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弟子》 贰、印度(十三)
2018-03-16 12:46:36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488次 评论:0

开创法相宗的无着与世亲


  无着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创始人,后世尊为二祖,世亲则集其大成而光大之。无着一 生专志于弘传大乘佛教,胞弟世亲不仅在小乘佛法上有辉煌卓越的成就,对于大乘佛法的弘扬,也有千古不朽的伟业,所造论着千馀部,遂有「千部论主」的美称。 而无着度化世亲迴小向大的史事,更传为千百年来佛教史上的佳话。
 
    

转小向大 瑜伽开宗


  无着与世亲兄弟二人,生于释迦牟尼佛灭后九百年(约西元四、五世纪之间),为北印度犍陀罗国富娄沙富罗城夏普拉(即今白夏瓦)人。父名憍尸迦,为国师婆罗门,极受国君、人民的礼敬和爱戴。


  无着,又名无障碍,与胞弟世亲同名婆薮槃豆。两人从小即接受传统严谨婆罗门教育,成为广学豁达的青年。不久,社会普遍兴盛小乘佛教,部派林立,无着在接触佛教后,内心渐渐萌发出世修道的决心。
 

   天资聪颖的无着一心追寻解开生命奥密的真理,毅然放弃继承婆罗门国师的宝座,皈投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开启生命的新里程。他沿着恒河流域向东行脚参 学,一路上思维空义,苦于无法悟入,万分痛苦之下,企图自戕。一日,他见一人使劲地在棉花上磨擦铁棒,好奇之下便询问有何用意,那人答说要把铁棒磨成绣花 针。无着不禁哑然失笑,那人却认真地说:「此事固然不易,但若假以时日,不怕磨不成,这与出家修行的道理相同。」无着听后,恍然大悟。
 

   不久,东毘提诃一位宾头罗尊者专程前来为无着讲说空观,无着初闻,随即悟入,但并不满意。于是运用神通到兜率天界,从弥勒菩萨受大乘空观,学习《瑜伽师 地论》等,归来后如理思惟,终于领悟,也破除小乘「执有」、「沉空」种种不究竟思想。继之开振法鼓,集众宣说,自此大乘瑜伽法门广传四方,相对于龙树、提 婆的「无相空宗」而言,本宗称「法相宗」。
 

  无着所撰大乘论疏有《显扬圣教论颂》、《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金刚般若论》、《顺中论》、《六门教授习定论颂》等数十种重要作品,尤以《摄大乘论》为代表。
 
    

修正有部 俱舍第一


  当无着的学说普遍盛行于中印度时,他的胞弟世亲也到西印度「说一切有部」出家求道。相传他的亲教师觉亲大德曾被数论外道所辱,世亲便造《七十真实论》驳斥,并以此论阐发有部思想,得到阿踰闍国超日王的嘉赏。


   世亲弘扬有部时,渐渐感到此部学说思想不够究竟,立志改善有部教义,便入迦湿弥罗国闭关。他採纳经量部的教义,鑽研修正有部的根本教典《大毘婆沙论》, 四年后返国,着造一部二十万三千馀字共三十卷的《阿毘达磨俱舍论》,以经量部思想来评破《大毘婆沙论》,声誉振起。这部《俱舍论》广受大、小乘学者的重 视,它反映当时有部关于世界、人生及修行方面的主要学说。该论组织谨严,论证精确,享誉当时小乘学界,甚至一千数百年后的今天,此部论典依然独步空前。
 

   阿闍踰国超日王的太子新日,曾从世亲受戒,新日继承王位后,留世亲接受供养。新日王妹夫婆修罗多为外道论师,对世亲心怀瞋嫉,因此引用外道经论欲破《俱 舍论》,掀起一场争辩。后来世亲虽获胜利,但婆修罗多并不甘心,以救《大毘婆沙论》为名,怂恿有部着名学者众贤论师造论反驳。
 

  众贤论师悉心研究《俱舍论》,经十二年写成一部八十万言的《俱舍雹论》,其言深致远,穷幽洞微,详细批判与驳斥《俱舍论》,众贤并且率领弟子自迦湿弥罗出发,要求与世亲面决胜负。
 

