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四书集注·论语讲要(九)
2009-09-10 21:08:32 来源:大方广 作者: 【 】 浏览:2449次 评论:0

《论语讲要 · 子罕第九》


(一)


    ◎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罕是希少。言是直言。《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周礼•春官大司乐》注,「发端曰言,答述曰语。」依此解释,有问有答名为语,无问而自己直说名为言。


    《论语》记载孔子所说的「利、命、仁」,多数是答问语,虽然也有直言,如《里仁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放于利而行,多怨」,《尧曰篇》「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像这些例子不多,可见孔子轻易不说利命仁,所以此章说「子罕言」。


    何以罕言?《集解》说:「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仁者行之盛也。能及之,故希言也。」利者义之和也,是《乾文言传》之文。   

 

    ◎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党,古注或读为「达,巷党」,或读为「达巷,党」,难以考定。人,或指为项橐,或指为甘罗,也难考。


    《集解》:「郑玄曰。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一党。此党之人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确是博学。「无所成名」就是不能以某一专家称孔子。


    孔子听人这样赞美他,便和他的弟子说:「我当专执那一艺呢?执御?执射?我还是专学御车好了。」学必须执,固执以求所学,始能成功。御在六艺中比较容易学。其实孔子有道有艺,无不精通,执御是自谦之辞。皇《疏》说:「言大哉孔子,广学道艺,周遍不可一一而称,故云无所成名也,犹如尧德荡荡,民无能名也。」


    刘氏《正义》说:「射御久为夫子所学,此时闻党人誉己,恐门人弟子惑于美誉,专骛为博学,而终无所能,故就己所学射御二者求之,只当执御,以示为学当施博而守约也。」

   

    ◎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麻冕是古时的一种礼帽,用麻制成。在孔子时,一般戴这种礼帽的人已改用纯制。纯是丝织品,原比麻贵,但绩麻作冕,手工必须精细,非常麻烦,用丝来作,手工简易,因此比麻为俭。麻冕合礼,改用纯冕,则合乎俭约,所以孔子从众用纯。


    臣见君主,依礼,在堂下即拜,故云「拜下」,如君主辞拜,则升入堂上拜之。当时臣子都直接上堂才拜,故云「今拜乎上」。王肃注:「时臣骄泰,故于上拜」。大家都上堂才拜,谁在堂下即拜,谁就违背众人之意。但孔子事君尽礼,虽违众,仍然拜下。


    麻冕改为纯冕,孔子取其俭,未说有其它弊端,至于拜下改为拜上,那是当时为人臣者的骄泰作风,孔子决不同流,所以,一则可以从众,一则不得不违众。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一章经文,完全讲道。


    「子绝四」,汉宋诸儒都注为孔子绝其「意、必、固、我」四者,惟郑汝谐氏《论语意原》的解释与众不同,他说:「子之所绝者,非意必固我也,绝其毋也,禁止之心绝则化矣。」程树德氏《论语集释》以为此解最胜,恰合圣人地位,因为仅绝意必固我,贤者亦能之,只有圣人乃能并绝其「毋」。这样的讲解确实有道理。


    「意」是心里起的念头。心的本体是《中庸》所说的性,率性是道。一般人起念则不能率性,故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恼人的情绪。孔子志于道,能转意念,而不为意念所转,所以「毋意」。


    「必」是偏见,不合中庸之道。《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祖述尧舜,他自己当然也是用中,所以「毋必」。


    「固」是固执,固蔽的执持一些事理,不能变通,人人如此,孔子不然。前章:「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学而篇》:「子曰,主忠信」。《子路篇》:「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又叶公语孔子:「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都足以证明孔子不固执,所以「毋固」。


    「我」是对自我的误执。无论何人都以此「我」为真实,坚持不释。孔子不然。他在《周易·系辞传》里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原来这个「我」只是游魂所变。游魂藉精气变来变去,没有了时,何尝真实,所以「毋我」。


    意、必、固、我,都与修道相背。修道的人就要对此用工夫,开始时,困知勉行,练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然后步步进修,时时提醒自己,必须毋此四者。至于孔子的境界,工夫已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无往而不率性,连这「毋」字也就自然的绝了。

  

    ◎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周游列国时,经过匡地,遭匡人围禁五天。因为在这以前,鲁国的阳虎曾侵入匡城,施以暴虐,匡人深为怨恨。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似,而且当年替阳虎御车的就是孔子弟子颜剋。现在颜剋又为孔子御车到此,以致匡人把孔子误为阳虎,故予围禁。


