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二十六)
2011-06-28 10:41:15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佛光禅师 【 】 浏览:11208次 评论:0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二十六讲


我们接着昨天的七种义讲,自性七种义是讲的我们心性的七种特性。比如C居士你的正名叫CJL,你这一个名字有很多种意义,这个名字代表的性质和作用有好多种,在不同的境界里有不同的形象作用。还有它内在的实质性的作用,比如你自己的身心感受。自性包括形象和内在的,外在的我们都知道,比如C居士,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它内在的是你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给别人心里的感受和你自己的感受,都是内在的。好比说你的亲人想起来你,他觉得那种感受是种安慰,或者恨你,或者爱你,就是那爱恨交加的感觉,那你自己呢?别人在议论你的时候,你会产生的感受是谁带给你的?就是你的名字带给你的,这是我们的心性,咱们用这个比方告诉你。


为什么称七种义?我们的心性实际上就是这七种现象,包括现象和内在的本质它有这几种形式。你看CJL这个名字,你小的时候是一段意义,它包含的意义不同,你长大了以后以及到你离开这个世界以后,它都有它的意义,这就是它的汇集性,咱们昨天讲到它的汇集性的所在,它把它的所有的意义都汇集起来集和的作用。你最后离开人世多少年以后人对你的缅怀,也是这个意思,也是这个作用发生的。但名字并没有实际的什么含义,它的作用是以它而发生的如幻的缘起,众缘和合有你这么一个人,代表这个名字,出现了各种行为,各种因缘,最后发生各种作用,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要清楚这个概念。


昨天网上有个问题问得挺好,他问佛法的目的到底是干什么?我告诉他一句,佛法实际上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一个过程,你认识自己身心世界跟这个宇宙人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天天奔命似的活着,你并不了解自己到底究竟是何去何从,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给你,所以我们就叫迷茫的众生。虽说我们不清楚但是我们生命实质那种体制是一直在运行的,并没有说一天一时的不去运行了,没有。真真实实的在每天里作用,你不认识它,不能说它就不存在。


我们光注意眼前的感受,你就觉得这个感受是真实的,误以为真你就觉得这么点东西就代表你的全部生命了,不是的,那是自欺欺人。没有智慧,你不肯承认现实,你只能去做轮回的因,没有办法。我们为什么用这个时间段辛苦的状态来学习,实际不辛苦,你在了解清楚以后,你就不辛苦了。你知道怎么去把你的身心世界依理而行,依智起观,不然的话,我们不知道如何叫依理依智啊。


我们天天说人要理智,但实际上我们碰到任何境界都是依感觉而不是依理智,都是感觉第一的,你的感觉就来自于我们最浮浅的对身心世界的一种认识和观点,那不是我们这个生命的实际意义,所以我们用这段时间学习这段经典的教义,意义就在于此。所以我们要知道自性有七种义,首先第一个“集自性”,汇集义。


第二个“性自性”有生发义,有个主动性和生发性存在。它虽说无形象你不是死的,我们的心灵世界空间它摸不着的,你的心你能摸得着吗?但是一时一刻都不会停止的。所以你根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哪怕你的身体不动唤儿了,晚上我们睡觉了我们心灵的力量还在运动,你不能忽视这个,这是实际的生命意义。这种生发义为什么叫“不生”呢?因为它一直在动,生命力是充满的,最后成佛叫无量光寿嘛。


生命的原始能源摄取,就是咱说这一念,咱让它停止歇会儿吧,你能摁得住吗?你再累它还在动,你说你累得都不愿喘气了,它还在动,为什么?因为你还知道你在累得吼吼的,没有一时一刻的停止。这个生发性的作用是从来不停的,为什么称为无生呀,因为它不需要再生了,它就是那样,这叫“性自性”。


“相自性”是不但产生你所认识不到的作用,我们讲话看不到的作用,它还有个具足一切现象概念意义存在,它有这么一个摄受性,可以把所有的形象意识全部给你总结得一丝一毫不待差的。你对你自己的感觉分析得很清楚,你想吧,什么最复杂?世上最复杂的计算机运算程序也不如人的大脑闪念之间那个运算程序快而且精准。那个精确程度绝对不是这个世上任何东西能比的,这就是它那种相自性的体现。它对所有现象的概括和融摄能力,绝对超过任何硬盘储存程序的东西。


