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就在今生-佛陀的解脱之道(二)
2019-04-17 15:30:02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816次 评论:0

壹、基本戒律和禅修指导


修习禅定,并非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赏,而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我们试着了解佛陀的教法,也接受信赖的老师指导,希望自己也能如佛陀般清净无染。一旦了解这清净原本就在自心中,我们便可鼓励他人,与他人分享法(Dhamma)-真理。


佛陀的教法可分成戒、定、慧三部分。首先提到戒,因为它是定、慧的基础,其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缺少戒便无法进一步修习。对在家人而言,必须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遵守五戒能使人清净,使修行有进步。

 

人类基本的感觉


(A Basic Sense ofHumanity)


戒律并非佛陀传下来的一套规矩,也不限于佛教的教法,事实上,戒来自人类的基本感觉。例如,假设我们有股突发的怒气,很想伤害别人,但如果易地而处,并深思原本想做的事,便会回答:「不!不要这样对待我,那是多么残忍又不合理!」假如我们对要做的事有这种感觉,那么,可1以确信这是有害的。如此看来,道德可视为我们与他人相同感觉的显现。当我们了解被伤害、不受呵护与照顾的感觉,就会避免伤害别人,也会说实话,避免恶口、妄语或毁谤。由于戒除愤怒的言行,不善心就不再生起,或慢慢减弱,并降低出现的频率。当然,愤怒并非我们伤害别人唯一的原因。贪欲也会让人以非法或不道德的方式侵占他人的东西;或者,性欲也会让人去追求别人的伴侣。同样的,如果我们想到这样做会伤害他人,就会避免屈服于淫欲。


-------------------------------------------


此章的英文標題為:Basic Morality and MeditationInstructions.


-------------------------------------------


即使是微量的酒精,也会让我们变得不敏感,容易被粗重的贪或瞋所支配,有些人为毒品或酒精辩护,说它们是无害的。相反的,它们非常危险,甚至会使善良的人失智,就如罪犯的帮凶一般,酒精开启了众多问题之门,从语无伦次到爆发狂怒,终至害人害己。每个酗酒者都让人无法预测,因此,戒酒是保护其他戒行的方法。对那些想进一步持戒的人而言,还有在家的八戒与十戒、出家尼众的十戒,以及比丘的二百二十七条戒。

 

持戒有助于禅修


在禅修期间,改变某些行为有助于禅修,例如禁语与禁欲。另外,要吃得清淡,以免昏沈,同时还可减少对食物的欲求。佛陀建议中午以后至隔日清晨禁食,如果很难做到,只能在午后吃一点。这样可多些时间修行,或许还可发现,法的滋味胜过世上一切滋味!


身体洁净有助于发展内观与智慧。你要洗澡、修剪指甲与头发,并规律的排便,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内在清洁。在外表上,你的服装与寝室应保持整齐清洁,如此,可以让心清明、敏锐。当然,也不能耽溺于洁净,以禅修来说,装饰品、化妆品、香水与花时间美化装饰身体,都是不恰当的。事实上,世上没有任何装饰品胜过清净的行为—持戒,其他事物无法让内观与智慧之花绽放。戒带来一种美,不是涂抹在外表的美,而是发自内心并反映在整个人身上的美,这适于任何人,不论年龄、身分、家境,是四季通用的装饰品。因此,请拥有这项美德。然而,即使净化言行到相当的程度,仍不足以驯服心;我们需要一个方法让心灵成熟,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本质,让心获得更高层次的证悟,这方法即是禅修。

 

禅修指导


 (Meditation Instructions)


坐禅


佛陀建议,不论是森林里的一棵树下,或其他安静的地方都适合禅修。禅修者应安静、平静的结跏趺坐,如果盘腿有困难,也可以用其他坐姿;而背部有毛病的人,坐在椅子上也无妨。为了使心达到真正的平静,我们必须要让身体处于平静状态,因此,选择可以持久又舒服的姿势十分重要。


打坐时背部要挺直,与地面成直角,但不要太僵硬。坐姿挺直的理由是:因为拱起或弯曲背部,会很快感到疼痛,若保持端身正坐,便可精力充沛的禅修。


闭上双眼,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自然呼吸,不要用力,不急不缓,只是正常呼吸。你会渐渐感觉到吸气与呼气时腹部的起伏。现在要更专注在观察的目标,使心专注在每个过程中,觉知腹部开始膨胀时的所有感觉,并在中间和结束阶段保持专注;然后,觉知腹部收缩时的感觉。


虽然腹部的起伏有开始、中间与结束,这是为了让你了解,觉知要持续且彻底,而非要你将整个过程分成三段。你必须仔细观察每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要盯着感觉看,尤其不要想知道腹部的动作如何开始或结束。


禅修时,重要的是,一方面要精进,同时也要有正确的目标,这样心才会与感觉接触。观察所缘时,在心中默念着腹部的起伏,例如「起、起……伏、伏。」

 

拉回散乱的心


 (Returning from Wandering)


有时心会散乱,你会打妄想,这时,观察你的心,觉知你正在想的事,让自己清楚明白,安静的观察,在心中默念:「想、想」,然后回到腹部的起伏。要将同样的练习运用在其他所缘上,它们在六根门中(眼、耳、鼻、舌、身、意)的任何一门生起。虽然大家都很精进练习,但没有人能永远专注在腹部的起伏,其他所缘境必然会出现,会渐渐明显。因此,禅修的范围包括我们所有的经验,如色、声、香、味、触、法等所缘境,以及想象的影像或情绪。当任何所缘生起时,要集中注意力观察它,并在心中温和的「说」出它。


禅坐时,如果有其他所缘影响觉知的心,使注意力离开腹部的起伏,就必须清楚观察它。例如,有大的声音在禅修时响起,在响起时要立即观察它。将观察声音当作是直接的经验,并默念「听、听」;当声音渐渐减弱,不再明显,观察的心就回到腹部的起伏。这是禅坐时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心中默念时,无须用复杂的语言,最好用简单的字,对眼睛、耳朵与舌头等根门,只要简单的说:「看、看…听、听…尝、尝。」而身体的感觉,则可用较长的词语,例如温暖、压迫、僵硬或移动等。心法的所缘(Mental objects)出现时,是变化万千的,但仍然可以简单区分为几类,例如思考、想象、记忆、计划等。千万要记住,在默念时,目的不在获得辞汇的技巧,而是要帮助我们觉知这些经验的特性,而不会深陷在经验里,它可以培养心的力量与专注。禅定时,我们在身心上寻找一种深刻、清明的觉知,这种觉知会让我们了解身心相续的本质。


禅修无须在一小时的禅坐后便结束,而是整天都可以练习。当你起身时,要仔细观察每个动作,从想要睁开眼睛开始,「想要、想要……睁开、睁开。」去观察心中想的,然后去感受睁开眼睛的感觉。继续以敏锐的观察力,观察每一个动作,从每个姿势的转变,直到站起来开始走路为止。一天当中,都要保持觉知,并专注在所有的动作上,例如伸直手臂、弯曲手臂、拿起汤匙、穿上衣服、刷牙、关门、开门、闭眼、吃东西等。要觉知所有的动作,并在心中默念。


除了熟睡的几小时外,你要在醒着的时刻中保持正念,这不是沉重的工作,只是在坐着、行走时,观察任何所缘的生起。

 

行禅


( Walking Meditation )


在禅修期间,通常坐禅与行禅一整天交替进行。一小时是段标准时间,四十五分钟也可以。行禅时,禅修者可选择一条大约二十步长的小路,循着步道慢慢来回行走。在每天的生活中,行禅也很有帮助。禅坐前的一小段时间,例如十分钟,进行正规的行禅,对心的专注很有帮助。此外,行禅所发展的觉知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身体在一天之中,总是四处活动。


行禅可以发展平衡的觉知,以及持久的专注,在行禅时,可观察到深奥的法(Dhamma),甚至证悟。事实上,不在禅坐前行禅的行者,就如开部耗尽电池的车一样,很难在坐禅时启动正念的引擎。


行禅由观察走路的每个步骤组成,如果走得相当快,则观察腿部的移动,并在心中默念:「左、右、左、右。」并觉知整个腿部的感觉。如果走得慢,就要注意每一只脚的抬起、移动与放下,不论任何情况,都要把心放在走路的动作上。当你走到步道尽头,立定、转身,再度开始时,都要观察有什么动作发生。除非地上有障碍物,否则不要低头看脚,在你专注在觉知感觉时,心中有脚的影像对你并无助益。你要专注在感觉本身,而这不是视觉的。对许多人来说,当他能单纯的认知诸如光、痛、冷、热等所缘时,这是了不起的发现。通常我们将行禅分成三个动作:将脚提起、移动、放下。


为了保持敏锐的觉知,我们清楚的区分这些动作,开始时,心中默念每个动作,并保持清楚的觉知,直到动作结束。有个重点是,当脚开始向下移动时,要立刻注意放下的动作。

 

发现感觉的新世界


(A New World in Sensations)


让我们想一下提脚的动作,我们都知道动作的名称,禅修时,重要的是要了解名称背后整个动作的本质,从想要提起脚开始,继续观察提起脚的过程,其中包括许多感觉。我们觉知提起脚的动作,不要过度去感觉,也不要因感觉太弱而失去目标,心准确的对准所缘,有助于平衡精进。当精进已经平衡,而目标也很清楚时,正念就会生起。只有精进、准确与正念都存在时,定才会生起。当然,定是心的集中、专一,它的特性是使心不会散乱。


当我们觉知提起脚的过程,就会看到它好像成排的蚂蚁爬过马路一样,远看似乎是条静止的线;近看时,它开始摇晃;再近一点,则分散成一只只蚂蚁。于是我们知道,原本整条线的概念只是个幻觉,它是由一只只蚂蚁连接而成。如此,从始至终,专注的看着提起脚的过程,那么,心便会更接近观察的所缘。当心愈接近所缘时,就愈清楚看见抬脚过程的本质。这是人类心智令人惊异的事实,当观智经由观禅而生起,并加深时,存在的实相就会以明确的顺序显现出来,随着观智的发展,禅修者便能知晓这顺序。


禅修者最先体验到的观智,通常是开始了解,而非藉由智力或思考,是直觉的,提脚的过程是由不同的心法与色法所组成,同时发生,身体的感觉与觉知的心结合在一起,却又彼此不同。我们会看到一连串内心所生起的念头与身体的感觉,并能了解心法与色法的因果关系。


我们会看到心法如何引起色法,当想要抬脚时,身体移动的感觉便开始了;也会看到色法如何引起心法,当身体感到非常热时,就想走到有遮荫的地方行禅。这种对因果的了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我们而言,当它生起时,生命会比以前单纯多了,只不过是一连串心法与色法的因果相续。这是传统内观发展中的第二个观智。


随着定的发展,我们可以更深入看到提脚的过程是无常、无我的,且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出现,而后消失,这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这些色法背后并没有「人」,它们根据因果法则生起又消失。脚的移动就如电影,充满着人与物体,与真实世界无异,但若把电影的速度放慢,就会看到它是由一格格底片的静止画面所组成。

 

透过行禅修习八正道


当禅修者在行禅时保持正念,当心随着动作,以正念观察所发生事物的本质时,佛陀所教导的解脱道,便在当下开启。佛陀所说的八正道指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在正念强大时的每一剎那,八正道中的五个要素:正见、正精进、正念、正定、正思惟,都会活跃在意识中;由于我们对色法的本质有所了解,正见也会生起。八正道中的五个同时生起时,心便从烦恼中解脱。


当我们用清净心去观察事物的本质时,我们看到现象的生灭,就不会再受愚痴束缚。当我们了解心法与色法如何彼此相关,我们对「法」便不再有错误的观念。由于看到每个所缘境只持续一剎那,我们对「常」(permanence)就不再有幻想。也因为了解无常及其潜藏的苦,我们就会从「身心非苦」的幻想中解脱。


直接观察「无我」,让我们不再骄慢,并从有个永恒的自我的邪见中解脱出来。在仔细观察提脚的过程时,我们看到身心的苦,因此,不再受贪爱的束缚。有不灭之法(theperpetuating dhammas)之称的三种心的状态(我慢、邪见与贪爱),使我们不断的轮回,轮回是贪爱与苦的循环,是由对真理的无知所造成。专注于行禅能摧毁这「不灭之法」,让我们接近解脱。


当然,以上对行禅的指导,以及对觉知的深度与细节的描述,也适于禅坐时,专注在腹部的起伏及其他所有身体的动作。

 

行禅的五种益处


( Five Benefits of Walking Meditation )


佛陀叙述行禅有五种好处。第一是:常行禅的人可以增强长途旅行的耐力,这在佛陀时代特别重要,当时的比丘与比丘尼,除了双脚以外,没有其他交通工具。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位比丘,并思考这个能增强体力的好处。行禅的第二种益处是增加禅修的耐力。行禅需要加倍的精进,除了用来提脚的精进之外,还需要心的精进来觉知动作,这正是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如果这种加倍的精进在整个抬脚、向前与放下的动作中持续着,必能强化心的精进,每位禅修者都知道,这对修观十分重要。


第三是:坐禅与行禅的平衡有益健康。两者交替,会使进步的速度加快。显然的,生病时很难禅修,坐太久会身体不适,然而更换姿势与行禅,会使肌肉复原,促进血液循环与预防疾病。行禅的第四种益处是帮助消化。消化不良会导致不舒服,因而成为禅修的障碍。行禅能促进肠胃蠕动,保持通畅。饭后与禅坐前应该行禅,以驱逐睡意。在早晨起床后,立即行禅也是培养正念的好方法,同时还能避免在一天的第一段禅坐时就打瞌睡。


行禅的第五种益处是能持久的专注。由于在行走时,心专注在每个动作,专注便会持续。每个脚步都在为接下来的禅坐建立基础,使心专注在所缘上,最后,显现出实相的本质。所以我用汽车电池作比喻,如果汽车一直未发动,电池就会耗尽。一位不曾行禅的禅修者,很难在坐垫上有任何成就;而勤于行禅的人,则会在禅坐时保持稳固的正念与定。


我希望你们都能成功的修行,愿你们持戒清净,净化言行,以创造发展定与慧的因缘。愿各位遵循这些禅修指导,以清明的正念,注意每个经验,那么,你会了解现象的本质。愿大家能观察到心法与色法如何构成所有的经验,如何互相关连,所有的经验如何被视为无常、苦、无我。最后,你将证入涅盘—彻底根除烦恼的无为法。

 

五资助


( The Five Protections )


修观有如耕耘一片花园,我们有种子:洞察力是用来观察「法」的正念。为了栽培这颗种子,使植物生长,进而收成果实—无上的智慧,我们必须遵循五个步骤,称为五种保护或五资助(Five Nuggahitas)。就如园丁所做的一样,我们必须在土地上围起篱笆,以防止鹿与兔子等动物在植物发芽时,吃光它们。`


第一种是戒资助 (sila nuggahita) ):即戒的保护。戒能防止粗劣的行为扰乱我们的心,以免定与慧无法生起。接着必须为种子浇水,即须聆听佛法开示,并阅读经文,然后应用所获得的智慧。过度浇水会使植物腐坏,此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厘清观念,而不是让自己困惑,这是第二种保护,称为闻资助 (sutta nuggahita) )。第三种「议资助」( (sakacchanuggahita) ):是与老师讨论。这可用栽培植物的程序来比方。植物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东西,要翻动根部附近的土壤,但又不能翻得太松,否则根部会失去抓地力;要小心翼翼的修整枝叶,剪掉枯黄的植物。同理,当与老师讨论禅修时,老师会依不同的需要,给每人不同的指导,好让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第四种保护是「止资助」 (samatha nuggahita) ):指定的保护,避开如毛毛虫与杂草等不善心。当练习时,我们觉知当下在六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生起的任何所缘。一旦心清明、专注,贪、瞋、痴就无法生起,因此,我们可以将定比喻为清除植物附近的杂草,或是使用非常有益且合乎自然的杀虫剂。


有了上述四种资助,内观便有机会开花。然而,行者有执取初观以及执取与深定有关的经验的倾向,这会阻碍他们的修行,而无法进入更深的内观。于此,第五种保护内观资助( (vipassana nuggahita) )开始作用,这是强而有力的禅修,不会耽溺在因内心平静而生的喜,或由定而带来的乐。对这种喜乐的渴望称为欲贪,它非常微细,就如蜘蛛网、蚜虫、霉菌、带有粘性的小蜘蛛,最后却会阻止植物生长。当行者陷入这种圈套中,一位好老师可以在小参中发现这种情况,并将他推回正轨。所以,对禅修而言,与老师讨论个人经验是重要的保护。

 

小参


( The Interview )


在密集禅修期间,禅修者应常常小参,最好每天都有小参。小参时,禅修者依下列方法表达经验后,禅师会针对个别的细节提出问题,然后,才会简要的给予评论或指导。小参相当简单,你可以先用十分钟谈谈禅修时的重点,把它当作是一项研究自己的报告,这就是内观。试着遵守科学界使用的简洁、严谨的标准。

 

小参的步骤


( The Interview Process )


首先报告最近二十四小时内,你花在坐禅与行禅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如果你相当诚实,便可显示出你对修行的诚意。其次,叙述你的禅坐,无须详述每次禅坐,如果有几次类似的禅坐,可将特色合并在一起报告。试着描述一次或多次最清楚的禅坐细节,从禅修最初的所缘境-腹部的起伏开始,然后加上在六根门生起的其他所缘境。坐禅的描述完毕后,接着报告行禅的练习。你只需叙述与行禅有关的经验,无须说明像禅坐一样连续生起的所缘境,如果你在行禅中使用三分法—提起、移动、放下,试着报告每个部分及其经验。


对禅修中所生起的一切所缘,请以三个阶段来报告自己的经验。第一确认什么生起了;第二你如何观察它;第三你看见、感觉或了解什么,也就是当你观察时,有什么事发生。让我们以腹部的起伏为例,第一是确认腹部膨胀过程中出现了什么-「腹部膨胀了。」其次,要去观察,并在心中默念:「膨胀。」第三个阶段是描述膨胀时发生什么事。「当观察膨胀时,我有不同的感受,也就是当时各种感受的变化。」然后,以相同的方式描述腹部收缩的过程,以及禅坐时其他生起的所缘境。先简单报告所缘境的生起,如何观察,以及接下来的经验,直到所缘境消失或注意力转移为止。


以譬喻来说明有助于了解。想象我坐在你面前,突然伸出手并张开手掌,你会看到我握着一颗苹果,你把注意力对准苹果,认出它,并对自己说:「苹果」。接着,你辨识苹果是红的、圆的,有光泽。最后,我拳起手掌,苹果便消失了。如果苹果是禅定的最初所缘境,你要如何报告有关苹果的经验?你会说:「苹果出现了,我注意到它是苹果,是红的、圆的,有光泽,然后苹果慢慢消失了。」你可以分三阶段来报告有关苹果的事。首先,当苹果出现的剎那,你会察觉到。接着,你把注意力对准苹果,知道它是什么,由于你以苹果为禅修的所缘,你在心中默念它。第三,你继续观察苹果,并辨识其特质,以及它从你的视觉消失。这三个阶段与观禅所要遵循的步骤相同,不同的是你所观察与报告的是腹部起伏的经验。千万要注意,当观察虚构的苹果时,不要臆想其多汁的样子,或想象正在吃它。同样地,在小参时,你的叙述只限于直接的经验,而非对所缘境的臆想或发表意见。


除了接受禅师指导外,小参也很有帮助。禅修者通常会发现:做这种报告对禅修者有激励作用,因为这会要求他们尽可能专注在所缘境上。

 

觉知、精确、坚忍


( Awareness, Accuracy, Perseverance )


对于所缘境漠不关心,散乱或失念,无意识的看着它,这是不够的,这不是你背诵一些脑海里的东西的练习。你必须专注的观察所缘境,尽可能专注在所缘上,如此才能了知所缘境的本质。尽管我们很精进,但心会散乱,并非总是专注在腹部上。这时,新的所缘(散乱的心)会生起。要如何处理呢?我们要觉知散乱的心,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在心中默念:「散乱、散乱」。它生起多久后我们才觉知到?一秒、两分钟?半小时?在我们默念后又发生什么事?散乱的心立刻消失了吗?心还散乱吗?或思绪渐渐消失了?旧的所缘境消失前,又有新的所缘境生起吗?如果你没有注意到散乱的心,也要告诉禅师这件事。


当心不散乱时,就继续观察腹部的起伏。你应该叙述自己的注意力是否回到腹部上,在新的所缘境生起前,心停留在腹部起伏的时间有多长,在报告中说明这点也很好。


禅坐一段时间后,疼痛与不悦的感受一定会生起。假如新的所缘-痒突然生起,要记得默念「痒」,观察是否愈来愈痒?有没有改变或消失?有没有新的所缘境生起,譬如想抓痒的欲望?这些都要尽量叙述。各种色、声、味、冷热、僵硬、震动、刺痛,心的所缘的生灭也是如此,不论何种所缘,都要应用三步骤的原则。


整个过程就像在进行一项沉默的观察,不要问自己一堆问题而迷失在思虑中。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觉知所有生起的所缘,是否能保持正念,是否完整的观察它们。对禅师要诚实,如果在心中默念后,还无法观察任何所缘,并不意味着你的禅修都是失败的,清楚的报告可以让禅师帮助你练习,指出错误或加以纠正,让你回到正道上。愿你在这些小参指导中获得利益,愿将来有一天,禅师能协助你去帮助你自己。

 

班迪达尊者简介


一九二一年生于缅甸仰光市近郊。十二岁剃度出家,二十九岁接受马哈希尊者的禅修训练。目前负责清净智禅修道场(Panditarama),并指导密集禅修,为缅甸当代颇富国际声望的禅修大德。


班迪达尊者着有 1. In This Very Life: The LiberationTeachings of the Buddha. 2. On the Path of Freedom: A Mindof Wise Discernment and Openness. 3. Rain Drop in HotSummer: Words of Advice from Sayadaw U Pandita. 4. TheWay to the Happiness of Peace: Understanding the Basics ofInsight Meditation. 5. Warriors of the Buddha等书。
 22

 

贰、增长五根 悟入实相


观禅(Vipassana meditation)是种培养正面的心所的过程,直到它们的力量大到足以控制心。这些心所称为五根:信、精进、念、定、慧。特别是在密集禅修时,正确的练习能培养强而持久的信根、精进根、定根,以及敏锐的念根,和愈来愈深的慧根。而最后是获得悟入实相的智慧,让我们从无明中解脱,并远离愚痴所导致的痛苦、无明与不快乐。

 

增长五根的九种方法


为了增长五根,必须有适当的因。有九个因素能令五根增长,兹胪列如下:


一、观察一切所缘境都是无常的。


二、以慎重与尊重的态度禅修。


三、持续不断的觉知。


四、适于禅修的环境。


五、记得过去有助于禅修的细节或行为,特别是当困难生起时,可以维持或再创造那些因缘。


六、培养七觉支。


七、有认真禅修的意愿。


八、耐心的面对疼痛或其他障碍。


九、下定决心继续练习,直到达到解脱的目标。


-------------------------------------------


2 此章的英文標題是 Cutting Through to Ultimate Reality bySharpening the Controlling Faculties.


3 心所:心所有法,意識中可辨識的特質。


-------------------------------------------


禅修者即使只完成前三个因素,便会有长足的进步。也就是说,如果他持续不断的觉知心法与色法的消失,就会具有信、精进、念、定、慧的特相,在这种情况下,禅修的障碍 4 很快就会消失。此外,五根能使心平静,去除散乱。如果你是这样的禅修者,就会体验一种过去未曾有过的平静,并充满敬畏的说:「太棒了,这是真的!我真正体验了所有禅师们所说的平静。」因此,信根就会在练习中生起。


这种特殊的信称为「初证信」(preliminary verifiedfaith)。经验会使你相信「法」是真实不虚的。


伴随信心而生起的是精力(energy)。精力生起时,精进随之生起,你会对自己说:「才刚开始,如果我再努力一点,就会有比这更好的经验。」增强的精进会引导心在每个剎那观察所缘境,念根因而强大。


念根有不可思议的能力,能带来定,心一境性(one-pointedness of mind)。当念根观察所缘时,心得以保持稳定,不散乱。在如此的状态下,定会越来越强,一般来说,念根愈强,定根也随之增强。


-------------------------------------------


4 禪修的障礙:指五蓋,即貪、嗔、昏沉睡眠、掉舉後悔和疑。五蓋的生起會使覺知減弱或消失。


-------------------------------------------


有了信、精进、念与定,便具足了四根,第五根是慧,慧无须特别引导。若有了前四根,慧根便自然生起,并清楚的看到心法与色法完全分离,并且了解两者的因果关系,证信(verified faith)也会随着每次的内观日益加深。


看到所缘境剎那、剎那生灭的禅修者,会感到满足:「真是难以置信!只有剎那、剎那生灭的色法,没有自我,当中没有『人』。」这个发现,带来莫大的解脱与自由感。其后对无常、苦、无我的领悟有特别强大的力量,能激发信根。让我们充满强烈的信心,确信佛陀所说的法是真实不虚的。


修观好比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要以正确的角度拿稳刀身,不能太高或太低,使出恰好的力量,持续不断的在石头上磨,直到第一面磨好后才能翻转刀身,再使用相同的力量与角度磨另一面,这是个出自佛经的譬喻。正确的角度就如谨慎的练习;而力量与磨刀的动作,则像持续的正念。如果你能谨慎,持续不断的练习,便可使心在短时间内变得很敏锐,可直接悟入实相。

 

方法一:观察无常


(Attention to Impermanence)


第一个增长五根的方法是,仔细观察一切事物在生起后都会消失。禅修时,禅修者在六根门观察身心,观察一切事物生起后,都会依次消失。这是禅修时非常重要的准备,一开始就接受事物是无常、短暂的,可以预防一些痛苦的发生,当你透过经验发现这些事实,有时是很痛苦的,如果不接受它,而相信世上的事物是永恒的,这会阻碍内观的发展。你可以先相信无常,愈深入练习,自己的经验将能证实这理念。

 

方法二:以慎重和尊重的态度禅修


 (Care and Respect)


第二个强化五根的方法是禅修者的态度。禅修者以非常尊重与严谨的态度来禅修,是非常重要的。培养这种态度让你享有禅修的益处。正确的练习身、受、心、法等四念处,可以净化心,克服痛苦忧伤,消除身体疼痛与心理压力,并证入涅盘。


谨记这点,你要非常谨慎、专注的觉知在六根门所生起的所缘境,禅修时,你必须尽可能放慢动作,了解自己的正念还在婴儿阶段的事实。慢下来,让「正念」跟得上身体移动的速度,注意每个细节。


佛经以譬喻来说明谨慎与严谨的故事,有人要走狭桥过河,桥上没有扶手,而水流湍急,他无法蹦蹦跳跳过桥,只能一步步小心行走。禅修者也如捧着一碗满满的油的人,在不得让油溢出的要求下,你可想象那专注的程度。在你的练习中,要有同样的正念和专注。


第二个例子是由佛陀亲口所说。有一群比丘住在森林里,表面上他们在禅修,实际上却十分懒散。禅坐结束后,他们会突然失念的跳起来,漫不经心的四处游走。他们看着枝头的鸟儿与天空的云朵,丝毫不管束自己的心,在修行上当然没有任何进步。


当佛陀发现这群比丘不尊重法,不尊重老师的教导与禅修,于是,向他们说捧油碗的譬喻。佛陀的教诲激励了他们,使他们从此对所做的每件事都很慎重。结果在短时间内所有的比丘都证悟了。你可以在禅修时,以自己的经验来证实这项结果。慢下来,专注的移动,以尊重的态度,你的行动愈缓慢,禅修进步愈快。


当然,人活在世上要能适应环境。有些情况要求快速,如果你以蜗牛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你最后可能会入狱或死亡。而在医院,则要温和的对待病人,容许他们缓慢移动。如果医生、护士为了更有效率完成工作,而催促他们,病人会很痛苦,也许最后还会进太平间呢!行者要了解自己的处境,不论身处何处,都要适应环境。在禅修中心或其他环境,如果有人等在你后面时,最好以正常的速度移动。总之,你必须了解,人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正念,因此,当你单独一人时,最好缓步徐行,你可以慢慢吃,用最强的正念来洗脸、刷牙、洗澡,只要没有人在后面排队等待洗澡。

 

方法三:持续不断的觉知


(Unbroken Continuity)


保持正念是培养五根的第三个方法。禅修者必须在每个剎那中保持正念,一剎那接着一剎那,没有间断。以此方式,正念的力量也会增长。具足正念,以阻止烦恼(指有伤害与痛苦性质的贪、瞋、痴)的生起,烦恼无法在强大的正念中生起,这是生命的真相。当心里没有烦恼,就不会有负担,心会轻松快乐。


尽一切努力保持正念,一次只做一个动作,当要改变姿势时,先把动作分解成单一的小动作,并观察每个动作。当你想站起来时,观察想睁开眼皮的意图,然后,看眼皮开始要动时的感觉;接着,注意手从膝盖离开、放下腿等。一整天都要保持觉知,即使是细微的动作,不只是行、住、坐、卧,还包括闭眼、转头、开门等。除了睡眠时间外,禅修者要一直保持正念。如此持续的正念,是没有时间考虑、迟疑、反应,或以自己的经验来和曾阅读过的禅修书籍比较;此时,时间只用在全然的觉知。


经典将修习佛法比喻为生火,在火柴与放大镜尚未发明前,要以摩擦生热法来起火。人们以手握着一种弓形的器具,将成圈的丝线缠绕在一根垂直的棒子上,一端嵌入一小块有凹槽塞满木屑或树叶的板子。随着弓前后移动,棒端会快速旋转,最后燃起树叶或木屑。另一个方法是以两只手掌握着,简单地转动棒子。不论以何种方法,人们摩擦再摩擦,直到

让木屑着火。如果他们摩擦十秒,接着休息五秒,会怎么样呢?你认为火生得起来吗?以此方式,必须不断的精进,才能点燃智慧之火。


你可曾观察过变色龙的行为?佛经以这种蜥蜴来形容断断续续的练习。变色龙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接近目标,一旦看到美味的苍蝇或其他猎物,它会迅速向前冲,却无法立刻到手,它快跑一小段路后,会停止下来凝视天空,东张西望,接着再向前跑一段,而后再次停下来凝视。它永远无法在第一次向前冲时到达目的地。


如此练习,以伸懒腰的时间保持正念,接着做白日梦的人,就是变色龙行者。尽管变色龙缺乏持续性,仍然得以生存,但禅修者就不能如此。有些禅修者会停下来,或在每次有新经验时停下来思考,想知道内观到了哪个阶段。有些人无须新奇的经验,他们思考和忧虑类似的事:我今天觉得疲累,也许睡眠不足,也许吃太多,或许需要闭目养神。脚好痛,不知是否起了水泡,这会影响禅修,也许该睁开眼睛检查看看。这正是犹豫的变色龙行者。

 

方法四:选择适合禅修的环境


 (Supportive Conditions)


第四个培养五根的方法是,要有适当的修习内观的环境。合宜的环境可使观智生起。要符合七种条件,以创造适合禅修的环境。

 

一、住处


首先是住处。禅修环境要适当,能维持生计,这种地方才能让人获得观智。

 

二、行境


第二项大家熟知的是行境(指行乞的村落),这与古代每日托钵的例行路线有关。比丘的禅修地点与村落距离要够远,才不致分心;也要够近,才能在托钵时依赖村民的供养。对在家行者而言,不但要容易取得食物,还得供应充足,但不能因这些事分心。禅修者必须避开会破坏个人禅修的环境,因为繁忙且活动多的地方,会让心从禅修的所缘境转移。相当程度的安静非常重要,但不能太远以致无法取得赖以维生的各种必需品。

 

三、谈话


第三项是谈话。在禅修期间,谈话要限制,注释书将此限定为聆听佛法。我们可以加上与禅师一起进行的佛法讨论:小参。在禅修时偶尔花些时间讨论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进行的方式感到困惑时。要记住,任何事只要过度就有害。我曾在某个地方教学,那儿种有盆栽,有位学员过度热心,一直为盆栽浇水,以致所有的叶子都掉光了。如果你有太多的佛法讨论,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即使是老师的开示也要 30仔细评估,要学习分辨,判断听到的开示是否有助于培养已生起的定,或令未生起的定生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禅修者必须避免那样的情况,甚至不去听老师开示,或不再安排更多的小参。


在密集禅修时,禅修者必须尽量避免交谈,尤其是谈俗事,即使严肃的佛法讨论,有时也不适宜。在禅修时,要避免与同修者辩论教义,而最不适当的是谈论食物、住所、生意、经济、政治等,这些称为畜生论 5 。

 

禁止这类言谈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禅修者分心。佛陀对禅修者说:「禅修者不应放纵言谈,经常交谈会分心。」


当然,禅修时可能免不了需要交谈,不要超过绝对必要的沟通,同时在谈话时保持正念。首先会有想说话的渴望,要说什么与如何说的念头会在心中生起,应该在心中默念所有这些想法,心准备好要说了;接着是说话的实际行动,此时会伴随身体的动作,你的双唇与脸部的动作,以及其他表情都要成为正念(mindfulness)的所缘。


几年前,缅甸有位刚退休的政府高级官员,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读过很多译成缅甸文的佛经,也花了一些时间禅修。他的禅定功夫不深,但由于拥有很多知识想教导别人,想成为老师。有天,他到仰光禅修中心禅修。当我指导禅修者时,通常先解释禅修,然后将我的教学与经典比较,试着调和明显的差异。这位先生立刻问我:「这些引述摘录自那部经典?参考资料是什么?」我客气的劝他说,忘了这件事继续禅修,但他无法做到,连续三天都在小参时排队,质问相同的问题。最后我问他:「你为什么来这里?你是来当我的学生,还是想来教我?」对我而言,他似乎只是想来显示他的知识,而非真的想来禅修。


-------------------------------------------


5 畜生論(animal speech):指無用的談論,共有三十二種。請參閱《清淨道論》第四品。


-------------------------------------------


这个人轻率的说:「哦!我是学生,你是老师。」我说:「三天以来,我都婉转的告诉你,但现在我必须直接跟你说。你就如同一位牧师,主要工作是为新郎与新娘证婚。有天,当自己要结婚时,却不想站在新郎该站的位置,反而站上圣坛主持婚礼,群众们都感到非常讶异。」他终于明白,并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后成为顺从的学生。


真正想了解佛法的行者,不要模仿这位先生。佛经曾提到,一个人不论学得再多或经验再丰富,在禅修期间还是不要为所欲为,必须非常柔顺服从。就这件事来说,我想与你们分享我年轻时养成的态度。当我在某个领域中技巧尚未纯熟、无法胜任或经验不足时,我不会莽撞的强加意见;即使我已技巧纯熟,足以胜任,且经验丰富,我也不会介入,除非有人征询我的意见。

 

四、人


第四项是人,主要与禅师有关。如果禅师的指导能让人进步,使已生起的定增长,并令未生起的定生起,他就是位适合的老师。另外两种与禅修有关的人:一是团体中护持禅修的人,一是团体中相关的人。在密集禅修时,禅修者需要许多护持。为了培养正念与定,他们放弃世俗的生活,因此,必须有朋友协助购物、准备食物、修护住处等琐事,以免在密集禅修时分心。对忙于团体修行的人来说,去思考自己对团体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设身处地为其他禅修者设想,唐突或吵杂的动作会打扰别人,请将这点牢记在心,尊重其他禅修者,自己便能成为合适的人。

 

五、食物


第五项是食物,适当的饮食有助于禅修。要谨记在心的是,不可能一直满足自己的嗜好。团体禅修有时规模相当大,为大家烹煮的食物要一起准备好,在此情况下,最好能接受团体所提供的任何食物。如果禅修者被食物不足或厌恶的感觉所困扰,方便的话,可以试着改正。

 

◎玛帝卡玛塔的故事


曾经有六十位比丘在森林里禅修,他们有一位非常虔诚的女居士玛帝卡玛塔(Matikamata)的护持。她试着去找出他们的喜好,并每天烹煮足量的食物供养他们。一天,她问这群比丘:在家众是否也可以像他们一样禅修。他们告诉她:「当然可以。」并指导她禅修。她欢喜的回去练习,持续禅修,即使在做饭或做家事时也从未间断,最后证得阿那含果6(Anagami)。由于过去所累积的功德,使她同时具有天眼、天耳通,可以看到远方的东西,听到远处的声音,以及能了知他人想法的他心通。


玛帝卡玛塔满怀喜悦与感激,心想:「我所了解的法真是殊胜,虽然我这么忙,每天要料理日常杂务,并为比丘们准备食物,我相信那些比丘一定比我更有成就。」她以天眼通观察六十位比丘的禅修状况,令她震惊的是,他们竟然无人获得观慧。「出了什么事?」玛帝卡玛塔纳闷极了。她以神通观察比丘们的情形,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并非地点的问题,也不是他们发生冲突,而是没有吃对食物!有些比丘喜欢酸的口味,有些喜欢咸的,有人喜欢辣椒,有人喜欢糕饼,有些则喜欢素食。由于他们教导她禅修,令她证果的感激之心,玛帝卡玛塔开始在饮食上满足每位比丘的喜好。结果,比丘们很快地都成为阿罗汉 7 (arahant)。这位妇女快速且高度的成就,以及她的智慧与奉献,给为人父母者与照顾者树立良好的典范—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人,无须放弃内观的修习。


-------------------------------------------


6  阿那含果(Anagami):或稱不來果,證得此果位的人將不再生於欲界,未來將在無色界入涅槃。證得此果的人,已斷除欲貪與瞋,但仍有一些如掉舉等微細的煩惱。


7 阿羅漢:完全覺悟、斷盡所有煩惱的人,心不再有任何苦受,不再以任何形式出生(不受後有),完全超越死亡,進入涅槃。


-------------------------------------------


我想谈一下素食主义。有些人认为素食才是道德,在上座部 8 佛教里,并不认为这作法能引导人对真理有特殊的理解。佛陀并未完全禁止食肉,只是为此制定某些规则,例如不能为满足个人的口腹之欲而杀生。提婆达多(Devadatta)曾要求佛陀制戒禁止食肉,但佛陀在深思后,拒绝了这项要求。


当时与现在一样,大多数人吃的是肉类与蔬菜混合的食物,只有婆罗门与高级种姓阶级的人是素食者。当比丘们托钵时,他们接受所有阶级的人供养,区分素食与肉食的供养有违托钵的精神;再者,不论是婆罗门或其他种姓的人,都可以加入僧团成为比丘、比丘尼,佛陀也同时考虑各种可能。因此,在修学佛法上,无须有素食的限制。当然,均衡的素食有益健康,同时出于慈悲的动机不吃肉,这也是良善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你的新陈代谢已适应肉食,或有健康需要必须吃肉,则不必有罪孽深重或有害于修行等想法。所以,一种无法由大多数人遵循的规则是无效的。

 

六、气候


第六项是气候。人类对气候有很强的适应力,不论多热或多冷,都可以找到让自己舒适的方法。当这些方法有限或无法取得时,禅修会受干扰。这时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温和的气候禅修。


-------------------------------------------


8  上座部(Theravada):意思是「長者的演說」,是以巴利語經典為根據的佛教,創立於斯里蘭卡,目前流傳在西方國家。


-------------------------------------------

七、姿势


第七项是姿势。在此谈论的是行、住、坐、卧四种姿势。坐姿对止禅 9 最有帮助,在马哈希尊者 10 的传统中,修习内观即以坐禅、行禅为基础。对禅修而言,一旦建立起动力,姿势就不那么重要,四种姿势中的任何一种都适合。初学者应避免卧姿与站姿。站姿会带来身体的痛苦—腿的压力与紧绷,这会干扰练习;而卧姿则会引发睡意。


看看你自己的情况,以上七种适合的环境是否已经具足。如果尚未具足,也许要做点调整以符合要求,如此你的禅修才会有进步。如果这些安排是为了让禅修进步,就不算是以自我为中心。


-------------------------------------------


9 止禪(samatha meditation):音譯為奢摩他,由專注而使心止於一處(注心一境),止禪是將心專注在一個所緣境上,由於所緣是個概念,這種修行可以讓心平靜,但無法生起觀慧。


10 馬哈希尊者(Mahasi Sayadaw, 1904-1982):緬甸的禪修大師,他在仰光主持塔他那耶塔(Thathana Yeiktha)禪修中心,此中心為緬甸其他禪修中心的模範。西亞多(Sayadaw):意指偉大的老師、教導禪修的比丘或寺院住持。


-------------------------------------------

 

方法五:运用过去有助于禅修的条件


(ReapplyingHelpful Conditions from the Past)


