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县法华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玄真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碧霞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西建安福田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六度庵 05-10
·忻州市五台县天宁庵 05-10
·忻州市五台县慈云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白云洞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大福源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寺 05-10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县法华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玄真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碧霞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西建安福田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六度庵 05-10
·忻州市五台县天宁庵 05-10
·忻州市五台县慈云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白云洞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大福源寺 05-10
·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寺 05-10

禅门思想

王维——吟诗的禅者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生于公元701年。其高祖王儒贤至王维这一代,均为朝廷命官。其父官终汾州司马,其母崔氏,亦为博陵以礼法相尚的大家。王维全家都崇信佛教,素食戒杀。他的母亲崔氏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王维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佛修行,并依止一代高僧大照普寂..
更新:2013-04-11   / 点击:194    【查阅全文】
从小我到无我
一、禅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并不离开禅;禅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从禅而获得;禅不是哲学,哲学却无法超越禅的领域;禅不是科学,科学重实际、重经验的精神,亦正是禅的要求。所以请你不要以好奇的心理来探索禅的内容,因为禅并不是一桩新事物,自从有了空间与时..
更新:2013-04-11   / 点击:186    【查阅全文】
禅与现代西方思潮
本世纪对西方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潮,无疑是存在主义的流行与分析哲学的兴起。恰恰与此同时,禅宗思想也逐渐地传入西方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东西文化的交流很自然地引起了这样一种倾向,即以某一方思想来解释与比附另一种思想,尤其是把禅宗解释为一种西方思想。恰如佛学初入中土时的“格义”风气一..
更新:2013-04-11   / 点击:184    【查阅全文】
禅的功能——让我们体验自我的生命
从禅的立场来解释,生命是时间加上空间的活动,在时间的过程之中移动,在空间的范围之内变化,时间加空间,觉得有个“我”的存在,这就是生命。因此,生命似乎是一桩不可捉摸的事,其实不然。生命是一个事实,它是可贵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生命来做想做的事。 有些人的生命是非常好的工具,能在..
更新:2013-04-11   / 点击:208    【查阅全文】
禅与玄学浅论
达摩东来,禅法播于中土;自六祖曹溪开法,禅法遂大兴于中土。然考究禅之境界,与玄学精神实有相类之处。禅与玄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都是人生的高妙、超尘、脱俗的境界,而这种追求,都是建立在对人生的深刻体认的基础之上的。在禅家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正如《金刚经》最后一颂:“一切有为..
更新:2013-04-11   / 点击:206    【查阅全文】
“ 热闹 ” 禅
什么是禅,过去一无所知。既觉得高深,又觉得神秘,高不可攀。初学佛时,自知愚蒙,浅薄,只念阿弥陀佛,习修净土宗。日子久了,道听途说,仍觉得禅很高深,很神秘,虽然有心“寻牛”,但不知从何寻起,惟觉自身困扰在大大小小无尽的烦恼中,身居大城市,没有一刻安宁。 以前所听说的禅,有人叫..
更新:2013-04-11   / 点击:185    【查阅全文】
我对安祥禅的认识
何谓安祥禅?顾名思义,安祥是心安理得,吉祥如意。禅,即是我们生命的本身。按《佛学大辞典》云:安祥,安稳微妙之貌。禅:译曰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等;新译曰静虑。安祥是禅的生命,而禅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如星云大师所说:我们于日常生活中缺少禅,就好比我们的菜里缺少..
更新:2013-04-11   / 点击:189    【查阅全文】
“安祥”的价值
禅是什么?这是难以用语言、文字能够讲清楚的问题。对之,人们只能从心的蕴涵中,去施设思惟静虑时的种种境象;或者是,从追求启发潜意识的内证工夫上,去剖析精神与物质的本来面目,依此玩味禅的真谛。所有这些,包括理论方式和实践方式,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如何圆满地去表达禅的本意,这是人间..
更新:2013-04-11   / 点击:179    【查阅全文】
觉悟要在身心功夫上点滴做起
《觉悟入门》选摘 所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我们大家正因为知道了以后,对所知道的东西非常注意,对知道的这个本身却忘记掉了,所以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走丟了,把自己给丢了,真正安详自在找不到了;因为在保持知的状态下,对于善恶苦乐你会有直接的反应能力,如果你保持了这种觉知,不随自己的..
更新:2013-04-11   / 点击:192    【查阅全文】
平常心的般若禅观
平常心是道:心行清净,事事无碍,应世利人,这是修行者的根本目的。古德从圆满究竟佛法的果位证量上,开示平常心者甚多。如禅宗南泉指示赵州为“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马祖道一禅法的突出特点和根本旨趣,它排除了善恶、染净等二元对立的区别性,主张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体现心性、张扬真理。..
