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卷】(一)
2017-12-24 21:12:3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496次 评论:0

大藏经补编 第10册  No.65


【宗喀巴着 邢肃芝译】
 
 
菩提道次第畧论译者序


佛教已逐渐世界化,尤其在亚洲,几乎普及到每一角落,如中国,南北韩,日本,暹罗,缅甸,锡兰,越南,马来,印度等国,佛教徒占了总人口的三份之二,然而欲求保持佛教的完整,无论在学术上,在实行上,在发展上,在制度上,处处表现有其独特的风格者,那还是首推西藏。


西藏佛教导源於第六世纪,那是中国的盛唐时代,汉族文明发展到了最高峯,这时距离鸠摩罗什法师译经已有二百余年,西藏则因松赞岗布王之与文成公主通婚,而把佛教种子带来了西藏,若以时代来说,西藏佛教应与日本同一传播时期(五九三~六二八)但在特质上,两地则大异其趣,日本是完全以汉文佛经为主,多少世纪来,脱不了印度早期佛学的窠臼,故在形式上及思想上,多是保守的,毫无新发现。西藏佛教就不同了,牠是直接师承印度,假定印度晚期佛教是以世亲而後为起点,直至印度佛教灭亡,其间约八百年,而那烂陀寺及超岸寺的学风,经过几个世纪的陶链,已与早期大异其趣,当玄奘法师留学印度时,未闻龙树提婆等空宗有宗大师,有关於密宗的特别着作,待佛教开始输入西藏,密教学说已发展到与中观唯识不可分离的阶段,那烂陀寺的上座们公开研讨密教,已列为主要课程(见达惹那他 TARANAT 佛教史)在今天西藏丹珠尔大藏中,存有不少的密教论典,是龙树提婆等所着,而且,印度晚期佛教圣人,如月称的中观论,狮子贤解脱军的现观论,法称的量释论,金洲的唯识论,德光的戒律论,都是晚期才有的杰作,这些均在印度佛教衰亡之先而传入了西藏。加以西藏代有圣人,如宁玛派的创始人莲华生大士,迦当派的创始人阿底沙尊者,萨迦派的创始人贡曲甲布,迦举派的创始人玛巴及弥拉勒巴,菊南派的创始人米交多杰及达惹那他等,无不解行并胜,学贯梵藏,阐幽探微,发前人之所未发,且能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佛教中一种特殊风格,在以上历代圣人中,格鲁巴教主宗喀巴祖师尤为晚出之杰出人物。


宗喀巴祖师一派之学说,其所以在西藏发生庞大影响作用之原因,分析起来,约有四点:一理论精辟,知见正确。二极重实践,三组织完密,四凡圣阶段依据显密次序井然。是那烂陀寺而後最能通达三藏者。因为学佛的最高目的是能获得成就,如果知见不正,何以能修?又何以能证?关於知见是否正确这个问题,古往今来的祖师们,无不重视对於了空之程度,西藏早期修密法的人,也同中国祖师禅一样的,不依经教,只着重在气脉明点等等有漏神通之外相,偏重定学,漠视慧学,不依道次而修大悲心菩提心,这与今天修密法的人没有两样。(请注意!中国禅宗是顿超法门,但奈众生之根性何!)自宗喀巴大师起,才把清净正见,作一个肯定的明确指示。所谓清净正见,就是了解缘起道理,一切诸法,缘生幻有,缘会则生,缘散则灭,有不拨无,无不执有,如诸法本无实性,何能执为有,又诸法名言假有,岂可拨为无,生死法固是寄於妄执假有为实有,故万劫沉沦,就是涅盘法也是依於断障而安立,岂可也落相执,学佛的人,未能透彻了解此理,每每以为世间万法都没有,只有涅盘是实,这仍然未出断常二边之边见;断就是损减执——无见。誉如镜中人影,虽无实体,但由明镜,空间,光綫,人体等因缘会合,自然便有人影显现,且能发生应有的作用,应承认其假有幻有,而不能全无,全无则影响了善恶业果,生死轮回大道理。常就是增益执——有见。譬如人法二我自性本空,但因众生无始妄执习气之所薰染,於是遂起我法二执,由我执故,障碍涅盘,由法执故,障大菩提。若能离此断常二边,则明白了解世俗谛是怎麽一回事,胜义谛又是怎麽一回事,世俗与胜义两者的关系是一是异?既了缘起,即是了空。故龙树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其空之定义,不仅可解释为缘起故空,空故缘起。且可释为自体本净。如果再於空上而起空执——有一性空之实体。或起无执——性空为毕竟无。则又离开中道远甚。故中论云:若於空起执,斯人无可救。总之,言语道断,心行路绝之境界,若以凡夫之心度之,则无不处处碰壁。故生死根本,首在我执,我执又因於我见,若能破我见,断我执,乃能常住於明空无执境界。


至於修中道正见的方法,本论亦有详细说明,先以四理或七相,观察众生无始时来所执的我,通达我空。再以四理或破四生等理,观察众生无始时来所执的实法,通达法空。四理就是:一认识所破的我。二决定我与五蕴的或一或异,二者必居其一。三认识我与五蕴是一的不合理。四认识我与五蕴是异的不合理。七相就是:「一」我与五蕴是一。「异」我与五蕴是异。「能依」我依五蕴。「所依」五蕴依我。「具有」我有五蕴。「支聚」五蕴合聚为我。「形状」五蕴组合的形式为我。四生就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以四理来破所执实法,先认识所执实法与构成牠的支分,再以我及五蕴为例,照上述以四理破我的道理来破,既通达无始妄执的我及实法空。再详细推察缘起道理,得知诸法虽无性而有缘起因果。如果还觉得缘起因果与自性空各是一回事,就是还没有真正通达中道深义。若是由见诸法因果缘起,就能破除内心执着,了达诸法空无自性,才是得了中道正见。这样的正见,不只是由空来破常执,而且见缘起有的力量来破常边,不只是由见有来除断执,而且由见空(无实性空)的力量来破断边。这就是中道正见的特殊作用。


然仅有甚深见,仍不足以成大菩提,须有广大行为之辅导,广行六度四摄,始得谓之圆满福智资粮,佛号两足尊,义即指此。若无空见之布施,纵然尽有情,仍不得谓之布施圆满,以仍未能空去布施之体相用,故亦不得谓之波罗密,凡夫二乘均能行布施,持戒律,之所以不能称之为波罗密者,其分际是在未得甚深般若。大乘经论讲六度互容互摄,布施中有般若,般若中有布施,乃至禅定亦尔,此是大乘佛教所特有之真精神,是真佛教。然如何能做到六度互容互摄,其命脉又在禅定智慧二度之能否双运,故宗喀巴祖师在本论中有别明止观二卷,议论精要,次序井然,是乃本论之精华。在汉文大藏中亦有不少关於止观论着,如天台智者大师大小止观,博引旁徵,详则详矣,然总嫌其语未中的,尤其凡夫定境,异生定境,圣者定境,实际含混,令人难以捉摸。祖师语录,如六祖坛经,精则精矣,又非普通根性当下立断,岂如本论之刻划入微,痛快而淋漓也哉!


宗喀巴祖师之学说,在中国边强风行六百余年,迄今未衰,藏中学者虽以宗派关系,研学方便容有不同,但以宗喀巴之学说组织完满,超越古今,若言正宗,独系於此,以与汉文流行佛学相比,则其得失短长,自可立判,日本佛教,更不必论矣,时至今日,还在舍本逐末之中,极类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流行之情形,盖印度初期龙树无着所释经论,大多衔接小乘毘昙,辨析法门不厌繁博,令人难以获得心要,历後着述则较简约,如四百论之於中观,摄论显扬论之於瑜伽,然犹未臻简要,至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出,则删烦存净,资於修行,极切实际,此种简当之风,因阿提沙尊者而传至西藏,宗喀巴祖师远承龙树无着,中承佛护月称,近承阿提沙,於清办之辩难纵横,唯识之组织微密,悉无所取,盖即承受此种学风而来,以视後代注疏演译,注疏愈多,真理愈远之舍本逐末者,固远胜矣。又印度自瑜伽菩萨地而後,有组织井然之菩萨学,然犹条理较繁,至寂天菩萨以六度为纲,纶贯经论,以成集菩萨学论,益见简要。阿提沙更取其精要着菩提道炬论,即本其意,取舍诸家,当於修行,故炬论释增上戒取瑜伽菩萨地,以龙树之书於此不备,释增上心则取中观家言,以瑜伽於此说之过繁,无觉贤资粮品之精要。又如唯识诸藉说增上心学又失之大畧,又不如中观方法之圆备,故唯中观之说为独适矣。如是以实践为鹄的而组织异言,形成一时之学风,而悉传之西藏,益发挥之,自宗师而後,以瑜伽学为广行,中观学为深观,合龙树无着二大家浑然为一大乘学,实际显现,不托空言,以谈修学,似无间然矣。


宗喀巴祖师生於纪元後一三五七年,籍贯中国青海,十六岁入藏,徧参名师,习学经教,廿二岁後闭关自修,获大成就,卅一岁着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从此讲经说法,广行教化,直至六十三岁圆寂。一生之中,说法数百次,着书数百种,建立佛寺数百所,有名的西藏三大寺即其创建。大师四十六岁时着菩提道次第广论,自以卷帙浩繁,有失精要,乃於五十九岁时更着菩提道次第畧论,是本论为大师最後定量之着,可无疑义。


译者自幼醉心佛教,少受庭训,尤慕玄奘法显之高行,乃弱冠赴藏,访求大德;亲承教授,旅藏凡十余年,有入宝山之感,方期继续研究,不意大陆变色,乃避乱香江,一九五八年春,因应香江佛教同人之请,开讲本论,随讲随译,随译随刊,将近脱稿,适译者又有美洲之行,直至航近檀香山,始全书译完,故本论前四卷译於香港,後一卷译於日美途中。


至译者本人佛教思想,在知见上,余奉宗师为正宗,在实修上,则各派均无所偏颇,故当入藏之初,先从噶举巴学大手印,继从宁玛巴学喜金刚二次第,又从萨迦派学密法大集,最後所受黄教灌顶尤多,不可胜述,总之见正则行无不正,特志於此,以与学佛者共勉!


