,谓无常、苦、空、无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云何应知此无常等依彼根本真实立耶?”对于无常、苦、空、无我四法,我们应该正确地了解、认识。通常,人们对这四种法总是不能正确认识。无常却认为是常,苦却认为是乐,空却认为是有,无我却认为是有我,这四种都是颠倒的认识。佛法用“颠倒”的概念,来说明和事实真相违背的认识。如指鹿为马、混淆黑白之类的现象,都属于颠倒。如何才能达到不颠倒呢?就必须从三性中如实认识无常、苦、空、无我。如果离开三性,往往无法对无常、苦、空、无我产生正确的认识。


  “颂曰:无性与生灭,垢净三无常。”无常有三种,即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所取及事相,和合苦三种。”苦也有三种,即所取苦、事相苦、和合苦。“空亦有三种,谓无异自性。”空也有三种,即无性空、异性空、自性空。“无相及异相,自相三无我。”无我也有三种,即无相无我,异相无我,自性无我。“如次四三种,依根本真实。”这四种法,根据他们的次第,各自包含有三性。其实,从唯识的角度来讲,凡夫所认识的一切法都包含有三种自性,都没有离开三性。可以从一切法上去认识三性,也可以通过三性去认识一切法。具有这种认识之后,才能认识诸法的真实相。如果不能用三性去认识,往往会对诸法产生颠倒的认识。下面将四种法简单地讲述一下。


  
一、无常


  “论曰:无常三者。”无常有三种,如何用三性来观察无常呢?


  “一无性无常,谓遍计所执,此常无故。”无性无常就是没有体性的无常。所谓没有体性,就是凡夫众生认识中的无常。这种无常是遍计所执的现象,根本就是没有的。


  “二生灭无常,谓依他起,有起尽故。”生灭无常指依他起。无常法的本身,是有起有尽。起尽即生灭,有起尽就是有生灭。生灭无常指依他起,依他起故有生有灭。


  “三垢净无常,谓圆成实,位转变故。”垢净无常指圆成实。圆成实也就是真如实相。真如实相有不同的位次,包括有垢位和无垢位。从有垢到无垢,通过修道位中修习瑜伽止观逐渐转变。有情在凡夫位上也没有离开圆成实,但这圆成实是有垢的,被烦恼、无明所覆盖。如果开发智慧之后,尘垢蠲除,所证的圆成实就清净了。


  
二、苦


  “苦三种者。”苦有三种,如何用三性来观察苦呢?


  “一所取苦,谓遍计所执,是补特伽罗法执所取故。”所取苦指遍计所执相,是凡夫众生执著于现象和事物所引起的痛苦,也就是由我执、法执所产生的痛苦。这种苦也成为执著的对象。苦由执著产生,苦的现象又是众生执著的对象。越是苦的对象,越是执著,也越在乎。这种对苦的执著,本身就属于遍计所执的表现。


  “二事相苦,谓依他起,三苦相故。”事相苦指依他起相,“三苦相”指苦苦、坏苦、行苦。依他起指苦的现象本身,如五蕴色身本身就是个大苦聚,本身就是苦,所谓有漏皆苦。这是依他起的事相苦。


  “三和合苦,谓圆成实,苦相合故。”和合苦指圆成实相。圆成实相不存在苦与不苦,但是苦的现象没有离开圆成实相。所以圆成实相也和苦挂上钩了,此为和合苦。


  从三性观察苦,一种是苦的本身,一种是对苦的执著,还有一种是苦所显现的真实。当感到苦的时候,如果能用佛法智慧观照,当下就能从痛苦中得到解脱。因为真理无所不在,只要有智慧的观照,随时随处都能解脱。


  
三、空


  “空有三者。”空也有三种,如何用三性来观察“空”呢?


  “一无性空,谓遍计所执,此无理趣可说为有,由此非有说为空故。”无性空指遍计所执相。因为遍计所执相没有体性,什么也没有,所以说它是空。


  “二异性空,谓依他起,如妄所执不如是有,非一切种性全无故。”异性空就是自性不空,指依他起相。什么是异性空呢?凡夫在依他起性相上妄执的境界是空的,但依他起相的本身却是有的。所以,不能一概说依他起相是什么也没有。般若中观讲自性空,唯识则讲异性空,自性不空,这是唯识与中观不同的所在。当然,唯识家所说的自性和中观学者所破的自性,本身的内涵就不同。


  “三自性空,谓圆成实,二空所显为自性故。”自性空指圆成实,即由二空所显现的空性。唯识所说的自性空和中观所说的自性空不同,中观的自性空指缘起法无自性,唯识的自性空却是为了显示圆成实性的真实有。因为圆成实性是由二空所显示,是建立在空去二执的基础上,所以说为自性空。

  

四、无我


  “无我三者。”无我也有三种,如何用三性来观察无我?


  “一无相无我,谓遍计所执,此相本无故名无相,即此无相说为无我。”无相无我指遍计所执。无相就是没有自体相。凡夫众生所遍计的实我实法,在客观上根本就不存在,所以称为无相。


  “二异相无我,谓依他起,此相虽有而不如彼遍计所执,故名异相,即此异相说为无我。”异相无我是建立在依他起之上。依他起相本身是有,但从依他起产生的我执和法执却是没有的。


  “三自相无我,谓圆成实,无我所显以为自相,即此自相说为无我。”自相无我指圆成实。由无我的当下所显现的就是圆成实,所以说“即此自相说为无我”。


  “如是所说无常、苦、空、无我四种,如其次第依根本真实,各分为三种,四各三种如前应知。”对苦、空、无常、无我的认识,要透过三性来认识。学习唯识,就是要用三性去观察一切法的真实。


  无颠倒真实的内容,也就是用三性来观察苦、空、无常、无我四种法。凡夫很容易在这四法上产生四种颠倒,以为是常、乐、我、净。反过来说,如实认识四颠倒,即苦、空、无常、无我。三十七道品中有四念处,告诫我们在修行中要把握念头,安住在苦、空、无常、无我的境界上。但是,当念头安住在苦、空、无常、无我境界之后,是否就能正确认识苦、空、无常、无我呢?那也未必!凡夫在苦的上面可能产生遍计所执,在空的上面也可能产生遍计所执。因为凡夫有主观偏见,也就是遍计所执。所以,到头来对苦、空、无常、无我,一样也不能正确认识。很多学佛者对佛法的学习,往往停留在遍计所执上,停留在对文字义理的执著上,而不是缘依他起相,也不是缘圆成实相。如果我们从三性的意义上观察诸法,就会认识到哪种状态属于遍计所执,哪种状态属于依他起,哪种状态属于圆成实。了解到这些之后,对佛法就能有正确认识。如果不知道用三性去分析观察,可能学了很多佛法之后,还是停留在遍计所执,非但对佛法没有正确认识,反而增加越来越多的贡高我慢。

 

甲五、因 果 真 实


  因果真实,谓四圣谛。云何此依根本真实?颂曰:


  苦三相已说,集亦有三种。谓习气等起,及相未离系。


  自性二不生,垢寂二三灭。遍知及永断,证得三道谛。 


  论曰:苦谛有三,谓无常等四各三相,如前已说。集谛三者,一习气集,谓遍计所执自性执习气。二等起集,谓业烦恼。三未离系集,谓未离障真如。灭谛三者,一自性灭,谓自性不生故。二二取灭,谓所取、能取二不生故。三本性灭,谓垢寂二,即择灭及真如。道谛三者,一遍知道,二永断道,三证得道。应知此中于遍计所执唯有遍知,于依他起有遍知及永断,于圆成实有遍知及证得,故依此三建立道谛。


  因果真实的内容依四谛法门说。四谛法门揭示了杂染和清净、世间和出世间的两重因果。如何正确认识杂染因果和清净因果呢?


