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菩提道次第直讲 【六卷】(二)
2017-12-24 21:08:01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196次 评论:0

菩提道次第直讲卷第二


宗喀巴大师造


大勇法师口译


智湛居士笔录


第四,有依止善知识法,为道之根本。及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如何,二者。


第一,有为生决定故,略为开示。及略示修法,二者。


第一,於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减损一分过失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故於此首以如法依止为最要。此中有所依善知识之相。能依弟子之相。依止法如何。依止之胜利。不依止之过患。总明其义,六者。


第一,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然於此处所示,乃为须於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谓弟子须求得一具足十法之善知识而依止也。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於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於他,须顺佛教总相。如戒等三学,以调伏身心。彼调伏者,即是戒学。如(别解脱经)云:「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犹如野马,制服於其所不应作。於诸应作,努力进趣。由学此戒,则能调心。


具定者,谓於善恶行之止作。依於正念正知。心内寂住,定学随生。


具慧者,谓依於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须博通三藏,具足多闻。如格西敦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於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


通达真实或教理者。谓以胜慧达法无我。或由现量证得。此若未能,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也。


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於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故师须具胜於弟子之德。(聚)云:「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具戒得寂定。及以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如普穹瓦云,我闻前辈传记。自然生起向上之心。又塔懿云,惹真寺诸尊宿。为我及诸後学视线所集。故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於己之必要。


上之六德。仅为师者成就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如云:「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於余。唯为说法令解脱。」如颂所言。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顺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


彼四法内善说法者。谓於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法义,运入於所化有情心中。


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博朵瓦呼井拏瓦曰。里抹补,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


言精进者,作他义利坚固勇悍故。


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博朵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漾尊滚阿闍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又甯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众亦不识所言谓何。其不善於说法如此。然以具前五德故。亦能饶益徒众。彼众德全具之师。处此末法时代,虽不易得。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必须依止功较增上者。然师为万善之根本。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於具彼诸相之因,亦当勉焉。


第二,(四百颂)云:「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不将说法师功德。执为过谬听亦然。」谓能依者相,具斯三德,可称法器。则不但不将说者功德执为过失。亦不将听者之功德执为过谬。器相若缺。则师虽极清净。以弟子自身过故,必至见为过失。说者之过失,复执为功德焉。


言质直者,谓不堕方类。若为堕类所蔽。则不能察见功德,亦不获善说之义。如(中观心论)云:「以堕类故心热恼。羗无通达寂灭时。」堕类,谓分派别。而贪爱於自之一类一派,及瞋恼及他之一类一派。当自观心。有则改之。虽能住质直。若无分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之慧力者。犹然非器。故须有了解彼二之慧也。又虽有住质直具慧二相。不能如教而修,仍非其器。故须具求法义利也。释中加入敬法及师,善摄心听二事为五。如是则为求法义利,善摄心听,敬法及师,取舍善恶说之四也。第四之取善说即具慧。舍恶说即住质直。自审可受师长引导能依之诸相为全与不全。若全,欢喜进修。不全者,後当徐於求全之因,加功努力焉。


第三,如是具能依相为法器者。当观其师於上说之相具足与否。若具相者,可受法乳。其依止法,有以意乐依止法,以加行依止法二者。


第一,有净信为本。念恩生敬,二者。


第一,(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导有如母。出生长养诸功德。」谓以信故。能令功德未生者生,生者安住,展转向上增长也。(十法经)云:「以何到佛地。信为殊胜乘。是故具慧者。当随净信修。於诸不信人。不能生白法。如火烧种子。岂复发青芽。」此谓从行止门中。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总则对於三宝业果四谛等生信,有其多种。此中言信,盖信於师也。然对师应如何而信耶。(金刚手灌顶经)云:「秘密主,学人於阿闍黎,应作何观。当视如佛。」诸大乘经及律藏。皆作是说。此义云何。谓常人於佛。皆不致生起寻过之心。而能思其功德。於师亦应尔。故须视师是佛。前经又云:「当持师功德。无寻师过时。观德得成就。察过不得成。」设以放逸或烦恼炽盛等过。忽起寻过之心。应当励力忏改防护。如是修习。纵见稍有过失。以念德心盛故。亦不能障碍信心。譬如阿底峡见解,为中观派。金洲大师见解,为唯识派。就见而论。虽有胜劣。然大乘道之次第,及菩提心。皆系依彼学得。故认金洲为其诸善知识中之法恩最大,无可与配对者焉。