你去想吧,咱不说前生前世,你要有智慧证得本自圆通的话这个能力叫漏尽通,还叫宿命通,何为宿命通?无始以来生生世世、世世生生所有的事你全部都能想得起来,而且丝毫不差,你说储存量有多大吧。这就叫“相自性”,这是得解脱的人,不解脱的呢?你这一生以来这几十年的经历感受,你哪个能忘记的了?但是你也没有说感觉脑袋炸掉、崩掉了,这就是它的相自性。


它就是这么微妙,我们昨天晚上讲《楞严经》不是说嘛,我们不要有个误区,认为这个佛一定要是个什么样的形态,我们否定了这个意义,我们通过某一种行为获得某一种感觉,误以为那个感觉是佛,错。我们昨天给你否定了,那是虚妄的,按照《楞伽经》佛开示的观点,那属于相跟识的作用,就是根识的作用属于相分,并不是自性的真实作用。


什么是自性?能够发生这些的,能够去承载这些的那个东西,那个是真实的,就是说伴随它衍生,成住坏空、生住易灭的那个作用从来没有灭过。我们一生过来了,我们多少的感受,好坏得失、起起伏伏,但始终你有一个很清晰的那种感受从来没有掉失过,那就是我们清净本来的一个影像,就是我们本来的心相,你只要看见它就看见它了。我们舍去相,由相而去观它,然后依它而住这称为信心住,所谓住地位。按照分位来说叫做信心住,何为信心住?你这种信念开始了,什么信念?你绝对开始相信和认识这个生命的实体状况的话,这就是我们要知道心发生。


第四个叫“大种自性”,何为种?种是蕴藏力量,相是什么?融摄归纳。种是使力量蕴藏发挥可以显可以不显的称为种性。像各种植物种子,最有意思的是莲子,莲子经过一千年以后还可以再去生根发芽,这一千年当中可以不用生根发芽,这叫种性。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的心念里头有一种力量,比如你很早的时候跟某一个人结了一种善缘或者很不好的恶缘,这个事情就偃旗息鼓了,过去了事态平息了,若干年以后你见到他了,如果是善缘的话,“哎呀,某某某呀,你怎么这么好啊”还忆往昔当年种种事嘞,那你那些感受从哪来?种性发生。


这是我们从一个小事情是这么观察,那我们从大的生死宇宙轮回呢?也是如此一样的道理。我们对生的概念,什么叫生?也是一种种性,我们无始以来认为生就是要喘气,就是要怎么样感觉,那就叫生。我们觉着人就应该有喜怒忧伤哀思悲,人总说人要没有这些还叫人吗?一种世俗的观点就是认为,你这一辈子生下来也不吃点好的,也不喝点好的,你这辈子算白活了,他为什么这么想?他这个想法从哪来?种性里头发生。


种性从哪来?宿世的习气,不知道哪辈子是个比较贫苦家的人。今生不管他贫富,有很多富贵的人,也非常沉溺于享受,无论是财色名食睡,他非常执著,没有一天能够抛开这些东西,为什么?他也不知道从哪来的力量就要一个劲儿一直往里头钻,这就是种性。难道说他没有吗,他有啊,按说人应该有个习惯,你有的东西就不会在乎,我们有了就觉着无所谓了。


你是一个男孩子,为什么你偏要找女孩子去?因为你知道你是男孩子,有这个认识了,这是最能说明一个问题的。我们一旦有正所谓知足,这是我们识心性的一个特性。但是我们的自性有个大种性存在,宿世以来的种性就要发生,很多人奇奇怪怪的变态行为,不是说他自己愿意的,他也知道那样不好,这就是他过去宿世的种性遇缘就生,这叫自性的病态的状态。


你不了解的话,我们有时候觉得很奇怪呀,奇怪什么,实际那都是正常的,他不能制约它,不能驾驭它的作用。那你会制约会驾驭了会怎么样呢?你认识它才能制约它驾驭它规范它。你看到自性那么不可思议,实际上佛在《楞严经》给我们开示的一句窍诀我们谁也不注意它,佛早就说那句窍诀了,怎么就启发自性了?怎么让你自性发挥力量呢?佛明确告诉我们叫什么?自性怎么表现形象?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什么叫众生心?就是认识,我们的观点一定要符合理性,你符合身边的道理它就会显什么样的状况,这叫众生心。所知量是什么?你有多大的心量,多大认识的力度和广度,那就是所知量。这两个条件决定了你那个自性就发生作用。