  “论曰,苦谛有三,谓无常等四各三相,如前已说。”苦谛有三相,也就是所取苦、事相苦、和合苦。所取苦是遍计所执的苦,事相苦是依他起的苦,和合苦是圆成实的苦。这三相在前面“无颠倒真实”中已经详细解释过了,此处不再重复。


  “集谛三者,一习气集,谓遍计所执自性执习气。”集谛也有三种。习气集,指遍计所执自性执习气。习气在唯识宗里也叫种子,因为种子是由熏习而来。集谛是四谛法门的第二个内容,是生起、集起之义,是痛苦生起之因,能产生遍计所执自性执的种子,叫做习气集。而在认识依他起相的时候,凡夫容易产生我执和法执,之后熏习成有关我执和法执的种子,构成未来依他起相的生起。


  “二等起集,谓业烦恼。”等起集,指能生起业的因,详指业和烦恼生起的种子。由此种子的现行,形成业力和烦恼。由于有业和烦恼,才构成有情的生死流转,才有杂染世界的出现。


  “三未离系集,谓未离障真如。”未离系集,没有离开系缚的因,指未离障真如。真如没有离开烦恼的状态,叫未离系集。


  这三种,习气集指遍计所执,等起集是依他起,未离系集指圆成实。


  “灭谛三者。一自性灭,谓自性不生故。”灭谛就是涅槃,是解脱烦恼、生死之后所证得的,也有三种。自性灭,谓自性不生,也就是说遍计所执的自体现象根本就不存在,有如龟毛兔角,从来就不曾生起,所以叫自性灭。


  “二二取灭,谓所取、能取二不生故。”二取灭先有后无,指依他起自性。它与遍计所执的区别在于,遍计所执根本没有,且从来不曾有过。而依他起是有,虚妄现象宛然存在,不是没有。但通过修持戒定慧,把虚妄分别的二取断除,妄相自然就没有了。


  “三本性灭,谓垢寂二,即择灭及真如。”本性灭指本性寂灭。寂灭不是没有,是把我执、法执,也就是烦恼障息灭之后,进入一种寂静、安详、平稳的状态。垢即烦恼垢,寂即寂灭、真如之理,由智慧而证择灭及真如。


  “道谛三者。”道是修道,道谛即八正道,是修学佛法的重要途径。道谛有三种,“一遍知道”,指遍计所执相,我们需要明白它是怎么一回事,故名遍知道。“二永断道”,指依他起相,是虚妄的二取相及由此所生的二障,需要正确认识并断除,故名永断道。“三证得道”,指圆成实相,是应当证得的,故名证得道。


  “应知此中于遍计所执唯有遍知,于依他起有遍知及永断,于圆成实有遍知及证得,故依此三建立道谛。”遍计所执属于遍知道,只要了解它就行了,因为它根本不存在,所以也不存在断或除这回事。依他起性,既要知道它,同时也要断除它。至于圆成实性,不仅要知道它,而且还要证得它。遍计所执没什么好证,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依他起也不要证得,因为它是染污的,清除还来不及。而圆成实是诸法真实相,必须证得。


  四谛法门同样包含着三性。学佛者必须以三性去观察四谛法门,了解什么情况下属于依他起,什么情况下属于遍计所执,什么情况下属于圆成实。以三性观察四谛,自然就清楚明白了。

 

甲六、粗 细 真 实


  粗细真实,谓世俗胜义谛。云何此依根本真实?颂曰:


  应知世俗谛,差别有三种。谓假行显了,如次依本三。


  胜义谛亦三,谓义得正行。依本一无变,无倒二圆实。 


  论曰:世俗谛有三种,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显了世俗,此三世俗如其次第依三根本真实建立。胜义谛亦三种,一义胜义谓真如,胜智之境名胜义故。二得胜义谓涅槃,此是胜果亦义利故。三正行胜义谓圣道,以胜法为义故。此三胜义应知但依三根本中圆成实立。此圆成实总有二种,无为、有为有差别故。无为总摄真如涅槃,无变异故,名圆成实。有为总摄一切圣道,于境无倒故,亦名圆成实。


  粗细真实依二谛法门来说明。二谛指世俗谛和胜义谛,世俗谛的相是粗的,因为凡夫可以感受到它的相。凡夫的感官非常粗糙,只能了解粗糙的境界。相反,胜义谛微细难知,非凡夫所能了知,唯有圣贤才能通达。如何从三性来观察世俗谛和胜义谛呢?


  “论曰:世俗谛有三种。”世俗谛有三种。


  “一假世俗”,假世俗实指遍计所执相。遍计所执相不仅是世俗的,而且是假的,因为它“但有假名,却无实义”。遍计执只有假的名称,事实上却是没有的。“二行世俗”,“行”指有为法。有为法迁流变化,故称为“行”。行世俗指世俗谛的本身,即依他起相。“三显了世俗”,透过对世俗谛的正确认识所显现的真理,是圆成实性。“此三世俗如其次第依三根本真实建立。”这三种世俗谛,是依据三性的次第,即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根本而建立。


  “胜义谛亦三种”,胜义谛也有三种。


  “一义胜义谓真如,胜智之境名胜义故。”义胜义,义指境界。当胜义作为一种所缘出现时,就叫做义胜义。因为真如是根本智所缘,所以叫做义胜义。


  “二得胜义谓涅槃,此是胜果亦义利故。”得胜义,即得到的胜义,指涅槃。涅槃是修行所证得的殊胜结果,也是修学佛法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真如和涅槃是否一样呢?从本质上来说,真如和涅槃没有区别。从圣智所缘的角度来说,名叫真如;从证得的结果来说,则叫涅槃。


  “三正行胜义谓圣道,以胜法为义故。”正行即正确的行为,指圣道,也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最殊胜的法门,所以叫做胜义。胜义包括修行上的境行果。从能认识的角度看,称为圣道、圣智;从圣智所缘的角度看,称为真如;从结果看,称为涅槃。


  “此三胜义应知但依三根本中圆成实立。”三种胜义是根据圆成实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三种胜义都属于圆成实相的内容。不属于依他起相,更不属于遍计所执相。


  “此圆成实总有二种,无为、有为有差别故。无为总摄真如涅槃,无变异故,名圆成实。有为总摄一切圣道,于境无倒故,亦名圆成实。”


  圆成实相也有两种,包含无为法和有为法。无为这部分总摄真如涅槃,其特点是永恒不变。世间的家庭、婚姻、财产、地位都不是永恒的,唯有真如和涅槃才是永恒不变的。有为总指一切圣道,详指八正道。其特点是对于一切境界的认识没有颠倒,如实地认识诸法,如实地修行,所以有为也叫圆成实。这是从圆成实性观察二谛法门而得的真实。

 

甲七、极 成 真 实


  极成真实略有二种。一者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云何此二依彼根本真实立耶?颂曰:


  世极成依一,理极成依三。


  论曰:若事世间共所安立,串习随入觉慧所取,一切世间同执此事是地非火色非声等,是名世间极成真实。此于根本三真实中,但依遍计所执而立。若有理义聪睿贤善能寻思者,依止三量证成道理施设建立,是名道理极成真实。此依根本三真实立。


  “极成真实略有二种,一者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云何此二依彼根本真实立耶?”极成真实有二种,一是世间极成真实,是世俗人公认的真实;一是道理极成真实,是由逻辑建立起来的真实,或是世间哲学家、宗教家们通过逻辑思惟及修行证悟而建立起来的真实。这两种真实是如何依据根本真实建立起来的呢?


