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八十卷】(第六十卷 - 第 八十 卷)(四)
2018-07-19 11:09:01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7568次 评论:0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之四 起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譬如雪山具众药草良医诣彼悉能分别其诸捕猎放牧之人恒住彼山不见其药此亦如是以诸菩萨入智境界具自在力能见如来广大神变诸大弟子唯求自利不欲利他唯求自安不欲安他虽在林中不知不见。


第三愚对雪山喻雪山良药通喻幽邃难见德别喻亦喻佛境界所悲境故喻菩萨所住处悲救众生为所住故其捕猎等喻声闻无大悲救众生病亦是无如是境界故。


譬如地中有诸宝藏种种珍异悉皆充满有一丈夫聦慧明达善能分别一切伏藏其人复有大福德力能随所欲自在而取奉养父母赈恤亲属老病穷乏靡不均赡其无智慧无福德人虽亦至於宝藏之处不知不见不得其益此亦如是诸大菩萨有净智眼能入如来不可思议甚深境界能见佛神力能入诸法门能游三昧海能供养诸佛能以正法开悟众生能以四摄摄受众生诸大声闻不能得见如来神力亦不能见诸菩萨众。


第四伏藏难知喻藏则通喻秘密难知德别喻如来尊胜可宝重故喻菩萨所入三昧及观察嚬申勇猛供养如喻思之薄福喻声闻无如是威德故(喻菩萨下如喻思之者然合文自具若约喻者伏藏犹如三昧聪慧分别即是观察随欲而取即是嚬申有大福力即当勇猛奉养父母即供养也)。


譬如盲人至大宝洲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不能得见一切众宝以不见故不能采取不得受用此亦如是诸大弟子虽在林中亲近世尊不见如来自在神力亦不得见菩萨大会何以故无有菩萨无碍净眼不能次第悟入法界见於如来自在力故。


第五盲不见宝喻宝洲通喻逈绝难测德别喻如来妙行积行圆妙故喻菩萨受记成熟勇猛可知盲喻二乘无如是善根故(喻菩萨受记等者不能采取即无勇猛不得受用即无受记成就义也)。


譬如有人得清净眼名离垢光明一切闇色不能为障尔时彼人於夜闇中处在无量百千万亿人众之内或行或住或坐或卧彼诸人众形相威仪此明眼人莫不具见其明眼者威仪进退彼诸人众悉不能覩佛亦如是成就智眼清净无碍悉能明见一切世间其所示现神通变化大菩萨众所共围绕诸大弟子悉不能见。


第六净眼无障喻通喻智照难量德别喻如来威德菩萨法身已下五句不覩威仪喻二乘无如是自在故(喻菩萨法身下五句者即菩萨法身清净菩萨智身圆满愿身示现色身成就菩萨诸相具足释曰五句不出菩萨形相威仪故)。


譬如比丘在大众中入徧处定所谓地徧处定水徧处定火徧处定风徧处定青徧处定黄徧处定赤徧处定白徧处定天徧处定种种众生身徧处定一切语言音声徧处定一切所缘徧处定入此定者见其所缘其余大众悉不能见唯除有住此三昧者。


