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第三编 三乘共学](一)
2018-02-27 12:50:30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4188次 评论:0

第三编 三乘共学


1 教释
 
 
1.四十二章经讲录
 

──十五年六月在北平社稷坛讲──


   悬论
    一 明胜义
    二 释经题
   释经
    甲一 总起分
    甲二 正说分
     乙一 三乘共教行果
      丙一 证出世果
      丙二 修出家行
     乙二 五乘善恶通义
     乙三 大乘不共胜行
      丙一 立信愿
      丙二 修六度
       丁一 布施度
       丁二 持戒度
       丁三 忍辱度
       丁四 禅定度
       丁五 般若度

        戊一 根本智
        戊二 后得智
        戊三 加行智
         己一 无常即常观
         己二 无我如幻观
         己三 通观五欲
         己四 别诃色欲
       丁六 精进度
        戊一 披甲精进
         己一 披甲精进行
         己二 披甲精进相
        戊二 摄善精进
        戊三 利乐精进
      丙三 急戒乘
     乙四 信教解理修行
      丙一 信教
      丙二 解理
      丙三 修行
    甲三 统结分


  
【悬 论】

  
一 明胜义


  四十二章经者,是中土翻译佛典之笫一部。论其胜义,盖有四端:一、辞最简驯,二、义最精富,三、译最古真,四、传最平易。


  甲、辞最简驯  此经于诸经中文辞最为约易。以佛教初入中土,译者希以简括之文字摄多量之义蕴,故每章字句力求简寡;拟于儒家之论语,道家之老子。文章气息因之雅驯,异于后世直译诸经。


  乙、义最精富  此复分二:一者事,二者理。事者,此经首章即记世尊成道说法前后事迹,故可作释迦本行记读。理者,四十二章包括大小乘一切教义无所不摄,即此可知法要,无待外求,恐复无征,试寻章旨。四十二章中,前三章为三乘共教行果,以了脱生死为本。所谓三乘者:一、声闻乘,二、缘觉乘,三、菩萨乘。此三乘中有共通者,皆以出家为因,了脱生死为果,是三乘共教行果义。第四章至第八章明世出世间善恶因果义,是五乘善恶通义。依上二义,世出世间一切法,皆已摄入无遗。第九章起至三十八章明大乘不共胜行,六度万行咸所包括。以是义故,此经虽略间小乘教义,仍以明大乘义者为多,而为一切佛法之总持也。次三章总明教、理、行,明是教当信,是理当解,是行当修。末一章总结,明以佛智慧遍观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依上所说,凡三藏十二部义及后世古德方便宣说诸义,皆不离此经,义之精富可知。丙、译最古真  最古者,此经是佛教东来第一法宝,后世经论译名多自此出,如四谛法轮、无为法等,其名词义蕴之精,后世译家不能逾越。


  最真者,复分二科说之:一、明由来,二、辨疑惑。


  明由来者,此经署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后汉者,对西汉之为前汉而言,即东汉也。迦叶是姓,摩腾是名;竺是姓,法兰是名;是天竺之二法师。汉明帝永平三年,帝梦金人长丈六尺飞来殿庭。咨于傅毅,始遣蔡愔等至印度访求佛典;遇迦叶及竺法兰,用白马驮经,以永平十年至洛阳,建白马寺,翻译经典;当时所译第一部经,即此四十二章经也。中印交通虽已久,而佛教入于中国,以帝王躬亲倡率,则自此经始,渊源甚明。


  辨疑惑者,此经既为最古译本,与后世经论形式上遂多差异,故后人每致疑于此经之非真。其所持论据,约有三事:一者,六朝经论目录,于此经有载有不载,其翻译历史及授受源流不详,一般人遂以来源不明疑之,此一派也。二者,此经文为意译,与后世直译不同,盖本为模仿经书而作,后人或疑其文体不类,遂疑其非真,此又一派也。三者,普通经文皆有序分,先明说经时地,后出请问之人;而此经于发起因缘及请问人皆所阙略,故或以形式有殊而疑其伪,此又一派也。


  其实此三点皆不足疑。第一派系考古家,泥于名相之言。佛教初入中国,尚未昌盛,本无精密之佛教史,然六朝经论目录虽或未载,而唐代目录即已著录;或一时失录,或传钞漏略,均未可知!故不能以经录或未收入,即疑其伪。第二派亦系执后世见解以衡古经。佛经本有意译、直译两种,初译时、意译苦其不畅,直译苦其不达,至唐始渐免此病。此经为初次译本,纯为意译,故与后世直译不同。复次、后世译经大半奉诏设场,有主译之人,有同译之人,名辞文体皆有定程;而当译此经时,人数简少,译者不必尽通梵文,由摩腾等口授经义,译者笔之;故祗传经义,而文法仍是东汉儒家文法。故执文字以疑此经者,非唯不足难此经,反可由其文体,证明其出于东汉人手也。第三派亦不足为据。盖当时佛教初来,欲一般人通达佛法大意,故不整译一部经论,而唯就各部经论摘译要义,故为分段科条而非整部。


  或又疑:既是辑录,即不应混题经名;其实此经虽非佛一次所说,而辑录之言皆唯经语,唯是佛说,非摩腾义,故仍不害其为经。第形式不同,为传译之权宜方便而已。


  丁、传最平易  依上三胜,传诵自易。且诸经皆有序分,明时、明地,出乞请人,讲者听者皆费日力。此经开端即出经义,最为直捷了当,异乎余经。


  依上四义,文简、义富、书古、传洁,故不但研大法者味其精蕴,即读古书者亦可资其讽咏;文字又少,即作学校课本亦佳。

  

二 释经题


  “四十二章”者,一经之别目;以此经分段为义,有四十二段故。“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凡佛所说真理皆可曰经。经又训为常,以所说为常法故。此经以四十二段经文,摄佛说一切因果大义,故名四十二章经。


  
【释 经】

  
甲一 总起分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佛经例分三大部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总起分即序分,兹先解名句,次疏意义。世尊者对佛之尊称。世者、有有情世间、器世间二义;诸有灵性知觉之类为有情世间,其为此诸类所依止者为器世间;以佛为诸世间之所尊,故名世尊。世尊、为梵语薄伽梵六义中之尊贵义。又世尊为称诸佛之公名,一切诸佛均可称为世尊,并非一佛专称;但在经文此处,则专指本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也。释迦牟尼之应化身,在本世界以净饭王为父,以摩耶夫人为母,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者。所谓成道,即成无上正遍觉之义。佛陀是觉者义,别乎邪谬觉名正觉;别乎不遍名正遍觉;又为一切诸有觉者之所不能及,故名无上正遍觉;圆成此觉,即成道义。


  以下,释成佛后佛之心境。离欲者,无所贪欲,谓并微细之欲求而无之。在菩萨功行未满之时,仍不免有所希求有所愿欲,有所希欲则心有倾向而有所动摇,至成佛后心量圆满更无可欲,于是其精神界寂静安隐至于极度,是即涅槃圆寂之义。此大圆寂为最究竟,故曰最胜。禅,梵语曰禅那,静虑之义,亦即静定思惟之义;大学所谓定后能静、能安、能虑之静虑也。静虑亦同佛典所称定慧,静即定,虑即慧。定慧相应故其心光明寂静,发大能力,神通辩才无不具足,遍能降伏诸魔道也。魔者,杀害之义;谓杀害修道者,凡邪僻匪人以种种方法损害正人之道德者,皆魔类也。在佛典中则谓破坏修定慧者为魔,如七情六欲及诸恶友扰浊其心者皆谓之魔。又有天魔、鬼神魔等。成佛之时其心寂照,凡一切妨道害德之魔事举不能复现于其心境中,故曰降诸魔道。以上,表显佛内心精神界之真相也。


  以下讲佛表现人世说法度人之事。佛最初在鹿野苑──在昔印度波罗奈国中,说苦集灭道之四谛法,即名初转法轮。谛者,真理实义之谓。一、苦谛,谓凡有漏业报皆苦;二、集谛,言一切苦由烦恼业所集,自作自受,非天神等之所予也;三、灭谛,言一切苦皆可灭去而解脱之;四、道谛,谓灭苦断集之修道方法,即灭苦之道也。轮喻可转之义,谓佛之说法能以佛心中所悟四谛胜义,转输于众生之心识中,并能使已闻佛法者更转输于未闻者之心识中,如车轮之转而不息,故曰转法轮也。外道修行法中,往往以运气为转法轮者,非是。法华经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更进而为如何知苦,如何断集,如何修灭,如何证道;及已知苦,已断集,已修灭,已证道之三重;亦名为三转四谛法轮。憍陈如,为五人之一姓也;义言火器;旧为婆罗门,奉火为姓。佛出家之始,此五人为净饭王所派遣,令其寻佛回家,后乃随佛出家修行,故此时先得闻法而受度脱成阿罗汉,了脱生死遂证涅槃之道果。证者,由实地修行至亲领其境之谓,有证明、证成二义:如于四谛法现量了知,是即证明之义;因复修习而得四果,是即证成之义。佛成道后,惟以说法度人为事,故诸徒众有疑未决,求佛开示是处非处,是处则进,非处则止。教者教诲,敕者训敕。闻法者心开觉悟,各皆身心恭敬领受也。此段将释迦牟尼佛自觉觉他之心量事业,悉皆表显,读者当由是生信求解而起行也。


