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TOP

真理与谬论——《辨中边论》探微(五)
2018-08-07 10:46:4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294次 评论:0

辨修对治品第四


  《辨真实品》已经讲完,现在讨论的是《辨修对治品》,进入实践的阶段。如果把《辨中边论》按境行果的次序来划分,那么前面所讲的《辨相品》、《辨障品》、《辨真实品》的内容属于境,《辨修对治品》、《辨修分位品》属于行,《辨得果品》属于果。所以,本论的内容包括境、行、果三个方面。


  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通常是讲六度、十度,而本论却重点阐述三十七道品。大家都知道,三十七道品是解脱道的主要修行内容,正因为如此,在盛行大乘的中国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论把它提出来,作为契入空性及破除烦恼的修习法门,值得我们加以关注。这也说明,三十七道品对于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重要,同样不容忽视。


  三十七道品即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本品共以十四颂来说明。

 

甲一、四 念 住


  此中先应说修念住。颂曰:


  以粗重爱因,我事无迷故。为入四圣谛,修念住应知。


  论曰:粗重由身而得显了,故观察此入苦圣谛。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以诸粗重即行苦性,由此圣观有漏皆苦。诸有漏受说为爱因,故观察此入集圣谛。心是我执所依缘事,故观察此入灭圣谛,怖我断灭由斯离故。观察法故,于染净法远离愚迷入道圣谛。是故为入四圣谛理,最初说修四念住观。


  四念住的内容是身、受、心、法,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住很重要,佛陀入灭时对弟子的遗教就是依四念住而住。现在将四念住的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念住,观身不净。“论曰:粗重由身而得显了,故观察此入苦圣谛。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以诸粗重即行苦性,由此圣观有漏皆苦。”凡夫的色身具有粗重的特征。粗重是相对轻安而言,粗重是粗糙、烦躁、束缚,轻安是寂静、安详、自在。粗重就是不调柔,如通常所说的四大不调,吃多了不舒服,吃少了也不舒服;天热了不舒服,天冷了也不舒服;闲了不舒服,累了也不舒服等等。总之,这些都属于不调柔,属于粗重的表现。一个人活得不自在,觉得痛苦,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身体,这是一般人比较容易感觉得到的。尤其是病人,很容易感觉得到。不生病还好,一生病就痛苦不堪,觉得身体真是一个负担,甚至于宁愿没有这个身体。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佛教说“身为苦本”,都认为身体是蕴藏人生痛苦的重要渠道。通过对身体的观察,就知道身体的痛苦,知道身体的不自在,知道身体的不调柔,所以说粗重由身而得显了。由此可以知道人生的苦是怎么回事。


  色身的粗重也通过“行苦”来体现。行,是迁流不息。不仅病苦是无常带来的痛苦,死亡、衰老的痛苦,也是无常带来的痛苦。《阿含经》中处处说到“无常故苦”,无常为什么会成为苦呢?无常对佛菩萨来说不成为苦,为什么对有情众生来说会成为苦呢?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执著、有烦恼,所以无常才变成苦,所谓有漏皆苦。假如没有烦恼,无常不是很好吗?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是无常,云卷云舒,潮涨潮落也是无常,这一切有什么不好呢?心情好的时候,“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果心事重重,对着风花雪月又能有什么快乐?只能引起心中的忧愁。看到月亮就想流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所以感情不要太丰富,简单一点,淡泊一点。


  第二念住,观受是苦。“诸有漏受说为爱因,故观察此入集圣谛。”受是一种感受,如苦受、乐受、舍受、忧受、喜受,一般来说就这五种受。通常,每个人都喜欢快乐的感觉,而不喜欢痛苦、忧愁的感觉。然而佛法告诉我们,不管是快乐或是痛苦,所有感受的实质都是痛苦的。佛法讲的三苦就是建立在三受的基础上。因苦受产生苦苦,因乐受产生坏苦,因舍受产生行苦。所以,一切有漏的受都是痛苦的。执著于某种感觉就是


  痛苦的根源,喜欢抽烟的人,执著于抽烟的那种感觉,没有烟抽的时候就难受了。执著于住所的环境,出去一段时间就老想着回来,痛苦就随之而来了。如果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执著起来,那种痛苦就更大了。所以,有漏受是痛苦的根源。十二因缘中,因为受而产生爱、取、有。第一面的感觉很好,然后就不知不觉地爱上了。爱就是依恋,恋恋不舍、流连忘返,都是爱的表现。而贪著受就会产生爱,然后就是爱、取、有、生、老死,永无休止。通过观察有漏受为爱生起的因,就能帮助我们认识集谛的真理。


