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佛陀的勇士们(三)
2019-04-19 13:37:3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564次 评论:0

 

前言


[v]在佛陀关於修行的教导裡,精进是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三藏对精进有很多的说明。缅甸班迪达大师引经据典,将相关的教导编织成激励人心的开示。禪师自己即是勇悍精进者的典范。八十岁高龄的他仍然整年為了教导内观、弘扬正法而四处奔波。这本书的内容,是依据大师2000年2月在尼泊尔.伦比尼的班迪达内观禪修中心指导密集禪修期间所给与的一系列开示。


当时的听眾,包含欧美的禪修者和一群来自加德满都的尼泊尔佛教徒[vi] — 其中有些可能是佛陀释迦族的后裔。在开示中,大师鼓励禪修者应努力修行时,提到了这两群的听眾。


愿精进的力量驱策你们朝向涅槃至乐。


毘维卡难陀 比丘


尼泊尔 伦比尼

 

誌谢


[vii]由衷地感谢拔德曼尼卡法师(Sayālay Daw Bhadda Manika)帮忙誊写缅语的录音带。


也感谢蓝博士(Dr. Lam)和胡安塘女士慷慨允许我们在準备本书草稿时,使用在伦比尼越南人寺院的电脑设施。


我们也要在此感谢所有无私奉献他们的时间与精力,帮忙筹画、运作那次在伦比尼的密集禪修的人们。

 

编者的话


[ix]任何一位参加过班迪达大师带领的密集禪修的人都知道,大师的开示非常直接、扎实且紧扣著佛典,尤其是经藏。这些开示大量地运用巴利字词和文句,以便精确地传达佛典的含意。同样地,我们已尽可能地保留那些常用的巴利语词。除非正文有需要保留巴利语词,我们通常将它们置於括弧裡,以免打断阅读的流畅。巴利用语常常和英文翻译一起重复出现,以保留大师开示的特色。為了方便阅读,复数的形态,採用英文的写作方法。


為了包含更广泛的读者群,我们设定本书的读者仅拥有基础的佛法知识。[x]因此,那些读者可能感到不解的佛法用语,会在脚注中加以解释。同样地,巴利字用斜体字,第一次出现时也会加以定义。巴利字的定义也可见字汇表(底本页123-136)。

 

第一章 什麼是yogī


[1]当人参加密集禪修,皈依三宝 *1 ,持守八戒 *2 ,接受禪修教导时,便成為一位yogī — 瑜伽行者(禪修者)。每一个参加念处密集禪修的人,无论是比丘、比丘尼、沙弥、男居士及女居士,都是禪修者。然而,我们仍然需要為「禪修者」下定义。禪修者必须做什麼?做為禪修者的益处是什麼?之后的法谈将会回答这些问题。


yogī(瑜伽行者、禪修者)是一个巴利语复合词,由yoga和in两个部份组成。yoga意指「精进」;in的意思是「持有人」或「拥有者」。因此yogī这个复合词的意思是「精进的拥有者」。精进分為三个等级或阶段:


● 发勤界(ārambha dhātu):开始或初发的精进。


● 出离界(nikkama dhātu):强化或增强的精进。


● 勇猛界(parakkama dhātu):终极精进,藉由此精进而达成目标。[2]


若人為了拥有这三阶段的精进而努力,便称為真正的禪修者。


然而,不可将佛教yogī(瑜伽行者)一词和指称修鍊印度教yoga(瑜伽)的人所用的辞汇相互混淆。印度教的瑜伽,在身体方面,為了健康而锻鍊身体;在精神层面则是修习samatha(奢摩他),為了获得jhāna(禪那)。 *3 对於yoga一词,佛教的解释与印度教的解释十分不同,佛教的瑜伽并不强调身体,在精神层面上,也不仅止於「奢摩他」的练习。在这几次的开示中,我将说明佛陀的「瑜伽」。


------------------------------------


*1 Buddha(佛)、Dhamma(法)、Saṅgha(僧)。


*2 密集禪修期间持受的八戒是:1.不杀、2.不取未被给与的物品、3.不从事性行為、4.不说谎、5.不饮酒、6.中午后不进食、7.不从事娱乐活动也不装扮涂香水、8.不睡奢侈大床。


------------------------------------


佛教所谓的yoga本质上是,精神上的勇气或精进(viriya)。人需要拥有四正勤(sammappadhānā),即:


● 律仪正勤(saṃvara padhāna):避免不善行生起的勇气或精进


● 断正勤(pahāna padhāna):断除已生起的不善行的勇气或精进


● 修正勤(bhāvanā padhāna):修习尚未生起的善行的勇气或精进


● 防护正勤(anurakkhaṇa padhāna):维持已生起的善行的勇气或精进


这四种正精勤只有一个的特质,那就是努力或精进,只不过,它执行四种功能。不幸的是,很多人不知道善行与不善行的差异。[3]而且,很多人不了解善行导致善果,恶行导致恶果。因為不了解,所以他们不知道如何鼓起勇气去避免不善,也不知道如何鼓起勇气去行善。


佛陀教导我们必须长养避免不善的勇气,也必须培养行善的勇气。由於最初的精进,禪修者搁下他(或她)的家人、事业、至亲、所爱,来到禪修中心。但是,光是这样的勇气、精进并不足够。一开始尚必须唤醒那防止烦恼进入意识之流的精进,如此的精进称為「发勤界」(ārambha-dhātu)。这是不让烦恼在心中生起的勇猛精进,是长养善心的持续精进。拥有这种初发精进的人便称為yogī(瑜伽行者)。


------------------------------------


*3 jhana(禪那)是巴利语,意思是完全的专注。禪那通常是指密集禪修练习所產生的专注状态,依据Suttanta(经典)可分為四种,依据Abhidhamma(阿毘达摩)则有五种。


------------------------------------


大多数的人只重视个人或家庭的快乐。人们為了追求个人快乐,满足食物等的所需,忍受很多的痛苦,甚至不惜身、命。為了这些目的,人们能够鼓起很大的勇气,忍受著炎热、寒冷、心理压力和不足的睡眠。如此,為了这一世的生命,人们常常需要很多勇气、精进。但是,若谈到从saṃsāra(轮迴)解脱[4] — 特别是免除堕入恶趣的危险、去除不善行并履践善行、為了心灵快乐而放弃感官欢乐,大多数的人并不是这麼有勇气。只有在具备放弃感官与世俗欢乐的勇气后,才能够拥有那能获得真实快乐所需要的勇悍精进。认真看待禪修训练,能参加短期或长期密集禪修的人们,已证实他们拥有如此的勇气。

 

心灵的勇敢


Viriya(精进)的巴利语定义是vīrassa bhavo viriyaṃ,意思是「勇者的状态即為精进」。这种勇气让人放弃不确实的世俗乐,进而追求一种胜过世俗乐好几倍、纯正而稳当的快乐。vīra意指「勇者」或「英勇的人」,也就是,一位具备勇气,能够放弃不确实的快乐,追求确实的快乐的人。bhavo的意思是「状态」;而viriyaṃ意思是「心的勇敢」。具足精进的人并不满足於普通世俗的快乐,他们知道尚有真正、确实的快乐存在,所以愿意放弃世俗的快乐,并努力获得确实的快乐。这裡隐含的意思是,这不是怯懦者的事,唯有勇敢、具足勇气的人才能办得到。依据佛典,这是精进者的道路。认真的禪修者实现viriya的定义,这是值得称讚的事。 [5]


所有认真修习念处的禪修者都是yogī(瑜伽行者)。他们正朝著涅槃彼岸进前,不求人间的欲乐。勇悍精进促使这类的禪修者参加密集禪修;远离不善并履践善行。此外,获得人身并值遇佛陀教法,禪修者具备了持守戒律、深化定力、增长智慧所需要的精进。如此的精进,将禪修者带进禪修中心,在这裡他(或她)能够深植、长养这初发的精进。

 

练习的方法


為了长养精进,首先需要知道练习的方法。坐禪时,应该盘腿坐或者跪坐,背部保持正直 — 上半身保持正直与地面成直角 — 并将心专注於腹部。為何专注在腹部?為了要了知腹部上升与下降移动的真实本质。而这只有当心专注到某种程度,才有可能办得到。自然的呼气、吸气,全神贯注於腹部的移动。正常的呼吸,不要强迫你的呼吸,不急也不徐只是自然地呼吸。在吸气、腹部上升时,还有呼气、腹部下降时,让心瞄準、专注在腹部的移动。把心瞄準在禪修所缘上,让它与禪修所缘保持同步,这种能力是一种禪支。 *4 [6]全神贯注的本质即是努力跟随所缘。当腹部上下移动时,努力跟随著它们。正式的行禪是正念修行不可或缺的一环。行禪时,务必儘可能地保持正念,同时放慢速度。将每个步伐分成三个步骤,即:提起、向前移动、放下。将心瞄準并送到脚步的每一个移动,试著去了知其中种种明显的觉受。如此在坐禪与行禪时所付出的精进,称為「发勤界」(ārambha-dhātu),初发的精进。


------------------------------------


*4 禪那最多由五种称為「禪支」的心理状态构成,即:vitakka(寻)、vicāra(伺)、pīti(喜)、sukha(乐)、samādhi(定)。此中,只有「定」共通於所有的禪那。初禪包含所有的五个禪支,相继证得后续的禪那时,不同的禪支将一一消失。依据阿毘达摩,寻在二禪消失;伺在三禪消失;喜在四禪消失;乐在第五禪消失,被捨所取代。


------------------------------------


长养精进


如同树苗需要滋养与保护,禪修练习的精进也需要滋养与保护,以便能够开花结果。运用这初发精进,名為yoga(瑜伽)。运用精进将為禪修者带来内在的能量。


实际说来,精进的本质是把心推向禪修所缘,换句话说,精进让观照心得以到达腹部上下。[7]因為精进的推促力量,心才能落在禪修目标上。这力量推促著心,让心得以落在腹部每一个上升、下降的移动,这样的努力名為初始的精进。如此精进的利益是什麼?简单说,精进驱逐不善并长养善。当精进不断地生起在意识之流的时候,心将免於混浊、不善的心理状态,其结果是,清澈与良善的心理状态将不断地生起。这些都是精进的特性。


如果不如此努力,不开拓内在的精力,反而令之耗尽、萎缩,便是thīna (懈怠) 1 。不愿意开拓精力,放弃禪修,永远是件危险的事。精力的耗尽甚至能够在这个有益的、高水準练习的禪观中生起,在实际禪修中生起的倦怠,巴利语称為middha(懒惰)。thīna-middha (懈怠与懒惰)这两种不善的心理状态,通常一块儿生起,也被称為kosajja(怠惰)。心被怠惰征服时,种种不善法便将生起。这就像我们允许不善法生起一样。然而,当人运用精进,努力让心落在腹部上下移动之时,便不会有不精进或退缩的情形,也不会有精力耗尽或疲倦的现象。这时候,thīna-middha(昏沉、懒惰)和伴随它们而来的不善心将被驱逐而无从生起,同时跟随著精进而来的善心则得到生起的机会。


------------------------------------


1 此巴利语的中译常作「昏沉」,配合英译词,在此译為「懈怠」。


------------------------------------


愿你们成為佛教所谓的yogī!愿你们都能具足精进,以驱逐不善,长养善法!

 

第二章 寻和精进


[9]Yogī是精进的拥有者。Yoga一字指努力、尽力,相当於另一个巴利语viriya(精进)。精进有三种:初发的精进(ārambha-dhātu发勤界);强化的精进(nikkama-dhātu出离界);能达成目标的终极精进(parakkama-dhātu勇猛界)。在禪修的初期,只有发勤界可能生起。首先,必须付出精进以了解如何修习satipaṭṭhāna(念住);如何观照基本的禪修目标:腹部上下;在坐禪和行禪时如何观照、标记。这可以比喻是种下种子,培养生长出的幼苗。这类刚开始的努力称為ārambha-dhātu(发勤界)。


以坐禪而言,一开始的努力是指,将心专注在腹部上下的移动。腹部上下移动时,可能观察到的紧绷、僵挺和移动的感觉,是风界的显现。為了知道风界的本质,我们需要把心送到我们的禪修目标:腹部上下。[10]在把心送到目标裡时,yoga或说viriya非常重要,它们的本质是付出努力。当我们禪修时,便是用viriya将心送进观照的目标。如此,viriya具有「送出」、「推动」的性质。透过这种推动的力量,观照心才能到达目标。


然而,仅有精进仍不足够,还需要準确的瞄準、聚焦,心才能够正中目标。因此,我们需要vitakka(寻)。Vitakka具有瞄準、聚焦、对準目标的本质。Vitakka这个字,常用在jhāna(禪那)的修习。因為vitakka是一种禪支,所以需要将它进一步界定為专注式的瞄準。当腹部上升时,需要将观照心对準腹部上升的移动,也需要保持专注。当腹部下降时,同样需要专注地将观照心对準腹部下降的移动。


每当腹部上升或下降时,vitakka(寻)和viriya(精进)这两种心理特质(心所)都必须全程在场,不能有一秒的缺席。如果瞄準了目标,也付出精进力,那麼心将直接落在腹部的上下移动,正念便会生起。这些心所的运作,可比拟作进食时以叉子刺进食物。我们需要将叉子瞄準食物,也要使劲出力。如果没有出力,[11]叉子便碰不到食物。如果出力太多,叉子会从食物旁擦身而过。瞄準也是需要的,如此,叉子才不会落在食物前方或者从上方飞过。如果瞄準和力道恰到好处,叉子会刺进食物,然后就可以放入嘴裡。

 

寻和精进的利益


我们来思考寻、精进在场时的利益,与它们不在场时的损失。寻、精进在的时候,观照心将击中观察的目标。但是当它们不在的时候,观照心若不是完全偏离目标,便是旁擦身溜过,於是禪修者终将生起种种妄想。身处在感官世界(欲界) *1 的人们,通常会被种种感官对象所佔据。遇到可爱的景色、声音、香味、味道、触觉或念头时,就会对它们產生贪爱。这便是「欲贪盖」(kāma-chanda nīvaraṇa),基本上是一种贪心、渴望(lobha)。当人遇到喜欢的对象然后一直想著它的时候,这欲贪盖便生起了。这也叫作kāma-vitakka *2 (欲寻),感官欲望的念头。同样地,当人遇到不喜欢的感官对象时,便可能生起不满、憎恶[12]、生气、恼怒或反感(byāpāda *3 )。这称為byāpāda-vitakka(瞋寻),憎恶的念头。当瞋(dosa)生起时,人甚至会產生想要伤害乃易杀死他人的念头。如果dosa(瞋)未强大到这个程度,人也可能会想要找他人的麻烦。这称為vihiṃsā-vitakka(害寻),残酷的念头。观照目标时如果缺乏恰当的瞄準,心会与目标错身而过,欲望、憎恶或残酷的念头便会生起,将观照的心取而代之。这种念头会污染心,让心变得退缩、软弱、无力。禪修者必须驱逐、去除这些不善的心理状态。