  今更以四重明意义:诸经记佛初成道,或三七日、或一七日、或七七日之时期中,佛住甚深禅定为受用无上正遍觉法乐之时期,是即本段离欲住大禅定等义。在此妙定之中,十方诸佛菩萨同受法乐,集大法会说诸甚深经典,名曰不动寂场而遍诸处,凡夫不能见之,以为佛祗入于甚深禅定而已,其实华严大毗卢经等诸大法会,皆即在此禅定中矣。在鹿野苑说四谛法为四阿含等。说法时为诸比丘咨决所疑,一一开悟,即为诸部方等大乘及般若法华涅槃等之说法。此为一化始终释也。又:作是思惟五句,为自利果满。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为利他果满。此为二利果满释也。又、离欲寂静为断德,住大禅定为智德,说法度人为恩德,此为三德成就释也。又、离欲寂静为法性身,住大禅定为自受用身,转法度众为他受用身及应化身,此为四身圆具释也。


  用以上四重以观察于佛,则佛之全体大用明。近有日本人作一论曰“佛身论”,都十万言,皆不能出四十二章经第一段意义之范围也。

 
 
甲二 正说分
  

乙一 三乘共教行果
  

丙一 证出世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第一章)


  先明三乘共教行果:声闻、缘觉、菩萨,为三乘。共者,通教义。菩萨乘中包前二乘,而前二乘不能包菩萨乘义。共教中有所修之行,所证之果,故曰三乘共教行果。向来依天台宗讲法,此三乘共教,是藏通别圆中之通教义。三乘同证生空无为,钝根依证偏真涅槃,利根亦可进悟中道。


  沙门是梵语,此土谓出家修行者。印度并不专指佛教徒,凡出家修行者皆曰沙门;此中沙门则专指依佛法出家修行者。此有二义:一、积极勤修戒定慧,二、消极息灭贪瞋痴,故沙门亦译曰勤息。息灭贪瞋痴即断烦恼,烦恼既断则了生死,然此非勤修戒定慧不为功,故先必辞亲出家。辞亲有二义:一、奉父母之命,或得其许可;二、辞离亲族以断缠累。又家者,该家族财产而言;出家者,辞别家族舍离财产也。然深言之,出家须出三界之家,远离六道,永脱生死;众生无始流转诸趣,认三界以为家,常受有漏业报,故法华喻三界为火宅、为牢狱。深义出家,须出三界始为究竟。是故欲得沙门果须习出家行,故须识心达本解无为法。虽辞亲出家而不能识心达本,不得为沙门。所谓识心者,识自心源;达本者,达佛深理。识心达本亦即明心见性之谓。盖心为万法之王,生死轮回惟由心造,故心能变化一切,造作一切,领受一切;如心不觉,则心不能作主随业流转,故必识心达本乃能转一切业而自作主。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因缘生,而因皆由心之活动造作而成;盖心能藏万法,而万法互为增上即是缘。所谓明心者,即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故修佛法者须识自心。达本者,谓了达本来面目,即一切法本来如此之真实相,所谓诸法实相。诸法皆因缘生而无实体,如一团体,其活动并无一自体,故其体性是空;诸法性空,空性即诸法本来如此之真实相,能通达此,是曰达本。能识心者,即达因缘生俗谛义;达本者,即达无性空真谛义。不但菩萨须悟此义,即二乘亦须知此义。无为法有二义:一、即一切因缘生法以无自性故其性本空;此空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法性无所生灭、无所作为,此本性涅槃之无为法义。二、识性空故,一切烦恼生死皆可解脱。须依识心达本所生之慧,息灭烦恼,以烦恼灭故业灭,业灭故即了生死得常住涅槃,即无为法。此果上所证无为法之义,能达此者是曰沙门;由修行而得胜果者,曰沙门果。故阿罗汉等四果,亦曰四沙门果。二百五十戒,谓增上戒学,即比丘戒。比丘、梵语,此云乞士,乞世人资生故。此二百五十戒为出家人法律,在家人则持五戒、十戒等简单之戒。进止清净,即由戒生定,戒有止恶作善之两方面,恶止善行,以无过故心则安乐,心安乐故则得静定。四真道行,即四谛行。一、观有漏皆苦,二、观烦恼业集,三、观择灭诸苦,四、观灭苦修道,能修此四谛观即可生慧。又、四真道行亦即四念处:一、观有漏皆苦,二、观诸有为法皆无常,三、观诸法无我,四、观三界依正皆不净,此皆慧行。由此三无漏学,现证无为法性,可断分别所起烦恼;由此增进尽断烦恼,则可得成阿罗汉果。


  阿罗汉、梵语,此土曰应。依法华论释,应有十九种义,简为三种:一、应已永断烦恼结故,二、应不复受后有生故,三、应受人天妙供养故。以罗汉已超出三界,及能教授三界人天使发出世修行之心,为人天师及人天福田故。阿罗汉有六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境通,六、漏尽通。此中飞行变化,即神境通。变者转变,由此转彼;化者化无为有。上五神通非罗汉亦可有,然不如罗汉神通之大,如鬼神亦有天眼、天耳等通,而漏尽通惟罗汉有之。漏即烦恼别名,喻物不完满而破败;烦恼如贪瞋痴及邪见等,是即众生心中之破败。盖有漏心所造之业,其结果终不能完满,诸业果皆由心生,心未无漏,行果岂能完满?人天业果仍是有漏,小之造业受报,烦恼之火乘时窃发。语云:厝火积薪之下,火未及燃自谓之安;人天福报亦复如是。至阿罗汉始得漏尽,不受三界业报。又阿罗汉始能存殁自如,如愿住世者即以定通持其色身,愿灭度者即以三昧火自焚其驱体是也。佛世时罗汉多如此,如迦叶尊者自愿入定以俟弥勒之出世,以故寿命旷劫,住动天地。罗汉果之前尚有下述三种果位,皆非究竟也。


  阿那含,梵语,此云不还,即第三果。长生“十九天”上。依佛法言,三界天共二十八层;欲界六天,由此上至第十九无想天之上,是为五不还天,以生五不还天再不退还为人故。斯陀含,此云一来,死后生天上,复一生再来为人,然后成阿罗汉。须陀洹,此云预流,即预于圣人之流,此与儒家道家所云圣人不同,此言超出人天之圣人,可证阿罗汉故曰预流。七死七生者,七次于人间天上生死往还,其与凡夫不同者,以彼永在人天中修行,永不堕入三恶趣也。


  以上谓之四沙门果,沙门能识心达本,即为证须洹陀果,自然七死七生证阿罗汉。然勇猛精进者,不必七死七生,亦得于一生中修行而证阿罗汉果也。爱欲者,谓于三界中依正果报起有爱着,爱着故生欲,有爱欲故,即当于所爱欲之道中受生死。故生三界六道中者,皆由自心也。余喻可知。

  

丙二 修出家行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第二章)


  第二章、第三章,明出家行。第一章已言辞亲出家,此又言出家者,前章正言出家果,此独明出家行也。此中出家沙门具如前释。欲为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之一,即五别境中第一欲心所。心所即今恒言心之作用,佛法分心之作用为五十一种,曰五十一心所。欲者希望,希望本通善不善无记,如发菩提心欲了生死及欲止恶行善之欲,此善欲也;由愤恨悭贪等心而生之欲望,则为恶欲;如随业受报任运发生者即无记欲。此中断欲,指恶欲及无记欲言。欲共有五种,因欲界众生有五尘故有五欲,如:眼欲见色,耳欲闻音,鼻欲闻香,舌欲尝味,身欲善触。此种爱欲,平时是无记,然加以邪见憎爱等即成不善欲。人中之欲有五:一、财产,二、色欲,三、荣名,四、饮食,五、睡眠,简称财色名食睡。二种五欲是欲界众生所有不善无记欲,此欲不除禅定不得,终缠欲界。佛说三界中之欲界,即由此欲得名;超出欲界即色界无色界,皆由禅定而成。欲界诸众生欲超出欲界,非断欲不可,故曰断欲。去爱者,爱即爱着,包三界业果。色界以上五尘之欲虽断,然于禅定境界仍有爱着,此禅定心即成贪痴相应不脱烦恼,如得初禅而生爱着即生初禅天,等而上之,直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非想诸天,亦复如是。故爱是通三界之烦恼,故曰去爱。此中欲与爱二字,欲限欲界,爱通三界。欲是别境欲心所中之一分,爱是根本烦恼中之贪。


