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文库热门

·阳泉市千佛寺 05-07
·忻州市兴国寺 05-07
·忻州市净莲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寿宁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楼烦寺 05-07
·忻州市原平市轩岗东泉寺东泉寺 05-07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TOP

佛陀的勇士们(二)
2019-04-19 13:37:3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592次 评论:0

 

英文本出版者的话


[7]我们很高兴能按照计划及时地出版并免费流通《心灵的教养》这本书。為此,我们想藉这机会,感谢曾帮助我们在「如来禪修中心」(Tathāgatha Meditation Center, 简称TMC)弘传佛陀原始教法的人们。


首先,我们要感谢班迪达大师,准许我们将他在如来禪修中心2007年春季密集禪修期间所开示的法谈结集成书,加以出版。我们也要感谢玛.莎露法师(Sayalay Ma Caru dassini)在该次密集禪修期间,帮忙将班迪达大师的开示口译為英语。感谢萝菈.德迦巴理斯(Laura DeGasparis)将这些开示从录音CD档誊写成文字稿。感谢乌.拉明(U Hla Myint)编辑玛.莎露法师的英译稿。最后,我们也要向提供资金,令此书得以出版的人们致上谢意。


班迪达大师把他全部的生命投注於弘传佛陀原始的教导,特别是内观修行(Vipassana Meditation)。他训练过的人,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包括许多现在变得相当有名的美国禪修老师。早在1991年如来禪修中心创立之前,班迪达大师就已来到加州湾地区,教导我们内观修行。[8]


出版此书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能够利益禪修者、佛教徒,以及想要了解佛教修行的人;另一方面是為了向班迪达大师致上我们最诚摰的谢意,感谢他在如来禪修中心的种种教诲与指引。


如来禪修中心

 

作者序


[13]《心灵的教养》这本书,集结了我在2007年5月5日至6月13日期间,於美国加州.旧金山的如来禪修中心(TMC),带领春季密集禪修时所开示的法谈。内容是我希望与大家分享,佛陀赠予给我们的大礼。


在已故马哈希大师的指导下,我已根据纯正佛陀的教法,教导内观修行超过四十年了。2007年在如来禪修中心的法谈,我依据佛陀的教法,强调「修行」的重要。我解释说,只有在减少或除去贪、瞋、痴之时,我们才能够获得快乐。否则,永不满足,欲求更多、更好、更不同的欲望,便会使我们变得自私乃至道德沦丧。其结果是,社会的犯罪不会减少,地球的战争将永无休止,我们生命中的苦也无有穷尽。这就是為何巴利佛典说:「眾生一切的苦皆根源於烦恼(心理上的污染)」(sakalamidaṃ sattānaṃ dukkhaṃ kilesamūlakaṃ)。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大家可以和谐、融洽共处的文明社会。為此,我解释了含摄慈、悲、智慧的「布施」(dāna)[14];防非止恶,保护他人免受伤害的「持戒」。更重要的,我解释了如何修习内观禪修以断除那造成今世、来世种种苦难的烦恼(kilesāmete pavatti-dukkhā,āyatiṃ ca dukkhahetubhūtā)。藉由内观智慧与依内观禪修所证得的菩提,我们必然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要感谢「如来禪修中心」(Tathāgata Meditation Center)发行这本书,这将利益许多禪修者、佛教徒与对修行有兴趣的人们。重要的是,我想要对他们多年来為佛教付出的时间与努力,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愿你们在三宝的护祐下幸福、快乐。


乌.班迪达毘旺沙


U Paṇḍitābhivaṃsa

 

班迪达大师略传


[11]班迪达大师是当代缅甸上座部佛教中,教导内观禪修最重要的禪师之一。身為已故马哈希大师的后继者,他曾教导过许多西方人马哈希式的内观禪修方法。大师也是缅甸仰光班迪达禪修中心(Paṇḍitārama)的创立者。


班迪达大师於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出生在缅甸仰光县。十二岁时成為沙弥,二十岁受具足戒。经过数年的学习后,他通过政府举办的佛典考试,获得「法阿闍黎」(dhammācariya)与「胜种」(abhivaṃsa)的荣衔。


班迪达大师於一九五○年,在马哈希大师的指导下,首次修习内观禪修。一九五五年时,他离开原来教授佛典的职事,成為马哈希禪修中心的禪修老师。一九八二年马哈希尊者去世后,班迪达大师成為马哈希禪修中心的住持(Ovādācariya,教授阿闍黎)。一九九一年,他离开马哈希禪修中心,在仰光创立班迪达禪修中心(Paṇḍitārāma)。今日,班迪达禪修中心在缅甸、尼泊尔、马来西亚、新加坡、澳洲、英国及美国皆有分支道场。


班迪达大师自一九八四年在美国麻州内观禪修协会(InsightMeditation Society)带领密集禪修后,便开始為西方行者所熟知。许多年老且教导马哈希禪法的西方人禪修老师,都曾参加过那次或后来举办的密集禪修。班迪达大师於一九八四年在内观禪修协会的开示,后来集结成《就在今生》(In This Very Life)出版。


自一九九一年加州旧金山「如来禪修中心」创立时,班迪达大师便一直是此中心的导师。几乎每年的春季,大师都会在这裡教导内观禪修。

 

前言


[15]今天是2007年5月5号。我们将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的如来禪修中心(TMC)进行四十四天的密集禪修。从今天开始,我将在每天下午五点给你们一个「法的礼物」。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来教导你们如何善用佛陀所给与的「法的礼物」。我真诚地希望,你们将会好好珍惜这个礼物。


一般的礼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变脏、变旧。通常而言,东西用得愈久,就愈破败。但是,就法的礼物而言,每当你使用它,它便变得更好、更亮。你愈是使用它,它愈是耀眼,愈是能带给你更多的利益。


在佛教裡,有一句语:「真正的教养乃人类的真实精华」。如果你能做到真正的教养(culture,或译修养),你将获得人生的真实精华,或者说,生命的真正品质。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教养?什麼是假的教养?


真正的教养,在世上不同的团体,可有不同的詮释方式。在佛法裡,真正的修养指的是,能够保护自己与他人免於危险的「自我节制」。所谓「自我节制」,即是防非止恶。所以,真正的教养,是控制自己,不去伤害他人。[16]人必须远离所有身、口、意恶行。佛陀教我们要对这些恶行感到「惭」(与德行有关的羞耻心)、「愧」(与德行有关的畏惧心)。如果我们能远离这些恶行,我们的身、口、意行将变得纯洁、清净、有修养、温和而且可爱。这就是為何「自我节制」是人生真实的精华或生命真实品质的原因。所有的人,不分国藉、宗教,都需要它。


每个人都有烦恼(心理的污染)。例如,你想要家人、亲人幸福、快乐。这想望可能是慈爱或者是执著。如果它未伤害任何人,那麼就不能说是不好。没有人会当作是坏事或罪过。但是,如果你非常自私,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家人、亲人、国家,那麼这就会是一种极端的爱执。如果你有如此极端的爱执,你可能会做出伤害自己与他人的错误行為。若缺乏自我节制,很难建立一个文明的人类社会。由於没有自我节制,人们将纵情於恶行,如强夺或非法谋取他人财物、不正当的性行為、為得个人名利而说谎等等。在如此不文明的世界裡,很难找到真正的教养。


有句话说:如果没有敌人,就不会有危险。这意味著,若未远离敌人,就无法远离危险。敌人有两种:内在的与外在的。内在的敌人是烦恼(心理的染污);外在的敌人是会危害我们的事物或眾生。只有偶而,我们才会遇到外在的敌人,[17]但是,我们随时都会碰到内在的敌人。


贪婪、自私、瞋怒、恨意等烦恼是内在的敌人。因為有这些内在的敌人,我们可能会遭遇可怕的危险,例如:内疚或自我谴责(attānuvādabhaya)、被他人,特别是智者所谴责(parānuvādabhaya)、受官方或法律处罚(daṇḍabhaya),以及最后因恶行而再生到恶趣(duggati-bhaya)。烦恼会把我们推入上述的这四种危险。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安详,免除外在敌人的危险,我们应该远离内在的敌人,因為后者与前者之间有著因与果的关係。


如果你的贪心炽盛,你可能会拿取未被给与你的财物,可能会有不正当的或婚外的性行為。做了这些事后,也许你会觉得心满意足或有成就感。然而,实际上,你的内在敌人已将你打败。你将承受这炽盛贪心所带来的苦果,无法得到安详的生活。如果你只关心自己与家人的幸福,而不在乎别人、他们的家庭乃至国家,那麼你就缺乏慈、悲。你会变得自私自利、有侵略性,对别人残酷。缺少慈心会引生瞋恨。缺乏悲心会导致残酷、嫉妒、忿怒与恨意。这时,你会做出伤害自己与他人的错误行為。这绝不会被认為是真正的教养。反过来说,如果你拥有自我节制以及慈悲,你便不会造作恶行来伤害自己与他人,将能保护他人免受伤害;[18]你会关心他人的福祉,对他人有耐心,并能宽恕他人。这是真正的教养或说人的真实精华。


由於具备慈悲并且远离了瞋恨,所以说你已战胜自己。同时,你将长养智慧,去除极端形态的愚痴。藉由智慧,你将了知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是有害的、什麼是合宜的、什麼是不合宜的。如此的智慧将帮助你远离恶行并实践善行。


所以,你能够运用精进与智慧,获得机会,可以去建立真正的教养或人类真实的精华。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便教导人们如何培养良善的行為与良善的教养。根据他的教诲,真正的教养,是「自我节制」,或者说,净除我们心裡诸如贪爱、瞋怒、嫉妒等的烦恼染污。念处禪修(satipaṭṭhāna meditation),是佛陀赠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是能够净除我们内心烦恼的绝对可靠的方法。现在,我们有四十四天的时间来运用这项法的礼物。我保证,如果你在这次密集禪修中认真地练习念处禪修,你会获得真正的教养。

 

第一章 布施


我曾提到一句古老的諺語:「真正的教養乃人類的真實精華」。不同的國家、民族有著不同的教養。我們應該清楚地了解,真正的教養與虛假的教養之間的差異。我解釋過,真正的教養不外是自我節制而不去傷害他人、不帶給他人身體或心理的痛苦。我將從理論面與實踐面進一步地解釋這一點。


教養的相反是粗野。有教養之處,便沒有粗野。粗野,指的是應當受譴責的身、口、意行為。如果一個人的身、口、意行應當受譴責,那麼他就被認為是粗野的。粗野的人會縱情於暴力的行為、傷害他人。他也是在以內在的貪瞋癡之火焚燒自己與他人。由於如此的不善行,他將與真正的教養相互對立。所以,真正的教養意指,身、口、意行在德性上不受責備、純潔、清淨、溫和、有修養、詳和,而且可愛。


就最終極的意思而言,「粗野」意指熾盛的貪(rāga)、瞋(dosa)、癡(moha)煩惱。煩惱染污可分三種。第一種是顯現在身行、語言上的煩惱。第二種是純粹心理活動的煩惱。第三種是潛伏的煩惱。無論是哪一種,都被視為是粗野的、令人不愉快的、可憎且讓人害怕的。很重要的是,要對這些煩惱感到「慚、愧」,[20]以便使煩惱的力量愈來愈減弱,然後個人的身、口、意行才會愈發清淨、有修養而且可愛。如此,便能以教養取代粗野。


有三種去除粗野的方法。第一種是「布施」(dāna),也就是給予、付出、分享,或者說,提供別人他們所需要的事物而不期待個人的利益與名聲。第二種是遠離惡行,或說「持戒」(sīla)。第三種是可以減少或根除煩惱染污的心性的修鍊,亦即「禪修」(bhāvanā)。在這三種方法之中,佛陀通常會先教導第一種,即布施。


布施意指與他人分享你的財物。布施之時,你必須捨棄對自身財物的執著。如此,布施將你從執著裡解放了出來。如果你很自私,你只會將財物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會與他人分享。如果你想要與他人分享,你必須去除自私的心與對於財物的貪愛(lobha),並且培養無貪或說無私(alobha)。如此,你的心會變得較純潔、溫和與可愛。這就是藉由布施來培埴教養的方法。


布施之時,心是純潔、清淨的,那時的身行與語行也是如此。


布施被稱為一種「功德」(puññā),而「功德」的定義是:「因為它淨化個體的生命,所以稱為功德」(attano santānaṃ punātītipuññaṃ)。基於相同的理由,布施在巴利文也叫作kiriya,意思是應該被做的事。另外,布施也被稱為vatthu(根基),因為布施的「思」心所(即意願),是快樂與財富的原因。所以,布施被稱為一種puññakiriyavatthu。現在,你可以看出布施的功德有多麼美妙了。[21]


布施而不期待個人名聞利養,是純潔、清淨的。如此純潔的布施能夠助人實現願望。在此意義上,「功德」(puñña)有了另一層的定義:「它協助圓滿做功德者的願望,所以稱為功德」(kārakassamanorathaṃ pūretīti puññaṃ)。你並不需要特地去許願,布施自然會圓滿你的願望。


佛陀教導法(dhamma)與律(vinaya)。「法」是能夠保證實踐法的人獲得快樂的一種指引。「律」是淨化或美化個人身行、言語的戒律、規範。法與律被稱為sāsana,意思是「教養」(culture),或者說「教養的方法」。 *1 這是誰的教養方法?因為這是佛陀所教導的,所以是佛陀的教養方法。相較於另兩種教養方法(持戒與修行),布施是基本的教養方法,是佛陀教養方法的起點。


我們可以理解,佛陀的教導是多麼的重要。產生布施的意願(思心所)在圓滿布施者的心願上,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能夠圓滿心願的,不是什麼造物者,而是個人的意願。實踐布施,可謂是在去除以貪為首的不善心所,同時是在培養以無貪為首的善心所。怎麼說?布施之時,無論大施或小施,內心皆有良善的意圖,希望他人幸福、快樂。這樣的意圖便是那能夠驅除瞋怒的「慈」(mettā)。如此,布施者便培養了「無瞋」(adosa),這在與人交往時會顯現為耐心、寬容與無私。因此,布施者藉由布施的行為,去除瞋心而長養了慈心;消除殘酷而培養了悲心。


------------------------------------------


*1 Sāsana常中譯作「教」或「教法」,巴利文buddhasāsana,即指佛陀的教法。


------------------------------------------


有智慧的人會珍惜那帶有慈(mettā)、悲(karuṇā)、不期待個人名聞利養的純淨布施。[22]如果不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財物,便被認為是自私的。要和他人分享,你需要擁有對他人的慈心與悲心。另外,要實踐布施也需要擁有得以了解純潔的布施會帶來善果的智慧(paññā)。如此,在實踐純淨的布施時,你便是在培養慈、悲以及智慧。


再者,當布施者因為受施者獲得快樂而感到高興時,他也增長了「隨喜」(mudita)。這時,布施者戰勝了妒嫉、嫉恨與自大。相信布施的利益而行布施時,便也除去了「疑」。另外,布施者也帶著正見行布施:了知善行帶來善果,惡行帶來惡果。如此,布施幫助布施者去除種種不善心,同時培育種種的善心。


在布施時,應當以他人的福祉為目標,而不期待個人的名聞或利得。但是,在從事諸如布施等的任何善行之時,應當要期待在修行上有所增進。這有助於布施者去除或減少某程度的煩惱染污,同時培養慈、悲、智慧、忍耐與寬恕等良善的心理素質。另外,如果實踐得正確,布施能夠打開德行的道路,通往更高層次的教法。若無更上層的教法,人仍然容易因為煩惱而造作惡行。

 

阿育王碑銘


阿育王的一個碑銘這麼說,雖然布施是眾多善行中較小的一種,但是,如果正確地修習布施,它有助於克服熾盛的煩惱染污。如此高尚的布施,遠離煩惱的引力,從而提升了生命的品質。[23]如是,布施也能開啟德行的道路。


現在,我要依據佛陀的教導,說明布施如何助成「持戒」這一更高層次的教養。

 

布施所需的要件


巴利語Dāna通常被譯作布施、給予或分享,不過,它在字面上有三種意思:可布施之物(dātabbavatthu)、想布施的意願(cetanā)以及布施的行為。布施之成立需有一些要件:將被布施的物品、布施的意願、不貪愛自身財物、對受施者的慈心與悲心。若缺少任何一個要件,布施便無法成立。基本上,如果你不自私、對他人和善,布施的意願(cetanā)會油然生起,你能很容易行布施。


人會由於瞋怒(dosa)而做出殘酷的行為;然而,透過布施,人會自然地長養慈悲與隨喜之心。因為有慈悲,便不會造作諸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不善的行為。如此,有系統地修習布施,便能打開德行的道路。這樣子,便能輕易地進步到持戒的修習。


如我剛才說明的,dāna的一個意思是可布施之物。大多人認為,可施之物只包括有形的物質。事實上,尚有另外兩種事物可布施,也就是,1.安全或保護,以及2.可以提升生命品質的修行方法。依此而言,布施共分三種:給予物質,即財施(āmisadāna)[24];給予安全、保護,即無畏施(abhayadāna);給予有助於提升生命品質的修行方法,即法施(dhammadāna)。

 

財施


帶著善意施與財物便能成就第一種布施:āmisadāna(財施)。我不需要詳細說明,因為你們大多人對於這部分已非常了解了。

 

無畏施


這第二種布施:abhayadāna(無畏施),意思是給予安全。保護他人免於危難,便能施予他人安全。人們通常都害怕獨裁者、暴政、盜賊、強匪、暴動者或叛軍、火災、敵人、野獸、毒蛇等等。甚至會害怕看不見的鬼魅。如果保護他人免受這些危難,便可說是施與他人安全,行無畏施。


有許多方法可以成就無畏施,例如,幫助人建立好的政府;保護他人免遭搶劫、偷盜;防止火災發生或幫助撲滅火災;預防洪水發生或幫助水災受害者;保護他人遠離敵人與野獸。


人們因為有瞋,所以會做出折磨、傷害乃至殺死他人的惡行。若能控制住自己的瞋恨,那麼他人便不會受到傷害。如此,控制住自己的瞋心,也可說是保護他人免受傷害,給予他人安全保護。人們會害怕被傷害、被愚弄欺騙、強奪財產,乃至害怕被酒醉者騷擾。如果有人自我節制,遠離這些不善行,他就被視為是在保護他人免於危險,施予他人安全無畏。這種布施勝過物質的布施許多倍。[25]因此,布施者應該優先考慮施予他人安全、無畏。

 

法施


第三種布施是dhammadāna(法施)。在此dhamma(法)意指能夠提生命品質的引導。若人實踐法,其身、語、意行將變得純潔、清淨。法施是施與防非止惡、去除煩惱染污的方法。念處禪修可以帶來淨化自心等七種利益。因此,教導念處禪修便是法施,因為給與他人指引,為他們說明如何實踐以便能夠獲得念處的七種利益。現在,在這個禪修中心,義工們為禪修者打理食物、住宿,讓禪修者能夠好好修行。在此意義上,義工們也是在實踐法施。

 

第二章 持戒


[26]我對三種布施,即給予財物(財施āmisa-dāna)、給予安全(無畏施abhaya-dāna)、給予法(法施dhamma-dāna)的說明,並非我個人的意見,而是佛陀的教導。如果你能直接依佛典學習佛陀的教導,你的信心會愈加堅定。另外,你的信心會隨著實踐所獲得的智慧而變得無所動搖。


關於之前解說的無畏施,巴利佛典說:「在有敵人的危害出現時,保護眾生免其危險,即是無畏施(abhaya-dānaṃ ... veripuggalatosattānaṃ bhaye paccupatthite, tato parittānabhāvena veditabbaṃ.)。」如此,無畏施是在保護他人免受其敵人的傷害。所以,無畏施亦屬「持戒」(sīla)的範圍。

 

兩種敵人


敵人有兩種:內在的與外在的。內在的敵人稱為akusala-vera或kilesa-vera,即作為不善法或煩惱的這類敵人。外在的敵人是puggala-vera,即人的敵人。內在的敵人(即煩惱)比外在的敵人更加可怕,因為它們必須為一切的苦負起全責。所以,如果你害怕受苦,或想要幸福與快樂,你必須毫不留情地殲滅內在的敵人。現在,我要解說《增支部.第五集》的《敵經》(Verasutta)。[27]


在這部經中,佛陀提到五種可畏的敵人(bhaya-vera):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及飲酒、吸毒。佛陀說,人若未能遠離這五種可畏之敵,便是無戒;若能遠離它們,則為具戒。這一部經值得每一個人留意,無論他的國籍、種族與宗教是什麼。


Bhaya的字意是畏懼、可怕。有時候,畏懼來自智慧。舉例而言,若看見生命本身的缺陷,便會擔心、害怕。這種畏懼其實是一種稱為「迫切感」(saṃvega)的智慧,或者說「與愧俱生的智」(sahotappa-ñāṇa)。第二種bhaya意指可怕的事物或危險,例如腐敗政府、獨裁者或其他令人害怕的事物(ārammaṇa-bhaya)。第三種bhaya是與「弱瞋」相應的懼怕心態(cittutrāsa-bhaya)。 *2


巴利語Vera的字義是敵人或敵意,如之前說的,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不善法或說煩惱染污(akusala-vera),稱為內敵或近敵。第二類是一般的敵人(puggala-vera),稱為外敵或遠敵。


你應當修習正念禪修,以便根除煩惱染污。缺少了正念,你將永遠成為貪愛、邪見等煩惱的受害者。


懷有邪見的人相信:每個眾生皆由靈魂所組成,這個靈魂視該眾生的體型而有或大或小的差異,並擁有見、聽等感官功能。邪見者相信[28],如此的靈魂(jīva-atta命我)在一期生命結束後會轉移到另一個新的身體,永存而不滅。有些人也相信,有大神我或上帝(parama-atta)主宰著包含所有個體靈魂在內的整個宇宙。這大神我被說為是絕對的、無喜無憂,無形無相。這類的邪見也是一種內敵。


------------------------------------------


*2 cittutrāsabhayaṃ, ñāṇabhayaṃ, ārammaṇabhayaṃ, ottappabhayanti catubbidhaṃ bhayaṃ, tattha“jātiṃ paṭicca bhayaṃ bhayānakan”ti-ādinā (Vibh 367) nayena vuttaṃ cittutrāsabhayaṃ nāma.“Tepi tathāgatassa dhammadesanaṃ sutvā yebhuyyena bhayaṃ saṃvegaṃ santāsaṃ āpajjantī”ti(S III 85) evamāgataṃ ñāṇabhayaṃ nāma. “Etaṃ nūna taṃ bhayabheravaṃ āgacchatī”ti (M I 21)ettha vuttaṃ ārammaṇabhayaṃ nāma. “Bhīruṃ pasaṃsanti, na hi tattha sūraṃ; bhayā hi santo,na karonti pāpan”ti (S I 21). Idaṃ ottappabhayaṃ nāma.