  第三念住,观心无常。“心是我执所依缘事,故观察此入灭圣谛,怖我断灭由斯离故。”心是我执生起的依托。基督教执著的灵魂,印度教执著的神我,都是建立在心的基础上。通过观心来正确认识心性,从“见”和“爱”两种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证入灭谛。“见”是错误认识,错误知见;“爱”是种种烦恼,种种欲望。从“见”和“爱”解脱出来,就可以进入灭圣谛,从而证得涅槃。一个人能够正确认识心性时,就不必担心将来修行会落入断灭。


  第四念住,观法无我。“观察法故,于染净法远离愚迷入道圣谛。”如实观察一切法,观察染法和净法,并远离愚痴和迷惑。观察一切法的缘起性、因果性、无常性、唯识性、空性、无所得性,能对一切法正确观察,从而证入道圣谛。


   “是故为入四圣谛理,最初说修四念住观。”所以,要想悟入四谛,证得四谛,就要先修四念住。

 

甲二、四 正 断


  已说修念住,当说修正断。颂曰:


  已遍知障治,一切种差别。为远离修集,勤修四正断。


  论曰:前修念住已能遍知一切障治品类差别,今为远离所治障法,及为修集能对治道,于四正断精勤修习,如说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乃至广说。


  四种正断所要断除的,就是邪恶、不善之法。四正断也叫四正勤,勤是精进修行,努力断恶修善。“论曰:前修念住已能遍知一切障治品类差别。”前面所说的四念住,已能正确知道所治障的差别,即身受心法所起的常、乐、我、净四倒,及能治的四谛理。


  “今为远离所治障法,及为修集能对治道,于四正断精勤修习。”现在为了能真正远离所要对治的障碍,达到所要成就的圣道,就必须精勤修习四正断。佛教所说的精进有独特内涵,即止恶行善,并不是说勤奋地干任何事都可以称为精进,止恶行善的行为才叫精进。如果不是这样的行为,尽管是很卖力地去做,也不属于精进。那么,精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如说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乃至广说。”四正断指的是什么?一、已生恶不善法令断:对已经生起的恶不善法,通过持戒的力量将其断除,名律仪断。二、未生恶不善法令不生:尚未生起的不善法虽没什么可断,但不可掉以轻心,因为生命中潜在种种恶的因素,一不小心就会产生作用,必须谨慎防护,这是为了断而断,名断断。三、未生一切善法令生:善法虽未生起,但应该努力修习,不断策心、持心,使善法生起,名修断。四、已生善法令增长:生起的善法能否永远延续下去呢?未必。因为生命中不善法的力量还很大,所以在修习善法的过程中,要不断防护其心,决不放逸,使善法得到增长,名防护断。由此可见,四正断的内容可以精简成“止恶行善”四个字,乃至广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甲三、四 神 足


  已说修正断,当说修神足。颂曰:


  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


  论曰:依前所修离集精进,心便安住有所堪能,为胜事成修四神足,是诸所欲胜事因故。


  住谓心住,此即等持,故次正断说四神足。此堪能性,谓能灭除五种过失,修八断行。


  四神足即是欲、勤、心、观,这四法是成就三摩地的方便。所以,四神足的内容实际上就是修定的内容。在三十七道品中,四念住属于慧的内容,通过智慧的观照,观身、受、心、法,远离常、乐、我、净;四正勤属于戒的内容;四神足属于定的内容,戒、定、慧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论曰:依前所修离集精进,心便安住有所堪能,为胜事成修四神足,是诸所欲胜事因故。”依四正勤修行,才有能力修定。有了定,才能成就一切功德。从佛法来讲,三乘圣果的所有功德都建立在禅定基础上。离开禅定,一切功德都不能产生。那么,怎样成就禅定呢?先灭除五种过失,然后再勤修八种断行。


  “住谓心住此即等持,故次正断说四神足。”心住在怎样的状态中呢?心住在等持的状态中。所谓等持,等就是平等,使心念进入一种高度平衡的状态。这样的心态要远离两种情况,一是昏沉,二是掉举。如果心能远离昏沉、掉举,便能安住在平稳、平衡的状态中。所以在修习止四正断之后,必须修四神足。


  “此堪能性,谓能灭除五种过失,修八断行。”在持戒的基础上,灭除五种过失,修八种断行,才能成就四神足。


  何者名为五种过失?颂曰:


  懈怠忘圣言,及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五失应知。


  论曰:应知此中昏沉、掉举合为一失,若为除灭昏沉、掉举,不作加行,或已灭除昏沉、掉举,复作加行,俱为过失。


  五种过失指懈怠、忘圣言、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第一是懈怠,第二是忘圣言,第三将昏沉、掉举合为一种,第四是不作行,第五是作行。这五种过失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必须摆脱这五种心理状态。