方今世乱日亟,亚洲人民水深火热,兹愿以此译经印经功德,回向全世界人民,获致永久和平。


译者序於美国加州大学图书室


一九五九年七月四日

 

菩提道次第畧论科目


兹将全文分四科  卷  页


甲一为示法源尊贵说造论者殊胜分三  一  二
 乙一种性圆满  一  二
 乙二得功德身分二  一  二
  丙一得遍知圣教功德  一  三
  丙二得如理修证功德  一  四
 乙三作圣教事业分二  一  五
  丙一於印度所作  一  五
  丙二於西藏所作  一  五
甲二为对教授生起恭敬故说法之殊胜分四  一  七
 乙一证得与一切圣教无违  一  七
 乙二显示一切佛语教授  一  八
 乙三为易获得佛语密意  一  一〇
 乙四由遮止甚大罪行之有情殊胜  一  一〇
甲三具二殊胜己说者听者应如何作业分三  一  一一
 乙一听者法轨分三  一  一一
  丙一思维听法功德  一  一一
  丙二於法及说法者生起敬仰  一  一一
  丙三正听法轨分二  一  一二
   丁一断三种过失  一  一二
   丁二依止六想  一  一二
 乙二说者法轨分四  一  一五
  丙一思维说法利益  一  一五
  丙二於佛及法生起恭敬  一  一六
  丙三由如何思及行而说分二  一  一六
   丁一思  一  一六
   丁二行  一  一六
  丙四於何境可说及不可说之差别  一  一七
 乙三共同作业  一  一七
甲四正说如何引导弟子次第分二  一  一八
 乙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法轨分二  一  一八
  丙一生决定故少许闻释分六  一  一八
   丁一所依善知识因相  一  一八
   丁二能依弟子因相  一  二〇
   丁三如何依止理趣分二  一  二一
    戊一心依止理分二  一  二二
     己一根本修信  一  二二
     己二念恩起敬  一  二三
    戊二行依止理  一  二四
   丁四依止功德  一  二四
   丁五不依止罪缘  一  二五
   丁六摄以上义  一  二五
  丙二行轨摄释分二  一  二六
   丁一正修理趣分二  一  二六
    戊一时分正体如何作分三  一  二六
     己一前行  一  二六
     己二正行分二  一  二九
      庚一总修理趣  一  二九
      庚二此中修理  一  二九
     己三结行  一  三〇
    戊二未修中间如何作  一  三〇
   丁二由二种修行理趣辨别何修理  一  三二
 乙二依止後如何修心次第分二  一  三四
  丙一於有暇身勤取心要分三  一  三四
   丁一正明暇满分二  一  三四
    戊一暇  一  三五
    戊二满分二  一  三五
     己一五自圆满  一  三五
     己二五他圆满  一  三五
   丁二思其义大  一  三六
   丁三思维难得  一  三七
  丙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分二  一  三九
   丁一道总建立生起决定分二  一  三九
    戊一三士夫道摄一切佛语理趣  一  三九
    戊二显示从三士夫门如其次第引导理由分二  一  四〇
     己一显示何为由三士夫道引导之义  一  四〇
     己二为是次第引导之理由分二  一  四一
      庚一正明理由  一  四一
      庚二明所为由  一  四四
   丁二正说取彼心要理趣分三  二  一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分三  二  一
     己一正修下士意念分二  二  一
      庚一生起希求後世之心分二  二  一
       辛一思维此世不能久住随念死亡分四  二  一
        壬一攀缘不修念死过患  二  一
        壬二修习利益  二  二
        壬三当发何等念死之心  二  三
        壬四如何修念死理分三  二  三
         癸一思维决定死分三  二  四
          子一思维死主定来复由缘故无法止灭  二  四
          子二思维寿命无增损灭则为无间  二  四
          子三思维生时无暇修法亦必定死  二  五
         癸二思维死无定期分三  二  六
          子一思维瞻部洲寿限无定死期无定  二  六
          子二思维死缘极多活缘极少  二  七
          子三思维身极衰弱死期无定  二  七
         癸三思维死时除法外余皆无益  二  八
       辛二思维後世所生何趣二趣苦乐分三  二  九
        壬一思地狱苦分四  二  九
         癸一大有情地狱  二  一〇
         癸二近边地狱  二  一二
         癸三寒冷地狱  二  一三
         癸四独一地狱  二  一四
        壬二思旁生苦  二  一四
        壬三思饿鬼苦  二  一五
      庚二於後世所依安乐方便分二  二  一六
       辛一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分四  二  一六
        壬一依於何者为皈依因  二  一六
        壬二从依止彼所皈依境分二  二  一七
         癸一正明境  二  一七
         癸二明理趣  二  一七
        壬三由何理趣而正皈依分四  二  一八
         癸一知功德分三  二  一八
          子一佛功德分四  二  一八
           丑一身功德  二  一八
           丑二语功德  二  一九
           丑三意功德  二  一九
           丑四业功德  二  二〇
          子二法功德  二  二一
          子三僧功德  二  二一
         癸二知差别  二  二一
         癸三受持  二  二一
         癸四唯正皈依不归其他  二  二一
        壬四既皈依己所学次第分二  二  二二
         癸一别学分二  二  二二
          子一遮止应学  二  二二
          子二修行应学  二  二二
         癸二共学  二  二四
       辛二一切善乐根本生起诚信分三  二  二七
        壬一总思业果分二  二  二七
         癸一正明总思维理分四  二  二七
          子一业决定理  二  二七
          子二业增长广大  二  二八
          子三业不造不受  二  二八
          子四既造业必受  二  二九
         癸二别明细思分二  二  二九
          子一显十业道为主  二  二九
          子二决择业果分三  二  三〇
           丑一示黑业果分三  二  三〇
            寅一正明黑业道  二  三〇
            寅二轻重差别分二  二  三四
             卯一十业道轻重  二  三四
             卯二略说有力业门分四  二  三四
              辰一由福田门故力大  二  三四
              辰二由所依门故力大  二  三五
              辰三由事物门故力大  二  三六
              辰四由意乐门故力大  二  三六
            寅三彼等之果分三  二  三七
             卯一异熟果  二  三七
             卯二等流果  二  三七
             卯三主宰或自在果  二  三八
           丑二示白业果  二  三八
            寅一白业  二  三八
            寅二果  二  三九
           丑三业余差别  二  三九
        壬二别思业果分二  二  三九
         癸一异熟功德及作业  二  四〇
         癸二异熟之因  二  四一
        壬三既思维己当行当遮理趣分二  二  四二
         癸一总说  二  四二
         癸二别说由四力修理  二  四三
     己二生此意念之量  二  四六
     己三遣除此中邪执  二  四六
    戊二共中士道次修心分四  三  一
     己一正修意乐分二  三  一
      庚一明求解脱之心  三  一
      庚二生此方便分二  三  二
       辛一思维苦谛生死过患分二  三  二
        壬一显示四谛先说苦谛之意趣  三  二
        壬二正修苦谛分二  三  四
         癸一思维生死总苦分二  三  四
          子一思维八苦  三  四
          子二思维六苦  三  七
         癸二思维别苦分四  三  八
          子一思维三苦趣苦  三  八
          子二思维人间苦  三  八
          子三思维非天苦  三  九
          子四思维天苦分二  三  九
           丑一欲天苦分三  三  九
            寅一死後当堕苦  三  九
            寅二惊骇苦  三  九
            寅三斩裂杀害苦  三  一〇
           丑二上界天苦  三  一〇
       辛二思维集谛流转次第分三  三  一〇
        壬一烦恼生起理趣分三  三  一一
         癸一正明烦恼  三  一一
         癸二如何生起次第  三  一二
         癸三烦恼过患  三  一二
        壬二聚集彼业理趣分二  三  一三
         癸一正明所集之业  三  一三
         癸二如何集积之理  三  一四
        壬三死殁及结生之理分五  三  一四
         癸一死缘  三  一四
         癸二死心  三  一四
         癸三从何摄煖  三  一五
         癸四死後成办中有理趣  三  一六
         癸五次於生有受生道理  三  一六
     己二生起意乐之量  三  一八
     己三遣除此中邪执  三  一八
     己四抉择能趣解脱道之自性分三  三  一九
      庚一以何等身灭除生死  三  一九
      庚二修何等道而能灭除  三  二〇
      庚三如何修学之理  三  二一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分三  四  一
     己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四  二
     己二如何发心理趣分三  四  四
      庚一修菩提心次第分二  四  四
       辛一於其次第生起定解分二  四  四
        壬一宣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分三  四  四
         癸一初重要  四  五
         癸二中重要  四  五
         癸三後重要  四  五
        壬二诸他因果是此因果理趣分二  四  六
         癸一初从知母乃至大慈为因之理  四  六
         癸二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  四  七
       辛二如其次第正修分三  四  七
        壬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  四  七
         癸一成办生起此心所依分二  四  七
           一於诸有情合心平等  四  八
          子二修北一切成悦意相分三  四  九
           丑一修母  四  九
           丑二修念恩  四  九
           丑三修报恩  四  一〇
         癸二正发此心分三  四  一一
          子一修慈  四  一一
          子二修悲  四  一二
          子三修增上意乐  四  一三
        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四  一三
        壬三明所修果即是发心分二  四  一四
         癸一总相  四  一四
         癸二差别  四  一四
      庚二发起之量分三  四  一四
       辛一思维自他更换利益及不能更换过患  四  一四
       辛二宣说若修此心定能生起  四  一五
       辛三修习自他更换次第分二  四  一五
        壬一遣障阻  四  一五
        壬变心位  四  一五
      庚三仪轨受持法则分三  四  一八
       辛一未得令得分三  四  一八
        壬一所受之境  四  一八
        壬二能受之身  四  一八
        壬三如何受持仪轨分三  四  一九
         癸一加行仪轨分三  四  一九
          子一特别皈依分三  四  一九
           丑一洒净处所安置塔像陈设供品  四  一九
           丑二劝请皈依  四  一九
           丑三宣说皈依学处  四  二〇
          子二积集资粮  四  二〇
          子三净修其心  四  二一
         癸二正行仪轨  四  二一
         癸三结行仪轨  四  二二
       辛二已得护持不失  四  二二
        壬一修学此生发心不退失因分四  四  二二
         癸一为於发心增欢喜故修学恒念利益  四  二二
         癸二正令增长所发心故修习六次发心分二  四  二四
          子一不舍所发愿心  四  二四
          子二学令增长  四  二五
         癸三应令其心不舍有情  四  二五
         癸四应於福慧资粮双修  四  二五
        壬二修学他生不远离因分二  四  二五
         癸一断除为患四种黑法  四  二五
         癸二受学能不为患四白法  四  二六
       辛三如有失坏还出方便  四  二八
     己三既发心已学行理趣分三  四  二八
      庚一既发心已须学学处因相  四  二八
      庚二宣说完满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四  二八
      庚三正释修学学处次第分二  四  三五
       辛一於总大乘学习理趣分三  四  三五
        壬一净修欲学菩萨学处  四  三五
        壬二受持菩萨律仪  四  三五
        壬三如何正学理趣分三  四  三五
         癸一何所学处  四  三六
         癸二其中能摄诸种学处理处分二  四  三六
          子一正义数量决定  四  三六
          子二兼说位次决定分三  四  三九
           丑一生起次第  四  三九
           丑二胜劣次第  四  三九
           丑三粗细次第  四  三九
         癸三於此如何学习次第分二  四  四〇
          子一於总行学习道理分二  四  四〇
           丑一修学六度能成熟自佛法分六  四  四〇
            寅一布施分三  四  四〇
             卯一布施自性  四  四〇
             卯二布施差别分二  四  四〇
              辰一观待各各身异  四  四〇
              辰二施本性异  四  四一
             卯三相续行理  四  四一
            寅二持戒分三  四  四三
             卯一持戒自性  四  四三
             卯二持戒差别分三  四  四三
              辰一律仪戒  四  四三
              辰二摄善法戒  四  四四
              辰三饶益有情戒  四  四四
             卯三相续行理  四  四四
            寅三忍辱分三  四  四六
             卯一忍辱自性  四  四六
             卯二忍辱差别  四  四六
             卯三相续行理分二  四  四六
              辰一修学忍辱利益  四  四六
              辰二修学不忍过患  四  四七
            寅四精进分三  四  五一
             卯一精进自性  四  五一
             卯二精进差别分三  四  五一
              辰一披甲精进  四  五一
              辰二摄善法精进  四  五一
              辰三饶益有情精进  四  五二
             卯三相续行理  四  五二
            寅五禅定分三  四  五四
             卯一禅定自性  四  五四
             卯二禅定差别  四  五四
             卯三相续行理  四  五四
            寅六智慧分三  四  五四
             卯一智慧自性  四  五四
             卯二智慧差别  四  五五
             卯三相续行理  四  五五
           丑二修学四摄能成熟他相续分四  四  五七
            寅一施摄  四  五七
            寅二爱语摄  四  五七
            寅三利行摄  四  五八
            寅四同事摄  四  五八
          子二次特於後二度学习理趣分六  五  一
           丑一修止观德益  五  一
           丑二宣示此二摄一切定  五  二
           丑三止观体性分二  五  二
            寅一止体性  五  二
            寅二观体性  五  三
           丑四双修因相  五  四
           丑五次第决定  五  五
           丑六各别学轨分三  五  七
            寅一学止法分三  五  八
             卯一正说修止资粮  五  八
             卯二依於资粮修止分二  五  九
              辰一加行  五  九
              辰二正行分二  五  九
               巳一当以何种加行而修  五  九
               巳二正释修习次第分二  五  九
                午一引生无过三摩地道理分三  五  一〇
                 未一系心於其所缘先如何修  五  一〇
                 未二住所缘时应如何修分二  五  一一
                  申一心於何等所缘住分二  五  一一
                   酉一总安立所缘分二  五  一一
                    戌一正说所缘  五  一一
                    戌二显示何等补特伽罗
                     应缘何境  五  一二
                   酉二明此处之所缘  五  一二
                  申二心於所缘如何安住分三  五  一四
                   酉一建立自宗无垢  五  一五
                   酉二遣除他宗有垢  五  一七
                   酉三正修时量  五  一九
                 未三住所缘後应如何修分二  五  二〇
                  申一生沉掉时应如何修分二五  二〇
                   酉一开示不知沉掉之
                    对治分二  五  二〇
                    戌一抉择沉掉之相  五  二〇
                    戌二於正修时生起
                     了达正知方便  五  二一
                   酉二既知己为断彼故
                    不起勤奋之对治分二  五  二二
                    戌一正明其思灭沉掉法  五  二三
                    戌二明生沉掉之因
                     是依何者  五  二四
                  申二离沉掉时应如何修  五  二五
                午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  五  二七
                 未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五  二七
                 未二由六方成办理  五  二八
                 未三具四种作意  五  三〇
             卯三修已成办止量分三  五  三一
              辰一成办未成办奢摩他之界限分二  五  三一
               巳一宣说正义分二  五  三一
                午一从得未得圆满轻安而说得
                 未得奢摩他  五  三一
                午二既得圆满轻安已显示真
                 奢摩他宗  五  三二
               巳二有作意相及断疑分二  五  三四
                午一有作意相  五  三四
                午二断疑  五  三六
              辰二依於奢摩他趣总道轨  五  三七
              辰三别趣世间道轨  五  三九
            寅二修观法分四  六  一
             卯一依止观法资粮分二  六  一
              辰一总论  六  一
              辰二别说抉择正见理分三  六  三
               巳一正示染污无明  六  三
               巳二显示生死轮回根本  六  六
               巳三为求断除我执寻求无我
                正见分二  六  一〇
                午一欲断无明须求通达无我
                 正见之因相  六  一〇
                午二生起通达无我正见之理分三  六  一〇
                 未一将生二无我见次第  六  一三
                 未二正生二种正见次第分二  六  一三
                  申一抉择补特伽罗无我分二  六  一三
                   酉一正释补特伽罗  六  一四
                   酉二抉择此无自性分三  六  一五
                    戌一抉择我无自性  六  一五
                    戌二抉择我所无自性  六  一七
                    戌三依此开示补特伽
                     罗如幻显现理趣分二六  一八
                     亥一显示佛说
                      如幻义分二  六  一八
                      乾一无倒幻现道理六  一八
                      乾二开示幻现正见六  二〇
                     亥二依何方便现
                      如幻理  六  二二
                  申二抉择法无我分二  六  二四
                 未一证成缘起  六  二四
                 未二虽是无为亦非实有道理  六  二七
                 未三建立世俗胜义二谛分四  六  三〇
                  申一明二谛根本  六  三〇
                  申二数量  六  三一
                  申三区分之义  六  三一
                  申四各别解释分三  六  三二
                   酉一世俗谛分三  六  三二
                    戊一释世俗及谛名义  六  三二
                    戊二世俗谛因相  六  三三
                    戊三世俗之差别  六  三五
                   酉二胜义谛分三  六  三六
                    戊一释胜义及谛名义  六  三六
                    戊二胜义谛因相分二  六  三六
                     亥一正义  六  三七
                     亥二断诤  六  四〇
                    戌三胜义之差别  六  四四
             卯二观法差别  六  六四
             卯三正修观法分三  六  四七
              辰一宣示依止而说修观之义  六  四七
              辰二何所依据大小乘道  六  四九
              辰三正说依奢摩他修毘鉢舍那理趣  六  四九
             卯四修後成办观量  六  五四
            寅三止观双运法  六  五五
       辛二於别金刚乘理趣  六  五九