第七徧处定境喻通喻周徧难思德别喻如来净刹菩萨常光众色庄严菩萨放大光明网不见定境喻声闻无如是三昧故喻中言徧处者於一切处周徧观察无有间隙故名徧处(言遍处等者疏文有三初释名俱舍颂云遍处有十种八如净解脱後二净无色缘自地四蕴论云谓八自性皆是无贪为性若并助伴五蕴为性又云有余师说唯风遍处缘所触中风界为性言八者即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如今经辨依第四静虑缘欲可见色如净解脱後二如次空识二处若无色为其自性各缘自地四蕴为性应知此中修行者从诸解脱入诸胜处入此遍处以後後智胜前前故为修解脱但於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後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行相前四遍处谓观青等一一无边余如疏辨言胜处者胜处有八种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後四如第三谓前二解脱各分多少有四後四即青黄赤白能制伏心境缘处故名胜处)然喻伽智度俱舍等论皆说有十今有十二前八同彼彼中九名空徧处十名识徧处先观青等普徧次观青等为何所依知由地等次思所观由何广大知由於空次思能观知由依识前八依第四静虑观欲可见色後二依无色定瑜伽十二云何故徧处唯说色触二处建立由此二种共自他身徧有色界常相续故眼等根色唯属自身香味二尘不徧一切声尘有间是故不说无色界中空徧一切处识所行境亦徧一切故立此二(前八依第四下辨所依定已如上引四瑜伽十二下四明建立於中有二先问後由此二种下答问言色触者问意云何以十二处中唯依二处谓青黄赤白是色处地水火风是触处以坚湿煖动是所触故答中亦二先明立二之由此有三义次下当知後从眼等下明於十处不立遍处所以亦有三第次第对上一眼等根色唯属自身者对上通自他身二香味二尘不遍一切者对上遍有色界以二禅已上无鼻舌识故亦无香味二尘三声尘有间者对上常相续故声发即闻不发不闻故有间断言是故不说者通结上三节於十色处中不说八色处为遍处也)今以宗别合空识二为天徧处前论所拣皆容假想称性周徧加於三事十名种种众生身徧处者即前所拣眼等根色十一语言音声即前声尘十二一切所缘即六尘境则[(冰-水+〡)*ㄆ]前香味及法尘境例此天徧处言亦可通於诸天(例此下以论例经重释前天遍处谓上论所拣今皆取之例天遍亦可通所拣)。


如来所现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亦复如是菩萨具见声闻莫覩。


次如来所现下合文可知。


譬如有人以翳形药自涂其眼在於众会去来坐立无能见者而能悉覩众会中事应知如来亦复如是超过於世普见世间非诸声闻所能得见唯除趣向一切智境诸大菩萨。


第八妙药翳形喻通喻隐显超世德别喻如来住持喻菩萨起变化云德不覩者喻声闻无如是解脱故。


如人生已则有二天恒相随逐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见人人不见天应知如来亦复如是在诸菩萨大集会中现大神通诸大声闻悉不能见。


