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家居士须知(一)
2019-04-26 14:12:0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728次 评论:0

 

南传佛教在家居士须知


-之一


归依、受戒、持戒与布施修福篇
 
 
Bhaddanta Santagavesaka  觅寂尊者 编译
 
 
众人怖所逼,多归依诸山,

  
丛林及园苑,孤树诸支提。

  
此非安稳依,此非最上依,

  
不因此归依,得脱一切苦。

  
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

  
于四圣谛中,以正慧观见:

  
苦并苦之集,与永超众苦,

  
及导至苦灭—之八支圣道。

  
此归依安稳,此归依最上,

  
得由此归依,解脱一切苦。

  
《法句经》188─192

 

目 録


编释序


凡例‧略语表


期勉语


上篇. 归依、受戒与持戒


第一章 归依与受戒


一、 五戒受戒程序    二、 布萨八戒受戒程序     三、 布萨九戒受戒程序     四、 在家十戒受戒程序

 

第二章 三归依的内容─巴利圣典的解释


一、《小诵经》的注释    二、《沙门果经》的注释

 

第三章 五戒、八戒与十戒的内容-巴利圣典的解释


一、《正见经》的注释-释离十不善    二、《小诵经》的注释-释十学处

 

第四章 归戒释疑


第一部分:归依问答


1. 归依三宝不可再拜妈祖    2. 没有只归依某某大师     3. 归依某大师不是归依僧    4. 应施者(dakkhiõeyya)是什么    5. 破了归依要如何忏悔    6. 破了归依要重受三归五戒


第二部分:持戒问答


7. 构成要素的意义    8. 释离杀生学处     9. 释离不与取学处     10. 释离欲邪行和非梵行学处    11. 释离虚诳语学处     12. 释离饮酒学处    13. 释离非时食学处     14. 正午不是指十二点     15. 受了八戒者过午不可喝包装果汁    16. 释离观听歌舞表演学处     17. 离戴持涂抹庄严学处     18. 释离高大坐卧具学处    19. 释离接受金钱学处     20. 在家居士的责任与义务     21. 沙弥犯了十戒的规定    22.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     23. 父母不答应不可以出家

 

下篇. 布施修福篇


1. 南传佛教的修福方法     2. 比库有多少戒规


一、消除误会


3. 为何比库很严肃,不主动问讯、送行    4. 比库持戒不是着相     5. 小小戒不可舍     6. 比库可吃鱼肉     7. 在家人阅律不构成盗法重罪、障出家

 

二、伤害


8. 比库的不杀生戒与在家戒的差别     9. 比库不能伤草木     10. 比库不能挖地

 

三、男女关系
   

11. 比库的不淫戒与离非梵行学处相同     12. 比库不得碰触女人    13. 比库不得对女人说淫荡轻浮的话    14. 比库不能当媒人     15. 比库不可单独与女人同坐     16. 比库不可与女人同宿     17. 比库不能与女人相约同行     18. 比库不能与女人坐同一长座

 

四、衣物
   

19. 什么是「三衣」     20. 比库只穿三衣会不会太冷     21. 适合供养比库的衣料     22. 适合供养比库袈裟的时间     23. 什么是「咖提那」

 

五、食物
   

24. 不可以把钱放进比库的钵里     25. 为何比库出外托钵乞食    26. 比库不可以贮存食物     27. 比库不能自煮    28. 比库食物须经授食    29. 比库托钵时,可以布施哪些食物     30. 供养比库食物的方法,布施时的距离     31. 如何帮比库的水果作净     32. 自己先作刀净再供养比库作净无效     33. 南传佛教的定期供僧施食     34. 供养比库食物的时间     35. 邀请比库到自家供斋需要注意的事项     36. 比库是否可吃蒜

 

六、药品
   

37. 比库下午和晚上可以服用的食品    38. 详论四类药食    39. 四类药食混合的算法    40. 中药丸加入蜂蜜只可贮存七天

 

七、住处
   

41. 比库不适合住公寓     42. 比库适合居住的建筑     43. 居士可以篕房舍供养比库居住     44. 居士护持僧团的注意事项     45. 比库可以使用家具

 

