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华严寺 05-09
·忻州市洪福寺 05-09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华严寺 05-09
·忻州市洪福寺 05-09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TOP

《弟子》 壹、中国(四)
2018-03-16 12:56:34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8221次 评论:0

中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


  晋穆帝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昙摩竭多在洛阳依《僧祇尼羯磨》及戒本,为竹林寺净检法师等四人,在泗河船上开尼部戒坛,开启中国尼众受戒之肇始。


  净检法师一生崇佛修道,严守戒律,说法度众外,还从事社会教化、济贫等事业,树立比丘尼形象,为世人所敬重,亦使佛教在晋朝更广为流传。
 
    

勤读典籍 求学不倦


  净检法师,晋朝人,生卒年不详。本籍彭城(江苏铜山)人,俗姓仲,名令仪。父亲仲诞,任甘肃武威太守。彭城为汉时楚王英以来佛教流传之地,而武威为甘肃的重镇,古来即盛行佛教。


  令仪自幼聪敏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雅爱经、史、诗、文典籍,往往一卷在手,吟哦咏读,而至废寝忘食之境。她虽贵为掌上明珠,却无奢华习气,反而从容娴静,知书达礼,为邻里大众所周知。


  年十馀岁,便有媒人上门提亲不断,父亲虽然不捨,还是为她择选门当户对的对象,将她风光地嫁出门。
 
    

顿省无常 渴仰闻法


  婚后不出几年,丈夫过逝,令仪伤心之馀,深刻体悟人生变化无常迅速,对于如梦一般的生命只有迷网和疑问。为了生计,令仪经人介绍,为京城官宦子女教授琴艺、写字、说书等,也因此结识一些贵族仕女。一日,教书閒暇之馀,令仪与学生漫步花园,无意间听到学生家人谈论佛法,不禁心生大喜,对于佛法生起无比的渴仰尊崇,但却苦于无处请益。
 

  西晋愍帝建兴年间(西元三一三-三一六),高僧法始来到洛阳,在宫城西门建寺,说法弘教。令仪前往听法后,过去心中所有的疑惑,顿然彻悟,她自忖应把握有生之年追求佛法,亲近教典,以得法利,于是开始向法始借阅经典诵习,悠游于法海中。不多时,即已通晓佛法要领,对佛道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念。
 
    

求受大戒 瑞相证明


  由于令仪潜心向佛,渐渐影响一些贵族仕女与她一同听经学佛。
 

  一天,令仪在寺里听经后,向法始法师请示:「佛经说,出家的男众称为比丘,女众称为比丘尼。弟子一心渴切求法,能否归投佛陀座下,成为一名比丘尼?」


  法始见令仪慧性聪颖,然碍于中国的比丘尼戒法不全,只好回答她:「在西域僧团才有二众弟子,中国历来尚未有比丘尼的具足戒。」


  令仪又问:「经书上既有所谓的比丘、比丘尼,在我国有何不同?」


  法始回答:「根据西域沙门所说,比丘尼出家应受五百条戒法,而比丘仅有二百五十戒,此为二者差别之处。比丘尼戒法的情况,待我为妳去问智山和尚。」


  智山和尚原居住在西域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一带),秉性宽和,心智聪慧,素习禅诵。晋怀帝永嘉末年(西元三○七-三一二)来到中土弘扬佛法,至东晋元帝建武元年(西元三一七),西行返回罽宾。


  智山和尚说:「尼戒与僧戒虽然大同小异,但在中国却不曾有过比丘尼戒法,因此也就不能受戒。尼众仍可先从比丘大僧处受持十戒,只是没有长老比丘尼可为依止师。」令仪闻覆后,仍不改出家意愿,便与志同道合的贵族女子二十四人,一同在智山和尚座下落髮出家,法名为净检,二十四人相偕在宫城西门创建竹林寺修道,成为中国尼众之始。


  东晋成帝咸康年间(西元三三五-三四二),僧建和尚从月支国带回《僧祇尼羯磨》及《戒本》,在洛阳译成汉文。晋穆帝升平元年二月八日,梵僧昙摩竭多在洛阳设立比丘尼戒坛,但却遭到释道场法师的非难,他依据《戒因缘经》的戒律条文,对昙摩竭多提出疑问,认为不符「二部僧受戒」的戒法。因此昙摩竭多浮舟在泗河成立戒坛,为净检等四人传授具足戒。


  在进行受戒仪式时,忽有异香芬馥,四处飘散,与会大众莫不欣喜、赞歎,以此为瑞兆。因此,净检更受到人们的敬仰。此次传戒,史称船上受戒,净检因而成为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位比丘尼。
 