------------------------------------------


其他的內在敵人是瞋、怒、貪、癡、疑、悔等等。這些被稱為是敵人的煩惱染污,比一般的敵人更加可怕,因為它們必須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負全責。如果你造做這些不善行,你便被認為是你自己的敵人。折磨或傷害他人的人,顯然沒有慈心、悲心、耐心與寬容的心。他們未考慮到別人的福祉,心是不善的。假設一秒生起一個不善心,那麼一分鐘將生起六十個不善心,五分鐘有三百個,一小時則有三千六百個不善心。如此,不善心生起得愈多,你的敵人就愈多。做這些不善行時,看似很勇敢,但其實一直害怕被責罵、處罰,擔心將來投生在惡趣。如此,無法遠離這五種錯誤的行為,將讓人生活在擔心害怕之中。


如一再說明過的,無法杜絕這五種不善,將引來敵人與危險。做壞事時你會傷害到別人,同時別人會因此怨恨你,一有機會便會向你報復。如此,你的敵人(puggala-vera)便會增加。[29]


不善法這個內在的敵人總會引來外在的敵人。在今日,族群、團體、國家之間存在著衝突與戰爭。雖然,某些人會投降,但彼此仍變成敵人。無論如何,煩惱這個內在敵人不僅會在今世,也會在來世,製造出更可怕的敵人,因為煩惱是殺生、偷盜等五不善行的主要肇因。五不善行之中,飲酒看似無害,但卻會讓人放逸,不去行善止惡。如果不杜絕惡行,便一定會遭遇危險;如果不做善行,便一定會失去利益。喝酒會毀掉你的婚姻、生意、工作、名譽與人際關係。如此,喝酒會帶來危險與懼畏。


所以,殺生、偷盜等違犯〔戒律〕的煩惱,對你和他人都會造成身體上與心理上的傷害。控制住自己,便能保護他人免於傷害。如果體貼、悲愍他人,你自然而然會控制自己。所以,五戒是不分種族、國籍、宗教,人人皆應該持守的戒律。五戒能夠提升生命的品質,是可用以衡量人類地位的標準,能使你成為高尚的人。如同O型血適合任何血型的血,同樣地,五戒的持守也適合地球上任何一個人。


如此,敵人有兩種:心理的染污煩惱與一般的敵人。前者是內在的敵人,後者是外在的敵人。內在的敵人較外在的敵人更可怕,然而,人們視為應優先防護的卻是外敵,而非內敵。[30]

 

煩惱之火


縱情於貪、瞋、癡煩惱,終將造作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不善的行為。這些煩惱染污是內在的敵人。如果你沒有能力控制它們,它們便會為你引來一般的敵人。無戒的人(dussīla)在生命中無法找到快樂。巴利佛典說,百分之百的苦,皆是由心理的染污煩惱所造成,而且這些煩惱猶如烈火一般燃燒著人們。煩惱愈多,苦便愈多;煩惱愈少,苦便愈少;沒有煩惱,當然便沒有苦。人在得不到想得到的事物之時便覺得苦。如果他們不擇手段追求想得到的事物,終究會造作不善的行為,引來更多的苦。

 

不善的結果


造作不善行後,你會有罪惡感(attānuvāda-bhaya),害怕別人發現你的過失而責備你(parānuvāda-bhaya),並且擔心受到法律的懲罰(daṇḍa-bhaya)。這些是現世裡將承受的不善結果。更可怕的是,這些不善行將引領你投生到惡趣(duggati-bhaya)。事實上,沒有人喜歡受苦,每個人都喜歡快樂。但是,如果你要自己與別人都快樂,你就必須除去心理的染污煩惱,一切苦的根源。

 

三種煩惱


煩惱有三種:表現在身行、語言上的「違犯煩惱」(vītikkama-kilesa)、顯現在心裡的「纏縛煩惱」(pariyuṭṭhāna-kilesa)、潛伏著,在條件齊備時方顯現的「隨眠煩惱」(anusaya-kilesa)。你必須避免煩惱生起,如同你會避開傳染病爆發的地區一樣。佛陀曾經推薦:去除煩惱或防止煩惱生起[31],不令其引生違犯戒律行為的最佳方法,即是修習正念。在正念成熟之前,煩惱也許會不時地出現。這時候,應該如同治療疾病一樣,立刻觀察當下生起的煩惱,以便盡快將它們去除。總之,預防勝過治療。你可以透過正念修行,逐步地培養觀智,直到證得可以根除隨眠煩惱的道與果。


為了治癒三種煩惱,佛陀囑付了三學的藥方:戒(sīla)、定(samādhi)、慧(paññā)。持守五戒,可以斷除違犯煩惱,克服危險與對敵。危險與對敵(bhaya, vera),實際上意指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不善行為背後的煩惱。事實上,第一階的菩提,預流道(sotapatti-magga)才能夠徹底斷除這類違犯煩惱。要證得預流道,你必須修習念處禪修,因為只有出世間的戒、定、慧才能根除這些煩惱。

 

慚、愧


殺生等五種不善行,令人厭惡且害怕,它們好比是兩顆鐵丸,一顆塗滿糞便,另一顆燒得赤紅。兩者,你都不想碰觸,因為一個令人厭惡,另一個則令人害怕。同樣地,對如此的不善行,你應感到可恥與害怕。培養慚(hirī,與道德有關的羞恥)與愧(ottappa,與道德有關的懼怕),便可以防止不善行。


慚、愧被尊稱為「白法」(sukka-dhamma)[32],因為具有慚、愧,你便能夠戒除不善行,同時變得純淨。慚、愧二法能驅除不善,如同白色驅除暑熱。


慚、愧也被稱為世間的守護者(lokapāla),人若無慚、愧,將會造作惡行,彼此毀滅,從而毀滅這個世間。具有慚、愧的人守護著這個世間。所以,慚、愧被稱為世間的守護者。


慚、愧也被稱為「亮法」(deva-dhamma)。藉由慚、愧戒除惡行,你便被視為是真正的人,你的名聲將發光發亮。這就是慚、愧之所以稱為「亮法」的原因。

 


在布施的時候,你便戰勝了三不善根。只有在希望對方幸福時,你才會給與對方禮物。如此,布施便包含慈(mettā)、悲(karuṇā)。希望別人幸福快樂,不願他們受身心之苦,所以,你戒除殺生、偷盜、邪淫與妄語。如此,持戒也包含慈、悲。這樣的持戒亦稱為「無畏施」(abhaya-dāna),因為它能讓你戒除傷害他人的行為。如此,有了慈與悲,你便能確保他人安全、幸福與快樂。因為如此,你自己也自然地在今生與來世,避開可怕的危險(bhaya)與敵人(vera)。這便是「善」(kusala),具有「無罪」與「具善果」的特徵(kusalā anavajj-asukhavipāka-lakkhaṇā)。這正是佛陀的教養方法。[33]


再者,就前兩種布施即財施與無畏施而言,大多數人滿足於第一種布施 — 給與他人所需之財物。很少人了解第二種布施,即施予他人安全的重要。事實上,持戒是更令人滿意的。這裡的禪修者不僅持五戒,也持守八戒。所以,你們已在實踐佛陀的教養方式,且有了好的開始。然而,你仍然必須進一步實踐,直到你根除所有的煩惱。如此,好的開始能夠導出成功的結果。

 

戒的種類


現在,我將依特質來說明戒的種類。《清淨道論》依據四神足,四種成就的基礎、要件(iddhi-pāda)將戒分為三類。四神足是:欲增上(chandādhipati)、勤增上(vīriyādhipati)、心增上(cittādhipati)、觀增上(vīmaṁsādhipati)。以下等的欲增上等神足而受持的戒是「下戒」(hīna-sīla),以中等的神足而受持的戒是「中戒」(majjhima-sīla),以上等的神足而受持的戒是「殊勝戒」(panīta-sīla)。


依據持戒的目的,戒也可分為三類。為了個人的名、利而持戒,這是「下戒」。期待戒所得來的利益而持戒,這是「中戒」。體認戒的價值,知道戒有助於淨化身行與語行,故值得遵守,這是「勝戒」。


另外,也可視持戒者是否因持戒而生慢心,而將戒分為三種。依恃自己的戒而起輕慢,認為只有自己具戒,這是「下戒」。若未因自己的戒而輕慢、輕視他人,[34]這是「中戒」。完全遠離煩惱,則為「勝戒」。


最後,依個人的修行目標,戒又可分為三種。若為了社會地位而持戒,這是「下戒」。為了自己從輪迴解脫而持戒,這是中戒。向比丘陳示自己的戒,誦念:idaṃ me sīlaṃ magga-phala-ñāṇassa paccayohotu,意思是「願我的戒成為道智果智的助緣」。這時,你的戒算是「中戒」,因為持守這個戒是為了讓自我從輪迴解脫。如果你是為了圓滿「波羅密」(pāramī),想幫助所有眾生從輪迴解脫,那麼你的戒便是「勝戒」。

 

波羅密


行善、做功德時,你應當希求他人獲得幸福、利益,而不期待個人的名、利。你應當企求終極的安樂 — 涅槃,而不是期待其他沒有保障的小樂。殊勝戒可構成波羅密(pāramī),波羅密的字義是「高尚的工作」。實踐布施、持戒等善行的人,若以謀求他人的利益為目標,即被視為是parama(高尚的人),他/她的善行便稱為波羅密。冀求個人利養而做善行,並不是波羅密。

 

布施與持戒


佛典說,布施較持戒容易。然而,如果你能行這種殊勝的布施,你會發現自己也能夠持戒,因為布施幫助你減少了貪、瞋、癡。這便是佛陀為何在教導布施之後,繼續教導持戒的原因。再者,如果布施者與受施者皆持戒清淨,那麼這布施會為雙方帶來更多的利益。[36]教導布施,是在指出應做的事,教導持戒則在顯示應戒除的事。布施會帶來物質財富,持戒則能保證更好的來生。


生而為人,你對家人、親戚、朋友與國家等,負有應盡的社會義務。也就是說,你必須盡你最大的能力去保護他人免於傷害。所以,你應該戒除不善、殘酷與傷害。你應該具備不放逸(appamāda)去履踐你應做之事,如此,你可以享受完整的利益,並能避免應避免之事,遠離所有的傷害與危險。

 

施與取


佛典有一對相矛盾的字:paricāga(與)、pariggaha(取)。它們字不相同,但本質卻相同。假設你施與某個人 — 特別是具有戒、定、慧的人 — 物品、或向他禮敬、或以慈悲相待,給與安全。這種施與的行為(paricāga與)將會為你帶來大利益(pariggaha取)。在此意義上,「給」便是「取」。

 

四種幸福


人生有四種幸福:財富、地位、快樂和不受貪瞋癡干擾的寧靜的心。若有財富,你便可以幫助他人,或者有更多的機會行善。如此,你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與快樂。你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得以培養能安定心意的念處禪修。


你的心若缺乏正念,遭遇可愛所緣時,會被貪所擾動,遭遇不可愛的所緣時,[36]會被瞋、不滿所擾動;不知實相時,則受愚癡所擾動。如果這些負面的心理狀態增長,你將身陷徹底的混亂,猶如滾下山丘的球,不受任何控制。另一方面,了知實相,心會變成熟。你會培養出足以面對人生種種興衰的毅力。無論遭遇什麼,好的壞的、可喜的不可喜的,你的心將保持沉穩、寧靜與安詳。如此沉穩、安詳的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布施與持戒的結果


單憑布施,無法淨化你的身行與語行。所以,若要淨化身、口之行,必須持戒。由於持戒,你可以投生到稱為sagga的地方,那是充滿物質欲樂的世界。在人界和天界,存在許多感官欲樂,如好看的美景、好聽的聲音、美味的食物,以及令人愉悅的觸覺(尤其是異性之間的碰觸,這是大多數人極為喜愛的)。要投生到這類有欲樂的世界,你必須持戒;當然,布施才會帶給你這些欲樂。所以,持戒讓你投生到如人、天等善趣;布施則讓你有機會享用這些欲樂。這些就是布施與持戒的結果。


舉例而言,美國在科技方面非常先進,有許多享受。一般以為,住在美國的人有著過去世的善行,外加上今世的勤勉與知識。他們按一下按鈕便可辦好所有的事。由於布施與持戒,你們才生到如此富裕的國家。相對的,佛陀也指出人間與天界的缺點。[37]佛陀說人間與天界是布施、持戒的結果,同時也描述它們的缺點,就像先裝飾一頭大象,隨後又將其象鼻切斷一樣。


如果只把生命用來享樂,你將無法永保快樂。你不該以為欲樂是最好的快樂。它們雖然能帶來樂趣,卻是無常,沒有保障的。不斷追尋更好、更新的感官快樂的欲望,遲早會讓你痛苦。這是佛陀為何會說,欲樂生活其實樂少(appassāda)苦多(bahudukkha)、多疲累(bahupāyāsa)、有過患(sādīnava)的原因。因此,佛陀出於大悲,闡明如何獲得真正快樂的方法。

 

第三章 禪修


[38]快樂有兩種。第一種快樂有三個名稱:欲樂(kāma-sukha)、污穢樂(mīḷha-sukha)、非聖樂(anariya-sukha)。第二種快樂,是斷除了「事欲」(vatthu-kāma,感官欲樂的對象)與「煩惱欲」(kilesa-kāma,欲望煩惱)時才能獲得的。你們來密集禪修,放棄感官欲樂的對象,且修習念住令心遠離欲望煩惱。就此而言,你們已在某種程度上體會到了第二種樂。


在內觀修行的某個階段,如生滅智(udayabbaya-ñāṇa),你會經驗到獨特的快樂。在更高的觀智,有更勝的寧靜與寂止。當你證得道果智,你將體驗到至高無上的涅槃樂。那時,你可以徹底地捨棄感官欲樂對象,並斷除煩惱欲。如此,較殊勝的快樂也有幾個名稱:出離樂(nekkhamma-sukha)、遠離樂(pavivekasukha)、寂止樂(upasamasukha)及正覺樂(sambodha-sukha)。為了達到這種較殊勝的快樂,你必須犧牲第一種快樂。現在,你們正踏上通往真正快樂的道路,這實在是一件非常振奮人心的事。


除非你能看見欲樂的過患,否則你很難將它們捨棄。所以,佛陀不僅指出欲樂的過失,[39]同時也教導沒有過患的出離樂,以便大家可以生起「迫切感的智慧」(saṃvega-ñāṇa)。這樣,你們的信心才會堅固到足以讓自己努力地密集修習內觀禪修。


如之前所說,nekkhamma(出離)的字面意思是捨離欲樂。依據佛典,這可以是指出家為比丘(尼)、奢摩他禪那、觀智或最高的寂靜 — 涅槃。清楚地辨別名和色,見到無常、苦、無我也是「出離」,因為這些毗婆舍那心識都已捨離了欲樂。由於這類出離而生起的快樂,便稱作出離樂(nekkhamma-sukha)。這種快樂沒有貪、瞋、癡的過失。


你們都住在欲界(kāmabhūmi)。無論你喜歡與否,你都會被貪、瞋、癡、壓力、沮喪等煩惱心火所燒。肉眼看不見這種火,因為它發生在心裡。遇到可喜的所緣時,你會被貪火所燒;遇不可喜所緣時,你會被瞋火、怒火所燒。你看不到這些火的火焰,它也不會留下餘燼。這是它為何難以被撲滅的原因。若你不採取必須的行動去撲滅這內在的火,它便會反過來將你捲入到一切的不善行之中。


假如無法將火撲滅,你會試著逃開,跑到安全的地方。同樣的,你必須離開欲樂,前往安全、祥和的地方(assama)。在這裡,assama意指[40]迫切地要撲滅內在貪瞋癡火的禪修中心。現在,你們都來到這禪修中心,一個安全、祥和的所在。無論你是比丘、比丘尼或者是在家禪修者,如果你精勤地撲滅內在的貪瞋癡火,你一定會獲得「出離樂」(nekammasukha),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出家人」(pabbaja)。


Pabbaja(出家人)的字面義是,放棄一切俗事,去到一個如禪修中心等寂靜處的人,在那裡他/她撲滅內在的火焰。為什麼需要撲滅這些內在之火?因為它們是一切苦的根源。透過戒(sīla)、定(samādhi)、慧(paññā)的修習,你可以戰勝三種煩惱:顯現在身、語行為上的違犯煩惱(vītikkama-kilesa);顯現在心裡的纏縛煩惱(pariyuṭṭhāna-kilesa);潛伏著,在因緣具足時方顯現的隨眠煩惱(anusaya-kilesa)。所以,只是穿著僧衣,具有比丘、比丘尼或禪修者的外表,並不足夠。你必須努力用功。唯有透過觀智、道果智,你才能根除所有的煩惱。為此,你必須具備三種精進來修習內觀(vipassanā):初發的精進、持續的精進、圓滿的精進。沒有這三種精進,你會被認為是有名無實的禪修者。


如果你能夠分分秒秒以具備此三精進的專注力,來觀照當下顯著的所緣,欲樂、瞋怒等心念便不可能在心中生起。在心中生起的,[41]將會是保衛、守護心免受煩惱攻擊的念與定。精進、念與定,這三者被稱為「定蘊」(samādhi-khandha)。如果你修習這定蘊一秒,你便遠離煩惱一秒,且能享有一秒的出離樂。當然,如果你遠離煩惱愈久,你便能享受愈久的出離樂。


另一方面,離開禪修中心意味著重回到實際上無可避免的烈火之中。這時候,你需要消防用具與防火面罩,也就是禪修實踐,因為它能保護你免受煩惱火的傷害。所以,你應當透過正念禪修來撲滅這些會趁正念不在時生起的煩惱之火。


之前,我解釋過由三個字構成的詞puñña-kiriya-vatthu。其中,puñña(功德、福)有兩種定義的方式:能淨化自心的事物(attanosantānaṃ punāti sodetīti puññaṃ)、能圓滿己願的事物(kārakassamanorathaṃ pūretīti puññaṃ)。當然,除了善行以外,沒有其他的事物更能夠淨化自心、圓滿己願了。


無論許下什麼願望,求人間樂也好,求天上樂也好,善行皆能夠幫助我們圓滿這個願望。大多數人許願獲得第一種樂,而非第二種。總之,善行被稱作puñña(功德),因為它們助人圓滿願望。「布施」(dāna)是一種功德,能令你變得富裕。另一種功德是「持戒」(sīla),特別能令你投生至人天善趣。更殊勝的功德是「禪修」(bhāvanā),[42]能夠開發個人的心與智慧。這是「禪修」何以被稱為「增上善」(adhikusala)的原因所在。

 

心的兩種力量


透 過 禪 修 , 禪 修 者 可 以 增 強 兩 種 心 的 力 量 : 思 擇 力(paṭisaṅkhāna-bala)和禪修力(bhāvanā-bala)。無論做什麼、說什麼或思惟什麼,你應該先檢視該件事是否對自他有利益、是否合宜恰當。你應當避免無利益、不合宜的事物。在世俗的生活裡,我們需要運用這種思擇力,這是了知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能力(pārihāriya-paññā)。


再者,從正知(sampajañña)的角度來看,這是指「有益正知」(sāttha-sampajañña)與「合宜正知」(sappāya-sampajañña)。這也稱為「成熟慧」(nepakka-paññā)。透過思擇力,可以培養心,令其廣大、成熟。這是它被稱為「成熟慧」的原因,此慧應當被用於俗世的領域和修行的領域。這種心的力量能夠提升生命的品質。在這裡的禪修者已具有這種思擇力,因為他們知道正念修行具有許多的利益且非常珍貴。他們對正念修行感到非常滿意。


藉由念處禪修所培養出的心靈力量,被稱為「禪修力」


(bhāvanā-bala)。它能夠直接促成安詳、寧靜、智慧,並破除邪見。要能如此,禪修者必須盡最大努力來練習禪修。人人皆應有次第地培養自己的心,否則,心將仍然是下劣、軟弱、幼稚,無論其年齡是二十五、五十、七十、八十或更多。軟弱者自然被強者打敗,幼小的水果容易因冷熱溫度而敗壞。同樣地,軟弱、幼小的心無法抵抗誘惑,只會蠢蠢地回應:遇到可愛的所緣時,人通常回以貪心,遇不可愛所緣時,則回以瞋心或怒氣。因此,人們需要修習念處禪修,讓心變得成熟,了知聖諦。


人若缺乏抵禦或擊退煩惱的心靈力量,很容易會成為緊張、壓力與憂鬱的受害者。猶如強健的身體需要維他命與礦物質,同樣地,強健的心需要有心靈的維他命與礦物質。

 

內在的火


若無正念,你的心會失去控制,你可能產生不善念,或者做出不善的行為。心自然地會喜歡好看、好聽、好吃等可愛的感官所緣。可愛的感官所緣愈多的結果是永無止盡的欲望。所以,貪欲燃燒著人們。此外,遭遇不可愛的所緣時,瞋恚與不滿也燃燒著人們;當人們看不見煩惱的過患時,愚癡也燃燒著人們。所以,很要緊的是,學習如何撲滅內在的煩惱火焰。


你應該被訓練成一位有能力的或具備防火裝具,能夠撲滅內在火焰的消防員。舉例來說,濃煙密布的空氣相當不健康,你必須立刻將火焰撲滅。除非這麼做,否則你必須從逃生出口脫離火場,[44]聯絡消防隊。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因不可避免的俗事而生起的煩惱染污,燃燒著人們。同樣地,在禪修中心,你們應該學習如何避免這類的煩惱發生,以及學會如何在其爆發時將它們撲滅。同時,你也可以學習如何增強這兩種心靈力量。


熟練的打火員了解火被誤用時有多麼可怕。同樣地,你應該了解,內在的火有多麼可怕,倘使你尚未具備能夠避免或撲滅它的正念。你必須對能夠避免或撲滅內在煩惱火的正念有信心。強大的意願與勇氣也是面對內在火焰時所必備的要件。你應當培養正念,令其成長、成熟。這被稱為「禪修」,禪修的定義是:「培養較一般(如布施、持戒等)的善更為殊勝的善行,故是修行」(adhikusalaṃbhāvetīti bhāvanā)。

 

軟弱或被污染的心


軟弱的或被污染的心無法抵禦誘惑。有如此的心時,你無法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對於正確的事,你也沒有信心;或者你可能擁有邪見、盲信,失去避免應避免之事、實行所應實行之事的道德勇氣。不避免應避免的事,你將受到傷害;不行應行的事,你將失去可得的利益,心變得懶惰、散漫,失去力量與能力。缺乏正念會導至種種的不善法迅速地生起。如此,你的心將變得毫無設防,[45]時時受到貪、瞋等侵擾。


許多人相信,快樂是由有某位創造神為了眾生而創造的。人們因為依賴那位創造神,期望獲得衪給與快樂,所以失去了自身的力量與智慧。在遭遇人生起伏,如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時,若缺少成熟的智慧與精進力,你會時而歡喜,時而憂慮。無論境遇是好是壞,讓心保持平衡的捨心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念處禪修(satipaṭṭhāna)能夠讓你擁有這種平衡的捨心狀態。