第五个增长五根的方法,是以禅相(the sign of samadhi)成就内观禅修。这来自过去良好禅修的「念」与「定」。我们都知道修行会起起落落,有时会居于定境的云端;有时可能会低落沮丧、充满烦恼,而无法觉知任何事情。运用禅相的意思是,当你在定境的云端或念力强时,要注意是什么导致这良好的禅修。你如何用功?有什么明显的细节在禅修中发生?下次遇到困难时,你会记得这良好的正念,并让它再度生起。

 

方法六:培养七觉支


( Cultivating the Factors that lead toEnlightenment)


第六个增长五根的方法,是培养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等七觉支。这些心所是产生觉悟的因素,当它们活跃时,有助于觉悟,或更接近觉悟。再者,七觉支属于所谓的圣道与果心(noble path and fruition consciousness)。在佛教,我们所说的心,是指特定的、剎那生灭的心,具有可辨识的特相 11 。

 

道心与果心(path and fruition consciousness)是相关的,是觉悟的经验,当心由有为法转到涅盘或无为法时,即生起道心与果心。这种心转移的结果,断除了特定的烦恼,因此,心已不同于往昔。为了创造道心与果心生起的因缘,了解七觉支的禅修者,可用七觉支来平衡禅修。当心沮丧时,以精进、喜与择法觉支来振奋它;当心太活跃时,则以轻安、定与舍觉支来使它平静。


禅修者可能会常常感到沮丧、气馁、失念,或觉得禅修糟透了,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以正念观察所缘境。此时他必须脱离这种状态,他必须寻找具有激励作用的事情,让心活跃起来。有个方法是:聆听精彩的开示可以带来喜觉支,也可以激起精进觉支;也可经由有关禅修知识来加深择法觉支。喜觉支、精进与择法觉知,是最能帮助我们面对沮丧与气馁的三个觉支。


当有激励作用的开示使喜觉支、精进与择法觉支生起时,你应该清楚的观察所缘境,所缘境会清晰的出现在心中。


-------------------------------------------


11 相(Lakkhana):一為別相,指身心明顯的特徵,可以直接體會,如動作、輕鬆等;一為共相,指所有物質共有的特徵,如無常、苦、無我。阿毗達磨將「相」視為可辨認的特徵。


-------------------------------------------


其他时候,禅修者也许有不寻常的经验,或因其他原因而沉溺在愉快、狂喜、欢乐中,心变得活跃和过度亢奋。禅修时,可以看到有的禅修者眉开眼笑,走起路来飘飘欲仙。由于过度精进,心会悄悄溜走,无法专注在当下所发生的事情上,如果注意力接触某个所缘,它会立刻离开原来的所缘。


倘若你发现自己极度兴奋,则必须以轻安觉支、定与舍觉支来恢复平静。首先是了解自己过度精进,心想:「没什么好急的,我应该平静的坐着,并且以清明的觉知来观察。」这会增长轻安觉知。当精进已稳定时,即可致力于定。最实用的方式是缩小禅修的范围,不要观察太多目标,专注在少数目标上,心会很快恢复正常,放慢步调。最后,采取舍的态度,以此想法来抚慰心:「禅修者没有偏好,没什么好急的,对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事,是观察所有发生的事,不论好坏。」


如果你可以维持心的平衡,不亢奋,并从沮丧中振作起来,智慧很快便会生起。


事实上,有能力在禅修时调整不平衡的人,就是位合格的禅师。若禅师能在小参时,把学生的状态都记录下来,则可以辨认并纠正许多禅修者易犯的毛病。我想提醒所有禅修者,禅修时,有哪里出问题时,千万不要气馁。禅修者就如同婴儿或小孩,我们都知道,婴儿要经历许多成长阶段,当从一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时,必须经历许多心理与生理的剧变。他们会十分烦躁且难以照顾,不时的呜咽或嚎啕大哭,没有经验的母亲,在这期间也许就会为孩子感到担忧。事实上,婴儿如果未经历这种痛苦,便无法成长,他的苦恼通常是成长的征兆。因此,如果你感到练习失败,不要忧虑,你也许像小孩一样,正从一个成长的阶段过渡到另一个成长的阶段。

 

方法七:勇猛精进


(Courageous Effort)


第七个增长五根的方法是勇敢的精进练习,甚至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以便能持续不断的禅修。这指我们对身体的关注比平常来得少,与其花时间装扮自己,或满足欲望,不如致力于禅修。虽然现在我们觉得生气蓬勃,但当我们去世时,身体便毫无用处。尸体有什么用呢?身体就像脆弱的容器,只能在未受损时使用,一旦它掉落地上,便毫无用处。


当我们活着,仍相当健康时,有幸能禅修,让我们在身体还未成为无用的尸体前,试着从身体中萃取珍贵的本质!当然,我们的目标并非延缓这个结果,只要还能继续禅修,仍应注意身体健康。你也许会问,我们能从身体中萃取什么珍贵的本质?曾有个科学研究,测定人体组成物质(铁、钙等)的市场价值。我相信一定不值一美元,萃取所有这些元素的成本,一定比这全部价值大好几倍。未经萃取过程,尸体除了为土壤施肥之外,便毫无价值。如果死者的器官可以移植到活人身上,那是很好的,但是当身体成为无价值的尸体,就已经迟了。


身体可视为垃圾场,是充满污秽、令人作呕的不洁之物。对缺乏创造力的人来说,在垃圾场里,即使可找到某些东西,他们也会觉得毫无用处;然而,有创意的人则了解资源回收的价值,他会去除那些东西的脏臭,清洗干净后,便可再利用,现在就有许多描述作回收生意而成为百万富翁的故事。我们可透过修行佛法,从这称为「垃圾堆」的身体萃取出黄金。这黄金的形式是「戒」,指行为的净化,使人的行为变得温顺且有教养。在进一步的萃取之后,身体会产生信、精进、念、定、慧等五根,这些是透过禅修,由身体萃取出的无价珍宝。


五根增长之后,心就不再受贪、瞋、痴的支配。当心不再有这些痛苦与烦恼,便能体验微妙的、非金钱可买到的快乐与平静。他会变得平静、温柔,旁人也会感到振奋。任何人都能了解,内心的痛苦,不会如我们所愿消失。谁不曾在沉迷时,与那会害人的欲望搏斗?可有人不曾在暴躁、乖戾的情绪中,希望转为快乐与满足?可有人无法体验困惑的痛苦?根除痛苦与不满是可能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容易。心灵的功课是严苛的,也是有收获的,然而,我们不应因此而气馁。观禅的目标与结果,可让我们免除各种的身心苦恼,如果你渴望这种解脱自在,应该高兴有机会来禅修。现在就是开始努力的最佳时机,如果你还年轻,应该庆幸拥有良好的状态,因为年轻人最有精力来禅修;如果你年纪比较大,可能体能较差,不过,也许你因看透生命而获得智慧,例如了解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预期。

 

心生迫切感


( Urgency Seized Me )


佛陀时代,有位来自富裕家庭的年轻比丘,年轻健壮的他,出家前享受各种娱乐。他很富有,也有众多亲友,财富让他拥有各种嗜好。然而,他放弃这一切而寻求解脱。有一天,国王骑马经过森林,遇见这位比丘,国王说:「尊贵的比丘!你年轻健壮,正值青春,又生在富裕的家庭,有许多享受的机会,你为何要离家,穿上僧袍,过隐居的生活呢?你不觉得寂寞吗?不会觉得厌倦吗?」这位比丘答道:「哦!伟大的国王,当我听到佛陀的开示,心中生起迫切感,我希望在死前,及时从身体中萃取珍宝,所以,我放弃了富裕的生活而穿上僧袍。」


如果你还没有宁舍身命的迫切感,尚未被说服去禅修,佛陀的话或许对你有所帮助。佛陀说人应该要了解整个有情世间,其实是由不断生灭的心法与色法所组成,它们不会在一剎那中停留,它们不断变迁,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在这样的身心生灭现象中,就会知道无法阻止它们发生。当我们年轻时,希望能快点长大;当老去时,却又陷入不可逆转的衰老中。


我们希望身体健康,但这希望无法保证实现,我们一生都会被疾病、受伤、疼痛、不适所苦。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人都会死。死亡与我们的希望相反,我们无法避免死亡,死亡迟早会来临。没有人可以保证我们成长、健康与长生不老,人们却拒绝接受这事实,老年人希望看起来年轻,科学家发明各种疗程来延缓人类老化的过程,他们甚至试着要让人起死回生!当生病时,我们服药来让自己感到舒服,但即使痊愈后,还会再生病。我们无法逃避年老与死亡。这是有情众生的主要弱点:众生缺乏保障,没有可以避开年老、疾病与死亡的安全庇护所。看看其他众生,看看动物,而最重要的是看看自己。


如果你深入禅修,对这些事实就不会感到意外。如果你能看见心法与色法如何剎那、剎那生灭,便会了解没有任何庇护所可以让你逃避,你没有任何保障。然而,如果你尚未领悟这点,也许思考生命的无常能引发迫切感,激发想禅修的动力。观禅可以引领你到一个超越这些恐惧的地方。


另外,有情众生还有个很大的弱点:没有财产。这听起来也许有点奇怪,我们一出生,立刻开始吸收知识,获得证书。大多数人找到工作,然后以薪水购买很多物品,称它们为「自己的财产」。如果财产真正属于我们,我们就永远不会与之分开;如果我们能恒久拥有,那么,它们还会破碎、遗失或遭窃吗?人死亡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带走,一切所获得、累积、储存的东西都会留下来,所以说一切众生都没有财产。我们所有的财产都会在死亡那刻留下。


财产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不动产:建筑物、土地与房地产等,这些暂时属于你,但在你死亡时必须留下它们。第二种是动产:椅子、牙刷与衣服,这是你四处旅游时带着走的东西。接着,还有知识、艺术、科学,以及你赖以维生的技术和其他知识。只要我们的身体处于良好状态,这知识财产便不可或缺,然而,也不保证它们不会遗失。你也许会忘记所知道的事,或由于政府的命令及其他不幸事件,让你无法发挥专长。若你是外科医生,有可能严重跌断手臂,或因安宁遭到破坏,而神经质到无法维持生计。


没有任何财产可带来保障,更遑论下一世了。如果我们了解,人无法拥有任何东西,而生命如此短暂,那么,当不可避免的事发生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平静许多。

 

我们唯一的财产


( Our Only True Possession )


无论如何,某些东西会跟随人类穿越死亡之门,这就是业(kamma):行为的结果。我们的善恶业会如影随形,即使想摆脱也无法如愿。相信业是你唯一的财产,会生起想去修习佛法的强烈渴望。你会了解善行是自己未来快乐的投资,而恶行则会回报在自己身上。因此,你会基于善意、慷慨、仁慈等崇高的想法来行事,会捐款给医院与那些因不幸而受苦的人。你会扶持家人、老人、残障者、贫困者、朋友,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你会希望以纯净的行为、温顺的言行来创造更美好的社会。


由于你致力于禅修,并平息心中生起的烦恼,且造就一个安和的环境,你会经历内观的各个阶段,最后达到终极的目标:究竟解脱。所有有功德的行为—布施、持戒、禅修等,将如影随形的跟随你到死后。不要停止增长这些善法!


我们都是渴爱、欲望的奴隶,贪得无厌,一旦我们获得某些东西,会不如想象中满意,于是又去试其他东西。就好像用捕虫网来舀水一样,众生无法满足欲望,欲望永远无法满足,如果我们了解这真理,便不会寻求满足。因此,佛陀说知足是最大的财富。有个故事说,有位编织篮子的人,他很单纯,喜欢编织篮子,吹吹口哨、哼哼歌,一天就在快乐工作中度过了,晚上回到小屋就寝,一觉到天明。有天,一位富翁经过,看见这位贫穷的编织工人,生起一股悲心,并给他一千元。他说:「拿去吧!去好好享受一番。」这位编织工人感激的收下钱,他这生中从未看过一千元。他回到那摇摇欲坠的小屋中,不知要把钱放在那里,小屋太不安全了,他担心强盗,甚至担心老鼠会啃食它,于是整夜无法成眠。第二天,他带着一千元去工作,但无法哼歌或吹口哨,因为他非常担忧这笔钱。那晚他再度失眠,隔天一早,便把这一千元还给富翁,对他说:「把快乐还给我吧!」


你也许会以为佛教不鼓励追求知识或证书,或辛苦工作赚钱,让你可以养活自己、扶持家人与朋友,并为团体奉献。不然!当然要利用你的生命与聪明才智,以合法与诚实的方法来获得。重点是要对你所拥有的感到知足,不要成为欲望的奴隶,这才是佛陀的教诲。思考众生的弱点,便可以在年老多病,无法修行时,在离开这无用的尸体之前,从身体与生命中获得最多。


如果你勇猛精进的禅修,不执取身体或生命,你可以培养出使人解脱的精进,并完成禅修更高的阶段。如此无畏的态度,不仅包含在第七个培养五根的方法里,也包含在第八个方法中。第八个方法是面对痛苦时的耐心与坚忍,特别是身体的苦受。所有禅修者都熟悉禅坐时生起的不舒服感,心因反应苦受而生的痛苦,以及因必须不断练习,而生起的心苦。


一小时的禅坐有很多事要做。首先,你要尽量专注在最初的所缘境上,对散乱的心来说,这种限制与控制是非常有压迫感的。保持专注的过程会变成一种限制,这种心的限制(抗拒控制)是一种痛苦。当心充满抗拒,身体通常会跟着反应,紧张生起,很快你就会有苦受。有了抗拒和加在其上的痛苦,你有相当的苦差事要做哦!你的心受到限制、身体紧绷,你对观察身体的疼痛失去耐心,现在你的心完全疯狂了,也许充满厌恶与盛怒。现在你的痛苦有三重:心最初的抗拒、身体的痛苦,以及色身的苦所导致的心苦。

 

方法八:耐心与坚忍


(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


第八个增长五根的方法是以耐心与坚忍来观察痛苦。如果你无法以耐心来面对它,贪、瞋等烦恼便会生起。「哦!我恨这痛苦!但愿我能回到五分钟前美好舒适的状态。」在贪、瞋生起,并失去耐心时,我们的心也会变得混乱迷惑,此时,没有任何所缘是清楚的,也无法看到痛苦的本质,你会认为疼痛就如刺一般,是禅修的障碍,也许想变换姿势,好让自己更加专注。如果这种动作变成习惯,你会失去进步的机会。身体静止不动,是心平静与安宁的基础。


不停的动,的确是避免疼痛的好方法。疼痛也许就在鼻子正下方—经验中最明显的部位,如果你移动身体,故意忽视它,便失去了解痛苦的绝佳机会。事实上,打从我们出生开始,就与疼痛一起生活,它与我们的生活如此接近,为什么要逃离呢?如果疼痛生起,将疼痛视为是了解某件熟悉东西的绝佳机会。


当你不再禅修时,可练习以耐心对待苦受,特别是专注于某件感兴趣的事。假设你是个爱下棋的人,你坐在椅子上,非常专心看着棋盘,对手刚下了一步极漂亮的棋,将你一军。或许你已在椅子上坐了两个小时,但丝毫不觉姿势受到限制,因为你希望找到脱困的方法。你的心完全沈浸在思考,如果真的感觉疼痛,你也会完全忽略,直到达到目的为止。更重要的是,在禅修时培养耐心,比下棋更能培养高层次的智慧,也能让我们脱离困境。

 

对治疼痛的方法


( Strategies for Dealing with Pain )


洞察现象(phenomena)的本质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发展定的程度,心愈定,愈能了解实相。当人在觉知苦受时更是如此,如果定力较弱,就无法感觉到身体的不舒服;而在定力加深时,即使最轻微的不舒服都会很清楚,它会被夸张的呈现。大多数人都像近视一般,察觉不到这种感觉。没有定的眼镜,这世界显得模糊,难以辨认;当你戴上定的眼镜,一切变得清楚了,不是因为所缘改变,而是视觉变敏锐了。


当你用肉眼看一滴水,看不到什么;如果把它放到显微镜下,会看到有很多东西在蠕动,你会被水吸引住。如果你能在禅修中戴上定的眼镜,你会很惊讶,疼痛的地方竟发生很多变化。定愈深,你对疼痛的了解也愈深刻。你会愈来愈着迷于自己所看到的,也愈来愈清楚的看到这些苦受不断变化,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减弱、增强、变化,定与念愈来愈深、敏锐。偶尔,当这场表演变得精彩绝伦时,会突然结束,好像戛然落幕一样,疼痛便奇迹般消失了。


没有足够勇气与精力来面对疼痛的人,便永远无法了解其中的潜力。我们必须培养勇气来面对痛苦,让我们学习不逃避痛苦,直接面对。当疼痛生起,第一个方法是把你的注意力直接朝向它,试着观察它的核心。看疼痛只是疼痛,持续不断的观察,试着到它的表面之下,这样你就不会有反应了。也许你很努力尝试,但渐渐感到疲劳,疼痛会使心力交瘁。如果你无法维持相当的精进、念与定,那就是撤离的时候了。


第二个处理疼痛的方法是和它一起游戏。你观察疼痛,然后稍微放松,注意力仍放在疼痛上,但要放松念与定的强度,让心休息一下。然后尽可能观察疼痛,如果不成功,再撤离一次。如此进进出出,前后二至三次。如果疼痛还很强烈,而你发现虽然有这些方法,心仍然紧绷,便是投降的时候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变动姿势,而是要转换专注的对象。完全忽略疼痛,将心放在腹部的起伏,或最初的所缘上,试着专注其上,就能将疼痛阻隔于觉知之外。

 

治疗身心


( Healing Body and Mind )


我们必须克服胆怯的心,只要你有勇士般的心力,便可藉由了解疼痛的本质来克服它。禅修时,身体会生起许多难以忍受的感觉,几乎所有禅修者都会发现,身体老是不舒服,并藉由定而增大。在密集禅修期间,疼痛经常来自旧伤、幼时的不幸,或过去的慢性病显现出来,而目前或最近的疾病会突然变得严重,如果上述两者发生在你身上,可说幸运之神降临了。你有机会经由自己的勇猛精进,来克服疾病或慢性疼痛,而无须服用任何药物。许多禅修者透过禅修,便完全克服他们的疾病。


大约十五年前,有位多年来为胃疾所苦的人,当他去检查时,医生说他有个肿瘤,必须开刀,但他害怕手术失败致死。为免一死,他决定小心行事,心想:「我最好去禅修。」他在我的指导下禅修,很快就感到许多疼痛,最初并不严重,但随着禅修的进步,且达到「苦随观智」时,他有如酷刑般难以忍受的剧痛。他告诉我这些情况,我说:「你当然可以随时回家看医生,然而,为什么不多待几天呢?」他考虑后,觉得自己还是没把握从手术中生还,所以决定留下继续禅修。他每隔两个小时,吃一茶匙的药,偶尔疼痛处于优势,偶尔他战胜疼痛。这是场两败俱伤的长期抗战,但他有极大的勇气。在禅坐期间,疼痛是如此剧烈,他的身体不停颤抖,衣服被汗水浸湿。胃里的肿瘤愈来愈严重,压迫感也益发强烈。当他看着胃时,胃的概念突然消失,剩下意识与疼痛,这非常痛,但也异常有趣。他持续观察,只有专注的心与益发难受的疼痛。最后,有个如炸弹般的大爆炸发生了!他说甚至可听到巨大的声响,之后一切都结束了。他从一身是汗的禅坐中起来,触摸腹部,那个曾因肿瘤而突出的部位,已没有任何东西,他痊愈了!他完成了禅修,并对涅盘有所体悟。


不久,他离开中心,我请他告诉我医生对这胃部问题的看法,医生对肿瘤消失感到震惊。现在,他可以忽略遵循了二十年、严格的饮食控制,他充满活力,拥有健康,甚至连医生都成为内观禅修者呢!


我遇到无数患有慢性头痛、心脏病、结核病,甚至癌症与早年受过重大伤病的人,其中有些人被医生宣告不治,他们都经历过巨大的痛苦,但以坚忍不拔的精进来禅修,最后痊愈了。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藉由坚持的勇气来观察痛苦,并深入了解实相,最后获得观智。你不应该因为苦受而感到沮丧,要有信心与耐心,坚持不懈,直到了解生命的实相。

 

方法九:继续禅修,直到究竟解脱


第九也是最后一个增长五根的方法,是一种心的特质,可以让你一直向着道路尽头走去,不会走上岔路或放弃。你禅修的目标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受戒、定、慧三学的训练?重要的是要了解禅修的目的,而更重要的是,要诚实面对自己,因此,你会知道自己致力于该目标的程度。

 

善行和我们的最高潜能


( Good Deeds and Our HighestPotential )


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戒」。我们有机会出生为人,知道自己在这世上的存在是因善行的结果,我们应该努力发挥人性高度的潜能。「人道」一词的正面涵意是大慈悲。如果所有的人类都渴望实现这个品质,不是很好吗?如果人可以培养慈悲心,那么,过和谐而有益健康的生活就很容易了。道德是奠基于体谅一切有情的感受上,人的行为若合乎道德,不仅对他人无害,也可让自己无憾。我们应避免会造成不幸后果的行为,并走在善行的路上,这可让我们永远脱离悲伤。


业是我们唯一真实的财产。如果你能将此视为你的行为、修行与整个生命的基本原则,对你是很有帮助的。不论善恶,业都会在此生、下一生如影随形的跟着我们。如果我们表现善与和谐的行为,在此生便能受人尊崇,智者会赞美、喜欢我们,我们也可期待未来能拥有良好的环境,直到证入涅盘。


做出恶的或不善的行为,在这一生就会蒙羞,声名狼藉,智者会谴责我们,而未来我们也无法逃避恶果。


业能带来善恶的果报,这点可用食物来比拟。有些食物是合适的、健康的,而其他的则对身体有害。如果我们了解什么食物是营养的,若能适时适量,那么,便可以享有长寿健康的人生。反之,如果我们食用不健康且有害的食物,则必须忍受其后果,也许会生病,因而受很大的苦,甚至死亡。

 

美善的行为


( Beautiful Acts )


布施可以减轻心中的贪,五戒有助于控制情绪与非常粗重的贪、瞋。持戒使心在一个范围内,不会从身体或言语显露出来。若能完全持戒,你可能是位德高望重的人,但内心也许还被突发的不耐烦、瞋恨、贪婪与狡诈所折磨。因此,下一步就是「修习」(bhavana)。Bhavana 意指培养特别的善心。「修习」首先是防止不善心生起,其次是在不善心不生起的情况下,培养智慧。

 

禅定之乐及其缺陷


( Blissful Concentration and its Flaws )


修习止禅(Samatha bhavana)有使心平静和远离烦恼的力量。它会抑制烦恼,让烦恼无法生起。修习止禅并非佛教所独有,你可以在其他宗教中找到,尤其是印度教。值得赞叹的是:禅修者在专注于所缘境时,完成心的净化,达到高度的喜、乐、轻安。有时透过这些喜、乐等,甚至能开发出神通。然而,止的成就并非意味着人可以领悟心法与色法的本质。烦恼只是被压抑,并未根除,心仍无法观察实相的本质。因此,禅修者并未从轮回中解脱,可能还会在未来陷入痛苦的状态。人可以从定中获得很多,但仍会失去。


佛陀证悟后,有四十九天在菩提伽耶享受解脱的喜乐。然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向他人宣说这深奥微妙的真理,他看看四周,发现这世间充满了烦恼,人们迷失在黑暗深处,他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多么重大。而后,他想起有两个人很能接受他的教法,他们的心清净无染,他们是他以前的老师—阿罗逻迦蓝(Alara the Kalama)与优陀罗罗摩子(Udaka theRamaputta)两位仙人。由于禅定的成就,他们各自有许多追随者,佛陀曾分别跟他们学习,但后来了解自己所寻求的,并非他们所能教导。这两位仙人的心都非常清净,阿罗逻迦蓝已到达第七阶段的禅定 12 ;而优陀罗罗摩子则达到第八阶段或更高的禅定,他们能远离烦恼,甚至在没有禅定时也是如此。佛陀只要与他们说几句重要的法(Dhamma),他们必然会完全觉悟。


正当佛陀准备去找他们时,一位由天界来的天人告诉他,两位仙人都已过世了。阿罗逻迦蓝七天前去世,而优陀罗罗摩子则在前一夜去世。他们两位都出生在无色界的梵天,那是个只有心法存在,而色法不存在的地方,因此他们没有耳朵可听,无眼睛可看,也无法看到佛陀或听闻「法」。既然与老师晤面与聆听佛法,是发现正确修行方法的两条道路,那么,这两位仙人便错失了完全觉悟的机会。佛陀说:「他们蒙受巨大的损失。」


-------------------------------------------


12 禪定的階段分別是: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等四禪八定。


-------------------------------------------


使人解脱的观禅


( Liberating Intuition )


止禅到底缺少什么呢?它无法让你了解实相,所以,我们需要观禅。只有了解心法与色法的本质,才能使人从自我、「人」或「我」等概念中解脱。若未透过觉知的过程而领悟,就无法从这些概念中解脱。只有了解因果的生灭过程,看到心法与色法的因果关系,才能从「事物是无因而生」的无明中解脱。只有当看到现象的快速生灭时,才能从凡事都是恒常的、坚实的无明中解脱出来。只有以直觉的方式体验过苦,才能学到生死轮回不值得执取。当了解心法与色法是依据自然法则生灭,没有「人」或东西隐藏在背后时,才能将「无我」铭记在心。


除非你经历过各种阶段的内观,最后证入涅盘,才会了解真正的快乐。以涅盘作为修习的终极目标,你应该勇猛精进,不要停止、放弃,在达到最终目标之前绝不退却。


首先你要确立自己的禅修,将心专注在最初的所缘境,然后一再的回到这所缘上。你设定行禅与坐禅的程序,自己走在道路上,勇往直前,这称为发动精进(LaunchingEnergy)。即使障碍生起,你也要坚忍不拔的克服所有障碍。如果你感到疼痛,要克服胆怯的心;如果感到厌烦,并开始打瞌睡,要提起精神,不再懈怠,不会退却,这称为出离精进(Liberating Energy),你知道你要往这条路走下去,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接下来,当你克服困难,也许会发现自己处在顺境中,你不会因此自满,而会进入下一个阶段,精进使心愈来愈振奋,这是不会减弱的精进,只会持续进步,引领你到达渴望的目标,这称为「勇猛精进」(Progressive Effort)。


因此,第九个增长五根的方法是运用精进,使自己不会停止,不犹豫,不放弃,不退却,直到达到最终目标为止。当你走在这条路上时,好好利用上述的九种方法,则五根(信、精进、念、定、慧)必能增长,最后它们会引领你到达解脱。


我希望你们能检视自己的修行,如果发现少了某些方法,好好利用上述讯息,使自己受惠。


请勇往直前,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叁、以正念剑,破十魔军


13
禅修可以看作是善心与不善心之间的战争。处于不善这边的是烦恼的力量—即我们所知的十魔军(The Ten Armiesof Mara),巴利语 Mara(魔罗,恶魔)意指能夺命者,他是扼杀美德与生命力的化身,他的军队早已严阵以待,准备攻击所有的行者,甚至在佛陀成道之夜,也想要战胜佛陀。


《经集》(Sutta Nipata)中有一段佛陀对魔罗说的话:「爱欲是汝第一军,不乐第二军,饥渴第三军,渴爱第四军,惛眠第五军,怖畏第六军,疑惑第七军,伪善骄慢第八军,恭敬、利、名誉,邪行得名声(第九军);称赞自己,贬损轻蔑他人(第十军)。魔罗!此是汝魔军,黑魔之军阵,无勇者不胜彼,获胜得快乐。」 14


为了克服心中黑暗的力量,我们要修习四念处禅修法(satipattthana vipassana meditation),它能给我们正念之剑,以及攻击、防御的战术。在佛陀的例子中,我们知道谁赢得了胜利。现在,哪一边会战胜你呢?


13  此章的標題是The Ten Armies of Mara。


14  此數句乃出自《經集》中的<大品>第二經《精勤經》(Padhana-sutta)。

 

第一魔军:爱欲


( Sense Pleasure )


爱欲是第一魔军。由于过去在欲界的善行,我们再度投生在这个世界,这里如其他欲界众生一样,面对各种动人的感官所缘。甜美的音声、芬芳的香气、美好的观念,以及其他令人愉快的外境触动着我们的六根门,遇到这些外境的结果是生起欲望。令人愉悦的外境与欲望是爱欲的两个基础。


我们对家庭、财产、职业和朋友的执着,也构成这第一支军队。通常对有情众生而言,这是很难征服的军队。有些人藉由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离开家庭与所有执取的东西,来与它作战。在密集禅修时,禅修者暂时离开家庭、工作,来与那些系缚我们的魔军战斗。


在你禅修的每一刻,特别是密集禅修时,你远离许多令人愉悦的事物,在这有限的范围内,你会发现,自己环境中的某些部分比其他部分要来得令人欢喜。这时,认出你正在应付的魔罗(你解脱的敌人)是有帮助的。

 

第二魔军:不满


( Dissatisfaction )


第二支魔军是不满于梵行,特别是针对禅修。在密集禅修时,你会发现自己的不满与厌烦:坐垫的硬度或高度、供给的食物,以及禅修期间的任何事物。有些问题会突然出现,使自己无法沈浸在禅修的喜悦中,你可能会觉得禅修出了差错。


为了与这些「不满」战斗,你必须成为喜乐的人,好乐佛法,并献身于佛法。一旦找到并运用正确的修行方法,你会克服这些障碍,此时,喜乐自然会从定中生起。这时,你会了解禅悦远胜于欲乐,这就是喜乐的人的看法。然而,假如你的练习不够彻底与慎重,那么,你便无法发现佛法微妙之处,而会嫌恶在禅修时生起的困难。那么,魔罗就会是胜利者。


再说一次,克服修观的困难如同战争,行者要进攻、防御,全凭他的能力而定。倘若他是强悍的战士,就会进步;如果他比较懦弱,可能会暂时撤退,但不要慌乱或漫无目的的撤退。更明确的说,这种撤退是有计划的,是以聚集力量,最后获胜为目标。


有时对环境或其他禅修的资具感到不满,不一定全然是魔罗的错,不完全是因为心到处乱跑而引起,然而,不满会妨碍禅修的进步。为了禅修,某些生活必需品必须是适用的,禅修者必须有适当的居所与饮食,以及种种协助。满足了这些需求,他们才能全心全意禅修。


适当的环境需求,是九种增长五根的方法中的第四个,在前一章已有详尽的讨论。如果在禅修环境中发现有所不足,确实会妨碍禅修,那么,采取一些行动来修正是必要的。当然,你要对自己与他人诚实,确定你没有屈服于第二魔军。

 

第三魔军:饥渴


( Hunger and Thirst )


食物是个问题吗?当第三魔军饥渴再度袭击时,也许行者只需克服对食物的欲求与不满足。在古代,乃至现代,比丘与比丘尼的食物是依赖在家信徒的布施。比丘的习惯是每天到护持他的村落托钵,有时他可能住在偏远的地区,只从小聚落中的几个家庭获得所有的食物,他的需求不一定每天都会得到满足,在家的行者也是如此。


在密集禅修时,食物不会全部与家里的相同,不会有你喜欢的甜食,或习惯的较酸、较咸与重口味的食物。由于缺少这些味道,你的心受到干扰而无法专注,也因而无法看到法。在俗世也是如此,一个人可以花许多钱在餐厅,却不喜欢那些菜肴。事实上,人们很少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不但对食物感到饥渴,也为衣服、娱乐,或新奇兴奋的活动感到饥渴。这饥渴的想法与人们的需求有关。


如果你很容易满足,那么,采取对所有获得的东西都感恩的态度,第三魔军就不会干扰你了。人不会总是随心所欲,但可以处在有益而适当的环境中。假如你努力专注在禅修中,你便能品尝到真正的法味,那会令人感到无比的满足。此时,第三魔军在你眼中就像玩具兵一样了。


饥渴是很难适应的,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任何人都不喜欢。当它们攻击时,如果没有正念,必然会开始打妄想。你会为了获取想要的东西而提出许多理由:是为了禅修啊!为了心的健康,为了帮助消化。然后,到处攀缘,以获取渴望的东西,身体也陷溺在追求渴望中。

 

第四魔军:渴爱( Craving )


渴爱是魔罗的第四支军队。有时,比丘可能在托钵结束时,钵尚未装满,或还未获得适合他的食物,他可能决定继续托钵,不回僧院去。这是尚未试过的新路线,在这条路上可能会获得渴望的珍馐,这新的路线可能很长。不论是否为比丘,人们可能很熟悉这种状态,渴望先出现,然后计划,接着四处奔走去获得它。这整个过程可能会让身心俱疲。

 

第五魔军:昏沉睡眠


( Sloth and Torpor )


如此,第五魔军昏沈睡眠就前进了。昏沈睡眠造成的困难值得详述,因为它们总是出人意表。巴利语 thina 意为昏沈,实际上指怯弱的心:畏怯、退缩、粘着与染污的心,无法专注在禅修的所缘上。昏沈会让心怯弱,也会引起身体的虚弱,懒散的心让你无法端身正坐,行禅也会变得曳步而行。昏沈意味缺少如火燃烧般的精进。心变得顽强粗重,缺乏灵敏度。


虽然禅修者开始时很精进,但仍会昏沈,因此需要额外的精进来去除它。心的力量至少有部分受到阻碍,精进、念、寻与触等善心所都被怯弱的心所覆盖,它们的功用因此变得迟钝,这种情况称为昏沈睡眠(thina middha)。thina 是昏沈,而 middha 是睡眠。禅修时,无须区别昏沈与睡眠,我们已熟悉心的状态了。昏沈是受限制的状态,就如监禁在极小的囚房,任何善心所都无法自由活动。昏沈与睡眠之所以合称为「盖」,是因为它是善心所的障碍。最后,魔罗的第五支军队能让禅修完全停顿。眼皮有颤动的感觉,头突然向前倾……我们应如何克服这讨厌的状态?


有一次,当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在森林中禅修时,昏沈睡眠生起,他的心畏怯、退缩,像块冷冻而坚硬的奶油一样无法使用。此时,佛陀深入观察他的心,看到他的困境,向前对他说:「我的孩子,摩诃目犍连!你是不是昏昏欲睡?想打瞌睡?」尊者回答:「是的,佛陀!我正在打瞌睡。」佛陀说:「听着,现在我要教你克服昏沈睡眠的八种方法。」

 

保持清醒的八种方法


( Eight Ways to Stay Awake )


第一个方法是改变态度


当昏沈时,人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那么想睡,在这里迷迷糊糊的坐着,对我毫无益处,或许我可以躺个一分钟,恢复体力。」只要你接受这种想法,昏沈睡眠就会受到鼓舞而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如果他毅然决然的说:「我要坐到昏沈睡眠消失,如果它再生起,我不会让步!」这是佛陀所谓「改变态度」的意思,这样的决心为克服第五魔军打下基础。


另一个改变态度的时机是,当禅修变得容易且平稳时,你能跟上腹部起伏的速度,且无须太精进就可以观察得很好,你会松懈下来,向后坐,冷静的看着腹部的起伏。由于放松,昏沈睡眠便悄悄生起。果真如此,你应该试着加强正念,更专注的看着腹部的起伏,或增加禅修的所缘。


有个增加所缘的特别技巧,这比简单的观察腹部需要更多的精进,因此也有重振活力的效果。要默念:「起、伏、坐着、接触。」当默念「坐着」时,将觉知转移到整个身体坐着的感觉;默念「接触」时,则将焦点放在接触一个或多个小区域的感觉,每个区域大约铜板大小。臀部是适合观察的区域,在默念「接触」时,你要一直回到所选择的同一个区域,即使你无法总是对那里有感觉。


昏沈愈严重,你就需要更多的接触点,最多到六个左右。在不断练习观察触点后,将注意力拉回腹部,并开始重复默念。这个改变相当有效,但并非绝对可靠。


第二个消除昏昏欲睡的方法,是去思考能激励自己的经文,试着思考它们的深义。也许你曾在夜里醒着躺在床上,深思某些事件的意义,若能如此,你会了解佛陀所说消除昏沈睡眠第二个方法的功能。


在佛教心理学中,有专门用语来分析思考的构成要素,其中一种即是寻(vitakka)心所。它有开启心,并使之清新的能力,也是消除昏沈睡眠的方法。


第三个对治昏沈睡眠的方法,是大声念诵那些相同的经文。如果是在团体中禅修,你的声音自然应该只大到自己听到就好。你的心若仍未振作,就要用较激烈的方法,拉耳朵或摩擦手掌、手臂、两腿与脸部,这样能刺激血液循环,稍微提振精神。假如仍昏昏欲睡,那么就很有正念的起身,去洗脸,也可点眼药水来提振精神。若这个方法失败,那么建议你去注视光亮的所缘,如月亮或灯泡,这可以使你的心明亮起来。清净的心即是一种光,有了它,你可以重新尝试,自始至终清楚的观察腹部的起伏。


如果每个技巧都无效,那么,你应该保持正念试着轻快的行禅。最后,适度的投降即是就寝。如果昏沈与睡眠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原因可能是便秘,果真如此,就要考虑温和
的通便。

 

第六魔军:怖畏


( Fear )


魔罗的第六支军队是畏惧与怯懦,它攻击在偏远地方修行的禅修者,特别是受到昏沈与睡眠的攻击,而缺少精进力时。勇猛精进能驱除畏惧,对佛法清楚的了解也能排除恐惧,因为它会带来精进、念与定。


佛法是在地球上可获得的最大保护,对佛法要有信心,要修习佛法,佛法是畏惧的特效药。持戒可确保人在未来拥有良善而喜悦的环境;修习禅定者的精神苦恼较少;而修慧则可引导人迈向涅盘:超越所有恐怖、危难。修习佛法才是真正在照顾、保护自己,而且扮演自己最好的朋友。


畏惧是愤怒衰弱的表现。你无法面对问题,因此等待机会逃离。如果你能以开朗放松的心,直接面对问题,畏惧就不会生起。在密集禅修时,不识佛法的禅修者,在与其他禅修者或老师联系时,会感到畏惧,缺乏信心。


例如,有些禅修者极昏沈,他们在五个小时的禅坐中都在睡觉,一整天里可能只有几分钟有清楚的觉知。这样的禅修者,若与那些总是能进入深定的禅修者比较,会觉得自己比较差、胆怯且困窘。在缅甸,昏沈的禅修者偶尔会偷偷溜走几天,会逃过小参,有些人就偷偷溜回家了。他们就如未做作业的学童一样。假如这样的禅修者能勇猛精进,他们的觉知就会变得有如太阳般炽热,让昏睡的乌云蒸发消失,那么,他们就可以勇敢的面对老师,乐于报告他们在修习佛法时亲自所见。


在禅修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要鼓起勇气诚实的向老师报告。有时禅修者会觉得自己的禅修陷入困境,事实上是渐入佳境。一位值得信赖又有资格的老师,可以帮助你克服这些不安全感,同时你也会以精进心、信心来修习佛法。

 

第七魔军:疑惑


(Doubt)


昏沈睡眠或许是禅修者怀疑自己能力的唯一理由,疑惑是魔罗的第七支军队:令人恐惧的军队。当禅修者从禅修时偷偷溜走,他可能会失去自信,若反复思量情势,通常无法进步。相反的,疑惑会生起,并慢慢扩大,首先是自我怀疑,然后怀疑修行的方法,甚至怀疑老师。例如:老师有能力了解这种情况吗?也许这位禅修者是个特例,需要特别的指导;怀疑其他的禅修者叙述的经验一定是虚构的。因此,对禅修时可以想到的每个方面都变得半信半疑了。


第七魔军 vicikiccha(疑)的意义比「疑惑」一词更多,它是由于臆测而使心疲惫不堪的状态。例如,被昏沈睡眠所攻击的行者,便无法集中注意力来培养直觉的观智。假如这样的行者保持正念,他也许可以直接观察到名色,并看到两者的因果关系。


如果没有实际的观察,就无法了解名色的本质,因为人无法了解他从未看到的事物。现在这位失念的禅修者,开始诉诸理性与推理:「我在想名色是由什么构成,它们的关系如何?」不幸的是,他只能以不成熟的了解,再掺入一些幻想来解释自己的经验。由于无法洞察真理,心因而骚动不安,于是感到困惑茫然,犹豫不决,这是疑惑的另一种型态,过度的推论会使人精疲力竭。


不成熟的慧,会让禅修者缺乏信心,他的心会在各种选择之间游移。由于他记得曾听过的禅修技巧,因此他这种试一下,那种试一下,于是落入一大锅杂碎之中,或许就此淹没了。疑惑是修行者可怕的障碍。怀疑、推测的近因是心在寻求真理时,缺乏适当的作意,而有不适当的调整。所以,适当的作意是治疗疑惑的方法。假如看的方向正确,就会看到事物的本质。为了你自己而如此看,你对它就不再怀疑了。


为了替如理作意创造适当的因缘,有位能引领你走向真理与智慧之路的老师,是很重要的。佛陀说,想要发掘真理的人,应该找一位可信赖又有能力的老师。如果你无法找到好老师,并听从他的指导,那么你必然会求助于现今看得到的、过多的禅修文献。