------------------------------------


*1 佛典说到三大类的世界:欲界(kāmāvacara)、色界(rūpāvacara)、无色界(arūpāvacara)。


------------------------------------


具备恰当的瞄準时,当下便远离上述三种不好的念头(micchāvitakka;邪寻)。这时,心是纯净的,不是狭小、软弱、无力的心。这些是不小的利益。观照禪修目标时,如果有精进力(viriya),心就不会允许烦恼生起。如此,viriya会驱逐或去除不善心。去除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避免」,一种是「驱赶」。避免而去除是指,不给不善心生起的机会。但是,如果不善心已经生起了,就需要用驱赶的方式将它们去除。如果有精进(viriya)在场,不善心便没有机会生起,这样便避开了烦恼。避开烦恼的利益[13],意谓通往善心的道路已经畅通。心将保持纯洁、清净,远离烦恼。这时候,纯净的善心会逐渐茁壮,这就是所谓的bhāvanā *4 ,心的修鍊。


------------------------------------


*2 vitakka通常依字面英译作「念头、想」。在念处修行的脉络,班迪达禪师喜欢将这个字英译作「瞄準」,因為那时「瞄準」的译词比较準确。


*3 另一个拼字法是vyāpāda。


*4 常译作「禪修」或「修行」。


------------------------------------

 

禪修


vitakka(寻)又可分两类:sammā-vitakka(正寻)和micchā-vitakka(邪寻)。如果心因恰当的瞄準而远离了不好的念头(邪寻),那麼这种瞄準的能力便符合圣八支道之一,sammāsaṅkappa(正思惟)的条件。观照目标时所运用的「精进」,是圣八支道另一个道支。如此,当我们準确、精进地观照目标时,便包含了正思惟道支(sammā saṅkappa)和正精进道支(sammā vāyāma) *5 。禪修者心中应具备这两个道支,并善加培养。当禪修者準确、精进地观照目标一次,正思惟与正精进便生起一次。若每一秒皆準确、精进地观照一次,那麼一分鐘便能生起正思惟与正精进六十次。[14]


将心推向腹部上下与其他目标所需要的「初始的精进」(ārambha-dhātu),并不是一般的努力,它具备了坚决与敏捷的特质。这种努力的运用可比喻作,对硬奶油棒加热,它终究会融化。相对地,若对硬奶油棒加上低温,则会使奶油棒冻结、变厚、变硬。运用坚决敏捷的努力时,就能避免昏沉与懒惰等心所 — 这些心所好比冰冷的奶油坚定厚实的状态。如此,若不是昏沉与懒惰完全无法进入心识之流,便是它们短暂进入一会儿后,禪修者便加强精进将它们驱逐出境。


初学禪修者的thīna-middha(昏沉、懒惰)可以生起得非常迅速。生性怠惰的人甚至不会想到要禪修。如果他们禪修了,他们的修行也不会充满勇气、不顾身命。具足三种精进的禪修者,则能够勇猛精进,不畏惧疼痛,唯一的目标是获得真正的快乐。他们将努力地观照生起的目标,没有半刻的漏失。无论行、住、坐、卧,精进生起於一切时中,正念也持续不断。因此,没有昏沉、懒惰。心将充满活力、警醒且清彻,不会变得僵硬、怠惰。


------------------------------------


*5 saṅkappa和vāyāma分别是vitakka和viriya的同义词;前一组通常用在圣八支道的脉络,后一组则通常用於禪那的脉络。


------------------------------------


每一个禪修的盖障,都有一个对治的心所。「寻」(vitakka)对治「昏沉、懒惰」(thīna-middha)。 *6 因為缺乏精进而点头打盹时,这表示观照心和观察目标并未同步。这也表示心并未保持警醒、活跃、清彻的状态,精进力软弱而不足。这时候,心是退缩、无力的。寻(vitakka)具有敞开心、让心畅通的性质。当心远离退缩的状态,能瞄準观照目标的时候,心便敞开、畅通,变得有活力。同样地,运用精进热的时候,昏沉与懒惰便必须离开,不会再黏著心。有了寻与精进这两个心所,就能透过避免的方式去除昏沉与懒惰。每次寻与精进生起的时候,相应的增上善心(adhikusala-citta)便会生起并且会自动地更加茁壮。


------------------------------------


*6 同样地,定(samādhi)对治欲贪;喜(pīti)对治瞋;乐(sukha)对治掉举;伺(vicāra)对治疑。


------------------------------------

第三章 长养善法


[1]我们开始禪修时,需要具备开始的或初发的精进(ārambha-dhātu),也就是,努力观照一切生起的目标,以腹部上下移动為开始。「初发的精进」具有将观照心推向观察目标的性质。这初发的精进不应该无精打采、鬆散无力。精进生自个人的心识之流,所以自己是精进的拥有者。如果禪修者一分鐘内生起精进六十次,便拥有初发精进六十次。五分鐘便拥有三百次,一小时便有三千六百次。如此,一天之内,我们便拥有数以万计的初发精进。如此的禪修者便称為yogī。


藉由持续的精进,不善法将被去除或驱逐。「被去除」在此指不善法没有生起的机会或空间。换句话说,心不接受不善法。不善,顾名思议,是缺陷的、不好的。去除缺陷、无利益的不善法时,取而代之的会是什麼?是纯净的善法。[18]与精进(viriya)一起生起的善心所,不会包含贪(lobha)、瞋(dosa)、痴(moha) — 无论是一般的或强烈的。禪修持续进展时,智慧将生起,一般的或强烈的贪、瞋、痴仍不会生起。当贪、瞋、痴这三不善根未出现时,根源於贪瞋痴的其他不善心所也不会生起。那麼,生起的是什麼呢?alobha(无贪)、adosa(无瞋)和amoha(无痴)。这便是善法生起的状态:只要精进生起,善法便生起。一秒鐘一个精进,一分鐘内清净善法便生起六十次,一小时便有善法生起三千六百次。

 

增上善


密集练习禪修时,善心会一个接一个与精进一块儿生起。当这些善心生起时,欲贪 — 即想要看、想要听、想要闻、想要嚐、想碰触或想乱想的念头 — 便会不会生起。不悦(dosa瞋)和其他烦恼,也同样不会生起。这表示不善已被驱离。生起的这些善法并非普通的善,是较普通善更殊胜的善。普通的善(kusala)[19],是实践布施(dāna)、礼佛(vandanā)、义工服务(veyyāvacca)时生起的善。实践这种善时,通常带有某种期待。但是,胜过普通善的增上善(adhikusala),需要透过禪修训练才能培养、增长。这种心灵的修养称為bhāvanā。


让我们来认识那些会在adhikusala(增上善)裡出现重要心理特质。努力并将观照心送到观察的目标时,「念」(sati)便生起。当禪修者将心送向腹部上下时,心将黏附、钉住上下移动。持续观照目标时,心穿透目标,生起所谓的「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如此,念生起了,定也生起了。念和定皆因精进而生,这三个都是清净、纯洁的心理特质(adhikusala)。这些善心的状态不断地生起、增长、发展、强大,心变得愈来愈清澈,於是「信」(saddhā)生起。因為心远离烦恼染污,所以变得清澈。这种善法的培养,称為bhāvanā(修行)。[20]

 

定的培养


随著精进的运用,念(sati)和定(samādhi)同时生起。如果用精进把心送到观察的目标,禪修者就能对目标持续地正念觉知(sati),心将匯集、掉落在目标上(samādhi)。精进、念和定这三个心所,被称為samādhi-sāsana(定之教),或者samādhi-kkhandha,即圣八支道中的定蕴 *1 ,也称為samādhi-sikkhā(定学)。当禪修者安住於samādhi-sikkhā(定学)时,便是在自身中发展sāsana(教,即佛陀的教导)。因為精进、念、定这组定蕴,能止息贪、瞋、痴烦恼,所以它们总称為samatha(奢摩他)。观照一次,便止息贪、瞋、痴一次。观照两次,便止息贪、瞋、痴两次。


精进、念与定具有保护心防御烦恼的本质。「精进」(viriya)移除烦恼,為善法的生起开路。「念」(sati)保护著心,防止烦恼进入心识之流。[21]「定」(samādhi)压制烦恼。得到保护,不受贪、瞋、痴侵扰的心,是安全的。有好的保护便有十分的安全。有了安全,便脱离了rāga(贪)、dosa(瞋)、moha(痴)的束缚。脱离这些束缚便有寂静(santi),寂静是真实快乐(sukha)的原因。「定」能够将心统一、整合起来,并将它固定在一个目标,因此心不会动荡,也没有忧虑。这是多麼的好!精进、念和定的独特性质都很优良,它们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


*1 圣八支道的八个道支分成三组:慧蕴包含正见(sammā diṭṭhi)、正思惟(sammāsaṅkappa与vitakka同义)。戒蕴包含正语(sammā vāca)、正业(sammā kammanta)和正命(sammā ājiva)。定蕴包含正精进(sammā vāyāma)、正念(sammā sati)与正定(sammā samādhi)。


------------------------------------


我们思惟这三个心理状态的特质时,发现它们显然能够带来很大的利益。当我们也思惟其他与精进、念、定一起生起的善心状态时,将会发现更多的利益。一分鐘内,我们便获得这些利益六十次。精进、念与定会一直增强。如果我们问自己,「这种心是应受责的,还是无可责难的」,我们必须承认:这心是无可责难、清净、纯洁的。如果心是清净、被培育过的,那麼它便是高尚、崇高的心。这是多麼的好!再者,这种心也是详和、可爱的。这些全是精进带来的立即、可见的利益。这在巴利语中被称為bhāvanā,意思是,透过禪修实践培养更高层次的善(adhikusala),也就是,培养导向成就的善法。[22]若人如此努力,他便是yogī。换句话说,无论在家、出家,任何禪修者,只要是在培养自心,从狭小、幼稚的状态逐渐培养成高尚、圣洁的状态,便是yogī。以此,我们已得到最初问题的答案——什麼是yogī?yogī必备的特质是什麼?什麼是yogī可获得的利益?只有当人努力让心与观照的目标同步,把心推向目标,以培养自心的时候,才能称為是yogī。就此而言,未付出精进的人便不是yogī。有一秒未精进努力,在那一秒他便不是yogī。有五分鐘未精进努力,在那五分鐘的期间,便丧失yogī的地位。只有持续观照无一秒的漏失时,才是yogī。人若不精进便只是名字上的yogī。真正的yogī无论是坐、走、站、卧、弯曲、伸直、举脚、前进、放脚等等之时,都必须持续观照正在生起的目标,毫无间隙。心若要到达生起的目标,需要有推动的力量。再者,心若要与观照的目标同步,需要有瞄準的能力。有瞄準力与精进力时,念与定一定会生起。这是必然的。当这两个心所生起时,心灵修鍊(bhāvanā)的利益将会自然生起。[23]

 

心灵的营养素


人飢饿的时候通常不会忘记吃东西;身体虚弱的时候也不会忘记补充营养;生病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吃药。然而,人通常会忘记為心灵补充必需品:当心需要营养时忘记补充营养,忘记把心从狭小、幼稚的状态培养成高大、成熟的状态。有时候,他们记得时会给心一些营养,但是他们不会定期地给,也不会有效地给,因此心变得愈来愈矮小、虚弱、幼稚。心在原始未开发的状态,会被累世以来累积的烦恼所影响。烦恼分為「纯粹无知」与「邪知」两类的「无明」(avijjā)与贪爱欲乐的「渴爱」(taṇhā)。因為无明(avijjā)和爱(taṇhā)一直在出现,未被驱逐,所以心未得到培养,变得愈来愈矮小,不强壮,也非常幼稚。


如果不用satipaṭṭhāna-bhāvanā(念处禪修)来塑造心,心会变得愈来愈矮小、幼弱。小婴儿需要人提供牛奶和其他营养品才会变得强壮有办法抵抗疾病,同样地,心需要我们提供奢摩他(samatha)和毗婆舍那(vipassanā)的营养,也就是satipaṭṭhāna-bhāvanā(念处禪修)。只有这样,心才能长成、茁壮。[24]如果缺乏心灵的营养,即使身体成熟变老,心仍然长不大,一直停留在幼稚、弱小的阶段。遇上世间八法(loka-dhamma) —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 时,这种心会非常痛苦。

 

第四章 念处的基本知识


所谓yogī包括,一开始便努力,后来再加强努力,且具备达成目标所需的终极努力的人。有了这种精进努力,便能唤起、增加、培养并强化心识之流裡的增上善(adhikusala)。佛教说:人需要修习禪修以唤起心识流裡的增上善法;当这些增上善法生起,人便会获得相对应的利益。换句话说,我们必须修习禪修,以唤醒那应唤醒的善法,也就是,信、精进、念、定、慧。如果心识之流没有这些特质,应当将它们唤起。如果它们已经生起了,需要予以培养、强化。只有这时候,禪修者才算是yogī。相对地,如果不把心的开拓、强化当作目标,不付出精进,那麼禪修者就不是yogī。禪修者如果聊天、发呆、打磕睡或作白日梦,那时候他便不算是yogī。意思非常明确。根据目前所说的[26],你们将明暸自己需要做什麼才能成為一位yogī。


若要精进变得强大、勇悍且持续,尚需要两个心理特质:chanda(欲) — 想要修习的意欲,以及saddhā(信)。我们应该对什麼事物怀有信心?基本上,我们需要相信念处禪修,相信透过念处禪修所能获得、增长的利益。

 

念处的七项利益


如果我们坚定地行走在念处之道,持续地观照当下生起的目标,我们将能够获得七项利益。我们必须事先对这些利益有一些了解。


第一个利益是「心的净化」(sattānaṃ visuddhiyā)。大多数人的心受到贪(rāga)、瞋(dosa)、痴(moha)、慢(māna)、嫉妒(issā)等种种烦恼所污染。这类烦恼整天都在发生,製造我们的痛苦。佛陀向我们保证:念处之道是唯一能净化自心的的方法;如果人们遵循这个方法,心一定会被净化。这是第一项利益。第二个利益是克服忧愁(soka),意思是没有忧愁。第三个利益是克服哭泣(parideva)。第四个利益是身苦的止息(dukkha)。[27]第五个是心苦(domanassa)的止息。第六个利益是证入圣道。第七个利益是证悟涅槃。以上这些是佛陀大胆宣说的七项利益,除了佛陀之外,从没有人这样说过。


了解念处这七项利益时,禪修者便会知道,念处不是不重要的事,并对念处產生信心。信心生起的同时,也会有强烈地想要获得这些利益的善法欲。想要获得念处利益的欲望愈强,付出的精进努力就会愈强。了解、相信念处的利益并具备实际修行的强烈企图,对於激起精进力,非常有帮助。换句话说,对念处的「信」(saddhā)与想要修行的「欲」,能够长养「精进」(viriya),使精进逐渐强大。

 

庄严自己


当心黏住一个所缘,不到处乱跑时,心变得专注、统合,受到保护而远离烦恼。若观察这时候的心,将可以发现贪、瞋、痴、嫉妒等消失不见。透过练习,心将变得愈来愈强壮、清净,愈能够远离不善的心理特质。透过每日的戒行(sīla) — 在家眾持八戒,出家眾持出家戒 — 禪修者的身、语行為也远离了过失,因而变得清净、纯洁。粗显的违犯烦恼 *1 已被平息。违犯烦恼止息时,身、语便变得高尚、有教养,且令人喜爱。如此人将為智者所敬爱,同时自己也会喜欢自己。


透过持戒、净化自心,便能获得三种教养:身行变庄严、语行变庄严、意行变庄严。这是庄严自身。因為努力修习念处,所以生起念与定。由於定的缘故,心净除了烦恼。每一次观照,心都能得到净化,远离缠缚烦恼。心因此变得高尚、有教养,受人喜爱。由於持戒,身行和语行,远离过失,变得清净、有教养。如此,人的身、语、意皆变得有教养,获得了三种教养。这是在庄严自身。观照一次,便庄严自身一次;观照两次,便庄严自身两次。如果持续地观照,个人的身、语、意便能持续地保持庄严端正。人们非常喜爱庄严美丽的事物。念处修行非常适合喜欢美丽事物的人。所以,请努力地庄严你自己。

