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宗派》 三论宗(三)
2018-03-11 00:38:44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138次 评论:0

参、三论宗的教义及其教判


一、三论宗的教义


(一)
破邪显正


  三论宗以破邪、显正二门,做为该宗的轨辙。就《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来说,《中论》通破大小乘迷,显大小两教实义;《百论》通破障大小的邪见,申如来大小二正;《十二门论》破大乘迷,显大乘深义。也就是说皆由破邪显正的妙门,成就下拯上弘的妙用。依《大乘玄论》,有得是邪,无得是正,破邪即破除「有所得」的见解,显正即彰显「无所得」的空理,惟所谓破邪显正,通常是指破捨邪见以显取他正,本宗则是破邪之外,无别显正,破邪也就是显正。显正,是显四句、绝百非、言亡虑绝的无所得中道,为令众生领悟此无所得的理体,于无名相中,强设名相,而说真俗二谛,真俗二谛即诠显无所得理的言教。
 

  1.破邪 是总破一切「有所得」的邪计邪执。所破的邪见,在吉藏大师的《三论玄义》中,类分为四:一、摧外道;二、折毘昙;三、排成实;四、呵大执。其中,外道泛指「天竺异执」和「震旦众师」。天竺异执共有「九十六术」,归纳为四执:


   *1计邪因邪果:例如婆罗门教,把大自在天看做是宇宙万法的起源。


   *2执无因有果:以为一切万法,没有原因,「自然而有」。


   *3立有因无果:即断见之流,以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4辨无因无果:即六师中的前五师。


  震旦众师,指道家老子、庄子的学说以及儒家孔子学说。折毘昙,是破斥「执诸法实有」的毘昙。排成实,乃破斥「执空见」为正理的成实。最后「呵大执」,乃破斥堕于有所得见的大乘。综上所述,所破的邪见,可用下表说明:



  吉藏大师在《百论疏》中,归结破除邪执方式有二:


  *1就缘破:是从对方的主张中,导出其矛盾的方法。例如,对方主张「有」,就从这一「有」的主张,证明「有」的不成立--「求有无从」。就缘破,在印度的中观学派当中,被称为「应成法」,这是龙树菩萨所最常用的方法。


  *2对缘破:利用一个主张来批判另外一个不同的主张。例如「借无破有,借邪破邪」,用错误的「无」,来破斥错误的「有」。「申正破邪」,用正确的「正理」,来批判错误的「邪」说。


  这两种批判方法,有其差异性。「就缘破」只指出对方的内在矛盾和错误,并无另立主张;「对缘破」则有所立--主张「无」或主张「正」理,以驳斥对方的矛盾和错误。


  2.显正 三论宗主张破邪即显正,破「有所得」的邪执,显「无所得」的正理。如《三论玄义》说:「若心存内外,情寄大小,则堕在偏邪,失于正理。」「以内外并冥,大小俱寂,始名正理。」戏论灭除,群异止息,「有所得」的迷见既尽,言虑泯绝,则「无所得」的至道彰显。《三论玄义》中提到二正:


   *1体正:不可言诠的中道实义,离于真、俗二谛。


   *2用正:「体正」既不可言诠,为令学人解理得悟,故立「真俗二谛」。此真、俗二谛不偏不邪,故名用正。


  为对治众生的邪计、偏执,吉藏大师另立「三正」以对治「三偏」:


   *1立「对偏正」以治对偏病。


   *2立「尽偏正」以治尽偏病。


   *3偏病尽除,非偏非正,强曰为「绝待正」。偏正双冥,离诸情执,一切皆破,无有所得,即绝待正,也就是二正中的「体正」。


  吉藏大师所立「二正」与「三正」的关係,可用下图来表示:



 
  
(二)真俗二谛


  二谛说为三论的中心思想,并立于毕竟空的立场来建立言教二谛,以破成实家的性实、境理的二谛说。《中论.观四谛品》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此乃本宗立二谛义的理论根据。三论宗是对因缘假合的世间万法,以二谛的方便来显示诸法实相。


  缘起性空的另一种表现,可说是真、俗二谛。但缘起性空为统一的原理,真俗二谛则是佛法的纲要。真谛又名第一义谛、胜义谛或空谛;俗谛又名世谛、世俗谛或有谛。真谛者,谓森罗万象一切皆空,乃指解脱的圣者所体悟的真理或境界。俗谛者,众生迷于假有的差别之相,认为它是实有,故名之。佛陀依于诸法性空阐述真谛,依于众生的妄执阐述所执非实,使依真捨俗,依俗识真。这是《中论》二谛说的原意。后来摄山诸师相承建立了三论宗,便以此做为基础,阐扬二谛说的深义。