  上来所讲二果沙门尚不能断欲,至三果始断欲,故曰离欲地也。大乘不共教以慈悲为本,三乘共教以断欲去爱为本。然大乘慈悲须由断欲去爱而得成,盖不断欲去爱则其慈悲仍是由我爱推广而生,不能空我故不成无我平等慈悲,故出家沙门须由断欲去爱入手。


  识自心源达佛深理者,心源者即十二因缘起。十二因缘起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死。盖生死流转循环无端,人生一切业报皆缘自心无明而起;此言业报,犹普通言自然。由循业流转于人趣,生所自来,瞢然不知!然无明之心行起灭无常,刹那生灭,流行变动即有识别,熏成识种;识之种子即将来受业报之因,兼含五蕴六入触受诸种;于现识中遇顺生爱,遇逆生瞋,发为三业,由此于前识种加以滋润,即养成受后身业报种子,报尽命终随业受生,循环不息无有穷尽。以此观察心源,则知生死皆由业招,而此业依识种,识种由无明流行所引生,上溯本源皆由无明,故当下即应觉悟此无明之心自求解脱生死,故曰识自心源,亦曰明心。然如何可以识自心源乎?必须有大智观照而后可,故应达佛深理。须知此无明等生死非由神造,非生虚空,非自然有,则诸俗见宗教之说皆破,然后可明诸法是因缘生。以缘生故,诸缘互应,而一心即一切法,一切法不离一心,是故当下一念心性即无障碍法界。凡夫执有我法,皆由自迷心性,其实如幻如梦并无实体,故应达佛深理。佛理既明,常常观照始可渐去无明,故由缘生如幻得明自性本空。然自性本空,非除去缘生幻法始可证明,以缘生如幻故知自性本空,亦由自性本空故知缘生如幻。达此俗真不二之中道理,故曰达佛深理,亦曰见性。


  悟无为法者,诸法自性本空,非证明后始是如此,未悟时亦本来如此,由无为法非新有所得,祗须亲证,故曰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者,无为法须由无分别智亲证,稍有分别此法即成定性之法,不契无性真空法性。盖一切分别之法皆由对待而成,有对待即非普遍之常法;常人思想言说皆由对待而得安立,如言空言无,亦对不空不无而得安立。故须空诸分别始与无为法性相应,故曰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以内外皆泯,则所得所求皆不成立故。心不系道亦不结业者,在未证无为法性前,心中系念于道,既曰系道,可证未明无为法性。如已证道,心外尚有何道可系。成唯识论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故亲证时心不系道。亦不结业者,结为烦恼结,见道须陀洹果对治烦恼虽未除尽,而由烦恼所起招生死业即已不起,至四果阿罗汉始断尽于烦恼诸业,故曰亦不结业。──上四句,皆指悟无为法之圣心;凡夫未得如此,虽有禅定神通皆天人鬼神之禅定神通,故佛法最重圣心。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者,言亲证之无为法性。无念者,无迁流之念,以真空法性恒常如是故。无作者,非由造作成,以真空法性本来如是故。非由佛菩萨修行而得,故曰非修。非由修行得证之果,故曰非证。不历诸位者,自佛位到凡夫位,皆以真空法性为真实性,是曰道体。故佛法所谓道体者,须证悟此无为法性非修非证始能通达。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第三章)


  此中剃除须发者,言沙门相。受道法以下,言沙门行。去世资财者,以资财为五欲之首故。日中一食,即去食欲;出家,即去色欲;乞求取足,即去名欲;树下一宿,即去睡欲。依佛法三乘共教义,此身本无存在价值,然因借此身以为证道之资,故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取足资生而已。因爱欲能使人愚蔽,故去爱与欲也。佛法中所明义,皆可实践,皆须亲证,能专心精进此行者,谓之比丘行,亦曰头陀行。


  上二章明由出家行而证四果,是三乘共教了脱生死之法故。盖人天乘不能超出生死,必声闻、辟支佛、菩萨始能达此境界。

  

乙二 五乘善恶通义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第四章)


  众生有三义:一、众法生义,二、众类生义,三、受众多生死义。十事善恶者。身三、口四、意三。此中先明十恶:身三业者,一杀者,杀生;二盗者,争夺窃取;三淫者,男女非礼之行。口四业者,亦曰语业,以口代表语具故曰口业。一两舌者,搬弄是非;二恶口者,骂詈;三妄言者,不实之语;四绮语者,巧饰之语。意三业者:一嫉者嫉妒,凡事由贪嫉心出皆无好果;二恚者瞋恚,恚之于心犹如毒火,可以伤人;三痴者谓不明事理,佛法使人不痴者,即明理之谓。意之业即烦恼,凡由烦恼出之行为皆颠倒行,故佛悲愍之,使止十恶行十善。然十善有深浅二义,浅之凡欲全成人格,皆须修此十善,深之至第二地菩萨尚有微细不善,至佛始真能行十善也。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第五章)


  此章使人忏悔改过。盖有过不改,则过以益过,堕入三涂,故须改过。随文可知。佛法是自由自在者,故曰由心生者还由心灭;是依自心,而非如余宗教之必依他,故最为方便也。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第六章)


  平时人不愿为善,常推诿恶人过多,以为为善易于受欺,故不欲为善;佛以此晓之,随文可知。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第七章)


  此章由第六章出。守道者守十善之道,下文随文可知。终无免离,慎勿为恶,是此章本意。是故佛非如鬼神之作威福,不过发明因果使人不造恶因而已。故为善不须求佛佑,为恶亦不能求佛救。儒书亦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此之谓也。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第八章)


  此章亦由上章出,随文可知。由上所言,浅之可为人中圣贤,深之可证佛果。

  

乙三 大乘不共胜行
  

丙一 立信愿


  佛言:博文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第九章)以下明大乘不共胜行。大乘不共胜行者,不同于声闻、缘觉,故大乘非人、天、二乘所可及。然大乘胜行,虽为人、天、二乘所不能有,而大乘中则有人、天、二乘之法;如造塔然,造第一层不必有二三层,造至二层必有初层,造至三层更必有初二层也。


  前来所讲由身口意有十善恶所成业因,必得善恶业报,如是则通天道。常人以佛为出世法,不知佛亦世间法之正确标准也。此十善法为世间法,亦为出世法之基础。欲行出世间法必先持戒,持戒则修十善行,由修十善而得定则为正定,由得正定而生慧则为正慧,否则或将流为邪定狂慧,故声闻辟支均由持戒而得清净禅智。大乘闻佛法发大菩提心,亦必先修十善而去十恶,修十善则亦去贪瞋痴矣。三乘共教在了生死超出人天,曰出世法。大乘则为世出世法,非世非出世法;不同五趣生死,以不为烦恼业所缠缚故;不同二乘涅槃,以发大悲心住生死故。大悲心者,从同体而发,以人与我本来平等,一切众生皆可究竟安乐。然不有彻底之大觉,不能了法界之真实,则身心日在迷梦中,何能普度众生?故必先有成无上正觉之志,曰菩提心。由大悲菩提心,则愿拯救众生,此大乘心境不同二乘之基础,由此基础则成菩萨。菩即菩提,萨即萨埵,菩提萨埵即觉有情之意。此行似属不易,实则能将平常人爱身爱家之心推之一乡一国,即菩提心;但此心仍是自我之贪痴所起,有所爱执心则不平,不平则不能安然,如能将此心开放至无际,尽虚空众生界皆等于一家一乡,即是大悲菩提心矣。故菩提心非自外求,但将吾人本有之心扩充之而已。常人以心有所障不能尽心之量,故不能发菩提心耳。


  复次、缘生性空之一切法,唯心所现。人仅见人境,天兼见天人,鬼仅见鬼境,虽同在一处而心境各各不同,以人类等五趣众生业报不同故。即菩萨净佛国土,亦不过依众生业报不同之心境,转成佛土清净之心境;故佛之教化众生,使悟迷而去贪瞋痴,如是、则心清净而世界亦即清净。故大乘法非出世、非非出世,即于世间有情心境转成清净,非出此世别求一清净;但亦非非出世,以世间本空故,众生均悟则转成清净,而非复此世间故。故发菩提心者,即就世间行菩萨行。古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菩提心本为度众生而发,如无众生则亦无菩萨行。自觉觉他并不难行,本来众生均可成佛,只以心量不广故不得菩提耳。今人求社会改良,求大家同得安乐,皆属善心。如能悟缘生性空之理,更以大悲心求全世界之安隐,即为菩萨行。但须广大其心,不可有执有碍,倘稍有执碍,便非菩萨,不能成为大觉。──此为菩萨行之大意。


