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弟子》 參、西藏(一)
2018-03-16 12:31:16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743次 评论:0

弘传藏教第一人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一位对汉藏两族友好关係具有重大贡献的不平凡女子。

 
  藏族人民敬她如神,不仅由于她对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深钜,更重要是她带去汉民族对藏族的友谊和帮助。没有文成公主,西藏就没有文字,没有佛教殿宇,也没有曆法,更没有丰富的藏族音乐。她将人间性的佛法遍布西藏,使藏人生活即是佛教,佛教即是生活。因此,藏人认定文成公主就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的「绿度母菩萨」,而且是藏人永远怀念的「阿姐甲莎--汉族阿姐」。
 
    

大唐国风 赞普求亲
 

  文成公主原为皇族江夏王李道宗之女,自幼被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收养,深得锺爱,封为文成公主,尤其受长孙皇后影响,笃信佛教,从小熟读经、史、诗、文,精研佛学,才貌双全。当时唐朝的经济文化居世界之冠,都城长安规模宏伟,贸易繁荣,文化灿烂,人文荟萃,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文成公主即生长在此盛唐时期。

 
  当时邻近各族首领仰慕盛唐的军力、经济及文明,咸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纷来朝贡。为了保持和唐朝密切关係,得到唐朝强大军事力量的保护,许多部族首领主动向唐提出联姻,吐蕃(西藏)即是其中之一。
 

  佛教传入吐蕃以前,当地游牧部落并没有统一的政治组织,大多信奉一种极原始的巫术宗教--奔颇教。七世纪初,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另译为弃宗弄赞)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国,南至尼泊尔,西邻西域诸国,为西藏富强建国的创始者。
 

  唐太宗贞观八年(西元六三四),松赞干布开始遣使向唐朝进贡,因见突厥和吐谷浑国王都与唐室联姻,再则嚮往大唐制度文物、礼乐冠裳,遂于贞观十二年向大唐提出请婚,不意遭拒,松赞干布不悦,起兵攻打唐朝,被唐兵打败,松赞大为惊惧而遣使谢罪。贞观十四年,松赞干布派遣以宰相禄东赞为首的特使团来长安,献黄金五千两及其他珠宝珍玩数百件,再度求娶公主。唐太宗在长安厚遇禄东赞,任他为右卫大将军,并将琅琊公主的外孙女段氏许配给他,但仍未答应公主外嫁,吐蕃使团只好返国,禄东赞因使命未成,暂留大唐。

 
  当时向唐朝要求通婚,除吐蕃以外,还有天竺、大食(阿拉伯)、波斯、尼泊尔等数国使团,因此有所谓「五试婚使」的故事。经过一番艰辛的试验,禄东赞终于以过人的智慧通过五试,深为唐太宗欣赏,便应允以美丽多才的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文成公主得知自己将远嫁吐蕃,便提出三事作为条件:一、须精铸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入藏供奉;二、倡导文化,广传佛教;三、为吐蕃创造文字。

 
  唐太宗为文成公主备办丰厚的嫁妆,其中有各种金玉书橱、傢俱器皿、珠宝饰物、绫罗绸缎、穀种、蚕种、药物、纸墨文具、经史、文学、佛经、高僧经像、医药、曆法,以及记载各种生产技术的书籍。此外,还派遣二十五名侍女、文士技工数百人随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金铜释迦牟尼佛像。
 
    

迎亲入藏 遍传事蹟

 
  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早已筑行宫于青海南面河源。正月,派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公主入藏。一行人西行取道青海,沿唐蕃大道入藏。青康藏高原的藏民则在沿途为公主准备充足的马匹、耕牛、船隻、清凉的饮水、可口的食物,热情地欢迎文成公主到来。松赞干布同时亲率大军,从拉萨赶至青海迎亲。
 

  经一个多月长途跋涉,公主一行人来到河源,在附近的札陵湖会见藏王松赞干布。松赞对李道宗行极恭敬的子婿之礼后,在札陵湖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
 

  文成公主入藏,为藏族的大事,藏族人民把许多地名与公主的故事串联起来,流传着许多传说。例如青海有一座日月山(西宁市西南),据说文成公主行此向西眺望,感到过了这座山又是一重天,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唐太宗为宽慰她,特地用黄金铸造日月宝镜远道送来,从此这座山被当地人称为「日月山」。过日月山有一条倒淌河,传说文成公主过了河就要弃轿乘马进入高原,她想到离家日渐遥远,不禁失声哭泣。这一哭,竟使「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倒淌河」由此得名。
 

  另在青海省百南巴山现存一座规模不大,以文成公主石刻像为主的红色寺院。据传说公主入藏时,曾在此地停留一段时期,并教当地藏民农耕。《吐蕃王朝世系明鉴》也记载:「公主与诸臣抵丹马岩,即将慈氏七肘之像,与〈普贤行愿品〉刻于石上。」这些民间传说或史蹟,反映文成公主在藏族历史上留下的深远影响。