更新:2013-04-11   / 点击:186    【查阅全文】
谈悟道机要
心经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讲当行者看到真理,一切心结便打开了;心中无结,自然无碍,是为解脱。所以学佛人都一直努力想见到“实相”,但什么才是实相?他是可以被见到的吗?这观念关系着我们能否正确修行,若一直想见到实相,却错用心,则即使机遇擦肩而过,也混然不知实相就在眼..
更新:2013-04-11   / 点击:183    【查阅全文】
论禅易,坐禅难
日前,受谭盾之邀,到河南嵩山观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并参加由易中天先生主持的主创人员与媒体见面会。 易老师何等口才,开宗明义,禅不可说,但可以表现,可以传达,可以感受。无论是拈花一笑的玄妙,还是“吃饭去;洗碗去”的通俗,都能让人开悟。而谭盾、黄豆豆等人就是要把这只可意会..
更新:2013-04-11   / 点击:201    【查阅全文】
坐禅即财富
近世以来,由于科学的长足进步,为人类解决了不少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难题。但是,等待著我们去解决的难题,也随著人类物质文明的进展而越来越多。实际上,直到地球毁灭的那天为止,自然环境加诸于人类的难题是不可能全部克服的,直到我们的肉体死亡的那一瞬间为止,..
更新:2013-04-11   / 点击:211    【查阅全文】
禅机新说
禅师在室,据中而坐,来客从门而人,见破屋旧檐,不堪风雨,便问道: 「近日秋雨连绵,不知有漏无漏?」 禅师云:「天上地下一片,连你也浸在其中!」 「自离杭城,未测西湖水是浅是深?」 禅师举指道:「是浅是深?」客无语。 温州禅客刚好到来,一把抓住禅师的手说:「我打你痛不痛?」..
更新:2013-04-11   / 点击:235    【查阅全文】
星云说禅
禅,是每一个人自然天成的本来面目,是亘古今而不变的自家宝藏。禅,是每一个人的心,人人具足。 禅,可以把我们的妄想烦恼止于无形。 禅,是我们的心,所谓“禅心”!心中有了禅,就如暗室里有了明灯。 禅,带给我们开悟、明理;把无明烦恼去了,感到人生何其美丽。因此禅门的开悟,..
更新:2013-04-11   / 点击:252    【查阅全文】
秋浴
人需要有灵魂的“憩息日”:一切都不去做,“出一次家”,脱离一次“工作”的载体,远离城市,远离喧嚣,远离家庭,找一块相对干净的地方,对往日的岁月、行为、判断,做一个小结,做一次反省,对灵魂进行一次彻底的沐裕将头脑里那些塞得透不过气来的人间琐事掏得空空荡荡,如同空房一样,于简..
更新:2013-04-11   / 点击:225    【查阅全文】
凡夫与师父
一位凡夫向一位师父请教道:“师父,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师父回答道:“做事,认真做事,努力做事,坚持做事,就会创造奇迹。” 凡夫问道:“这是为什么?”师父回答道:“你现在为我烧火煮饭,等饭煮熟了,我就告诉你为什么。” 于是凡夫就为师父做饭,不久饭就煮熟了。 师父问道:..
更新:2013-04-10   / 点击:334    【查阅全文】
在繁杂万端的生活中修行 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以为学佛是出世间法,生活是世间法;学佛是个人的修持,家庭是全家的生活,这些全是两回事。事实上,学佛与家庭、与生活,原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事。因此,我们来谈谈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年余前我在《菩提树》杂志上看到过一..
更新:2013-04-10   / 点击:230    【查阅全文】
入世修行的根本目的乃是为了出世
妙泽 导语:我们人人都有着一样的佛性和潜能,人之间只有暂时障碍上的大小区别,但只要我们一念回转,从当下努力进取,我们一定可以成功。生命有无明,但不生不灭,生灭的只是形态、形式,万法不增不减,相应之处就是菩提。正因为每一个人的凡夫心不同,佛才要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善巧方便地实..
更新:2013-04-10   / 点击:297    【查阅全文】
佛教不是谈玄说妙 佛法在入世中修持
导语:世人往往一谈到宗教时,就认为所有宗教都是消极避世求个人解脱的,尤其谈到佛教时用的一些词汇,如:“遁入空门”、“四大皆空”、“看破红尘”等等。宗教需要入世,而佛教更需要入世。佛教不但能导人向善,给人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以及挫折,更是出世间法。 若人们对宗教有一定的了解..
更新:2013-04-10   / 点击:209    【查阅全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