 

菩提道次第畧论卷一(道前加行)


黄教祖师宗喀巴着


邢肃芝 译


敬礼一切具大悲心者殊胜至尊足!


敬礼无忧自在佛,殊胜当来弥勒佛,
  

一切佛父文殊智,教证龙树无着前。
  

为令有情易了知,甚深广大见与行,
  

引导菩提道次第,由畧摄理此中说。


此中摄一切殊胜佛语扼要,并摄龙树无着二大车之道轨,到一切智地殊胜士夫法门,三士夫一切修行次第。至於如何以菩提道次第之门,引导具根性者到达佛地是为当说之法要。如迦湿弥罗诸善巧大师所许,说法之前显三殊胜:(一)造论者殊胜,(二)法之殊胜,(三)说者听者应如何作业之殊胜。最後正说引导菩提道次,故分四科:


甲一 为示法源尊贵故,说造论者殊胜。 甲二 为对教授生起恭敬故,说法之殊胜。 甲三 具二殊胜已,说者听者应如何作业。 甲四 正说如何引导弟子次第。 今初。


总说此论教授,是至尊弥勒现观庄严论,别说此论则为菩提道灯论。故彼造论者即此造论者,亦即世所通称大阿闍黎「庇邦噶拉喜卡札那」另名具德阿提沙尊者是也。


此中分三: 乙一 种性圆满, 乙二 得功德身, 乙三 作圣教事业。 今初。


大译师赞云:东萨贺胜境,彼中有大城,谓次第聚落,中有大王宫,宫殿极广大,名为有金幢,受用极圆满,似中国国王,国王具善德,后妃名光耀,父母有三子,长子莲花藏,次月藏,德藏,太子莲花藏,有五妃九子,长子名福德,当时大善巧,称打那西卡,幼子德藏者,比丘精进月,次子月藏者,是至尊上师。


乙二 得功德身分二: 丙一 得遍知圣教功德, 丙二 得如理修证功德。 今初。


尊者於廿一岁前,学习内外四共明处,所有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无不善巧究竟。特如大卓绒巴云:十五岁时,听正理滴论一遍,与外道戏论大论师辨论,即能令之折服,故声名甚噪。此後於黑山寺从现证瑜伽自在,亲见欢喜金刚,已得金刚空行母授记之上师罗睺罗翅多请求圆满灌顶,取名慧密金刚。尊者於廿九岁前,亲近甚多获得成就之上师,学习金刚乘法门,故於经论教授,能无余善巧。尊者有时或於自心作是思维,我於密乘,最为善巧?即於梦中由诸空行母示以前所未见密乘经咒摧其慢心。此後并於梦非梦中由诸上师本尊启示,若能出家於佛圣教及众多有情,必能生起广大饶益,为殷重依止,故从大众部上座,大持戒者,证得加行道真实空性住三摩地之堪布,梵名喜那惹卡达尊者出家,取名燃灯智。此後直至卅一岁精习大小乘内明上下诸部,尤其於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在能飞聚落,从上师当惹噶卡达听闻十二年之久。不仅根本四部经论极其善巧,且於所有别部作受食等一切取舍微细部份,亦能清晰不紊。