  博闻爱道者,博闻世界种种学问,固亦求道初步,但众人博闻或漫羡无归,或随所闻一二爱为无上妙道,不能身体力行,故曰道必难会。守志奉道之道,乃无上大觉之道也。志为志愿,即在正确信心中所成坚固之志。吾人因闻法而了知佛法,必知与世间一切之法不同;盖佛法乃从无漏大觉中流出之教法以教化世人者,非世界有漏有蔽之学说可比。欲明其法,必先以信心领受之,因佛法广大,虽博闻深求,但未到成佛时不能完全了知,故必先自信有无上大觉之本心以为求佛基础。由是自信之心而信有无上大觉者已觉悟一切真理,否则研究一切学问胥无意义。信有无上大觉,故我亦可成无上大觉,由此发菩提心而有四宏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由信成愿,是谓守志;广修佛之福慧,是谓奉道。如是乃能成一切智,故曰其道甚大。

  

丙二 修六度

  
丁一 布施度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第十章)睹人施道,即见人行布施之道。自行福大,助人欢喜之福亦大。布施分财施、法施、无畏施。施种种资生之财曰财施,说正法教人曰法施,令人离怖畏曰无畏施。助行布施,如自一炬分然无数炬,其本炬如故;布施者之得助,其本身之福不惟不尽,且增胜矣。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第十一章)


  布施供养,福田有三:一、悲田,以悲悯众生故;二、恩田,以报恩故;三、敬田,以恭敬有德故。此依敬田,则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但此善,乃常俗云义,虽在行善内中或有邪见,故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凡持五戒者均已以佛法僧为师,而持不杀等戒故。


  五戒通于在家出家,须陀洹则已修戒行而更证圣果故胜。斯陀含断少分修所断烦恼故较胜。阿那含断多分烦恼故更胜。阿罗汉烦恼已断尽故尤胜。辟支佛了三界生死同阿罗汉,但罗汉闻法能觉,而此则自亦能觉,故其智慧又较阿罗汉胜。但辟支佛仅能独觉不能觉他,三世诸佛乃真能以平等大悲心普度众生者,故诸佛更胜。无念无住无修无证较诸佛胜者,以在众生界应化中谓之三世诸佛,而法身真佛即无为真如性;无为真实法性者为诸佛之本,一切诸佛均以无分别智证平等无为法。无为法身,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无漏无分别智亦复无生无灭无迁无变,此真身佛自他平等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供养无念无住无修无证者,即无分别智亲证真如性究竟成佛;如是供养,始曰究竟。由是可知佛法无论何法,均可达到究竟。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第十二章)


  此章举难劝修,常人以难为修之障,不知因难始修,不修则终不能无难,故举人有二十难事以晓之。能行难能之行,则一切难行之戒定慧、菩萨道,均不难行之也。

  

丁二 持戒度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第十三章)


  此下二章明持戒度。持有二义:一、止持,持戒者须止息一切恶事故;二、作持,须力行一切善故。戒者,一切德行之信条,能守此信条,作其所应作,止其所应止,是曰持戒。大乘戒法约分三种,谓之三聚戒法:一、摄律仪戒,止息恶业,二、摄善法戒,当精勤修行一切善法;三、饶益有情戒,利益众生而得名为戒者,以菩萨戒之本意在依同体大悲利益众生故,喻如办公益须以公众利益为一定之规则也。三聚戒法是横分类,尚有纵分三重戒法:一、别解脱戒,别解脱者,以分别解脱故。此中亦分部类,以佛弟子中部类不同,有比丘、比丘尼、至优婆塞、优婆夷诸部,为解脱此不同部众之各支恶业故,立不同诸戒范持之,是曰别解脱戒。为佛弟子当就自身所在部类,不存己见,不作聪明,专心奉持别解脱戒,以犯此者非唯于自身戒行有损,亦损佛戒威严故。初行戒律似有勉强,然由戒生定而后,自然能以定力止息一切恶而行众善,故曰定共戒。再进曰道共戒,道之本在无漏圣智,由解脱烦恼而成之清净智,即名之曰道,以证明一切法无为真实法性故,又曰菩提。依此无漏圣道自然止息一切恶行而行众善,故曰道共戒──上泛明持戒义。


  此中宿命者,指前世之经过,知此无始劫来随业流转之经过,是曰知宿命。以吾人受生皆由无明故,一切生死因缘全然不了,常人以为他人之事己不能晓,其实己身之事亦何尝能晓?世间一切诸法,吾人无始劫来皆已遍历,以不知故,尚存研究。其实天子天王或皆已经作过,一旦得知宿命,则历劫经过皆已遍了,超出三界之念自然迫切,故沙门以此为问。以何因缘者,以何种因而得知宿命之果。会者、领会,至道者,无漏智证真实法性。守志者,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志念。净心,即由持戒以止息身三、口四之七支业,纯为止恶行善而净心故。然世有行善而不止恶者,其善不净,以七支业皆由心出,菩萨行即此心行故。凡人行为有三次序:一、审虑,二、决定,三、发动,故凡行为皆由意出,菩萨行以心为主,故表面虽似犯戒而心仍持戒者,亦得曰持戒。反之、心不持戒,虽外面持戒亦非持戒。故大乘戒以心为主,曰心地戒,顺此而行可会至道。下文举喻明之,镜喻本心,垢喻烦恼,磨喻持戒;以持戒法去烦恼垢而净本心,则知此心本来明了,不过未去垢时伏而不显;垢去明存,喻菩萨无漏无分别智现前,镜体明净,即本心显现也。断欲无求者,欲与贪爱相应是不善无记性,无求即三种解脱中之无愿解脱,亦曰无作解脱,由此解脱即得宿命。此中得知宿命者是道通;是与道相共之神通,故曰道通。通宿命即具六神通。


  依三增上学,此即戒增上学,由此精进即定增上学,至垢去明存即慧增上学。定增上学亦即定共戒,慧增上学亦即道共戒也。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第十四章)


  此中大者,道之别名,亦即法性别名,亦即诸法无体之真性,以此绝待无对之大,自可得无量无边之大智大力。行道守真者,即指持定共戒,在戒力未充时,依佛所说勉强力行,尚非真善,进至于得成坚固之定力,即不退转,是即定共戒,曰行道守真。能常行菩萨道法,而守此禅定戒律相资之戒行,故曰最善。志与道合者,徒有此志,尚未能有大德大智大力,必与无漏圣道相应,故曰最大;是即道共戒也。

  

丁三 忍辱度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第十五章)


  多力者,能动他法,不为他法所动。佛是有最大力者,故曰十力尊。世间凡夫皆随环境流转,不能自持,有大力者能由自力转一切法,乃至转尘垢世间为清净佛土。最明者,指三明,即三达智。


  忍辱者,对无端横逆能不以忿怒心迎之,非谓身口不动之谓。能于横辱之来全以慈愍行之,不为所动,恶自息灭,喻如火然虚空,薪尽火息虚空不坏,是故忍辱者能感化一切恶人。佛昔行菩萨道为歌利王支解其身,而此菩萨欢喜悲愍发愿先度此人,此人即佛初度五人中之憍陈如也。能存此心即无抵触,平时以贪欲心相向,由贪欲生忿争,相抵相消力遂消灭。如人本有成事之力,因对付敌党故日用日减,终至两不成就;故忍辱者能增其力,养成平等互融之心境。心垢灭尽是为最明者,烦恼除尽净无瑕秽之心,如明镜,如清水,如明月,乃能遍照一切,故曰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未有天地至于今日,即佛典通言三世,十方即通言十方,以佛典初入中国,依中国文法,故不曰三世而曰未有天地云云也。得一切智者,遍一切法无不了知,能成佛即得无上一切智也。

  

丁四 禅定度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第十六章)


  此章明六度中禅定度。在佛法中,大小诸乘均以修禅定为至要,故种种修行均可名曰修三昧,三昧此云定也。如由念佛得定,可曰念佛三昧,由诵法华金刚得定,即曰法华、金刚三昧。所谓修禅定者,即专注其心于一法中,久之心得统一之用也。常人心散乱故不得安静神通,致心失其功用,不能止害兴利。苟能人人治心,则人人之心力安定,不相摇动倾轧,如治国然,一切庶政皆修明矣。故能专心一致,可得禅定。