 

知所节制


如此庄严身、口、意时,我们需要小心避免干扰。意思是,必须控制感官,例如,不要不守护根门而东张西望。因此,既使禪修者有好视力,举止也应该像个眼盲的人。同样地,他也应该像是耳聋的人,不去思惟、评论所听到的声音。禪修者不应刻意去聆听声音,即使听到时也应装作不了解声音的内容。為了将干扰降到最低,密集禪修时,应该勤修禁语。到处聊天说话,等於是轻蔑念处,破坏念处禪修之美。禪修者不应该如此。


------------------------------------


*1 烦恼,巴利语是kilesa,共有三种:违犯、缠缚、随眠。违犯烦恼表现在违犯戒律的身口行為:说谎、偷盗、杀生等等。缠缚烦恼只显现在心中,没有外显的犯戒行為。随眠烦恼则潜伏著,因缘具足便会开始在心裡活动。


------------------------------------


其他事情也需要克制。例如,纵使禪修者博学多闻,在禪修期间应该搁下这些知识,让自己像是一个无知,懂得不多的人。另外,纵使禪修者身体强壮,他的举止应当像是个虚弱、无力的病人。在起身、坐下、曲伸肢体,来回走动时,动作不应快速,应当小心而缓慢地移动,像是背部受伤的住院病人。只有缓慢地移动,才能观察到生起的目标而没有遗漏。当苦受出现时,应该凭著毅力耐心地加以观照。[30]面对疼痛时,禪修者应像是一具尸体,完全不在意这些疼痛。如此,禪修者的身、口、意行将远离烦恼染污,变得更清净、纯洁,也变得更庄严。


所以,请努力不要毁坏自己的庄严,应该避免那些会毁坏你庄严的行為。

 

第五章 奢摩他和毗婆舍那


Bhāvanā(禪修)是培育自己的心,让心变宽广、高尚、清净,如此观智才能生起、成熟。Bhāvanā有两种:1. 奢摩他修行(samatha-bhāvanā)和2. 毗婆舍那修行(vipassanā-bhāvanā)。


奢摩他修行


修行奢摩他时,心专注在单一个目标。例如,慈的修习(metttā-bhāvanā)、悲的修习(karuṇā)等,都属於奢摩他修行。修习念处的禪修者,把心瞄準、送到禪修的基本目标 — 就我们而言,是腹部的上下 — 或者当下变得显著的其他目标。只要观照心正中观察的目标,精进(viriya)、念(sati)和定(samādhi)生起,我们便称这样的修行為「奢摩他修行」。[32]


奢摩他修行如何在修习念处,如坐禪的期间生起?腹部上升,腹部下降,若要观照心落在目标上,禪修者需要运用精进力。运用精进时,心会击中腹部上下的移动。丢进水中的石头会沉入水底,同样地,观照心会沉入观察的所缘,不会去到别的地方。持续观照时,心会集中地落在目标上。这时候,心没有躁动、分心,生起了不散乱的定(avikkhepa samādhi)。此时,心没有烦恼染污,变得平静而稳定,在巴利语中称為samatha(奢摩他),这是samādhi(定)的同义词。


要成就奢摩他,需要有精进、念、定和寻的帮助。严格来说,寻不属於圣八支道的定蕴,但属於慧蕴。寻也是一种禪支。在修行念处的禪修者心中,精进、念、定三种心理特质——总称為samatha(奢摩他) — 持续地生起,每一秒都在增长、茁壮。这种正定(sammāsamādhi),能够让心平静、稳定,称為奢摩他修行(samathabhāvanā)。[33]

 

未受训练的心


在谈奢摩他使心平静、稳定的利益之前,让我们先研究一下心的一般状态。最好的方式是研究自己的心,因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心。未被调伏的心就像森林裡的猴子,一直在动,从一根树枝跳到另一根树枝,连一秒也没有停过。心就像猴子一样,不曾安静不动。欲界的人常常依贪爱而行动——它们显现為某种欲望:想要这个,想要那个。受到贪爱的影响,心总是在躁动。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事物时,便会变得生气、失望、沮丧、不快乐、不满——这些都是瞋的表现(dosa)。人见到他人比自己更优秀——有较好的教育、更富有、长相更好看——之时,嫉妒心(issā)便生起。人看到自己比别人更好看、有更好的教育、更富有,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时,慢心(māna)也会生起,乃至表现出傲慢的行為。


负面的心理状态,是恶的、贬低自我地位的,巴利语称為pāpa。它们是心的污垢不净。若培养这种心理特质,意恶行(mano-duccarita)便会将心淹没。这种意恶行有三类:第一种是贪求(abhijjhā),也就是想要侵佔、强夺他人的财物。第二种是瞋怒(byāpāda),即不满、想要伤害、杀害他人或者找他人麻烦。[34]第三种意恶行是错误的见解(micchā-diṭṭhi邪见),例如,认為死后一切皆不存在;善业不会带来善果,恶业不会带来恶界;或者死后没有来世等等。因為有这种见解,所以人不会去行善,或者只是做些微不足道的善。


被这些心理状态掌控时,人将不会避免不善(akusala),反而会毫不犹豫地造作杀生、偷盗、邪淫等不善。这是身恶行(kāya-duccarita)发生的状况。同时,人也会说谎、毁谤、恶口、无意义地閒聊。这些都是语恶行(vacī-duccarita)。人会不停地造作身恶行、语恶行,如此人类的教养便被毁坏。同时,意恶行会扩展,导致更多的身恶行和意恶行。如此,人这一生的生命素质将会下降,同样地,他来世生命的品质也将如此。

 

使心平静


当心专注、稳定地落在观察目标时 — 无论是坐禪时的腹部上下移动,行禪时脚步的提起、推前、放下,或者当下生起的其他目标 — 这时,会导致身、语恶行的心理状态便不再生起。[35]由於这些心理状态不再覆盖住心,心变得平静。不好的心理状态有燃烧心的特质。然而,藉由正念观照,烦恼将不再进入心中,心於是变得清凉、平静且安详。最后,心灵的快乐(citta-sukha)生起,当它遍满心的时候,终究会带来身体的快乐(kāya-sukha)。


禪修者可以从自己的禪修经验来了解奢摩他修行。每当我们培养出定力时,便是在修习奢摩他。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心对準禪修目标,运用恰当的精进,以便心能稳定地掉落在观察的目标,远离烦恼不净,变得平静而安详。然后,持续精进不懈地观照生起的目标。定便会自动生起。然后,这自动生起的奢摩他(samatha),接著又构成毗婆舍那(vipassanā)生起的基础。

 

毗婆舍那修行


巴利语vipassanā是一个复合词,由vi和passanā所构成。Passanā的意思是「见」或「知道」。Vi是指「以种种方式」,也就是指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ā)。透过毗婆舍那的修行而得到的智慧,称為观智、毗婆舍那智(vipassanā-ñāṇa)。当人能分辨名和色,然后见到无常、苦、无我时,这便是观智的开始。藉由持续练习,这种智慧将获得力量,逐渐地开展、茁壮。这种观智的培养称為vipassanā bhāvanā(毗婆舍那修行),也译作「内观修行」。


Vipassanā-bhāvanā并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技能。当心非常平静时,我们便会渐渐自动地了知禪修目标的本质。这种了解不是来自想像、思惟,而是因為所得到的定变得更强而有力的缘故。所以,我们自动能分辨名和色,了知它们的因果关係:一个心法如何成為另一个心法或色法的原因。继续禪修,当奢摩他修行变得更有力时,我们会了知一切法共有的无常相(anicca-lakkhaṇa):生起又灭去的性质。再者,我们了解,目标的生灭现象让目标自身成為一种苦(dukkha-lakkhaṇa)。我们也了解,令人不悦的现象尤其具有明显的苦相。最后,我们终会了知在现象生灭的背后,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一切只是因与果的关係。无论是生起的目标,或者灭去的目标,它们都没有永恒不变的「我」(atta),全部是「无我」(anatta-lakkhaṇa)。这些法自行生起。就像天气依种种的自然法则而有所变化,身体也是如此。没有人能够主宰身心的生灭:其中只有因果的运作,没有一个「我」(atta)。这种智慧的显现,代表最初观智(vipassanā-ñāṇa)的生起。

 

法成之道


奢摩他(samatha)与毗婆舍那(vipassanā)的修习构成了直接通往「法的成就」的道路。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為了自己与家庭而忙碌,认為人生苦短,只有一回而已。他们没想到要拥有高层次的生命,作一个身语意皆有教养修為的人,所以他们不持戒(sīla),不修奢摩他(samatha)。他们不想拥有高尚的心、进阶的观智,所以他们未修行毗婆舍那(vipassanā)。大多数的人漫不经心,过著放逸(pamāda)的生活。这是很可悲的事。既然已生而為人,如果不培养有所保证的功德善行,无异是在浪费生命。如果最后投生到恶趣,便很难再获得人身。


人应该要具备足够的远见,想要接受戒学的训练与定慧之学的训练(这可透过念处而获得),以便获得法的成就[38] — 至少证得道智与果智 *1 。要达成这一点,仅靠奢摩他修行(samatha bhāvanā)并不足够,需要搭配内观修行(vipassanā bhāvanā)才能完成。修习奢摩他时,虽然平息、压制出现在心识之流裡的烦恼,但是尚无法永远根除它们。同样地,修习内观的时候,烦恼也是暂时被平息。不过,只有内观修行能够带来道智与果智的成就。如果精勤地修习念处,念、定与慧都将生起,奢摩他修行和内观修行也将臻至圆满。只有藉由道智与果智才能逐一地将烦恼彻底根除 *2 。


------------------------------------


*1 道智、果智各有四个阶段,也称作四果四向。第一阶段是预流(sotāpatti),第二阶段是一来(sakadāgāmī),第三阶是不还(anāgamī),第四阶段是阿罗汉(arahatta)。


*2 道智逐一地根除那将人束缚在轮迴裡的烦恼,或说「结」(saṃyojana)。预流道根除三结:我见、疑、戒禁取见。藉由一来道,减弱第四、五种结:欲贪和瞋。透过不还道彻底去除欲贪和瞋。藉由阿罗汉道,根除五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慢、掉举和无明。


------------------------------------

 

第六章 强化的精进


人们通常会记得按时用餐,但是,却常常忘记為自己的心提供心灵的食物。而且,当他们為自心提供营养时,总是动作缓慢。如此,即使身体获得足够的食物,发育良好,心通常因為心灵营养不足而变得发育不良且体弱无力。如同幼苗在长成小树之前,尚无法抵抗酷暑、严寒等恶劣天气一样,心也是如此。当心得到信、精进、念、定、慧的营养时,它才会获得足够的力量,能够抵抗贪、瞋、痴等恶劣的环境。观智愈成熟、心就愈能抵抗种种的世间法(loka-dhamma)。念处(satipaṭṭhāna)的工作,便是為心提供这些获得健康、力量所需要的心灵特质。换句话说,念处能為心提供心灵食物,让心得到营养。[39]


物质的营养,巴利语称為ojā或āhāra,它的特相是营养素,具有能够创造新色法物质的潜能。身体的营养素(ojā)可以追溯到前世,由於过去的业而生起(kammaja),在身体内一直延续。这种业生的营养素必须结合另外一种存在食物裡——藏在甜、酸、辣、咸、苦、涩味道裡的营养素。这类食物的营养素,相当於综合维他命,散布在六种味道中,然后渗入到身体,创造出新的色法物质,巴利语称為āhāraja-rūpa(食生色)或ojāja-rūpa(食素生色)。

 

心灵营养素


身体的维持依靠物质的营养(ojā),同样地,心的维持依靠称為dhammojā的心灵营养素。这种dhammojā是心的食物,心灵维他命。如果我们為心提供心灵维他命,崭新的心将以出乎意料的方式生起、长成。心将远离原来矮小、软弱的状态,迅速地成熟。这是因為心灵营养素(dhammojā)会进入心裡并扩散,大大改变心的状态。


我们来思考一下食物如何影响身体。我们每天都需要健康的食物、清洁的水和新鲜的空气。这些是根本的营养。当我们飢饿或虚弱的时候,进食可以让身体恢復活力。[41]当我们口渴时,饮用乾净水,会让身体立刻感到精神充沛。水裡的营养对身体有立即、显著的影响。当我们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我们会感到头晕甚至生病。但是,当我们吸入新鲜的空气时,心立即变得清爽。显然,健康的食物、乾净的水和新鲜的空气含有能够让身体健康、得到活力的营养素。有了适当的食物,就会生长出良好新体质,人将因此变更健康。然而,若是不适当的食物,便会长出不健康的体质,然后身体会变虚弱或是生病。了解这道理的人会留意身体的健康,选择适合的食物、乾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他们也会避开那些会使身体生病、虚弱的食物、饮水与空气。如此,身体将远离危险,也就能获得舒适与快乐。


良善的心理特质对心的影响,就如同健康的食物对身体的影响一样。不过,要有优良的心灵营养,必须克服一个特别的困难。就身体而言,只有当我们主动吃进不适当的食物时,健康才会有问题。但就心而言,我们不需主动去吃不健康的心灵食物,它们会自动出现,也就是说,它们已经存在心识之流,只要我们不保持正念,它们就会生起。因此,如果我们未完全保持正念,[42]在遇到可爱、有吸引力的色、声、香、味或触时,贪就会浮现在心识之流。同样地,只要遇到不可爱、讨厌的所缘时,瞋就会浮现。无明(avijjā)、慢、(māna)、嫉妒(issā)、慳吝(macchariya)等其他不善的心理特质也是如此。对心而言,这些都是不合适的食物。当人一再地為心提供这些不良的食物时,即使是禪修期间,这种不善的心理特质也会出现。这时,它们便被称為禪修者内在的近敌或毒害。 *1

 

打败内在的近敌


如果我们很幸运,能够值遇好的老师,获得培育善心的机会,那麼要特别注意佛陀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质,即atandita,意思是「不懈怠、勤奋」。这是因為修习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时,必须先对付tandita这一个心灵毒害,也就是「懈怠、懒惰」,它们在阿毘达磨(Abhidhamma)中称為thīna(懈怠、昏沉)。Tandita和thīna的特相皆是「心的退缩」,能够令心迟钝、呆滞、懒惰。远离thīna便称為atandita,不懈怠。[43]


middha(懒惰)这个心灵毒害(意思是心的疲倦),通常和thīna(昏沉)(意思是心的呆滞)一块儿生起。Middha通常显现為睡意、睏倦或昏昏欲睡。若在对自己有利益的活动中,出现这种睡意,表示缺乏勇气,一种懈怠的心态。当thīna和middha两个心所一起出现在我们的禪修练习时,那感觉便像是受了伤:心变得黏结、凝固。这时候,我们需要加倍或强化我们的精进。必须用强化的精进(nikkama dhātu),融化这黏结、凝固、退缩的昏沉懒惰心。由於精进(viriya),心变得清新、有活力。在密集禪修的初期,当昏沉懒惰常倾全力攻击时,精进这心灵营养素尤其显得重要。敞开这种无力、退缩的心理状态的另一个方法是,运用昏沉懒惰盖的对治药方:vitakka(寻)。时时刻刻将心準确地瞄準观察目标,能够让心变得活跃、开放,重新恢復活力。