    

戒法严身 德化四方
 

  净检受戒后,严持戒律,刻苦鑽研佛经,与其他比丘尼在华北一带从事教化,为善信广说佛法,四方信众慕名而归者,如风靡草,其严洁名声众所周知,掀起女众求法修行的风气,促使比丘尼日益增多。
 

  例如随其出家的安令首,俗姓徐,出身东莞(今山东沂水东北)仕家,父亲徐忡为后赵外兵郎。她自幼聪敏好学,言语虚和冲澹,不以凡俗为乐,举止娴淑端雅,以佛法自娱性情。长大后不愿受聘出嫁,随佛图澄和净检尼出家、受戒,并兴建建贤寺。她博览群经,过目即能成诵,德行深邃,思深识远,当时教内无人不宗仰她,随她出家的共有二百多人。她又建造五座寺庙,使矢心佛道者能在此修心立业。
 

  净检志守佛道,每日开讲大乘经典,度僧安众,当时社会大众受其感化,布施供养者不知凡几。净检将所收功德善款,悉数随手布施,或造桥铺路,或赈济贫民,造福大众,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如此善行,使比丘尼形象更为大众肯定,皈依求法者益多。
 

  晋简文帝咸安末年,在满室芬馥的奇香中,大众见红光冉冉升起,有一天女手执五色华束,从空中翩然而下。七十岁的净检法师见状,十分欣喜地告诉大众:「好好修行,我今行矣!」于是和大家执手辞别,安详入寂。大众恍若见她腾空而上,一路行去,如一道彩虹直接天边,良久始散,为大乘佛教比丘尼的弘传史,写下重要的第一页。

 

解空第一僧肇大师


  东汉末年,佛教的般若学传入中国,到魏晋之世,则依附于老庄玄学而趋于极盛。老庄虽谈「无」说「有」,但皆从有、无的对立上来理解,此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影响后人理解佛教般若性空学说的正确性,有些佛教论者甚至产生「文义舛杂」、「时有乖谬」的弊病。对此,鸠摩罗什大师高足之一的僧肇法师,批判当时本无、即色、心无等各派学说,对于般若学各派割裂「有」和「无」,离开假有来谈空的倾向,作了综合性的评断,并系统地阐发中观学派「一切皆空」的思想。由于他对罗什大师所授般若三论领会最深,把握最精到,因此被誉为中土「解空第一」。
 
    

博览经文 誉满京兆
 

  僧肇大师,俗姓张,京兆长安(今陝西西安)人,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西元三八四)。幼时家贫,以代人抄书维生,因而得以博览古今经史典籍,奠立日后在佛教中国化方面的重要理论基础。
 

  两晋时代,老庄玄学盛行,僧肇亦好玄远,每以老庄为心要,但又以老庄玄理虽然奥妙,却不能引导人趋于精神解脱之境而感不足,及至后来,僧肇读到三国支谦所译《维摩经》,始知众理之妙原在佛学,因此立愿出家。
 

  僧肇披薙之后,学大乘方等,并融通三藏,未满二十岁,已名震京兆。当时许多竞誉之徒,怀疑僧肇的才学,甚至千里负粮前来与僧肇辩论。但僧肇才思幽玄,又善谈说,应机挫锐,毫不流滞,使得京兆一带的宿儒和关外的俊秀,都为他的学识和辩才所折服。
 
    

法门龙象 什门俊哲
 

  东晋隆安二年(西元三九八),鸠摩罗什大师前往姑臧(今甘肃武威);两年后,僧肇年方十七,远道从学,为大师初期弟子,深获器重,被称为「法中龙象」。
 

  罗什大师于姚秦弘始三年(隆安五年)到长安,秦王姚兴待以国师之礼,请罗什入住西明阁及逍遥园,展开佛经论典的翻译工作。僧肇负笈相随,与僧叡法师奉命列席译场,协助大师勘订经论。
 

  僧肇追随罗什大师,禀受般若之学,并且执经问难。由于距离佛陀时代湮远,致使前人所译经论文义舛杂难解,加以前人所解般若学理又时有乖谬,所以当僧肇协助译出《大品般若经》的次年(弘始七年),僧肇便着作〈般若无知论〉,呈请罗什大师指正,罗什极为赞赏,并谦言自己的修辞遣句确有不如僧肇之处。