  “论曰:应知此中昏沉掉举合为一失。”颂中将昏沉、掉举合为一种过失。昏沉、掉举是心态中两种极端的状态,昏沉使心暗昧,处在昏沉迷糊的状态中。掉举正好相反,令心浮躁,浮想联翩,想尽办法也无法使心平静一下。掉是无法入定,举是高高举起。浮躁就是一种掉举的表现,现代社会是浮躁的社会,所以现代人缺乏定力。一般人的心态,不是昏沉就是掉举。禅定要远离这两种状态,使内心保持一种平静,保持一种清明。所以,修禅定要多念佛、多诵经,慢慢培养定力。


  “若为除灭昏沉掉举,不作加行,或已灭除昏沉掉举,复作加行,俱为过失。”这里举不作行和作行。打坐时要保持正念,在高旻寺的禅堂打坐,班首师父有时会喊:“正——念——提——起——”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进入昏沉状态,几乎要睡着了,有些人则进入掉举的状态而浮想联翩。在这种状态下,应该作行。所以班首师父就喊一声“正念提起”,提醒大家将正念提起。如果为了灭除昏沉、掉举,不作加行是不对的。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已经灭除昏沉和掉举,内心住在平等寂静,已进入清清明明、绵绵密密之时,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状态。这时放松下来,就很容易进入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如果还作加行,还在念头上做功夫,观照力太强,又会落入掉举,反而不能入定。所以,打坐时要弄清楚什么时候该不作行,什么时候该作行。否则不该作行的时候作行,或者该作行的时候不作行,“俱为过失”,都属于过失。


  为除此五修八断行。云何安立彼行相耶?颂曰:


  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


  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论曰:为灭懈怠修四断行,一欲二正勤三信四轻安,如次应知即所依等。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能依谓勤,依欲起故。所因谓信,是所依欲生起近因,若信受彼便希望故。能果谓安,是能依勤近所生果,勤精进者得胜定故。为欲对治后四过失,如数修余四种断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如次应知即记言等。记言谓念,能不忘境记圣言故。觉沉掉者谓即正知,由念记言,便能随觉昏沉掉举二过失故。伏行谓思,由能随觉沉、掉失已,为欲伏除发起加行。灭等流者,谓彼沉、掉既断灭已,心便住舍平等而流。


  “为除此五修八断行。云何安立彼行相耶?”为了除去这五种过失,所以要修八种断行。如何安立八种行相呢?用哪种法门对治哪种障碍呢?


  “颂曰: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为了断除懈怠(五种过失中的第一种),必须修欲、勤、信、安四种法门,而断除其余四种过失,应该修念、智、思、舍。


  “论曰:为灭懈怠修四断行,一欲二正勤三信四轻安,如次应知即所依等。”懈怠大家肯定都知道,因为每个人都有懈怠、懒惰的时候。为了灭除懈怠,必须修四种断行,第一种就是欲。欲是一种希求,对禅定有强烈的希求和愿望,觉得禅定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种心理希求,感觉它是可有可无的,肯定不会精进修习禅定。第二种是正勤,正勤就是精进,是直接对治懈怠的。第三种是信,对禅定的修行要深信不疑,这样修起来才有动力。如果半信半疑,可能就不会去修。第四种是轻安,修禅定有了些许进度,尝到一点甜头,修起来才有干劲。如果整天枯坐蒲团,坐得腰酸背痛,昏沉掉举,一点享受不到禅悦的滋味,久而久之,自然会退失坐禅的心。所以,必要的甜头也是需要的,这甜头就是轻安。轻安生起之后,你会觉得世间除了轻安之外,别的快乐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此法喜充满,就会自觉地去坐了。


  “如次应知即所依等。”在灭除懈怠的过程中,欲、勤、信、轻安四种法门又具有相互关系,不是决然无关的。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能依谓勤,依欲起故。”四种法门中,“欲”是希求,是修禅定的动力,有了希求之后,才会努力修行。所以这种希求很重要,此为所依。能依指的是“勤”,即精进,因为精进是依止这种希求而产生的。


  “所因谓信,是所依欲生起近因,若信受彼便希望故。”信又是希求生起的所依,属于欲的所因。有了信仰之后,才会生起希望。因为信仰禅定法门,所以希望得到禅定。如果不信仰禅定,不觉得修禅定有什么好处,不相信禅定会带来利益,对禅定能产生希望吗?肯定不会。