   当时世亲正在北印度磔迦国的奢羯罗城,得知此事后,留书众贤:「我昔造论破毘婆沙义,亦不将汝面共论决,汝今造论,何须呼我?有智之人自当知其是非。」 就带着弟子到中印度去了。众贤一到磔迦国,读罢书信,深有所悟,转而告诫弟子们以后学的身分,着实不应轻陵先达。随即修书一封,谆嘱弟子们将信及所作之论 转交世亲,同时代为悔过。世亲接到众贤来信,沉思良久,感慨地对弟子们表示:「众贤论师,聪敏后进,理虽不足,辞乃有馀,我今欲破众贤之论,若指诸掌。顾 以垂终之託,重其知难之辞,苟缘大义,存其宿志。况乎此论,发明我宗,遂改题为《顺正理论》。」世亲非但没有着论驳斥,反而将众贤的《俱舍雹论》改题为 《顺正理论》,流传于世,足见世亲为人之宽宏慈悲。此后,世亲成为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枢纽。
 
    

胞兄感化 广传大乘
 

  自从世亲出家以来,专志于小乘教义,加上无缘深入大乘佛教,于是提出「大乘非佛说」的主张,造论抨击大乘佛教。
 

   无着七十多岁,毕生弘传大乘思想,与弟世亲两人数十年来未曾谋面。无着一次回乡弘法,得知世亲造论毁谤大乘,便修书一封,告知世亲身罹重病,恐已不久于 人世。世亲获信,着急地赶回故乡,却见无着健朗康泰,内心深感讶异。无着恳切地对世亲说:「我的病在心里,是因为你而生起。你不信大乘,反而加以毁谤,将 来必遭苦报,我们同为手足,焉能不为你担忧、生病?」由于无着用心良苦,感动世亲决定暂留无着身旁。某夜,世亲在房内听到无着的弟子在窗外读诵《十地 经》,字句精湛,含意深远,闻所未闻,不禁欢欣雀跃,喜极而泣,方才感悟追悔过去的偏见,从此虚心接受无着的教导。无着倾筐倒箧阐述大乘义理,世亲也捐捨 小乘,转学大乘,细心探索、鑽研,并反覆徵验,终于肯定「小乘为失,大乘为得,若无大乘,别无三乘道果」,体悟大乘佛法的价值。
 

   此后,世亲便不断悔责从前毁谤大乘的种种过失。一日,他对无着表示想割舌以示忏悔谢罪,无着则说:「毁谤大乘的过失,纵割千舌亦无补于事。惟有发心造 论,弘扬大乘,始为最究竟的忏悔。」不久,无着以七十五岁高龄圆寂。世亲禀承遗命,竭力举扬大乘,致力于论典的撰述,计有五百部之多,其中最为精要,众所 周知的是《唯识三十颂》与《佛性论》等。
 

  世亲晚年所着《唯识三十颂》一书,轰动印度唯识学界,成为印度唯识思想 史上最脍炙人口的一部论典,也成为后世研究唯识学的重要着作。虽然此论只有短短三十个偈颂,但内含的法义万千,可惜这部论典完成之后,尚未写下长行注释, 世亲就以八十高龄圆寂于阿踰闍国。世亲以其所着小乘论五百部、大乘论五百部,为世人尊为「千部论主(师)」,奠定大乘瑜伽派的基础。
 
    

亘古至今 集教大成


  无着是阿赖耶识说的创导者,然而成立阿赖耶识思想体系的,则应归功于世亲。


   无着为大乘佛学的开辙大师之一,他以《现观庄严论》、《金刚般若论》传授出《般若经》的修行次第。他是首先弘扬唯识思想的人,也是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 行派创始者。无着介绍唯识学的思想根源《瑜伽师地论》等书,不仅对印度的瑜伽行派深具贡献,对中国、西藏、日本的佛学,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无着的思想学说 传到中国成为摄论宗,而后世的唯识学者,则多用世亲之说,以其《唯识三十颂》为代表,成为唯识学的集大成者,玄奘大师即继承此一系统,一般都称为「瑜伽 宗」,或「法相宗」、「唯识宗」。


  无着与世亲思想上的不同点,在于世亲对阿赖耶识思想及如来藏思想都有涉及,二者之间虽更重阿赖耶,但与无着不同,因无着的论书中未曾发现如来藏、本有佛性、常乐我净等意趣,而世亲的《十地经论》、《佛性论》却明白地宣扬这些教义。
 

  无着与世亲奠定大乘唯识教学的稳固基业,为印度佛教历史开创新纪元,其成就与地位足与龙树相媲美,成为大乘佛教的开路先锋,是佛教史上举足轻重的领导人。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弟子》 壹、中国 下一篇《弟子》 參、西藏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