  “颂曰:世极成依一,理极成依三。”世间极成真实依遍计所执相建立。凡夫的认识都属于遍计所执,所以人们认识的世界也是遍计所执的世界。道理极成真实根据三性建立,有可能是遍计所执,有可能是依他起,也有可能是圆成实。


  “论曰:若事世间共所安立,串习随入觉慧所取,一切世间同执此事是地非火色非声等,是名世间极成真实。此于根本三真实中,但依遍计所执而立。”如果说某种现象为世人所公认,并且已沿袭成一种习惯观念,比如这是地而不是火,那是色而不是声,这是麦克风、茶杯、录音机、房子、人等等。大家普遍认为,人就是人,房子就是房子,绝不会认为人是房子或者人是茶杯,这就是世间极成真实。这种真实得到人们公认,所以称为世间极成真实。在三根本真实当中,它是依遍计所执建立的。


  “若有理义聪睿贤善能寻思者,依止三量证成道理施设建立,是名道理极成真实。此依根本三真实立。”“有理义”说明比较有理智、理性,而不是凭个人感觉或错误经验。“聪睿”即聪慧、聪明,“贤善”指世间的圣贤。圣贤有道德,有聪明才智,又善于抽象思惟。道理极成真实就是根据三量的道理,通过逻辑思惟或宗教体验建立起来的理论,称为道理极成真实。这种真实在三性中,或属于遍计所执,或属于依他起,或属于圆成实。不过,对于东西方圣哲们的言论,一定要有正确认识。他们的观点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和真理相符合的,也有和真理相违背的。学佛者必须依三法印加以抉择,依法不依人,而非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或全盘否定。

 

甲八、净 所 行 真 实


  净所行真实亦略有二种:一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二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云何此二依彼根本真实而立?颂曰:


  净所行有二,依一圆成实。


  论曰:烦恼所知二障净智所行真实,唯依根本三真实中圆成实立,余二非此净智境故。


  “净所行真实亦略有二种,一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二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云何此二依彼根本真实而立?”净所行真实,就是清净智慧所缘的真实。而前面所讲的世间极成真实和道理极成真实,多半是妄识所缘的对象。净所行真实也有两种,第一是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指能息灭烦恼障的净智所缘真实,是声闻缘觉行者成就的智慧。第二是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指能息灭所知障的净智所行真实,是佛菩萨成就的智慧。两种真实是如何依据根本真实而建立的呢?


  “颂曰:净所行有二,依一圆成实。”两种净智所行真实,都是根据圆成实性建立起来的。


  “论曰:烦恼所知二障净智所行真实,唯依根本三真实中圆成实立,余二非此净智境故。”烦恼障和所知障除尽时所显现的智慧所缘的真实,唯依根本三真实中的圆成实建立。因为遍计所执和依他起都不属于清净智慧所缘的境界。


  这两种真实,前一种属于声闻乘的真实。烦恼障除尽之后,这种智慧所行的真实,是声闻所证得的,即阿罗汉果位成就的真实。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是大菩萨及佛陀证得的,这种真实才是最高的真实。

 

甲九、五 法 真 实


  云何应知相、名、分别、真如、正智摄在根本三真实耶?颂曰:


  名遍计所执,相分别依他,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


  论曰:相等五事随其所应摄在根本三种真实,谓名摄在遍计所执,相及分别摄在依他,圆成实摄真如正智。


  唯识宗的理论有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五法是对宇宙人生一切法的概括和归纳。这五种法中,哪些法属于遍计所执?哪些法属于依他起?哪些法又属于圆成实?


  在五法中,“名”属于遍计所执的范畴,“相”和“分别”属于依他起的范畴,“真如”和“正智”属于圆成实的范畴。五法根据各自的内容摄在三种根本真实中。“名”摄在遍计所执中,名是名称,指名言概念。桌子、房子、茶杯、录音机等名言概念,都是遍计所执的产物。因为有了遍计所执,所以凡夫众生才会对事物施设种种的名称。“相”和“分别”摄在依他起性中,相是缘起事物的体相,包括色法和心法。心法、色法的存在都有它们的体相。分别指有情的认识活动,也就是心法的作用,其特点就是分别。“真如”和“正智”摄在圆成实。相等五法随其所对应,各各摄受于三种根本真实,具体如上所述。

 

甲十、差 别 真 实


  差别真实略有七种:一流转真实,二实相真实,三唯识真实,四安立真实,五邪行真实,六清净真实,七正行真实。云何应知此七真实,依三根本真实立耶?颂曰:


  流转与安立,邪行依初二。实相唯识净,正行依后一。


  论曰:流转等七随其所应,摄在根本三种真实,谓彼流转安立邪行,依根本中遍计所执及依他起,实相唯识清净正行,依根本中圆成实立。


  差别真实一共有七种,又称为七真如。《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显扬胜教论》等许多论典,也讲到七种真如。七真如并不是说真如只有七种,而是说在七种状态下所显的真实。比如说麦克风真实、录音机真实、桌子真实、报纸真实等,真实是一样的。认识到从麦克风显现的真实就叫麦克风真实,认识到从报纸显现的真实就叫报纸真实,认识到从桌子显现的真实就叫桌子真实,认识到从录音机显现的真实就叫录音机真实。所有这些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真实无所不在。


  《庄子·知北游》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位老先生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说:“道在瓦砾。”“何其下也!”道是很崇高的,怎么会在这些卑劣的东西当中呢?接着再问,庄子答说:“道在蝼蚁。”“何其下也!”怎么越说越下等了呢?于是又问,庄子答说:“道在屎溺。”那么,道究竟在哪里?“无所不在。”《解深密经》讲胜义谛有四个特点,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遍一切一味相”,说明胜义遍一切处,而且一味平等。


  “论曰:流转等七随其所应,摄在根本三种真实,谓彼流转安立邪行,依根本中遍计所执及依他起,实相唯识清净正行,依根本中圆成实立。”流转等七种真实,根据各自的内容分别摄在三种根本真实中。七种真实如何依三性建立?七种真实与三性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论中告诉我们:流转真实、安立真实和邪行真实根据遍计所执和依他起而建立,实相真实、唯识真实、清净真实和正行真实根据圆成实而建立。兹将七种真实简单介绍如下:


  一、流转真实,指有为法。有为法具有迁流、变化的特征。有为法流转的实性,叫做流转真实。


  二、安TK〗立真实,指四谛法门中的苦谛。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的真实性即是安立真实。


  三、邪行真实,指四谛法门中的集谛。它是烦恼和业的一种行为,所以叫做邪行。邪行的实性就叫做邪行真实。


  以上三种真实依根本真实中的遍计所执和依他起而建立,属于遍计所执和依他起的范畴。当然,这是从遍计执和依他起的现象方面说,而不是从本质上说。从本质上说,应该属于圆成实性。


  四、实相真实,我执、我所执破除之后所显示的真实相,称为实相真实。


  五、唯识真实,指唯识性,即唯识的实性为唯识真实。


  六、清净真实,指四谛法门中灭谛,即涅槃的真实性。


  七、正行真实,指四谛法门中的道谛,即八正道的真实性。


  以上四种真实依根本真实中圆成实性安立起来。这是七种真实与三性的关系。

 