第二,(十法经)云:「令我得知久远时来流转生死。令醒长夜痴暗睡眠。陷溺有海而为拔出。从恶道中示以善道,解放三有牢狱系缚。为常时病苦之医师。我为贪等之火,周徧烧然。师为我作寂灭之云雨。」(华严经)云:「我此善友说法人。诸法功德为开示。菩萨威仪总为说。一心思惟而来此。能生善行如我母。哺功德乳如乳母。菩提支分教修习。此诸知识遮损恼。解脱老死如妙药。亦如帝释降甘霖。令我增善如满月。开显湼盘似日明。心於怨亲固如山。亦如大海不荡动。救获一切如船师。善财如是思惟来。菩萨令我发大心。佛子令起求菩提。我此知识佛所赞。以是善心而来此。救护世间如勇士。又如商主众所依。与我安乐开慧眼。以是善心事知识。」吾人参谒善知识时。常当念斯偈颂辞句。但将善财换取己名诵之。


第二,(事师法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随师喜当作。不喜者悉止。於彼彼励力。成就随闍黎。持金刚亲说。知己於一切。师喜悉当作。」总之,师喜者作。不喜者勿作是也。於喜者作。复分三门。以内外财供。以身口给侍。如教示修行也。又(庄严经论)云:「当以财利及承事。如教修行依知识。」


初者,如(五十颂)云:「又复於师所。乐行於喜舍。不吝於己身。何况於财物。」又云:「若於灌顶师。三时伸礼奉。则为己供养。十方诸如来。」


第二,洗擦按摩侍疾,称扬功德等。


第三,如所教授,不违修行是。唯以此为主干。(本生经)云:「报恩供养者。谓如教修行。」


第四,由如法依止善知识故,得近佛位。诸佛悦豫。常遇善知识。不堕恶趣。不难断一切烦恼恶业。不背菩萨行。彼念相应,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成办现前究竟一切义利。复次,敬事善知识者。先时所积当受恶报之业。能於此世身心少感不安。或梦受微苦。即可转灭令尽。此之善根。较诸供养无量佛陀尤为超胜。胜利之大如是。


第五,若不如法依师。此世易为病扰,或为魔侵。後世堕於恶趣,感受无量苦恼。(五十颂)云:「勿令阿闍黎。少分生烦恼。无智相违背。定入阿鼻狱。受种种极苦。说之深可怖。由谤阿闍黎。於中常止住。」又经云:「但闻四句颂。若不奉为师。百世生犬中。复当生贱族。」复次,诸未生之功德不生。诸已生者失坏。当与不善知识及恶友为侣。亦令功德损灭。过失增长。生出多种不可爱乐之事。故於一切能感苦果之因,悉应断之。


第六,须知共所称许之(喇嘛瑜伽教授)亦如上说。若仅少次缘念。殊嫌不足。必行者心生决定。於一既寻得引导不错之善知识。应长时依止。如伽喀巴云,於依师时有离开之犹豫则有损。盖不知依止法,将无利而有亏损。此依师法。比较余法尤为重要。以其为究竟利乐之根本故。我辈烦恼粗重。又不知事师法。或知而不行,多生众罪。此须努力忏改防护。诚能如是。不久当如常啼菩萨,及求善知识无厌足之善财矣。


