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阳泉市定县西锁簧西来寺 05-04
·阳泉市盂县建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永清寺 05-04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文库热门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阳泉市定县西锁簧西来寺 05-04
·阳泉市盂县建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永清寺 05-04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TOP

净宗专修指南 上编(四)
2009-11-30 20:49:24 来源: 作者: 【 】 浏览:5963次 评论:0

三、 净宗功课 正助并行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 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 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于萨婆若海矣。  〖三 • 复沈授人书〗

 

1.净修正行


念佛之人,各随己分,专念佛号亦好,兼诵经 咒并广修万行亦好,但不可了无统绪。须以念佛为 主为“正行”,余皆为宾为“助行”则善矣。否则 如一屋散钱皆不上串,不得受用。又如入海无指南 针,则无所适从矣。 〖同上〗

 

(1)圣号不断


言“念佛正行”者,各随自己身份而立,不可 执定一法。如其身无事累,固当从朝至暮,从暮至 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 一切时一切处,令此一句洪名圣号不离心口。若盥 漱清净、衣冠整齐及地方清洁,则或声或默皆无不 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时,及至秽污不 洁之处,只可默念,不宜出声。默念功德一样,出 声便不恭敬。勿谓此等时处念不得佛,须知此等时 处出不得声耳。又睡若出声,非唯不恭,且致伤 气,不可不知。 〖正 • 与陈锡周书〗


(2)朝暮课诵


修持功课,随机而立,愈简愈妙。须知所有功 课,均以念佛为主,经咒为宾。知此义,再按身分 而定,庶可适宜。 〖续 • 复陈慧新书〗

 

甲.闲者功课


虽则长时念佛无有间断,须于晨朝向佛礼拜 毕,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毕, 即念《赞佛偈》,即“阿弥陀佛身金色”偈。念偈 毕,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随即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一千声或五百 声,当围绕念,若不便绕,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 至将毕,归位跪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 三称,然后念《净土文》发愿回向往生。念《净土 文》者,令依文义而发心也,若心不依文而发,则 成徒设虚文,不得实益矣。《净土文》毕,念《三 皈依》,礼拜而退。此为朝时功课,暮亦如之。若 欲多多礼拜者,或在念佛归位之时,则礼佛若干拜 外,九称菩萨即作九礼,礼毕即发愿回向。或在功 课念毕礼拜,随己之便,皆无不可。但须恳切至 诚,不可潦草粗率。 〖正 • 与陈锡周书〗

 

乙.忙者功课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 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 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 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 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 “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 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 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 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 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 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 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 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同上〗

 

(3)念佛法要


念佛之人,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 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纵不 能完全了无妄念,然亦不至过甚。多有只图快、图 多,随口滑读,故无效也。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 念佛人。 〖续 • 复又真师等书〗


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 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 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不比观想等 法。知法者则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损也。 〖续 • 复 刘惠民书二〗

 

甲.持名契机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 实 相。(其 中 持 名, 系 指 心 口 称 念 阿 弥 陀 佛 之 名 号;观像,指在心中观念阿弥陀佛化身形像;观 想,指在心中观念阿弥陀佛真身形像;实相,指 如来法身、众生佛性,这与宇宙万法虚妄之相不 同,故名实相,因此念实相佛,即指念十方诸佛法 身,亦即念我心中本来自性天真之佛也)。就四法 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 魔事。 〖正 • 复吴希真书〗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 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 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 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 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 皆不明了,若修观想实相,或至着魔,弄巧成拙, 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正 • 与徐福贤书〗


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 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至 于实相念佛,乃一代时教,一切法门通途妙行,如 台宗止观,禅宗参究向上等皆是,所谓念自性天真 之佛也。如是念实相佛说之似易,修之证之实为难 中之难,非再来大士孰能即生亲证?持名一法,乃 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 一大法门也。于持名识其当体实相,则其益宏深。 外持名而专修实相,万中亦难得一二实证者,能得 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之果报,犹其 上焉者。了生脱死一事,岂可以志大言大而成办乎 哉? 〖正 • 复吴希真书〗

 

乙.应念六字


念佛宜六字,四字亦可。如初念则六字,念至 半或将止则念四字,若始终不念“南无”,便为慢、 易(“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 经中凡有称佛名处,无不皆有“南无”,何得自立 章程? 〖三 • 复卓智立书四〗

 

丙.都摄六根


念 佛 名 号, 勿 用 观 心 念 法, 当 用 摄 心 念 法。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 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 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 佛号,则眼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 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 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 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 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三摩 地亦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 住于佛号中,不复外驰之谓;正受者心所纳受,唯 佛号功德之境缘,一切境缘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摄 六根而念,决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普被上中下,若圣 若凡一切机之无上妙法也。须知都摄注重在听,即 心中默念也要听,以心中起念即有声相,自己耳听 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听得 清楚,则六根通归于一。较彼修别种观法,为最稳 当、最省力、最契理契机也。〖续 • 复杨炜章书〗

 

丁.记数十念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 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 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用“十念记数”。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 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 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 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 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 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 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 自得耳。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 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 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 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 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 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 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 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 〖正 • 复高邵麟书四〗

 

戊.宜于垂帘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但眼皮垂帘,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汝 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此系念佛时心朝 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 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切不可认此为 功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但至诚摄心而念,并想 自身在莲花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立之莲花,则 自可顿愈矣(若不敢作莲花上坐立想,恐致或有魔 事,但向脚底下想,此种心火头火,均可不生矣)。  〖续 • 复沈弥生书〗

 

己.方式自定


在家人不随众,各人念佛,坐、立、绕、跪 皆无不可,但不可执定一法,若执定,则人易劳而 心或难得相应。当斟酌其自己之色力及工夫,而取 其合宜行之,则有益矣。若常途通行,宜先绕、次 坐、次跪。绕跪皆觉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沉宜 绕念或立念,昏沉去当复坐念。宜按钟不宜掐珠, 以掐珠难养心故。 〖正 • 复陈慧超书〗