甲十一、善 巧 真 实


乙一、十种我见


  善巧真实,谓为对治十我见故说有十种。云何于蕴等起十我见耶?颂曰:


  于蕴等我见,执一因受者,作者自在转,增上义及常,


  杂染清净依,观缚解者性。


  论曰:于蕴等十法起十种我见:一执一性,二执因性,三执受者性,四执作者性,五执自在转性,六执增上义性,七执常性,八执染净所依性,九执观行者性,十执缚解者性。为除此见修十善巧。


  “善巧真实,谓为对治十我见故说有十种。”善巧真实共有十种。这十种真实是为了对治有情在十种状态下产生的我见。


  “云何于蕴等起十我见耶?”凡夫众生于蕴、处、界、四谛等十法怎么产生十种我见呢?如何正确认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论中通过对蕴等十种善巧真实的解释,来破斥有情在十种状态产生的我见和我执,从而正确认识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


  “颂曰:于蕴等我见,执一因受者,作者自在转,增上义及常,杂染清净依,观缚解者性。”对五蕴等法执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即执著有一、因、受者、作者、自在转、增上义、常、杂染清净依、观、缚解者十种性。以下作详细介绍。


  “论曰:于蕴等十法起十种我见。”在蕴等十法中,在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产生十种我见。此十种我见为:一、执一性,二、执因性,三、执受者性,四、执作者性,五、执自在转性,六、执增上义性,七、执常性,八、执染净所依性,九、执观行者性,十、执缚解者性。本论通过分析蕴等十法,对世间凡夫及外道的十种我见一一进行破斥。


  云何十种善巧真实依三根本真实建立?以蕴等十无不摄在三种根本自性中故。如何摄在三自性中?颂曰:


  此所执分别,法性义在彼。


  论曰: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且色蕴中有三义者:一所执义色,谓色之遍计所执性。二分别义色,谓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三法性义色,谓色之圆成实性。如色蕴中有此三义,受等四蕴、界等九法各有三义,随应当知。如是蕴等由三义别,无不摄入彼三性中,是故当知十善巧真实皆依根本三真实而立。


  “云何十种善巧真实依三根本真实建立?以蕴等十无不摄在三种根本自性中故。如何摄在三自性中?”此十种善巧真实是如何依三根本真实建立的呢?蕴等十法无不摄在三种自性中,十法中任何一法都没有离开三性。


  “颂曰:此所执分别,法性义在彼。”因为此十种善巧真实的所执、分别和法性的含义都包含在三根本真实中。


  “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十种法相,每种都具备此三义。对世界的每一法都可以从三性去考察,也可以说,在凡夫所认识的一切法中都包含着三性。


  “且色蕴中有三义者:一所执义色,谓色之遍计所执性。二分别义色,谓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三法性义色,谓色之圆成实性。”五蕴指色、受、想、行、识。下面阐述色蕴具备的三性。


  所执义色:这是有情执著的一种色法。比如看到桌子就认为是实在的桌子,看到房子就认为是实在的房子。世间所有一切现象和事物,介入我们错误认识之后所显现的境界,就成为所执义色,属于遍计所执的范畴。


  分别义色:指色的本身,“谓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因为一切色都是识的显现。根据唯识的理论,主张万法唯识,一切色法都没有离开心识,一切色法都是以识作为它的体。分别义色指色的本身,即依他起性。


  法性义色:指色的真实相,是空性,即圆成实性。


  任何一种色、任何一种物质现象都具备以上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遍计所执,即凡夫介入认识后所见到的境界。第二个层面指物质现象的本身,也就是依他起性。第三个层面是物质现象的实质,即物质的真实相,指圆成实性。


  “如色蕴中有此三义,受等四蕴、界等九法各有三义,随应当知。”色蕴中包含了三性,受、想、行、识四蕴中也都具备三性。而界等九法,即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其余九法,每种法同样可以用三性来考察,每种法都具有三性。根据对色的三义的认识,可以认识到一切法都能用三性去认识。


  “如是蕴等由三义别,无不摄入彼三性中,是故当知十善巧真实皆依根本三真实而立。”与色蕴中包含着三性一样,受、想、行、识等四蕴,及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九法无不包含在三性中。若想正确认识十种善巧真实,应该通过三性来观察。如果能用三性来观察,就可以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一切。

 

乙二、蕴善巧


  如是虽说为欲对治十种我见故修蕴等善巧,而未说此蕴等别义。且初蕴义云何应知?颂曰:


  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


  论曰:应知蕴义略有三种:一非一义,如契经言,诸所有色等,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二总略义,如契经言,如是一切略为一聚。三分段义,如契经言,说名色蕴等,各别安立色等相故。由斯聚义蕴义得成,又见世间聚义名蕴。


  “如是虽说为欲对治十种我见故修蕴等善巧,而未说此蕴等别义。”为了对治十种我见,并且正确认识这十种善巧,所以说蕴等十种善巧,但并没有说明十种善巧真实各自的含义和具体内容。


  “且初蕴义云何应知?”首先说明蕴善巧真实,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论曰:应知蕴义略有三种:一非一义,如契经言,诸所有色等,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应当知道蕴的含义有三种。第一非一义,即不是单一的某种东西。蕴的内涵并不是指单一的东西。佛经中说,色法包含的范围很广泛:有过去的色法,未来的色法,现在的色法;有色身以内的色法,色身以外的色法;有识所缘的比较明显、比较粗糙的物质对象,和极微、原子等比较微细的对象;有质量好的,也有质量不好的;有远处的,还有近处的。所有物质现象通称为“色蕴”。受蕴则包括所有的感受:痛苦、忧愁、欢喜、快乐,还有非苦非乐,这些感受各各不同,总名为受蕴。色非一色,受非一受,所以说非一义。


  “二总略义,如契经言,如是一切略为一聚。”第二总略义。把所有的色法综合在一起,简单归纳为一种,就叫总略义。如契经中说,一切色蕴所包含的内容很广,物质现象很多,比如桌子、房子、录音机、茶杯、人,乃至山河大地,宇宙间所有的一切物质现象,把它们总的归纳起来就称为色蕴。


  “三分段义,如契经言,说名色蕴等,各别安立色等相故。”分段即分为一段一段。佛教把世间万法按各自的特质分门别类,归纳出不同的种类。物质性的统称为色蕴,感受性的统统称为受蕴。按照不同的特色,还分为想蕴、行蕴、识蕴等。


  “由斯聚义蕴义得成,又见世间聚义名蕴。”蕴是什么意思呢?蕴就是聚集义,把类似的东西聚集在一起,就称为“蕴”。所以蕴不是单一的,它包括的内容多种多样。虽说蕴只有五种,称为“五蕴”,可它已经把宇宙人生的种种现象,从物质现象到精神现象,统统包揽无遗。世间没有一种法在五蕴之外,因为世间一切现象虽然很多,但不外乎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包括在色蕴的范围内,精神现象则包括在受、想、行、识的范围内。


  解释五蕴的意义是什么呢?用三性观察五蕴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前面所说的十种我见,是因为有情众生在不了解五蕴的情况下所起的我见。我见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什么?是执一性。有情把自己的生命体执为恒常、不变、单一的自我。五蕴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有情的生命体由众多因缘和合而成,并不是单一的。世间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认识到这个道理之后,就能破除我见。所以,蕴善巧的意义就在于破除我见,破除执一性。

