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唯识简介(净常)
2018-07-25 16:06:1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40次 评论:0

唯识简介


作者:净常


(一)


佛法的要旨到底是什么呢?佛法三藏十二部,虽然说是卷帙浩繁,但是他的要旨,却是非常简单,说起来不外是个「净」字而已。净个什么呢?就是净化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本来是清净的,只是因为被贪、瞋、痴等烦恼,财色名利等欲望所染污,所以就由清净变成不清净了。一切佛法,就是在指导我们如何断烦恼、去私欲,而回复到本来清净的心性。所以,我们学佛而能把握这个净字,就是一个善于尊佛的人。否则呢?纵然是阅遍三藏,也祇可说是入海算砂,说食数宝而已,究竟有什么益处呢?
既然,千经万论,都是指归于如何净心,可是在这当中,专门探究内心,教我们净化内心的,大概要以唯识学这一门功课,最直截了当了,为什么呢?从「唯识」这两个字,就可以窥见其端倪。唯,是「唯独」,有「决定」的意义。唯独什么呢?曰:「识」─心识。心识,就是指我们日用平常的心理活动。唯识学上说:世间的一切,唯独是这个心识所变现的,「决无离心之境,定有内识之心」!心识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内心清净,则国土清净;内心染污,则一切身心世界,也随着染污。所以我们要消除脏乱,净化社会,就要从根本的心识下手。


可是,要净心,得先要认识这个心,好像磨刀,得先找到刀,了解刀的特性,这样才有下手处!那么,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子呢?这在唯识学上有很详尽的阐述。譬如说:众生主要的心识种类有那些?心识思维的范围如何?这种思维是正确呢?还是错谬的?心识生起的因缘如何?心识的助伴有那些?……明白了这些之后,才能进一步的去克制他、调御他,使他一直往正确的方向去活动,以至于转染成净,了脱生死,而达到学佛的终极目标。


所以说,唯识学的研究,正是掌握了全部佛法的重心─净心。也抓住了佛法中最根本的泉源─心识。


(甲)定义


 

「推由」,即是推求万法的由来。


在唯识学上有个最重要的旨意,即「万法唯识」─宇宙万有一切诸法,都祇是心识变现的假相。至于这能变现的心识,详细说起来,虽是无量无边,但是若就有情众生中,心识作用最显著的,则有八种,称之为「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宇宙间之一切,森罗万象,不过是这八个识所变现之假相而已!譬如:山河大地乃至青黄赤白等色境,当我们以眼识去攀缘时,固然觉得它们是有,但假若将双眼紧闭,刹那间,则不见一物存在。由此可知,我们平素所见之一切境界,是由眼识之所变现,并不是心外实有的东西。又如:外界种种的音声,当我们以耳识去攀缘时,固然可以分辨出是什么音声,但假若将双耳堵塞,顷刻间,势必感到万籁俱寂。由此可知,我们平素所听到的一切音声,是由耳识之所变现,离开耳识并无实在之音声!其余的香、味、触等境界,各由鼻、舌、身等心识之所变现,离开鼻、舌、身识等之外,并无实在的香、味、触等境,亦可比量而知。这个道理,唯识家称之为「遮无外境」。「遮」是遮蔽,「无」是无有,「遮无」二字,表示「否定」。「遮无外境」即是否定了以心外境为实有的谬见!


为了说明「决无离心之境,定有内识之心」的论点,唯识家经常说的两则例子:


一则是「如人见有粪秽处,傍生见为净妙饮食。如人所见净妙饮食,诸天见为臭秽不净。」此即所谓「随福见异,垢净唯心,业自差殊,实无粗细」。


再一则是「天见宝严地,人见为清水,鱼见为窟宅,鬼见为猛火」。同是江河中的流水,何以所见各异呢?因为这四类有情,能变之心识,各各不同,致使所变的境界,亦各相违。若外境是实,则不应随着各类有情能变心识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由以上二例,更说明了「遮无外境」或「唯识无境」,确实是千古不易之真理!

 

(二)


上一期我们说到唯识学在推求万法之由来时,提出了「万法唯识变」之宗旨。万法是所变,识是能变。今再进一步推求:「此能变识之由来为何?」答曰:「识原于性」,谓此能变识,乃由本性而来。此一本性,在众生曰佛性,在万法曰法性,法性、佛性皆是本性之异名。佛说:「众生皆有佛性」,谓一切众生之本性,原来都是灵灵觉觉,清净光明,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的。只因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被妄想、执著所覆蓋故,遂不能证到这个本性,因而永远在昏暗长夜中讨生活,在迷惑颠倒中过日子!这个蒙上重重的无明烦恼之本性,即叫做「识」。当本性从真起妄,由觉转迷的初动之相,称为「本识」,亦即是第八识,而前七识,复由本识之所转生,因此前七识,也叫做「转识」。


所以,唯识学之要旨,今可用一言以蔽之,即「变」而已矣!本性迷了,初变为本识,再由本识转变为前七转识,合此八识而变现出林林总总之宇宙万法来。


这种「识变」万法的情形,今简介如下:唯识学家以为这能变的八个识,可分为三种次第说明之,即「三能变」,谓初能变,指第八识;二能变,指第七识;三能变指前六识。三能变之意义是说:一切法都要经过这三种「能变识」合作之力,才能生起与存在。



这八个识虽然都可以叫做「能变」,但其中有二种差别:


一、因能变─第八识中所含藏的诸识及一切法之种子(此即是因),各能转变生起现行果法,叫「因能变」。


二、果能变─诸识由第八识中之种子,转变生起现行果法之后,复由八个识之自体分(此即是果)能变现出能缘之见分,及所缘之相分,叫「果能变」。


由上所述,可知:严格说起来,真正具有能变功能的,唯有第八识而已,因为不但一切外境,是由第八识中之种子所变现,即前七转识,也是由第八识中之种子所变现的。因此,若说前七转识为「能变」者,也不过是所变中之能变而已!唯有第八识是真正能变,所谓「内变根身,外变器界」,正是第八识特殊之功能!


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何第八识能够变现根身、器界呢?」其原因就是在第八识中含藏有两类不同的种子,所谓「共相种」与「不共相种」。共相种是依一切有情共同作善恶之业(共业)所熏习成的种子,此等种子成熟时,能变现起山河大地等器世间(依报)。因为器世间是由一切有情之共业所招感的(即「共变」),所以叫「共相」。不过,在这共变的器世间中,仍有一部分具有不共的性质(即「共中不共」),譬如:各人所有的田地、房舍等,各有各的所有权,别人是不能任意侵犯的,又譬如上一期所说:「天见宝严地,人见为清水,鱼见为窟宅,鬼见为猛火」,可知:广大的器世间,虽然是「共变」的,但仍有「不共」的性质在─即并不是各类有情,彼此互用「共变」的世界,而是各类有情,各自变成不同的器界,即以自己所变的器界,为自己受用,此「一水四见」即「共中不共」之例。


再说到第八识中所含藏的「不共相种」,这是指依着各个有情各别之业因(不共业)所熏习成的种子。此等种子成熟时,能变现起有情众生之根身(正报)。因为有情众生各自之根身,是由各个有情之不共业所招感的(即不共变),所以叫「不共相」。不过,在这不共变的根身之中,又分两种,即「不共中不共」与「不共中共」。先说「不共中不共」,此即指眼耳等净色根(略与生理学上所言神经相似)。净色根乃是各个有情之第八识中不共相种所生,唯自识依,非其他有情能受用。此净色根当有情众生生命存在时,固然能发挥其神经作用,可是一旦生命结束时,此神经作用,顿时消失!其次再看「不共中共」,此即指眼珠、耳鼓乃至肌肤等扶尘根,乃是净色根所依之处,扶尘根虽是人人各别而有,但却与众人共通而共受用,因此,此扶尘根(眼耳鼻舌身等形体),当吾人生命终了之时,犹存其形体于人间,为人人所共见!


如上所说,第八识之「内变根身,外变器界」,瑜伽论归纳为四种,所谓「四变」:


共中共── 如人类中无主山河等。


共中不共── 如有主田宅等,他虽共变,不得共享。


不共中共── 扶尘根是,他人亦得缘之而受用之。


不共中不共── 即净色根,唯自识依,非他依用。


平素吾人眼耳等识攀缘境相时,即是依托有情众生之第八识所变现之境相(根身、器界)为本质(本质相分),然后各个有情再依自己的眼耳等识,别变出一重相分(影像相分)给自己的眼耳等识之见分去攀缘,唯识家称此为「自变自缘」。譬如:吾人眼见一棵树,红花绿叶,生意盎然,一般人皆以为这所见之红花绿叶,即是这棵树之本质,离心而客观存在的实法,谁知眼所见者,不过吾人眼识之见分,借着人人之第八识所「共变」之境相(树)作本质,再变现起自己眼识之相分(影像)而攀缘之而已。眼识缘色法如是,其他转识之缘境,亦复如是。即吾人平素所认识到之一切境相,都只是自心所变现起的影子而已!可是愚痴众生,由于无始来的烦恼习气,扰浊了内心的缘故,对不知其所认识之境相,是由内识之所变现的,反而误认彼等为离心存在之实我实法!所以诸佛菩萨为欲打破众生的妄执,特别在诸识所变之见、相二分上,随顺世间的妄情,假施设我法的名字,实际上一切我相、法相,都是依识体所变现的,离开了识的自体,根本就没有像凡夫所妄执的实我实法可得!

 

(三)



上一期我们说到「识变万法」之道理,述及第八识含藏诸法之种子,遇缘则起现行,所谓缘者,非有别法,乃指由第八识现行之诸法也。即以现行之诸法为缘而鼓动种子,起惑造业招果,由此可知:第八识乃宇宙之根源,万有之本体。


像这种推求宇宙万法由来的说法,早在佛法传来中国之前,我们中国的儒、道二家学说中,即有类似佛家之说法,今仅提出两部书:


一部是周易,它是我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宝典之一,相传是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之著作,其内容是用卦爻推演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周易是讲变化之道的经书,但变化是事相,是作用,事必有理,用必有体,理体则不变,所以易经有变动的事用,有不变的理体。」系辞传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这是解释不变的理体。形而下的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是解释变化的事用。理体是事用的根源,事用是理体的显现,两者不可分离。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此即是说:周易以太极为天地万物之根本(太极指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清浊搀和,括囊万有)。在太极未生两仪(阴阳)之前,不见森罗万象、无声无臭,无形无象,无可指名,故曰「无极」,此即指浑然不动之理体。太极既生两仪之后,阴阳互相变化,便有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八卦(干、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相错,而后万物生焉!此中所讲的,则是变动不居的事用!