追顶(念佛)易受病。大声、小声、金刚、默 念,随自己精神调停而用,何可死执一法,以至受 病乎?随息不如静听,以随得不好,也会受病。静 听不会受病。 〖三 • 答幻修学人〗

 

绕佛,当如日月之由东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东至北、至西、至南。以顺绕有功德,逆绕有 罪过。围绕之法,西域最重,与礼拜不相上下,其 意便随顺于佛也。 〖续 • 复宁德晋书〗

 

2.净修助行

 

(1)读诵五经


生死大海,非念佛无由得度。欲知念佛之所以 然,不看净土经论,何由而知?固当日诵《阿弥陀 经》,常看《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佛经》,此 名净土三经。读此则知弥陀之誓愿宏深,净土之境 缘殊胜,行人之往生行相。 〖正 • 复包右武书二〗


佛在摩竭提国灵鹫山中,说阿弥陀佛最初因 地弃国出家,发四十八愿,又复久经长劫依愿修 行,迨至福慧圆满得成佛道。所感之世界庄严妙 莫能名,十方诸佛咸赞叹,十方菩萨与回小向大之 二乘、具足惑业之凡夫咸得往生,等蒙摄受,是为 《无量寿经》。


于摩竭提国王宫中,说净业三福、十六妙观, 俾一切众生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 知海从心想生”。则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众 生烦恼业海从心想生之义,便已彰明较著。果能深 明此义,谁肯枉受轮回?末明九品生因,以期各修 上品,是为《观无量寿佛经》。


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说净土依正妙果令生 信,劝诸闻者应求往生以发愿,复令行者执持名号 以立行。信、愿、行三,为净土法门之纲宗,具 此三法,或毕生执持已得一心,或临终方闻止称十 念,均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是为《阿弥陀经》。

 

此三乃专谈净土之经,而《阿弥陀经》摄机尤 普,以故禅、教、律各宗,咸皆奉为日课焉。诸大 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 • 大势至 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开示,众生果能“都 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 见佛,近证圆通,远成佛道乎哉!故将此章列于三 经之后,而以《普贤行愿品》殿之,以成净土法门 之一大缘起。令诸阅者知此一法,大畅佛怀,较彼 仗自力断惑证真以了生死者,其难易奚啻天渊悬 殊。若论法门缘起,宜以《无量寿经》为首,今为 便于读诵,故以《阿弥陀经》为首。望阅者谅之。  〖续 • 五经重刊序〗

 

甲.防懈修定


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 怠。若以悠忽当之,久或懈惰放废,固不如兼持经 咒为有把握。总之生死心切,则专、兼均可。否则 “专”落悠忽,“兼”落纷繁,良以根本不真切,故 致一切,皆难得实益矣。 〖三 • 开示五则〗

 

乙.阅经之法


阅经,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 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罔不徒劳心 力,虚丧岁月。


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 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 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 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 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 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 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亦可以消除业障增长福 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即能明心见性,即指如 此看耳,故名曰“但”。能如此看诸大乘经,皆能 明心见性,岂独《金刚经》为然?若一路分别此一 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 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 增崇乎?智者诵经,豁然大悟,寂尔入定,岂有分 别心之所能得哉?一古德写《法华经》,一心专 注,遂得念极情亡,至天黑定,尚依旧写。侍者入 来言:“天黑定了,怎么还写?”随即伸手不见掌 矣。如此阅经与参禅看话头、持咒念佛,同一专心 致志,至于用力之久,自有一旦豁然贯通之益耳。 若欲研究义理,或翻阅注疏,当另立一时,唯 事研究。当研究时,虽不如阅时之严肃,亦不可全 无恭敬,不过比阅时稍舒泰些。


未能业消智朗,须以阅为主,研究但略带。否 则终日穷年但事研究,纵令研得如拨云见月,开门 见山一样,亦只是口头活计,于身心性命,生死分 上,毫无干涉。腊月三十日到来,决定一毫也用不 着。若能如上所说阅经,当必业消智朗。 〖正 • 复 永嘉某书五〗

 

丙.听经更佳


古人专重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 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务期分 明,其心专注不敢外缘一切声色,若稍微放纵便至 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 亦能诵得清楚,听者惟声是托,一经放纵便成割 裂。若能如此听,比诵者能至诚恭敬,若诵者恭敬 稍疏,则其功德难与听者相比矣。 〖同上〗

 

丁.不宜背诵


孔子乃生知之圣,读《易》尚至韦编三绝,以 孔子之资格,当过目成诵,何必又要看文而读?故 知看文,有大好处。背诵多滑口诵过,看文则一字 一句,悉知旨趣。吾人当取以为法,切不可显自己 聪明,专尚背诵也。孔子读文王、周公之《易》, 竟至将编书之熟皮绳磨断过三次,可以知读之遍数 不可计也。吾人能以孔子之恒,而读佛经、持佛 名,必能以佛之言之德,熏己之业识心,成如来之 智慧藏也。 〖续 • 诫初学佛者书〗

 

(2)持佛净戒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 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 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苦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 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生世间为其说法。令受三 归,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 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从兹诸恶 莫作,众善奉行。三业既净,然后可以遵修道品, 令其背尘合觉转凡成圣。 〖正 • 三归五戒十善〗

 

佛法,法门无量,无一不以戒为基址,净土为 归宿者。既欲皈依三宝,当须认真持佛净戒。 〖三 • 复王雨雪夕书〗

 

甲.受持三皈


三归者(归亦作皈,皈字从白从反,取其反染 成净之义) :

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 僧。


归者归投,依者依托,如人堕海,忽有船来, 即便趋向是归投义,上船安坐是依托义。生死为 海,三宝为船,众生为依即登彼岸。既归依佛,以 佛为师,乃至命终,不得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 神。既归依法,以法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 得归依外道典籍(法即佛经及修行种种法门,典籍 即经书也)。既归依僧,以僧为师,从于今日至命 终时,不得皈依外道徒众。〖正 • 三归五戒十善〗