丙二 得如理修证功德。


总一切如来教正法者,是由三藏所摄,证正法者,是由三学所摄。此中戒学者,是定慧学等一切功德之所依,於佛经中,已数数赞叹:初须戒学,乃能证得一切功德故。此中分三:所谓具足殊胜别解脱戒者,谓其正受芯蒭戒已,如爱尾牛,若尾一缕,缠着於树,虽见腊人伤害其命,宁舍其命,护尾不断,如是虽於一轻学处,尚宁舍命不犯,况其所受重大学处,故成大持戒上座。次具足菩萨戒者,因系修习以慈悲心为根本之菩提心,教授虽多,总之从依止金洲大师上溯至尊弥勒,文殊,乃至无着,寂天一脉所传殊胜教授常时修习,则於自心能生由我爱他之菩提心,且由愿心引生行心,受学菩萨,广大妙行,学受随行,所有学处而臻善妙,故能不违诸佛子等,所有限制。次具足金刚戒者,成就自身现见本尊之生起次第,及具金刚心圆满次第三摩地之瑜伽行者主要。尤其从获三昧耶起,永未超越,以上所有受持三种戒学,均从受持起,随行守护,永未超越,如有少许逾越,亦以各各还出仪轨,疾疾令净。


具足定增上学分二,共及不共,共定者,谓从止心中而得堪忍。不共定者,於生起次第极其坚住,并於明禁行实修三至六年。


具足慧增上学分二,共及不共。共慧者,谓得止观双运之观三摩地。不共慧者,谓得圆满次第之殊胜三摩地。


乙三 作圣教事业分二: 丙一 於印度所作, 丙二 於西藏所作。 今初。


尊者於金刚座大菩提宫曾经三次折服外道恶见。护持圣教,即於自部上下内道圣法,剔除不明了者,错误者,以及可疑等恶垢,故一切部,均无偏见,奉为顶严。


丙二 於西藏所作。


尊者因译师精进狮子及戒胜二大德前往印度多次迎请,经大努力,故允来藏。又因菩提光之迎请,而往上阿里,因启请树立圣教故,故摄一切经咒扼要,引导修行次第,而造菩提道灯论,依此种种受持之门,广大圣教。且卓锡阿里三年,聂塘九年,卫藏等地五年中,统为具根性无余开示经咒教授,正法衰落者,重新树立,有少许者,令作增长,有错误者,予以更正。务於圣教法离垢清净。又造论者,光显佛意复具三种圆满因素,(一)善巧五明处,(二)所受持扼要教授应从正等正觉佛无间所传承。(三)要亲见本尊面赐法要,如是具足以上一因,虽可造论,如具三因,则成甚奇希有圆满法要。尊者则三种因素均具焉。此中所谓本尊随持者,如赞云:具德喜金刚,建立誓愿王,勇世间自在,觉窝救度母,亲见得开示,梦中或现住,甚深及广大,常闻听正法。其中上师传承有共及不共传承二,共谓波罗密多,不共谓陀罗尼。初又有见传承及加行传承二:行传承又分从慈氏所传及从文殊所传共称三传承。陀罗尼亦分五轨传承,宗派传承,加持传承,教授传承等等甚多。关於正听法之上师,如赞云:正依止上师,寂静及金洲,觉贤吉祥智,成就者极多。远传承龙树,一脉相传来,甚深广大教,尊者咸具足。此中正依止证得成就之上师,统称十二,其他尚有甚多,是故尊者能於佛说密意善能抉择。尊者并於克什米尔尼泊尔西藏等地,极多不可思议弟子,在印度境,有大班赤达比第巴,当阿噶拉麻地,中观狮子,地藏,蜜亲五人,功德相埒尊者。在阿里有大译师宝贤,菩提光尊者,那罗巴译师。在後藏者有:噶格巴,古孔巴,藏南有:穗胜座,护善,在康地有:大瑜伽者,棍巴瓦,慧金刚,确达登巴,前藏有:库,夺,宗三人,而於尊者圣教事业护持传承不断者,则为救度母授记宗登巴胜生是也。以上谨为畧说造论者功德,若欲广知,可阅本传。


甲二 为对教授生起恭敬故,说法之殊胜。


总说法者,是指菩提道灯论。尊者造论虽多,而根本最圆满者,应是道灯。因(一)摄经咒二种扼要,(二)所宣正法圆满,(三)以调心次第为主要,易於受持。尤其於二大车之道轨,於二大善巧上师教授,能作庄严,故胜其他法门。又分四科:


此中分四: 乙一 证得与一切圣教无违, 乙二 显示一切佛语教授, 乙三 为易获得佛语密意, 乙四 甚大罪行自行消灭。 今初。


乙一 证得与一切圣教无违。


如慈氏云:如其所有一切佛语教授,了解此中是一补特伽罗成佛广大之道,此复随其所应,有许道之主要,有许道之支分,因诸菩萨所欲求事,是成世间义利,所调伏者有三种种姓,须学彼等各各之道,故说三乘道者,是菩萨所许能成义利之方便。应知大乘道有共及不共二种,共者,诸劣乘法所说,具有唯希自寂灭心。不共乘者,谓除共乘外,不共乘等。复次圆满正等正觉佛者,非尽少分过失类,圆满少分功德类,是尽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能成办此所有大乘能遮止无边过失,生起无边功德,故大乘道必摄一切他乘所有断证功德。是故一切佛语,皆摄入成佛大乘道之支分中。仅尽过失品,不圆满功德品,佛语无故,凡是大乘者,无不成故。若作是念,波罗密多乘虽是如此,金刚乘则非如此,亦不应理,虽金刚乘与般若乘,施等无量差别法门学处不同,但加行发心之依止身,亦与行六度之依止身同,故不相违。金刚顶经云,纵为活命故,不舍菩提心。又说:六波罗密多,毕竟不应舍。其他密乘经论所说亦多。甚多无上瑜伽曼陀罗仪轨亦说共及不共二种三昧耶,两须受持,前者,即系菩萨三昧耶也。敦巴上师亦云,能知一切圣教由四道所挈,此句应作殷重观察。


乙二 显示一切佛语教授。


若以诸大经论,唯讲说法,其中无有修持扼要,另有精要教授,遂於正法执有别别讲修二种,此则对於无垢经续及密意论藏,作生恭敬之障碍,说此等中,不显内义,唯是外解,如所坚执,应知是集谤法罪障。诸希解脱者,应自思维,诸大经论,即是无欺殊胜教授。惜因智慧低弱,仅依於彼经论,有无殊胜教授,不能决定,实则除此无余,仍应依止殊胜佛经而求决定。是故教授须内寻求,不应执着经论唯是断除外执,上师教授乃是开示内义。如大瑜伽行者菩提宝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说仅於量如掌许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说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觉窝弟子贡巴仁青亦云:阿提沙尊者教授,能於一座法中,清净三业今乃了解,一切经论,皆是教授。登巴大师亦云:闻甚多法,而须别求作法道轨,是为错误。是故虽经长期学法听法,而不能知修法之道,於欲修时,从他寻求,实为不了前说罪患。言圣教者,俱舍论云,正法有二种,教法及证法,除教证外,别无正法,教正法者,是抉择修持理趣,证正法者,是如所抉择,依而起修,此二是因果随行,例如跑马,先示跑处目的,於是向彼而驰,若马不依跑处而去,则成笑谑,故修法者,如从闻思而外抉择,则修不堪能,修行次第末卷亦云:何是由闻及思所生智慧之所通达,即是由修生慧,修所当修,非向他求,亦如先说跑处而後跑马。是故由此教授,从依止善知识,乃至止观中间,全摄一切佛语道之扼要。如是须要舍修者,即作舍修,须要观察修者,由慧分别观察修作为受持次第引导,决定生起,彼一切佛语教授,从语宣示,即是殊胜教授,所有非法非正教授以及执着邪见无余灭除。


乙三 为易获得佛语密意。


具足佛语密意之经论,虽是殊胜教授,然初发业全未学习补特伽罗若不依止正教授,直趣彼等密意,虽可以得,亦必观待时间极长,辛劳极大,若是依止似此上师教授,则易证得。


乙四 甚大罪行自行消灭。


如妙法莲花经及真实品所说,宣说一切佛语或实或权,皆是开示成佛方便,有不了者,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一类为成佛障碍,遂有好恶,应不应理,及大小乘之别,而云菩萨於此须学或不须学,执为弃舍,而成谤法,摄一切研磨经云:谤法障者,微细难知,若是谤法,罪恶极大。三摩地王经云:於此瞻部洲,毁灭诸佛塔,谤法者罪障,仍是大於彼。虽杀恒河沙,相等阿罗汉,谤法者罪障,仍是大於彼。总谤法障,虽有多说。前所开示,实为重要,故应猛力断除。如前所说,若得决定,能於罪行,自行息灭。此应参读妙法莲花经,及真实品而寻求之。此外其他谤法之门,如研磨经宣说。应当了知。


甲三 具二殊胜已,说者听者应如何作业分三: 乙一 听者法轨, 乙二 说者法轨, 乙三 共同作业。 初又分三: 丙一 思维听法功德, 丙二 於法及说法者生起敬仰, 丙三 正听法轨。 今初。


闻笺注云:由闻知正法,由闻灭罪障,由闻断非义,由闻得湼盘。由依止闻,如其次第,知取舍处,既知已,生起遮止罪行三昧耶,不作非义事,攀缘善法,如所希求自心安住三摩地。由慧学故,证得自性无我,断除缠缚生死根本,得大解脱。佛降生经云:若能由闻意起信,即可坚住於善喜,生起智慧去愚痴,用我肉买亦应理,闻是驱除愚痴灯,贼所难偷至尊宝,是杀无明利兵器,方便教授之良伴,是贫穷人救济者,不作损害苦趣药,摧毁过患胜勇军,亦是德称之宝藏,士大夫中胜士夫,众中善巧智者喜,又云,闻随行故修持藏,从凡夫城易解脱。是故应从内心,数数思维,闻之功德,最为重要。


丙二 於法及说法者生起敬仰。


地藏经云:专一信敬听闻法,不作嘲弄及亵渎,於说法者当供奉,於彼生起似佛想。此即是说,视之如佛,由供奉狮子宝座等利养恭敬,断除不敬,菩萨地亦云:傲慢是能伤害法及说法者,应当远离。此二均说应作恭敬。佛本生经亦云:坐於极低处,生「被化」德相,由和悦眼看,如饮词甘露,专一起恭敬,极净无垢意,如病听医者,敬信听说法。