八、金钱宝物


46. 比库不拿钱不会阻碍佛法的弘扬    47. 比库不用钱,生活所需怎么来、出门怎么办    48. 比库不可以买东西    49. 居士供养比库生活用品的方式     50. 不持金钱学处指南     比库如何接受如法必需品之供养     施主须知     施主邀请法     比库如何如法取得所需的资具    比库转供养资具给其他比库或转移净人的方法    处理不净资具     比库与净人之间的定位和态度     51. 比库不可为僧团接受或支配金钱    


九、比库可、不可拥有与不可摩触之物
   

52. 比库不可拥有的物品     53. 不适合供养比库的物品     54. 比库可以接受的物品

 

十、交通
  
 
55. 比库外出或出国、居士如何护持    56. 比库无病不得穿鞋入村

 

十一、说法与听法
   

57. 请比库说法的注意事项

 

十二、比库的净人
   

58. 净人所扮演的角色     59. 净人无经济来源,他们该怎么办

 

十二、比库行仪
   

60. 比库的戒规

 

十三、僧俗关系
   

61. 比库不得向未受具足戒者说上人法     62. 比库不可当医生或为在家人开药方     63. 比库不得为在家人走使     64. 比库不可把信施给在家人     65. 居士称呼比库的语词

 

十四、回向


66. 回向功德给先亡,他们是否能得利益     67. 行善回向的方法     68. 回向给先亡的方法


附录一:明相时刻表


附录二:日中时刻表

 

编译序
 


    台湾的南传佛教,是有待开垦的荒地!鑑於许多有心想修学南传佛法,但不知从何下手者,身為南传比丘的我们,则有从事学习与编译巴利圣典為中文的责任。


    这本小册子,名為「南传佛教在家居士须知」,个人编译本书的目的,主要是对想修学纯粹的南传佛教,而不知南传佛教的受戒、持戒与布施的在家信徒,给他们有一本可以閲读的入门书。当然,我们以為,本书的内容对南传比丘也是应知的。


    本书的上篇為〈归依、受戒与持戒〉,本篇分成三章:第一章為「归依与受戒」,即是受持归依、五戒、布萨八戒、布萨九戒与在家十戒的受戒程序。第二章為「三归依的内容」,个人尝试把《小诵经》和《沙门果经》註释三归依的部份翻译出来与大家分享。第三章為「五戒、八戒与十戒的内容」,个人尝试把《正见经》和《小诵经》註释十不善业道、十戒的部份翻译出来,使大家瞭解南传佛教解释五戒、八戒与十戒的方式。第四章為「归戒释疑」,本章是针对一般人所不了解和误解的归依与在家戒规,把它们用问答的方式,阐明该义。本书的下篇為〈布施修福篇〉,因鑑於南传比丘很难在台湾依戒律生存,所以这部分是以解释在家信徒如何依律护持南传比丘為主。


    在此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只是依照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来讨论,并无意批评那些持戒不严谨的人;在家信徒藉由学习出家戒律,一方面可以如法护持僧眾持戒修福;另一方面,当他们有心想要终生致力於出家修习梵行时,则比较容易驾轻就熟,如此对出家僧眾与在家信徒都有利益,并能使正法久住。然而,在家人若在瞭解出家戒律后,用此来衡量并批评其他出家人,不但徒增自己无明,而且有失个人编译本书的目的。


    巴利圣典至今仍然是南传佛教徒所依循的教典,可惜向来被北传佛教徒视為小乘而轻视之。巴利圣典不仅有完整的三藏,更有其完整的《註释书》和各种复註。


    目前南传佛教的中文书虽然有百餘种,但大多是从英文转译过来的;而台湾元亨寺所出版的《汉译南传大藏经》,其实是从日译版转译过来的。由於日译版本身并非精译,又经转译,其中语意含糊与翻译错误的地方实在不少,极為可惜!儘管如此,这套《南传大藏经》的出版,还是有意义的。它使不懂巴利文者,得以初步瞭解巴利藏的大体内容。我们期盼有志硏习巴利圣教者能深入修学,将来把它们一一地翻译出来,以俾益来学!