「八卦每一卦由三爻构成,再由八卦重之,而为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构成,这些都是符号,代表天地人动植矿等万有事物……人世间与自然界,一切现象瞬息万变,每一变化都有吉凶祸福之几,而一切变化尽摄在一卦的六爻之中……」(以上参考明伦147期社论「卜筮之道」)。周易的宇宙论,虽与老子道德经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些相似,可是周易之宇宙论比道德经之宇宙论,更为详细与透辟。


推求宇宙万法由来的另一部书是列子,凡八卷,旧题周列御寇撰,刘向序录谓其学本于黄老。列子天瑞篇:「……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气和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以上即列子一书论及万物所以成之道理,与前述之唯识,周易之观点,大致相同。可见东西方的圣哲,在追求宇宙万有之根源时,见解上是一致的。因此之故,我们唯有多念中国书,并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才能对佛法的真实义,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更亲切的体会!


如前所述,唯识学以为「万法唯识」,而「识又原于性」谓:能变万法之识,乃由本性而来,故今应略述「性」。「性」很重要,学佛即为了见「性」,可是「性」是什么?却很难懂。因为口所讲之言语,手所写之文字,或心所思维之影像,皆不是「性」。所以古德说:「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又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即是说,言语、文字与本性,毫不相干。譬如问:「电扇为何物?」曰:「通以电流,叶片转动,鼓动空气而成风,即是电扇」。若说:言语文字即是电扇,则当我们口说电扇,或手写电扇时,应该就有风吹来,其实并不如此!即使我们说到口干舌燥,或写到筋疲力尽,也毫无动静!此即比喻:文字言语,与本性毫不相干!若欲了解电扇为何物,只有以实际之行动,站到电扇跟前,直接去领受其滋味。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传心法要说:「……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末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


如上所述可知:周易上之「无极」,列子上之「太易」,皆与佛法上之「本性」是一个东西,只不过各家所说有深浅之别而已!


既然说:「法性离言,本不可说。」那么我们要如何去会见我们的本来面目呢?曰:「唯识之教,即用显体」,「用」指能变识及所变万法,「体」则指真如本性。唯识之教理,即要我们在日用平常之中,所谓「行住坐卧时,穿衣吃饭时,迎宾送客时,搬柴运水时」,常将「万法唯识变」之义趣,存养心中,优游涵咏,勿令间断,务将「识变万法」之义趣,与我此心,融成一片,如此用功,便能使无明烦恼渐减渐薄,遇境逢缘时,如此观照:一切有为法,唯识所变现,如梦幻泡影,即有遣执破我之能,增长般若正智之功,此是最亲切,最有味之修行方法,毫不费力,也毫不费事,而能得大受用,愿我唯识学者,千万勿忽。

 

(四)



至上期为止,我们已经略说「性识之别」,即「识原于性」的道理,读者若要探究其详,当进而研究性宗之般若学与相宗之唯识学。兹仅就性相二宗之若干名相,简介于后。


一、不动唯性:性,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常住不动的。「唯」之一字,有决定义、显胜义、简持义。何以说真如本性常住不动呢?先就时间上说:真如本性「竖穷三际」,故世间不论人、事、物,都不离三际—过去、现在、未来,唯此本性,既没有初生之一日,也没有死亡之一天,所谓「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因为本性真常不变,既不可造作使之生,也不可破坏使之灭,故曰「不动」。次就空间上说:真如本性「横遍十方」故,世间任何物质(物体),皆有一定之形状大小及方位,唯此本性,遍一切处,无有边际。故楞严经云:「十方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此中「心」字,即指真如本性,谓十方虚空,在真如本性之中,犹如虚空中之一片云彩而已。由此显示本性广大无边!


以本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故谓之「不动」─真常不变,无有去来,不增不减!楞严经有喻云:「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当知:掘地出土,虚空虽生,却不见虚空增加;填地塞土,虚空虽灭,也不见虚空减少,掘地填土,虽有空、塞之异,而虚空唯是一体,不动不变,不增不减!诸法之本性,不增不减,不动不变之道理,亦复如是。


二、集起唯心:此中之「心」与上述之「性」不同。「性」是无漏法,不生不灭故。「心」是有漏法,有生灭四相故。唯识论云:「心者,集起义,集诸法之种子,起诸法之现行故。」是说:「心」如库房一般,有收集、保持、储藏一切法种子之功能,并且在因缘成熟时,又能令这些种子,一一发起现行。譬如:吾人所曾见过之色境,所曾听过之音声,虽然,见闻之根识,已经过去,但过些时日,在吾人之心上,还能记忆,再起想像之作用,到底是什么东西具有这种记忆之功能呢?普通心理学以为是大脑,其实,吾人所见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至大至远,彼等物怎可仅为方寸之大脑所保存、储藏呢?若依佛法之唯识学言,具有这种「集起」功能的心法,唯此第八阿赖耶识。世间一切有情,皆各有一阿赖耶识,而各个阿赖耶识,皆互相交遍于整个宇宙之间!吾人平素听经,阅藏,即将清净之种子,薰入阿赖耶识中,储存起来(这是「集」义),他日,再以吾人所见所闻之经法,为他人复诵、讲解,即是清净种子发起现行之功能(这是「起」义。)


三、了别唯识:常见有人将「心」、「识」合说之,克实而言,心是心、识是识,学者不可含混儱侗。心者,集起义胜;识者,了别义胜。即心对境,有明了分别之功能,谓之「识」。俗话谓:「打妄想」,或「虚妄分别」。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怜众生,不会其义,认假作真,虚妄分别,大小方圆,高下长短等,即叫「打妄想」,即是,「识」之作用。


唯识云:若就了别境界之义言,则八识皆可名「识」;若就了别粗显境界义言,则唯前六可以名「识」,因为前六识能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等粗显境故。


经言:修行人要离心、意、识。「心」指第八识,「意」指第七识(此即我执之根本,生死之原动力。)「识」指前六识,行者必须离此八个妄识,转而成为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才是完成了学佛之终极目标。


四、计实唯境:佛世时,有顺世外道,执著地、水、火、风之四大极微常实(极微者,色法分割至最微之极度者。),其主张以否定圣教,拒绝道德,徒满肉体之欲望为目的,唱极端物质之快乐主义,故称为顺世外道,即今所谓之唯物论者是。


清辩论师,乃佛灭后一千一百年与护法论师同时之佛教大德,他为破除顺世外道之邪说、谬论,遂作真俗二谛说法。俗谛者,顺于凡俗迷情所见之世间道理也;真谛者,圣智所见,离于虚妄,其理决定真实者也。清辩论师,于真谛中,立「心境共为真空」。于俗谛中,立「唯境无识」之义。吾人就其俗谛看来,确与唯识学所主张的「唯识无境」之义相对立,由是遂在印度兴起空,有二宗诤论之嚆矢!其实,清辩论师:「唯境无识」说,只是暂时随顺凡俗迷情之见解,只是为了破除邪说度化众生之权方便耳,故唐之义净三藏在南海寄归传上述及印度之大乘曰:「所云大乘,不过二种,一则中观(即般若空宗),二乃瑜伽(即唯识有宗),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斯并咸遵圣教,孰是孰非?同契涅槃,何真何伪?意在断除烦惑,拔济众生,岂欲广致纷纭,重增沈结!」由此可知;空有二宗,本是一家,同为破除众生之执著,同为接引众生之方便法门,后辈学者,实不必笔墨诤论,以免自恼恼他,徒增困惑!

 

(五)


至上期为止,我们已经略释「性识之别」,即性指真如本性,清净光明,灵灵觉觉,常住不动。若本性为妄想、执着所遮,由觉转迷,则谓之识。识,即虚妄分别心,亦即凡夫日用平常之心理活动。此一心理活动(妄心),若约其体相、业用、依缘、界地等之不同,在唯识学上说有八种,谓之「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我震旦唯识宗初祖大唐玄奘大师,着有「八识规矩颂」,特将八识,分为四类言之,即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今即依此次第,简介如下:

 

一、前五识



此处有四点说明:


(一)前五识种类相似,所以总说之。何谓种类相似?先就凡夫有漏杂染位说1、前五识同以净色根为所依2、前五识同以五尘境为所缘3、前五识同以现在境为所缘(以彼不缘过、未名言一切境界故)4、前五识皆有间断而不相续。其次就圣人无漏清净位说5、前五识在圣位上,亦同时转得「成所作智」(此智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


以此五义之故,前五识合说,而不一一说明。


(二)前五识所依之五根,皆是色根。根者,能生义,增上义。大乘义章:「能生名根」,俱舍光记:「胜用增上,故名为根。」如草木之根有增上之力,能生干枝,眼之眼根有强力,能生眼识,耳鼻等根,亦复如是。


(三)前五识所依之五根,虽然都属于色根,但根有净色根与浮尘根之别,不可不辨。净色根者,又名胜义根,乃清净四大所造,肉眼不能见,但有发识之功能。又浮尘根者,亦名扶根尘,乃扶持净色根之尘埃,为吾人肉眼可见者,如:眼珠、耳鼓、鼻腔、舌膜、肌肤,即是浮尘根,只为净色根之所依,但不能发识。例如:盲人虽眼珠具足,却不能见物,可知彼眼之净色根已坏故。


此二种根中,前五识所依,唯是内在之净色根,不是外在之浮尘根。(浮是虚浮不实之意)。古德有「花土钵喻」,即花喻识;泥土喻净色根,泥土可助生花,如净色根能助生识;钵喻浮尘根,钵为泥土所依之器,如浮尘根为净色根所依之处。如下图所示:



(四)前五识所缘之色声等境,所以称为「尘」者,以色声等境,能染污本性故。如:眼识攀缘色尘时,由于贪等烦恼之驱使鼓动,令所落之种子,经第六识之分别,第七识之执着,而传送至第八识中,则第八识所储存者,多是染污、不净之种子。经言:凡夫自无始来,妄念不断。则彼等第八识中所落之不净种子无量无边,若此不净种子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亦不能容受,其违背本性也日渐远矣!