 

乙三、界善巧


  已说蕴义,界义云何?颂曰:


  能所取彼取,种子义名界。


  论曰:能取种子义,谓眼等六内界。所取种子义,谓色等六外界。彼取种子义,谓眼识等六识界。


  界的内容包括六根、六尘、六识。六根是能取,六尘是所取,六识是彼取。能取指能够认识的六根,所认识的是六尘,能对六根、六尘进行总分别的是六识。


  “种子义名界。”界是种子的意思,种子就是因,是十八界生起之因。所谓十八界,是把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分为十八种类型。在佛教经典中,界还有其他的解释方法。如《俱舍论》说,界是种族义。本论中所说的界则是种子的意思,也就是因义。


  “论曰:能取种子义,谓眼等六内界。”能取的种子指眼等六内界,即六根。“所取种子义,谓色等六外界。”所取的种子,指色等六外界,也就是指六尘。“彼取种子义,谓眼识等六识界。”彼取的种子,指眼识等六识。宇宙间的一切法不外乎十八界,也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属于生理方面,六尘属于物理方面,六识属于心理方面。宇宙间的一切法虽然很多,但不外乎生理、物理、心理三方面。


  十八界是怎么产生的呢?每一法的产生都有它们生起的种子。六根有六根的种子,六尘有六尘的种子,六识有六识的种子。这些种子依因待缘,生起现行,才能产生十八界的现象。如果不了解缘起的道理,就会执著有因性,认为宇宙间有第一因。什么是第一因?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有印度的婆罗门教等,都认为宇宙中有一个主宰神,能创造并主宰世界。西方哲学史上,唯心论者以心为第一因,唯物论者以物质为第一因。古今中外宗教家所说的宇宙间唯一的主宰神和哲学家所认为的世界本原,就是第一因。但佛法认为世界是缘起的,缘生缘灭,其中并没有第一因。


  了解十八界的道理主要是为了破除第一因。佛法与哲学之区别也在这里。学者们研究佛法,往往用哲学概念给佛法套上什么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等。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佛法根本不讲第一因。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必须是固定不变的心;唯物主义的物质,必须是固定不变的物质。但佛法不认为有这样一个固定不变的心,也不认为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物质可以作为万物生起之因。佛法从缘起论看问题,不论是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都是缘起的。唯识所说的八识也是缘起的。所以,十八界的意义在于破除执因性。

 

乙四、处善巧


  已说界义,处义云何?颂曰:


  能受所了境,用门义名处。


  论曰:此中能受受用门义,谓六内处。若所了境受用门义,是六外处。


  十二处的内容是六根和六尘。六根是能受,能受用六尘境界。眼睛以色为食,看到好看的颜色就感觉赏心悦目,看了又想看。耳朵以音声为食,听到悦耳的声音就感到身心舒畅,听了还想听。听着那美妙的旋律心里就舒服,连身体也健康了,似乎好听的声音营养丰富,而难听的声音就像劣质食品,听了都感到恶心。此外,鼻子享受香气,舌头享受美味,身体享受舒适的环境,意念享受思惟,思考一些有益的问题,心里就会感到很高兴。相反,思考一些伤脑筋的事,就会感到难过。所以,能享受的是六根。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依食而住,即有情的生存要依靠食。平常人们所理解的食往往指饮食,其实佛教讲的食有四种,分别是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这就包括美食、美音声和优雅的环境、精神的享受等。相反,不好的饮食和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甚至威胁到一个人的生存。


  什么叫处?处是受用门义。处指处所,是门的意思。六根是对外界开放的六个窗口,也是一个人内心与外在环境相沟通的六个渠道。六根缘六尘,然后一切精神活动由此产生。如果少了一个门,比如说没有眼根,就少了眼睛的对外窗口,由眼睛所引发的一切精神活动也就不能产生了。所以人对外界的认识主要取决于六根。六根不缺,才能比较完整地认识世界。如果少了一门,就是少了一个认识的渠道,也就比别人少了一个世界。比如盲人就比常人少了色彩的世界,聋人就比常人少了音声的世界,鼻子不灵敏的人就少了香味的世界,没有味觉的人永远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好吃,就少了美味的世界。


  “论曰:此中能受受用门义,谓六内处。若所了境受用门义,是六外处。”六根能受用外在的六尘境界,所以又称为十二处。能受用的是六内处,所了别的境界就是六外处。因为不了解十二处的道理,有情众生执著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受者在感受痛苦或快乐。事实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受者,有情苦乐的感受,是六根面对不同的六尘随缘生起。处善巧就是为了破除受者的这种执著。

 

乙五、缘起善巧


  已说处义,缘起义云何?颂曰:


  缘起义于因,果用无增减。


  论曰:于因果用,若无增益及无损减,是缘起义。应知此中增益因者,执行等有不平等因。损减因者,执彼无因。增益果者,执有我行等缘无明等生。损减果者,执无明等无行等果。增益用者,执无明等于生行等有别作用。损减用者,执无明等于生行等全无功能。若无如是三增减执,应知彼于缘起善巧。


  缘起的主要内容指十二因缘。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十二因缘?佛法告诉我们,应该对缘起的因、缘起的果、缘起的用,做到无增益执和无损减执。增益执就是增多,损减执就是减少。应如实认识事物不增不减,五个苹果就是五个。如果认为是六个,就是增益执;如果认为是四个,就是损减执。认识到五个就是五个,才是中道的正确看法,是与事实相符合的看法。对于十二因缘也应该这样去认识。


  “论曰:于因果用,若无增益及无损减,是缘起义。”如果对缘起的因、缘起的果、缘起的用,不产生增益的执著,也不产生损减的执著,就是正确地认识缘起。


  “应知此中增益因者,执行等有不平等因。”增益就是添油加醋,本来没有,却认为有。比如本来没有固定不变的第一性,如果执著有第一性,就是增益因。就如十二因缘中“行”的生起,并没有一个独存的主宰者在产生作用,而是因缘和合的。如果执著有个实在的主宰者,就属于增益因。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因,也是一种错误的因。


  “损减因者,执彼无因。”损减因,就是执著没有因,一切都是偶然的。正确的认识必须远离两边。执著有真实不变的自我和上帝,或哲学家所说的能生万物的第一因,都属于增益因。而像某些唯物论者那样,认为一切都是偶然的,就属于损减因。


  “增益果者,执有我行等缘无明等生。”增益果就是多出来的结果。诸法无我,但有情执著有一实在的我,从无明生起。其实,无明缘行,这是一种缘起的过程。


  “损减果者,执无明等无行等果。”损减果,执著无明等没有行等果。无明缘行,因果的规律如此。如果认为无明没有行等结果,不会生起行等,那就是损减果。


  “增益用者,执无明等于生行等有别作用。”假如执著无明生行之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就属于增益执。


  “损减用者,执无明等于生行等全无功能。”如果执著无明等不能产生行的功能,就属于损减执。


  “若无如是三增减执,应知彼于缘起善巧。”对十二缘起,从无明生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乃至生缘老死,能够离开增益执和损减执这两种状态,就可以正确认识缘起的道理。反之,就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会认为有一个创造世界的能作者。但缘起法告诉我们,世界是缘起的,并没有一个作者。所以,如实认识缘起主要在于破除“执作者”性。

 

乙六、处非处善巧


  已说缘起义,处非处义云何?颂曰:


  于非爱爱净,俱生及胜主,得行不自在,是处非处义。


  论曰:处非处义略由七种不得自在,应知其相:一于非爱不得自在,谓由恶行虽无爱欲而堕恶趣。二于可爱不得自在,谓由妙行虽无爱欲而升善趣。三于清净不得自在,谓不断五盖不修七觉支,决定不能作苦边际。四于俱生不得自在,谓一世界无二如来、二转轮王俱时出现。五于胜主不得自在,谓女不作转轮王等。六于证得不得自在,谓女不证独觉无上正等菩提。七于现行不得自在,谓见谛者必不现行害生等事,诸异生类容可现行。《多界经》中广说此等,应随决了是处非处。


  所谓“处非处”,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能与不能的两个方面。举例来说,水具有湿性,可以清洗肮脏的东西。火具有暖性,可以烤熟生冷的食物。水可以把面粉糅在一起,但水没有热能,不能把生面团煮熟。而火可以煮熟生的食物,但不能把面粉糅在一起。可见,每件事物都有它能的一面和不能的一面,叫做“处非处义”。


  “论曰:处非处义略由七种不得自在,应知其相。”处非处义简单地说有七种不得自在。首先应该知道,处非处的意义主要在于破除我执,破除“上帝”的无所不能。佛法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事物都有能与不能的两面,并没有一种事物能够代替一切。


  “一于非爱不得自在,谓由恶行虽无爱欲而堕恶趣。”一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能自在。比如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心里希望远离它,但在很多情况下偏偏远离不了,所谓“不是冤家不碰头”。你不喜欢的人偏偏同住一个房间,床铺挨着床铺,真是难受!同样,我们也不想堕落到三恶道中,但若不信因果,坏事干尽,不想去也得去。这就是“于非爱不得自在”。


  “二于可爱不得自在,谓由妙行虽无爱欲而升善趣。”二是对于可爱的东西不能自在。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对可爱的东西,一般人都希望能得到它、占有它,事实上多半不能随心所欲,所以说“于可爱不得自在”。二是“谓由妙行虽无爱欲而升善趣”,善趣指人天道,行五戒十善必感人天果报。不论你向往或不向往,种了善因自然就得善果。这是客观的因果规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三于清净不得自在,谓不断五盖不修七觉支,决定不能作苦边际。”三是“于清净不得自在”,我们希望清净,希望没有烦恼,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并不是想没烦恼就没烦恼。想没有烦恼,烦恼可能更多。假如一个人不断五盖,不断睡眠、掉悔、贪欲、瞋恚、疑法五种烦恼,不修七种觉支,绝对没办法断除烦恼,绝对不能断除生死痛苦。


  “四于俱生不得自在,谓一世界无二如来、二转轮王俱时出现。”什么叫俱生呢?就是在一个世界中不能同时有两位如来出世。想有两位如来同时出世,是办不到的。因为众生的福报没那么大,所以一个世界里不仅不可能出现两个如来,甚至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转轮圣王。这就是“于俱生不得自在”。


  “五于胜主不得自在,谓女不作转轮王等。”转轮圣王是古印度理想的君主,以仁义治国,当他出现的时候,四方诸侯臣服,天下大治。转轮圣王必须是男身,女身无法当转轮圣王,这就是“于胜主不得自在”。


  “六于证得不得自在,谓女不证独觉无上正等菩提。”第六是“于证得不得自在”。女身不能证得独觉及无上正等菩提,也就是说,不能以女身成佛。《法华经》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不过龙女在成佛的刹那,已经转女成男。所以女众不证独觉,不证无上正等菩提,但还可以证得阿罗汉果。


  “七于现行不得自在,谓见谛者必不现行害生等事。”初果的圣人和初地以上的菩萨,想让他干坏事也干不成的。因为见谛的圣人深信因果,宁舍生命也不会去干伤害众生的事。“诸异生类容可现行。《多界经》中广说此等,应随决了是处非处。”相反,所有的异生,即地前菩萨及初果以前的凡夫众生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多界经》中,关于这些道理说得很多。


  处非处善巧主要破除什么呢?主要破除“执自在”性。印度的外道认为,大自在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像上帝一样无所不能。佛陀可不是全能的,还有七能三不能之类,所以说“于处非处不得自在”。无论科学、哲学还是佛学,都不是万能的。科学有科学解决的领域,佛学有佛学解决的领域。不能用佛学代替科学,也不能用科学代替佛学。所以,世间任何事物都有能与不能的两个方面。

 

乙七、根善巧


  如是已说处非处义,根义云何?颂曰:


  根于取住续,用二净增上。


  论曰:二十二根依于六事增上义立,谓于取境眼等六根有增上义,命根于住一期相续有增上义,男女二根于续家族有增上义,于能受用善恶业果乐等五根有增上义,于世间净信等五根有增上义,于出世净未知等根有增上义。


  “根”是增上义,具体内容为二十二根。《俱舍论·根品》专门阐述了二十二根。在一期生命流转还灭的过程中,有二十二种增上的力量。因为有这二十二种增上缘,才能成就人生中的许多事。


  “论曰:二十二根依于六事增上义立。”二十二根主要根据六事增上所建立。


  “谓于取境眼等六根有增上义。”第一,六根对于所认识的六尘境界有增上义。因为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人们才能认识色、声、香、味、触、法。假如没有六根,人们就无法认识六尘境界。


  “命根于住一期相续有增上义。”第二,命根对于一期生命的延续有增上的作用。有了命根,有情才得以生存,并一直延续到死亡。假如没有命根,就呜呼哀哉了,自然谈不上生命的延续。所以,有命根生命才得以延续。


  “男女二根于续家族有增上义。”第三,男女二根对传宗接代有增上的作用。


  “于能受用善恶业果乐等五根有增上义。”第四,五受根对于受用善恶业的果报有增上作用。有情所造的善业或不善业,将来会感得苦、乐、忧、喜、舍五种结果,这五种感受是建立在人们招感果报的基础上。假如人类没有痛苦或快乐的感觉,没有欢喜或忧愁的感觉,那么干好事或干坏事都无所谓,反正对痛苦或快乐的结果都感觉不到有什么差别。


  “于世间净信等五根有增上义。”第五,对有情世间的净化,信等五根具有增上作用。信等五根为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于出世净未知等根有增上义。”第六,已知根、未知根、具知根等三无漏根,对于出世解脱及断烦恼具有增上作用。


  说二十二根的目的,就是为了破除宿命论。有情在不了解二十二根的情况下,总觉得冥冥之中有种力量在左右自己的行为,在决定自己的命运。二十二根则揭示了人生的一切并非由某种永恒不变的主体在支配,人类命运的改造,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

 

乙八、世善巧


  已说根义,世义云何?颂曰:


  因果已未用,是世义应知。


  论曰:应知因果已未受用,随其所应三世义别。谓于因果俱已受用是过去义,若于因果俱未受用是未来义,若已受用因未已受用果是现在义。


  世,就是三世。从时间上来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如何区别过去、现在、未来呢?其实并不容易。比如说现在,现在还没说完就过去了;我们说未来,未来还没说完就变成现在了。时间就是这样交替飞逝,像流水般不断流淌着。那么,到底怎么区分三世因果呢?