丙三 正听法轨分二: 丁一 断三种器过失, 丁二 依止六想。 今初。


器口向下,口虽向上而不洁净,虽已洁净而因破漏,天降甘霖,不聚於内,虽聚於内,而因不洁,不成饮料。或已洁净,因破漏故,不聚於内。如是虽闻说法,不入於耳,虽入於耳,而缘他境,或为等起贪等自在。或能於时暂遮烦恼,而於词义,不能坚住,健忘失坏,统成为闻法障碍。故须远离彼等。如何对治以上三者,经云:极善听闻,於意受持。菩萨地亦说:希求心,专注心,倾听心,调伏心,由一切心从心谛听。


丁二 依止六想。


六想者:(一)安立自如病者想,(二)於说法者作大夫想,(三)於佛圣教作如药想,(四)殷重受持作医病想,(五)於薄伽梵作胜士夫想,(六)於法道轨作常时安住想。今初。 入行论云:通常病所困,须遵医师嘱,须知由贪等,众罪所常困。故应了知,生起长期难医猛利病苦,是由贪等烦恼长期缠缚。噶麻巴尊者亦云:不如理修是与修相违者:无始以来,因集聚三毒极大痼疾,是大病根,奈何吾人不知是病。第二於说法者作大夫想者:例如患有极大中风等病痛,觅求良医诊治,若得良医,生大欢喜,如其所说,皆愿听闻而作利敬。应知於说法善知识,亦应如是觅求,既求得已,永不舍弃,如其所示,如理而修,而作利敬。第三於佛圣教作如药想者,犹如病者极其珍惜医者所配良药,於说法者,亦应珍惜所说教授,如所宣示,见大殊胜,数数努力。不应由健忘故,失坏於心。第四殷重受持作医病想者:犹如医生虽给病者良药,若是不食,则不治病。若於说法者所说教授,不作受持,则不能消灭贪等烦恼,故应受持。不受持者,虽说无量数句,不能受益。犹如疯癞。断手及足,用药太少,不能疗疾。吾人从无始来,而由猛利烦恼所缚,仅能受持少许教授,不能对治。故欲圆满一切道分,应由能分别智慧观察,如瀑流相续,不断寻求。如忏悔赞云:心相愚蒙由来久,长时期作病根依。如疯病者断手足,仅一帖药何能医。故於自作病者想极重要者,因若有此,余想亦生。亦即是说。若仅趋入名句,闻是可成,而不能成遣除烦恼教授之事,亦如求医而不食药,惟分析所配之药不能解脱病苦。三摩地王经亦云:身当如是修,仅词岂能成,唯诵药名目,能益病者否?是故於此殷重,则能生起除病之想。所谓殷重者,谓於善知识教授取舍处等,能作受持,此中须知所谓作者,须先闻彼。闻已如知而作。堪能闻事,依之受持,是大扼要。若不如是,不作修持,则於死时,生起悔恼,亦如模仿他人演戏,又亦为欲得糖,仅舐蔗皮。劝发增上意乐云:我因失修今如何,死如愚夫作忧愁,堕极苦恼之深渊,此是爱乐言说失。又说:如座演戏群众中,演唱他勇士功德,本身殷重则失坏,此是爱乐言说失,又说:甘蔗外皮无精要,所喜甜味在内中,仅食外皮既非糖。糖味且不堪能得,如是外皮说如彼,味喻心於此中义,若能因此断言说,常不放逸令思义。第五於薄伽梵作胜士夫想者:谓随念世尊,是说法者,而生恭敬。第六於法轨道作常住想者:谓由听闻,如此正法,心应思维,我佛圣教,若在世间,长时安住,岂不美耶?复次若听法者,於说法时心不专一,法为余说,不趣扼要。是故听者应须抉择自心,譬如若欲了知面貌有无污浊垢染,对镜照看,则可除垢。自身贪等过失,由闻法故,亦於法镜显现,尔时亦了自心。是有垢恼。且於心中生起希求,欲断过失,而修功德,故须学法。如本生经云:罪行丑恶状,明现法明镜,心则生痛恼,趣入正法边。如打萨布请月王子开示正法请问品云:若诸菩萨,心已了知,是听法器,则为宣说正法。总之应思维我为一切有情义利,当得佛果,须学得彼之因。此是因须听法,故作听法。随念听法利益,生极欢喜,断过失故,生菩提心故,故尔听法。


乙二 说者法轨分四: 丙一 思维说法利益, 丙二 於佛及法生起恭敬, 丙三 由如何思及行而说, 丙四 於何境可说及不可说之差别。 今初。


俱舍论云:法施离烦恼,如理说经等。本释云:是故若诸颠倒宣说,有烦恼心,希求利养恭敬声名等而宣说者,是失坏自身诸大福德。故清净说法随起,极为重要。如於无常一次曾未修习,不能说法。劝发增上意乐云:不为利敬,不为财物之法施则於布施中,能生二类廿种德益。勇猛续亦云,若诸在家无量财施,不如出家佛子,一句法施福德更大。


丙二 於佛及法生起恭敬。


如薄伽梵说大般若时,自设座位等,法者尚是诸佛所应恭敬之因,故应於法起大恭敬,及应随念大师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恭敬。


丙三 由如何思及行而说分二: 丁一 思, 丁二 行。 今初。


如慧海请问经说:立五想自是医生想,正法是药想,闻法如病者想,如来是殊胜士夫想,法轨常住想。复次应於眷属修慈,断除恐他胜我,懒惰所牵,由常说法,疲倦厌烦,说他人过失,自作赞叹,悭吝佛法,重视衣食财物受用。应如是思,我为令他得佛位故,宣说福德,亦即我之安乐受用。


丁二 行。


应先沐浴着鲜净衣,选择洁净悦意处所,设立法座,坐於座已,诵降魔咒,如是在百寻以内,魔及魔之眷属,均不能来,纵然能来,不能侵害,次以舒颜,具足圣教量因明量及譬喻等支分,宣说了义经教。


丙四 於何境可说及不可说之差别。


如调伏经云:不作祈请。即是未经祈请不可宣说。若知已是法器,坚住器内,虽不祈请,亦可宣说。此是三摩地王经所许,调伏经亦云:余一切有过失者。


乙三 共同作业。


如是由诸说者听者之善根,以及善行等愿。当能清净广大增长。且由如理听闻故,虽闻一次亦能决定生起,如其所说一切利益,又由闻者说者,依止趣入扼要故,不仅能净,所有於法及说法者一切前所集聚等业障,即是一切新业亦能清净。又由说者听者如理趣入扼要故,能见说者教授,有益相续,自能於前圣教而作殷重,於後上师所持教授一切师尊,生极大殷重。又於所示极大教授,如不得决定,又不作思维,虽如何宣说甚深广大法要,而成如天降魔,即彼正法,反为趣入烦恼之伴。是故说者听者应按道轨,诸具根性者应当精勤,说听一次乃至无量次,如由首日趣入乃至十五之中不断,以上是为宣说教授殊胜前行。


甲四 正说如何引导弟子次第分二: 乙一 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法轨, 乙二 依止後如何修心次第。 初又分二: 丙一 生决定故,扼要阐释, 丙二 行轨摄释。 今初。


弟子相续中,能生一分功德,则少一分过失,所有一切善乐之根本,是尊胜知识,故依止法轨,最为初要。此又分六:


丁一 所依善知识因相, 丁二 能依弟子因相, 丁三 如何依止理趣, 丁四 依止功德, 丁五 不依止罪缘, 丁六 摄以上义。 今初。


从诸经论,虽有甚多宣说:「各各乘别」。然此中是说,从三士夫道次第引导,能引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如庄严经论云:善知调伏,止近止,胜功德勤教自在,证得自性善巧说,大悲为主断厌倦。是说善知识须具十法,乃为弟子所依止,此中是说,自不能调,而能调伏他人,无有是处。凡能调伏他人之上师,必先能调伏自续。或问须如何调伏者,谓不如理修,所谓证得功德,乃是名目安立,实於自续无益,故须随顺圣教调伏相续理趣:即是由决定三增上学,而有调伏等三。是调伏者,即戒增上学也。别解脱经云:意马难驾御,必由锐钉辔,即此别解脱,常精进出离,譬如戾马,驯马师必由利辔始能制服。根於逆境随行,趣入非义,则如戾马故应制伏。且由数数精进,趣入正义品类,由戒学故,自能约束意马。止者:谓如是依止如所了知,念念善行,遮止罪行,内心则能生起止三摩地。近止者:谓由依止心所堪忍之止,於真实义,生起分别观察之慧学,如是由此三学,谨具调伏相续证功德,是为不可,仍须具足教功德,所谓教自在者,即是於三藏等听闻极多,善知识登巴大师云:若说大乘上师作业,须获渊博了知,然後於受持时,能辨何利於圣教标的,遵何方向成其义利,故须圣教证得自性者,即由殊胜慧学,证法无我,亦即现证真实义为主要受持,否则,如由教理证得亦可。如是所具教证,如与弟子平等或劣,则为不可,须具殊胜功德。俱舍笺释云:依劣虽修当退失,依平等者住平等,如依尊胜成殊胜,是故当依胜自者,又说:具戒及近止,殊胜大智慧,若依彼尊胜,较尊胜尤胜。颇窘瓦大师亦说:听诸大德传记,是於彼起增上我见,四究竟大师亦说:我於彼等热振老叟而作攀缘,故於殊胜功德起增上法见。如是六法,是自证功德。余是随他所得功德。此亦如论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能赠他以自证,是示法性令解脱。所余四法之善巧说者,谓善巧引导次第,所化心中生起义利而作对治。悲者,谓净说法随起过失不顾利益,由悲心等而作开示。布夺巴告俄金巴云:离魔子,任说几许法要,我曾未受赞叹善哉!一切有情无不有痛苦者,须恒作如是想。具勤者:坚住奋勉利他事业。断厌倦者,数数宣说无厌,忍受说法难行。布夺巴大师又说:三学悲心及证自性,是五主要。我之阿闍黎香尊亦说:既不多闻,又不忍受厌倦,更无於诸恩德能作少许领会,虽有前五,能利益谁。又说法善知识,不善巧说,纵於所说功德能如理作,但因思维不了所说一切,因不了故,虽有前五,何能利益眷属。似此因相,全能圆满,因时间故,甚为难得。或过失多分,或过失功德两相等分,统不应依,应须依正殊胜功德。故修解脱上师,此是无间激励根本,凡诸能依上师,不仅於此应当了知且须寻求具足因相,而作精进。凡诸所依弟子,亦当於彼等应具因相而作激励。