 

念處禪修的利益


佛陀非常大膽地保證:念處禪修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四念處被說為是可靠的道路。人們或人們的行為因貪、瞋、癡而顯得不淨。念處禪修是可以淨化這些內心不淨的可靠方法。舉例來說,人們失去其親人、工作或事業時,會生起強烈的愁鬱與憂傷。念處禪修能夠保證他們免除愁鬱、憂傷、哭泣、身體的痛苦與心理的苦惱。最重要的是,念處禪修保證能去除輪迴眾苦的根源 — 煩惱。為了獲得真正的安詳與快樂,你必須修習這可靠的念處之道。當你體會到念處禪修帶來的清淨自心等利益之時,你的信心必然會變得強健而穩固。帶著如此的信心修習,你不僅能夠培養出慚、愧,也能培養出正念、定力與智慧。[46]這時,你的心將遠離煩惱。如此,念處禪修將帶給你抵抗煩惱染污的力量。


除了佛陀以外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教示這具備七種利益的念處禪修。無論任何人滿懷信心修習這念處禪修,他/她都能夠獲得這七種利益。我相信,這裡的禪修者正透過自己的經驗,體會念處的利益。你應當觀照顯著的所緣,如腹部上下,以培養如此的信心。你應當將極大的精進與強烈的意志力投注在念處禪修,方能夠享受真正、可靠的快樂。你必須有足夠的勇氣,能夠面對不眠的夜晚、簡略的食物與住所等的種種艱苦。


你也應該停止無正念地亂看、亂聽的行為,必須全心投入在自身的修行。作為一個禪修者,你應當盡最大的努力觀照當下的目標(所緣)以培養正念。持續的正念能讓心安詳、寧靜,穩固地令心住立在禪修目標上。這種定力被定義為不動的定(avikkhepo samādhi)。心將變得寧靜、安穩,統合在禪修目標上,不被煩惱所動搖。

 

漸進的觀慧


作為一個禪修者,你應當對忘失禪修目標而感到慚、愧。如此,你便是在培養精進、念、定等的心靈力量。這便稱為「禪修」(bhāvanā)。心寧靜、統合於所緣上時,你將透過親身的經驗,清楚地辨別名與色。你也將會見到身心現象的因果關係與其無常。[47]如此,禪修者會對念處禪修產生更強固的信心。你的觀智將因體驗身心真實本質而變得成熟。擔心忘失禪修目標的慚、愧心,對觀智的進步而言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慚愧心愈強,念處禪修會進步得愈快。


我曾談過兩種快樂。為了獲得出離樂,你必須放棄兩種欲(kāma):所緣欲(vatthu-kāma)和煩惱欲(kilesa-kāma)。為了捨棄所緣欲,你們參加密集禪修,或者出家為比丘、比丘尼。然而,為了遠離煩惱欲,你必須修習「禪那」(jhāna)。為了證得禪那的禪修分為兩種:一是為得深定的奢摩他禪修,二是為證觀智、道果智的毗婆舍那禪修。


所有的善行皆能促成出離樂,因為它們都和欲貪不相應。為了讓你們有更清楚的了解,我想從「禪那」的角度,談談依禪修所證得的出離樂。

 

「出離」意指「善」


巴利佛典將「出離」(nekkhamma)說為「善」(kusala)。


Kusala一字由兩個部分所組成:ku和sala。Ku的意思是令人厭惡的事物;sala的意思是鬆開(kampa)或者破壞(viddhaṃsana)。令人厭惡的事物指欲貪、瞋、怒、恨意、不悅、慢心、嫉妒、愚癡、無慈、無悲等等的煩惱。這些煩惱[48]自輪迴以來,已如深入地底的石柱一般,根植於眾生的心相續之中,難以拔除。移除這石柱之前,你必須先掘地讓石柱鬆動。同樣地,你得讓煩惱鬆動直到能夠將它們根除為止。能使煩惱鬆動的,無非是善(kusala)。在此意義上,所有的「善」皆稱為kusala或者nikkhamma。


進一步地說,人們貪愛(taṇhā)欲樂,因為他們誤以為欲樂是真正的快樂。他們也有一種邪見,誤認為有「我」與「神我」的存在。如此,自輪迴以來,眾生因貪愛(taṇhā)、慢(māna)和邪見(diṭṭḥi)而執著欲樂。要鬆開、根除這個執著或者所有的煩惱,你必須修習兩種稱為「禪那」(jhāna)的增上善,也就是「奢摩他禪那」(samatha-jhāna)與「毗婆舍那禪那」(vipassanā- jhāna)。

 

兩種禪那


禪那(jhāna)被定義為「心完全專注在禪修目標」(āramamṇaṃjhāyati upanijjhāyatīti jhānaṃ)。可分為兩種:專注於目標的禪那(ārammaṇūpanijjhāna,所緣禪那)、專注於身心特質或者寂靜涅槃的禪那(lakkhaṇ-ūpanijjhāna、觀相禪那)。第一種禪那,是藉由專注於四十種業處裡的任一種業處以培養深定。舉例而言,你可以某個眾生為所緣,修習「慈心禪那」(metta-jhāna);或者依「十遍」的某一遍處,如地遍,修習深定。這類的修習能產生兩種定[49],即近行定(upacāra-jhāna)與安止定(appanā-jhāna)。因為它們能令心安詳、寧靜,所以被稱為「奢摩他禪那」(samatha-jhāna);又因為它們是世間的,所以也稱為lokiya-jhāna — 世間禪那。第二種禪那,稱為lakkhaṇūpanijjhāna,包含觀智(vipassanā-ñāṇa)、道智(magga-ñāṇa)與果智(phala-ñāṇa)。觀智專注在身心現象的自相與共相,二者分別稱為sabhāva-lakkhaṇa與sāmañña-lakkhaṇa。道智與果智則專注於涅槃的獨特相或說寂靜相,二者分別是tathalakkhaṇa與santilakkhaṇa。你可以將兩種禪那略記作「奢摩他禪那」與「毗婆舍那禪那」。兩者的差異在於奢摩他禪那專注於「概念所緣」(paññatti),而毗婆舍那禪那則專注在真實存在的(paramattha)身心現象所顯示的自相與共相。

 

奢摩他與毗婆舍那


要修習奢摩他,你需要專注在單一個目標,不改換目標,如此心會安住在其上而不散亂。修習奢摩他,可以輕易地獲得定與寧靜。這是何以奢摩他修行被比喻作「待在家裡」的緣故。待在家裡是安詳、寧靜的,但只能獲得一點知識而已。毗婆舍那修行可比喻作出門探索,能夠帶給你種種知識。修習毗婆舍那,你可以獲得剎那定,但可能會讓苦受變得明顯。這就是為何說毗婆舍那修行容易生起苦受的緣故。(這是指毗婆舍那修行可能不如奢摩他修行那樣能帶來寧靜感。)[50]總之,奢摩他是為了培育令心安詳、寧靜的定力,而毗婆舍那則是為了培養能夠產生觀智、道智與果智的正念。

 

前往涅槃的兩種車乘


有些人以奢摩他禪那為基礎修習毗婆舍那。他們先修習奢摩他禪那,然後才觀照所得的禪那以修習毗婆舍那。這種禪修者稱為「止乘者」(samatha-yānika),修習止乘以達涅槃的人。另有一類人,不修習奢摩他僅觀照剎那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以修習毗婆舍那。這類人稱為「純觀乘者」,純粹修習觀乘以達涅槃的人,就如在座的你們一樣。


止乘者運用兩種定於毗婆舍那:近行定(upacāra-samādhi)與安止定(appanā-samādhi)。純觀者觀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所緣,獲得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以修習毗婆舍那。因此,總共有三種定:近行定、安止定與剎那定。


這裡的禪修者修習純觀乘,以持續的正念觀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目標,只需要學習培養剎那定的理論與實踐方法。事實上,剎那定若成熟,可與安止定相比。[51]無論修習奢摩他或毗婆舍那,你都必須培養定。前者是近行定或安止定;後者是剎那定。這裡的禪修者正修習毗婆舍那禪那。所以,我將只說明這種禪那。

 

毗婆舍那的概要說明


修奢摩他時,應當專注四十種「概念」(paññatti)的任一種;


修毗婆舍那時,則當專注在「究竟法」(paramattha)。精確地說,毗婆舍那是將心專注在五蘊身心現象的自相與共相。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蘊。五蘊當中,你必須觀照當下變得顯著的那個身心現象。因此,在巴利《如是語》(Itivuttaka)中,才以下列簡短的句子描述「念處毗婆舍那」:「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句子只有八個音節,意思是「如實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物」。此中,bhūtaṃ(正在發生的事物)顯示應被觀察的目標,bhūtato(如實地)則表示如何觀察。

 

應觀察的目標


注釋書說,真實發生的事物是五蘊,這些是應被觀察的目標(bhūtanti khandapañcaka)。第一種蘊,色蘊,是身體/物質現象;其餘四蘊是心理現象。所以,簡言之,五蘊是身心現象。這些皆被稱為bhūta,因為它們是依種種條件(jātattā paccayehi)而「剛生起的」(jāta)或者「正發生的」(vijjamāna)的事物。五蘊是真實存在的(paramattha),且是可親自體驗的(atta-paccakkha)。已經滅去的或者尚未生起的,不能叫作jāta(剛生起的)、vijjamāna(正發生的)或者bhūta(已存在的)。簡言之[52],bhūtaṃ意指依於因緣而正在發生的身心現象,是可以直接體驗的。這些當下發生的現象便是禪修時應當觀察的目標。

 

如何觀察


應該如何觀察這些五蘊身心現象呢?經文說:「如實地」(bhūtato),意思是,你應該觀察這些身心現象的自相與共相(bhūtato yathāsabhāvato salakkhaṇato sāmañña-lakkhaṇato)。我們要求禪修者將腹部上下當作基本的所緣目標。事實上,禪修者必須如實地觀照任何變得顯著的目標。當經驗到身體上有硬的感覺時,標記為硬;凝滯時,標記為凝滯,粗糙時標記為粗糙;軟時,標記為軟;黏著時,標記為黏著;濕潤時標記為溼潤;重時,標記為重;輕時,標記為輕;熱時,標記為熱;冷時,標記為冷;挺直時,標記為挺直;緊時,標記為緊;移動時,標記為移動。當禪修者從站姿改為坐姿時,應當觀照坐下的過程。禪修者必須如實地觀照當下生起的現象。

 

無可避免的概念


雖然禪修應該覺知的是「究竟法」(paramattha),亦即身心現象,但是,在開始的階段,禪修者仍然無可避免地會遭遇「概念法」(paññatti)。要立即體驗究竟法,並不容易。在練習的開始階段,會見到禪修目標的形相或形態概念,而不是其真實的本質。無論如何,禪修者應當如上述那樣,配合概念名稱,以標記的方式來觀察所緣。這樣,剎那定便會生起,並逐漸累積動能。就毗婆舍那修行而言,剎那定本身便是心清淨(citta-visuddhi),因為它能防護心,[53]使其免於欲貪、瞋恚等五蓋的污染。

 

會體悟到什麼


身與心會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沒有什麼是無因而生的。我們的身體現象依四種因緣而生:過去的業、心、時節(氣候)與食素(營養)。在從業而生的現象當中,最顯著的是五根,即眼、耳、鼻、舌、身。當然,心、時節、食素也各以不同方式支持著它們。所以說,它們是依各自的因緣而生起的(yathāsakaṃ paccayehi jatattā)。舉例來說,所說的「腹部上下」是由種種究竟意義上存在的色法所組成,包含硬、緊、壓、移動等。它們全部依緣於出入息與想要呼吸的潛在意志。所以,腹部上下也是因緣而生。這些現象與其因緣,皆可以透過正念加以了知,被稱為attapaccakkha,即可被直接體驗的。為了覺察這些法所需要做的,僅是在身心現象發生的當下觀照它們而已。

 

毗婆舍那所包含的五禪支


很要緊的是,必須在禪修所緣目標生起時立刻加以觀照,如此方能了知其真實本質。例如,當腹部上下移動出現時,你應該立刻觀察它。然後,你會觀察到腹部上下時所包含的色法現象,如硬、緊、移動等。在此例中,你應做的第一件事是將注意力瞄準或導向禪修目標。這樣的瞄準、引導便是稱為「尋」(vitakka)的禪支。這瞄準或注意力必須像是在重複地摩擦目標那樣持續不斷。如此持續的注意力,稱為「伺」(vicāra),是另一個禪支。在練習的初期階段,尋、伺這兩個禪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54]


如果你能夠運用瞄準(尋)、持續的注意(伺)和燃燒般的精進力來觀照當下的目標,正念(sati)將會生起。這個正念會促成「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定是另一個禪支。這個定能夠保護心,使其不受欲貪、瞋恚等煩惱的侵擾。如此的定自然地會有喜(pīti)與樂(sukha)相隨,這是另兩個禪支。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玩彈珠擊中目標時心中便充滿喜、樂的日子。你會發現,當你的觀照心擊中目標時,喜與樂會伴隨著剎那定一起生起。這種樂屬於出離樂。你會發現,這種樂與欲樂比較,是多麼的珍貴。如此,毗婆舍那禪修在初期階段包含了「初始的瞄準或注意」(vitakka尋)、持續的注意(vicāra伺)、喜(pīti)、樂(sukha),以及定(samādhi)或說一境性(ekaggatā)。

 

善vs不善


五禪支中,尋和伺讓心變得主動、警醒、富有朝氣活力。這兩個禪支加上精進,能幫助你克服睡意。另一個重要的心所是「念」(sati),它能夠保護你的心阻斷煩惱,所以被稱為「守衛者」(ārakkha)。與念相應的心,不會受欲貪、瞋恚等煩惱所擾。這樣的心亦是詳和、寧靜且專注的。這些心所各自具有獨特的特質。若缺乏它們,修習將不會有效果,不確定感與懷疑將充斥你的心。個別的心所也許不夠強悍到足以與煩惱敵對抗,但是當它們聯合成一個團隊時,便能夠逐步凝聚出與煩惱對抗的力量。我想鼓勵你們大家全心努力地修習四念處,如此才能獲得念處所有的利益。但是,令我難過的是,我看到一些禪修者並未保持正念,尤其是在行禪的時候。早先,我已說過你們遠離感官欲樂來參加此密集禪修。如果你這樣漫不經心地修習,你會失去另外一種比欲樂更殊勝的快樂(也就是出離樂)。所以,你應當精勤地修習,讓放棄欲樂變得有價值。事實上,我並不想對你們嚴苛,只是單純地希望你們能夠得到密集禪修的完整利益。我已從理論與實踐解釋了奢摩他禪那與毗婆舍那禪那:禪那意指緊密地專注目標。共有五或六種禪支:尋、伺、喜、樂、捨(upekkhā)、一心。其中,捨和樂可說是一種禪支,因為二者都屬於受蘊。只有在第四禪那,樂受才會被捨受所取代。


我不清楚這些禪支的譯語是否精確,因為我對英文的了解有限。有些人將vitakka(尋)譯作thought,將vicāra(伺)譯作reflection。pīti(喜)、sukha(樂)、upekkhā(捨)也有不同的譯法。有些人可能對理論面的解釋感到滿意,但對實踐面的解釋則不然。所以,我將從實踐面來解釋這些禪支。我已用彈珠的例子解釋了尋和伺。我想再用其他較易明白的例子來說明。[56]


舉例來說,要用叉子拿起碟子上的馬鈴薯,必須運用兩種心力:讓叉子瞄準馬鈴薯,然後努力把叉子刺入。如果只是瞄準,卻沒有出力,叉子不會碰到馬鈴薯。如果你只是努力使勁卻沒瞄準,叉子則會偏到其他地方。瞄準就像是「尋」,初始的注意力;努力就像是「精進」。叉子與馬鈴薯摩擦就好比「伺」,持續的注意力。


有五種心理狀態,被稱為「蓋」(nīvaraṇa),因為它們障礙、覆蓋五禪支。它們還有另外三個名稱。稱為cetaso upakkilesa,因為它們會染污心;稱為paññāya dubbalīkaraṇa,因為它們令慧變得羸弱,或者阻礙智慧生起,讓人無法了悟聖諦;稱為āvaraṇa,因為它們阻礙善法生起。


要戰勝這些蓋障,必須培養直接對治它們的心理力量。第一種障蓋是欲貪(kāmacchanda),想要享有可愛的色、聲、香、味、觸的欲望。心若不加以控制,便會奔向種種可愛的感官所緣。這種尚未被鍛鍊的心不會享有寧靜。如果有定力,心就不會亂跑,而會寧靜、專注。只要定力存在,欲貪便沒有機會生起。所以,定心所可以去除欲貪蓋。


第二種蓋障是瞋恚(byāpāda),包含生氣、瞋恨、嫌惡、不滿與惡意。它的對敵是能讓心歡喜、高興的喜(pīti)。[57]第三種蓋是昏沉(thīna)與懶惰(middha),能使心蜷縮無力,或如冰箱中的奶油一般,冰冷凝固。昏沉是不想於善行付出努力。懶惰是缺乏精力,沒有氣力,只想以輕鬆、舒服的方式來修習。為了驅逐昏沉與懶惰,讓心變得積極、警醒,擁有朝氣、活力,必須培養它們的對敵,也就是「尋」。


第四種蓋是掉舉(uddhacca)與後悔(kukkucca),它們會令心變得不安。樂禪支會自然地使心安定。所以,必須用樂來對治掉舉與後悔。


第五種蓋是懷疑、不確定感(vicikicchā)。如果不具有充足的智慧了知真理,或者該真理超出個人的理解範圍,人們將不會對真理產生信心。當注意力持續地落在目標上時,將會對所發生的現象、所直接經驗的事,或說實相,了然於胸。這時候,便不會有懷疑或不確定感。運用持續的注意力,便能遠離懷疑。


禪修者必須培養這能夠驅逐五蓋的心靈力量。強化這些禪支,不僅可以去驅逐五蓋,也能夠去除種種不善。


如果你不設法阻止這五蓋,你將陷入險境,猶如沒有剎車器的車子一樣,遲早會發生致命的意外。若要驅逐五蓋並培養觀智,[58]必須以熾熱的精進(ātāpavīriya)將注意力導向(vitakka, vicāra)當下生起的所緣。這可比擬作一個人在戰場上作戰。如果自己漫不經心、沒有正念,敵人便會佔上風。在戰場上不謹慎,沒有正念的人,一定會被敵人打敗。同樣地,禪修者正與五蓋及種種煩惱作戰,所以必須隨時保持正念。五蓋、煩惱自無始輪迴以來便跟隨著禪修者,然而,熟練念處禪修方法後,禪修者將能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優勢乃至贏得勝利。


巴利語vitakka(尋)、vicāra(伺)的英譯:thought(思考)和reflection(沉思)也許適用在如科學等世間的領域。然而,修習毗婆舍那時,思考、沉思過去或未來,是不切實際的。只有正念觀照當下生起的目標才是實際的。過去或未來的現象,並不是究竟法(paramattha),因為此時此刻它們並不存在。念處禪修是要了知,自己究竟是誰。所以,每個人必須修習念處,以了解自己究竟是誰。每個人都有心理的部分(名)與、物質的部分(色),此二者彼此關連且具有因果關係。名色身心現象持續不斷地生、滅,如同河流的新水不斷地取代舊水。為了洞察這究竟的現象,禪修者必須在現象發生的當下觀照它們,不應該將時間浪費在思考、想像或沉思。禪修者可以直接經驗到當下生起的現象。但是,過去的名色現象已不復存在,無法被真正地經驗。未來的現象也尚末發生。所以,禪修者應該觀察當下這新的、剛發生且熱騰騰的身心現象。只有這樣,才能親身經驗真理或究竟的身心現象。[59]


舉例而言,要看見真正的閃電,你必須在閃電出現時看著它。在閃電發生以前或者以後所看到的閃電,只是想像的。如果你能夠在閃電閃現時看著它,你將能見到閃電的本質,了解它有多亮,它如何驅趕黑暗,它的形狀為何,是直是彎。同樣地,要如實了知身心現象,你必須在它們發生時觀察它們,盡最大努力把心引導到當下閃現的身心現象,如此便能夠覺察它們的真實本質。如果能夠這麼做,便能夠如實了知身心現象。所以佛陀才說: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如實觀見正在發生的事物。


前幾次的法談中,我曾解釋過出離樂的意思。佛典說:「從欲出離便是樂」(kāmato nekkhammaṃ sukhaṃ)。欲(kāma)有兩種:所欲之事,即事欲(vatthu-kāma)和欲望本身,即煩惱欲(kilesā-kāma)。美的景色、甜美的音聲、美味的食物、芬芳的香味、柔軟的碰觸等等都是事欲。人們強烈欲求這些事物。只有在捨棄所欲之事與欲望時,才能夠真正地快樂。這便是出離樂(nekkhamma-sukha)。為了遠離這兩種欲,尋(初始的注意力)和伺(持續的注意力)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舉例來說,要縫合兩塊布,必須拿針對準將縫合的部位,並努力將針穿過兩塊布。當線隨針遊走時,兩塊布便會縫合在一起。同樣地,為了讓心和腹部上下等所緣相連結,禪修者需要將心對準目標,並努力專注在目標。


如果可以如此修習一分鐘,便能獲得六十秒的正念與定力。這樣的心靈修鍊稱為bhāvanā(禪修、修行)。Bhāvanā在字面上有兩個意思:令心靈力量生起(uppādana);令心靈力量增長、擴大、成熟(vaddhana)。禪修者應利用尋、伺、精進這三個心所來培養正念和定力。


要實踐jhāna(禪那)或bhāvanā(禪修),必須一再地運用尋、伺這兩個禪支。這是為何初禪的特質是「有尋、有伺」(savitakka-savicāra)的緣故。初禪也被說為是「遠離了兩種欲和其他不善法」(vivicca kāmehi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它的另一個特質是,由於遠離諸欲而具有因離欲而生起的喜與樂(vivekajaṃpītisukhaṃ)。


喜、樂可讓禪修者對修行感到滿意、歡喜,這在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ñāṇa)的階段尤其如此。如此,藉由放棄欲樂而獲得出離樂。在這個階段,禪修者不僅不會放棄修行,還會興奮地想要獲得更多的體驗。他對念處禪修與其利益更加具有信心,覺得自己的生命已昇華,體會到法樂確實遠勝過世俗欲樂許多倍。[61]