  “论曰:应知因果已未受用,随其所应三世义别。”根据因果的规律,是以感果还是未感果来区分三世。


  “谓于因果俱已受用是过去义。”若因果都已经发生过,比如从开学典礼的准备到典礼结束,典礼的整个过程都已完成,那就属于过去。


  “若于因果俱未受用是未来义。”若因和果都没有发生,那就属于未来。


  “若已受用因未已受用果是现在义。”若因已经种下,但结果还没有产生或正在发生、展开的过程中,则属于现在。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三世因果的变化,就会执著有一个“常”,认为世间是永恒不变的。而佛教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的因果都在变化过程中,不是永恒不变的。

 

乙九、谛善巧


  已说世义,谛义云何?颂曰:


  受及受资粮,彼所因诸行。二寂灭对治,是谛义应知。


  论曰:应知谛者即四圣谛。一苦圣谛,谓一切受及受资粮,契经中说诸所有受皆是苦故,受资粮者谓顺受法。二集圣谛,谓即彼苦所因诸行。三灭圣谛,谓前二种究竟寂灭。四道圣谛,谓即苦集能对治道。


  “论曰:应知谛者即四圣谛。”谛,即四圣谛,也就是四种真实,显示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真实因果。四谛是佛法的大纲,整个佛法理论不外乎四谛。


  “一苦圣谛,谓一切受及受资粮,契经中说诸所有受皆是苦故,受资粮者谓顺受法。”苦谛的内容,包括一切受及受资粮。佛教所说的受,不仅仅是苦受,还有乐受、喜受、忧受、舍受。不管是哪种受,从它们的本质上来说都是苦的。所谓“受资粮”,就是和受相关的异熟果报。比如人的色身、感情、思想等,这些都是受资粮。因为有了这些受资粮,我们才有能力感受苦乐,感受忧喜。


  “二集圣谛,谓即彼苦所因诸行。”所谓集谛,即招感痛苦的原因,也就是烦恼、业等。


  “三灭圣谛,谓前二种究竟寂灭。”所谓灭谛,是消除痛苦与烦恼之后所证得的涅槃。


  “四道圣谛,谓即苦集能对治道。”所谓道谛,即能对治“苦、集”的途径,也就是八正道。


  如果不了解四谛法门,人们将会执著染净所依性,认为染净法的生起,有一种外在的特殊力量在决定。其实,染净法的生起也是缘起的。了解四谛法门之后,就能破除执染净所依性。

 

乙十、乘善巧


  已说谛义,乘义云何?颂曰:


  由功德过失,及无分别智。依他自出离,是乘义应知。


  论曰:应知乘者,谓即三乘,此中如应显示其义。若从他闻涅槃功德、生死过失而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是声闻乘。不从他闻涅槃功德、生死过失自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是独觉乘。若自然起无分别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名无上乘。


  乘指三乘、五乘或一乘。乘是运载义,从凡夫到修行成佛,整个修行过程所运用的方法,就叫做“乘”。就像旅客必须乘坐汽车、火车或飞机、轮船才能到达目的地一样。同样,学佛修行也要依止某一种法门,或是人天乘,或是声闻乘,或是菩萨乘,修行者才能成就。依止人天乘的法门,就能成就人天乘的果位;依止声闻乘的法门,就能成就声闻乘的果位;依止菩萨乘的法门,就能成就菩萨乘的果位。这就是乘的内涵。


  “论曰:应知乘者,谓即三乘,此中如应显示其义。”乘就是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它们的内容是什么?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若从他闻涅槃功德、生死过失而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是声闻乘。”首先说声闻乘。声闻人听闻四谛教法,然后发出离心,解脱生死。更具体一点说,声闻人是“从他闻”,从佛陀或佛弟子处听闻涅槃的功德、生死的过失,然后产生厌离生死、寻求解脱的愿望。因为有这样一种认识,自然会厌离世间种种,寻求出离之道。学佛者如果缺乏出离心,对世间的衣食住行、名闻利养、荣辱得失就会贪著不舍。贪的东西特别多,烦恼也就特别多,所以要有出离心。在修学佛法过程中以出离心为基础,然后根据四谛法门去修行,就属于“声闻乘”。


  “不从他闻涅槃功德、生死过失自起此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是独觉乘。”独觉也叫缘觉,和声闻乘不同的是,缘觉的特点是“不从他闻”。佛陀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独觉能独自觉悟人生真理。一般来说,缘觉都是在佛陀不出世的时候出世,通常所说的辟支佛就属于独觉。独觉乘的圣人,看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看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成住坏空,自然会对世间产生厌离,不再贪著世间,自然就能产生彻见无常的智慧,所以是“不从他闻”。当他认识到无常的时候,也能意识到涅槃寂静是好,生死缠缚是不好,自然就能看到涅槃的功德和生死的过失。由这种智慧而得到出离的人,就是“独觉乘”。


  “若自然起无分别智,由斯智故得出离者,名无上乘。”无上乘指佛乘或菩萨乘。如何区分大小乘呢?通常是取决于发心,即发的是出离心还是菩提心。如果发的是出离心,那就是声闻乘;如果发的是菩提心,那就是无上乘。本论则以为,自然生起无分别智,不必通过渐次观行,这种人就属于无上乘,属于大乘。这是从根机上来说,如果从发心或结果上,就不是这样区分了。比如从结果看,声闻乘证的果位是解脱身,而佛陀证的是法身。


  说“乘善巧”的意义是为了破“执观行者”性。从乘善巧来看,三乘行者是因为根机及所修法门的不同而成就不同圣果。这就能破除“执观行者”的问题,即修行中少有所得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乙十一、有为无为善巧


  已说乘义,云何有为无为法义?颂曰:


  有为无为义,谓若假若因,若相若寂静,若彼所观义。


  论曰:应知此中假谓名等,因谓种子所摄藏识,相谓器、身并受用具,及转识摄意、取、思惟。意谓恒时思量性识,取谓前五识取现境故,思惟即是第六意识,以能分别一切境故。如是若假若因若相及相应法,总名有为。若寂静者,谓所证灭及能证道,能寂静故。彼所观义谓即真如,是寂静道所缘境故。如是所说若诸寂静若所观义,总名无为。应知此中缘蕴等十义所起正知,名蕴等善巧。


  这个颂解释有为和无为的特点,及有为和无为各自包含的意义。简单介绍如下。

 

丙一、有为法的特点:


  “论曰:应知此中假谓名等。”有为法的第一个特点是假。《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有为法的存在是虚妄不实的,从它的名称到现象都不是真的,都是不实在的。


  “因谓种子所摄藏识。”有为法的第二个特点是因,因指万法产生的因缘。有为法的产生及有为法的特点是有因有果、有因有缘。因是种子所摄的藏识,指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作为宇宙人生万法生起的因,尤其重要的,是它所含藏的种子。种子包括名言种子和异熟种子两种。无为法是否也属于因缘所生法呢?不是。如果无为法是因缘所生,那么就应该有生有灭。如果有生有灭,无为法和有为法又有什么区别呢?中观所说的无为法没有离开缘起,并不是说无为法就是缘起。


  “相谓器、身并受用具,及转识摄意、取、思惟。意谓恒时思量性识,取谓前五识取现境故,思惟即是第六意识,以能分别一切境故。”有为法的第三个特点是相。相是体相,这里指有为法的体相。有为法的体相包括三方面。一是器,就是器界,包括山河大地等。器界能够盛载万物,如地球就像庞大的器界一样,能够装载山河大地和众多生灵。二是身,指有情的根身,也就是浮尘根和净色根。三是受用具,指根身受用的器具。如住房、家具、电器等,都属于受用具。还有人所受用的一切,如眼睛所能看到的、耳朵所能听到的、鼻子所能闻到的、舌头所能尝到的、身体所能接触到的等,也都是受用具。


