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真面目
|
佛教寺院巡礼 |
佛教寺院巡礼
第1节寺院的基本殿堂第2节四大菩萨的殿堂第3节其他殿堂
第1节寺院的基本殿堂
钟鼓声声,梵音阵阵,错落有致的殿堂布局,庄严神圣的诸佛菩萨,总是带给我们一份神秘与向往,激发我们内心寻求回归的愿望。我们满怀着恭敬和虔诚,听从自性的召唤,走进这清净、圣洁的佛寺殿堂.. |
更新:2018-06-04 / 点击:661 【查阅全文】 |
本书的缘起 |
本书的缘起
(前言)
在这里,我要先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本人法名妙泽,公元一九六九年出生于四川成都,长在贵州。一九九0年大学毕业。于1999年开始修学佛学,现为自由职业者。
或是某种层面上的因果使然,我不仅自小到大吃的苦头不少,且受人贬损、误解、责难,以及赞扬和夸饰的时候都.. |
更新:2018-06-04 / 点击:1081 【查阅全文】 |
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
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从根本上来看,佛学肯定是一种假说。
大智慧者、大觉悟者释迦牟尼在世时就说过,他的一切言说与表述均是假说。不过,同时他又说过,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二者看似很矛盾,但这矛盾在于概念名相自身的局限所致,因为对于终极意义上的、彻底而究竟的、大圆满的.. |
更新:2018-06-04 / 点击:474 【查阅全文】 |
2:“佛”是一种什么概念? |
2:“佛”是一种什么概念?
“佛”是具有多种层面的含义的,原本是古印度的译音,其本义就是智慧与觉悟的意思。它同时也是指存在的本来,在佛门所立的概念上就叫做真如实相、法身如来、空等等异名。于此前题概念下,释迦牟尼一类的大智慧者大觉悟者,因依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实证到了这个存在的.. |
更新:2018-06-04 / 点击:496 【查阅全文】 |
3:佛学不是宗教 |
3:佛学不是宗教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道、释(即佛家)为主体的,可惜由于种种原由,除了儒家以外,如今我们对佛家和道家文化都了解得太少了,只要一提起佛学,有一些人就认为是迷信。其实,佛学本身并无世俗宗教的迷信色彩,只不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切都在世俗之中发展.. |
更新:2018-06-04 / 点击:521 【查阅全文】 |
4:什么是“佛法”? |
4:什么是“佛法”?
佛学中所谓的“法”,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什么法规法令的那个意思中的“法”,在佛学的义理中,“法”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及其产生、消亡的内在外在之原由。那么,从这个角度讲,世法范畴中的什么法令法规当然也是“法”了。
在佛经中,我们常见到“一切法”、“诸法”等.. |
更新:2018-06-04 / 点击:487 【查阅全文】 |
5:所谓的“佛教” |
5:所谓的“佛教”
佛教中的“教”,其本义是教育的教,佛弟子均称释迦牟尼为“本师”,所以佛与我们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师生关系。所谓宗教之说,实为一种世俗流变下的产物。
佛教中的许多仪式、形式只是一种人为创造的载体,因为任何内容总会以一定的形式为载体来表现。比如当初佛门拜佛像本来.. |
更新:2018-06-04 / 点击:470 【查阅全文】 |
6:存在的“实相” |
6:存在的“实相”
所谓存在的“实相”即是大空性,是真空与妙有同体不二,是一切存在的本际或本然。佛门勉强以“相”呼之,仅是为了顺应众生的世俗习惯。
从义理上来讲实相有三种含义。第一是指真如空相。指它的本然之性真实不虚,它即是平等一切,是法身如来,没有种种千差万别,虚妄生灭的.. |
更新:2018-06-04 / 点击:501 【查阅全文】 |
7:哲学与佛学 |
7:哲学与佛学
依常规概念,所谓哲学,即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其根本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等。如此种种,在佛家看来,却总有着一个核心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人类若是事先弄不明白自己的大脑及思维之机制与属性的话,自然不能依此去洞悉清楚客.. |
更新:2018-06-04 / 点击:378 【查阅全文】 |
8:漫谈生命与存在 |
8:漫谈生命与存在
若以佛门的义理来洞察生命与存在的话,我们平时持有的许多常识、观念往往都有待商榷和考证。当然,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关于生命与存在的诸多本质问题,我们要一下子转换观念的确是比较困难的。
然而,我们仅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常态中的一切也未必都合理和正确。再说了,我.. |
更新:2018-06-04 / 点击:352 【查阅全文】 |
9:“业” 是什么? |
9:“业”是什么?