 

乙.严守五戒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 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不杀生者,好生恶死物我同然,我既爱生物岂 愿死?由是思之生可杀乎?一切众生轮回六道,随 善恶业升降超沉,我与彼等于多劫中,互为父母互 为子女,当思拯拔何忍杀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于未来世皆当成佛,我若堕落尚望拔济;又既造杀 业必堕恶道,酬偿宿债,辗转互杀无有了期。由是 思之何敢杀乎?然杀生之由起于食肉,若知如上所 说因缘,自不敢食肉矣。又愚人谓肉味美,不知本 是精血所成,内盛屎尿外染粪秽,腥臊臭秽美从何 来?常作不净观,食之当发呕矣。又生谓人及禽 兽、蛆虫鱼虾、蚊虻蚤虱,凡有命者皆是,不可谓大者不可杀,小者可杀也。


不偷盗者,即是见得思义,不与不取也。此 事,知廉耻者便能不犯,然细论之,非大圣大贤皆 所难免。何也?以公济私损人益己,以势取财用计 谋物,忌人富贵愿人贫贱;阳取为善之名遇诸善事 心不认真,如设义学不择严师误人子弟,施医药不 辨真假误人性命;凡见急难漠不速救,缓慢浮游或 致误事,但取塞责了事;糜费他人钱财,于自心中 不关紧要。如斯之类皆名偷盗。


不邪淫者,俗人男女居室生男育女,上关风 化下关继嗣,夫妇行淫非其所禁,但当相敬如宾为 承宗祀,不可以为快乐徇欲忘身。虽是己妻贪乐亦 犯,但其罪轻微。若非己妻,苟合交通,即名邪 淫,其罪极重。行邪淫者,是以人身行畜生事,报 终命尽,先堕地狱饿鬼,后生畜生道中,千万亿劫 不能出离。一切众生,从淫欲生,所以此戒难持易 犯,纵是贤达或时失足,何况愚人。若立志修持, 须先明利害,及对治方法,则如见毒蛇,如遇怨 贼,恐畏怖慎,欲心自息矣。


不妄语者,言而有信,不虚妄发也。若见言 不见,不见言见,以虚为实,以有为无等,凡是心 口不相应,欲欺哄于人者皆是。又若自未断惑,谓 为断惑,自未得道,谓为得道,名大妄语,其罪极 重,命终之后,决定直堕阿鼻地狱,永无出期。


不饮酒者,酒能迷乱人心,坏智慧种,饮之令 人颠倒昏狂,妄作非为,故佛制而断之,凡修行者 皆不许饮。并及葱、韭、薤(小蒜)、蒜、兴渠(洋 葱)五种荤菜,气味臭秽体不清洁,熟食发淫生啖 增恚,凡修行人皆不许食。然此一事,未受戒者饮 之食之皆无罪过,受戒饮食一层罪过,即是犯佛戒 罪,佛已禁制汝又去犯,故有罪也。 〖同上〗

 

持佛净戒,在家人以五戒为根本。五戒前之 杀盗淫妄四条,乃性戒,无论受戒不受戒,皆不可 犯。但未受戒者犯之,则按事论罪过;受戒者犯 之,则于事上论罪之外,又有犯戒一层罪过。酒 戒,乃名遮戒,以佛遮止不许人喝。未受戒者喝无 罪过,若喝而妄为则在所为之事上论罪,故虽未受 戒亦不宜喝;若受戒者喝,则止得犯戒之罪耳。然 既发心皈依三宝,固当五戒全持,佛大慈悲,虽有 一二三四,随人意受之例,然此系有势不能持之 事,不可以此自宽。言事不能持者,如屠儿不能持 杀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 〖三 • 复王雨雪夕书〗

 

丙.力修十善


十善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 不恶口;八、不悭贪;九、不瞋恚;十、不愚痴。 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口业,后三名意 业。业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 则为十恶。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 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 修罗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无 疑,丝毫不错也。 〖正 • 三归五戒十善〗


一、身业有三:即杀生、偷窃、邪淫。此三种 事,罪业极重。其一学佛之人,当戒杀吃素爱惜生 命。凡是动物皆知疼痛,皆贪生怕死不可杀害,若 杀而食之则结一杀业,来生后世必受彼杀。其二偷 盗:凡他人之物,不可“不与而取”。偷轻物丧己 人格,偷重物则害人身命。偷盗人物似得便宜,折 己福寿,失己命中所应得者,比所偷多许多倍。若 用计取,若以势胁取,若为人管理作弊取,皆名偷 盗。偷盗之人必生浪荡之子,廉洁之士必生贤善之 子,此天理一定之因果也。其三邪淫:凡非自己妻 妾,无论良贱,均不可与彼行淫。行邪淫者是坏乱 人伦,即是以人身行畜生事,现生已成畜生,来生 便做畜生了。世人以女子偷人为耻,不知男子邪淫 也与女子一样。邪淫之人,必生不贞洁之儿女,谁 愿自己儿女不贞洁,自己既以此事行之于前,儿女 禀自己之气分,决难正而不邪。不但外色不可淫, 即夫妻正淫亦当有限制,否则不是夭折就是残疾。 贪房事者,儿女反不易生,即生亦难成人,即成人 亦孱弱无所成就。世人以行淫为乐,不知乐只在一 刻,苦直到终身与子女及孙辈也。此三不行,则为 身业善,行则为身业恶。


二、口业有四: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妄 言者:说话不真实。话既不真实,心亦不真实,其 失人格也大矣。绮语者:说风流邪僻之话,令人心 念淫荡。无知少年听久,必至邪淫以丧人格,或 手淫以戕身命。此人纵不邪淫,亦当堕大地狱,从 地狱出,或作母猪母狗。若生人中,当作娼妓,初 则貌美年青,尚无大苦,久则梅毒一发,则苦不堪 言。幸有此口,何苦为自他招祸殃,不为自他作福 乐耶?恶口者:说话凶暴,如刀如剑,令人难受。 两舌者:两头挑唆是非,小则误人,大则误国。此 四不行,则为口业善,行则为口业恶。


