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六祖坛经.白话注解 (九)
2011-06-09 17:10:24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 】 浏览:8364次 评论:0

机缘品第七


师自黄梅得法1,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2。』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3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1. 得法—得禅宗的法脉。


2.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懂得诸佛经义妙理是看经书的关键,不能执着文字;如果不懂精义妙理,光是看文字,还是看不懂经书。


3. 耆德—年纪大而有德性的人。


有魏武侯玄孙1,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2,师住九月馀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3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4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5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6。


1. 魏武侯玄孙—此指曹操远房的孙子,非嫡系子孙。


2. 俄成宝坊—顷刻间(不多时)就成为有大师住持的宝贵佛寺(宝坊)。


3. 盾—隐藏、隐盾。


4. 挨入—以神通力强行进入石中。


5. 趺坐—称吉祥坐或降魔坐。


6. 师忆五祖…于二邑焉—惠能大师记起五祖弘忍大师曾嘱咐他要隐藏于怀、会的地方,因此就行隐藏于怀集、四会两县。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1。』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2;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3。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4。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脩是正5。』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6,


我知定慧因,双脩离诸物7。』


1. 即心即佛愿垂指谕—什麽是「即心即佛」?但愿能垂怜指示晓喻。(附注:当下悟到真心即是佛。但此佛是理佛非修成的事佛。)


2.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心一直往内观,观到无法再往内观的地方称为「无所还地」,此时保持这种心念不变,安住空性,就是「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理佛)」。


3. 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起用时成就一切相是心,平静时离一切相是佛。(附注:佛是体、心是用,例如以水来说,平静时是水、是体;起风时是波浪、是用。但体是用、用是体,两者是「一体两面」。)


4. 即心名慧…意中清净—起心观照为「即心名慧」,止息不起心观照为「即佛乃定」;要定慧等持,则达到第六识不垢不净的真清净(开悟之义)。


5. 悟此法门…双脩是正—由汝过去生定慧等持的习性(根器)去修行,就能悟到此种法门,因而证悟「用」的体性本是不生不灭;所以「定慧等持」双修是修行的正法。


6.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自心本来就是佛,人若不开悟,等于自己屈辱了自己的佛性(不知宝珠藏在己身而耽误)。


7. 我知定慧因双脩离诸物—由于大师的开示,我现在知道定慧等持是成佛的因;定慧等持双修,是要离一切相才能开悟。


附注:心很複杂,有很多种,例如识、意、思、念都是心的别名,此是凡夫的意识心。另外还有如来藏、佛性,是为真心。本有四智则是佛心。


僧法达,洪洲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1?』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2。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3。』


1. 礼不投地…习何事耶—你顶礼,但头不着地,不如不顶礼。你心中必定有障碍,你心里到底积聚什麽事情?


2. 汝若念至…都不知过—你如果念法华经念到一万遍,能够了解法华经的义理,而不会憍慢自大(不以为胜),如此则能与我同行。你现在自负念过法华经三千遍就来憍慢别人,甚且都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在哪里!


3. 礼本折慢…功福无比—礼貌本来就是要折服「因傲慢而高举的幢幡」,你对人顶礼,为什麽头不着地(可见心里还是不服)?如果有我相的存在,就会产生自我憍慢(我慢)的罪业,如果除去我慢的罪业,则福报之大无与伦比。


师又曰:『汝名什麽?』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


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1;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2。』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3?』


1.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你只是空口诵经但其实心未诵经(不了解经义);如果只是寻声读诵,将经义明白在心而已,即称自己为菩萨,如此还是不行。(应明心现性方能称为菩萨。)


2.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但是你应该相信佛性(空性)是言语道断的(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的),而你却是把法华经从口发声念诵出而已。


3. 法达法即…以何为宗—法达的意思,即对法义要非常通达。但现在你的心对法华经的经义不通达;法华经的经义本来就通达无碍,是你的心自己有疑问。你念此法华经,是以什麽为重点(宗旨)?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1?』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2,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3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4。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5。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6。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7。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8?


