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三)
2019-01-20 23:10:49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471次 评论:0

第三篇 佛教徒的生活


第七章 人类的道德基础

  
生命的真正意义


  人类是进化树的果实。人类有这种成果、更应该去了解他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命的意义。


  假如你希望了解什么是生命的真正意义?你必须通过自己的体验和从内观的洞察力去发现。你必须亲自去发现你自己生命的意义,以其他人做为向导,只能为你提供部份的必要条件。


  要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必须先了解人的本性和生命的真相,也必须接受宗教做为向导,并学会如何使你的心宁静、平和。当这些条件都具足时,答案就在你身边。这有如因缘成熟时,雨水就会从天降落一样。


  了解人类的本性:


  人类已经有足够的智慧登陆月球了,可是仍然无法通过内观的洞察力了解自己的本性,因此误解了这世间的一切,而这一切见解都建立在误解上,这种错误的见解使他自我膨胀,提高我见,做出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的事。


  人类应该摒除愚痴的无明,努力去了解自己的本性和发展觉悟。所有的伟人都和我们一样从母胎出生,但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道路发展而成为伟人。真性或觉悟不能像水一样灌入我们的大脑里。就算是佛陀,也跟普通人一样,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去体悟真正的人性。


  一般人,只要他能从自己无明的梦幻中觉醒,都能证悟涅槃。一个人必须明白,他的今天是无数的思维和行动,不断反覆作用的结果,不是现成的,而是经过不断的变化而形成的,而且还在继续变化中。人格也是通过自己的身、语、意的抉择后而奠定的,因此,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是自己的决定。人类是进化树的果实。人类有这种成果,更应该去了解他在自然界的地位和生命的意义。


  了解生命真正的目的:


  大多数人无法面对生命的真相,他们宁可沉迷于美梦或幻想,把虚幻当作事实。他们不愿去了解生命的无常,而死却是必然的事实。了解生命的无常,就能轻易的面对死亡。一般人对死亡有恐惧感,但是,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都无法阻止死亡的到来。以正确的心态来面对死亡,可以给人勇气、安宁和了解生命的本质。


  在了解死亡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了解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并非按照我们的意愿一帆风顺的。我们经常受到很多问题的困扰。我们不需要害怕或逃避种种的问题和困扰,这一切同时为我们带来对生命的洞察力。大多数人在财富、权势、地位中寻找幸福、这种物质文明的发展造成人类追求虚幻的幸福,同时也造成了安眠药的销量直线上升,精神病院病人的增加和自杀率不断的上升。


  宗教的需求:


  要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必须鼓励他追随一种伦理道德的系统,让他从邪恶变成善良,使他净化自己的思想。这个系统就是──宗教。


  宗教是奋斗者的表现,宗教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宗教引导人类逐渐的去了解自我。宗教可以化卑贱为崇高、化自私为慷慨、化傲慢为谦虚、化挥霍为节约、化贪婪为布施、化残暴为善良、化主观为客观。每一个宗教都希望能将人性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虽然无法尽善尽美。从早期的宗教可以看到,宗教是人类艺术和文化灵感的泉源。虽然很多宗教已经在人类历史中被遗忘了,但是,每一个宗教对人类的历史都曾经做出贡献。基督教带给西方文明,但是,在东方却发挥不了影响力。东方从古至今都一直在受佛教的影响,甚至科学昌明的今日,佛教还是继续发挥它的影响力。佛教并无一点与现代科学发生抵触,不但如此,佛教还包容和超越了现代科学知识,没有任何一种思想体系能做到或曾经做到。西方人征服宇宙是为了物质的目的,而佛教及东方哲学,则努力与大自然协调,以寻求精神的解脱。


  宗教教导人类如何冷静的使自己的心识获得平静。使我们获得平静的秘密就在于如何使烦恼消除。如何获得满足,对人类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追求物质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烦恼,物质并不能使人快乐。今天,生活在世的许多大富豪,同样必须面对更多生理或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困扰,金钱,解决不了人类的问题。反而,一些贫穷的人,他们懂得如何满足自己,他们生活得更快乐。著名作家瑞伊敏这么说道: 拥有太多的人,还在不停的追求,我只要求一点,不求多,拥有太多的人依然贫穷,拥有一点的我,却很富裕,他们贫穷,我富裕,他们索求,我付出,他们缺乏,我有余,他们憔悴,我精猛。


  寻找生活的目的:


  生活的目的因人而异,画家的生活目的,可能只是创作传世作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能永垂不朽。科学家的目的,可能是开发新的定律、公式或理论。政治家冀求成为总统或总理。年轻的行政人员、向往成为跨国公司的经理或总裁。但是,当你问及画家、科学家、政治家或年轻的行政人员,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理想时,他们会毫无犹豫的回答你,他们是为了使生活过得更美好更幸福。每个人都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经验告诉我们,要达到这些理想是不容易的。


  生命的真相:


  当我们了解生命的真相(苦、无常和无我)时,我们还会像一般人那样,追求欲望的满足吗?我们理解追求虚无的幸福就好像在水中捞月,对欲望的渴求、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当人们无法成功的累积财富、满足于权力、地位和荣誉时,他们感到痛苦和憔悴,就算是那些「成功人士」也一样要面对这些问题。他们害怕失去所拥有的一切,他们希望拥有更多的财富、更大的权力、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荣誉,他们的欲望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了解生命的真相是非常重要的。


  宗教信仰,对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宗教信仰让人类看清楚感官的欲求和自我的执着。譬如佛教,它告诉我们「业力」控制了我们的命运。要获得更大的快乐,就必须放弃短暂的快乐。如果一个人,今生过着善良和神圣的生活、享受着宁静与幸福,就算他不相信有来生,可是这一切善的果报却利益了自己和他人。拥有这些正面生活条件的人,能为自己带来幸福,胜于那些只想满足自我和欲望的自私者。


  如果,一个人相信有来生,他会根据自己的业力而获得重生。一个人如果拥有很多善行,他将往生于善界,他将拥有财富和成功,俊俏和充满精力,健康和拥有良师益友。善行导致往生善界,恶行则往生恶界。当一个人了解「业力」后,停止恶行,努力于善行,最后所获得的果报,不仅是利益今生,也利益了无数的来生。


  当一个人了解人类的本性后,就能生起正知。他深知人类不是没有生命的石头,他意识到必须自我发展潜能、增长智慧和慈悲心。他同时也理解到,身为人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当有机会接触佛法时,他完全明了生命是无常的,于是,他开始实践佛法。他意识到实践于佛法能断除困扰他一生的无明和贪欲。


  当了解生命的真相后,他更加注意于他自己的身、语、意三行,他知道透过善的身、语、意行,能够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他清楚的了解到自我价值发展的道路──八圣道。实践于八圣道,能协助一个人发展「戒」──将一个人的负面行为转化为正面行为,获得精神与心灵的力量,净化思想,发展心识,从而改变整个人生。实践「定」──能够获得人生的真正经验,了解宇宙、生命一切现象的真性。当「定」获得全部的发展后,就会生起「慧」。当「慧」生起时,就会获得善心、欢愉和慈悲。这时,他更加了解生命的所有组成部分和自己的思想、感受和动向了。


  当一个人获得自我的发展后,就不再执着于生命及无尽的欲望,他把理想订得更高,他以佛陀那纯净的人性境界为榜样,努力争取证悟于涅槃。他发展了对三宝的崇敬,以佛陀为精神支柱。他弃除贪欲,开发智慧和慈悲心,完整的从轮回中获得自我的解脱。


 

佛教为广大社群而存在


  佛教不仅为修行者存在,同时也为广大社群而存在。


  有些人认为佛教是高尚和庄严的,并不是一般的人能理解的,因为想要成为一名佛教徒,就必须隐居寺院或清净偏僻的地方。


  这是由于对佛陀的教义缺乏了解,而产生的可悲的错误观念。这是由于阅读或聆听了一些有关佛教的教义,而这些教义并非全面的佛教观点。一些现代的学者或作家,由于对佛陀的教义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造成错误的印象。佛陀的教义,不仅意味着只有出家人才可修持,任何在家的男女信众一样可以修持。八圣道是所有佛弟子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适合于全人类。


  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人,都无法出家为僧,或隐居于山林洞穴中。如果,他们不能在生活中体现八圣道的精神,那么佛教对他们是毫无作用的。但是,一旦了解佛教的真正精神与价值,你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义。


  或许,有些人会发现,在僻静的地方修持佛法,比较容易或更方便,也就是说,断绝了一切的人际关系和往来。可是,某些人却发现,这种修行方式,减少或降低了整个身、心的全面发展,对精神或知识一点帮助也没有。


  真正的出家,并不意味着身体将远离社会。佛陀的大弟子沙利子说: 「一个人隐居山林,可是心中充满了污染杂念,而另一个人,居住在城里或村落里,严谨的修持佛法,远离污染杂念。这两个人相比较,居住在城里,过着清净生活的人,远比隐居于山林的人,来得高尚和伟大。」《中部》


  一般人相信学佛必须脱离正常的家庭生活,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这种观念是拒绝和阻止在家人学佛。在佛教文献中,多处提到人们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成功的修持佛法而证悟涅槃的例子。有一回,苦行者瓦差哥达(acchagotta)很真诚的问佛陀:「在家的男女信众,真诚的奉行佛陀的教义,是否能成功的达到精神最高的境界。」佛陀明确的回答:「在家的男女信众,只要能真诚的奉行佛陀的教义,一定能成功的达到精神最高的境界。」


  我们不反对某些人在宁静偏僻的地方过隐居的生活。但是,更值得称赞和鼓励的是,那些和一般人打成一片,又严谨的修持佛法、帮助社会、服务人群的人。隐居一段日子,增益心灵和个性的修养,当获得道德与心智的发展,和坚定、充实自己之后,再回到社会,服务人群,也不失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假如,一个人整个人生都脱离群众而独居,只为自己的安乐和解脱着想,不愿利益他人,这与佛陀的大悲心和服务人群的精神背道而驰。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在家也同样可以修持佛法,为何佛陀要成立僧团,披剃僧众呢?」僧团和出家制度是为那些肯献身、肯牺牲的人而设的。他们不仅为了个人心智修养,同时也为了服务大众。换句话说,出家人没有家庭责任,没有社会拖累,他们可以无私的奉献,甚至奉献生命,为更多的人谋求福祉。


  为什么说,出家能利乐众生呢?僧众虽然不能给予信众物质的满足,可是,他们引导信众在心灵和精神的修行,解决信众精神的困扰。出家人追随和实践佛陀的教义,再把自己所学到的教育群众。如果信众拥有大智慧,也一样可以和出家人研究,切磋佛陀的教义和自己的心得。


  在佛教国家,僧人负起了教育的责任,在佛教国家佛学的普及,精神及道德价值的提升,都是僧人做出的贡献。


  另一方面,僧人并无金钱收入,他们的衣着、住处、食物和药品,都有赖在家人为他们提供。在佛教的修行,在家人有义务维护出家人的健康,出家人同样有义务协助指引在家人精神的需要,及教导他们如何净化心灵。


  
佛教徒的家庭生活


  佛陀认为经济利益是人类幸福的泉源。但是,只有道德和心灵的发展,能让人活得更快乐、安祥和美满。


  有一回,一位名叫迪噶伽努(Dghajanu)的人,问佛陀:「尊敬的佛陀!我是一位拥有妻子儿女的普通人,请您指示我如何使我现在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更快乐,及如何获得未来的幸福。」


  佛陀告诉他,在这世间有四种方法,能使人活得更幸福。


  一、要有一技之长,工作要有效率、有热诚、有干劲,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要有认识和内行。


  二、要辛勤的劳动,以正确的方法赚取及保护自己的收入。


  三、要结交耿直、有智慧、有道德,能够协助自己弃除恶习,辅佐自己走正道的良师益友。


  四、理智的处理自己的收入,不奢侈也不吝啬,要布施,不要浪费,要适当的节制自己。


  佛陀也推荐了四种有益于在家人未来幸福的修行方法:


  一、信心(Saddha):一个信徒应该对道德、心灵和智慧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信心。


  二、戒行(Sila):信徒应该持戒,不杀害生命、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酒。


  三、布施(Càga):信徒应该学习如何仁爱、慷慨、不执着也不挥霍自己的财富。


  四、智慧(Pa¤¤a):信徒应该发展智慧,通过智慧的发展,进入无苦、无烦恼的清净涅槃。


  有时,佛陀也开示了有关节省和消费方面的问题。有一回,佛陀对一位年青人夏嘎拉(Sagala)说:「应该把收入分为四份,一份做为家庭的正常开支,一份发展自己的生意,一份做为应急之用,一份用来布施。」


  有一回,佛陀对给孤独长者(Anàthapi?óika,一位富翁,佛陀忠实的在家弟子,祇园精舍的创建者)说,有四种幸福等待人们去发掘。


  一、享用以正当手段赚取的财富。


  二、以宽容的心对待自己、家人、朋友和眷属。


  三、不举债度日。


  四、不要犯身、语、意三业,过着清净无瑕的生活。


  请注意,这四点中的前三点,都是物质或金钱带来的快乐,这些都不是提升精神生活,以臻完美境界有价值的部分。


  从以上的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佛陀认为经济利益是人类幸福的泉源。但是,佛陀也认为,只有通过道德和心灵的发展,才能让人们活的更快乐、更安祥和更美满。假如只有物质的享受,缺乏心灵和道德的基础,就无法了解真正生活的意义。在鼓励物质生活的同时,佛陀为了社会的安宁与幸福,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促进人类精神的文明与道德的发展。