 
  公主下嫁后,松赞干布即对公主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为居处。当时所建的城邑,即今西藏拉萨普特拉山的「拉朋迦」与「耶摩切」两大精舍,殿内安奉释迦牟尼佛像,这是西藏佛教殿宇建筑之始。
 
    

建寺译经 佛教立国
 

  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入藏后虔心礼佛,详阅所携经典三十卷及各种书籍。松赞干布受公主感化,渐信佛法,力倡佛教,从此西藏佛教大盛。西藏第一佛教寺院-规模宏伟的拉萨「小昭寺」就是为公主而修建,公主带来的金铜释迦牟尼佛像供奉寺中,后来松赞去世,嘱咐将大、小昭寺佛像互换,至今犹存。大昭寺门前有几株柳树,人称「唐柳」或「公主柳」,相传由公主亲手栽植。

 
  西藏原本没有文字,仍以结绳记事或在木头上刻划简单符号。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劝告下,派遣贵族子弟端美三波罗等十六人赴印度西北克什米尔,学习梵文经典及音韵学。留学七年后回国,依照梵文字母创造藏文,编製文法书(至今尚存二部)。又请汉族的大天寿和尚,藏族的吞米桑布札、达摩郭霞、拉垄金刚祥,及印度孤萨惹论师、尼泊尔尸尔曼殊论师等,前来翻译《宝云经》、《观音六字明咒》、《集宝顶经》、《宝箧经》、《百拜经》、《月灯经》等,为西藏译经之始。藏文的创造,促进西藏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同时汉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有重大进展。

 
  吐蕃原为游牧部落,所穿一般以牛、羊毛织成,笨重且不便换洗。文成公主改革服饰,让松赞干布也穿上纨绮新服,中止藏人「以赭涂面」的旧俗。藏人渐慕汉族文化,松赞于是遣酋豪子弟到中国留学,习诗书文字,更聘请中国知识份子教育藏民。

 
  此外,松赞干布受公主影响,根据佛教教义制定法律,赏善罚恶。除十善行外,又订定与之相反的十恶行,颁令全藏人民戒除,稍有违犯,即处以严刑。其立法主要特点在应行善德,信奉佛教,并告诫人民,宜念所行必有报应,佛教教义自此广为流布。西藏人民至今仍感怀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巩固国本的用心,视公主如神。
 
    

改善民风 厚植文化

 
  文成公主也为藏民带来汉唐科技文化。入藏的汉族工匠耐心地向藏民传授冶金、农具製造、纺织、建筑、製陶、碾米、酿酒、造纸、製墨等技术。后来,松赞干布又请求唐朝送来穀种、酒人与碾米诸工匠。在入藏汉人帮助下,藏民逐渐学会使用唐朝传来的新农具,採用汉人的耕种法,播下优良的穀种,用石磨碾米,大大改进穀物加工技术,市集上出现更多商品,生活起居和风俗习惯也起了变化,不少藏民从帐蓬搬到新筑的房屋内居住,饮食上则改用陶器製品。

 
  文成公主还教藏人天文曆算,此后藏曆延袭汉族农曆,依十二属相及六十甲子来计算时日,曆法的改进也有利于农业生产。

 
  随文成公主而去的乐队,携带的管弦笙竺丰富了藏族音乐。至今乐器仍存遗五十多件,一直被珍藏在拉萨大昭寺里,其中绝大多数是弹拨乐器,製作相当精美。每年藏曆二月三十日的「亮宝会」上,与寺内其他文物一齐展出,这批保留一千多年的乐器,成为我国音乐史上珍贵的财富。

 
  随文成公主的入藏,中国儒家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相继输入西藏,文物制度日趋进步。继之,又从梵籍及汉籍中,翻译天文、占星及医学等类书籍,所以西藏的文化大半源自中国,其他则採自印度。
 
    

文化交流 渐成大国

 
  西藏的经济文化在唐朝时飞跃攀升,汉藏两族经济上的频繁交流,更促进政治上的联合。贞观二十三年(西元六四九)唐太宗去世,松赞干布献黄金珠宝十五种致祭唐太宗陵寝,并表示:「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高宗继位后,仍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晋封宾王。永徽元年(西元六五○),松赞干布去世,唐朝特派将军于匡济入藏弔祭。松赞虽然去世,后来的几位藏王仍维持和唐朝友好的关係,双方使臣频频往返。为此,吐蕃内「百里一驿」,建立完备的驿站制度,对入藏唐使尤其接待殷勤,供给丰厚。义净大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里所记,採陆路转往天竺的二十三名取经僧中,有八名取道西藏,可说是拜文成公主之赐。
 

  永隆元年(西元六八○),文成公主捨报,在西藏生活达四十年。藏族人民以两个节日纪念:一是藏曆四月十五日「沙喝达瓦节」,即公主到达拉萨的日子;一是藏曆十月十五日,相传是公主诞辰日。每逢节日就演出许多关于她的戏剧,而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所保存唐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则是藏民纪念公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佛教的推行,文成公主不愧为古今第一人。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弟子》 贰、印度 下一篇《弟子》 肆、日本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