1. 岂知宗趣—那里知道重点之趋向所在?


2. 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此妙法莲华经原来是告诉我们,本师佛来到此世间的因缘为其宗旨。


3. 无越—没有超过。


4. 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所谓佛出现世间的「一大事因缘」,就是要让众生知道什麽是佛的知见(佛心、佛行)?


5. 世人外迷…开佛知见—世人外迷着于诸法万相(不明诸法真相),内迷着于空无(顽空、偏空、木头空);若能当下离开各种境界,即见相离相(于独处时触即离或与人相处时观如幻);于空无离空无,即是内心、外境都不着迷。若悟得此种方法,一念起心即开悟,是为开发佛的知见(于相离相,于空离空)。


6. 佛犹觉也…入觉知见—佛就是觉悟的意思(开悟见性、理佛的层次);分为四种:解说觉知见、示现觉知见、证悟觉知见、安住觉知见。(附注:四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即恢复佛性的一乘、佛性法门。)


7. 若闻开示…而得出现—若闻说开示佛知见,便能悟入佛知见,即觉知佛知见,众生本来的真性(佛性)很快地就可以显现。


8. 汝慎勿错…何用更开—你要非常谨慎,不要错解经意,把法华经的开示悟入(恢复佛性)当成外道的开示悟入(以为有实体让你开示悟入);外道自认为这是佛的知见,我们永远没有福分可以成佛。若作此种解释,不承认众生皆有佛性,那就是谤经毁佛。外道的知见认为:众生既然皆有佛性,已具有佛的知见,那又何必再开佛的知见?


附注:修成佛是要自觉、觉他、觉性圆满。自觉:开悟见性、入空性(理佛的层次)。觉他:行菩萨道觉悟众生,由初地修行到十地,经诸佛灌顶进入等觉位,成为佛的小弟弟。觉性圆满:自觉、觉他做到圆满无缺才进入事佛、应身佛的果位。


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1。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2,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4。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3。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犛牛爱尾5?』


1. 汝今当信…更无别佛—你现在应该相信所谓「佛的知见」,只在你的自心之中,并不是在其他的佛之中。


2. 外缘内扰甘受驱驰—外着诸相、内着空无,甘愿受种种尘劳驱使、奔驰而劳累。


3. 劝令寝息…开佛知见—劝令众生不要劳碌,应该停息下来,因为自己本身具有的佛性与佛没有不同,不必向外追逐,所以说这就是开佛知见。


4. 世人心邪…众生知见—世间人心存邪念,愚痴、迷惑造诸罪业、过错;嘴里说得很好听,但心念很邪恶,诸如贪求、瞋恚、嫉恨、妒害,谄曲、巧佞、贡高、我慢、冷语侵人、阴柔害物,自己开发众生的知见。


5. 开佛知见…犛牛爱尾—开佛知见,即是出世间、了脱生死;开众生知见,即是沉沦世间、轮迴生死。你如果只是刻苦勤劳,执着于念诵经文,以它当为每日必修的功课,那就如犛牛爱尾,与贪爱自蔽、盲目无所见没有什麽不同!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1?』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2。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3,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4;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5,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6。


1. 若然者但…劳诵经耶—如果照你那样说法,是否只要了解经义就可以了,不劳麻烦诵持经文吗?


2. 经有何过…是被经转—经文有什麽过错,岂会障碍你念诵?只是要被经所迷或能悟解经义全在你个人而已,经文对个人会有损害或有益处也全看自己所为。口诵经文且将经义明白在心,即是能转经;口诵经文但心不明经义,即是被经所转。


3.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心有迷惑,只是执着文字,就会形成文字障,反而会被法华经所困惑;心有开悟就能了解法华经的经义。


4.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诵经诵了很久而不能明白经义的宗旨,那等于违背法华经的经义。


5.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无念之念(无作之作)才是正心念经,有作意的念经反而成为邪心念经,为经所转。


6.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世间有、无的念头都要抛弃不计较,心才是真清净,才能长久安住空性之中(长御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1』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2?愿和尚再垂开示。』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3。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馀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4?


