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一)
2018-05-10 10:23:4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693次 评论:0

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


珠古东珠仁波切 著



 
目录
 

作者珠古东珠仁波切致谢


译者赘语



第一部分 简介  释迦牟尼佛  佛陀涅槃后  藏传佛教  宁玛内密续部的三种传承方式  宁玛三大内密续部传承


第二部分 《龙钦宁提》传承  《龙钦宁提》法门  《龙钦宁提》传承祖师  法身佛  报身佛  化身佛  极喜金刚(嘎饶多杰)  妙吉祥友  熙日森哈  嘉纳苏扎  毗玛拉米扎  莲花生大士  莲花生大士西藏之行  莲师的五位主要佛母  莲师在西藏的上首弟子  衮钦·龙钦饶绛(1308—1363)  第一世多智钦·晋美琛列沃瑟(1745—1821)  仁增·晋美林巴(1730—1798)  晋美嘉威纽固(1765—1843)  第四世佐钦·弥举南凯多杰(1793一?)  多喇·晋美格桑(十九世纪)   多钦哲·益西多杰(1800—1866)  嘉瑟·贤彭他耶(1800—?)  佐钦堪布贝玛多杰(十九世纪)  华智·晋美确吉旺波(1808—1887)  第二世多智钦·晋美彭措炯乃(1824—1863)  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  诺西隆多·丹贝尼玛(1829—1901)  文波,丹增诺布(十九世纪)  阿宗竹巴·卓度巴沃多杰(1842—1924)  卢西堪布·贡却卓美(1859—1936)  第三世多智钦·晋美丹贝尼玛(1865—1926)  第五世佐钦·土登确吉多杰(1872—1935)  殊瑟·洛钦·秋尼桑嫫(1865—1953)  格贡堪布·衮桑华丹(1872—1943)  玉科夏扎瓦·秋英让卓(1872—1952)  噶陀堪布阿旺华桑(1879—1941)  啊啦桑嘎·贝玛俄珠乐威多杰(1881—1943)  宗萨钦哲·确吉罗珠(1893—1959)  嘉拉堪布·车阙东珠(1893—1957)  顶果钦哲·扎西华觉(1910—1991)  夏扎·桑吉多杰(1913— )  第四世多智钦·仁增丹贝嘉参(1927—1961)  第四世多智钦·土登琛列华桑(1927— )  《龙钦宁提》传承表

 

作者珠古东珠仁波切致谢
 

  感谢哈罗德·泰尔博特,他非常小心谨慎地编辑了本书,注入他的智慧和耐心。感谢迈克尔·鲍德温在过去超过十五年的时间里从未间断地对我的佛法项目给予支持和指导。感谢莉迪亚·齐格尔鼓励我将本书的内容组织成书并校阅了书中很多内容。感谢布达雅纳佛法中心的诸功德主,是他们的资助使我能够从 1975年以来进行写作和翻译这些宝贵的佛法。感谢戴维·杜弗尔在计算机方面的协助。乔纳森和琼·米勒夫妇关照我的健康。感谢在麻萨诸塞州霍雷地方的玛哈悉达宁玛巴寺中怙主多智钦仁波切的私人图书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莱曼图书馆,它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感谢维克多和茹比·林夫妇允许我使用他们舒适的居室。


  感谢斯蒂文·古德曼作出很多具有洞察力的贡献并且准备了目录索引。我也感谢啊啦桑嘎·土登尼玛仁波切、堪布秋雅、比丘贡却丹增、阿尼阿旺秋准、阿尼罗珠巴嫫等等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感谢塞缪尔·柏秋尔斯阿阇黎与香巴拉出版社的员工为这些祖师的传记和读者见面提供了理想的渠道。感谢拉里·莫摩尔斯坦以其出色的编辑技艺为本书增色。感谢肯扎·克罗森为本书注入她的文学视野。感谢布莱思·博兰德以其艺术天赋设计本书。


 
译者赘语
 

  大成就者帝洛巴曾开示说:“要想一生一世获得佛果,必须趋入密宗金刚乘,密宗深道在相续中生起证悟完全依赖于对金刚上师的恭敬诚信,要想对上师生起敬信,必须现见其功德,要想现见功德必须了知其传记。”


  怙主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开示:“大圆满龙钦宁提是集广大班智达派《龙钦七宝藏》及甚深古萨里派《四心滴》二者之密意于一体、即生可获得金刚持果位之甚深正法。”而《藏传佛教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则是如黄金链般的诸多传承祖师的精彩绝伦的传记。此传承祖师传是作者珠古东珠仁波切根据一一五本参考传记、著作(详见英文原著书后附录)汇集、整理、归纳、撰写而成,因此是符合事实、有理有据、详实可靠的。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感受最深的关于本书的一个特点是,书中对传承祖师的修学经过,尤其是他们如何克服各种障碍最终获大成就的身心历程进行了择要生动的描述。本书既展示了这些伟大的传承祖师们,特别是龙钦饶绛尊者以后的上师们,既有着超凡的与众不同的一面,更展现了他们象凡人一样历尽磨难艰苦卓绝修学直至大彻大悟穷尽法性的一面。至尊米拉日巴曾对他的弟子们开示说:如果他们都能象他那样对上师具足信心,精进实修,他们也都能证得同样的成就和功德。在此译者也鹦鹉学舌一下:愿我等也能追随前辈先贤的足迹,直证九乘之巅光明大圆满的无上果位。


 

 

  《藏传佛教龙钦宁提传承祖师传》包含了那些生平中充满了宁静、觉悟和神变的证悟祖师的传记。他们曾在世界屋脊之西藏的黄金岁月里兴盛于世。这些祖师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龙钦宁提》传承。


  《龙钦宁提》(意为无尽界之心要、广大开阔的究竟真谛)是代表大圆满最密禅修的神奇法门,此法门由大智者、大成就者晋美林巴尊者(1730—1798)开启。晋美林巴以意伏藏的形式将其发掘出来;意伏藏是指从觉悟的心性中开启的法门。《龙钦宁提》传承经过晋美林巴弘传至今,其中经历了许多具证上师,本书介绍了其中最杰出的诸位上师的生平事迹。


  以前当我拜读这些上师的传记(本书是我从中概括摘要而成),我为之感到激励人心和令人惊奇。但这次轮到我用自己的语句和自己的感受采复述他们的事迹,我自己会经常感到仿佛亲历了这些大师经受的痛苦、艰辛、兴奋以及宁静、喜悦、轻安和开阔。因此这些生平不再仅仅是可阅读的故事或者摆在那里可供思考之对象,而是这些祖师内在光明的闪现,是这些证悟圣者生平的“真如自性”的写照。在此“真如自性”中,所有生平中不同阶段不同表述被联系起来,犹如诸河之水都流入海洋而成为一体。如果以知识和情感觉受来阅读本书中的传记故事,那可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就仅仅是心灵的激动而已。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感受这些大师的经历并与之融合相应,那这些事迹肯定会在读者的心里唤起精神证悟、慈爱、宁静、开阔、轻安与疗愈。


  对我来说,试图避开西藏传记的典型特征,诸如包含罗列无穷无尽的上师、法门、上师的弟子等等,是不恰当也是不可能的,尽管这些清单对非藏人读者来说会显得索然无味。但我尽力不让这些细节减弱叙述的生动性。只要在可能之处,我会力图表述出祖师们精神生活的内在感受,同时也会叙述他们外在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如何面对和疗愈身体的病痛、他们是如何应对处置情绪的纷扰、他们是如何克服精神和禅修的幻觉,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他们在唤醒自己内在的觉性和生起佛陀般功德时有何经历体验。


  本书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佛陀的生平并列举了藏传佛教的主要传承。在根据传统的经典介绍佛陀时,我尽力从其生平事迹的意义和他转法轮的角度来描述,而不仅仅是历史陈述。至于藏传佛教传承的罗列,我给出了几个主要传承的框架纲要,但没有涉及其传承详情及其法门。


  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要部分。它讲述了佛陀三身本师和《龙钦宁提》传承三十五位祖师的传记。


  佛陀的三身分别是法身——究竟身,是指诸法空性、真如实相之如来;报身——受用身,是指无有二元能所而显现的所有的真身佛;和化身——应化身,是指凡夫众生所见到的各种身相的佛。佛陀的三身是诸如《龙钦宁提》等究竟法门的源泉。