  “能果谓安,是能依勤近所生果,勤精进者得胜定故。”最终能成就的结果就是安。安指轻安,属于能依的勤——精进所产生的结果。只有勤行精进才能得定,所以打坐必须精进。有


  句话叫做“久坐有禅”,坐的时间长了,就会有禅。当然,正确的方法也很重要,否则只是枯坐,时间越长可能还越痛苦,甚至着了魔,那就很麻烦。


  “为欲对治后四过失如数修余四种断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如次应知即记言等。”前面讲的四种,是专门对治懈怠的。在修行过程中,懈怠是很难对付的问题,需要四个法门才对治得了。为对治五种过失的后四种,还要修其他四种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这四种就是前面所说的记圣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记言谓念,能不忘境记圣言故。”记言是记住某种经教的文字及义理。因为有记的前提,才会产生念。如果记不住,早就忘念了。所以,正念的前提就是牢记。念佛为什么要拿着一串念珠?那就是提醒你,一看到念珠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如果没有念珠,很容易念到别的地方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到后来,可能变成了“青菜萝卜、青菜萝卜”。记住了才不会忘失,所以修禅定的前提就是要念。有了正念,才能得正定。


  “觉沉掉者谓即正知,由念记言,便能随觉昏沉掉举二过失故。”觉是能够觉悟沉和掉,知道自己已进入昏沉的状态,或知道自己已进入掉举的状态,这是正知的作用。依正知建立正念,因为正念的力量,就能远离昏沉或掉举的两种过失。禅宗的修行,非常重视正知的力量。禅宗虽似不重视戒律,但对心念的要求非常严格。平常人一天中的很多时间都处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而禅宗祖师们却时刻都能保持清清明明的心境。


  “伏行谓思,由能随觉沉、掉失已,为欲伏除发起加行。”伏行指思,当处在昏沉、掉举的状态时,必须提起正念、起心观照。


  “灭等流者,谓彼沉掉既断灭已,心便住舍平等而流。”当摆脱昏沉和掉举两种状态之后,心念应当住于平等状态中,不必作意观照。永嘉禅师有偈曰:“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用心的时候,却是无心;无心的时候,又在用心,但又不是起心动念地加功用行。如果起心动念地加功用行,观照力太强,反而不容易寂静,不容易入定,所以说要不作行。

 

甲四、五  根


  已说修神足,当说修五根。所修五根云何安立?颂曰:


  已种顺解脱,复修五增上。谓欲行不忘,不散乱思择。


  论曰:由四神足心有堪能顺解脱分善根满已,复应修习五种增上:一欲增上,二加行增上,三不忘境增上,四不散乱增上,五思择增上。此五如次第即信等五根。


  “已说修神足,当说修五根。所修五根云何安立?”在整个修证过程中,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属于顺解脱分,种下的是解脱之因,离见道还比较远。而五根、五力属于顺抉择分。五根是怎么样安立的?根有增上的力量,这五种法门是见道的增上力量,所以叫五根。


  “颂曰:已种顺解脱,复修五增上。谓欲行不忘,不散乱思择。”前面已经介绍了顺解脱分,进一步修五种增上。第一是欲,第二是行,第三是不忘,第四是不散,第五是思择。也就是信、进、念、定、慧。


  “论曰:由四神足心有堪能顺解脱分善根满已,复应修习五种增上。”由修四神足成就胜三摩地为所依止,植下深厚的解脱之因,对三宝、四谛的如实之理深信不疑。为能契入空性,获得空性慧,当修五根。


  “一欲增上。”欲增上指信根,即对三宝、四谛之理生起强烈希求。因为由信产生的希求,是信根的作用,成就了信根。“二加行增上。”加行增上指精进根,为通达三宝四谛的如实理,勇猛精进,成就精进根。“三不忘境增上。”不忘境增上指念根,通过不懈努力,依正见获得正念,成就念根。“四不散乱增上。”不散乱增上指定根,由正念相续成就定。定是心一境性,是不散乱,因而成就定根。“五思择增上。”思择增上指慧根。慧是正确抉择,在定的基础上,依慧抉择如实之理,成就慧根。


  信、进、念、定、慧五种,于出世间法的生起具有增上作用,因而叫五根。

 

甲五、五  力


  已说修五根,当说修五力。何者五力?次第云何?颂曰:


  即损障名力,因果立次第。


  论曰:即前所说信等五根有胜势用,复说为力,谓能伏灭不信障等,亦不为彼所陵杂故。此五次第依因果立,以依前因引后果故。谓若决定信有因果,为得此果发勤精进,勤精进已便住正念,住正念已心则得定,心得定已能如实知。既如实知无事不办,故此次第依因果立。


  五根和五力,从内容上看是一样的,五力也是信、进、念、定、慧。但为什么一个叫五根,一个叫五力?主要是从不同作用来安立的。五根从增上的意义来说,五力从能降伏并对治烦恼的角度来说。五力所显示的五种力量特别强大,所以是“即损障名力”。“因果次第立”是说,五力先后排序根据因果的次第而建立。