  三年后,僧肇将〈般若无知论〉示庐山隐士刘遗民,刘氏深为推崇,将僧肇着述的成就比之何晏(玄学开山人物之一)。其后刘氏又将此论转呈慧远大师,慧远亦深致赞歎。刘氏更多次致书谘难,僧肇也殷勤示覆,一一疏解疑问,使论旨更趋明彻。现存的〈答刘遗民书〉,为研究僧肇思想的重要史料。
 

  义熙年间,僧肇又着〈不真空论〉和〈物不迁论〉,为发挥般若性空真义的重要佛学论文,二论均获罗什大师的高度评价。


  此外,罗什大师译经时,同时宣讲经义,僧肇依据自己的领会,将大师所言加以整理,作为译出经典的注释。如弘始八年(西元四○六),罗什重译《维摩诘经》后,僧肇即作《维摩经注》。僧肇亦撰经序,如《维摩》、《长阿含》及《百论》等经典序文。
 

  罗什大师门下僧侣五千馀众,僧肇年纪最轻,却为人中之龙,影响后世极大,他在罗什门下十馀年,被称为什门「四圣」、「八俊」、「十哲」之一。
 
    

秉承罗什 解空第一


  僧肇依止罗什大师后,即以《维摩》、《般若》、《三论》为宗。其中心思想係以缘生无性(实相)、立处皆真,来谈体用、动静、有无等问题。由于当时学者以老庄思想解释般若性空学说,而有所谓「六家七宗」--老庄玄学化的般若学派,故僧肇特就本无、即色和心无三家代表学派的观点,作综合性的批判。


  三家之中,僧肇以为「本无论」过分强调「无」,以至将「无」执着为实有;「即色论」以万法不能独立存在为由而加以否定,实则假有的「色」本身即是「空」;「心无论」只讲「心无」,不讲「物空」。针对这些问题,僧肇提出〈不真空论〉来说明一切皆空的
道理。
 

  僧肇以为般若学上「空」的涵义乃非有非无,一切事相本为众缘和合,故为存在(非无),又因事相因缘和合,并无自性,故不真实(非有)。僧肇并且举「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非真人也。」万物虽存在,但不真实,故名为空,此即「不真空」。此「非有非无」的思辨方式,即所谓不偏不倚、无执无着之「中道」,僧肇藉此中道方法,阐述不真故空的奥义。


  由于他熟练运用罗什大师中观「八不」哲学的论证方法,对世俗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作最彻底的否定,确切掌握大乘空宗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所以赢得罗什大师「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的赞誉。
 
    

英年早逝 肇论行世
 

  东晋义熙九年(西元四一三),罗什大师于长安入寂,僧肇为之撰〈鸠摩罗什法师诔〉。为了纪念罗什,他又博採众经,着作〈涅槃无名论〉,往复论辩,有九折十演。论成之后,上呈秦王姚兴,姚兴赞赏之馀,即令缮写,分发子姪披览。
 

  翌年,僧肇于长安圆寂,年仅三十一。
 

  僧肇大师之着作,依各经录记载有十五、六种之多,品类非常丰富,但其中真能代表其思想并且自成体系的,只有上述〈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等四篇论文,加上〈答刘遗民书〉及〈宗本义〉,后人将之彙总编成《肇论》一书流行于世。
 

  《肇论》具有完整的哲学思想,解答当时玄学提出的各种问题,系统地阐发佛教般若思想,具有极高的理论思辨水准。由于《肇论》文辞典雅,哲理性强,为中国古代少见的哲学专论,因而历来受到中外学者的研究与重视。目前业已翻译成英、日等国文字流传于世。而《肇论》自南朝以后,历代皆有人为之注疏,其中以陈代慧达的《肇论疏》时代最早,而唐代元康的《肇论疏》内容最详。
 

  僧肇之前,人们或用中国固有思想比附佛法,成为格义佛教;或片面执取佛教某种思想而加以发挥议论,从未建立完整的佛教思想体系。及至僧肇运用大量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老庄和玄学,并借助罗什大师译出的大小品《般若经》和《三论》,结束对佛教的牵强附会。他深入掌握印度佛学要旨,以中国化的方式表达,创立第一个完整的中国化佛教哲学系统,摆脱佛教依附传统思想窠臼,将佛教推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僧肇大师一生虽然短促,但对佛教的发展却贡献卓着,各大宗派如天台、华严和禅宗等,都深受大乘空宗思想的影响,而三论经僧肇大师的大力弘扬,得以在中土广为传播,为三论宗的创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佛教丛书 《弟子》 下一篇《弟子》 贰、印度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