1. 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实在从未了解法华经的经义,从未经过修行转成实相,只是执着在经文的文字上,反而形成文字障,被法华经所转。


2. 诸大声闻…如何区别—「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竭尽思量共同猜测度量,都不能测度(以意识心运作)佛的智慧为何。」你今天说只要令凡夫证悟自心,便称为佛的知见,我自认并非上等根器之人,不免会有所疑虑。又法华经上说三车的比喻,羊车(声闻)、鹿车(缘觉)、牛车(菩萨)、与白牛之车(唯一佛乘),请问如何区别?


3. 经意分明…转加悬远—经义已经讲得很清楚明白,是你自己迷惑、违背经义所说。所有三乘的修行人,不能测度佛的智慧者,其过错在于用意识心运作推测也;因此儘管他们用尽心思共同推测,反而离佛(佛性、空性)更远!


4. 佛本为凡…汝何不省—本师佛说法,本来就是为凡夫而说,不是为已经开悟成佛者而说;此唯一佛乘的道理若不肯相信的人,可以从本师佛那里退席。你不知道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不知自己所修的也是唯一佛乘(坐却白牛车),却执着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为究竟(更于门外觅三车)。况且经文已经向你说得非常明白,只有唯一佛乘,没有其他的各乘。什麽二乘、三乘乃至无数量的方便法、种种因缘、各种譬喻言词等等,其实都是为因应众生根器不同而做的暂时方便法,皆为圆满唯一佛乘的缘故。你到现在为何还不能觉醒?


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1。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2。』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3;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4。


师曰:『汝今后才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1. 三车是假…实亦无名—以前(为昔时故)本师佛在教导小乘修行者的缘故,三乘只是一种权宜(权教)方便而已;后来(为今时故)所说的唯一佛乘(众生皆有佛性)才是实法(实教)。只教导你去掉假法(权宜三乘方便法)回归实法(唯一佛乘),回归实法之后,其实实法也是世间一种「假名为实法」而已,应该要捨弃。(附注:其实所有佛经只是一种指月而已,最后都要捨弃,真正的实法无法用言语文字来表达,所以本师佛说:「说法四十九年,未说一言一语。」)


2. 应知所有…不念时也—应知所有众生本具的佛性(珍财、宝珠),全部都是属于你自己所有,由你自己享用,更不必作为父执辈享用的想法,亦不必作为子孙辈享用的想法,最好也不要有享用的想法(应用「无作之作」、「无想之想」);这才是修持法华经的真义。如此才等于是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没有不在念诵经书的时候。


3. 经诵三千…歇累生狂—本以为诵法华经三千遍有很多功德福报,现在听曹溪六祖惠能大师的一句话,才知以前所凭恃的功德福报丧失殆尽;不明白佛出世间的一大事因缘之宗旨(以佛乘度生),怎能停止累生累世的轮迴果报。


4. 羊鹿牛权…是法中王—三乘的说法只是权宜设施,法华经巧妙地弘扬初善、中善、后善,才知道众生皆有佛性,只要证悟佛性,原来是法中之王。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愣伽经约千馀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1。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2,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3;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4,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5。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6。』


1. 三身者清…四智菩提—所谓三身,清净法身:你自身本具之体性也;圆满报身,你自身本具之空智也;千百亿化身,你自身本具见、闻、觉、知的妙功用也。四智不离本性,若离本性而个别说三身,那就是有身无智;三身共有一个自性,如果证悟三身没有个别的自性,是由四智而成,此即称为四智的般若智慧。


2.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个人自性中皆具有法(体)、报(相)、应(用)三身,显发明白就成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详附注一、二)。


3.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可以不离见、闻等外缘,就能超然顿悟直入佛地(理佛)。


4.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只要确实相信我今天对你所说的话,你就能永远不会有怀疑、迷惑。


5.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要向自心中求开悟,不要效法心外驰求的人,终日空口说菩提,但终究得不到菩提。


6. 既会三身…还成无智—既然领会法、报、应三身,便能明了四智,何必再问四智的意义?三身如房屋、四智如建材,若离三身的房屋,而个别谈四智的建材,此称为有四智的建材而没有三身的房屋。如此就算有四智的建材,那跟没有四智的建材还不是一样!