丁二 能依弟子因相。


四百颂云:中道具根求义利,此是听法者法器。说者功德安立时,听者亦非不能成。注释云:此是须具之法,乃堪为听者法器。若能圆满彼三,则於说法者功德,见其功德,不见过失。不仅此也,诸听者功德,亦於彼补特伽罗,见其功德,不见过失。若未圆满法器诸因相,虽说法善知识十德全具,而因听者有过失故,趣入过失。反於说者过失见为功德。此中所谓中道者,谓不堕一边若堕一边而为所障,则不见功德,不得善说要义。如中观精要云:堕边心苦恼,法性现不证。所谓堕边者,谓於自宗则贪,於他宗则憎,若是如此,自续安立,则须弃舍。若如是思,仅不堕边,即是中道,然於善说正道,以及罪道,二种现前,自心无力分别,不堪为器,故於彼二,心须分辨。又若虽能辨别,犹如画影听法,亦不堪为法器,故须具足至大义利。注释云:於法及说法者恭敬,及安立二意,加之为五。此谓於听法时,为大义利,思善安立,於法及说法者安立大恭敬,弃舍罪道,坚住善道等四。此四顺缘,是具根性。弃舍违缘,谓之中道。尔後思察上师引导堪能之法,於彼具不具足,若是则修欢喜,不具後当精勤具足之因。


丁三 如何依止理趣。


如是如前所说,由具法器者观察上师因相具不具足。若是已具因相,当能获得法因。如是法因既能获得,则於总别圆满教授善能引导善知识。而作依止。


此中分二: 戊一 心依止理, 戊二 行依止理。 初又分二: 己一根本修信, 己二 念恩起敬。 今初。


宝灯陀罗尼经云:如生起信前行,则可获持一切功德而作增长。此是由信,功德未生者生,生已安住并作增长。十法经亦云:凡引导出离,信是殊胜乘。故具根性者,依止信随行。无信诸凡夫,不生诸白法,种子火所烧,青芽如何萌?是说从遮止随行之门,信是一切功德根本。总之信仰三宝,业果,四谛等,种类虽多,此中是指信仰上师。又如何观察上师者,金刚手灌顶经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应如何观察,如其观察佛薄伽梵,亦复如是。诸大乘经及律仪藏亦如是说。此说如是若知是佛,则生功德心,不生过失分别心。於自上师亦复如是,一切过失相全舍,而生分别功德心。灌顶经又云:於师持功德,不持过失边,功德能成就,过失则反是。若是观察上师功德虽大,但有少许过失,则为自身获得成就之障。设过失虽大,而不观察过失,唯从功德修信,则为当得成就之因。是故若是根本上师,不论有无大小过失,於彼断除分别罪缘心,否则,则成障阻。设有放逸者或由烦恼多,於过失分别生起时,应当奋勉忏悔。若能如是修持,虽有时见其过失,心仍执持功德品类,於信无碍。譬如大尊者持中观见,而金洲大师则持实相唯识见,从持见门,虽有胜劣,但总为大乘道次,菩提心依彼而得,故於金洲大师与诸上师则无比较胜劣之差。


己二 念恩起敬。


十法经云:应生如是想念:我常飘流轮回,能作寻觅。久为愚痴所蒙,能擎昏梦。沉沦有海深渊,能作救护。误住罪恶道中,能说善道。三有牢狱所困,能作解脱。是为病苦久困良药。是能息灭贪等火焰普被云两。华严经云:我今说法善知识,能示诸法功德藏,遍说菩萨加行道,从心思维到此中。善知识等如我母,喂哺功德之法乳,菩提支分遍修习,能灭一切过患相。如药能治老死苦,如多施天降甘露,如月圆满白法广,如日光耀说寂灭。与贼相伴心不乱,虽如山高海似深,极其艰险遍救护,善财善思而来此,菩萨能由自心生,佛子又能证菩提,此等我知佛赞叹,由此善知到此中。


犹如救世大勇士,普成依怙归依处,是我权势安乐根,故当恭敬善知识。应当忆念以上颂音,易其善财,而诵自名。


戊二 行依止理。


本师五十颂云:此中多说须如何?何为能令上师喜,是为断诸不悦者,於彼观察并精进。成就是随阿闍黎,上师即是金刚持,由诸世间妙供养,当令上师遍欢喜,总之是修喜悦,不喜悦者应当精进断除。所谓修喜悦者,由三门修,供奉财物,由身语恭敬,如其教授而修。庄严经论亦云:依止善知识,是从利养恭敬及修持之门。此中初者,如五十颂云:供誓愿本师,妻子及生命,当常时依止,动产何须说。又说,能生一切佛,常供即可成,供养积福德,得最胜成就。二者:谓洗身擦背以及病侍宣说师德等。三者:如其教授,无违而修,是主要者,如本生经云:报恩供养者,是如其教而予奉行。


丁四 依止功德。


依止善知识者是近佛位,为诸佛所喜。不虞匮乏,不堕恶趣,恶业及烦恼所难治伏,不违菩提心行。由如是忆念,则功德资粮展转增广,能成一切现前及究竟义利。且由利敬善知识故,所有须受恶趣业力牵引,於此生中正现损害身心最微细分,或梦境感受,均能清净。故说映蔽供养一切诸佛等之善根功德,此是最大。


丁五 不依止罪缘。


若於善知识,不如理依止。则此生中,众魔所侵,疾病所扰,死後并须领受无量恶趣之苦,如五十颂云:何时於上师,其心不动摇,若由愚痴转,定受地狱苦。谁说可惊怖,能免此诸苦,则唯阿闍黎,故应如理住。又如黑敌难释上师品云:虽闻一句颂,若不认为师,百生生犬类,成食秽畜道。复次诸功德未生者固不生,已生者,趣入失坏,此为依止恶知识或罪伴故。功德反为所障,过失反而增长。是故当断不悦意所生一切相。


丁六 摄以上义。


如是名谓上师瑜伽教授如前所说,应须了知。此亦不可仅是攀缘一次,应从自心深处,专一於所无误引导善知识,无间而作依止。亦如却卡瓦大师说,依止上师时,断除疑惧。若不了依止理趣,以为空乏无益,则应了知凡是此等依止善知识法轮,是极殊胜,毕竟告诫根本。吾人以烦恼粗重,不了依止善知识理趣,或虽了知,甚多不作,故诸听法者,於上师前,多起高举,且於内心,难以生起,忏悔律仪。是则应当了知,如前所说,而作攀缘,罪及功德。若未生起,如共所有,如理依止,应从肺腑,忏悔罪障,若能如此,常时无间,常在菩萨位,则寻求善知识,不知满足犹如善财童子然。


丙一 行轨摄释分二: 丁一 正修理趣, 丁二 由二种修行理趣辨别如何修。 初又分二: 戊一 时分正体如何作, 戊二 未修中间如何作。 初又分三: 己一 前行, 己二 正行, 己三 结行。 今初。


前行有六法,是金洲大师传记所说:洒扫静室,安置佛像。陈列供品,庄严而不荡动。坐舒适座,身背直立,结伽趺座,或半伽趺,由此加行,皈依,发心,当生决定,自续混合。如是思惟,前面虚空,安坐甚深见广大行所传承根本上师,并有无量佛及菩萨,圣者声闻圆觉及部属等集聚。明显现前。并於所生道之相续,集聚顺缘资粮,清净逆缘障碍,若无此二,道极难生,故须由能摄集聚清净扼要七种支分,相续修习。此中顶礼支分所谓摄三门顶礼者:尽所有等云云一颂。谓攀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心深处,三门敬礼。又三门各别身敬礼者:善行云云一颂。谓攀缘总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於意境明显现前,自身变化,如微尘沙数,而作敬礼。此亦是说,由境等故,生起信力,善行遍起。意敬礼者:「於一微尘上云云」一颂。谓於每一微尘上,有与微尘量等诸佛,安住其上,四周菩萨所绕,随念彼等功德,生起胜解。语敬礼者:赞叹彼等云云一颂,谓若已尽赞叹诸境功德,是诸不了者。应於每一身变化无量头,又於每一头变化无量舌,由善妙音,而作赞说。此中音者,即是赞颂,彼之支分,因者是舌。海者,无量词句。供奉有比供养者,最胜花等云云一颂。所谓最胜花者,是诸天上人间殊胜花瓣。鬘者:是由种种花瓣串集为环。此二是明一切天生及人为者。铙钹者,谓乐器,有节奏抑扬等声。涂者:谓香料混合涂抹。胜盖者,谓尊胜伞盖。灯者,谓酥酪等所生光焰以及宝光,香者:谓董香一种。最胜服者:谓上等衣装。胜香者:谓由栴檀升起香味气体水份等。粉屑浮饰者:谓香粉库斗盛香布袋。亦是用畵坛场采色粉末,次第增添,高广等同须弥。安设者,谓如上说而後,作种种通常陈饰庄严。供奉无比供养者:所有供养等云云一颂,包括以前有比供养世间供,此是由诸菩萨等诸大威力,变化九善妙供,为无比供。最後二句,谓前二未尽一切,所当作者,於顶礼供养等随起善心及所缘境。忏罪者,谓贪等云云一颂,从依三毒因,而有所依身等三。自性者:谓由我所作,此有若自作,趣入他作,见作随喜。总摄彼等一切者,谓如其所有。是从忆念,彼等罪缘,於前者悔,於後者忏。若从自心深处而作忏悔,则於已前所作断其增长,於後者等,断其散布。随喜者,十方佛云云一颂,谓从忆念,五补特伽罗,彼善功德,而修欢喜。激励转法轮者:凡诸十方云云等一颂,谓於十方刹中,虽现证得菩提佛相,因得无碍智,永不执取。身亦如其数量,由变化身说法,而作激励。祈祷者:出离生死云云一颂,谓於十方刹中宣说出离生死等理趣,为利一切有情,生安乐故,量等微尘劫数不般涅盘,祈祷安住。廻向支分者,敬礼云云一颂,谓由以上所列六支分善业所有一切善根,与诸有情相共,作为圆满菩提之因,猛利谆励廻向,永无尽期。如是了知此等词义,专一心意,渐渐如其所说修作,则能受取无量福蕴。是故由顶礼,供养,激励,廻向,随喜等五,是集聚资粮。忏悔是清净罪障。心於自善,及他品类所修欢喜善能增长。廻向能於集聚清净及所增长少分善业而能增多。又於暂生善果,易消逝者,永不消逝。总於所集所净所增长者,能三不尽。由是明显攀缘,而供曼札,所有於善知识不恭敬等颠倒作意,无边遮止。则恭敬善知识等无倒作意普遍易生。所有内外一切障碍,「息灭请加持」应猛利念诵多遍祈祷。