  《龙钦宁提》在人间的第一位祖师是极喜金刚(嘎饶多杰)。从极喜金刚到莲花生大士之间的早期人间祖师具有独特的功德,他们显现为具足修证的妙力,拥有超凡的秉赋和能力的化身。从龙钦饶绛开始的后期祖师,虽然他们的生平所反映的道路、信心和能力与我等凡夫有别,但他们也有许多跟我们类似的艰辛、痛苦与情绪等经历,我们可以想象当我们具有象他们那样的精进、疗愈和证悟时我们自己可以达到的境界。如此,早期祖师的生平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许多读者而言,后期祖师的生平更容易理解和引起共鸣。


  存在这两类传记看来有两个原因。写作风格的改变部分解释了前期和后期祖师传记的不同;但主要的理由是环境和化机的根器以及他们开放与领会程度发生了改变。


  在后期祖师的生平中,也有很多生来就有令人惊奇的智慧和神通,譬如多钦哲;而其他人则是通过苦行和精进的磨练获得无上悉地 (成就),譬如第一世多智钦和晋美嘉威纽固。很多祖师经常在他们的精神旅途中遇到严酷的障碍,但凭借着他们的知见定解、发愿承诺和心灵激励的力量,他们不仅保持在正道上(而不偏离),而且还由此实现他们的目标。


  《龙钦宁提》法门流经了不同传承(途径)的许多上师。本书中我只能包括了《龙钦宁提》传承自宗的主要祖师,以及将此法门辗转相传至我自己的上师再传给我的那些直接相关的祖师。


  很多上师的生平有广泛详实的传记文献;但对一些重要的上师:多喇·晋美格桑、嘉瑟·贤彭他耶、堪布贝玛多杰、第二世多智钦和文波·丹增诺布,我只找到了很少的数据。并且我把笔墨更多地用在那些英文文献中介绍较少的祖师们身上,对那些已经有英文传记的祖师们就相对从略了。


  本书用编年体方式记录传承祖师们的生平事迹。这些传承祖师是在藏传佛教一千多年的历史上涌现出的诸稀有难得的大师中的一部分。然而读者不应该留下这样的印象,即如小说《消失在地平线》所描写的那样大多数西藏人都是大修士、大成就者。诸如此类的具证上师相比较整个西藏人口而言是极其稀有的。同时,也没有理由要对他们拥有伟大精神力量和证悟产生怀疑。当因缘具足,而人们献身于追求心灵质量与精神文明的进步而不是物质享受时,此种精神成就不仅可见于西藏的文化传统中,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许多文化传统的黄金时代里出现过。


  对我而言,本书中的资料是我所从事的工作中的最令人鼓舞的。每位上师都各各不同,而他们又非常相似。每位上师在此《龙钦宁提》的黄金传承中有他(她)自己独特的显现之性格、扮演的角色以及占据的位置。这些伟大上师中大多数已经作古了,消失在遥远的过去。但他们在此黄金传承中的精神能量、他们使人觉悟的教言词句以及他们令人解脱的加持还与我们同在。

 

第一部分 简介
 

  佛是宇宙普遍的真谛,而佛教(佛法)是证悟此真谛之道。佛是宇宙法尔如是的真如自性、广大无碍、觉悟的状态。所有诸相都是真如自性如实的妙力显现。如果我们证悟了自己的真如自性、究竟寂灭、广大、一如和觉悟,我们就都成佛了。此后所有诸相都会任运生起为佛陀刹土——真如实相之妙力显现。


  佛教(佛法)是证得佛果的道阶,也是激励我们去获得如此证悟的法门。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时代经由佛法之道而成佛的诸多有情之一,是他这位大师弘扬了通常被称为佛教之道。但他并不是唯一的佛,而佛法也不仅仅局限于他所说的言词。


  续部是佛教中原有的密宗经函,其中包括许多宁玛续部,例如《龙钦宁提》法类中的密续。这些不一定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说的词句的书面记录。然而这些的确是佛教法门,因为它们来自佛陀的三身,并且它们提供了引导我们成佛的方法。更进一步说,这些密续是由释迦牟尼佛具证的追随者所开启,并且它们与佛陀所传的法门相融洽。

 

释迦牟尼佛
 

  两千五百多年前,圆满正觉释迦牟尼佛在诸多神奇的瑞相中诞生于今日尼泊尔的蓝毗尼花园,父母分别是释迦族的净饭王和王后摩耶夫人。太子取名为悉达多,不久他就精通了各种为将来统治他的王国准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长大成人后他娶公主耶输陀罗为妻,生下儿子罗睺罗王子。


  悉达多太子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所能提供的最胜的世间欲乐和享受之中。他的父王甚至尽量不让他目睹耳闻人们的疾苦。但悉达多意识到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没有人有真正的欢乐,而只有痛苦——无法抗拒的生、老,病、死之苦和无穷无尽的苦难。生际必死,聚际必散,乐际必哀。所有的世俗行为,只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求不得苦。所有痛苦的根源在于对“我”的错误执着,为贪欲和嗔恨的烦恼所烧灼,就如切盼搔痒止癞般渴望实为痛苦的表面欢乐。悉达多下决心找到从痛苦的生命循环(轮回)中解脱的方法,并引导其他如母有情获得解脱和觉悟。


  二十九岁时,在他父王勉强同意他放弃他的世俗生活后,他成为无家的云游苦行者。他到当时天竺的一些著名贤哲那里并根据他们的法门禅修。在极度的苦行中他在尼连禅河畔静坐了六年。这些探索追求带来了高层次的三摩地、轻安与喜乐,但其中没有一种法门给他带来他想寻求的终极目标:从我执中彻底解脱,因为这些成就里多少残留了一些我执。


  三十五岁时,意识到肉身的苦行并非达到真谛的有效途径,悉达多喝了一些乳糜。滋养了身体后,他来到金刚座,即今日印度比哈尔省的菩提伽耶。在那里,于卫塞(四月或五月)月圆日的前夜,于钵多树(从此被称为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入三摩地。


  黄昏过后,魔王率魔众来到太子面前,竭尽威胁、诱惑之能事,企图阻止他证得正觉。魔军云集,发出电闪雷鸣般的威胁吼叫声,降下兵器雨;貌美胜天仙的魔女来到面前翩翩起舞,企图唤起他的欲念。但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的心,他安住于慈心定中。兵器雨变成了花雨,所有的魔众象海市蜃楼般消失无余。


  之后初夜分,他入四禅定(bSam gTan gZhi)。初禅是由寻 (rTog)伺(dPyod)到欲界之受的粗恶,从而离开欲界之受,心生喜 (dGa')、乐(bDe)的等持。第二禅是离初禅之寻伺尘浊之法,信相明净而感受喜乐之二受的等持。第三禅是通过行舍、正念和正慧(又作正知)远离二禅之喜乐,然犹存有自地之妙乐的等持。第四禅是以舍清净和念清净而视第三禅为下劣,离脱第三禅定之妙乐,而生不苦不乐受的等持。


  随后,以第四禅得到的彻底宁静、泰然、清明、合适、明净之心,他专注地生起三明。(1)他证得了生死智证明,即以清净天眼了知所有众生变化多端的业因果报、善恶因缘等等无穷详尽的生死相状之智慧。 (2)他证得了宿命智证明,即明白了知自己及其他众生过去无数生中林林总总不同的所作所受等全部细节相状之智慧。(3)接着,在月圆日的初日分,他通过观修和证悟十二缘起之自性从而证得了漏尽智证明。


  在此阶段,他证悟了十二因缘的流转门,即缘(1)无明有(2)行,缘行有(3)识,缘识有(4)名色,缘名色有(5)六入,缘六入有 (6)触,缘触有(7)受,缘受有(8)爱,缘爱有(9)取,缘取有 (10)有,缘有有(11)生、病、(12)老、苦、死。之后他还证悟了此十二因缘的还灭门,即无明灭则行灭,依次类推。


  他证悟了十二因缘的流转门和还灭门中的四圣谛。他见到了何者是无明,何者是无明之因,何者是无明灭,何者是无明灭之道,诸如此类。


  他证悟了四圣谛。(1)他证悟了苦谛,即整个世俗存在全体本质上仅是循环反复之苦。(2)他证悟了集谛,即诸苦的生起是由根本上贪执“我”而起贪嗔痴造业。(3)他证悟了灭谛,即苦灭而入于涅槃觉悟之境界。(4)他证悟了道谛,即依八正道而修行,可超脱苦、集二谛,而证灭谛。


  之后在清晨他入金刚喻定,坚固,没有障碍能摧毁它;稳定,没有概念可以动摇它;一如,万物在其中俱是一味;和周遍,因为它是诸有的真如自性。在一刹那间,他断尽了自己相续中最极微细的障碍,圆满证悟了三明,成为正等正觉的佛。他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坐在那里,说道:


  “今日(吾已)不受后有,


  道已圆满,


  可以无复修习矣!”


