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弟子》 捌、欧美(二)
2018-03-16 09:34:22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711次 评论:0

俄国佛学家彻尔巴斯基


  一九三二年,两巨册的《佛教逻辑》在列宁格勒出版,震撼了欧洲的学术界,其书序言写着:「通常大家都认为实证哲学只有在欧洲可以找得到,而且只有亚里斯多德的处理方式是空前绝后的完美,现在这本书却足以更正大家的偏见。」书中并提及:「长久以来,佛教论理学已成为哲学发展史的顶点,它的发生、成立及没落,与印度文明的发展是并行的。」此书作者就是俄国的佛学大师彻尔巴斯基,他将印度佛教历史划分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三个时期,对于每个时期的教义,他都有精闢的探讨公诸大众。以他为首的「列宁格勒学派」无论在小乘说一切有部,或在大乘中观哲学、逻辑论理等研究上,均有辉煌的成就,不但获得国际学界的肯定,也使得佛法妙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
 
    

亲炙名师 多闻薰习


  彻尔巴斯基(THEODORSTCHERBATSKY)于一八六六年九月十九日出生于波兰的克里察,母亲是英国人,非常注重儿女的教育,彻尔巴斯基在慈母的诱导下,从小就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中学时代,他开始学习英、德、法三种语言,由于天资聪颖,很快就能说写流利,掌握得宜。


  一八八四年,彻尔巴斯基考入彼得堡(PETERBERG今列宁格勒)大学,主修历史文学。不久他发现自己对语文情有独锺,因而开始跟随米那叶夫教授(IVANHAVAROVITCHMINAYEFF,1840-1890)学习语言学及梵文。在米那叶夫被派赴缅甸期间,勤奋好学的彻尔巴斯基改从奥登堡(SERGEDDOL'DENBERG)教授研习梵文,同时又从日耳曼学者布拉温教授攻读盎格鲁萨克逊语及古代高地德意志语。在这麽多语文当中,他对于梵文特别喜爱,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梵文的内容异常丰富,最主要者还是因为启蒙老师米那叶夫的支持与鼓励。米那叶夫是帝俄时代印度学的开山祖师,无论在印度文献学或印度文化史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对研究佛学尤其感到兴趣,曾依《翻译名义大集》着《佛教论》,并刊行巴利原典《波提木迦》及《菩提行经》。他的循循善诱,对于彻尔巴斯基一生影响至钜。
 

  一八八九年,彻尔巴斯基以极其优异的成绩毕业,不久,他被派至维也纳留学,从布勒(BUHLER)教授专攻印度诗学,兼修印度法典学、印度碑铭学及印度古语等学科,从此对印度精神与思想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一八九三年返回俄国,起初用非所学,直至一八九九年出席罗马东洋学者大会后,才又重拾书本。不久,他赴德国波恩,从耶古比(HEMANNJACOBI)教授从事哲学原典的研究,为解读印度哲学打下厚实的基础。
 

    
消文解义 启发后进


  一九○○年,彻尔巴斯基返回祖国执教于彼得堡大学,担任东洋语学系梵文文学讲师,当时研究中亚文化的风气开始蓬勃发展,各种国际学术团体纷纷组织考古探险队,前往考据查证。帝俄学士院的考古探险队在奥登堡的指挥下,曾经两次到中亚探险,结果发现了佛教文化根源地,以及用梵语、藏语书写的手稿文件,北传佛教的研究遂如火如荼地展开。彻尔巴斯基从文献资料中,看到佛法教义蕴涵深广,大为歎服,因此决定终身致力于佛教哲学的研究。


  虽说彻尔巴斯基是文学讲师,但是他的教学方式与众不同,平常不但不讲理论,也不讲印度史、印度文学史,更不讲宗教史、印度哲学史,他纯就原典消文解义,并且设法激发学生对佛教哲学的兴趣。由于他学养深厚,资料丰富,学生们个个竖耳倾听,专心研习。也因为如此,他的门下高徒云集,其中以研究佛教文化和印度哲学而着称于世者,有罗先堡(OTTOROSENBERG)、奥伯尔弥勒(E.OBERMILLER)等人;以专攻蒙古文化而名声远播者,有科学院院士乌拉基弥尔卓夫等人。其他如列宁大学教授爱伦修铁、弗礼曼、加里耶诺夫等,也都是名震一时的硕杰。
 