己二 正行, 又分二: 庚一 总修理趣, 庚二 此中所修理趣。 今初:


此者修习如前所说之道,於所缘善,如其所欲,将护其心,是能堪忍。此复若有执持,从执持已,而修所缘,於自所欲,即使修习如其次第修习尔许善所缘境,不能随转。因从最初成为恶习,所有善行悉成过失。是故最初将修,於诸所缘,数量次第,应当决定。次後如其决定而修,次後发起猛利誓愿,谓如所决定者,更无其余,故当具足忆念正知而修。


庚二 此中修理。


起始思惟依止功德以及攀缘不依止罪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应不容纳分别上师过失之心,随自所知,而起思惟,戒定等功德。如是直至未能生起清净信心不断修习。次後思惟,如前经说,经已利我或将利我一切恩德,直至诚敬未生之中,从心深处,不断修习。


己三 结行。


所聚福善,应从普贤行愿及七十愿等,於现前及究竟愿处等,猛利忆念而作廻向。如是於黎明,午前,午後,黄昏四时,而作修习。此中初时若长,心易沉掉,若如此修,难以治心,故应时短,次数当多。如云:「欲修心长,若作截止,则於後次心欲趣入。如若不尔,见座位时,即觉发呕。」


戊二 未修中间如何作。


总说顶礼旋绕念诵等虽多,而主要者,是从励力修已放舍中间,若於所修缘相不依念知,任其散怠,则所生极小,故於中间,应阅佛经,数数忆念,则由多门集聚生起功德顺缘资粮,亦由多门而能清净逆缘障碍,当恒守获自心,受持一切根本戒学。复应学习四种资粮,而为各各引生止观道之正因,此中所谓摄护根门者,谓从依止境根,生六识已,意识便於六可爱境及六种不可爱境,生起贪嗔,应当从彼守护不生。正知而行者,如入行论云:现前身及心,数数当观察,若唯彼所摄,正知守护理。谓身心等业,若於境转,应知当作及不当作而行。饮食知量者,谓应断除饮食太多或则太少,以不防害善业适量而食。此复应修攀缘贪爱饮食罪业,而起思维,此非烦恼,饶益施主,身中诸虫,现以财摄,於当来世,为法所摄,又应思维,为成办一切有情义利而受饮食。亲友书亦云:由思饮食似药理,并无贪嗔作近止,既不是憍亦非慢,非壮唯令身能住。精勤轻醒瑜伽於眠息时如何作者,亲友书云:具根性者於永昼,夜间亦过初後分,眠时亦不空无果,眠时恒具足正念。此说白昼,及其夜间初後二分,无论正修及未修时,如所应作,故行坐时,应从五盖,净修其心,当具义利。眠息徧行者,是在修後,不令空散。此中身行道者:谓於夜间三分,中分当眠,右胁而卧,重叠左足於右足上,如狮子卧。忆念者,谓忆念日间所修全分善业,直至未熟睡之中,随念依止。如是虽在睡时,亦犹醒时,能修三摩地等善行。正知者,谓由如是依止念时,随起烦恼即能了知断除不取。起身想者:谓应思维,仅此睡眠,已应当起。如是唯除正修之中不共修法之外,所有前行正行结行中间行等,诸应行者,乃至观中所修一切所缘行相皆如是行。


丁二 由二种修行理趣辨别如何修。


庄严经论云:此中依止听闻,如理作意,从如理作意,生起真实境智,此说由闻而思,由思生慧,更从如理作意起修,乃得生起现证真实义境。现观庄严论亦云:抉择分见道,以及修道中,常思维称量,及观察修道。此谓大乘圣者修道,尚有数数思维,称量观察。集学论亦云:以如是故,身及受用,福德相续不断,当修舍,护,净,长。此说身及受用善根等三,於一一中,皆应当修舍护净长四事,修又有由别观察智先观察後修之观察修,以及不观察唯专止於一境之止修二种,然则云何於如何道是观察修於如何道是为止修,谓於善知识修习诚信,及修暇满,义大,难得,死没无常,业果,轮廻过患,及菩提心,於此等者,须思择修。谓於此等,令心猛利,须恒常变改其意,若无此者,则不能灭此相违品类,不敬等故,能生起如是心者,是唯依赖数数观察思择修故。譬如贪境,若多增益,可爱之相,则生猛利之贪。又於仇敌,若多思惟,不悦意相,则生猛利之嗔。是故修习此等诸道,境相明不明显皆可,然须心力猛利恒常,故应观察而修。若心不能住一所缘於一所缘,为令如欲,堪能住故,修止等时,若数观察,住心不生,是故尔时则须止修。又有未明此理,说凡博达者,唯观察修。凡古萨黎,应唯止修亦不应理,以此各各均须二种故,智者既须修习止等,诸古萨黎更须於善知识修猛利诚信故。由是若执,由分别智,数数观察,是闻思时而非修时,亦不应理。又有若执,一切分别,是相执故,能障成佛。此是未能分辨:非理作意是实执分别,如理作意乃正分别,故有是过。又有於此教授,作如是说:心於一境,如其所欲,如理安住,是须修习不分别定者。若於以前多观察修,是能障定生起,亦不应理。此如善巧匠人,将诸金银,数数火烧,数数水洗,净除所有一切垢秽,成极柔輭运用堪能,次作耳环诸庄严具,如其所欲,任运成办。如是於根本烦恼及诸恶行,如在修习诸黑业果轮廻罪恶等,已前时中所说。应以观慧,数数修习彼等过患,令心徧生热恼;或起厌离,以是作意,如火烧金令意背弃诸黑恶品,净此诸垢,如在修习知识功德,暇满义大三宝功德,白净业果及菩提心等时中所说。由观察慧数数修习此等功德,令心润泽而成清净,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心趣向,诸白净品,爱乐欢喜,以白善法润泽其心,如是成已,随所欲修,若止若观,於彼属意,无大劬劳,即能成办。如是观修,即是能成不分别定最胜方便。亦如圣者无着云:譬如巧匠及彼弟子,於任何时,欲净金银,一切垢秽,则於时时,火烧水洗,柔輭随顺,现前堪能,成办彼彼妙庄严具。如是巧匠及彼弟子,随所了知顺彼工巧随其所欲,作成庄严。如是瑜伽行者,亦复如是,於任何时,令心不趣贪等垢秽而生厌离,即能不趣,障垢忧恼。自心由於趣向爱乐善品,而作欢喜。是故瑜伽行者为令其心,於止或观,加行修习,即於彼彼极能随顺,极能安住,无动无转,如其所思,一切义利皆能成办。


复次令心坚固安住,於一所缘,所有违缘要有二种:谓沉及掉。是中若有猛利不断,能见三宝功德之心,极易断沉。对治此者,即是由见功德门中策举其心,定量诸师,多宣说故。若有不断猛利能见无常苦等过患之心,则易断掉。以掉举者,是贪分摄,是散乱故,能对治此,是谓厌离,故诸经论,赞叹厌离。


乙二 依止後如何修心次第分二, 丙一 於有暇身勤取心要, 丙二 如何摄取心要之理。 初又分三: 丁一 正明暇满, 丁二 思其义大, 丁三 思维难得。 初又分二: 戊一 暇, 戊二 满。 今初。


如摄功德宝云: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此说离八无暇谓之有暇。八无暇者:谓无四众游行边地。粗鄙,喑哑,断肢,缺耳等名根不全。妄执无前後世,无业果,无三宝等名邪执见。无佛出世无佛教,此四是人中无暇。又三恶趣等三,及长寿天是非人无暇。如亲友书释云:所谓无想及无色天,二中初者,在第四静虑广果天中处於一分,如聚落外阿兰若处,後者,谓生无色之异生类。八无暇论亦云:常为欲事散乱诸欲界天者,谓常寿天。


戊二 满分二: 己一 五自圆满, 己二 五他圆满。 今初。


人生中国根具,业无倒信处。所谓生中国者,谓生有四众游行处。根具者,谓非喑哑断肢,眼等皆悉圆具。业无倒者,谓不自作或教他作无间罪,信处者,谓信律藏是世出世一切善法所生处,律藏者,包摄三藏。此五属於自身所摄,是修法助缘,故名自圆满。


己二 五他圆满。


佛生说正法,常住随教转,他故具悲心。言佛出世或降生者,谓经三无数刧,集积资粮,现证圆满正等正觉。说正法者:谓佛自说或声闻说。


圣教常住者,谓从成佛说法乃至未般湼盘中间,胜义正法,能现修证,永不坏灭。法住随教转者,谓由如是证正法诸众生,能令了知有力当证,而如所证。於圣教随转。他故具悲心者:谓有施者及诸施者给法衣等。此五是他身所有,亦是修法助缘,故名他圆满。


丁二 思其义大。


为毕竟安乐故,若未修习清净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故修大乘道者:须有如前所说之身,如弟子书云:如来道所依,能引导众生,是由人身得,心力广大故。道非天非龙,亦非非天得,非金翅持明,非腹行似人。又有欲天,昔人世时,由其修道习气深厚,堪为新证见谛之身,然上界身则定无新得圣道者,如前所说,欲天亦多成无暇处,故於最初修道之身,人为第一。此复北俱卢洲人,不堪为诸律仪所依,故赞三洲之身,其中尤以南瞻部洲身最为称赞。是故应当作是思维,我今获得如是善妙人身,何令空无果利,我若令其空无果利者,更有何事较此自欺,较此愚蒙,而为重大。既经多刧轮转诸恶趣等无暇之处,而今一次幸脱,如仍空耗仍还彼处者,则我实无心志,如为明咒之所蒙蔽,故应由此等门数数修习。如入行论云:既得有暇身,我若不修善,更无欺过此,亦无愚过此。又说:难得利益处,如何偶然得。若我具知识,若被牵地狱,则如咒所蒙,是我心全失。何蒙我不知,自心有何障。如是观察毕竟,不仅义大,即是观察现前,亦为善趣身受用眷属圆满之因,如以此身,而修布施持戒忍等,能易成办,故应思维是理。如是义大之身,若不昼夜精勤此二之因,如入宝山空手而回。