  有些人认为,要成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就必须放弃一切物质的需求,这是不正确的观念。佛陀认为我们可以享有物质带来的快乐,但是不要过于执着。在享受物质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心灵的发展。唯有心灵充分发展的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佛教徒不偏执于物质或心灵,这就是中道,也就是八圣道。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佛教与道德


    佛教的道德规范,并非人类功利主义所缔造的道德规范。


  今天的世界一片混乱,传统的价值观被全面的推翻了,唯物主义无所不疑的精神,破坏了传统道德的本质。但是,还有不少关心传统道德和生活文明的人,注意到实际的道德问题。道德是人类行为中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有关我们自己和全人类的切身问题。人类并非天生就完美的,因此,有赖于道德的扶持。一个人必须训练自己以臻完美,因此,道德就成为人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佛教的道德标准,不是以人类功利主义的目的为基础而创造的,也不是某个独裁者的任意发明,更不是无缘无故自由设定。人类的法律和社会习尚,不足以成为佛教的道德规范。举个例子来说,人类的服装是为了适合气候、时代和文明而设计的,对不同的气候、时代和文明就不适合了。这就是社会风尚的问题,并没有丝毫道德成份在内。但是,人类为社会所累积的风俗习尚,却不断的混淆和破坏道德的原则。佛教的道德基础是一种恒久不变的自然规律,它不断的改变社会不良的习俗和风尚。佛教的道德价值根源于自然界不变的因果律,佛教的道德观,实际就是扎根于自然界的自然法。佛教的道德规范,有效的改变了现代的世界,而且能令所有人都可以接受。事实告诉我们,超过二千五百年历史的佛教道德,并未因时间的消失而有所减损。


  佛教的道德规范是讲求实际的,是引导我们迈向永恒幸福的最佳工具。对佛教的解脱目标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幸与不幸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不依靠外力的情况下,为自我拯救而努力奋斗。佛教所提倡的自我拯救,是以自我坚韧的意志力来克服业力的结果,既不能加强于人,也不能接受他人的赠与。佛教的使命,在于启发人类生存的本质,并告诫人类如何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因此,佛教不以教条强迫信徒遵守,佛陀只告诉世人,什么样的因缘能获得长期的利益。佛陀不用诸如:无耻、邪恶、卑鄙、废物、亵渎等教训罪人的字眼,他只是这么说:「因为你的愚痴,所作的事情,给你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佛教的道德伦理,表现在不同的戒律和修持,这些戒律或教诲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人类获得终极的解脱。虽然很多戒条表现的很烦琐,但是,我们不可因此而认为佛教的道德观是既不作恶,也不行善。


  佛教的道德原则,可浓缩为三点:


  停止造作一切恶行,奉行一切善行,


  净化自己的心识,这是诸佛的教导。


  《法句经》.V183


  佛教对善恶业行的区别非常简单,所有的行为,基于自私心而生起的贪、嗔、痴,以及所衍生的种种损害和自我的错觉,都是罪行、不善巧或坏的,这些就是造就恶业的恶行。所有基于道德和智慧所做出来的事,就是造就善业的善行。善行与恶行都是基于身、语、意的行止。


  佛教的道德价值奠基于意图与意志力:


  佛陀说:「业就是意志力的作用」。行为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善与恶,善与恶是我们思维的造作。但是,佛教的道德观并不同意,当一个人犯了传统的罪行时,同时又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基于善意。如果佛教采取这种立场,将受到心理的困扰,同时也使佛教的道德观失去意义,解脱也变成没有价值了。思想和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身和心的一切行为都是思想的延续。一个人不可能带着善心去犯谋杀罪,因为杀害生命是以内心嗔恚为主导的外在表现。行为是思想的压缩,就好像雨水是蒸汽压缩而成一样。行为表现思想的造作,一切行为的表现,其实在内心已经酝酿很久了。


  当一个人有不道德行为的造作,等于宣布他无法摆脱不健全的心智。同样的,当一个人拥有纯净和明晰的心智,断除了一切污染的意念和感受,他就不可能犯下任何不道德的行为。


  佛教的道德范围,同时也包含了客观的道德价值。换句话说,果报的产生是按照自然业力的作用,不关系到个人或社会对这行为的态度。举个例子来说明,醉酒有它一定的业力果报,这是一种罪行,它助长了个人的不愉快,也导致他人不愉快。不管醉酒者或社会对喝酒的看法是如何,对佛教来说,喝酒就是一种恶行。流行的观念和态度,无法改变喝酒就是恶行的客观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社会、心理或业力,都与判断的心态无关。佛教的道德观,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无损于佛教道德价值的客观性。

  

戒律


  戒律是佛陀为僧众和尼众所制定的纪律制度,持戒能引导他们获得道德化的人生。


  佛陀并不是一次过程把戒律完备。佛陀在某种情况下制定某条戒律。在《律藏》中详细的记载了每条戒律制定时的故事。对佛陀而言,最佳的戒律是控制自己的身、语、意三业行。佛陀早期的追随者,都有很高的觉性,因此根本不需要戒律。当僧团发展到越来越庞大时,由于良莠不齐,有些甚至还从事一些在家人的活动,因此,佛陀才为僧众、尼众及在家信徒制定了戒律。这时,僧团才真正获得全面的发展,信徒们也依据戒律过着神圣的宗教生活。


  佛陀为僧团制定了一切必要的戒律。当佛陀入灭后,信众们都以戒律为师,遵循戒律而生活。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份为所有的信徒,包括在家和出家信徒都必须奉行的「广戒」(Loaajja)。第二部份是有关文化,或社会习俗的戒条,称为「分别戒」(Pannat ajja)。「广戒」制约一切对世间的伤害、不道德和邪恶的行为。「分别戒」对在家人不起制约作用,而出家人则必须严格奉行。触犯「广戒」会破坏个人的名誉和缔造恶业。触犯某些「分别戒」虽然不缔造恶业,可是污染了个人的净修,也对僧团造成名誉的伤害。要知道戒律制定于二十五世纪前的印度,虽然佛陀在《大般涅槃经》(MahaParnbbana Sutta)提到,一些「小小戒」可以舍,但是,这些并未包括那些不道德或造成伤害的行为。在佛陀生前,一些「小小戒」在僧众的提议下,佛陀也同意放弃。佛陀也同意生病的僧众可以暂时舍弃某些戒条。在佛陀入灭后的第一个月,由僧众自发组织的第一次结集大会,所结集的戒条,却没有人同意删除或更改。所有的信徒都同意奉行佛陀生前所制定的戒律。从那时候起,佛教徒就以戒律为引导精神生活的唯一依归。佛陀并没有指定继承人,佛陀说过,任何人只要理解佛法,奉行佛法,就已经足够引导他自己进入神圣的境界。另一个佛陀早期信徒不愿更改戒律的原因,是不想在佛陀入灭一个月这个短的时间内,对佛陀的言教有所更动,这也是出于他们对佛陀的忠诚和深切的敬爱。后来,社会风貌改变了,佛陀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去时,佛教徒依然不愿意更改第一次结集的佛教戒律,是因为不愿意附膺于政治或经济的流变。


  僧团的发展:


  僧团是经过长时期,由小到大,不断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最后,才在印度正式成立的。佛陀为僧团制定了很多戒条,也曾经想舍弃一些「小小戒」。上座部佛教是僧团的代表,大众部和其它部派却显得太放任了。上座部佛教是唯一严格遵循传统僧团戒律的佛教部派。上座部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暂时舍弃哪些戒条。其他部派的僧人,穿颜色和式样不一的袈裟,上座部僧众却坚持穿着传统的橙黄色袈裟。这些僧人都清楚的理解,唯有接受传统的佛教文化,对圣道才能有所成就。


  在另一方面,某些僧人却认真的研究每一条戒律及它的精神,通过这些研究,他们吸引了很多的信众。越来越多的僧人被邀请到社会习尚、文化与东方截然不同的西方国家去弘法,这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只是对外来的文化的好奇,僧众也必须以自己的智慧来断定他们是不是被愚弄。戒律的宗旨在于消除不道德、残忍、伤害及防止一些下流与敏感的问题。如果一名僧人能自我节制,过着诚实、慈善、不伤害,及了解人类是以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为生存的目的,他们这种品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受到欢迎。佛陀的教诲,就是要他们维护佛教传统和尊重自己所在的国家。


  戒律引导信徒们过美好、神圣,同时不放弃世间的生活。佛陀鼓励信徒们多阅读经典,如:《吉祥经》《宝经》等。


  很多戒律只对那些放弃世间生活的出家人有效。当然,这些出家人也必须根据戒律来发展最大的心灵力量。


  社会的变动:


  当社会改变时,僧众也无法依据传统,不作改变,虽然他们已经放弃了世间的生活。有些人无法谅解,僧人根据社会改变而作出的相应改变。若僧人想要修改任何戒条,都必须获得僧团的批准和通过。个别僧人是无权修改或更动任何戒条。僧团有权根据僧团的需要而增加戒条。佛陀指示僧团协助僧众防止邪恶和世间的诱惑。戒律只是一种生活的指导,不是「神」的旨意,或掌握在「神」手中的无上权力。


  在亚洲国家,出家人受到普遍的尊重。信众把出家人当作是引导他们脱离苦恼,过着神圣生活和教导佛法的导师。僧众无私的指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并不要求物质的回报。因此,信众也为僧众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品,以换取精神的需要。


  因此,僧众也培养了优良的品德,来换取公众的信赖和尊敬。如果,一名僧人,在某些不道德的场合出现,虽然他并没有不道德的行为,他同样要受到他人的责难。因此,僧人必须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僧团的名誉受到伤害。


  如果,僧人不尊重信众的感受,自己独断独行,他将被信众唾弃,不再受到信众的供养。当佛陀在世时,也有不少不负责任的僧人,受到信众的唾弃而失去供养,这些实例都详细的记载于经典里。僧人从事一些世间的活动,会受到批评,只有在家信徒可以自由的从事世间的活动。


  僧人的品德:


  纯净、自发、谦虚、朴素、无私、自律、耐心、慈悲、仁爱是僧人淳良的品德。他们遵守四种高尚的道德戒律:


  一、基本的道德戒律(Patmoha Sila),制约于不道德、残忍、伤害及自私的行为等等。


  二、制约于欲望的戒律(ndryasamara Sila)。


  三、净化生活的戒律(Ajaparsuddh Sila)。


  四、生活必需品的戒律(Paccayasannssta Sila)。


  这四种戒律称为「清净戒」(Sila suddh)。


  当一个人刚刚加入僧团时,称为沙玛内拉(Samanera),他需要持守十条「沙玛内拉戒」。一直到他接受了「比库戒」后,才真正的成为一名比库(僧人)。


  比库必须接受四种「比库戒」,共二百二十七条,及一些附带的条款。比库戒的主要范围在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方面。身为一名比库必须严格的持守比库戒,如果触犯任何戒条,就会被视为失败者,同时被僧团剥夺某些权力。如果触犯了其他的条例,就必须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接受惩罚、做出弥补,同时忏悔于自己的过失。


  出家为僧,是个人对圣道生活的向往,不存在任何强制性或誓约。因此,僧人不受任何誓约的约束,僧人持守戒律是出于自愿。当他想还俗时,他可以很自由的离开僧团,重新过着在家人的生活。

  

十善与十恶


  幸与不幸的生活是受到善与不善业的影响。


  十善:


  善行将带来善的功德(善业,Punna),一种高品质的、纯净和明晰的心识。一个人的心识,如果不善加控制,将受恶力的影响导致恶行,为自己带来烦恼。功德净化我们的心识,抑制贪、嗔、痴等坏的心念。贪欲导致渴求和欲望永远无法满足,嗔恚导致愤怒和不满,而愚痴是贪欲和嗔恚的根源,将恶行当作善行。这三种恶根为人类带来不幸,抑制了人类向善、学佛和修持佛法的心。


  功德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它将我们和善业,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同时提升了我们思维的境界。物质的财富会因为盗窃、水灾或火灾而消失,功德的利益却紧跟着我们,永远也不会失去,因此,我们要不断的累积功德。一个人能获得幸福,主要就是功德的展现。


  功德是大收获。它的大门永远打开,任何人都能轻易的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一个拥有功德的人,如果他想做生意,将会碰很好的机会和朋友,如果他想求学,他将会晋身名校,如果他想修行,将会遇见有高深修养的导师,协助他开发心智。他的一切梦想,都会因为功德的回向而实现。功德同时也帮助人往生善界,或提供正面的条件,协助他证悟涅槃。


  功德,是各种不同善行的积累。这有如优良的土壤,造就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善行造就的功德,同样可以回向给他人,如:僧人、修行者、父母、祖父母等。一个人的善行,将会造成许多不可思议和美妙的结果。


  佛陀阐述了十种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和宁静生活的善行,我们必须以我们的智慧,对他做全面的了解。这种善行是:


  一、布施。


  二、持戒。


  三、禅修(发展心灵的力量)。


  四、恭敬(礼敬佛陀,尊重一切圣贤、师长)。


  五、服务社群。


  六、随喜功德(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


  七、回向功德与他人。


  八、弘扬正法。


  九、学习和聆听佛法。


  十、正直己见(矫正自己不正确的见解)。


  实现十种善行,不仅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任何实现善行的人,都会获得利益。发展心灵力量,能使人更容易的接近和实践佛法。尊重贤德者,能稳定社会。服务社群,能提升他人的生活素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功德或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人,有助于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弘扬和学习佛法是一种自我的提升,同时也让他人理解佛法的微妙。学习佛法的同时,也矫正了自己不正确的见解。


  佛陀曾经这么为我们开示:


  如果一个人做了善行,


  他应该继续不断的做,


  他应该喜欢于自己的善行,


  善德的积累将带来安乐。


  《法句经》V.118


  不要轻视小小的善行,


  不要以为它不会带来善报。


  一滴滴的水珠,能装满整个水瓶,


  累积一点一滴的善,以将福德满盈。


  《法句经》V.122


  十恶:


  佛陀指示我们远离十种恶行。这十种恶行扎根于贪、嗔、痴,它们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来生。当我们了解「业力」这种学说时,就应当了解造成恶业的就是这十种恶行。


  我们的「身」行,能创造三种恶行:


  一、杀害生命。


  二、偷盗。


  三、邪淫(不正当的性行为)。


  对治这三种恶行,就是持守五戒中的前三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杀生剥夺了一切众生平等的生命,导致无法生起慈悲心。偷盗助长了贪欲。邪淫败坏社会伦理关系。


  我们的「语」行,创造四种恶行:


  一、妄语。


  二、绮语。


  三、恶口。


  四、两舌。


  对治这四种恶行,必须持四种语戒: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 妄语、绮语造成我们的真性晦黯,无法认清真实。恶口助长了嗔恚心。两舌造成人 与人之间或社会风气败坏。


  我们的「意」行,创造三种恶行:


  一、贪欲。


  二、嗔恚。


  三、愚痴。


  这三种恶行是一切恶行的根本。我们持守五戒,主要的就是要对治这三种恶根。有效的压抑「意」的种种恶行,也就是有效的压抑了「身」与「语」的种种恶行。我们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恶行为我们带来丑陋、病痛、和令人讨厌的来世。邪见令我们生起不良的欲望、导致愚痴和没有智慧,并受到病魔的纠缠和被人批评。


  一个人要永远的实现善行和回避恶行。当一个人有意或无意间做了恶行,他应该清楚的知道他做了什么,他应该马上反省,对自己的恶行做出补救或忏悔,同时努力的使自己不再重蹈覆辙。一个人要获得圣道的生活和自我解脱,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善行。


  为赎罪而祈祷,是没有意义的。当祷告过后,他又我行我素的从事恶行。什么人能替你洗清罪孽?除了你自己,什么人也办不到,唯有通过自我的证悟。首先他必须了解自己所做的恶行,造成的伤害有多大,其次,他必须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做的是恶行,尽力的以自己的善行来补救,并从中学习,不再重犯。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以善行来克服和减轻恶行所造成的果报了。


  在佛教里没有所谓「永远的罪人」,尤其是那些觉悟和精进于佛法的人。一个人如果被误导,从而相信可以通过「神奇的力量」来消除「罪孽」,这是一种迷信。更糟糕的是,这种迷信不但无助于心灵的发展,同时还使道德沦丧。这种错误的信仰,给人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越他所害怕的「罪孽」带给他的恶果。

  

持戒


  持守戒律,不单能培养道德规范,同时也能为众生提供更高的服务。


  每一个国家或社会都以一套自己的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也和法律关系密切。一个正确的行为是不抵触任何法律的。这种人类自我缔造的法律,通过了长时间的验证和修订。法律是以社会和人文的标准而拟定的,法律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德规范。


  相对来说,佛教的道德观并不是人类思维的发明,也不是以宗教的价值观取代人类的价值观,而是基于一种宇宙的自然法──「业力」,即所谓的「善行」与「恶行」的果报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一切为人类带来「利益」的「行」,不一定就是「善行」,因为它可能为其他众生带来精神或肉体的痛苦。


  佛陀曾提出一个简单而意义深长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鉴别善与恶行?」这问题对佛教徒来说,是太简单了。一切「行」的本质以正确的心念为出发点,不包含贪、嗔、痴的成份,就是善行。反过来说,不包含慈悲、施舍和智慧等的一切行,就是恶行。我们应该了解贪、嗔、痴就是邪恶的根源,慈悲、施舍和智慧就是三种善的根源。这两大类的根源,就是一切「行」的缘起。不管一个人如何忽视这些「行」的真性,都深深的受到这些「行」所带来的果报的影响。


  「意」的行,是一切「身」和「语」的行的基础。身为佛教徒,首要的任务就是断除导致「意」行的贪、嗔、痴。这么做并不是奉承「神」的旨意,如果以这种思想,就是智慧还不圆满。这么做,就好像小孩子因顽皮而害怕被处罚。佛教徒必须拥有理解力和智慧,透过道德的增长,能开发心灵的基础,从而获得解脱。他清楚的理解到,一切喜乐和痛苦都是业力的作用,要减轻或消除一切「苦」,除了要「精进」外,还要防止一切「恶行」,他行善,因为他知道,唯有「善行」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安宁。每个人都向往过幸福的生活,因此必须为「幸福」制造条件,致力于「善行」遏止一切「恶行」。这种心灵的进展,遏止了一切「反社会」的行为,因此不单利益自己也利益了整个社会。


  五戒:


  佛教徒都受持五戒。受持五戒能带来两重利益。第一,令一个人合群,与群众沟通、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第二,这是心灵发展的起点,从而获得解脱。持戒并不是在服从任何「命令」,而是真的了解自己的身、语、意所造成的种种不善后果,而产生的一种「自发」的行为。他明白畏惧和处罚无补于事,因此自愿的持守五戒。五戒须要每天受持。五戒是: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在持守五戒的同时,能获得五种崇高的德行。当五戒在指示你不应该做什么的同时,他也同时在实践五种崇高的德行:慈悲、自制、满足、信任与正念。当一个人持守不杀生戒时,他就会生起慈悲心,持守不偷盗戒时,自制心由然生起,持守不邪淫,将满足于正常的家庭生活,持守不妄语戒,他的诚实将获得大家的信任。持守不饮酒戒时,他不会在麻醉品的刺激下胡作非为,从而培养了正念,正念生起了慈悲与关怀,从而引导他过正直和道德的生活。


  持戒是佛教徒最基本的修行,持戒的宗旨在于引导正确的身、语、意的行为。持戒能让心识获得发展。如果缺乏道德的基础,一切修行将是错误和自私的。


  八戒:


  很多佛教国家的虔诚信徒,都在每个月圆日(十五)或新月日(初一),持守八戒(八关斋戒)。这是一个传统的习俗,信徒们清晨就到庙里,持守八戒,一直到隔天清晨。八关斋戒日的主要目的是隔离信徒们的物质与家庭生活,体验圣道的生活,从而获得正确的心识及精神生活的发展。


  在八关斋戒日里,信徒们诵经、静坐、聆听佛法开示和协助寺院的一切活动。隔天,他们重新持守五戒,回家过他们正常的生活。


  八戒的内容是: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进食。


  七、不跳舞、不唱歌、不看戏、不穿华丽的衣服、不涂脂抹粉。


  八、不坐高广大床。


  很多人不了解八戒的真正意义,从而误解以为佛教反对唱歌、跳舞、看戏、穿华丽的衣服和涂脂抹粉。佛陀并没有要求在家信徒戒离这些事情,这些事情的戒离,只是虔诚的弟子在短期内执行而已。他们通过对这些欲乐的戒离,来协助感官的冷静,即使只是仅仅几个小时的训练,也可以使内心不受感官所奴役。这些欲乐只会助长信众的欲望。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自制能力,和了解自己的弱点。但总的来说,佛教并不反对这些欲乐。


  持戒(五戒或八戒)能开拓一个人的心识,能利益今世或来世。因此,一个人必须了解持戒的好处,并尽自己所能严持戒律。


  
慈悲心


  今天的世界,缺少的就是慈悲心。


  今天的世界,拥有充足的物质资源、拥有先进的知识、拥有才华横溢的作家、能言善辩的演说家、高明的医生、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宗教顾问、诗人、有才干的政治领导人物等等。虽然这世间拥有这么许多有才干的人,可是这世间并不因此而获得幸福与和平。这世间一定是缺少了某些东西,是的,就是缺少了对他人的慈悲心。


  物质不能带来永恒的幸福与和平。和平必须奠基于人类的心,唯有自己的心识,才能带来和平,进而扩展到他人以及全世界。要获得真正的和平,唯一的道路就是依据佛陀的教义而行。


  要修持慈悲心,首先必须培养非暴戾的崇高原则,克服贪欲、嗔恚、愚痴,以正道处事待人。殴斗并非我们的身体的个别作用,而是我们的「心」以不正确或不正当的「念」引导我们身体的作用。非暴戾的慈悲心,远比以暴力的行动来报复更为有效,报复只会助长邪恶。


  要修持慈悲心,必须抛开个人自私的「爱」。这世界太多的「爱」是以个人为出发点,人们只爱个别的自我。


  「爱丈夫,并非出自对丈夫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爱儿女,并非出自对儿女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爱上帝,并非出自对上帝的爱,而是出自对自己的爱。到头来,所有被爱的人,都得不到真正的爱,而是他人自己对自己的爱。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爱。」


  人们应该了解修持无我的慈悲心,能获得自我解脱。自杀能终止身体的活动,自私却阻碍了心灵的进展。今日世间所缺少的就是无我的慈悲心。慈悲心在佛教里不是情绪化,也不是自私的。慈悲心是根除贪、嗔、痴、嫉妒、暴戾和根除一切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


  「慈爱」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对一切动物的爱。佛陀说,爱的动机有很多种,首先是自私的爱和无我的爱,自私的爱,只是在满足于个人对同伴的感受,嫉妒就是自私的爱的另一种表现。无我的爱,是指一个人完全放弃自我的感受,全心全意的去善待他人,如: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通常,人类对「自私的爱」和「无我的爱」混淆不清,譬如: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通常都还有要求回报的因素存在。


  另一种与「慈爱」很接近的就是「友爱」。「友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作用于少部份的人。还有就是「性爱」,「性爱」是一切成长的众生,缔结伴侣,繁衍后代的一种必然程序,「性爱」也造成了成人之间的最密切关系──夫妻关系。


  超越种种「爱」的就是「慈悲心」(Metta),这是佛陀极力推荐的。佛陀抛弃家庭、王位、荣华富贵,为的就是由于他多世实践慈悲心。佛陀的慈悲心不仅仅对于人类,也普及一切众生。佛陀的慈悲心没有动机也不自私,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奉献。世间的爱,往往以失望为收场,就是因为有所求。慈悲心却能带来更大的幸福和满足。


  一个人如果发展这种宇宙性的慈悲心,不仅为他带来快乐,也提升了他个人的境界。


  在《佛陀的古道》(The Buddha's Ancent Path)一书中,作者毗亚达息尊者( Ven. Pyadass)说:


  「慈悲心是一种活跃的力量,由意识的引导而作用,导致一切支援、振奋、简化、消除烦恼的正面力量,从而获得更高的幸福。」


  「发展慈悲心,要断除邪恶和嗔恚。根据真性,根据业力而加以发展。嗔恚是一种愚蠢的行径,导致无明与黑暗,唯有通过正知加以消除。慈悲心增长,嗔恚心减退,慈悲心圆满,嗔恚心消遁。通过正确的方法以精进对治嗔恚,当慈悲心获得发展时,也就能获得慈悲心所带来的利益。」


  佛陀在《慈经》(Metta Sutta)中说道:


  「有如母亲在危急的环境中保护她唯一的子女一般,我们以类似的心,去培养无边无际,一视同仁对待众生的慈悲心。我们把这无边无际的慈悲心,推广普及于世间,乃至天下,横遍十万方广,没有障碍、没有嗔恚、没有敌意。」

  

布施


  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布施后,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即使人类是善忘的,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承担任何义务。


  佛教的布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意义,布施让人接受和理解慷慨的真正意义。有些人的布施是为了宗教的理由或信条,这种不正确的动机,不是真正的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对物质的贪着,从而获得对心灵修养的进展。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的进展,就必须无我的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正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令他们获得利益,令他们快乐。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慷慨和布施将令一个人获得提升。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着。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巴拉密(pàram?),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一。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护持。


  人类可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飢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他可以专心的聆听和祝福那些有困难的朋友。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将身体的部份器官施予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做为布施,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份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让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于佛法的布施(法施),法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当一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槃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


  
佛教对动物生命的态度


  如果我们相信动物是为人类而生,同样的,人类也是为动物而生,因为,有些动物以食用人肉为生。


  有些人认为动物只能意识到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同样的,婴儿也没有未来的观念,他们生活在现在,一直到他们的脑力发展后为止。