是以圣人设教之旨趣,无非要净化吾人之心思,消弭烦恼之扩张,以回复我本来之面目而已。故老子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显现名利之可贪,可以使人民之心思不被惑乱!)孔子亦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即:人人若能于动作之先,以礼约束之,心思自然渐趋于清净。若依佛法言,则吾人在日用平常中,五根对五境时,常以一句佛号对之。所谓「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此即以净念代替多生之妄念,以正念对治向来之杂念,念之既熟,乃至净念相继,则心自净化,其胜异方便为何如哉!

 

(六)


一切有为法,必仗因缘而生,依他而起,无有一法自然生者,然则前五识生起之依缘为何?上一期曾言:前五识之依缘为:依于眼等五根,缘于色等五尘境,遂生起眼等五识。若广说之,则奘公在「八识规矩颂」中云:「九缘七八好相邻」一句,即是详说前五识之生缘,今且略释之:


(甲)眼识:颂中言九缘生者,即眼识。眼识之九缘为何?


1、眼根—即眼识之同境依,谓此眼根与能依之眼识,共取现境,故得此名。眼根若坏,则眼识不生。


2、色境—如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境。境若不现前,识亦不起。


3、作意—即一种警觉之心理作用。契经云:「若根不坏,境界现前,作意正起,方能生识。」可见:作意不起,眼识亦不生。


4、空—空隙之空,即指眼根与色境间之距离。必「根」与「境」相离,而后眼识方能攀缘。


5、明—即光明,有日、月、灯三种光明。色境待光明而后显,故眼识之生,复加明也。


6、种子—即眼识种子,彼为眼镜现行之亲因缘也。


7、第六识—即分别依,谓第六识与能依之眼识,同缘色境,而分别色境,故得此名。述记云:「由意识引五识,五识方得生。」


8、第七识—即染净依,谓眼识由此第七识染污而成有漏;由此第七识清净而成无漏。


9、第八识—即根本依,谓眼识依此第八识现行而得生。


(乙)耳识:颂中言八缘生者,即耳识。耳识之八缘为何?


1、耳根—作为耳识之同境依。


2、声境—如世俗语、圣贤语、可意声、不可意声等。


3、作意—起尽经言:「若复于此境起作意,即于此境起了别。若于此境起了别,即于此境起作意。」


4、空—耳识之起,必耳根与声境相离(中有耳腔作空隙),乃得分明起声觉;若琴瑟逼耳,即不成声故。


5、种子—即耳识种子。


6、第六识—即分别依。


7、第七识—即染净依。


8、第八识—即根本依。


(丙)鼻识七缘生:1、鼻根2、香境3、作意4、鼻识种子5、第六识6、第七识7、第八识。


(丁)舌识七缘生:1、舌根2、味境3、作意4、舌识种子5、第六识6、第七识7、第八识。


(戊)身识七缘生:1、身根2、触境3、作意4、身识种子5、第六识6、第七识7、第八识。


以上鼻舌身三识,皆藉七缘而生,不须空、明,以根境合时方知故。


或问:佛学概要十四表言「心法之生,必仗四缘」,今唯识学谓「九缘」,二者如何会通?


曰:唯识虽云「九缘」,仍不离「四缘」,即九缘乃属于四缘中之三缘所摄。即九缘中之「种子」,属四缘中之「亲因缘」;九缘中之「境界」,即四缘中之「所缘缘」。又九缘中之余七,即四缘中之「增上缘」摄。


然九缘之中,独缺「等无间缘」者,以自识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识生起。(即后念托前念开导而生,前念不灭,后念不生。)可知「等无间缘」是已灭法,故略而不说。理实四缘必备,识乃得生,故前五识生缘,若各加「等无间缘」,则眼识十缘生,耳识九缘生,鼻舌身三识八缘生。


以上诸缘,必互相邻助,俱时合力,不相乖违,所谓「众缘和合」,方能令识生起。并非一一缘,各别望识,独令识生也。此点不可不知。兹将九缘与四缘相摄之情形,列表如下:



如上所述,但明前五识发生之因缘,六七八三识,虽亦影响在中,但奘公在颂中则略而未释。若唯识论则兼具明之。至于后三识之生缘为何?请留在下回分解。

 

(七)


以上只说前五识之生缘,若兼后三识(即六、七、八识)则有颂言:「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颂中前三句即说明前五识之生缘,五六二句前面也已说明,今仅解释第四句:「后三五三四」句。


后三,即指第六识、第七识及第八识。


五三四者,谓第六识五缘生,第七识三缘生,第八识四缘生。兹略释于后:


(一)第六识五缘生:1、根2、境3、作意4、种子5、根本依。是第六识于九缘中,固不假空、明二缘。又除分别依者,即自体故。又除染净依者,即是根缘故。除去四缘,只用五缘也。又第六识若定中意识、独散意识及梦中意识,即具五缘。若明了意识(即五俱意识),即随前五识,或七八九缘,多少不定也。


(二)第七识三缘生:1、作意2、种子3、根本依。是第七识于九缘中,除空、明外不言根、境者,以根、境俱是第八识故。又除分别者,以第七识但内缘故。不言染净依者,即自体故。


(三)第八识四缘生:1、根2、境(即根身、器界及一切种子)3、作意4、种子。是第八识于九缘中。除空、明外,不言根本依者,即自体故。不言染净依者,即根缘故。又除分别者,以不缘见故。


兹更列表以明诸识生缘:



说明1、前五识内依本识、种子、外随作意、五根、五境等缘,必须内外众缘和合,前五识方得现前。因此,前五识或俱,或不俱起。何者?若外缘顿合,则五识俱起;若外缘渐合时,则或二、三、四,或唯一识起。解深密经喻云:「如大瀑流水,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乃至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诸识亦尔。」


2、前五识行相粗动(粗显浮动),其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前五识现起时少,不现起时多,故曰:「缘多而易间断」也。


3、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而所藉众缘,无时不具,故一切时,常得现起。若遇违缘,有时不起。违缘者,五无心位也。谓无想天、无想定、灭尽定,极重睡眠、极重闷绝,此五位中,皆无第六识。除此五位,于平常时,恒得现起。故间断时少,现起时多也。


4、若七八二识行相微细,所藉众缘,一切时有,故无有缘能作障碍,使令不行,故云「缘少而恒现起」也。

 

(八)


眼等五识,上期已简介过,今续介绍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即一般人所谓之思想,妄念或见解等,其在吾人心理活动中,占一极重要之地位。因为在八识之活动中,以第六意识之分别心最为强而有力(具三分别故,即自性分别,随念分别与计度分别),任何事物,一经过第六意识分别,立即分办其好坏美丑,或是非曲直。并且世间上,从个人之进退得失,家庭之兴衰分合,乃至社会之振靡与国家之治乱等,无不系之于吾人第六意识一念之转变!故古德有云:「三点若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成佛也由它。」可谓将第六意识之特色,描写得恰到好处!因此,吾人平素对此第六意识,不但要好好地认识它,而且更要妥善地


控制它,引导它,不可任其向不正当的方向发展!

 

甲、释名


第六意识,若细分别,当有四种,所谓明了意识,定中意识,独散意识及梦中意识。兹分述如下:


(一)明了意识:又名五俱意识。具有二义1助五─谓此五俱意识,能助五识令起,由意识引五识,五识方得主。2明了─谓此五俱意识于所缘色等境,能明了深取其相。(若眼等五识,则不能明了分别,深取所缘境相)。


五俱意识,又可分为五种:


1、眼俱意识─意识与眼识同起。


2、耳俱意识─意识与耳识同起。


3、鼻俱意识─意识与鼻识同起。


4、舌俱意识─意识与舌识同起。


5、身俱意识─意识与身识同起。


或一俱、或二俱,乃至五俱,皆不定也。


(二)独头意识─谓意识不与眼等五识俱起。又分三种:


1、定中意识—即与「定」(缘专一境,心专注不散)相应之意识。定中意识,虽复明了,不能助五令起也。(按:已得自在者,定中意识得与五识俱起,然今且举未自在者言)。


2、独散意识─「独」简五俱意识;「散」简定中意识。


3、梦中意识─此即独散意识也,因其行相昧略,异于寤时,故别立此一名也。


以上四种意识,以简表列于后:



乙、业 用


第六意识之业用为何?奘公八识规矩颂云:「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此二句即说明第六意识以造业、招果为其业用。


先说上句:「动身发语独为最」,谓第六意识于有情动身、发语时,在八识行相中,最为殊胜。


问:意识发动身语,其相云何?曰:一切有情,由前六识与境界接触,因有了别(心理学谓之感觉)。境界于身心,必有损益,或无损益,由斯同时有苦、乐、舍等诸受生起(心理学谓之感受)。感受既生,自心于境,即有取、舍之行(心理学谓之反应与行为)。最简单者,则不待思量,而直接反应,如手触火,立缩其手;或见异境,若可怖则发惊叹,若可喜则发嬉笑等,若遇繁复或重大之境,则吾人动身发语之前,必先经前六识(尤其是第六意识)审虑、计量之作用。


故知身语,非能自动自发,不过作业之工具耳,非即是业。追究此业之自体为何?即谁能动身、发语,令成事业?曰:与第六意识相应之「思」为业之自体。(「思」是?行心所,令心造作为性,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为业。)然「思」心所,恒依心起,系属于心,故以意识为依,发动身语。故曰:身语二业皆由第六意识发动也。


问:思?行心所,既八识皆俱,为何唯独第六意识能造业耶?


