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二 诫信愿真切 (三)
2009-09-24 11:57:26 来源: 作者: 【 】 浏览:1859次 评论:0

丙、《诚具足信愿》

 

纵令恪修五戒十善,得人天身。然人间福乐,乃堕落之根本。天上 虽不比人间烦惑猛利,然天福一尽,决定下生。由宿福未尽,故享福。 由享福,故造业。既造业已,则堕落恶道,直在瞬息间耳。况有由天命 终,承宿世恶业已熟之力,直堕恶道者乎。故古德以修行之人,若无正 念修持净业,唯得人天福报者,名为第三世怨。法华经云,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知好歹者,当以急求出离,企得安隐, 为上计也。 (序一一)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 (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 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 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回。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确证。 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 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 铁案也。 (书一九)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 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 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 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古德云,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 坠。今善恶皆现,由无信愿,便不能奈恶业何矣。须知仗自力,则恶业 有一丝毫,便不能出离生死,况多乎哉。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 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此为训,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 净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业尽情空,证无生忍者,举世 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从事。则芸芸众生,永居苦海, 无由出离,皆此一言为之作俑也。而其人犹洋洋得意,以为吾言甚高。 而不知其为断佛慧命,疑误众生之狂言也。哀哉。(世间善业不出轮回, 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净土一法,须另具 只眼,不得以常途教义相例。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 不可得而见之矣。 (书一十)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 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 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决 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 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书一二一)


须知西方极乐世界,莫说凡夫不能到,即小乘圣人亦不能到。以彼 系大乘不思议境界故也。小圣回心向大即能到。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 修其馀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 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 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 (书一二二)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 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 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 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信愿行三,十要 中皆悉详示。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 最为精详。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此不备书。 (书一二 二)


欲生西方,最初须有真信切愿。若无真信切愿,纵有修行,不能与 佛感应道交,只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而已。若信愿具足,则 万不漏一。永明所谓万修万人去者,指信愿具足者言也。 (书一二五)


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 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 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 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 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 往生便难决定矣。 (书一二六)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 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但于平日有真切信愿,定于此 时蒙佛接引。若夫现证三昧,固已入于圣流,自身如影,刀兵水火,皆 不相碍。纵现遇灾,实无所苦。而茫茫世界,曾有几人哉。 (书一四十)


愿离娑婆,如狱囚之冀出牢狱。愿生极乐,如穷子之思归故乡。若 其未生净土以前,纵令授以人天王位,亦当视作堕落因缘,了无一念冀 慕之想。即来生转女为男,童真出家,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亦当视作 纡曲修途,了无一念希望之心。唯欲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既得往生,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位居不退,忍证无生。回视人天王 等,及出家为僧,不知净土,修馀法门,历劫辛勤,莫由解脱者,如萤 火之与杲日。蚁垤之与泰山矣。可胜悲哉,可胜悼哉。以故修净土人, 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若有丝毫求来生心,便 非真信切愿,便与弥陀誓愿间隔,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以此不可 思议殊胜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况享福之时,必造恶业。既造恶 业,难逃恶报。如置毒于醍醐之中,便能杀人。不善用心者,其过如是。 必须彻底斩断此等念头,庶净土全益,通身受用矣。 (书一五二)


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当求出路。毋使临终,悔之无及。 每忆经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信心难生。四者幸备,尤 当努力。如登宝山,要得摩尼。良以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生死不了, 难免堕落。故如来极劝众生,发真信心,及切愿心,持佛名号,求生净 土。当以供养三宝,守戒一生,一切所作,种种功德,不求来生人天福 报,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则与佛誓愿相契相合,感 应道交,定满所愿。如人堕海,有船来救,若肯上船,即登彼岸。求人 天福,不求往生,如不上船,难免沈溺。佛欲令汝超凡入圣,汝却愿得 有漏之福。福报一尽,永堕三途。如摩尼珠,用弹黄雀。所得者少,所 失者多。可不惜哉,宜警省焉。 (书一五九)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 定了生脱死。若不依念佛法门,且莫说未得佛教之真传者不能了,即得 亦不能了。何以故,以得真传,乃大彻大悟,非是实证。证则可了,悟 则未了。修馀法门,皆须断惑证真,方了生死。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 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 品位优胜。不但精粹纯笃之人,决定往生。即五逆十恶之流,临终能生 大惭愧,生大怖畏,志心念佛数声,随即命终者,亦得决定往生。以佛 慈广大,专以度生为事。一念回光,即蒙摄受。所谓仗佛慈力,带业往 生也。末世众生,不依净土,修馀法门。但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 之因缘而已。以无力断惑,则生死根尚在,何能不发生死之苗芽乎哉。 (书二十八)


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 以故,以志心念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 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 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书二四八)


约通途教道,在凡夫地,欲了生死,大非易事。若约信愿念佛求生 净土之特别法门,则即于现生,悉得了脱。果具真信切愿,万中决不漏 一。末世众生,唯此一法,堪为恃怙。以故法运愈晚,此法愈当机,善 知识提倡愈切。而真实修持,得遂往生之证验,时或见之。 (杂箸十六)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 往生。无信愿,即到能所两忘,根尘回脱之地步,亦难往生。以真证到 能所两忘,根尘回脱之实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则不必论。若但有工夫 见此理,尚未实证,若无信愿,亦难往生。禅家说净土,仍归于禅宗, 去信愿说,果能依之而做,亦可开悟。而未断惑业,欲了生死,则梦也 梦不著。以凡夫往生,由信愿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今既不 生信愿,又将佛及土一一说归自心,何由感佛。感应不符,则生自生, 佛自佛,以横超法,作竖出用,其得益浅而受损深,不可不知。得益者, 依彼所说,亦能开悟。受损者,既去信愿,则无由仗佛慈力。吾故曰, 真修净土人,用不得禅家开示,以法门宗旨不同故。 (书二五十)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 赞净土超胜 下一篇三 示修持方法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