第九二天随人喻通喻微妙难坏德别喻如来严好菩萨身徧十方诸行圆满德不覩二天喻二乘无如是势力故亦喻无悲舍众生故。


譬如比丘得心自在入灭尽定六根作业皆悉不行一切语言不知不觉定力持故不般涅盘一切声闻亦复如是虽复住在逝多林中具足六根而不知不见不解不入如来自在菩萨众会诸所作事。


第十灭定不行喻唯喻声闻安住自乘证实际故亦总喻无德(第十灭定不行喻者然灭定之义六地已畧明今当更说萨婆多宗此定唯依有顶地起以下诸地皆名有想行相麤动难可止息此有顶地名为非想行相微细易可止息故唯有顶有灭[书-曰+皿]定俱舍颂云灭[书-曰+皿]定名体为净住有顶谓灭[书-曰+皿]定以二十二法为体谓修定前有二十一心所及心王故言二十一心所者谓大地十大善地十欣猒随一为灭定故有二十二法不相应行替处名为灭定随灭尔许心心所法为定体也若成实论第十六灭定品云问曰若此中意以泥洹为灭者是汝先言九次第定中灭定心心数灭是则相违答曰灭定有二一诸烦恼[书-曰+皿]二烦恼未[书-曰+皿]烦恼[书-曰+皿]者在解脱中烦恼未[书-曰+皿]在次第中一灭烦恼故名灭定二灭心心数法故名灭定灭烦恼是第八解脱亦名阿罗汉果若唯识第七云灭[书-曰+皿]定者谓有无学(即罗汉及独觉辟支)或有学(即三果身证阿那含)已伏惑障无所有贪(谓无所有已下诸贪灭)上贪不定(已上贪未灭也)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六识染污(染污第七)心心所灭(合上二识俱不行故)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谓有心定令身令心平等安怗和悦为安和今无心定由定前心力能令身心平等和悦如有心定故亦名定)由偏猒想受亦名灭彼定也(即加行心)显扬第一云灭[书-曰+皿]定者谓已离无所有处欲或入非非想处定或复上进入无想定或复上进由起暂息想作意前方便故止息所缘不恒行诸心心法及恒行一分诸心心法灭也余文可知)又上十喻从後逆次配前缺因後之十句谓一喻无法喜二喻不知菩萨如梦三喻不从如来加被之所生等如理思之其前十句但通为不见之因(又上十喻从後逆次配前阙因後之十句者疏但出三谓一鬼对恒河喻喻无法喜法喜为食故二梦游天宫喻喻不知菩萨如梦幻故此相甚显三愚对雪山喻喻不从如来加被之所生故其合经云以诸菩萨入智境界具自在力得见如来神变自在即如来加被之力其捕猎者即无加被也四伏藏难知喻喻本不发一切菩萨诸大愿力故谓无福力即阙大愿五盲不见宝喻喻不求超出世间不共菩提诸善根故无眼不见於宝即阙不共善根六净眼无障喻喻喻本不得诸菩萨眼所知境故此喻更显诸人不见喻於二乘不见净眼境故七遍处定境喻喻本不得严净佛刹神通智故青等遍净即净刹也八妙药翳形喻喻本不成就如来出世诸善根故翳形之药即出世善根九二天随人喻喻本不修习生一切智诸善根故二天见人即一切智人不见天故无此也十灭定不行喻喻本在生死流转之时不劝众生求於最胜大智眼故诸识不行岂当有眼故於六境都不见知是故十喻对前十因文相甚显令如理思其前十句但通为不见之因者即前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刹清净功德等别相不显逆顺配之俱不全似故通为不见之因欲显具於通别义故)。