曰:以第六意识,具三种思故。


1、审虑思(谋)─境界现前,意识先筹量其利害、得失、善恶、是非等。


2、决定思(断)─既审虑已,乃起决定之思,一定发动身语,以对彼境。


3、动发胜思(行)─既决定已,由「思」心所动身发语,处理当前一切境界,或取或予,或避或趋,或成就或破坏等。


以上三种思中,前二思属意业,第三属身业和语业。故知意业为身语二业之先导,且诸业皆根本于此第六意识也。


至于七八二识之相应思,为任运思,无损益用,即七八二识不造业也;若前五识之相应思,但作第六意识之资,以了境,审决耳,不能直接发动身语。直接发动身语,唯第六能,故此说「独为最」也。


次说下句:「引满能招业力牵」,谓由第六识与发业惑(分别见)相应,能造善恶引业(能引六道总报之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时,能招六道总报,如杀业多分能引地狱报,盗业多分能引饿鬼报,淫业多分能引畜生报,十善业能引人天报,世间定业能引上界报等。又由第六识与润生惑(俱生思)相应,能造善恶满业(能招感六道别报之业),此业虽谢,所熏种子,至成熟位,能招六道别报。如同生人中,而各各根身有具有缺,命根有寿有夭,资财有贫有富等。同生天中,亦随别业而福报有劣有优,同生地狱、饿鬼、畜生中而受苦有轻有重等。


言「能招」者,引满二业能招六道总别二报也。


复言「业力牵」者,第六识如与善位十一心所相应,则第八识为善业牵而之人天。第六识如与根随烦恼相应,则第八识为恶业牵而之三途。或一生行恶,临终善心猛盛,即为强业牵而生善处;或此世虽行善,临终先世恶业熟故,即为熟业牵而生恶处。如影随形。故曰「业力牵」。


总之:第六识乃有情生死轮回之造业主,由业招果故,第六意识复令第八识于彼三界九地受苦无尽。噫!第六意识之业用大矣哉!我辈凡夫平素起心动念,不可不慎也。古德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净土法门言「一念妄起十句佛」,佛号从心起,从口出,从耳入,一句佛这么念,十句佛也这么念,百句千句,亦复如是,藉佛号之净念,代替多生之妄念,以纯一之念,治向来之杂念,念之既熟,乃至净念相继,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净土念佛法门实乃对治第六意识之胜异方便也。

 

(九)


第六识上期已大致研究过,今续简介第七识。


第七识是我执的根本,也是生死的关键,众生所以在六道中轮回生死,不得出离,其症结即在第七识的执我上面。第七识之我执,一天不打破,生死即一天不能解决!因此学佛若想了生死,如何斩断第七识执我之绳索,应该是最大的课题!


或问:此我执之相为何?试思:吾人平素从早到晚,行住坐卧,饮食起居,无有一剎那不记得有「我」!例如常说:「我的身体」、「我的眷属」、「我的名位」、「我的财产」等!众生无论何时何地,未始不知有彼我之分!此彼我之见,无一刻去除,足证吾人心中,必有一能执我者,此即第七识;亦必有所执为我之体者,此即第八识。如图:



吾人既有我执,则私心滔滔,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断地向外扩张,譬如灯火以灯炷为中心,向外辐射光明,人人为了发展自我,丰富自我,于是就想将与自我有关的一切都属于我,求名、求利、求食,无一不是为我。处处为我,则与人相碍,譬如:同一名利,我得则他失,他得则我失,以执我故,则二我相碍,相碍多了,则起倾轧、斗争、不择手段,甚至杀人如麻,流血成河,世间变成为弱肉强食的修罗场,充满凶狠暴戾之气……凡此种种祸害,皆由我执而起!


我执即是第七识。第七识梵语叫末那识,末那此翻为意,意即思量。说到思量八个识皆有思量,何以单此第七识名为思量呢?蕅祖云:「唯此第七,于未转位(谓初地以前,二乘有学及诸异生),恒审思量,妄执我法。于既转位,恒审思量二空平等理也」。此即说明:第七识有二类,在一般凡夫位上叫「染污末那」(即有漏杂染识),恒常审察思量计第八识为我;而在圣位叫「清净末那」(即无漏清净识),恒与平等性智相应,我执不起现行。(平等性智者,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如表:



表中,凡夫位之「末那」何以是「染」呢?这是因为第七识,自无始以来,即与四种根本烦恼相应故。


一、我痴─痴,即是无明。我痴是指第七识不明白无我真理,迷于自心所变之我相以为真实!


二、我见─见,即是推度,以慧为体。然于中有别,即以正慧为体,作正确的推度叫正见;反之,以染慧为体,作错误的推度叫邪见。这里的我见,即是邪见,谓第七识邪推度故,妄执第八为我!


三、我慢─慢,即是心不谦下。我慢,即指第七识仗恃所执之我,高高在上,陵蔑他人。


四、我爱─爱,即是贪爱。我爱,即指第七识耽着所执之我,无一时舍离。


第七识由于常与这四种烦恼相应,扰浊内心,所以特名为「染污末那」,或「染污意」,并令前六转识所作所为,皆不能亡相,恒成有漏杂染,生三种我执,众生由此轮回生死,不得出离。三种我执是:


一、生我─即是就生命体上生起的错误知见,强立主宰,叫「生我执」。其实所谓「我」者,不过是藉五蕴和合而暂时存在的假相而已!当那和合之力量消失时,此五蕴身立即灭亡!此生命体绝无真实性可得!


二、法我─即是就存在的诸法上生起的错误知见,执为实法,叫「法我执」。其实所谓「法」者,无非是因缘所生,在时间上言,万法无常,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无有不变性!在空间上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万法绝无自成性!


三、无我─即了知五蕴非有,生我本空(生空)以及了知万法缘生,法我亦无(法空)之理,但心中却仍念念不忘自己所修的功德,谓我能得二空理,二空理为我所得,如此即叫「无我执」,亦名「空执」。这样仍然未得究竟真理!


所以唯识行者,欲转「染污末那」,必须重重遣除,所谓「修观断执」,藉第六识作二空观,观宇宙万法,内而根身,外而器界,无一为真,皆依他起。暂有还无,藉以遣除第七识之执我,不但生我执,法我执要遣,即无我执也要遣,遣之又遣,以至一丝不立,才能契入真性而与平等性智相应!


若净土行者,则依念佛法门,一念妄起十句佛,妄念不如佛号多,乃至伏住见思,净念相继,当生即可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莲胎中断惑,等到花开见佛,自然转识成智,悟得三空道理,其胜异方便,为何如哉!

 

(十)


在凡夫有漏的八识当中,前六识的活动,比较显而易见,因为吾人可由常识来体验它,譬如:眼识缘色,耳识闻声,乃至意识了别法尘,一般人不论学佛与否,都能了解其一、二。若七八二识的行相则微细难知,不但世间聪明睿智者难穷其底,即使是出世间的圣者如声闻、缘觉,也不能通达其根由。是以世尊平素说到凡夫的心识活动时,只是约所依根及所缘境之不同,建立差别的前六识而已,至于前六识之外别有自体的微细心(即七八二识),世尊除了正对「胜者」开示之外,并未明确的说出。(按:「胜者」是指地上菩萨或虽在地前但对于唯识道理能信解者)。以上所言,特引经为证:


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又阿毘达磨经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


经文中之「阿陀那识」、「种子识」及「阿赖耶识」,都是第八识的别名,佛只对「胜者」说,而不为「凡」(无性有情)「愚」(愚法二乘)开示,乃是唯恐凡愚于此甚深细之理,不能证解,更起分别,妄执为我,起惑造业,堕诸恶趣,障生圣道故。(按:七八二识皆隐微不显经文中,只说第八识,未说第七识者,以七八二识相依,既说第八,第七必执相应故。)


第七识是我执的根本,上期已简介过,今仅略说第八识。


第八识世尊在小乘经典里,密意说有四名(密意者,暗指而不显言):


(一)根本识─在「大众部」的经典中,以为第八识是眼、耳等六识所依止故,犹如树根是茎干枝叶的根本,故称第八识为根本识。


(二)有分识─在「上座部」的经典中,称第八识为「有分识」,「有」是「三有」(三界之异名),「分」是「因」义。唯此第八识常无间断而且周遍三界,能为三界有情生死之因。


(三)穷生死蕴─在「化地部」经典中,称第八识为「穷生死蕴」因第八识?于三界九地,恒常而有,但有生死处,即常?为依,直到大乘「金刚喻定」(等觉菩萨所入之禅定,其体坚固,其用锐利,犹如金刚,能断尽最极微细之烦恼而证佛果),烦恼尽时方舍,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故称第八为「穷生死蕴」。


(四)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在「说一切有部」增一阿含经中,说第八识有四名:依于贪着三世总别之境,立「爱阿赖耶」名;依于贪着现在境,立「乐阿赖耶」名;依于贪着过去境,立「欣阿赖耶」名;依于贪着未来境,立「喜阿赖耶」名。


第八识含义颇多,在成唯识论中,又举出七种名称:1、心2、阿陀那3、所知依4、种子识5、阿赖耶6、异熟识7、无垢识,今仅略说「阿赖耶」及「异熟识」之意义,学者若要详细研究,论文和古注俱在,自可深入探讨。


先说「阿赖耶」。第八识无论在大小乘教的经典里,皆名为「阿赖耶」(大乘教如阿毘达磨等,小乘教如增一阿含等),可见阿赖耶名,并非大乘教所独有。


阿赖耶,是梵语,译为藏。藏是含藏义。谓此识能含藏一切法,如仓库之能含藏种种物品。但世俗仓库只能含藏有形之物,而且藏量有限,可是阿赖耶却能含藏无形之物,而且藏量无限!所以此识是万有之本,诸法之因,世间森罗万象,皆不离此阿赖耶识。若详细说之,所谓「藏」有三义:


(一)能藏─第八识具有含藏有漏杂染种的功能,(有漏杂染,总该善、恶、无记三性)并且令其历劫不坏。所谓「假如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此即说明第八识中所藏三性种子,只要遇到因缘和合,就会招感果报。反之,假使因缘不和合,那么第八识中之种子,虽经历百千劫,乃至无量劫,也是不会消灭。


由于第八识能含藏杂染法种,犹如库藏,能含藏宝物,所以约「持种」义边,称第八为「能藏」。


(二)所藏─是说第八识为有漏杂染法所依所藏之处,犹如库藏是宝物所依所藏之处。易言之:即前七转识起惑造业之后,能熏其种子于第八识中,前七转识是能熏,第八识是所熏,今即约「受熏」义边,称第八识为「所藏」。


研究至此,我们应当有所警觉,即:我们一天之中,眼耳鼻舌身意等起惑造业,动身发语,虽然剎那间就过去了,然而并非过去就算了,只是从现实的存在而转化成另一种形态─种子而含藏于第八识田中,历劫不坏。譬如:物质从「质」转化为「能」,质能可以互变,却是永远不会消灭。明白这层道理,则吾人在日用平常中,当六根接触六尘之时,必须随时检点,回光返照:我今一念落在何处?善耶?恶耶?无记耶?念头才起,即如是核对、省察,善者令续,恶者令伏,如是久久,即是善学唯识的人,即是往转识成智,了脱生死的道路走去。我们研究唯识学,离开这个,就无下手处了。


(三)执藏─执藏,含有坚守不舍之义,犹如世间金银宝藏,为人坚守照管。此第八识亦然,为「染污末那」坚执为我(生我、法我),所以称为「执藏」。「然此第八,决非实我实法,若是实我实法,则应常无变易,而此识者,乃从先世引业所招,名异熟果,既从业招,便非常住。又善业则感天人乐报,恶业则感三涂苦报,往来六道,犹如车轮,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岂是实我实法哉?」(录自蕅祖百法直解)


具备此上三藏义,即名为阿赖耶识,兹更列简表说明:


 

总之:阿赖耶识,就意义说,虽有如上所述之三义:能藏、所藏、执藏,但是,若就识体上说,却还只是一个,即阿赖耶识。即:赖耶对种子言,名为「能藏」;对前七转识言,名为「所藏」;若只对第七识言,则名为「执藏」。虽说阿赖耶具有以上三种意义,但玄奘大师的成唯识论却以「执藏」为阿赖耶之正义。亦即赖耶之所以名为赖耶,全由第七识执著第八识为我而来,一旦第七识我执不再起现行(小乘四果,大乘八地),则第八识即不再名为阿赖耶,由此可见「执藏」之过失是多么重大!