请千万要小心,如果你是位贪心的读者,获得许多禅修技巧的知识,然后想把它们放在一起,最后你可能会大失所望,甚至会比开始时更疑惑。即使有些是好的技巧,可是由于你没有正确的练习,这些技巧就会变得无效,同时还会怀疑它们,如此将无法获得禅修的益处。如果人不能如法的禅修,对世间现象的本质便无法了解,不只疑惑会增加,心也会变得粗重、僵硬,被忿怒厌恶,及其有关的心法所攻击,挫折与抗拒可能也在其中。

 

多刺的心


(The Thorny Mind)


忿怒使心像刺一样,既粗重又僵硬。在愤怒的影响下,禅修者会被刺伤,就如旅人强行通过荆棘,每走一步都会受苦。忿怒对禅修者而言,是很大的障碍,我会详论一些细节,希望读者能学会克服的方法。大体上来说,它是从两种心态产生:首先是疑惑,其次是所谓的心「结」。


为我们指出觉悟之道的佛陀说,有五种疑惑导致多刺的心,禅修者会被疑惑刺伤。他会先怀疑通往解脱之道的法(Dhamma),也怀疑根除部分或全部烦恼的圣者(僧伽);接着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戒行与禅修方法;最后怀疑其他的禅修者,包括老师。当出现这些疑惑时,禅修者内心会充满忿怒与抗拒,他的心变得多刺,他可能不愿意禅修,对禅修半信半疑,觉得不可信赖。


然而,我们尚未全盘皆输,智慧与知识是疑惑的良药。通常具有说服力的话,如老师具激励作用的开示等,都能把禅修者从疑惑的荆棘丛中诱导出来,回到直接观察的道路上,如此禅修者会大大松口气,并心存感激。现在,他们有机会了解实相的本质,果真如此,那么更高层次的智慧,会成为他们多刺的心的良药。然而,一旦无法回到道路上来,疑惑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五种心结


(The Five Mental Fetters)


多刺的心不但会从疑惑中生起,也会从所谓五种心「结」中生起。当这些「结」出现,心会因为厌恶、挫折与抗拒而感到痛苦。这些「结」是可以克服的,观禅会将它们从心中清除。在它们入侵禅修者时,第一步是认出它们,以恢复宽广与灵活的心境。


第一个结是被各种感官的所缘(object)所束缚。一旦渴望令人愉悦的所缘,就会对当下所发生的事感到不满。最主要的所缘—腹部的起伏,看起来也许无趣且不如人的幻想,如果这些不满生起,就会障碍禅修的进展。


第二个结是对自己的身体过度执着,有时是极度自恋。在禅修时,过度自恋是值得注意的障碍。当人长时间坐着,必然会生起不愉快的感觉,有些相当强烈,你可能担心可怜的腿是否还能走路?也许决定张开眼睛、伸伸腿,此时,持续的注意力通常会被打断,失去冲力。体贴考量自己的身体,有时会排挤掉我们探索痛苦本质所需的勇气。


个人的外表会引生第三个结。有些人要靠时髦的服饰与装扮才会感到称心。如果无法取得这些东西,这些人会觉得好像失去某些东西,而忧虑会影响他们的进步。在密集禅修时,化妆与浮夸的打扮是不恰当的,也会分散注意力。


第四个心「结」是指被食物所束缚。有些人喜欢吃得多,有些人则有许多奇想或偏好。对那些最关心食欲是否能满足的人来说,打瞌睡的快乐会大于修习正念的快乐。有些行者有相反的问题,会担心发胖,他们也被自己所吃的东西束缚。


第五个心「结」,是以下一世投生在梵天为目标来禅修。


这除了将禅修奠基于渴望之外,眼光也放得太低了。


藉由勤奋修行,可以克服这五种结,以相同的方法也能克服疑惑与忿怒。去除了多刺的心之后,心会如水晶般晶莹剔透,会很欢喜的精进禅修,让你走上修行之路;持续精进,让你进入更深的禅定中;精进到极致,在修行的最高阶段带来解脱。这三种精进使心警觉与敏锐,是抵抗魔罗的第七支军队-疑惑最好的方法。只有当心从所缘溜走时,像有时精进力减弱,这时疑惑与遁辞才会乘虚而入。

 

信让心变得清明


(Faith Clarifies the Mind)


信(saddha)有使心变得清明的能力,且能去除疑惑与忿怒。想象一桶混浊的水,充满沈淀物,有些化学物质如明矾,可让悬浮粒子迅速沈淀,留下清澈的水。信的作用正是如此,沈淀杂质,为心带来清净。


不知三宝功德的禅修者,会对佛、法、僧与禅修的价值感到疑惑,于是被第七魔军所击败。这种行者的心如同一桶混浊的水;当他从阅读、讨论佛法或开示中知道这些功德后,疑惑就会渐渐消失,信就会生起。


有了信心,便会想禅修,愿意尽力达到目标。强大的信心是修行的基础,认真禅修与修行佛法必定能增长精进、念与定,然后智慧便会在观禅的各阶段中生起。


当禅修的环境与条件具足时,智慧自然会生起。观智只有在能看到名色的自相与共相时产生。「自相」指直接经验到名色的各别特性,例如颜色、形状、味道、气味、声音、软硬、冷热、移动与各种心法。对一切名色的特相而言,「共相」则是有普遍性的。在各别的特质上,每个所缘与其他所缘可能差异极大,然而全都有无常、苦、无我的共相。


由完全的觉知而生起的慧,能清楚的了解自相与共相两种特性。这种智慧的特质是光亮,它照亮觉知的范围。智慧好比探照灯划破黑暗,显示出一切所缘与心法的自相和共相。透过智慧之光,你会在任何活动中,无论是见、闻、尝、触,透过色身的感觉或思考看到这些特质。


智慧的特相是无痴。当智慧生起时,心就不会为与名色有关的错误观念或愚痴的见解所困惑。看得清楚,不困惑,心便充满信心,这是证信(verified faith)。证信既不盲目,也不是没有根据,它来自个人的实际经验,它如雨水,让人获得滋润。经典描述这种信心,是以个人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如此,我们明白信心与智慧两者关系密切。


证信不会因为你听到合理的陈述而生起,也不是来自学问、学术研究或抽象的推论,更不是由尊者、老师、仁波切或心灵团体把它硬塞进你耳朵的。你自己直觉的经验才能带来这种稳固持久的信心。


增长与了解证信最重要的方法,是遵从经典的指导来修行。四念处(satipattthana)禅修法有时会被认为太狭隘或太简单,从外表来看似乎如此,然而当智慧在深度禅修中生起时,这种经验便会粉碎这种错误的观念。内观产生智慧,一点也不狭隘,而是能看到辽阔的全景。


信心生起时,会自然发现:心变得如水晶般清澈,没有污染,此时的心是平静、清明的。证信的功能是澄净五根:信、精进、念、定、慧。五根变得敏锐,有效率,而其特性也会更有效的增长,以带来平静、有力的禅定,如此禅修者不但能克服第七魔军,也包括其他魔罗的九支军队。

 

使修行有成就的四种力量


(Four Powers which MotivateSuccessful Practice)


禅修就如在俗世中的努力,一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人,可以完成任何渴望的事情。精进与心的力量是四种激发修行成就力量中的两种。欲(chanda)指意愿,是第一种力量,精进(viriya)是第二种,心的力量是第三种,智慧是第四种。如果这四个心所提供了推动的力量,禅修便会有进步,不论他是否想从中得到任何结果,他甚至能以这种方式证入涅盘。


佛陀以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达到禅修的目标。如果母鸡以希望蛋能孵化的心来下蛋,但后来它跑开了,把蛋暴露在大自然里,那么蛋很快就会腐坏;假如母鸡认真负起孵蛋的责任,每天花很长的时间孵蛋,它的体温让蛋不会腐坏,又能让小鸡在里面成长。孵蛋是母鸡最重要的责任,它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去做,微微张开翅膀保护鸡巢,不让雨水淋湿,还必须注意不要坐得太用力而坐破了蛋。如果它以正确的方式坐着,而且孵上足够的时间,蛋自然会接受到足以孵化的温度。在蛋壳里,胚胎发展成鸟喙与爪子,日复一日,蛋壳渐渐变薄。在母鸡暂时离巢的时间,小鸡可以从里面看到光线慢慢变亮,大约三周左右,健康的雏鸡便从幽闭的空间破壳而出。结果就是这样,不论母鸡是否能预见这结局,它所要做的就是规律的孵蛋。母鸡非常专注的致力于这项任务,有时它宁愿忍受饥渴,也不想离蛋起身,如果实在必须起身,也会很有效率的完成差事,然后尽快回来坐着。


我不建议你不吃饭、不喝水或不去上厕所,我只希望你能受到母鸡耐心与坚忍的激励。如果母鸡变得浮躁,焦虑不安,坐几分钟后,就到外面去做其他的事,蛋很快会腐坏,而小鸡也无法出生。


对行者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在禅坐时,你很容易屈服于一时兴起的念头,去搔痒、移动或扭动,精进的热度就无法持续到让心清明,使它不受障碍与困难的影响,就如前述五种心结:欲、对自己与别人身体的执着、贪食,以及以未来的欲乐为禅修目标等的渴望。


努力在每个当下保持正念的禅修者,能持续的精进,就如母鸡身上持续的热度一样。这种精进的热度让心不会腐坏,也不会让烦恼生起,同时也会经由它的发展阶段,让慧成长、成熟。


这五个心「结」会在心无法专注时生起。如果行者在接触愉悦的感官所缘时,没有正念,心就会充满渴望与执取,这是第一个结。然而,有了正念就能克服爱欲。同样的,如果能了解身体的本质,执着就会消失,对他人身体的迷恋也会随之减少,因此,第二个与第三个结就解除了。


仔细观察进食的整个过程,可以克服第四个结─贪吃。如果以证入涅盘为目标来禅修,那么心的第五个结─希望来世投生于梵天界,获得世俗欲乐的渴望也会消失。因此,持续的正念与精进可以克服这五个结。当这些结解除后,我们的心不再被黑暗、狭隘的心法所捆绑,便能自在的迎向光明。


有了持续的精进、念与定,心会充满佛法的温暖,使心保持清明,让烦恼消失。佛法的芳香弥漫所有的地方,而无明的外壳渐渐变薄、变透明。禅修者会了解名色及所有事物的本质。信心建立在直接的经验上,透过身心的生灭过程,他们了解名色如何相互关连,两者并非由一个独立的「我」的行为与决定所推动。经由推断,他们了解这因果关系的过程存在于过去,也会持续到未来。随着练习的加深,会得到更大的信心,不再怀疑自己、老师、其他的禅修者和禅修,心中充满对佛、法、僧的感激。然后会看到事物的生灭,并了解其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当这种智慧生起时,对这些现象的无明也消失了。


就如正要孵化的小鸡,此时你会看到很多光从蛋壳外照进来,对各种所缘境的觉知,会以愈来愈快的速度向前移动,你会有未曾有过的精进,同时生起强大的信心。


如果你的智慧继续增长,将会体证涅盘─道心与果心。你会从黑暗的壳中解脱出来,就如小鸡发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与母亲在阳光普照的农家庭院中奔跑,你也一样,将充满无比的幸福与快乐。体证涅盘的禅修者会感到无比快乐与幸福,他们拥有强大的信心、精进、念与定。


我希望你能深思母鸡的譬喻,就如母鸡不带有欲求希望,只老实认真的完成它的责任。所以,愿你好好「孵化」你的禅修。愿你不会成为一颗腐坏的蛋。

 

指挥自己的船


(Captain of My own Ship)


我曾花许多时间在疑惑与相关的问题上,知道它的严重性,所以希望能帮助你们避免。我知道疑惑会带来痛苦,当我二十八、九岁时,我到仰光的马哈希禅修中心(MahaasiSasana Yeiktha),在前辈马哈希尊者的指导下禅修。到禅修中心大约一星期后,我开始对其他的禅修者吹毛求疵,有些禅修的比丘戒行并不清净,他们既不谨慎,又不细心;在家的禅修者也是如此,他们想要交谈,又以野蛮无礼的态度四处走动。我的心充满疑惑,甚至我的老师—他是马哈希尊者的助理,也是我挑剔的对象:此人从不微笑,有时鲁莽又严厉,我觉得禅师应该充满和善与关怀才对。


有能力的禅师可以凭知识、经验─根据许多禅修者的经验与经典的研究来推测禅修者的状况,这位教导我的禅师也不例外。他看到我的禅修退步,猜想应该是心中有疑惑,于是非常温和、善巧的责备我。之后,我回到房间自我反省,我问自己:「我为什么到这里来?来批判他人和考验老师吗?不是!」


我了解自己到禅修中心来,是为了去除生死轮回中累积的烦恼,希望借着来禅修中心禅修,来完成这个目标。对我而言,这种反省是很好的厘清。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我好比驾着一艘帆船,在外海被狂风暴雨袭击,四周波涛汹涌,船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我无助的在大海中摇晃。附近的船只也遭受同样的困境,但我并未操控自己的船,反而高声向其他船长发出各种命令:「最好升起船帆!嗨,就是你!最好把它们降下来!」如果我继续做爱管闲事的人,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已沈在海底了。


这是我自己学到的。从此以后,我非常努力,不再有任何疑惑,甚至变成老师特别喜爱的学生。希望你可以从我的经验中获益。

 

第八魔军:傲慢不知恩


(Conceit and Ingratitude)


在克服疑惑之后,禅修者会了解一些「法」,不幸的是,魔罗的第八支军队-我慢与忘恩负义正蓄势待发。当禅修者在禅修中经验到喜悦、大喜和其他有趣的事时,我慢便会生起。此时他们也许会好奇,老师是否已达到这不可思议的境界,其他禅修者是否与他们一样努力禅修等。


我慢常发生在观智生起的阶段,当禅修者观察到现象剎那生灭时,那是不可思议的经验。当具足正念,专注在所缘境时,在每个当下都可看到它们如何生灭。在这个阶段,许多烦恼会生起,这些烦恼称为观染(vipassana kilesas)。由于这些烦恼会成为禅修的障碍,对禅修者而言,要清楚的了解它们。经典告诉我们:慢(mana)的特相是精进─极度的热诚与热情。十分精进,并充满自我中心与自我赞美的想法,例如:「我多棒啊!无人可以与我相提并论!」


我慢的显著特征是顽强与刚硬,顽固自大,就如刚刚吞下其他生物的巨蟒,我慢的特征也会表现为身体与姿势的紧绷。我慢的受害者会有大头与僵硬的脖子,因此会发现他很难谦恭的对人鞠躬。

 

忘记他人的帮助


(Forgetting Other’s Help)


我慢是种可怕的心态,它会忘恩负义,让人很难承认自己欠人恩惠,不但忘记他人过去对自己所做的善行,还轻视他们,诋毁他们的功德。此外,还会隐瞒他人的美德,让他们不受尊敬。这种对待恩人的态度是我慢的第二种型态,第一种则是刚硬。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许多恩人,特别是在孩提与年少时,例如,双亲在我们无助时,给我们爱、教育和其他生活所需;老师传授我们知识;在我们陷入麻烦时,朋友给予帮助。记得那些曾帮助我们的人的恩情,我们会谦虚与感恩,而且希望有机会可以回报。这种平和的心能打败第八魔军。


不承认曾受人恩惠的人十分常见。也许某位在家人发现自己有困难,而有个慈悲的朋友给予帮助,幸亏获得帮助,那人的情况改善了,但后来他却丝毫不知感谢,甚至反过来对恩人说些刺耳的话:「你曾经为我做过什么吗?」这种举止在这世界上十分常见。


即使比丘也会变得自大,觉得他因为自己的努力,就成为一位有名望且受欢迎的老师。他忘了指导者与师父,他们从他成为沙弥时,就开始帮助他,教他读经、提供生活所需、指导禅修、给他忠告,以及在适当的时机责备他。因此,他长大才能成为一位负责任、有教养且有礼貌的比丘。到了可以独立时,这位比丘可能展露极高的天赋。他开示的佛法精彩又浅显易懂,人们尊敬他,送他许多礼物,还邀请他到很远的地方弘法。这位比丘处在生命的高峰,变得相当自大。也许有一天,他年长的师父对他说:「恭禧!从你还是个小沙弥时,我就一直照顾着你,在许多方面帮助你,现在看到你做得这么好,真是打从心里欢喜。」这位年轻比丘不耐烦的回答:「你帮过我什么?我为此非常努力呢!」


问题也会发生在佛化家庭,就如同发生在其他家庭一般。所有的家庭应该以一种积极、爱与慈悲的态度,来面对困难。假如全世界的家庭成员都以爱和慈悲相聚在一起,当意见不合时,又能相互体谅,想象这样会如何?


有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不是很有效,但却非常普遍。例如,家人不以友谊与爱来行动,而是公开揭露家丑、轻蔑其他家人,批评他们的个性或品德。在对家人恶言羞辱与责难之前,要先考虑一下自己的心态。责难、诽谤与轻蔑别人是一种我慢,经典以譬喻来说明。例如,一个被激怒的人抓起一把粪便,丢到对方身上,在弄脏对方之前,他先弄脏了自己。因此,如果有什么事我们不赞同时,请试着以宽厚的胸怀,学习耐心与宽恕。


想象一位旅人正在漫长且艰辛的旅途中,在一个炎热的日子里,他经过路旁一棵枝叶繁茂,有着清凉遮荫的树。旅人非常高兴,躺在树下,想好好睡个午觉,如果旅人在他开之前砍倒这棵树,这就是经典所谓的忘恩负义,这种人无法了解朋友所展现的善意。


我们有责任去做更多事,不只是避免去「砍倒」恩人。真的,在这世上有许多时候,我们无法回报那些曾帮助自己的人,如果还记得他们的善行,那么仍然可以称得上是个好心肠的人。假如能找到方法来报恩,当然要这么做,不论恩人是否比我们善良,或是个流氓,或与我们的德行相当,都无关紧要。他之所以成为恩人,是因为他曾经帮助我们。


从前有个人很努力工作来扶养他的母亲,结果她不断与男人发生关系。她隐瞒儿子,但最后一些爱说长道短的村民向他揭发她的行为,他回答说:「走开,朋友!只要我妈妈快乐,不论她做什么都好,我唯一的责任是扶养她。」这是位非常聪明的年轻人,他了解自己的责任─报恩,报答母亲生养他的恩情。除此之外,母亲的行为是她自己的事。


这个儿子是世上两种珍奇的人之一。第一种珍奇的人是施恩者,仁慈亲切,为了崇高理想而帮助他人,佛陀就是这种人,不遗余力的帮助人,使他们从痛苦的生死轮回中解脱。我们应当感念佛陀,并勤奋修行作为回报。第二种珍奇的人是感恩者,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表示感激,并在时机成熟时回报。我希望你成为两者兼备的人,不要屈服于魔罗的第八支军队。


第九魔军:名闻利养与名实不副 15


(Gain, Praise, Honor,Undeserved Fame)


魔罗的第九支军队是名闻利养与名实不副。当修行达到某种程度时,你的行为举止会改善,会渐渐受人尊敬、钦佩,你也许会与他人分享佛法,或以另一种方式将对佛法的体验显现于外,这点经典已有清楚的说明。人们对你可能有很大的信心,也许还会给你带来礼物与捐献,传说你是个证悟者,能开示很棒的佛法。此时你很容易屈服于魔罗的第九支军队。这些人的崇敬与尊重可能冲昏你的头,你也许会巧妙、公然的向信徒索取更多的捐献。你会觉得享誉四方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你确实比别人优秀;虚伪的野心取代了你助人的初衷—教学的动机,以及与他人分享自己在修行中获得智慧的动机。你的想法可能会是:「哎呀!我真棒!我多么受人欢迎!不知是否有人和我一样棒?我可否让信徒买辆新车给我?」


-------------------------------------------


15 《經集》中的第九魔軍是:「 恭敬、利、名譽,邪行得名聲 。」


-------------------------------------------


第九魔军的第一大队是物质的利益(利养):接受信徒或崇拜者的礼物;而这些人的崇敬是第二大队;第三大队则是声誉或名望(名闻)。魔罗的第九支军队主要攻击的对象,是那些在禅修上有优秀成果的行者,它的攻击不一定需要一群信徒。


「希望有所得」会攻击大部分的在家行者,通常他们渴望在密集禅修时有更豪华的设备,或穿上一套新衣。他也许会对自己的修行感到自豪,希望被公认为伟大的行者,修行不深的人最容易受到这种影响,被自己的成就欺骗。禅修者一旦有过一、两次有趣且有点深度的经验,就会变得过度自信,他可能很快就想要走上佛法的讲台,去教导他人,成为景仰与赞美的对象。这种人会教导假的内观,不但无经典根据,也无深厚的修行经验,可能会误导学生。

 

真诚


(Sincerity)


为了征服第九魔军:名闻利养,你的动机一定要真诚。如果你禅修是为了想获得捐献、恭敬或名声,你不会有任何进步,经常审查动机很有帮助。如果你的进步名副其实,且出自真心诚意,而后来却贪求利养,你会陷溺、沉沦,这样的人无法过平静的生活,而且会受许多苦。若满足于易得的利益,便会忘记禅修的目的,并做出恶行,若无法增长善法,修行就会退步。


我们相信痛苦有个终点,而且可以经由修行佛法止息痛苦,这种真诚的动机使我们不贪求利养与名声。对人类来说,生命意味着很痛苦的出生过程,而死亡在终点等着。在这两者之间,我们会陷入疾病、意外、年老的痛苦,还有情感上的痛苦:求不得苦、沮丧、失落与怨憎会苦。


为了解脱一切痛苦,我们坐禅、修习佛法─迈向涅盘的解脱之道。有些人去参加密集禅修,放下世间的活动,例如生意、教育、社会义务与娱乐的追求等,因为我们相信痛苦终究会结束。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任何止息烦恼的地方,视为密集禅修之地,当你来到这地方,即使只是为了禅修所设定的客厅一角,即是巴利语所谓的「出家者」(pabbajita),意指「为了止息烦恼而离开世俗的人」。


为何要止息烦恼?烦恼有极大的力量来折磨、压迫人。烦恼如燃烧、折磨人的火,当人生起烦恼时,就会燃烧他,使他枯竭,并折磨与压迫他。烦恼实在是一无是处。

 

三种烦恼


(The Three Types of Kilesas)


烦恼有三种:违犯、缠缚与随眠烦恼。


当人们无法持守基本戒律时,违犯的烦恼就会生起,然后会有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行为。


第二种烦恼(缠缚)比较细微,不是做了不道德的行为,而是心被一种欲望所缠缚,想要在色身或其他方面杀害、伤害其他众生。想偷窃财物、操纵人们、欺骗他人的念头萦绕在心,想获取一些想要的东西。如果你曾有这种缠缚烦恼,就会知道这是很痛苦的,假如某人无法控制缠缚的烦恼,就很可能以某种方式伤害他人。


第三种是随眠烦恼,通常没有显现出来,它们潜伏着,等适当的时机来攻击这无助的心。随眠烦恼就如人深睡着;当他醒来,心开始翻腾时,正是缠缚烦恼的生起;当他从床上起身,开始从事日常活动,这就如从缠缚的烦恼转移到违犯的烦恼。在一根火柴棒里可以找到这三方面,火柴棒涂有磷的那端如随眠烦恼;摩擦它后产生的火焰如缠缚的烦恼;由于未小心处理火焰,以致发生森林大火如违犯的烦恼。熄灭烦恼之火 (Extinguishing the Kilesas’ Fire)


如果你认真修习戒、定、慧,便可以熄灭这三种烦恼。「戒」使违犯的烦恼无法生起;「定」会镇伏缠缚的烦恼;而「慧」则根除造成前两者的随眠烦恼。以这种方法修行,你就会获得新的快乐。


透过持戒-真诚的行为所带来的快乐取代了感官之娱。由于违犯的烦恼消失,有德行的人会过着纯洁、清净,充满喜悦的生活。我们持戒即持守基本的五戒,更广泛的说,是遵循八正道中的戒学:正业、正语与正命,这些都以不伤害他人或自己为基础。


你可能会怀疑:清净的行为是否存在这世上?当然!在密集禅修时,持戒清净要容易多了,那里的环境比较单纯,诱惑降到最低。这对所受的戒超过五戒的人,或必须受持许多戒律的比丘、比丘尼来说,更是如此。在密集禅修时,由于不断的努力,而达到很高的成就。


行为净化只是第一步,如果我们想止息的不只是粗重的烦恼,有些内在的练习是必要的。定或八正道中的定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可以对治缠缚的烦恼。在所缘境生起的每个剎那,需要持续的精进来观察和觉知,不要分心。就世俗的观点来说,不断的精进是很困难的。有了持续的精进、念与定,缠缚的烦恼就无法生起。心专注在禅修的所缘境上,并停留在那里,不散乱,缠缚的烦恼就无法生起,除非禅修时有剎那的失念。


解脱这些烦恼之乐称为寂止乐(upasama sukha),是种幸福、平静的喜乐,这是脱离烦恼的结果,心不再渴望、贪求、愤怒、烦乱。有了这种快乐之后,就会发现它胜于感官之乐,觉得放弃感官之乐,以获得寂止乐,是很值得的交换。


还有比这更快乐的,所以千万不要自满,再往前踏一步就可以修习智慧了。有了智慧,会暂时舍断随眠烦恼,或许会永久消失。当正念随着精进与定生起时,就会了解名色的本质;当到达慧成就的阶段,八正道中的慧学─正见与正思惟,就会生起。当慧生起时,随眠烦恼就会止息,藉由慧的逐渐增长,就能证得圣道心,随眠烦恼便永远止息。如此深厚的修行,烦恼的折磨会减少,也许永远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名闻利养很自然的会到你身上,但你不会陷入其中,它们比起你崇高的目标与修行的热忱,似乎毫无价值。由于真诚,你绝不会停止增进自己戒律的基础,而会适当运用这些利益与名声,继续修行。

 

第十魔军:自赞 毁他


(Self-Exaltation and DisparagingOthers)


我们对痛苦多少有些觉知,它出现在出生、活着与死亡时,生命中痛苦的经验常常让我们想克服痛苦,过得自由平静。或许就是这个愿望,或是对此坚定的信念,让你翻阅这本书。


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这个根本目标,会受到修行副产品的暗中破坏。我们曾讨论名闻利养如何成为解脱的障碍,同样的,魔罗的第十支军队:自赞毁他,也是解脱的障碍,这是一场禅修大师要面对的战役。


自我赞扬常在修行有成就时发生,这也许是一种持戒精严完善的感觉。我们可能会太自负,会不可一世的说:「看那些人,他们并未好好持戒,不像我一样圣洁、清净。」若发生这种事,我们就成为魔罗第十支军队的受害者了。这最后一支军队,或许是所有军队中最致命的一支。在佛陀时代,提婆达多就在它的影响下试图杀害佛陀。他对自己的神通与在禅定上的成就感到自豪,然而当毁灭性的想法生起时,他失去正念,也无力防御它们。

 

梵行的本质


(The Essence of the Holy Life)


在自我净化中品尝快乐,不贬损他人,不自我膨胀是可能的,此处可用譬喻来说明。想想一棵价值连城的树木,树心是最珍贵的部分,我们可以把这棵树比喻为佛陀所说的梵行:戒、定、慧。树干的横切面显现出树心、木质部、韧皮部、最外层薄薄的树皮,以及树枝与果实。


梵行由戒、定、慧构成,包括涅盘道与果的成就,也包括神通—是透过观智而了知实相本质的神通。然后,会有藉由修行而来的名闻利养。


樵夫可能为了某种目的,进入森林寻找树木的心材。当他找到这棵高耸挺拔的树木时,会把所有的树枝砍下带回家。之后,他发现这些树枝与树叶并无用处,这就如人满足于名闻利养一样。


另一个人可能剥去薄薄的树皮,就如一位对清净梵行感到自满的行者,却不想为进一步开发心智而努力。


第三位行者也许有点聪明,了解戒律并非道路的终点,还要开发心智。他开始禅修,努力练习,达到心一境性,觉得很好。心平静满足,充满快乐与欢喜,甚至可能精通禅定。然后就会想:「天哪!我感觉真棒!旁边那个人的心还是和以前一样掉举。」这位行者觉得他达到内观与梵行的精髓。事实上,他是受到第十魔军的攻击罢了,这就如樵夫满足于树的韧皮,还未碰触到树心一样。


另一位行者更是野心勃勃,决定要开发神通,他因获得神通而自鸣得意,此外,觉得玩玩这些新能力有许多乐趣。然后就会生起一种想法:「哇!真棒!这一定是佛法的精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吧!那边那位妇女无法看到她眼前的天人与饿鬼。」如果他无法逃离第十魔军,在发展善心上,就会变得过度沈溺、怠忽,也会充满痛苦。


神通不是解脱。在现代,许多人会被有超自然能力的人影响,为了某种理由,甚至稍微展现一下神通,似乎也会吸引许多人的信心。在佛陀时代也是如此,事实上,曾有位在家信徒去找佛陀,建议他的教学应该以示范神通为基础,为了这目的,佛陀应该安排所有有神通的弟子,对大众显示神通。这位信众说:「人们真的会印象深刻,以那种方法,你会获得许多信徒。」


佛陀拒绝了这项建议,那信徒请求了三次都遭到拒绝。最后佛陀说:「善男子!有三种神通,第一种是行于空中,出没地上,以及其他种种神变。第二种是可以了知他人的心,你会对某人说:『哎呀!你在某一天曾这么想,然后就这么做了。』人们会对此印象深刻。第三种神通—指导能力,藉此可以告诉别人:『哦!你有如此这般的行为举止,那是不好的,对自己或他人并无益处。你应该舍弃它,以这种方式来修习,培养善行。然后,依我教你的方式禅修。』这个指导别人走在正道上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神通。」


「善男子啊!如果显示前两种神通给那些对内观有信心的人,并不会破坏他们的信心。但有许多人不是天生就有信心,他们会说:『这个嘛…也没什么特别的。我知道其他宗派与宗教中的人藉由咒语或其他秘传的修习方法,也可以获得这种神通。』像这样的人会误解我的教导。」


「善男子啊!第三种神通是最好的,可以指导他人。当某人说:『这是不好的,别这样做!你应该谨言慎行,这是去除烦恼的方法,是禅修的方法,是达到涅盘的方法,因此你可以从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善男子啊!这是最好的神通。」


当然,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试着去获得神通。它并非不可或缺,与修观也不矛盾,没有人会阻止你,其成就也非一文不值,不会让人嘲弄,只是不要把神通视为修行的目的。某人获得神通,相信自己已到达心灵解脱之路的终点,这是严重的误导,他就像要找树木的心材,却满足于所取得的树皮一样,把它们带回家后,才发现毫无用处。所以,在获得神通之后,请继续发展各种观智,直到证得阿罗汉果位。


当念与定有良好的发展时,观察万物本质的观智就会生起,这也是一种神通,但并非道的终点。


你最后证得须陀洹道(sotapatti)─觉悟的第一阶段,初探涅盘道心(path consciousness),永远根除某些烦恼。你可以继续修行并发展果心(the fruition consciousness),当果心生起时,心便住在涅盘大乐中。这种解脱不受时间限制,一旦你证得须陀洹道,随时可以回到这种状态。然而,这较低的成就并未符合佛陀的目标─完全觉悟,心究竟解脱,所有的烦恼永远止息。


当佛陀说完树木的譬喻之后说:「我的教导的益处,不在于名闻利养,也不在于持戒清净,不在于禅定的成就,不在于获得神通,而是从烦恼中究竟解脱。」


我希望你能集中精力与鼓起勇气,来面对魔罗的十支军队,彻底击败它们,圆满各种观智。愿你至少就在今生获得须陀洹果,并能从痛苦中究竟解脱。

 

肆、七种觉悟的因素 16


成为圣者(Becoming A Noble One)


人不能只透过凝视天空而觉悟;或经由阅读、研究经典而觉悟;或藉由思考而觉悟;也不会因发愿就突然灵光乍现而觉悟。要开悟必须有某些必要或先决条件,巴利语称为觉支(bojjhangas),指觉悟的因素,共有七个。


觉支一词是由觉(bodhi)与支(anga)构成。觉指觉悟或觉悟者,而「支」指发生的因素,因此,觉支指成为觉悟者的因素,或觉悟的因素。觉支的第二个意思是根据巴利语的字根的另一种意义。「觉」指能理解或领悟四圣谛:苦、集(苦的起因)、灭(苦的止息)、道(灭苦之道-八正道)的知识;而「支」指部分。因此,觉支的第二个意思是指了解四圣谛的特定知识。


所有的内观行者对四圣谛都有某种程度的了解,但要真正了解它们,则需要一个特别的、转变的意识:道心(pathconsciousness)。这是修观达到极致的状态,包括涅盘的经验。一旦有此体验,行者便会彻底了解四圣谛,人们因此认为他拥有觉支,并称之为圣者,因此,觉支是圣者具有的特质。有时也称之为「等觉支」(sambojjhanga),字首 sam 译为完整、完全、正确或真实,表示敬意或加强语气,字义上并无差别。


-------------------------------------------


16 此章的英文標題是:The Seven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 (七覺支、七菩提分)。


-------------------------------------------


七种觉悟的因素或圣者的七种特质是:念、择法、精进(viriya)、喜(piti)、轻安(passaddhi)、定(samadhi)、舍(upekkha)。在修观的所有阶段中,都能发现七觉支,如果我们以内观的开展阶段作为标准,那么,七觉支变得非常明显,是在行者初见诸法生灭的「生灭随观智」的阶段。


如何培养七觉支呢?必须透过四念处禅修法。佛陀说:「比丘啊!如果持续不断的修习四念处,七觉支就会自动完整的增长。」修习四念处不要去研究、思考它们,或听与它们有关的开示,或讨论它们;我们必须根据经验直接觉知四念处,四念处是以「正念」为基础。


《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ta)将之分为:一、身念处:身体的感觉;二、受念处:在每个经验中,苦、乐或不苦不乐的感受;三、心念处:心和念头;四、法念处:心的所有所缘境,如见、闻、尝到的东西等。此外,佛陀说:修习觉知(awareness),要持续且重复,不应间断。这是我们在修观中试着做的,由马哈希尊者所教导与开展的观禅,即是遵循佛陀的指导,发展七觉支,以及最终体验圣道心。

 

第一觉支:正念


(Mindfulness: The First EnlightenmentFactor)


正念是第一个觉悟的因素。正念必定是动态的(dynamic)是直接面对的(confrontative)。在禅修营,我教导正念应该紧紧跟着所缘境,深入观察所缘境,不错过任何部分。为了表达正念的意思,我经常用观察力(observing power)这个词来翻译 sati(念)而非用 mindfulness 来翻译它。我希望我的读者记住念(sati)的特质。

 

念的特相、功能、现起与近因


透过正念的三个层面:特相(Characteristic)、功能(function)和现起(manifestation),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正念的意义。在阿毗达摩中,这三个层面是用来叙述心所的分类。在此,我们会运用它们来学习每个觉支。

 

特相:非表面的


(Non-superficiality)


正念的特相是非表面的,正念是敏锐的、深奥的。如果我们把软木丢在小溪里,它会在水面上载浮载沉,并顺流而下。如果我们丢的是一粒石头,它会立刻沉到水里;同样的,正念也会让你深深的沉入所缘境,而不是从表面滑过。


当修习四念处时,你以观察腹部的起伏作为你的所缘境,你非常坚定(firm),集中注意力,使心不会跑掉,能深深沉入腹部的起伏过程。当心沉入这些过程,你会了解紧绷、压力、移动的本质。

 

功能:使所缘境历历在目


( Keeping the Object in View )


正念的功能是使所缘历历在目,既不忘却,也不会让它消失。当正念现前,会注意正在发生的所缘而不忘失。


为了让正念的特相与功能(非表面的与不忘失)在练习时清楚出现,我们必须了解和修习念的第三个层面-现起,它会培养并带领其他两者。

 

现起:面对所缘


(Face to Face with the Object)


「念」最主要的现起是「面对」:让心直接面对所缘。就如你沿着街道走,遇到一位旅者迎面而来;在禅修时,你的心应直接面对所缘,正念才会生起。


据说人类的面貌是此人性格的指标,如果你打量某人,那么仔细看着他的脸,便可做初步的判断。如果不仔细观察面貌,注意力被身体其他部位引开,便无法准确判断。


同样的,禅修时,你必须仔细观察所缘境。只有当你仔细的观察所缘,才能了解它的本质。当初次看到时,会有全面的印象;如果更仔细的看,便会发现眉毛、眼睛与嘴唇等许多细节。首先,你必须以整体的方式来看,然后细节才会渐渐清楚。


当你观察腹部的起伏时,同样的,你要先观察整个过程。首先,让心面对腹部的起伏,在几次成功之后,便能看得更仔细,细节将毫无困难的显现,历历在目。你会在腹部起伏中观察到不同的感觉,例如膨胀、收缩、冷热或移动等。


随着禅修者一再重复面对所缘,他的努力开始开花结果。正念开始生起,且渐渐稳固的在观察所缘,没有任何失误,所缘不会从观察中离失,既不会溜走,也不会消失,更不会因失念而遗忘,烦恼无法在强大的正念中生起。如果能长时间保持正念,由于烦恼消失,禅修者会发现心非常清净。没有烦恼是正念现起的第二种状态。当正念持续不断时,智慧会生起,就能洞见身心的本质。禅修者不但会了解实际体验到的腹部起伏的感觉,也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各种名色的特相。

 

看见四圣谛


(Seeing the Four Noble Truths)


禅修者会发现一切名色都有苦的特相。此时,可说看到第一圣谛了。看到第一圣谛时,也会看到其余的三圣谛,使我们在自身的经验中,观察到与经典所说相同的经验。


在名色发生的剎那保持正念,就不会生起渴爱,随着舍离渴爱,便会看见第二圣谛:渴爱是苦的根源,渴爱消失,苦亦消失。当无明和其他烦恼消失了,便会看到第三圣谛-苦的止息。当正念或智慧现起时,这一切都会瞬间发生。见到四圣谛表示八正道的开展,这样的开展在正念的每个剎那发生。


因此,可以说在某个层次上,禅修者会在正念或智慧现前时见到四圣谛。这将带我们回到前述觉支的两个定义,正念是洞见实相本质的心的一部分,也是觉悟知见的一部分。它会出现在了解四圣谛者的心中,因此称为觉悟的因素:觉支。

 

正念是正念的因


(Mindfulness is the Cause ofMindfulness)


正念的第一因莫过于正念本身。当然,禅修初期较弱的正念,与禅修所培养的强大正念,两者有些微差别,后者强大到足以导致觉悟。事实上,培养正念是动力(momentum),前一剎那的正念会引发下一剎那的正念。

 

培养正念的四种方法


(Four More Ways to DevelopMindfulness)


注释书指出有四种方法可以加强、帮助培养正念,直到它足以称为觉支。

 

一、念与正知


(Mindfulness and Clear Comprehension)


第一个是念正知(sati-sampajabba),通常译为「正念与正知」。此处的正念在坐禅中现前,在观察主要所缘与其他所缘时现前。正知(sampajabba)指更广义的正念:观察走路、伸展、弯曲、转身、侧视,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二、远离没有正念的人


(Avoiding Unmindful People)


第二个培养正念的方法,是远离没有正念的人。如果你努力让自己保持正念,却遇到一个没有正念的人,使你陷入冗长的辩论,你可以想见自己的正念如何快速消失。

 

三、选择有正念的朋友


(Choosing Mindful Friends)


第三个培养正念的方法,是与有正念的人来往,他们是激励人心的泉源。在重视正念的环境中,花时间与他们相处,会使你的正念增强。

 

四、心向正念


(Inclining the Mind Toward Mindfulness)


第四个方法是心向正念。这意味着将正念视为第一优先,在各种情况下让心具足正念。这非常重要,它创造一种不失念、不茫然的感觉。要尽可能避免那些无法让正念生起的活动,你知道这当中有许多选择。


禅修者需要觉知当下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在密集禅修时,你将放下社会关系、书写与阅读,甚至读经。吃饭时,要特别注意不落入习性中,你要思考时间、地点、食量,以及吃的食物种类是否真的必要,否则就必须避免这些不必要的事物。

 

第二觉支:择法


(Investigation:The SecondEnlightenment Factor)


心若被黑暗笼罩,一旦观智或智慧生起,光明便会来临。光明使得名色显现,让心可以清楚的看见它们。就如在黑暗的房间中,给你一支手电筒,你便能看到房间里的东西。这例子说明第二觉支:择法(dhamma vicaya)。


择法(investigation)一词也许需要加以解释。禅修时,它并非思考,而是直觉的,有辨识能力的观智,可辨别法的特性。巴利语 vicaya 通常译为简择(investigation),也是智慧的同义词。因此在修观时,真正的「择法」不可能什么也未揭露出来。当择法出现时,简择与智慧同时生起,两者是一体的。