附注一:「三身四智」即如来藏,法身—大圆镜智;报身—平等性智;应身—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智有体跟相,与识一样,例如眼睛看东西,眼识有其功用,称为体,所见到的青、红、赤、白称为相。唯识论认为能见(见分)、所见(相分)皆是自心唯识所变。


大圆镜智(相)涵盖世间、出世间所有一切的智种子,可形成山河大地、佛国净土等。如果有尘境出现,大圆镜智(体)会现出相对应的种子,有如一面镜子,亦如照相机的底片会现出影像一样;它被无明遮障以后会妄现为阿赖耶识(第八识),此为第一层执着。经再度执着,会形成人界五蕴中的识蕴,有记忆不失的功能。


平等性智有把体性转为相用、把相用转为体性的功能,即能知空有不二、能由空起用。它被无明遮障以后会妄现为末那识(第七识);经再度执着,会形成人界五蕴中的行蕴,有执第八识种子为实有(我相)、起心动念的功能。


妙观察智能观察至很细微之处。它被无明遮障以后会妄现为意识(第六识);经再度执着,会形成人界五蕴中的想蕴,有妄想(通三界六道)、分别、判断的功能。


成所作智能成就一切事物,具有神通妙用。它被无明遮障以后会妄现为前五识;经再度执着,会形成人界五蕴中的受蕴、色蕴,有接触、摄取外尘境的功能。


附注二:「空如来藏」为众生本具的三身四智,属于智慧的部分。「不空如来藏」是依据「空如来藏」而修行的成就,由转识成智而来,属于福报的部分,如形成佛国净土、庄严身相等。


复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1,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2;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3,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4。


1. 大圆镜智…智心无病—大圆镜智的体性是不垢不净的真清净;平等性智证悟空有不二、不执着空有,故心无病。


2. 妙观察智…智同圆镜—妙观察智善于观察世间一切法,无见而见(无作而作、无所住生心),如果变成意识心的「见」就无此功能,成所作智现神通妙用,随众生的需要有求必应,如同圆满的镜子一样,会化现众生所需。


3. 五八六七…言无实性—前五识、第八识在果位中转,第六、七识在因位中转;但它们只是有无明与破除无明的差别而已,有无明就是八个识,破除无明就是四智,其体性并无实际的不同。


4. 若于转处…处那伽定—若于转识成智时(处)不留有意识心的妄想,那麽繁杂兴起的各种杂念就会永远变成很深的禅定。(那伽定:龙之定,很专注的定,念力不散。)


通顿悟性智1,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2;


起脩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3。』


僧智常,信州贵谿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4;一日参礼5。


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6,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1. 顿悟性智—顿时理悟本体自性、般若智慧。


2. 三身元我…物任随形—法、报、应三身原本是我的自性所有,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等四智也是本心圆明所具有,三身四智圆融无碍(未修行时,则为身心圆融无碍),相应众生所求随意幻化应身身形。


3. 起脩皆妄…亡染污名—有起心动念想有所修证,那全部都是妄动,守住空无也不是真心之义。开悟见性的微妙意旨因大师的开示而知晓,终于消除意识心染污的假名。


4. 髫年出家志求见性—幼年出家,立志寻求开悟见性。


5. 参礼—禅宗坐禅、说法、诵经谓之参,非时说法谓之小参。参礼为参见礼敬之谓。


6. 未决狐疑远来投礼—未能解决心中的狐疑,因此远道而来向您五体投地行礼。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1,一夕,独入丈室2,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3?


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


对日:「见」。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


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4。」


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1. 为法切故—为了求法,心里急切的缘故。


2. 丈室—方丈的寝室。其室刚好一丈见方,故住持亦称方丈。


3. 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什麽是某人的本心、本性?