三、意业有三:即贪欲、瞋恚、愚痴。贪欲 者:于钱财田地什物总想通通归我,越多越嫌少。 瞋恚者:不论自己是非,若人不顺己意,便发盛 怒,且不受人以理谕。愚痴者:不是绝无所知,既 读尽世间书,过目成诵,开口成章,不信三世因 果、六道轮回,谓人死神灭、无有后世等,皆名愚 痴。此种知见误国害民,甚于洪水猛兽。此三不行, 则为意业善,行则为意业恶。


若身、口、意三业通善之人,诵经念佛,比三 业恶之人功德大百千万倍。 〖续 • 诫初学佛者书〗

 

丁.诸戒圆持


至言持戒,且先守佛两句略戒。其戒唯何 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此两句,包罗一切戒 法,了无有遗。此系如来《戒经》中语,文昌帝君 引而用之于《阴骘文》,切勿谓原出于《阴骘文》 也。此两句,泛泛然视之,似无奇特,若在举心 动念处检点,则能全守无犯,其人已深入圣贤之域 矣。 〖三 • 复陈飞青书〗


戒为一切善法之根本,然律文繁多,或难详读 详记。但于心中常常存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之心,凡起心动念不许萌一念之不善,如此则诸戒 均可圆持。 〖续 • 复宋慧湛书〗

 

(3)发露忏悔


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 佛土净。然既知非,又肯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 不改过迁善,则所谓忏悔者,仍是空谈,不得实 益。 〖正 • 复邓伯诚书二〗


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 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决定 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 〖正 • 与陈锡周书〗

 

甲.常行礼忏


佛经教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无明,圆成佛 道。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尚于二六时中,礼 十方诸佛,以期无明净尽,圆证法身,况其下焉 者乎?而博地凡夫,通身业力,不生惭愧,不修 忏悔,虽一念心性与佛平等,但由烦恼恶业障蔽心 源,而不能显现。 〖正 • 复邓伯诚书二〗

 

乙.真悔能改


凡夫在迷,信心不定,故有屡信屡退、屡修屡 造之迹。然已往之罪虽极深重,但能志心忏悔改往 修来,以正知见修习净业,则罪障雾消性天开朗。 故经云:“世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 己能悔。”悔之一字要从心起,心不真悔,说之无 益。譬如读方而不服药,决无愈病之望,倘能依方 服药,则自可病愈身安。 〖正 • 复周智茂书〗

 

(4)随缘善行


念佛人宜修一切善行,然须分出主、伴、正、 助。倘主伴倒置,则其利甚少。若能令伴助主,如 一人垂拱,百辟布政,何妨碍之可云? 〖三 • 答俞 大锡问〗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存 好心者:凡逆天悖理,损人利己等恶念不许起,起 则 立 刻 生 惭 愧 忏 悔 之 心, 令 即 消 灭; 凡 孝、 悌、 忠、信、礼、义、廉、耻,利人利物之心必须常存 之,力能做者认真做去,不能做者心亦常存于此。 说好话者:要说有益于人有益于物的话,不是要人 听到欢喜叫做好话,如教训儿女及劝人为善、劝人 戒恶、劝人敦伦、劝人修福等。行好事者:认真行 孝亲、敬兄、睦族、化俗之事。 〖续 • 诫初学佛者 书〗


凡有力能及之种种善事,或出资或出言,为之 赞助,否则发随喜心,亦属功德。以此培植福田, 作往生之助行,如顺水扬帆,更加橹棹,其到岸 也,不更快乎! 〖正 • 复宁波某书〗

 

甲.心为根本


念佛须善发心,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 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无量无边。况 身、口、意三业,恒以念佛利生为事乎哉!心若唯 求自利,不愿利人,所行之事虽多,而所得之功德 甚少。况或再加以倾人害人之意,及自炫自矜之 心,则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无功德,实属 百千万亿分中,仅得一分半分,而其恶念之过亦复 不少。故修行人,皆须善于发心,不止念佛人耳。 〖正 • 复马契西书二〗


诸恶众善,皆须在心地上论,不专指行之于事 而已。心地上了不起恶,全体是善,其念佛也,功 德胜于常人百千万倍矣。欲得心地唯善无恶,当于 一切时处,主敬存诚,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 放纵,诸不如法之念头,随之而起矣。 〖同上〗

 

乙.广修布施


施有三种。一财施:即以钱财及衣食住,给 济贫穷困苦者。二法施:其人不知善恶邪正,及三 世因果六道轮回,并了生脱死切要法门,方便善巧 而为宣说,或以佛菩萨、祖师、善知识所说契理契 机之书,印送流通。俾见闻者生正信心,渐次深 入,以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皆名法施。三无 畏施:一切众生,好生恶死,普劝同人,戒杀护 生,并人有怖畏,或弭其祸,或启其衷,是小无畏 施。一切众生终难免死,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永 劫长怀此之怖畏,令彼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渐次 进修,至成佛道,是名大无畏施。此三种施,财施 只在现生,后二直尽未来。凡欲利人,以期圆自己 福慧者,宜随己力而实行之,则人民幸甚,国家幸 甚。 〖续 • 办赈报告书序〗

 

丙.无财之善


勿谓我无钱财,不能积德利人。须知存好心说 好话行好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遇兄言友遇弟言 恭,凡遇一切人令各尽己职;又为彼说善恶因果生 死轮回,令彼心有所畏惧,则必定改过迁善以为善 良;又为彼说佛法之利益,令其信奉而修持之,凡 遇大病皆令念佛及念观音,凡遇妇女皆令预念,不 至因产受苦及殒命;令彼一切人勿造杀业,心存慈 善,利人利物即是利己,害人害物甚于害己。如此 种种,岂要钱财方能办乎?然家若丰裕,亦宜以钱 财作功德。 〖三 • 复李慰农书七〗