  禅定可分正定邪定,邪定亦禅定也,但在佛法认为外道邪见之定。邪定、亦由静坐专注于一,若专注于丹田及鼻尖等身分,以为即性道之所在;由此稍有发明,即以为已得道体;从此增进,更起许多邪见分别,及希求种种之神通,亦有知未来过去及他心等者,广如诸经论所简之邪定通等。惟常人不谙佛法,故不能分别邪正,往往错认邪定为道。世人日沈在名利恩爱中,幸能发心趋道又每每落在外道邪定中,深可哀悯!初修行者首宜分别邪正,不然往往陷于邪定邪通。若初发心不慎而终得邪见之禅定,则以有世人未得之定乐及他人难喻之独见等故,无论如何剖解终必附会彼之邪定邪见,非俟受完邪定之果殆难挽救。惟与佛菩萨之正定较之,邪定所知正定能知之,而佛菩萨之正定非邪定可知,始能转邪令正。故初发心者,宜审慎勿错入邪定也。如常人虽无真道德,惟有才巧亦能哄动众人,共成其不正之事业,结果不过自害害他。故未去无明烦恼之根本,所谓禅定终不免为邪定。故修禅定者,必先成正见,即平常之参禅亦不重在得定而在乎具正见;不然,则有盲目行路之危险。


  正定又分凡圣二种。凡正定必由无邪见,诸邪定若离邪见亦同于正定。凡夫正定通于四禅、四空,但未能得圣慧相应故非圣定。此种正定亦由持十善戒、不存邪见、正信业果、修得禅定,此无邪见而有善行故为正定,此亦谓之天乘之道。成此禅定,虽未能出色界无色界,已出欲界,但有细密之味觉味着此禅定,故定心中仍不无贪痴。由初禅至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想处,由此得层层之禅定,在此过程中虽已伏欲界烦恼,仍为色无色界烦恼,故仍为凡夫定。此中之四禅天已超出乎欲界,已为欲界所思不到;一切宗教之天神等,不但不及圣定,即凡定之四禅天等恐亦不及。四禅、四定原不限于凡定,如加入邪见即谓之邪定;善行入天即为凡定;如加出世之圣慧相应,即成圣定。观一二三四禅乃至非非想天均知是苦,不贪不痴,观已而得之禅定,神妙层层胜境,未断烦恼有漏业故;再以智慧择而灭之,乃为佛家胜定。苦集灭道者;一切均苦,故一切均空,始不落于生死轮回。故修禅定时,以四谛慧斩断诸烦恼,始得无烦恼之圣定。圣定必三界诸漏一切均空,凡定不然,仍有漏故。但此有漏亦极胜妙,故平常人观玉皇天帝等已为无上高妙之境;在佛观之,不过未出欲界之天神耳,且未及四禅四空天远甚。初禅之大梵天──若基督教之上帝,生命极长,计其数殆先地球成,后地球毁,故常人闻大梵天者,即执为无始无终无生无灭,实则不过较小世界寿命长而境界较大之初禅天耳。然常人则已仰之慕之信之,为高不可仰,大不可量之不可思议天境矣。对天境已为不可及,尚何论出世禅定哉!故有所执蔽者不易得达圣定,圣定又有大小乘之区别,大乘圣定中又有菩萨禅定、如来禅定之区别──此略释禅定之类别。但此种种区别即无区别,以一切禅定皆无性真空,澈悟无性真空者,即与佛慧平等无二,顿同佛之禅定──上总明禅定。


  水、喻心体不动,如水澄静以烦恼手搅动之,则泥垢起而清明失矣。人对混浊之水即不能见影,故利害当前而不能辨也。贪爱烦恼为一切烦恼首,或于人有贪爱,或于天有贪爱,有贪爱则心有倾注,不能平静,如水被搅而泥垢起,如是心智不能无漏,不会至道。爱欲交错,心即含有扰乱分子,故断爱去欲为修禅定要义。

  

丁五 般若度
  

戊一 根本智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第十七章)


  般若智体即离爱得净慧。初学菩萨依无漏清净慧所流出之般若教法而修之,谓之文字般若。依此教法思惟观察,以持戒禅定心修之,即为由思慧而修慧,是在小乘有七贤位,而在大乘则有十信三贤诸位。依教法即文字般若,如信戒定观察即为观照般若,得到清净无漏亲证真如,即为实相般若。菩萨得此根本般若,始能起上行下化之后得般若。在未得根本智前为观照般若,信本体智得大用智,得真般若谓之见道。在小乘亦有见道位,见一切众生皆空故,大乘则二空无为法性,二空谓生空法空也。众生依法而观法空,则众生亦空,故二空所观之真实相无可分别,故能证智亦无分别,二俱无分别故,亦无能知所知之相可得,是根本智也──上明般若义。


  此中所谓之冥,喻无明等。明喻圣无漏智。以无漏智光破无明暗,喻持明炬入冥室。冥灭明存,二无前后,明现则自然暗谢。故吾人虽不能当下即本明现前,但能以教法戒定般若修持之,必能渐到明现暗谢,乃至无明永灭成无上觉。

  

戊二 后得智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第十八章)


  此章明后得智,以在根本智后而得,故曰后得。根本智是证道智体,后得智是所起智用,后得智既得,则大用繁兴成不可思议之妙用。以证初地始得,故又名出世不可思议智。此智融通广大,事事无碍,泯尽分别,法性相应,平日我执法执所起二障于此渐除;盖菩萨虽未能尽去二执,然已去其大半,由此精进至于佛位则可断尽,故后得智为成佛之基础。我执起者即烦恼障,法执起者即所知障。菩萨地前六识烦恼虽亦有时伏而不起,而第七识中之烦恼恒行未能暂息,及至根本智现前则分别起烦恼障断尽,由此得不可思议大用,即后得智也。此智以何为体?在心法分析中,仍以五别境心所中慧心所为主。吾人平时本具此慧,然因与烦恼附合不能清净,至根本智既得,始能成清净慧。但此慧心非凭空单独之慧心,乃与其余心心所相应者;菩萨地上相应心王,即清净意识及清净末那识,并与五遍行、五别境、十一善心所相应。既与心心所相应,何以不曰心而曰智?则以清净心心所中以智为主,有漏心心所中以识为主,是故谓之智而不谓之心。至佛位中与清净八识及诸清净心所相应,一切清净心法皆与此智相应,故此智之体是慧,此智之相应是二十心所,此智之所现即一切诸法。根本智以真如性为所现,后得智以诸法相为所现,故佛菩萨实报庄严身及实报庄严土,皆后得智上之所现。此所云智者,非平时所谓智,一切清净身清净土皆包括在中也──上讲后得智体相。


  此中法者,是非佛不成就之法。初欢喜地以上菩萨仅能成就少分,此大乘不共般若所成就之法,惟佛与菩萨乃能成就之,故曰吾法。此法无念无行无言无修,然无念而未尝无念,无行而未尝无行,无言而未尝无言,无修而未尝无修,在恒人视之,认为犯矛盾律,然此处并不适用任何学理定例,以真实如此不能以理论否认事实故;以在思想上通不过,议论上立不起,故曰不可思议。


  念者,五别境中一心法。五别境者:一、欲,性通善恶无记;二、胜解,有胜力理解,不定是善恶,以有时固执谬解为精碻,故胜解亦通善不善无记;三、念;四、定;五、慧:此皆别境心所所有者。念即记忆,明记不忘称之曰念。吾人平时念佛,以为是口念,甚至加口作念,更是误解。以念之本意是明记不忘,使刹那起灭之心皆明记不忘于佛,心无别境,以佛为境,始得念心明记不忘,由此使一切心心所皆于佛境明记不忘,即为佛智。在五别境心所中,念由欲、胜解出,由念生定,由定生慧,故五别境心所以念为枢,此是念之本意。又恒言心心念念,或曰一念,一念者,此指心之一起一灭而言;一念一念起灭,则曰念念,此是念之别义。后得智中并非无念,此念通前二义,以后得智中未尝无明记不忘之念,然此念不同于未得根本无分别智以前之念,即不同于有我执法执分别执着之念,故曰念而无念。然虽无我法执之念,而未尝无明记不忘之念,故又曰不念而念。以刹那心心所义说,此智亦未尝念念相续生灭,然能了知即此生灭是空,即此空亦非无生灭,故曰无念念。


  前来明记不忘之法即陀罗尼,译言总持,亦云真言。菩萨得此无念念果即得陀罗尼,如法华经等说菩萨可得种种陀罗尼。此法非法执之法,乃是由无念念定慧所生之法,初地菩萨得百法陀罗尼,二地得千法陀罗尼,故佛言一音摄一切音,一切音统为一音,是故念者即陀罗尼。故密宗行法以念诵为主,亦是在念上用功。经上常言菩萨在法会中得若干陀罗尼,即得若干总持,念以念无自体故空,空故无念而念。