大多數人通常喜歡床鋪的舒適。很多人在閒暇時只是舒適地躺著。如果一邊躺累了,就換另一邊躺。如此,他們喜歡所謂的「躺臥換邊之樂」(passa-sukha)。雖睡醒卻不馬上起身,喜歡起身前的舒服。這種舒服感稱為「懶惰樂」(middha-sukha)。這會成為終生的習慣。當人們來到禪修中心時,這壞習慣便跟著他們。在坐禪期間,他們也可能喜歡打瞌睡。要克服這個惡習,必須運用五禪支和精進力,如此心將變得積極、警醒、活力充沛。這時,禪修者將能夠見到當下腹部上下過程裡所包含的種種現象,如緊、硬、壓、移動和振動等。如此,正念會隨著剎那定穩固地住立在目標上。缺少這些禪支與精進力的念是膚淺的,無法深入身心現象的本質,就像進食但卻未嚐到味道一樣。


舉例來說,吃堅果時若不用心,將不會知道堅果的味道好不好。只有在專心吃的時候,才能享受它的味道。同樣地,觀照目標時,若不用心瞄準目標,不付出精進,這觀照將不會有效果,只是膚淺的觀照,無法了知目標的真實本質。這樣的念,索然無味。「你觀照腹部上升時,觀察到什麼?觀照腹部下降時,知道什麼?」[62]被禪師問到這些問題,他們沒有辦法給與恰當的回答,只會依他們的想法來報告。反過來說,如果用心吃,就會知道它的味道。同樣地,若觀照得恰當,禪修者會了知現象的本質。這本質被稱為sabhāva(自性)或sarasa(自味),即目標的本質,可比做食物的味道。


禪修者應該觀照當下生起的究竟法(paramattha)現象。這些現象各自有其特徵,如同食物各有它的味道一樣。關於應觀察什麼的問題,我已提過佛典的引文: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如實地觀察當下生起的現象。


每一個身心現象各有自相(sabhāva-lakkhaṇa)和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觀察當下生起的現象,禪修者便能見到現象的這兩種特質。舉例來說,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味道,像是甜、酸、辣、刺鼻、苦。這些味道在巴利文稱為rasa,意指眾生所欲的事物。如同食物有其味道,名法與色法也各有自己的特質、特徵。色法(物質)的特質,通常被說為是在冷、熱等因緣下會損壞。名法(心理)的一般特質,則是能夠識知所緣目標。


我將解釋屬於色法的四界。地界(pathavī-dhātu)具有硬、軟或粗糙的特質。水界(āpo-dhātu)是濕、凝結或沉重。火界(tejo-dhātu)是熱、暖或冷。風界(vāyo-dhātu)[63]的特質是壓、張力,或者移動。


名法之中,例如觸(phassa),特質是心與所緣接觸。受(vedanā)的特質,是對所緣的感受。同樣地,其他的名法也各有自己獨特的本質。這類的特質是實際存在的(bhāva),或說是究竟的存在(paramattha)。這些是名、色法獨自的特質(sabhāva),就好像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道。例如,糖有甜味,檸檬或酸橙有酸味,紅番椒有辛辣味。我們雖然知道食物的味道,但沒辦法拿給人看,因為這些味道只能透過心來認知。同樣地,每一個剎那生起的名色現象,都有它自己獨特的味道、本質、自性。要了知它們,必須用念處禪修來咀嚼。


雖然以一般的用語「上、下」做標記,但是,實際要體驗的是風界,這在腹部上升時,是指僵挺、擴張或移動等,在腹部下降時,則是指放鬆、收縮或移動等。為了覺察這些特質,禪修者需要運用禪支來觀照腹部上下移動。然而,在練習的初期,禪修者可能見不到這些特質,而只見到腹部的形狀或者其移動的模式、形態。端視觀照心落於何處,禪修者終將會體驗到僵挺、擴張或移動等特質。所以觀察腹部上下時,可能見到三件事:形狀、外形(saṇṭhāna);模式、形態(ākāra);本質、自性(sabhāva)。


禪修老師也許會問禪修者:「你能夠以完全的專注與定力同步地觀察腹部上下嗎?如果可以,你觀察到什麼?觀察上升時,你了悟到什麼?」老實觀察的人能夠給出恰當的回答。禪修者必須說得出來,自己究竟是觀察到腹部的形狀、外形,還是移動的模式、型態,還是如僵挺、擴張、暖、冷、熱、壓、移動等的自性。如果禪修者只是從想像與思考回答問題,這樣的答案將無法讓禪修老師滿意。


了知身心現象的獨特性質後,禪修者也將了悟到它們的共同性質(共相),也就是無常、苦、無我。舉例而言,如果吃到甜的東西,舌頭會嚐到甜味,然後也會發現甜味和嚐甜味的經驗一會兒後便消失。每個身心現象都會生起、滅去。藉由強大的定力與成熟的正念,禪修者會見到這些共相。


腹部上下過程裡所包含的僵挺、擴張和移動,是風界的現象。這是它們被納入色蘊(rūpa-kkhandha)的原因。這些也被稱作觸處(phoṭṭhabbāyatana)和觸界(phoṭṭhabbadhātu),因為這些都是觸覺可知的。從四諦的角度來說,這些屬於苦諦(dukkha-sacca),因為他們是無常的。如果不能在它們生起時當下觀察它們,便無法了知苦諦。這時候,便有了無明。無明不只是指無知而已,也指錯誤的認知[65](像有白內障的眼睛無法看清事物)。


如果禪修者能夠恰當地觀察,智慧會生起,而禪修者會獲得利益。這時候,禪修者能享有出離樂(nekkhamma-sukha)。如此,捨離欲樂便有了價值。若不如此,禪修者將同時失去欲樂與捨離樂。所以,應該檢查自己是否獲益或有所損失。修習念處禪修無非是為了提升個人的生命品質。


我想再多解釋一下共相。當你見到身心現象順著因果法則而生起、滅去時,你終會了悟到,其中沒有「命我」(jīva-atta),也沒有大神我(parama-atta)。實際上,所謂的共同特質(共相)是「概念」(paññatti),並不是可直接經驗到的究竟法(paramattha)。假如,你襯衫上有三個洞。洞和襯衫是不同的。實際上,真實存在的只是襯杉,而不是那些洞。同樣地,身心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事物,你可以經驗到他們的獨特性質,諸如僵挺、冷、熱等等。假設,你在腹部上升時體驗到僵挺的感覺。這表示,你超越腹部的形狀與模式,見到了風界的自性、獨特性質。之後,你也會見到僵挺感的滅去。如此,你自然而然地了悟到它無常、苦、無我的共相。其他身心現象的特質也是如此,如果你能夠好好地觀察,你將能夠如實地了知它們。[66]即使是像眨眼這樣的小動作,如果好好觀察,你也會了知到它的獨特性質與共同性質。你會覺察到眼部的緊或僵的不舒服感。你感到眼部不舒服,且想要去除這個不舒服感。所以,想要眨眼的念頭會先出現,然後才真正眨眼,這時不舒服感便解除。在眨眼的過程裡,想眨眼的念頭是名法現象,眨眼的動作是色法現象,兩者有因果關聯。觀察這個微小的動作,你能夠了悟身心現象的真實本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求你們,無論做任何動作,都必須專注地觀察當下的身心現象的原因。


你應該持續觀照,從睡醒那一刻起,一直到上床睡覺。無論身處什麼姿勢,行、住、坐或臥,你必須持續觀照。你也許會想,持續觀照每個所緣,實在太繁多了。事實上,如果你把禪修練習分成三段,即坐禪、行禪和一般活動,就不會那麼繁雜了。在坐禪時,你以腹部上下為基本的目標,同時也觀照其他顯著的目標。在行禪時,你觀照腳步的提起、移動和放下。在其他日常活動的時候,你應當觀照每一個移動。你應當有如此的決心:「我不會忘記去觀照任何顯著的身心現象,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動作」。如果你有這樣的決心,仔細地觀照,你遺漏而未觀照的現象會很少。即使你遺漏了,你也會知道遺漏了。


在坐禪時,你應當以腹部上下為基本目標。當其他目標,如痛、妄想變顯著時,[67]你也可以觀照它。在行禪時,你應當把注意力放在腳板,標記「提起、移動、放下」。你也應當如坐禪時的方式一樣,觀照其他變得顯著的目標。在觀照提起、移動和放下時,觀照的心可能落在腳板的形狀、外形或者移動的模式、型態。雖然,這觀照多少仍是有益的。但是,你的觀照心不應該停留在這階段,應該進一步深入到能夠觀見所緣目標的特質,如輕盈感,以及啟動提起動作的一連串動機。當腳放下時,沉重感會變得明顯。當腳板完全放在地面時,你會感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硬或者柔軟。為了了知腳步提起、前進、放下所包含的究竟法,你必須持續不斷地觀照。


走至步道盡頭時,你當停下來觀照站姿。停住時,雙腳應當完全放在地上,並保持上半身正直。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腳部或腿部,而是放在整個身體。這時有一連串想要站的動機,導致站這樣的立姿。另外,身體內存在著風界支撐著身體,令它保持直立、僵挺。你必須覺察到這些現象。像我一再重複的,為了如實地了知它們,你們必須在它們變得顯著時,立刻加以觀察。轉身的時候,你必須有正念地、慢慢地轉身,同時標記「轉、轉、轉」。我發現有一些禪修者行禪時東張西望,毫無正念。巴利經典說,禪修者即便有好視力,動作也應該像盲人一般(cakkhumāssa yathā andho)。行走時,你應該將目光放在前方六呎處的地面。記住,只是目光放低,不是低頭。[68]


如果看東西沒有正念的話,你會漏掉抬頭、轉動眼球和張望等許多該觀察的所緣。如此,你便無法見到現象的本質。同樣的,即使能聽到聲音,你也該像是耳聾一般。你也許很了解文學、科技或其它事,但是,在禪修時,你不可以運用這些知識。你應該盡全力,觀照當下的目標。練習的時候,不要分析思考「是什麼、如何、為什麼」的問題。因為這種分析思考會令你沒辦法觀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目標。巴利佛典建議,即使你很聰明,在禪修時應該像個呆子(paññavāssa yathā mūgo)。重要的是要覺察當下剎那剎那生起的目標。


起身、站立、彎曲、伸直等動作,也必須放慢,並且正念地加以觀照。雖然你很健康,可以快速地起身、坐下。但是,在禪修期間,你應該像個虛弱、無力的病人,無論做什麼事都保持正念,慢慢地做,如此你的觀察才能夠跟得上你正在進行的動作。無論如何,觀照心一定要迅速、主動,如此你才能觀察到當下生起的目標。事實上,生活中有些事必須迅速地完成。舉例來說,你必須快速穿過馬路,否則可能被車子撞。有些事則要用中等的速度,不快不慢。也有一些事是要慢慢地、小心謹慎地完成。例如,醫院裡的病人,必須被謹慎地對待。如果護士對待病人很粗魯,病人也許會因此而喪命。所以,你們應該依照情形,選擇正確的速度。


如果遵循指示[69],幾天後禪修者的正念、定力與智慧便會有所進展。

 

進步的兩個要件


要能夠完成身、口、意的修行,並非不需要任何條件。巴利佛典提到兩個:sādhukaṃ savana和sādhukaṃ manasikārana。


一、sādhukaṃ savana:第一個是仔細聆聽、學習禪修指導,以便能夠正確地練習。特別是在密集禪修時,學習詳細的指導與示範,非常重要。


二、sādhukaṃ manasikārana:進步的第二個條件,是將所學習的付諸實踐,也就是要同步準確地觀照當下的目標。


如果未具足這兩個要件,便什麼也完成不了,無法在禪修上有所進步。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也無法幫助你,你的密集禪修將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當我們想要達成某些目標時,重要的是先學會正確的方法。我可以保證,如果你試著符合這兩個條件,你將能夠圓滿這純粹完美的教養。請盡最大努力具備這兩項條件,我保證在幾天內你便會有很快的進步。否則的話,我無法給你們任何保證。


無論是為了鍛鍊心性,或者是為了世俗的成就,了解所做事物的價值與利益非常重要。你必須了解,[70]自己能夠從正在從事的工作獲得什麼樣的利益。唯有如此,你的信心才會變得堅定、穩固。否則,你會對所做的事失去興趣,因而不再付出努力。對所做的工作愈不感興趣,你便愈不會付出努力。因此,很重要的是,要對修行擁有堅定的信念與信心。

 

推理思考導致困惑


分析、推論那些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物,只是浪費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思考事情是否正確、合理,非常重要。但是,學得正確的禪修方法之後,重要的是以充分的信心努力實踐,而不再做任何分析、推理。當你無法得到結論時,思考推理將會使你變得困惑。再者,你可能會被偽裝成思擇力的困惑所誤導。如此,如果你在禪修時思考「什麼、為什麼、如何」的問題,你將只是讓自己感到困感,浪費自己的時間。


有一位婆羅門曾經對佛陀說,他學過太多的教法,最後發現自己感到困惑,難以確定哪個教法才是真實的。佛陀坦白說,對於那些不做分析、推論或實驗便不接受任何事物的人,佛陀也愛莫能助。佛陀也放棄這種喜好分析的人。

 

愚癡障蔽


在禪修時,如果你確信念處禪禪修一定會帶來心清淨等等的利益,便不應該再浪費時間在分析、推論上。你應該只是將心專注於當下在你身上顯現的身心現象,同步且準確地觀照,[71]以便如實了知它們的本質。觀照是禪修者唯一該做的事。若不盡這唯一的責任,反而盡做些如分析、推論等多餘的事,你將無法及時觀照到當下生起的目標。你會錯失愈來愈多的所緣目標,於是你將無法了悟到真理。無明會變得愈來愈厚。這便是所謂的「愚癡障蔽」(moha-paṭala)。愚癡起因於無法如實正念觀察當下的目標。一分鐘沒有正念,就會被愚癡覆蔽一分鐘。如果算一秒鐘覆上一層愚癡,一分鐘便有六十層愚癡,五分鐘便有三百層,一小時便有三千六百層。愚癡便是這樣子愈變愈厚。到這時候,你會完全被「什麼、為什麼、如何」的問題所困惑。這便是所謂的「愚癡糾結」(sammoha-pariguṇṭhita)。若不修習念處,你便無法去除這愚癡糾結。因此,佛陀才說忘失正念是一種moha-paṭala(愚癡障蔽)和sammoha-pariguṇṭhita(愚癡糾結)。


依戒而修行時,我們成為真正的人類。具足堅固的定力時,我們成為具有寧靜、沉穩心靈的人類。隨著漸進的觀智,我們成為具有高尚心智的人類。要培養這種人類的特質,最好的方法便是念處禪修。因此,佛陀才在《念處經》的開頭,保證念處禪修可帶來心清淨等等的利益。[72]念處禪修簡單卻可貴,如果你修習它,你的身、口、意便會變得純淨、無瑕。如此,由於有正念為基礎的自我節制,加上慈心與憐愍,你自然地保護了他人免於傷害,同時你也保護了自己,免於造惡。自利、利他是真正的教養。為了獲得這樣的教養,證得真正的菩提智慧,非常重要。

 

成功的禪修者所具有的五個特質


具備真正教養的人,稱為padhāniya,是能夠圓滿念處禪修之人。這類人具有五種稱為padhāniyaṅga的特質,能夠讓他在今世證果。五個特質是信心、健康、誠實、精進與生滅慧。

 


我不強調對佛陀的信仰,因為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人格崇拜。無論如何,你至少要相信,念處禪修能夠為你帶來種種的利益。若缺乏如此的信心,便不可能圓滿念處禪修。你也必須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所以,重要的是,要相信念處禪修的利益與自己的能力。這並不是說你必須按照禪師的說法。如果你發現某事有價值,你的信心便會生起。這才是我所說的信心,與盲信(muddha-pasanna)無關。具有這種珍貴的信心,是非常合理的。

 

健康


你需要夠健康才能精進修行直到功德圓滿。雖然,在今日,沒有人可以說是百分之百的健康。[73]如果你的消化系統足以消化你吃進的食物,你就算夠健康,能夠練習禪修。所以,完全健康是不需要的。這是成功的禪修者應具有的第二個特質。

 

誠實


第三個特質意指,具備在必要的時刻向可敬的人揭露自己缺點的道德勇氣,以便他們能幫助你糾正錯誤與缺點。你不應該一直隱瞞自己的缺點與過失,也不應該欺騙,假裝自己擁有實際上並未擁有的特質。例如,被問到觀察腹部上下的體驗時,你以想像的,可能讓禪師印象深刻的話來回答。或者,若你被問到是否能夠仔細地觀察時,因為擔心被責難,你可能回答:「是的,可以」。你隱藏自己的弱點或過失,給了一個不是你的體驗的回答。這是不誠實的行為,你不應該那樣做。禪師問問題時,你應該誠實地回答。你也許會被問到:「你是否能夠同步地觀照腹部上下?如果可以,你在觀照時,究竟覺察到什麼?」只要依你實際的經驗回答。向禪師回報你的經驗時,誠實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像病人與醫師之間的關係。醫生給與治療時會開給你藥方,之後會問你是否按藥方服藥,吃藥後有何感覺等等。醫生會依照你的答案,再做進一步合宜的建議。禪師與禪修者的關係也是如此。所以,對禪修者而言,誠實地向禪師報告是很重要的。[74]

 

精進


禪修者所需的第四個特質是精進。身為禪修者,你必須為禪修實踐付出最大的努力,甚至不顧身命。你應該時時準備好,在身心現象生起時,立刻予以觀察。你應該永遠保持機警,如此才不會遺漏任何一個顯著的目標。

 

生滅慧


如果你具備上述四個特質,你將能見到身心現象的生滅。這時,你將能夠嚐到法味。這法味將引領你到達目的地。你也許再也不需要禪師來鼓勵你精進用功。如此,這第五個特質其實是前四個特質的結果。


很重要的是,你要問自己是否對這個修行方法以及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對這個修法和自己,擁有堅固、不動的信心,是很重要的事。身體健康,對你們而言應該不成問題。你要檢查自己的態度是否誠實。若否,盡最大努力誠實地面對自己和禪師。然後,問自己是否盡全力在每一秒皆保持正念,而無忘失任何的目標。最了解你的人,莫過於你自己。


你應該持續地觀察一個目標後又接著另一個目標,如此,你便沒有時間怠惰,煩惱也無機可趁。這樣,你便可以阻斷煩惱之流,為善法開道。如果你依循這個方法,你的禪修很快便能獲得成果。就禪修而言,只有當你時時刻刻觀照著所緣,你的心力才能累積動能。每一個精進都能帶來力量。[75]這就像引擎轉動的每一秒都在為電池充電一樣。付出愈多的精進,你就會獲得愈多的力量。


如果你有時提起精進,有時散心閒話,又有時想這想那,有時東看西看,那麼你的禪修練習就無法獲得發展心靈力量所需要的動能。你可能會因為一直無法進步,而對這練習感到失望。你也許會跟隨不同的老師學習,但是都沒有成就,只是在浪費時間。有些禪修者會很自豪地說自己曾跟某某偉大的老師學習。老師也許很偉大,但是你應該看看自己做得如何,是否每一剎那都在觀照。所以,我想督促你們在剩餘的時間盡最大的努力精進修行。我曾說明,在行禪時你應把注意力放在腳板,觀照其提起、推前、放下,而不去注意其他見、聽、念頭或癢等其他所緣。如果你的心完全被這些所緣給吸引而離開了腳板,或者你真的想要觀照這些所緣,那麼你必須停下腳步後,再來觀察它們。之後,你應該再回到腳板,觀照提起、前進、放下。這麼做的理由是,如果你在走路時注意其他的目標,你會被移動的腳步與其他所緣所困惑,你的覺察力會很膚淺。這是坐禪和行禪之間的差別。


在行禪時,應該動的是腳,其他的部位應保持靜止不動。目光要放低,不可東張西望。也許會聽到聲音或噪音,但是不要去注意它們。即使有好聽力[76],你也應當像個聾子。你要控制自己的眼根和耳根。雖然你知識豐富,但是你要像個傻子。我的意思是,你必須嚴格地遵守禪師的指導,全然信受,不給自己任何藉口。否則的話,禪修者會浪費時間去思考、分析、推理。雖然你很健壯,但是一切動作,像是起立、坐下、曲伸肢體,都必須緩慢,像是個生病、虛弱的人。和病人不同的是,你是正念地動作。


在行禪時,應當全神貫注在腳部。但是,我看見有些禪修者行禪時手在口袋裡找東西,或是搔頭。顯然,他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其他地方了。如此,他們無法培養出正念。佛典上有個例子:在不平的道路上,推一台載滿水的車子,應要緩慢、小心地推車,否則水會濺出來。

 

行禪的五種利益


行禪(caṅkama)是正念地來回步行。這不是運動,也不是休閒活動。你應當緩慢、正念地走。行禪有五種利益:堪能遠途旅行(addhāna-kkhamo)、堪能艱苦的訓練(padhāna-kkhamo)、少病(appābādho)、消化良好(supariṇāmāhāra)、持久的定力(ciraṭhika-samādhi)。此持久的定力對這個修行法門最為重要。如果你能夠在行禪時培養出定力,並將這定力帶入坐禪延續下去,你就能夠進步得更快。

 

兩種禪修者


現在我想再說明兩種禪修者:「止乘者」(samatha-yānika)[77]與「純觀乘者」(suddhavipassanāyānika)。止乘者必須讓心專注在某個單一禪修目標,直到證得近行定或安止定。然後,他們會觀察禪支、禪心或者任何色法,以逐步培養觀智,直到證得道、果。純觀乘者必須把心專注在當下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這種剎那剎那的觀察會產生剎那定。若無剎那定,你將連名色分別智也無法證得,更不必談較高的觀智,如把握因緣智、無常苦無我智,生滅智等等。就純觀乘者而言,要逐步修得觀智直到完全證悟,剎那定是不可或缺的。無論如何,沒有人能夠在不修習毗婆舍那的情況下證悟。


在此,剎那定好比是由許多小纖維組成的繩子。每一條小纖維都很脆弱、容易斷裂。但是,當它們纏繞成一條繩子時,將變得很強壯。同樣地,就純觀修行而言,由於目標剎那生滅,定也只會剎那剎那生起,不可能很強。但是,如果你持續地觀察所緣,連續而無間斷地培養它,它便會強大到足以洞察真理,逐步地培養觀智,直到完全證悟。


這種定在巴利佛典裡有好幾個名稱,像是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78]、剎那心一境性(khaṇika-cittekaggatā)、剎那剎那住的定(khaṇamattaṭṭhitiko samādhi)。讓人感到鼓舞的是,巴利佛典說,這種定能夠,像禪那一樣,安止在禪修所緣上(sopi hi ......appito viya ṭhapeti)。在此,有人也許會問:「禪修者覺察的目標每一秒都不同,這一秒是硬、下一秒是暖或冷。這剎那定如何能夠安住在目標上呢?」原因是剎那定不被欲貪等五蓋所擊敗(paṭipakkhehianabhibhūto)。如果你一個現象接一個現象地持續觀察,這個定便會持續下去,猶如流水一般,前後之間沒有間斷。這種剎那定能夠讓心遠離煩惱,並像禪那定一樣善能安住在目標上。