 

丁.真实大孝


经云: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 功德等。” 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 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 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 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命自他以共成觉道。如 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 〖正 • 以孝为本论〗

 

此孝方为究竟实义,非若世间只期有益于色身 及现世,竟遗弃其心性与未来而不论也。是知佛教 之孝,方为根本大孝。 〖正 • 小筑发隐记〗

 

3.净修回向


无论诵何经、持何咒,须念佛若干声回向,方 合修净业之宗旨。 〖正 • 复周智茂书〗

 

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 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 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 往生。 〖正 • 与陈锡周书〗

 

(1)回向大意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功德,若任所 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功德得人天 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 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 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 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 之方。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

 

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功 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 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 决定所趋之名词耳,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 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二、回向佛果 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三、回向法 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


回向之义大矣哉!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 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 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 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 也。 〖三 • 复愚僧书〗


(2)行后回向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 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 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 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 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 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 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 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正 • 与徐福 贤书〗


(3)宜暮课毕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 者。然回向只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 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 念,即是常时回向。 〖正 • 复永嘉某书四〗

 

(4)放大心量


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 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 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譬如一灯只一灯 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 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 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 〖三 • 复章道生书〗


回向时当知此意,不但为自己父母恩人如是, 即怨家亦如是,方能上契佛心,下结众缘,而解众 怨。 〖三 • 复杨慎予书〗

 

(5)依文发愿


发愿者,当于朝暮念佛毕时,或用小《净土 文》。若身心有暇,宜用莲池大师新定之《净土 文》,此文词理周到,为古今冠。须知,发愿读 文乃令依文发愿耳,非以读文一遍,即为发愿也。  〖正 • 拟答某书〗


发愿文,文虽宏大,然须真实从心而发,方 名为愿,否则心口相违何名为愿。现世之愿虽亦无 妨,欲生福慧子孙,须从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中 求。 〖正 • 复高邵麟书〗

 

4.对治习气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 即功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 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 致也。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发。 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 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 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如不能谛了 我空,当依如来所示五停心观而为对治,所谓多贪 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散众生数息观, 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以此五法,调 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随境转也。 〖正 • 对治恚 义〗


真修之人,于尘劳中炼磨烦恼习气,必使渐渐 消灭,方为实在功夫。 〖正 • 复陈慧超书〗

 

(1)断贪爱欲 


甲.谛观息贪


贪者,见境而心起爱乐之谓。欲界众生,皆由 淫欲而生,淫欲由爱而生。若能将自身他身,从外 至内一一谛观,则但见汗垢涕唾、毛发爪齿、骨肉 脓血、大小便利,臭同死尸污如圊厕,谁于此物而 生贪爱?贪爱既息,则心地清净。以清净心念佛名 号,如甘受和如白受采,以因地心契果地觉,事半 功倍利益难思。 〖正 • 对治 恚义〗

 

乙.设想断欲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 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 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多少出格豪杰,固足 为圣为贤,只由打不破此关,反为下愚不肖,兼复 永堕恶道者,盖难胜数。《楞严经》云: “若诸世界 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 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学道之人, 本为出离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则生死断难出离。 即念佛法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 与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欲绝此祸,莫如见一切 女人,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


亲想者:见老者作母想,长者作姊想,少者作 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纵盛,断不敢于母姊妹女 边,起不正念。视一切女人,总是吾之母姊妹女, 则理制于欲,欲无由发矣。


怨想者:凡见美女便起爱心,由此爱心便堕 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离。如是,则所谓美丽娇媚 者,比劫贼虎狼、毒蛇恶蝎、砒霜鸩毒烈百千倍, 于此极大怨家,尚犹恋恋着念,岂非迷中倍人。

 

不净者:美貌动人,只外面一层薄皮耳,若揭 去此皮,则不忍见矣。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 狼藉,了无一物可令人爱,但以薄皮所蒙,则妄生 爱恋。花瓶盛粪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异花 瓶,皮内所容比粪更秽。何得爱其外皮,而忘其皮 里之种种秽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战兢乾惕,痛 除此习,则唯见其姿质美丽,致爱箭入骨,不能自 拔。平素如此,欲其没后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 人女腹犹可,入畜女腹,即将奈何?试一思及,心 神惊怖。


然欲于见境不起染心,须于未见境时,常作上 三种想,则见境自可不随境转。否则纵不见境,意 地仍复缠绵,终被淫欲习气所缚。固宜认真涤除恶 业习气,方可有自由分。〖正 • 复甬江某书〗

 

(2)除瞋诸法


甲.慈悲除瞋


瞋者,见境而起忿憎之谓。瞋心一起,于人无 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躁,重则肝目受伤。昔 阿耆达王,一生奉佛坚持五戒,临终因侍人持拂驱 蝇,久之昏倦致拂堕其面,心生瞋恨随即命终。因 此一念遂受蟒身,以宿福力尚知其因,乃求沙门为 说皈戒,即脱蟒身生于天上,是知瞋习其害最大。 《华严经》云: “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古德 云:“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学菩提道,忍 辱护瞋心。”


如来令多瞋众生,作慈悲观者,以一切众生 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父母,则当念 宿世以生育恩德,愧莫能酬,岂以小不如意便怀愤 怒乎?既是未来诸佛,当必广度众生,倘我生死不 了,尚望彼来度脱,岂但小不如意不生瞋恚,即丧 身失命,亦只生欢喜不生瞋恨。所以菩萨舍头目髓 脑时,皆于求者作善知识想、作恩人想、作成就我 无上菩提道想。 〖正 • 对治 恚义〗

 

乙.海量纳瞋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 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则现在之 宽宏习性,即可转变宿生之褊窄习性。倘不加对 治,则瞋习愈增,其害非浅。 〖正 • 复裘佩卿书〗

 

丙.作死断瞋

 

瞋心,乃宿世之习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 割香涂于我无干,所有不顺心之境,作已死想,则 便无可起瞋矣。此即如来所传之三昧法水,普洗一 切众生之结业者,非光自出心裁妄说也。 〖同上〗