这个道理这个世上有证明,你说希特勒就一定做得对吗?他符合什么道义人性吗?不符合,但是他做成啦,你不能否认呐。你说斯大林就做对了吗?成吉思汗就真的有什么人性和道义吗?那简直是个屠夫。我们说这意思不是叫我们^造**去,你懂这个心性的功用,虽说他们做成了,但是他是依着一种业力种性发生的。种性就是我们的所知量和认识,众生心和所知量综合表现出来就是种性。


你有多大心就有多大力量,这个心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认识,你认识到什么样子,你就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各行各业都有专业人才?为什么称为专?因为他意识思想的范围就是有限的。建议你们都别胡思乱想,你记住,你只要顺应种性就必然有生有灭,你是业力种性的时候,业力就是善恶无记忆,你顺应种性你就有生有灭,你只有顺应理性它是有生无灭。啥叫有生有灭?再好的也要完蛋,哪怕你周天子能打下八百年的天下,还是要完蛋,如果你要是说我就愿意那样,那我也没办法,我也不管你了,随你便。


你要知道你没有拣择清楚你旧有的那些种性的时候,你没办法制衡,因为过去宿世以来善恶都存在,所以佛告诉我们,你想发挥心性先得空心呐,想把心性的功能运用起来先得空心,以前所有的都要摒弃,不然的话,你觉得你这个种性在发生时候挺厉害,不可一世,别的也会成熟啊。


这道理很清楚,前几年CQB也是风光得很感觉不错,但是他别的种性也同样成熟了,什么种性?危险的感觉就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他想到吗?他想不到,他想得到顺利的时候后边有那么多不顺吗?这个是同时的。所以你想真正的达到圆满人生的时候,你必须先空心,就是先把你的所有的身识呀种性啊全部一遍儿呆着去。那时候你那个心能才会圆满发挥出来,那时候你叫智人,智慧的太阳升起来了。是你自己心灵的太阳升起来了,这是真实的,这叫“大种自性”。


“因自性、缘自性”这两个要合起来理解,因是开始、想法。我们任何的想法没有任何的条件的,我们所有的想法你说有什么某一种特定的环境给你吗?没有。我们谋生的一种毅力和念力并不是来自于某一种条件,就是一种无想法的所谓的自然生成,它本身就具足那些东西,这叫因自性。


缘自性是什么?有想法就有条件生成,当你没这个想法的时候条件就消亡了,为什么?两个人在一起过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为什么?因为他们那个想法存在,但是一旦因自性改变了,心因改变了,咱们讲话认识改变了,立即你就觉得缘就要消失。尤其小年轻的在一起谈对象动不动就说个性不合,


要不就是没缘了。人家志公禅师说那句话“有缘无缘全凭一念之想”,一念想就有缘,一念不想就没缘。心因不断缘法就要生成,凡夫是没有办法摆脱的。


生死也是这样,一念贪生一念想,就说我要去干什么,好,你必定有一个缘生起来。我今天还想活,这一念想“我还想活下去”,你肯定就要想办法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高兴了你就乐,不高兴你就愁,这都是一念生缘。当你一念住于寂灭的时候呢?不再生缘了,生灭心没了,生灭寂灭了,生灭这个心(这个念力)不再动换了,寂灭就现前了,你突然感觉生和死都是一样的。没有生死的区别和界限,这是真实的。


我们看不到一念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就发现不了因自性和缘自性的运行轨迹和法则,所以你也没有办法用你这一念的伟大的力量去把因缘组合好。由此再推论一步,因自性和缘自性完全是一念在组合,你能把这个驾驭好,那你的因缘就聚合好了。把这一念驾驭好的话,生死一切都解脱了,练的就是这么个东西。好练吗?真好练,不好练吗?还真不好练,你用心了就好练,啥叫用心?用观念来制约它,用理智来制约。用理想来制约它,那你的一念绝对听话绝对服服帖帖的,所以我们要思维空性理,思维法不可得。