我们要简择的是什么?我们要简择「法」。法有许多涵意,是个人可以亲身体验的。通常「法」指的是现象、心(名法)与物(色法),也指支配现象运作的法则;而佛法则是佛陀的教诲,佛陀了解「法」的本质,并帮助他人追随他的道路。根据注释书的解释,「法」在简择的情况下别具意义,它是指每个所缘中所呈现的自相或特质,以及与其他所缘共有的共相。因此,在禅修时,我们必须去发现自相与共相。

 

择法的特相、功能、现起与近因


特相:了解法的本质


(Knowing the True Nature of Dhammas)


择法的特相是经由非智力的辨别来了解「法」的本质。

 

功能:驱走黑暗


(Dispelling Darkness)


择法的功能是驱走黑暗,当它生起,觉知的领域会变得明亮,照亮观察的所缘,心便能看到其特相,并洞悉它的本质。以更高的层次来说,它有去除黑暗笼罩的功能,让心得以深入涅盘。那么,你会了解,择法是修行中非常重要的觉支。当它微弱或消失时,就有麻烦了。

 

去除疑惑


(Dissipating Confusion)


犹如走入漆黑的房间,你会有许多疑惑:「我是否会被绊倒?会撞到小腿?或撞到墙壁?」你的心非常困惑,因为不知道房里有什么东西,以及它们位在那里。同样的,当择法消失时,禅修者会处于混乱与困惑的状态,充满疑惑:「有『人』吗?或没有『人』?有个自我吗?或没有自我?我是否是一个个体?有灵魂吗?或没有灵魂?是否有鬼?」


你可能会产生这些疑惑,怀疑无常、苦、无我的教理:「你确定每件事都是无常吗?也许有些事情不像其他那么苦吧?或许有自性,只是我尚未发现而已?」也许你会觉得涅盘只是老师捏造出来的神话,其实根本不存在。

 

现起:愚痴的消失


择法的现起(manifestation)是愚痴的消失。当择法觉支生起,每件事物都变得明亮无比,心清楚的看到名法和色法的本质,你不再担心会撞到墙了。对你而言,无常、苦、无我会变得相当清楚。最后,你会深入了解涅盘的性质,不再怀疑它的真实性。

 

究竟实相


(Ultimate Realities)


择法为我们显示出胜义法(paramattha dhamma)的特性,简单的说,胜义法不是藉由概念的禅修,而是能直接体验到的所缘境。有三种实相:色法、心法和涅盘。


色法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构成,每一种都有其固有的、独特的特性。当我们说「有…的特相」时,也可说是「有… 的体验」,因为我们以身体、感觉去经验这四大种的特相。地(earth)的特相是坚硬;水的特相是流动与凝聚;火的特相是冷热等温度;风的特相则是紧绷、贯穿、移动。心法也有特相,例如心有认知所缘的特相,而触心所(phassa)则有接触的特相。


请立刻将注意力移到腹部的起伏上,对这动作保持正念,你知道它是由感觉所构成。紧绷、压力、移动,这些是风界的现起,你也会感受到冷热等火界,这些感觉都是心的所缘,是你简择的法。如果经验是来自直接的认知,而你又以特定的方式觉知你的感觉,那么便可以说有了「择法」。


择法也能分别法的其他相貌。当你观察腹部起伏的动作时,可能会观察到两个明显的过程:一是色法,紧张与移动的感觉;一是意识,指正在观察的心,能觉知这些所缘;这是了解事物本质的观智。继续禅修,其他的观智也会随之生起。你会看到所有的「法」都有无常、苦、无我的特相。择法觉支会让你看到每个名法和色法的共同的本质。


随着对无常、苦、无我的观智成熟,便能了知涅盘。在此情形下,「法」指的是涅盘。因此,择法也指对涅盘有识别力。


涅盘的特点是,它不具有诸法所拥有的可感知的共相,但有其自相:恒常、无苦、大喜与安乐。如其他所缘,涅盘也是无我(anatta),但其「无我」的性质与诸法的「无我」不同,它是大乐与永恒。当心深入(penetrates)涅盘,这种差别,透过择法(详细简择、观察法)变得明显,它引领我们到达此处,让我们清楚的观察。

 

自然生起的观智是择法的因


(Spontaneous Insight is theCause of Investigation)


我们可能会想知道如何让择法觉支生起。根据佛陀所说,只有一个起因:一定要有自然生起的观智,这是直接的领悟。为了证得这种观智,你必须具足正念,敏锐的觉知任何生起的事物,心便能洞察诸法的本质,这需要明智的观察,适当的观察。你具足正念的将心朝向所缘,就会拥有最初的观智或直接的领悟。由于择法觉支的现起,进一步的观智会依序生起,就如儿童从幼稚园到高中、大学,最后毕业一样。

 

增长择法觉支的七种方法


(Seven More Ways to DevelopInvestigation)


注释书提到有七种方法可以使择法觉支生起。

 

一、多询问


(Asking Questions)


首先是提出有关佛法与禅修的问题。这需要找一个熟谙法的人,并与他讨论。对西方人而言,这项要求一定能轻易达到,因他们善于提出复杂的问题。这是良好的能力,有助于开发智慧。

 

二、保持清洁


(Cleanliness)


第二是保持身体与外在环境的清洁。保持内部的清洁,是指规律的洗澡,保持头发与指甲的整洁,并使排便通畅。保持外部清洁是指穿整齐清洁的衣服,并清扫整理住处。这会使心清明,因为当目光落在污秽与杂乱无章的事物上,心容易混乱,若环境清洁,心就会变得清明,心处于这种状态有助于增长智慧。

 

三、平衡的心


(A Balanced Mind)

Mind)


第三种使择法觉支生起的助缘,是平衡信、精进、念、定、慧等五根。其中的慧与信、精进与定等四项是成对的,禅修时,五根必须平衡。如果「信」强而慧弱,便容易受骗(盲目的信仰),或因过度虔诚而迷信,这是修行的障碍。然而,如果理解力太强或聪明过度,心会狡猾并想操纵一切,人会在很多方面欺骗自己,甚至包括真理。


精进与定的平衡也是如此:若过度狂热与精进,心会变得兴奋,无法适当的观察所缘,注意力会转移或散乱,会产生许多挫折。然而,过度专注则会昏沉。当心静止时,容易专注在所缘上,但此时可能会放松、舒适的坐着,不久便会开始打瞌睡。


五根的平衡是禅师们必须了解的,才能指导学生。维持五根平衡最基本的方法,以及在五根失去平衡时重新建立的方法,就是加强念根(具足正念)。

 

四、远离愚痴的人


(Avoiding Fools)


五、结交有智慧的朋友


(Making Friends with the Wise)


第四与第五项有助于择法觉支的方法是远离愚痴、没有智慧的人,并结交有智慧的朋友。什么是有智慧的人?某人深入经藏,而另一人也许能清明的思考事情,如果你与这些人交往,在理论方面的学习一定会增强,而且会培养出一种哲学的态度。另外一种有智慧的人,能给你超越书本所能给予的知识与智慧。经典告诉我们,这种人的先决条件,是他必须禅修,并达到「生灭随观智」的阶段。如果禅修者未达到这阶段,他绝对不应教导禅修,因为即使与他的学生交往,也无法使他们的择法觉支生起。

 

六、法随念


(Reflection on Profound Truth)


第六项培养择法觉支的方法是仔细思考甚深的佛法。教我们去思考某些事,也许有些矛盾,基本上,是指从「观」的角度(蕴、界、根等都是无我的)去思考名色的本质。

 

七、完全奉行


(Total Commitment)


最后一项增长择法觉支的助缘是全心全意培养七觉支。禅修者应该不断的增长择法觉支,能直觉的领悟。记得只管禅修,无须使你的经验合理化,那么你会获得第一手经验。

 

第三觉支:精进


(Courageous Effort:Third Factor ofEnlightenment)


第三觉支:精进,指使心持续观察所缘的精力。巴利语将精进视为英雄本色(viranam bhavo),指英勇的状态。这让我们在修习时了解精进的特质是勇猛的努力。


努力而勤勉的人,不论做什么都有能力展现英雄气概,事实上,是精进使他们具有英雄特质。勇猛精进的人会勇敢向前,在执行工作时,不怕面对困难。论师们(commentators)说:精进的特相是在面对痛苦或困难时持久的耐性,它是一种即使得咬紧牙关,无论如何也要贯彻到底的能力。


行者从一开始禅修,便要有耐心和接受。如果来参加密集禅修,你将放下平日生活中的习惯与嗜好;要睡得很少,睡在小房间中的床垫上;起床后,花一整天的工夫,一小时接着一小时努力的盘腿静坐。除了刻苦的修行外,还必须忍受心中的苦-对家中美好物品的渴求。


此外,当你静下心来禅修,便可能经历身体的抗拒与疼痛。假定你试着盘腿坐上一小时,才坐下十五分钟,令人厌恶的蚊子来咬你一口,好痒!最后,你的脖子有点僵硬,双脚逐渐麻木。你可能变得急躁,习于舒适生活的你,溺爱身体,又娇生惯养,有点不舒服就改变姿势。而现在,你的身体必须受苦,因为身体受苦,你也跟着受苦。


不愉悦的感觉有让心疲惫、迷惑、退缩的能力。想放弃的念头可能很强,你的心也许充满各种借口:「我只要把脚移动一小吋就好,这能增加我的定力。」或许不消多久,你便屈服了。

 

耐心忍受


(Patient Endurance)


你必须勇猛精进,以忍耐来面对困难。如果你愈精进,心便愈有力量,以耐心和勇气来忍受痛苦。精进有让心清明与坚毅的力量,在困境中也是如此,你可以鼓励自己或寻找相契的朋友、导师的鼓舞来增强它。以精进来强化心,心会再度紧绷、强壮。

 

振作疲惫的心


(Support for the Exhausted Mind)


注释书说精进有振作的功能,当心遭受痛苦而枯萎时,它可以使心振作。想想一栋老旧倾颓的房子,轻轻一阵风就能让它坍塌。如果你以二吋厚、四吋宽的木材来支撑,房子便能维持下去。同样的,痛苦萎缩的心会因精进而振作,并生气勃勃的继续禅修。你可能已经亲身体验过这种利益。


受慢性病折磨的禅修者,可能对一般的修习方法感到困难,因为疾病会消耗精力,这种重担也会令人泄气。有病的禅修者在小参时非常绝望,这并不令人意外。他们觉得毫无进步,一再遭遇挫折,一切都徒劳无功。他们会生起想放弃密集禅修或停止禅修的念头,有时我以一些开示或几句鼓励的话来解围,他们便会精神奕奕,然后再禅修一两天。


获得鼓励与激励是很重要的,不论是来自自己或帮助自己的人,当你动弹不得时,可以推你一把。

 

勇敢的心:质多比丘尼的故事


(Courageous Mind: TheStory of Citta)


精进的现起是果敢、英勇、勇敢的心。佛陀住世时有位质多(Citta)比丘尼,她的故事可以说明这特质。有一天,她观察与生俱来的身苦和心苦,而有很强的迫切感。结果她舍俗出家,希望能解脱痛苦。不幸的,她患了一种慢性病,会毫无预警的痉挛,有时好,有时则突然生病。她是位有决心,不轻易放弃的女子,她想要解脱。当她健康时就专心努力,生病时虽然步调较慢,却毫不松懈。有时她的禅修充满活力,如有神助,然而当疾病攻击时,就会退步。


其他的比丘尼担心质多对自己过度严苛,提醒她要放慢脚步,照顾身体,但质多并不接受,她继续禅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渐渐衰老,必须靠着拐杖才能行走,身体虽然瘦弱,心却非常坚定。有一天,质多实在厌倦这一切障碍,并下定决心,对自己说:「今天我要竭尽所能,完全不顾身体,不是我死,就是烦恼止息。」


质多拄着拐杖,以正念一步步往山丘上走去。衰老瘦弱的她,偶尔必须弯下身来爬行。她的心坚定、勇敢,完全献身于修行,她向山顶迈出的每一步、所爬行的每一吋,都具足正念。当到达山顶时,她已精疲力竭,但并没有失念。


质多再度下定决心,要一次消灭烦恼,否则就是被死亡所消灭。她尽可能练习,在那天将尽时,终于达成了目标。她充满喜乐,带着有力、清明的心下山,这与爬行上山的质多有天壤之别。现在的她精神饱满又强健,可以清楚、平静的表达,其他比丘尼看了惊讶的问道,是什么奇迹改变了她。当质多说明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时,比丘尼们充满了敬畏与赞叹。


佛陀说:「一天勤勉的禅修生活,胜过百年的懈怠。」在政治、商业、社会与教育的领域中,我们会发现领导者往往是努力工作的人。努力工作会使你达到任何领域的巅峰,这是事实,在禅修时,精进扮演的角色也如此显著,禅修要花许多精力,你必须努力保持正念,在努力中,怠惰不会生起。

 

能蒸发烦恼的热


(A Heat that Vaporizes Defilements)


佛陀说精进如热。当心勇猛精进便会变热,这种心的热度能蒸发烦恼。我们可以将烦恼比喻为湿气,心缺乏精进便容易懈怠,因而增加负荷。然而,如果有很强的精进力,便能在烦恼生起前,把它们去掉。因此,当心充满精进力,烦恼就无法生起,不善心也不会生起。


物质的分子,热显现为逐渐增强的振动,事实上,一根炽热的铁棒是迅速振动着,变得可以弯曲、加工。禅修也是如此,当精进力很强时,心也呈现出敏锐的状态,精力充沛的心能轻易迅速的从一个所缘移到另一个所缘。接触到「法」时,能销熔坚实的妄想,因此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灭去。


当禅修的冲劲很强时,精进会持续不断,就如铁棒虽离开火很久,仍然炽热一样。远离烦恼,心会变得清明,能清楚的觉知正在发生的事。心变得敏锐,当诸法生起时,对观察其细节具有极浓厚的兴趣。这种精力充沛的念,让心深入观察所缘境,并停留在那里,不分心、不散乱。一旦有了正念与定,直觉领悟,智慧就会生起。


由于勤勉精进,念、定与慧等善心所随后生起、增强,同时也生起其他的善法与安乐。心清明而敏锐,开始深入实相的本质。

 

怠惰的缺失和解脱的喜悦


(Disadvantages of Lazinessand Delights of Freedom)


相反的,如果懒散与怠惰,注意力就会变得迟钝,而有害的心法会悄悄潜入心中。当失去专注的焦点,你不在乎是否有善心,也许会认为禅修可以在没有帮助下,靠惯性进行。这种怠惰会暗中破坏你,让你慢下来。你的心会变得沉重,充满否定与不善的心所,就如被遗忘在雨中而发霉的马毯。


烦恼会把心拉到欲乐中。不精进的人,会屈服于贪欲,他们会一再的陷溺在欲乐中。如果精进心生起,心便会从中解脱,变得非常轻盈,犹如火箭成功的进入无重力的外太空一样。从渴爱、瞋恨中解脱,心将充满喜悦、平静,以及其他愉悦、解脱的心法,这种愉悦只有透过精进才能享受到。


你可能经历过这种解脱。也许有一天你在禅修时,正好有人在附近烘烤饼干,一股香气飘来,如果你有正念,就会把香味当作所缘来观察,你知道它是愉悦的,但不会生起贪欲或执取,不会起坐去要饼干来吃。当不可意的所缘生起时,也不会感到厌恶,迷妄与愚痴也会消失。当你清楚的看到名色的本质时,不善根便无法控制你了。


对禅修者而言,食物可能是最困难的部分之一,特别是在密集禅修时。将贪欲的问题搁置一旁后,禅修者通常会对食物感到强烈的厌恶,当人具有正念时,便会发现,对食物感到食之无味。当练习加深时,有些禅修者发现食物是那么可厌,以致无法多吃一两口;当体验到强烈的喜时,禅悦会变成他们心灵的粮食,而完全丧失食欲。这两种类型的禅修者都应克服最初的反应,并努力食用足够的食物以维持体力。当身体缺乏营养时,会丧失力气与毅力,并破坏禅修。


人也许会梦想获得精进的益处,如果不努力,便是在厌恶中打滚,巴利语称这种人是怠惰者(kusita)。在这世上,一个不工作而无法维持自己与家庭的人,会受到他人的轻视,也许会被称为懒骨头,或受到他人的羞辱。Kusita 指受到辱骂的人。禅修也是如此,精进是很重要的,无法振作精神来面对困难、畏畏缩缩的禅修者会被视为「临阵脱逃」,他没有勇气、胆量,一点也不英勇。


怠惰的人过着悲惨、痛苦的生活,不仅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也容易在懈怠时生起烦恼。然后,心会受到三种错误思想的攻击:渴爱、坏灭与残酷的想法,这些心境会令他们压抑、痛苦、不愉快,也容易受到昏沉睡眠的突袭。此外,不精进,便很难受持基本戒律,破戒是个人的损失,他会失去戒行清净的喜悦与功德。


懈怠严重破坏禅修,它会使禅修者失去观察事物本质的机会,或将心提升到更高层次的机会。因此,佛陀说懈怠者有许多损失。

 

坚忍不拔


(Persistence)


精进要能发展成为觉支,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特质,这指使精进不退失或停滞,让它不断增强。有百折不挠的精进,便可守护心,使心不受错误思想的影响,如此勇猛精进,昏沉睡眠便无法生起。禅修者会有稳固的戒、定与慧,也会有精进的功德:心明亮、清晰,充满活力。


当禅修者有明显的成就后,对精进就会很清楚的了解。或许能观察非常痛苦的感觉,而不起反应或受其压迫,心会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满足与鼓舞。禅修者会了解,由于精进,心不向困难屈服,而是超越难关获得胜利。

 

如理作意是精进的因


(Wise Attention is the Cause ofEnergy)


佛陀在经典中简要叙述精进如何生起。他说精进的因是如理作意,亦即如理思惟所生起的三种精进。

 

精进的阶段:远离烦恼田


(Stages of Energy:Leaving theField of the Kilesas)


佛陀说精进有三种,即发动精进、出离精进与勇猛精进。

 

一、发动精进


(launching effort)


在禅修初期非常需要发动精进,特别是在密集禅修。开始时,心受新环境的影响,可能会渴望所有未带在身边的东西。为了在禅修道上前进,你思考这项功课的利益,然后开始精进,培养正念。当禅修者开始练习时,规定只要观察最主要的所缘,只有在其他所缘使自己分心时,才去观察它。这种努力(包括第一种精进:发动精进)就如火箭即将射离地面的第一个阶段。


当你观察最主要的所缘一段时间后,未必就此一帆风顺,五盖、痛感或睡意都会出现。你会发现痛苦、不耐烦、贪欲、昏沉与怀疑不断生起。也许你能停留在最主要的所缘上,并享受过某种程度的平静与安详,但难以应付的所缘会生起,这时会灰心、怠惰。此时,发动精进有所不足,需要额外的推进力,来面对痛苦与睡意,以超越障碍。

 

二、出离精进


(liberating effort)


第二阶段的精进是出离精进,就如火箭发射后,穿越地球大气层的第二阶段。此时老师的鼓励也许有帮助,或自己想一些好的理由,使「出离精进」生起。有了内、外的鼓励,你现在结合两者,努力观察痛苦,如果能克服困难,便会非常兴奋,精力如波涛汹涌而至,你准备观察任何在觉知范围出现的事物。也许克服了背痛,或观察昏沈的生起,看着它如一小片云般烟消云散,心渐渐变得明朗、清楚,你感到精力充沛。这就是出离精进的经验。

 

三、勇猛精进


(persistent effort)


有了出离精进,禅修也许能顺利进行,心也会满意。如果老师突然指派你额外的作业,如要求观察身上的几个接触点时,不要觉得意外,这项指导是要激起第三种精进:勇猛精进。要保持深入练习,使你迈向目标,勇猛精进是必须的,就如火箭需要动力,来完全脱离地球重力场的第三阶段。由于勇猛精进,你会经历内观的各个阶段。


当你回到现实世界时,会很快忘记:禅修时的短暂快乐是会消失的,除非你达到某种深定。你可以思考:为何要禅修?我觉得最低的目标是要成为须陀洹-觉悟的第一个阶段,不再投生于充满过患与痛苦的恶趣。不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在达成之前都不该自满。为此,你需要发展不会退转的勇猛精进,它会持续下去,直到将你带到目的地。当精进以这种方式发展时,称为策励精进(paggahita viriya)。


最后,在禅修的尾声所达到的第四个精进,称为实践精进(fulfilling effort),它使你完全超越欲乐,进入涅盘的解脱境界。也许你会对它是什么感到兴趣,那么,努力精进,
便会找到答案。

 

激发精进的十一种方法


(Eleven More Ways to ArouseEnergy)


注释书列举十一种激发精进的方法。

 

一、思惟恶趣的恐怖(Reflecting on States of Misery)


首先是思惟恶趣(apaya)的恐怖,那是懈怠就会堕入的地方。Apa 意为缺乏;aya 指善业-可带来安乐,特别是如人类、天神、梵天,以及在涅盘中所体验的快乐。如果你不禅修,也许会堕入那些只会造作不善业的恶趣,恶趣有好几个,最容易观察的是畜生界。想想在陆地、海洋和天空中的动物,可有任何一种能作善业,并从罪业中解脱?


动物是愚痴的,被深厚的无明与无知所覆盖。以昆虫为例,它们就如机器一般,受遗传基因的影响而活动,毫无选择、学习或观察的能力。多数动物的心理活动,被限制在关心交配、生存等事情上。在它们的世界里,扮演的角色非常简单:是掠夺者或牺牲者,或两者皆是,那是个只有适者能生存的恶趣。想象生活在这种冷酷无情的环境中,内心一定充满恐惧与猜疑;想象一只动物丧生在另一只动物的口中时的痛苦,带着这么大的痛苦死亡,如何能往生善趣?死亡时,心的品质决定下一生的品质,它们如何能脱离恐惧的状态呢?


动物有布施的能力吗?它们能遵守道德吗?能持戒吗?更不用说崇高而严苛的禅修了。动物如何能学习控制并训练心,使心成熟?想到一生唯一的事是造作不善行,便令人感到恐惧、害怕。如此思惟,能激发你精进:「我现在是位修行者,我怎能浪费时间懒散度日?想想下一生如果是动物,就不能培养精进觉支。我不可以浪费时间!现在是精进的时候了!」

 

二、思惟精进的益处


(Reflecting on the Benefits of Energy)


第二个生起精进心的方法,是思惟精进的益处,有些益处已如前述。你有宝贵的机会能接触佛法-佛陀的教诲。你已接触无与伦比的佛法,便不该错失走在道上的机会,这条路直指佛陀教义的核心。你可以成就出世间法-圣道与圣果的四个阶段,也可体证涅盘。透过修行,你可以根除痛苦。


即使你不是为了此生能完全解脱痛苦而努力,但如果不能成为须陀洹或入流者,不再生于恶趣,便是很大的损失。走这条路并非为了张三或李四,行者需要许多勇气与努力,他必须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用心努力,你会达到目标!你不该错失迈向解脱之道的机会。若能如此思惟,也许便能生起精进心,而更加努力禅修。

 

三、忆念圣者


(Remembering the Noble Ones)


第三,你可以忆念走在这条路上的圣者,这不是条布满灰尘的小径,过去佛、辟支佛、伟大的弟子、阿罗汉与一切圣者,都曾走过这条道路。如果你希望迈向这条解脱之路,便要激励自己,努力不懈。懦弱或懒惰的人永无机会,因为这是为勇士所开的道路。


走过这条路的前辈们,并非一群舍离世间,为了逃避债务与情绪问题和无法适应环境的人。佛陀与圣者通常相当富有,且都来自充满慈爱的家庭,如果他们继续过在家人的生活,无疑的会过得很愉快。相反的,他们看到世俗生活的空虚,并拥有先见之明,心中生起超越一般感官之娱的大乐与满足。也有许多男女出身卑微,受到社会或统治者的压迫,或与疾病交战,他们有根除痛苦的愿望,不只在世俗的层面减轻它,或为了报复加诸他们的恶行而已。这些人在迈向解脱之道上,与一群和他们相似而享有更多恩典的人们相会。佛陀说真正的神圣在于内心的纯净,而非社会阶级。诸佛与圣弟子有崇高的精神,希望追求更高、更大的安乐,他们因此离家,迈向涅盘之路,这不是一条给半途而废的人所走的道路。


你也许会对自己说:「卓越的人已走过这条路,我一定不辜负他们,不应懈怠,要尽可能谨慎、无惧的走。我属于这伟大的家庭-一群走在这条圣道上的贤者,就应该为有机会来做这件事而恭贺自己。与我类似的人曾走在这条路上,并证得觉悟的各种阶段,我也会获得相同的成就。」透过这样的思惟,精进心便会生起,并使你迈向涅盘的目标。

 

四、感谢护持者


(Appreciation for Support)


第四个激发精进的方法,是感谢施者所布施的食物,以及其他出家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对比丘与比丘尼而言,这是重视在家居士的布施,不只是当时的布施,还要继续觉知他人的布施使禅修得以继续。


在家的禅修者在许多方面也需要他人的护持,父母与朋友也许会帮助你,不论是在财务上的帮助,或为你照顾生意,好让你参加密集禅修。即使你不依赖他人来密集禅修,还是有许多东西必须供应,以护持你的禅修,例如有现成的房子可住,已处理好的水电,志工也准备好食物,同时照顾到你其他的需要。你应该深深感谢他人提供的服务,他们可没有欠你什么,他们是一群拥有好心与善意的人。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应该努力禅修,才不辜负那些人的护持,这是报答与回馈护持者善意的方法。愿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会以正念来运用所获得的一切,烦恼因此慢慢减少、根除,所以布施者的善行,也会带来同等的善果。」


佛陀制戒来规范比丘与比丘尼,其中一条是允许他们接受善意的在家护持者所提供的东西,这并非让他们过奢侈的生活,而是接受、使用必需品,使僧尼们能适当照顾好身体,给予他们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努力去除烦恼。接受护持,使他们能够用全部的时间来修习戒、定、慧三学,最后解脱痛苦。


你想一想,只有精进禅修,才能报答施主恩。以这种方式来看,精进是为了表达感谢,为了禅修时所接受的一切帮助。

 

五、接受圣财


(Receiving a Noble Heritage)


第五个激发精进的方法,是思惟已经接受的神圣遗产。圣者的遗产包括七种非物质的圣财:信、戒、惭、愧、法义(knowledge of the Dhamma)与舍:指舍断烦恼和慷慨布施;最后一项是智慧,指一系列的观慧,以及证入涅盘的智慧。


七圣财特殊的地方是,这七项都是非物质的、不是无常的,这与在双亲过世后所获得的遗产不同,那是物质的,会丧失、毁坏、分离,甚至在许多方面让人不满意。有些人很快花掉所继承的一切,并未发现新财产的效用;而圣财是非常有用的,它提供保护,使人尊贵。它随着继承者穿越死亡之门,并随着他们流浪生死。


在这世上,如果孩子们任性、顽强,父母便可能与之断绝关系,因此他们无法继承任何遗产;在佛法的世界也是如此,如果禅修者已经接触佛陀的教导,而后在禅修时懈怠,那么他无法继承七圣财。唯有持续精进的人,才能获得七圣财。


只有当人通过所有内观的阶段,抵达终点:圣道心,精进才算完全发展。这发展完成的精进或所谓的实践精进,让人拥有七圣财的所有益处。如果修行的精进渐趋圆满,你便能永远拥有七圣财。以这种方式思惟,你会受到激励,而更精进禅修。

 

六、忆念佛陀的伟大


(Remembering the Greatness of theBuddha)


第六个激发精进的方法,是忆念佛陀的伟大。佛陀的伟大,由他一生中的七个事件(大地震动的七个事迹)显示出来。第一次大地震动,是在菩萨(未来的佛陀)最后一次在母亲的子宫中受孕。第二次震动,是当悉达多太子离开宫殿,开始过出家的生活;第三次是他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第四次是佛陀初转法轮时;第五次是当他成功的降服对手时;第六次是当他回到忉利天(Tavatimsa),为生于该处的生母讲述阿毗达摩时;第七次是在他般涅盘(parinibbana),当佛陀的色身死亡,永远从有为法消失时。


想想佛陀的大慈悲与深湛的智慧。关于他的完美,有许多说不完的故事:菩萨要花多么长的时间、多么努力才能达到目标;他如何圆满成就;之后,又如何慈悲救渡人们。切记!如果你继续努力,也可享有佛陀所拥有的崇高特质。


在佛陀证悟之前,众生饱受愚痴与无明之苦,没有人发现解脱道,只得在黑暗中摸索。如果他们寻求解脱,就必须找出一种修行方法,或跟随某位声称找到真理,事实上却未发现的人。在这个世间,人们有许多追寻的计画、活动,想达到快乐的目标,从严格的苦行到无限制的纵情欲乐。

 

广度众生的誓愿


(A Vow to Liberate All Beings)


在佛陀的过去生中,曾为善慧(Sumedha)隐士,这是在久远劫前的世界,在燃灯佛(Dipankara)出世之前,善慧发现:许多众生在等正觉者(sammasambuddha)出现之前,是如何的在黑暗中受苦,他发现众生需要引导,以便安全的渡到彼岸,因为他们无法自行到达。因此,善慧隐士在那很有可能证悟的一世,放弃证悟,发誓要以无量劫,不论时间多长,来使自己的品行与等正觉者一样完美。这会让他有能力引导众生解脱,不只自己而已。当他完成准备,在有生之年成为现在的佛陀:一位真正超凡入圣的人。


在证悟时,拥有所谓的三圆德:因圆德、果圆德与恩圆德。他藉由导致觉悟的「因」而具圆满德相,此「因」即是他在许多生中努力使自己完美的波罗蜜(paramis):自己心中清净的力量。有许多故事述叙菩萨布施、慈悲、持戒的行为,为了他人的利益,他一世世的牺牲自己。如此继续不断,清净心是他在菩提树下觉悟与成就一切智的基础。这样的成就称为「果圆德」,这是他「因圆德」的自然结果,或培养心中清净的力量。佛陀圆满的第三德相是「恩圆德」,以多年的教导来帮助他人,他不因证悟而自满,而是出自对其他可造之材的悲悯与慈爱,在证悟后孜孜不倦的与所有有缘的人分享法,直到般涅盘。


思惟佛陀的三种圆德,也许会激励你更加精进修行。

 

大悲为善行之本


(Compassion Leads to Action)


慈悲是善慧菩萨唯一的动力,让他牺牲自己的证悟,选择竭尽己力成为佛陀。当他以大悲眼,看见众生如何因被误导而受苦时,他的心深受震撼,于是发愿成就能圆满引导众生所需的智慧。


慈悲必须起而行动,再者,智慧是必要的,行动才会因此产生好的果报。智慧能分辨正道与邪道,如果只有慈悲而没有智慧,当想帮忙时,可能反而造成更多的伤害。另一方面,也许你有很大的智慧或已经证悟,但若无慈悲,连帮助他人的举手之劳,你都不会去做。佛陀具足智慧与慈悲。由于他对受苦众生的大悲心,使他有持久的耐心,在生死轮回时,别人侮辱、伤害他,他都能坚忍,耐心承受。据说,如果你积聚全天下母亲对子女的慈悲,也无法与佛陀的大慈悲相比。母亲在宽恕上有极大的包容力,将孩子拉拔长大并非易事,孩子有时会非常无情,在情感或身体上伤害母亲。尽管受到伤害时是可悲的,但母亲通常宽恕孩子。在佛陀的心中,有无限的宽恕,他的宽恕、包容力是大悲的显现。


菩萨有一世曾生为猴子。一天,它在树林间摆荡时,遇到一位掉入石缝中的婆罗门,看到这位可怜又无助的婆罗门,它心中充满慈悲。这感觉的背后有很大的推动力,从那时起,菩萨便花了好几世的时间来培养慈波罗蜜。菩萨准备跳进石缝救婆罗门,但它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气把他背出来。智慧在心中生起,它决定先用附近的大圆石试试力气,它举起大圆石后放下,知道自己有能力来营救。


菩萨下到石缝中,并勇敢的把婆罗门救到安全的地方,先是搬大圆石,然后扛婆罗门,它精疲力竭地躺在地上。婆罗门非但不感激,反而拾起石头重击猴子的头,好把肉带回去做晚餐。猴子醒来后发现自己濒临死亡,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并未生气,这是因为它具有宽恕的美德。他对婆罗门说:「在我救了你之后,将我杀死,这是恰当的吗?」然后菩萨想起婆罗门在森林中迷了路,若没人协助便无法回家。它的慈悲没有界限,遂咬紧牙根,即使冒生命危险,也决定要引导婆罗门离开森林。在它向婆罗门指示要转向那条路时,伤口中流下的血形成一道血痕。最后,婆罗门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如果佛陀连身为猴子时,都有大慈悲与智慧,你可以想象在他证悟时,会开展出更广大的波罗蜜。

 

完全觉悟


(Full Illumination)


在无数世身为菩萨后,将成佛的菩萨在最后一世出生为人,已圆满具足所有的波罗蜜,他开始找寻真正的解脱道,经历许多考验后,才发现这圣道让他看到一切有为法的无常、苦与无我。为了深入修行,他经历觉悟的各个阶段,最后成为阿罗汉,完全净化贪、瞋、痴,并生起全知智,以及其他佛陀特有的智。全知(omniscience)指佛陀若想知道任何事情,他只要思考问题,答案便会出现在心中。


由于佛陀觉悟的结果,使他具有由果的圆德(Virtue ofFruition of Result)而达到的成就,并以此为人所知。之所以有此成就,是因为他完成了某些在过去世就已培养的因与先决条件。


在成佛后,他并未忘记在多劫之前,身为善慧隐士时所下的决心。他如此辛苦修行的唯一目的,是去帮助其他众生脱离苦海。佛陀已完全觉悟,你可以想象他的大慈悲与大智慧,会变得更加有力且有效。基于大悲与大智,佛陀开始说法,并持续了四十五年,直到去世为止。他每晚只睡两小时,其余的时间致力于说法,在各方面帮助他人,使人们能获益,并享有幸福快乐。即使在临终时,还为其他教派的出家人须跋陀罗(Subhadda)指示正确的道路,使他成为佛陀最后所教导而开悟的弟子。


第三项成就是「观察其他众生福祉的成就」,这是前两项成就的自然结果。如果佛陀能证悟并完全解脱烦恼,为何还要继续活在这世上呢?为何要与人来往呢?要了解,他希望解除众生的痛苦,并让他们走在正道上,这是他最慈悲与最深的智慧。


佛陀圆满的智慧让他能分辨利弊,一个人如果无法分辨利弊,如何能帮助其他众生呢?他也许很聪明,知道什么可以带来幸福或痛苦,如果没有慈悲心,他可能会对别人的命运漠不关心。所以,是出自慈悲,使佛陀去劝诫人们,不要造做会导致痛苦的恶行。是佛陀的智慧,让他在劝告人们奉行的事情上,具有识别力,精确而有效。结合慈悲与智慧这两种美德,让佛陀成为无与伦比的老师。


佛陀没有获得名誉、声望或众多追随者的自私想法,他不与社会名流交往,而接近众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他们指出正确的道路,启发和发展其能力,这是他的大慈悲。当佛陀完成任务后,便到森林的僻静处休息,他不会待在群众中,与一般人一样谈笑往来。他也不会为弟子彼此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弟子,是个有钱的生意人;这位是伟大的教授师。」要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不容易,一般的凡夫无法享受完全的独居,而佛陀并非凡人。

 

给精神导师的劝告


(Advice for Spiritual Teachers)


对任何想成为传教师或禅师的人而言,这点相当重要:


在与学生的联系上,要练习明辨慎思,如果与他们有任何关系,须谨记永远要追随佛陀的脚步,以大慈悲为动机。与正在接受帮助的人太亲近或熟悉是危险的,如果禅师与学生太亲近,也许会造成无礼与不敬。


禅师应该以佛陀为典范,以正确的动机-仁慈,来与他人分享佛法,不应满足于成为受欢迎或成功的法师。他应该试着利益学生,他修行的方法足以调伏身、口、意的行为,因此能带来真正的平静与安乐。老师必须在这方面不断检查自己的动机。


曾经有人问我:什么是指导禅修最有效的方式?我回答:「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不断的练习,直到非常熟练;然后,要从经典获得正确的理论知识;最后,要基于慈悲的动机来运用以上两者。有了这三个要素来教学,一定会很有效。」


在这世间,由于不可思议的业(kamma),许多人享有名望、声誉与成功。他们也许不像佛陀一样真正成就「因圆德」,亦即他们也许不够努力,却侥幸获得成功、富有,这样的人可能会受到许多批评。人们也许会说:「奇怪!他是如何获得那个地位的,他那么懒散、怠惰,他不该有这样的好运。」


其他人也许很努力,但可能由于他们不够聪明或没有天分,如果真能达成目标的话,也是很慢才达到。他们无法成就「果圆德」,如此的人也不免受到责备:「可怜的老家伙!他非常努力,却没有什么头脑。」


还有另一群人,因非常努力工作而成功,由于实现抱负,便志得意满,不像佛陀将自己的成就奉献人类,他们并未采取任何帮助他人的行动。这些人也会遭到批评:「看看他多自私啊!拥有那么多财富,却一点也不慈悲慷慨!」


在这世上,很难避免责备或批评,人们总是在他人背后议论纷纷。有些评论只是闲聊,而有些则指出某人的一些缺失或弱点。佛陀成就因圆德、果圆德与恩圆德,实为人中之龙。若要描述佛陀的伟大与圆满,可以写一本书,他是解脱道的发现者与教导者。在此,我只希望为你们开启忆念佛德之门,好让你在禅修时精进。


忆念佛陀的伟大,你会充满敬畏与崇敬,或深深感激能有机会走上这条伟人所发现与教导的道路。也许你会了解:要走在这条路上,自己不能偷懒或懈怠。


愿你受到鼓励;愿你勇敢、强壮、坚忍;愿你走在这条道路上,直到终点。

 


七、忆念自己种姓的伟大


(Remembering the Greatness of OurLineage)


第七项可以激起精进的方法,是思惟种姓的伟大。我们根据《念处经》(佛陀对四念处的开示)来禅修,因此,可以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佛陀的圣者种姓,自称为佛陀的儿女。当修习观禅时,你正输入佛法的血液,这与你离佛陀的出生地有多远,或在种族、信念、习俗上有多大的差异无关,这些差异都不重要,只要致力于戒、定、慧三学,全都是同一佛法家庭中的成员。佛法是我们的血液,与佛陀时代接受同样训练的圣者血管中流动的血液相同。以服从和尊敬来勤奋的禅修,我们将无愧于这伟大的种姓。


佛陀时代的兄弟姊妹,都是勤奋努力且有勇气的男女。他们不会屈服,只知一直奋斗,直到完全解脱烦恼。既然我们属于这伟大的种姓,就绝不可有放弃的念头。

 

八、忆念同修者的伟大


(Remembering Our Comrades’Greatness)


第八个激起精进的方法,是忆念同修佛法者的伟大,巴利语 brahma-cariya(梵行)指过着圣洁生活的人。从前有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上座部的比丘尼僧团消失了。严格来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受戒的僧伽只有比丘与沙弥,他们根据佛陀所制的戒律来生活。


另外还有受持八戒或十戒的男女居士(anagarikas)与八戒女(Silashin Nun),他们虽然受持的戒较少,但仍被认为过着梵行的生活。这无关紧要,所有修行者不论是否正式受戒,都同享戒、定、慧的功德。身为修行者的你,也与佛陀时代伟大的弟子们,如佛陀左右手的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以及大迦叶尊者分享这些美德。在比丘尼僧团中,有大爱道尊者及其弟子,以及许多其他比丘尼,都是伟大、有勇气,并努力追求佛法的女性。所有这些卓越的男女,都是过梵行生活的,我们可以阅读他们的事迹,忆念他们的伟大、勇气与作为。如此思惟,我们可以反问自己,是否达到相同的标准。当我们每日精进时,想到有这些同修的支持,也许能鼓舞我们。

 

不受欢迎的输那长老尼


(Unwanted, Unloved: The Storyof Sona Theri)


在比丘尼僧团中,有位卓越的输那长老尼(Sona Theri)。她在受戒之前结过婚,并养育了十个子女,以现代的标准而言,是个大家庭。他们一个个长大,离开家并成家立业。当最后一个孩子结婚时,输那的丈夫决定成为比丘,因此他离开家去过出家的生活。不久,她收集所有结婚以来与丈夫储蓄的财产,分给所有的孩子,并要求他们扶养她以作为回报。