 

丁.理智去习


凡有忿怒、淫欲、好胜、赌气等念,偶尔萌 动,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种心念乎” 念起即息。久则凡一切劳神损身之念,皆无由而 起。终日由佛不思议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须十 日,即见大效。 〖续 • 与胡作初书〗


吾人一念心性与佛无二,只因迷背本心坚执我 见,则一切诸缘皆为对待,如射侯既立,则众矢咸 集矣。倘能知我心原是佛心,佛心空无所有,犹如 虚空,森罗万象无不包括,亦如大海,百川众流无 不纳受,如天普盖似地均擎,不以盖擎自为其德, 我若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 虽具佛心理体,其起心动念全属凡情用事,认妄为 真将奴作主,如是思之甚可惭愧。若于平时常作是 想,则心量广大无所不容。物我同观不见彼此,逆 来尚能顺受,况小不如意便生瞋恚乎哉? 〖正 • 对 治 恚义〗

 

戊.谦虚平暴


汝既知性情暴戾,当时时作我事事不如人想, 纵人负我德,亦常作我负人德想,觉自己对一切人 皆有愧怍、歉憾无已,则暴戾之气便无由生矣。凡 暴戾之气,皆从傲慢而起,既觉自己处处抱歉,自 然气馁心平,不自我慢贡高以凌人。 〖三 • 复郝智 熹书〗

 

己.随遇而安


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 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 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 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缠 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 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 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 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 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 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 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如此忧劳,方可 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 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借挫折于贫病,则凡惑 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 出无其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 鼻香者,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 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 灵。 〖正 • 复邓伯诚书一〗

 

(3)痴观因缘


愚痴者,非谓全无知识也,乃指世人于善恶境 缘,不知皆是宿业所招,现行所感,妄谓无有因果 报应,及前生后世等。一切众生无有慧目,不是执 断,便是执常。执断者,谓人受父母之气而生,未 生之前,本无有物,及其已死,则形既朽灭,魂亦 飘散,有何前生及与后世?此方拘墟之儒多作此 说。执常者,谓人常为人,畜常为畜,不知业由心 造,形随心转。古有极毒之人,现身变蛇,极暴之 人,现身变虎。当其业力猛厉,尚能变其形体,况 死后生前,识随业牵之转变乎?是以佛说十二因 缘,乃贯三世而论,前因必感后果,后果必有前 因,善恶之报,祸福之临,乃属自作自受,非自天 降,天不过因其所为,而主之耳。生死循环无有穷 极,欲复本心以了生死者,舍信、愿、念佛,求生 西方,不可得也。贪瞋痴三,为生死根本;信愿行 三,为了生死妙法。欲舍彼三,须修此三;此三得 力,彼三自灭矣。〖正 • 对治 恚义〗

 

(4)觉解三毒


贪瞋痴心,人人皆有,若知彼是病,则其势便 难炽盛。譬如贼入人家,家中主人若认做家中人, 则全家珍宝,皆被彼偷窃净尽;若知是贼,不许彼 在自家中停留一刻,必须令其远去净尽,庶财宝不 失,而主人安泰矣。古德云: “不怕念起,只怕觉 迟。” 贪瞋痴一起,立即觉了,则立即消灭矣。若 以贪瞋痴为自家正主,则如认贼为子,其家财宝必 致消散矣。〖正 • 复陈慧超书〗


(5)念佛除妄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六道中无业不造,若无 心修行,反不觉得有此种希奇古怪之恶念,若发心 修行,则此种念头更加多些(此系真妄相形而显, 非从前无有,但不显耳)。此时当想阿弥陀佛在我 面前,不敢有一杂念妄想,至诚恳切念佛圣号(或 小声念或默念)。必须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 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能如 此常念,则一切杂念自然消灭矣。当杂念起时,格 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许他在我心里作怪,果能 如此常念,则意地自然清净。当杂念初起时,如一 人与万人敌,不可稍有宽纵之心,否则彼作我主, 我受彼害矣。若拼命抵抗,彼当随我所转,即所 谓“转烦恼为菩提”也。汝现能常以如来万德洪名 极力抵抗,久而久之心自清净。心清净已,仍旧念 不放松,则业障消而智慧开矣,切不可生急躁心。  〖三 • 复叶福备书〗


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 妄念皆现,若念之久久,自无此种妄念。其最初觉 有妄念者,由于念佛之故,方显得心中之妄念,不 念佛则不显。譬如屋中,清净无尘,窗孔中透进一 线日光,其尘不知有多少。屋中之尘由日光显,心 中之妄由念佛显,若常念佛心自清净。佛以众生之 心口,由烦恼惑业致成染污,故以“南无阿弥陀 佛”之洪名圣号,令其心口称念,如染香人身有香 气,念之久久,业消智朗 , 障尽福崇,自心本具之 佛性,自可显现。 〖正 • 复冯不疚书〗

 

甲.心常觉照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 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两军对垒,必 须坚守己之城郭,不令贼兵稍有侵犯,候其贼一发 作,即迎敌去打,必使正觉之兵四面合围,俾彼上 天无路入地无门,彼自惧获灭种,即相率归降矣。 其最要一着,在主帅不昏不惰,常时惺惺而已,若 一昏惰,不但不能灭贼,反为贼灭。所以念佛之人 不知摄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摄心,则妄念当渐 渐轻微,以致于无耳。故云:“学道犹如守禁城, 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 平。” 〖正 • 复彦如轶如书〗

 

乙.死字当头


人在世间,不能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者,皆由 妄念所致。今于念佛时,即作已死未往生想,于念 念中,所有世间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 佛号外,无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 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着。能如是念,必有大 益。 〖三 • 复朱仲华书〗

 

丙.常思诸苦


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 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 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 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 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 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 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炉炭、 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 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 燃,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 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 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 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莫由也 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 〖正 • 复邓 伯诚书二〗