------------------------------------


*1 佛陀称这些毒害為「魔军」。魔的巴利语māra,意指「兇手」,乃不善法的拟人化。进一步的说明,可见班迪达大师的著作:《就在今生》。

 

------------------------------------


增上善的培养需要能量,巴利语称為ussāha或ussāhanalakkhaṇa,这是精进(viriya)的特相。Ussāhana意指面对昏沉、懒惰等困难时,能够堪忍。咬紧牙关忍耐困难将產生勇悍的精进。节制食物、睡眠和谈话,需要有表显為耐心的忍耐。有规律地坐禪、行禪[44],和持续观照生起的目标没有一秒的漏失,都需要表显為耐久力的忍耐。在面对因禪修而起的剧烈疼痛时,激发能量尤其重要。在禪修每一个需要加强精进的阶段,我们都需要激发能量。如此逐渐地激发能量时,我们将能成功地让修行圆满成就。

 

第七章 精进


[45]所谓的yogī,是挥舞著佛陀给与的武器,以便驱逐那些在轮迴期间一直压迫眾生的烦恼的人。只有这时候,他或她才是一位真正的革命家。如果在今世我们不将烦恼驱逐,还会继续受烦恼压迫多少辈子?这答案,只有佛陀知道。


压迫我们,製造许多苦的烦恼,是内在与我们最亲密的近敌。人们通常因為昏沉、懒惰(thīna-middha)而感到睡意。事实上,昏沉、懒惰(thīna-middha)具有从诸如禪修等善行退缩的特质,或者具有能量竭尽与疲倦的特质。这时候,我们不会有想要努力行善的意欲(chanda)。这是「很厚」的懒惰,非常可怕。在禪修期间要去除这种近敌,是相当困难的事。和这种厚重的懒惰(thīna-middha)对抗时,精进(viriya)非常重要,且是最直接相关的。我们同时需要拥有能量,也需要运用这分能量。每一个人都有能量。但是,因為大多数人未妥善运用自己的能量,因此未能成功地履践善行。


我们来仔细地看一下viriya一词的意思。Viriya在佛典中的定义是:vīrānaṃ bhāvo vīriyaṃ,意思是勇者或勇士的状态。Viriya意指能够面对痛苦的勇气或能量。它的特相是奋发、努力(ussāhana)。作用是持撑相应心所 *1 。现起是不崩倒、不放弃。近因是「迫切感」,巴利语称為saṃvega,或者激起精进的事,也就是任何会促使人努力的事情。 *2 如此,viriya具有奋起努力的特质,拥有viriya的人,无论从事什麼活动,皆充满勇气。


------------------------------------


*1 精进会和其他的心所相应,同时和心一起生起。与它相应的心所,依情况而有所不同。


------------------------------------


精进的拥有者,做什麼工作都具足勇气,能够有耐心且勇敢地忍受、面对种种的苦。禪修者所以能够在禪修中心修习念处,因為他们已具备勇气。因為有了「我要去禪修」的念头,他们收拾行李进入禪修营,致力於一件真正神圣的工作,在这段期间,他们将面对种种的苦。与家人分离是一种苦,為了来从事这神圣的工作而暂时捨下配偶、小孩、工作、家事,也是一种苦。睡眠、休息、食物受到限制,这也需要勇气。从决定参加密集禪修开始,他或她便準备好要勇敢地面对这些苦。[47]从那时起,他或她便已具备所需要的勇气,成為一个勇敢的人。

 

不同种类的快乐


有些禪修者,来到禪修中心后才发现,每件事都受到限制,食物、睡眠也受限制,还有尚未能克服的因坐禪而生的疼痛。於是,他们开始心想:「来这裡是错的。待在家裡会比较快乐。」我承认禪修者如果待在家裡会比较快乐。不过,那种快乐是不纯的快乐,称為vyāseka sukha(杂乐)。见到好看的事物,可能会有快乐。听到悦耳的声音,可能会很高兴。同样地,闻到芬芳的香味、享用美味的食物、碰触衣服或他人的柔软滑顺触觉,这些事都能让人感到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总是掺杂著贪爱(rāga)烦恼。这种乐称為vyāsekasukha(杂乐)。


------------------------------------


*2 阿毘达摩提到心有五十二种心所(心理特质或状态)。对於每个心所,阿毘达摩都从特相(lakkhaṇa)、作用(rasa)、现起(paccu- paṭṭhāna)、近因(padaṭṭhāna)加以定义。详见菩提比丘编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

 

对某人或某物有贪爱时,快乐只会在贪爱存在时才会生起。如果这贪爱不復存在,快乐也便跟著消失。事实上,大多数的人只有在贪爱涉入时才能感受到快乐。举抽烟的例子来说,抽烟一事本身是中性的,因為抽烟满足了对抽烟的贪爱,所以快乐才生起。喝酒也是如此。嚐到、嗅到、触到、见到其他可爱的感官所缘,也是如此。[48]接触所缘,產生了执著,并因此经验而获得一些快乐。比较一下:未煮过的肉或鱼,味道很臭。為了让它变得美味,需要加上盐巴、胡椒粉或其他调味料。只有加上调味料后,生肉或生鱼的臭味才会消失,变得美味可口。同样地,只有在感官经验加上贪爱之后,才有快乐生起。贪爱是一种心的添加物。


掺杂有贪爱的快乐,称為sammissa sukha。因為贪爱是烦恼染污,会污染、燃烧人的心灵,因此生起的快乐是不纯粹的快乐(aparisuddha sukha)。不来禪修而待在家裡,会享受掺杂贪爱的快乐(vyāseka sukha)。这种快乐有贪爱混杂其中,心於是便受到贪爱的污染。

 

节制的价值


防护根门(indriya saṃvara sīla),能够减少烦恼在心识流生起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念(sati)和精进(viriya)。禪修者需要按照下列的格言,於一切时保持正念:「在每一次所缘生起时,用精勤的正念守护心」。当然,这可能会很累人,尤其是最初的几天。[49]不过,熟悉禪修技巧后,就能够习惯守护根门,并在所缘生起时以精勤的正念守护自心。因此,精进变得强大而勇猛,不再视禪修训练是件累人的事。精进将不再允许烦恼不净的到访,只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因此心变得纯净。正念守护心让烦恼无从进入,这是多棒的事。持续观照时,观照心不断地落到目标上,观照的技巧变得熟练,心变得有定力。这种心称為adhicitta(增上心),也就是,胜过普通心好几倍的心。与定相应的快乐,也便称為adhicittasukha(增上心乐)。


根门的防护(indriya saṃvara sīla)基本上就是正念的练习,或说,念处禪修(satipaṭṭhāna bhāvanā)。念处禪修的任务是,每当见、听、闻、嚐、触、想时,对生起的目标现象保持正念,以便让烦恼无从生起。念处禪修的工作是在持续、不断地奋勇努力,让正念能够生起。念一旦生起,定也会生起。当观照力好的时候,精进、念与定迟早会為身体带来喜悦(pīti)。禪修初期,这会显现為鸡皮疙瘩,然后是愉悦、清爽与快乐。继续修习时,精进会增加,[50]念也会进步,增上心会非常寧静,极大的喜(balava pīti)将会生起。身和心都变得安详、平静,產生一种幸福感,并且喜欢禪修(bhāvanārati)。喜欢禪修是因為,已守护根门,不重视世俗快乐(vyāsekasukha),只专注於修行带来的快乐,也就是avyāseka sukha。这种乐不同於一般的快乐,其中没有掺杂欲贪。我们也许不会贪爱这种快乐,但是我们自然而然地欣赏这种快乐。我们吃甜的苹果或芒果时,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因為水果本身就很甜美。同样地,法本来就很甜美,不需要加任何东西。因為这种乐没有混杂烦恼,所以它被称為asammissa sukha,且因為它是纯净的快乐,未受烦恼污染,所以也称為parisuddha sukha。放弃世俗乐,精勤修习念处,而持续观照的人,几天内就能获这种高品质的快乐,并且会对念处禪修感到满意。

 

精进的支持


勇敢放弃世俗快乐,并修习念处的人,能够忍受禪修的规范与初期将遭遇到的苦。[51]他或她将泰然面对坐禪一小时的期间内出现的种种疼痛、麻痹和僵硬等等。有时候,疼痛可能变得无法忍受,心会鬆懈,变得害怕,生起想放弃的念头,这些会削弱精进的力量。这时候,加倍精进给与心进一步的支持,便非常重要。禪修者应有如此的态度:「我已放弃了混杂的快乐(vyāseka sukha),让我精进努力证得不混杂的快乐(avyāseka sukha)」。就像在旧屋加上新樑木,避免旧屋崩塌一样,精进可以支撑与它相应的一切善心所,不让它们衰退。如此,禪修者透过精进,克服如疼痛、昏沉、懒惰等困难。能够了解精进的真正价值。禪修者将会清楚地了解,精进确实是很可贵的支持心所。这了解本身将能带给禪修者极大的鼓励。

 

第八章 精进生起的近因 — 迫切感


[53] 禪修时会出现难忍的苦受。咬紧牙关,忍耐这些难忍的苦受,是精进的特质。面对难忍的苦受时,心可能会一蹶不振。运用精进,善心所将得到支持,心也会获得力量。有了精进的帮助,下回遇到困难时,禪修者将不再退缩,能够勇敢地面对问题。如此,禪修者会记得精进是一种能导致成功,决不放弃的心理特质。禪修者会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充满勇气,心积极、活跃、勇悍、清彻而警醒,便是精进的特质。

 

精进生起的近因


勇悍、警醒的精进之生起,并非没有原因。之前说过两个近因:saṃvegavatthu padaṭṭhāna与 vīriyavatthu padaṭṭhāna。[54]后者的意思是,强烈地想要精进用功或修行的愿望。至於前者saṃvegavatthupadaṭṭhāna,此中,saṃvega被定义作,见到或了知危险,以及因此而生起的迫切感。举个例子说明,悉达多太子最初一直在享受种种感官欲乐,然而,当他看到感官欲乐的过患、缺陷时,他开始感到害怕。他的害怕并不是那种软弱的瞋心,而属於一种与智慧有关的瞋心。悉达多太子见到苦并感到害怕,因此变得警醒,迫切感(saṃvega)与这种警醒的状态一块儿生起。於是,他离开家庭、亲人,放弃世间的一切。这种智慧称為saṃvega ñāṇa(迫切感的智慧)。

 

迫切感生起的原因


佛典提到迫切感(saṃvega)生起的八种原因:生、老、病、死、堕入恶趣苦、过去的轮迴苦、未来的轮迴苦、现世寻求食物的苦。 3 这些被称為八种迫切事(saṃvega-vatthu)。


八事之中,第一个指「出生」(jāti)。想要出生的愿望是因為无明的关係,没有看见再生的过患,认為新生很好,所以希望有新生。出生后,由於我见而有了爱著,於是烦恼的轮迴便开始。[55]因為烦恼,人造作种种的行為,有时是善行,有时是不善行。然后,因為这些善、不善行,新的来生又再度形成。在人趣,结生心伴随在子宫裡的一些色法首度生起,这便称為出生,巴利语作jāti。如此开啟了人的一生。


生命的开始,所谓「生」(jāti),维持不久,只是精子与卵子结合时的瞬间而已。这出生的瞬间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苦苦」(dukkha-dukkha)。但是,因為在这出生的瞬间之后,跟随一连串的苦,所以「生」被说成是一种苦。因為有生,所以一定会有老(jarā)、病(byādhi)、死(maraṇa)的苦。「生」好比是香菇,蹦出地面时菇盖一定带有泥土(老、病、死),并没有谁把泥土放在菇盖上面。所以,「生」本身并不是苦,却会带来老、病、死之苦。这相当可怕。新的生命有可能在子宫裡几个小时后便死亡,乃至几天、几个月都有可能死亡。胎儿待在子宫九至十个月,这对自己和母亲而言都是苦。分娩又是另一个苦。如果我们可以记得「出生」时的所有经验,这生苦的程度才可能被揭露。而这一定非常可怕。思惟生和其固有的苦是「迫切感」(saṃvega)生起的一个原因。只有不再出生,之后的老、病、死苦才会消失。告诉自己[56]:「只有精进努力,才能消除老病死苦」。如此,精进便会被唤起,人便会来到禪修中心精进禪修。有强烈迫切感的人,会全心全意、积极地练习禪修,因此迫切感是的精进生起的原因。

 

------------------------------------

3 《长部注》.第3册.795页:Aṭṭha saṃvegavatthūni nāma jātijarābyādhimaraṇāni cattāri,apāyadukkhaṃ pañcamaṃ, atīte vaṭṭamūlakaṃ dukkhaṃ, anāgate vaṭṭamūlakaṃ dukkhaṃ,paccuppanne āhārapariyeṭṭhimūlakaṃ dukkhanti.


------------------------------------


因不善而出生在恶趣,实在是可怕的事。只要看一下畜生界即知。畜生界的动物互相残食,大的动物猎杀小的动物。聪明的动物猎杀不聪明的动物。强壮的动物猎杀弱小的动物。动物带著染污心死去,是很可怕的。一旦因不善行出生在畜生道,再得人身并不容易,因為动物很难行善。所以,因為曾做过的不善而落入恶趣,是很可怕的事。这样子思惟可以激起迫切感。有迫切感的人勇於修习增上善行。他会非常地积极。如此,「迫切感」是精进生起的近因。[57]生命的本质(第一项法说)


从「生」开始,胎儿逐渐开始在母亲的子宫内成熟。分娩后,小婴儿逐渐长大,变得年青,有著好看的外表。但是,长成并不就此打住,好看的外表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在渐渐褪去。於是,老(jarā)出现了。这时候,可能生病,甚至是重病。人其实随时可能会死,无论是成年或未成年,即使年少、幼童时期也是如此。没有什麼事可以取消死亡。即使避免疾病,却还是会死亡。虽然想永远年轻、美丽,还是会变老。虽然想永远健康,还是会生病。虽然想活著,还是会死亡。没有人可以避免这些事。我们只能随顺它们。生命并不如我们所愿,充满著种种的苦。我们必须思考这些事。


就如同牧童驱赶牛群到草地一样,人也被驱赶到老、病、死。生命是不稳定的。这是四法说(dhammuddesa)的第一说:也就是,任何世界的生命都是不稳定的。如果了解这个法说,迫切感便会生起。再者,没有人可以保护我们,我们必须保护自己。这是第二个法说。当我们了解这点,强烈的迫切感也会生起。这凸显了在老年之前确立禪修实践的重要性。[58]


生起迫切感的人,将积极地培善,一种确定的善。 *1 他或她将积极、警醒且坚定,能够全力、勇敢地追求确定的快乐。如此,迫切感(saṃvega)是精进的近因。


------------------------------------


*1 禪师指的是能藉由预流道带来确定的来生的那种善。首次证见涅槃,成就第一个证悟,称為预流者。此后,他将不再生於恶趣(apāya),稳固地安住正法中,将来必定成就圆满的证悟。


------------------------------------

 

第九章 四法说


[59] 精进生起的两个近因之中,我们已经说明了第一个近因:saṃvegavatthu padaṭṭhāna(见底本53-58页)。要激起更强烈的迫切感,需要进一步思惟佛陀在《罗塔帕拉经》


*1 所说的四种法说(dhammuddesa)。

 