不是没事干,你得给它找事干,禅宗宗门里有一句话形容念,你怎么用这个念呢?蚊子叮铁牛。蚊子就是我们的一念,你看你的一念,一想某一件事很有意思时候越想越有意思想进去了,那就坏了,你就想进去了。铁牛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空性心体(理性)。空性啊怎么叮也叮不进去呀,那个空性到底是什么?说什么都不是,但是它又存在,叮它。蚊子叮铁牛,最后这个念就不动了,就定那了。这个念有一个习惯,它叮住了就不放。等到你的念死了,念不再动换了,那你就成佛了。这就叫长街驾白牛了,《法华经》讲的长街驾白牛任你自在。


“成自性”成办一切的力量,光有因有缘不行,还有能承办,它还有自然成办的力量,有生成果报那种力量。有因有缘但不一定有果,还有一个自发性的现实性,它能把这个东西给你表现出来。从大的共业讲,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空间都是众生的共业所感,就是众生的因缘组合而成,你所看到的矿藏宝贝那全是众生的业力。


这道理很清楚,你知道这些道理了,你就有办法去改造自己了。我们顺应人家这个道就好使,顺应你这个道就不好使,费劲不讨好。人家这个道给咱讲得很清楚,无论是从哪方面是最好的,如果你愿意有那种菩萨倒驾慈航的心,愿意去代众生受苦,你得代表啊。什么叫代众生受苦?你是作为人家众生的代表,你愿意受那个苦,没人拦你。众生就是苦的嘛,那叫代众生受苦,因为你愿意嘛。就像妇女明明知道生孩子很痛苦很麻烦,她愿意,谁能代得了她?


什么叫众生?众缘和合发生的现象就叫众生,我们清楚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这个成自性是无论是善恶都成噢。那你说佛能不能成啊?实际上人家不用成就是佛,成自性了还成啥佛?是成就报化之身,法身本自具足成什么呀。报化之身就是我们与接触缘所产生的综合印象,叫报身,圆满报身。化身是什么?是你自己发生各种境界当中的应用,那就叫化身。


我们简单的把七种自性介绍了一下,再看下面一段。


“复次,大慧,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心所行、智所行、二见所行、超二见所行、超子地所行、如来所行、如来自证圣智所行。


“复次,大慧,有七种第一义”,我们以前只听说过第一义,听师父在《法华经》里说的解第一义。何为第一义?就是绝对的理性。何为第一?就是除了它没别的了。说白了你不信它的你就是众生,你不对这个道理生信那你就是众生,你就是娑婆世界的凡夫,轮回的众生,可怜悯者。你能够信第一义、解第一义、证第一义、行第一义,信解行证,你就是佛菩萨,就是罗汉圣贤。


什么叫第一?这就是绝对的,没有比这个再清楚的了。我们以前只知道有第一义,但不知道具体的,佛告诉我们有七种第一义。换句话说这个绝对的道理可以有七种现象表现出来,“所谓心所行、智所行”。


“所谓心所行、智所行”难道心、智还不一样吗?哎,对了,这就细微到这种程度。智是什么?智是力量,是由心而发生的行为产生的力量就叫智。心是什么?基础牢靠的体性和观念,基础的体性称为心。


第一种第一义“心所行”,为什么称为心所?观念的发生有无量义,我们有无量义种观念,这无量义种观念以空性的体为绝对的标准。我们有善的心、有智慧的心、有不符合理性的心、有无明心、有解脱心,一旦有心发生的时候,你的体性就会发生作用。就开始发生作用,正所谓因缘聚会,刚才前面讲的因缘生成。因缘发生成办的力量,成自性发生的。因为成自性有生发性、有生成义、有成就义,成就这种功用,所以就会显现智慧的行为。智慧是什么?依心念和理性综合一下发生力量,它也有种种的所对境,心有多少种智行就有多少种。


心有多少种?无量义种,这是从究竟说。从狭义说,法相唯识说我们有五十三种心所,就是我们五十三种感受和观念,《百法明门论》里有这么提到。这个要是讲起来就太玄之又玄了,凭我们这种功力还不够,知道一下就行。心所就是你的念头对应的感觉,我简单提几种你就知道,五十三心所里头有吊举呀昏沉啊,什么叫吊举?经常好忘事,丢三落四那感觉,不在意漫不经心。昏沉我们都知道,昏沉时候好像是意识不作用,实际上也还在作用,那个心还在作用,你很知道你昏沉,你自己还说呐“我咋睡着了呢?”,这叫心所行。