 

丁.心自归一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 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将堕地狱之想, 则心自归一,无须另求妙法。故经中屡云,思地狱 苦,发菩提心,此大觉世尊最切要之开示,惜人不 肯真实思想耳。地狱之苦,比水火之惨深无量无边 倍,而想水冲火烧则悚然,想地狱则泛然者,一则 心力小,不能详悉其苦事,一则亲眼见,不觉毛骨 悚然耳。 〖正 • 致包师贤书〗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 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即心外无佛,佛外无 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 无有一切杂念,故名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 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正 • 复 永嘉某书六〗

 

(6)俗缠不转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 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 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 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学 道之人,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如是则终日俗 务纠缠终日逍遥物外,所谓 “一心无住,万境俱闲,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者,此之谓也。 〖正 • 复彦 如轶如书〗

 

(7)业尽障除


三障者,即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即无 明,亦名为惑,即是于理不明(即贪痴也),妄 起各种不顺理之心念。(如果欲灭各种不顺理之心 念,先须了知世间一切诸法,悉皆是苦、是空、是 无常、是无我、是不净,则贪 痴三毒无由而起 矣)。业即由贪瞋痴烦恼之心,所作之杀盗淫等恶 事,故名为业。其业已成,则将来必定要受地狱、 饿鬼、畜生之三途恶报也。 〖三 • 复宁德晋书〗


业障重,贪瞋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 久之自可诸疾咸愈。《普门品》谓,若有众生多于 淫欲、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 之。念佛亦然。 〖正 • 复永嘉某书五〗


念佛虽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 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生行,则若 宿业若现业,皆仗此大菩提心中之佛号光明,为之 消灭净尽也。 〖三 • 复康寄遥书〗


5.警众努力


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唯其具 真信切愿方有笃行,祸害迫切便能诚恳,优游无 事便宽缓,此凡夫通病也。然当今之时,其世道局 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但未烧至 其身,转瞬则全体炽燃,遍界无逃避处。尚犹悠忽 度日,不能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 矣。 〖正 • 复范古农书〗

 

(1)三界无安


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 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经云: “三 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人命无 常,速如电光,大限到来,各不相顾。” 一切有为 法如梦幻泡影,于此犹不醒悟,力修净业,则与木 石无情,同一生长于天地之间矣。有血性汉子,岂 肯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高推圣境,自处 凡愚?遇大警策而不愤发,闻圣贤佛祖之道而不肯 行,是天负人耶,抑人负天耶?祈垂慧察。 〖正 • 复林介生书二〗

 

(2)堕落最易


人生世间,超升最难,堕落最易,若不往生西 方,且莫说人道不足恃,即生于天上,福寿甚长, 福力一尽,仍旧堕落人间,及三途恶道受苦。不知 佛法,则无可如何,今既略晓佛法,岂可将此一番 大利益事,让与别人,自己甘心在六道轮回中,头 出头没,永无解脱之日乎? 〖正 • 复孟由昆弟书〗

 

(3)勿错今生


宿生,培此慧根固不容易,倘不于此专精致 力 , 以期亲证,则如坯器,未烧经雨则化。光阴短 促,人命几何,一气不来即属后世。未证道人,从 悟入迷者万有十千,从悟增悟者亿无一二,忍令无 上法器之坯,经再生之雨,而复为尘土乎哉? 〖正 • 复张云雷书一〗

 

(4)精进应变


须知今生所受之苦乐,乃前生所作善恶之因 所感召;今生所作之因,又为来生所受善恶果报之 因。故以精进念佛为因,则生西方,若以杀盗淫为 因,则堕三途,此必定之理事也。 〖续 • 复战德克 书二〗


当此危险世道 ( 战乱年代 ),宜放开心胸眼界, 努力修持净业,所有吉凶祸福,悉不计虑,随缘应 变,方为得之。 〖三 • 大云月刊〗

 

(5)劫后生西


现在时局危险万分,无论老幼男女,均当至 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以 作预防。今之劫运,避无可避,防不胜防,唯仗佛 慈,或于小险中得蒙被佑。若夫大险祸来,或致大 家同归于尽,虽念佛人不能独不受劫而死,然死后 之去处,各各不同。念佛人当承佛力生西方,纵不 生西方亦生善道,决不与不念佛之人同堕恶道也。 此意不可不知。 〖三 • 复刘蓉阁书〗

 

(6)何念观音


当 知 凡 事, 顺 人 情 则 易 从, 逆 人 情 则 不 从。  〖三 • 复卓智立书四〗


一心念佛无事不办,当此极苦之时,令念观音 校彼令念佛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经中 于救苦救难之事绝少言及,观音救苦救难之事,则 大乘经中屡屡发挥。如《法华经 • 普门品》、《楞 严经 • 观音耳根圆通章》、《华严经 • 善财参观音 章》,《大悲经》则专说大悲咒及观音救苦之事, 《悲华经》说观音因地发愿救苦之事,其它经中说 者甚多,因此因缘,世无不知观音救苦救难者。当 此大劫,令上根利智者念佛则易,下根少慧者以经 中未曾说及,或不生信(则难感通),故令念观音 也。 〖三 • 复宁德晋书十八〗

 

观世音菩萨,誓愿弘深,慈悲广大,随类现 身,寻声救苦。世人凡遇疾病患难,若能以改过迁 善恭敬至诚之心,称念菩萨名号,莫不随彼诚之大 小,而垂加被。小之则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大之 则业消智朗、障尽福崇,以迄超凡入圣了生脱死 也。 〖三 • 感应颂题辞〗

 

甲.久已成佛


观世音菩萨,于往劫中久已成佛,号正法明。 但以慈悲心切,虽则安住常寂光土,而复垂形实 报、方便、同居三土;虽则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 萨、缘觉、声闻,及人天六道之身;虽则常侍弥 陀,而复普于十方无尽法界,普现色身。所谓但有 利益无不兴崇,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 法。 〖正 • 复郦隐叟书〗

 