4. 汝之本性…如来知见—你的本性,就如虚空一样,看不见任何事物,这就称为正见;没有一件事物可认知,这就称为真知。空性没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这就称为见性成佛,亦称为如来知见。(附注:此种说法类似空无、顽空的境界,非常危险。开悟的境界不可言说,如果还有清净不清净的知见存在,显然不究竟!)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1。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2,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3;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4,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5。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6;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7。


1. 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大通大师仍然存有偏空的知见,因此令你不能了解真空。(附注:有相是相,空无亦是相,非真空。)


2. 不见一法…云遮日面—禅定中虽然不见一法(前五识达到无相),但还有「无见」(空无)的知见存在,这个空无的知见就像浮云遮盖太阳的表面一样。


3. 不知一法…虚生闪电—禅定中虽然不知一法(第六识达到无知),但还守着空无的知见,就有如在太虚空中会生闪电一样,还是不究竟。


4. 此之知见…曾解方便—此空无的知见虽然短暂兴起,如果错认此空无的知见为正知见,那就表示不曾了解过方便法。


5. 汝当一念…光常显现—如果你能当下一念之间,自己知道「空无」的知见是错误的,那麽自己的自性(佛性)灵光就会常常显现。


6. 无端起知…越昔时迷—无缘无故心里起无见、空知等知见,执着各种相想求菩提,以及私下存有想要开悟的一丝念头等等,那就与以前有迷惑之时没有不同。(宁越:何异于。)


7. 自性觉源…然趣两头—自性(空性)是觉性的本源,随着知见去观照,就会枉费心思而随意识心迁流不住。今天如果没有接受祖师的教导,就会茫然趋入执有、执空的两边境界,永远无法开悟见性。


附注:打坐入定之时,有一个觉知之性,此觉性不能灭掉,灭掉就会变成木头空(顽空、断灭空、如藁木死灰)。此觉性与意识心不同,它是属于第八识但接近空性非常微细的念头,越细越好但不能没有;此时还未究竟,要继续保持内观,一直到入空时,此觉性就会消失。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1。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2。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3。』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4。


1.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本师佛说法并无最上乘与大、中、小乘等四乘的分别,是人心自己去把它分等级、差别。


2. 万法尽通…名最上乘—通达万法,心中俱备万法,不染一切法相,不着法相(空、相皆不着),无有所得的心,称为最上乘。


3. 乘是行义…自性自如—乘是实行之义,不在口头上争辩,你要自己去修行,不必问我,任何时候皆证悟自性本自如如不动、不来不去。


4.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智常礼谢六祖惠能大师,愿意执侍六祖终生。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馀,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1。』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2。』


师曰:『汝作麽生疑3?』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4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5?』


1. 垂诲—垂爱教诲。


2. 诸行无常…于此疑惑—各种运行、现行是变幻无常,是属于生灭法,生灭除灭以后,进入涅槃寂灭最为法乐;我就是对这种意境产生疑惑。


3. 作麽生疑—为什麽会产生疑惑?


4. 不审—不知道。


5. 法性是生…何乐之有—法性是生灭之体性,五蕴(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是生灭之相用;一个体性有五蕴五种相用,生灭的体性是常;生则是从体性起相用,灭则是摄受相用归入体性。如果由此再复生,就是有情类众生,不断反覆生灭;若不再复生,就永归寂灭,如同无情之物。若是如此,则一切诸法被涅槃寂灭所禁制压伏,无法再度生起,那有什麽乐趣?(详附注)


附注:大涅槃经在讲佛性。当自证到报身佛之常、乐、我、净时,此乐非世间意识心所能了解、表达。志道僧人错在把色身当为实有,不知色身是妄想所生,是非实非虚,因而落入外道执有执无的两边论,并误解寂灭为乐的意义,以为寂灭就是进入空无,有何乐(世间欲乐)之可言?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1?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2。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迴,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3。


1. 汝是释子…最上乘法—你是出家人,身为佛门弟子,为何学习外道执断、执常之两边论的邪见,而来议论佛法的最上乘法(佛乘)。


2. 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这就是执着害怕生死轮迴,深着贪爱世间欲乐,没有智慧之心。


