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沙门释成观法师撰注
佛语谛实决定不虚——金刚法宝赞
目次
《楞伽经义贯》第三版序言
初版自序
谢启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第三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卷.. |
更新:2011-06-28 / 点击:8094 【查阅全文】 |
楞伽经概说 |
选自《觉有情》法印寺文教中心发行
一、本经的异译
四卷本《楞伽经》具足称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属于大乘三系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在中国所翻译的众多经论中,梵文的原典绝大多数已经散佚,现在发现仅有的九部经.. |
更新:2011-06-28 / 点击:2103 【查阅全文】 |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 |
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奉制译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一讲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
唐武则天制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先佛弘宣之地,曩圣修行之所。爰有城主,号罗婆那,乘宫殿以谒尊颜,奏乐音而祈妙法;因鬘峰以表兴,指藏海.. |
更新:2011-06-28 / 点击:12954 【查阅全文】 |
大乘入楞伽经.白话 |
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
我亲自听到佛是这样说的。在某一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住在大海边的摩罗耶山顶的楞伽城中,同众多大比丘、大菩萨在一起,这些大菩萨都已通达世间、出世间,有为、无为的一切诸法,明了诸识亦无常一之体性,善知一切外境外物都是自心之所变现,精于禅定,富有神通,能随众生之心.. |
更新:2011-06-25 / 点击:8812 【查阅全文】 |
白话.楞伽经 |
楞伽大义今释卷第一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当释迦牟尼佛住世的那一段时期,佛在印度南海滨的楞伽山顶上,和他的出家比丘弟子,以及修大乘菩萨道的弟子们,很多的人,都聚会在一起。当时由大慧大士为大众们的上首,他对于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的自心识现境界,已经善于.. |
更新:2011-06-25 / 点击:3846 【查阅全文】 |
楞伽经四种禅 |
2002年于法云寺禅学院
《楞伽经》的四种禅我们突然间要讲这四种禅也应该是有一个缘起的.现在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下个月要到台湾去到福严佛学院去主持禅七.主持禅七我心里面想要讲这个四种禅.讲这四种禅我想要先熟悉一下所以就先在这里讲它一次也想要在北院讲一次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 |
更新:2011-06-25 / 点击:1961 【查阅全文】 |
入楞伽心玄义 |
入楞伽心玄义一卷
西明寺沙门法藏撰
将释此经十门分别。一教起所因。二藏部所摄。三显教差别。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所诠宗趣。七释经题目。八部类传译。九义理分齐。十随文解释。
初教起所因者。先总后别。总谓一事法华云。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解云。.. |
更新:2011-06-23 / 点击:2054 【查阅全文】 |
注大乘入楞伽经 |
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一
并序
([宋、时])
东都沙门(宝臣)述
达磨西来。本自不立文字。楞伽东付。以印传佛心宗。虽丛林此话大行。而衲子犹患幽眇。粤有实叉难陀大德。出于李唐久视年间。互收三翻之品题。证足一经之妙理。方诸前古。文敷畅而义昭然。直使后来。力不劳而功必倍。当时称为.. |
更新:2011-06-23 / 点击:4590 【查阅全文】 |
楞伽经集注 |
4卷
集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新淮东安抚司参议