罗塔帕拉的故事


罗塔帕拉(Raṭṭhapāla)出生在俱卢国.吐拉固帝塔镇的一个富裕家庭。 4 佛陀和一大群比丘经过这个城镇时,停留在那裡说法。罗塔帕拉处在大眾中,听到佛陀说法时,生起了迫切感,并向佛陀求受具足戒。他说:「尊者!在家修梵行并不容易[60]。作比丘修梵行较為容易。」佛陀回答,只要罗塔帕拉的父母允许,便為他剃度。罗塔帕拉虽然要求父母答应。但是,由於他是唯一的儿子,他的父母起初并不愿意。在罗塔帕拉绝食七天之后,他们才同意自己的儿子出家。


罗塔帕拉成為比丘,趁著年轻全力禪修,不久便断尽一切烦恼,成為阿罗汉。这时候,罗塔帕拉尊者想要回家為父母说法,他得到佛陀的允许回到故乡。但是,他的父亲却认不出是他,反而将他当作一般沙门辱骂一顿。他的父母后来知道自己的错误,试著补偿,坚持请罗塔帕拉尊者隔天中午来家裡应供。那时,他们又用种种的方法想要劝他捨戒还俗。但是,罗塔帕拉尊者并没有被说服。


------------------------------------


*1 见《中部.82经.36段》。


4 参考《中阿含.赖吒 和 心 罗经》。


------------------------------------


在回僧团的路上,罗塔帕拉尊者来到了柯拉维王的林园,守园者向国王报告尊者的到来。国王便到林园见罗塔帕拉尊者,并对他说:「罗塔帕拉尊者!人们剃除鬢髮,著袈裟衣,离家出家的原因有四种:因為老的失落,因為病的失落,因為财富的失落,因為亲人的失落。[61]但是,罗塔帕拉尊者!这四种情况都不适用在您身上。你尚年轻处在人生的第一时期,而且身体健康、出自富裕的家庭,又有许多的亲人。你究竟知道、看到或听到什麼而选择出家?」罗塔帕拉尊者回答说:「佛陀了悟并教导四种法说。第一个是,任何世界的生命都是不稳定的,都会被驱向老、病、死。第二个是,任何世界的生命都没有疪护所、保护者。第三个是,任何世界的生命皆未能拥有属於自己的事物,必须捨弃一切,随业而去。第四个是,任何世界的生命都是不满足、不知足的,是贪爱的奴隶。年轻时,我听见并认同这四种法说,然后我出家修行,因為我过去世已遭遇许多苦,不希望在将来继续受苦。我想要从轮迴解脱。」和罗塔帕拉尊者深谈之后,柯拉维王相信了佛陀教法的真实性。

 

第二项法说


我们已说过第一种法说:「任何世界的生命都是不稳定的,都会被驱赶至老死」(见底本57-58页)。至於第二个法说:「任何世界的生命都没有疪护所、保护者」[61],它的意思是,无论拥有多少亲戚、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我们承受老、病、死之苦。没有亲人或朋友可以帮助我们抵御这个苦。这是人类脆弱之处:没有人能够保护我们,也没有事物可作依靠。佛典说即使是母亲和儿子都无法相互帮助。 *5 母子的关联可以说是世间最紧密的。然而,当母亲受老、病、死苦的时候,她的儿子却无法帮忙减轻这个苦。即使感恩母亲,他也没有办法帮忙承受母亲的受。同样地,当儿子受老、病、死之苦时,母亲无法帮忙减轻这个苦,也无法代替儿子承受这个苦。因此,只有自己能保护自己免除这些苦。了解这一点,强烈的迫切感便会生起。

 

第三项法说


第三项法说提到,世界上的眾生未拥有属於自己的财產。有一个问题,工作获得的钱财是否算自己的财產?虽然我们会说那是自己的财產,但是,从今世流转到下一世时,我们什麼也带不走。即使在活著时,虽然我们拥有房子、家俱、衣服和其他每天使用的物品,但是,这些财物不具有任何的确定性。如果发生火灾,我们的财產可能付诸一炬。怎麼能说那是我们的财物呢?[63]如果我们住在山裡的溪边,大雨造成山洪,房子、人和财物会全被冲走。我们如何能说那些是我们的财產?无论我们怎麼保护这些财產,实际上,仍然不会有真正的安全。


佛陀曾提到四种财產(dhana)。第一种是不能移动的财產,如房子、土地等。第二种是可移动的财產:家用品、衣服等。第三种是自幼所学得的世间知识或技能:如职能、技术、语言能力、艺术或科学能力。这些技能好比是身体的四肢、手指和脚趾。如四肢状况良好时,可以使用;同样地,人也依自己的技能而受僱用。这三种财產是世间财,因个人努力而获得,因此称為个人的财產。然而,人在活著时便可能丧失这些财物,在死亡时更必然得全部放弃。它们没有一个能给与真正的确定性。因此,实际上没有什麼可以说是个人的财產。

 
------------------------------------


*5 见《增支部,3集.62经》;《杂阿含经.758经》。


------------------------------------

真正的成功

 

只有一种财產可以转移到另一世,也就是佛陀所说的第四种财產:善行与不善行的业果。这些包括透过布施(dāna)、持戒(sīla)所得的清净功德 *2 。若要这些功德持久并且结成果实,我们需要修习念处,培育我们的心,让观智生起。证得第一阶道、果智时,人的生命便获得了保障。这是第四个法说:只有法财(或圣财)可以从今生转移到下一生,也只有法财能够提供保障。因此,业(kamma)才是人真正的财產;其他的世间财并不是。


体证涅槃时,圣者的七种财(ariya dhana)将在心识流生起,并给与稳定、有保障的结果。只有到达这个成就时,才不枉费我们身而為人且得闻佛法。七种圣财指圣者所拥有的七种纯净、高等的财產。也就是,信(saddhā)、戒(sīla)、惭(hiri)、愧(ottappa)、闻(suta)、捨(cāga)、慧(paññā)。一旦找到这七种财富,便永远不会失去它们。[65]它们成為个人真正的财富,可以带到来世的那种财富。如果我们修习念处,直到证得道果智,那麼因布施、持戒所得的功德,将结成圆满的成果。这时,世间戒(lokiya sīla)转变成出世间戒(lokuttara sīla),信坚定不动;惭、愧心变强,能够以清净心慷慨布施。不过,追求这种圣财需要时间与努力。我们必须趁因缘许可时,奋力精进。

 

------------------------------------


*2 十善业道(kammapatha),也称為十种功德行(puñña kiriya vatthu),即三身行:不杀、不偷盗、不邪淫;四语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三意行:无贪、无瞋、正见。


------------------------------------

戒与布施的价值


依据佛陀的教导,世间的戒是布施、持戒的功德得以完全成熟,与圣财之追寻得以成功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精进培养戒行,包括避免不该做与不该说的事。因此,持戒的努力比布施(dāna)更可贵,所以称為mahā dāna(大布施)。布施也很重要,当我们以清净的动机行布施时,这便开啟了持戒的道路。依循这条道路,我们将远离有过失的身行与语行,行為将变得清净、有礼、安详且可爱。[66]布施进一步的利益是,修习布施时,贪爱将会减少。然而,正确地布施,非常重要。尤其,必须远离不善心 — 例如想要得到回馈 — 否则将变成不净的布施。布施时也不应带著瞋意:如果对施受者有厌恶心,这布施就不是善的。同样地,我们也应该远离愚痴:应该清楚地明白,善行招致善果,不善行招致不善果。对於受施者,我们应该抱有慈心(mettā)与悲心(karuṇā)。持续这样修习布施时,会培养出宽容与悲愍心。事实上,学习布施最好的方法是,带著想要证得涅槃的希愿。带著「愿此善行带领我到达涅槃」的愿望,这样的布施必然是善的。即使行為有生有灭,业的力量将持续并带来成功,无论是在今世或来生。这类的善行成為我们证得涅槃的助缘,同时支持我们的戒行,增加我们的悲心,并减少我们的瞋心。

 

生命的危险


自无始以来,老、病、死及恶趣的危险便已存在。我们需要仔细思考这一点。除非成為预流者,否则来生将没有穷尽。[67]如果想想因「烦恼轮」(kilesa vaṭṭa)和「果报轮」(vipāka vaṭṭa)而生起的苦的数量,会让人感到害怕。由於无明(avijjā)、爱(taṇhā)、取(upādāna)而造作的善行与不善行,我们已经在过去遭遇许多回老、病、死的危险,落入恶趣许多回。即使投生為人,為了满足自己与家人基本所需而受的苦也是相当多。只有晚上睡觉时才有减缓。其餘的时间,人们需要思考、计划,积极行动。生活是艰难的。这些是可怕的事。见到苦并感到害怕,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害怕这些苦,人将不会知足。不知足,就会想要更多,成為贪爱的奴隶。

 


第四项法说


无止尽的贪爱是人的一个弱点。佛陀将此列為第四项法说:任何世界的生命都是不满、不知足的,是贪爱的奴隶。这个意思是,若人想要在追求世俗财物一事上有所满足,他将不会成功,因為他会一直落入想要更多的无尽循环之中。例如,买一台个人电脑,可能让人高兴几星期或几个月。不多久就感到不满意,觉得它的速度太慢、过时[68]。其他的事物也是如此。若没有知足,我们将一直感到缺乏与渴望。这是人生苦的本质。


依据佛典,人会有五种欲求。第一种是纯粹的欲求,icchā,不满足而想获得。第二种是大的欲求,mahicchā。第三种是强烈的欲求,如此强烈甚至让人晚上失眠,即adhicchā(adhi + icchā)。第四种是贪求他人所拥有的事物,称為atricchā。第五种,pāpicchā,是恶不善的欲求、想望,如无戒、不依法奉行的人的欲求。他们假装清净、神圣,以谋取财富、地位和名誉。因此,他们的希求含有邪恶的偽装。所有这些欲求,都对自己没有利益,它们永远不会满足,只会引发更多的贪爱。

 

从人生中获益


大多数人因為不了解法的真理,致力於追逐那没有长久价值的事物,很少思考具有真实、心灵价值的事物。例如,人们会工作得精疲力竭,甚至冒生命危险追求财富,然后执著这些财富,心想:「这是我的财產,我拥有它们。」但是,在累积那将如影般追随我们到来世的善行这一事上,人们却是个慢郎中,[69]对於有确定性的善(kusalaussā),尤其更是如此。


即便修习禪修,许多人并不想精进修行到让人感到满意的程度。*3 要获得念处可带来的这个大利益,禪修者必须在禪修练习上付出许多的时间与努力。然而,练习禪修不久,身体会变僵硬,疼痛、不舒服感出现。这时可能会害怕,心想:「我会死吗?」「会一直这样痛吗?」大多数人面对这些困难时,他们的勇气都很有限。我们应当记住,自己已因过去世的善行而在今世获得人身。如果我们在这一世进一步长养智慧,就能享有来世得以确定的利益。若人将时间耗费在世俗事,於行善一事不觉得急迫,那麼大量的不善便会渗入,导致不良的结果。甚至可能毁坏从来所累积的善。如果能布施、礼佛、持戒,并偶而练习禪修,以后可能投生於人趣。不过,这只是取回投资成本而已,仍然没有什麼利润。


------------------------------------


*3 藉此,禪师指的是预流道(sotāpatti magga)。


------------------------------------

 
人生若最终只得到原来就拥有的成就,这就像是只回收成本的生意一样,并不算成功。[70]一段时间后,可能最初的成本又会耗尽。如果得人身后又犯错,失去原本拥有的善业,最后可能堕入恶趣。这是最糟糕的,只是浪费时间。因此,好好思考你的生命。现在得到了人身,你愿意因為缺乏修行,而失去最初投资的成本吗?或者,如果你正修习到某一个程度,对於微不足道的利益,你会感到满意吗?或者,你愿意冒著失去成本的风险?好好想一想。

 

第十章 惭与愧


[71]想要积极地修习禪修到达令人满意的程度,需要唤醒并且圆满大胆、勇悍的精进力。要做到这点,佛典提到两个近因:saṃvega vatthu padaṭṭhāna,「激发迫切感的事」;还有viriya vatthupadaṭṭhāna,「激发精进的事」,也就是,鼓励人积极有所作為的事。saṃvega(迫切感)被定义作sa-ottappa ñāṇa,「与愧(害怕作恶)相应的智慧」,例如,害怕烦恼染污生起。一旦烦恼生起,迫切感会表现為害怕造作身、语恶行,或者害怕这些不善心所(cetasika)将使自己堕入恶趣。如果人对修善感到迫切,将会变得非常积极,尤其会為了解脱和确保来生而积极修善。「迫切感」(saṃvega),便是这种积极、精进修行的近因。这种迫切感只和修善有关,未涉及不善。[72]应该要了解这一点。

 

修善的迫切感


迫切感是一种害怕。它不是一般的害怕 — 这属於软弱类的瞋 — 而是与智慧、明晰的思惟有关的害怕。透过禪修清楚见到一切名、色法在坏灭时,这种特殊的害怕便会出现,不是因為厌恶,而是因為怖畏智(bhaya-ñāṇa)。迫切感的害怕有两种:


● 因明晰的思惟(思择力)而起的害怕


● 因修行力或禪修力(bhāvanā)而起的害怕


佛典提到这种害怕具有两种特质或两种力量(bala):


paṭisaṅkhāna bala(思择力)和bhāvanā bala(修行力、禪修力)。「思择力」是思惟生命的苦 — 例如老苦、病苦、死苦、过去世轮迴的苦、未来世轮迴的苦、现世寻求食物的苦 — 所產生的一种力量。看见这些苦,加以思惟时,人将有所警醒,生起害怕的心。这是一种与智相应的迫切感,但是,相较於另一种更强烈的迫切感,这仍属於一般的迫切感。[73]练习禪修时,见到一切所缘皆在坏灭,生起了「怖畏智」(bhayatupaṭṭhāna ñāṇa)和「禪修力」(bhāvanā bala)。这被称作mahā-saṃvega,「大迫切感」。要确立这种大迫切感,首先需要运用思择力唤醒一般的迫切感。之后,必须全心全意地练习禪修,不需多久的时间便能获得这种大迫切感。


禪修可以让人确保来世的去处,并远离堕入恶趣(apāya)的危险。培养这种可靠的善行时,必须先放下个人的家务。并非每个人都能办得到这点。来到禪修营后,必须睡在宿舍,不能选择喜好的食物。住的和吃的都很简单。必须早起修行直到夜晚。每一分每一秒都需要提起精进以驱赶烦恼,不让它们佔领自己的心。透过如此的精进,无时无刻在驱赶烦恼染污与不善,并「显露出」或说雕塑出「修行」(bhāvanā)或「善」,如同雕刻木头一样。这工作相当的艰辛。当禪修者这麼做,领会四法说的教导时,心变得非常积极主动。这种精进,具有咬紧牙关面对困难的「特相」(ussahana lakkhaṇaṃviriyaṃ)。在练习的初期,若禪修者每遇到难耐的苦受便放弃[74],将得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超越这些苦受。举例来说,坐禪未坐满一个小时,便因為疼痛不舒服而起身,以后苦受生起时,也会倾向这麼做,最终可能失去信心,完全放弃禪修。遇到苦受时,应该加强精进力,以强化的精进超越棘手的关卡后,禪修者将变得更加勇敢。这种勇气是精进的「作用」。「我本以為我会放弃,但是提起了精进后,我需要放弃吗?需要退缩吗?」如此,禪修者便受到鼓舞。精进的「现起」是「不崩倒」:它能让相应心所在面对困难时不致崩溃。当精进的特相、作用和现起出现时,禪修者将变得非常果敢、勇悍。有了这种勇猛的精进,禪修者能够驱散不善,并彰显眾善。请好好想一想精进的这些利益。