  “论曰:即前所说信等五根有胜势用,复说为力,谓能伏灭不信障等,亦不为彼所陵杂故。”五根具有增上的作用,从它特殊的力量和殊胜的势力这个角度来说,又可以叫做力。五力具有降伏和灭除不信障等的功用。信力能对治不信,精进能对治懈怠,念能对治昏沉、掉举,定能对治散乱,慧能对治愚痴。五力能对治五种障碍,不被五障左右。


  “此五次第依因果立,以依前因引后果故。”信、进、念、定、慧根据因果的关系建立起来,由前面的因引发后面的果。


  “谓若决定信有因果,为得此果发勤精进,勤精进已便住正念,住正念已心则得定,心得定已能如实知。既如实知无事不办,故此次第依因果立。”五力建立的因果顺序为:信、进、念、定、慧。当决定信三宝、四谛之理,解脱、涅槃之道,于是发起精进。精进之后,才能安住在正念中。如果长时安住在正念之中,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得定。由定而修习智慧,智慧开发了,才能如实知。有了如实知的智慧之后,才能无事不办。所以,成就智慧的作用是世间最大的。由前因引后果,五力的顺序就是这样建立的。


  如前所说顺解脱分既圆满已,复修五根,何位修习顺抉择分为五根位五力位耶?颂曰:


  顺抉择二二,在五根五力。


  论曰:顺抉择分中暖、顶二种在五根位,忍、世第一法在五力位。


  五根位和五力位属于顺抉择分。抉择,是空性慧的作用,在见道位生起。顺抉择分是指与见道相应的修行,在加行位。顺抉择分在五根五力部分,其内容是“二二”。这是什么意思呢?所谓顺抉择分,在修行过程中属于加行位,包括暖、顶、忍、世第一四个步骤。暖、顶是两种,忍、世第一又是两种。所以说顺抉择分由两部分组成,称为“二二”。


  “论曰:顺抉择分中暖、顶二种在五根位,忍、世第一法在五力位。”顺抉择分有四个位置,前二就是暖位和顶位。从唯识的角度来看,它们修行的内容主要是修四种寻思,思考名、义、自性、差别。名是名称,义是名称所指的事实。比如说到桌子时,必然包括桌子的名称和实体两部分,一是名,一是实。当对名和实进行思辨分别时,又会产生两种妄执,就是自性和差别。说到桌子,觉得桌子实实在在,就是对桌子产生的自性执著;说到桌子,分辨桌子好看不好看,质量好不好,喜欢不喜欢,就是对桌子产生差别执著。


  凡夫时时刻刻处在遍计所执的状态,对世间一切事物的名和实产生执著,这都是错误的。修学佛法之后,要用佛法智慧来观照世间一切名和实,通过寻思,把以往对事物造成的认识,用佛法的观点重新思考。名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像众生执著的那样,有个实实在在的“名”?有好听或难听的真实区别?同样,对实体的事物也要进行一番考查,是不是像大家所以为的那样,这个桌子是实在而永恒不变的?是不是桌子在客观上就存在好看或者难看?对这些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就是四寻思。


  四种寻思的修行,主要在暖位和顶位。在胜三摩地的基础上修四寻思,就能证到暖位和顶位。当我们通过对名、义、自性、差别思考之后,获得如实的智慧,便叫如实智。这四种如实智的成就,主要在忍和世第一位。所以,在忍和世第一位的时候,就能成就四种世间最高的智慧,对事物的认识接近于正确。虽然这时候根本智还没有产生,但是它的影子已经出来,马上就要产生了。这就是说,在暖、顶、忍、世第一位,通过修五根五力、起四寻思、四如智所产生的结果,能契入空性。

 

甲六、七 觉 支


  已说修五力,当说修觉支。所修觉支,云何安立?颂云:


  觉支略有五,谓所依自性。出离并利益,及三无染支。


  论曰: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广有七种,略为五支。一觉所依支谓念,二觉自性支谓择法,三觉出离支谓精进,四觉利益支谓喜,五觉无染支,此复三种,谓安定舍。何故复说无染为三,颂曰:


  由因缘所依,自性义差别。故轻安定舍,说为无染支。 


  论曰:轻安即是无染因缘,粗重为因,生诸杂染,轻安是彼近对治故,所依谓定,自性即舍,故此无染义别有三。


  七觉支,觉是抉择义,指无漏慧。前面通过资粮位、加行位的努力,终于成就了无漏慧。从修行的整个过程来说,这是在见道位。因为最初成就无漏慧,所以称为觉支。七觉支是以择法觉支为主体,其余的念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都是伴随择法觉支生起,是觉的支分,所以叫觉支。


  “颂云:觉支略有五,谓所依自性,出离并利益,及三无染支。”觉支虽然有七种,但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分为所依、自性、出离、利益、三无染五个部分。“论曰: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七觉支中,除了择法觉支,其余六支都是与择法觉支共同产生作用,所以叫觉支。七觉支的修行是在见道位。