  人类有思维能力,能以思维驾驭行动。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思维能力。佛教相信动物不但有本能的生存能力,还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在某些方面,动物超越人类。狗拥有超越人类的嗅觉,昆虫有敏感的听觉,鸟类能飞行并拥有超凡的视觉。毫无疑问,人类比动物要聪明。但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学习了很多东西。在人性中,还保有很多的「兽性」。更重要的是,人类拥有精神发展的潜力。


  佛陀不接受动物是为人类而生的概念。如果动物是为人类而生,那么,人类同样是为动物而生,因为,有些动物以食用人肉为生。


  佛陀倡导的慈悲心,不仅是针对人类,而且是针对一切众生,佛教徒应该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佛陀告诫我们,我们没有权力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所有的众生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力。动物和人类一样,有恐惧和痛苦的感受。杀害动物的生命,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我们不应该滥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去杀害众生。即使有时候动物的行为令我们讨厌,但是,牠们的确需要我们的同情。杀害动物的生命,不是唯一摆脱他们的办法。每一个生命对世间都有一定的贡献,人类剥夺动物生存的权力,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


  D.鲁尼,在他的著作《理念的手册》里说道:


  「我们很难说明,我们与那些一向来都被我们一口一口嚼咽的动物的道德关系。大部份时间,我们把它们屠宰了、煮熟了,然后吃掉,有时候还是生吃。这世间有很多人爱马、爱狗、爱猫,可是,他们同时抓住鹿、牛的颈项,割断它们的喉咙,吮吸它们的鲜血、吃它们的肉。这难道说,他们所锺爱的马,会比吃掉的鹿来得高贵?有些人甚至还吃狗肉、猫肉和马肉,并强迫牛只为他们工作。」


  有些人为自己所蓄养的小鸟或金鱼的死而恸哭。有些人长途跋涉的去捕鱼,有些人是为了吃,有些人是为了娱乐。有些人以打鸟为乐,有些人到深山去做狩猎游戏。有些人把猎物当宠物一样蓄养在家里。


  有些人饲养青蛙来做科学实验,有些人切下青蛙的大腿来烹煮姜葱田鸡。有些人把鸟类关在鸟笼里,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些人把牠当早餐。这些对动物的态度,令人混淆。人类只关心人与人的离合和战争,却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人类与其它动物之间的道德关系。


  每一种宗教都教导人类应该去爱护和关心人类,或者去爱护同一宗教的教友。可是佛陀却教导我们以慈悲心、平等心去对待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代表一切宇宙,也代表一切法。


  佛陀非常清楚的教导,要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一天,佛陀发现有人准备以动物来祭祀,他问那么人,为什么要杀害生命呢?那么人回答,要获得神的庇佑。佛陀对那个人说,那你用我的生命来取代那无辜的生命吧,人的生命总比动物的命来得高贵,更容易获得神的庇佑。


  人类残酷的对待动物,是因为欲望无法获得满足。今天,我们毁灭动物或剥夺动物的生存空间,却堂堂的以环境发展为理由。但是,我们已经为这种残酷和自私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动物无法生存,那么人类生存的空间也无法获得保证。这是事实,其它动物的遭遇也将是人类的遭遇。我们不要以为人类比其它动物来得伟大,发生在其它动物身上的事情,永远也不会发生在人类身上。每一种动物都为生态环境做出贡献。毁灭牠们,等于毁灭我们自己的生态环境,造成大自然的不平衡。

  

容忍


  假如一个愚痴的人冒犯了我,我以无限的爱回报他,他越是冒犯我,我越是以爱回报他,我永远的散发出善的芳香。


  
─佛陀─


  今天,世间的人太忙碌和太疲倦了,他们充满了恐惧和不满足。他们沉迷于权力、名誉、财富、地位的追求。他们追求感官的满足,生活在恐怖和猜疑中。在这动荡和充满危机的时代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责任促进彼此间的和平共处。今天的世界,对容忍的需求是迫切的。


  今天,世间的流血和苦难,来自于教条主义和不能容忍。今天,很多国家的山河,布满了各种不同的社会问题,宗教祭坛流满了众生的鲜血。有如同数千年前,天空布满了殉教者焚烧自己的烟雾。今天,人类已经觉察到有责任把人性带到他们的生活中,进一步的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确,十字军的不能容忍,破坏了宗教的纪律。


  让我们回顾一下,现代高度公认的所谓「进步」,我们生活在一个机械和发明的时代,一系列高新科技的玩意令人头晕目眩──电话、电报、发电机、收音机、电视机、太空船、人造卫星等等。在同一个世纪,发明这些新玩意儿的人,也同时是那些以武力、炮弹、毒瓦斯屠杀千千万万同胞的人。虽然说科技是进步了,可是容忍的精神在哪里?


  今天,人类的科技已经在发展外太空了,可是却无法促进人与人之间协调、和平的共同生活。人类将把这些荒诞的事情带到月球或其它星球。


  为了物质的利益,人类听不见大自然的声音。他们只想到满足欲乐而忽略了身心的发展。这种现代人类不自然的行为,是人类对生活的终极目标产生错误观念的结果,这也是导致现代人恐惧、焦虑、不安与不能容忍的主要原因。


  今天,不能容忍仍然存在于宗教中。人们仅仅有兴趣谈论宗教的教义,却没有兴趣去实践和修持宗教的教义。假如基督教徒依据《新约》的《登山宝训》而生活,佛教徒依「八圣道」而生活,回教徒依《古兰经》而生活,印度教徒依他们圣者的教诲而生活,那么,这世界将到处是和平、协调和幸福。虽然,有这些伟大宗教导师的教义,在指引人类的生活,可是,人类依然无法了解容忍的价值,以宗教名誉做出不能容忍的事,是可耻和可悲的。


  佛陀告诫我们:


  「生活在怨恨中,而没有怨恨,是真正快乐的生活,在怨恨的人群中,我们住在无怨恨中。」《法句经》V.197


  「生活在贪欲中,而没有贪欲,是真正快乐的生活,在贪欲的人群中,我们住在无贪欲中。」《法句经》V.199

  

佛教的丧葬仪式


  真正佛教的丧葬仪式,是简单而庄严的宗教服务。


  在很多信仰佛教的国家里,一个真正的佛教的丧葬仪式,是一种简单而庄严的宗教服务。不幸的,一些人将那些不必要,无关的仪式,乃至迷信的风俗习惯也掺染到佛教丧葬仪式中。这些无关的和迷信的仪式是根据传统和风俗习惯而来的。古代人们举行这些传统的仪式,是因为不了解生命的真正本质、死的本质、以及死后的本质是什么?当这些观念掺染到佛教丧葬仪式中,人们就开始谴责佛教丧葬仪式的铺张和浪费。当大家接近佛教传统,接受佛法,并对佛法有一定的了解,或向大德高僧学习后,才能真的对佛教丧葬仪式有所了解。最不幸的是,人们对佛教的丧葬仪式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好的印象,以为佛教鼓励把金钱浪费在不必要的仪式。我们要清楚的识别佛教的丧葬仪式和那些低等的仪式是完全不相干的。


  佛教并不特别在意土葬或火葬。在许多佛教国家,火葬是一种传统,为了卫生和经济,火葬是明智的。今天,世界人口激增,假如我们继续推行土葬,宝贵的土地将被死人占领,活人反而无处可以维生了。


  很多人反对火葬,他们认为这是违反「神」的旨意。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反对过很多的事。对这些人来说,他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真的了解到火葬比土葬来得适当和更有效率。


  以佛教的观点,火葬和土葬并没有差别。佛教徒并不相信,有一天会有人把坟墓中的骨骸唤醒,并决定他们是上天堂或下地狱。


  人一旦死后,意识和心理能力就与身体、骨骸、骨灰分离。很多人相信,假如没有给死者适当的安葬,或为死者的坟墓安立墓碑,死者的灵魂将四处飘荡,无助的哭泣与悲叹,有时候,还会找家属的麻烦。这种信仰,在佛教中是不存在的。


  佛教相信,一个人死后,将依据他所做的善业或恶业而往生。只要一个人眷恋、执着于生命,他必定会重生。唯有阿拉汉对生不再执着,死后不再轮回,他们已证悟最终的涅槃。

 

第九章 佛法与皈依

  
皈依


  佛弟子皈依佛陀,并不是惧畏于佛陀,而是为了获得心灵的发展和正确的理解如何净化自己。


  佛弟子皈依佛陀,并不是因为佛陀是「神」或是「神的儿子」,佛陀从来不承认他具有「神」性。佛陀是一个已经觉悟的「人」,他是最慈悲的人、最有智慧的人和最值得尊敬的人。所以皈依佛陀如同皈依老师或师傅。佛陀为我们指示了解脱于苦的正道。信徒们礼敬佛陀,是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感激,并非要求佛陀的赐予。佛教徒不问佛陀祈求什么,也不认为佛陀是拥有赏、罚或诅咒人类权力的「神」。佛教徒诵念经文只是赞美佛陀,歌颂他那崇高、尽善的素质,同时把佛陀当作自己的楷模和鼓励,根据佛陀的教诲来发展自己的信心,并没有祈祷的意义存在。有些人责难这种皈依佛陀的态度,因为他们不明白皈依和礼敬伟大导师的真正意义,他们以为这只是一般的宗教祈祷。佛教徒三皈依的真正意义是,皈依佛陀(Buddha)、皈依佛法(Dhamma)和皈依僧团(Sangha),从而培养真正的信心,断除精神的困扰。很多人误解了,以为这是一种对神灵的崇拜和寻求神灵的依怙。


  佛陀告诫弟子们,人类生活在恐怖和忧虑中,不要去迷信那些山、岩、木、树等神祇,这种信仰既不殊胜也不安全,更不能消除烦恼。佛弟子必须真正的皈依佛陀、佛法和僧团,了解什么是正知、正见,了解四圣谛──苦、集、灭、道,透过对八圣道的实践,才能断除一切苦痛,这就是真正的皈依。一个人唯有通过真正的皈依,才能离苦得乐。


  在经典中曾经提及皈依忉利天和其他诸天的天神,皈依者并不能解除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唯有皈依佛、法、僧三宝,才能消除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这是因为诸天的天神并没有消除贪、嗔、痴、烦恼和一切内心引起的骚动。当一个人从一切烦恼中摆脱出来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一位著名的佛教学者 F.史多利,这么看待皈依:


  「我皈依佛陀,从皈依,我看到佛陀慈悲和无上的教导,从而了解什么是轮回。从佛陀的慈悲,我放弃了实践一切肮脏的思想和欲望,追求殊胜的涅磐境界,佛陀证悟的境界。他让我消除烦恼和痛苦,他令我得到快乐。我在佛陀的塑像前皈依,不仅是供奉鲜花,而是奉献了虚荣和自我的重担,也放下了执着和攀缘的重担,更放下了那永无休止的生死轮回。」


  印度诗人 Sr R.C.巴拉帝,在他的诗作中,对皈依做了这么的诠释。


  寻求皈依是为了获得什么?


  不是惧畏,也不是仰慕于您──佛陀。


  不因为您尊贵的出身,


  也不为了获得渊博的学识。


  只因为,被您那无穷尽的慈悲所吸引。


  被您那无上的智慧所折服。


  轮回之海,将安全的渡过。


  我倾心于您,佛陀!我自愿的成为您忠实的弟子。


  有人认为,佛陀也是人,为什么要皈依他?因为,他们不知道,佛陀自己亲口说过,他是一个「人」。但是,佛陀绝对不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佛陀是一位不平常,而且是一位无可伦比的圣人,他拥有高超的智慧和对待一切众生平等、无量的悲悯心。佛陀是人,而他已远离一切人性的弱点、污点甚至人性的私欲。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佛陀是一位至善的人,至今尚未有人可以和他相比拟。」佛陀教导我们培养伟大的德行,无惧畏、恐怖,智慧和证悟解脱之道。


  人们经常会生起这么一个疑问:「如果说佛陀不是『神』,而他也不生活在这世间,那么,他如何保佑他的弟子呢?」其实,不一定要「神」才能保佑「人」,父母同样在保护和庇佑自己的子女。根据佛陀的教义:「假使人们能遵循佛陀的告诫,过着神圣的宗教生活,他们将会获得佛陀的庇护。」佛陀说过:「假使任何人需要看到我,只需要看到我的教义及如何修持它即可。」那些遵循佛法的人,比起那些只看到供坛佛陀塑像的人,更了解佛陀的本怀。《长老偈》(Theragatha)中说道:「人们依止于法,将获得法的护持。」


  其它的宗教崇拜「神」,并要求「神」的赐予。佛教徒礼敬佛陀,并非要求「赐予」,只是尊敬佛陀无比的成就。当佛教徒在礼敬佛陀时,他们间接的提升了自我的心灵。假如有一天,他们发愿要成佛,他们也一样能圆成佛道。


  佛教徒礼敬佛陀,就有如学生向师长敬礼一样。但是,这种礼敬并不含有依赖或执着于导师的成份。这种礼敬精神是依佛陀的教义而行的。如经典中说道:


  「僧众啊!即使一位僧人,亦步亦趋的紧随着我的袈裟,但是,只要他心中还有贪念,强烈的执着于五种感官的欲望,具有不正确的堕落思想和目的,行为杂乱、怠慢、对问题不加以思考,慌张、不能镇定,对感官不能控制的人,他远离了我,我也远离了他。」