 

(十一)


第八识的行相,深广无涯,不可穷尽,上一期我们曾就第八识的自相(当体)来研究,说到第八识譬如仓库,又如田地一般,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本期拟就第八识的果相(酬业受报)来作进一步的探讨。


第八识的果相,梵语叫「毘播迦」,中文译名有二:旧译为果报,新译为异熟。


何以第八识是果报识呢?因为第八识纯随业力而生,专门来酬业受报的,即以第六识所造的善恶业因(引业)为殊胜的增上缘,牵引第八识到六道中去投生,受苦乐果报。


 

其所造引业,属于人间之业,则第八识随之而生于人间;其所造引业,属于天上之业,则第八识随之而生于天上;其所造引业,属于三涂之业,则第八识随之而生于三涂。吾人一期的生命酬业受报完了,紧接着另一期的生命又随之到来!经言:众生身口意所造业力,无量无边,若业力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授。由此可知:业力无尽,则受报无穷!众生之第八识,永远在三界六道之中,头出头没,此死彼生,轮回不停!因为第八识是酬业受报的主体,六道轮回的根本,所以旧译第八为果报识。
而第八识在酬业受报的过程中,则有「异熟」之义。


 

(一)异时而熟─「造因果熟,定异时故」,即从我们所造的善恶业因,到所受的苦乐果报,这中间往往会有一段时间的间隔。


有今生造善恶业,今生就受苦乐报的。(顺现受业)。


有今生造善恶业,下一生才受苦乐报的。(顺生受业)。


有今生造善恶业,到了第三生、第四生,乃至十百千生之后才受苦乐报的。(顺后受业)。


但是不管时日间隔之久暂,我们一旦造了业,则一定要受报的。经言:「纵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俗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以上都是说明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是有差异的。


(二)异类而熟─「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即第六识所造之业因,或是善性,或是恶性,但其所感得的第八异熟果,却说不上是善是恶,而是非善非恶的无记性,因为「因果性异」,所以叫「异类而熟」。


或问:佛言因果不爽。今异熟果是无记性,而其业因却有善恶,岂非因果有爽乎?


答曰:同是第八识,其果相之名却有很多,除「异熟果」外,还有「等流果」等(等增上果,士用果)。可是「等流果」前七识也有,唯「异熟果」为第八识独具,所以偏说第八之果相为「异熟」。当知:第八识之所以称为异熟果者,乃是对善恶业因说的,因通善恶,果唯无记,非善非恶。譬如富贵人之身体,与乞丐之身体,同是五官百骸,无有差异,此即是无记性之「异熟果」。


至于富贵人享受富贵的果报,乞丐则遭受贫贱的果报,此皆由于彼等前世所造的善恶业因(或好施,或鄙吝)所招感来的,果随业转,业与果同,此即是「等流果」。第八识之所以称为「等流果」者,乃是对自种子而言。所谓善种子生乐果,恶种子生苦果,无记种子生无记果。


总之:因果事理,既复杂且微细,凡夫浅智难知,唯有深信圣言量可也。


(三)变异而熟─「种变异时,果方熟故」,即从种因到结果之过程之中,都是剎那剎那在变化着。譬如:由种子而发芽,到长出枝叶、树干,乃至开花、结果。所结之果,在形体上由小渐渐变大,在颜色上由青渐渐变红,在味道上由酸渐渐变甜。……从因到果,随时都在变化之中。


至于为何会发生变化呢?这是因为因与果的中间,有「缘」的关系。缘如阳光水分,阳光水分充足与否,足以影响种子的生长结果。「因此假如我们从前曾做了坏事,请不要太灰心,只要在果报尚未成熟之前,诚心的忏悔,改过自新,加强念佛的功夫,并且多做善事……,这样虽然造了恶因,但是因为又种了这些『善缘』,自然能转变以前所造的恶因,而使我们重罪轻报,轻罪消除!」这是异熟果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十二)


 

上一期研究到第八识果相时,曾说第八识是纯随业生,专门来酬业受报的。因此吾人一期寿命的短长,全凭业力决定,若业之功能多,则第八识寄托在形体的时间长,寿命即长。反之,若业之功能少,则第八识寄托在形体的时间短,寿命即短。等到第八识酬业受报完了,就离开这个形体,而形体亦随之朽坏。此时第八识又随着另一种业力,到另一道去投生。由于无始劫来,众生所造业力无量无边,因此其第八识即永远在三界六道中,酬业受报,轮回不停!


由上述可知:任何一个生命体,出现在这个世间,决不可能永恒的存在!依佛法言:人在临终时,八识之中,前六识很快即走了,最晚离去的是第八识。一旦第八识离开身体,体温才完全冷却,而人才是真正的死了。所以契经云:「寿暖识三,更互依持」,意即:寿命、暖触、第八识这三法,互相依持,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又云:「寿暖及与识,三法舍身时,所舍身僵仆(『僵仆』,即向前倾倒),如木无知觉。」此即说明:在吾人一期生命之中,寿、暖、识三法,恒时相依。识在,则暖、寿俱在;识去,则暖、寿俱尽!


在佛法中,向来还有一种说法,即一个人临终之时,要知他未来受何种果报,全看他的暖触,在什么地方离身。所以杂宝藏经有颂言:「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今略释之:


1、顶圣─若全身皆冷,唯头顶上尚有暖气,最后暖气从头顶上离去,当知此人将生于圣地为圣人。


2、眼生天─若全身皆冷,唯眼部尚有暖气存在,最后暖气从眼部离去,当知此人将生于天上成为天人。


3、人心─若全身皆冷,唯心窝尚有暖气,最后暖气从心窝离去。当知此人将投生人道,重新做人。


4、饿鬼腹─若全身皆冷,唯腹部尚有暖气,最后暖气从腹部离去,当知此人将堕落至饿鬼道,而为饿鬼!


5、旁生膝盖离─若全身皆冷,唯膝盖尚有暖气,最后暖气从膝盖离去,当知此人将堕落至畜生道而为畜生。


6、地狱脚板出─若全身皆冷,唯脚板下尚有暖气,最后暖气从脚板下离去,当知此人将堕落至地狱道而为最苦的众生。


总之:若体温未冷尽,则第八识尚在,此时最要注意者,即亲属切勿触摸、搬动、哭泣,或发嗟叹懊恼声,以免惑乱亡者心神,而坏了大事!此时只可同声念佛,助其往生。一般而言须待气尽八小时后,体温全冷,第八识已经离去,方可搬动哭泣,沐浴大殓。生死事大,不可马虎,一念差错,历劫受苦,虽父子至亲,亦不能相代!思之!思之!关于饬终之事,伏愿读者诸君,随分随力,普为宣传,自利利他,功德无量。


以上言「去后」这一期生命结束时,第八识最后离去。其次再言「来先」─这一期生命开始时,也是第八识最先来。


原来一个人已死之后,未生之前,于其中间,第八识尚未去托胎,叫做中阴身。中阴身的形状,与其将受生的形状相似。何以知之?《俱舍论》九:颂云「此一业引故,如当本有形」:此二句说明中有(中阴身)的形状。谓此中阴身,与当来的「本有」(五蕴色身)是同一「引业」所牵。所以「中阴身」的形状,就如同当来的「本有」。更明白地说,当来「本有」的形状如何,现在「中阴身」的形状也就如何。「本有」是人形,「中阴身」也是人形,余趣亦然。《俱舍颂疏记》云:「『如当本有形』者,简前『本有』,谓『中有』形相,但同当来生,不同前生也。以与当生引业同故」云云。中阴身诸根猛利,如 当来生的本有身,能作诸事业。一旦受生之因缘成熟了,就对所要受生的地方,起颠倒想,而生爱、恶之心,若是男性中阴身,则缘母而起爱欲心,于父反生瞋恚,若是女性中阴身,则缘父而起爱欲心,于母反生瞋恚。正因生起这两种颠倒想,于是就揽取父精母血,认为是自己所有,并且生起欢喜心,于是三事和合(第八识、父精、母血),从此中阴身隐没而『生有』生起(中阴身来托母胎之一剎那,五蕴由此而生,名为『生有』),另一期新生命于此开始!


随愿往生经言:「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净土。」意即:人间之中阴身,以七日为一期,七日终了,便去投胎,若于七日终了,受生因缘尚未成熟,则更续中阴身七日,至第二个七日终了,再去投胎。如此以七日为一期。最长者至第七期,即七七四十九天之终,必定去投胎!因此,在七七日内,中阴身罪福未定,彷徨无依,阳世眷属,应依佛法,为亡者广修福报,或供养三宝,或念佛放生,或赈灾济贫等慈善公益事业,回向亡者,使其神识(即第八识)生十方净土!唯极善、极恶之人,无有中阴,命终之时,一剎那间,便往受生之处,此点不可不知!


以上第八识已经简介完了,再作四点结论:


1、第八识因具有含藏、受熏的功能,所以是记忆、经验的保持者。


2、第八识是总报主,因为此识酬业受报,所以是有情众生滔滔不绝的生命之流的主体。


3、第八识「界地随他业力生」(第八识随着他「前六识」,作的什么业,就要生到三界九地中的那一界那一地去),变形易貌,犹如车轮,一点也作不了主。


4、我们要警觉生命是有限的。这一期生命,第八识最先来执,有情根身由此识变生,而且持令不坏!一旦第八识离开根身,身便腐烂,成为死尸!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是少年人!」因此我们要好好把握这有限的人生,难得的人身,运用生命的功能,发挥生命的意义,即:借假修真,广做菩萨自利利他事业,方不辜负此生!