何以故如来境界甚深广大难见难知难测难量超诸世间不可思议无能坏者非是一切二乘境界是故如来自在神力菩萨众会及逝多林普徧一切清净世界如是等事诸大声闻悉不知见非其噐故。


第三何以故下徵以结成文有十句结前十喻唯第七八为顺前合故有前却余皆如次(余皆如次者一如来境界甚深结鬼对恒河喻二广大结梦游天宫喻三难见结愚对雪山喻四难知结伏藏难知喻五难测结盲不见宝喻六难量结净眼无障喻七超诸世间结遍处定境喻八不可思议结妙药翳形喻九无能坏者结二天随人喻十非是一切二乘境界结灭定不行喻六根作业皆不行故其间文意极相顺故)上来法喻广显声闻不见闻等问般若经明声闻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若是其忍何以上文皆言无菩萨德耶又文殊巡行经中五百声闻闻而不信法华不轻亦令其闻何得此中不令闻耶答为显不共故故智论明般若有共不共指此不思议经不共二乘说故(问般若下二申难也引於三经而有二难一引大品难无现缘言若智若断者彼经具云须陁洹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斯陁含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阿那含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阿罗汉辟支佛皆别之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下结难可知又文殊巡行经下後引二经不令闻今此一经畧以义引耳若具引者名文殊师利巡行经以说文殊遍巡五百比丘房皆见寂定因以为名最後难舍利弗以显甚深般若问舍利弗言我时见汝独处一房结跏趺坐折伏其身汝为当坐禅耶不耶答云坐难云为当欲令未断者断故坐禅耶等因此广显性空无得之理时五百比丘从座而起於世尊前高声唱言从今已去更不须见文殊身不须闻其名字如是方处速应舍离所有文殊一切住处亦莫趣向所以者何文殊烦恼解脱一相说故等舍利弗令文殊为决了文殊言实无文殊而可得故若实无文殊可得者彼亦不可见等广为说法四百比丘漏尽得果一百更谤陷入地狱後还得道广如彼说故云五百比丘闻而不信意云何以此会不令其闻而不信耶法华不轻亦令其闻者於意同前即第六经常不轻品不轻遍礼四众云我不轻汝等汝等行菩萨道皆当作佛即宣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知见平等之理为令闻也众人或以焚木瓦石而打掷之复於千劫入阿鼻地狱受大苦恼从地狱出还遇常不轻教化即跋陁婆罗等菩萨既二经之中皆令其闻一时之谤後皆成益今何不尔答为显不共下第三会释於中五一显不共般若不共般若已如前引若凖天台意前以通教难於圆别今以圆别拣异於通)又大圣化仪其类不等或令闻不信以为远种如上所引或以威力令其出会如法华中五千拂席或令在会使其不闻即如今经然法华渐教之终将[(冰-水+〡)*ㄆ]败种故加令其去笃励在会使其信受此经顿教之始为显深胜留使不闻令诸後学修见闻种(又大圣化仪下第二化仪不同也於中有四一通上巡行法华之问或以威力下二拣外谤显彼经云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然法华下四会释二经此依化仪渐[去*页]二教通释经意法华是渐者化仪渐故先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故云渐也非法门为渐将[(冰-水+〡)*ㄆ]败种者义如前引谓二乘结断如根败士无利五欲如燋谷子不能生芽即昔教意今至法华三根声闻皆得记别不在此会亦为宣陈则燋谷生芽盲聋视听死屍再起寒灰重热而言将収者尚未广说先且斥之使在会者自欣多幸故云笃励是以经云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故彼疏中云繁柯既亡则贞干存焉广说之後方复収之故不在会亦合为说此经顿教之始者初成顿说故未有滞权不须引斥直彰不共显法轻思在会不开由无因种若修因种子何不闻故云令修见闻种也)又复大乘该於小乘则其智断皆是菩萨法忍小智不知大智故此云於有无谛作决定解不见不闻(又复大乘该於小乘下第三通局有殊也小乘犹如百川不摄大海大乘犹如大海必摄百川言小智不知大智者即庄子意彼云小智不测大智小年不测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乘萤光岂知日照)又若已开显即权为实渐故法华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若权实相对则如聋盲非其噐故其犹黎庶以对於王贵贱悬隔以王[(冰-水+〡)*ㄆ]人则率土之内莫非王人是以若约普[(冰-水+〡)*ㄆ]即一切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况於二乘无漏因果若校优劣则权教久行菩萨尚不信闻况於二乘二乘上首尚如聋盲况凡夫外道(又若以开显下第四开显有殊法华对昔以权覆实故今开显万行同归华严直显一实深玄须对权令知故如聋哑)既非其噐本不合列为显法胜大权菩萨示为聋盲是知聋盲於胜有力能显胜故胜劣相望力用交彻成大缘起方是深玄(既非其器下第五结成缘起即是华严圆教别来之意也)。


尔时毘卢遮那愿光明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汝等应观察佛道不思议於此逝多林示现神通力。


大文第六中时下偈颂赞德分既至咏德显所证故文中十方菩萨即为十段初二赞道场三昧等用余八通赞佛德今初东方总赞一会十颂分二初总余别。


善逝威神力所现无央数一切诸世间迷惑不能了法王深妙法无量难思议所现诸神通举世莫能测以了法无相是故名为佛而具相庄严称扬不可尽今於此林内示现大神力甚深无有边言辞莫能辨。


别中亦二前四叹佛於中初二叹内德一广二深次一叹内外无碍後一结成今用。


汝观大威德无量菩萨众十方诸国土而来见世尊所愿皆具足所行无障碍一切诸世间无能测量者一切诸缘觉及彼大声闻皆悉不能知菩萨行境界菩萨大智慧诸地悉究竟高建勇猛幢难摧难可动诸大名称士无量三昧力所现诸神变法界悉充满。


後五叹菩萨一总显云集二愿行深三超下位四智地高五定用广。


尔时不可坏精进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汝观诸佛子智慧功德藏究竟菩提行安隐诸世间其心本明达善入诸三昧智慧无边际境界不可量。