    圣人处于危险之境,不会畏惧,所以子畏的「畏」字不当作畏惧讲。俞曲园《群经平议》引《荀子赋篇》「比干见刳,孔子拘匡」,《史记•孔子世家》「匡人于是遂止孔子,拘焉五日」,以及《礼记•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郑注即以孔子畏于匡为证等,认为畏于匡就是拘于匡,其说可从。匡城在何处,古注意见不一,不必详考。


    孔子被匡人误围,一时解释不清,情况险恶,便以天不丧斯文的道理安慰随行的弟子们。


    周文王继承尧舜禹汤之道,后有武王周公,相续不绝。文王虽已逝世,但载道的文化在兹,须由孔子传下去。如《礼记•中庸篇》:「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在兹」是孔子自谓承担传递文化的责任。所以说:「天如有意灭除文化道统,则我这后死者便不得与知此文。然我既得与知,可见天意仍须保留文化,由我而传。既须由我传文,匡人岂奈我何。」


    《集解》:「马融曰。如予何者,犹言奈我何也。天之未丧此文也,则我当传之。匡人欲奈我何,言其不能违天而害己也。」 皇《疏》:「卫瓘云,若孔子自明非阳虎。必谓之诈。晏然而言若是。匡人是知非阳虎,而惧害贤。所以免也。」


    匡人何能胜天?所以圣人终于化险为夷。


    孔子除了畏于匡,还有在陈绝粮,微服过宋等灾难,但都转危为安。学中华文化,有志于为文化的传递者,遇见恶劣的环境时,当学孔子的精神,深信天不丧斯文,以道自任,环境自然随之转变。

  

    ◎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大,音太。孔子时,宋、鲁、陈、吴等国都有太宰官职。这一位太宰不知属于何国,他因为孔子有很多才能,所以问子贡,夫子是圣人欤?


    《集解》:「孔安国曰,疑孔子多能于小艺也。」刘氏《正义》:「太宰以多能为圣,但有美辞,无疑辞也。注亦微误。」


    子贡回答:「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孔安国注:「言天固纵之大圣之德,又使多能也。意为孔子本是天所成就的大圣人,而又多能。「将圣」的将字,依孔安国注,就是大的意思。「又多能」的含义,多能与圣者不能混为一谈。


    孔子闻悉之后,就说:「太宰知我乎?」接之解释自己为甚么多能,那是由于他少时贫贱,必须谋生,所以「多能鄙事」。鄙事是小事,虽然会得很多,但与修道以及治国平天下没有关系。不但圣人,即使君子,也不必多能鄙事,所以说:「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程树德氏《论语集释》引李中孚《四书反身录》说:「元人谓宋徽宗诗文字画诸事皆能,但不能为君耳。」


    圣人是成了道的人。以多能为圣,那是误解。

  
(二)


    ◎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朱子《集注》采吴氏说,与前太宰问合为一章。


    邢《疏》:「此章论孔子多技艺之由,但与前章异时而语。故分之。《家语·弟子篇》云,琴牢,卫人也。字子开,一字张。此云弟子子牢。当是耳。」


    《集解》:「郑玄曰,牢,弟子子牢也。试,用也。言孔子自云,我不见用,故多技艺。」


    孔子自说未替国家办事,所以能多学技艺。孔子、周公,都是圣人,尚且多艺,普通人岂能一无所长。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明儒焦竑在他的《焦氏笔乘》里说:「孔子言己空空无所知,唯叩问者是非之两端,而尽言之,舍此不能有所加也。盖孔子自得其本心,见闻识知泯绝无寄,故谓之空空,然非离鄙夫问答间也。」


    焦氏所说的「本心」,参以《中庸》「天命之谓性」,就是本性。焦氏所说的「见闻识知」,就是普通人的错误见解。本性空灵,毫无妄见,所以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空空如也」。泯绝见闻识知,彻见本性,就是空空如也。只说一个空字,犹恐落在空相上,再说一个空字,空其空相,所以说「空空」。「空空」仍是文字,并非本性,所以说「如也」。本性空空,而有大用,所以一个没有学问的鄙夫来问孔子时,孔子只问明鄙夫所问之事的利弊两端,然后将两端说清楚,把要说的话都说尽了,是为「竭焉」。说清楚以后,采用与否,由鄙夫自己决定。《中庸》说舜执其两端,此处是说孔子叩其两端。舜是自用,孔子是对鄙夫而竭,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中道。