官竹斋沈瀛撰
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三百余会说法度众生本无二致以众生性有上中下之别故佛语有浅深之异于诸经中如楞严圆觉皆为上根者说故其语深远惟上根之人方可了解而初机者未易究也至若楞伽一经以楞伽为名实相为体佛语心为宗.. |
更新:2011-06-23 / 点击:2054 【查阅全文】 |
楞伽经注解 |
钦录
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宗泐)演福教寺住持(如玘)持奉新注楞伽经。同考功监令李永等官于西华楼进呈御览当日钦奉圣旨这经好生注得停当。可即刊板印行。教天下众僧每讲习。钦此。
进新注楞伽经序
(臣)闻法运之兴。虽曰在人。亦必有其时焉。有其人而无其时。有其时而无其.. |
更新:2011-06-23 / 点击:3743 【查阅全文】 |
楞伽经通义 |
6卷
楞伽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淅等路制
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
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难读又难得善本会南都太子太保致政张公施此经而眉山苏子瞻为书而刻之板以为金山常住金山长老佛印大师子元持以见寄之奇为之言曰佛之所说经总十二部而其多至于五千卷方其正法.. |
更新:2011-06-23 / 点击:4754 【查阅全文】 |
观楞伽经记 |
8卷
观楞伽记略科题辞
科以分经。从古制也。昔道安法师以三分科经。时人讥其离析经义。及亲光论至。果以三分断其全经。时乃叹其雅合。盖经经各有纲宗。科乃提挈纲要而振起之。使观者得其要领。庶离言得义而悟入之。令舍筌蹄。殆非支分节解逞臆断也。后之义学。昧于离言之旨。各恃己见。骈.. |
更新:2011-06-23 / 点击:5478 【查阅全文】 |
楞伽经参订疏 |
8卷
楞伽经参订疏序
楞伽参订疏者。西吴沙门释广莫氏之编也。标玄订谬。将以翼经而正心学。其亦佩心印者之流欤。夫心学之难明也久矣。吾儒。上自唐虞之君。即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虞圣之传大禹以为治平之常法也。先儒解曰。夫发于形气者人心也。发于义理者道心也。.. |
更新:2011-06-20 / 点击:3665 【查阅全文】 |
楞伽经宗通 |
8卷
楞伽宗通缘起
余甲申自长洲归暂憩嘉禾遘达观密藏二衲若夙契云日从咨询禅悦游意乎方之外一夕梦履兜罗绵界睹慈尊容貌甚伟肃躬伏谒钦承教语语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旦起问二衲此语当出何经佥曰似楞伽语遽取楞伽遍索之弗得逮丁酉乡衲度门入京师快说楞伽三译津津不倦曰安所得觉范笔一论着之耶时.. |
更新:2011-06-20 / 点击:3815 【查阅全文】 |
楞伽经合辙 |
8卷
楞伽楞严合辙序
楞伽以达磨重楞严以智者重并为缁门要典而其流通浅深之故亦略相类当楞伽之机者大慧也自觉圣智境界惟证乃知而译者艰晦其词使读者棘口瞠目徐思之又如蚊咬铁牛了无入处故中下之士不甚跃然当楞严之机者庆喜也其落想送难与凡夫颇近又得文士为之润色读者如痒得搔各以思惟分别通之.. |
更新:2011-06-20 / 点击:4580 【查阅全文】 |
楞伽经玄义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
1卷
支那藕益沙门释智旭撰述
自觉圣智。第一义心。非名相之所诠。奚思议之能入。依染净而分五法。法法本真。由迷悟而辨三性。性性无性。因迷中体用差别。立八种识。识若空华。约悟时显理偏圆。称二无我。我同兔角。是以一切佛语。唯传此心。一切佛心。咸印斯语。.. |
更新:2011-06-20 / 点击:731 【查阅全文】 |
楞伽经义疏 |
明智旭
4卷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经
支那沙门蕅益释智旭疏义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一切者。通指十方三世也。佛者。觉也。佛说无量法。唯明一心义。故云佛语心为宗也。迷心逐语。则语成糟粕。离语觅心。则心若龟毛。今以心契语。以语印心。故名佛语心.. |
更新:2011-06-20 / 点击:4566 【查阅全文】 |
楞伽心印 |
河渚俍亭挺着
苕溪钱江霅川陈贽阅
有楞伽王在大海摩罗山中。十万六千鬼神以为眷属。乘华宫殿游行诸刹。诸有所为皆悉殊胜。见么见么。大慧菩萨摩帝菩萨及诸大众。从他方佛土簇拥而来。即是诸大鬼神转脑回头。伎俩施设。令彼病者目睹空花。他楞伽王摇身一变。变作一座宝山。遍覆虚空。口呱呱的.. |
更新:2011-06-20 / 点击:702 【查阅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