有些禪修者也許會以為,不可能每一剎那都保持正念。他們也許也認為,我給禪修者太多的壓力。事實上,在高階觀智的階段,即使禪修者故意要毀壞這種剎那定,也是無法成功的。進入這類觀智時,觀察心會自動回到禪修目標上。如果用可喜或可厭的目標來測試心,心將不會生起煩惱,只會不斷地回到禪修目標,就像澳洲的回力棒一樣,即使扔擲出去,也會自動飛回到玩家手上。

 

五種滋養毗婆舍那的方法


你不能期待一夜之間便獲得觀智。作為純觀乘者,你必須有組織地種植、滋養你的毗婆舍那。有五種方法可以滋養毗婆舍那[79],令它茁壯,長出道智、果智的果實。也就是,持守戒律(sīlānuggahita);聆聽教導、指示(sutānuggahita);與禪師討論自己的體驗(sākacchānuggahita);運用如慈心禪等的奢摩他修行來平息五蓋(samathānuggahita);培養成熟的毗婆舍那(vipassanānuggahita)。


假設有一個園丁要種芒果。只是種下種子,是不夠的,他還需要用種種的方法來照顧種子。猶如園丁在種子附近圍上圍籬作為保護,同樣地,禪修者也需要持守戒律,保護毗婆舍那的種子。禪修者也要透過聽聞教導、指引來學習正確的修習方法,就像園丁給與植物適當的水份一樣。禪修者需要與老師討論,以澄清任何的困惑,如同園丁清除植物旁邊的雜草。(在此,問問題,叫作paripucchā,聆聽如何標記、仔細觀照的指導,稱為savana;將所學銘記在心,稱為dhāraṇa;思考且將理論付諸實踐,稱為sammasana。)


佛陀曾說過適宜禪修的場所有三種:林中、樹下、僻靜處。這禪修中心有不少樹,所以有點像森林。不過,我不是說你得坐在樹下。這禪修中心也非常安靜,所以可以視為是僻靜處(suññāgāra)。你來這個禪修中心參加禪修,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至於合宜的姿勢,佛陀教我們正確的坐姿是上身正直盤腿而坐(pallaṅkaṃ ābhujitvāujuṃ kāyaṃ paṇidhāya)。你應該舒適地盤腿坐著[80],但不要把任一隻腳壓在另一腳之上。你可以從佛像了解上半身該如何挺直,上身要與地面呈九十度垂直。接著,把觀照的心導引到禪修目标(parimukhaṃ satiṃ upaṭṭhapetvā)。依據馬哈希傳統,禪修者應該將觀照心引導到腹部的上下,以之作為基本的禪修業處,緊跟著腹部上下的整個過程。這就是在透過「學習」(sutānuggahita)、「討論」(sākacchānuggahita)滋養、保護毗婆舍那修行。

 

正確的觀照時間和位置


練習禪修時,很重要的是,在正確的時間將注意力專注在正確的位置。如果你要接待某位客人,你應該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迎接他。你需要知道他抵達機場的時間與入境大門。同樣地,你在練習禪修時應當把注意力放在正確的位置,也就是目標顯著的地方。你也必須在正確的時間觀照那個目標,也就是,你的觀照心必須和出現的目標同步。如果你想要觀照入出息,鼻端是你應觀照的正確位置,你的觀照心必須與出現的入息或出息同步。如果你觀照腹部上下,應被正確觀照的位置是腹部,你的觀照心必須與出現的腹部移動同步。如果你修習行禪,你應該將注意力放在腳板,同步地觀察其提起、推前、放下。只有如此,你的觀照才能夠深入到足以穿透實相。

 

心隨觀


有人告訴我,某一些人特別修習「心隨觀」(cittā-nupassanā)。他們說他們是在觀察自己的心。所以,很重要是,要弄清楚他們的注意力專注在哪裡[81],他們是否能夠同步地觀照到當下生起的心。他們也應該檢查他們修習的方法是否符合佛陀的教導。


《念處經》提到四類的禪修所緣,即身、受、心、法。修習念處時,你應當從最顯著的目標開始。《清淨道論》說:yathāpākataṃvipassanābhiniveso,意思是,毗婆舍那專注於任何顯著的目標。在四類所緣之中,「身」所緣最早被提到,因為它是最顯著的。「身」包括四大(mahābhūta)與所造色(upādā)。四大比所造色更為顯著。而且,在四大之中,以挺、緊、動為特徵的風大,是最顯著的。這便是你為何應該優先觀察風大的原因。這風大在出入息、腹部上下、腳步的提起、推前和放下過程中,尤其明顯。


舉例來說,小孩子開始上學時,首先學習的課程,應該量少且簡單,如此他才會學得好。同樣地,在念處禪修的最初,應該從容易可見或顯著的目標開始觀察。否則,禪修者將會感到迷惑。

 

佛陀教過腹部上下嗎


在《念處經》中,佛陀教導過入出息念和行禪。但是,在馬哈希傳統,我們要求禪修者以腹部上下作為基本的禪修業處。這裡有人也許會問一個問題:「這個業處是佛陀教我們觀照的嗎?」[82]佛陀曾教我們觀察身體現象。腹部上下是由身體現象所構成,這些現象可被歸為色蘊(rūpakkhanda)、觸入處(phoṭṭhabba-āyatana)、身界(kāya-dhātu)與苦諦(dukkha-sacca)。雖然佛典沒有提到「腹部上下」這個詞,但是,腹部上下肯定是由因出入息而起的風界所構成。另外,腹部上下顯然是巴利佛典所提的六種風界中的一種。六種風界是上行風(uadhamgama)、下行風(adhogama)、腸風(koṭṭhāsaya)、腹內風(kucchisaya)、肢體風(aṅgamaṅganusārī)與入出息(ānāpāna)。


《念處經》裡有這麼一個詞組:sabbakāya-paṭisaṃvedī,「覺知一切身」。它的意思是,觀察任何目標時,你的觀照心應該跟著目標,從其開始一直到結束。只有這時,你的覺照力才能含蓋並遍布整個目標。這是sabbakāyapaṭisaṃvedī這詞組的意思。每個人都能夠輕易地觀察腹部上下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相對的,「心」這個所緣,對初學者而言太過微細,讓初學者不知該專注在何處,又該如何同步地加以觀察。禪修者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哪裡,如何從開始到結束皆跟隨心這個目標。


我三十歲以前便在已故馬哈希大師的指導下修習念處禪修。依據我的經驗,我對這個修行方法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我教導這個方法已超過四十年了。[83]我想要和你們分享這個法。我將說明純觀乘者的禪修業處,因為你們需要知道,修習純觀時究竟應觀察什麼。


已故的馬哈希大師曾詳盡地說明,修習毗婆舍那時應該觀照的所緣有哪些。毗婆舍那要觀照的目標是稱為「名、色」(nāmarūpa)的究竟法(paramattha),它們彼此之間具有因果關係,且皆具有無常、苦、無我的性質。

 

究竟法


巴利語Paramattha這個字由兩個部分所組成:parama(究竟的)和attha(實法)。如果某事物是不真實的,那它就不能視為是究竟的。究竟的即是真實的。究竟法(paramattha)有四類:心(citta)、心所(cetasika)、色(rūpa)、涅槃(nibbāna)。這四種稱為paramattha,因為它們是真實的,各自具有獨特的性質。Paramattha也被定義作「依親身經驗了知的」(attapaccakkha)。智慧的來源有兩類:讀書和親身體驗。透過自身經驗所獲得的智慧比依讀書而來的智慧更可靠。

 

概念與究竟法的差異


握緊拳頭時你實際體驗到什麼?若仔細觀察拳頭,你會體驗到緊,這是色法的特質之一。這時,也存在著能感知的心,這是心法。另外,也有一連串想要握拳的動機意欲,這也是心法。如果拳握得更用力,就會感到愈緊。[84]第一個緊的感覺與第二個緊的感覺不同,第二個緊的感覺與第三個緊的感覺也不同。如果你非常仔細專注觀察,你會發現緊的感覺有種種變化。因為緊,你也會體驗到熱和不舒服。然後,會生起想要移除緊的感覺的欲望,這是心理現象。這時,你會決定:「我想張開手,釋放緊的感覺。」這個決定也是心理現象。當你實際張手,緊的感覺便立刻消除。觀察手的握緊、鬆開,你將透過親身體驗了知這些身體和心理現象。它們都是paramattha,究竟法,因為你能夠真正經驗到它們。


要見到這些究竟法,很重要的是,必須在目標出現時,立刻加以觀察。否則,連其形狀(sanṭḥāna-paññatti)、形態(ākāra-paññatti),你都觀察不到,更別說其中所包含的硬、緊、不舒服、熱等的究竟法。


在此,我想舉例來說明概念法(paññatti)與究竟法(param-attha)的差別。在這間法堂前,有一排黑螞蟻。如果你站在很遠的地方,你會看不到它。如果你站得夠近,你會看到它像條黑線。「黑線」的名稱是一種稱為「名稱概念」(nāmapaññatti)的概念法,黑線的觀念是集合概念(samūha-paññatti)。線的形狀、外形是形狀概念(sanṭḥāna-paññatti)。如果更靠近觀察,你會看見個別的螞蟻一隻接著一隻。這時候,你不會認為它是一條黑色的實線。這時集合概念與形狀概念將消失不見。[85]


同樣地,如果你想知道腹部上下等所緣包含哪些真實本質,你必須在它們發生時,精準、努力地加以觀照。隨著觀察心落下的地點和時間不同,你將了知到硬、緊、重、輕、暖、冷或熱等等。如此,念與定會安住在目標。這便是satipaṭṭhāna(念住)的意思。這時,心不會跑到其他地方,將安詳寧靜不受貪或瞋所擾動。如果你能夠觀照出現的目標,你會在一坐或兩坐的時間之內見到究竟法。如果你在幾天甚至幾週後還沒見到這些,這表示你的練習出了一些問題。所以,學會如何正確地練習,非常重要,如此才能培育出定力、念力和觀智。

 

兩種觀智


現在我要說明,什麼該觀察,什麼不該觀察,以及藉由觀察可獲得的觀智。


究竟法可分為兩種,世間與出世間。要證得觀智,你必須觀察世間的究竟法,而非指道心、果心或涅槃的出世間究竟法。為什麼不該觀察出世間究竟法?因為你尚未證得這些法。即使你已證得,想要觀察它們來去除煩惱,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你不可能執著它們,它們也不會帶給你任何煩惱。但是,世間的究竟法,若未能加以觀察,你將會錯以為它們是恒常、快樂、屬於自己的,因而對它們產生執著。[86]關於這點,已故的馬哈希尊者舉了一個例子。他說,如果地面凹凸不平,你得挖掉凸出的部分,填平凹陷的部方,讓地面變平。果地面已經平順,你就不需要挖地了。


至於修習毗婆舍那時應該觀什麼,又如何觀察,我之前曾引用《如是語經》的一句話: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如實觀察正生起的現象。依據這句話,你必須觀察正在發生且可以直接經驗的現象。藉著觀照它們,你可以透過親身的經驗證得觀智。這稱為現量智(paccakkha-ñāṇa)。當此智成熟時,你也能夠藉由推論,了悟所有其他的現象 — 無論是過去的、未來的、內在的、外在的。如此,共有兩種觀智:現量的觀智(paccakkha-vipassanā)與推量的觀智(anumāna-vipassanā)。


例如,當你準確而努力地觀察腹部上下時,你會依親身體驗觀察到硬、緊等的身體現象。你也會看到它們一直在變化或消逝。這是現量智。要獲得這種現量智,包含道智、果智,你必須觀察當下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


又舉例而言,如果你正要坐下,你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整個身體,觀察逐漸坐下的整個過程。你也許會感覺到身體愈來愈重。如果你能夠盡全力以緊密的注意力觀察坐下的過程,[87]你會覺察到這當中包含的重、挺、緊、不舒服等的身體現象。你也會覺察到屬於心理現象的一連串想要坐下的動機。如此,藉由觀照坐下的過程,你辨視了身與心。這個了知稱為nāmarūpapariccheda-ñāṇa,名色辨別智。這是一種現量智。


辨識出身與心之後,你也將了悟到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這種了知稱為yathābhūtānupassanāñāṇa,如實隨觀智。這時,你將了解,存在的只有身體與心理現象,其中並沒有靈魂或創造神。這個智慧,將使得邪想(micchā-saññā)、邪見(micchā-diṭṭḥi)和愚癡(sammoha)沒有容身之地。


若具備強而有力的定,你將見到身心現象在這一瞬間生起,在下一瞬間便滅去。例如,一連串想要坐下的動機,以及實際坐下的動作都在剎那剎那生起又滅去。如此,你將了悟到它們的無常性。不斷的生滅過程,是一種苦,也代表其中沒有靈魂或造物主。如此,你將了悟到三共相(sāmañña-lakkhaṇa):無常、苦、無我。藉由無常的了悟,你會自動地了知其餘兩個共相。所以,如果你了知三共相的其中一個,你就會自動了知另兩個。這是現量智。


透過這種現量智,你將自動藉由推論了知過去的、未來的、自身的或他人的身心現象。[88]這是推量智。持續觀照當下的所緣,你會獲得現量智,隨後將自動生起推量智。


你應當記住,推量智完全以現量智為基礎。若沒有得自親身體驗的現量智,便不可能有推量智。不要把推量智與憑空的臆測、推測混為一談。不要浪費時間在分析、推理上,要盡最大努力覺察當下剎那生起的所緣。如果你還是分析思考了,立刻觀察這個現象。如此,你將能洞察真理。

 

前分道支


現在,我要說明前分道的八個構成要素。(pubba-bhāga-maggaṅga)。觀察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時,包含了精進、念和定。這三支稱為定蘊(samādhi-kkhandha)、定學(samādhi-sikkhā)或定之教(samādhi-sāsana)。定蘊若現前,煩惱便無機可趁。如此心會變得清淨。一再培養這種清淨的心,便稱為「心性的培養」(bhāvanā,禪修),因為這個訓練培養清淨心,使之從小變大,從幼稚變成熟,從少變多。這個訓練的其他必備要件是將注意力瞄準禪修目標(正思惟sammāsaṅkappa),以及如實了知目標(正見sammādiṭṭḥi)。這兩個道支屬於慧蘊(paññākkhanda)。


如此培養定蘊與慧蘊之時[89],你的戒行自然清淨。換句話說,由正語、正業與正命構成的戒蘊自然生起。這種戒並不完全等同不殺生、不偷盜等的戒行。事實上,它是思戒(cetanā-sīla)。修得此戒、定、慧三蘊時,你便成就戒、定、慧三學。


所以,毗婆舍那的訓練共有八個前分道支,分成三組,各自能對治不同的煩惱:戒蘊對治違犯煩惱;定蘊對治纏縛煩惱;慧蘊對治隨眠煩惱。如此,你將變得無過失、清淨、可愛且安詳。


再者,你可以藉由精進避免怠惰的出現。如此,向善之道是敞開的。藉由正念,你可以保護心不受煩惱侵襲。如此,你將遠離煩惱並獲得安全(gutti)與解脫(vimutti)。這是暫時的寂靜(santi)。暫時的寂靜的累積將引領你到達最終的寂靜與快樂。

 

心的淨化


事實上,心的淨化是佛陀在《念處經》已保證過的:ekāyanoayaṃ bhikkhave maggo sattānaṃ visuddhiyā... yadidaṃ cattārosatipaṭṭhāna。它的意思是,「諸比丘!這是可以淨化眾生的穩健道路,也就是,四念處。」[90]


為了淨化自心,必須修習四念處:身隨觀、受隨觀、心隨觀和法隨觀。總之,為了淨化自心,所需要做的就是觀察當下剎那生起的身、心現象。如之前提到的,透過三學,或說,透過持續準確精進的观照,你的心將淨除貪瞋等的煩惱。念處禪修能保證這種心的清淨。如果一秒的正念即是一秒的清淨,那麼一分鐘的正念將有六十秒的清淨,一小時的正念則有三千六百秒的清淨。


如果你真的重視、珍惜正念修行的利益,無論你正在做什麼,不管是走路、站立、坐下、彎曲或伸展手足,你皆應該隨時保持正念。觀照必須持續無間斷。例如,木頭地板是由許多小木板所組成的,小木版彼此之間緊連無空隙,連塵土也無法滲透。同樣地,當正念非常連貫,沒有任何空隙時,煩惱便無法侵入心中。所以,謹慎且持續地觀察,你能夠進步得更快。

 

滋養毗婆舍那的五種方式


之前,我依據《增支部》談到五種方法可以滋養內觀幼苗,令其成長、茁壯並結果實。我舉了園丁以種種方法照顧芒果種子的例子[91],說明禪修者應當如何滋養內觀幼苗。在此,讓我再說一次。如同在四周建立圍籬以保護植物一樣,禪修者需要持戒以保護內觀幼苗(sīlānuggahita)。如同提供植物適當的水份一樣,禪修者需要透過聽聞教導、指引,學習正確的練習方法(sutānuggahita)。如同清除植物旁的雜草一樣,禪修者必須和老師討論如何澄清困惑(sākacchānuggahita)。如同防止寵物踐踏植物一樣,禪修者需要進入奢摩他禪那(samatha-jhāna),去除內觀禪修帶來的疲累、不安。這是奢摩他的保護(samathānuggahita)。沒有奢摩他禪那的人,必須培養能專注於當下現象的強大定力。如同清除蜘蛛網,禪修者需要透過觀照使觀智變強。在某些觀智,如生滅智,禪修者會體驗強大的定力與念力,以及一種獨特、永不厭足的快樂。禪修者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執著這種狀態。要避免執著,禪修者必須努力對準當下的現象,強化他的毗婆舍那。這是毗婆舍那的保護(vipassanānuggahita)。如此滋養內觀幼苗時,內觀將逐漸茁壯,直到結成道智、果智的果實。

 

三件事須報告


在此,我想解釋與老師討論的部分(sākacchā-nuggahita)。為了透過討論以滋養內觀幼苗,你必須簡要、清楚地報告,你在觀照基本與其他目標時所體驗的事物。有三件事必須報告:[92]出現什麼目標;你如何觀照;你體驗、了知到什麼。例如,你可能會報告:「當我吸氣時,腹部上升。我標記上升,體驗到緊的感覺。」腹部下降、提腳等,也是如此。報告時應先報告基本目標,再報告其他目標。如,如果你看著某物,你會知道那是什麼。同樣地,當你觀照禪修目標時,你終會知道它的真實本質。你必須扼要、精確、清楚地報告。你要說明你的練習品質如何,是否能夠以完全的注意力及精確的正念觀照目標。如果你可以辦得到,你應該報告你知道了什麼。你看見腹部的形狀?其移動的形態?或者它的真實本質,像是僵挺、硬、暖、冷、熱、移動等等?這是你應報告的方式。


如果你無法觀察得當,心遊移到其他的地方,你應該報告這件事。你應該描述你的練習,遭遇什麼問題。如果你可以準確、精進地觀照一個接一個的目標,散心妄想就會變少。即使妄想生起,你也會立刻知道。你能夠準確精進地觀照當下生起的目標,以此控制住自己的心。


例如,如果父母不能恰當地照顧他們的小孩,小孩可能和流氓在一起,變成流氓。同樣地,心會自然地跑到可意的所緣,與貪相應。你應該準確、努力地觀照當下生起的目標,藉以照顧自己的心,讓心不致於迷途散亂。如果你發現心生起不善念,[93]察覺時便應立刻加以觀照,如此它們才會立刻停止。這是所謂的「心隨觀」(cittānupassanā)。佛典說:「每當念頭生起時,應如實了知。」(yasmiṃ yasmiṃ khaṇe)。


實際上,無論心念是染污的或清淨的,一旦心變得明顯,皆應立刻觀照。這是cittānupassanā,心隨觀。觀照散亂的念頭也是心隨觀。有時候,身上會有一些感受,如癢等等,注意這個癢,即是vedanānupassanā,受隨觀。當身上出現其他身心現象時,你可以從基本目標轉移到其他目標。這稱為dhammānupassanā,法隨觀。你應該觀察的,是當下最顯著、最明顯的目標。色法通常是最顯著可觀察的目標。記住內觀的公式:yathāpākataṃ vipassanābhiniveso內觀專注任何顯著的目標。


觀照妄想的念頭時,妄念停止或繼續?你應在小參時加以報告。觀照癢的時候,癢增強、減弱、移動或消失?你應該報告癢的變化。這時,禪師將建議你該怎麼做。如果有錯誤,禪師會糾正。如果有些事太過,禪師會要你減少。如果無需任何糾正,禪師會叫你繼續練習。


要讓禪師給你需要而合適的指導,你必須報告三件事:1.出現什麼;2.你如何觀察;3.你了知到什麼。如果你報告想像的事物而不是你的經驗,那麼你的報告將沒有任何意義。[94]

 

經(sutta)的意思


修習念處禪修時,你應該依循可靠的指引與符合佛典的教導,如此你的練習才會有希望。木匠應該使用量繩來測量木頭哪個部分該削除,哪個部分該保留。如果不用量繩而猛削木頭,可能會出錯,或太多或太少。所以,要削得正確,量繩是需要的。再舉個例子,如果小孩不善於在無線的白紙上寫字,他的字可能無法寫得工整而會彎來彎去。所以,紙上的直線有助於讓字寫得整齊、端正。同樣地,禪修者要能在聖道上走得直,他應該依循字義是量繩的「經」(sutta)。

 

未調伏的心

 

身自然比心更為显著。巴利佛典清楚地说,你应该观察较显著的目标,而非较不明显的目标。记住内观的公式:「内观专注显著的目标。」身是粗的、明显的、容易观察的。《法句经》说,心是难见的(sududdasaṃ)、非常微细(sunipuṇaṃ),任欲而去(yatthakāma-nipātinaṃ)。人们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心何时散神,又跑去了哪裡。心不受节制便到处乱跑。当它跑到可爱的所缘,便与贪相应;跑到不可爱的所缘,便与瞋相应。即使贪、瞋未生起,心仍然愚昧、昏暗不明。心犹如树林中的野兽。除非你用正念来调伏心,否则它会一直那样乱跑。[95]

 

观照心要专注什麼地方


要觉察心,你应该专注观照心生起的地方。心可生起在六根: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心所依处。眼识发生在眼门。当可见色撞击眼门,眼识便在那裡生起。同样地,耳识发生在耳门,鼻识发生在鼻门,舌识发生在舌门,身识发生在身门。最后是意识,依据西方的观点,这发生在大脑裡,但是佛教说它发生在心所依处(hadayavatthu)。大多的心识发生在心臟,那裡是血液循环的中心。所以,要观察心,你要把注意力放在心臟部位。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是果报心,非善非不善。见到不好的,是恶业的果报;眼见到好的,是善业的果报。耳闻等也是如此。见、闻等发生时,你应该当下正念了知它们,如此它们将仅停留在那裡(即,仅是果报而已),不让贪、瞋有机可趁。如此,心便得到保护。《法句经》说:「被守护的心能带来快乐。」(cittaṃguttaṃ sukhāvahaṃ)。这便是為何用正念观察来调伏心会非常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单独见到「眼识」,是几乎不可能的,因為眼识与许多其他的心所一起生起,例如,使心与色接触的「触」心所,感受苦、乐、捨的「受」心所[96]、记忆所缘的「想」心所等等。其中还牵涉眼净色(cakkhuvatthu)、色所缘(rūpārammaṇa)等等的色法。