    

行脚参方 实地学习


  由于意识到佛教的梵语文献大都保存在藏文的译本之中,所以彻尔巴斯基在教书之馀,也用心研读西藏语文和西藏文学。为了加速学习,他于一九○○年远赴蒙古,在当地喇嘛的指导下学会藏语,并且充份利用寺院的藏经阁充实佛法。
 

  此外,他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以法称(DHARMAKIRTI)的论理学教本为基础,努力鑽研佛教哲学,不但将印度论理学与认识论相提并论,更进一步与欧洲哲学体系比较异同,结果他发现法称的学说在许多方面与德国大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的哲学相彷,因此誉法称为「印度的康德」。对于法称的成就,他向来推崇备至,曾说:「如果要阐述法称在印度史上的意义,等于在写一部印度哲学史。」又说:「我研究着书的目地,在于把陈那、法称等人的名字传扬开来,使我们能像对欧洲哲学家的名字那麽熟悉。」
 

  一八九七年,俄罗斯科学院据院士奥登堡的建议,创立「佛教文库」(B-BLIO-THECABUDDHICA),以使佛学能够国际化,当时,彻尔巴斯基亦参加该文库的企画工作,一九○四年以后,他的着述开始出现在这个丛书里。一九一○年,他被选为帝俄学士院东洋文学部通信会员。


  彻尔巴斯基始终认为佛教在印度虽然已经没落,但是必定对于后来的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决定到印度走访探询。彻尔巴斯基于一九一○年时启程,在孟买、加尔各答及鹿野苑等地住了一年多,除了朝礼圣地以外,更与当地学者研究哲学论典,蒐集各种哲学抄本及照片,果然得到许多宝贵的资料。如此实事求是的精神颇令同侪钦佩,这也正是彻尔巴斯基日后蜚声国际的重要原因。
 

  返国以后,他又开始有系统地探讨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与耶苏密陀罗的注疏。参加这项研究工作的,还有比利时的蒲桑(L.DELAVALLEEPOUSIN)、法国的烈维(SYLVAINLEVI)、英国的罗斯(DENISSONROSS)、日本的荻原云来及苏俄的罗先堡等世界知名佛教学者。
 
    

着作等身 名扬四海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彻尔巴斯基终于被公认为全球顶尖的佛教学者之一。一九一八年奥登堡等人推举他为科学院院士,可谓实至名归,从此以后,他的学术路线随顺「佛教文库」的研究方向发展。一九二八年,他主持列宁格勒大学的「佛教文化研究所」,至一九四二年逝世为止,始终孜孜不倦地阐扬圣谛。
 

  彻尔巴斯基不但是佛学泰斗,而且工文学,擅语言,着述之富,古今鲜有过之,计有《后期佛学上的认识论与论理学》(ERKENNTNISTHEORIEUNDLOGIKNACHDERLEHREDERSPATERENBUDDHISMUS)、《佛教中心概念和「法」字的意义》(THECENTRALCONCEPTIONOFBUDDHISMANDTHEMEANINGOFTHEWORD"DHARMA")、《佛教涅槃观》(BUDDHISTLOGIC)、《辨中边论》(MADHYANTA-VIBHANGA,DISCOURSEONDISCRIMINATIONBETWEENMIDDLEANDEXTREMES)、《西藏语语根的决定要素》、《西藏文法》、《梵文文法》等书,并从梵文译出兰田故事小说《十个王子的冒险》(DASAKUMARACARITA)、和《寓言集》第一部,其中尤以《佛教逻辑》(BUDDHISTLOGIC)最为着称,也是他平生精力所萃。


  他的佛学着作多以梵文及藏文原典为基础,并且均附有详细的注释,尝谓:「对于佛法的理解,与其依靠原文的出版与研究,不如翻译为现代文字更能表达。」理解原文固非易事,还要融会贯通,阐释确当,更是难上加难,彻尔巴斯基不畏艰钜,焚膏继晷地戮力以赴。这种奉献自我,为后人着想的精神,令见闻者莫不为之动容。


  北哈萨克的伏罗福野是彻尔巴斯基长眠之地,此处寒风凛冽,霜雪漫天,惟松柏长青,气象恢宏。彻尔巴斯基已告别人间舞台,然其精神永远同在。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弟子》 柒、锡兰 下一篇佛教丛书 《教史》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