  又说: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


  犹如甘露吾今已证得。”


  在他余生的四十五年中,佛陀无有疲倦地徒步旅行,托钵乞食,日中一食,以慈悲和智慧传授成佛之道并为僧伽(男、女出家众)、信众以及所有他遇到的人和来见他的人服务。在此期间,佛陀为不同的根器传了不同的法门。


  根据佛教中大乘和金刚乘的传统,佛陀不仅宣演了小乘——共同或原始(部派)佛法,还包括摩诃衍那大乘和伐折罗衍那金刚乘。


  佛陀所传的小乘法门被称为三藏,分别是关于出家与在家戒律的《毗奈耶(戒藏)》,关于佛教心理学和行而上学等慧学《阿毗达摩(论藏)》以及关于定学诸多经典的《修多罗(经藏)》。


  佛陀初转法轮宣说四圣谛,阐释了生死轮回以及断生死证涅槃的整个过程。在鹿野苑(今日印度瓦拉纳西附近的萨尔纳特)他首先传给了五比丘。佛陀说:


  “诸比丘,有四圣谛,即苦、集、灭和道。(1)何谓苦谛?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归纳言之,众苦聚集,五蕴盛苦。此即为苦。(2)何谓集谛?由渴爱而生后有,伴随着强烈的欲望,对各种事物生喜生贪。此即为众苦之因的集。(3)何谓灭谛?灭即彻底从能生后有、与强烈欲望相随并且从各种事物发现、生起或得到完全喜乐的欲与渴爱中完全解脱。(4)何谓道谛?道即八正道,所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佛法果实的获得依赖于修行者个人的努力,佛陀的角色是激励弟子去追求解脱并传授解脱之法。佛陀说:


  “我为汝说解脱法,


  当知解脱随自转。”


  佛法修习的核心是按照适当的律仪而行,通过八正道降伏自心。佛陀说: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如果我们能够调伏自己的意,那我们的言行也就自然会合乎规范,因为意乃是主宰。佛陀说:


  “心意是主宰,由彼领诸行。


  心纯善则言行亦会得欢乐,


  就如影随行般。”


  当我们领会证悟了生命的真谛和我们心的自性,我们将从所有的痛苦中得到解脱。佛陀说:


  “当汝以慧眼观察一切有为法


  乃是无常……苦……无我,……


  汝将不为一切苦所害。


  此即是正确之道!”


  对于大乘弟子,包括人与非人有情,佛陀在天竺王舍城耆阇崛山 (灵鹫山)等诸多地方宣说了“般若”和“如来藏”法门。鉴于广弘大乘法门的时机尚未成熟,大乘佛法当时只传给了有限的弟子。数世纪后,由请持有大乘法的大师将此法门向大众公开弘传,并且有许多法门从其他刹土请回人间。


  大乘的大部分法门是建立在小乘或共同佛教基础上的,但发心与见地有差别。悲心在共同佛法中也是重要的修法,但目的是为了一切如母有情都解脱或担负起利益他人的全部责任而成佛的发心被称为菩提心。以菩提心修习六波罗密是大乘的不共法门。


  在见地方面,空性的概念是大乘佛法的核心。在胜义谛或究竟真谛的层面上,一切法皆是空;在俗义谛或相对的层面上,一切显现都是因缘而生,如梦幻泡影。如此这真俗二谛是双运的,它们即是诸法之自性,而毫不相违。空并非断灭或顽空,而是无有真实自性(totalopeness),远离二元思维、名相概念等边,远离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俱生智,即空性以及证悟空性的智慧,同时无碍照见一切。这个智慧也被象征性地用般若佛母——诸佛之源或安住之处来表示。


  在修习方面,大乘佛法行者起初使用他们世俗的心和心所(mental events)作为证悟佛果的方便,随着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入,他们最终得证佛果。佛陀说:


  “已经证得不生不灭(空性)和缘起(双运)的菩萨,


  就象未被云层遮挡的阳光驱散黑暗一样,


  摧毁了无明并证得自然本具(之佛果)。”


  又说:


  “凝念赞绝智慧到彼岸,


  不生不灭虚空之自性,


  各各自明智慧之境界,


  三时佛母尊前皈命礼。”


  以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对金刚乘弟子——异常成熟的人与非人有情,佛陀在邬迪亚那的达尼亚嘎达嘎等诸多地方,现真佛报身相,传了密集金刚、时轮金刚等密法灌顶和开示。数世纪后当因缘时机成熟时,这些法门从其他刹土请回人间并得以广泛弘传。另外,有许多密续是由(诸)佛开启给数量众多的具证大成就者的。


  金刚乘法门不仅仅是口说言教,而且还传递密咒力——俱生智证悟的传承,这传承发生在(上师)灌顶授权弟子进入密续的修学和证悟时。此后弟子护持这个传承的相续,这被称为持守密乘戒律三昧耶。在没有违犯三昧耶戒的前提下,弟子修习生圆二次第。生起次第净除对法、身、心的贪着。在生起次第中,行者努力运心将宇宙、身、心观想为本尊的坛城,虽有显现但自性空,以此来净除生、死、中有之障。圆满次第圆满获得妙力、加持和证悟的悉地。在圆满次第中,将气或能量与心引入中脉,行者证悟并圆满天生本具、远离分别、周遍一切的智慧。密宗修法具有特别的方便来圆满所修,例如:行者以证悟空性与观一切显现为大乐(或大悲)智慧和佛陀三身双运,从而圆满自己的意。密宗修法在一生中即可证得圆满佛果。佛陀说:


  “金刚持的(密宗)法门


  是基于二种次第,


  所谓生起次第


  与圆满次第。”


  又说:


  “空性大悲无二双运


  是谓菩提心。”


  八十岁时,于卫塞月(四月或五月)的月圆日,坐于北天竺拘尸那的娑罗双树下,佛陀对他的追随者说:


  “汝等比丘,吾将入涅槃。不要对此伤心难过。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以免错过这样的机会而后悔。”


  他连问三遍,但大家都沉默无言。随后佛陀解下他身上袈裟的批单,露出他金色的胸膛,再三让在场的大众瞻仰难得一见的佛陀色身。所有人目不转睛地瞻仰佛陀纯金般的身躯,由此感到入定般的安宁。接着他披好袈裟,作右胁狮子卧,入大般涅槃,得大离苦、究竟寂灭、佛果。佛陀留下自己的色身作为加持以及怀念佛陀出世与传法的源泉。


 
佛陀涅槃后
 

  佛陀涅槃后,以摩诃迦叶、阿难为上首的付法七祖、以龙树菩萨和无著论师为上首的二胜六庄严、以萨[日/阿]哈和那若巴为上首的金刚乘八十四大成就者、以极喜金刚和妙吉祥友为上首的八大持明,在天竺维系和弘扬了显密经续佛法,并将佛法传遍亚洲的几乎全部的角落。


  佛陀之后大约五百年,大乘佛法开始广泛弘传。接着佛陀之后一千年,在大乘的伞盖下,金刚乘法门开始在天竺广泛弘传。于是佛教逐步形成了两种主要宗派:原始部派的小乘佛法,和摩诃衍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传向南亚国家而大乘佛法传向北亚国家。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经历过许多变化,但从公元十二世纪开始大体的传播方式是这样的:追随梵文佛经传统的大乘佛法,已在尼泊尔、中亚、中国、朝鲜、爪哇、苏门达腊、西藏、不丹和蒙古得到弘传。追随巴利文佛经传统的小乘(声闻乘)佛法已经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得到弘传。在越南小乘和大乘同时得以弘传。