所以,当明显的眼所见色撞击健康的眼净色时,眼识必然生起。如此,眼见物包含了色法和心法。你无法单独见到眼识。因此,在眼见物时,你应该觉察这些现象為一个整体,依据契经(sutta)标记為:「见、见」,而不是依据阿毘达磨去分析它们。


如果在眼见物时,你观察见的现象,你会经验到相关身、心现象的独特性质与共同性质。耳闻声、鼻嗅香、舌嚐味、身触细滑、意识法,也是如此。然而,在开始练习时,禪修者很难观察到许多目标。


初学者应当从容易且明显的目标开始,如同小孩刚进学校开始学习一样。佛陀教导出入息作為心可安住的目标。腹部上下也应是如此。当你行禪时,你应该先一步作一个标记:「右」或「左」。之后,才做两个标记:「提起、放下」。之后,做三个标记:「提起、推前、放下」。如此,你可以逐渐增加禪修目标。循序渐进,你的练习会进步较快。

 

与贪相应的心


你应当了解修习心随观的正确时机。在观察腹部上下时,如果心跑到诸如色、声、香、味等可爱的所缘,贪爱便会生起。当你得到你想要的事物时,将会有执著。[97]这种与贪相应的心,称為sarāgacitta(有贪心)。当你察觉它时,应立刻观察它。这时,它也许会立刻消失,若未消失,你应当继续观察它,直到它消失不见。你的正念也应当知道贪何时灭去。这是依据《念处经》所说的心随观的方法。《念处经》说:「心有贪时,了知心有贪。心离贪时,了知心离贪」(sarāgaṃ vā cittaṃ sarāga-cittanti pajānāti, vītarāgaṃ vā cittaṃvītarāgacittanti pajānāti.)你应当依据佛陀的教导来练习,而非依据自己的想法。


若有个地区爆发流行病,你当然可以避开这种地方。但是,除非你是阿罗汉,否则你不可能避开有贪的心。预防是最佳的方法。要预防有贪心生起,你应该準确、努力地观照当下生起的目标。这时,有贪心便没有机会生起。这就如同预防火灾发生。当火灾发生时,你应该立刻扑灭它。当你患有某种疾病时,你应该立刻治好它。同样地,你应该预防有贪心生起,如果它生起了,你应该透过正念观察,立刻治好它。


当禪修者能够全神贯注地观察基本目标或其他显著的目标时,便不需额外去观察心修习心随观。但是,当你发现心散乱或与贪或瞋相应,你便需要觉察心的状态修习心随观,而不是去做其他的事。[98]

 

离贪的心


佛 陀 说 明 心 随 观 时 , 曾 教 导 应 该 如 实 觉 知 离 贪 的 心(virāgacitta)。离贪的心通常意指包含出世间心在内的八十一种心。但是,如之前提过的,出世间心不可以当作禪修目标。所以,我们应将离贪心理解作世间善心(kāmāvacarakusala)和无记心(abyākata),因為心离贪时,心变得清净。这就是為何注释书将离贪心解释作世间善心和无记心的缘故。总之,重要的是,当离贪心出现,取代有贪心时,必须觉察这个离贪心。更重要的是,你应当在有贪心生起的当下观照它,如此你才能够战胜心的染污。这便是心随观(cittānupassanā)。

 

有瞋心和离瞋心


瞋或恚,是喜乐的相反物。瞋生起时,你想要伤害他人。愤怒、生气、不满等称為有瞋心(sadosa-citta)。远离瞋时,心变得清净、美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未保持正念,不可意的所缘便会让你生气、难过或感到不满。无论瞋何时生起,你应当在察觉时立刻观察它。当你感到不满意,便观察不满。当你有怒气时,观察怒气。当你感到厌恶时,观察厌恶。当你生气时,观察生气。一两次观察后,它们也许会消失,或者你必须持续观察,直到它们消失為止。这时,纯净的心会取而代之。这样的离瞋之心,你也应当加以观照。所以,佛陀在《念处经》说[99]:sadosaṃ vā cittaṃ sadosacittanti pajānāti,vītadosaṃ vā cittaṃ vītadosacittanti pajānāti.(心有瞋时,了知心有瞋,心离瞋时,了知心离瞋。)


被染污的心就如同疾病或火灾。疾病发生前,你应当事先预防。当它生起时,你应当立刻治疗它。同样地,你应当在火灾发生前先做预防。如果它爆发了,你应该立刻扑灭它。要预防烦恼生起,你必须运用全然的专注、精进、正念、定力,观察当下生起的目标。当烦恼生起时,你应该尽快加以观察。无论如何,预防总是胜於治疗。

 

愚痴的心


对真理无知总会带来怀疑、不确定与困惑。这种迷惑的心,称為moha或sammoha,愚痴。愚痴有两种:与疑相应,或与掉举相应。除非你能準确努力地观照身心现象,否则你将无法了解身心现象的本质。这时,心会被疑惑、不确定(vicikicchā-sampayutta)以及烦躁、后悔(uddhacca-kukkucca-sampayutta)所迷惑。如此,你便无法保有寧静、安详。这种被迷惑的心,称為sammohacitta,有痴心。


假如你一秒有一个愚痴,一分鐘便有六十个愚痴。五分鐘将有三百个,一小时有三千六百个。只要你缺乏正念,愚痴的障翳便会逐渐累积,愈积愈厚。这愚痴障翳称為moha-patala。这种愚痴可比作眼睛的白内障。如白内障尚薄,仍然能模糊地看见一些事物。[100]如果白内障非常厚,眼睛甚至会瞎掉。同样地,如果有人被愚痴厚障所覆盖,将变得盲眼而无法见到真理。佛陀被称為sālākiya,眼科医生,因為他教我们如何去除愚痴的白内障。要去除愚痴白内障,你必须正念观照当下生起的目标。

 

广说愚痴的心


愚痴的心与许多不善心所相应,有时是贪、见、慢,有时是瞋、嫉、慳、掉举、后悔。在正念成熟之前,即使在密集禪修期间也会想到欲乐。有时候,你会对自己或自己的成就感到自傲,甚至可能对练习感到骄傲。当你想著「我是如何如何的人」时,我见便伴随著愚痴的心而生起。


就与瞋相应的愚痴心而言,有两种瞋。1. 积极的瞋,如生气、怨恨、厌恶;2.消极的瞋,如害怕、忧伤、悲愁等。在密集禪修期间,你也许会担心久坐可能对血液循环造成伤害,导致疾病或中风。有时候,你会讨厌某事、某人乃至禪修营的紧凑作息。有时候,你会羡慕、嫉妒、后悔。不善心所便是如此伴随愚痴的心。要克服这些烦恼,你只需要準确努力地观照当下生起的念头。这是心随观。

 

两种我


印度教的典籍提到两种我(atta):「命我」(jīva-atta)与「究竟我」(parama-atta)。[101]两种我中,人们以為究竟我可以创造、主宰、控制整个世界,能知每件事。它也被说為是无形、无相、无苦、无乐。命我则存在於每个个体生命,各有不同的尺寸。例如,蚂蚁的我非常小,大象的我则很大。据说这种「我」能控制我们的感官以及见、闻、嗅、嚐、触、弯、伸、转身等动作。当眾生死亡时,身体灭亡,但是「我」会转移到另一个身体。由於贪,人们设法让「我」快乐。如此的邪见伴随著愚痴的心。


注释书说,有八种有贪心,两种有瞋心,十二种愚痴心。但是,一次只能观照一个心,不能同时观照两、三种心。这种观照是心随观。

 

三种智


智可分三种:闻所成智(sutamaya-ñāṇa)、思所成智(cintāmaya-ñāṇa)、修所成智(bhāvanāmaya-ñāṇa)。前两种智与心随观无关。要拥有修所成智,你必须修习毗婆舍那,在心识变得显著时,加以观察。这时,你才能觉察心识的真实本质。这是心随观(cittānupassanā)。

 

修所成智


禪修者应该了解abhiññāta的意思,[102]这个字由两个部分构成:abhi(殊胜的智)和ñāta(所知的事)。在此,ñāta指究竟法,即属世间法的身心现象,abhi指修所成智。例如,观照腹部上下,你将了知其中身体现象的本质,如僵挺、紧、移动。这是殊胜智。如果你观照站姿转成坐姿,你会了知一连串想坐的动机(心),以及实际坐下的动作(身)。之后,你会了知它们之间的互动关係以及共同的性质(sāmañña-lakkhaṇa)(即无常、苦、无我)。如此,你一步一步地修习毗婆舍那,直到证得道、果。所有这些观智皆是亲证的殊胜智,胜过闻所成智、思所成智,甚至禪那智。

 

觉察有痴心、无痴心


当你发现、察觉心有贪或瞋时,立刻如实观照。如果你未观照生起的现象,你将不了解现象的真实本质。那时,你的心便与痴相应(sammohacitta)。当你能够观照当下剎那剎那生起的所缘时,你会了解它们的的真实本质。这时,你的心便远离愚痴(vītamohacitta)。巴利佛典说:yasmiṃ yasmiṃ khaṇe yaṃ yaṃ cittaṃpavattati taṃ taṃ sallakkhanto...,「无论何时,无论任何心生起,加以观察」。[103]

 

修行成就的要素


如果你能够观照当下的目标,心将净除贪、瞋、痴等不净烦恼。这时,法虽然深奥,也会对你显露.因為你的心已没有敌对法(paṭipakkhavigamanena)。因此,為了拥有心的清净,你必须正确地修行(sammā-paṭipatti),时时观察当下的身心现象。要有正确的修行,你必须聆听法谈、指导(saddhammasavanādhīnā),然后怀著对佛陀与其教法的信心(satthari dhamme ca pasādāyattaṃ),将所学付诸实践。

 

觉察萎缩的心


佛陀发现并教导我们这个修心、修智的方法。我们只是代表佛陀将他的教导与你们分享。禪修者应该相信这个修法以及它将带来的心清净等利益。对佛陀与其教导的信心,将使你对禪修更具热忱。这时,你将有勇气面对身体的疼痛,忍耐较少的睡眠,并无时无刻观察当下的目标。否则,心将变得萎缩、缺乏活力。这时,你可能会想退出练习。这是昏沉(thīna)与懒惰(middha)。这种懒散的心理状态,称為saṅkhitta-citta萎缩的心或懒惰的心。初学者常会碰到这种心。一旦觉察,必须立刻观察它。

 

觉察散乱的心


有些禪修者对这修法有信心,强烈地想要获得修行的利益。[104]他们可能会过於急切,付出过多的精进力。这时候,观照心会偏离所缘,心变得散乱。如此散乱不安的心,称為vikkhitta。这时候,你需要稍作调整,让观照心与目标同步。如此,精进与定这些心所才会平衡,观察的心将会落在目标上。如果心变得散乱、不安,应该立刻加以观照。这是心随观。

 

懒惰的人


佛陀教导我们,努力修行而不懒惰(atandito)。在此,tandi是昏沉与懒惰的同义词。对禪修者而言,懒惰是能毁坏修行且距离最近的一个内在敌人。要战胜、驱除这个敌人,你应该尽最大努力,準确且精进地观察懒惰或任何在当下变得明显的目标。将心瞄準目标(vitakka)可以打开萎缩的心,令它有活力,保持警觉。佛陀曾说:līnaṃ cittaṃ kosajjānupatitaṃ,「不积极的心导致懒惰」。懒惰的人称為kusīta,因為他的行為是令人厌恶的。他也被界定為是应受责骂的人,因為懒惰的人毫无用处。懒惰或者懒惰者的行為,皆称為kosajja。


佛陀说懒惰的人必定过悲惨的生活(kusīto bhikkhave dukkhaṃviharati),因為他被不善的心理状态所缠绕(vokinno pāpakehiakusalehi dhammehi)。懒惰无正念的人,在生活裡鲜少会感受到知足与安详,因為怀有想要看好看、听好听等等的欲想(kāmavitakka)。若人怀有瞋意、嫉妒,有杀想(byāpāda-vitakka)、或害想(vihiṃsa-vitakka),也很难得到快乐。如此,懒惰的人必定过悲惨的生活,[105]最终可能產生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佛陀说:懒惰的人丧失很大的利益(mahantañca sadatthaṃ parihāpeti)。


精进的三个阶段念处禪修的真正利益是身、语、意的清净。要去除不净,你需要在三学戒定慧的修行中,付出三阶段的努力,即初始的努力、强化的努力,与终极的努力。懒惰的人通常会抱怨练习过於密集,在禪修时间结束之前便想要离开。他们将因此丧失密集禪修的利益。如果你不修习念处禪修,你不会真正了解对自己和别人而言,什麼是有利益的,什麼是没有利益的,什麼是合适的,什麼是不合适的。如果你了解,你将不会犯错,或者犯较少的错误因為你决意要提升生命的品质,所以你来到这禪修中心。因此,你应该付出三种精进:发勤精进(āraddha-vīriya)、策励精进(paggahita-vīriya)和圆满精进(paripunna-vīriya),或者说初发界(ārambha-dhātu)、出离界(nikkamma-dhātu)与勇猛界(parakkama-dhātu)。就像发射卫星将它一路推进到无重力的轨道一样,你应该一路运用这些精进,直到你能够免除烦恼的重力。


在实修方面,你应该做的,是尽最大的努力觉察当下生起的显著目标。你的基本目标,在坐禪时是腹部上下,行禪时是脚步的移动。举例而言,当你观察腹部上升时,你应该尽最大努力,去觉知腹部整个上升过程所包含的种种现象。[106]行禪时观照脚步,也是如此。透过发勤精进,你可以培养正念与剎那定。精进、念与定,称為定蕴,能使你见到实相,并能净除你心中的烦恼。

 

觉知寧静的心


拥有定蕴的三个心所,你的心会变得平静、安定。心安住在禪修目标,令你对这个练习感到满意。这时,你会体验到喜(pīti)与乐(sukha)。这是何以佛陀说以下这句话的原因:sukhaṃ viharatipavivitto pāpakehi akusalehi dhammehi,「离恶不善法故,得喜乐」。这种喜、乐称為「远离乐」(paviveka-sukha)。这种平静、安定的心,称為samāhita-citta(等持的心),也必须加以如实觉察。

 


觉知不安的心


缺少念、精进、定这三个心所 你的心会变得不安、不稳定。有时候,你可能非常兴奋想要获得练习的利益,於是运用过度的精进。这时候,观照的心会分散,从禪修目标旁边跑走。这便是说策励太过而导致掉举的缘故(atipaggahitaṃ cittaṃ uddhaccānupatitaṃ)。这样的心,称為asamāhita-citta(未等持的心)。如实觉察这种心,便是随顺佛教的心随观。

 

觉知解脱的心与未解脱的心


最后一组应观的心,是vimutta-citta(解脱的心)和avimutta-citta(未解脱的心)。身為禪修中心的禪修者,你离开家人与朋友(kāya-viveka,身远离)。但是,如果你一直想著世俗的欲乐,[107]你便仍未做到心远离(citta-viveka)。所以,你应该尽最大的能力,观察当下显著的所缘,以便获得身远离与心远离。心远离烦恼的时候,称為解脱的心(vimutta-citta),必须要如实觉察它。心有烦恼相随时,称為未解脱的心(avimutta-citta),这也要如实加以觉察。这是心随观。

 

五种解脱


在 佛 典 中 , 解 脱 分 為 五 类 : 「 彼 分 解 脱 」 ( t a d a ṅ g a -vimutti)、「镇伏解脱」(vikkhambhana-vimutti)、「正断解脱」(samuccheda-vimutti)、「止息解脱」(paṭipassaddhi-vimutti)、「出离解脱」(nissāraṇa-vimutti)。在心随观的修习中,你只能观察前两种解脱,因為第三种解脱指道智,第四种解脱指果智,第五种解脱指涅槃。


当你以精进、正念与定,观照禪修目标,心因而暂时解脱烦恼的时候,「彼分解脱」便生起。当你的修行获得充分的动能时,你的心会长时间远离较粗的烦恼。即使停止修行一段时间,心仍然不会受烦恼干扰。如此持续较久的解脱,称為vikkhambhana-vimutti,「镇伏烦恼」。缺乏这两种解脱的心,称為avimutta-citta,「未解脱的心」。

 

一心或远离的心


佛陀说,若要时时觉察当下的目标,需要有「一心」(eka-citta)。什麼是一心?这是受正念保护的心(satārakkhena cetasāsamannāgato)。[108]对任何变明显的目标保持觉察,可以培养出能保护心不受妄想侵扰的正念。这种心称為「一心」或远离的心。在实修上,你需要做的,只是观察当下显著的目标,无论是见物、闻声、嗅香、嚐味、身触、腹部上下、眨眼、张眼、閤眼等等。如此,正念现前能保护心不受诸盖侵扰。

 

念的特质


应该知道念的相(特质)、味(作用)、现起(显现)、足处(近因)。念的特质是不漂浮(在目标的表面上)(apilāpana-lakkhaṇā)。这是指念能够穿透并深入到目标。如果丢一块软木到水裡,它会漂浮在水面上。但是,扔出的石头会沉入到水裡。同样地,正念会沉入到所缘裡。从实修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準确精进地观照目标,心会沉入到目标,经验其中所含的种种现象。你必须让你的觉知力够深入,能够经验到禪修目标所含的种种现象。这是念的特质。

 

念的作用


念的作用是不忘失、不失去目标(asammosa-rasā)。每一剎那都有不同的现象生起,因此,念应该持续觉察这些现象。持续觉察一个接一个的目标,念便能持续,你将不会忘失目标。如果你在做研究,你应尽全力不让自己跟丢所观察的事物。同样地,你应该观照一个接一个的目标,如此你将不会忘失目标。这是念的作用。[109]

 

念的现起


念 的 现 起 是 面 对 所 缘 境 界 ( v i s a y ā b h i m u k h ī b h ā v a -paccupaṭṭhānā)。举例而言,若你想看佛像,你应该面对著佛像。你的注意力应该与佛像面对面才能见到佛像。同样地,念会面对目标。就内观修行而言,观照的心应该与观照的目标面对面,如此才能与目标同步。正念也显现為保护心不受烦恼侵扰(ārakkha-paccupaṭṭhānā)。如果你能够观照当下显著的目标,念会现前不让烦恼有机可趁。如此,念能保护心(rakkha),阻止烦恼生起(āvarana),抵御烦恼(gutti)。这是念在实践中显现的方式。

 

念的近因


念的近因是準确认知所缘目标(thirasaññā-padaṭṭhānā)。记录文件总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同样地,精确的认知总能增长正念。当你观照禪修目标时,你应当精确地观照,如此正念将得增长。


就念的现起而言,念能抵御烦恼。这称為心的防御(gutti)。有防御之处,便有解脱(mutti)。每次正念生起时,解脱便生起。这种解脱称為「彼分解脱」(tadaṅgavimutti)。培养正念一秒,就获得一秒的解脱。[110]你能培养愈多的正念,便能体验愈久的解脱。


举例来说,一个国家入侵另一个国家时,不可能一下子便佔领整个国家。他们必须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佔领。再举另一个例子,当空瓶子一点一滴装满水时,每一滴水取代瓶内相同份量的空气。同样地,每一秒的正念将取代同份量的烦恼。如此,烦恼会一点一点减少,直到完全被根除。

 

请好好修习


看到有些禪修者的修习正确,我感到很高兴。但是,我也看有些禪修者未能好好修习,在行禪时东张西望,手在口袋找东西。看到他们,我便感到难过。


虽然你可能在密集禪修营待一个月或两个月,但是若不好好练习,你不会获得任何利益或智慧。如果你浪费时间在分析「那是什麼、為什麼、怎麼会、是色法还是名法」,而不是观照当下的目标,你的心将无法远离烦恼。


只有当你修法正确且获得利益,你对这个修法、佛陀、与你修习同样方法的圣弟子的信心才会增强。如此的信将激起你强烈的意欲,想要勇猛精进,培养更强的念力、定力与观智。时时观照目标,心将时时从烦恼解脱。不久,解脱会愈来愈持久且愈强。举例而言,坚固的绳子是由许多细纤维所组成。每条纤维[111]都很脆弱、易断,但是当这些纤维缠绕在一起时,绳子便变得出奇的坚固。同样地,一个观照,一个解脱并不坚固,但是,许多的解脱持续不断时,将会出奇的珍贵的礼物在世间,亲戚、朋友间会彼此赠送礼物表示敬爱之意。当你收到贵重的礼物时,你应当会全心全意地接受,而不是爱理不理,如此,送礼者才会高兴满意。接受礼物后,你不该只是将礼物放在角落,而是要好好使用。只有当收礼者善用礼物时,不枉费他人送他礼物。不同的礼物有不同的用法。例如,有些礼物需要立即使用,有的要经常使用,有的则需要置放在客厅当纪念品。不过,法的礼物与上述的礼物不同。如果你收到法的礼物,你应该立刻使用、经常使用。世俗的礼物用久了会损坏。但是,法的礼物则是愈用愈新,愈用愈珍贵。


禪师要确定你们确实使用了被给与的礼物。有时,我们会鼓励你。当你的禪修得到动能时,你便不需要人家的鼓励。你将能够轻易地持续修行。如果你善用我们给的法的礼物,你将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一辈子深刻的印象。

 

让烦恼水乾涸


除非有正念,否则你的心遇可意所缘时会被贪所污染,遇不可意所缘时会被瞋所污染。如此,你的心便被烦恼污水弄脏、弄湿。比如说,若衣服弄湿,会变重。[112]同样地,如果被烦恼水气弄湿,心也会变重。要把烦恼水气烘乾,你需要培养出具备下列决心的「热勤」或说「燃烧般的精进」(ātāpa):「纵使血肉枯竭,只剩皮筋骨,在证得所应证法之前,我绝不半途放弃」。虽然你可能具备那為修行成就而愿意牺牲身、命的英勇决心,然而实际上,未曾有在禪修期间死亡的例子。总之,你应当具备勇气,不应该害怕修习期间的疼痛或疾病,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没有痛苦便没有收穫。」

 

比丘(bhikkhu)