第二,有正明修法。须以二种修法修习之相,二者。


第一,有正修时应如何。未修间应如何,二者。


第一,有於加行应如何。於正行应如何。於完结时应如何。三者。


第一,即加行六法。是金洲大师所传。谓於住处整理洁净。陈设佛像。端严陈列无谄之供品。於安乐座,端身跏趺,或半趺坐。至诚发起归依之心。於面前虚空中。观想深广二派传承师长,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护法诸天。无量安住。分明显现。对於助道顺缘。障道违缘。若不积忏。道则难生。而积忏方法。以七支行愿特为摄要。彼中初於礼敬支有三门总礼者。即所有十方等一颂是。谓非仅於一方一世之佛。须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决定心运用清净三业,恭敬而礼。


三门各别礼敬中。初身礼者,即普贤行愿等一颂。谓先缘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复观自己化身无数。量等刹尘而行礼敬。此须於彼普贤行愿起信解力,乃能发起。意礼者,即於一尘中等一颂。谓一一尘中,皆有一切刹尘数佛。处在菩萨众中。须生随念彼等功德之胜解而礼。语礼者,即各以一切等一颂。当观自己一一身有无量头。一一头中有无量舌。一一舌中出无量妙音声。赞佛功德。海者,言极多意。於供养支中。有上供养者。以诸最胜等二颂是。妙花者,谓人天上妙奇花。鬘者,用各种散花配合连缀而成。此二者,或系实花。或系仿造。伎乐者,有弦器等之音也。涂香者,谓妙香泥是。最胜伞盖者。即盖中之殊胜者是。灯者,谓香油等灯。及能放光之宝珠等。烧香者,指和合或纯一之香料。最胜衣服者,乃衣中之华美者是。最胜香者,谓能放香气徧满三千世界之香所薰出之水是。末香者,香粉所作成。亦可燃烧。以此堆积,造成坛塲,更加彩画,量等须弥者是。次无上供养者。我以广大等一颂是。其有上者即世间之供物。此乃菩萨等以神力变成者。此中後二句。凡上所陈。有缺彼二者。一切加之。此是显示礼敬供养等之心与境故。忏罪支者。我昔所造等一颂是。依三毒为因。以身等三为根事。(根谓依身口意为发业之根门,事即三门所造十不善道,)其罪性者。谓由我造。此中复分我亲身正所造作。或教他作。或随喜他作。如是一切。尽其所有。总集忏洗。追念过失。生愧悔心。断绝後流。精勤防护。誓当灭之。随喜支者。十方一切等四句是。於五类有情有善业。皆生起随喜之心。请转法轮支者。十方所有等一颂是。十方刹土一切诸佛。最初证得大菩提时。我愿化身如彼数量。尽其所有。一一佛前。悉皆殷勤劝请说法。请住世支者。诸佛若欲等一颂是。十方诸佛。将欲示现般湼盘时。为令众生获得利益安乐故。请求诸佛住刹尘刧。莫入湼盘。回向支者。所有礼赞等一颂是。以前六支,所积一切善根。皆悉回向一切有情。为作证得菩提之因。以猛利欲乐而为祝愿。令其无尽。如此依上诸颂。了解其义。如说思修。心不散乱。缓缓念诵。当得无量福德之聚。又礼敬供养请法劝住随喜等五支。即是积集资粮。忏悔支净除业障。随喜支中。复有一分对自所修善生随喜心。令其增长。回向支者。即将所积所净所增长诸善。虽极微少。回成众多。现所受乐,虽将终尽。亦能令其绵延无穷。总可合为积资净障,增长无尽之三种。尔後於所缘境。观想明晣。而献坛供。请求加被。愿灭除不敬善知识等一切颠倒心。速疾生起恭敬善知识等正净心。摧伏一切内外障难。须以猛利欲乐,多次祈求焉。


第二,有总修持法,此间修法,二者。


第一,如下所言修道者。为於善所缘。如欲而能安立之谓。若於所缘随意修习。依自己所想之数目与次第而修者。从初即养成任意之习惯。将至一世之善行。反成有过。故最初无论修习何种所缘。应决定其数目与次第。此後应起猛利坚固之心。以自要结。务即如其所预定者而作。於此定课。不得轻易增减。变更恒常。具足正念正知,而修习之。