  佛法一个特有的方便是同时存在多种见与修的方法途径。如《入楞伽经》云:“随众生妄想分别之多少,佛教法门或乘也无量。”世上的有情无穷无尽,各有自己不同的根器。因此有必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的法门可供修习。但不可能传授与众生数目相等的如此多的乘。然而佛陀确实为小、中、大根器的众生分别传授了很多相应的显密经续法门,这些法门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根据所修法门的不同,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有长有短。


  在区分主要的三乘佛法的特征时,以用来譬喻贪嗔痴烦恼的毒草为例,小乘行者避开危险的毒草,大乘行者以对治力摧毁毒草,而密乘行者将毒草转变为最胜智慧。

 
 
藏传佛教
 

  佛教最初于公元七世纪法王松赞干布(617-698)统治年代传入西藏。在九世纪法王赤松德赞(790—858)统治年代,寂护(堪布寂妒:梵文香达[日/阿]西达,藏文希哇措,又译为静命。藏人尊称其为菩提萨埵。)、莲花生大士(莲花大士:梵文名号为『贝玛桑巴哇』,藏文『贝玛炯乃』,藏人尊称其为『咕噜仁波切(大宝上师)』)、毗玛拉米扎和那时天竺许多最伟大的智者与圣哲应邀来到西藏。他们与数以百计的译师一起将小乘、大乘和金刚乘法门译成藏文。西藏成为体系完整的佛法繁荣兴盛的中土。从九世纪至十二世纪中叶,西藏保存了传承无有中断的三乘法门。


  所有的藏人都是追随大乘和金刚乘的佛弟子。小乘与大乘在哲理、戒律和发愿方面有许多区别,但主要的分水岭在于发心。主要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安乐与解脱而修持佛法者,是小乘佛弟子。怀着菩提心以他人的安乐与解脱为己任而修持佛法者,是大乘佛弟子。在西藏,至少在每座修法的开始有发菩提心的部分,可见修行者在努力成为大乘佛法的追随者。


  并不仅仅局限于上师和出家人,而且包括在家人,在西藏没有人未曾得到过密宗灌顶。如此,所有的藏人也都是密乘佛法的追随者。在古天竺修持金刚乘是秘密地进行的,但在西藏修大部分密法并没受到太多的限制。上师们观察到密法的修持主要依靠对法门的信心,因此具信者就有资格得到窍诀。天竺人从来就不是百分之百地对佛法生信,但西藏却是完全彻底的佛国;所以在授权学密时保密与分辨观察等条目上两地是不尽相同的。


  除了大乘与金刚乘法门,许多小乘经典,包括四部《毗奈耶》和很多佛经,构成了西藏佛法修学之基础。因此在西藏体系完备的佛法法门被保存、流传以及完整地修学。


  在西藏,佛教出现不同的宗派,包括四大传承和诸多小传承。西藏的学者们对显宗法门的解释会因人而异,但主要的差别在于密续的解释和修学。在十一世纪前由梵文译成藏文的密续被称为“阿克宁玛”——旧译密续,而十一世纪及以后翻译的密续被称为“阿克萨玛”——新译密续。有些密续同时有旧译和新译两个时期的两种译本,但有许多旧译密续在新译时期没有得到重新翻译。有些密续的旧译本佚失了,只留下新译本。有些旧译密续在新译时期又重新得到修订,于是在旧译密宗和新译密宗两派都存在。宁玛巴特有的密续是玛哈瑜伽部、阿努瑜伽部和阿底瑜伽部三内密续部。


  由此西藏形成了四大传承或宗派。最早在西藏出现的佛教密宗传承学派被称为“宁玛”。新译密宗又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宗派:


  1.噶举:开宗者为玛尔巴译师(1012—1099)


  2.萨迦:开宗者为昆·贡却嘉波(1034-1102)


  3.格鲁:开宗者为杰·宗喀巴(1357-1419)


  经部没有旧译和新译的划分;但在西藏显宗经部的传播可以分为前弘和后弘。前弘(bsTanPasNgaDar)是指在藏王朗达玛统治以前佛法的弘扬。朗达玛毁灭了西藏外来的宗教——佛教。后弘(PhyiDar)从906年朗达玛被刺杀后佛教显宗的重新弘扬开始。历史学家声称在朗达玛灭佛期间,宁玛派的传承并没有中断;这期间虽然佛教显宗被禁止了,但佛教密宗的修习并没受到灭佛运动的毁坏,因为它并不倚赖于有形的寺院以及僧团结构,而且也因为出于对大密咒师努钦·桑吉益西威力的畏惧——努钦给朗达玛显现神变以示威慑。


  很多在前弘期翻译的契经和密续在后弘期又被重新翻译或编辑,因此除了文字上略有出入外,它们是共同属于两个阶段的。譬如以下经函同时具有旧译和新译两种版本:十三函《毗奈耶藏》的绝大部分;全套《大般若经》;全部六函《宝积经》、六函《华严经》、《摄曼陀罗经》、《大涅槃经》等许多佛经。它们都属于《甘珠尔》(佛陀宣说的契经总集,共104函约1046部。)。很多《丹珠尔》(天竺智者的著作总集,译成藏文后共185函约3786部。)里的论典,也同时保存有旧译和新译两种版本。前弘和后弘的追随者都一致认可经部的真实性并加以修学。差异的产生则是由于西藏学者对经论有不同的解释,以及在判定某些特定经论是属于“了义说”还是“不了义(方便说)”上面有分歧。


  就续部而言,新译密咒的主要密续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报身本尊宣说的。新译密咒是这样判教的:


  因三乘:


  声闻乘


  缘觉乘


  菩萨乘


  果四密咒乘


  事部


  行部


  瑜伽部


  无上瑜伽部


  父续


  母续


  无二续


  根据旧译密咒宁玛巴的说法,宁玛的绝大部分密续是诸佛的智慧身给伟大的佛教大成就者传授的。宁玛巴将佛教法门判为九乘:


  外三乘:


  1.声闻乘(小乘)


  2.缘觉乘(小乘)


  3.菩萨乘(大乘)


  六密咒乘(金刚乘):


  三外续部:


  4.事部


  5.行部


  6.瑜伽部


  三内续部:


  7.玛哈瑜伽部


  8.阿努瑜伽部


  9.阿底瑜伽部


  三内续部是宁玛不共的密续。特别是阿底瑜伽或大圆满,乃诸法门之巅。具慧的上品精进的大圆满修习者将在三年内证得究竟成就;中品精进者需六年;下品精进者十二年。


  三内密续部中有一些密续在《甘珠尔》中收录了,但有一个单独的二十五函(或三十一函) 《旧译密续》专门收集了三内密续。此传承中有很多密续是具证上师的心意中自然显现的。莲花生大士传了难以计数的仪轨和密续经函法本,他和他的佛母将这些伏藏起来;从十一世纪至今,在不同年代里由成百上千的掘藏师将这些伏藏取出。


  阿底瑜伽本身可分为三部:心部、界部和窍诀部。熙日森哈大师进一步将窍诀部分成外、内、密、极密四类。总的窍诀部法门,尤其是其中的极密类,被称为“宁提(秘密心髓)”法门。


  通过共阿底瑜伽、别宁提法门中彻却(立断)的修习,很多禅修士证悟了内在心性,并在即生中疾速将自己的意融入法性佛果中。在命终时,伴随着光束、光环,许多禅修士的色身会分解消融,只留下他们的头发和指(趾)甲。这被称为证得虹身或虹光身,因为在色身分解过程中出现虹光并且证得了报身之智慧光蕴身。


  通过宁提法门中脱噶(顿超)的修习,大禅修士们也可证得佛果。在命终时,许多人将色身转变为只有证悟者才能见到的光蕴身,并可随自己的意愿住于其中任意长的时间。这被称为大迁转虹身。