 

(十三)


 

唯识学近世有人称之为佛教心理学,因为其对吾人心理之分析,最为透澈精辟,不仅在佛法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即在世间学术界中,也有其崇高的价值。在前面几个讲次中,曾就有情众生之心识活动中,作用最显著的,分析为八种,所谓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和阿赖耶。关于八识之名义及业用,上来皆已一一简介过。现在若更深入一屑研究,唯识学告诉我们,每一心识又可分析为「四分」!透过「四分」的说明,才能道尽心识之作用,以及万法唯识之要旨。譬如吾人解释「镜子」一法,亦需从四方面来描述,即:镜像、镜明、镜面和镜背,透过这四部分的说明,才能道尽镜子的特性、作用及全貌!


心识四分为何?今略述之:


甲、相分─「相」是相状,所缘为义,如色尘有青黄赤白等相状,声尘有风雷钟鼓可意及不可意等相状;「分」是分限。谓青黄赤白、风雷钟鼓等相状乃是心识作用之一部份,故名「相分」。「相」之一字,详细推究,有三种意义,即:境相、相状和义相。


(一)境相─能与根(五色根)心(八识及其心所)而为境界故。


(二)相状─世间有为法,皆有相状,唯识所变。又分二种


1、本质相:识所顿变。


2、影像相:识等缘境时,唯变一重影像而缘,不得「本质」。


(三)义相─能诠「教了」(泛指禅宗以外之各宗派)所诠义理之相。


乙、见分─「见」是见照,能缘为义,如能缘虑色、声等相状者,谓之见分。见分,也是心识作用之一部分。「见」之一字,详细推究,又分五种,即:证见、照烛、能缘、念解和推度。


(一)证见─指根本智见分。(根本智又名如理智,无分别智等,正冥符于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念之真智也。)


(二)照烛─此通根、心,俱有照烛之义。


(三)能缘─此通内三分,俱能缘故。


(四)念解─以念解所诠义故。


(五)推度─即比量心,推度一切境故。


以上五种「见」中,除五色根及内二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其余皆是见分所摄。


丙、自证分─即指吾人心识作用中,有一分能亲证自「见分」缘「相分」不谬者,以能作证故,名为「自证分」。原来,见分缘相分时,时而现量、时而比量,时而非量,现量与比量是正确的度量,非量则是错谬的度量。那么当见分缘相分时,到底是解义无谬呢?还是起别异解呢?此时唯有「自证分」(唯是现量)能为作证明!


丁、证自证分─即指吾人心识作用中,有一分能亲证「自证分」缘「见分」不谬者,从「所证」处得名「证自证分」。即「证自证分」能证明「自证分」有证明「见分」缘「相分」不谬之能力。


今对以上四分,再作二喻:


一喻:「相分」如所量之布。「见分」如能量之尺,「自证分」如能证知布是几尺几寸之智慧,「证自证分」如能运用智慧之人。吾人以尺量布,若无能知所量之结果是几尺几寸,则所有测量之功夫,则成白费,由此证知心识之作用,确有四分。


二喻:「相分」有形相喻甲出钱,「见分」无形相喻乙出力。二人合伙作生意,需打契约(古谓合同)来证明双方之身份、地位、合作之年限及利润如何分摊等,这一纸契约喻「自证分」。可是契约究竟只是一张白纸黑字之单据而已,若无公正之人(法官)为作证明,则这一纸契约,亦形同废纸,毫无约束力!今能为契约作证之法官,喻「证自证分」。日后甲乙双方发生纠分,法官则依契约,判定孰是孰非!如同「证自证分」能证明「自证分」确有能力为「见分」缘「相分」时或正或谬的证明!


如此成立四分,方能道尽心法的作用。虽分析为四种分限,只是分析其心理现象之作用而已,并非心体有其各别,乃同一心体,而分析为四种作用,列表于后:


上所辨之四分,都是心法,即八个识及其相应之一一心所,都具备这四分作用。


至于将同一心体,分析为四分,在古印度,亦经数位大论师,自简至繁,渐次进化而得,所谓「安、难、陈、护,一、二、三、四」,此义云何,下回再谈!

 

(十四)


 

上回说研究到心识四分时,曾说心识之分析,在古印度,曾经过数字大论师深入探讨,自简至繁,渐次进化。所谓「安、难、陈、护,一、二、三、四」,此义云何,今略说之:

 

甲、安慧一分说


一、标宗─唯立自证分。唯识论云:「此自证分,从缘所生,是依他起,故说为有。见、相二分,不从缘生,因遍计心,妄执而有。如是二分,情有理无!唯自证分,是依他起性,有种子生,是实有故。见相二分是无,更变起我法二执,又是无,以无似无。」(若准护法菩萨,即是以有似无,见相二分是有体,变起我法二执,是无体故。)


二、释妨─问:「若言相见二分是假者,且如大地山河,是相分收,现见是实,如何言假?」


答:楞伽经偈云:「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此偈说明一心之旨,谓世间一切,内而根身,外而器界,皆不过是心之一分,由于心起妄执,遂似外境转起,外境实皆无,唯有一心。


三、引证─楞伽经云:「三界有漏心心所,皆是虚妄分别为自性故。」故知八个识见相二分,皆是遍计妄执有故,唯有自证一分,是依他起性,是实有故。又密严经偈云:「愚夫所分别,外境实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故知但是愚夫依实自证分上,起遍计妄情,而有见相二分,理实二分,无其实体。

 

乙 难陀二分说


一、标宗─一切心之生起,皆有见相二分。见相二分,是能所二缘。若无相分牵心,心法无由得生;若无能缘之见分,谁知有所缘之相分耶?即有境、有心等,方能成立唯识之旨趣。此见相二分,皆是依他起性,有时缘独影境,即见相同种生;有时缘带质境,即见相别种生。二分既从种子所生,则必非遍计所执。


二、释妨─安慧却难:「汝若立相分,岂不是承认心外有境,如何成立唯识旨趣?」难陀答曰:「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摄所从能,还是唯识!」


难陀反诘:「汝若言无相分,但立自证一分,不能成立唯识旨趣!何以故?」


(一)安慧执相分是妄情有。种子是第八识之相分,若种子是妄情者,则由种子所生之现行自证分,也应是妄情!若不许自证分是妄情者,则能生之种子必是实有。即因果皆实!由此可证相分也是实有!既有相分,即有见分,能所既成,即须立二分,方可成立唯识义!


(二)五根也是第八识相分,若相分是遍计所执,岂有遍计所执之五根,能发生眼耳等五识?


由此可证:相分是实,既有相分,即有见分,二分皆是依他起性。


三、引证─密严经云:「一切唯有觉,所觉义皆无,能觉所觉分,各自然而转。」前二句说明无外境,后二句说明有二分。首句是说万法唯识义。


二句是说心外妄执实境是无。


三句中,能觉是指依他实见分,所觉是指依他实相分,二分俱是依他起性。


四句是说见分从心种子生;相分从相分种子生。


四、会违─若尔,前来安慧菩萨所引之楞伽经、密严经二文,如何会通?


答曰:前来所引之经文,并非证明唯有自证一分,只是用来遮除执着心外实有我法等,并不遮除心内之相分!(下期续)

 

(十五)


(承上期)上回研究心识分析,介绍了安慧一分说,难陀二分说,今续略说后二者:

 

丙、陈那三分说


一、斥前─非前师安慧立一分,但有体而无用。


非前师难陀立二分,但有用而无体。


二师皆互不足!


二、标宗─心王、心所,一一生时,各有三分,即相分,见分及自证分,何以故?


(一)相见必有所依体故─若无自证分,即无相见二分,既有二分,必须定有自证分!自证分喻如蜗牛头,二分喻如二角。


(二)为建立量果义故─相分是所量,喻如布。见分是能量,喻如尺。自证分是量果,喻如能证知布是几尺几寸之智慧!若无第三分,则心之虑知作用,即不能圆满达成!


三、引证─集量论云:「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证,即能量及果,此三体无别。」


首句谓相分似外境现,名为所量。


二句谓「能取相」即指见分,能取相分故。「自证」即指自证分。


三句谓见分是能量,自证分是量果。


四句谓如是三分,无有别体,同一识故,即离心无境也。

 

丁、护法四分说


一、斥前─第三师陈那之三分说,似有体用,但若要成立量果义,则三分说,犹有未足!


二、标宗─诸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三分如前,复有第四证自证分!若无第四分,则以何法作为第三分之量果耶?唯识论言:「诸能量者,必有果故。」意即:见分是能量,则以自证分为量果,今自证分亦是能量,亦必以证自证分为量果!易言之:若以见分为能量,但用三分,亦足矣!若以见分为所量,则必须以第四分为其量果!


问:若凡是能量,必有其量果,此第四分亦是心用,亦是能量,故应有第五分,作为第四分之量果,果真如此,则有无穷之过!


答:只立四分,无须立第五分,何以故?后二分皆是现量,故得互证,无须更立第五分。如此共有四重:


 

三、释妨─问:何以不以第二见分作为第三自证分之量果?答:第二见分或时非量所摄故!(见分通于三量),岂可以非量作为第三分之量果?内二分唯现量,故可互为量果。夫为量果者,须是现量,方可为量果!而比量,非量,则不可作为量果。喻如作保证人,必须是敦厚正直者,方可为人作保,若是虚浮不实者,则无资格!


或问:前五和第八识见分为现量,何以不可作为量果?答曰:前五和第八识见分,虽是现量,但以外缘故,不可作为量果。必须是内缘,方可为量果!


或问:第七识见分向内缘,何以不可为量果?答曰:第七识见分虽是内缘,却是非量,不可为量果!


或问:佛果中后得智(或名有分别智,此为生于根本智后边之智,故名后得智)见分,既是现量,又是内缘,何以不可作为量果?答曰:佛果中后得智见分,虽是现量,又是内缘,但内缘时,变影而缘,故不可为量果!


或问:佛果中根本智见分,既是现量、内缘,又是亲证真如,不变影而缘,何以不可作为量果?答曰:根本智见分是心用故,非是量果!