3. 汝今当知…涅槃真乐—你现在应当知道,本师佛为一切世间迷惑的人,即妄认五蕴和合(累积过去生名、相、符号的记录而执为实有)妄相为真正自己的身体之相;分别妄想世间一切诸法,认为真正是有外尘之相(其实外尘亦是自心所现);爱好生存、厌恶死亡,念念生灭、迁流不住,不知这是如梦如幻、虚假不实的妄相,因而枉受轮迴生死;以为涅槃是常乐的境界,轮迴世间是受苦之相,整天想要脱离轮迴、追求涅槃;佛菩萨为怜悯众生不知妄相而执为实有的缘故,才示现涅槃真乐的实相。

 

『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1,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2。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3。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4。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捨5。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6。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7。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8。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9。


吾今强言说,令汝捨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10。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1. 刹那无有…寂灭现前—刹那之间没有生起之相,刹那之间没有灭去之相,更没有所谓生灭可以灭去,应是生灭俱灭,那种境界才是寂灭现前。(附注:安住寂灭现前还是不究竟,应像南无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在寂灭现前时,会忽然超越世间、出世间进入十方圆明而入空性)。


2. 当现前时…谤佛毁法—当诸法现前之时,也没有现前之量,这就是所谓常乐。此乐没有受者,也没有不受者,哪里有一种体性五种相用之名称?更何况说涅槃是禁止压伏诸法,令它永远不再复生,这是毁谤佛法。(详附注一)


3. 无上大涅…道执为断—至高无上的大涅槃,妄想不生、不取不灭,圆满、明净、恒常、寂灭、灵照;但凡夫、愚痴之人谓之为死,外道之人执为断灭。


4. 诸求二乘…六十二见本—诸位修习声闻、缘觉二乘法之人,却视此大涅槃以为是死亡、断灭、无作,其实皆属妄情分别计度,此是源自于六十二种邪见。


5. 妄立虚假…达无取捨—凡愚外道所立只是世间妄情建立的虚妄假名,那什麽是大涅槃真实的意义?只有非凡常(过量)的人,才能通达无取无捨的涅槃真实意义。(详附注二)


6. 以知五蕴…一音声相—以所知身、心各种现象的五蕴法(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法),以及五蕴中的假我,来外现众生种种音声、色法、身相…等等。


7. 平等如梦…边三际断—其实五蕴、假我、音声、色法、身相…等等身、心、世界,有修行证量的人,才知道那些现象皆平等且如梦如幻、非实非虚,因此不起凡夫、圣人的知见(好、坏的知见),也不作涅槃寂灭(作意、有涅槃可得)来解释,要断除执实有、执实无的二边论及实有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的时间观念。


8. 常应诸根…起分别想—常相应诸根之用,而不用意识心去起用;分别一切诸法,而不用意识心去起分别想(附注:此即在空性无分别的境界中,起五根之用与起第六识之想,亦即由空起用。如果不能由空起用,则以咒语或本尊的方便法亦可)。


9. 劫火烧海…槃相如是—世间无常,三灾之时,劫火烧至海水乾枯,见到海的底部,风灾鼓动大山互相撞击粉碎。只有报身佛所证悟常、乐、我、净的境界,才是大涅槃的真如实相(附注:此段大意即三灾是虚妄,涅槃不可言说。详仁王般若经)。


10. 吾今强言…汝知少分—其实劫灾、涅槃很难以意识心说得清楚,我今天只是勉强向你解说,是希望让你捨弃邪见,不要执着;你不要随着我的话擅自解读,也许你所了解的只是沧海一粟,真实境界要自己去证悟。


附注一:「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句很有问题!此是刚入空时的境界,还未达到如报身佛南无 阿弥陀佛之常、乐、我、净的境界。