一开始她相当快乐,一个个拜访儿女,她当时的年纪已经有六、七十岁了。但不久之后,儿女开始对她的来访感到

厌烦,他们要忙于自己的家庭,而说:「噢!妈妈又来了!」输那发现他们缺乏热情,便感到沮丧,她知道她让人讨厌、不受欢迎与喜爱,不是她要过的梵行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也有父母很熟悉这种感受。


输那考虑她的几个选择,自杀是错误的,于是到一间尼寺请求出家,常住接受了她,但她现在已经非常老,无法托钵或做其他比丘尼需要做的工作,只能为同修们烧开水。然而,输那非常有智慧,她想到自己的情况,便对自己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把握机会努力禅修,不能浪费时间。」输那年老又衰弱,唯一能行禅的方式就是扶着四周的围墙兜着圈子走,如果是在森林中,便会选择树木较密集的地方,扶着树行禅。经由如此勤奋而坚持的精进,以及她的决心,很快的就成为阿罗汉。


我们可以看到,输那儿女的忘恩负义,对她而言,却是因祸得福。她觉悟后,经常唱着:「啊!看看这个世界,多少人被家庭所束缚,享受着世间的快乐。但对我而言,由于孩子的虐待,而离家过着出家的生活,现在我已获得出家的真理。」


在输那长老尼的年代,到尼寺请求出家成为比丘尼,是方便而容易的。然而不幸的,现代女性已不再有机会受戒,就如前述,比丘尼的制度已经消失。但不要绝望,如果女性想要出家,还是可以进入寺院。根据原始的戒律,虽然严格说来不可能成为比丘尼,但根据佛陀所开示的经典,仍可以成为比丘或比丘尼,针对这点来说,唯一的要求是依据八正道,认真禅修来净化心。这种型态的比丘并没有丧失任何权利,事实上,这也许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如果每个人都成为比丘,那么就不会有问题与不平等了。

 

九、远离懈怠的人


(Avoiding Lazy People)


第九个激发精进的方法,是避免与懈怠的人来往。有些人对心的成长没有兴趣,从未想净化自己。他们只是吃、睡,并尽可能依着自己的希望制造欢乐,就如巨蟒吞入猎物,然后几个小时静止不动。与这种人来往,如何能受到鼓励而精进呢?你应该避免成为他们的一分子,不与他们往来是培养精进的好方法。

 

十、寻找精进的朋友


(Seeking Energetic Friends)


现在你应该选择与那些有精进力、坚忍与刚毅的禅修者为伍,这是第十个激发精进的方法。这是指密集禅修时的禅修者,花时间和坚忍、坚定的致力于佛法,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且持续进步的人在一起,是很幸运的!将修行列为最优先的人,是你的最佳良伴。


在密集禅修时,你可以向模范禅修者学习,模仿他们的行为与禅修,这会使你进步。你应该让他人的勤奋影响自己,接纳好的精进(the good energy),并让它影响你。

 

十一、使心培养精进力


(Inclining the Mind towardDeveloping Energy)


生起精进最后与最好的方法,是使心不断培养精进力。


禅修的关键,是以坚定的立场,不论行、住、坐、卧,要在每一剎那尽可能保持正念,不要让心到处乱跑,或失去一剎那的正念。如果你毫不在乎,禅修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每个剎那都勇猛精进,充满贯彻始终与坚忍不拔的精进,如果有任何剎那的懈怠生起,你会马上察觉,并将之驱离。懈怠是最具破坏力的,你可以用精进、坚忍、持续的努力将它根除。


希望你能用以上十一种或任何一种方法激起精进力,并在解脱道上进步神速,最后永远根除烦恼。

 

第四觉支:喜


(Rapture: Fourth Factor of Enlightenment)


喜的特相、功能、现起与近因


喜(piti)的特相是快乐、欣喜与满足,它是拥有这些特相的心法。喜的特相可以遍及相关的心法,让它们愉悦快乐,并带来深深的满足感。

 

功能:轻松与敏捷


(Lightness and Agility)


根据传统的分析,喜的功能是轻松与敏捷充满身心。心变得轻松且精力充沛,身体也会觉得灵活、轻快,适合工作。

 

现起:身体轻快的感觉


喜的现起是身体轻快,它透过身体的感觉,清楚的显现出来。当喜生起时,粗重与不悦的感觉,会被轻柔、温和、柔软、安详与轻快的感觉所取代,身体会如飘浮在空中般的轻盈。轻快的感觉是活动的而非静止的,你会觉得好像被推过来、拉过去,摇摆、晃动,又如在汹涌的波涛中漂浮一样,虽然有不平衡的感觉,但非常愉快。

 

五种喜


(The Five Types of Rapture)


喜有五种类型。第一种是小喜(Lesser Rapture)。在禅修初期,五盖被镇伏一段时间后,禅修者会感到快乐的颤动,有时会起鸡皮疙瘩,这是喜的最初感觉。第二种称为剎那喜(Momentary Rapture),它快如闪电,比第一种喜还要强烈。第三种是不胜之喜(Overwhelming Rapture),传统的比喻是某人坐在海边,突然看到巨浪把他卷走,禅修者会有被扫到地面的感觉,心脏扑通乱跳,人不知所措,讶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四种称为雀跃喜(Uplifting or Exhilarating Rapture),有了雀跃喜,你会感到非常轻快,好像离地面好几呎一样,觉得像在飘浮或飞行,而不像走在地面上。第五种喜称为遍满喜(Pervasive Rapture),这是最强烈的一种,它充满身体的每个毛孔。如果你坐着,会有无法言喻的乐受,丝毫不想起身,只想一直坐着不动。


前三种喜称为悦(pamojja):轻微的喜;后两者才称得上喜(piti):强烈的喜。前三者是后两者的起因,也可说是踏脚石。近因:如理作意 ( Wise Attention Causes Rapture )与精进一样,佛陀说喜的近因只有一种:如理作意。

 

培养喜觉支的十一种方法 (Eleven More Ways toDevelop Rapture)


注释书提到十一种生起喜的方法。


一、忆念佛陀的德行 (Remembering the virtues of theBuddha)


第一种方法是佛随念(buddhanussati):忆念佛陀的德行。佛陀有许多美德,你无须逐一细查传统所列举的每一项,喜的最初征兆便开始出现。例如传统所列举的第一项美德是有「价值」(araha),意指佛陀值得所有的人、天、梵天尊敬,因为他根除一切烦恼而达到清净。忆念他以这种方式达到清净,会感到一些喜悦,也可以忆念佛陀的三圆德,如我们在讨论勇猛精进时所提到的。


传统的忆念或背诵,并非忆念佛陀德行的唯一方法,事实上,这比禅修者直觉的领悟更不可靠。当禅修者获得生灭随观智时,自然会生起喜,同时也会感激佛陀。佛陀曾说:「见法者即见我」,达到内观的行者,会深深感激伟大的佛陀,你也许会说:「如果我能体验如此清净的心,佛陀的清净一定更伟大!」

 

二、于法生欢喜


(Rejoicing in the Dhamma)


第二个生起喜的方法,是忆念法与其功德(virtues)。这项功德可用一段话来表达:「法由佛陀善说,法实为佛陀所善说。」佛陀以最有效的方法教导法,而你目前的老师们则传播法,这的确是欢喜的原因之一。


佛陀曾详细解说戒、定、慧三学。要遵循这三学,首先要持戒使行为清净,藉由调伏身行与语行,努力培养崇高的道德操守,这会带来许多利益。首先,我们将不再自责或懊悔,藉由智慧与戒律,我们将从责难与罪罚中解脱。


接着,如果我们遵循佛陀的指导,就会发展定。如果你坚定不移、坚忍不拔,便可体验心的快乐、清明与平静,这是止乐(samatha sukha):由于心的专注与安止(tranquility)所生起的乐。你甚至可以达到不同的禅定:在这些心的状态中,烦恼暂时受到镇伏,而有异常的平静。


其次是修观(vipassana),我们便有机会体验第三种乐。由于深入观察「法」,达到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你会有兴高采烈的喜,这种喜乐可称为畅快乐(Thrilling Happiness)。接下来出现的是清明乐(Happiness of Clarity)。最后,达到行舍(sankharupekkhabana):观察诸行时,深入了知「舍」。你会体验舍乐(Happiness of Equanimity),这是很深的喜悦,不会那么兴奋激动,是非常微细平衡的乐。


佛陀的承诺与保证是真实的,那些遵循修行之道的人,就能体验所有的快乐。如果你体验所有的快乐,便会深深了解佛陀所说是真实不虚的,也会说:「法由佛陀善说,法实为佛陀所善说。」


最后,超越一切乐的是寂灭乐(Happiness of Cessation)。禅修者在超越「舍乐」之后,会有一剎那的体悟涅盘,它是随着成就圣道心而产生,禅修者会知道他过去未曾知晓的佛法。佛陀曾说过:「如果以此方式禅修,便能达到苦的止息。」确实如此,很多人有此经验,最后当你知道以后,心便会因喜悦与感谢而欢唱。

 

修行证果的最大可能性


(Great Possibilities that Come toFruition in Practice)


有三种方法可让我们了解佛陀所宣说的法是圆满的。首先,如果你深思禅修的最大可能性,心会充满对法的赞美,当然也充满喜悦,也许你会拥有极大的信心,以致每当听到开示或阅读佛书时,都充满喜悦与兴趣。这是三种了解佛法的方法中的第一种。


第二,如果你去禅修,佛陀的承诺与保证必定会实现。


戒与定会改善你的生活,这更深入教导你,法是如何被善说,因为它带给你心的清明,以及深深的、微妙的快乐。


第三,也是最后一种,法的伟大可在修习智慧中看到,而智慧将使我们获得涅盘之乐。此时,你的生命会发生重大改变,如重生一般,你可以想象此时所感受到的喜悦与感激。

 

三、于僧伽的功德生欢喜


(Rejoicing in the Virtues of theSangha)


注释书所列的第三种生起喜的方法,是忆念僧伽的功德(僧随念)。僧团是圣者的团体,他们献身于佛法,热心耐心的修行,以正确的方法遵循正道,并各自到达目的地。如果你在禅修中有过某种心的清净,就能想象他人也有相同的经验,也许远比你所知道的程度更深入。如果你曾达到某种程度的觉悟,便会坚信他们也曾走过与你相同的道路。这样的人确实是清净、完美的。

 

四、思惟自己的戒行


(Considering Your Own Virtue)


第四个生起喜的方法,是思惟自己的戒行。行为的清净是有力的功德,可以为拥有它的人带来很大的满足与喜悦。要维持清净需要极大的坚忍,当你在这点上检视自己的精进时,也许会相当满足与兴奋。如果你无法持戒,你会悔恨与自责,而无法专注在正在做的事情上,禅修因此无法进步。


戒是定与慧的基础,有许多人思惟自己的戒清净而生起喜,然后由正念转向喜,因而开悟。这种观想(comtemplation)在紧急状态时特别有用。

 

提舍的故事


(Rapture during an Emergency:The Story ofTissa)


有个叫提舍(Tissa)的青年,在听到佛陀说法后,生起极大的迫切感。他是个雄心万丈的人,他在世间有很深的空虚感,因此他的抱负便转向成为阿罗汉。很快的,他舍俗成为比丘。在受戒前,他将一些财产送给弟弟周罗提舍(Culatissa),这项赠予让弟弟变得非常富有。不幸的,周罗提舍的太太突然变得很贪心,她害怕这位比丘改变心意还俗,并要求归还财产,那会夺去她现有的一切。她设法保护新获得的财产,最后想到找职业杀手,如果他们杀死比丘,她便提供一笔可观的赏金。


杀手们同意后便到森林中搜寻提舍。当发现他正专心禅修,就准备杀他。比丘说:「请等一下,我尚未完成工作。」一位杀手回答:「我们怎么能等?我们也有工作要做啊!」比丘恳求:「只要一、两晚就好了,然后你们可以回来杀我。」


「我们不相信,你会逃跑!给我们你不会逃走的证明!」比丘除了钵与袈裟之外,没有其他财产,因此无法给他们任何担保物,他便拾起一块大石头重击自己的双腿骨。杀手们看他已无法逃脱,便满意的走了,留下他继续精进。你可以想象,提舍想要根除烦恼的渴望多么强烈!他不怕死亡或受苦,只怕还活跃在内心的烦恼。他还有生命,但尚未完成工作,非常担心在根除烦恼之前死去。


由于提舍以如此深厚的信心出家,他孜孜不倦的培养正念,他的修行必定强到某种程度,才能面对那击碎腿骨的极大痛苦,因为他能看着这强烈的痛苦而不屈服。当观察痛苦时,他思量自己的戒行,反问在受戒后是否曾破戒?他非常高兴的发现,自己持戒清净,并未违犯任何一条戒。这样的了解,使他内心充满了满足与喜悦。


两腿骨折的痛楚渐渐缓和,强烈的喜成为他心中最显著的所缘境。他将念头转向它,并默念喜、悦。以这种方式默念,他的观智成熟了,并速度加快。突然间他有所突破,他体验了四圣谛,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阿罗汉。


这个故事说明人应该建立良好的戒律基础。少了持戒,坐禅只不过是给酸痛下帖子罢了!先建立好基础,如果你持戒精严,禅修将卓有成效。

 

五、忆念布施的功德


(Remembering Your OwnGenerosity)


第五种生起喜的方式,是忆念自己布施的功德。如果禅修者可以无私的行善,希望他人幸福快乐或解脱痛苦,那么这善行不仅充满福德,还会将快乐带入心中。布施的动机是决定布施是否有益的关键,它不该受私心所驱使。

 

匮乏时期的布施


(Gifts in Time of Scarcity)


布施不单指财物,它也可以是简单的鼓励需要支持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在匮乏时期的布施,布施个人所拥有的少许事物,会是最满足的时刻。有一则古代斯里兰卡某位国王的故事。有一天,他仓皇的从战役中撤退,只带着极少的粮食。当他穿越森林时,遇到一位看来似乎是阿罗汉的比丘正在托钵,他分了一些食物给比丘,虽然他原有的只够自己、马匹与随从食用。许久以后,当他忆念起这一生中送出的礼物,有些是非常了不起且贵重的,但那次却是他最怀念的一次。


另一个与这有关的故事,发生在仰光的马哈希禅修中心(Mahasi Sasana Yeiktha)。几年前,当中心还在发展时,有些禅修者无法负担食宿费用,当时人们都比较贫穷。这些禅修者都有进步,禅师看到他们因无法负担费用而必须离开时,觉得很遗憾,因此联合起来资助那些很有潜力的禅修者。这些学生有了长足的进步,当他们成功的达成目标时,老师们都充满了快乐与喜悦。

 

六、思惟天人的功德


(Considering the Virtues of the Gods)


第六种带来喜的方法,是思惟天人与梵天的功德。当还在人界时,他们深信业力,相信善行会带来善果,恶行会带来恶果。因此,他们努力行善去恶,精进禅修,因而投生在较高的境界,那里的生活比在人间快乐。那些禅定功深的人则生于梵天,寿命长达数劫。因此,当我们忆念天人的功德,确实会想到他们在人间所培养的信心、慈悲、精进与坚忍。拿自己与他们相比是很容易的,如果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与天人、梵天相同的功德,我们会十分满足与喜悦。

 

七、思惟完全的平静


(Reflecting on Perfect Peace)


第七个生起喜的方法,是思惟烦恼止息的平静,就胜义法而言,指思惟涅盘。如果你有过这种深湛的平静,你可以在忆念它时,带来许多喜。如果你不曾体验涅盘,可以先观想禅定时的平静,深定中的平静(peace)远超过世间的快乐。许多安止定很强大的人,即使没有在禅修,烦恼也不会生起,因此可能过六、七十年平静的生活。思考这种平静与清明的状态,可以带来非凡的喜悦。


如果你没有禅那(jhana)的经验,那么便可回想禅修时,心清净无染的感觉。当烦恼被镇伏一段时间,心就会充满轻安与清凉。你会比较这快乐与世间所享受的快乐,你会发现与修行之乐相比,世间的快乐相当肤浅,不像清净心所生起的平静之乐。如此比较,你的心中会充满喜。


八、远离粗鲁的人


(Avoiding Coarse People);

九、寻找善士


(Seeking Refined Friends)


第八与第九种生起喜的方法是相关的,分别是远离粗鲁粗俗的人,指被愤怒冲昏头,缺乏慈悲心的人;以及要寻找具慈悲心的善士。在这世上,有许多人被愤怒所淹没,以致无法辨别善与不善行。他们不知尊敬值得崇敬的人,不知学习法(Dhamma),更不知道禅修。他们可能暴躁易怒,因愤怒、瞋恨而受苦,生活中充满粗暴而讨厌的活动。与这样的人一起生活,你可以想象应该不会是很愉快的经验。


有些人则非常体谅、关爱他人,他们心中的温馨与慈爱显现在言行上。这等善士以微妙、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能获得他们的陪伴是令人满足的。被爱与温馨的氛围所围绕,必能生起喜。

 

十、忆念经典


(Reflecting on the Suttas)


第十个生起喜的方法是忆念经典。有些经典描述佛陀的功德,如果你是个有信心的人,忆念其中一篇便能带给你很大的喜悦与快乐。在许多经典中,《念处经》说明修学「法」所能获得的益处,其他经典则记载圣僧振奋人心的故事。阅读或忆念这些经典,能使人奋发图强,并产生喜与乐。

 

十一、使心向于喜


(Inclining the Mind)


最后,如果你时时让心培养喜,便能达成目标。你必须了解,喜是在心清除烦恼时生起。因此,为了获得喜,你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如此定便会生起,并镇伏烦恼。你必须在行、住、坐、卧或做任何动作的每个剎那,保持正念。

 

第五觉支:轻安


(Tranquility: Fifth of Enlightenment)


大部分人的心,随时都处在不安的状态:心东奔西跑,就如强风中的旗子啪哒啪哒的飘动着;又如一堆被丢进石头而四处飞散的灰烬,当中没有清凉、平静、宁静。这种掉举或散乱的心可称为心的波浪(the waves of mind),使人联想到风吹动时的水面。当掉举生起时,心的波浪便会显现。


即使这散乱的心变得专注,这种专注仍与掉举有关,就好像家中生病的成员会把发烧与不安传染给家人一样。同样的,掉举对其他同时发生的心法有很大的影响,当它出现时,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心一散乱,就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们会根据一时的兴致或奇想来行动,而未深思这是否是善行。就因为这不加思考的心,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言行不当,而导致悔恨、自责,甚至产生更多的不安。「我错了!我不该那样说,要是开口前多想想就好了。」当心受到悔恨与遗憾侵袭时,便不可能获得快乐。


在掉举与悔恨消失时,轻安就会生起。巴利语 passaddhi意指轻安、平静。心的轻安、平静,只有在不安或活动停止时,才会生起。在这个世间,人们内心有许多痛苦,许多人依赖药物、镇定剂或安眠药来让心愉悦。年轻人在极度不安时,常会用药物来渡过生命的这个阶段,不幸的是,他们发现药物如此令人愉快,以致上了瘾,这实在太可悲了。


从禅修而来的平静,远胜于任何药物或外在物质所能提供的。当然,禅修的目标还更高远,不只是平静,但平静与轻安仍是走在佛法正道上的益处。

 

轻安的特相、功能、现起与近因


特相:使身心平静


(Calming the Mind and Body)


轻安的特相是使身心平静,让不安止息、平静下来。

 

功能:拔除心中的热恼


(Extracting Heat from the Mind)


轻安的功能是拔除或抑止心中由于掉举、散乱或悔恨而生起的热恼。当这些不善法生起时,心就会变得灼热,犹如火烧一般。心的轻安浇熄热恼,取而代之的是清凉与自在。

 

现起:安定


(Nonagitation)


轻安的现起是身心的安定,禅修者可轻易观察出,心轻安为身心带来多大的宁静与平静。当然你熟悉缺乏轻安的状态,总是有想要移动、起身或做些什么的冲动。身体乱动,心则焦躁的跑来跑去。当这些都停止了,心中不再波涛汹涌,只有平静的状态,动作变得温和、缓慢而优雅,你几乎可以不动的坐着。


轻安必定随着前一个觉支-喜觉支而生起,最强的喜─遍满喜,又带来很稳固的轻安。在遍满喜充满整个身体后,会一点也不想动,更别说去干扰心的平静。据说佛陀在证悟后,花了四十九天在享受觉悟的成果,他在七个不同的地方,以某个姿势各维持了七天,借着进出所圆成的果证,来享受开悟的成果。由于充满法喜,整段时间,他全身感到满足,因此不想移动,甚至无法闭上双眼,维持着全开或半开的状态。你也能在强大的喜生起时,体验眼睛不自觉睁开的情况,最后会决定睁开眼继续禅修,如果你有这种经验,也许就会了解佛陀的快乐与法喜是多么的大!

 

近因:如理作意


(Wise Attention Brings Tranquility)


根据佛陀所说,生起轻安的方法是要如理作意。更具体的说,是向着善念、善心的如理作意,更重要的是向着与禅修有关的善心的如理作意,轻安与喜因而会生起。

 

发展轻安觉支的七种方式 (Seven More Ways ofDeveloping Tranquility)


注释书提到七种生起轻安的方法。


一、适当的食物


(Proper food)


第一个方法是要食用适当的、营养的食物。如你所知,营养非常重要,饮食不必精心制作,但一定要满足身体所需。如果食物不够营养,以致体力不足,禅修便无法进步。食物要适合个人,如果某些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或真的不喜欢,那么你会无法禅修,会觉得不舒服,一直渴望想吃的食物。


我们可以从佛陀时代汲取一些教训。有位非常有钱的商人与在家妇女,在佛陀教化的地区,他们是大部分宗教庆典的领导者与主办人。不知什么缘故,除非他们参与计画并主办密集禅修或其他活动,不然事情总是无法顺利进行。他们成功的秘诀,便是掌握需要与适当的原则。他们总是煞费苦心的找出请来应供的僧尼的需要,以及适合他们的食物。也许你可以回想,在食用了自己需要、想要且合宜的食物后,心会变得平静且专注。

 

二、良好的气候


(Good Climate)


第二个生起轻安的方法是在气候良好的环境禅修,会觉得舒适且适于修行。每个人都有偏好,然而,不论你喜欢什么,还是可利用电扇或电热器,或以轻便或厚重的衣物来适应不同的天气。

 

三、舒服的姿势


(A Comfortable Posture)


第三个培养轻安的方法,是采取舒适的姿势。我们在修观时通常会坐着或经行,对初学者而言,这是最好的姿势,舒服并不意味着放纵;躺下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是放纵的姿势,除非你有病,不得不如此。当挺直坐着或行禅时,你的身体需要某种程度的精进以避免跌倒,但放纵的姿势缺乏这种精进,容易打瞌睡,心也会变得松懈、安逸,不久就鼾声大作了。

 

四、不过度热心,也不懒散


(Neither Over-enthusiasm norSloppiness)


第四个生起轻安的方法,是在禅修时保持平衡的精进。你不该过度热心或懒散,如果把自己逼得太紧,就会错失所缘境而变得疲倦;如果太懒散,就无法有长足的进步。过度热心的人就如急着想登顶的人,他们爬得非常快,但由于山势陡峭,必须经常停下来休息,最后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登顶;而懒散的人就如蜗牛在爬一样,远远的落后。

 

五、远离粗暴的人


(Avoiding Louts);


六、选择平静与仁慈的朋友


(Choosing Clam and Kind Friends)


远离脾气坏、粗暴或无情的人也有助于生起轻安,如果同伴脾气很坏,总是生气的责骂你,你的心永远无法平静。与身心皆平静的人交往会变得更轻安,这是显而易见的。

 

七、让心向于平静


(Inclining the Mind toward Peacefulness)


最后,如果你持续禅修,希望获得轻安与平静,便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如果你警觉的使正念现前,轻安觉支便会自然生起。

 

第六觉支:定


(Concentration: Sixth Factor ofEnlightenment)


定是观察所缘境的心所,心洞穿所缘(object),并停留在上面。巴利语称之为 samadhi(三昧、三摩地)。

 

定的特相、功能、现起与近因


特相:安定(Nonagitation)


定的特相是不散乱、不失念。这指心安住在观察的所缘境上,沉入其中,并保持静止与平静。

 

静态的定与动态的定


(Fixed Concentration and MovingConcentration)


定有两种,一种是持续的定:专注于单一所缘境所获得的定。这种定是在清净、轻安的禅修中获得─要求心专注在一个所缘,而去除其他所缘。遵循这条道路的人可获得这种经验,特别是在禅那中获得安止(absorption)时。


修观的目标则是开发智慧,以及完成各个阶段的观智。基本的观指直觉的领悟,如分别名色,透过因与果而直接了解名色的关系,以及了解一切名色法的无常、苦与无我。这是基本的观,还有在到达以涅盘或一切苦灭为所缘的道心与果心(the path and fruition consciousness)之前,所必须经历的各种观。在修观时,观察所缘境非常重要。观的目标是名色,是无须思考而直接感受到的东西。换句话说,在修观时,要观察不同的所缘,目的是深入了解它们的本质。


第二种定是剎那定。在修观时,剎那定非常重要,所缘境不断生灭,而在每个剎那,随着所缘生起剎那定。虽然这种定是剎那、剎那生起的,却毫无间断。因此,剎那定与持续的定一样有使心轻安并降伏烦恼的力量。

 

功能:聚集心


(Gathering the Mind)


假如你正在禅坐,观察腹部的起伏,当你专注的观察起伏的过程,便是活在当下。随着你努力培养觉知的剎那,会生起观察的心理活动,就如心停在观察的所缘境一样,你沉入所缘境。这个定心所不只专注的观察所缘境,或在那个剎那对所缘境保持不动,它还拥有聚集与该心同时生起的其他心所的力量,它的功能便是聚集心,将所有的心所集中一处,让它们不散乱。如此,心便能稳固的专注在所缘上。

 

现起:平静与静止


(Peace and Stillness)

 

此处可用亲子关系来比拟。好的父母希望子女长大后彬彬有礼,有责任感,朝着这个目标,他们会对孩子做某种程度的管束。孩子尚未成熟,缺乏判断的智慧,因此,父母必须确定他们不会跑出去,和附近没规矩的小孩鬼混。


心所就如无父母管教的孩子,会做出伤害自己或别人的行为,而不受控制的心也会因不好的影响而受苦。烦恼总是潜伏着,如果心不受约束,渴望、贪、瞋、痴便容易生起,言行会变得粗野、无礼。心就如孩子,一开始会厌恶纪律,然而不久,就会愈来愈温顺、优雅、平静,并远离烦恼。专注的心变得愈来愈安定、平静,这种平静、宁静的感觉即是定的现起。


小孩也是如此,如果好好照顾,会变得温驯。或许他们本性粗野,但成熟后,便了解为何要远离恶人,甚至感谢父母的照顾与管束,或许也会观察到童年时,那些缺乏父母关心照顾的朋友,长大后变成罪犯。当他们大到可以进入社会,就能辨别那种人可以做朋友,那些人需要远离,随着年纪渐长与成熟,这些教养会使他们继续成长。

 

定使智慧生起


(Concentration Permits Wisdom to Arise)


定是开发智慧的近因。一旦心静止不动,便能让智慧生起和理解名色的本质,也许会有直觉的领悟,知道如何区别名色,知道名色的因果关系,智慧会愈来愈深入洞察更深奥的真理,能清楚的看到无常、苦、无我的特相,最后获得止息苦的观智。当智慧生起时,一个人不论处在何种环境,都不会成为粗鄙邪恶的人。

 

父母与子女


(Parents and Children)


为人父母者,或有可能成为父母的人,应该竖起耳朵,这对要借着定来管理自心的父母而言非常重要,他们应当完成不同阶段的观智,如此才能善巧的把子女带大,因为他们可以清楚分辨善行与不善行。他们可以这样教导子女,特别是为子女树立好榜样。无法管理自心、行为粗鲁的父母,无法帮助孩子发展善行与智慧。


我在缅甸有些为人父母的学生,在开始禅修时,只考虑子女教育、赚钱营生等世间的幸福。到我们的禅修中心禅修后,他们练习得很深入,当回到子女身边时,有了新的态度与计划,他们觉得对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并培养善心,而不只是获得世俗的成功。在孩子成年后,父母都力劝他们禅修。当我问这些父母在禅修前后生的小孩是否有所不同时,他们如此回答:「哦,当然!我们禅修后生的小孩比较听话且体贴,和其他孩子比起来,有颗善良的心。」

 

近因:持续的专注


(Steady Attention Causes Concentration)


佛陀说,持续的如理作意,目标是针对定的发展,这是定的近因,先前之定(Preceding concentration)是后来之定生起的因。

 

生起定觉支的十一种方法


注释书提到十一种使定生起的方法。

 

一、保持清洁


(Cleanliness)


首先是保持身体与环境的清洁。这点已详述于第二觉支:择法。

 

二、平衡的心


(A Balanced Mind)


第二个使定生起的方法是平衡五根,慧与信(Faith)一组,而精进与定是另一组,我已用一个章节讨论过五根的平衡。

 

三、保持清晰的心相


(Clear Mental Image)


相较于严格的观禅(vipassana),第三种使定生起的方法与止禅有关,因此我只简短的提一下。它是熟悉禅定的所缘境,亦即保持清晰的心相,就如在练习止禅(tranquilitymeditation)时一样。

 

四、振奋沮丧的心


(Uplifting the Discouraged Mind)


第四种使定生起的方法是在心变得沉重、忧郁、沮丧时,使心振奋起来。无疑的,你已在禅修中跌跌撞撞了许多次,这时你应该用使精进、喜和观智生起的技巧,试着使心振奋起来。振奋沮丧的心也是老师的工作,当禅修者拉长着脸来小参时,老师会知道如何激励他。

 

五、抑制过度兴奋的心


(Calming the Over-enthusiastic Mind)


第五种使定生起的方法是,要抑制过度兴奋的心。禅修者在禅修中常常会有令人迷恋的经验,会变得兴奋、活跃,他们过度精进。此时老师不宜鼓励他们,应该使禅修者回到正常状态,同时运用前述讨论过的方法,来帮助禅修者激发轻安觉支,或是教他放松,只是观察,不要过度精进。

 

六、策励因疼痛而怯弱的心


(Cheering the Mind that isWithered by Pain)


如果心因疼痛而畏缩,也许需要为它制造快乐,这是第六种使定生起的方法。禅修者也许会因为环境或旧疾复发而感到沮丧,此时心需要振奋与清净,好让它再度明亮、敏锐,你可以尝试各种方法,使心振奋起来,老师也可以勉励你,不是说笑话,而是说鼓励的话。

 

七、持续平衡的觉知


(Continuous Balanced Awareness)


第七种使定生起的方法是保持平衡的觉知。有时随着禅修的深入,你似乎无须精进,仍能对所缘的生灭保持正念,此时不要去干扰,即使觉得这种速度太慢,想踩下油门。若想要快速了解佛法,而试着加速,会扰乱心的平衡,觉知会因此变得迟钝。另一方面,每件事都那么美好顺利,你可能会因此放松,使禅修退步。当不费力的精进出现时,你应该慢慢进行,尽管如此,还要跟得上你的动力(momentum)。

 

八、远离心散乱的人;


九、选择能专心一意的朋友


第八与第九种使定生起的方法是,远离不专心的人,以及结交能专注的朋友。既不平静,又不宁静的人,无法培养定力,身心不安,这种父母生下的小孩,也会缺乏心的平静。


缅甸有种观念与现代西方人「气氛不错」(good vibes)的观念雷同。许多从未禅修的人,一到禅修中心,便觉得轻安与平静,这样的例子很多。他们感受到禅修者精进用功的气氛,有的人便决定来禅修,这似乎很自然。


佛陀时代,阿阇世王(Ajatasattu)杀害父亲,篡夺王位。他犯下恶行后,许多夜晚都无法成眠,最后决定请教佛陀。他穿越森林,遇到一群比丘正平静专注的听佛陀开示。据说他所有的悔恨与不安都消失了,心中充满着许久未曾感受到的平静与轻安。

 

十、思惟安止定的平静


(Reflecting on the Peace ofAbsorption)


第十种使定生起的方法是,思惟禅定的平静与轻安,禅修者以这种方式禅修,能获得轻安、平静。忆念曾用来达到禅定的方法,现在可以再度使用,使心专注、入定。尚末成就禅定的人,可以回忆剎那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很强、平静与心一境性的时刻。透过忆念「解脱五盖的感觉」和平静的心(这平静的心来自不间断的剎那定),会使定再度生起。

 

十一、使心倾向于定


(Inclining the Mind)


第十一也是最后一种使定生起的方法,是不断的使心培养定力。凡事皆靠每一剎那的努力,如果努力专注,你会成功。

 

第七觉支:舍


(Equanimity: Seventh Factor ofEnlightenment)


或许联合国应该改名为「舍协会」(Organization ofEquanimities),这样或许能提醒代表们,上谈判桌时最重要的是心态,特别是面对棘手的问题时。每位决策者在面对问题时,必须没有偏执。巴利语 upekkha (舍) 译为 equanimity,指的是平衡的精进。它是一种居于中间,不倾向任何一端的心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每天做决策时,和在禅修时培养。

 

调解内在的冲突


(Mediating the Internal Contest)


在禅修时,不同的心态会互相竞争。信(faith)会压制与其相辅相成的智慧,反之亦然;精进与定也是如此。这是禅修者的常识,在禅修时,保持两组的平衡与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在开始密集禅修时,你可能会非常狂热,又有野心。马上坐下来,抓住腹部的起伏或其他所缘境。由于过度精进,心可能会过度攫取所缘境,或让它溜走。如此错失目标会让人烦乱,因为你觉得已经尽了全力,却徒劳无功。


或许你发现自己的愚蠢,而能迅速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随着对观察腹部的起伏,心顺应这个过程,并与他们同步。它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而你会有点放松,精进似乎没有效果,如果不留心的话,昏沉睡眠就会生起。


禅修者有时能成功的区别名色,并看出其因果关系,因尝到法味而相当兴奋。充满信心的禅修者,便想告诉朋友与父母这些刚发现的真相。由于信心,想象与计划随之生起,由于过多的思考与感觉,禅修便会戛然而止。这一连串的事件是信(faith)过度的征兆。


另一位禅修者可能有同样的直观,但他不想弘扬法,却开始诠释(interpret)经验。你也许会说这种禅修者小题大作,每件小事,他都根据阅读过的禅修文献来诠释,一连串的思考与念头生起,再次妨碍禅修。这是聪明过了头的征兆。


许多禅修者有推理的习惯,对所听到的会先仔细思考才接受,并对自己明辨的特质感到自豪。当他们来禅修时,总是以理智的方式来探讨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以理智的(intellectual)了解来验证禅修。如果他们执着这种方式,这样的禅修者会永远心生疑惑,在「疑」的旋转木马中无止尽的轮转,永远无法前进。


行者听到的禅修方法,或修习了某种方法,发现它是有效的,便应该接受指导,唯有如此才能进步神速。禅修者就如前线的战士,没有时间去争论或怀疑命令,必须毫无疑惑的服从上级的每一道命令,唯有如此才能战胜。当然,我不赞成你因为盲信而全然信服。


即使到了能清楚看到法的生灭时,禅修者的修行仍然多变,不稳定,因为信与慧,精进与定,尚未平衡。然而,如果禅修者克服了不平衡的障碍,并能观察法的快速生灭,精进与定、信与慧之间的不平衡,将获得改进。此时,禅修者已有了舍的状态(四根的平衡),正念则自然现前。


平衡的心,就如马车被两匹同等强壮、有力的马拉着。当两者都在奔跑,便能轻易的拉车;如果其中一匹马跑得较快,而另一匹是老马,车夫就辛苦了。为了避免陷入沟中,他要费力的使跑得快的马减速,使老马加速。


禅修也是如此,一开始种种心法尚未达到平衡,禅修者会不断的从狂热倒向疑惑,或从过度精进倒向懈怠。然而,由于持续禅修,舍觉支生起,正念会自然现前,此时,我们会体验到大乐。以现代的比喻,我们成为豪华房车的司机,以自动驾驶在不塞车的高速公路上奔驰。

 

舍的特相、功能、现起与近因


特相:信与慧平衡;精进与定平衡


(Faith Balanced withWisdom, Energy Balanced with Concentration)


舍的特相是平衡相应的心法,因此其中一个不会压倒其他的,它在信与慧,精进与定之间创造平衡。

 

功能:不过度,也不缺乏


(Neither Excess nor Lack)


舍觉支的功能是补不足,以及减少过度的状况,防止心落入过与不及的极端。当「舍」很强时,会有完全的平衡,不会有任何一方有过度的倾向,禅修者可轻易保持正念。

 

现起:放松与平衡的状态


(The State of Ease and Balance)


似乎是正念(mindfulness)在处理一切事情,就如车夫让马自行拉车,这种放松与平衡的状态,即是舍的现起。我小时候曾听人谈过如何在竹竿两端各挑一个篮子,这在缅甸非常普遍。竹竿扛在一边的肩上,沉重的篮子分别挂在竹竿的前后两端。一开始,必须用很大的力气,重量会让人觉得难以负荷。但在你走了一到十五步后,竹竿开始随着步伐的韵律上下晃动,你、竹竿与篮子以一种轻松的方式移动,因而几乎感觉不到负重。我一开始也无法相信,但我禅修之后,知道这是可能的。

 

近因:持续的正念


(Continuous Mindfulness CausesEquanimity)


根据佛陀的教导,让舍生起的方法是如理作意:以培养舍心为基础,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前一剎那的舍心带来后一剎那舍心的生起,一旦舍心生起,就会成为舍心持续和深化的近因。它可以使禅修者超越生灭随观智,到达更深的禅修层次。


舍在初学者的心中很难生起,虽然他们可能时时刻刻都在努力保持正念,舍心仍生灭不已。心可能有时十分平衡,然后舍心又消失。逐渐加强舍心所,它出现的时间会愈来愈长,也愈来愈频繁,最后强到成为舍觉支。

 

培养舍觉支的五种方法


(Five More Ways to DevelopEquanimity)


注释书提到五种生起「舍」的方法。

 

一、以平稳的情绪对待一切众生


(Balanced Emotion towardAll Living Things)


最重要的是以平和的态度对待一切众生,这些都是你钟爱的,包括动物在内。对所喜欢的人与宠物,我们会有许多执着与渴爱,有时对某人会很「疯狂」。这种态度对平衡的心─舍,没有任何帮助。为了让舍生起,禅修者必须努力培养不执着与平衡的心,来对待所爱的人与动物。身为世间人,某种执着在人际关系中也许是需要的,但过度执着会伤害自己与所爱的人。特别是在密集禅修期间,我们会过度担心他们的福祉,所以要放下对朋友的过度关心与忧虑。


有种思惟可以让你不执着,那就是将一切众生视为自己业的承受者。人们享受善报,又因不善行而受苦果,他们以自己的意志造业,也必定受其果报,没有人能阻止。你或别人都无法拯救他们,如果你以这种方式思惟,比较不会担心钟爱的人。


你也可借着思惟胜义谛,对众生生起舍心,你可以告诉自己,毕竟只有名色而已,你热恋的人在那里?只有名法(心)与色法(身)时时刻刻在生灭。你在那个时刻恋爱呢?你可以用这方法让理智生起。


也许有人担心如此的思惟会变成漠不关心,让我们放弃配偶或挚爱。其实并非如此,舍心不是毫无感觉、漠不关心或无动于衷,它是没有偏好。在舍心的影响下,禅修者不会排斥讨厌的事物或抓取喜欢的东西,心安住在平衡的状态,如实的接受事物。在舍觉支生起时,会同时舍弃对众生的执着与厌恶。经典告诉我们,对贪欲重的人而言,与其相反的舍心,正是清净与净化贪欲的因。

 

二、以平稳的情绪对待无情物


(Balanced Emotion towardInanimate Things)


第二个培养舍觉支的方法,是对所有的无情物─财产、衣物等采取平衡的态度。以衣服为例,它有天会破损、脏污,会腐烂、毁坏,因为它与一切事物一样是无常的。以胜义谛来说,我们甚至未曾拥有它,一切事物都是无我的,没有人拥有任何东西。将物质视为无常的,有助于培养舍心且减少执着,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在这一小段时间内利用它,它不会持续到永远。」


热衷流行的人,也许会不由自主的买下市场上的每件新产品,一旦这产品被买走,另一种更精巧的产品会很快出现,这种人喜新厌旧,如此的行为没有舍心。

 

三、远离「发狂」的人


(Avoiding People Who “Go Crazy”)


第三种培养舍觉支的方法,是远离对人或物有疯狂倾向的人。这些人有很强的占有欲,执取认为属于自己的人或事物,而有些人则无法与他人享用或使用他们的财产。


有位很执着宠物的长老,在自己的寺里饲养很多狗与猫。有一天他到仰光的禅修中心参加密集禅修。禅修时,他在适当的环境下禅修,却无法深入。最后我问他是否在自己的寺里养宠物,他喜形于色的说:「是啊!我有非常多的狗与猫,自从来到这里,就一直在想着它们够不够吃,过得好不好。」我要他忘了它们,专心禅修,他很快便有很大的进步。请勿过度执着所爱的人或宠物,这会阻碍你来参加密集禅修,你也无法深入修行和培养舍觉支。