凡是量果:必须具备四义 1、现量 2、内缘 3、不变影 4、心体。


四、引证─密严经云:「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见种种差别。」


首句:内二分为第一性,升二分为第二性。谓众生心乃由二分合成。


二句:内亦二分,外亦二分。


三句:所取缠者,所缘相缚也。(谓于六尘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为境相所缚,而心不自在。)


能取缠者,能缘见缚也。(指三界诸见)


四句:由于见、相二缚故,见分通于现、比、非三量。


以上心识四分中,前相见二分是外用。后二分是内体。第一相分唯所缘,后三分通能缘和所缘,谓第二见分,但缘第一相分,通于三量。第三自证分能缘第二见分及第四证自证分。第四分唯缘第三分,不缘第二分,因第二分既为第三所证,第四设缘,亦无所益!第三和第四分,皆现量所摄。


如是四分,或摄为三,即第四摄入自证分故;或摄为二,即后三分俱是能缘性故,皆见分所摄,然而,此处言见者,不是单指见分,而是能缘之义;或摄为一,体无别故,唯是一心。若此四分与起信论之「三细」相配合,则:


证自证分─吾人本有之真觉妙明


自 证 分─业相(从真起妄,初动之相)


见  分─转相(依初动业相,转成能见之相)


相  分─现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


楞伽经偈言:「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此偈即证成一心之旨;然所谓一心,并非拨无八个心王、五十一心所,而别指一真如心,以为大总相法门也;但以四分,体无别故,名为一心。则知八个心王,五十一心所,随指一王一所,皆具四分,随其所有四分,体皆无别,惟是一心!是知一一王所,无非法界(界者性之义,诸法同一性故,名为法界)。又四分,体既无别,以体融用,用亦无别,故得说云:「翠竹黄花皆是般若」、「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亦可说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总之,依护法正义,心、心所,若细分析,一一皆是四分合成,具能缘和所缘,而无无穷之过。非即(开为四分)非离(合为一心),万法唯识之旨趣,由是而得成就。

 

(十六)


前几期在讨论诸识四分时,曾说第一相分,唯是所缘,后三分皆是能缘所摄,其中第二见分,但缘第一相分;第三自证分,能缘第二见分及第四证自证分;第四证自证分,唯缘第三自证分。现在要更进一步讨论:当诸识后三分缘虑之时,是正确抑是错谬?若是正思维,当然要让它继续发展!反之,若是错谬知见,则应立刻遏止它!吾人研究唯识学之方法,即是从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如何增加善良,正确的心理,以及降伏罪恶,错谬的心理做起!这样才算是个善学唯识者!否则名相自名相,道理自道理,与自家身心性命毫无关系,纵然熟读三藏教典,而且舌灿莲花,也如同说食数宝,徒然浪费时间而已!


唯识学在研究吾人心理活动之正确或错谬方面,有所谓「三量」的说法,三量即现量、比量与非量。量,就是思虑、度量的意思,譬如以尺量布,即可得其长短,名之为「量」;同理,以心量境,即可分辨其黑白邪正,因此亦称为「量」。在三量之中,现量和比量都是正确之度量,而非量则是错谬之度量。唯识学又说:在八识中,前五识和第八识都是现量,第六识通三量,第七识唯是非量。约如下表:


 

今略述唯识三量:


(甲)现量─具下列三义:


一、现在前境─能量之心、所量之境皆现在前,简别非过去、非未来。


二、真实不虚─逼附境体,得其实相。


三、亲证无谬─以正智(清净无染,正确无谬之智慧,),于色等境,离名言分别,种类分别等,直觉境体。具此三义之量知,谓之现量。此如眼识见屋解屋,或见月无圆缺,不作异解,乃至耳识于声,鼻识于香等,现前觉了,皆现量摄。


问:在能缘心中,属于现量者为何?


答:举有四类,即前五识之见分,第八识之见分,五俱意识,诸识之自证分及其证自证分。

 

(乙)比量─具下列三义:


一、不现在前─所量之境,不现在前。


二、借相推度─藉已知之境,推理量度未知之境。


三、解义无谬─契合事埋,有正智生。具此三义之量知,谓之比量。如远见烟,比知有火;又如藉天文知识,以及科学仪器,比知月球公转之轨道面与地球之轨道面约有五度九分之倾斜,皆比量摄。


问:在能缘心中,属于比量者为何?


答:惟禀正教人,第六识与正解等诸心所相应者有之。

 

(丙)非量─具下列三义

 
一、现非现境─所量之境,或现在前,或未现在前。


二、似现似比─1、似现,谓于现境,起别异解,如见麻绳,执以为蛇。见于旋火,执以为轮。


2、似比,谓妄兴「因」「喻」 ,过成「邪宗」者是。


例:


宗─心识非有。


因─以无色相可见故。


喻─如龟毛等。


以上三支,即是似比量(即是非量)。何以故?此「无色相可见」之因义,有过失故。诸电磁等,虽无色相可见,而是有故。因既不立,云何成量?


又例:


宗─有情决定有我。


因─有作受故。


喻─如机关、盆瓶等。


此上三支,亦是似比量(即是非量)。何以故?譬喻一支有过失故。机关器械,虽有所作,而无有我故;盆瓶等物,虽亦能受,亦无我故。因待喻成,喻既不成,故因不立,因既不立,云何成量?


问:在能缘心中,属于非量者为何?


答:第六识之一分及第七识!


由以上之研究,可得两点启示:


第一:第六识与第七识,多是非量。可知此二识乃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停,头出头没之罪魁祸首。故平素修持,当从第六识下手,借着第六识闻、思、修之功夫,来推动第七识向上,向善,向光明!净土宗念佛法门,即是借口念耳听洪名,来克制第六识妄想非量之胜异方便!


第二:三量之中,现量、比量都是正确的量知,非量则是错谬的量知。因此,吾人平素当依止现比二量,远离非量。这唯有从多阅读经论,多听闻正法,多亲近善友,才能办到。此外,在态度上,尤应注重谦虚、客观,不妄作聪明,不自以为是,庶可渐渐转染识成正智,向了生死之大道前进!

 

(十七)


唯识修观—三性观法


 

唯识义理,虽然无量无边,但总括来说,不出境、行、果三个阶段而已。所谓:明唯识境,修唯识行,证唯识果是也。境为所观之境,指上来所说之教理:如性识之别、八识四分、三量三境等。已知境界,即当起而修行,最后才能永灭诸障,证得菩提涅盘之果。有谓:修行如行路,若能认识环境(境),走上正路,则成佛路途虽远,只要步步踏实(行),终有成就之期(果)。反之,若不认识环境,盲修瞎练,误入歧途,则只有随波逐流,永远在生死海中浮沈而已!因此,修学佛法,境行果三字,不可不知。


关于唯识境,至上期为止,已说个大概,今当继续略说唯识行,所谓「唯识修观」。


一切佛法,说到修持上,千万法门,皆不离「观」之一字。虽说「止观」,其实只是一个「观」字,因为此二者系一件事,止者止息妄念,观者观照所修之法。如修净土法门,初下手时,要万缘放下(止),全神贯注,系念于阿弥陀佛上,口念耳听,自念自听(观),久久练习,妄想脱落,智慧即生。又初下手摄心一处,必十分作意,方能摄得,可见此中即有观,故说来说去,只有一个观字。修观方法,虽各宗不同,但其指归则一。如天台宗之空假中三观,华严宗之四无碍观及法界观,密宗有道场观、阿字观,禅宗之看话头也是观!净土宗念佛,即念即观,若妄想纷歧,散心念佛,则不得受用,必须口念耳听,如此念佛,则妄想无从起,如此即是观!因此修行莫要于修观!


今即简介唯识宗修观之法。又分二段,先说三性观法,次说五重唯识观。说三性观法前,须先简介五法。因三性观法,不离此五法故。五法者何?楞伽经,唯识论,将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


一、相─指森罗万象之事物,情与无情,何止千种形态,万种相状?形相虽各各不同,总名为相。


二、名─依彼种种相,假设种种名,以表显诠释之。广五蕴论云:「于诸法自性增语」谓之名。


三、分别─在万物之相和名上,思量之,识别之。如人闻「名」,则其物体之「相」,必浮于心,于是有所谓之大小、高低、美丑、是非、善恶等妄想出现,谓之分别。


四、正智─指无漏心心所,离虚妄分别,了前诸法,如幻如化。乃一种清净无染、正确无谬之智慧,谓之正智。


五、真如─由前正智而证得之不变不异之真如理体,谓之真如,理因智明,智因理发。


此中前二是所变境,第三是能变心,能变之心自缘所变之境,所谓「自变自缘」。以上三者皆属有漏法。


第四正智,是就所变境上,观其自性,离常离断,契于中道,属无漏法。


第五真如,是心境一如,湛然寂灭。非言谈所及,非思虑能到,唯有清净无染之正智,方能正确的与之契合。


已说五法,再说三性,以五法又可归为三性:


一、遍计所执性—遍计,就是周遍计度之意,指一般凡夫迷倒之妄心。所执性,指在迷心之前所妄现之我相法相。此当情现相,即叫遍计所执性。其实万法因缘生,何来真实之我、法?所谓之我、法,只是在迷心之前才有,并非真有。如在暗夜见麻绳,误以为蛇,蛇乃妄有,理上则无,是心外法,应遮遣之。


二、依他起性─「依」是随的意思。「他」指众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及增上缘。「起」即生起。谓世间一切诸法,都是仗因托缘而生起,绝无自然生或无因生者。世间诸法,既依缘而生,亦必是依缘而灭,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既是依缘生灭,则生非实生,灭亦非实灭,世间诸法,皆是如幻假有,无有实体。依他起性是心内法,吾人必须深信,并应时起观照。故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依唯识论言:依他起性有二种。一曰染分依他,即有漏因缘所生之法,亦即「有漏有为」是。一曰净分依他,即「无漏有为」诸法也(有为而通于无漏之法,即四谛法中之道谛也。)


三、圆成实性─此是依他起性之实体。易言之,此即一切诸法之本体,即前述五法中之真如。圆成实有圆满、成就、真实三种意义。「圆」是说真如遍于一切处。「成」是说真如不生不灭。「实」是说真如清净无垢,非是虚谬。


世间万法森罗,归纳起来不外上述这三性而已!