 

惭、愧和迴避不善


思惟八种能激发迫切感的事(saṃvega vatthu),便会生起迫切感(saṃvega)。这种迫切感相当於「惭」(hiri)心所(与道德有关的羞耻心)。有「惭」自然有「愧」(ottappa)(害怕恶行):这两个心所,彼此只有微细的差异。 *1 当思惟力和惭、愧一併生起时,惭愧便成為一种力量,即hiri bala(惭力)与ottappa bala(愧力)。惭力是对恶行(duccarita)感到羞耻的力量。愧力是对恶行感到畏惧的力量。


要避免不善,惭和愧的力量非常重要。佛典用三种名称来称呼惭与愧:sukka dhamma,意思是「白法」,白代表清净。Lokapāla意思是世间的守护者。Deva dhamma意思是发光、发亮的法。人如果拥有惭、愧,行為便会符合规范。如此,惭愧让人身、口、意行变得纯絜、清净。就像在太阳下穿著白衣能减少温度的吸收,惭愧的白法也能够反射、驱逐烦恼的高温。如果不善法不生起,或仅少量生起,定能体验安详、清凉的心。


------------------------------------

 

*1 「惭」和「愧」有时也译作「自我尊敬」和「尊敬他人」,整个来说,便是指「道德良心」或「正直感」。进一步的讨论,见菩提比丘编《阿毗达摩概要精解》(1993),页86。

 

------------------------------------

 

惭、愧作為世间的守护者,能够阻止世间陷入不道德的境地。惭、愧控制住身、语、意行,所以人不会做错事。人一旦知道不善法是不善的,对它感到厌恶、害怕,并知道不善导致的可怕结果,便自然会以精进守护自己的世界。正念将变得茁壮、持续,心将受到保护,远离烦恼。[76]当人保护自己的世界时,便得到脱离烦恼的解脱(vimutti),因此拥有寂静(santi)。如果其他人也守护他自己的小世界,世界将变得一片祥和。这是可以肯定的。


怀有惭愧的人至少在他们的团体裡会是一个领导者,甚至可能是世界的领导者。这也是肯定的。佛典说,有小惭愧的人,会成為村长;有中等惭愧的人,会成為市长;有大惭愧的人,会成為一国之君,有圆满惭愧的人,会成為世界的领导者。有惭愧的人也可能投生為人。远离违犯烦恼时,便可能投生於天界。远离缠缚烦恼修得禪那(jhāna)时,可能投生於梵天界。练习念处禪修时,便包含了戒、定、慧的训练。念处修行可能暂时止息「随眠烦恼」,在证得道智时则将彻底去除随眠烦恼。如果修行成為阿罗汉,心将彻底得到净化,断除一切烦恼。[77]所以,為了彻底净化成為阿罗汉,禪修者必须随时保持心的清净。对惭愧的力量有一些了解的人们,非常的幸运。愈是禪修,惭愧的力量会愈强,错误的行為便会愈少。相对地,人如果不怀惭愧心,将会无视戒律,厚顏地造作身语意恶行。因為未守戒行,缺乏根基,所以定力无从生起。因為没有定,慧的发展也将缺乏基础。这时,人将不能够远离恶行,无法从恶行之果——恶趣解脱。如此,人可能在名义上称為佛教徒,但实际上却疏远了佛陀的正法律(dhammavinaya)。佛陀在《掉落经》(Papatita Sutta) *2 曾说:诸比丘!缺乏这四事的人远离了法和律。


四事是戒、定、慧与解脱。其餘的章节,将会讨论佛陀关於这四事的教导。


------------------------------------


*2 《增支部.4集.2经》。


------------------------------------

第十一章 法与律


《掉落经》(Papatita Sutta)对於提起精进,非常具有啟发性。巴利字Papatita由pa和patia所构成。Patita的意思是跌倒、掉落、滑倒。Papatita不是一般的跌倒、掉落。接头词pa,意指极端、严重、强烈的方式。所以,papatita指,完全失去控制地跌倒、掉落。巴利字papatita十分有效地传达了这个意思。


我们也许会问:「从什麼、何处掉落?」在《掉落经》中,papatita意指从dhamma-vinaya掉落。Dhamma-vinaya是经常使用的巴利语复合词,由dhamma(法)和vinaya(律)组成。Dhammavinaya(法和律)是佛陀所教的,关於净化身、语、意,使人远离过失,变得清净、有教养、温和、可爱的教导。[80]

 

三学


「法和律」包含三种「学」或「训练」(sikkhā),即sīla sikkhā(戒学)、samādhi sikkhā(定学)、paññā sikkhā(慧学)。巴利语sikkhā(学)意指,训练自己以具备某些的特质。Sīla sikkhā,戒学,持戒的训练。Samādhi sikkhā,定学,专注的训练。Paññā sikkhā,慧学,智慧的训练。这三学相当「法和律」。因為三学是佛陀的教诲,所以称為vinaya(律、调伏),换句话说,指行為的训练或方法。佛陀教诲的目的是,是要终止身、语、意恶行,变得有教养、纯净且温和。我们以杀生或伤害為例子。佛陀教导我们避免杀生,指出了不遵守这教诲的过失和遵守教诲所得的利益。比如说,有人侮辱我们,或者蚊子、蚂蚁、虱子咬了我们。被咬时,瞋心可以立刻生起。如果我们对那咬我们的昆虫没有耐心和宽容,我们会用某种方法加以报復。不忍耐、不宽容,不控制心,反而採取报復,这是可憎也可怕的行為,其结果也会让人可憎、害怕。佛陀的教导,是要我们对这类的行為和其结果感到厌恶与害怕。一旦我们知道这种行為是可憎且可怕的,我们将会小心避免这种行為。避免这种行為的最大利益是,[81]个人战胜了自己内在的敌人——瞋恨。这个内敌会被平定。这在巴利语称為avera,意思是「没有敌人」。


如果违犯了某种戒,我们可能会感到后悔、自责;也会被仁慈有德行的智者所责备,他们的意见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这在佛典中称為「被智者所责」。如果犯戒的行為也触犯法律,我们就必须面对有关当局的处罚。而且,由於犯戒的不善思(cetanā),将来我们可能会投生於恶趣。只要内在的敌人尚未被平定,我们将因这些危险而苦。远离这些内敌,我们将不再有危险。若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我们会遭遇许多的敌人。这些敌人会持续增加,我们将受到倍增的危险而苦。这便是佛陀针对奉行法律的利益与不奉行的损失所作的简要说明。

 

正行的利益


如果看不见犯戒具有可憎且可怕的性质,就不会对恶行感到羞耻与害怕,巴利语称為ahirika(无惭)与anottappa(无愧)。一旦无惭、无愧生起,心将变得焦黑。如同黑衣会吸热一样,被无惭与无愧晒得焦黑的心,[82]也会吸收慎恚这个内在的敌人。於是,世界的守护者(惭与愧)便会被摧毁。若能控制住心,我们就会散发出戒德的光辉。若犯戒作恶,我们的戒就会消褪、不再发光。如此,devadhmma便会被破坏殆尽。因為控制不了自己的心,自然我们也会令週遭的人不悦。暴力的人对周遭的人而言是一种威胁,可能造成伤害他人乃至造成死亡。思惟一下这对周遭人所造成的不安。当我们用惭、愧控制自己的时候,心是纯洁、乾净的,烦恼热将被驱逐,如此我们便保护了我们的世界。具足了戒,我们的戒德便能大放光明。佛陀有个关於戒的偈颂:


Sabbe tasanti daṇḍassa


Sabbe bhāyanti maccuno


attānaṃ upamaṃ katvā


na haneyya na ghātaye! *1


意思是:


一切眾生害怕杖罚,


一切眾生害怕死亡,


以自身做為例子,


自不害人也不教人害。[83]


------------------------------------


*1 《法句经.129偈》。


------------------------------------


所有的眾生,除了不还者和阿罗汉之外,都害怕危险与刑罚,害怕死亡。Sabbe这个字,意思是「一切」,包括自己在内。因此,如果你打算伤害或杀害别人,先為他人设身处地想。你能够接受吗?如果不能,那麼这行為便是不正当的,有违戒律,是可憎、粗野、燃烧的——燃烧自己和自己周遭的人。如果个人的不善法在自己周遭製造不安与燃烧,这是很可怕的事。相对地,善法显现时,则是很好的事。佛陀便是如此告诉我们持戒的利益与犯戒的过失。

 

禪修的利益


佛陀制定的「律」(vinaya),非常合理,且与法相合,所以非常公平、公正。请你自己来查证这一点。佛陀所有的教导都是一种指引。佛陀想要眾生眾生变得有教养、温和、安详且可爱。法和律便是要防止人因為不善的身、口、意行而堕落,它们是设计来增长正当的身、语、意行,因此能够净化、培养、优化、庄严并抚平我们的心。奉行戒律的人通常能够驱逐一切粗显、中等和细微等三类烦恼。巴利语dhamma(法)的意思是,[84]「有能力去支持、承载、提升或拯救某物的事物」。因此,dhamma(法)能提升或拯救人类,不让人类生命的品质下降。Vinaya(律)则能驱离人类的粗野,让人类不再野蛮。这裡有个问题:法能够拯救、提升每一个人吗?律能调伏每一个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唯有实践「法」的人与依循「律」的人能够获得利益。不实践的人将得不到帮助。法只会提升、拯救那些将法付诸实践的人。


法的实践有四个部分。第一个是学习正确的修习方法。第二个是实践所学的方法。第三个是获得实践的利益。第四个是享受或运用这些利益。举例而言,佛陀教导我们戒除伤害与杀生。他指出戒除的利益与未戒除的恶果。我们必须先学习这些。这就是学习正确的修习方法。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戒除不正当的行為,这代表我们水準仍然很低落。如果我们学会如何戒除不善,那麼我们的水準便会提升。如此,依循指导的人被提升了。接著,我们落实所学,真正戒除掉杀生的行為。如此,我们得到利益:远离杀生时,内在的敌人得到平定,粗显的烦恼也止息了。我们变得很可爱。[85]

 

住立在教法中


透过持戒和念处修行,我们得到许多立即的利益:得到控制自我的能力与内在的平静,不会令周遭的人感到不安,他们因此也变得安详。这利益有多大啊!无论对自己或他人而言。经常地练习正念,会培养出好习惯,然后,他人可以将我们当作是效仿的榜样。一步一步地,这利益将逐渐地增加。这便是被法所承载的意思:法会提升、保护实践法的人。避免恶语、恶行等应避免之事。因此,违犯烦恼便被止息,「调伏」(vinaya)也就出现了。人将变得清净、温和且可爱。


另一方面,人如果没有戒(sīla),将偏离佛陀的教诲——这原本会提升、优化个人生命的品质。人将无法从违犯烦恼的束缚解脱,无法获得解脱(vimutti)。这便是papatia(掉落)的意思。再者,如果没有戒,就不会有定,也不会有慧。这时,人将无法从缠缚烦恼和随眠烦恼解脱。缺乏这些事,人将处在佛陀的教导(sāsana)之外。也许名义上是佛教徒,但是,事实上却因為缺乏实践而掉落在教法之外。[86]


只有当人以佛陀為依归,奉行佛陀的教诲,他或她生命的品质才会提升,身、口、意才会变得有修养。这时候,人才能够住立在教法之中。然而,尚是凡夫(puthujjana)的时候,人一定会一次又一次掉落在法和律之外。总是需要提起精进,不让自己偏离佛陀的教导。只有证得阿罗汉时,才能保证不会偏离佛陀的法和律。

 

第十二章 依靠自己


戒、定、慧、解脱这四种特质尚微弱的人,将会掉落在佛陀的法与律之外。戒如果微弱,便无法脱离违犯烦恼。如果戒微弱,解脱便微弱,人将掉落在法与律之外。并没有人把你扔出去,而是自己掉落。人掉落在(能提升生命命质的)法之外,也掉落在(能修养个人行為的)律之外。掉落在佛陀的教法之外,表示放弃了佛陀。為什麼呢?佛陀在入般涅槃(mahā parinibbāna)之前,曾对弟子阿难(Ānanda)说:「阿难!我已教导法与律长达四十五年。我入般涅槃后,法与律便是你们的老师。」 *1 因此,「法与律」和佛陀是分不开的。戒微弱时,法便无力。法无力时,佛陀也就消失不见。放弃法的时候,便放弃了佛陀。简单地说,法没有了,佛陀也没有了。人将失去与僧团之间的连结,什麼也没剩下。

 

戒是禪修的基础


如果戒弱,违犯烦恼的解脱也会微弱,人将得不到纯粹、清净的定。為什麼?没有好的戒作基础,定无从生起。邪定(micchāsamādhi)也许能够生起,但是,正定(sammā samādhi)不会生起。正定微弱的时候,人也会远离法与律,缠缚烦恼(pariyuṭṭhānakilesa)的解脱也会软弱无力。没有戒作為基础,定不会生起,观智(vipassanā ñāṇa)也不会生起。当观智微弱时,道、果心生起的基础便受损,随眠烦恼的解脱也是如此。什麼也不会留下。这样的人,称為papatita,完全失控摔落出法和律的人。[89]


------------------------------------


*1 《长部.16经.大般涅槃经》。


------------------------------------

 

强化心灵的自我防御力


请如此思考你的生命。戒微弱时,人便放弃了法——佛陀的教导与自己的禪修实践。放弃法,便是放弃了佛陀与僧团。即使与僧团有联繫,也是很肤浅的联繫。如果没有佛陀,没有法,没有僧,便没有归依处。这时候,人便远离了佛陀教法(sāsana),也许会转向其他传统的仪式、信仰。如果住所离印度教近,可能会採用一些印度教的方法。如果住得离基督教近,可能会採用基督的方法。如果住在伊斯兰教兴盛的地方,可能会加上穆斯林的仪式和方法。如果碰到其他有魅力的老师,可能会採用他们的方法。这其实表示内心的不安困惑。其结果是,全部都混杂在一起。


要体证佛陀的法,需要强化自己的心灵防御力,也就是,要成就戒学、定学与慧学。若能如此,我们将能从违犯烦恼、缠缚烦恼与随眠烦恼解脱。从这些烦恼解脱,法便已生起。当法生起时,佛与僧便存在。[89]因此,透过法的实践,内在生起了佛法僧三归依处。

 

三宝人如果内心未归依三宝,便缺少「信」(saddhā)的基础。没有佛陀的教导,没有佛教的教养,呈现一种真空状态。其他的传统或宗教,会快速进入这佛教真空的状态。如同空气会自动进入空无一物的空间,其他的信仰也会自动地进入,戒、定、慧、解脱微弱,远离法与律的人所创造出来的真空状态。那时候,人不再能分辨正确的事与错误的事。只会依循任何方便可得的传统。所以,若处在印度教的国家,人便会採用印度教的信仰和文化。例如,小孩生病时,妈妈可能去找当地印度教祭司,祭献一头山羊或母鸡。当人升职的时候,他可能会供奉祭品给某些印度教神明。如此,印度教的信仰与文化得以取代佛教,导致佛教灭亡。人因此与真正可靠的佛陀不再有连繫。祭拜许多不同的神祇,信奉许多不同的信仰,变成真正的大杂烩。其根本的原因是,《掉落经》(Papatita Sutta)所说的四法仍然微弱、不完整。[91]


佛教需要有的新种子,非常重要。这句话的意思是,僧团裡需要有人对佛、法、僧拥有真正的信仰,并且圆满戒、定、慧三学,从违犯、缠缚、随眠烦恼中解脱。因此,人应当精进禪修,至少成為预流者。成為预流者,佛教便有了新的种子。有了新的种子,就有佛、有法、有僧。对三宝的信心不会动摇。佛教不再呈现真空状态,其他的信仰、文化也无从渗入。如此,心灵的自我防御力便变得强而有力。

 

见圣諦


如果不实践法,将无法了知四圣諦:苦諦、集諦、灭諦与道諦。不了知四圣諦的人,很容易受其他宗教的倡导者所影响。如此的人尚未觉醒,缺乏警觉,粗心、随便、迷惑、无知、容易受骗。这种无知,起初是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归依处,什麼是真正的法。遇到洪水或其他危难时,[92]仍在睡觉的人定会被冲走,同样地,不知诸法的本质,被无明覆盖的人也必定会受苦。这是很可惜的事。為了拯救我们,免除这种命运,佛陀清楚地教导我们可以如何透过念处修行了知四圣諦。完全了悟四圣諦的人决不会受其他宗教的提倡者所影响,虽然这些提倡者会试著改变悟道者的信仰,但是他们的企图不会成功。据说,了悟四圣諦的人,能够在充满种种苦难、种种不公虚假,有著种种眾生的混乱世界中自在地生存。


大多数人会掉落在法和律之外。但是,只要提起精进,努力修习念处,戒、定、慧三学将会现前,如此便不会掉落在法和律之外。对此,佛陀说:「任何具备戒、定、慧、解脱四法的人,将不会掉落到我的教法之外。」观智从名色办别智开始逐渐生起;四念处便已包括戒、定、慧的保护,因此,修学四念处的人得到安全保障,不怕粗显、中等和微细三类烦恼的攻击。如果有安全,便得到了解脱(cimutti)。因為解脱,烦恼高温得到冷却,人便拥有寂静(santi)。这境界多麼好!