 

四、选择冷静的朋友


第四个培养舍心的方法是,你要选择不太执着有情众生或财产的朋友,在选择这样的朋友时,如果正好选到如前述执着宠物的长者,就会有问题了。

 

五、使心倾向于舍


(Inclining the Mind toward Balance)


第五个使舍觉支生起的因素,是不断的培养舍心。当你的心有这种倾向,就不会想着家中的猫、狗或所爱的人,只会愈来愈平衡、和谐。在禅修与日常生活中,舍心是极重要的。一般而言,我们不是沉溺在欲乐或迷人的所缘境,就是在对抗不愉悦、讨厌的所缘,使自己极度烦乱。这些事物的交替,在人类中是普遍的。当我们缺少平衡、稳定的能力,便容易卷入渴爱或瞋恚中。


经典说:当纵情于感官所缘时,心会变得烦乱。如我们的观察,这是普遍的状态。人们在追求快乐时,会误以为心的兴奋是真正的快乐,因此,永远没有机会体验由平静与轻安带来的更大的喜。

 

成熟的七觉支是不死药


(The Factors of EnlightenmentDeveloped:Healing Into the Deathless)


经典告诉我们:所有觉支都会带来极大的益处,一旦它们获得充分的发展,便能止息轮回之苦。由名法和色法所组成的有情众生的生死轮回将完全止息。觉支也能摧破使我们生死轮回的十魔军─内在的破坏力。所以,佛陀与觉悟者培养七觉支,因而能超越欲界、色界与无色界。


你也许会问:「人们从三界解脱后到那里去?」不能说有另一种「生」,因为从三界解脱是生死的止息。「生」带来不可避免的老、病、死,「生」是一切苦的根源,要解脱苦,就要从「生」解脱,若不再生,便不会死。证入涅盘能解脱生与死。


当这些觉支充分发展时,便能引领禅修者证入涅盘。它们仿佛是特效药,让心有足够的力量,禁得起人生的起伏。此外,还能治愈身心的疾病。禅修不保证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但培养觉支很可能治疗病痛,即使是那些无药可医的不治之症。

 

对治心病


(Purifying Our Mental Illnesses)


心病是指贪、瞋、痴、嫉妒、悭吝、我慢等疾病,当这些心病生起时,会使心晦暗、混乱,并制造出反应这种混乱状态的色法。当心被负面思想所笼罩,你会变得愚钝、不快乐、不健康,就如在污染的空气中呼吸一样。然而,如果你在观察的所缘境上,不时使正念现前,心自然会停留其上,不散乱,定就会在此刻生起。在一段时间后,五盖与负面的想法就会去除,智慧开始生起。当观智生起,心变得更清净,就如从忙乱的城市中归来,再次呼吸新鲜的空气一样。


念、精进与择法觉支,使定与观智在连续的阶段中生起。每个新的观智,就如呼吸另一口新鲜空气一样。生灭随观智的阶段是良好且深入禅修的开始,舍觉支使心稳定,同时正念变得愈来愈强,所缘境的生灭也变得十分清楚,对可以直接体验到的事物的本质没有怀疑。


精进会突然生起,也许会让禅修毫不费力。禅修者会了解并没有一个「人」在努力,当他观察自己清净的心时,便会生起喜与乐。同时,实相就在每个剎那中展现,喜随着轻安,与解脱疑惑、忧虑的心生起。在这平静的时刻,会观察得愈来愈清楚。在没有干扰时,定也会加深。在深入禅修时,禅修者可以体验平衡的心─即使是极大的喜或乐生起,也不会被乐受所淹没,或因不愉快的所缘境而动摇。禅修者不厌恶痛苦,也不执着欲乐。

 

对色身的影响


(Effects on the Body)


七觉支会影响身与心,因为两者错综相连。当心清净,且充满觉支时,对循环系统会有很大的影响,新制造出的血液非常纯净,它流到不同的器官,使它们净化。身体会变得有光泽,知觉力会增强,可见色会变得非常明显。有些禅修者发现许多光从身体发出来,在晚间能照亮整个房间,而心也充满光。他会非常有信心和证信,相信自己对正在发生事物的直接经验,身心变得轻盈、敏捷,有时感觉好像飘浮在空中一样,身体常会觉察不到,禅修者可以如此坐上几个小时,一点也不会觉得疼痛。

 

奇迹般的治疗


(Miraculous Cures)


觉支的力量可以治愈旧疾与不治之症,特别是在深入禅修时。在仰光的禅修中心,奇迹般的治愈痼疾是很常见的,光是听到的实例就可写成一本书,在此,我只简单叙述两个明显的例子。

 

治愈肺结核


(A Case of Tuberculosis)


曾有位长年为肺结核所苦的人,他找过许多医生与缅甸传统的草药医师,也在仰光综合医院的肺结核病房待过很长时间,但一直都未痊愈。他垂头丧气且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唯一的道路就是走向死亡。他申请到中心来禅修,当作是最后的依靠,但他隐瞒了严重的病情,以免禅修中心以危害其他禅修者的健康为由,拒绝他参加。


在两周的禅修中,他的慢性症状明显的显现出来,平常只在修习佛法的某个阶段中出现的疼痛加剧,令他极为痛苦、烦恼,身心俱疲,以致完全无法入睡,只能整夜躺着咳嗽。一晚,我在自己的茅篷里,听到从他的住处传来的剧烈的咳嗽声。我带着一些缅甸治疗咳嗽的草药去找他,希望帮助他减缓一些最近感染的流行性感冒或伤风。他以大字形的姿势躺在房间内,疲惫得无法言语,痰盂里装满了咳出来的血。我问他是否需要药,当最后可以说话时,他坦承了病情,我第一个念头是,不知自己是否已吸入了他的病菌。


他接着为将传染病带到禅修中心而抱歉,但请求准许能继续禅修,他说:「如果离开,我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死亡。」这些话感动了我,立即鼓励他继续禅修。做好避免肺结核病菌散布中心的隔离安排后,我继续指导他。一个月内,透过禅修快速的进步,他克服了肺结核,当离开中心时,他已完全痊愈。三年后,当他再度出现时,已是位强壮而健康的比丘。我问他现在感觉如何,结核病与咳嗽可有再复发?他说:「没有!结核病从未复发。至于咳嗽,有时会感觉喉咙痒,但如果立刻对它保持正念,就不会咳嗽了。佛法真是奥妙且充满奇迹,喝了佛法之药,我完全痊愈了。」

 

治愈高血压


(A Woman’s High Blood Pressure)


另一个例子发生在二十年前,是位住在禅修中心的女士。她是某位禅修者的亲戚,长期为高血压所苦,也向医生寻求过许多疗法与药物。有时她会来找我,我鼓励她禅修,即使在禅修中过世,也能在下一世享受许多快乐,但她总是找借口,然后继续去寻找医生的慰藉。最后我喝斥她:「许多人大老远来这里,甚至远从国外来,在禅修中心品尝法味,他们深入禅修,并体验到许多奇妙的事;而你住在这里,却没有禅修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你让我想起在佛塔下守卫的凶猛石狮,它们总是背对着佛塔,所以从未礼敬佛塔。」


这位女士因为受诃斥而相当伤心,并同意试着禅修。在很短的时间内,她到达剧烈痛苦的阶段。疾病的疼痛结合学法的痛苦让她吃尽苦头,几乎不能进食,也无法入睡。最后,住在禅修中心的家人担忧她的情况,他们请她回到住处,好方便照顾。我反对,劝她不要听从,并继续禅修。家人一次又一次的来找她,我则坚持她继续禅修下去。对她而言,这相当于一场战役,但她坚持继续禅修,不屈不挠,一股勇气涌现,她决定禅修到最后,即使死亡。


这女士的痛苦剧烈得无法想象,她感觉脑袋好像要裂开,头上的血管怦怦的敲击、捶打。她以耐心忍受所有的痛苦,只是观察它们,很快的,一股热气从身体释放出来,她散发出高热。最后,克服了这些感觉,一切变得安稳平静,她战胜了这场战役。高血压完全治愈,再也不必服药。

 

治病别忘了解脱


 (Other Diseases-and Don’t ForgetLiberation)


我曾目睹肠道阻塞、子宫囊肿、心脏病、癌症与许多疾病被治愈,我希望这些故事能激励你,但没有人能保证一定会出现这个结果。尽管如此,如果禅修者热切、坚忍不拔、勇猛精进,对因疾病或旧伤而生起的疼痛保持正念,他会奇迹般的康复。坚忍不拔的精进会带来极可能痊愈。

 

四念处禅修(Satipatthana Meditation)对癌症病人特别有用。癌症很可怕,在身心上造成许多痛苦。但不论多么可怕,精通四念处禅修的人,可以借着对疼痛保持正念,来减轻负担。他可以平静的死亡,对痛苦保持正念。这种死亡是可敬且神圣的。愿你培养从念觉支到舍觉支的每个觉支,成为完全解脱的人。

 

伍、毗婆舍那禅
 


软化坚硬的心


佛陀说:「借着禅修,人可以增长如大地一般厚实宽广的智慧。」这种智慧会充满整个心,使心扩大、宽阔。然而,如果没有禅修,心会因为烦恼不断生起,而变得狭隘、僵硬。在我们失念的每个剎那,烦恼都会生起,让心僵硬、绷紧、动摇。


所缘(objects)出现在六根门时,有时令人愉悦,有时则不然。当令人愉悦的所缘境出现时,毫无防备的心会充满贪爱、执取。被贪爱、执取捉住的心,便会计划获得那愉悦所缘的方法。从开始计划到紧紧抓住所缘,便造做种种身行与语行。当不可意的所缘境出现时,如果心毫无防备,厌恶感便会生起,心会再度动摇。你们可能会看到:灿烂的脸庞顿时扭曲,皱起眉头,口出恶言,甚至做出暴力的行为。不论面对的是否为愉悦的所缘,如果心毫无防备,愚痴就会蒙蔽心,无法看清真相,这时,心也会变得紧张、僵硬。


认为我们可以去除不愉悦的所缘是很愚蠢的,重要的是,要和它们保持良好关系。也许有人可以用棉花球塞住耳朵,将心维持在禅定的状态,蒙着眼睛四处摸索。然而,他无法塞住鼻孔或麻醉舌头,也无法切除身体对冷热与其他事物的感觉。禅坐时,我们专注在主要的所缘境,但仍会听到声音,而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会出现强烈的感觉。尽管尽了最大努力,我们的修行还是会在几个剎那中退失,而喜好思考的心更会四处乱窜。

 

律仪的力量


( The Power of Restraint )


律仪可以有效防止烦恼的生起。律仪并非指要变得麻木僵硬,而是要守护每个根门,不让心幻想、思虑、散乱。律仪生起的近因是正念,当我们每个剎那都能保持正念时,心会受到克制,使贪、瞋、痴无法生起。如果我们小心谨慎,最后心会变得温顺而满足,不会陷入烦恼中。


我们一定要保持警觉,一旦与所缘接触时,立刻观察那是什么。我们必须确定看只是看、听只是听、触只是触、尝只是尝、想只是想,每个过程都要清楚,不要有太多的深思熟虑,也不要为烦恼所缠。如果能保持正念,所缘就会自然生起而后消失,不要有进一步的思考或反应,只有过程本身而已。如此不论我们遭遇何种所缘,都能脱离贪爱或嗔恨。

 

为密集禅修而加强律仪


(Intensive Restraint for Retreats)


在密集禅修期间,律仪的价值无论如何高估都不为过。


经典对密集禅修期间的律仪,提供了四个指导方针。第一,行者纵使拥有完好的视力,也必须表现得一如盲人,应该垂下眼睑,不好奇去看,以防止心的散乱。其次,行者必须表现得一如聋人,不聆听、不批评,也不判断所听到的声音。第三,虽然行者可能曾阅读大量有关禅修的书,且试过十五种技巧,但在真正练习时,必须放下这些知识,把它锁起来!应该表现得如同无知的人,所知不多,也不会谈论已知的事情。第四,行者应该要像医院里的病人一样虚弱,放慢速度,移动时保持正念。


此外,应该加上第五项原则,那就是即使行者非常有活力,对于痛苦的感觉应该要表现得如同死人。如你所知,尸体若像木头般切成块状,也不会有任何感觉。禅修时,如果痛苦生起,禅修者必须鼓起勇气,只是单纯的看着它。他应该观察痛苦,不要改变姿势,或充满厌恶感。


在每一个剎那都要保持正念,不论什么所缘生起,要在心中默念,在看的剎那,默念「看到、看到」;在听到的剎那,默念「听到、听到」等。真正的精进是心中默念并专注在所缘境上,让心对准观察的目标。正念会生起,并深入观察所缘,有了正念,正定就会生起,它能让心集中,不会紧绷或散乱。

 

以智慧软化心


( How Wisdom Softens the Mind )


当属于八圣道的正精进、正思惟、正念、正定在心中生起时,烦恼便没有机会生起,此时,心就有软化的机会。持续不断的观察,心会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因而生起慧,了解一切都是由心法与色法所组成,心便会有莫大的解脱感。只有名色,没有「人」在其中,也没有「人」创造它们。如果能看到这些现象是因缘和合生起的,心便能解除疑惑。


充满疑惑的禅修者,顽固、强硬与紧张,很难相处。不论老师如何以禅修的好处说服他,都徒劳无功。如果能说服这样的人来禅修,要修到获得缘觉智(insight into cause andeffect)是不会有问题的。缘觉智能清除心中的疑惑,让它变得柔软,行者不再怀疑这些名色是否由某种外力和其他不可见或殊胜的有情众生所创造。


由于愈来愈深入,心因为脱离烦恼,变得柔软、放松,观察名色无常的本质,就能获得无常随观智,并从我慢中解脱。如果能清楚的看到名法和色法所引起的巨大压迫,就会获得「苦随观智」,并从贪爱中解脱。如果能在名法和色法中见到无我,了解其本质是空的,就可从自我(指永恒不变的实体)的邪见中解脱。这只是开始,愈深入观察名色法的本质,心会变得愈柔软,愈能塑造,愈灵巧。如果证得第一道心—涅盘的首次经验,某些烦恼便永远不会生起。我希望你们不断的保持正念,进而培养广大深湛的智慧,如承载万物的大地一样坚实。

 

止息痛苦


(Blowing out Suffering)


不打妄想也不停滞:佛陀的谜语


(Neither Wandering norStopping: A Riddle from the Buddha)


身为禅师,我发现许多禅修者没有察觉到自己有打妄想的倾向,也无法觉知当下所发生的事。由于想帮你们了解妄想的本质,因此要告诉你们以下这个谜语。佛陀说:「不应让心向外攀缘(打妄想),也不应让心停滞在内,能以此方式保持正念的比丘,终能止息一切痛苦。」


首先我要说的是,所有认真修习的人,都可以把自己当成比丘。想要从痛苦中解脱的人,可以接受这个忠告。然而,要知道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也许有困难。


向外攀缘是什么意思?我们如何能使心不向外攀缘,或许我们认为这并不难,我们都有向外攀缘的经验,我们只能强力避免。如果不让心向外攀缘,那么心必定待在里面,而佛陀告诉我们不要这么做。


你或许注意到心念的生起,若你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心在哪里?如果心不在外,那么一定在内。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呢?是不是该服用镇定剂,然后忘记这个问题。这是否会违背佛陀的劝告:不要让心停滞在内?


佛陀说:若我们遵循这些指示,便能解脱生死轮回,以及老、病、死-所有我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佛陀说了这简洁有力的话后,便回到自己的香室(Gandhakuti)17 ,留下大部份感到迷惑的听众。他们到处寻求协助,最后选上迦旃延(Kaccayana)尊者来解说佛陀的开示。迦旃延是阿罗汉,以能阐述佛陀简要的开示而闻名。


-------------------------------------------


17 香室:是佛陀在衹樹給孤獨園的住處,因為民眾經常以花供養佛陀,所以整個室內充滿香氣,故謂之香室。


-------------------------------------------

 

解开佛陀的谜底


 (Solving the Buddha’s Riddle)


厘清佛陀的这个开示,是一项具有挑战,又获益良多的智力练习。我建议你从问自己问题开始:如果不去控制心,那么你的心会出什么状况,心对所缘会如何反应?


如果心接触愉快、可意的所缘,自然会充满贪爱,就是这个时候,我们称它为妄想。当心接触厌恶、疼痛的所缘时,则充满嗔怒,心又再度打妄想;当心被愚痴所遮蔽,无法觉知正在发生的事,这是心跑掉了。所以佛陀教导弟子们,不要让贪嗔痴的心生起。


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等经验,也算是妄想心(wandering mind)的一部分吗?

 

有正念与无正念的感官意识过程


 (The Sensing Processwith and without Mindfulness)


所有感官(意识)的过程,都是由一系列既非善亦非恶的心产生,而在这系列之后的心,如果没有正念,便会产生第二、第三、第四,或更多伴随贪嗔痴的心。修习毗婆舍那的重点在于加强正念,使正念在一系列与道德无关的心念结束时,得以观察感官的生灭过程,阻止贪嗔痴等不善心的生起。若心能如此观察,就不是妄想。妄想心(wandering mind)是指在思前想后时,被烦恼(kilesas)所污染的心。


如果我们思考所缘的特性,「多美的颜色啊!」我们知道心已经在打妄想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看到炫丽的所缘时,准确又具洞察力的正念生起,加上精进力,便有机会如实了解「看到」的过程。这是增长智慧的机会,我们可以体验名、色之间的关系和两者联系的条件,以及他们的无常、苦、无我的特性。


你也许想立刻做实验,把注意力转向腹部的起伏,如果心努力的去觉知腹部的起伏,自始至终去感觉腹部的起伏,心便能从贪嗔痴中解脱。既不想令人快乐的所缘,对不快乐的所缘也不起嗔怒,对正在发生的事也不会愚痴无知。

 

碰撞声


 (CRASH !)


当强烈的声音突然变得明显,此时,我们的心离开了腹部的起伏,即使如此,如果我们立刻认出这是声音,并在心中默念「听到、听到」,而不去想是什么原因引起这声音等等,心就不算在打妄想。此时,心中没有贪、嗔、痴。


若心被熟悉的声调拉走,这是另一回事。我们会想:上次听到它是什么时候,唱这首歌的人是谁。即使在打坐,有的禅修者在想起以前的歌时,还会扭动身体,以手指头轻轻打拍子,此时他们真的是在打妄想了。


曾经有位禅修者,正在打坐,非常有力的禅坐。她坐得很好,又安静,突然邻座的禅修者很吵杂的从坐垫起身,她听到骨头咯吱响,以及衣服沙沙作响的声音,这位禅修者立刻想:「真不体谅人!他怎么可以在一小时的禅修中,这么没有正念的起来,而我正在努力禅修。」她大发雷霆,或许可称之为大妄想(The Great Mind Wandering)。当然,大部分的禅修者非常认真,继续观察当下所生起的所缘,以免心跑掉,这便是迦旃延尊者所说,而我们要去做的。

 

禅那


(Jhana)


禅那(Jhana)通常译为安止(absorption)。事实上,它是心的特质,心能固守在一个所缘上,并观察它。想象你在泥泞中发现某样东西,想把它拿起来,如果拿个尖锐的工具刺它,就会贯穿这物体,把它从泥巴中拿出来。若不确定那物体是什么,现在便可仔细瞧瞧。对盘中的食物也是如此,你用叉子刺穿一小块食物的方式,可以说明这个禅支。

 

止禅


( Samatha Jhana )


禅有两种:止禅与观禅。有些人也许读过止禅,并想知道我为何会在内观中提到它。止禅是纯粹的定,固定在单一所缘上,例如一个色盘或一团光。心固定在这个所缘上,不转移到其他地方。最后心会发展出非常平静、宁静、专注的 178状态,并安止在所缘上。佛经中描述不同的安止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质。

 

观禅


( Vipassana Jhana )


观禅是使心从一个所缘到另一个所缘,专注在一切所缘无常、苦、无我的共相上,它包括能保持专注、安住在涅盘之乐的心。不像修习止禅的目标是轻安与安止,观禅最重要的结果是内观与智慧。


观禅是将心专注在胜义法(paramattha dhamma) 18 上,我们通常称之为究竟实相,事实上,它们是透过六根门直接体验,而不是概念化的东西。其中大部分是「行胜义法」(sankhara paramattha dhamma) 19 ,或称为有为的(因缘和合的)究竟实相(conditioned ultimate realities),指不时变动的名色。涅盘也是胜义法,不是有为法。


呼吸是说明因缘和合过程的好例子,腹部的感觉是「因缘和合的究竟实相」,是由呼吸的意念所引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的目的,是要洞察该处正在发生事物的本质。当觉知到移动、压力、紧张、冷热,你已开始修习观禅了。


-------------------------------------------


18 勝義法(paramattha dhamma):指究竟真理,是直接覺知的所緣,包括色法、心法與涅槃三種。


19 行勝義法(sankhara paramattha dhamma):指因緣和合的究竟真理,透過直接的覺知,即能感知無常的心法與色法。


-------------------------------------------


遵循相同的原则,在不同的根门保持正念,如果有精进力与敏锐的觉知,专注在正在发生的事,就会了解它们的本质,了解它们的自相与共相。


根据四种认定四种禅的方法,初禅有五禅支,我会在下文说明。这些禅支对修观而言,非常重要。

 

五禅支


( The Five Jhanic Factors )


第一禅支称为寻(vitakka),它是瞄准、精确的将心导向所缘的禅支。它有将心放在所缘上,使心停留在所缘的特性。


第二禅支称为伺(vicara),通常译为审查(investigation)或思惟(reflection)。在「寻」将心带到所缘,并稳固的停在那里后,「伺」会继续专注在所缘上。当观察腹部的起伏时,会体验到这一点,首先你会努力把心对准腹部膨胀的过程,心会触及所缘,没有失误,然后专注在所缘,并盯着它。


由于你时时刻刻以直觉又正确的方式来觉知,心会愈来愈清净。贪爱、瞋恚、昏沈睡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会减弱并且消失,心变得清明、平静。这种清明的状态:离(viveka)意指远离,是由前述的两禅支所造成,此时心是远离五盖的。「离」不是禅支,是指心远离的状态。


第三禅支是喜(piti),欢喜的观察正在发生的事。身体上有如起鸡皮疙瘩,又如离地升空的感觉。


第四禅支称为乐(sukha),跟随第三禅支而来,会对禅修感到非常满意。由于第三与第四禅支的生起,是因为远离五盖的关系,因此两者合称为离生喜乐(vivekaja pitisukha),意指由远离而生的喜乐与满足。把这想成是个因果链,「离」的产生,是因为第一与第二禅支的生起,如果心瞄准所缘,专注在所缘,不久心便会远离。由于心远离五盖,就会变得快乐与喜悦。


当前面四禅支出现时,心会变得平静、平和,能专注在正在发生的事,不会散乱或消失,这种「心一境性」就是第五禅支:定。

 

进入第一观禅需要名色分别智


(Access to the FirstVipassana Jhana Requires Insight into Mind and Matter)


若五禅支都出现,还不一定达到第一观禅。心还要稍微深入佛法,到足以看到名法与色法的相互关系。此时,可以说已进入第一观禅了。


行者若具足五禅支,他的正念已不同于往昔,能成功的固定在所缘上,身体也会生起强烈的喜乐。此时他对禅修感到心满意足:「哇!我既正确又精准,甚至觉得自己好像飘浮在空中一样。」你也许会辨识出这种想法只是短暂的执着。

 

停滞在内


(Stopping Within)


任何人都会被喜乐、舒适所吸引,这是贪爱的显现,它与世俗的感官之娱无关,更明确的说,它来自禅修。当人无法觉知它的生起时,禅修就会受到干扰。禅修者没有观察它,反而失念的沉溺在愉悦的所缘中,或期待在禅修中生起更快乐的感觉。这种由禅修而产生的对愉悦的执着,就是佛陀所说的停滞在内。佛陀教我们不要向外攀缘,也不要停滞在内。为了加深我们的了解,还要再多做一点讨论。

 

三种远离


( Three Seclusion )


经典上说,禅修时要避免某些事情,如接触欲乐与不善法。修习三种远离,可以避免接触欲乐与不善法。所谓三种远离是身离:身的远离;心离:心的远离;依离:即前两者的结果,是远离烦恼与五盖,并使其减弱的状态。


事实上,身离(Kaya viveka)并非指色身的远离,而是远离与娱乐有关的所缘,这里指被视为感官所缘的色、声、香、味与触。

 

心离(citta viveka)是远离不善法,指远离会障碍定与观智的五盖。在修行的方法中,心离指时时刻刻保持正念,能持续保持正念的禅修者,即是做到了「心离」。


若没有精进,这两种远离就不会产生。对身离而言,我们必须远离欲乐的环境,并在一个能使心平静的地方禅修。当然,这是不够的。为了达到心离,我们对在六根门生起的所缘,要保持正念。要保持正念,必须让心对准所缘,专注能使心不散乱。精准的将心放在禅修的所缘上,就是第一禅支:寻。


因此,你必须有个目标,努力观察腹部的起伏,最后心便可清楚的观察到僵硬、紧张、移动的感觉。心开始专注在所缘,即前述的「伺」。心瞄准所缘一段时间后,会渐渐全神贯注并安止在所缘上。当心停留在腹部的起伏时,很少念头生起,甚至有段时间会没有念头。心从欲乐及其所引生的烦恼中解脱,「身离」与「心离」因而生起。持续禅修,不断精进,烦恼会消失,最后你会拥有第三种远离:依离(vikkhambhana viveka)。

 

一种特殊的快乐


(A Special Kind of Happiness)


有了「依离」,心会变得柔软、细腻、快活、柔顺。一种特别的快乐:出离乐会生起。出离乐是解脱了感官所缘及其引生的烦恼所产生的快乐。因此,出离乐是放弃了感官的快乐,却在放弃感官之娱的解脱中,得到极大的快乐,这是真正的出离欲乐,出离之乐。


心远离不善法,指心远离烦恼,烦恼没有机会生起,因为烦恼的因—感官所缘,已被舍离。现在,禅那—安止的状态,有了全新的意义。由于寻、伺禅支的结果,舍离欲乐,舍弃烦恼。禅那不只能让人入定,还能像火一样烧尽烦恼。

 

寻与伺的关系


( The Relationship of Vitakka and Vicara )


在禅修的进展上,寻与伺两禅支:精确的瞄准与击中所缘,是非常重要的。两者间的密切关系在经典中有许多讨论,以下即是两例。想象你有个覆满尘垢的铜杯,你倒了些铜油在破布上,一手紧握杯子,用另一只手拿着破布摩擦,勤奋的工作着,很快地就会有个闪亮的杯子。


同样的,禅修者必须专注在主要的所缘—腹部上,保持正念在腹部上,「摩擦」它,直到烦恼消失。然后,就能洞察腹部起伏的过程,并了解正在发生的事物的本质。当然,如果其他所缘比主要所缘还要明显时,禅修者就必须观察它们,让寻与伺往新的所缘。


「寻」如紧握杯子的手,而「伺」则如摩擦的动作。想象禅修者如果只拿着杯子,而不擦亮它,会发生什么事?它还是和以前一样脏。如果他努力擦亮杯子,却未稳稳握着,大概也无法做好这项工作。这说明了这个两禅支互相依赖的关系。


第二个例子是用于几何学的圆规。如你所知,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尖的,而另一只则夹着铅笔。你必须稳稳的将心放在禅修的所缘上,心就如圆规尖的那一端,然后你必须旋转心,直到它清晰的看到所缘,结果才会有个完美的圆。「寻」如在中间的尖端,而伺则如旋转的动作。

 

直接、直觉的了解


(Direct, Intuitive Knowledge)


有时「伺」被译为审查(investigation)或持续思惟(sustained thought),这会引起误解。西方人从幼稚园起,就被教育要运用智力寻找原因与理由,这种方法并不适合禅修。智力的学习与了解,是两种型态中的一种;另一种了解与学习的方式是直接与直觉的。在禅修中直接探求究竟真理—胜义法,必须要实际去体验,而非去思考它们,这是唯一获得内观与观智的方法,这种内观和观智与事物的本质有关。ㄧ个人可能了解许多究竟真理,也许曾大量阅读,但是若未直接体验实相,便不会产生观智。


止禅之所以拥有平静,却无法产生智慧的原因,是因为把概念当作所缘,而非以可直接体验的事物为所缘。观禅能产生智慧是因为它们能直接、持续的观察究竟实相。


假设你有颗苹果,你听说它多汁又香甜可口,也许你不去了解这个苹果,却想:「哇!它看起来是颗多汁的苹果,我打赌它一定很甜!」你可以想象或打赌它一定很甜,但除非咬一口,否则无法知道苹果的味道。禅修也是如此,你可以想象某种经验的样子,但你无法有相同的体验,除非你以正确的方法精进禅修,那么你会拥有智慧,就不会再争论苹果的味道了。

 

以五禅支,对治五盖


( Hindrances and Antidotes )


就如在没有烛光的深夜,黑暗会吞没整个房间,愚痴与无明的黑暗也是如此,会在心未专注于禅修的所缘时生起。在每个无明的剎那,心不断的追求,想抓住令人渴望的各种色、声、香、味、触、法。众生在这种情况下,便会花费所有醒着的时光去追求、攀缘与执取。他们深陷其中,以致于很难了解有另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超越欲乐的。谈到能获得更高快乐的禅修,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修习观禅(vipassana)是完整和持续的观察所缘境,这涉及定的两个禅支:寻与伺。寻与伺让心安止在所缘上,如果缺少它们,心就会散乱。万一心生烦恼,特别是追求感官之娱而生起的烦恼,心就会被无明、愚痴所吞没,变成黑暗,此时,智慧无法增长,心也不平静、清明、喜乐。

 

五盖


( The Five Hindrances )


会让心无法专注在所缘的五种障碍称为五盖,在各种烦恼中,五盖指五种主要的类型,即贪、嗔、昏沉睡眠、掉悔、疑。称为「盖」(hindrances),是因为每个盖都有特殊的力量来妨碍禅修。只要心受到感官(senses)的诱惑,就无法持续观察所缘。如果心一再离去的话,便无法迈向超越一般快乐的修行之路。因此,欲贪(kamacchanda)是我们禅修
时最大的障碍。


以不愉悦的方式使人分心的所缘是常发生的事。心一接触不愉悦的所缘,便充满瞋恨,并把心带离所缘,也因此远离快乐的方向。有时,警觉与注意力消失,心变得昏昏欲睡,无法停留在所缘上,这是昏沉睡眠,是五盖中的第三盖。有时心变得非常浮躁、散乱,从一个所缘到另一个所缘,这是掉举 20 。心无法专注在所缘上,非常散乱,充满过去行为的记忆、悔恨与遗憾、忧虑与不安,这是「恶作」。


第五个盖是疑:疑惑。你必定有多次的经验,即对自己、禅修的方法或老师感到怀疑。你会比较这方法与从前修习过或听过的方法,就如旅人站在十字路口,不确定这道路是否正确,无法决定该走那一条路。


五盖的出现意味着心缺少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


20掉舉惡作(uddhacca kukkucca):浮躁與憂慮,五蓋中的第四蓋。


-------------------------------------------


这五个善心所是初禅的五禅支21 ,是成就修习观禅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个禅支对治特定的盖,而每一盖都是禅支的敌人。

 

定对治欲贪


( Concentration: The Antidote for Sense Desire )


在欲界里,贪欲盖使我们处在黑暗中,对治它的是定。当心专注在所缘时,就不会思考其他事情,也不会渴望令人愉悦的影像或声音。令人愉悦的所缘在心中失去力量,就不会散乱和放逸。

 

喜对治瞋恚


( Rapture: The Antidote for Aversion )


由于定把心带到比较微细的层次,整个人会充满喜悦与快乐,这让心从第二个盖(嗔)中解脱,因为瞋恚无法与喜共存。因此,经典说喜对治瞋恚。

 

乐对治掉举


( Happiness or Comfort: The Antidote forRestlessness )


由于禅修的进展,快乐的感觉开始生起。心平静的看着令人不愉快的感受,不会生起愤怒。即使所缘是难以相处的,心也会自在安乐,有时痛苦会在正念生起时消失,剩下解脱的感觉。由于身心的快乐,心满足的停留在所缘上,不会四处乱跑。所以,乐对治掉举和焦虑(anxiety)。


-------------------------------------------


21 五禪支:指尋(right aim)、伺(continuity)、喜(rapture)、樂(comfort)、心一境性(one-pointedness)。


-------------------------------------------

寻对治昏沉睡眠


( Aim: The Antidote for Sloth and Torpor )


寻(vitakka)禅支有振作心的力量,它让心开放、有活力。因此,当心持续、精确的瞄准所缘时,昏沉睡眠就不会生起。困倦的心指已紧缩(constricted)、衰弱(withered)的心。「寻」对治昏沉睡眠。

 

伺对治疑


( Continuous Attention or Rubbing: The Antidotefor Doubt )


如果「寻」表现良好,则心会触击观察的目标,这种触击或「摩擦」所缘的心所即是伺,它的作用是让心持续固定在观察的所缘上。持续的注意与疑相反,因为疑会犹豫不决。疑惑的心无法专注在任何所缘上,会到处乱跑。当伺生起时,心就无法从所缘上溜走。


不成熟的智慧会使疑生起,禅修未到某种深度与成熟度时,深奥的佛法对我们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初学者也许会对听过却未经验的事感到惊奇,他们愈去思考这些事,就会发现自己了解得愈少,挫折与思考会带来批判。对这个恶性循环而言,持续的观察是对治的方法。心稳稳的固定在所缘上,尽力观察,就不会产生批判的思想。

 

了解世间的本质


( Comprehending the Nature of thisWorld )


当你持续观察腹部的起伏,不断的培养敏锐的正念,便会发觉可用心眼清楚看到整个腹部膨涨的过程-从开始、中间,到最后。对你而言,这经验十分清楚。


现在你开始经历观智的过程,只有透过直接观察身心生灭现象才能获得观智。首先,你要区分名色之间的差别,各种感觉是属于色法的所缘,与观察它们的心不同。由于愈来愈专注的观察,你会看到名色如何互相关连,心中的一个念头会衍生一系列构成一个动作的所缘。心会辨识名色如何生灭,生灭的现象变得非常清晰。你意识范围内的一切所缘都有生灭的本质,声音响起而后消失;身体的感觉生起,随后消失,没有一样是持久不变的。


修习到这个时候,初禅的五禅支便开始出现。寻与伺增强,定、喜与乐随之生起,此时,第一观禅(vipassana jhana)完成了,同时观智(vipassana-baba)也开始生起。

 

三法印


(The Thre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ditionedPhenomena)


观智与有为法的三种特相有关:即无常、苦、无我(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我)。

 

无常


(Anicca: Impermanence)


当你观察所缘境的生灭时,你会发现它们短暂的本质:


它们的无常。这对无常的了知是直接的,是第一手的,无论你观察何处,你会发现无常的现象。在你的心接触所缘的剎那,你清楚的观察所缘如何消失。强烈的满足感会生起,你会对你的禅修深感兴趣,会对发现这个宇宙的真相和真理感到欣喜。


即使是短暂的观察,也可以知道身体是无常的。因此,无常一词,指的是整个身体。更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所有出现在六根门的现象都是无常的。我们会了解无常意指所有无常的事物,包括心与物,名法与色法。在这因缘和合的世间,我们无法找到不是无常的事物(object)。


事物的生生灭灭是无常相(anicca lakkhna),这种无常的现象是可以确认的。无常随观智(Anicca vipassanabana)是直觉的了解无常的真相。它就在观察特定事物的当下生起;无常随观智就在观察事物灭去的当下生起。如果没有这种直接的观察,那么,要了解无常是不可能的。

 


(Dukkha: Suffering or Unsatisfactoriness)


有为法的第二个特性是苦。当你观察无常时,很自然的,苦会变得明显。当现象(phenomena)生生灭灭时,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事物是可以倚赖的,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稳固的执取不放。任何事物都是迁流不息的,是让人不满意的,所以,现象界无法依止。苦(Dukkha)也是无常的同意词,意指凡是无常的事物,也是让人痛苦的。


在禅修的进展上,疼痛的感受可以变得非常有趣。禅修者可以观察苦受一段时间而没有任何反应。你会发现苦受不是持续不变的,苦受不会持续超过最短的瞬间。持续的错觉开始破碎。当疼痛在背后生起,禅修者发现,燃烧般的热转变成压力,然后变成悸动;悸动变成它的特征,它的相状,并逐渐增强,最后到达顶点。心会发现疼痛止息了,疼痛从意识中消失了。


克服了疼痛,禅修者会充满喜悦、高兴。身体会感到清凉、平静、舒服,然而禅修者并不会误以为痛苦已经彻底摧毁。感受(sensations)让人不满的本质变得更明显,禅修者会视这个色身为痛苦的和让人不满意的躯壳,而无常的脚步从不停歇。


苦的特相或苦相(dukkha lakkhana)是被无常压迫所致,是因为所有的事物不断的生生灭灭,所以我们生活在极大的苦迫中。一旦事物生起,它的灭去是不可避免的。


苦随观智(dukkha vipassanabana)是了知苦的观智,它在我们观察「现象」灭去的当下生起,然而它与无常随观智(anicca vipassanabana)不同,后者是突然了悟到,外在的事物是不可靠的,是无法依止的,甚至是令人畏惧的。


对于苦的了解若是透过阅读、透过推理或思考,与真正的受苦有所不同。苦随观智只有在当心觉知(观察)到事物的生灭现象时才会生起,并了解他们无常的本质是可畏惧的,不可贪爱的和不好的。


了解苦是所有事物本有的现象,是非常有用的,它使我们去除这些事物是使人快乐的错误见解,当这种错误的见解消失了,贪爱就无法生起。

 

无我


 (Anatta: The Absence of Self)


现在,很自然的,我们了解无我:在身心的生灭过程中,背后没有一个「人」在其中。从这一剎那到下一剎那,事物的生起是自然的过程,没有「人」在其中。无我随观智(anattavipassanabana)的生起是以无我和无我相(anatta lakkhana)二者为基础。


换句话说,无我指所有无常的现象,他们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我,包括每一个心法与色法。无常与苦的唯一不同是所强调的层面有所不同。


无我、无我相是发现事物的生灭并不会依照个人的希望。所有的名法和色法的生灭现象,都是遵循自然的法则,这种生灭现象是超越人为的控制的。我们可以透过观察天气的变化来理解,有时是酷热,有时大寒;有时湿,有时干。有些气候变化无常,我们不知道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没有任何人都能适应的气温,使每个人都感到舒适。气候遵循它的自然法则,正如四大种构成我们的身心,当我们生病、受苦,最后死亡,这些过程不是与我们的愿望相反吗?


