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人与人之间的关係 (六)
2009-09-08 12:02:04 来源:淨空法师专集网 作者: 【 】 浏览:2513次 评论:0

人与人之间的四种缘分


资源出处: 大乘无量寿经菁华(31)淨空法师


1993/8 讲于美国旧金山大觉莲社

 

三四、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父子兄弟,夫妇亲属」。「亲属」是家族。人与人之相聚是缘分,一生偶尔见一次面也是缘分,何况能在同一家庭,成为一家人,缘分就更深了。

   父子有四种缘。第一,「报恩」,过去生中有善缘、欢喜缘,这属于孝子贤孙,是来报恩的。第二,「报怨」,这是过去的冤家债主,我们常讲的败家子,小孩长大后,搞得家破人亡。第三,「讨债」,这要视父母欠的有多少,欠得少的,他几年就走了;欠得多的,父母要花许多钱财,供他念书,生活样样照顾周到,但小孩长大后突然就走了。第四,「还债」,这是儿女欠父母的,欠得多的,对父母生活会供养得很周到;欠得少的,照顾父母的生活不缺乏,但是没有孝敬心,对父母不尊重,只是在物质生活上照顾周到。有这四种缘,才会变成一家人。缘疏一点的就是亲戚、朋友,缘较接近的变成一家人。

   如果是恶缘,所谓「欠命偿命,欠钱还钱」,总得要报。但是透过后天的教育也能补偿,教育能教导他明白道理,纵然过去世有怨,怨能化解。所以,教育是帮助我们化恶缘成善缘,化世间恩爱之缘成法缘,这是最殊胜的。

   「当相敬爱」是做人的道理。儒家讲五伦、十义,义是义务,每一个人都具有十种不同的身分,你要尽到你的义务,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你在家庭,对父亲是儿子的身分,你要尽孝道;对儿子是父亲的身分,你对他要慈爱。所以,懂得伦理,明白道义,就是教育。

   教育是教导我们如何与人相处,知道人与人的关係,所以教育的功效就是维持家庭和睦兴旺、社会安定、国家强盛、世界和平。但现今已经没有这种功效了,今天的教育目标与古代恰好相反。

   「无相憎嫉」。「憎」是有怨恨心、嫉妒心。从家族再扩大,就是社会人群,对于一切众生都要敬爱,社会才和谐,世界才和平,我们才真正能够安居乐业。人不能离开社会单独存在,所以事事都要考量到整个社会的安全,决定不能憎恨嫉妒。我们遇到逆缘,不顺心的事情,要多想想,追究其根源,心自然就平了,烦恼就不会发作了。

   「有无相通」,在物质生活上,有多馀的要主动帮助需要的人,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世间每个人一生所修的不相同,因此福报不一样。福报大的人要照顾福报少的,大家就能相安。如果有福报的人为富不仁,只图自己的享受,不顾别人的疾苦,社会一定会有动乱。小的动乱是盗贼,大的则是整个社会的动乱。如果富有的人能照顾贫民,贫民生活能过得去,知道富人对他有恩惠,社会就会安定,人人都能过太平日子,所以「有无相通」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安定,我们的生活才能过得幸福;如果社会动乱,无论你有多大的福报、财富,都会过得很痛苦。

   我们从帮助自己的家亲眷属,慢慢推广到对一切大众。现在有许多年轻、真正有德行好学的人,我们要真正帮助他,替社会、国家、世界培养优秀的人才,为一切大众造福,功德无比殊胜。而自己的儿女、亲属将来长大了,自然有福报,所以眼光要看得深,看得远。

   「无得贪惜」。「惜」是吝惜,自己有的捨不得帮助别人。

   「言色常和」,「言」是言语,「色」是面色,说话温和,笑面迎人。佛陀教育对于这一点非常重视,所以佛门道场供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是代表「言色常和」。

  「莫相违戾」。「违戾」是意见不同,意见不同必然有纷争。我们观察许多国家、民族、政党,为什麽分裂?大家意见不相同,无法建立共识,谁都不肯服谁。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政治领袖,他们用什麽方法来领导大众建立共识?中国从汉武帝开始,用孔孟学说建立共识,这个作法确实使大家心服口服,于是一直到满清都遵守孔孟学说。此方法确实高明!今天大家都依自己的理论、主张,听从的人是少数,不听从的人是多数,所以很容易分裂。

   这一段开示教导我们,家族、宗亲应该如何相处,家庭如何能幸福和睦,这是我们一生幸福快乐的基础。人人遵守佛的教训,纵然有意见、有不平,都有分寸,不会越界限、常轨。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佛学十四讲讲记 下一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係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