心所行,心有一个所对境的时候它自然发生的。本身自性就有发生性,它自然会有一个形象发生。


“智所行”,心根据理性,依理性而发生,它那个力量就称为智。一说这个人很聪明,为什么聪明呢?因为他的心念力跟想法表现出来,人家都说他聪明,是这么个意思我们简单知道一下就行。


“二见所行”,见就是我们的观念、观点,这个观点源自于你自己的认识、知见。跟心还不一样,心是原始的成分占的大多数,什么叫原始?我们一开始的出发点,我们诞生到这个世上只是为了求生,这是个原始的基础,我们称为心,就是人心。什么叫见所行?我们依这个心而去产生的种种认识和分别。我们依这种基础产生什么?我们要好好的活着,我们要活得像个人样,这种认识就是见、分别。你有这种认识了然后就开始奋斗了。本来旧有的空间你就打破了,我们肯定都不是原来家里头的感觉,为什么?因为见的分别。见所行,因为你有见作为所对境,你就有一个行为发生、行际发生、形象发生,这叫见所行。这是第一义,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为什么,你就是分别知见所成,这叫见所行。


“超二见所行”,这个就有意思了,啥叫超二见所行?是非见,如果你能超出是非分别这种感受,这叫超二见所行,你所行之地就不一样了,超越所行,所行之地就会成为你远离一切烦恼这些现象,这个认识要清楚。


“超子地所行”,何为子地?子是衍生出来的一个意思,我们要超越一切心性义,我们看不到衍生的过程,不会在乎衍生后的感受,但是你那个东西不是不存在,要存在的,是真的,它有这么个意义。你想我们每天做完的事,你不要觉着做完就完了,做完了还有个后期效应,那是真的。我们做事情一般的习惯就是我只管做完了,好像我的感受有了那一部分就好了,没有意识到后期效应会怎么样,不管它。这也正是应了那句话就是“菩萨畏因”。菩萨懂这个道理,所以他做任何事这些全部都考虑得到,他能观察得到,他也许前边所谓的现象的经过不会比我们好,但是他后效应那个力量非常大,所以一定要“超子地所行”。


子是衍生意,那你说你怎么知道?就那一会儿就知道,刚才我翻了翻书,第一眼翻我还不知道,第二眼我就知道了,而且绝对正确,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次第而说,第一义是讲的什么?他要从众生的心性含有第一义,你不要以为众生没有第一义,从众生界一直到佛,是次第增进的,这个正好是告诉你菩萨那种心性第一义,就是第一义在菩萨境界里是个什么样的表现?是这么个“超子地所行”。


“如来所行”,就是绝对的理性、理体、理相,以那个为所对境而发生的现象,前面几个所行就是告诉你依什么为所对境而发生的现行那称为所行。你依某一种感受也好,观念也好,众生是依感受,诸佛菩萨是依理性,佛依什么?佛依自性,也不叫依自性,咱们姑且叫做依自性。


《心经》里说的最明白,因为心经是观音菩萨所讲,《心经》最后告诉你,“是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告诉你菩提萨埵,因为菩萨就是这样。那佛呢?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直接就是人家依理就成正觉,人家没有究竟涅槃。菩萨还有个涅槃义就是衍生义还在,就是我们还有一丝解脱的感受。


你思维解脱理就有解脱的感受,你觉得感受是真的,这一点也就能分别清楚,听着啊,这是关键的一句。我们在想一个理产生的感受,我们一下就进到感受里头了,实际上这已经在众生界当中了,实际上自性了无痕迹,为什么你不见自性?因为你总在受想行识当中思维,色受想行识当中分别。


我们思维理性而并不感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心经》上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金刚经》最准确告诉我们什么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叫一切相?就是告诉你自己的所有的观念和感受,你要超越它而行如来所行,这是如来,就是绝对的理性和理体,依它为所对境而发生的现行,就超越一切感受而不住它,这是离一切相的本来。


一切就是我们心意识念力,在世间有为法缘起性当中,那种衍生的力量,我们要知道如来所行是这意思。如来所行,这只是理性观念的一个体现。证受量的体现是什么?如来自证胜智所行,这是它的正受量,你见如来境界并不等于你证到如来境界。菩萨都见到如来境界了,地藏菩萨早已进入萨婆若海,这是如来自证圣智所行,何为自证?自觉自性当中发生的力量,叫自证圣智。自性真实的功用就是自证圣智。