当我们观察身心的生灭现象时,我们可能会对无人能控制的生灭过程感到惊讶,这种观智的生起是非常自然的,并非受他人的影响或操控而获得的,也非来自思考;而是来自观察事物灭去的现象,这是所谓的无我随观智。


当我们无法观察现象界的剎那生灭时,我们容易误认为在身心生灭过程的背后,有个「我」,有一种不会改变的实体存在着。由于清楚的觉知,这种邪见在一瞬间被去除。

 

证得第一观禅:思惟智


 (Verified Knowledge byComprehension: The Fulfillment of the First Vipassana Jhana)


当清楚的觉知,尤其是观察事物的灭去时,可以了解所有事物都具有无常、苦、无我的特相。了解这三个特相属于内观的思惟智(sammasana-bana),指由亲自验证而生起的智慧,或译为「藉由体会并证实的智慧」,这是禅修者透过观察现象消失的经验,而了解这三个特相。


虽然我们普遍使用观智(insight)一词,仍无法贴切的翻译 Vipassana(毘婆舍那)。Vipassana 由 vi 与 passana 组成。Vi 是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passana 指「看」。因此,vipassana 的意思是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看。各种不同的方法指无常、苦、无我。Vipassana 更完整的翻译是用无常、苦、无我的观点来看。


观智的同义字是现见智(paccakkha-bana),现见(paccakkha)指直接由经验获得的认知。观智只在正念现前时生起,因为它是直觉的,非由推理所产生,所以称之为现见智。


当观智生起时,心自然会思惟无常、苦、无我并非只显现在当下,同时也显现在过去,并持续到未来。其他的所缘也是由无常、苦、无我所构成。这样的思惟是「推论的知识」,这是寻与伺两禅支更深入的一面,并显现在思考上。


在这阶段,第一观智已完全发展,称为「思惟智」的修习阶段也已完成,禅修者会对有为法的三种特性:无常、苦、无我有深刻的理解,并得到一个结论:这三种特性遍及过去和未来世界中的任何情况。


推论与思惟会在观禅的第一阶段出现,除非它们接管(take over)心,否则是无害的。对一个聪明、有丰富想象力或哲学思惟的人而言,太多的思惟会妨碍个人直接的经验,并使内观终止。


如果有人发现自己的修行走下坡,他可用这种想法来安慰自己。在这个例子中的思惟与佛法有关,与贪瞋无关。尽管事实如此,最好还是彻底的观察,去体验现象的生灭。

 

正思惟与邪思惟


(Wholesome and Unwholesome Vitakka)Vitakka


这个字指「寻」禅支,也指思惟(reflection),也就是将心导向某个想法。有两种思惟:正思惟与邪思惟。将心导向欲乐称为邪思惟,正思惟则和出离有关。与忿恨、争论有关的是邪思惟,与无瞋、无暴力有关的是正思惟。


当无常、苦、无我的推论认知生起时,与感官之娱有关的邪思惟便消失了。在内观时,所产生的思惟,有些贪欲可能会生起,但它可能与名望、性、财富、资产等世俗之乐无关,而是有善法欲,想舍离世间、想布施与弘法。虽然这些想法构成思惟,却与无贪或出离有关。


与瞋有关的思惟是希望别人遭受伤害或不幸的心态,它出自忿怒,具有破坏的特质,无瞋则与慈的特质有关。慈与恨的特质相反,它希望他人幸福快乐。当人品尝到佛法的滋味,想与自己所爱的人分享,这一点也不稀奇,这种希望他人也有同样经验的想法与慈有关,因为是希望他人幸福。


最后一种思惟与造成伤害有关,它有两个分支:残忍与非残忍的想法。残忍的想法包括想伤害、压迫、折磨、欺负或杀害其他生命,这是恨,具有破坏特质的嗔心。


非残忍的想法正好相反,有悲的特质,希望帮助他人,并解除他们的痛苦与悲伤。一个有强烈悲心的人,不仅对他人的痛苦能感同身受,也会找到方法来解除这些痛苦。

 

与思惟智相同的伺


 (Vicara as Reflective Knowledge)


如果这种思惟一再出现,这过程称为伺(vicara),有注意力更持久与「摩擦」的特性;在此,指反复沈思。人首先有直觉的领悟,接着,有关这领悟的推论知识会生起。推论的知识是令人喜悦的,但是过多的话,就会成为一系列的念头,会打断直接观察的过程。这些也许是非常崇高的念头:出离、慈悲等,尽管如此,禅修者还是会受影响,此时观智便无法生起。


愿你在禅修中增长寻与伺这两个非常重要的心所。愿你瞄准心,并彻底「摩擦」所缘,直到你清楚的看到它,并了解他的的本质,即使有很好的念头出现,希望你也不会转移目标。如此你会获得不同的观智,最后体证涅盘。

 

获得更高的观禅


(Reaching the Higher Vipassana Jhana)


禅修者要达到观察所缘境快速生灭的程度,才能获得毗婆舍那初禅。体验这个观智并超越它,禅修者可以说有了进步。

 

毗婆舍那第二禅 (The Second Vipassana Jhana)


禅修者要舍离思惟的早期阶段,然后进入完全专注的成熟阶段。此时,禅修者的心渐渐变得清晰敏锐,能跟上所缘快速生灭的速度。由于持续、敏锐的正念,也无推论的思考,不会怀疑名色无常、短暂的本质。此时,禅修似乎是轻松自如了。少了努力的专注与思惟,就有喜与乐生起的空间。此时,没有思考,只有完全的专注,这是毗婆舍那第二禅。


在毗婆舍那初禅时,心中充满精进与推论的思惟。只有在第二禅生起时,在生灭随观智的初期,清明、喜、信与乐才开始明显。

 

信、平静、喜与乐的过患


(The Danger of Faith, Calm,Rapture and Happiness)


心可以变得更平静,定更深。深定会带来明确的、经过验证的信,也会带来深信,如果继续禅修,就会获得佛陀或禅师所叙述的利益。喜、身心的乐受也会在这个阶段增强。当禅修者获得第二禅时,很可能会非常执着这种极度喜悦的状态,他们会有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有些人甚至相信自己已经开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进步的希望,会变得模糊不清,禅修者会如前述佛陀所说的「停滞在内」。


如果你有这种经验,务必观察和标明(label)它们。要很清楚的觉知喜、信(faith)、轻安(tranquility)等只是心理状态,如果发现自己对它们产生执着,要立刻去除这种执着,然后继续观察腹部的起伏。只有如此,你才会持续进步,同时它会带来更甜美的果实。


禅师处理这个禅修阶段的学生必须很有技巧。学生们对自己的经验非常兴奋,如果老师挫了他们的锐气,便容易遭到反抗。相反的,禅师要温和的说:「你禅修得不错,这是禅修中自然生起的现象,但还有其他比你现在拥有的更好的经验。何不观察这些现象?这样你就会有更好的经验。」


禅修者若留意这些指导,便会继续禅修,并仔细观察光明、信心、喜、乐与轻安。他渐渐了解这简单的观察是正确的修习之道。如此确认禅修的方向,他可以极具信心的向前迈进。

 

毗婆舍那第三禅的生起


(The Arising of the ThirdVipassana Jhana)


喜会逐渐消失,而念与定则持续增强。然后,观察正在发生事物的本质的观智会变得非常强固。此时,七觉支中的舍觉支渐渐增强,不论所缘是否使人愉悦,心都不会动摇,而一种深的乐受会生起。禅修者可以长时间坐禅而不会感到痛苦。他们的身体变得轻盈、精力充沛,这是第三禅,它的两个禅支是乐与心一境性。第三禅在生灭随观智更成熟的阶段生起。


从第二禅到第三禅是禅修的转捩点。人们天生就会执取使心动摇的刺激,喜是这些令人动摇的愉悦感之一,它会让你心旌摇荡,然而它相当不成熟、不稳定。因此,当喜生起时,要尽可能保持警觉。只要禅修者仍执着喜,便无法进步,无法进入更成熟、微妙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平静。

 

最上微妙之乐


 (The Climax of Happiness)


佛经以一个母牛哺乳小牛的故事来说明这个转变。让小牛早早断奶是很重要的,这样母牛的奶才能供人使用,如果小牛不断奶,便会喝掉所有的奶。小牛就如以喜来喂养的第二禅,母牛也许是第三禅,而去喝那甘甜鲜美牛奶的人,就如超越执取喜的禅修者。经典叙述在第三禅所体验的乐受,是修观中所能体验到的最上微妙之乐,是最甜美的。尽管如此,禅修者依舍而住,不执着。


持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以免乐受与敏锐的观智使微细的执取生起。如果觉得自己的观智非常敏锐、清晰,就必须注意这点。然而,产生执取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持续的正念,可以轻易观察每个所缘,不会错过。

 

现象的灭:乐受消失


 (Dissolution of Phenomena: TheComfort Disappears)


第三禅被称为最上微妙之乐,是因为在下一个阶段就没有这样的快乐了。你对现象的观察,会渐渐超越生灭随观智的阶段,而进入坏灭随观智。此时,所缘境的生与住已不再清晰,取而代之的是心觉察到现象持续坏灭,它们一被觉察到,便立刻消失,没有实体,只是现象持续的坏灭。


禅修者会有心烦意乱与沮丧的现象,不只因为他们缺乏乐,也因为现象的快速消失,令人感到相当不安。在你观察到所缘时,它已经消失,留下一片空白,而下一个现象仍以相同的方式呈现。


此时,禅修者也许清楚的看到现象,但认知(perception)的心所仍混在其中。因此能看到所缘境的究竟实相,同时也看到身体、手臂、腿、头、腹部等形体的概念。在坏随观智的阶段,概念消失了,你也许无法说出现象在那里,有的只是坏灭而已。


你也许会大叫:「发生什么事?」,「我一直做得那么好,但现在我的禅修却失败了!失去控制,我无法观察任何东西。」心充满自我批判与不满,已无快乐可言。最后可能会在这段期间得到自在,你只要冷静下来,观察现象不断生灭。


这阶段的观智称为坏灭随观智。此时,不再有快乐与安适,身上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或疼痛,心中只有舍受。

 

毗婆舍那第四禅的生起


 (The Appearance of the FourthVipassana Jhana)


在生灭随观智成熟时,第二禅的喜,让给第三禅的乐。大喜被温和而微妙的乐受与平静所取代。当乐在坏灭随观智阶段消失时,还不会招致心苦。此时,第三禅让给第四禅,其禅支(Jhana factors)的特性是舍与心一境性。

 

行舍智


 (Insight into Equanimity Regarding All Formations)


当心不苦不乐、不忧不喜时,舍心便生起。舍有使心平衡的力量,这种状态称为「中舍」(tatra majjhattatta)。在这平衡的情况下,念会变得非常清净、敏锐,能毫不间断的看到微细的现象,如特殊而微细的振动。事实上,「中舍」从一开始就出现在禅修的每个阶段,而在初禅、第二禅与第三禅,被更明显的特质所掩盖,就如白天的月亮,无法与太阳争辉。

 

四毗婆舍那禅摘要


(Summary of the Four VipassanaJhana)


在第一禅,「舍」未完全发展,寻与伺较强。如前所述,初禅中的寻与伺通常包括推论的思考;在第二禅,大喜使「舍」黯然失色;第三禅则有最胜微妙的快乐,因此舍没有机会展现;当乐消失时,有一种不苦不乐的感觉,这时舍会生起。以此方式,当薄暮来临,黑夜开始渐渐笼罩,月亮的光辉照耀整个天际。


成就坏灭随观智后,接着而来的是怖畏现起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到了行舍智的阶段,舍(equanimity)才强烈的显现出来。


这是禅修很深的层次,事物开始以非常平稳的方式进行。现在正念非常敏锐,能在心受到苦乐干扰之前就攫取所缘。此时,执取或忿怒无法生起,平常令人不悦的所缘,也完全失去影响力。因为在六根门都是如此,故称所呈现的舍为六支舍(six-limbed equanimity)。


极微细的觉知是此时禅修的另一特色。腹部的起伏过程变成一种振动,它破碎成一个个颗粒,最后消失。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应该观察整个坐姿,如臀部与膝盖的一些接触点,而这些也会消失,对身体的任何感知能力都会消失。病痛消失了,因为没有可观察的色法,无痒可抓,只剩下知道色法消失的意识。此时,「心识」本身应该作为觉知的所缘,当你默念「知道、知道」时,甚至连意识也会忽隐忽现。然而,此时会有很清明、敏锐的心。


这种极度平衡的心,就如阿罗汉的心,在面对任何可以让意识生起的所缘时,都如如不动。然而,即使在禅修中达到这种境界,你仍然不是阿罗汉,只是在这具足正念的剎那,体验了类似阿罗汉的心。


四禅中的每一禅,都有不同的快乐为其特征。在初禅,有远离的快乐(离生喜乐),远离五盖,因为心与五盖隔离。在第二禅,禅修者有定的快乐,良好的定带来喜、乐。当舍离喜后,第三禅只有舍的快乐。最后在第四禅,我们体验到智慧之乐。


当然,第四禅是最大的快乐,前三禅仍在有为法中。唯有当禅修者超越三禅,才能经验到究竟之乐—平静的快乐,巴利语称之为寂灭乐(santisukha)。寂灭乐在禅修的所缘和其他的名色法,以及观察的心完全静止时生起。


希望你们能品尝透过毗婆舍那所生起的四种快乐,同时也能进一步品尝究竟大乐:涅盘之乐。

 

涅盘


(On Nibbana)


关于涅盘的迷思


(Confusion about Nibbana)


有许多关于涅盘的讨论,整本书都在讨论涅盘的也不少。有些人认为:涅盘之乐是一种特别的身心状态。有些人相信它存在自身之中;有些人说:当身心寂灭后,所剩下的便是永恒的安乐。


有些人也许充满怀疑,他们说:「如果涅盘是身心的寂灭,怎么会有东西留下来让人体验呢?」不经由感官而体验到的快乐,教人难以想象。对没有禅修经验的人而言,这本书中所讨论的,就像是天方夜谭。


事实上,只有亲自体验过涅盘的人,去谈论它才有说服力。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可谈,曾禅修到有涅盘经验的人,会对此感到熟悉。


有些人认为:涅盘是某种特殊的名或色。其实不然,有四种巴利语称之为胜义法(Paramatta dhammas),前面曾经提过,是指不经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或思考而能直接体验的实相。这四种胜义法分别是:色法(materialphenomena)、两种心法(mental phenomena):心本身,和每一心剎那与心俱生的其他心所,以及涅盘。因此涅盘是不同于色法,也不同于心法。


第二个错误的观念是:涅盘是名法和色法寂灭后的存留物。涅盘是胜义法的根源,被视为是外在的,而非内在之物,因此,涅盘与名色的生灭过程结束后所存留在体内的东西无关。


不像可见色或声音能让人听闻到,涅盘不能经由感官被体验,涅盘不是感官的目标,因此不属于任何感觉(或六处)的愉悦范畴。涅盘不是感官之乐,不以感官为基础。


有关涅盘性质的争论,从佛陀时代便延续至今。曾经有位寺院的住持,在一群比丘前讨论涅盘之乐。其中一位比丘站起来说:「如果证入涅盘没有感觉,如何会有极乐?」


这位长者回答说:「我的朋友,正因为涅盘中没有感觉,所以才如此快乐。」这答案就像个谜。我很好奇你会认为答案是什么?如果你无法找到,我很乐意提供你答案。

 

感官的害处


 (Disadvantage of the Senses)


首先,我们必须谈论感官的快乐,它稍纵即逝,此刻感到快乐,下一刻便消失。追求如此短暂、随时会改变的东西,真的这么快乐吗?


看看你必须经历多少麻烦,才能得到你认为会带来快乐的新奇事物。有些人强烈追求快乐,甚至犯法、犯下残暴的罪行,使他人受苦,如此才能体验短暂的感官之乐。他们不了解,因为犯下这些恶行,在未来必须遭受多少痛苦。一般人都了解,短暂的快乐一定会带来不成比例的痛苦,实在不值得。


一旦开始禅修,快乐的泉源就容易取得,也比欲乐更纯净,更令人喜悦。如我们已经了解的,毗婆舍那的每一禅带来不同的喜乐。初禅带来远离乐;二禅带来定的快乐-由强烈的喜所组成;三禅带来微妙的满足,让心有大喜之乐,实际上是相当粗糙的;最后也是最深的,在第四禅会出现舍乐,舍乐具有寂静与平静的本质。以上四者称为出离乐。


然而,证入涅盘者的平静与安乐,远甚于出离乐与感官之乐,在本质上也大不相同。涅盘乐发生在名色寂灭时,是苦灭之后的寂静,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毫不相干。事实上,涅盘之乐正是完全没有与六尘接触而生起的。


那些认为快乐来自休假、野餐,或在湖中游泳的人,以及那些利用闲暇去参加宴会或烤肉的人,他们不了解完全没有感官体验时,快乐如何生起?以他们而言,只有当眼睛可以看到可意的所缘,以及能注意到景象的心识存在时,才有美丽可言,而其他感官也是如此。他们会说:「如果有香味,却没有鼻子与鼻识,我在哪里能找到乐趣呢?」他们会觉得无法想象,怎么有人发明出像涅盘这么可怕的东西。他们认为涅盘是某种神秘的死亡,某种非常可怕的东西。


其他人则怀疑涅盘是否存在,他们说: 「这是诗人的梦。」或说:「如果涅盘是空无,怎么可能强过一个美好的经验?」

 

无法形容的极乐:沉睡的百万富翁


(Indescribable Bliss:A Sleeping Millionaire)


让我们来想象一位百万富翁或富婆,他可以得到所有想象中的感官之娱。有一天,这人正酣睡着,在他熟睡时,厨师工作了一段时间,煮了摆满一整桌的美食,在富人富丽堂皇的豪宅中,每件事都安排妥当。


现在厨师变得不耐烦,食物渐渐变冷,他希望主人下楼来吃。假使厨师请管家去把富翁叫醒,你觉得如何?他会欢喜的从床上跳起来,下楼来吃吗?还是管家会被呵斥?


当这位富翁正在熟睡时,幸福无比的他没有注意到周遭的环境。不论卧室多么华丽也看不到,不论室内播放的音乐有多美妙,他也没有听见;馥郁的香气在空中飘荡,他也没有闻到。他没有在吃东西,而且不论床铺多么豪华舒适,他也完全不知躺在上面的感觉。


你会发现:在熟睡时有某种快乐,与感官的所缘毫无关系。任何人,不论贫富,都可以从熟睡中醒来,并觉得美妙无比。于是可以得知:有某种乐存在睡眠中,虽然难以形容,却无法否认它的存在。同样的,已经证悟法的圣者们,知道有一种无法否认,也无法形容的快乐,但我们可以透过推论知道这种乐确实存在。


假使能永远熟睡,你愿意吗?如果有人不喜欢这种伴随熟睡而来的快乐,若要他喜欢涅盘可能就困难了。如果不要这种不是感官的快乐,便会执着感官之娱。这种执着是由于贪爱,所以说贪爱是感官所缘(objects)的根本原因。

 

一切烦恼的根源


 (The Root of All Trouble)


苦的根源是贪爱。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星球上的情况,不难看到世上所有的问题都根源于追求六入处的欢乐。因为想延续这些快乐,才会形成家庭,家人必须外出辛苦工作,以赚钱来维持生计。因为要求快乐,使得家中发生争吵,邻居无法和睦相处,政府冲突,国际战争。由于追求六入处的欢乐,这些问题困扰着世人,使人泯灭人性,既冷酷又残暴。

 

无有感受的赞颂


(Singing the Praises of Nonexperience)


有人会说:「生而为人,我们需要感官之娱。为什么要为了证入涅盘而修行?证入涅盘会摧毁所有的感官之娱。」对于这种人,可以问他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愿意整天坐着,一次又一次重复观看同一部电影吗?你可以不间断的听你心爱的人的声音,可以听多久?从听这甜美的声音所生起的喜悦又如何?」感官之娱不会殊胜到连休息都不需要。


非感官经验的快乐远甚于感官之娱,它更纯净、微妙,更令人满意。事实上,熟睡与涅盘大不相同,发生在睡眠中的是「有分识」,是一种非常微细的心识状态,及非常微细的所缘。因为所缘非常微细,使睡眠几乎没有感受。事实上,涅盘的非感觉之乐,比熟睡中所经验到的乐大上千倍。


由于阿那含与阿罗汉极重视无有感受(nonexperience),而长期进入灭尽定(nirodha samapatti),在定中,名法、色法、心所,甚至最微细的色法-心生色(mind-borne matter)都不生起。当阿那含和阿罗汉(从灭尽定)出定时,会对「无有感受」赞美、歌颂。


以下为一部份的赞词:「身心之苦在涅盘中止息,是多么奇妙!当一切与身心有关之苦止息,便能推知:反之即是快乐的生起。因此我们感到欣喜。涅盘是最上之乐,涅盘是乐,因为苦已止息。」

 

诸佛的涅盘


(The Nibbana of the Buddhas)


是谁为我们指出到达极乐的道路?是佛陀。涅盘是所有已觉悟的诸佛所宣说的。在巴利语中,佛陀被称为三藐三菩陀(Sammasambuddha),意为正等正觉。Samma 意指完美、正确。佛陀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如实的了解所有事物的本质。真理是真实不虚的,然而一般人对真理的了解可能是错误的,佛陀不会犯这种错误。字首 Sam 指个人,亲自的意思;而 Buddha(佛陀)是觉悟的意思。佛陀以自己的努力而证悟,他不从天神(superbeings)获得成就,也不依靠他人。因此,我们所讨论的涅盘即是完全靠自己的能力而觉悟者所宣说的。

 

免于忧伤


(Freedom from Sorrow)


涅盘的另一特色是没有忧伤。你们大都对忧伤很熟悉,想象一下解脱忧伤会是多么美好。涅盘在巴利语中被称为离贪(viraga),意思是没有尘垢污染。如我们所知,尘垢会让东西变脏,让人不舒服,会弄脏衣服,污染东西;而更为致命的是烦恼的染污,我们的心经常被贪、嗔、痴、骄傲、我慢、嫉妒、吝啬等烦恼所染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能指望有清净、清明、纯净的心,而涅盘是完全根除这些烦恼。

 

十足安稳


(Perfect Security)


安稳(Khema)是涅盘的另一特质。在这个世界,我们不断面对危险:意外、敌人伤害和毒害的危险。在这科学进步的时代,我们生活在对战争武器的恐惧中,如果战争爆发,使用核子武器,我们会完全无助。涅盘是解脱一切危险,是十足安稳的。除了涅盘,你无处可逃。


在经典中,涅盘的非感官之乐,被称为没有掺杂烦恼之乐。对于体验感官之娱的人,永远有某种程度的贪欲掺在其中。就像你烹煮的食物,若不加调味料会淡而无味,一点也不好吃,若加了佐料,你便能享受食物。感官之乐也是如此,除非有贪爱、渴求、欲望,否则不会有追求的目标。


正因为涅盘没有掺杂其他东西,所以又称为遍净乐(parisuddhi sukha),这种乐是非常清净的。


为了让自己体验这种解脱之乐,我们必须修习戒、定、慧,不断净化身、口、意三业。这会使你的心享受涅盘的境界。我希望你们能朝这方向努力,在适当的时机证得涅盘之乐。

 

陆、前往涅盘城的马车

误生天界的比丘


从前,佛陀住在舍卫城附近的祇树给孤独园时,一位天人与千名随从,在凌晨时分从天界来拜访佛陀。尽管天人的光明照耀整个祇园,这位天人却心烦意乱,他向佛陀顶礼后,便恸哭道:「哦!佛陀!天界真是嘈杂啊!充满天人们的喧闹。对我来说,他们看起来就像饿鬼,在自己的土地上作乐,待在这种地方让我惊慌失措,请告诉我如何离开那里。」这番话由天人说出来十分奇怪,天界的居民,优雅且喜好音乐,一点也不像生活在痛苦中的饿鬼。据说某些饿鬼有巨大的腹部与如针孔般的嘴,因此他们时时感到饥饿。


佛陀以神通力观察天人的过去,知道他不久前是位修行者,虽年纪轻轻却对佛陀的教导深具信心,于是出家为比丘。他在老师座下修学五年,熟悉戒律与僧团生活,能独自禅修后,便到森林中隐居修行。由于他极想成为阿罗汉,便发奋修行,他尽全力禅修,几近废寝忘食。哎!他失去了健康,胃胀气造成如刀割般的疼痛。尽管如此,他仍全心全意的修行。疼痛不断加剧,直到有一天,在行禅时断送了性命。


这位比丘立刻投生在三十三天。他仿佛从梦中醒来,他身着金色华服,站在耀眼夺目的宫殿门前,天宫内有一千位天人,盛装等待他的来临,他是他们的主人。他们很高兴看到他出现在门前,兴高采烈的大声欢呼,并奏乐迎接他。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投生天界,他以为所有的天人只是来向他致敬的信众罢了。这位新的天人垂下目光,庄严的拉起金色衣裳的一角,盖住肩头。天人们看到这个动作,知道他的状态便大叫道:「现在你在天界,现在不是禅修时间,而是嬉戏作乐的时刻。来吧!我们来跳舞!」


他几乎听不见,因为他在练习根律仪。最后,有几位天人走进宫殿拿出一面长镜,这位新的天人吓呆了,看到自己不再是个比丘,整个天界没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以禅修,他被困住了。在惊慌之中,他想:「当我出家时,唯一的希望是获得究竟解脱-证得阿罗汉果位。我好像是位拳击手,参加比赛希望获得金牌,结果却得到一颗甘蓝菜。」


这位天人甚至害怕跨进宫殿内,他知道自己的心无法长久对抗这些远超过人间的欲乐。他突然想到,身为天人便有能力拜访正在人间教化的佛陀,这个念头让他振作起来。他想:「我可以在任何时候获得天上的财富,而遇到佛陀的机会是非常稀有的。」他毫不犹豫的快速离去,身旁伴随着一千位随从。


在祇树给孤独园找到佛陀后,这位天人向佛陀寻求协助。佛陀被他修行的诚心所感动,给他以下的指导:「哦,天人!你走过的路是笔直的,会引领你到达安全、没有烦恼的皈依处。你会搭乘一辆完全寂静的马车,心精进与身精进是其两轮,惭愧是靠背,正念是环绕马车的装甲,正见是车夫。不论男女,只要拥有这样的马车,若驾驶得当,都会证得涅盘。」

 

欢乐不断有什么不对?


(What is Wrong with aContinuous Party)


这个比丘天人的故事出自《相应部》,你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何有人会抱怨投生在天界呢?」毕竟,天界有无休止的宴会,那里的天人都有美好而长寿的身体,充满欢乐。也许不必等到死后往生天界,其实在地球上就有如天界了,例如,美国是个物质充裕的国家,在那里可以获得许多欲乐,你可以看到人们沉溺及陶醉在奢华与欢乐中。问问自已,这些人会致力于寻求真理吗?他们真的快乐吗?


当这位天人身为比丘时,他对佛陀的教导有无比的信心,相信最大的快乐来自修习佛法后的解脱。为了寻求这种超越感官的快乐,他舍弃世间的享乐,献身为比丘,他热切的想成为阿罗汉,却因过度努力而早逝,他突然发现自己回到出发点-他被要努力舍离的欲乐所围绕。你能了解他失望的感觉吗?


事实上,死亡并不新奇,死亡只是心的转移,在死心与结生心(rebirth-consciousness)之间没有中介的心。此外,天人的投生是没有痛苦的。这位比丘在前一世,修行无有懈怠,所以他会抱怨天界的嘈杂,也就不令人意外。如果你曾深入修行,便会知道声音有时会令人烦躁与痛苦,不论是突然的爆炸或连续的炮轰。想象在禅坐时,你刚到达一个平静的境地,而电话铃声响起,你整个钟头的定就丧失了。如果你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便可以了解修行者将天人比喻为饿鬼的强烈情绪。当电话铃声响起时,我很想知道你会骂出什么话,即使那是一通朋友的来电。


在巴利经典中有个双关语。天人对佛陀诉说,发现自己身处以美丽著称,名为欢乐园(Nandana Vana) 的天界时,却将之改为愚痴园(Mohana,愚痴(moha)的衍生字) ,愚痴园是一个在心中制造混乱与迷妄的地方。

 

舍离的方法


( The Way of Renunciation )


从修行者的观点而言,你当然知道欲乐会令人分心,也许你的目标与这位比丘不同,并不想成为阿罗汉。不论你期待的禅修结果是什么,都一定会重视禅修带来的定与轻安,要达成这些目标,某种程度的舍离是必要的。每次我们坐下来禅修,即使是一小时,便放下了一小时的欲乐与娱乐;我们会发现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解脱了—心追逐乐受后所感到的苦。如果参加长时间的密集禅修,便舍离了家、所爱的人与我们的娱乐,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会发现这种牺牲是值得的。


这位比丘天人虽然抱怨天堂的情况,但并非瞧不起天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对自己未达成目标感到失望。这就如你获得一个工作,希望赚一千元,你努力工作,但一天结束了,工作并未完成,只得到五十元。这让你非常失望,你并未轻视五十元,而是因为没有达成目标。这位比丘也是如此,他气自己,并将自己比作赢得甘蓝菜而非金牌的拳击手。天人们都了解他,他丝毫不觉得受到侮辱。事实上,他们很感兴趣的跟他一同到人间,他们也能从佛陀的教导中受益。


如果你以法为依归,不论身在何处,即使是天界,你对禅修的兴趣仍会持续。否则,很快会被欢乐所淹没,而这将是你追寻佛法历程的终点。

 

安住于修行


(Establishing Oneself in Practice)


让我们来探讨这位禅修者如何安住于修行。在他进入森林禅修前,他花了五年的时间依止一位老师,并与其他比丘共住在僧团中。他服侍老师,接受禅修指导,且持戒清净。他在每年三个月的雨安居期间禅坐,之后参加传统的羯摩,在羯摩中,每位比丘以慈悲心来讨论他人的过失,因此人人都能改正自己的缺失。


对身为比丘的我们而言,此人的背景深具意义。所有的修行者都应该像他一样,致力于了解持戒的方法,直到持戒清净,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自己对他人的责任,因为我们在此世间共住,必须学习以利他和慈爱的方式来沟通。至于禅修,在圆满所有阶段的观智之前,我们都需要依赖一位值得信赖而有能力的禅师。

 

辨别必要的与多余的


(Distinguishing the Essential fromthe Superfluous)


这位比丘有许多美德:专心致力于佛法,致力于了解真理,对他而言,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他仔细分辨必要的与多余的,避免外在的活动,尽可能把时间花在保持正念上。


对所有的人而言,限定自己的职责是有益的,如此才有更多的时间禅修。做不到时,可以想想母牛的故事。如你所知,牛永远忙着用力咀嚼牧草,它们整天都在吃。当母牛有只活蹦乱跳又顽皮的小牛,如果它只顾吃草,不关心小牛,那么,小牛必定会走失并惹来麻烦;如果牠忽略自己的需要,只看守小牛,那就得整晚都吃草了。因此,母牛一边注意小牛,一边吃草。有工作要做的修行者应仿效它,一面做事,同时修行佛法,确保心不会跑得太远。


我们知道这位比丘是位勤奋的修行者,在他醒着时,总是尽力保持正念,正如佛陀允许比丘睡四小时-整个中夜的时间。然而强烈的解脱心使他把床搁置一旁,甚至废寝忘食,而以精进修行来满足自己。我不建议你废寝忘食,只希望你了解他致力于修行的程度。根据佛陀的教导,在密集禅修期间,如果禅修者可以应付得来,睡四小时是合理的。在日常生活中则需要更多的睡眠,但在床上躺太久是无益的。


至于食物,应吃到饱足为止,如此才有足够的力气从事日常活动与禅修,但不要吃太多,以免饱胀而昏昏欲睡。这位比丘的故事指出吃的必要,为了健康,至少要吃足够的食物。一个在禅修或在开示过程中过世的人,可视之为在战役中阵亡的英雄。这位比丘在行禅中,被身体中风界的尖刀所袭击,而在天界中醒来。如果你在禅修中死亡,也可能如此,即使你还未证悟。


即使投生善处,你也会希望有条逃生的路线,通往完全的解脱与安稳处。在比丘投生天界为天人时,因担心自己会产生欲望而感到恐惧,他知道即使只是跨进宫殿大门,戒行就会逐渐丧失。证悟仍是他的优先选择,为此,必须保持戒行圆满,于是他逃到只园,向佛陀说出自己的问题。

 

佛陀渐进的教导


(The Buddha’s Progressive Instructions)


佛陀通常会一步步的教导人们,从持戒开始,并在指导修观前,渐进到与业有关的正见与正定。为了说明教导的顺序,他曾以艺术老师为例。一位想要学画的初学者来求教,老师不会只递出一支画笔,第一课是展开画布,就如画家无法在虚空中画图一样,若无戒律的基础,或不懂业的法则(业力论)而修观,将徒劳无功,无法培养定与慧。某些禅修中心并不重视持戒与业力,这种禅修无法获得好的结果。


佛陀也会根据听众的背景或习性来调整他的教导,他明白这位不寻常的天人,曾是位比丘与禅修者,而他在三十三天(忉利天)时,也不曾破戒。巴利语 karaka 意指守本分而勤勉的人,这位比丘是这样的人。他有修行者之名,他不是茫然的注视任何生起的所缘的懒鬼。他热切而真诚,他对修行的甚深的信心与信赖,使他有持续的精进力,时时刻刻都想将所接受的教导付诸实践,你可以将他视为老修行人。

 

直达解脱之路


(The Direct Route to Freedom)


佛陀给这位老修行的指导是:「你走过的路是笔直的,这会引领你到安全的皈依处,无有恐怖,那是你的目标。」当中提到的路是指八正道,天人早已上路了,佛陀允许他继续前进。另外,佛陀还注意到天人想在此生成为阿罗汉,于是也提供直达的道路—直截的观。


八正道的确十分笔直,没有叉路,它不是曲线,也非蜿蜒的路径,而是直接通往涅盘。

 


十种恶业


(The Ten Types of Crooked Behavior)


我们可以从反面来检查,以充分了解正直的德行。有十种不善行或恶业,在智者的眼中,未调伏这十种身、语、意行的人是不善的,他会不诚实,不正直,道德有缺损。

 


身恶业


身恶业有三种。第一种与仇恨、憎恶有关,如果人缺乏慈悲,便很容易有这种感觉,并将之转化为身体的行为。他可能会杀害、伤害或压迫其他有情众生。邪行也会由贪产生,未受控制的贪会导致偷窃,或诈取他人的财产;邪淫是第三种身恶业。有强烈情欲的人,只对欲望的满足感兴趣,不顾别人的感觉而犯下邪淫。

 

语恶业


语恶业有四种:第一是说谎;第二是两舌,破坏友谊或团体;第三是语带伤害、粗鲁、低级与下流;第四种语恶业是绮语。

 

意恶业


在心的层面有三种恶业:人也许会想伤害他人,或觊觎他人的财产,或没有正见,不接受业的法则,认为个人行善作恶没有果报,这是邪见、不善行。佛教将念头视为一种业,「念头」非常重要,因为它会产生行动。不相信「业」会导致不负责任的行为,并让自己或他人受苦。还有其他不善心所,例如昏沉、掉举与种种微细烦恼,被这些力量支配的人,称为意恶行者。

 

步入歧途的危险


(Dangers of Walking a Crooked Path)


无法去除不善行的人,是走在邪道上,不能抵达任何安全的地方,并一直暴露在危险中。此处有自我批判、悔恨与遗憾;他也许会为某个身、语、意的不善行找到合理的借口;或是一开始并不知道那是不善的,稍后的反省则带来无穷的悔恨、自责:「我做了一件蠢事!」悔恨是痛苦的,那感觉不是别人加诸你的。走在邪道上,为自己招来苦果,这种情况无论出现在何时都很可怕,但真正恐怖的是在人临终时。


在临终前,无法控制的意识之流生起,那是人的一生与行为的回忆。如果你有许多有道德且慷慨的行为来回忆,心便会充满温暖与宁静,而能平静的死亡。如果你不遵守道德,就会充满悔恨与遗憾,你会想:「生命如此短暂,而我糟蹋时间,并未依循人性的最高标准来生活。」到那时,想改变为时已晚,你会死得很痛苦。有些人在此时遭受巨大的痛苦,以致临终时号啕大哭。


自责并非造恶业者的唯一处境,他还必须接受智者的谴责。善良的人不会与不值得信赖或凶暴的人为友。不善者终将因为无法适应,而不能在社会生存,你也许会发现自己与法律抵触。如果你犯法,法律会制裁你,警察会逮捕你,迫使你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依罪行的轻重而罚锾、下狱,甚至死刑。现今的世界充满暴力,许多人因为贪、瞋、痴而犯法,他们不是初犯,而是一犯再犯。我们读过关于杀戮的残暴行为,当逮捕这些罪犯时,他们也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走在邪道的人有受罚的报应。


当然,如果你聪明的避开罪行,确实可以避免法律的制裁,但无法逃脱自我惩罚,知道自己做错事是令人痛苦的。你永远是自己最佳的目击者,你不可能隐瞒自己,也无法避免投生在恶趣—畜生、地狱、饿鬼。一旦做了某种行为,业便会产生果报。倘若果报不在此生成熟,便会跟随你到未来的某个时间。邪道导致以上种种的危险。

 

八正道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八正道以戒、定、慧三学为基础,八正道为生命的各个层面带来圆满与正直。

 

八正道中的戒学


 (The Morality Group of the NobleEightfold Path)


正语 (sammavacas),字首 samma 意指完善或完美的言语,正语是八正道中戒学的第一项,指真实的话语。言语应当带来有情之间的和谐,是慈爱而非伤害的;是悦耳动听的;是有益而非无意义的。修习正语,便能从前述的四种语恶业中解脱。


正业 (sammakammanta) 是戒学中的第二项,正业与律仪有关。我们应避免三种不道德的行为:杀生、偷盗与邪淫。戒学中的最后一项是正命 (samma-ajiva),营生要合法,并远离任何染污,不从事不正当的职业。在这三方面去除恶业,便能阻止最粗的烦恼生起。烦恼是我们的敌人,远离敌人,便能免除危险。

 

八正道中的定学


 (The Concentration Group of the NobleEightfold Path)


八正道的第二个部分是定学,包含正精进、正念与正定三者。如果你遵循禅修指导,就应熟悉这部分。当你将注意力放在腹部时,这是正精进,它有将烦恼推到一边的力量。有了正精进,便能生起正念,能观察所缘境。正念像个保护者,正精进将烦恼推开,而正念将烦恼关在门外,心便可以专注在所缘上。镇定、冷静而不涣散,这就是正定。当正精进、正念与正定现前时,定学可说已有良好的发展。此时,心的烦恼已远离。定学用来对治心的散乱。

 

八正道的慧学


(The Wisdom Group of the Noble EightfoldPath)


由于精进,你的心会变得纯净、平静。在一分钟内,你有六十个解脱歪曲的心的剎那,在二分钟内就有一百二十个剎那,想想一小时或一整天会有多少剎那的宁静。每一秒都很重要。在这些剎那中,你会看到心直接落在禅修的所缘上,这是正思惟—八正道慧学中的一个要素。当心精确的瞄准目标,便会清晰的看到所缘境,智慧便会生起。智慧如实了知「法」,这是构成八正道中的另一要素:正见。


如果心准确的落在所缘上,智慧便会生起,会察觉因果法则,能了知名法与色法的因果关系。如果心观察无常,便会清楚的察觉无常的本质。因此,正思惟与正见是相关的。由正思惟生起的正见,具有根除随眠烦恼的力量。极微细的随眠烦恼,只有智慧生起时才能根除,这是实际体验到的,而非透过想象。


现在也许你更了解为何佛陀说这条道路是笔直的,身、口、意的歪曲不正,会被八正道中的戒、定、慧三学所克服。走在正道上的人,超越歪曲,远离众多危险。

 

涅盘与八正道即庇护所


(Nibbana as Haven and thePath as Haven)


佛陀进一步告诉这位天人,这条正道会引导至安全的庇护所。庇护所是指涅盘—没有任何危险、恐惧,没有老与死,卸下苦的重担,抵达涅盘的人完全受到保护,因此可称为无惧者。为了要抵达涅盘这安全的庇护所,我们必须走在世俗的八正道上,世俗指未超越此世。除非走这条路,否则无法抵达涅盘,涅盘是其结果。


我们讨论这条路的三个部分:戒、定、慧。当戒行清净时,便无有悔恨,不受智者谴责,不受法律的刑罚,也不会投生恶趣。如果定学已圆满,便能去除烦恼,去除那些在心中压迫我们的负面想法。在具足正念与定时生起的观智,有克服随眠烦恼的力量。因此,即使未证入涅盘,走在八正道上就能避免危险的事物,因为,这条路本身即是庇护所。

 

烦恼、业与果报:生死轮回的恶性循环


(Kilesas,Kamma and Results: The Vicious Cycle of Samsara)


无明、渴爱与执取都是烦恼,由于心中的无明受到渴爱的支配,便会造业,然后忍受果报。由于过去的业行,我们投生在这个星球,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生命是过去的因所造成的果,身心成为渴爱与执取的所缘,渴爱与执取造作业,又再度投生,再度渴求、执取身与心。烦恼、业与果是恶性循环的,是无止尽的轮回,没有禅修,便不会结束。


若没有无明,恶性循环便不存在。我们因无知、无明而受苦,如果没有深入修行,便无法了解实相的特性:无常、苦、无我。不明了身心的本质是剎那生灭的,其中隐藏着我们所忍受的巨大痛苦。我们不了解在这过程中没有「人」在控制,也没有「人」在背后。如果我们了解身心的这三种特性,就不会渴爱、执取。


由于愚痴,我们误以为名色是永恒不变的,在身心中寻找快乐,并认为有个永恒的自我或「我」在管理身心的过程。这种无明使渴爱与执取生起。执取是渴爱的具体化,渴求愉悦的色、声、香、味、触与想法,我们渴望新的所缘出现。如果获得想要的,便会执取它而拒绝放手,而造作不断轮回的业。

 

摧破生死轮回


(Breaking the Cycle of Samsara)


当然,业有很多种。不善业带来不善果,使我们生死轮回不已。然而,走在八正道的前段,由于避免不善行,便无须担心个人行为的负面影响,持戒使修行者免受苦果。善业带来善果,尽管它仍将我们推入新的生命轮回,但在禅修时,不再造作使人持续存在的业。观察事物的生灭是有益的,使我们不会轮回。在禅修时若有足够的觉知,便能阻止渴爱生起,也能防止生、老、病、死的连续生起。


修观可以冲破烦恼、业、果的恶性循环,当修行者有了精进、正念与稳固的定,正思惟便能使心洞悉存在的本质,能如实了知事物。智慧之光驱散无明的黑暗,无明消失了,渴爱如何能生起呢?如果我们了知事物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渴爱便不会生起,执取也无法生起。所以说:因不知而执取,知即解脱。不再执取,便不再造业,也不再有果报。