  此外还有转识,也就是前七识。转是转起,以第八识为因而生起前七识,所以叫转识。转识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转达、传送。第八识的种子传送到外界,把外界的信息转到第八识,所以叫转识。转识有三义:


  1.意,“意谓恒时思量性识。”恒时思量性识指第七识。第七识是“恒审思量我相随”。在八个识中,第七识的活动基本上没有间断,所以人在做梦时还有自我意识。在修行的意义上说,转变第七识非常重要,因为整个修行的关键是破除我执,而我执的根源就是第七识。


  2.取,“取谓前五识取现境故。”取指前五识。前五识在三量中属于现量,在三境中属于性境,取眼前的境界。所以说“性境现量通三性”。


  3.思惟,“思惟即是第六意识,以能分别一切境故。”思惟指第六意识。第六识的特点是善于思惟,具有“三性三量通三境”的三种分别,能够分别一切境界。


  “如是若假若因若相及相应法,总名有为。”像以上所说的若假、若因、若相,就是一切有为法的体相。除此之外,和八识心王相应的心所法,即《百法明门论》中的前四位:心法、心所法、色法和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属于有为法。

 

丙二、无为法的特点:


  “若寂静者,谓所证灭及能证道,能寂静故。”无为法的第一个特点是寂静。平常说,无人吵闹的地方,或住在山里不受尘嚣干扰就是寂静。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寂静,因为在你的内心还存在躁动不安的因素。佛教认为,只有涅槃及通往涅槃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寂静。这就是“所证灭”的“能证道”。


  有的人认为“灭”就是什么也没有了,说到涅槃就担心断灭。一个人不修行时,执著有我,这是常见;而修行时又耽心断灭,这是断见。原因是对“灰身灭智”不能正确理解。“灰身灭智”之后,生命体是否存在?又是以什么形式出现?涅槃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这个人是否将在世上消失?有的人很担心这些问题。学佛法要有正思惟,要想对佛法有深刻的认识,把佛法变成自己的智慧,必须靠如理思惟。但思惟不是瞎想,而是在正见的基础上,在听闻思经教的基础上去思惟,不是关起门来胡思乱想。这样的胡思乱想是掉举,而不是正思惟。胡思乱想很可怕,越想越烦恼。除了佛法之外,把思想变得越简单越好。平常不要乱想,要思考就思考佛法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单纯,越来越有智慧。


  单纯是人生幸福的一个关键因素。人和动物哪个过得好?不能一概而论。从物质生活来说,应该是人过得更优越。当然也有一些动物过得很好,


  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给予。而从精神上的痛苦来说,人恐怕要比动物严重。因为人有复杂的思想,人的很多烦恼不是从身体带来的,而是从思想上产生的,是人自己想出来的。比如有钱的人,吃的、穿的、住的样样都有,但坐在房间里胡思乱想,照样可以想出很多烦恼来,动物可能没有这个本事。但动物不可取的地方是愚痴,而成佛却要有发达的思惟能力为前提。


  “彼所观义谓即真如,是寂静道所缘境故。”无为法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彼所观义”。彼所观义是圣道所证得的境界,即真如。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真如从所缘的角度来说,它是境界;从证得的结果来说,它叫涅槃。涅槃和真如不是两个东西。真如是属于无分别智所缘的境界。


  “如是所说若诸寂静若所观义,总名无为。”以上所说的寂静和所缘的真如境,没有烦恼,这种无分别的智慧总称无为。无为就是无生灭、无造作,有为是有生灭,有造作。观有为、无为是为了破除执缚解者性。


  “应知此中缘蕴等十义所起正知,名蕴等善巧。”前面已说五蕴、十二处等十法,认识这十种法,就称为“十种善巧”。“善”就是知道、认识、了解;“巧”不仅是知道,而且非常熟悉,所谓熟能生巧。善巧,就是能够灵活运用,不死搬教条。同时,还指对某种事干得特别好。比如对电脑掌握得无比熟练,就是对电脑很善巧;对早晚两堂功课很熟悉,念得特别好,就是对功课善巧。

 

甲十二、结  说


  真实总义略有二种,谓即能显、所显真实。能显真实谓即最初三种根本,能显余故。所显真实谓后九种,是初根本所显示故。所显九者:一离增上慢所显真实,二对治颠倒所显真实,三声闻乘出离所显真实,四无上乘出离所显真实,由粗能成熟细能解脱故,五能伏他论所显真实,依喻导理降伏他故,六显了大乘所显真实,七入一切种所知所显真实,八显不虚妄真如所显真实,九入我执事一切秘密所显真实。


  “真实总义略有二种,谓即能显、所显真实。”《真实义品》的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种,即能显的真实和所显的真实。


  “能显真实谓即最初三种根本,能显余故。”能显真实指十种真实中的第一种──根本真实,也就是三性。为什么将三性称为能显真实呢?因为“能显余故”。其他一切真实都必须透过三性来说明,必须透过三性才能得以显现。


  “所显真实谓后九种,是初根本所显示故。”所显真实指的是后面九种。后面九种真实都属于三根本真实所显示,都是透过三根本真实才得以显现,所以称为所显真实。


  “所显九者:一离增上慢所显真实。”第一种所显真实,是离增上慢所显真实,指的是相真实。对三性的认识要离开增益和损减两边,也就是要离增上慢。


  “二对治颠倒所显真实。”第二种所显真实,是对治颠倒所显真实,即无颠倒真实。把颠倒对治了,也就是无颠倒了。


  “三声闻乘出离所显真实。”第三种所显真实,是声闻乘出离所显真实,即因果真实。它的具体内容是四谛法门,声闻乘的出离主要是透过对四谛因果的认识所显现的。


  “四无上乘出离所显真实,由粗能成熟细能解脱故。”第四种所显真实,是无上乘出离所显真实,指粗细真实。它的具体内容指二谛。二谛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思想,大乘的修习必须通过二谛法门,世俗谛能成熟有情,胜义谛能解脱有情。


  “五能伏他论所显真实,依喻导理降伏他故。”第五种所显真实,是能伏他论所显真实,指极成真实。极成真实的特点是能伏他论。明白了世间极成真实,尤其明白了道理极成真实之后,才能成立佛法理论并驳斥世间邪说。也就是说,佛法理论的成立或驳斥世间邪论,都要通过道理极成真实,通过逻辑,根据因和喻的道理来降伏他说。


  “六显了大乘所显真实。”第六种所显真实,是显了大乘所显真实,指净所行真实。这是大乘菩萨修行所证得的。


  “七入一切种所知所显真实。”第七种所显真实,是入一切种所知所显真实,指五法真实,也就是摄受真实。摄受指五法,包括一切法。要成就一切智慧,就要知道世、出世间的一切知识。所以《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菩萨要从五明处学,要入一切种所知,对宇宙间的一切都要了解。


  “八显不虚妄真如所显真实。”第八种所显真实,是显不虚妄真如所显真实,指差别真实。具体内容是七种真如。真如不是虚妄的,能够让有情在一切处、一切境、一切对象的情况下,认识真如,证得真如。


  “九入我执事一切秘密所显真实。”第九种所显真实,指的是善巧真实。善巧真实就是通过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等十种法的正确认识,破除我见、我执,然后证得真实。


  《辨真实品》到这里就结束了。《瑜伽师地论》中有一品叫做《真实义品》,讲得非常好,将来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唯识,可以作为参考。


2007年11月修订版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所缘缘”的认识论意蕴略析 下一篇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