每个人都想要快乐(sukha-kāma),没有人想要痛苦(dukkha-paṭikūla)。这是人性。因此,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避免痛苦并获取真实的快乐。念处禪修保证能带来真实的快乐。佛陀自己修习念处并证得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因此,他出於大悲,教导我们同样的方法,以便我们能够灭除痛苦,获得真正的快乐。烦恼染污要為我们的痛苦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它们让我们今生过著悲惨的生活,并在死后承受其恶果。若人见到烦恼染污的可畏过患,并且為了灭除烦恼而精勤修行,他便能够被称為bhikkhu — 比丘(saṃsāre bayaṃikkhatīti bhikkhu) *3 。生命是一个无止尽的身心过程(saṃsāra)。因為见到轮迴种种的可畏之事,所以尽最大努力去除轮迴的根源(即烦恼染污)以避免轮迴;这类的人便称為bhikkhu — 比丘。所以,比丘的另一个定义是kilese bhindatīti bhikkhu *4 。

 

佛陀在《念处经》教导如何修习念处以破除烦恼时,曾说:「於此教法中,比丘於身随观身」[113](idha bhikkhave bhikkhu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有些人因此以為,佛陀说应当修习念处的人仅是比丘而已,不是他们。在佛世时,佛共有四眾弟子:比丘(bhikkhu)、比丘尼(bhikkhunī)、优婆塞(upāsaka)、优婆夷(upāsikā)。虽然,在今日上座部佛教裡,已经没有比丘尼,但是在大乘佛教裡,仍然有比丘尼。因為比丘是闻法的主要听眾,佛陀每次说法时,几乎皆称其听眾為「比丘」。实际上,佛陀讲《念处经》,不是只针对比丘而已,也针对比丘尼和在家眾。今日,修习念处的在家眾之人数,甚至超过修习念处的比丘之人数。实际上,依据上述所说的bhikkhu(比丘)的定义,任何人為了断除烦恼而修习念处,皆可称為bhikkhu(比丘)。换句话说,除非修习四念处,否则无人堪称為比丘,即使他或她身著袈裟。


-----------------------------------

 

*3 巴利文直译是:他见轮迴裡可畏之事,所以他是比丘。


*4 巴利文直译是:他破除烦恼,所以他是比丘。

 

-----------------------------------


断因非断果


事实上,我们必须断除的不是苦本身,而是苦的根源。生命裡事与愿违,的确是非常痛苦的事。想永远年轻,但却逐渐老去;想永远健康,却仍会生病;想长生不死,却不免一死。有时候,我们还会忧伤、苦恼、哭泣,遭逢身苦。事实上,出生这一事必然会有衰老、生病与死亡跟随而来。什麼原因导致出生?因為愚痴与对生命的贪爱而造作的种种善业、恶业。不知道生命的过患,即是无明、愚痴,令我们执著生命,并為了生命造作善恶业。所以,生的根本原因是以无明、贪爱為首的烦恼染污。[114]我们无法透过愚痴来见到真諦,它就像是眼裡的白内障,让我们无法看清事物。见不到真相,我们便不可能去除烦恼 — 一切苦的根源。念处禪修是能够让我们见到真相的可靠方法。


念处禪修好比是驾驶著一部配有优良方向盘与剎车系统的车子。没有好的方向盘与剎车,驾驶人便无法控制车子,迟早会衝出马路。这时候,驾驶人一定会发生严重的意外。同样地,正念是我们生命中的方向盘与剎车系统,能够保护我们,使我们不会伤害到自己与他人。


如我之前说的,任何实践佛陀教导(即念处禪修)的人,皆可被视為是bhikkhu或yogi。因此,bhikkhu和yogi虽然字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现在,我想依据佛陀的教导来解释yogi这个字。

 

Yogi的定义


修习念住的必备要件之一是精进(vīriya),这也称為yoga *5 。具备yoga的人,即称為yogī,字面义是指:為了培养(bhāvanāya)心、智而在修行上付出极大努力者。


佛陀说念处禪修不仅為佛教徒而说,而是為了每一个人。身而為人,我们有责任节制应节制之事,以保护自己与他人免受身、心之伤害。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去履行所当履行之事,以便為他人与自己带来利益。要履行这样的责任,[115]「正念」(sati),亦称為「不放逸」(appamāda)是必要的。因此,我们应该具备正念和不放逸,以便能够止恶行善。


-----------------------------------


*5 Yoga作精进、努力之意时,在古汉译佛典中常译作「軛」,例如「不捨善軛」、「不捨軛」。


-----------------------------------


高阶的正念是念住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动作(kāyānupassanā身随观)、自己感受的一切受(vedanā-nupassanā受随观)、自己所有的一切心念(cittā-nupassanā心随观),以及一切所见、所听等(dhammā-nupassanā法随观)。在此,要能止恶行善,精进(vīriya)或说努力(yoga)是必要的。如果你有这种精进或努力,你便被视為yogī(bhāvanāya yuttapayuttatāya yogī)。你应该检视自己是否配得上佛典所谓的yogī这个称谓。自我检视时,你必须诚实,不夸大自己的实践,也不忽视自己的缺点。从实修而言,你应该做的,只是觉知基本目标即腹部上下,以及当下发生的其他显著目标。

 

為何观照腹部的上下


念处禪修有四种观察的所缘:身体、感受、心念,以及见、听、闻等现象。在这四种禪修目标当中,无论哪一种目标变得明显,禪修者皆应当如实观察(bhūtaṃ bhūtato passati)。然而,就初学者而言,身体现象是四者之中最显著的。而在身体现象之中,风界又是最明显的。依据内观的公式:「内观专注显著的目标」(yathāpākataṃvipassanā-bhiniveso),我们应当在开始练习时观照风界,因為它比其他现象更為显著。这便是我们教导大家,将充满风界的腹部上下当作基本目标的原因。[116]你们可以经验到腹部上下所含的风界之特质,诸如僵挺、绷紧、压力和移动等等。

 

过人的快乐


不仅凡夫(putthujana),烦恼深重的动物(tiricchāna)也喜欢欲乐。这种欲乐,因為与烦恼相应,也称為非圣之乐(anariya-sukha),没有长久的保证,且经常让人身陷危险乃至丧命。要获得有保证的快乐,你需要捨弃这种危险的欲乐。参加密集禪修,放弃世俗欲乐,离开家人朋友,并让心远离烦恼,你便能够享有「远离乐」(paviveka-sukha)、「寂止乐」(upasama-sukha)。你可以在第四观智:生灭智(udayabbaya-ñāṇa)时,便开始体验这种法乐。


你将发现这种乐胜过人间欲乐好几倍。这是法乐被敬称為过人之乐(amānussī rati)的原因,它是独一无二、无可压制的乐,能够引导我们到更高层的法乐,称為「无受乐」(avedayita-sukha)、寂静乐(santi-sukha),也就是指究竟的涅槃寂静。佛陀鼓励禪修者(yogī)不应辜负他们的名称,当慇勤培育心、智,以便获得殊胜有保证的快乐。


在高科技的工业国家,人们总是追求更新更先进的发明,很容易对旧的时尚產品感到厌烦。甚至婚姻关係,人们很容易对旧伴侣感到厌烦[117],经常寻找新的伴侣。然而,从内观禪修所获得的快乐是长久的,绝不会让你感到厌烦。科技帮你获得世俗的舒适,念处禪修则带给你更胜的快乐:出离乐、远离乐、寂止乐与正觉乐。


现在,我要从实修面与理论面,仔细地解释念处修行。我知道你们之中很多人听过这个主题。但是,重复听法将能提升你的了解,并且澄清你先前的疑惑。念处禪修保证会带给你下列七种利益:「诸比丘!这是能够净化眾生(之烦恼)、克服忧愁与悲泣、令身苦与心苦灭除,证得智慧、体证涅槃的稳健之道 — 也就是四念处。」

 

身随观


四念处意指,稳固地安住於四种禪修目标 — 即身、受、心、法 — 的正念。其中,经典如此描述身念处:kāye kāyānupassīviharati:於身随观身而住(「住」或说「度日」)。这是指以观察行、住、坐、卧、弯、伸等身体现象、活动来过生活的意思。

 

究竟义的身


在此,身(kāya)指身体现象;最显著的便是地水火风四界。


[118]我们可以体验地界的硬、粗、软、滑。例如,在我们的身体裡,可以感觉到骨头是硬的,皮肤是软的。事实上,硬、软等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的地界。其餘的水界等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体验火界的冷、热或暖,水界的湿、流动、轻或重。我们也可以体验到水界是有些结实的东西,像其餘三界一样:结实的硬、压力、热等。我们可以体验到风界的压力、僵挺、绷紧和移动。所以「身」(kāya)指究竟义的这些色法。(至於水界,阿毗达磨论书提到,水界与其他三界不同,无法碰触。但是,可以感觉到其流动、渗出、凝结,这些通常在你流鼻水或流汗时显现。)

 

观身如身


佛陀教导我们观察身体。如何观察呢?观身是身,而不是其他的事物。举例而言,若人见到石头,应视它為石头。这样才正确。同样地,应当观身為身,而不是看作是其他东西。这表示你不应将身看作是什麼恒常、快乐、和「我」有关的东西。总之,你应当将时间用在观身為身。


从实修的观点来说,你应该使用日常用语来标记禪修目标。


例如,於腹部上下,你当只标记作起、伏,而不是说风界(vāyo-dhātu)。不过,你会从绷紧、压力和移动中,体验到其中所包含的风界。其他的目标也是如此。实际上,[119]任何的身体活动都包含有四界,但是,腹部上下时,风界较其他界显著。记住内观的公式:「内观专注显著的目标」(yathāpākataṃ vipassanābhiniveso)。所以,你应当做的,只是如实地觉知任何变得显著的目标,并以日常的用语在心中标记。


在修习的最初,属於概念法的形状与形态会变得较明显,你可能见不到其背后的真实法。假设你在嘴裡放进一种新的食物。首先,你可能会经验到它是硬或软,之后在你咀嚼时你会嚐到甜、酸、苦等的味道。同样地,在你刚开始观察腹部上下时,你可能只是在标记所缘(nāma-paññatti),而未观察到任何实际的东西。但是,之后,当你的精进、念和定成长时,你将超越属於概念法的形状、形态与名称,见到究竟法。如同下列的格言所说:「概念法显现时,究竟法隐蔽;究竟法显现时,概念法隐蔽」。


当你见到究竟法,你就不会见到身体的形状或其他的器官。这时候,你也许会有身体消失的感觉。在这阶段,你不用目标的概念名称便能够觉知究竟法。在到达这阶段之前,你的心也许会有所缘的形状、名称等概念法。持续使用「上下、提起、推前、放下」等一般用语来标记目标,不要使用「地界」(paṭhavī-dhātu)等的术语。[120]

 

标记或命名


如果能正确且同步地使用标记,标记便没有问题。例如,你观照腹部上升為「上升」。这种正确的标记名為tajjā paññatti,与真实发生之事物一致的名称。正确的标记有助於精準地觉知目标。例如,小孩子开始阅读时,会先发出个别字母的音,如此他可以知道正确的发音和拼字,然后了解意义。小孩子会唸c-a-t,cat;r-a-t,rat等等。等熟练阅读之后,便可以读出整句而不用个别拼字。同样地,在修习之初,你必须使用所缘的名称,以便获得精确的觉察力。当练习成熟时,便不需要使用所缘的名称。关於这一点,《大疏钞》(Māhaṭīkā)曾有如下的问答说明:


Nanu ca tajjāpaññattivasena sabhāvadhammo gayhatīti? saccaṃgayhati pubbabhāge, bhāvanāya pana vaḍḍha- mānāya paññattiṃsamatikkamitvā sabhāveyeva cittaṃ tiṭṭhati. (Vism-mhṭ I 266)


难道不需藉由「彼生概念」来把握自性法吗?


的确!在前阶段〔禪修者〕需藉由「彼生概念」来把握自性法。然而,当修行进步时,心会超越概念,而只安住在自性法上。

 

身随观


巴利文kāyānupassanā由两个名词构成:kāya(身)和anupassanā(随观)。而anupassanā又是由接头词anu-(一再地)和名词passanā(观)所组成。[121]所以,只观身体一次,是不够的,你必须一再地观察,如此,身的真实本质才会变得清楚。这犹如是在做研究。


有效的观察需要三个要件:热勤(ātāpī)、正知(sampajāno)、具备正念(satimā)。这裡未直接提到定,但是,定自然会跟随正念而来。在培养观智时,精进、念和定会共同合作。精进地修习,将会生起念和定。这时,你会体验到如僵挺、绷紧等色法,端视你的心落在什麼目标。如此,对於身体的观察便会变得明晰(sam-pajañña)。身体现象(kāya)有其特独的性质(sabhāva-lakkhaṇa)。例如,硬和软是地界的特质,湿或凝结是水界的特质。这些色法皆是无常、苦、无我。这三者是色法的共同特质(sāmañña-lakkhaṇa)。

 

摧破愚痴


人们以為自己的身体从出生到现在是完全一样的,以為身体是令人快乐的,关於我、我所的愚痴深植於心中。大多人也相信,有个「究竟我」(parama atta)是控制著眾生感官与思想的创造主。他们终其一生都带著这种根深蒂固的愚痴。


為了去除这种愚痴或邪见,你需要了知真理。要了知真理,你需要运用三种力量:热勤(ātāpī)、正知(sampajāno)与正念(satimā)。[122]你必须在修行中运用这三种力量,让自己能够观照当下任何变得显著的目标。这时,你将清楚它们的独特性质与共同性质,开始见到真理。


基本上,只有两种目标要觉知,即名(nāma)与色(rūpa)。名、色在这一瞬间生起,下一瞬间便灭去,所以是无常。佛陀说:yad 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无常者是苦」。名色是无常的,所以也是苦的。佛陀也说:yaṃ dukkhaṃ tad anattā,「苦者是无我」。所以,名色不是「我」、「我所」。另外,名、色也被视為是不净的(asubha)。

 

无常


西方人有句谚语可说明无常法则:「你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不过,他们所见的无常仍然是概念的无常(paññatti anicca),尚未透过亲身经验见到无常。所以,他们对无常的了知仍然很肤浅。他们也不认為名色是苦、无我、不净的。


身心现象(名色)的密集性(ghana)让人误以為它们是永恒的,就像河水的连续让人误以為河流似乎是永恒的。只有当你见到名色的独特性质(自相),你才能见到它们其实剎那剎那在灭去。这是透过亲身体验所得的无常智。唯有这时,你才会获得无我想(anatta-saññā)。如果你观察当下的目标,你将会见到那些目标所含的身、心现象的独特性质(自相)。那时,你亲自将见到它们的灭去。如此你将获得无常想(anicca saññā)。


不运用工具便见到这些能摧破愚痴的真理,并不容易。举例而言,如果有件物品极微小以至肉眼无法看清楚,我们会藉助眼镜、放大镜或显微镜。同样地,要能见到那摧破愚痴的真理,我们必须做的,只是以热勤、正念和定力来观照当下的目标。到时候,我们将获得了悟真理的观智。这便是佛陀说:「比丘於身随观身而住,热勤、正知、具念,调伏世间贪忧」的原因。


总之,精进持续地观照当下的所缘时,你能够培养出正念与定力。有了精进、正念、定三者的帮助,你能够超越属概念法的形状、形态,直接见到僵挺、绷紧等究竟法。那时,你将清楚地见到它们剎那剎那的灭去。这种清晰的了知便称為「正知」(sampajañña),这种智慧胜过你透过书本、老师、分析、推理所获得的任何知识。


我将说明如何能够了悟真理,我们能从这了悟获得什麼立即利益。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 domanassa. [124]


诸比丘,於此教法中的比丘,於身随观身而住(度日),热勤、正知、具念,调伏世间贪忧。


此中,巴利文kāyānupassī一字清楚地说明了业处禪修(kamma-ṭṭhāna)在做什麼。Kāyānupassanā是由三个字所构成:kāya(身)、anu-(一再地或持续地)、passanā(观看)。从此字来看,禪修者必须於身体一再地或持续地观察身体。


见到究竟的色法时,你能够去除邪见(micchā-diṭṭhi) — 亦称為papañca(会延长轮迴的事物)。邪见的根源是邪想(micchāsaññā)。邪见在注释书中的定义是:avibhūtārammane diṭṭhiyāupaṭṭhito,邪见住於不真实的所缘。这是指关於常、乐、我的错误认知。藉由观照当下的所缘,你将了悟究竟法的真实本质,如僵挺、绷紧、冷、热、硬等等。然后你将了知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性质,破除愚痴以及与其相应的贪、瞋、嫉等烦恼。

 

正知


毗婆舍那或内观(vipassanā)是了悟身心的三共相:无常、苦、无我。事实上,这三共相不是究竟法(paramattha),但属於概念法(paññatti)。所以,它们并不是要观照的事物。身心现象才是究竟法(paramattha),是该被观照的对象。观照身心现象,你自然会见到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性质。举例而言,从远处看一排蚂蚁时,[125]你也许会误以為那是一条绳子、一条线,或一根树枝。但是,如果你靠近一点,你会见到一隻一隻的蚂蚁在移动。同样地,如果你可以用精进、念与定,贴近地观察身心现象,你会见到它们的独特性质与共同性质(即无常等)。如此,正知(sampajāna)便已生起。在此,巴利文sampajāna一词是由三个部分构成:接头词saṃ-(「清楚地」或「自行」),接头词pa-(「以种种方式」或「以殊胜的方式」),名词jāna(知道)。所以,sampajāna(正知)的字面义是「清楚地或自行,以种种方式或以殊胜的方式,了知(真理)」。

 

另三种应观照的所缘


你也必须运用精进、念与定,对受、心、法加以观照,如同你观照身体时一样。然后,你将见到感受只是感受,或说见到它们的独特性质。你也将见到它们剎那剎那灭去。同样地,你会见到种种心念,各有其特质,并在不同的剎那生起。如此,你能够见到身心剎那生灭,并能去除常、乐、我的妄想。你也会看到心与贪、瞋等的种种烦恼。

 

断除烦恼


断除烦恼,有两种方式:一是不与生起的机会,二是当它们生起时立刻观照。当然,念处禪修能够帮助你依这两种方式断除烦恼。从实修的观点来说,你必须做的只是以精进、正念和定力,观照当下变得显著的目标。然后,你将见到真理,去除愚痴,不会再对所经验的身心现象有所回应[126],意思是,你将没有喜欢(anurodha)或不喜欢(virodha)。因此,你会获得安详与寂静。

 

不要成為久病的禪修者


有些禪修者可能会说:「我已跟随过某某老师,参加了多长又多长的密集禪修。」除非他们以精进、正念和定力来修习,否则他们的练习不会有进展。这就像病人看了这个那个的医生,却不依照药方服药。后来,疾病对药產生了抗药性,变得无药可治,或者转成慢性病。同样地,无论你跟随什麼老师练习多久,如果你不依据指导好好练习,你不会有成果,只会变成久病的禪修者。所以,不须自豪修习了多久又跟随多少老师,应该尽最大努力观照当下明显的目标,如此,你便不会成為久病的禪修者。

 

对定的描述


随著内观练习逐渐变得成熟,剎那定会变得强而有力。心完全专注在禪修目标时,将没有任何的散乱。没有散乱是定的特相(avikkhepo samādhi)。定的作用(rasa)是使心专注於目标(sambindana-rasa)。一般的禪那定完全专注於单一概念法所缘,但是,在内观修行中,你观照剎那剎那地生起於当下的诸多目标。

 

定力对抗烦恼


当然,定变得愈强,烦恼就会愈弱。禪那定非常强而有力,能令粗重的烦恼长时间无法生起。你也许会将这种状态误认為是阿罗汉果位。[127]就内观而言,剎那剎那地观照当下生起的所缘而获得的剎那定,能帮助你剎那剎那地断除烦恼。这种剎那定,如果够强大,也能够让你的心长时间远离烦恼。处於这种强大的内观定的状态时,任何所缘境皆无法诱发你的烦恼,即便你不观照它们或者中断修习一段时间也是如此。在较高层的观智,即便你故意要让烦恼生起,烦恼也可能不会生起。这两种持续长时间的烦恼断除,有许多的名称,诸如vikkhambhana-pahāna(镇伏断)、vikkhambhana-vinaya(镇伏调伏)、vikkhambhana-vimutti(镇伏解脱)。

 

无烦恼时慧生起


远离烦恼(kilesa-dūribhāva)是慧生起的主因。如何远离烦恼?《法句经》有个偈颂说:yogā ve jāyati, būrī ayogā būrisaṅkhayo,「广大慧因努力而生起,广大慧因不努力而丧失」。在此,būrī原指大地,智慧被认為是像大地一样广大。换句话说,以精进与念观照当下的目标时,广大慧将生起,让你见到究竟法和它们的缘起、无常、苦、无我性质。 如果你懒惰,不依据指导努力练习,你将不会获得这种广大慧。

 

从实修的观点来说,禪修者唯一的责任就是持续地观照任何当下变得明显的所缘,无论它是身、受、心或法所缘。在适当的时候,禪修者会获得智慧,见到真理并断除烦恼。[128]

 

从何处开始


之前,我曾依据巴利佛典,解释了基於马哈希大师之教导的心随观(cittānupassanā)。如果你曾依奢摩他修行证得禪那,你可以观察禪支(mahaggata-citta广大心)以修习心随观。若未得禪那,你必须观照欲界的心(kamāvacara-citta)以修习心随观。


修习心随观时,你不该故意去寻找某个念头来观察。观照明显的色法,你会发现许多心念在其间生起。然后,你如实地观照这些心念。这便是修习心随观的方法。依据《念处经》,寻找心念来观察,是不正确的。如我一再重复说的,开始修习内观时,你应当观照最显著的目标。色法较名法显著;色法之中,风界又最显著。这便是為何我们推荐你们,在练习的初期,观察风界所生的身体现象,如入出息或腹部上下。然而,当你的修习获得动能时,你可以观察任何的所缘来开始你的练习。


佛陀的说法有三种次序:主题(desanā-kkama)、事件(pavatti-kkama)与实践(padhāna-kkama)。不过,在《念处经》,佛陀并未特别指示禪修者在开始练习时应该先观察什麼所缘。最好的方法是依据内观的公式:「内观专注显著的目标」。这便是為何我们极力推荐你们,在开始练习时,将腹部上下当作是「像家一样的所缘」,[129]因為它一直在哪裡且易於观察。当你的内观更成熟时,你可以随意观察任何显著的目标,不加抉择。


观察身体现象时,常会有妄念出现干扰,你应当如实地观察它们。这是心随观。当苦受变明显时,如实观照它。这是受随观。当见、听、闻等现象变明显时,如实观照它。这是法随观。如此练习,你将能见到究竟法,减少「常、乐、我」的错觉。我不会详细解释观智的进展,以免你们有先入為主的观念,并因此对自己的经验產生错误的判断。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人有能力断定你观智的阶位。即便是被认為是智慧第一,仅次於佛的舍利弗尊者,也无法断定。在算数学问题时,老师解释如何算出问题的答案。如果你有系统地依循他的方法,你将能得到答案。同样地,禪修老师指导你如何修习,如果你依循教导,你会自己得到答案与利益。

 