附注二:佛法原本只有一种「真实义」,没有所谓佛乘、三乘之分,只是因应众生根器的不同,所教的方法不同而已。真实义只有「过量人」才知道,过量人就是有「证量」的人,证量就是修行的量。例如「圣言量」就是圣人或有证悟的人所讲的实际经验。真实义通达「无取捨」,无取捨就是「不取不捨」,不取空无亦不取涅槃,即「无所得」的意思。取是执着、着相,但全部皆捨会进入空无、断灭;所以内心要常住空性、丢弃意识心,如此才有能力达到此种境界。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1,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2?』


师曰:『汝曾作什麽来?』


曰:『圣谛亦不为3。』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4?』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5。


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6。』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7,諡号弘济禅师。


1. 法席盛化径来参礼—弘法的状况非常兴盛,就来参访礼拜六祖。


2. 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应当做什麽事情才是平等没有阶级、分别?


3. 圣谛亦不为—至高无上的圣谛之法都不追逐、不执着。


4. 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连圣谛之法都不执着,哪有什麽阶级之分别?


5.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六祖惠能大师非常器重青原行思禅师,令他为弟子之首。


6. 分化一方无令断绝—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教化徒众,不要让禅宗的法脉断绝。


7. 弘法绍化—弘扬佛法、教化徒众。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麽物,恁麽来1?』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2。』


师曰:『还可修证否?』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3。』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4;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5,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6。


让豁然契会7,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8;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諡大慧禅师。


1. 什麽物恁麽来—你是什麽「物」、怎麽来?


2. 说似一物即不中—只要说本心似一「物」就都不对。


3. 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本心本就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必修证、不可污染。心有污染,即不得开悟见性。


4. 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只有此不会污染的本心是诸佛所加持保护的。


5. 西天般若多罗谶—西竺(东印度人)般若多罗预言(谶)。


6. 汝足下出…不须速说—你(指怀让禅师)的门下会出现一位修行很好的人,有如一匹黑马(指马祖:道一禅师),会踏杀天下众人的各种无明障碍,帮助开悟见性,我的法在你的心中应该都很清楚,不需要再多作述说(速说)。


7. 豁然契会—豁然心领神会。


8. 日臻玄奥—很快就达到玄妙奥秘的境界。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1,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2。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3。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4,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5。』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6,若去,则与偕行。』


1. 止观法门—定慧等持的禅定法门。


2. 发明心地—心中显发、悟解明白。


3. 偶师弟子…暗合诸祖—六祖的弟子玄策偶然来访,与他畅谈甚欢,发现永嘉所说的言论暗中符合禅宗诸位祖师的说法。


4. 我听方等…悟佛心宗—我听大乘(方等:方正平等)经论,各有师承来历;后来由于看维摩诘经,才悟解佛的心要宗旨。


5. 威音王已…天然外道—如果在威音王佛以前,自修就可以;在威音王佛以后,没有师承教导而自己悟解,那全是些自然(天然、无因)外道。


6. 是受法者—都是受其法益的人。


觉遂同策来参,遶师三匝,振鍚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1;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2。』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3?』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4。』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5。


1.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出家人因守戒律所显现出的三千种(多种)庄严的容貌,适当的举止仪态及八万四千种微细律行。


2.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请开示生死的事情最重大、无常变换最迅速的道理。


3. 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你何不体会取证无生法忍(心安住于空性之中),了脱无常的迅速?


4. 体即无生了本无速—众生的体性本是无生无灭,了脱是没有快速不快速的问题。


5. 方具威仪礼拜—才以具有威仪的方式恭敬礼拜。


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1?』


师曰:『谁知非动2?』


曰:『仁者自生分别3。』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4?』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5?』


曰:『分别亦非意6。』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7,后着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1. 本自非动岂有速耶—体性本自不动不静,哪里有快速不快速呢?


2. 谁知非动—知道不动的源头是什麽?


3. 仁者自生分别—知道不动,那是你的意识心自生分别。


4. 无生岂有意耶—既然是无生,哪有意不意的问题?


5. 无意谁当分别—你既然说无意不意的问题,那是谁在分别?