  

    ◎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集解》孔安国注:「有圣人受命,则凤鸟至,河出图。今天无此瑞。吾已矣夫者,伤不得见也。河图,八卦是也。」


    《尚书•益稷篇》:「凤凰来仪」,《周易•系辞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看不见祥瑞,孔子借此感叹不逢明君,不能行其大道。

  

    ◎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齐衰者,是穿丧服的人。齐衰音资摧,是五种丧服中次重的一种。丧服最重的是斩衰。皇《疏》:「言齐,则斩从,可知。而大功,不预也。」这里所举的齐衰包括斩衰在内。五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以亲疏为差等。


    冕衣裳者,皇《疏》:「冕衣裳者,《周礼》大夫以上之服也。」冕是礼冠。衣裳是礼服的上衣下裳。穿戴冕衣裳者,是指官位至于大夫的人。


    瞽者就是盲人。


    孔子看见这三种人,在相见时,虽然他们年少,孔子必作,从他们面前经过时,孔子必趋。作是动作,例如坐则必须起来,立则必须变换所站的位置。趋是快步,但非奔跑。作、趋,对遭丧事的人表示同情,对国家官位表示尊重,对残废的人表示怜悯。


    刘宝楠《论语正义》说,第一句说「子见」,后又说「见之」,不重复,「见之」与「过之」两文相俪。照《曲礼》说,四十始仕,此章「虽少」是指童子,童子何能成为冕衣裳者,刘氏说:「春秋时,世卿持位,不嫌有年少已贵仕也。」

  

    ◎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一章经文专门讲道。颜渊喟然叹曰。喟,是叹息声。叹有二义,一是赞叹孔子,一是颜子感叹自己。以下文分三段。仰之弥高四句,感叹孔子的道极其高深。夫子循循然至约我以礼,赞叹孔子传道有方。欲罢不能至末由也已,颜子为自己修道的情形而感叹。


    仰钻都是比方之词。譬如仰望高处,愈望愈高,望不到极处。又如钻凿一物,愈钻愈坚,此喻往深处说,深不可测。瞻之在眼前,忽焉在其后。前后左右,无不是道。颜子从孔子学道,发现道是如此高深,而又无处不在。何晏注:「弥高弥坚,言不可穷尽。在前在后,言恍惚不可为形象。」如此无形无尽的道不是孔子独具,而是人心本有,也就是《中庸》所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不可须臾离。所以颜子所学,是从孔子学其本有之道。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何晏注:「循循,次序貌。」道最难学,但孔子教以博文约礼,便是顺序引导颜子往前学,所以颜子赞以「善诱。」博文是研究修道的门路,约礼是依照门路去实行。修道的门路很多,必须多研究,多了解,始不迷惑,所以要博。礼讲规矩节度,不容错乱,所以实行只能选定一门而入,选两门就不行,这就是约礼。


    颜子在孔子善诱之下,学而时习之,充满喜悦,纵然想把道放下不修,却放不下,所以说「欲罢不能」,由是尽力学习,乃自谓卓然如有所立。立是立下根基,这是谦虚话,其实颜子的道行早已超过这个境界。最后总结前文,虽欲从之,即是顺从善诱,继续进修,但因弥高弥坚,末由也已,犹未至于究竟。


    《里仁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与此章参照研究。

  

    ◎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病趋严重,子路以其在弟子中的年长地位,为孔子预备后事。他因为孔子尝作鲁国的大夫,所以准备以大夫之礼为孔子治丧,以表尊敬。大夫有家臣,治丧时,行臣礼。孔子此时已无家臣,子路便使孔门弟子为臣。


    病间,间读间,是间的正字,《集解》:「孔安国曰,病少差曰间也。」孔子疾病日渐减轻,获悉子路使门人为臣,便说:「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久矣哉」照映疾病已非一日,并开下文,辞卸大夫没有家臣已久,不可用臣,应该以士礼治丧。然而子路伪为有臣,这是实行诈欺,欺人欺不了,只有欺天,欺天即是欺自心。


    最后两段,孔子的意思是说,大家以弟子的身分为我治丧,名正言顺,而且亲切,何必死于假臣之手。况且纵然没有家臣为我举行大葬,我也不会死于道路。大葬,《集解》:「孔安国曰,君臣礼葬。」


    遵守礼制,是这一章经重要的意义,其它不必详考。曾子笃学圣人,所以临终易箦。

  