  行无行者,佛典之行,指有为生灭言,故曰诸行。言诸行无常即生灭法义;又作为义。平时所谓有为,即有为造作行为之法及生灭之法。初地菩萨万行齐修,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一心中万行精进以趣佛果故,以菩提心为利济众生而起行故,虽至果满而利人之行无尽。此中凡能所行皆谓之行,行由众缘起故一切本空皆无自性,故曰行无行。无行而万行具足,故曰无行行。


  言无言言者,佛菩萨化导众生以言说为主,名字言说皆为众生思想而立,以破除众生谬妄思想故。然不能以之得佛菩萨无分别智,证清净诸法实相,以诸法实相离言说故。但佛为度生不能无言,故仍有言说,然言说中并无诸法实相,但有名言都无实义,故曰言无言。然破众生妄执时,仍有其方便之用,故曰无言言。


  修无修修者,修者修习,即学习练习之义,故无论何事皆可谓之修。初地菩萨谓之修习位,以虽达佛法而未练习成熟故。佛果自位已无所修,然尚教他人修。但此修空无所得,故曰无得不可思议智。虽无实体可得,然亦非无众缘所起种种修习之事,故曰无修修。


  念与言联,行与修联。华严有入法界品,亦名入不可思议品,以已解脱烦恼二障故。盖此不可思议智在二障众生心中之思想言说上,皆不能成立;虽在众生心中不能成立,而在二障净智菩萨心中实有此境,故曰不可思议。其实此境亦非佛菩萨独有,以诸法实相本来如是,吾人以二障未净故不能认识,然由圣教教法观察体会即可渐有了悟,故曰会者近尔。然以众生心中迷而不觉,故不达此诸法实相,以为甚远,但实非远,以众生心本来即诸法实相故。如人梦中虽另成梦境,而实不离于此心,迷者亦复如是,故曰迷者远乎。


  言语道断者,谓言语之路不通。非物所拘者,物即众生心中我执法执所执之我所执之法,以习气深固似成固定之实体,须将此我法之执空去乃与真实法性相应──平时说空无法性即空无我法二执──,以吾人思想常拘我法二执故。差之毫厘失之须臾者,佛法与众生心并非两处,吾人一刹那心性即无碍法性;华严经中所说华藏世界,亦即吾人之世界,并非二处。凡夫现行无明即诸佛不动智光,现行心行亦皆由无碍法界起,以由无始来我法二执之分别习气同时而起,即成众生心念,差之毫厘者,即在此。苟能不与我法二执习气相应,即可即念成佛,故佛法中有顿觉法;然此法非夙有善根智慧相应不可,故曰失之须臾。

  

戊三 加行智
  

己一 无常即常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第十九章)


  自此章至第二十六章明般若加行。加行者,在未得根本智前所加修之功行也。平常所行积成善根,乃可增修般若加行,佛之开示教化,依教明理,依理起观,般若中之观照般若即由文字般若而修,在此过程中加以猛厉之修行,即曰加行。众生无始来贪爱所成之业,固结难除,修菩萨行者,对治无始来深长习气,欲加以行力使之断除,得永不退转之圣果,此非用一番勇猛精进刻苦功夫不可。在佛法上不证圣果仍堕轮回,只有得圣果者永不退转,故由人入天而未证圣果者仍是循环轮转,祗有证圣果是真进化。以至菩萨地则依正二报皆地地庄严增进,无少轮转故。是故修行欲得真正不退之圣果,非加行不为功;加行以智慧观察为主,并非盲修,故加行亦曰智。


  加行有广狭二义:依广义,未证圣果前所修行统是加行,即由菩萨位欲进至佛位亦曰加行。依狭义,初资粮位者即集福慧以为加行之预备,如阅经持戒修禅定皆是,练习加行之预备是皆资粮行,资粮行后所起行曰加行。大小乘中得根本智之前皆有四加行位,以定慧观照为主,此前有资粮行,资粮行之前尚有种姓行,以信心未成熟则不起资粮行故。上总明般若加行。


  此中所谓天地,即俗言世界;下世界即包俗言万物;天地世界即世界万物之义也,亦可曰天地人物。非常有二义:一、变坏之义,二、断灭之义。佛法中所谓非常,非断灭义,是变坏义,易言之、即流行转变有成坏义。言观照天地之广大悠久尚有变坏之期,他更无论,故曰观天地以念非常。世界、即宇宙,恒言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依佛法名词,则三世谓之世,十方谓之界,一指时分,一指方位,即心不相应之分际。方依人物方向之认识而得安立,时依心境运转之认识而得安立,或以日之运行一度为一日,或以心之流动为刹那,时摄精神,方唯物质。既观天地无常,则世界亦当然无常。然此无常观有粗细,细者刹那生灭即是无常,粗者天地亦是有坏之物。在中国旧说,或谓天长地久,不信天地之坏,而现在科学家已能证明星球之坏。又细观者,人身时刻迁流,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但以此迁流相似相续前后互相仿佛,在未破坏之前不觉其变,如江河之水本是无时不变者,然以河道有定故不觉其变,及至河口决裂水道改流,人始觉其变易。人身如是,木石亦复如是──此无常观通大小乘。大乘无常观则有情根身及无情器界皆是无始流行生灭相续,阿赖耶识所变起之相分,阿赖耶既转变不停,则其所生相分当然亦是刹那生灭;如梦是刹那生灭,则梦中之相亦是刹那生灭。此种相续,依业种势力未尽期限前,阿赖耶即在业力范围内生灭相续,此业种期限即儒书所谓命也。是故吾人以为死者无知,其实阿赖耶识并未断灭,另依业力更寻新生,故平常所谓死,不过是常态破坏而已。如是观察,则粗细无常相皆明唯识,是大乘观想也。


  观灵觉即菩提者,所谓了脱生死者,非不生之谓,不过将有限生灭相续扩为永恒相续而已。故佛法所谓无生,并非去生,实是扩充此生使之增大而已。以有限生皆由我法二执转计生起,能空此二执,有限业力变为平等行,则解放而为大解脱;由此阿赖耶识变为清净即成庵摩罗识,即佛之自受用身也。故最细之无常,即尽未来际相续之常,亦即佛法常乐我净之常。其实、庵摩罗识亦是生灭相续,不过其生灭尽未来际,均恒湛然相续故是常,此观即是观灵觉即菩提。此无漏清净庵摩罗识,原即众生第八识,不过以无始业力使此灵觉流转于五趣生死之中;吾人学佛,即在解放此第八识之束缚而成清净。观灵觉即菩提者,亦即是观心即佛,由粗无常观则对世界无贪爱,由最细观则证佛果,故曰得道疾矣。

  

己二 无我如幻观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第二十章)上章明无常即常观,此章明无我如幻观。诸法无我有浅深二义:浅者,观身四大──地水火风──合成,分之四大各自有名,如执我是我,则我是四大合成;如曰四大是我,则无处无四大,亦即无处非我,既无处非我则我与非我亦不能成立,此专就生空义言。深者,实则法空义已包括其中,盖法即是物,无论何物都无自性,以皆依他起故,依众缘生依唯识现,地水火风亦复如是。四大假合之我固无有,而四大依众缘生亦无自体,无自体故其性亦空。又依唯识现者,诸法皆以不同之识而发现,此识由无始来积成亦是依他起性,了无实体。此诸法无我观,即法空观也。是故佛之说法,举一隅而反三隅,使由近推远。小乘智慧浅短,只能观身无我而不能观四大诸法无我,故法执不除。能尽明一切诸法皆是无我,则为大乘观,如地是众缘合成并无自体,则是地空观等是。


  上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观成立,则二执都空,人生世界一切如幻。大乘唯识讲诸法唯识如幻,诸法如幻唯识。上无常即心观,即无常即识观;下诸法无我观,即无我如幻观。由无常即识观中可了无常即常,无我如幻观中即悟无我即我,以我者即自由义,随心运转而无障碍义,得无障碍者,以一法摄一切法,一法入一切法,互摄互入,互应互遍,以唯心识现故无障碍,于是无常即常即成常乐,无我即我即成我净,得大自在。故最深观,即自在无障碍之无我观,此妙观通初发心至成佛,由此得达如来所证。

  

己三 通观五欲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第二十一章)


  通观财、色、名、食、睡五欲中,此先破求名欲。世人遗名后世者,或以有大善,或以有大恶,取为鉴戒以此知名。后人专意求名,或且专积恶名,故下文以烧香为喻。盖凡夫不能明此生死,盲生盲死,尚求虚名,愚甚可怜!余文易知。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第二十二章)


  此章专言财色,财色是人最贪着之物,故举喻以明之。本为五欲,此二章惟举名财色者,举三以概其余故。

  