  今三论宗解释二谛,有二种不同:一、以真谛为理,即诸法皆空,「实相」的真理;以俗谛为教,即世间缘起「假名」、「语言」、「文字」。世间语言可以表达法性真理,如来借此「缘起」事物说法,以表达真如法性真理。二、「非空、非有」是中道,说空、说有,空、有二谛皆是教,名为言教二谛,意即真谛谈空,俗谛说有。真空、俗有都是佛陀所说,故二谛是教。
 
  

1.二谛是教


  真、俗二谛论,容易被视为两种真实的道理或境界,而违背二谛说「非真、非俗」的中道深义。如成实论师主张「境二谛」,认为二谛是指两境、两理的二谛,一是凡夫所认识的世界--凡境,一是圣者所体悟的世界--圣境。这样一来,描写世界--「境」的真理,就成为凡圣二理,此与般若不二中道的说法大相违背。吉藏大师针对成实论师「境、理二谛」的说法,提出「教二谛」的二谛论。
 

  教二谛,一方面批破成实论师「境、理二谛」的看法,一方面指出佛陀说法本明二谛是教。二谛是为了把中道实相的妙理,藉由真空、俗有的方便言说而彰显。所以「二谛者,乃是表中道之妙教,穷文言之极说。道非有、无,寄有、无以显道。理非一、二,因一、二以明理。故知二谛是教也」。「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是为「着有者」说「空」,为「着空者」说「有」。因此,佛陀真、俗二谛教说,是应病与药,非可执为实境、实理。
 

  吉藏大师在《大乘玄论》卷一中提出「二谛是教」的五点理由:


  *1二谛是依不二中道施设的差别名相,为破众生的执病而说有说无,所以是方便言教。


  *2诸佛如来观照缘起事物,不作有、无定解,以非实有、非实无故,纯以中观实智,直契诸法实相。诸佛了知众生执有、执无,不能理解真如法性的真实相,以方便力说空破有,说有破空,令众生悟入非空、非有的真如实相。以说为教,借教显理,所以二谛是教。


  *3从来学佛的人都认为「二谛」是「理」,既是真理,就不能违反,不能动摇,这样便成了定性二见。既有定性之见,则不能反映缘生事物无常变化、无自性的真相,反而障蔽中道实相的启悟。今欲拔除二见的病根,故说有、无只是方便。有、无不究竟,不应住在有、无中。所以说二谛是教。


  *4有无是众生邪见的根本,经论中强调批破有无二见。有和无是两种偏见邪见。如凡夫执有,二乘执无;爱多者执有,见多者执无,九十六种外道所执皆不出有无。诸佛出世,如再说有无是两种定理,反而增加众生的执着。今明学习有无二谛,能通达不二正理,故说二谛是教。


  *5学佛的人听说二谛是方便教门,便不作定理,免于执着,又能由此通达正道,超凡成圣,有此利益,所以说二谛是教。
 
  

2.于二谛、教二谛


  此宗更分二谛为于谛和教谛二种。《二谛章》云:「于谛者,如论文:『诸法性空,世间颠倒谓有,于世人为实,名之为谛;诸贤圣真知颠倒性空,于圣人是实,名之为谛。』此即二于谛。诸佛依此而说,名为教谛也。」依此看来,所谓于谛,是指诸佛方便教说二谛时,所依据的两种方便道理。世人迷惑世间以为真实,所以佛陀依之而明世间假有生灭;圣者体悟空的真理,所以佛陀依之阐述无所得中道实相。于谛又分二种:一是本于,又称所依于谛;二是末于,又名迷教于谛。本于二谛,是佛陀说法的所依,是一切二谛的根本。末于二谛,是对教于二谛的偏执而说,在本于二谛之后,名之为末。综合可知,本宗诠释二谛,合为三种二谛,即:本于二谛、教于二谛、末于二谛。玆将要旨梗概分述如次:


  *1本于二谛:即佛陀说法所依。诸法实相不论有佛、无佛,法性常住,众生迷执,以假为实,故真俗二谛本来常住。所以佛陀出世依此说法,宣说有与无二教,所以称为所依于谛,即《二谛义》所说:「释迦未出之前,已有此二于谛,释迦依此二谛为众生说法。」此中执有为失,悟无为得。