  除了《十七续》以外,宁提法门包括许多由掘藏师发掘的其他密续和法门,譬如:由杰尊发掘的《杰尊宁提》(后由钦哲旺波再发掘)、由贝玛勒遮嚓发掘的《空行宁提》、由第三世噶玛巴·让琼多杰发掘的《噶玛宁提》、由衮炯林巴发掘的贝若扎那系的《多森宁提》、由晋美林巴发掘的《龙钦宁提》、由秋举林巴发掘的《贝若宁提》以及由钦哲旺波发掘的《嚓松沃瑟宁提》等等。宁玛派中还有其他许多法类,虽然没有被标明为“宁提”但实质上是宁提法门,例如:由仁增果登发掘的《贡巴桑塔 (密意通彻)》、由龙萨宁波发掘的《多杰宁波(金刚藏)》、由南秋·弥举多杰发掘的《桑吉拉强(掌中佛)》等。


  在这些宁提法门中,由毗玛拉米扎传入西藏的《毗玛宁提》以及由莲花生大士传入的《空行宁提》,后来通过龙钦饶绛(1308-1363)的开显和著作加以弘扬,它们是最甚深微妙的宁提法门。


  十八世纪时,晋美巴(1730—1798)以掘出伏藏的方式开启了《龙钦宁提》以及相关的宁提根本续,如此将宁提法门推向受欢迎的最高峰。如今,《毗玛宁提》和《空行宁提》被称为早期宁提而《宁提》则被称为晚期宁提。

 

宁玛内密续部的三种传承方式
 

  宁玛内密续部法门经由三种传承方式从本初佛传至吾等上师,这三种传承方式是: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和补特迦罗耳传。
  


一、如来密意传


  如来密意传是诸佛之间独有的传承方式。通过上师(佛陀)证悟密续之义,诸弟子眷属(上师佛陀自己化现的诸佛)也得到相同的证悟。这是上师和弟子意之自性的传承。还有一种从属的相似的意传方式,即尚未与上师合一的弟子通过上师的加持,弟子与上师的意成为无二无别。


  法身三时(过去、现在与未来)无变地住于法界与俱生智慧无二双运之自相光明中,即本初佛与诸法之胜义自性。


  通过既无法表示也无法描述的俱生智慧法身之无量大悲与自相光明的显现妙力,报身具足五种圆满。这被称为法身以无言之式宣演诸法。报身的五种圆满是指:


  住处圆满:俱生智慧清净观中任运显现的密严刹土;


  本师圆满:具足相好的金刚持;


  弟子圆满:与本师自性无二无别的五方佛与如海坛城中的寂静与忿怒本尊;


  法圆满:不假言说甚深殊圣的金刚乘法门——诸法之胜义自性;


  时圆满:无有变化的三时。
  


二、持明表示传


  持明表示传是指圆满证悟了密续俱生智慧的持明上师给予相续已经成熟堪能接受法要的弟子的传承。上师专注于自己的意——本初明智,并仅仅给个表示或者象征性的手印,口念种子字、偈子或者咒语,由此弟子于刹那间领悟密续圆满之义。这也被称为菩萨明智传(awareness transmission of the bodhisatt-vas)。


  如此,密续经过持明表示传的两个阶段传入人间:


  1.非人持明传承。密宗上师金刚持化现为三怙主(Rigs Sum)——智之化现文殊菩萨,悲之化现观世音菩萨,力之化现金刚手菩萨——并以持明表示传的方式将续部传给天、龙、夜叉。


  在忉利天(三十三天),天人桑炯(护贤)意化出五百天子。长子衮噶宁波(普喜藏)的智慧与技艺在诸兄弟中独占鳌头。他喜欢独自在禅房中静坐、诵经、念咒,在天界被誉为胜心天子。天子得到四种梦兆:


  十方诸佛放大光明,光芒旋绕众生,最后融入其顶髻中;


  他自己吞噬了梵天、遍入天、大自在天;


  他自己受持日月,之后光辉遍布整个宇宙;


  从空中的宝云中降下甘露妙雨,使树木花果繁荣茂盛、硕果累累。


  第二天早晨,他向帝释天王详述了自己的梦,天王赞叹道:


  “唉吗吙!


  无勤佛法精华出现时,


  三世佛陀化身菩提心,


  十地自在世间殊胜灯,


  汝乃天境庄严诚稀有!”


  接着帝释天王解释了此梦兆:第一梦境预示胜心天子将受持诸佛密意、成为法太子;第二梦境预示他将慑服一切魔众、彻底根除贪嗔痴三毒;第三梦境预示他将遣除所化众生内心愚暗并成为正法之明灯;第四梦境预示他将以自然大圆满之甘露遣除烦恼酷热之苦,并无勤任运证得大圆满之果。


  又三世诸佛集聚后劝请金刚萨埵说:


  “具有珍宝神变者,


  当启化机所欲门,


  愿其具足无勤宝。”


  于是金刚萨埵心间出现如意宝自燃轮,交付于萨埵金刚(金刚手之异名),并劝请他道:


  “于诸眷属当宣说,


  无二智慧之密义,


  无为无勤本来佛,


  共称大中观胜道。”


  萨埵金刚应允说法而言:


  “金刚萨埵大虚空,


  本非词句之行境,


  吾今宣说极困难,


  然以词句言诠说,


  为令未证者证悟,


  如应救度瑜伽者。”


  之后萨埵金刚从五方佛得到了完整的大圆满法门。萨埵金刚来到三十三天的尊胜宫胜心天子面前,以诠表方式授予他完整的灌顶。在一瞬间圆满授予了难以计数的密续和窍诀并授权他为法太子。接着他说了以下偈子:


  “此乃稀有精华法,


  传遍三层天界后,


  愿您复化喜金刚,


  此法弘扬南瞻中。”


  从此胜心天子开始传授大圆满法门并将其传遍天界。


  2.非人和人类持明续部传承。根据经续的授记,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二十八年,圣种五贤(妙称天、安止龙王、流星面药叉、慧方便罗刹和离遮毗族人无垢称。)从定中而起。以神通他们知悉佛陀已经大般涅槃。以神通力他们聚集在楞伽国的玛拉雅山顶,哀诵了二十三句悲哀词,包括这几句:


  “呜呼哀哉!大虚空!


  导师日光若隐没,


  世间黑暗孰能除?”


  在诸佛的劝请下,金刚手菩萨降临到他们面前,给他们传授了胜乘密宗法门——此法门在色究竟天、兜率天和忉利天三层天界中已经富有盛名了。


  慧方便罗刹用琉璃溶液将密续经函写在金纸上并伏藏于虚空中。


  金刚手给圣种五贤传授续部的玛拉骓山,格泽玛哈班智达认为是斯里兰卡的亚当峰(师利巴达);怙主杜炯仁波切(1904-1987,法名吉扎益西多杰。香港音译成敦珠仁波切;但根据拉萨藏语读音和普通话应音译为杜炯仁波切。第一世杜炯林巴(港译敦珠林巴)的音译依此类推。)亦同意此说。


  
三、补特迦罗耳传


  补特迦罗耳传不是从佛陀或本尊,而是由凡夫人传出。然而这是指他们在弟子眷属前所显现之相状(为补特迦罗),而非指包括极喜金刚和莲花生大士这样的佛菩萨在内的传法者的真正性质(是凡夫)。


  在《普贤师言教》中,华智仁波切把从国王匝与极喜金刚至莲花生大士与毗玛拉米扎等之间的传承判为“持明表示传”。这个划分主要是基于这些传承的真正性质。而在本书中的划分是基于通常的宁玛传统。


  释迦牟尼佛自己化现为密宗本尊传了很多密续法门。很多大成就者也从不同的刹土得到外密续部并严格保密地加以修习。但宁玛的内密续部,由大成就在净相中受之于诸佛,并于天竺最严格保密地流传,传入了西藏并成为宁玛派最殊胜的法门。三内密续部可分为三大类:玛哈瑜伽部、阿努瑜伽部和阿底瑜伽部。

 

宁玛三大内密续部传承
 

一、玛哈瑜伽


  所有的内密续部都同时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或者生圆次第双运而修。但有时三内密续也被分别归类为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和大圆满。然在见、修与证果速度方面确有不同。