佛门的“业”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本义就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凡是有意向的任何行为,出自身、口、意的,都可以叫做业。一般人所说的一切善或恶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业。譬如佛门中修净土法门的成功了,我们就叫做净业大成。一切众生都会有“业”,有业便有业报,我们常说佛也有报.. |
更新:2018-06-04 / 点击:336 【查阅全文】 |
10:从生命的种类说起 |
10:从生命的种类说起
众生因为心识状态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业力与业报的复杂多样,所以在一定因缘下,宇宙世界就显得非常的大,并有着不同维度的空间(佛门叫做法界),每个空间对时间的感觉是不尽相同的,每个空间的生命种类也不尽相同,其产生和存在的方式、形态等都因业力、业报的不同而迥然.. |
更新:2018-06-04 / 点击:350 【查阅全文】 |
11:关于练气功 |
11:关于练气功
无论是出于哪种初衷和目地,也不论修行的层次高低,凡是修行,不外乎都是从身、心或兼而有之来下手做功夫。我们的身体又叫色报身,依佛法的分类,气功应属于“色法”范围。所以,佛法的修证完全可能包含有气功的内容,但佛法一定是以“心法”为根本,“色法”为方便和受用。故而.. |
更新:2018-06-04 / 点击:404 【查阅全文】 |
12:佛教反对迷信与宿命 |
12:佛教反对迷信与宿命
诸佛由众生修成,他们既是已经成功地解脱了的大智慧者、大觉悟者,他们所证所言的法义就一定正确,我们当然应该谦虚、恭敬地向他们学习。但诸佛与我们只会是一种师生关系,一个修证佛法的人,如果迷信佛,认为佛是高高在上的一种主宰,是一种绝对的意志,他一定就违背了.. |
更新:2018-06-04 / 点击:335 【查阅全文】 |
13:“佛渡有缘人”是什么意思? |
13:“佛渡有缘人”是什么意思?
佛法中的有缘人,指的就是闻、思、修佛法机缘已经成熟的人。所谓机缘成熟,不过是指外因须得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是种客观现象,并不玄乎。佛又不是什么万能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否则他不如直接把我们变成佛岂不痛快省事?他干吗要如此辛苦地讲经说法一辈子?正.. |
更新:2018-06-04 / 点击:402 【查阅全文】 |
14:修行与入世 |
14:修行与入世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也懂缘起性空,也知道了真空妙有平等不二。为什么我没成佛呢?为什么还会身不由己地参加六道轮回、还有隔阴之迷呢?文殊菩萨答:其力未充——意思是我们光是道理上解悟不是真懂,那是释迦牟尼自己“证得”缘起性空、真空妙有后,灌输在我们头脑里的概念.. |
更新:2018-06-04 / 点击:326 【查阅全文】 |
15:何谓“涅槃”? |
15:何谓“涅槃”?
在世俗中,许多人以为涅槃不过是佛门关于“死亡”的一个同义词,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但涅槃的确又是不可以用思维意识来分辨(涅槃已转识成智),更无法以语言来阐释明了的。《法华经》上说:“诸法寂灭相,不可义言宣”即是此意。但是作为凡夫的我们仍然只能够依赖语言.. |
更新:2018-06-04 / 点击:342 【查阅全文】 |
16:关于“末法时期” |
16:关于“末法时期”
据有关佛典所述,任何佛法(世俗谛)都会经历三个阶段:正法、像法和末法。对于不同的众生及空间,三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对于我们地球空间而言,三个阶段累计为一万二千年。现简述如下:
正法时期——正法为释迦牟尼佛出世到涅槃后一千年。特征是修道证果者很多,佛.. |
更新:2018-06-04 / 点击:344 【查阅全文】 |
17:从“不二法门”说起 |
17:从“不二法门”说起
不二法门是指一切法门从根本上讲,无有高下、优劣,性相一如。“不二”就是无差别和平等的意思,不是邪教胡扯的什么学了师傅的“大法”,别的法我们就不能学了就叫“不二法门”。不二即是万法归宗,虽途径不同,目的一样。
一切法都第一,没有第二。诸法平等、法无定.. |
更新:2018-06-04 / 点击:329 【查阅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