至于三性与五法相摄情形如何?曰:五法皆是依他起性,唯前三是有漏有为,故属染分依他。后二通无漏有为,故属净分依他。(正智是修德故,真如是二空所显真理故)。又前三虽是依他起,如幻假有,但是一切众生却执为实我实法,故亦属遍计所执性。而第四之正智,虽是依他起,以其称性故,复可名圆成实!第五之真如,是色心一切诸法之实性,乃正属圆成实!


由上述可知:三性观法之下手处即在观万法皆是依他起!一切凡夫,由于不懂依他起,必然现起种种遍计之妄相,并且被这种种遍计之妄相所困扰与束缚,因此长期的流转于生死苦海之中。反之,吾人若能于依他起之万法上,运用智慧,时时觉悟,一切法相皆是因缘所生,生即无生,灭亦无灭,不被假相所迷,即能远离遍计执之妄相,而证入圆成实之妙理,跳出生死轮回之漩涡,步入涅盘安乐之殿堂!


修此三性观法,自浅至深,有五重次第,称为「五重唯识观」,此义云何?下次再谈!

 

(十八)


五重唯识观


上期研究到唯识宗修观之法,说到唯识学者应当依唯识教理以观照自心,观照功久,则皇皇然,儆惕之心自生,如是不退不懈,观照之功,日深日醇,先如初生之月,渐渐光多闇少,以至于月轮圆满,光辉焕然,则性体显现!当知成佛者,无他,觉性圆明而已!而觉性之开,非仗揽教观心之力,其道无由!由此可见唯识修观之重要!


唯识修观之法,分二段说明,一曰「三性观法」,次曰「五重唯识观」。三性观法上期已简介过,今当续说五重唯识观,即修此三性观法,并非一时通观之,而是自浅至深,分为五重渐修之,兹先列表如后:


 


一、遣虚存实识


遣虚─「虚」指遍计所执之妄法。一切异生,无始以来于遍计所执之妄法(当情现相)起有执,故今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如龟毛、兔角,情有理无,都无体用,故应遮遣之!(此即以空观遣有执)。


存实─「实」指依他、圆成二性。一切异生,无始以来于依他、圆成起空执(不解依他、圆成故),故今观依他、圆成是二智境界(圆成是正智之境,依他是后智之境),体用非无、理有情无,故应存留之!(此即以有观遣空执)。


引证─先引识言证「存实」义─唯识心要卷七云:「须知识之为言,乃是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八识是识自相,故名为识;心所是识相应,故亦名识;相见是二所变,故亦名识;不相应行是三分位,故亦名识;无为是四实性,故亦名识。加是诸法,皆不离识,所以总立识名。」


后引唯言证「遣虚」义─唯识心要又云:「若夫唯之为言,乃是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等取心、心所、不相应、无为也。)」


唯识实验学云:「修观行人,跏趺或一切时,应如是观:一切有情,虽各有心,心所等,乃至不相应行,无量诸法,无非是识目相,或与识相应,或识所变,识之分位,识之实性,而皆不离乎识,以不离义,则分别心灭,是名即照而寂。又非无分别义,是名即寂而照,如是寂照等持,则唯识观成。」

 

二、舍滥留纯识


或问:「内境(相分也,非缘虑故)与识(后三分,缘虑性故),既并非虚,如何但言唯识,不言唯境?」


答曰:「识唯内有,境亦通外,恐滥外故,但言唯识。又,诸愚夫,迷执于境,起烦恼业,生死沉沦,不解观心,不勤求出离,哀愍彼故,但言唯识,令自观心,强观诸法无实,皆从识变,则能伏灭遍计执情,解脱生死!非谓内境,如外都无!」


以下正释观法名义:


舍滥─「滥」指相分,所缘之境也。今恐心内之境(相分),滥心外之境(遍计所执),故舍而不取。


留纯─「纯」指后三分,能缘之心也。心体既纯,故留说唯识。


厚严经云:「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谓第八心、第七意,余六识之所缘者,皆自心为境。佛言:有如是理故,我说一切有为、无为,皆唯有识,无余实心外境也。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遣教经云:「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此经既云制心,不云制境,故能证成唯心也。以上所引经皆属「舍滥留纯」之观法所摄。

 

三、摄末归本识


摄末─「末」指见相二分(相分在第二重时,已经舍弃,今在第三重时,被含摄者,只有见分,然就广义之本末相对言,末字仍可包括相分)。


归本─「本」指自体分。


只一识性,由熏习力,似有四分生起不同,克实论之,相见之末,何尝离于识体?故大佛顶经(即楞严经)云:「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相分),及与闻见(见分),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


成唯识论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则用不离体,体外无用。


解深密经云:「诸识所缘,唯识所现!」(诸识所缘镜,唯是内识之所显现!)以上所引经论,皆是「摄末归本」之观法所摄!

 

四、隐劣显胜识


隐劣──「劣」指心所。


显胜──「胜」指心王。


虽心王,心所之各自证分,变现见相二分,为能所缘,但心所仅为心王之伴属,心王是所依,如君,胜故。心所是能依,如臣,劣故。隐劣心所,显胜心王,故但言唯心,不言心所也。


无垢称云:「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经文中之心谓第八识;众生谓五阴和合之生命体,此依彼心而假建立。第八若是有漏杂染所摄,能依之五阴亦是杂染;第八若是无漏清净所摄,能依之五阴亦是清净。


成唯识论云:「谓染净法,以心为本,因心而生,依心住故,心受彼熏,持彼种故。」唯识心要释云:「因心而生,即是起义;依心住故,即是集义;所谓集起名心,故为染净诸法本也。心受彼熏,即所藏义;持彼种故,即能藏义。」以上所引经论文字,皆为证明隐劣显胜之义。

 

五、遣相证性识


留于第四重之八识心王有事理之别,事为相用,理为性体。故必须:


遣相──「相」指八识心王,是依他起之事相,遣而不取。


证性──「性」指事相之性体,为二空所显之圆成实,应求作证。


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此文中不取染净依他起性,唯说吾人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妄染。即是遣相证性之观法所摄!即:如是归于一心体时,即知一切如梦、如幻,无相可取!所作证者,但是废诠一实境界!此为唯识观之极致!


以上五重,自粗至细,自杂至纯,自有相至无相,自有分别至无分别,如老子云:「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是修行,乃可至剥尽枝叶,纯一直实。又五重之中,前四重为舍遣遍计所执性,而使归于依他起性之观法,故曰「相唯识」,为见道以前之修法。最后第五重为舍遣依他起性,而证得圆成实性之观法,故曰「性唯识」,为见道以后之修法。

 

(十九)


八识转四智四智成三身



上期简介唯识修观之法时,曾说到修观之下手处在观万法皆是依他起,即令我心洞明世间一切诸法,不过是因缘和合时,临时现起之幻相耳!实则生即无生,表面上虽是万象森罗,而其内里,却是全然子虚乌有!所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即佛开示行者,要从如梦、如幻等六种比喻中,去洞悉世间万法,无不是假的,一切皆空,毫无所得,以对治众生误认万法为真实的妄执!在中国亦有如戏之喻:谓各戏子装扮成种种角色,当锣鼓喧闹,粉墨登场时,邪、正、贤、愚、悲、欢、得、失,神情活现,一般凡夫,迷心对之,执以为实,或为之颜开,或为之泪下!然而,在有智慧者观之,则明知其为一出幻戏,是假非真,一旦锣鼓收声,风流云散时,即当下台,返我初服!此时彼等在戏台上种种作为,完全不由自主,不过为业力所牵,须了却之一段缘法而已,岂可当真!


唯识行者,若能时时处处,于一切诸法,皆能如是观察觉照,烦恼便可日渐减轻,智慧亦必随之日渐增益,遇境逢缘时,便可作主而不易为其所动,久而久之,便能不知不觉地,远离遍计执,引入圆成实,而证得无上之佛果矣!是以,唯识行者,修唯识观,从因至果,须历三大阿僧祇劫,共分五位:


一、资粮位─于地前,十住十行十回向之三十心,贮佛道资粮之位。


二、加行位─于三十心之终,将入见道(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修四寻思四如实观,得软、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之位。


三、通达位─于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之位。此位亦名见道位,因在此位最初见到真理故。


四、修习位─自初地之住心,至十地之出心(即等觉)间,为欲更断除其余之微细烦恼,及证得转依(谓菩提、涅盘之二果),复数数修习妙观之位,亦名修道位。


五、究竟位─究竟断惑证理之位,即是佛果。


以上唯识五位,开之则为三僧祇四十一位,略如下表:



前四位皆属因位,故有种种行法之开列,行者欲知其详,请参阅成唯识论第九、十两卷。至于第五位则属果位,觉行圆满,更无行相可言,故今仅赞说如来之三身四智等德。兹略说明之:


一、大圆镜智─即「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之略。(智。是别境慧心所,而与善十一,遍行五及别境四法,同时俱起,与第八净识相应。以上二十二法,智用增故,但以智名显)。此大圆镜智乃转有漏第八识聚所得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现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根身,此智能变现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圆镜智」。缘镜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因其为万善众德之本体,是一切有为,无为功德法之所依止,故名「法身」。(「身」即聚集之义,谓聚集诸法而成身也)。


二、平等性智─即「平等性智相应心品」之略(乃第七净识与遍行等二十一心所相应,而智用增故,但以智名显)。此平等性智,乃转有漏第七识聚所得者。反于有漏第七识之我见,而达于无我平等之理,于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悲之智,故名「平等性智」。因其能示现微妙净功德身,随十地诸大菩萨之所乐,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故名「报身」。


三、妙观察智─即「妙观察智相应心品」之略。此智乃转有漏第六识聚所得者,因此心品善能观察诸法之自相,共相,遍知一切众生之根机。故名「妙观察智」。因其能于大众会中,转自在法轮,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故名「化身」。


四、成所作智─即「成所作智相应心品」之略。此智乃转有漏前五识所得者,因此心品,为欲利乐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等一切有情,乃普于十方现种种变化三业。成就本愿力所应作之事,故名「成所作智」,因其能随顺机类,变作种种形相,在大众中,巧转法轮,断诸疑惑,故亦名「化身」。


顿悟入道要门论云:「问束四智成三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智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以上虽说四智三身,并无别佛,只是一佛所具!三身具足,四智圆满之佛果,即是究竟位,此即唯识行者之大目的,大归趣!


─全文完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百法明门论》讲解 下一篇中国唯识宗通史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