  玛哈瑜伽部主要强调生起次第,观想本尊坛城。行者通过将诸法观 为本尊及其刹土、身、要素、根等,净除五大的五种能量(五气),将诸幻相转化为佛刹,如此得到大乐、明、无念之智慧。行者可以即生成就并堪能利他。


  玛哈瑜伽部有两类法门:续部和修部。
  


续部


  正如佛陀所授记,由于金刚手给圣种五贤传授密法的加持,彼时正在修持外续部的国王匝·毗噶[日/阿]那伐折罗出现七种梦兆。许多以琉璃溶液撰写于金纸上的密续经函以及一尊两英寸高珍宝严饰的金刚手佛像从天而降在他的皇宫屋顶。国王匝对这些圣物进行了供养和祈祷,由此唤醒了他过去修习密续的业,通达了其中的《面见金刚萨埵品》。依靠《面见金刚萨埵品》与金刚手佛像修持六个月,他亲见了金刚萨埵并从其得到一授记指示,据此指示他通过修持生起次第净除了身障。他亲见金刚手,得到加持和法要,通达了他以前得到的所有密续经函。之后金刚手给予国王匝这些法门的胜义灌顶,并指点他从离遮毗·无垢称领受口授法要。国王匝去拜见了无垢称并接受了玛哈瑜伽十八续,后来将这些续传给了大成就者咕咕[日/阿]迦。


  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国王匝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他就是大国王因扎菩提,有的说他是国王因扎菩提之子。也有的说他是三位因扎菩提里中间的那位,根据杜炯仁波切《西藏古代佛教史》此说可能是正确的。


  
修部


修部有两部分:佛语经函《噶玛》和伏藏法《德玛》。

 

佛语经函《噶玛》


  佛语经函《噶玛》有五类,分别是身、语、意、功德和事业的仪轨,分别传给了五位大上师,他们经过修持都得到了成就。


  身之仪轨——毗卢遮那佛部(佛部)之《蒋华卓沃桑俱》(一忿怒文殊密续)和忿怒文殊(大威德金刚)其他诸续,传给了妙吉祥友大师。语之仪轨——阿弥陀佛部(莲花部)之《哈雅格日伐利拉》(一马头明王密续)和马头明王其他诸续,传给了龙树菩萨。意之仪轨——不动佛部(金刚部)之《嘿汝嘎噶波》和金刚嘿汝嘎(吉祥嘿汝嘎或《扬达》真实意)其他诸续,传给了吽嘎[日/阿]大师。功德之仪轨——宝生佛部(宝部)之《伐折罗米塔(金刚甘露)》,传给了毗玛拉米扎(无垢友)大师。事业部之仪轨——不空成就佛部(事业部)之《金刚橛》,传给了扎巴哈德大师。莲花生大士从上述大师得到了所有的仪轨——特别是其中的金刚嘿汝嘎与金刚橛——并修持成就,后将这些仪轨带到西藏。

 

伏藏法《德玛》

 
  玛哈瑜伽续部的仪轨类伏藏的来源:


  处圆满为越量宫(密严刹土);


  师圆满为普贤王如来所化现的寂静相金刚萨埵与忿怒相玛伙[日/阿]嘿汝嘎 (吉祥嘿汝嘎);


  弟子圆满为师意显化的眷属;


  时圆满为常有相续轮;


  法圆满为自然法界金刚音教授的金刚乘续部。


  居喜雅巴底·金刚法编辑了五总十别诸多分支的续部,写成文字经函并加以分类。他将这些经函授予玛哈嘎尔门扎尼(勒吉旺嫫切)空行保管,空行将它们存入箧子埋藏于施达瓦那尸林的香嘎咕他塔内。


  后来天竺的八位大师通过他们的神通力得知了藏经地,于是在施达瓦那尸林聚会。玛哈嘎尔门扎尼空行现身并将包含八部特别密续的八个箧子分别交给八位大师。《雅门达嘎(大威德金刚)》续的箧子授予了蒋华西宁(妙吉祥友);《马头明王》给了龙树;《扬达吉祥嘿汝嘎(真实意)》给了吽嘎;《玛伙达(千却)嘿汝嘎》给了毗玛拉米扎;《金刚橛》给了扎巴哈德;《玛摩(差遣非人)》给了达那桑智达;《供赞世间神》给了绒布咕嘿雅;《猛咒咒诅》给了寂藏。每位大师修持自己分得的密咒并由此得到成就。《德协度巴(修部八法总集)》的箧子授予了莲花生大士。莲师也从各位大师得到所有的密续、仪轨和窍诀并获得全部的悉地,后来并将它们传给九位上首弟子和西藏的二十五位主要弟子。


  
以下是从本初佛到我的上师之间玛哈瑜伽部主要《噶玛》与《德玛》的传承表:


  1.法身普贤王如来


  2.报身金刚萨埵


  3.化身三部菩萨


  4.离遮毗,无垢称与其他圣种五贤


  5.国王匝·毗噶日/阿]那伐折罗(即中因扎菩提)


  6.咕咕日/阿]迦与十万弟子


  7.沙日/阿]普札即小因扎菩提与一万弟子


  8.森哈日/阿]迦与一千弟子


  9.邬巴日/阿]迦与五百弟子


  10.贡玛德维公主与一百弟子


  11.耆咕日/阿]迦


  12.黎拉班扎、维达拉·苏喀悉地、日喜·巴希达和龙树


  13.黎拉班扎传给佛密;苏喀悉地传伐折罗哈喜雅与吽嘎日/阿]


  14.黎拉班扎与佛密传给毗玛拉米扎(无垢友);佛密也传给莲花生大士。日喜·巴希达与伐折罗哈喜雅传给扎巴哈德;伐折罗哈喜雅也传给熙日森哈(吉祥狮子)与扎巴哈德,并由彼两者传给莲花生大士。莲师也直接从国王匝本人接受过玛哈瑜伽法门。


  
以下为藏地传承:


  15.玛·仁钦乔和涅·嘉纳固玛日/阿]受自毗玛拉米扎。涅氏也从莲师得到传承


  16.玛氏传给祖茹·仁钦雄努和吉热秋炯。涅氏传给索波·华给益西。玛氏和涅氏都传给库·强秋沃


  17.库氏、祖茹和吉热都传给尚·嘉威云丹


  18.索波与尚氏都传给努钦·桑吉益西。努钦成为玛哈瑜伽法门传承之主


  19.努钦传给努·云丹嘉搪和索·益西旺秋


  20.努氏和索氏都传给酿·喜饶秋


  21.酿·喜饶炯乃和益西炯乃


  22.益西传大素波切·释迦炯乃


  23.素琼·喜饶扎巴(1014—1074)


  24.素琼四上首弟子(“四柱心子”)


  25.素·释迦森格(即大卓浦巴,1074—?)


  26.嚓嚓夏多


  27.喳·释迦炯乃


  28.兰敦·多杰沃


  29.兰·索南嘉参


  30.华丹·确吉森格


  31.兰·桑吉贝


  32.兰·索南贡波


  33.卓钦·桑珠多杰(1295—1376)


  34.素·根敦苯


  35.素·释迦西宁


  36.晁·秋苯


  37.贡秋桑披


  38.喇嘛多杰桑波


  39.珠锡·多杰南嘉


  40.夏塘·玛提师利


  41.噶玛咕噜


  42.衮桑华觉


  43.仁增琛列伦珠(1611—1662)


  44.洛钦·秋杰丹增


  45.敏林·德钦·久美多杰(1646—1714)


  46.敏林·嘉瑟·仁钦南嘉


  47.敏林·智旺·师利那他


  48.衮钦·晋美林巴(1730—1798)


  49.第一世多智钦·晋美琛列沃瑟(1745—1821)


  50.多喇·晋美格桑(又名确吉罗珠)


  51.佐钦·嘉瑟·贤彭他耶(1800—?)


  52.佐钦堪布贝玛多杰(即当却沃瑟)


  53.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


  或者,敏林·德钦以后:


  46.敏林·洛钦·达玛师利


  47.敏林·杰尊·弥举华仲


  48.敏林·嘉瑟·仁钦南嘉


  49.敏林·贝玛丹增


  50.敏林·琛列南嘉


  51.敏林·杰尊·琛列秋仲


  52.敏林·赤钦·桑吉衮噶


  53.蒋扬钦哲旺波


  
蒋扬钦哲旺波以后的《噶玛》传承:


  54.噶陀锡度·确吉嘉措(1880—1925)


  55.蒋扬钦哲·确吉罗珠(1893—1959)


  56.第四世多智钦·土登琛列华桑波(1927— )


  蒋扬钦哲旺波以后的《德玛》传承:


  54.第三世协庆嘉察·久美贝玛南嘉(187l—1926)


  55.协庆康楚·贝玛其美罗珠(]90l—1960?)