  *2教于二谛:佛陀依据本于二谛所宣说的真俗二谛,即为教于二谛。佛陀依世谛说有为,表不有;依真谛说无为,表不无。中道实相非有非无,言亡虑绝,但为教化众生,随缘说二,为表不二。因此,佛陀说法并不执有,也不执无,完全是方便宣说。因此,说有说无都无过失,依言教二谛悟入诸法实相者,可假名为得。


  *3末于二谛:众生如果对佛陀二谛言教起迷见,或执有,或执空,如此即称迷教于谛。执二边,非中道正义,故皆为失。
 
  

3.四重二谛


  三论宗的二谛说具独创性,尤其四重二谛的主张,更是彻底的将二谛中道思想表现出来。


  四重二谛是以相待缘起假名为基础而建构的理论体系。第一重:有为俗谛,空为真谛。第二重:说空说有皆是俗谛,非空非有为真谛。第三重:空有为二,非空非有为不二,二与不二皆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第四重:前三重二谛皆不离言说,皆是教门,是为俗谛;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名无相,才是真谛。三论宗所以立此四重二谛,其目的有二:


  (1)破众生偏见 吉藏大师在《十二门论疏》说:「为渐捨,破众生病,故作此四重。」又说:「初重二谛为凡夫,次重为二乘,后二为菩萨。」所以,四重二谛的说法是为了对治凡夫、二乘和菩萨等众生的偏邪而提出来的方便教理。玆图示如次:



  (2)破诸宗的二谛执见 此四重二谛也破斥当时各宗派的异说。第一重二谛,破毘昙宗的事理二谛;第二重二谛,破成实论师空有二谛;第三重二谛,批判摄论宗师的「三性」说;第四重二谛,批判摄论宗师的三性、三无性说。玆将四重二谛所破所立的要旨分述如次:


   *1第一重二谛:毘昙宗人主张事理相对,以十六谛理为真谛,刀杖逼迫等苦为世谛。吉藏大师认为此事理二谛并不是真正的二谛,应将毘昙宗的理与事并为世谛,诸法性空乃是真谛。


   *2第二重二谛:成实论师主张「境二谛」,故诸法有是世谛;我、法二空是真谛。此我、法二空,是藉分析色、心二法,否定其独立的真实性,而达一切皆空,假名为有的境地。吉藏大师批评这种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仅是「析法明空」,也就是透过概念的逐步分析而推论出来的空,真正的空是指事物的当体非空非有,无自性空。因此,以第二重二谛来加以否定。


   *3第三重二谛:大乘摄论师主张分别性、依他性二,是俗谛,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不二的真实性是真谛。吉藏大师认为摄论师所说的二、不二都是俗谛,非二非不二才是真谛。


   *4第四重二谛:摄论师以三性为俗谛、安立谛,以三无性为真谛、非安立谛。吉藏大师认为这仍有三种「无性」的执着,而不是无所得的「空」,因此必须用第四重二谛说明安立谛、非安立谛都是俗谛,言亡虑绝才是真谛。综上所述,图示如次:
 


 
 
(3)八不中道


  本宗以二谛总摄一切佛法,但是不悟八不,即不识二谛,所以八不中道是三论宗理论与观行的中心。所谓八不,就是龙树菩萨在《中论》的归敬颂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龙树菩萨的思想,渊源于般若等经。般若力说有为、无为一切诸法当体性空,破除由于假名认识所执着的实在。
 

  龙树菩萨更依缘起的诸法其当体性空不可得,发扬性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妙理。他为彰显此无所得中道实相的妙义,把般若等经中散说的不生不灭等,归纳作此八不偈颂,阐扬八不中道义。
 

  八不,主要在破除众生的自性执。世间一般人以及外道、有所得的声闻行者、菩萨行者,不能体认一切法空,总执有实在性的法。从常识上的实在,到形而上的实在,不能超脱自性妄见。此自性见,通过时间性,即有常见、断见;通过空间性,则有一见、异见。在时空的运动上,则有来去执;在法的当体上,则有生灭执。生是说诸法实有生,灭是说诸法实有灭;常是说诸法常存,断是说诸法终归断灭;一是说千差万别的诸法实在溷然为一,异是说诸法的差别历然;来是说诸法从自性、微尘等来,出是还去至本处。此生灭等八计是众生迷失的根本,始末无量无边的妄执都从这八种自性迷见衍生。破除生灭等八计,即为总破除一切邪执。今在这些相对差别的八种迷见上一一冠上「不」字而遮遣之,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执,而彰显无所得中道。如古人云:「八不妙理之风,拂妄想戏论之尘;无得正观之月,浮一实中道之水。」