  “一觉所依支谓念。”觉所依支是念,这里的念不是五根、五力中的念,而是无漏的正念。依无漏正念引发无漏慧。


  “二觉自性支谓择法。”觉自性是指觉的自体,即空性慧的自体。空性慧的自体是择法。择法即见道的见,由此契入空性、成就解脱。


  “三觉出离支谓精进。”觉出离支指精进。依空性慧发起精进,不断克服凡夫心。因为空性慧具有出离凡夫心的功用,能帮助我们克服二执、二障。


  “四觉利益支谓喜。”觉利益支指喜觉支。觉能带来什么利益呢?就是法喜。我们的身心总是充满烦躁不安的痛苦,而空性慧能对治凡夫身心的逼恼,体验证得空性的法喜。


  “五觉无染支,此复三种,谓安定舍。”觉无染支有三种:轻安、定、舍。“何故复说无染为三,颂曰:由因缘所依,自性义差别。故轻安定舍,说为无染支。”为什么说无染支有三种?


  “论曰:轻安即是无染因缘,粗重为因,生诸杂染,轻安是彼近对治故。”轻安是产生无染的因缘。若没有轻安,人们就会生起种种杂染、烦恼、痛苦,造种种业。有了轻安之后,就能远离粗重,身心安详,自然没有杂染生起。


  “所依谓定,自性即舍,故此无染义别有三。”轻安依止定才能生起,定的自体是舍,而舍是一种平衡状态。所以,轻安、定、舍是伴随空性慧生起的心理作用,是摆脱杂染心理的作用。假如没有轻安、定和舍,就会产生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反过来说,有轻安、定和舍,就不会被杂染所染污。

 

甲七、八 正 道


  说修觉支已,当说修道支。所修道支云何安立?颂曰:


  分别及诲示,令他信有三,对治障亦三,故道支成八。


  论曰:于修道位建立道支,故此道支广八略四。一分别支,谓正见,此虽是世间而出世后得,由能分别见道位中自所证故。二诲示他支,谓正思惟、正语一分,等起发言诲示他故。三令他信支,此有三种,谓正语、正业、正命。四对治障支,亦有三种,谓正精进、正念、正定。由此道支略四广八。


  “说修觉支已,当说修道支。”八正道是趣向解脱的不二中道,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没有离开八正道。八正道的修行,在这里指修道位的过程。严格地说,真正的修行是在见道之后,即大乘地上菩萨和小乘初果以上的圣人才真正知道怎样修行。


  “所修道支云何安立?颂曰:分别及诲示,令他信有三,对治障亦三,故道支成八。”所修的八正道是如何安立的?八正道分为这么几部分内容:一分别,二诲示,三令他信有三种,四对治也有三种,合起来正好八支。所以,八正道也是在修行过程中,根据它所应对治的障碍及所能证得的真理,就不同功用而建立起来。


  “论曰:于修道位建立道支,故此道支广八略四。”在修道位过程中建立道支。八正道详细说是八种,简单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分别支,谓正见,此虽是世间而出世后得,由能分别见道位中自所证故。”第一分别支。分别支指正见,正见有世间的,也有出世间的。学佛修行首先要树立世间正见,但究竟证得正见是出世后得。这种正见仍属于出世间的解脱知见。因为所要证的见道属于出世的内容。由于正见在见道位,所以它是无分别智亲证的真理、亲证的真如。


  “二诲示他支,谓正思惟、正语一分,等起发言诲示他故。”第二诲示他支。诲示是为他说法,要将佛法转化为世间任何一个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就有必要通过思考并借助语言来表达。在见道的基础上,运用后得智,用语言去教导他人。


  “三令他信支,此有三种,谓正语、正业、正命。”第三令他信支,令他人信仰、信受你所说的佛法和悟到的真理,包含正语、正业、正命三种。正语是以正确的语言度化有情,正语的内涵包括真实和利他两方面,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正业指清净、正当、远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正命就是选择正当的谋生方式,不能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有了正语、正业、正命之后,世上的人才会信仰你,才能接受你所说的佛法。


  “四对治障支,亦有三种,谓正精进、正念、正定。”第四对治障支,指正精进、正念、正定三种。八正道中,能对治障碍的就是此对治障支。精进对治懈怠,正念对治邪念,正定对治掉举、散乱。


  八正道简单说就这四类,详细说又分为以下八种:


  何缘后二各分为三?颂曰:


  表见戒远离,令他深信受。对治本随惑,及自在障故。


  论曰:正语等三,如次表已见、戒、远离,令他信受。谓由正语论议决择,令他信知已有胜慧。由正业故不作邪业,令他信知已有净戒。由正命故,应量应时,如法乞求衣钵等物,令他信已有胜远离。正精进等三,如次对治本、随二烦恼及自在障。此所对治略有三种:一根本烦恼,谓修所断。二随烦恼,谓昏沉掉举。三自在障,谓障所引胜品功德。此中正精进别能对治初,为对治彼勤修道故。正念别能对治第二,系念安住止等相中,远离昏沉及掉举故。正定别能对治第三,依胜静虑速能引发诸神通等胜功德故。


  “何缘后二各分为三?颂曰:表见戒远离,令他深信受。对治本随惑,及自在障故。”为什么后两支每支都包括三种呢?信他支里,主要表示见、戒、远离,如果这几方面做好了就能令他信受。对治障支能对治根本烦恼、随烦恼及自在障烦恼。


  “论曰:正语等三,如次表已见、戒、远离令他信受。谓由正语论议决择,令他信知已有胜慧。”正语、正业、正命表示在见、戒、远离三方面的成就,能使他人信受。因为一个人具足正语后,在说话或发表议论时,别人才会相信你有真实的智慧,所言不是弄虚作假,而能真正利益他人。反之,没有智慧和正见,也就没有正语,所说往往是无益语甚至邪语。


  “由正业故,不作邪业,令他信知已有净戒。”有了正业之后,就不会造作邪业,身口意三业都能如法如律,都能按佛陀制订的戒律去做。这样信众才会相信你具足戒律,具足清净的梵行。


  “由正命故,应量应时,如法乞求衣钵等物,令他信已有胜远离。”只有具足正命,也就是正当的谋生手段,信众才会信受。比如出家人如法乞食或接受供养而不起贪心,信众才会相信你对名利都看淡了。否则,又做生意,又赶经忏,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干。这样信众就不会相信你,觉得这个出家人比在家人更贪婪,更不会恭敬你。所以,正语、正业、正命是一个出家人在信徒中建立威信的重要方式。


  “正精进等三,如次对治本、随二烦恼及自在障。此所对治略有三种:一根本烦恼,谓修所断。二随烦恼,谓昏沉掉举。三自在障,谓障所引胜品功德。”正精进等三种属于对治障这一支的内容。所对治的“本”,就是根本烦恼,而“随”则是随烦恼和自在障。正精进等三种所要对治的就这三种。第一是根本烦恼,如《百法明门论》中所讲的贪、瞋、痴、慢、疑等就是根本烦恼。第二是随烦恼,如昏沉、掉举之类。第三是自在障,修行是要成就自在的,如果能够成就神通和智慧,就可以很自在。但如果有障碍,不能成就神通和智慧,也就不能成就自在。所以,自在障是影响自在的一种障碍。


  “此中正精进别能对治初,为对治彼勤修道故。”在这三种中,正精进能对治第一种根本烦恼。为了对治根本烦恼,必须精进修道。


  “正念别能对治第二,系念安住止等相中,远离昏沉及掉举故。”第二种正念能对治昏沉、掉举等随烦恼。时时系念,时时提起并保持正念,让正念安住在止的状态中,就能远离昏沉和掉举。


  “正定别能对治第三,依胜静虑速能引发诸神通等胜功德故。”正定主要能对治第三种自在障。因为正定能引发神通等功德,令得神通自在。


  八正道的建立,简单地说是从四个方面建立起来的,详细地说是从八种修习方式建立起来的。八正道在修学中的重要性,是我们必须引起重视的。

 

甲八、三乘修治差别


  修治差别云何应知?颂曰:


  有倒顺无倒,无倒有倒随,无倒无倒随,是修治差别。


  论曰:此修对治略有三种,一有颠倒顺无颠倒,二无颠倒有颠倒随,三无颠倒无颠倒随。如是三种修治差别,如次在异生有学无学位。


  本品其实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修行对治的法门,为三十七道品。二是阐述凡夫、二乘、菩萨在修行及修证上的差别,也就是从凡夫、声闻到菩萨,三种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境界差别。


  “修治差别云何应知?颂曰:有倒顺无倒,无倒有倒随,无倒无倒随,是修治差别。”这一颂主要讲三种人修行的差别。有倒顺无倒——是凡夫的修行,无倒有倒随——是声闻有学位的修行,无倒无倒随——是声闻无学位的修行。


  “论曰:此修对治略有三种。一有颠倒顺无颠倒。”修治简略地说有三种不同情况。第一指凡夫异生的修行。所谓异生,即没有见道之前的众生。见道之后就不叫凡夫异生,而称为圣贤了。有颠倒指有漏法,无颠倒则指无漏法。凡夫的修行状况是有颠倒,而圣者是无颠倒。