第二,先修依止之胜利。及不依止之过患。次多起防护。绝不放任。令其寻求师过之心。尽我自己所知师之戒定等德。数数思惟。乃至净信未生以来,而修习之。此後又念於己已作当作种种利益之恩德。如前所引经说。乃至心中恭敬未生之间,而修习之。


第三,所积诸善。由普贤行愿,或净愿七十颂等。於现在究竟诸所应希愿处。以猛利欲乐而回向之。如是上午下午初夜後夜四次修习。始修之际。如其太久。易为沉掉所扰。若於此串习。将来纠正甚难。故须时间短少。次数繁多。稍留余趣,俾引起下次欲修之兴。非然者,将才见座位。便生厌呕。必待修习稍熟。乃可渐次延增。於一切所缘。务令不急不缓。离过而修。则障碍鲜少。疲劳昏沉等皆能息灭也。


第二,总而言之。礼拜旋绕念诵等等虽有多门。其主要者。若仅於正修时精进。未修问则於其所修之法不住念知。多诸散乱者。则生效甚微。故虽未修之际。亦应读诵观览关於此类之教法。并数数忆念之。广修助道顺缘。勤忏障道罪垢。且於一切之根本。即本所受之戒。宜善护持。复於易生止观之四因而修习焉。


此中守护根门者。依於根尘生六识已。再於识所了别之悦意六境。及不悦意六境。生贪瞋时。当好自防护莫令生起。


正知而行者。(入行论)云:「身心於时时。应数数观察。专务於此者。即护正知相。」是谓身等於彼彼事转时。须依正所了知之应作不应作而行。


於食知量者。改正过多过少违量而食之串习。总以无碍修善为度。又修於食爱着之过患。以无染心,及为饶益施者。并念身中诸虫。现以食物摄受。俾未来世亦得以法而摄化之。又念为作一切有情义利而受此食。(亲友书)云:「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瞋。不为肥憍傲。但欲住持身。」


勤行悎悟瑜伽,及睡眠时应如何者。(亲友书)云:「勤躯度永日。於初後夜中。眠梦犹存念。勿使命虚终。」谓昼间永日,及夜之初後二分。乃正修时及修隙时。从经行宴坐中。净除五盖。令其具义利也。