    个人编译此书,在考量上,儘量以忠於巴利原意為主,并且以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来编写。另一方面,為了方便学者进一步查閲相关原典,大都在註脚附上「出处」。由於巴利与中文在语系上极不相同,以及限於个人才学疏浅,在内容和译文中不足之处是可想而知的,在此盼请见谅!


    这本小册子的出版,感谢各方助缘,并感谢助印者等,愿他们的善业,成為体证涅槃的助缘!

  
    愿世尊正法久住世间!


    愿一切眾生离苦得乐!
                      

Santagavesaka Bhikkhu觅寂比丘


二○○七年二月 於台湾 高雄


 
再版序


    时光匆匆,第一版《南传佛教在家居士须知》已罄书多时,有些居士认為本书有再版的需要,想再印一些与大家结缘。


    本书的再版,再度感谢各方助缘,并感谢助印者等,愿他们的善业,成為体证涅槃的助缘!


    愿一切眾生离苦得乐!


    愿世尊正法久住世间!


Santagavesaka Bhikkhu觅寂比丘


二○○九年八月 於台湾 彰化

 

凡   例


1. 括弧()内的字是译者為了补足语气,以及帮助读者瞭解,  依文意加入的。


2. 括弧〔〕内的字可以取代前面的字或文句。


3. 括弧【】内的数字是巴利圣典协会(Pīli Text Society)版  巴利原文的页码。


4. 為了方便学者进一步查閲巴利原文,我们儘可能在註脚附  上「出处」。


5. 在我们所引的巴利圣典当中,凡是巴利圣典协会有出版的,我们所引用的册数和页码,即是巴利圣典协会版的;否则,即採用缅甸第六次结集版的册数和页码,请见略语表的「※」标号。


6. 若读者想从我们所引的册数和页码查閲元亨寺所出版之《汉译南传大藏经》的话,《汉译南传大藏经》行首的阿拉伯数字,即是巴利圣典协会版巴利原文的页码。只是巴  利圣典协会版的《律藏(Vinaya Piṭakaṃ)》之册数顺序──  I、II、III、IV、V,在《汉译南传大藏经》是03、04、01  、02、05。


7. 我们所採用出处的略语,其表示為:A.表示《增支部》,  其餘的请见略语表;罗马字母 i,ii,iii等表示册数;p.1,2,3  等表示页码;v.1,2,3等表示偈颂的数目。