己四 别诃色欲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一章、二十二章通诃五欲,此二十三章以下四章,别诃色欲,即色欲观。欲达无我观,必先离色欲,始得出家而证道果。平常所谓出家有二义:一、家财,二、家属。人心系属多半在家属家财,其束缚之固如系牢狱,故佛以此晓之。此中妻子包一切家属,舍宅包一切财产,以有三层束缚,故有三层解脱。妻子之来源起于色欲,色欲根深故妻子无远离之念。投泥自溺,喻色欲之苦,以佛说法时有狂象投泥自陷之事,此喻愈转而深也。


  透得此门者,即超出第三果得第四果。盖前二果未离欲界,仍有色欲,而色界天皆是化身,始得脱离色欲,是即第三果也。但欲界中虽未能断色欲,然能时时存远离之念,即是种罗汉果,终有超出之日。通常言色界之色,并非色欲之义,是有形之义。至无色界始无形体,但依流行不断之业识,由定心执持为境。故色界已超出阴阳二性,不与欲界同量矣。然此中依佛法修行而离色欲者,可证第三果,未证第三果者仍可转世为人。在家能遵五戒戒法,至证出世果时,或出家而守比丘戒,则可进至离欲地,故曰出尘罗汉。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第二十四章)


  色欲于诸欲中为害最烈,故曰其大无外。赖有一者,言此最烈之欲,幸赖惟有一种,若尚有他欲同于色欲者,则无能为道,为道、即为出离生死之道。今人学佛而解脱甚难者,亦唯色欲,以较财欲重故,是故依佛法求出世行者,不可不加意诃之。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第二十五章)此亦别诃色欲,随文可知。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第二十六章)


  依释迦应化事迹,佛将成道时有欲界第六天天魔扰佛,欲界第六天者即他化自在天,为受用最微细胜妙五欲乐之天,有天主曰波旬,亦即主持欲界最胜妙五欲者,凡欲界众生求最胜五欲者,皆崇奉之。佛法专在出离欲界,故魔嫉之,以是献玉女于佛,然此中不必是初成佛时遇魔之事,或成佛后所遇之事。下文,即佛诃魔之辞。革囊众秽,喻人身不净。佛典中记有人已证第二果,未离妻欲,后又证第三果离于色欲,此时其妻求色欲,此人因取最美花瓶内盛众秽,语其妻曰:汝能执此瓶者则可复共欲爱;其后瓶碎秽出其妻远避,此人因晓以人身不净之意。此中经文亦复如是。因问道意者,问成道之意。得须陀洹果不必离色欲,以未出欲界天故。未得圣果之前,以加行观慧对治烦恼,即可得解脱。此五欲观中别诃色欲观,本无须多讲;然以大乘法包二乘法,二乘法亦为大乘之初步,故不得不就凡近者谆谆教饬也。

  

丁六 精进度
  

戊一 披甲精进
  

己一 披甲精进行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第二十七章)


  六度次序诸说不同,大乘法中有二义:一般若在后,二精进在后。华严以文殊菩萨表大乘般若智,普贤菩萨表大乘精进行,以毗卢遮那佛表大乘圆满果;由此大乘全体──境行果──圆满表现。然此大乘圆满果皆由智行二者所成,故华严中毗卢遮那无所说,而文殊普贤说法现通者义即在此。六度中般若在后者表文殊智,精进在后者表普贤行,故此中以般若精进次于最后,即华严义,谓前五度皆须精进始得也。学佛者由诵经闻法了诸法性相之诸法实相,得文字般若智;由此精进始可得普贤万行。既知此义,故学佛者以精进为主,不应贪慕轻安,宜比任何人倍加忙迫,以在自己须除烦恼,在他人须广度脱,以此同体大悲度脱众生日无暇晷,始是普贤胜行,故归结于精进度也。


  精进分三,初披甲精进者,喻学佛之精进如临大敌。故法华经云:佛与众魔战,以无明烦恼皆待破除故,故曰披甲精进。即以大无畏之精神,行大勇猛之事业,所修诸行皆非躲避烦恼,乃是深入烦恼而攻破之,故曰披甲精进也。此中共七章,今初明精进行之正体。


  为道者,指已发菩提心欲深入圆满觉海者而言。木喻五蕴身心报体,在水喻在六度法流水中,持此五阴之身循道而行,故曰寻流而行。两岸、喻两重障碍:一、凡夫爱物,二、外道邪见。凡夫滞物不能出离尘欲,然亦有欲脱尘修道者,以佛法难闻故,转生外道邪见;不触此岸,即触彼岸。此亦即断常二见,凡夫计断,外道计常。亦或指有空二见,凡夫情爱之见是执有,外道虚无之见是执空。故依佛法中道而行,常不触此两岸也。不为人取者,喻不落人天道。不为鬼神所遮者,言不落鬼神界。不为洄流所住者,即不堕轮回。亦不腐败者,喻精进不退。海者,喻大圆觉无上菩提海。余文依喻可知。菩萨依般若智而行精进,故华严喻文殊是童子,普贤是壮年,而毗卢是其父。此明依佛法中道而行,不落断常有空之见始得证果也。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第二十八章)


  阿罗汉、离烦恼之意,通大小二乘。此中意者,通第六第七识,以皆有我法二执故。烦恼不断,是故不可信。然则何信?信圣贤所说教法,以学佛者须依佛法中道而行;一信自意,即是退堕而非精进,亦即落外道知见,触于外道知见之岸。一与色会,则触凡夫情爱之岸,皆妨道体。是故儒家云诚意,即离一切妄执之谓;依此修行,最低亦可得阿罗汉果。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第二十九章)


  上章言慎勿与色会,此承其意。修菩萨行者须远离爱欲,故须作此思念,始可转恶为善。是故精进者,已成之恶当令息灭,未生之恶当令不生;已生之善助之增上,未生之善助令生长,是精进正行也。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 道人见欲必当远之。(第三十章)此亦承上章,随文可知。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第三十一章)


  此明身口意三业皆由心造,故须自心中止息,不可由身上强制。功曹者,法官,喻官若止讼,讼即不生。


  偈中意者,即有我执相应恒审思量之意,是不可信之意,此意亦是由思想生。思者,即五遍行心所中之思心所。想者,即思之边际。故于此有界限分别,是由想心所生;因此边际,故想此是此法而非彼法,彼是彼法而非此法;以由思心所中活动造作,故成为恒审思量我法执之意。故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者,思心想心除我法执,不在相中执我执法,亦不由我法二执造一切业。非色亦非行者,不由想心想像故非色;不由思心造作故非行。非者、无义,即无色无行也。此章明断一切欲当由心断。


  迦叶佛是释迦佛前之佛,其年代甚远,他人早已不知此偈;释迦以有三达智故,为众生说此偈。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第三十二章)


  此中欲者,通一切欲。爱、即我爱,在末那识常有此爱。倘根本无我爱之爱欲,则自然无忧。有此我爱,则首忧生命之不能保存,即恒言所谓求生之欲;由此财、色、名、食、睡五欲缘之以起,故未得患得,既得患失。如今人忧人口之增加,又忧生活之不安定,由此即生大恐怖,故须远离我爱即无忧怖矣。

  

己二 披甲精进相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笫三十三章)


  此章正言披甲精进,前自第二十七章以下明披甲精进行,此明披甲精进相。吾人学道之正觉心,要战胜无明烦恼之心,其用力之猛,亦须如一人与万人战。苟无坚固信心,则把持不定,易为恶意所转,故举此喻明之。半路而退,喻中途转念。格斗而死,喻修行人不能奋勉,为烦恼所战胜失其菩提心。得胜而还,喻得道果。故沙门学道,应坚持其心。坚持其心者,发大愿力,坚持其菩提心也。余文易知。


  
戊二 摄善精进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 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 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第三十四章)


  此明摄善精进,共二章。前披甲精进祗能除恶,此专明精进行中所成善法。明学道当以调和安适为主,急固不可,缓亦不可,如炊饭火猛缓得中,如草木荣雨露均适,学道亦然。此中迦叶佛遗教经者,依佛法言,每佛出世有正法、像法、末法三期,末法之末经典全灭,故迦叶佛经本来不传,然释迦牟尼佛以大智能了知之,故传此遗教经以教沙门,亦如前偈也。迦叶、此云饮光,其光普照可吞饮日月之光故。释迦在迦叶佛时为护明菩萨,及迦叶灭度释迦成佛,故迦叶佛遗教经,释迦能传之。


  沙门夜诵经者,依沙门法上午乞食,下午听法,前半夜读诵经典,中夜养息,后夜修禅定,依是程序故曰夜诵。其声悲紧者,以佛法难修,沙门行繁,恐遂不成,以是悲切。佛本有他心通,故因其读诵而问之。此问亦不必是当夜,或是次日聚众说法时,以使自述其心容易了解,故设此问。