  「僧众啊!即使一位僧人,虽然居住在百里之外,但是,他不贪婪,有效的抑制感官的欲望,没有邪念,没有堕落的思想和目的,心念坚定、精进和专心,专注的自制于自我感官的抑制,他非常的接近我,我也非常的接近他。」《相应部经》

  

不要自我放弃


  完全仰仗他人,是对自我的努力和信心的放弃。


  佛教是人文主义的宗教,以公正、和平、平等为宗旨。而仰仗他力救赎自己,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仰仗自己是积极的。仰仗他力等于是放弃对自我的努力和信心。


  只有透过自我的努力,才能获得自我人性的提升。人性的改善必须求助于知识和自己的努力,我不是仰仗「天」。人类不应该成为自然界外力的奴隶,即使人类臣服于自然界的力量,他仍然能以自己超越的德性来了解或超越它。


  佛教肯定,知识和努力是圆成一切的恰当途径,佛教否定依靠超自然的力量。宗教信仰是相信善法,而不是相信那些不可预知的力量。佛教不仅仅是宗教,还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从一开始,佛教就向世人宣称,佛陀是一位理性的导师,今日世人尊敬佛陀,是因为他是世人理性的导师。佛陀教导人类以「因果定律」寻求幸福,而不是通过一大堆烦琐的宗教理论。要了解宇宙和自然界,就必须先了解「缘起法」。否则,人类的生命只是一种自我天性的不完整表现。


  佛陀给予宇宙一个全新的诠释,这是一个获得永久幸福的新见解。在佛陀的知见里,充满了达到究竟的真理。这种真理是全人类的胜利,是无常以外的永恒境界,是纯净的涅槃,是远离一切变幻无常的世界,最后从烦恼和忧虑中解脱出来。

  

不是罪人


  佛教否定「原罪」,佛教认为相信「原罪」的存在是一种愚笨和不健全的行为。


  佛教不认为人类拥有「原罪」,或曾经背叛过「神」。佛教认为每一个人都积累了善与恶不同的业习。人类的「善因」要等待时机开花、结果而后成熟。有句谚语这么说:「在我们里面有最好的,也有最坏的,在我们里面有最坏的,也有最好的。」


  佛教指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善与恶的业行负责,每一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命运。


  佛陀说:「自己的恶行使自己变得污秽不堪,如果不作恶行,便能使自己清净。清净与否,在于自己,他人无法为你净化。」《法句经》V.165


  人类的烦恼是自己缔造的,不是遗传或施予,更不是神话式的「祖先的原罪」。佛教不接受这世界要我们来受难或考验我们对「神」的信仰。这世界能使我们获得高度圆满的成就,这高度圆满的成就就是幸福、快乐的同义词。假如「原罪」可以获得赦免,那么人类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机会来犯罪。佛教决不相信「罪」可以透过外在宽恕的力量,去避免它的果报。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手伸进点燃的火炉里,他肯定会被烧伤,全世界的祷告者都无法消除他手上的疤痕。任何人走进邪恶的火坑,肯定无法得救。佛陀认为对治一切「苦」,不是单凭想像或猜测,而是建立在观察和经验。


  佛教否定了其它宗教所谓「原罪」的存在,佛教对「罪」的观点不同于其它宗教。佛教认为相信「原罪」的存在是一种愚笨和不健全的行为。不善的行为使人堕落,邪恶的人是愚痴的,因此,他们需要的是教导,而不是处罚和责难。人类的一切行为并没有违背「神」的旨意,也不需要祈求「神」的仁慈和宽恕,他们所需要的是:有人引导他们走向觉悟。


  对人类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别人帮助他理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负责,接受错误的果报。佛教不相信单靠忏悔就能免罪。


  佛陀出现在人间,并不是为了减免或惩罚人类的罪行,或消灭那些邪恶的人。而是让人们了解善恶的因果关系,指出恶行将获得恶业的果报。佛教也不认为可以透过「他人」或「他力」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佛陀不仅指示我们解脱于「苦」的八圣道,也鼓励我们开发和运用我们的智慧。我们遵守的是戒律而不是教条,应该自动的去遵守。


  佛陀说:「请注意!对我所说的一切,请认真的思考。如果认为我的教诲有助于修行,那么就去实现它,透过修行的经验,你将会看到它的结果。」


  宗教的价值不在于教条主义,不是盲目的遵守。我们也不要以为佛陀鼓励我们自由放任、我行我素、胡作非为,我们的举止要文明、有文化、有智慧、有了解并导向神圣宗教生活的责任。如果我们了解这一点,教条主义对我们就不重要了,我们也不必被他人支配,也不怕受到「惩罚」,在佛陀的指引下,过着纯净的生活。


  
自己做


  自信,在人生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当明白没有外力、信仰或宗教仪轨能救度自己后,佛教徒就会自觉非靠自己努力不可,唯有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建立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明白自己的今生和来生,完全由自己负责,每个人都必须去寻求自我的解脱。解脱,好比治疗疾病,当一个人生病时,他必须去看医生,经过医生诊治后,他必须自己吃药,没有人可以代替他服药。没有人能透过称赞药物或医生的处方,就能把病治好。


  为了治病,他必须遵照医生的吩咐,按时和按份量服药,甚至连日常的饮食也受到医生的限制。同样的,佛教徒必须遵守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佛陀就如医生一样,他的处方──佛法,是为了控制和降伏一个人的贪、嗔、痴,而后获得解脱。佛教徒不能单凭歌唱赞美佛陀或供奉佛陀的塑像而获得解脱。佛教不是靠祈求就能获得解脱的宗教。佛教徒必须懂得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净化自己,精进努力才能获得解脱。


  
人类要对一切负责


  人类只要学会不干扰他人,就能无忧无惧的过生活。


  根据佛陀的教法,人类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不要埋怨命运,而是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是人类促成了自己命运的好坏。


  佛陀说,人类创造一切。我们的忧虑、困难、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是过去贪、嗔、痴业力累积的结果。我们把结果带来了,也唯有透过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克服,把一切的不善业,转化为善业。


  人的心有如动物,有时候还被兽性的本能牵制。与动物有所不同的是:人类的心可以透过训练而提升层次和价值。如果人类的心没有适当的文明,这颗没有文明的心,会给人类带来危机。有时候,人类比其它动物更具伤害性和危险性,动物没有宗教问题、语言问题、政治问题,没有社会伦理问题,也没有肤色问题,在同一种类的动物之间,不存在这些问题。动物之间的斗争是为了食物、住处和性伴侣。但是,人类却有成千上万的人为问题,人类的行为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增加问题或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人类不愿意承认这个缺点,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人类的态度,就只会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身上。如果每一个人都肯承担起部份的责任,这个世界将是和平与幸福的。

  

自我囚禁


  人类真的能宣称他拥有随心所欲的自由吗?


  当我们考虑到人类的自由时,我们很难肯定人类是否有自由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人类受困于种种内在或外缘的因素,他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律法,符合社会道德的规范,民族或家族的传统,和特定的宗教原则。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人都有不满足于生活的倾向,而社会却希望他能调整自己,适应目前的生活方式。人类受制于宇宙的自然定律,因为他也属于这其中的一部份。人类受制于区域性或气候性,他不但要注意心理或生理的因素,还要努力克服自己的情绪。换句话说,他无法自由的去思考,因为新的思考所表现的是抵触或推翻旧有的思想和信心。同时,有些人相信,人类应该根据「神」的旨意去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识去做。


  考虑到以上种种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人类真的能宣称他拥有随心所欲的自由吗?」为什么人类要牢牢的系缚自己的双手?这是因为人类有太多的不良因素存在,而这些因素会对一切众生造成伤害和危险。数千年来,所有的宗教都想驯服人类的态度,并教导人类不伤害一切生命的生活。但是,很不幸的,人类还是不可信赖,人类仍然沉缅于内心的不良因素。这些不良因素,并非外力的牵引、介入或影响,而是人类自己造就的。如果说,这些邪恶的力量是人为的,人类就有责任透过自己的努力,来了解它的危险性,并清楚这些不良的因素。可是,人类继续他的残酷、狡猾、暴戾、邪恶、多疑、狂妄和充满伤害的行为。如果,像这样的人能完全不受限制,而按照自己自由意识去生活的话,那么,他们行为所造成的危险性,比凶残的动物还要来得可怕。在这种情况下,宗教道德更加重要了,宗教指导人类如何过幸福的生活和面对和平与死亡。


  另一种造成宗教和精神进展的障碍是民族的自大性。佛陀教导弟子不要炫耀自己尊贵的种姓,而应降低自己的阶级来和下层的群众打成一片。所有的宗教人士,不应该以过去他们自身的文化或生活方式,歧视其他的宗教弟兄,他们必须以平等心待人,尤其是在宗教圈子里。但是,很不幸的是,不同的宗教都以各自的虚荣感来弘扬自己的宗教。


  当帮助他人或与他人一起工作时,不应该以自己的传统而骚扰他人的感受。要顺从一切宗教的原则,以宗教道德协调一切传统的风俗习尚。


  民族自大是宗教和精神进展的障碍。有一回,佛陀以海水为比喻,说明了这件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抛开他的民族自大感,这有如河水,虽然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名称,但是,都同样汇流到大海而成为海洋。同样的,不同背景的民族或来自不同社群的种族,我们不需要理会他们的差别,只需要知道他们是人类就够了。

  

自我保护


  保护自己就是在保护他人,保护了他人,也就是保护了自己。


  在一次开示会,佛陀对僧众讲述了以下的故事:


  「有一回,两位杂耍艺人在市集表演撑杆杂技。师傅对徒弟说:『站在我的肩膀,爬到竹竿顶端。』当徒弟爬去后,师傅又对徒弟说:『现在你要好好的保护我,我也会保护你,我们需要彼此保护,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表演,我们才会有好的收入,你也能够从竹竿平平安安的下来。』但是,徒弟对师傅说:『不!师傅!你要保护好自己,我也保护好我自己,只有自我保护、自我警惕,我们才能安全的表演我们的节目。』」


  「这时最正确的方法」佛陀接着说道:「就如徒弟所说的:『我要保护好自己』,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保护他人也就是保护自己。」


  「一个人要如何才能保护自己,又能保护他人呢?只要经常和反覆的修持禅定和内观就能做到。」


  「一人要如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呢?以耐心和宽容过非暴戾和无害的慈悲生活,就能做到。」《相应部经.四念处经》No.19


  「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保护他人,就是保护自己。」这两句话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开的。


  如今,当人们大力的强调社会服务时,只倾向于保护他人,这是片面的引用佛典,曲解佛陀的本意。别忘记,在故事中佛陀赞扬那个徒弟,假如一个人想要保护他人,首先他需要保护自己。试想,如果自己陷身于泥沼中,是否有能力帮助别人脱离泥沼呢?在这种前提下,保护自己并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它是一种自我控制,和发展自我道德和精神领域的行为。


  「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这句话是多么的简单和实际,不需要多做诠释。很明显的,保护好自己的健康,就能保护自己周围的环境,尤其当传染病肆虐的时候。如果我们慎重和注意于我们的行动,就能避免他人因我们的疏忽而受到伤害。小心开车、不喝酒、制约自己暴戾的倾向,这样一来,我们不但保护了自己也同时保护了他人。


  现在我们来看看自我保护的道德层次是什么?道德性的自我保护,将安全的保护他人和社会,免于我们个人不受制约的感情冲动或自私的行为所伤害。假如,我们允许三种恶根──贪、嗔、痴存在于我们内心,这三种恶根无边无际的扩散,有如丛林中的蔓草,窒息了周围植物,令它们不能健康的成长。如果,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而降伏这三种恶根,那么,我们周围的人或众生,将因此而获得安全,免于我们的鲁莽、占有欲和权力欲的伤害,免于我们无节制的贪婪和情欲的伤害,免于嫉妒和猜疑的伤害,免于我们的破坏性、分裂性和杀伤性所伤害。他们将会更安全。这些突发性的情绪,导致不协调和争执,使我们周围的生命都无法忍受。我们对别人的贪、嗔,不仅仅是贪和嗔这么简单,贪和嗔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所带来的业报无法估计。假如我们只想到贪取、把持或占有,这时,我们也唤醒了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所有不良本能。我们的行为可能是周围环境的榜样,我们的孩子或同事可能学习我们,我们的行为诱导他人追求与我们相同的贪婪和欲望,我们的行为也可能激发他人的愤怒和争议,从而想挫败或打击我们。当我们充满色欲时,同时会点燃别人邪淫之火。当我们嗔恚心重时,会造就他人的报复心。我们也可能联合他人,或煽动、或鼓励他们一起产生嗔恚心或某些暴戾的行为。的确,贪和嗔就好像传染病一样,假如我们能保护好自己免于受到恶根的传染所影响,那么,我们在某种程度「保护了他人」。

  

自我拯救


  没有别人能拯救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只有自我拯救才能解决问题,寻求外在的拯救者,解决不了问题。