无明导致渴爱与执取,这三者引起「存在」与「我」的邪见。走在八正道上,能去除无明的因,如果这些消失,即使只有一剎那,便有解脱。摧毁了恶性循环,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庇护所,没有烦恼,也没有导致未来受苦的业行,只要保持正念,便可享有安全与平静。


也许你会觉得身心令人畏惧,因此想摆脱它们。不过,自杀不会带给你任何好处。如果你真的想要解脱,只有观察到「果」,才能破坏「因」,这是永续存在力的消失,正念摧毁了会在未来导致身心的「因」。当心因为正念、正定、正思惟而专注在六根门前生起的每个所缘,观察它发生的剎那,此时烦恼无法生起。由于烦恼是业与轮回的「因」,如果现在没有「因」,未来就不会有「果」。


遵循八正道,经过不同阶段的观智,最后证入涅盘,解脱所有的危险(轮回路险)。涅盘有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会根除特定的烦恼。当心完全清净,便会在最后的证悟阶段—阿罗汉,抵达究竟解脱的庇护所。

 

预入圣流—初次体验涅盘


(Stream Entry: The FirstExperience of Nibbana)


初次体验涅盘时-证得须陀洹道时,不再投生于畜生、饿鬼或地狱中,导致投生该处的烦恼已根除,不再造作轮回恶趣的业。在更高的证悟阶段,会根除更多的烦恼,最后到阿罗汉道心,则完全去除烦恼、业与果。阿罗汉永远不受烦恼的折磨,死时即进入般涅盘—永不再轮回的究竟解脱。


即使是最低层次的证悟,也能避免错误的修行或走上邪道,知道这点或许能鼓励你,觉音论师在《清净道论》中对这些有详细的记载。(《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是觉音论师(Buddhaghosa) 在西元第五世纪时的伟大作品。)此时,你将从自责、智者的谴责、刑罚与堕入恶趣的危险中解脱。

 

全然寂静的马车


(The Perfectly Silent Chariot)


尚未获得预流果的凡夫,就如旅者开始一段冒险的旅程,在横越沙漠、丛林或森林时,或许会碰到许多危险,他必须装备齐全。在旅程中,一辆优良而可靠的车是不可或缺的,佛陀对这位天人说:「你会搭乘一辆全然寂静的马车。」可以想象在他有了处于天界的体验后,发现一辆寂静的马车是多么吸引人。在此还有弦外之音,大部分的车辆都有噪音,佛陀时代所使用的双轮或四轮马车会发出嘎嘎声,特别是润滑油不足、粗制滥造或超载时,更是如此。即使现代的汽车或卡车仍有噪音。而佛陀提供的马车,不是普通的车辆,它制造精良,即使百千万或亿计的众生搭乘,移动时都寂静无声。这辆马车可载运修行人安全的横越沙漠,穿越生死轮回的丛林,是一辆修观的、八正道的马车。


佛陀在世时,无数众生只听闻佛陀的开示便证悟了。有一千、十万或百万众生,可能都听过相同的开示,所有这些众生都可以在马车上一起横越生死轮回。这辆马车永远不会嘎嘎作响,而乘客通常会发出许多嘈杂声,特别是那些抵达涅盘,这安全庇护所的人,会兴奋的说:「这马车多好啊!我运用了它,而它也发挥了功效,引领我到达觉悟。」


已抵达觉悟四个阶段的圣人:预流者、一来者、不来者与阿罗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歌颂马车:「我的心已完全改变,充满信心、清明与开阔。智慧在我身上生起,心强壮而稳定,能面对生命的变化。」进入禅定的圣人会歌颂这辆车,进入灭尽定(the absorption of cessation)的一来者与阿罗汉也是如此,他们能体验到心、心所与一切心所生法(mind-bornephenomena)寂灭。从这些定中出来,他们对这辆车充满喜乐与赞美。


通常当某人死亡时,人们会哀伤、悲泣。然而,对已经根除一切烦恼的阿罗汉而言,死亡是件期待的事。他会说:「终于能丢弃这受苦的身体了!这是我的最后一生,我不再面对痛苦,只有证入涅盘的喜乐。」


阿罗汉的珍贵也许超出你的想象,你知道阿罗汉可能会有的感觉。看看自己的修行,你也许曾克服五盖: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悔与疑;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所缘的本质;也许曾看到名色之间的差别,或现象的剎那生灭。了解生灭现象,是一种解脱与快乐,这种喜悦、清明的心,就是禅修的结果。佛陀说:「对曾参加密集禅修或有禅定的人而言,他身上生起的喜悦,远超过世间或天界的欲乐。」禅定在此等同安止定,或是在修观时所发展的剎那定,后者称为观禅(vipassana-jhanas)。

 

无与伦比的滋味


 (An Incomparable Flavor)


能保持正念的行者,会在禅修中有很深的喜悦,一种从未品尝过的、无与伦比的法喜。初次体验时,你会充满惊奇:「多殊胜的佛法啊!真是神奇!内心竟能如此平静、喜乐。」你会充满信心、满意与满足,会想与别人分享这经验,甚至想弘法。这是你心中的声音,歌颂能搭乘这辆寂静的马车。


另一种噪音是修行者搭乘马车时的尖叫声,他们也许想继续禅修,但很勉强,这些是不努力禅修的人。在修观时,少许的精进带来微不足道的结果,懈怠的行者永远无法品尝法味,他们也许听到别人的成功,或看到别人坐得直挺安稳,推测他们有很深的止与观,但自己的心却陷入散乱与五盖的困境里。怀疑会悄悄潜入他们心中,怀疑老师、方法与马车本身:「这真是很糟的马车,无法载我到任何地方,车身颠簸,又制造许多噪音。」


有时甚至会听到非常绝望的哭号从马车的方向传来,这哭声来自对禅修有信心且很努力的行者,但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如预期般有大的进步,他们失去信心,怀疑是否能达成目标。

 

愈是迷路,获得的米越多


(The More You Lose Your Way,the More Rice You Will Get)


缅甸有种用来鼓励这种人的说法:「修行者愈迷路,得到的米愈多。」修行者是佛教国家的净人(renunciate),他们受持八戒或十戒,穿着白袍,剃除发须,住在寺院中,以种种方式护持寺院与协助比丘,任务之一是每隔几天进城化缘。在缅甸,化缘得到的通常是生米,他们挑着两端吊着竹篓的扁担,沿街而行,也许是他不熟悉的村落小径,在该回家时找不到回寺院的路。这位可怜的净人走入死巷,于是转入一个小巷弄,结果又是一条死巷,而人们一直以为这是他路线的一部分,因此继续布施给他。等到他找到回家的路,已获得一大堆米。如果你们有时迷失或偏离正轨,可以想想你最后会获得许多佛法。

 

马车的两轮:心精进与身精进


 (Its Two Wheels are Metaland Physical Effort)


一如佛陀所说的,这辆神圣的马车有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身精进,另一个则是心精进。禅修与从事其他的职业一样,精进是很重要的,必须努力才会成功。如果我们不屈不挠,勇猛精进,就能成为有勇气的人,禅修所需要的正是勇猛精进。身精进是努力保持身体行、住、坐、卧各种威仪;若没有心精进,禅修就不存在,它是保持正念与定,确保远离烦恼的力量。


精进的两轮承载着修行之车。行禅时,你必须抬起脚,向前伸,然后放到地上,一再重复便构成了走路的动作。当你行禅时,身精进产生移动,而心精进则使心专注在移动,适度的身精进有助于警觉与心精进。


精进是佛陀设计车辆的基础,就如世间马车的两轮必须稳固的安装在车上,心精进与身精进必须相辅相成,以带动这辆八正道的马车。坐禅时,如果无法让身体坐好,或无法使心保持敏锐、持续而准确的观察,那么我们便那里也去不了;如果精进的双轮继续转动,车辆便会笔直的向前移动。

 

身精进


单单保持身体的威仪,便需要相当的精进,如果坐着,必须让自己不倒下来;如果是在走路,则必须移动双腿。我们试着使四威仪保持均衡的精进,尤其在密集禅修时,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坐禅、行禅,其次是站立、躺卧,并限制睡觉的时间。如果不好好维持姿势,便是懒散。在坐禅时,你也许会找个东西来靠背,或许会认为走路太累,或某种放松更适合禅修。如你所猜想,我不推荐以上任何一种想法。

 

心精进


心精进也是如此,松懈是不好的。必须一开始便认定:


发挥坚忍不拔的心精进是必要的。要告诉自己:要具足正念,尽可能持之以恒。如此的态度非常有用,它会开启你的心,并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些行者特别讨厌行禅,觉得无聊又浪费时间,只在禅师告诉他们要行禅时才行禅。由于行禅需要加倍的精进,对于使精进之轮转动是非常重要的。专注的行禅,你会轻松的抵达目标。


当心精进持续不断时,便能防止烦恼生起。有些行者一时兴起才精进的作法会使人混乱。突发的正念精进,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在失念后,便是烦恼生起的时候。之后,当这样的行者再度提起正念,就必须重头来过。一再努力而又一再休息是无法建立动力,也无法进步。


老实说,你真的有保持正念吗?你真的在每一剎那,以坚忍不拔的精进来保持正念吗?使心精进之轮持续转动的人,是勇猛精进的。佛陀赞美这样的人说:「勇猛精进的人,则有舒适的生活。」为什么?勇猛精进会阻断烦恼,而产生冷静、平静、喜乐的心,远离贪婪、残酷等念头。


勇猛精进的美德是无止尽的,佛陀说:「宁愿勇猛精进活一天,也胜过没有精进而活一百年。」希望你从这段话中所得到的激励,使精进之轮不断的转动。

 

马车的靠背:惭愧


佛陀所叙述的车辆的另一部分是靠背—惭愧。当时的马车会有靠背来倚靠,若无靠背,在车子突然停止或向前时,车夫或乘客会跌下车。有了靠背,人可以向后倚靠,舒适的向目的地前进,目的地是解脱的目标—涅盘。

 

有益的惭愧


 (Wholesome Shame and Wholesome Fear)


为了明白内观马车上「靠背」的功能,我们必须探讨惭愧的意义。巴利语惭是 hiri;愧是 ottappa。这两个字通常分别翻译为羞耻(shame) 与畏惧(fear),这些字都是负面的,是不正确的翻译。英文并无适当表达它的意义的语词,最好的翻译是「道德良心」。


惭与愧与生气或瞋恚无关,它们是以非常特别的方式,让人对不善行感到羞耻与畏惧。它们使人有纯净无染的道德良心—正直。正直的人不会做任何令他羞耻的事,在道德上也是无惧的。


「惭」是厌恶烦恼的感觉。你若保持正念,便会发现当烦恼生起到为烦恼所害之间有个空档。当恢复理智时,你会对因松懈而为烦恼所困,感到憎恶或羞耻,这种心态称为惭;「愧」是畏惧不善行的结果。禅修时,如果你花很长的时间在不善思上,就会进步迟缓;如果你做出不善行,便会为后果所苦,畏惧发生这种事,便会对烦恼更加注意、警觉。当禅坐时,你会专注在主要的所缘境。惭与个人的美德和正直有关,而愧与美德以及父母、师长、亲戚、朋友的美名有关。


惭以许多方式表现。假设有个很有教养的男子或女子,不论家境如何,父母以一般人的价值来教育他们,如此的绅士、淑女会在做不善行前三思。他们会想:「我的父母教我要慈爱,我要在缺乏慈悲与体谅的时刻,杀害其他众生吗?我要牺牲自己的美德吗?」如果能以这种方式反思,而避免杀生,惭便发挥了作用。


学问或知识也能使人避免不善行,如果某人是有学问、有教养的,他会有高的道德标准。当有教养的人企图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时,他会想到那有失身分而退缩不前。惭也会因为年纪的关系而生起,当年纪较长时,人会感到一种尊严并对自己说:「我是个年长的人,知道对错的差别。我不会做任何不适合自己的事,因为我尊重自己的尊严。」


人会因为有勇气而生起惭,让人省思不道德的行为是卑劣的。有勇气与信念的人,无论如何都会坚守原则,这是英勇的美德。愧是心中有所畏惧,当想到父母、朋友、家人会因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而蒙羞时,愧即生起。愧也是不辜负人性中至善的愿望。一旦做了不道德的行为是无法隐藏的,你自己知道做了这件事,其他人也能读出他人的心,能看到或听到别人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注意到有人在场,做恶行时便会犹豫,以免被人发现。


惭与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为有了惭愧,父母与兄弟姊妹可以过着清净的生活,如果人类没有惭愧,家庭成员不受姻亲关系的限制,那么就如猫狗一般了。现今世人深受缺乏这些特质的困扰。惭与愧又称为世间的守护者,想象有个世界,那里的人都拥有惭与愧,是何等风光?


惭与愧也称为白法(sukkadhamma,善法)—纯净之法,因为在这星球上,惭愧对保持众生行为的纯净十分重要。白法意味白色,象征纯净。相反的,无惭与无愧则称为黑法(kanhadhamma),黑色会吸热,而白色则反射之。无惭与无耻的黑法是烦恼最好的吸收器,当它们出现时,你可以确定烦恼会生起;如果白法出现,烦恼便会被反射出去。


经典举两颗铁球为例,一个被粪便弄脏了,另一个则是火红炽热的。有个人受赠这两颗球,他拒绝了第一个,因为它令人厌恶;他也拒绝第二个,因为怕被烫伤。不取被粪便污染的球,就如他心中惭的特质,当他将不道德与正直相比较时,发现不道德令人厌恶。不取炽热的球,就如对业果的恐惧,害怕犯下不善行的愧,他知道结果会导致地狱或恶趣,因而避免十种不善行,就如它们是那两个铁球一样。

 

无益的惭与愧


(Useless Kinds of Shame and Fear)


有些惭与愧是无益的,我称之为假的惭与愧。有人也许会对受持五戒、闻法或向值得尊敬的人顶礼感到羞耻难堪;也许会对在大众前高声朗诵或演说感到丢脸。害怕别人的批评,如果批评不是根据道德行为而发,那就是假的惭。


有四件事有助于个人的利益,这是人不该感到羞耻的。这些并未列在佛经里,它们是实用的。首先,不要对自己的生意或赖以为生的工作感到羞耻;不要因为亲近老师以学习买卖、学问而感到羞耻,如果因羞耻而不去学习,如何获得知识呢?不该对吃感到羞耻,如果不吃,就会饿死。最后,不该对夫妻间的亲密关系感到羞耻。


也有假的愧,例如,害怕在必要时刻,会见重要的人。村民会在搭乘火车、公车或渡船旅行时,有假的愧,我指的是从未搭乘过公共运输工具的人,这些单纯的人也许会在旅行时害怕使用厕所。人们也会害怕动物、狗、蛇或昆虫,或害怕到陌生的地方。许多人害怕异性,或因敬畏父母、师长,不敢走到跟前或与之交谈。有些禅修者害怕与禅师小参,他们等在门外,仿佛那是牙科诊所一般。这不是真正的惭与愧,人应该畏惧恶业与烦恼,要知道它们生起时,会让人做出不善行。


反思惭与愧是件好事,禅修者身上的这两项特质愈强,便愈能发挥精进。害怕无法持续修行的行者,就会努力培养警觉。因此,佛陀对天人说:「庄严的八正道马车以惭愧为靠背。」如果你有惭与愧的靠背,当驶向涅盘时,会有东西可倚靠,能让你舒服的坐着。就如搭车时有意外风险,行者在八正道的马车上,也冒着修行的风险,如果这些特质较微弱,便有失念的危险,而所有的过患便随之发生。愿你的惭与愧激发你的精进心,使你能持续修习正念。愿你能顺利快速的沿着八正道前进,直到证入涅盘。

 

正念是环绕马车的装甲


(Mindfulness is the Armor thatSurrounds this Chariot)


为了使佛法之旅安全完成,马车必须有车身。在佛陀时代,马车以木头或其他坚硬的材质制成,用来防御矛或箭。在近代,国家会花费许多资源来发展战车所使用的装甲。现代的汽车为了安全,也都以金属包覆,当你乘车时,就如处在舒适的房间里,远离风吹日晒。如果车身保护你免受天候的影响,那么不论外面下雨或下雪,你都能舒适的旅行。这些例子说明,正念让行者远离烦恼。正念是让心舒适与冷静的武装,只要有正念保护,烦恼便无法生起。


没有正念的防护,没有人可以安全的以八正道之车旅行。当马车进入战场时,装甲可以保护乘客的安全,修观是场对抗烦恼的战役,早在记忆所及之前,烦恼便已控制我们,所以需要坚固的装甲,我们才能受到保护,免受烦恼的攻击。


为了去除烦恼,了解烦恼如何生起是必要的。烦恼的生起与六境有关,无论何时,只要在六根门的任何一门失去正念,你就会成为贪、瞋、痴与其他烦恼的受害者。例如,当「看」时,可见色与眼识接触,如果是愉快可意的所缘,而你没有正念,渴爱便会生起;如果是不可意的所缘,瞋恚便会生起;如果所缘是无关好恶的,你就会被愚痴的浪潮卷走。然而,当正念现前时,烦恼便无法生起。注意「看」的过程,正念让心了解正在发生事物的本质。


正念使心纯净、清明与快乐,这些只有在正念现前时才能体验到。没有烦恼即是纯净,因为纯净而有清明与喜悦。不幸的是,在事物还未被观察时,不善心的生起会比善心的生起更频繁。一旦心中生起贪、瞋、痴,我们便会开始造作不善业,而在今世或来世结果。


投生是一种果报,有了生,死亡便不可避免。在生与死之间,众生会造作更多的业,包括善业与恶业,使得轮回持续。因此,没有正念是通往死亡之路,是今世与来世的因。因此,正念犹如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新鲜空气,所有呼吸的众生都需要清新的空气,如果只有污染的空气可用,他们很快就会染病,甚至死亡。正念有如新鲜的空气,没有正念这新鲜空气,心会变得腐败,呼吸急促,并因烦恼而窒息。


人吸了脏空气也许会突然生病,而在临终时遭受极大的痛苦。当失念时,我们因吸入烦恼的毒气而受苦,在可意的所缘出现时,被渴爱所折磨;如果是不可意的所缘,就被瞋恚之火所焚烧;如果发现所缘境会让人出丑,就会被我慢所吞食。烦恼以许多形式出现,当烦恼生起时,我们会受苦。只有去除烦恼,心才能完全平静、快乐。


有些污染物会让生物发昏与混乱,有的则会死亡。烦恼也是如此,有的攻击力较小,有的则会致命。有人会因欲乐而头昏,或因盛怒中风而亡;若贪欲过于强烈,会致人于死;放纵多年的贪欲,会为严重疾病种下祸根;极度的愤怒或恐惧也会致命,特别是有心脏病的人;烦恼同时也会招致精神官能症或精神异常。事实上,烦恼比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还要危险。如果有人吸入污染的空气而死,毒素会留在他的尸体中,但烦恼的染污则会带到下一世,更不要说它们对有情众生的负面影响。烦恼由心储存,造成的业会在未来成熟。


当时时刻刻正念现前,心会渐渐净化,如戒烟后,肺会渐渐排除附着其上的焦油与尼古丁一样。纯净的心容易专注,智慧便会生起,这种治疗由正念开始。以正念为修习的基础并深化定力,智慧便渐渐增长。最后在烦恼根除时,便证入涅盘,体证涅盘者没有任何染污。


只有体验到正念的益处的人,才能了解正念的价值。当人们呼吸新鲜空气,并恢复健康后,才会珍惜他们的努力。同样的,深入修行的禅修者,甚至直到体验涅盘,才会真正了解正念的重要。

 

正见是车夫


 (Right View is the Charioteer)


不论这辆车有多优良,若没有驾驶,那里也无法到达。同样的,佛陀说:正见为我们的心灵之旅提供动力与方向。


经典列出六种正见,在开示中,佛陀特别提及圣道心剎那生起的正见。圣道心是修行中最高的内观中的一种,我们将在后面讨论。

 

自业正见:业是自己的财产


(Right view of Kamma asOne’s Property)


第一种是自业正见(kammassakata sammaditthi):视业为自己的财产的见解,「业」指所有的善行与不善行。我们能拥有与支配物质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所有的物质都是无常的,必然会败坏,「业」才是我们在世上唯一所有。我们必须了解,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恶业,都会跟着我们轮回,并生起相应的善果或恶果。「业」对于心会产生直接的结果,依善业或恶业导致乐或苦。另外,不善业导致投生恶趣,而善业则往生善趣,最高的善业则导向解脱轮回。


以这种方式看待生命,给予我们选择善恶业的力量。因此,自业正见又称为世间之光,藉由它,我们能正确了解业,就如铁路的交叉点,火车可以在那里选择方向;或如飞往许多目的地的国际机场。由于我们希求安乐,对「业」的了解,会让我们造做更多的善行,也会避免招致恶果的行为。布施与持戒的人,选择往生善趣的方向,这种福业会帮助有情众生走上涅盘之道。

 

禅正见


(Right view with Regard to the Jhanas)


修习禅定才能超越自业正见。定有种种的功德,它能让修行者活得轻安,安止于所缘。第二种正见是禅正见(jhanasammaditthi)—关于各种禅与安止定的正见,它是与八种禅定之一同时生起的知见。禅正见有三种功德:一、在临终时,如果能获得安止的力量,便能往生梵天,在那儿待上很长的时间,经历世间的成与坏;二、禅定是发展稳固内观的基础;三、它也是发展神通的基础。

 

增长观正见:为究竟的观智开路


 (Clearing the Way forUltimate Insight: Developing Vipassana Right View)


我们花费最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培养第三种正见:观正见(vipassana sammaditthi),这种正见是观智的果。当精进、正念与惭愧现前时,观智自然会发展。要谨记:正见不只是一种看法,而是从我们存在的本质所生起的领悟。


近代的元首要离开官邸时,会有许多准备工作,在车队安排好之前,安全人员要先确定道路是否安全。他们要检查是否有炸弹,在人行道上放些栅栏以控制群众,分派警察人员站岗,并移除挡路的车辆,唯有如此,总统才会离开官邸进入座车。同样的,在八正道中,观正见如特务;无常、苦与无我随观智清除道路上的各种执取—执取邪见、珍爱的理论、误解等,清除的过程依照顺序,一旦事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圣道正见将会生起,并根除烦恼。

 

去除的过程


(A Process of Elimination)


在通往圣道心的路上,每个阶段的观智会断除某种邪见或对实相本质的误解。第一观智是名色分别智,让我们区分出名色的差别,了解生命只不过是名、色二法的组合,此时,我们去除了额外的东西,例如永恒与自我的观念。第二观智是了解因与果的「把握因缘智」,指断除对事物是否为偶然发生的疑问—我们知道并非如此;我们也清楚的看见事物并非靠任何外力而产生。


深入禅修,我们会看到所缘境无常的本质,并了解过去与未来的每件事都是无常的。了解无常后,便会了解我们并无庇护所,无一物可倚赖,因而去除可在世间的事物中找到平静、安稳的邪见。被诸法压迫确实是很大的痛苦,在观的阶段,我们会从心底感受到这点,并了解无人能控制事物的生灭,我们会了知一切事物并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特别与无常、苦、无我有关的观智是后面三种,这是观正见的开始。

 

毗婆舍那正见的生起


(The Arising of Vipassana RightView)


随着观正见的生起,马车已蓄势待发。当它面对迈向涅盘的正道时,会稍微震动或移动,而现在则可以真正转动轮子让车子上路。正确的装备,坚实的背靠,车夫也坐好了,你只需轻推两个轮子,马车便能起程。


一旦获得无常、苦、无我随观智(或译为三法印智),你会更快、更清楚的看到事物的生灭,剎那生灭,以百万分之一秒、十亿分之一秒出现,愈深入,看的生灭愈快,最后你完全看不到生起,只看到快速的灭去,你会有种感觉,仿佛有人突然抽走你脚下的地毯,使你顿失依靠。你愈深入,便愈驶近目的地。在完成所有的观智阶段后,道心的正见会载你回家,回到涅盘安全的庇护所。虽然观智显现时,烦恼没有机会生起,却尚未根除,只是被阻隔在外,正等待机会再度生起。

 

最后的戳记:削弱和去除烦恼


(The Final Stamp:Weakening and Eliminating the Kilesas)


只有当圣道正见生起时,才能根除烦恼。你也许想知道根除烦恼是什么意思。已经生起的烦恼无法移除,它们已经过去;同样的,尚未生起的烦恼也无法去除,因为它们还未生起。即使是现在,烦恼生起又灭去,如何能去除呢?要去除的是随眠或潜伏的烦恼。


烦恼有两种,一种与所缘有关;另一种与持续的存在有关。第一种烦恼在条件许可时生起,即与所缘接触又缺乏正念时生起。如果某个所缘占优势,又没有正念,无法确保心与所缘接触时的清净,潜伏的烦恼便生起,并变得很明显;如果此时保持正念,烦恼便不再生起,也就远离了烦恼。第二种烦恼处在休眠状态,隐藏在意识流中,随着我们一路轮回,这种烦恼只能藉由道心来根除。


古代得了疟疾的病人有两种药可以治疗,疟疾病人要经历体温变化的循环,每两天左右会发一次高烧,接着是突然感到寒冷。治疗过程的第一步是先平衡极端的体温,它让病人强壮,而令疟疾细菌变弱,当冷热循环减弱了,便开一剂猛药。现在病人比较强壮,而病菌更为虚弱,疟疾便能完全根治。治疗的过程好比是减弱烦恼的观智,而猛药则是一次根除烦恼的道心。


另一个例子是经由政府机关的繁复手续,以取得法律证明文件的过程,这可能要花上一整天。首先你到一楼与接待人员洽谈,他会要你到二楼去取文件,并在上面签核。这单位要你再到那单位,你出示一份文件,却得到一大堆要填写的表格,然后等负责者签核。一整天经过许多不同的管道,从一层到另一层,填了许多表格,然后拿去签核,花很长的时间完成每个程序。最后你到达顶层,只花了官员几秒钟做最后的签核。你的文件现在已经认证了,但须先经过这些繁复的手续。内观也是如此,有许多繁复的手续,道心出现时甚至比最高官员的签核时间还短,但你必须努力才能得到。当一切就绪,正见会显现,证明所有的烦恼都已根除。


观智的第一个部分或可称为「工人之道」,你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完成。圣道心就如老板指挥工作,他不能在前置作业尚未完成的空白表格上签核。

 

圣道正见和圣果正见:熄灭烦恼之火、余烬上泼水


当圆满观智时,圣道心自动生起,接着生起果心。巴利语称这种心为 magga (道) 和 phala (果)。圣道正见与圣果正见是道心与果心的因素,也是六种正见中的第四与第五种正见。当圣道心生起时,圣道正见会根除造成人们投生地狱、畜生、饿鬼等恶趣的烦恼。接着生起的是圣果心,圣果正见是当中的一部分。由于已根除随眠烦恼,可能有人会问它的功能为何,圣果正见只是冷却烦恼的余温,火已烧尽,但仍有余火与微热的灰烬,圣果正见就是在余火上泼水。

 

省察智正见


(Reviewing Knowledge Right View)


第六种正见也是最后的正见:观察智正见,它紧随着果心与涅盘的经验而来,它观察五项事物:一、道心的生起,二、果心的生起,三、作为心的所缘的涅盘,四、已根除的烦恼,五、残余的烦恼。


第一种自业正见,是永恒的,永远不会消失。这世界也许会破灭,但在他方世界,或许有认为「业」是自己所有物的众生。那些无法区别善业与不善业的人远离了光明。他们可以比喻为天生失明的婴儿,在子宫里与出生时都无法看见,这婴儿长大了仍无法看见,无法引导自己,眼盲又缺乏引导的人,必然会发生许多意外。(请参阅 241 页)


只要人们禅修并获得定,禅正见便一直存在。佛陀的教导也许并不盛行,但永远有人修习禅定。其余的正见只有在佛陀的教法存在时才会出现。从乔达摩佛陀时代至今,他的教法仍然盛行,广为世人所知,即使在非佛教国家,也有以他的教导为基础的团体或机构。以自业正见或禅正见为满足的人,无法接触佛法之光,他只被世间之光所照,无法照到佛陀之光。剩下的四种正见,从观正见到观察智正见,都包含了佛陀教导之光。


当行者可以分别名色,便能从自我中解脱,这是去除第一层黑暗的面纱,我们说这是佛法之光照亮了心;还有更多层面纱要移除,第二层是无明—认为事物是随机而生的,这层面纱由把握因缘智移除。当行者看到因果律,心中的光便更加明亮,他不会以此为满足,由于心不知无常、苦、无我的特质,所以仍一片黑暗。为了要移除这黑暗,行者必须更加努力,当事物生起时,继续观察它们,让正念更敏锐,定更深,智慧便会自然生起。


当修行者了解无常的现象时,他无法寻求庇护所,会大失所望,但内在的光却更亮了,他清楚的了解现象的苦与无我。此时只留下最后一层面纱覆盖着涅盘的实相,唯有圣道心才能移除它,佛陀教导之光现在才真正开始闪耀。


如果具有这六种正见,你会容光焕发,不论身在何处,永远有智慧之光,在你剩余的轮回中,智慧将更加明亮。最后,当阿罗汉道与果(最后觉悟阶段的道心与果心)来到时,智慧之光会如盛大的烟火般灿烂。

 

拥有八正道的马车


不论男女,任何人只要拥有这辆马车,且驾驶得当,都会抵达涅盘城。


据说当比丘天人听了这段有关马车的开示,他了解佛陀所说的重点,当下成为预流者,并拥有这辆称为八正道的庄严马车。虽然佛陀的开示直接指向阿罗汉这终极目标,但这位天人并没有证入究竟觉悟的潜能,他目前的情况最多只能证得预流果。

 

预入圣流:使生死轮回的海洋干涸


在觉悟的第一阶段,已经解除落入恶趣的危险。佛经上说预入圣流者已根除三种烦恼:邪见、疑与戒禁取见;在注释书中,还加入嫉妒与悭。

 

一、断除邪见(身见、萨迦耶见)


我们可以假定:天人在前一世为比丘时,已获得名色分别智。在获得名色分别智的剎那,他去除了有永恒不变的实体—自我的邪见。然而,他只是暂时舍弃这邪见,要等到初次证入涅盘,才能永远改变见解,预流者不再相信有永恒的实体。

 

二、断除疑


第二种断除的烦恼与邪见有关。在无法了解事物的本质时,很难有孰是孰非的结论。就如人站在岔路口,或突然发现自己迷路了,对要走那一条路感到疑惑,这种困境使人衰弱,精力减损。当修行者看到因果运作的原理时,没有疑惑,他们看到佛法是真实不虚的,名法与色法都是有为法,世间的一切无非因缘和合而生。然而,这种没有疑惑的状态,只存在于有正念与内观时。而对佛法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只有抵达八正道的目的地—涅盘时,才会生起。跟着佛陀的足迹走到终点的行者,同时也会对佛陀及其他到达相同目标的圣者生起信心。

 

三、断除戒禁取见


预流者断除的第三种烦恼是戒禁取见。从四圣谛的观点来探讨,就能了解。当预流者首次修习八圣道时,他们了解第一圣谛:苦圣谛;一切皆苦,名色是苦。修行者最初的修习包括观察苦的现象。完全了解第一圣谛后,则会自动了解其他三圣谛,即第二圣谛:苦的集起;第三圣谛:苦灭;第四圣谛:修习八正道。


八正道最初的部分,在正念现前的每个剎那中发展,并发展成出世间智。因此,在证入涅盘时,这位天人知道修行是唯一成就涅盘的方法。他了解真正的无为法,且了解除此之外别无涅盘。此时,所有的修行者都有相同的感受。八正道是唯一趣向涅盘的道路,这种了解只有透过修行才能获得。有了这种了解,预流者便不再执着,或相信其他没有八正道的修行方法。


在注释书中,提到其他两种根除的烦恼,一是嫉妒:不希望看到别人的快乐或成功;二是悭:不希望看到他人与自己一样快乐。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这两种心所属于「瞋」的范围,佛陀说预流者所根除的烦恼与瞋无关。然而,既然已根除往生下界的潜在因素,预流者就算有嫉妒与悭,也不至于投生下界。


在《清净道论》这部受到高度推崇的作品中,有段有趣的评论。《清净道论》承认预流者仍有贪、瞋、痴,且仍然有轻慢心。然而,由于已经根除了导致恶趣的烦恼,便可下结论:预流者解脱了足以导致投生恶趣的烦恼。《清净道论》同时指出,预流者已使轮回存在的海洋干涸。只要人还未达到觉悟的第一阶段,就会继续轮回,轮回的范围十分广大,你会一直流转生死;而预流者在成为阿罗汉之前,最多只有七次的投生。七世比起无尽的来世,又算什么呢?对修行的目标而言,我们可以说轮回的海洋已经干涸。


不善业在无明与贪爱的影响下发生,当某种程度的无明与贪爱消失,某种不善业果—投生在恶趣的可能也会消失。有自我的邪见以及怀疑道与业报时,恶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们所犯下的暴行,会导致投生下界。预流者没有这些烦恼,不会再犯导致投生恶趣的行为,而他过去可能导致投生恶趣的业,也会在证得圣道心时断除,预流者不再害怕这种强烈的苦受。

 

圣者不可剥夺的财产


(The Inalienable Property of NobleOnes)


预流果的另一项功德是具足圣人的七圣财。圣人是人格纯净、高尚的人,他们的圣财是信、戒、惭、愧、闻、舍与慧。「信」是对佛、法、僧永不动摇的信心,因为直接体验与了解而不会动摇。圣人永远不会被贿赂或收买,不会舍弃佛、法、僧三宝,即使用各种软硬手段,绝对无法说服圣者舍弃他的知见。


「戒」指与五戒有关的行为之清净,据说预流者不会刻意犯戒,没有导致投生恶趣的恶行。他已从身恶行、语恶行与邪命中解脱,最后从「戒禁取见」解脱出来。第三与第四项圣财是「惭」与「愧」,前面已有解释。预流者有惭有愧,因此不会做出错误的行为。第五项圣财是「闻」,指对禅修理论以及如何禅修的了解。在迈向涅盘的正道上的教师中,预流者确实是博学多闻。


「舍」(caga)通常译为施舍,实际上指「舍弃」。预流者舍弃所有会造成投生下界的烦恼;此外,他在布施上也是慷慨大方,而且真实持久。最后一项圣财是「慧」,指观智或观慧。预流者解脱了错误的念与定,也解脱了显现在身、口、意的强烈烦恼,他不再惧怕投生恶趣。内心的平静是最重要的,心无畏惧时才能达到,如果人们能够了解这样的平静,并在心中拥有平静,你可以想象对世界和平有多少贡献。世界和平是从内心开始。

 

真正佛陀之子


(A True Child of the Buddha)


另一项预流果的功德是成为真正的佛陀之子,许多人很虔诚,深具信心,每天供养佛、法、僧三宝,但由于环境中的变数,未来可能放弃信仰,可能来生就不相信,这一生你也许心地善良,但下一世则可能变为恶棍。除非达到觉悟的第一阶段,成为真正佛陀的子女,否则得不到保障。《清净道论》中用的巴利语是 orasa putta (自己的儿子〉,意指真正的、完全成熟的、充满活力的孩子。Putta 通常译为儿子,但一般用法是指子孙,包括女儿。


根据《清净道论》,预流果可获得数百种功德,事实上,其功德是数不清的。预流者专心致力于佛法,对听闻佛法兴趣强烈,能了解甚深且不易为人所理解的佛法。当预流者听到完整的开示,他的心中会充满喜乐。也因为预流者已经预入圣流,他的心永远与法同在。在执行世间的职责时,他会像母牛一样,一边吃草,一边看顾小牛。他心向佛法,但不会回避世间的责任。预流者如果精进于禅修,也很容易得定。

 

适合每个人,永不破损的车乘:八正道


佛陀的结论是:禅修的成就不分性别,无论男女都可以信赖这辆车可以载他安抵涅盘城。从过去到现在,所有的人都可以使用这辆马车。现代,我们有无数的交通工具可用,在运输工具的领域中,时常有新的发明。人类能在陆上、海上或天上旅行,一般人可以轻易的环游世界,人类甚至可以在月球上行走,太空船可以航行到其他星球,甚至更远。然而,无论运输工具可以穿越多远的太空,都无法帮助你抵达涅盘。如果有交通工具在涅盘停靠,我也想要拥有它。然而,我从未听过有这种奇异车辆的广告或保证,可以载人到涅盘这安全的庇护所。


不论科技多先进,即使是最精巧的运输工具,也无法保证不出意外。致命的意外在陆地、海洋与太空中发生,许多人以这种方式死亡。我不是说这些运输工具没有用,只是没有安全的保障罢了,唯一百分之百保险的车乘只有八正道。


现代车辆在性能与安全上有很高的标准,如果你有钱,就能买非常舒适、快速、豪华的房车。如果你不富有,也可贷款,或暂时租借一辆大型豪华轿车或跑车,也可以乘坐大众运输工具。即使你很穷,永远可以站在路边搭便车。然而,即使是自己的车子,也无法保证完美无缺,还有许多杂事要做,必须为车子加油,以各种方式保养,损坏时要送修。所有的车辆总有一天要拖吊到废弃场,而且你使用愈频繁,就愈接近终点站。


以同样精密与高标准来制造的涅盘之车是比较好的,因为这辆车永不耗损。如果一般人可以接触这辆车,该有多好!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一辆涅盘之车,想象这世界会多么和平?无论你多么富有也买不到,租不到涅盘。你必须为它努力,它才会属于你,只有它成为你的财产时,才有帮助。

 

涅盘之车需自己制造


在这世上,大部分的车辆都是由工厂制造的,但这辆趣向涅盘的车子必须自己制造,是由自己动手做的装备。一开始你必须相信涅盘是可以到达的,相信八正道这条路能引领你到目的地。你也必须有动机、有诚心为目标而努力,但光有动机无法走远,除非你付诸行动。你必须努力保持正念,精勤不懈,并建立(builds)定,智慧方得以开花结果。


如果八正道能在生产线上制造,那不是很好吗?可惜并非如此,这就是你为何必须自行制造的原因。你有信心并知道目的地,你不屈不挠,经历艰苦、疲乏与困倦,并努力奋斗来组装自己的车辆。你以精进力来让轮子保持转动,努力保持正念。你有稳固可供倚靠的惭与愧的靠背,训练车夫笔直前行。最后,在经历不同的内观阶段后,你会拥有须陀洹道的车辆—预流道心。当这辆车变成自己的财产时,你会很快、很容易的进入涅盘。


一旦这辆预流果之车已经完成,它永远不会贬值或破损。它和这个星球上的车辆不同,你永远不必加汽油或机油,不必修理或替换,你使用得愈多,它愈坚固;它不会有意外,当乘坐这辆车旅行时,百分之百保证安全。


只要我们活在地球上,注定会有生命的起伏与变动。有时事情进行得很顺畅,而其他时候,失望、气馁、痛苦、忧伤则是常规。然而,已经拥有预流果之车的人,会顺畅的滑行过艰辛的时光,即使在好时光中,也不会过度兴奋,恶趣的大门已关闭,他永远有进入涅盘这安全庇护所的门路。这辆车的功德是歌颂不完的,但请确保你已真正拥有它。请不要有放弃的想法,要发挥所有的精进力与精力,努力组装这辆车,并稳当的保有它。

 

关闭恶趣门


(The Gates of Misery are Closed)


这辆佛法之车的主要外观,在大约二千五百二十五年或更早之前,佛陀在《转法轮经》的开示中首次揭露,这是佛陀觉悟后的首次开示。在佛陀出世前,世人完全活在不知八正道的黑暗中。隐世者、出离者、贤者、哲人对于真理都有自己的观点、推测与珍爱的理论。


如同现在一般,有些人以为涅盘是感官的快乐,因此热衷于欲乐。其他人则蔑视这种行为而有相反的论调,他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让身体有感官的舒适与愉悦,认为这是神圣的奋斗。一般而言,众生都很愚痴,无法了解真理,因此,信念与行为都是任意的,每个人以自己的观点做出一千零一种不同的事。


佛陀不接受纵欲与苦行,他的方法居于两者之间,不偏向任何一方,当他对众生揭示八正道,以真理为基础的信心会生起。信心因而被置于真理之上,而非只是个概念。「信」对人心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它为何成为五根之一的原因。有了信,才会有精进。信心激起修行的动机,为定与慧的基础。当佛陀初次揭示八正道,亦即启动了五根,众生的心中于是生起对诸法的见解,使得究竟解脱与安乐就在眼前。


最后,愿你对修行有诚挚而由衷的信心,愿此成为你究竟解脱的基础。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生的旅程:班迪达西亚多/传记 下一篇解脱道上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