6. 分别亦非意—觉悟后的分别,不是意识心的分别(指开悟后的境界)。


7. 时谓一宿觉—当时的人就称呼永嘉为一宿觉悟的禅师。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1,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麽?』隍曰:『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2,亦应得定。』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3。』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策云:『我师曹溪六祖。』


1. 正受—即瑜伽、相应、禅定。心与境相应、心专注一境。


2. 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一切有情含有心识之类。


3. 不见有有…即非大定—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寻常之定,哪有什麽出定、入定?若有出定、入定,就不是能断惑的大定。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1。』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师问云:『仁者何来?』


隍具述前缘。


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2。』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3。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


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4。


1. 妙湛圆寂…虚空之量—法身微妙、明亮、圆满、寂灭,体性(空性)相用一如(体即相用、相用即体);色、受、想、行、识等五阴(详附注)的体性本具空性,但其产生是由于无明妄想的虚妄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亦非实有;本心本就妙湛圆寂,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也没有安住不安住的问题,要远离安住不安住的问题才能达到禅寂;禅性的体性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所以要远离生起禅定的妄想;本心(法身)不是虚空但譬如虚空,所以也没有意识心的虚空之量。


2. 诚如所言…不定时也—就像玄策所说的一样,你只要心如虚空不着一切相,但也不着空无之见,你就能自在无碍地运用你的心,起心动念(动静)都没有意识心(由空起用),把凡夫心、成圣人之心都要忘记(无所得),把能认识的心与所认识的境界都要消失泯灭(能所俱捨),体性与相用如如不动,如此就没有不禅定的时候(才是真定、大定、开悟)。


3. 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二十年来「有所得」的心都丢弃而无所有。


4. 开化四众—启发教化出家、在家男女等四种信众(或指四方而来之信众)。


附注:「五阴(蕴)」有人认为包括精神身与肉身,但个人认为色身含精神身(五蕴身)、气身、肉身。五蕴身与气身不同,气身有中脉、五轮的结构,但五蕴身、气身、肉身三者如泥和水,密不可分。八识身(即六识身,道家称为元神,基督教、天主教称为灵魂。)会执着三界六道,呈椭圆形,有各种颜色(例如累世执着憍慢心会出现白色);再度执着六道之一即成为五蕴身,其形状大小不一定,颜色与八识身可能不同。


一僧问师曰:『黄梅意旨1,甚麽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会佛法2。』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鬱茂,瑞气盘旋;师振鍚卓地3,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4石上。


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5,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师乃出示。


次问:『上人攻6何事业?』


曰:『善塑7。』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1. 黄梅意旨—禅宗的密意要旨(法脉)。


2. 我不会佛法—我只得到心法,不会表面的佛法。


3. 振鍚卓地—在地上以锡杖振动一下。


4. 浣衣—清洗衣垢。


5. 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我传大迦叶正法法脉及法衣(僧伽梨:杂碎衣、大衣)给六祖惠能大师。


6. 攻—主要工作。


7. 善塑—善于凋塑佛像。


辩罔措1。过数日,塑就真相2,可高七寸,曲尽其妙3。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4。」师仍以衣酬之。


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裹瘗地中5。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宋嘉祐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祷辄应6。


1. 罔措—迷惘、举手无措。


2. 塑就真相—把真人塑成凋像。


3. 曲尽其妙—非常神似美妙。


4. 永为人天福田—永远可得人天福报。


5. 用?裹瘗地中—用?叶把衣服包住并埋在地下。


6. 祈祷辄应—向凋像祈祷经常有灵验。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1,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2。』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缚3。


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4,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麽长5。


1.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我卧轮禅师有伎能,能断掉各种杂念。


2.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面对境界妄心不起,菩提智慧日日增长(附注:菩提真心没有能断、所断、能长、所长。能增长的是后得智,还未达究竟,此为渐修过程)。


3. 此偈未明…是加繫缚—此偈显现还未明心现性,若依此偈而修行,只会增加烦恼缠缚。


4.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我惠能没有什麽伎能,不必要断灭压制各种杂念。


5.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麽长—面对尘境则由空起相用;菩提真心不生不灭,要怎麽增长?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坛经讲座 下一篇六祖坛经.流通本.白话解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