  当佛陀即将入灭时,弟子们从四方八面涌来,他们围绕在佛陀身边,为即将失去伟大的导师而感到悲伤。唯有阿塔达尊者(Attadatta)毅然离开愁云密布的僧众,独自去修精进禅修,僧众对他那种不关怀佛陀的行为表示不满。当佛陀知道这件事后,召见了阿塔达尊者。阿塔达尊者说:「世尊!您即将入灭,我认为回报您最好的方法是在您入灭前,证得阿拉汉果。」佛陀听了很高兴,于是对僧众开示道:


  「利益他人的事虽然重大,可是不要忘记自己进展。懂得关心自己进展的人,才能专注于一切利益他人的行为。」《法句经》V.166


  这个故事表明了佛教徒一个重要的问题,意味着一个人要不断的警惕自己,使自己从生死轮回中解脱。「解脱」需要的是个人的努力,而不是祈求外在的力量,或某个「代理」的帮助。


  有些人不了解佛教,认为这种观念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只为个人脱离苦难、获得自由而努力。他们的批评一点也不对。佛陀清楚的说过:「一个人应该在为众生精神或物质的幸福而工作的同时,精进的追求个人达到涅槃的目的。」无私无我的奉献和服务,就是佛教徒的最高精神境界。


  有些人不禁要问:「对身心健全的人来说,他们有善的因缘去驾驭他们的心,从而证悟涅槃,这是好理解的。但是,那些心智残障、生理残障、或物质匮乏的人,怎么办?他们又如何自我拯救?他们难道不需要依据那些外来的力量,『神』或其他的援助吗?」


  这问题的答案是:佛教徒不相信最后的解脱必须在这一世完成。解脱的历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经过多生多世的磨练。一个人必须以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靠自己的力量自我解脱。因此,那些身、心有障碍或物质匮乏的人,也一样要靠自己的努力,不管他的力量多小,精进、努力就是唯一达到涅槃的过程。


  当修行的轮子在转动时,一个人慢慢的自我训练,靠自己的力量改善一切。一颗微小的种子,有一天也会茁壮成长,成为一棵大树。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这种困难的过程中,耐心是必要的因素。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都知道,做父母的经常都按照自己的希望和抱负来教导孩子,然而,孩子长大后,却拒绝了父母为他们安排的一切,他们要发展他们自己的一套。在佛教里,相信一个人能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到最后,个人的意识创造了他自己的业力,并为他个人的行为负责。无论是人类或天人,都不能协助或控制他人的解脱,解脱要靠自己。


  这不是意味着佛教是自私的。佛教徒以自己的努力去证悟涅槃,他持守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喝那些能导致感官失控的酒。当一个人能有效的控制自己,他就能自动的为他人提供幸福。这种所谓的「自私」,何尝对人没有好处呢?


  就生态层次而言,有人要问:「那些低等动物,如何自我拯救呢?当然,在无助的情况下,一些外在的慈悲力,将那些不幸的低等动物,从困难中拯救出来。回答这一问题的同时,我们要对「进化论」有一定的了解。「进化论」清楚的说明,生命的原始形态,是水中浮游的单细胞,经过数亿年的发展,这些基本的生命形态演进成更复杂和具有智慧的生命。这些有智慧的生命形态,能够组织、能够独立思考,并拥有将事物概念化的能力等等。


  佛陀所说的自我拯救,是针对较高层次的生命形态而言。在早期的生命中,心识和业力是潜伏的,当经过无数次的轮回转世,才提升到能够独立思考的生命形态,成为更有理性,而不是本能了。在这个阶段,众生觉察到毫无意义,无休无止的生死轮回,和他那如影随形的痛苦和烦恼。然而,众生都拥有了断生死的能力,他们运用较高层次的智慧,获得觉悟和涅槃,寻求永恒的幸福。以这种高层次的智能而言,每个人都有能力自我改善和自我发展。


  我们知道,人类的才智水平和理性力量都不相同。有些人天生就是天才,而有些人智障。但是,人类还是拥有某种程度的能力去分辨、选择和取舍。如果,我们把这种生存的现象。延伸到动物界中,我们就能分辨高等与低等动物。但是,动物一样有分辨、选择和取舍的能力,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因此,一切低等动物也同样具备开创善业的能力,虽然在范围受了一定的限制。分辨、选择和取舍,精进和努力,慢慢的积累善业,所有低等的动物都能提升他们再生的境界和智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佛陀在他多生多世的本生故事里告诉我们,在佛陀证悟前的许多过去生中,他不仅是个普通人,有时还是动物呢。


  在佛陀的某一个前世,他与母亲一同乘船出海,遇到风浪船翻了,所有的人都掉进大海中。他不顾自己的安全,背负起自己的母亲,在大海中浮游,他不知道怎样才能获救,哪一个方面才是正确的。就在这时候,他的勇敢和诚意,感动了天神,天神为他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并暗中保护他,他和他的母亲因此而获救。


  后来,他觉悟到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来拯救众生,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下定决心,永不停息,一直到获得最后的证悟为止。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一件事,佛教徒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天神的庇佑。天神因为积累了很大的功德,他们有能力帮助众生,不过,这种帮助仅限于物质或生理,而不是精神的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不幸的事发生、受到打击、生病、害怕和需要安慰时,都可以祈求「神」的庇佑。


  当我们祈求「神」庇佑时,我们仍然与物质世界牢牢的系缚在一起。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有「生」就有生理的欲望,也就受到物质条件的局限。在某些范围内,满足这些希望是无可厚非的。佛陀提倡中道的生活,他教导我们不应该沉迷于奢侈的物质生活,也不应该排斥基本生活的需要。


  但是,我们不应该停留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接受「生」的因缘条件,努力追随「八圣道」开发我们的精神领域,并了解执着于物质的世界,会产生痛苦和烦恼。


  当我们经历无数生死而开发我们的智慧后,我们对感官、物质的欲望越来越少。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靠的是自己,就连天神也帮不了我们。因为,我们不再需要物质的满足。


  佛教徒了解世间一切本来无常的事实,不执着于物质,不执着于世间所有。因此,将自己的所有无私的奉献和布施。这是佛教徒对他人或社会福利的一种贡献。


  当佛陀证悟后,他毫无保留于他的智慧,他花了四十五年的时间,传授他的智慧,不仅传授给人类,也传授给天人。这是佛教不自私的例子,佛教关心一切众生的利益。


  有人说,佛陀不帮助那些有困难的虔诚信徒。的确,在佛教历史中,并没有记载以神通治病或令死人复活的案例。佛陀仅以他的大悲心和智慧教导佛法。


  有一回,一名叫做齐撒.乔达弥(Qisa Gotam)的妇女,恳求佛陀令他死去的孩子复活。佛陀知道在她的悲恸的打击下,精神受到很大的伤害,无法理智的说服她。佛陀要那名妇女到一家没有死过人的家庭,要一把芥子。每个人都愿意送给那名妇女芥子,可是每个家庭都曾经死过人。妇女这时觉悟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有生必定有死。她回到佛陀那里,感谢佛陀对她开示有关死亡的真正意义。


  这里要指出的重点是,佛陀关心那名妇女,并协助她了解生命的本质,更甚于令她得到暂时的慰藉或开解。就算把孩子救活,孩子长大后,将来还是一样要面对死亡。那名妇女的体验,不但令他理解了死亡的真相,也理解到「执着」是一切烦恼之因。一但「执着」消失后,一切烦恼也跟着消失了。


  佛教不排除可以藉外在力量(天神)的帮助而获得短暂的快乐。但是,到了放弃世间一切因缘和执着,突破生死轮回,寻求自我解脱时,唯有靠自己的努力精进、专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佛教给人很大的尊严,它是唯一主张人类有潜在的力量来获得自我拯救的宗教。在人类发展精神领域的最后阶段,不必透过各种牺牲祭祀、祷告、祈求于外在的力量或「代理」来获得他们的恩惠或施舍。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

  
信仰-信心与奉献


  有正知才能导向正信,唯有正信才能获得智慧。


  信仰应该是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但是,在佛教里却不存在「有神论」。有神论的信仰是导致心智闭塞的毒药,有神论的信仰是不可知的。知识破坏了信仰,而信仰则破坏了它本身,因为,这种信仰建立在不可知上面,导致对信仰无法产生信心。只有当对宗教有真正的理解时,才会生起信心。


  宗教信仰是无知和盲目的?法国的哲学家伏尔泰说:


  「信仰是去相信一些你理性里认为不真实的东西,如果你的理性承认了它,就无所谓盲目不盲目了。」


  信仰和信心完全不同。信心不是心灵那种不可知的接受(信仰),信心是一种可知的、确定的和期待的,是由每个人的理解和每个人的经验证实。信心,好比是一个熟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生,在课室内聆听老师讲解牛顿的万有引力,他不会相信老师所教。相反的,他保留自己的判断,一直到他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对佛教徒来说,信心来自理性、知识和经验。当理性、知识和经验获得开展后,信心不再是盲从的信仰,信心变成一种心灵的动力。


  在《佛陀的教诲》一书中,作者 W.腊忽拉说:


  「问题在于没有觉察到信念的产生──觉察到这世间的每一种思维。当你发现时,信念的问题就消失了。当我告诉你,我紧握住的手掌中藏有珍宝,信念的问题就产生了,因为你并没有亲眼看见。如果,我一开始就让你看到我掌中的珍宝,那么信念的问题就不会产生。因此,佛教的经典中说:『相信那位曾经看见掌中珍宝(圣果)的人』。」


  
祈祷的意义


  自然是公正的,不能以祈祷方式去讨好它。


  人类不是失败的动物,只有失败的动物才会乞求牠的需要和等待施舍。佛教认为人有潜力成为自己与宇宙的主人。人类是因为无明而蒙蔽了自己的潜能。因此,佛陀告诉我们,人是有潜能的,人必须提升自我的精神层次,并尝试了解自我的能力,同时去开发它。


  佛法给予人类充分的责任感和尊严,使人类成为自己的主人。佛教说,没有一个「最高」的存在,裁判一个人的行为和命运。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是因为你和我的需要而创造的,并不是为其它不可知的存在者的需求而创造。


  记住!自然是公正的,不能以祈祷等方式去讨好它,自然不会因为你的献媚而特别眷顾你。佛陀清楚的表示过,涅槃的真正快乐,不是通过背诵经典、苦行、祈祷、忏悔、歌颂、誓愿等等途径就能得到的。


  有一回,佛陀讲述了一则有关祈祷的故事:有一个人想渡河,他坐下来祈祷,希望能到对岸去,可是他的要求落空了。要渡河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桥梁,或制造木筏或小船,再不然游泳过去,这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同样的,要渡过生死轮回的河流,单靠祈祷是不够的,他必须精进、努力于实践道德化的宗教生活,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欲,净化自己的心识,消除心中不净的烦恼,才能达到最高的目标──涅槃。只靠祈祷是不行的。


  假如祈祷是必然的,那么应该将它转向强化内心,而不是祈求。下面有一首诗,告诉我们祈祷的真正意义。


  我不以祈祷躲避危险,


  但是,我不畏惧它的出现。


  我不祈求缓和我的痛苦,


  但是,我以心灵之力战胜它。


  我不在焦虑、恐惧中祈求得救,


  但是,我以忍耐赢取我的自由。

  

禅定


  禅定是陶冶心智、训练和净化心灵的重要途径。


  佛教徒以修学禅定代替祈祷,从而发展心灵力量、陶冶心性。没有一个人能不透过禅定而发展心识,进而获得解脱。一个人如果无法净化自己的心识,有了再大的功德,也无法完成终极的目标──涅槃。自然的,「心」很容易引起幻觉和犯罪的倾向,「心」引导「人」去做感官的奴隶。如果,「心」没有接受适当的训练,幻觉和波动的情绪将误导人们。当一个人知道如何修学禅定时,就能在他的感官起误导作用时,控制他自己的「心」。今天,大多数人所面对的烦恼和错误的观念,就是因为我们有一颗未经训练和不文明的「心」。禅定能有效的治疗许多生理和心理的疾病,很多医学权威和著名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当心理受到挫折,忧郁、悲伤、焦虑、紧张和畏惧所干扰时,都是造成疾病的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肠胃溃疡、胃病、精神病和各种的心理疾病等。同时,其它存在的疾病,也会因为这些心理因素而导致加重或恶化。


  当意识到「我」有太多的烦恼、太多的忧郁、太多的悲伤和太紧张时,这些烦恼就在身体中展开,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肠胃溃疡、胃病、精神病和各种心理疾病,这些疾病都是心理与情绪不协调所产生的。在儿童疾病中,龋齿和眼疾,通常与心情不安有相互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在一天中,能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禅定的锻炼,就能避免很多种因身心失调而产生的疾病。很多人不相信或因为懒惰而不修学禅定,是因为对禅定缺乏了解,而有些人却认为禅定太浪费时间了。我们必须知道,在这世界,所有在精神领域有成就,能达到生命至高点的人,都是从禅定中锻炼而来的。


  他们今天被千万人所崇敬,因为他们以卓越的智慧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而这些智慧就是从禅定中得到的。