  依佛法出家修行,与今人离家入校无二。当求学时,可不必问家事而过学校生活,出家修行亦然,不过其目的在得圣果。一生不得圣果,则不宣停息,及至既证圣果则入世度生,如观音三十二应无所不有,无所不作,亦非必尽拘出家人迹相。然在今有在家出家之分者,以证圣果之事业远大,故出家人作为终身事业。比丘如正科生,居士如旁听生,正科生必遵学校规则,而旁听生可不必全遵正科生规则。证初果者如小学毕业,证二果者如中学毕业,证阿罗汉果者如大学毕业。此经专为沙门说法,故每云沙门也。问答寓意,随文可知。


  其行既退罪必加者,以由自退故,于佛法便生毁谤,他人见其谤法更不精进,故其过比未学人加增一等。


  身离疲劳,意离悲恼,心即调适。急则由反动而退,缓则由怠惰而退,故须调适也。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第三十五章)


  此亦言摄善精进。滓喻五阴,由凡夫至菩萨皆五阴诸法;众生五阴诸法是垢染五阴诸法,佛菩萨五阴诸法是清净五阴诸法。如铁之精粗不同,故以为喻。学道者,以了解佛法为主,由解生观,由观生行;解行之心能将众生垢染五阴之心,锻炼使成清净五阴之心,即如炼矿技师能锻炼铁成器也。

  

戊三 利乐精进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第三十六章)


  此章明利乐精进。三界众生种类极多,以人数较众生仍在少数,再通三恶趣则人更居少数,是故离恶道得为人难。同生为人,依业报关系分为男女,男子能作种种事业而女子不能,故去女即男难。既生为男,眼耳鼻舌身意皆复完全,此又福报殊胜。此中中国者,表有圣贤教法之国,然不必是世出世间兼具之法。佛世者,亦不必是释迦住世之时,凡正法、像法、末法三期有佛法流通于世者,皆是佛世。道者,通佛菩萨之证道者而言。兴信心难者,未生信心,语以佛法如水浇石;生信心者,如水遇土,故曰兴信心难。兴信心者,以受三归五戒为主,即确定信心之表示。发菩提心者,即发心度无量之众生,断无尽之烦恼,学无量之法门,证无上之菩提,此时即得入菩萨地;及至现证佛果,则更无可修,更无可证,是即圆满涅槃,故曰无修无证难也。

  

丙三 明急戒乘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第三十七章)


  此中戒者,戒行;乘者,定慧。乘戒齐进,大乘行始能成就。通常天资高明之人,每以持戒为愚夫愚妇之事,然不持戒,则七支恶业不能除尽,故必以持戒为主也。


  戒即佛之法身,能持戒者则自身即是佛身,故曰忆念吾戒,必得道果。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


  佛曰:善哉!子知道矣。(第三十八章)


  前言无常观无我观,二者中无常观尤切,故佛以此问于沙门。此答者已闻佛说无常法,故答数日间,然由此即证明其于无常观尚未明了。答饭食间者,似进一步矣,仍未能观察细微,故佛皆不许。出气为呼,入气为吸,一息不入便成隔世,以此证明人生无常;故须时时观照,能观照则可常契于道。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亦即此义。

  

乙四 信教解理修行
  

丙一 信教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第三十九章)


  前来明三乘共教行果,五乘善恶通义,大乘不共胜行,皆别明其行果。此下三章,总明证果之法。言能信此教,能解此理,能修此行,则可得阿罗汉果乃至佛果,否则无所受益。此第三十九章即明佛所开示之教法。此中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者,以学佛者于佛所言说必真确信任,能信任则能顺之而行,故曰信顺。佛所言说所以应信顺者,以佛说即是圆满无上智所明一切法之真实相故,此一义也。复次、佛于世界一无所求,其说法非欲得世间之恭敬,亦非为名利,为哀愍众生之大悲心而说此法,故均可信。依此教法可开大智慧,成大福德。食蜜中边皆甜者,喻无粗无细,无浅无深,无高无低,无广无略,无非妙义,能依之修行皆可得无上佛果。如一盂之蜜,中边皆为甜味。即此四十二章中之一章一句,苟能信受即受用无穷,以佛所言说皆实义故。

  

丙二 解理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第四十章)


  此章明解理。修行首重明理,以正当理解而起之修行始为正行。此中身者,包身口二者而言。今人修行,或礼拜、或打坐,此即身行道。或念佛、或诵经,此即口行道。然但身口有行,心不相应皆同虚设。故此章明修行以心道为主,否则如彼磨牛,以布幂眼,身虽行道茫不知其所之。若是则身行礼拜,仅若米碓之低昂;口诵经文,俨同风林之虚籁,大不可也。故礼拜时须作观想,诵经时亦应随文入观;即或布施亦必尽泯人我之见,观照自他皆由诸法因缘所生,皆唯识变。明此理解,行此观照,则行道所依皆已了解,至真能明理行心道时,即安坐不动已是行道。然此解理观照非由外求,即依前信教所生,以佛理不离圣教故。佛教中无论何宗,莫不以明理为主,尤在禅宗,不以得定为本而以开悟为归,则以欲得正见须由妙悟故也。

  

丙三 修行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古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第四十一章)


  此章明修行。此中为道者,为出世道。如牛负重,喻义三重:一、为道者未解脱生死烦恼之前,则所负为烦恼;二、已发菩提心而未能普度众生,则所负是众生;三、如未解圣理,未证圣行,则所负是圣教。深泥、喻烦恼生死海,在未断烦恼,未度众生,未证圣智之前,虽极疲劳不敢耽于安逸。已出淤泥,喻已得度,以此时自身智力已足退无明烦恼故。苏息,喻安乐,言学佛者能信教明理精进修行,则可得大觉悟证大涅槃。而害此大觉之心者,厥维爱欲,故沙门当作如是观。直心者,即不敢左右顾视,一心念道,如是可以免苦。此中苦者,是劳而不安之意。恒人每作一劳永逸之想,但不可能;即令造福升天暂得安乐,然而业终报尽仍入苦涂。是故苦有二义:一、三界分段生死苦;二、三乘变易生死苦。以是义故,未证佛果总须直道而行,圆觉现前始脱苦耳。

  

甲三 统结分


  佛言:吾视侯王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视方便门如化宝聚,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视佛道如眼前华,视禅定如须弥柱,视涅槃如昼夕寤,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第四十二章)


  此章总结全经。前第一章以佛成道起,此末一章即以佛智观察法界归结。于中分二:一、自佛言如涂足油,明以佛智观世间法;二、自视方便门至如四时木,明以佛智观出世间法。


  初以佛智观世间法: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乃至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者,以佛智已无一切分别相,无所爱着故。诃子,即芥子,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者,以一切大小唯是假相故。阿耨池,是雪山上之池,为众水之源。涂足油者,古天竺蛇虫蕃殖,人往往为所伤,故涂油于足以御之。此亦言大小本无实相。


  次以佛智观出世间法:方便门者,方便利生法门,此法门虽如宝聚,然是幻化,至究竟涅槃始是真实。但在佛智,无论幻法真法一切圆满,了无所用,故观一切世间法如是。视无上乘如梦金帛者,以佛已得无上道,究竟无所得故,如梦金帛醒即空无。视佛道如眼前花者,以佛道本无可说,今尚有所说者,不过假为方便说无所说,所谓度梦中之众生,作空花之佛事,即是此义。须弥、此云妙高,是世界中心之山,不易动摇,故以为喻。视涅槃如昼夕寤者,如夕寐而昼寤,乃由黑暗转现光明,故佛悟涅槃如大梦觉,如莲花开,亦即此意。六龙舞者,首尾倒正了无可指,无时不正,即无时不倒,众生以妄心分别计度故有倒正,佛智观之实无可指。视平等如一真地者,不平亦由分别生,然以佛法视外道,固佛法是正见,外道是邪见;即以大乘视小乘,小乘亦是我见;即进至菩萨,未证佛果仍不免存少分我见;然以佛智观之。一切法本无邪正,故以真平等心遇之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者,四时木喻荣枯代谢,佛法本应众生心念而生,随世所需遇缘兴显,如四时木荣谢有时,而传衍无尽。即如今番所讲四十二章经固已圆满,而在此圆满中即已种来日之缘。法会大众果能以此四十二章经为钥,进叩三藏十二部经典之门,则由信生解,由解起行,佛法流传永世不尽矣。(周少如、黄适园、王尚菩、骆馨吾合记,罗庸编)


  (附注) 本录由中央刻经院印行。十六年四月,复由罗庸修正再版。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二编 五乘共学] 下一篇[第四编 大乘通学]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