  56.第四世多智钦·土登琛列华桑波(1927— )


  或者


  54.八邦公珠·云丹嘉措(1813—1899)


  55.第五世佐钦仁波切·土登确吉多杰(1872—1935)


  56.嘉绒朗智·卓都嘎吉多杰


  57.第四世多智钦·土登琛列华桑波(1927— )

 

二、阿努瑜伽


  阿努瑜伽直视宇宙之法界真如自性即佛,但并不很强调生起次第。阿努瑜伽专注于圆满次第,行者通过修习金刚身的脉、气、明点而生起乐、明、无念之智慧。在行者的己身成为方便道之器后,四喜(dGa'Ba bZhi)之大乐也可依于手印坛城而产生,最终结果是证悟成
佛。


  其实国王匝直接向金刚手遍学了诸续之义,但他仍示现从离遮毗·无垢称接受阿怒续部,这些续部是由金刚手传给圣种五贤,后由流星面药叉写成经函。


  
阿努瑜伽续部传承表


  1.法身普贤王如来


  2.报身五方佛


  3.化身三部菩萨


  4.人间初祖离遮毗·无垢称


  5.国王匝·毗噶[日/阿]那伐折罗(即中因扎菩提)


  6.邬巴[日/阿]迦和国王匝的三子:夏[日/阿]普札和居喜雅普札。夏[日/阿]普札亦名小因扎普提和嘎巴拉帕达(拉哇巴——敝衣者)


  7.小因扎菩提传于咕咕[日/阿]迦


  8.维达拉·苏喀


  9.伐折罗哈喜雅


  10.扎巴哈德(夏迦普[日/阿]巴)


  11.释迦森格


  12.达那[日/阿]西达


  13.吽嘎[日/阿]


  14.苏科迪沃达喀(bDe Ba gSal Byed)


  15.玛嘎达的达摩菩提、那兰陀的达摩[日/阿]迦帕拉、尼泊尔的伐苏达王、图斯克拉·华格


  16.上述四师传给珠厦国的杰尊吉


  17.西藏的努钦·桑吉益西从达摩菩提、伐苏达局、特别是杰尊吉


  在努钦·桑吉益西之后的阿努瑜伽续部传承表,与玛哈瑜伽传承表大体一致。

  

三、阿底瑜伽(大圆满)


  阿底瑜伽强调元成光明俱生智——自心与宇宙的究竟自性——的证悟与圆满,它远离寻伺、分别、方位和一与多的名相。其结果不仅是心意与究竟自性佛果相契合,而且行者的肉身也可融入智慧光明身。


  六百四十万偈的诸乘之巅大圆满法要由金刚萨埵传给大圆满人间初祖极喜金刚,极喜金刚将它们写成经函并加以弘传。
  


阿底瑜伽传承表


  1.法身普贤王如来


  2.报身金刚萨埵


  3.化身极喜金刚——大圆满人间初祖


  4.蒋华西宁(妙吉祥友)。他将六百四十万偈大圆满法分成三部心部、界部和窍诀部,并将窍诀部分为《口传续部》(sNyan rGyud)与《讲授续部》(bShad rGyud)两类。


  5.熙日森哈。他将窍诀部分成外、内、密、极密四类。


  6.嘉纳苏扎和莲花生大士。贝若扎那译师从熙日森哈得到大圆满心部和界部法门。


  7.嘉纳苏扎传给毗玛拉米扎。毗玛拉米扎也直接从熙日森哈以及于净相中从极喜金刚得到传承。


  心部和界部主要由贝若扎那和毗玛拉米扎传入西藏,而窍诀部主要由毗玛拉米扎和莲花生大士传入。


  
心部


  心部法门宣说一切显现即心,心即空,空即明智,空明双运。


  对于显现即心的教授,心部将显现归于心的三个特征:(内在的)功能(功用、力用)(rTsal)、(外在的)游舞(RolBa)和属相(rGyan)。心之 (内在的)功能仅指其见闻觉知事物的方面,对凡夫而言这是陷入迷乱轮回的根本。心之(外在的)游舞指染污的意识和其他诸识的生起。心之属相是指诸如山、房屋、身体等诸法的显现。心之(外在的)游舞和心之属相来自于或归因于心之(内在的)功能。


  证悟到诸法仅仅是自心的显现,心部行者从所应解脱之境中获得解脱,但尚未远离彼解脱之方便——心的智与明的执着(即尚留有解脱之相)。


  心部所说的“智”是指心的明与智的方面,但并非窍诀部所说的究竟任运圆满甚深明智。
  


界部


  界部法门是宣说心的智与明两者亦是空。界部行者仍残存一丝对空的执着。如此他们远离了对所解脱之境和获得解脱之方便的执着,但仍未能超越对空的执着;因此界部尚未直指超越心识的赤裸俱生智。
  


心部和界部的传承


  1.法身普贤王如来


  2.报身金刚萨埵


  3.化身极喜金刚


  4.蒋华西宁(妙吉祥友)


  5.熙日森哈(吉祥狮子)


  6.贝若扎那


  7.涅·嘉纳固玛[日/阿]、邦根·弥庞贡波、玉扎宁波、桑敦·益西喇嘛和理萨·喜饶多玛


  8.邦根传给嗯兰·强秋嘉参;涅传给索波·华给益西


  9.嗯兰传给萨当·仁钦耶;索波传努钦·桑吉益西


  10.萨当传库居·萨维却


  11.酿·强秋扎


  12.酿·喜饶炯乃


  13.玉摩瓦·巴贡·益西强秋


  14.甑·达摩菩提


  15.甑嘎却瑟和齐泽·益西旺秋


  16.齐泽传孜·益西旺波


  17.堪钦邬尔巴


  18.图童·伐折热逝伐


  19.索南嘉参


  20.喜饶嘉参


  21.雄努喜饶


  22.雄努扎巴


  23.桑吉桑波


  24.宗珠旺秋


  25.塔氏·扎巴仁钦


  26.释迦嘉波


  27.咕洛·雄努贝(1392—1481)


  28.称阿哇·确吉扎巴(1453-1525)


  29.协扎巴·确吉罗珠


  30.琼臧巴·罗珠华丹


  31.邦僮·噶玛咕噜


  32.邦僮·秋旺伦珠


  33.秋旺衮桑


  34.邦僮·衮桑秋嘉


  35.敏林·德钦·久美多杰(1646—1714)


  36.敏林·洛钦·达玛师利(1654-1717)


  37.敏林·杰尊·弥举华仲


  38.敏林·嘉瑟·仁钦南嘉


  39.敏林·贝玛丹增


  40.敏林·琛列南嘉


  41.敏林·杰尊·琛列秋仲


  42.敏林·赤钦·桑吉衮噶


  43.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


  44.噶陀锡度·确吉嘉措(1880—1925)


  45.宗萨钦哲·确吉罗珠(1893-1959)


  46.第四世多智钦·土登琛列华桑波(1927— )

 

窍诀部


  窍诀部法门远离边戏、不假造作地宣说了法尔如是的真如自性之证悟。真如自性总集三方面:本体性空、自性光明与大悲(无碍无着)周遍。


  窍诀部的教证法门可分四类:外类、内类、密类和极密类。所有四类法门在教授《本来清净》(Ka Dag)方面都差不多,是用“立断” (彻却Khregs Ch'od)所有的执着。而极密类法门着重于被称为“顿超”(脱噶Thod rGal)之任运圆满显现的修持。


  外类法门详细教授本基之自性;内类法门以表示、意义和象征指示心性;密类法门教授自然安住(Chog bZhag)的四种方法;极密类法门教授以下诸多内容:本初自性、关于指示心性的表示、意义和象征的解释、道光明四相(sNang Ba bZhi)的生起、中有光明的显现以及证得任运圆满之法界解脱。