  因为凡夫在有漏的状况之下,以有漏的凡夫心顺着无漏正法修行,但仍然没有离开有漏妄识,所以叫有颠倒顺无颠倒。


  “二无颠倒有颠倒随。”第二种指声闻有学位的修行。声闻前三果都属于有学位。有学位的圣贤已证得无颠倒的无漏法,但还有残余的烦恼在,所以叫做无颠倒有颠倒随。


  “三无颠倒无颠倒随。”第三种指声闻无学位的修行。无学位的圣人已彻底证得无漏圣道,不再有丝毫的有漏颠倒妄识,所以叫无颠倒无颠倒随。


  “如是三种修治差别,如次在异生有学无学位。”以上所说三种修行对治的差别,有颠倒顺无颠倒指凡夫异生位,无颠倒有颠倒随指声闻有学位,无颠倒无颠倒随指声闻无学位。


  菩萨二乘所修对治有差别相,云何应知?颂曰:


  菩萨所修习,由所缘作意,证得殊胜故,与二乘差别。


  论曰:声闻、独觉以自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菩萨通以自他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声闻、独觉于身等境,以无常等行相思惟而修对治。若诸菩萨于身等境,以无所得行相思惟而修对治。声闻、独觉修念住等但为身等速得离系,若诸菩萨修念住等不为身等速得离系,但为证得无住涅槃。菩萨与二乘所修对治由此三缘故而有差别。


  “菩萨二乘所修对治有差别相,云可应知?颂曰:菩萨所修习,由所缘作意,证得殊胜故,与二乘差别。”本颂阐述菩萨乘与声闻、缘觉乘在修行上的差别,表现在所缘上的差别、作意上的差别、证得殊胜上的差别。从这三方面来体现菩萨与二乘修行的差别。


  “论曰:声闻、独觉以自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菩萨通以自他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第一,所缘上的差别。声闻人在修行时,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修行对象。比如说观身是苦、观身不净,乃至最后成就的解脱,主要也是希望自己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而菩萨的境界则不同,不仅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所缘对象,同时还以一切有情作为所缘对象而修对治,广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宏愿。


  “声闻、独觉于身等境,以无常等行相思惟而修对治。若诸菩萨于身等境,以无所得行相思惟而修对治。”第二,作意上的差别。声闻、独觉对生命体抱什么样的态度呢?他们的入道方式主要是观无常,通过修无常观来摆脱贪瞋痴烦恼。菩萨则是修无所得观,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了不可得,通过这样的修行方法来解脱烦恼。所以,声闻从无常入手,菩萨从空入手,从作意上来说不一样。


  “声闻、独觉修念住等但为身等速得离系,若诸菩萨修念住等不为身等速得离系,但为证得无住涅槃。”第三,证得殊胜的差别。声闻乘修四念住,目的是为了自己快速解脱烦恼,证得无余依涅槃。菩萨同样修四念住,但不是为了自己快速解脱烦恼,证得无余依涅槃,而是为了证得最高的无住涅槃。无余依涅槃只求出离生死苦海,烦恼断尽,灰身灭智,不再来三界受生。无住涅槃则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有情。


  “菩萨与二乘所修对治由此三缘故而有差别。”从这三方面,就可以看出菩萨与二乘所修对治的差别。

 

甲九、结  说


  修对治总义者,谓开觉修、损减修、莹饰修、发上修、邻近修谓邻近见道故、证入修、增胜修、初位修、中位修、后位修、有上修、无上修谓所缘作意至得殊胜。


  这里把前面所说的修行法门及对治差别作最后的总结。关于修对治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开觉修:指四念住,是开始悟入智慧的觉悟,即打开智慧的修行法门。


  损减修:指四正勤,这种法门能损减不善行。


  莹饰修:指四神足,能成就三摩地,引发种种神通、智慧功德,以此庄严生命,使生命变得丰富多彩。


  发上修:指五根,即五种增上的力量。


  邻近修:指五力,修五力就可能见道,所以五力又称为邻近见道。


  证入修:指七觉支,这一修行能证入见道,证入宇宙人生的真理。


  增胜修:指八正道,在见道的基础上,使无漏智慧的力量越来越强,有漏的力量越来越微弱。这是以无漏对治有漏,所以称为增胜修。


  初位修:指凡夫位的修行——有倒顺无倒。


  中位修:指声闻有学位的修行——无倒有倒随。


  后位修:指声闻无学位的修行——无倒无倒随。


  有上修:指声闻的修行。


  无上修:指菩萨的修行。从菩萨所缘的境界、作意的殊胜及证得的结果来说,都已经超过声闻乘,所以称为无上修。关于菩萨乘超过声闻乘的道理,在本论最后一品《辨无上乘品》中还会进一步解释,“无上”就是显示大乘的殊胜。《辨修对治品》中,关于修行对治烦恼这部分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2007年11月修订版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所缘缘”的认识论意蕴略析 下一篇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