这是第一义的七种相性形象的感受,咱们从这个解说形象去感受认识它。我们再看下一段。


“大慧,此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法自性第一义心。


这是三世诸佛,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这个一切就是给你说所有的佛哟,是所有的佛“应正等觉”能够相应在正等觉跟自性完全相应融合,是依这个法成就的。依我们上述所讲的道理成就的。“应正等觉法自性第一义”依这个理性而发生的缘起自发性的作用,这是第一义。为什么叫第一义?究竟。就是刚才我说的,你顺应它就成了,你不顺应就不成,就这么简单。你想成佛解脱就得思维空性,空性是什么?就是无得无失,这就是空性,把意识心空掉。


什么叫空?就是不在乎它,那你说“我真的在乎”,那你就轮回,这个没有商量,亲爷俩都没得商量。善星比丘跟释迦牟尼佛亲爷俩怎么着?那也没得商量,他不顺应这个法性就不能成,就这么简单。我们顺应他法,我们就获得证悟解脱成就了,这叫佛法平等性,真正的叫平等,这叫第一义。


你能开言解,把我这个话听懂,义解听懂了,上三品往生肯定就有你的份了。上品上生是什么?解第一义,讽诵大乘,这是《观无量寿经》讲的,你可以查经典去,你具足这个因就有那个缘就可以上品上生。出家,广做佛事,你绝对上品上生。

 

我们肯定是上品上生,你俩我不知道,这个一定是出家的。你把我的意思能理解了,真实的义你不一定清楚但是我说的话你能听明白,你就可以上品上生,出家人呐,在家人不算。但是(在家人)你上三品肯定有门,你只要能够受一天八关戒等于出家一天,也算是你出家,你跟着我混大做佛事,你上三品肯定有了,绝对不会说下几品往生,那个太慢了。因为我宣讲的是大乘了义一切佛心,为啥我们敢吹牛,我们能知道佛的心呐,不仅知道而且我们在感受、在体会,去把它完全地变成自己的感觉才行。通过艰苦的努力,虽然很艰苦但是这个艰苦是有限的,轮回是无限的,那也叫无量光,那叫无量黑光,那个不好玩。


以此心成就如来世间、出世间最上法。以圣慧眼,入自共相种种安立;其所安立,不与外道恶见共。


佛说的很明白,你能依仗这个认识“以此心”,我刚才吹牛吹了几句,你有这种认识就行。你有这种认识了就已经成就世出世间最上法了,换句话说啥好的都给你占完了,这是如来口说加持的。真的若非往昔修福慧,何以今朝闻此言?你听到如果能够心开意解,什么叫心开意解?我们认识打开了,我们接受这个观点,意思明白了,这叫心开意解。你就能“以此心”用这种认识你就可以成办世、出世法,福报最大。因为你的理性认识,你全部的基础全部明白,你说什么能障碍你?世间亨通啊。


“最上法”就是没有比这个再好的缘起法则,法则是你操控的,但是你只要有一丝一毫的那种所谓的自我知见起不来,完全是佛法的理性,


“以圣慧眼”为什么加个“圣”?慧眼是菩萨具有的眼识光,加个“圣”,超越一切菩萨解脱的叫圣慧眼。


“入自共相种种安立”进入到自我的和共同的境界里头,“安立”能够安住,立相,立起种种的所谓佛法的事相,比如极乐世界呀弥勒净土啊,种种方便解脱的道场都是这么做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超度人,一念之间就可以超度他?他真的解脱,因为我们解了第一义了。以前我讲的《金刚经》你们听过,我不止一次告诉过你,第一义我解得。


解了第一义就有这样的力量和功德,这是佛的精华,不是我们吹牛吹出来的,而且我们行持了。我们懂得在行持,所以这个力量自然就显发出来了,你从这个理性去观,肯定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顺理成章。


“其所安立,不与外道恶见共”我们所安立的境界绝对与外道和邪见、恶见的人不一样,包括许多现在“所谓”佛教界的东西。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楞伽经概说 下一篇大乘入楞伽经.白话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