  窍诀部包含诸多密续和论释,其中十九部是窍诀部极密类的根本续。


  分支或者要领教言也有很多。要领教言可以根据两大宁提传统进行明晰与归类。一类是学者型详细教言(广大班智达派rGya Ch'e Ba Pandita)之《毗玛宁提》,由毗玛拉米扎传入西藏;主要是基于十七续和《卓玛续》。另一类是瑜伽士型甚深教言(甚深古萨里派Zab Pa Ku Sa Li)之《空行宁提》,由莲花生大士传入西藏;主要是基于《龙萨巴玛(光界炽燃)续》。


  除了宁提法门的本续被翻译成藏文以外,其他诸多的宁提法门主要是由毗玛拉米扎和莲花生大士(以及贝若扎那)传入西藏的。有些是由数百年前的大成就者在净相中传给藏地的成就大师的;有些是由诸大师于其俱生智慧证境中发掘的;有些被诸掘藏师开启为伏藏法,这些伏藏是于过去世中由具证上师传给他们并(授记)于此世唤醒并发掘。宁提法门包括:《毗玛宁提》、《空行宁提》、《杰尊宁提》、《贡巴桑塔(密意通彻)》、《嘎达让炯让夏》、《贡巴扬度》、《扬提纳波》、《阿底萨敦宁波》、《噶玛宁提》、《龙钦宁提》、《光明宁提》、《多森宁提》、《措嘉宁提》,等等。


  所有宁提法门中有四个著名的宁提得到广泛修学,它们被称为《二母》与《二子》宁提。二母宁提是毗玛拉米扎传入西藏的《毗玛宁提》和莲花生大士传入的《空行宁提》;二子宁提是龙钦饶绛开显的关于二母宁提的注解:关于《毗玛宁提》的注解《上师仰提》、关于《空行宁提》的注解《空行仰提》,以及关于二母宁提合一的注解《匝摩仰提》。


  而最近几世纪以来,包含了早期宁提法门精要的《龙钦宁提》,成为藏地修学最受欢迎和最具力的宁提法门。


  所以在此书中我的主要目的是简要介绍一系列《龙钦宁提》传承祖师的生平事迹,但首先要介绍的是《毗玛宁提》和《空行宁提》传承祖师。以下是从本初佛到我的顶庄严——此世多智钦仁波切为止的三传承上师。
  


《毗玛宁提》传承表


  1.法身普贤王如来


  2.报身金刚萨埵


  3.化身嘎饶多杰(极喜金刚)——大圆满人间初祖


  4.蒋华西宁(妙吉祥友)


  5.来自汉地的熙日森哈(吉祥狮子)


  6.嘉纳苏扎(智经)


  7. 毗玛拉米扎,他将传承从天竺带入西藏。他将前三类窍诀部法门和经函传给酿氏和其他四位西藏弟子;将窍诀部极密类法门传给法王赤松德赞、王子牟尼泽普、嘎哇·华泽、却若·鲁伊嘉参和酿氏,但将经函伏藏于桑耶青普的格贡


  8.酿·定增桑波(九世纪)。他将前三类窍诀部和口耳传承经函伏藏在止贡山谷的夏益寺,将口耳传承法门传给卓·仁钦巴


  9.卓·仁钦巴


  10.贝·罗珠旺秋


  11.乃登·当玛龙嘉(十一世纪),他发掘出酿氏伏藏在札益寺的经函


  12.杰尊·森格旺秋(11-12世纪),他发掘出毗玛拉米扎伏藏于桑耶青普格贡的经函


  13.尚敦·扎西多杰(1097-1167)


  14.瑟·尼玛苯(1158—1213)


  15.咕噜觉贝(1196—1255)


  16.珠锡·森格嘉巴(十三世纪)


  17.智钦·美隆多杰(1243-1303)


  18.仁增·固玛[日/阿]匝(1266—1343)


  19.衮钦·龙钦饶绛(1308—1363)。他成为宁玛巴最重要的传承上师。《空行宁提》和《毗玛宁提》两支传承融汇于尊者,他还开显了关于《毗玛宁提》的《上师仰提》、关于《空行宁提》的《空行仰提》,以及同时关于两个宁提的《匝摩仰提》,并将它们合并为《宁提雅喜(四品心髓)》,由此弘扬了宁提传承。


  20.祁珠·嘉达伦珠(十四世纪)


  21.珠古扎巴沃瑟


  22.珠锡·森格文波(十四世纪)


  23.嘉瑟·达哇扎吧


  24.智钦·衮桑多杰


  25.衮嘎嘉参华桑(1497-1568)


  26.珠古那措让卓(1494-1560)


  27.桑珠·丹增扎巴(1536-1597)


  28.珠古多阿丹增(1576-1628)


  29.仁增·琛列伦珠(1611—1662)


  30.敏林·德钦·久美多杰(1646-1714)


  31.敏林·嘉瑟·仁钦南嘉


  32.敏林·堪钦·邬金丹增多杰


  33.第四世佐钦仁波切·弥举南凯多杰(1793—?)


  34.第三世多智钦·晋美丹贝尼玛(1865-1926)


  35.格贡堪布·衮桑华丹


  40.第四世多智钦·土登琛列华桑波(1927— )


  或者:


  32.邬秋


  33.敏林·智旺·师利那他


  34.仁增·晋美林巴(1730-1798)


  35.第一世多智钦·晋美琛列沃瑟(1745-1821)


  36.第四世佐钦仁波切·弥举南凯多杰与多喇·晋美格桑


  37.上面两位都传给嘉瑟·贤彭他耶(1800—?)


  38.佐钦堪钦·贝玛多杰


  39.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


  40.第三世多智钦·晋美丹贝尼玛(1865—1926)


  41.格贡堪布·衮桑华丹 ·


  42.第四世多智钦·土登琛列华桑波(1927— )


  
《空行宁提》传承表


  1.法身普贤王如来


  2.报身金刚萨埵


  3.化身嘎饶多杰(极喜金刚)


  4.熙日森哈(吉祥狮子)


  5.莲花生大士(贝玛桑巴哇)。他将佛法带到西藏。


  6a.空行益西措嘉、法王赤松德赞和贝玛萨(莲明)公主。益西措嘉协助莲师将《空行宁提》法门埋成伏藏


  6b.贝玛勒遮嚓——贝玛萨公主的转世,他发掘了《空行宁提》伏藏


  7.嘉瑟勒巴(1290-1366/7)


  8.龙钦饶绛(1308-1363)


  9.益西饶绛


  10.祁珠桑丹


  11.晋巴桑波


  12.索南仁钦


  13.阿旺贝玛


  14.索南旺波


  15.仁增·确吉嘉措


  16.第一世佐钦仁波切·贝玛仁增(1625-1697)


  17.南喀沃瑟


  18.第二世佐钦·久美特秋丹增(1699—?)


  19.尼喇·贝玛丹增


  20.丹增达吉


  21.第四世佐钦仁波切·弥举南凯多杰(1793—?)


  22.第二世嘉绒朗智·衮桑特秋多杰


  23.第三世多智钦·晋美丹贝尼玛(1865-1926)


  24.格贡堪布·衮桑华丹(1872—1943)


  25.第四世多智钦·土登琛列华桑波(1927— )


  或者:


  13.匝龙珠古


  14.索南仁钦


  15.噶玛咕噜


  16.衮桑华觉


  17.珠古多阿丹增(1576-1628)


  18.仁增·琛列伦珠(1611-1662)


  19.敏林·德钦·久美多杰(1646-1714)


  20.敏林·嘉瑟·仁钦南嘉


  21.敏林·智旺·师利那他


  22.仁增·晋美林巴(1730-1798)


  23.第一世多智钦·晋美琛列沃瑟(1745-1821)


  24.多喇·晋美格桑


  25.佐钦·嘉瑟·贤彭他耶(1800—?)


  26.佐钦堪布·贝玛多杰


  27.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


  28.第三世多智钦·晋美丹贝尼玛(1865-1926)


  29.格贡堪布·衮桑华丹(1872—1943)


  42.第四世多智钦·土登琛列华桑波(1927— )

 

点击下载  电子书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藏传佛教史——前弘期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