Satipaṭṭhāna的意思


有人告诉我,有些禪修者(yogī)对於我们的教导仍然感到困惑。我一直教导大家,要观照当下任何明显的目标,这样你们才能跟紧当下剎那剎那生起的种种所缘。我也说过,不应该思惟、分析或推理。关於这点,有些禪修者感到困惑,认為不思考怎麼能正确了知这些所缘。為了去除[130]他们的困惑与疑虑,现在我必须说明satipaṭṭhāna(念处、念住)的意思。


在巴利文satipaṭṭhāna一词裡,sati指正念或觉知,paṭṭhāna是由pa-(牢固地)和ṭṭhāna(住立)所构成。所以,satipaṭṭhāna的字面义是,牢固住立(於身、受、心、法上)的正念。事实上,接头词pa-有多种意涵,如「快速地」(pakkhanditvā)、「深入地」(okkantitvā)、「显著地」(visittha)、「强有力地」(bhusa)、「极度地」(atisaya)。依据这些定义,观照心应该迅速毫无延迟地衝入禪修目标,如此便能捕捉当下的禪修目标。观照心应该深入地穿透禪修目标,如同丢入水裡的石头,而不是像瓶塞浮在水上,如此便能经验到究竟法。观照心应该显著、强有而力、极度地安住於禪修目标,以便能见到究竟法之间的因果和无常、苦、无我的性质。

 

心灵力量的调适


有两种心灵力量:依思惟所得的思择力(paṭisaṅkhāna-bala);依禪修所得禪修力(bhāvanā-bala)。在一般生活裡,思择力或推理的力量肯定是有利益的。但是,在修习内观时,你必须赋与禪修力第一顺位。


逻辑思考(takka),如果缺乏值得信仰的实际经验之基础,便会变得加倍地无用。这种思考称為sukka-takka,一事无成的纯粹思考,甚至会成為智慧的障碍。另外,当逻辑思考让你学会某些事的时候,这会让你感到自豪。这便是為何佛典记载下列这句话的缘故[131]:「逻辑思考是极端傲慢的一个原因」(takkam atimānassa mūlaṃ)。


这种慢被称為「我是某某的慢」(asmi māna)。例如,你可能会自视甚高:「我受过良好教育,我是天才,我是科学家。」这种慢心使你无法获得更高的智慧。


修习念处时,你需要禪修力。若要修习念处,你必须具备五种修行力:信、精进、念、定、慧。这些力量,除了念以外,可能有过多或不足的情况。所以,如何调整这些力量,非常重要。过度的信力使得思择力变弱,让你变得盲信、愚钝。过多的慧力则使你难以生起信心,终致困惑。如果你太过热切,想要成就,你也许会努力过度而缺乏恰当的定力,於是心变得躁动不安。当定力强到足以轻易地观照目标时,你会生起昏沉、懒惰。念则永远不嫌多,愈多愈好。若要具备这种特别的心理特质,「念」,你应该尽最大努力持续观照当下的禪修目标,不去思考、分析或推理。若不如此,你将无法跟住当下生起的目标,无法亲身体验究竟法,并获得现量智。

 

三种成就


有三种体悟(siddha成就)的方式:藉由自身亲验(paccakkha-siddha)、藉由推论(anumāna-siddha)、藉由深信(okappana-siddha,saddheyya-siddha)。


在内观禪修中,举例而言,从站姿改成坐姿时,如果你正念地动作,[132]你会见到一连串想要坐下的动机和沉重、硬、移动等身体现象。端视你的定力与念力的成熟度,你会了悟到坐下只是身心现象,了知它们的因果互动及灭去的现象。这是依亲身经验所得的了悟(paccakkha-siddha现量成就)。


以你亲身的经验為基础,你将透过推论了悟到,无论过去的、未来的、自身的、他人的,一切的身心现象都是无常、苦、无我。这是透过推量所得的了悟(anumāna-siddha,推量成就)。这种了悟必须以自身的经验為基础,如此才是可靠的。


最后一种是依信而得的了悟(okappana-siddha深信成就)。有时候,你必须接受自己未经验或了解的事物,因為那是依常识值得信任的事。太多的思惟反而会让你疯狂。念处禪修是為了获得现量智(paccakkha-ñāṇa)。在练习之前或刚开始时,你仍然无法了解念处禪修的利益。所以,你只能依靠基於常识的信任,相信它的真实有效性。


从实修的观点,你必须做的就是以精进力準确地观照当下显著的目标。当念与定成熟时,你将见到究竟法的独特性质与共同性质。这时,你不会有昏沉或疑惑,你的心不会受贪婪、瞋恚、嫉妒、羡慕等烦恼所扰乱。[133]

 

四大原则


无论做什麼工作,你需要有一些原则。如果你依循错误的原则,你将会出错并蒙受偌大的损失。这是為何正确的原则乃生命中极重要之事的原因。念处禪修也是如此。你的禪修需要正确的原则,如此你能够轻易地享有念处修行的所有利益。巴利佛典提到四大原则(mahāpadesa):1.出自巴利三藏的原则;2.出自注释书、疏钞而且符合巴利三藏(suttānuloma)的原则;3.阿闍黎基於上述两个原则所提出的原则(ācariya-vāda);4.依自己的想法(attanomati)所提出的原则。四者之中,最后一种是最弱的,前两种是最有力的。至於第三种,很重要的是,拥有依据两种原则给与指导的老师。有些人修习过一点点方法后便基於他们的经验创造自己的原则。你必须小心检视他们的教导,才不会被误导。如果你依自己的想法修习,你必须很谨慎,不要犯下重大的错误。

 

什锦咖哩


今日,念处禪修受到相当的欢迎。不幸的是,有些禪修老师的教导仅是根据他们自己从不同的老师那学来的笔记。他们的教导依据笔记,不是依据上述扎实的原则。所以,他们的禪修方法是混杂的,变成「什锦禪修」。料理什锦咖哩时,你必须把许多食材放到锅裡,一点这个,一点那个。如果这些食材都很美味,便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其中有一些糟糕的材料,[134]整锅咖哩便糟蹋了。我不希望你们食用这种什锦咖哩。

 

烦恼的领域或慧的领域


我们的身心,若不是烦恼的领地,便是慧的领地。如果我们不正念观照自己的身心,烦恼(kilesa)就会征服我们的身心。如此,它们就成為烦恼的领地(kilesa-bhūmi),我们必须一辈子活在烦恼的控制之下。如果我们正念观照自己的身心,智慧就会因观察而生起。如此,我们的身心便成為智慧的领地(paññā-bhūmi),或说是内观的领地(vipassanābhūmi)。


举例而言,在花园裡种植有用的植物时,你会避免杂草、藤蔓的生长。或者,当你发现杂草,你会立刻加以清除。否则,有用的植物便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水份和土壤。同样地,如果你的身心长有烦恼杂草,智慧的幼苗便无法长成。因此,你应该避免烦恼杂草、藤蔓在你的身心裡生长。如果你发现它们,应该立刻以正念将它们去除。在密集禪修期间,你应该放下禪修以外的其他事,尽最大努力不要為了琐碎的事物而牺牲掉真正珍贵的事物。如同一句谚语所说的:「為了得到一根针而失去一把斧头」。

 

Pa的定义


paṭṭhāna一词由pa(pakkhanditvā迅速地)和ṭhāna(pavattati生起)组成。所以,satipaṭṭhāna字面义是「迅速生起的念」。依据这个定义,你应该迅速地观照,如此才不会遗失任何当下生起的目标。喜爱运动的小孩子,[135]在比赛将开始时,会迅速地跑去体育场找座位看比赛,不管周遭发生的事物,如此他才不会漏掉任何的赛事。同样地,身為一个禪修者,你应当衝向当下的目标,不让心乱跑,如此你才不会遗漏掉当下生起的任何现象。Pa的另一个定义是「遍布地」(pattaretvā)。因此,satipaṭṭhāna是「遍布所缘的正念」。这表示,你当尽最大努力,完整地而非部分地觉察目标。举例而言,当你观照腹部上升时,你必须从头到尾紧跟著,觉知腹部上升的整个过程。观察腹部下降或是脚步的提起、推前、放下等其他目标时,也是如此。


如此练习后,定与念会变成熟,你将见到真理,圆满戒定慧三学,并去除违犯、缠缚与随眠三种烦恼。

 

善知识


要达到这样的成就,必备要件之一,便是拥有一位善知识(klyāna-mitta)。善知识是像父母、兄弟、姊妹、朋友、亲戚或任何具备下列七种特质的人:1.因具戒而可爱(piya)、2.因具备智慧、慈悲而可敬(garu)、3.因前两种特质而值得对他散发慈心(bhāvanīya可佩)、4.能够纠正他人的错误(vattā会说)、5.能够接受他人的建议与劝导(vacana-kkhama)[136]、6.能从理论面与实践面教导甚深法,例如包括四念处在内的三十七道品与四圣諦(gambhīrañcakanthaṃ kattā)、7.不鼓励任何人做不善业(yo cātthāneniyojako)。如果你找到这样的善知识,便一定能够达成你的目标。


让人变得可爱的原因是什麼?《增支部》、《清净道论》等巴利佛典曾有说明。相信业果法则:善业有业果、恶业有恶果,就像健康的食物让人健康,垃圾食物让人生病。相信可信之事(saddheyya-vatthu):相信法已為佛所善说(svākkhāta),因為它能助人净化自心并发现真理。信任法自然会信任成就法(戒定慧)的僧眾。相信有过去世、未来世。如此,因為相信可信之事,将能够持戒、多闻、慷慨布施。如此,便可以提升生命的品质。


人应该参考这些善知识的特质来选择老师或领导者。佛陀具备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这让他有能力教导我们应该避免什麼,实践什麼。他也具备「明、行」(vijjā-carana)与「大悲」(mahākaruṇā)。悲、智这两种特质,使人成為理想的老师,能够引导他人行善止恶。这样的老师会受他人爱戴,即便他或她并不期望人们的爱戴。[137]


如此的老师有资格成為一个善知识,不仅能纠正他人的错误,也能接受他人给与的适当建议与忠告。举舍利弗尊者為例。有一天,一位七岁的小沙弥指正舍利弗尊者未穿好僧衣。舍利弗尊者恭敬地接受沙弥的忠告。这样的老师受到他人喜爱、尊敬,成為他人发送慈心的对象,能指出他人的错误,感激他人的建议与劝告。举例来说,嗑药的父母无法引导他们的小孩不用毒品;赌博的父母无法教导小孩不去赌博。所以父母应具备好的戒行,如此他们才能成為小孩子的善知识。


要教导甚深法 — 四諦、缘起、禪那、内观、道果智 — 必须具备两种智:理论的知识(āgama-suta)和实修的智慧(adhigama-suta)。举例而言,要解释四圣諦,只是知道理论并不够。还需要亲身实践。这样,才能见到身心现象的生灭,了悟无常。见无常代表见苦諦。见苦諦时,对人事物的执著便会减少乃至消失。如此便能去除执著 — 苦之因,达到苦灭的境界。[138]


举例而言,从站姿转成坐姿时,有一连串想要坐下的动机(名法)和实际坐下的动作(色法)。这些因為是无常的,所以是苦。如实见到它们,便是见到苦諦。如果未能在它们生起时观察它们,便不能了知苦諦。这便是对苦諦的无知(dukkhe añāṇa),会让人执取「苦」(即名色)。所以,了知名色或说苦諦,将能灭除执著。执著的止息便是苦的止息。了悟圣諦便不会為求来世而造作善业或恶业,将能够纯粹行善而不求来世(vivattagāmi-kusala),只会从事不引生来世的善行。如此,果报之轮(vipāka-vatta)将会停止转动。每一剎那的观照皆包含八圣道与三学。换句话说,每次的观照皆能断除无明、贪爱与执取。老师必须能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教导四圣諦,以便学生能够履行那导向苦灭的善行(vivattagāmikusala)。


如果要禪修者只观照心,而不观照身体动作与感受,禪修者将很难见到究竟法与苦諦(dukkha-sacca),更别说要去除无明、贪爱与执取。如此,烦恼轮(kilesa-vaṭṭa)与业轮(kamma-vaṭṭa)将持续转动,导致进一步的果报之轮(vipāka-vaṭṭa)。[139]佛陀未曾说过,禪修者只需修习「心随观」念处即可。事实上,他要我们观察身、受、心、法,如此我们才能见到究竟的身心现象,或说苦諦。未观察到这些现象就是「於苦諦无知」。因此,你应该检视自己的修行是否符合佛陀的教导。佛陀教导我们观照任何变得显著的目标,无论那是身、受、心或法。


有些人批评说,正念缓慢地动作、移动是可笑且荒谬的。禪修者在此正依据佛陀的教导修行。这种批评可以说是在侮辱佛陀与正法。批评者并不了解佛典 — 佛陀原始的教诲 — 自以為自己的方法才正确无误。所以,人们应当寻求真正善知识的引导。内观禪修就是在观察身心现象(苦諦)。透过苦諦的了知,将也能了知其餘的圣諦。在道智剎那体证涅槃(灭諦),便圆满苦諦的观察和集諦的断除。体证涅槃时,便自然成就其餘三諦。但是,在此之前,禪修者可以透过觉察苦諦(即身心现象)而对四圣諦有基本的了悟。


当你了悟四圣諦后,你将不再重视称為「非圣乐」、「凡夫乐」的感官欲乐。[140]你将变得喜爱出离乐、远离乐与寂止乐。要培育心、智,或者為了提生命的品质,你应当在善知识的引导下修习三学:戒定慧。有如此的抱负,你应当勇於放弃感官欲乐,以此交换法乐。这像是「有捨有得」(pariccāga和pariggaha)。就欲乐而言,你得到的愈多,想要的就愈多。於是,永无满足的欲望将永远奴役著你。当你的欲望不得满足时,你必然会有压力、紧张、忧鬱乃至精神崩溃等心灵之苦。若你能对现有的一切感到知足,你将能找到更多修行的时间来让心保持寧静。


事实上,只有当你证得三果 — 不还果(anāgāmi-magga)时,你才能完全根除对欲乐的喜爱(kāma-rāga)。不过,初果与二果圣者,以及有经验的念处修行者,虽然仍有欲贪,但不会造作邪淫业,也不会做出令自己投生恶趣的不善行為。如果你的念处禪修达到很好的程度,你将能控制住自己的身、语、意行為。这可比作是一位技术好的驾驶,控制住方向盘与剎车,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以安全的速度开车一样。

 

精进的三个阶段


善知识应当具备勇猛精进(vīriya-sampanno hoti)。Vīriya通常被译作「精进」、「精勤」或「努力」,但是,它的字面义是「敢於实践善行,节制不善行的勇气」。换句话说[141],vīriya便是要圆满「戒定慧」三学,并根除「违犯、缠缚、随眠」三种烦恼。具备如此的勇气,你便能够完全享有善行的利益,并且远离恶业这个内在的危险。為了修行成就,你需要培养之前曾说过的三阶段的精进:初发的努力(初发界)、中间持续的努力(出离界)、最后令事圆满的努力(勇猛界)。


举例而言,坐禪期间,你必须努力观照腹部上下这个基本目标。这是初发的努力。一段时间后,你也许想要放鬆,让自己安逸舒适。这是一种懒惰,乃修行的近敌。人们总是想过得安逸,不愿离开舒适的状态。一有不舒适的状况,他们很容易就改变坐姿,张开眼睛或动来动去,从而放弃了努力。这表示他们缺乏勇气。在这时候,很重要的是要培养持续的努力(出离界),如此,你才能够战胜修行的近敌 — 懒惰。因此,你应该持续努力,直到圆满达成目的(勇猛界)。若能如此,你便被视為是「精进具足」(vīriya-sampatti)。


善知识也应该具足坚定的正念(satisampattiyā upaṭṭhitasatihoti)。拥有正念,则能够防止烦恼生起,将剎那剎那地远离烦恼。这便称為mutti或vimutti — 解脱。那时,你将不受烦恼侵扰。可爱的所缘无法让你生起贪爱,不可爱的所缘也无法令你生气或不高兴。[142]你的心将变得寧静,具有见到真理的力量。你也能享有远离乐、寂止乐与正觉乐。

 

就在此生


你能够在称為生灭智(udayabbayañāṇa)的第四观智,体验到这些法乐。在这阶智,身心皆感愉悦,具备所有的美心所(sobhana-cetasika)。这便是法乐之所以被称為amānusī rati(超越人间欲乐的快乐)的原因。更振奋人心的是,若你达到这个阶段,你便能够在这一生成就出世间智(lokuttara-ñāṇa)。要在此生证得出世间智的必备要件有五项:甚深的信心、良好的健康、诚实、勇猛精进与生灭智。如果你符合这五种要件,且能持续修习,你一定能在这一生中证得道果智与涅槃。[143]

 

结语


今天,我们要在此庆祝六週的密集禪修圆满结束。禪修营的成功要归功於如来禪修中心的委员会,与许多义工、护持者的善意与照顾。佛典曾说:个人的修行成就仰赖他人提供四资具(paccaya-paṭibaddhā hi kulaputtānaṃ samaṇadhamma-vuddhi)。若没有人提供四资具,我们便不可能参加像这样的密集禪修。我们能成功圆满这六週的密集禪修,乃因為如来禪修中心妥善照顾我们所需的食物、住处与药物。让人高兴的是,定居在这个国家的亚洲佛教徒,一有机会便来支持这个中心,提供食物与其他的必需品。


护持佛教的方式,在古代佛世与今日有些差异。从佛教创始到佛陀入灭的期间,佛教的信眾本身都已修习念处禪修到一定的程度,同时提供必需品来护持佛教。若你不曾修习念处禪修,便无法体会佛陀教法的真实精华。在佛世时,许多的信眾修习念处禪修,并证得预流果(sotāpanna),或一来果(sakadāgāmi),或不还果(anāgāmi)甚至阿罗汉(arahat)。修习念处之后,他们非常了解佛教和弘传佛教的僧团究竟需要什麼,什麼东西适合他们。如此,古代的信眾提供僧团所需的物品,补充短缺的资具,能够以佛陀与僧团喜好的方式来护持佛教。


就如来禪修中心而言,我很高兴他们全部都修习了念处禪修。


我希望看到你们都像给孤独长者(Anātha-piṇḍika)和毘舍佉优婆夷(Visākā)一样,他们是佛世时的在家信眾,皆修习念处禪修到达令人满意的程度,同时也提供四资具给僧团。有了四资具的供应,僧团也得以安稳地修习念处禪修。所以,我希望看到,这裡的僧团和信眾都能修习念处禪修到达令人满意的程度。


六週的密集禪修,一切都很顺利。如来禪修中心照顾了禪修者的种种需求,而禪修者也很有纪律,遵循禪修老师给与的指导。我会一辈子记住这次的密集禪修。我有信心,相信如来禪修中心在未来会愈来愈成功。


藉由实践佛陀的教诲,你们庄严美化了佛教,令它在质与量上都得到增长。在此,我以《增支部.美经》(Sobhana Sutta)作為总结,鼓励各位:


Cattarome bhikkhave viyattā vinītā visāradā bahussutā dhammadharādhammānudhamma- paṭipannā saṅghaṃ sobhanti.


诸比丘!这四眾善学、调伏、有信、多闻、持法、依法修行[145],能够庄严僧团。


佛教裡共有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他们将能够美化、庄严佛教的僧团,如果他们具备下列这六个特质 — 1.通晓佛陀的教法(viyatta);2.依戒律自我调伏(vinīta);3.迴避不善行而拥有自信(visārada);4.具备理论知识与实修的经验(bahusuta);5.将法(正确的修习方法)铭记在心(dhammdhara);6.实践能导向四道、四果与涅槃这九种出世间法的三学(dhammānudhammapaṭipanna)。在今日,虽然其他佛教传统还有比丘尼传承,但是,上座部传统缺少比丘尼,只剩少三眾弟子。我们不称呼上座部的出家女眾為比丘尼,而是称她们為sīlavatī或sikkhavatī,分别意指「拥有戒的女眾」和「拥有三学的女眾」。总之,今日的具戒女或具学女代替了昔日的比丘尼。在今日,四眾弟子虽然在数量上增加了,但是质量却下降了,未符合古代的标準,需要上述六种特质来美化、庄严佛教。


我想说明这六个特质。第一项是通晓佛陀的教诲(viyatta)无论你為自己或他人做事,你都应该思考事情是否有益、是否合宜。即使有益且合宜,你也应该在恰当的时机去从事。这种特质称為「善学」(viyatta)。[146]你可以将这个特质运用在修行和日常生活之中。第二项特质是「调伏」(vīnita)。当你能除去无始轮迴中一直跟随著你的「粗鲁」时,你才能算是「已被调伏」。你需要持守戒律,以便去除违犯烦恼。你当立即培养正念,以便去除显现於心中的缠缚烦恼。你必须修习念处直到证得道智果智,以便断除随眠烦恼。当你证得初果 — 预流果时,你能够远离那些会导致你堕入恶趣的烦恼。所以,透过道、果智,你才真正被调伏。


第三项是基於智慧的信心(visārada)。若不修习正念,你便无法去除妄执身心為常、乐、我的愚痴。因為这种愚痴,烦恼将增加,降低生命的品质,进而导致投生於恶趣。如此,烦恼一直在威胁你,这便是它们被称為sārada-kara的缘故,因為它们使你变成一个懦夫,缺乏自信。如果你能去除烦恼,你会变得勇敢而有自信。念处禪修是去除烦恼、强化信心的最佳方法。


第四项特质是多闻(bahu-suta)。如果你為了良善的目的而追求知识,这对你自己与他人都有利益。為了良善的目的而学习佛陀的教法,能够增长你的知识(bahusuta)。今生中得遇佛法,你应该至少学会正确修行的知识。[147]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知识,你可以跟老师学习或阅读书本。佛法的知识愈多愈好。


第五项特质是持法,能够将佛法忆持、铭记在心(dhamma-dhara)。你应当将学过的事物谨记在心,而不遗忘。多闻和持法这两个特质,对於利益他人或教导正法而言非常重要。如果自己修习,你需要拥有如何修习戒定慧三学的知识。你当将正确方法谨记在心并将之付之实践,如此你便能直接到达目的地,同时也能引导他人到达。你应当善用这个人身,学习如何实践三学的知识。


第六项特质是实践,即dhammānudhammapaṭipanna(法随法行)。此巴利文包含三个部分:dhamma、anudhamma和paṭipanna。此中,dhamma指九种出世间法;anudhamma指戒定慧三学;paṭipanna指实践。所以,它的字面义是「实践那能导致九种出世间法的戒定慧三学」。要实践这三学,你需要做的,就只是修习念处禪修。


要修行成就,你应该每日修习,观察当下的目标,直到证得道智、果智与涅槃。最后,我希望你们带著「从量到质」(quantity toquality)的标语,在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净化自己也同时庄严佛教。


善哉!善哉!善哉!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班迪达尊者文集 下一篇一生的旅程:班迪达西亚多/传记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