第二南方唯叹菩萨然既结归佛力亦为叹佛十颂分五初二令观内德於中初偈二严究竟後偈定智广深。


今此逝多林种种皆严饰菩萨众云集亲近如来住汝观无所着无量大众海十方来诣此坐宝莲华座。


次二示其集处。


无来亦无住无依无戏论离垢心无碍究竟於法界建立智慧幢坚固不动摇知无变化法而现变化事十方无量刹一切诸佛所同时悉往诣而亦不分身。


次三明寂用无碍初一偈半即寂後一偈半起用。


汝观释师子自在神通力能令菩萨众一切俱来集。


次一结归佛力。


一切诸佛法法界悉平等言说故不同此众咸通达诸佛常安住法界平等际演说差别法言辞无有尽。


後二结其德广同诸佛故。


尔时普胜无上威德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汝观无上士广大智圆满善达时非时为众演说法摧伏众外道一切诸异论普随众生心为现神通力正觉非有量亦复非无量若量若无量牟尼悉超越。


第三西方下唯叹佛德然虽通诸德随多显名今此叹智用应时德十颂分二初三法说一内德二外用三总结离言。


如日在虚空照临一切处佛智亦如是了达三世法譬如十五夜月轮无减缺如来亦复然白法悉圆满譬如空中日运行无暂已如来亦如是神变恒相续譬如十方刹於空无所碍世灯现变化於世亦复然譬如世间地群生之所依照世灯法轮为依亦如是譬如猛疾风所行无障碍佛法亦如是速徧於世间譬如大水轮世界所依住智慧轮亦尔三世佛所依。


後七喻显一喻前广大二喻圆满三四喻现通一长时二无碍五喻演法六喻摧邪七总喻前德诸佛同依。


尔时无碍胜藏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大宝山饶益诸含识佛山亦如是普益於世间譬如大海水澄净无垢浊见佛亦如是能除诸渴爱譬如须弥山出於大海中世间灯亦尔从於法海出如海具众宝求者皆满足无师智亦然见者悉开悟如来甚深智无量无有数是故神通力示现难思议。


第四北方十偈九喻叹三德深广於中二前五偈四喻喻内德一恩二断次三喻喻智前一高远次二深广。


譬如工幻师示现种种事佛智亦如是现诸自在力譬如如意宝能满一切欲最胜亦复然满诸清净愿譬如明净宝普照一切物佛智亦如是普照群生心譬如八面宝等鉴於诸方无碍灯亦然普照於法界譬如水清珠能清诸浊水见佛亦如是诸根悉清净。


後五喻大用一巧示二随欲三照机四合理五结益。


尔时化现法界愿月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帝青宝能青一切色见佛者亦然悉发菩提行。


第五东北方法界愿月王十颂叹普益众生德分四初偈总喻见无不益。


一一微尘内佛现神通力令无量无边菩萨皆清净甚深微妙力无边不可知菩萨之境界世间莫能测如来所现身清净相庄严普入於法界成就诸菩萨。


次三别明益菩萨初一净二障後二成妙力。


难思佛国土於中成正觉一切诸菩萨世主皆充满释迦无上尊於法悉自在示现神通力无边不可量菩萨种种行无量无有尽如来自在力为之悉示现佛子善修学甚深诸法界成就无碍智明了一切法善逝威神力为众转法轮神变普充满令世皆清净。


三有五颂明益周徧一成道徧二神通徧三示行徧四了法徧五转法徧。


如来智圆满境界亦清净譬如大龙王普济诸羣生。


四有一偈结益周普。


尔时法慧光焰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三世诸如来声闻大弟子悉不能知佛举足下足事去来现在世一切诸缘觉亦不知如来举足下足事况复诸凡夫结使所缠缚无明覆心识而能知导师。


第六东南方十颂叹大用难思德分三初三明凡小难思。


正觉无碍智超过语言道其量不可测孰有能知见譬如明月光无能测边际佛神通亦尔莫见其终尽一一诸方便念念所变化尽於无量劫思惟不能了思惟一切智不可思议法一一方便门边际不可得。