(三)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韫匵,据马融注:「韫」,藏也,匵,匮也,藏诸匮中也。」藏诸沽诸的两个「诸」字,是「之乎」或「之欤」的合音字。善贾,是识货的贾人。沽,是卖。


    子贡设一个比喻问孔子,有美玉在此,是放在匮中而藏之欤?还是求能识货的贾人而卖之欤?孔子答复时,连说两句「沽之哉」,加重语气,有卖的意思,但不衒卖,随即自加注解,我只能待贾者来买。


    此章问答,全用比喻,意在言外。有道德,有学问,当然要入世,为人造福,但是不能求售于人。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究竟是何处,不必详考。


    孔子志在行道,而道不行,但不怨天尤人,此处不行,可往他处,所以「欲居九夷」。「欲」是仅有此意而已。有人认为,九夷之地鄙陋,奈何能居。陋是意指没有文化,人民不懂礼义。孔子说,君子居在那里,就不陋了。


    君子,是泛指能教化人群的人,例如箕子居在朝鲜,教化朝鲜人,朝鲜即不陋。


    学儒当学孔子那样存心淑世的精神。

  

    ◎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郑注与皇《疏》都说,在鲁哀公十一年冬天,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那时鲁国的礼乐已经崩坏,孔子便定正音乐,雅颂等诗章也归于正了。各字是兼说雅颂两者,意思是说,使得雅是雅,颂是颂,所以说「各得其所」。


    这一章经文主要的意义是讲正乐。古人注解,有的说是正乐词,有的说是正乐曲。其实音乐不能只要词不要曲,也不能只要曲不要词,因此,解释孔子正乐,应该是将乐曲与诗章配合起来讲,才算完全。


    皇侃《疏》:「孔子去鲁后,而鲁礼乐崩坏。孔子以鲁哀公十一年从卫还鲁,而删诗书,定礼乐,故乐音得正。乐音得正,所以雅颂之诗各得其本所也。雅颂是诗义之美者。美者既正,则余者正,亦可知也。」

    

    ◎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出去办政治,便按道理事奉公卿等长官。到了家里,便按道理事奉父母兄长。办理丧事,不敢不勉力。不受酒的困乱。这四桩事,我能做到那一桩呢?「何有于我哉。」有不敢承当之意。


    事公卿,是办国家大事。事父兄,孔子曾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不能说是小事。父母之丧是第一大事。讲到酒,夏禹王饮了仪狄所造的好酒,便说:「后世必有人因为饮酒而亡国。」于是他就疏远仪狄,戒了酒。《书经》有一篇《酒诰》。戒酒也是大事。孔子谦虚,对这四桩事不敢承当,所以说「何有于我哉。」皇侃《疏》引用卫瓘的意思「三事为酒兴」,并加解释:「在朝廷,在家里,以及参加丧事,都不为酒所困。」皇《疏》「又一云,人若能如此,则何复须我,故云何有于我哉。」这样讲法,恐怕不合孔子的原意。朱子《集注》把这些大事看作「卑事」,更是误解。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川岸上看水时,说了这两句感叹的话:逝者就像这水,日夜不停的流去。


    不舍昼夜的舍字,当止字讲,不舍就是不停止的意思。逝者的逝字,依古注,当往去讲。 逝者,指世间一切人事物,无一不像川水,迁流无常,谁也不能使其常有。孔子这两句话,有诗意,有禅意,只许意会,难以讲解。

      

    ◎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在卫国时,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乘一辆车子出去游览。南子要求孔子一同去。孔子因为作客,不便拒绝,就乘另一辆车随同出去。灵公与南子等遂在大街上招摇而过。这时候,孔子很不以为然,国君不办公事,却带夫人在街上招摇,给人看了作何感想。因此便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然后就离开卫国,前往曹国。刘宝楠《正义》根据《史记·孔子世家》,推定孔子说这话时是在鲁定公十四年。


    好德的德字,就是《学而篇》贤贤易色的贤字。贤贤易色是泛称第三者,孔子在这里说话,本身牵涉在内,为了避免说自己是贤人,所以换一个德字来称自己。贤是由修学而得,德是人人本有,所以说德比较谦虚。好德好色两个好都是指称灵公,色指南子。


    孔子说这话,是感叹灵公无道,一般学者都要引为鉴戒。

  
——恭录自《论语讲要》


李炳南教授 讲述 ,徐醒民教授 敬记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书集注·论语 下一篇四书集注·《大学》菁华选粹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