睡眠者,系未修时。虽然,亦勿令其无义空过。此中身之威仪者。於中夜时。右胁而卧。左腿压右上。如狮眠伏。


正念善法者。於昼日中所修何种善法。随熏习力强者。而系念之。乃至未睡之间。追随依止。如是虽睡还同未睡。亦能修习定等善行。


惑起觉知者。依忆念之力。任起何种烦恼。即须了知。而不忍受。务令伏断。


思惟起想者。先可预想至彼许时当起。


如上所言之一切修法。唯除正行中之少分不共者外。余之加行正行完结。及座隙等中当如何作者。自此段起。乃至修观以来。勿论修习何种所缘行相。於一切处,皆应加入焉。


第二,(庄严经论)云:「初依闻起如理思。从如理思净慧生。」言从於所闻诸义。如理作意中。而生显现通达真实谛理之修所成慧也。(现观庄严论)亦云:「随顺决择分。於见道修道。数数而思惟。现及比修道。」此言大乘圣所修道。有数数思惟,现量,比知也。(集菩萨学论)亦云:「如是身及受用福德。常无间断。舍护净长。如其所应而修习之。」此言身受用善根三者。於一一中。须修舍护净长四法。所言修中。有以分别慧观察而修观。及以不分别专一安住而修止之二也。若尔,何道为修观。何道为修止耶。曰,如对善知识修信心。及暇满大义难得,念死无常,业果,流转过患,发菩提心等。皆须观修。盖於此等段落。各须一殷重无间能转素常思想之心。彼若无者。则此等之反面。如不敬等,无能灭故。於此不敬等心生起时。若数数分别观察而修。则能自作主宰。譬之於贪境增益可爱之相而多所修习。当起猛利贪着。若於怨敌多思其不可爱相。亦能生起猛利瞋恚。以是之故。修习此类道时。於诸境相。若显不显。心须执持殷重无间之观察而修也。倘心不能摄住於一所缘而修如欲堪能安住之寂止时。若数数观察。则心不能住。故於是处。则须修止也。或不了解如是道理。谓若人黠慧唯当观修。诸姑萨黎应唯修止。此说非也。彼二种人。一一皆须双修止观。虽属黠慧。亦须修止。纵是姑萨黎。亦须於善知识修猛利信等故。又有误认以分别慧数数观察。唯当限於闻思之时。若求修慧。则不应尔。此执非理。彼以为一切分别皆是执相。为成佛之障碍。是於非理作意之执实分别。与如理作意之正分别二种。未能辨别之过也。亦莫执谓此教授中须修心於一所缘如欲能住之无分别三摩地。於前若多观修。将为三摩地生起之碍。譬如善治金银之黠慧锻师。若将金银数数於火烧之。於水洗之。令彼垢秽悉净。最极调柔随顺。次乃能制耳环等饰具。如欲可成。如於昔之烦恼随惑及恶行等。以修习黑业果及世间过患时所说。由分别慧。数数观察彼之过患。令心周徧热恼。作意厌离。如金在火。烧彼诸垢。又於善知识之功德,及暇满大义。三宝功德。并白业果。菩提心之胜利等。以分别慧数数观察。则能令心润泽。引生信敬。如金在水洗。於诸白品。令意趣向爱乐也。如是成已。随欲修止修观。但稍作意。於彼无劳而可成。如是修观。实为修无分别三摩地之胜方便。圣者无着。亦如是说。复次,能使心於所缘坚固安住之主要的违缘者。即是沉掉二种心所。若有猛利无间的念三宝等功德之心。则易断昏沉。以彼之对治。盖见功德则心生欢喜而高举。又若有猛利无间念死无常及苦等过患之心。则易断掉举。以掉为贪一分所摄之散乱心,彼之对治。即多种经中所赞之厌离心是。


第二,有於有暇身劝受心要。及心要受持之法如何,二者。


第一,有晓了暇满。思惟大义。及思惟难得,三者。


第一,有明闲暇。明圆满,二者。


第一,(摄功德宝)云:「以戒能断多世畜生苦。及八无暇而得闲暇身。」八无暇者。谓无四众所游履之边地。及顽嚚聋哑等支分残缺之诸根不全。执无前世,後世,业果,三宝等之邪见。并无佛出世致无教法时代。兹四者为人中之无暇。三恶趣及长寿天者。乃非人之无暇也。长寿天者。亲友书注中。释为无想及无色二。初即四禅广果天之一分。後即生无色界之异生是也。八无暇论中。以欲事常散乱之欲天。亦说为长寿天也。


第二,中自圆满五者。谓:「人性中生诸根全。不堕边业胜处信。」中生者,谓生在有佛四众弟子游行之区域。根全者,谓非顽哑盲聋具足肢节眼耳等也。不堕边业者,未自造无间罪或教他造也。於胜处净信者。对於世出世间一切白法处之善说法律而生信是。调伏者,善说法律也。於此统指三藏圣教而言。此五属於自身。以是修法之顺缘故。名自圆满也。


他圆满五者。谓:「佛出说正法。教住及随转。他心所悲愍。」佛出世者。谓以三无数劫。积资粮已。来成正觉果。说正法者。或佛或佛之声闻弟子说法是。教法住者。既成佛竟。并说正法。乃至未般涅盘之间。修行现证胜义法。未坏灭是。法住随转者。谓以自证法。对诸众生见有能现证正法者。如其所证令彼得证,於教随转也。他所哀愍者。谓有施主给施法服等。此五者,是属於他人所有之法缘。故谓之他圆满也。


