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高级佛学教本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综合指要 1.生灭断常,一异来去八类,都是未见性者,对于真如理体,妄事测度的断语。因佛性法性,皆离此八边,所以这些推测,难免陷于:由遍计所执,而生起的非量,成为一偏之见,与实情相违反。其实,真如理体,是八类皆非,可以都给加上一个不字,所以才称为「八不」。但..
更新:2018-06-07   / 点击:185    【查阅全文】
第十六课 法相宗(三)
第十六课法相宗(三) 六、种子与现行 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分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自类果者名为种子;亦如植物中,种下那一种的核,将来一定会生出那一种的果。第八识中,或善或恶的种子熟时,必会生出或乐或苦的遭遇,名为现行,这便是因果报应了。 本宗立..
更新:2018-06-07   / 点击:201    【查阅全文】
第十七课 法相宗(四)
第十七课法相宗(四) 八、五法 楞伽经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罗万象的事物,情①与无情②,千态万状,其形相各各不同,是为相。第二名,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表诠之,是为名。第三分别,于万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识别之,于是有所谓:..
更新:2018-06-07   / 点击:163    【查阅全文】
第十八课 法相宗(五)
第十八课法相宗(五) 十、三能变 据此宗的教义,宇宙万有,有情及无情,都是由识体所变现出来的:见分和相分,见分是见闻觉知,相分是一切境界。所有的见相二分,都是由八个识所综合变现,有分工合作之用,并非某一个识,所能单独生起的。这八个识,可以分作三类,三类中的每一类,都具有能变..
更新:2018-06-07   / 点击:187    【查阅全文】
第十六、十七、十八课 综合指要
第十六、十七、十八课综合指要 1.在种子的理论中,本有与新薰一说,理由皆极充分,废了任何一边,皆不能自圆其说,所以护法论师,便不能不俱加以接受。而且除却种子,善恶果报,亦无法成立,因善恶习气,无寄托处故。世间虽有:三尸神,窟君、阎罗王、四天王等,考察及纪录善恶等传说,然究竟外..
更新:2018-06-07   / 点击:161    【查阅全文】
第十九课 法相宗(六)
第十九课法相宗(六) 十三、伏断二障 上述小乘作生空观,断烦恼障证涅槃,大乘作法空观,断所知障证菩提,不过粗言其梗概。其实,此二障尚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之分,由邪师、邪教、邪思惟等,后天环境所养成的障惑,谓之分别起。与前六识或七识俱起,而为先天所本有的障惑,谓之俱生起。又此二障..
更新:2018-06-07   / 点击:170    【查阅全文】
第二十课 读经录要(一)
第二十课读经录要(一) 大般涅槃经 一、佛对诸比丘言:我前所说无常、苦、空、无我、是方便,今当说常、乐、我、净。夫无常者众生,常者法身,苦者外道,乐者涅槃,无我者生死,我者如来,不净者有为法,净者正法,此谓涅槃四德。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易名为我。 ..
更新:2018-06-07   / 点击:231    【查阅全文】
第二十一课 读经录要(二)
第二十一课读经录要(二) 大般涅槃经 十六、若人发粗恶言,诽谤正法,永不改悔惭愧者,或犯四重(1)作五逆罪(2),自知定犯,而不怖畏惭愧,不肯发露(3)。于佛法无护惜建立心,毁訾轻贱,言多过咎者,或复说言无佛法众者,皆名趣向一阐提道。 十七、诸苦皆自生而有,是故智者,住于不生。 ..
更新:2018-06-07   / 点击:206    【查阅全文】
第十九、二十、廿一课 综合指要
第十九、二十、廿一课综合指要 1.当我未学佛时,也怀疑到:为什么每人的性情,各有不同?有的凶暴,有的纯良,有的狡诈,有的者实,有的好静,有的好动,有的骄傲,有节谦恭,有节奢侈,有节俭吝。类此者说不能尽,这是从那里来的?及至读法相宗经论,才知上述的种种不同,都是往世习气残存所致..
更新:2018-06-07   / 点击:206    【查阅全文】
第廿二课 读经录要(三)
第廿二课读经录要(三) 大般涅槃经 二十九、菩萨守戒,虽不与女人和合,然而见女人时,相与言语戏笑,或虽不嘲笑,而闻女人璎珞环钏种种诸声,心生爱者。或虽不嘲笑,然见他人男女相逐,便生贪著。或虽俱不如是,而但欲生天,受五欲乐(1);如上种种,皆名成就欲法,毁破净戒,污辱梵行。若有菩..