  禅定并不是强迫自己「咬紧牙关,握紧拳头」的学习,而是放松自己,使自己充满愉悦和灵感,只要有一点强迫性的存在,就不是在修学禅定。我们不去修学禅定,反而去做那些歪悖真性的事,执着于「我」,执着于感官的欲乐,不肯放松自己和放下自我。如果这样的话,禅定将变成野心家的游戏了。为了想达到个人的欲望而自我膨胀。禅定如同爱,是一种自发性的经验,不需要强迫也不需要激烈的努力就能获得。


  因此,佛教的禅定并没有其它目的,而是把「心」带给现实的生活,进入充满觉醒的意识状态,以觉醒的意识状态来清除业习带来的障碍。


  佛陀的觉悟是透过他自己努力精进于心灵的发展,并没有得到「神」的帮助,他从禅定中获得智慧。要想拥有健全的身心和愉快的生活,就必须修学禅定。


  现代生活的本质:


  今天,我们的生活非常忙碌,人们不辛勤的工作,就无法生存于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在每一个生活领域里,都有人想尽办法,无休无止的去打击另外一个人。「心」是生命的核心,如果「心」中没有和平与安宁,整个生命将会崩溃。人们很自然的以感官的乐趣来克制他们的忧虑,他们喝酒、赌博、唱歌、跳舞,把所有的时间幻想于他们在享受并获得心情的愉快,这样一来,就成为感官欲乐的奴隶了,我们的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真正放松的办法是:控制心识来冷静我们的感官。如果,我们能控制心识,就能控制一切。当「心」完全被控制和净化后,就能消除精神的困扰,就能看到别人用肉眼看不到的许多事物。到最后,我们将获得解脱和找到和平与幸福。


  修学禅定要有坚韧不拔的决心、努力和耐心,不能企望马上收效。我们应该知道,一名医生、律师、数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或科学家,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获得成就的。禅定也一样,修行者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控制那不可捉摸的「心」,然后才能获得平静。修学禅定如逆水行舟,一个人不能因为得不到眼前的收获而失去耐心。禅定的修学者必须培养他的道德。在适当的场所修行也很重要。修行者必须为自己订下目标,那颗跳跃的「心」不容易捕捉,所订下的目标必须远离贪、嗔、痴这三种劣根性。


  当我们开始修学禅定时,我们的「心」从旧有的或传统的思考方式,转变为新的、无障碍和不寻常的思考方式。在修禅时,我们以整颗「心」在呼吸,我们吸进宇宙能源,呼出慈悲喜舍。净化了整个胸怀,生起克服欲念和种种不善的智慧,以智慧克服了知识障碍、知识限制和抽象性的概念。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我们的身体上,如:吃饭、穿衣服、洗澡、洗手、洗脸、化妆等等。可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我们却很少把时间花在我们的「心」。


  有些人以佛像为集中精神的目标,有些人关注在入出息念,面无论用什么方法,他肯定会发现禅定能令他获得轻松和宁静。禅定对其它方面的帮助也很多,如:身体健康、心理愉快。禅定在必要时,也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心念。


  人类能以谢绝恶行这种简单的方式为社会做出高度的贡献。通过禅定开展的文明心念,对服务他人是最有效的。禅定并不浪费时间,禅修者的精进心解决了很多困扰,同时也对启发他人有很大的帮助。纵使生活在烦恼多多的现代社会,禅定也有助于人获得宁静的生活。在这人口密集,充满烦恼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无法企望到树林、山野去过那种远离尘嚣的生活──象牙塔的生活,禅定不是逃避主义,它不一定要求要隐藏自己才能获得宁静,禅定讲求的是通过训练心识去面对、去了解、去战胜尘俗的生活。我们必须学习调整自己,来承受在这世界过禅定生活的种种障碍。


  有些人修禅是为了满足物质欲望,利用禅定获得工作或赚取更多的金钱。他们不了解禅定的意义,禅定不是为了增长,而是为了减少欲望,物欲的动机不适合于禅定。禅定的目的是超越世间的,追求那些非金钱能够买到的,或他人不能提供的精神领域。在修禅时受到他人骚扰,要以绅士的风度,冷静的面对他。透过修禅你将学会如何放松自己和使自己的内心安宁,你将获得宁静和愉快的内在。在修禅时,你会否定某些思想和感觉,如:嫉妒、嗔恚、傲慢、和羡慕等等,从而学到如何控制自己的心识。


  如果你修学禅定,你将学会如何在迷失方向的十字路口,做出适当的决定。如果你修学禅定,你将会发展自己的涵养,涵养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佛教徒修学禅定的目的,是从心中涤除所有的污秽,从而达到终极的目标──涅槃。


  今天,禅定已被人们滥用,他们想即刻获得成就,有如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所得到的一样。在佛教和其它东方文化一致认为耐心是修学禅定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按步就班的控制我们自己的心识,我们不应该要求不通过专心训练,就想达到最高的境界,我们理解到某些人对禅定抱着错误的观念。禅定是以一种温驯的方式来克服我们心灵的烦恼。如果修禅是为了炫耀我们的成就,就是在滥用禅定。修学禅定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并清楚的了解禅定必须在有经验老师的指点下,才能在正道有所发展。总的来说,我们修学禅定,不能渴求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利益。

  

诵经


  诵念佛陀以巴利语讲述的经典,能获得祝福和保护。


  诵念巴利文经典是一种普遍的佛教仪式,特别是奉行以巴利语为主的上座部佛教国家。很多重要的经典,是由佛陀的上座弟子结集的。这些原始经典,原本抄写在贝叶上,后来编汇成巴利语诵念的《护卫经》。这些经文选自《经藏》中的《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


  佛教徒以巴利语诵念《护卫经》。诵念《护卫经》能保护信徒们不受邪灵、灾难、病魔、星宿的影响和获得信心。诵经的声浪,能使得周围环境安祥、宁静。诵经的节奏也很重要,出家人以不同的节奏在不同的场合下,协调的诵念不同的经典。早期的人类已经发现到某些音调和节奏能令听者在心灵产生宁静与安祥。还有,声调也能和护法神感应,声调同时也对那些低等众生,如:蛇类等、精灵道、鬼道、产生一种好的影响。因此,协调的音调和正确的节奏是诵念巴利文经典的重要组成部份。

  有节奏的诵经不仅是佛教的仪式,同时也是所有宗教推行的仪式。我们可以从回教徒诵念《古兰经》和兴都教徒梵文诵经仪式中发现这一点。基督教和它的各别教派,如:天主教、东正教,也都采取了各种优美的诵经方式为主要的宗教仪式。


  诵经能生起三种巨大和强烈的力量,这就是佛、法、僧三宝的力量。佛教徒信奉三宝,三宝能为人类带来很大的祝福。


  一、佛宝:


  佛陀从觉悟中发展的心灵力量和圆满智慧的德行,再把这些神圣的经验传授给我们。虽然这位伟大的导师已经不在了,可是他所遗留下来的教诲,仍然在利益众生。同样的,发现电力的人已经不存在了,我们今天还在继续的享用着电力与光明,这是发明家智慧的结晶。发现原子能的科学家已经不在了,他的发明却与我们同在。同样的,我们可以从佛陀的觉悟和教诲,汲取灵感。当你怀念他、尊敬他时,就会对他产生信心。当你诵念或聆听他所传下来的经典,也就会获得他的祝福。


  二、法宝:


  这是被佛陀所发现的真理,让所有的信徒都能获得心灵的慰藉,和维持宁静与快乐。从你的慈悲心、虔诚和理解方面的发展,佛法的力量会帮助你获得更大的自信和心灵的力量。这种心灵的力量产生很大的保护作用。当一切众生知道你奉行佛法时,就会尊重你。法宝能保护你不受邪恶力量的侵害。不了解佛法的人,无法过正道的生活,经常受到邪恶力量的诱惑,从事一些没有利益的活动。这么一来,他们的无明导致他们更加的恐惧和猜疑。如果人们能够正确的理解佛法,在佛法建立起信心,就不会花大笔金钱从事那些没有意义的事。佛法是自然法,是自然的现象,也是宇宙法。理解自然的力量,就能通过佛法来保护自己。如果,我们获得圆满的智慧和宁静时,一切外缘因素就不会影响我们的心识和造成恐惧了。


  三、僧宝:


  这是指神圣的僧人,放弃世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发展。他们是佛陀的弟子,修持大德行,准备证悟圣果或阿拉汉果。我们尊敬僧团,因为他们是佛法的园丁,是联系佛法和人们之间的桥梁,维护佛法和推荐佛法,二千五百年来,他们将佛法推广到世界各地。僧团的义务就是引导人类过着正道和神圣的生活。僧团通过诵念佛经,将佛陀的教诲重新展现给我们。


  诵经开始于佛陀时代。后来在某些佛教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发展为全日诵经或连续数日的诵经仪式。信徒虔诚的聆听或参与诵经仪式。在某些情况下,佛陀及他的弟子们,为那些受天灾、人祸、瘟疫、飢荒的人诵经祝福,为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有一回,一个小孩子受到邪灵的侵犯,佛陀吩咐弟子们诵念经文,保护孩子免受邪灵的侵犯。


  透过诵念来祝福非常有效。当然,在某些时候,恶业的力量太大时,诵经还是无效的。有些轻微的恶业,可以通过出家人诵经而加以克服,因为出家人拥有大慈悲心和道德修持。诵经只能暂时压制恶化,并不能消除恶业。


  焦虑和疲劳的信徒,曾经透过诵经或聆听,获得宁静和松懈。这种经验和从音乐所获得的不同,音乐会导致精神紧张。同时,音乐无法提供心灵的奉献和信心。


  二千五百年来,佛教徒都体验到透过诵经能获得利益。我们必须尝试去了解,为何佛陀入灭了这么久,诵念他所讲述的佛法,仍然有这么广大的祝福功效。经典中曾经提到:佛陀在他的过去世,发愿圆成佛道时,坚持不说妄语。佛陀不说妄语,他温柔的语言、柔美的声音,从来不造成伤害。佛陀以他那大慈悲心,所阐述的真理,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然而,信徒必须了解,如果缺乏虔诚,单凭佛陀所阐述的真理,是不足以为他们祝福的。


  很多信徒的疾病或精神的障碍,透过诵念佛经所产生的奇异力量,而获得痊愈。因此对佛教建立起更大的信心和信仰。

  

偶像崇拜


  佛教徒不崇拜偶像,佛教徒是理想的崇拜者。


  习惯上,佛教徒都供奉佛陀的塑像或画像来表示对佛陀的崇敬,但是,佛教徒并不是偶像崇拜者。偶像崇拜,一般指人们以各式各样,不知名的男女神祇的塑像或画像,做为祷告的对象。祷告的人要求神祇指引和保护他们,他们祈求这些被供奉的神祇赐予他们健康、财富和各种需要,他们也要求神祇为他们赎罪。


  礼拜偶像的意义与崇拜神祇偶像不同。佛教徒尊敬佛陀,礼拜佛像是为了纪念这位世界最伟大、最有智慧、最仁慈、最高贵,曾经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这位伟人曾经生活在这世间,他是一位历史人物,曾经为人类无私的奉献一切。礼拜佛像是为了对佛陀表示尊敬、瞻仰和怀念佛陀,而不是对木雕、石刻或金属塑造的偶像进行膜拜。


  佛陀的塑像或画像,有助于人们记忆佛陀,追思佛陀那伟大的人格和他对文明世界数千万人,一代又一代的影响。佛教徒把佛像当作一种象征,专注的观想佛像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安详。当佛教徒在观想佛像时,他们放下困扰他们的杂念,进入专一、平静、虔诚、宁静和安定的状况。佛像能激发人们生起追思佛陀功绩的信念,并热忱的追随佛陀的典范和他的教诲。在虔诚佛教徒心中,他们在感觉,佛陀就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他们眼前。这种心念,使他们生起礼拜佛像的动机,礼拜佛像也就变得有意义了。佛像的庄严肃穆,影响和激发人类追随佛陀


  正道的思想和正确的行为。


  一个有悟性的佛教徒,决不会向佛像祈求恩赐或赎罪。一个有理性的佛教徒,懂得控制自己的心识,遵从佛陀的教诲,弃除世俗的烦恼,寻求解脱之道。


  那些批评佛教徒崇拜偶像的人,是误解了佛教徒的行为。假使一个人可以保留他去世父母的肖像做为纪念,假使人们可以保留那些大英雄、大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的肖像或塑像,我们就没有理由说,佛教徒不能保留他们所尊敬的导师的肖像或塑像来作为纪念。


  假使有人创作一些诗歌来歌颂他的老师,这有什么错呢?假使有人把花环放置在所爱的人的坟墓表示思念,这又有什么错呢?假使佛教徒供养鲜花给所敬爱的导师——一位奉献生命,协助人类脱离苦难的人,这又错在那里呢?相反的,人类却为战争英雄塑造雕像──他们是真正的谋杀者,要对成千上万人民的死负责。为了权力,这些征服者,不惜以嗔恚、贪婪、残酷去谋杀。他们侵略弱国,夺取他人的国土和财产,造成数不尽的痛苦和莫大的破坏,这种人竟然成为民族英雄,为了纪念他们的行径,人们为他们塑像、修坟和献花。难道说,佛教徒尊敬那位为世间牺牲一切,指导他们如何获得解脱的导师,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吗?