 
略语表


A.=Aṅguttara Nikāya                                                    《增支部》


AA.=Aṅguttara Nikāya Aṭṭhakathā=Manorathapūraṇī          《增支部註》-《满足希求》


AṬ.=Aṅguttaranikāya Ṭīkā                                          《增支部復註》※


Abhs.=Abhidhammatthasaṅgaha                                     《摄阿毘达磨义论》


Ap.=Apadāna                                                           《圣格言》※


ApA.=Apadāna Aṭṭhakathā=Visuddhajanavilāsinī              《圣格言註》-《优美净人》


Cnid.=Culla Niddesa                                                      《小义释》


CnidA.=Culla Niddesa Aṭṭhakathā=addhammapajjotikā=       《小义释註》-《正法光明》


D.=Dīgha Nikāya                                                            《长部》


DA.=Dīgha Nikāya Aṭṭhakathā=Sumaṅgalavilāsinī               《长部註》-《善吉祥美》


DṬ1.=Dīgha Nikāya Ṭīkā                                                 《长部復註》


DṬ2.=Dīgha Nikāya Abhinavaṭīkā                                     《长部新復註》※


Dhp.=Dhammapada                                                          《法句经》


DhpA.=Dhammapada Aṭṭhakathā                                             《法句经註》


Dhs.=Dhammasaṅgaṇī                                                       《法集论》


DhsA.=Dhammasaṅgaṇī Aṭṭhakathā=Atthasālinī                  《法集论註》-《殊胜义》


Itv.=Itivuttaka                                                          《如是语》


ItvA.=Itivuttaka Aṭṭhakathā                                             《如是语註》


J.=Jātaka                                                                《本生经》


JA.=Jātaka Aṭṭhakathā                                                   《本生经註》


Kkvt.=Kaṅkhāvitaraṇī Aṭṭhakathā                                         《疑惑度脱》


KkvtṬ1.=Kaṅkhāvitaraṅī Purāṇaṭīkā                               《疑惑度脱旧復註》※


KkvtṬ2.=Kaṅkhāvitaraṅī Abhinavaṭīkā                             《疑惑度脱新復註》※


Khp.=Khuddakapāṭha                                                        《小诵经》


KhpA.=Khuddakapāṭha Aṭṭhakathā =Paramatthadīpanī           《小诵经註》-《阐明胜义》


Khus.=Khuddasikkhā                                                       《小学》※


M.=Majjhima Nikāya                                                         《中部》


MA.=Majjhima Nikāya Aṭṭhakathā=Papañcasūdanī                《中部註》-《破除迷障》


MṬ=Majjhima Nikāya Ṭīkā                                                《中部復註》


Mil.=Milindapañha                                            《弥邻陀王所问(经)》


Mnid.=Mahā Niddesa                                                       《大义释》


MnidA.=Mahā Niddesa Aṭṭhakathā=Saddhammapajjotikā         《大义释註》-《正法光明》


Mūs.=Mūlasikkhā                                                       《根本学》※


PañpA.=Pañcappkaraṇa Aṭṭhakathā                                         《五部论註》


Ps.=Paṭisambhidāmagga                                                  《无碍解道》


Ptn1.=Paṭṭhāna, Tika Paṭṭhāna                                          《三法发趣论》


Ptn2.=Paṭṭhāna, Duka Paṭṭhāna                                          《二法发趣论》


Pācity.=Pācityādiyojanā                                           《心堕落等解》※


S.=Saṃyutta Nikāya                                                      《相应部》


SA.=Saṃyutta Nikāya Aṭṭhakathā=Sāratthappakāsinī         《相应部註》-《显扬心义》


SṬ.=Saṃyutta Nikāya Ṭīkā                                          《相应部復註》※


SārṬ.=Sāratthadīpanī Ṭīkā                                       《阐明实义復註》※


SN.=Sutta Nipāta                                                          《经集》


SNA.=Sutta Nipāta Aṭṭhakathā= Paramatthadīpanī             《经集註》-《阐明胜义》


Thag.=Theragāthā                                                        《长老偈》


ThagA.=Theragāthā Aṭṭhakathā= Paramatthadīpanī           《长老偈註》-《阐明胜义》


Thig.=Therīgāthā                                                      《长老尼偈》


ThigA.=Therīgāthā Aṭṭhakathā= Paramatthadīpanī         《长老尼偈註》-《阐明胜义》


Ud.=Udāna                                                               《自说经》


VajṬ.=Vajirabuddhi Ṭīkā                                           《金刚觉復註》※      


Vbh.=Vibhaṅga                                                           《分别论》


VbhA.=Vibhaṅga Aṭṭhakathā=Sammohavinodanī                《分别论註》-《除遣痴迷》


VimṬ.=Vimativinodanī Ṭīkā                                          《除疑復註》※


Vin.=Vinaya Piṭaka                                                        《律藏》


VinA.=Vinaya Piṭaka Aṭṭhakathā =Samantapāsādikā              《律藏註》-《普端严》


VinsA.=Vinayasaṅgaha Aṭṭhakathā                                       《律摄註》※


VinlṬ.=Vinayālaṅkāra Ṭīkā                                        《律庄严復註》※


Vism.=Visuddhimagga                                                  《清净道论》


VismṬ.=Visuddhimagga Mahāṭīkā=Paramatthamañjūsā《清净道论大復註》-《胜义宝箱》※


Vv.=Vimānavatthu                                                       《天宫事》


Y.=Yamaka                                                                《双论》


 
期勉语


沉溺於享受唱歌、看戏,


以及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


表面上似乎很快乐,


可以抒解忧恼与痛苦。


事实上,那如大象陷於泥沼中,


越陷越深!


就如发痒的伤口,


越抓越感染!


佛教徒所追求的喜悦与快乐,


是来自内心的平静;


体证涅槃的出世间乐,


是诸佛所讚叹的!


无论何时何地,


何不尝试平静内心、依教奉行,


而不是追求感官的满足。


觅寂比丘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墙外经》注 经文及解释 下一篇佛教徒的生活态度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