乙.有感必应


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 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谋而应。良由 众生心之本体,与菩萨之心息息相通,以故凡遇极 大险难,举念即获感应。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 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楼台房舍、墙壁村 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无躲避处 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  〖续 • 历朝观音 像序〗


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 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彼不见感应者,亦未 尝无感应也。 〖三 • 复蔡锡鼎书〗


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 应、显感冥应等,其应之大小优劣,在其诚之至与 未至而已。纵令心不谛信,致诚未极,但能一念投 诚,亦必皆蒙利益。但随己一念之诚而分优劣,不 能如竭诚尽敬者,蒙益之殊胜超绝耳。如昏水中, 亦有月影,但晦而不显。盲人虽不能亲见月光,又 何尝不蒙其照临也。 〖正 • 印普陀山志序〗

 

丙.患难专念


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 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 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 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  〖正 • 复邓伯诚书〗

 

丁.代佛垂救


念佛、念观音,均能消灾免难,平时宜多念佛 少念观音,遇患难宜专念观音,以观音悲心甚切, 与此方众生宿缘深故。不可见作此说,便谓佛之慈 悲不及观音,须知观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即释迦 佛在世时,亦尝令苦难众生念观音,况吾辈凡夫 乎? 〖三 • 复宁德晋书十五〗

 

6.修证提示


(1)心作心是


《观无量寿佛经》云: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作佛者,谓观想佛像,忆念佛德及与佛号;是佛 者,谓当观想忆念之时,佛之相好庄严,福德智 慧,神通道力,悉现于观想忆念者之心中,如镜照 像,敌体无二。然则心不作佛,则心不是佛,心作 三乘,则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则心是六道矣。心 之本体如一张白纸,心之作用之善恶因果,如画佛 画地狱,各随心现,其本体虽同,其造诣迥异。故 曰:“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吾人可不慎 于所念所作乎哉? 〖正 • 千佛图颂并序〗

 

(2)三昧难证


三味境相,唯证方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 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 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 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 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 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 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 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 谓也。功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 力。 〖正 • 三味摸象记〗


念佛,以信愿为主,有真信切愿,决定得往 生。至于证三昧,不可不发此心,实则今人绝少证 三昧者。以能证念佛三昧,现生便已超凡入圣矣, 切勿等闲视之。 〖三 • 复陈士牧书〗


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当 必亲证念佛三昧,临终定登上品,但办肯心决定成 就。然世人念佛者多,证三昧者甚少甚少,良由未 能通身放下,一念单提,故致心与佛难得相应也。 座下之放下既真切,决无不得之理。 〖正 • 复法海 大师书〗

 

(3)带业可生


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 切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 净念之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 心,若约藕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 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 性,则名理一。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 此之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 不多得,况理一乎?〖正 • 复袁福球书〗


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 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志心念佛为能感,故 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 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 道交,如母子相忆。〖正 • 复黄涵之书三〗

 

(4)无念而念


夫度生之法,唯净土最为第一。欲生净土,当 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以不住相之清净心 念佛,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往生西方,证无 生忍,乃决定不易之理事也。 〖正 • 金刚经线说序〗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乃是念到相应之 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未相应前, 不“起心动念”念,则不念矣)。虽不“起心动念”, 而一句佛号常常称念或忆念,故云“念而无念,无 念而念”也。“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 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 种境界殊不易得,不可妄会。 〖正 • 复马契西书五〗

 

(5)不求开悟


今既发心念佛,当以心佛相应,生前得一心不 乱,报尽登极乐上品为志事,不必求其大彻大悟明 心见性也。宗门以开悟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 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开悟者,万无 有一。 〖三 • 复张曙蕉书〗

 

甲.悟证之义


悟者,了了分明,如开门见山拨云见月,又 如明眼之人亲见归路,亦如久贫之士忽开宝藏;证 者,如就路还家息步安坐,亦如持此藏宝随意受 用。悟则大心凡夫能与佛同,证则初地不知二地举 足下足之处。识此悟证之义,自然不起上慢,不生 退屈,而求生净土之心,万牛亦难挽回矣。 〖正 • 复永嘉某书五〗

 

乙.见性是悟

 

纵能明心见性,亦不能即了生死。见性是悟, 非是证,证则可了生死。若唯悟未证,纵悟处高 深,奈见思二惑不能顿断,则三界轮回,仍旧莫由 出离。  〖正 • 复戚智周书二〗

 

(6)放下知见


念佛一法,唯死得下狂妄知见者,方能得益。 任凭智同圣人,当悉置之度外,将此一句佛号,当 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纵令以死见逼,令其改 辙,亦不可得,如此方才算是聪明人,方才能得实 益。否则由多知多见,不能决疑,反不如老实头, 一无知识者,为易得益也。 〖三 • 复卓智立书〗

 

(7)克己慎独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 慎独,则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 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 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佛自称通家者之 贴骨大疮。倘能以不贰过是期,则学得一分,便得 一分之实益矣。 〖三 • 复陈伯达书〗

 

(8)当先自利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 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正 • 复濮大凡书〗

 

 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 作功德。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除此,谁 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 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门有六度 万行故(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与所有修行),自未度脱,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 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 不讲,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 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 〖正 • 复周群铮书三〗

 

(9)随缘度众


自己,改恶修善一心念佛,凡一切亲故并有缘 之人,亦当以此教之。其反对之人,当作怜悯想, 不可强制令行,按牛头吃草,万万做不得。若曰我 一心念佛,诸事不理,不唯与世法有碍,亦不与佛 法相合,素位而行,方为得之。劝人念佛修行,固 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 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 得不思议即生了脱之益,便为舍本逐末,利疏而不 计利亲,其可乎哉? 〖正 • 复永嘉某书六〗

 

(10)善人往生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我 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 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 能于家庭及与社会,尽谊尽分,是名善人。善人念 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 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 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 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 垂慈接引也。 〖续 • 一函遍复〗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净宗专修指南 下编 下一篇没有了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