 

第十三章 佛陀关於戒的教导


对恶行的羞耻心与畏惧(惭、愧),是令我们避免不善的一大支柱。精进是另一个支柱。努力精进时,人的身、语、意行,将渐渐地远离过失,变得纯洁、清净,新的精进也将一再地生起。有了精进的支持,便会培养出许多清净的善法。精进的支撑力愈大,长养的善法便愈多。善法每一小时,每一分鐘,每一秒都在增加,相当惊人。精进变得愈来愈强,避免不善的勇气愈来愈强。培养善法的勇气也愈来愈强。避免不善,长养善法的勇气称為viriya(精进)。具此这种精进的人,称為viriya-vanta(精进具足者)。


佛陀告诫我们应避免恶行。只要有惭(hiri)、愧(ottappa)便能避免恶行(duccarita)。你们将会了解,避免恶行会带来许多利益。愈能远离恶行,精进便愈强。[94]精进愈强,就愈能远离不善,显扬愈多新的善法。聆听并依循佛陀教诲的人,称為ariya sāvaka(圣弟子),佛陀真正而圣洁的弟子。佛陀称呼完全纯洁、清净的人為ariya。所以,ariya指佛陀真正的弟子,圣者。

 

成就圣


佛典已揭露ariya sāvaka(圣弟子)一词所隐含的意义。所谓sāvaka(弟子、声闻)是恭敬聆听佛陀的训示与教导,将所听闻谨记在心,并依教奉行的人。首先,我们必须聆听,然后牢记在心裡,最后我们必须加以实践。只有如此,我们才是真正的sāvaka — 弟子。我们该怎样恭敬听闻呢?恭敬听闻有怎样的利益?佛典已告诉我们怎样恭敬听闻。佛典说,我们需要纯净与圣洁的听闻。意思是,在听闻的时候,个人的身、语、意必须清净、无过失。换句话说,了知应被了知的事物;驱除应被驱除的事物(不善);显露应被显露的事物(善),只有这些都完成时,才会有清净和圣洁可言。因此,[95]只有当人修行并证悟四圣諦时,才会有清净与圣洁;也只有这时候的听闻,才能称為恭敬听闻。所以说,只有在成為圣者(ariya)之后,才能真正成為佛陀的声闻弟子(sāvaka)。

 

驱除不善


须被驱除的事物是不善法,也就是和贪、瞋、痴相应的心理状态。这些劣质的心理状态会与一切不善的根源 — 贪瞋痴一块儿生起。应当被显露的事物是与不善相对的善法 — 清净而无过失。要完成这驱除的作用,必须依照教导,以正确的方式来修习。如此,便会达成驱除的作用,而恭敬、圣洁、清净的听闻状态便会出现。这时,便能加入sāvaka,声闻弟子的行列。


应当被驱逐的法是十种不善行(duccarita),亦即三种身不善行(kāya duccarita)、四种语不善行(vacī duccarita)与三种意不善行(mano duccarita)。三种身不善行是:杀生、偷盗、邪淫。四种语不善行是:妄语、两舌(毁谤)、恶口、綺语(无意义的閒聊)。三种意不善行是:贪婪、瞋心、邪见。[96]邪见包括,以為行善不会有利益,行恶不会有恶果的见解,还有认為死后一切结束的断见(ucchedadiṭṭhi)。这十种不善业道,是劣质、下等的行為,野蛮、粗鲁、可鄙、可憎也可怕。惭愧能激发出精进,以驱逐这十种不善业道。在驱逐不善,显露善法之时,勇气生起,这称為viriya(精进)。


佛陀教导我们:「要勇於驱除不善,勇於培养善法,驱逐应被驱除的,显露应被显露的,应表现出无畏、勇猛与强悍。换句话说,要作个精进具足者。」佛陀的圣弟子拥有精进,所以能够驱除有过失、缺陷的不善法,唤醒、长养清净无过失的善法。如果远离不善,身、语、意行便会得到净化,人也会变得清净。

 

培养眾善


净化自身,在巴利语中称為suddhanaṃ attanaṃ pariharati,意思是為自身的清净而努力。真正的弟子(sāvaka)具有驱除不善,培养眾善的勇气。若不是真正的弟子,便没有这样的勇气。為自身的清净而努力时,人变得纯洁、清净,远离过失。若无纯洁、清净,便是野蛮;纯洁、清净时,便有教养。若无教养,便是粗鲁。人如果有教养,便会优雅、温和。如果内在的火持续燃烧,人会变得可鄙、可憎且可怕。如果内在平静,人就会变得可爱。这就是suddhanaṃ attanaṃpariharati的意思:在自已内在培养佛陀的教法。


正语、正业、正命,与持戒有关。避免不当的言语,自然有正语。同样地,避免不当的行為举止,自然有正业;避免不当的谋生方式,自然有正命。所以,透过精进努力,个人的戒将得到圆满,能够驱除恶行,培养善行。如此,善心也会到来,人将变得清净。而且,培养愈多的清净,愈是能感到鼓舞。思惟自己身、语、意行的清净之时,心也会获得力量。一旦获得力量,正念(sati)将会生起,心也将得到寧静。如此,由於避免恶法,善法得以显露,内心变得清净且清澈,智慧也能稳定地生起。避除不善、长养善法的勇气也将增加。[98]如此,持戒(sīla)能增进许多善法。身、语清净、具足戒行的人,并未脱离sīla-sāsana(戒之教),或是说未脱离法和律,已从违犯烦恼解脱。这是多麼令人高兴的事!

 

远离危险


具足圣洁的戒,人便远离四种危险。首先,免除自责的危险(attānuvāda bhaya)。意思是,不会对自己不满,不会看轻自己。其次,避免被大眾、智者、有德之人谴责的危险,巴利语称為parānuvāda bhaya。第三,免除受法律制裁的危险(daṇḍa bhaya),这种危险让人顏面无光,与家人分离,并会带来其他的危险。最后是免除堕入恶趣的危险(duggati bhaya)。人死后可能再得人身,或者投生到天界。具戒者不可能堕入恶趣。如此,人能脱离四种危险;这便是解脱(vimutti)。勇敢精进地驱除身、语、意的恶行,显现身、语、意的正行。这些是不小的利益。如此便是在自己身内弘扬戒之教(sīla sāsana)。

 

第十四章 奋发精进


戒学圆满时,便奠定了成為一名真正的人类,一个正直的人的基石。然而,这只是基础而已。只是打好建物的地基是不够的。打好地基后,需要盖好建物,人才能入住。同样地,虽然比丘与在家眾依戒学分别圆满了出家戒与在家戒,还需要了解如何守护自心,如何培养真正人类的智慧。


首先,需要学习令心清净、专注的方法,否则人生的水準会很低。如果不学习培养、发展观智的方法,将不会有这方法可用,人的水準将很容易下降。再者,如果学了方法却不加以实践,心也不会变纯净、清澈,观智的发展也不会圆满。法的研习称為pariyatti。[100]知道让心清净、净化的方法,生命的水準便会提升。这是教之法(Pariyatti Dhamma),能够提升研习法的人们的生命水準。

 

需要奋发精进


如果学习了法,但却不实践,心将不会被净化。有人也许研习佛法,甚至拿到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但是生活仍然很随便、肤浅。遇到感官所缘,便沉溺其中,放任心不管:未以「定」来控制缠缚烦恼。这类人也许会持守戒律,但是却放任心沉溺於感官欲乐。遇见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时,便產生喜爱,沉溺於其中。无论僧俗,都是如此。大多数人在生活上未以正念控制自己的心。心如何可能变得纯净、清澈?不知道、不学习修习的方法,将无法获得纯净、清澈的心。如此,既进不了法的行者之列,也进不了定法的行者之列。若不是定法的行者,便尚未脱离缠缚烦恼的束缚。这时候,便远离了佛陀的「定之教」(samādhi sāsana)与「慧之教」(paññā sāsana)。已得人身且接触佛法,只有当人全力以赴,因而克服懒惰[101],使自己脱离三邪寻之时,人才不会失去随著三学而来的利益。若未体认这一点,禪修者可能会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与性命。长时间坐禪时,身体可能有僵硬与疼痛生起,让人担心会受伤、残障,甚至死亡。在修习带给生命保障的佛法之时,人应该要全力以赴,毫无保留。若顾虑身命,懒惰会变得非常厚重,在法上会过著悲惨的贫穷生活。对治的方法便是激起奋发精进以修心修慧。必须大胆勇敢地提起精进,不去顾虑自己的身体或性命。

 

懒惰与恶行


懒惰的行為是可鄙的,因為它是一切恶行的前兆。它也是应被责备的。被恶行所围绕是可鄙的。喜爱可鄙恶行的人会受到谴责甚至漫骂。这类人在巴利语称為kusita,意思是懒惰、怠惰。佛陀告诉他的弟子:「诸比丘!在家人倾向过著悲惨的生活,在法上极為贫穷。」在苦中来去,在苦中站、坐,在苦中躺卧,弯曲、伸直、提脚、推前、放脚,全在苦之中。无论做什麼,皆会遇到苦,因為自己与应受责的、不净的不善混处在一起。[102]这类的不善会玷污、将人弄脏,降低人的生命水準,因此是恶的、有罪的(pāpaka)。懒惰不仅会带来痛苦,也会减少、伤害个人的财富、成就。这当然不是指懒惰取走人们的钱财,而是指它减损人的戒、定、慧,这些断除轮迴所需要的素质。既已得人身,接触佛法,世间的戒定慧与出世间学 *1 才是个人真正的财富。如此,懒惰摧毁人真正的财富。

 

奋发精进的利益


所有為观智而精进的人,皆需要拥有āraddha viriya,意思是奋发、热忱、有决心的努力。要克服懒惰,需要的不仅是初始或初发的精进(发勤界),首先人必须强化自己的精进(见原书第六章,页39-44)。感到沉重的懒惰或thīna middha时,尤其是在密集禪修初期,禪修者将需要提起并强化精进,以克服疲惫、无力与懒惰。[103]当修行进步到诸行快速生灭的阶段 *2 。禪修者需要另一层次,名為āraddha viriya的精进。这种āraddha viriya,奋发精进在经典中被说為是持续上升、提升的精进,也称為paggahita viriya,稳定上升的精进。 *3


奋发精进的本质,好比是稳定地将重物从低处举起到高处,毫无停止且不让重物下降时,所需要的持续的力量。无论情况多困难、令人精疲力尽,精进力需要持续地上升。如果精进力持续上升,最终将成為圆满精进(paripuṇṇa viriya)。此圆满精进的同义词是,足以达成最终目标的「勇猛界」(parakkama dhātu)。当人克服懒惰、昏沉、疲倦、睡意与无聊等困难后,可能会发现自己处在平顺、微妙的状态,因此变得自满。在这时候,需要运用终极精进。这是持续保持修习,提升个人的观智直至到达目的地的精进。目的地应至小是预流道(sotāpatti magga)。若人具备稳定上升的精进(āraddha viriya),将过著快乐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是指什麼呢?生活得自在而纯净。如何自在呢?因无三种邪念(micchā vitakka邪寻)而自在。[104]若人无邪念,自动会逐渐拥有真正的财富,即戒学、定学、慧学。这些是佛陀说的,具备奋发精进者将拥有的利益。 *4

 

------------------------------------


*1 出世间的戒、出世间的定、出世间的慧,是出世间学,依道、果智而得成就。


*2 班迪达大师藉此指了知目标剎那生灭的智慧,这是一种观智。观智进展的说明,见班迪达大师的《就在今生》,该书有个附录谈论这个主题。


*3 raddhaviriyoti paggahitaviriyio (Udāna).