第二,若不起一为究竟利乐故修清净法之心者。仅於现世未死之间。除苦修乐而为精勤。则傍生亦有之。虽居善趣。傍生何异。然修大乘道者。必须得一如上所说暇满之身。如(与弟子书)云:「欲成佛道度众生。具大心力惟人能。天龙修罗金翅蟒,神仙余趣皆不及。」复次,虽有昔於人中修道习气浓厚之一类欲天。亦能见四谛理。然上界身。则无有初得圣道者。欲天多数亦如前说为无暇处。故能修入初圣道之身。以人为最胜也。又北俱卢洲不堪受持戒律。较余三洲之身为劣。而三洲中尤以瞻部林人为可赞焉。以是当念得如此贤妙之身。我何故令其无果。若竟令无果者。乃自欺自弃。更有何事视此为重而可耻耶。昔於恶趣众多无暇处之险道盘旋流转。今偶一次得脱。若将此身无益弃舍。仍还彼三涂中者。岂其以咒迷乱令我成无心者哉。当如是数数修习之。(入行)云:「得如是闲暇。而我不修善。岂更有余者。较此尤愚迷。」又云:「难得有益身。由何而获得。如我具知已。後仍堕地狱。如为咒所迷。於此我无心。我何其愚鲁。何物住我心。」如是非仅观待究竟有大义利。当思即对於现近善趣身。及受用眷属圆满之因。修施戒忍等。亦须依於此身。乃易修习之。若以彼具有大义之身。而不昼夜於彼现未二世善因努力者。则如从宝洲空手而返也明矣。


第三,(戒经)云:「人死之後,堕恶趣者。多如大地土。生乐趣者。少如爪上尘。」此谓人身为善恶二趣中之最极难得者。若念何故如此难得耶。如(四百颂)云:「人中大多数。执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定趣恶趣。」此谓人等多数造十恶业。以是而堕恶趣故。复次,於菩萨前若起瞋恚。随其一一刹那。须经一一劫数处无间狱。则自身中现有从多生所积集之诸罪。既然尚未受果。又未加以对治坏灭。必须多劫处於恶趣。此何待言。若能忏除旧恶。防止新造。则生善趣。不足为难。然能如此作者。实为极稀有耳。倘不如是作。则一堕恶趣。便不能作善。恒造诸恶。於多劫间。虽乐趣之名亦不得而闻。此(入行论)中所说也。又博朵瓦云,如某庄丽之第。为仇所刦。经久颓败。有一老者。因此深怀痛惜。忽闻人言。彼第失而复得。虽无行走之堪能。杖矛徐至。喜曰。此第之得非为梦耶。於此获得暇满。当如彼之欢喜而修法也。如是之心。於未生得时。当须修之。又若於有暇身。欲生起一具足的求受心要之念者。须思惟四法。彼中须修者。以一切众生皆唯是求乐而思离苦。然真能得乐离苦者。亦唯有修行正法,乃得自在故。


能修者。具足外缘。谓善知识。内缘者,已得暇满是。


於今生即须修持者。此若不修。众多生中暇满难得故。


现时即须修持者。何日当死。漫无定期故。此中第三者,能灭向後推诸他生再修之懈怠。第四者,能灭是念。谓虽当於此生中修。而更推之来年来月等懈怠也。设将此二摄为速修。则作三法亦可。念死一事。虽亦於此有关。恐繁且止。於下当说。如是为令心起变动故。如上说,由种种门而思惟之。若未能者。则可观察如何是暇满自性。及於现近与究竟门中义利重大。并从因果门中思惟难得。如何逗机。即於前所说中取而修之。彼中因门难得者。谓就总而论。但能得一乐趣。亦须作戒等一种净善。若特别得具足暇满者。则须以净戒为根本。施等为助伴。以无垢愿欲为间隙等之众多善根焉。修如此因者。颇为稀少。事实甚明。由是推之。可知就乐趣果若总若别而观。此闲暇均为难得也。果门难得者。对於异类诸恶趣观之。但属乐趣已较为少有。即就同类的乐趣而观。特胜之闲暇者。则尤为宝贵。此如格西多把云:「若於此殷重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故应勉焉。


菩萨道次第直讲卷第二终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卷】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 【二十四卷】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