丁三 思维难得。


如事教中说:从善恶趣死後,复生恶趣者,如大地土,从彼而生善趣者,如爪上尘,故从善恶二趣而思难得。更应思惟如前所说,为何难得。四百颂云:凡人多执持,非是胜义品,故诸异生等,多定生恶趣。此说人等大凡爱行十种不善品类,由是定多往生恶趣。又如於菩萨等,起嗔恚心,虽一刹那,尚须经刧住无间狱,况自相续,已有多生所积罪障,果未出生,对治未坏,於三恶趣须经多刧,更何须说。如是若能决定清净以兹所积恶趣之因,防获新造,则诸善趣,虽非希贵,能如此者,亦极珍少。若不如是修,则定往恶趣,既入恶趣,则不能修善,相续作恶,故经多刧,虽善趣名,亦不得闻,此是入行论所说。如布朵瓦尊者云:在昔盆地,有一壮丽碉堡,名麻却卡,後为贼据,经久倾颓,有一老者,因此堡故,心极痛恼,後闻复得,因不良於行,仅凭一矛,逶迤而至,叹曰:今得麻却卡,莫非梦欤,如是既得暇满,亦应获得如是喜悦,而修正法。乃至未得如是心时,应当修学。


如是若於暇身,如能生起具足圆满因相,受取心要愿望,须思四法,此中须修行者,谓一切有情唯求安乐,不求苦恼,然引乐除苦亦唯依赖正法故。能修行者:谓应具足外缘善知识,内缘暇满。此复必须现世修者,若现世不修,极多生中,暇满难得,故又须即刻修者:谓死期不一定故。其中第三,能遮推延於後生中修法懈怠,第四能遮已知此生须修,但以前前年月日未修,後後能修之迁延懈怠思惟。总摄此二为应速修,作三亦可。是则念死亦与此联系,然恐文烦,至下当释。


如是若由种种门而正思惟,制心力大,故应如前所说思惟。如若不能,则应摄持何为暇满体性,现前究竟门中义大道理,因果门中难得理趣,随所相宜,从前说中取而修行。此中从因门中难得者,总说仅仅得生善趣,亦须修一戒等净善。别说得具暇满,则须受持净戒而为根本,施等为伴,无垢净愿为结合等众多善根,现见修如是因者,极为稀少,由是推度,善趣身果,若总若别,皆属难得,又由果门中难得者,谓观察异类诸恶趣众,唯此善趣,是三有边际,观察同类善趣,殊胜暇身,是为至宝,故应当修。格喜夺巴云:殷重修此,余则由此引生,故当励力。


丙二 如何摄取心要之理分二: 丁一 道总建立生起决定, 丁二 正说取彼心要理趣。 初又分二: 戊一 三士夫道摄一切佛语理趣, 戊二 显示从三士夫门如其次弟引导理由。 今初。


佛初发心,中间集聚资粮,最後完满正等正觉,一切均为义利有情,说一切法,亦为成办有情义利,是故所成办有情义利有二,谓现前善趣及究竟定胜。其中依於初所成办,尽其所说,摄入正下士,或共下士法类,殊胜下士者,谓此生中,不以为重,而求後世善趣圆满义利。唯作能成办此等之因故。如道灯论云:尽所有方便,唯求轮廻乐,希求自义者,此谓下士夫。


毕竟定胜又有二种,谓从轮廻仅得解脱,及证一切智智。其中若依声闻独觉乘为准,尽其所说一切,均悉摄入正中士,或共中士法类,中士夫者,谓於一切诸有生起厌恶,欲从三有而得解脱,为求自利,是故趣入彼之方便三种学处。道灯论云:背弃三有乐,遮恶业为性,唯求自寂事,故名中士夫。成办一切智智之方便又有二种,谓密咒大乘及般若大乘,此二摄入上士夫法类。上士夫者,谓由大悲自在转故,为尽一切有情苦故,为得佛位,是故学习六度及二种次第等。道灯论云:由了自续苦,所有他诸苦,希求正除尽,此是上士夫。此士所修菩提方便,所谓六度及密咒二者,後当解释。关於三士夫之名,摄抉择论及俱舍释等说有多种:下士夫中亦有二类,有乐现世,或乐後世,此中是指第二。因须趣入善趣无谬方便故。


戊二 显示从三士夫门如其次第引导理由分二: 己一 显示何为由三士道引导之义, 己二 如是次第引导之理由。 今初。


如是虽说三士,然於上士道中亦能摄纳余二士道,因此二种是大乘道之支分。马鸣菩萨所宣说者。是故此中,非是引导唯三有乐,为所欲得,下士夫道。为求自利唯脱生死,为所欲得,中士夫道。是将少许共彼二道作上士道引导前行,为修上士道之支分。


己二 如是次第引导之理由分二: 庚一 正明理由, 庚二 明所为由。 今初。


趣入大乘能入之门者,即是於殊胜菩提而能发心,若於相续生此心者,如入行论云,若能发心一刹那:繁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得菩萨名已,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失此心,即从大乘数中还退出故。是故凡欲趣入大乘者,须以众多方便励力令发,然发此心须先修习发心利益,令於利益,猛利善悦而作增广,及须皈依七支愿行,此是集学论及入行论所说。


如是所说利益略有二种:谓现前利益及毕竟利益。初中又有不堕恶趣及生善趣二种。若发生心,能净宿所集积及断新造恶趣之因。诸善趣因,先已作者,由此摄故增长广大,诸新造者,亦由此心为等起故。无穷尽边。毕竟义利者,谓诸能脱及一切智,亦依此心易於成办,若於前时,无有真实欲得现前及毕竟利益,虽如是云云,此诸利益是从发心所生,应当励力发心亦唯空言,反省自续,极其明了。是故若於善趣及定胜二种利益,生起欲得心者,须先修习共中下士意乐,如是既於彼二利益生起欲得心已,而修具有殊胜利益之心者,则须发起生此根本大慈大悲。此後若思自於安乐匮乏,众苦逼恼,生死漂流理趣,心极哀痛,毛发惊竖,则於其他有情亦复安乐匮乏,众苦逼恼,定起不忍,入行论云:先於诸有情,似此自利心,若梦中不梦,何能生利他。是故於下士时,思维自於恶趣中众苦所逼理趣。於中士时,思维无寂灭乐唯苦理趣。次於亲属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修,即是生起慈悲之因,大菩提心即因此生,故修共同中下士心者,是为生起菩提心真实方便。如是又於彼二时中,思维皈依及业果等门,多门励力,集福净罪,是为菩提心前行,如是由七支愿行及皈依等,如其所应。既为对治相续方便,亦当了知此等是为生起此心方便。此中下中一切法类,即是生起菩提心支分道理,凡为师者亦当晓喻。弟子於此应获定解,每次修时,当念此义,则於修时,极应爱重,若不尔者,则此诸道与上士道别别无关。乃至未达正上士道,於菩提心未得定解,而为生起此心障碍,或於此中,失大义利,故有情於此,应当殷重。如是若善修已,於相续中随力令生真菩提心,次令此心能坚住故,应以不共皈依为先,而受愿心仪轨,既受持愿轨已,学诸学处,次应多修欲学之心,而学六度四摄等学处,若由至心起欲学已,再受行心清净律仪,次应直至舍命不犯根本罪戒,余中下缠及诸恶作,亦当励力不染。设若有犯,亦应如所宣示,犯後对治门中,善为净治。次於六度总则学习,别则令心於善所缘,此能如欲而安住故,应学止为体性静虑,次为断除二种我执缚故,以见决定空性真义,次应将护无倒修法,成办慧为体性之观。如道灯论注释说:如是除修止观,学习律仪学处以下,是为戒学,止为心学,观为慧学,复次止以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世俗谛道,广大道次。


生起三种殊胜慧者,是慧分,智慧资粮,依胜义谛甚深道次。应於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方便智慧,若是分离,不证菩提,故应生起广大定解。


如是由诸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须转入咒道,以若能入,速能圆满二种资粮故,设若此外非所能堪,或由种姓功能羸劣不乐转者,则应唯将此道次第渐次增广。


若入密咒者,依止善知识法,当是胜出前者,以总一切乘,别咒乘中,殷重宣说故。次以清净续部所说灌顶,成熟身心,尔时所得三昧耶及律仪,应宁舍命如理护持。别言之,若犯根本罪染,虽可重受,然相续己坏,功德难生,故应不染。设若有染,亦应悔除防止令净,故当不为一切支分罪染所染。


次染密部,若是下部有相瑜伽,若是上部生起次第,随其一种,善导修学。此坚固已,若是下密部无相瑜伽,若是上部圆满次第,随於其一,应善修学。如是建立道之正体,是道灯所说,故道之次第,亦应如是引导。


庚二 明所为由。


若中下士诸法类等,悉是上士前加行者,作为上士道次足矣,云何别立共中下士道名目耶?别分三士而引导者,有二大义,一为摧伏增上我慢,谓尚未起中下士夫之心,即便自许我是上士。二为广益上中下心,广饶益理者,谓上二士夫,亦须希求善趣及解脱事,故於所导上中二类补特伽罗,教令修习此二意念,无有过失,起功德故。若是下品补特伽罗,虽令修上,既不能发上品意念,又弃下品,俱无成故。


复次为上善根人,宣示共道,令共修习,此等功德,前已生起。如未生起,速令当生,若生下下,可以引导上上,故於自道,并不迂缓。须以次第引导心者,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中,以善巧摩尼匠人渐磨摩尼法喻合说。龙树依怙亦云:初中善趣法,次生决定胜,以得善趣身,渐得决定胜。此说善趣身及决定胜道次第引导。圣者无着亦云:又菩萨者,为令渐次成办正善品类故,於诸劣慧凡夫,为说浅法,随转粗近教授教诫,知中慧者为说中法,随转中间教授教诫;知广慧者为说深法,随转幽微教授教诫。是名菩萨於诸有情次第利行圣者。提婆亦於摄行灯论中,先须建立修习波罗密多乘意念,次趣蜜咒渐次道理。嗢陀南云:诸初业有情,趣入胜义谛,佛说此方便,渐次为阶梯。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圆满 【一卷】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直讲 【六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