------------------------------------

 

善寻与不善寻


这裡需要解释一下「寻」(vitakka)。「寻」通常翻译作意图、引导或散漫的思惟。这并非是错误的,但是,并不完整。寻有两类:


善的或正的寻;不善的或错误的寻。「不善寻」包含欲寻(kāmavitakka)、瞋寻(byāpāda vitakka)与害寻(vihiṃsa vitakka)。「善寻」则包括出离寻(nekkhamma vitakka)、无瞋寻(abyāpādavitakka)与无害寻(avihiṃsa vitakka)。 *5 这些正好配成三对。欲寻是与可爱、可喜的感官目标,如景象、声音、气味、口味与触觉等相关的念头、意图或引导。「欲寻」包括想要见到快乐的所缘,听到可爱的声音、嚐到美味的滋味等等,也指与寻求食物、衣服有关的念头。这类念头的生起会与贪相应。欲寻的相反物是「出离寻」,如布施、持戒、出家、练习禪修的念头。这类的念头没有贪、爱。

 

------------------------------------


*4 《增支部》第一册,页24。


*5 这三种寻,构成了圣八支道的第二道支:正思惟。


------------------------------------


「瞋寻」在遇到不可爱的所缘时生起,如接触到噁心的味道、不谐调的声音等等。瞋寻也包括对他人的不喜欢、恼怒、生气。瞋寻的相反物是「无瞋寻」,相当於「慈」(mettā),希望其他眾生幸福快乐的念头。「害寻」是想要折磨、伤害或压迫其他眾生的念头,本质上是「瞋」(dosa)。害寻的相反物是「无害寻」,忍耐、宽恕、自我牺牲、希望或帮助他人远离痛苦的念头,本质上是「悲」(karuṇā)。

 

驱逐邪寻


在念处修行中,禪修者在目标,如上下移动,生起时,立刻将观照心瞄準目标,如此观照心与目标便能同步一致。在此,「寻」与「瞄準」或「聚焦」有关,不是刻意的思考。这个「寻」是禪那的原素,因此称為「寻禪支」(vitakka jhānaṇga)。当心与目标同步一致时,[106]便不会有欲寻、瞋寻,也没有想要伤害他人的害寻。如此,寻禪支减弱或压制了三种邪寻。


然而,这类的寻也只能稍微地去除不善。奋发精进(āraddhaviriya)的力量更加强大。


在禪修练习中,寻是準确瞄準目标。奋发精进则勇敢地将观照心推向目标,让观照心降落在目标上,黏住目标。由於如此的精进,念(sati)便生起,由於念生起,定(samādhi)也会生起,不需要刻意创造「念」或「定」。如果将心正对目标并运用精进,念与定将自动生起。如此,心黏住观察的目标,精进因此驱散三种邪寻,不让它们有机会生起。取而代之的是,与三邪欲相反的三善寻:出离寻、无瞋寻、无害寻。如此,奋发精进驱逐带头的不善法,并為其他的善法开出了一条路。

 

第十五章 佛陀关於定的教导


[107]从《掉落经》(Papatita Sutta)可以明确地知道:ariyasamādhi(圣定)并不仅仅指「定」,而应该理解作「精进、念、定」一块儿生起。例如,在禪坐时,依循如此的指导:「在腹部上升移动出现时,瞄準并将心送往目标,持续地观照该目标。」当腹部上下移动显现时,运用心的精进力将观照心送往目标。这时候,便运用了精进,没有活力的畏缩或撤离,也没有精力的耗尽、倦意或随便的观照。心是警醒、活跃且敏锐的。精进现前,每一秒都在将观照心推向目标。然后,有如此的教导:「持续地瞄準,观照再观照。」这是指心能聚焦,以便正中观察的目标。其中,一直包括精进的运用。因此,人可以持续地观照目标,因為「念」(sati)已经现前。[108]

 

建立圣定


念的特相是心沉入到观察的目标。扔一个软木到水裡,它会浮在水面上;但是扔一块石头到水裡,它会立刻沉入水底。当腹部上升移动出现时,心沉入并穿透该目标;这是念。当「念」淳熟时,心便不再乱跑,生起所谓不散乱的定(avikkhepa samādhi)。那时,心黏住并穿透所观察的目标,即不乱跑也不散乱,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已经生起。


我们来看一下,精进、念与定生起的时候会发生什麼事。精进驱散以懒惰或怠惰(kosajja)為首的烦恼。没有一个烦恼有机会生起。如此,精进彰显或显露了善法。在眾善法中,包括有念与定。念保护心抵御烦恼的攻击。定具有将心统合於目标上的作用。同时,心也获得力量。思惟一下。当心穿透目标的时候,心中一个缠缚烦恼也没有。心是清净、圣洁的。这是ariya。在此ariya一词并非指恒常的圣洁,而是指心暂时清净的状态。心被净化时,心变得优雅,崇高而圣洁。[109]由於精进、念与定,心变清净、优雅而圣洁的时候,人便不再掉落在佛陀的法与律之外。因此,佛陀的「定之教」(samādhisāsana)便得以确立。

 

驱逐五盖


就 驱 逐 不 善 并 彰 显 善 法 而 言 , 精 进 极 為 重 要 , 也 与 寻(vitakka)、伺(vicāra)有关连。「寻」将心聚焦在观照的目标,以便心能够正中目标。在寻的帮助下,心能够瞄準并正对著标靶。将心瞄準或推向目标后,心密集地摩擦目标,这称為「伺」或anumajjana,意思是摸触或摩擦目标。当心对準目标,并透过精进被推向目标,密集地摩擦目标时,五禪支中的两个禪支便出现了,也就是「寻」与「伺」,它们能让心远离障盖。


当寻与伺变强时,不会有想看、听、嗅、嚐或碰触可爱目标的念头。换句话说,没有了「欲贪」盖(kāma cchanda)。这时,也没有瞋、厌恶、怒气。当心直接瞄準目标时,心是开放的,清新而活跃。令心退缩、迟钝的昏沉懒惰盖(thīna middha),[110]也因此被克服。这多麼的好!当心掉落在目标上,黏住目标而不涣散时,心也远离了掉举盖(uddhacca)。也因此,心中不会对所做的错误与遗漏的善法感到后悔。心也会远离疑盖(vicikicchā),事实上,远离了所有五盖。瞄準与摩擦目标一分鐘,心便远离五盖六十秒。当心如此远离五盖一段时间后,心隔绝於五盖之外,便有「心的无执著」(cittaviveka)。因為隔绝於五盖之外,禪修者也许会经验到鸡皮疙瘩、寒颤或颤动的小喜乐。

 

甜美的法味


佛典说正念观照生起的目标,能让人从五盖解脱、净化。当观照一个接连一个时,正念变得有力。同样地,当前一个定接著后一个定时,定力变得非常好。当念与定变强时,微弱的喜乐(dubbala pīti)会生起,包括小喜(khuddaka pīti)、剎那喜(khaṇika pīti)与继起喜(okkantika pīti)。这些喜具有令人欢喜、喜悦的性质。[111]身心感到舒适、自在,快乐便接著而来。喜、悦、乐现前时,甜美的法味也便到来。禪修者必须观照生起的喜、悦与快乐,否则将执著这些快乐,修习的进展将被打断。如果持续以精进观照,念会变得更持续、连贯、稳固,定也会变得愈来愈强。


持续观照时,喜悦可能变得更强。这称為喜乐(pīti sukha)或「强喜」(balava pīti)。人会觉得自己离开了坐垫、悬在空中或坐在沙发上。坐禪的感觉极佳乃至让人不想起身。这种经验是「踊跃喜」(ubbega pīti)与「遍满喜」(pharaṇa pīti)的显现。禪修者感到极大的自在。这是因定而生起的喜、悦与快乐,称為samādhi-japīti sukha。经验这种强烈喜乐的禪修者,远离身与心的阻碍,没有散乱、忧虑或困惑。身心皆轻快,身体感到舒适,心也稳定、安详,定力也非常强。如果能拥有如此的定,怎麼可能会掉落在佛陀的教法之外呢?如此,人便确立了第二种教,定之教(samādhi sāsana)

 

心的栽培


当禪修者以非凡的经歷体验到法味时,他或她便能了解他/她自己。禪修者了解到,当念不在时,烦恼便出现;由於烦恼炽热,心被灼烧,变得焦黑、染污。相对地,若有念在场,能观照任何生起的目标,烦恼便没有机会入侵,心因此变得清凉、清澈、安详且寧静。因此,禪修者会重视、珍惜自己这个修习方法。这种佳境是因為持续观照而產生的。体验到这一点,禪修者会对烦恼进入心识感到厌恶、噁心与羞耻。再者,禪修者会担心自己的良好状态,会因观照的疏漏,招致烦恼入侵而遭到破坏。那时,很自然地,禪修者会加强自己的精进;精进愈强,心会更清澈、念与定将会变得更有力量。[113]


当五根已发展至这个阶段时,心获得法的滋养(dhammoja)。因此,崭新的物质会在心中成形,如同新的色法因食物而在身体中滋长一样。这是因喜而生的物质(pītija rūpa)。当这种物质出现时,心便有所改变,身体也因此而改变,生命也改变了。这些改变可以是十分巨大,尤其是当人昇进到更高层次的观智的时候。禪修者愈是受到鼓舞,对法的渴求便愈强烈,心也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长成。如此,奋发精进移除不善法,彰显、培养善法。法的滋养(dhammoja)随著善法而到来。

 

第十六章 佛陀关於慧的教导


三层次的烦恼:粗显、中等与微细,可比喻作疟疾的三个阶段。典型的病发状始於寒颤,接著是高烧,精神错乱,这可能持续数小时或几天。最后,病人开始流汗,体温下降,可能自我感觉不差,但觉有一点虚弱。毛巾包住冰块放在胸口与前额让高烧降温,有助於治疗发作阶段的疟疾。但是,若未服药,每两、三天仍会有高烧发伤,因為寄生虫尚未被消灭。只要条件适合的时候,这些潜在的寄生虫仍会继续肆虐。同样地,蛰伏在心中的随眠烦恼,能够让人跌出法与律。单靠戒与定仍无法灭除随眠烦恼,唯有智慧才能办得到。只有在观智生起时,观智才能暂时地驱散烦恼。只有在那时,观智才会逐渐生起、成熟,达至圆满[116],而被观照的所缘与能观照的心,终将消失、止息。

 

苦的根源


无明可以说是世间一切苦的根源。人类受两种无明之苦。第一种无明是不如实了知,或者未清楚地看见事实(apaṭipatti avijjā);第二种无明是错误的了知,或者错觉(micchā paṭipatti avijjā)。如果我们不观照生起的目标 — 例如不在见、听、腹部上升下降、坐、触、弯曲、伸直发生时,加以观照,便会有纯粹的无知与错误的认知出现。这表示,我们未见到目标的特质是无常、苦、无我,反而将它们视為恒常、快乐的。再者,我们构筑一个错误的自我图像,以為自己是见者、听者等等。


感官欲乐,从一般凡夫(puthujjana)的眼光来看无疑是好事。因為凡夫看不见欲乐的缺陷,事实上,欲乐是好得很危险,甚至致命。这是因為,将欲乐视作好事,自然便想要去见、听、嗅、嚐、触,甚至会希求更多同类的所缘。这是渴爱(taṇhā)。获得所欲的事物后,渴爱增加,引生执取(upādāna)。然后,认為:「我在看、听、我在经验」等等,以為有我、人的见解便滋长。视感官目标是好事,也会视再生為好事,因而希望再生。[117]

 

三轮转


无明、渴爱与执取这三个烦恼,可说是一组。无明导致渴爱,渴爱导致执取,执取又巩固无明。如此,烦恼轮(kilesa vaṭṭa)便转动了。这些烦恼很自然会引发业行,可能是善或不善。如果心是善,会引发身、口、意善行。如果心是不善,则有身、口、意的不善行。善行与不善行的循环称為业轮(kamma vaṭṭa)。


这还不是结局。任何造作的业行,无论是善或不善,将在身心上留有潜在影响,这在后来於因缘具足时将引生个别的结果。善行会留下製造善果的潜能。杀生、偷盗与其他不善行会留下製造不善行的潜能。无论何种情形,其结果都有两种:基本的和后续的。基本的结果是新的一世(paṭisandhi)。后续的结果是生起纯粹的名色过程:见、听、嗅、嚐、触、想。因此,当烦恼轮已生起,业轮一定会生起。若业轮生起,则果报轮(vipāka vaṭṭa)也将会生起。假如果报轮已生起,且已得新的生命,[118]那麼那时会產生「我见」(atta diṭṭhi)。烦恼轮伴随著我见又再度生起。基於烦恼轮,业论也再次生起,这又引发新的果报轮。如此,三轮持续转动,如同运转中的电扇。

 

断除烦恼轮


这是,人如何断除烦恼轮呢?让我们思考一下结有果实的树木。树木整体充满液体与树液。由於树液,树能发芽、开花、结果、结种子。当种子发芽时,便培养出新生的树木。共有三个阶段要经过。这个循环要持续,需要泥土、水、空气、阳光等助缘。要结束这循环,只要需要移除一呎的树皮,弄乾树液即可。如此,树木将不再从土壤吸收养分与水分,因此将乾枯而死,不再开花结果,也不会有新生的树木。在观智的帮助下,禪修者不让无明、渴爱与执取的树液从见、听、嗅、嚐、触的过程中得到机会生起,反而将这些树液抽乾。在内观修行裡避免爱、取生起的努力,称為payoga。[119]

 

了知实相


持续地在目标生起的地方,捕捉、观照目标,将能够了知目标的实相。这起於对名、色的辨别。例如,当人想要从立姿改变為坐姿时,首先会有想要坐下的念头。这念头,如所能观照的情形一般,一再地生起。当低下身体时,禪修者发现:想要坐下的念头逐渐生起,坐下的身体动作也逐渐生起。心念(名)是因,坐下的动作(色)是果。禪修者也会见到想要坐下的心念生起又灭去。坐下时一连串的移动也是如此,生起又灭去。如此,禪修者了知到身心过程的无常性质。


当禪修者持续这样观照目标,并且逐渐了知它们的本质,这时候,与目标有关的烦恼(ārammaṇānusaya kilesa所缘随眠)便止息了。回顾名色因果时,禪修者了解到自身是无常的。这称為切断传承或种子。当人反思对无明的了知,他了悟到只有无常存在:对自己而言是真实的事物,对他人而言也是如此;现在是真实的事物,在过去也必曾是真实的,在未来也将仍然如此。这也是切断传承。也会生起这是苦的智慧。[120]再者,禪修者了解到任何目标之中皆没有「我」(atta),只是无尽的因果循环在运作而已。


认知名与色、因与果、无常、苦、与无我,这便是观智或观慧(vipassanā paññā)。由於观慧,人免除了错误认知的无明。因為不知道真实,所以会有想像。既已了知真实,自动便免除错误的认知(avijjā)。无明消逝,然后不再有渴爱(taṇhā)。当渴爱不再时,便没有执取(upādāna)。如此,当智慧之光复人时,无明的黑暗便被驱散。禪修者远离渴爱与执取。烦恼轮与业轮皆被摧毁:甚至引生轮迴的善业(vaṭṭagāmi kusala)也不再生起。当不善行远离时,便不再有不好的业果。若无造作业行,新的一世也自动被断除。

 

灭除烦恼


当正念运用在一直生起的目标时,那在因缘具足时生起的随眠烦恼便如此被驱散、断除。然而,这只是暂时地断除而已。只有在观智成熟、圆满时,所观的目标与能观的心才会止息。这便是从「持续的生起」(pavaṭṭa)进入到「不生」(apavaṭṭa),也就是,「寂止」。初次的这类体验是在「预流道」(sotāpatti magga)。[121]体证预流道时,便彻底永断某些的随眠烦恼,包括我身见(sakkāya diṭṭhi)、疑(vicikicchā)与戒禁取见(sīlabbata parāmāsa)。这些意不正行将不再会生起。如果进一步修习成為一来者、不还者或阿罗汉圣者,观智与圣道果将渐次圆满。这时候,禪修者将不再受任何随眠烦恼所束缚,彻底地这些烦恼解脱。

 

获得保证


当然,到达阿罗汉果是最理想的。但是,即使成為预流者,因而远离恶趣相关的烦恼,这也不仅是小成就。努力透过念处修行证得预流果时,将具备某程度的戒、定慧与解脱。如此努力体证佛陀教法的凡夫,可称為「贤善凡夫」(kalyāṇa puthujjana)。相对的,未具备三学中任何一学的凡夫便生活在烦恼的束缚之中,称為「愚暗凡夫」(andha puthujjana)。


藉由初始的精进(ārambha dhātu),你开始禪修练习。透过强化的精进(nikkama dhātu),你克服如怠惰、昏沉等障盖。依靠终极的精进(parakkama dhātu),你益加努力禪修,因此,你的观智一阶又一阶地升进,直到证得道智与果智。如此,你成為真正的yogī,也就是,具足三种精进者。请在可得的时间内,努力用功至少成為预流者,如此,暨得人身又值遇佛法才有真正的价值,你也才能成為佛陀真正的圣弟子。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班迪达尊者文集 下一篇一生的旅程:班迪达西亚多/传记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