  形象是一种潜在的语言。因此,大觉悟者的形象经常可以在虔诚的信徒心中完美的创造出来。形象能深入我们的意识,能够对冲动起制约作用。追思佛陀,使我们产生愉悦、鼓舞的心情,使我们从不安、紧张和挫折中解放出来。这样一来,礼拜佛像不是一种祈祷仪式而是一种禅定修行了。因此,佛教徒不是在崇拜偶像而是在崇拜理想。佛教徒也因此发现一种鲜明的力量,引导他们去建造自己生命的神龛。他们净化了他们自己的心,一直到把神圣的形像牢固的镶嵌在他们心灵的最深处。佛教徒尊敬伟人,以图像来代表他,佛教徒想从他伟大的人格中获得启示,并把他当作楷模。佛教徒不把佛像当作是木头、金属制造而没有生命的偶像,佛像是代表缘起法和净化身、语、意三行的生命动力。


  佛像是佛陀伟大人格的象征。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优美的艺术语言来重现佛陀高尚的人格,以表示对佛陀的尊敬。这是自然不过的事,为什么还是有人看低这些代表崇高导师的图像,真是令人费解。


  肃穆和清晰的佛像,已经被当作是理想美的象征,佛像是亚洲文化最珍贵的共同财产。如果没有佛像,我们到哪里去找肃穆、清晰、散发热力和心灵高度发展的人格呢?亚洲如果没有佛像,无论它多么高度的发展,都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已。


  佛像不止受到亚洲人和佛教徒所欣赏。法国小说家,诺贝尔奖得主 A.法拉西,在他的自传中写道:


  「一八九零年五月一日,我有机会参观巴黎博物馆,那里竖立了很多肃穆而清晰的亚洲佛像,当我的双眼和这些佛像接触时,感受到他在向受难的人类展开智慧和慈悲的双手,如果世界真的有神来过,我觉得就是他,我真想跪下来,如同向上帝祷告般的向他倾诉。」


  有一回,一位将军送了一尊佛像给当时英国的首相邱吉尔,并对邱吉尔说:「如果你心中受到骚扰和困窘时,只要注视这尊佛像,你就会获得舒展。」为什么佛像所传达的信息,会被知识份子接受到呢?或许是从佛像中看到那肃穆和清晰的一面吧!


  人们不仅用线条和色彩勾画出对佛陀卓越教义的信念,同时也以金属、石头等素材来从事伟大的艺术创作。斯里兰卡阿巴耶精舍的佛像、印度沙拉的佛像、印度婆罗佛屠的佛像,这些佛像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慈爱的光辉,双手展现了无畏、善良和祝福。他们经历了漫长的道路,见证了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好像在呼吁人类前来瞻仰他们,同时也探索那伟大的真理。不管佛法到何处,佛像也跟到何处,佛像不仅是膜拜的对象,也是禅定和尊敬的对象。


  德国哲学家凯瑟琳说:「世界上没有比佛像更珍贵的东西,佛像是肉眼可以看见的世界中一个绝对完美的精神领域的实现。」


  生命是多么的美好,心地是多么的纯净和善良,心识是多么的深邃和充满悟性,本性是多么的大公无私──如此完美的生命,如此慈悲的心,如此宁静的心识,如此协调的本性,实在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荣耀和供奉。佛陀是这世间最完美的人类。


  佛像只是一个象征,不是人类,佛像代表佛陀。所有的人都能证悟佛道,却很少人能够做到。佛道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了一切众生的成就。


  「我每天礼敬,过去诸佛、现在诸佛和未来诸佛。」


  佛教并不强制佛教徒在修持佛法时,都要礼拜佛像。有些人在没佛像做为目标情况下,也能控制自己的心识和感官。佛教徒如果想亲近庄严、肃穆的佛陀,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佛陀的教义。修持佛法能够接近佛陀,能够感应到佛陀不朽的慈悲与智慧和不可思议的光辉。只是礼拜佛像,而不遵循佛陀的教诲,是无法找到解脱之道的。


  我们必须尽力的去了解佛陀的精神。佛陀的教义是拯救这纷乱世界的唯一法宝。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除了科技带来的方便外,到处充满恐惧、焦虑和失望。这世界何以变得如此的困难,我们可以在佛陀的教义中找到答案。

  

禁食


  这世界有很多人因为暴饮暴食而导致死亡。


  佛教的禁食,是一种自我抑制的修行方法。佛陀告诫僧众,过午不食。持八关斋戒的在家信徒,一般也在月圆日(农历十五)过午不食。


  某些评论家认为:禁食只是宗教修持在某一时期的风尚。但是,禁食绝对不是一种风尚,而是奠基于道德和对心灵的展望。


  俄国大文豪 L.托尔斯泰说:


  「一个人吃得太多,就无法克制懒惰,一个贪吃又懒惰的人,绝对不会对欲望有所满足。因此,依照道德规范,有效的自我制约,往往始于战胜饮食,始于禁食。如果,要拥有优良的生命,首先需要懂得如何自我制约,而自我制约的第一件事,就是──禁食。」


  世界各地的圣哲,都实践于自我制约,通过一套有系统的方法来节制饮食,从而获得更高的心灵发展。印度的修行者也一样为了培训自我制约而禁食,往往获得难以令人相信的高成就。在佛经故事里,有一位修行者,被暴君严刑拷打,手脚都被截断了,可是修行者以平静的心情,忍受这种痛苦,一点也没有怨言,反而祝福暴君。这种宗教修行者,已经能透过制约感官而开展心灵的力量。

  

素食


  一个人的净化或染污,并不是以他吃什么来判断。


  在《阿玛甘达经》(Amagandha Sutta)中,佛陀这么说道:


  「不吃肉类食物、禁食、裸露身体、不蓄发、蓬头散发、不整洁、全身污垢、拜火、一生都在忏悔、赞颂、奉献、祭祀、举行仪式,这些都不能克服疑难而达到净化。」


  吃鱼、吃肉,并不会使人变得不净。一个人的不净是由于:固执、欺骗、我慢、自大和其它种种邪恶的意念,通过本身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导致自己不净。佛教戒律中,没有明文规定弟子们不可以吃鱼、吃肉。佛陀告诫弟子们,不要蓄意去杀害生命,也不能要求他人为自己杀害任何生命。但是,总的来说,那些素食的人,更加值得我们赞扬。


  虽然佛陀并没有要求僧众素食,但是,佛陀严格的禁止僧众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能食用十种肉类:人肉、象肉、马肉、狗肉、蛇肉、狮肉、虎肉、豹肉、熊肉和狼肉,这些动物能从人身嗅出牠们的味道,从而攻击或伤害人类。


  有一回,佛陀的弟子迭瓦达答(提婆达多,Devadatta)要求佛陀开示素食的利益时,被佛陀拒绝了。因为,佛教是一个自由的宗教,要不要奉行素食,是个人的自由和方便。这说明,佛陀并不认为素食是一项重要的戒条,对于在家信众,佛陀在他的教义中,也不曾提到非素食不可。


  有一回,吉瓦卡(Jivaka Komarabhacca)医生,和佛陀辩论这争议性的问题:「世尊!我这么听说:『为了出家的苟答马,动物遭到屠杀,苟答马知道自己所吃的肉,是专门为他屠宰的。』世尊!他们认为动物遭到屠杀是为了您,您也知道自己所吃的肉类是专门为您屠宰的。这种指责是否属实?如果属实,那么您所宣扬的教义,不就被驳斥了吗?」


  「吉瓦卡!他们说:『为了出家的苟答马,动物遭到屠杀,苟答马知道自己所吃的肉,是专门为他屠宰的。』吉瓦卡!不要说,我曾经这么宣称过,也不要说,他们是错误的诽难我。吉瓦卡!我说过,当僧人听见、看见或怀疑那肉是为他而杀的,就不应该吃。吉瓦卡!我允许僧众吃肉,假使僧人没有听见、没有看见,也不怀疑那肉是专门为他而杀的,就可以吃。」《吉瓦卡经》


  在某些大乘佛教的国家里,佛教徒是严格的素食者。当我们以宗教的名誉赞扬他们的同时,我们希望他们不要诽难那些不素食者。要知道,在原始的佛教戒律里,并没有要求信徒要素食。我们必须了解,佛教是自由的宗教,佛陀告诫信徒,修持佛法时,不要走极端。


  单靠素食,并不能培养善良的品格,在素食者当中,照样有残酷、不道德的人,在肉食者当中,也一样有仁慈、谦虚和礼貌的人。因此,我们不能说,要达到纯净的宗教修持,就必须素食。


  话说回来,如果有人认为,不吃鱼、不吃肉,就会失去健康,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的素食者,他们的健康情况比肉食者还要来得好。


  有些人指责佛教徒吃肉,是因为不了解佛教对食物的概念。一个人为了生存就必须吃。食物为了身体的健康和获得工作的能力。但是,在发达的国家里,越来越多的人,杀害各种生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口舌之欲,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不是为了满足食欲,也不杀生,只是为了身体的需要而吃,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宗教与月亮


  在佛陀的一生中,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月圆日。


  很多人都想知道,月圆与新月对佛教的意义。对佛教徒而言,月圆日(农历十五)的确有其特殊的意义,佛陀就是在月圆日出世的。佛陀的出家也是在月圆那一天。佛陀的证悟、初转法轮、入灭,以及在他的一生中,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巧合的发生在月圆日。


  全世界的佛教徒,都非常重视月圆日,他们以持戒、禅定和远离感官欲乐来庆祝这个日子。在这一天,信徒们把精力放在如何开展心灵的力量。除了佛教以外,其它的宗教也一样认为月圆日对宗教有某些特别的意义,他们在月圆日禁食和祈祷。


  古代的印度人相信,月亮能控制水,环绕宇宙、支持所有的生命,是地球的水供之神。「圣水」(amrta)是天神的饮料。雨露滋润了植物、植物的液汁促使了动物乳汁的增长,乳汁转化为血液,这些圣水、植物的液汁、动物的乳汁和血液是永恒的水的各种不同形态,而支配水的,就是月亮。


  一般相信,月亮如同其它星体一样,对人类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根据观察,心智失调的人,在月圆之夜情绪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英文里的丧心病狂(Lunatc),就是从月亮(Lunar)演化出来的。有些病患者,在月圆之夜,病情加重。科学家发现,月亮与地球的关系,不仅影响人类和动物,在植物和其它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潮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人类体内百分之七十是水份。生理学家相信,人体内的流体在月圆日流动的更顺畅,哮喘、支气管炎等某些特殊的疾病,在月圆日病情都会加重。五千多年以前,人类就认识到月亮对农作物的影响。古人对谷类的种植特别有心得,他们相信谷类在月圆日开花,收成将会受到影响。医学家也肯定了某些药物在月圆和新月时,有不同的反应。以上种种,证明了月亮对人类的确有影响。


  有鉴于月亮对人类的影响,古圣人建议在月圆日收敛身心、松弛身心。人们最好在月圆日把持好自己的心识,并持守斋戒。在月圆日这一天,人类的头脑特别清醒,所有已将心灵开展到某一程度的人,可以在这一天得到觉悟。相反的,那些没有接受心灵修持的人,在这一天会受到月亮不良的影响。佛陀在长时间的训练和调适他的心灵后,就是在月圆日证悟正自觉的。


  月圆日和新月日,在许多佛教国家都被定为公共假期,以鼓励人们从事精神领域的开拓。(斯里兰卡在殖民地时期,才把假日挪到星期日。)有鉴于此,佛教国家认真对待重新恢复月圆日和新月日做为公定假期的动议。不管怎么说,佛教徒应该把月圆日当作一个有意义的宗教节日,进行宗教的锻炼,集中精神、开展心识,收敛感官以期获得安宁与幸福。月亮对地球和一切生命,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意义的。


  有一位作家说道:「我最近刚在一本美国杂志读到一篇文章,提到月球对我们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每个月二十八天的四个阶段。」 这些研究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杜克大学和西北大学进行,试验证实,月球的确对人类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对其它的生物也一样。


  我们可以确定,这种现象一点也不神秘。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转时的不同阶段,对人体的新陈代谢、静电的流布、血液的酸硷度,有一定的作用。


  有一个重要的试验:把螃蟹、老鼠和植物,安置在一个不受外界气候影响的温室中,给予特定的气压、湿度、光线和温度。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发现一个显着的事实。所有的动、植物都在二十八天的生理循环周期里:新月日新陈代谢减缓,月圆日里新陈代谢加快百分之二十。这个发现震憾了整个科学界。


  有一回,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名护士告诉医生:「病人在月圆日流的血特别多。」医生和其他怀疑这个概念的人一样,只是一笑置之。但是护士并不气馁,她做了很多详细的记录,清楚的显示月圆日的确比其它的日子更容易失血,因此,不适合动手术。为了证实这一点,医生也开始做记录,他的结果和护士一样。


  当我们了解这些现象时,就会明白为何圣哲或宗教导师要我们在月圆日或新月日放松我们的身心。松懈身心,是一种最有效的宗教修行。那些已将心灵开展到某一程度的佛教徒,可以在月圆日或新月日获得心灵的证悟。


  不诽与不害    严持于戒律


  饮食之节量    远处而独居


  勤修增上定    是为诸佛教    《法句经》V.185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法句经故事集 下一篇美满婚姻生活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