次四出难思之法。


若有於此法而兴广大愿彼於此境界知见不为难勇猛勤修习难思大法海其心无障碍入此方便门心意已调伏志愿亦宽广当获大菩提最胜之境界。


後三显能知之人。


尔时破一切魔军智幢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智身非是身无碍难思议设有思议者一切无能及。


第七西南方十颂叹智身难思德分四初一总显难思。


从不思议业起此清净身殊特妙庄严不着於三界。


次一举因显果。


光明照一切法界悉清净开佛菩提门出生众智慧譬如世间日普放慧光明远离诸尘垢灭除一切障普净三有处永绝生死流成就菩萨道出生无上觉示现无边色此色无依处所现虽无量一切不思议菩提一念顷能觉一切法云何欲测量如来智边际一念悉明达一切三世法故说佛智慧无尽无能坏。


次三别示难思之相於中三初三智照净障次一示现深广後二念智圆融。


智者应如是专思佛菩提此思难思议思之不可得菩提不可说超过语言路诸佛从此生是法难思议。


四有二颂结劝谓从不思议生佛智身令绝思议之念是思佛矣。


尔时愿智光明幢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若能善观察菩提无尽海则得离痴念决定受持法。


第八西北方十颂叹佛成就菩萨德分二初总标观成决定。


若得决定心则能修妙行禅寂自思虑永断诸疑惑其心不疲倦亦复无懈怠展转增进修究竟诸佛法信智已成就念念令增长常乐常观察无得无依法无量亿千劫所修功德行一切悉回向诸佛所求道虽在於生死而心无染着安住诸佛法常乐如来行世间之所有蕴界等诸法一切皆舍离专求佛功德凡夫婴妄惑於世常流转菩萨心无碍救之令解脱。


余九展转成益於中前七偈各一行。


菩萨行难称举世莫能思徧除一切苦普与羣生乐已获菩提智复愍诸羣生光明照世间度脱一切众。


後二总结深广。


尔时破一切障勇猛智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无量亿千劫佛名难可闻况复得亲近永断诸疑惑如来世间灯通达一切法普生三世福令众悉清净如来妙色身一切所钦叹亿劫常瞻仰其心无猒足若有诸佛子观佛妙色身必舍诸有着回向菩提道如来妙色身恒演广大音辩才无障碍开佛菩提门晓悟诸众生无量不思议令入智慧门授以菩提记如来出世间为世大福田普导诸含识令其集福行若有供养佛永除恶道畏消灭一切苦成就智慧身若见两足尊能发广大心是人恒值佛增长智慧力若见人中胜决意向菩提是人能自知必当成正觉。


第九下方菩萨叹佛难见闻德分二初一标名难闻近必断疑余别显益物之相於中初一生福益次二向菩提益次二成智益余四就人结益。


尔时法界差别愿智神通王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释迦无上尊具一切功德见者心清净回向大智慧如来大慈悲出现於世间普为诸羣生转无上法轮。


第十上方菩萨叹佛恩深重德分四初二总举佛德意在於恩。


如来无数劫勤苦为众生云何诸世间能报大师恩。


次一恩深难报。


宁於无量劫受诸恶道苦终不舍如来而求於出离宁代诸众生备受一切苦终不舍於佛而求得安乐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愿生善道暂时不闻佛宁生诸地狱一一无数劫终不远离佛而求出恶趣。


次四发荷恩之心。


何故愿久住一切诸恶道以得见如来增长智慧故若得见於佛除灭一切苦能入诸如来大智之境界若得见於佛舍离一切障长养无尽福成就菩提道如来能永断一切众生疑随其心所乐普皆令满足。


後四释成荷恩之意(大文第六偈颂分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第六十之四

 

音释


邃  (虽遂切深也)。  菌  (巨陨切地蕈也)。  蟪蛄  (蟪音惠蛄音孤蟪蛄虫名)。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八十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疏 【六十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