  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种概念,是就缘起诸法的假相立名,都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实相不相应,而众生把它执着为实在,堕于无因、邪因、断、常等邪见中。所以龙树菩萨对于缘起诸法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等八不,否定这些实在论的见解。


  1.不生不灭:因缘和合而诸法生,此生相如果实有,就可以不必凭借因缘;既然必须凭借因缘而生,即非实有,所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已无生,何得有灭,所以说不灭。所以世谛生灭,非实生实灭,但由因缘生而假名生,因缘灭而假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所以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
 

  2.不常不断:因果依因缘而起,只是假名,不可说定有因缘和合先后等,也不可说无因缘和合先后等。虽世谛假名说有常断,而假常不可名常,假断不可名断,不常不断名为中道。


  3.不一不异:众因缘生法,因果不同,能所二义,所以非一;因是果的因,果是因的果,所以非异;不一不异名为中道。


  4.不来不出:众因缘生法,果不偏在因,所以不从内出;也不偏在缘,所以不从外来,不来不出名为中道。
 

  
(4)中道实义


  《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言空者,明因缘生法即空无自性;言「假名」者,明毕竟空而因缘生法宛然。虽毕竟空,于六道众生,宛然而有;虽宛然而有,但为假名,生死涅槃,凡圣解惑,皆是假名相待,无有自性。既无自性,故不得言实有;虽毕竟空,但万象历然,故不得言断灭空;离于二边,故名为中道。这是龙树菩萨《中论》里的中道思想。吉藏大师依据此一观点,更进一步开展出三论宗的中道观。


  此宗依四种释义,诠释中道名义:依名释义;就理教释义;就互相释义;无方释义。玆将四种释义要旨分述如次:


  1.依名释义:「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名为中道,是为了要彰显诸法实相,所以说「以实为义」;为了要彰显法性中正,离一切言语道,一切趣非趣,所以说「以正为义」。因此,中道者,即是中实之道,中正之道。
 

  2.理教释义:「中以不中为义」。诸法实相,非中非不中,无名相法。为了教化众生,强名相说,让众生因此名相捨弃妄执,体悟无有名相。所以说中,是方便言教,依言诠中道,悟入诸法实相。所以言诠之中,非真实之中。故「中以不中为义」。
 

  3.互相释义:「中以偏为义,偏以中为义」。中、偏是因缘相待义,所以说偏令悟中道义,说中令识偏非。
 

  4.无方释义:中道实相是一切法的体性,所以随举一法无非中道。故一法得以一切法为义,一切法得以一法为义,一即一切,融通无碍。


  吉藏大师特将此中道,因应众生根机,随缘开为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四种中道思想体系。
 

  1.一中:即一中道。彰显中道实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若存有所得心,即是邪道。所以诸法从本以来,有亦无,无亦无,有无亦无,非有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法性实际涅槃。


  2.二中:即二谛中。世谛以缘起生灭为假,以不生不灭为中道,这是世谛中道。真谛以不生不灭为假,以非不生非不灭为中道,这是真谛中假。以破执真俗二谛,破执不生不灭为真实中道。


  3.三中:二谛中及二谛合明中道。二谛合明中道以生灭和无生灭为假,以非生灭非不生灭为中道。换句话说,是以真俗二谛为假名,以非真非俗为中道。


  4.四中:对偏中、尽偏中、绝待中、成假中。


   *1对偏中:所说中道,只是为了医治大小学人的断常偏病,而说中道,故称为对偏中。


   *2尽偏中:大小学人有断常的偏病,则不成中;唯偏病若尽,则「中」显出,称为尽偏中。


   *3绝待中:由于素来即有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则中亦不立,即非中非偏,为度众生而强名为中,称绝待中。


   *4成假中:正道未曾有无,为教化众生,假说有无,故以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如此之中,为成于假,称为成假中。
 

  由此可知,三论宗的中道实相观,是立足于《中论》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的中道立场,以不可言诠的非有非空、非中非不中的中道实相,涤尽一切有、无的邪执。其所建构的中道言教体系,也只是为了引导众生,而藉「中」来发明实相义。
 