更新:2018-06-07   / 点击:218    【查阅全文】
第廿三课 真言宗(一)
第廿三课真言宗(一) 一、显密略义与小史 在佛法中,有所谓显教与密教,显教者:即应须佛释迦牟尼如来,说一切大小乘教法,其文其义,明显易知,故称为显教。密教者:即法身佛大日如来(1)说内证的真言教法,其文其义,秘密难晓,故称为密教。依显教义,法身佛不能说法,然此宗则谓法身佛常放光..
更新:2018-06-07   / 点击:210    【查阅全文】
第廿四课 真言宗(二)
第廿四课真言宗(二) 五、两部曼荼罗 金刚界曼荼罗,及胎藏界曼荼罗,称为金胎两部曼荼罗。如来的智慧,能破诸惑障,而证实相之理,坚固锐利,有如金刚,所以称为金刚界,这是表修显的智。众生的本有性德,摄持含藏一切如来的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所以称为胎藏界,这是表性具的理。胎藏界为..
更新:2018-06-07   / 点击:165    【查阅全文】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 综合指要
第廿二、廿三、廿四课综合指要 1.照第二十二课,第二十九则经文看来,修大乘的行者,其所持的戒律,是否清净?是关系于心中的思想,及其外表的行为。在这二者之间,若外表虽不曾做出戒的事,而心中确有此思想,例如外面并没有邪淫的举动,而心中确曾想邪淫。这在小乘律,为未破戒,在大乘律,则..
更新:2018-06-07   / 点击:188    【查阅全文】
第廿五课 真言宗(三)
第廿五课真言宗(三) 八、六大缘起 地水火风空识六者,体性广大,周遍法界,名为六大。自有情的身心,乃至无情的山河器物,凡坚硬者,皆属地大,流湿者,皆属水大,光热属火,动转属风,间隔属空,知觉属识,前五大为色法,后一大为心法。此六大为一切法的本体,能造一切佛,乃至一切众生的根..
更新:2018-06-07   / 点击:254    【查阅全文】
第廿六课 真言宗(四)
第廿六课真言宗(四) 十一、六种无畏 无畏是安稳苏息之义,一切众生,被烦恼所缚,不得自在,若修至此处,则能分别解脱,得到安稳苏息,故名无畏。一、善无畏。世间善人,持五戒十善,其心安乐,离恶道怖,此则名为善无畏。若约真言宗,修三密而供养本尊(1),能起无畏精神,遇险恶境,可化为平..
更新:2018-06-07   / 点击:199    【查阅全文】
第廿七课 禅宗(一)
第廿七课禅宗(一) 一、宗门禅节起源和特点 大梵天问佛决疑经载(1):「梵王(2)至灵山(3),以金色波罗花(4)献佛,舍身为床坐,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默然无言,一时百万人天,悉皆冈措(5),独金色头陀(6),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7),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
更新:2018-06-07   / 点击:190    【查阅全文】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 综合指要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综合指要 1.说句实在的话:咒陀罗尼,并不秘密,最秘密的,便是诸佛和每一众生的妙真如性。三世如来所说的一切密咒,还是从这一个,妙真如性海里,所演译出来的。若把诸咒喻作儿子,那么,无疑的,妙真如性,便是其母了。大乘诸宗中,对于见性证性,做得彻底者,惟有禅宗。..
更新:2018-06-07   / 点击:174    【查阅全文】
第廿八课 禅宗(二)
第廿八课禅宗(二) 四、见性 此宗所重者,惟在见性,所谓见性者,即断绝思路,直显真心。利根行者,在六根接触六尘的一刹那间,以一念相应慧,截住现业流识,回光返照,便见即身本具,上同诸佛,下等含识,灵明洞彻,广大周遍的真如自性。见性之后,对于教义上所谓之:法身(1)、法性(2)、真如(..
更新:2018-06-07   / 点击:188    【查阅全文】
第廿九课 禅宗(三)
第廿九课禅宗(三) 佛祖语录摘要 释迦牟尼佛 有梵志,两手各托一株花献佛,佛命放下,梵志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命放下,梵志复放左手一株花,佛再命放下,梵志说:吾今两手俱空,更放下个什么?佛说: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到无可舍处,便是汝放身命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
更新:2018-06-07   / 点击:164    【查阅全文】
第三十课 净土宗(一)
第三十课净土宗(一) 一、净土宗得名的由来 净土是清净之土,吾人的世界污浊苦痛,烦恼深重,称为秽土,诸佛的国土,则庄严安乐,离诸烦恼,称为净土。在此方秽土,修一种法,将来能往生佛国净土,名为修净土法,倡行此法的宗门,即名净土宗。又因佛国人民,无有父母,皆从莲花化生,故亦称莲..
更新:2018-06-07   / 点击:214    【查阅全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