    

二、三论宗的教判


  吉藏大师立声闻、菩萨二藏,于二藏中又别开根本、枝末、摄末归本三法轮,称为二藏三转法轮判。
 
  

(一)二藏


  嘉祥大师依《涅槃经》及《智度》、《地持》、《正观》等论立二藏教。二藏就是指菩萨藏和声闻藏。又名大乘藏和小乘藏,或名半字教与满字教。声闻小乘,名半字教;菩萨大乘,称满字教。究竟圆满,称为满字;不了义教,名为半字。佛法虽广,不出此大小二藏。


  三论宗的判教不同于天台、华严等各宗的判教思想,于大乘诸经中,评定高下,分别了义、不了义的差别。本宗主张,诸大乘经就显理而言,悉皆平等,无有高下、深浅,如《三论玄义》说:「大乘正明正观,故诸大乘经同以不二正观为宗,但约方便用异,故有诸部差别。」所以说诸大乘经典所明的理性是相同的,即真如法性之理、菩提涅槃之道是相同的,只是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施设的方便教用有异,因此而有诸部大乘经的不同。
 
  

(二)三法轮


  三法轮,又称三转法轮、三轮,是吉藏大师依《法华经.信解品》判释佛陀说法的三个时期,即: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如《中论疏》卷一载:《法华经》总序十方诸佛及释迦一化,凡有三轮:一、根本法轮,谓一乘教也;二、枝末法轮之教,众生不堪闻一,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从一起,故称枝末也;三、摄末归本,会彼三乘,同归一极。此之三门,无教不收,无理不摄,如空之含万象,若海之纳百川。


  1.根本法轮:佛陀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初成道的华严会上,为诸大菩萨宣讲因赅果海,果彻因源的《华严》一乘教法,称为根本法轮。


  2.枝末法轮:福薄钝根的众生,不堪闻受「果地觉为因地心」,即一因一果等大乘教法,所以在一佛乘外分别说《阿含》、《般若》、《方等》等三乘教法。


  3.摄末归本法轮:佛陀讲经说法四十九年,除了在华严会上对大乘根机者说一乘教之外,其馀皆说三乘教,直至法华会上,机缘已熟,为彼等三乘人摄归一乘,即「会三乘归于一乘」说《法华经》。这就是法华「会三归一」之教。


  据此,三论宗所依据的《般若经》等应属枝末法轮,不过,依吉藏大师的本意,佛陀于三时皆讲大乘,《般若经》属大乘,所以仍属根本法轮。


  二藏并非于三轮外另有别体,不过是简别赴大机的菩萨,而称赴小机的教法为声闻藏而已。二藏和三轮的关係如下表:



  二者虽有上述的相摄性,但是也各有其判教的重点及方式。二者间差异处,在于二藏是横判,三轮是为竖判。二藏,不论时间、地点,不论前后次第,凡是佛陀一生所说小乘法,结集在一起,即为声闻藏;凡一代所说大乘教,结集在一起,便是菩萨藏。所以二藏跨越时空,名为横判。三轮,依据佛陀说法的次第而判教。佛陀最初成道于寂灭道场,纯为法身诸菩萨说《华严》大教,名为根本法轮。其次往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法;自此以后四十馀年,为众根机杂说三乘,是为枝末法轮。最后在《法华》会上,总结一化始终,会彼三乘归于一佛乘,为摄末归本法轮。这是就时间先后次第而说,故名竖判。


  三论宗以二藏教判为主,以三法轮教判为辅。
 
  

(三)智光三时判


  嘉祥大师以后,三论渐衰,唐高宗仪凤初年,日照三藏来到中土,介绍印度中观派的新学说,并传智光论师所立的三时教相。据《华严经探玄记》载:天竺那烂陀寺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提婆、清辨,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判摄如来一代时教为「三时教」,以第三的无相大乘为真实了义教。


  初时教:佛陀初时于鹿野苑为诸小根说四谛等小乘法,明心境俱有的义旨。如《阿含经》。唯摄二乘人机。


  第二时教:佛陀为中根人,说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的唯识道理。如《解深密经》。通摄大小二机。


  第三时教:佛陀为上根人说无相大乘法,明心境俱空的深义。如《般若经》。唯摄菩萨。


  此宗的教法,即相当于第三时心境俱空教。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宗派》 天台宗 下一篇《宗派》 唯识宗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