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教史》 第一篇 印度篇(四)
2018-03-16 08:52:18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1921次 评论:0

第四章 经典结集的过程


  佛陀在世的时候,不但印刷术还没有发明,当时也没有用文字记载佛法,抄录成书,所以佛陀说法四十五年,都是以亲自证得的经验,来开示徒众。因为没有经本可读,所以徒众们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只有牢记在心,反覆背诵,互相授受。等到将经文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用线将其贯穿成为筴册,那已经是佛陀入灭以后的事了。至于用纸墨抄写,或版印流通,那更是过了好几百年以后的世代才有的。

 
  口传的教说,经过展转的传述背诵,难免会发生「不解生灭法」误成「不见水老鹤」的错误;又口口相传,时间久了,佛法也容易散佚;为了延续正法,佛弟子深恐佛法没有正确记录下来,将来可能被外道的邪说搀入,溷乱真相;此外,在佛陀众多弟子中,个个根性不一,受教的因缘也不同,因此对佛陀的教法,在解释、记忆方面,也往往会有出入,日子一久,就产生很大的分歧。因此,佛陀入灭以后,僧团长老透过集众会诵,反覆讨论后,经过大众认同,有系统地整理教说,编定成典,这就是所谓的「经典结集」。历经数百年的努力,佛教透过一次又一次的结集,不断演绎、增删,三藏圣典才告完备。
 
    

◆王舍城结集
 
    
一、大迦叶发起

 
  佛陀涅槃时,首座弟子大迦叶正带领弟子们行化在摩竭陀国的南山一带。一行人在赶往拘尸那罗城途中,从一名外道口中得知佛陀已入灭七日的消息,证果的比丘都默然肃立,还没开悟的比丘则恸哭失声,有的还搥胸顿足,甚至仆跌在地,伤心翻滚,哀嚎着:「佛陀入灭得太早了!世间的法眼隐闭得太快了!」呈现着一片哀痛悲凄的景象。
 

  突然,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难陀竟高兴地说:「大沙门在世时总是说:『这是如法,那是不如法;这应该做,那不应该做……。』我一直感到很厌烦。现在我们总算可以任意而为,自己决定要做什麽,不做什麽了!」大迦叶听到这样的话,心中异常难过,惟恐僧团中出现更多的破戒比丘,破坏戒律,造成佛教的衰败。为防患未然,大迦叶尊者下定决心,要推动经典的结集,让正法流传下来。

 
  结集之前,大迦叶尊者在提名的五百大阿罗汉中,将多闻第一的阿难摒除在外。因为阿难当时尚未证得阿罗汉果位,不被允许参与结集,尤其大迦叶一直不能接受阿难帮助女众出家。此外,他还数落阿难,说他当时既然在佛陀身旁,为何没有请佛住世等种种罪过。
 

  然而,僧团大众认为阿难尊者随侍佛陀二十五年,亲闻佛陀应机教化不同众生,被誉为多闻第一,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他是最具有资格担任诵持法藏的人。最后,由于阿难勤奋精进,一日一夜间忍辱加行,终于证悟,参与了结集的盛会。
 
    

二、经与律的雏型

 
  结集的地点位于王舍城郊外毘婆罗山腰上的七叶窟中。阿闍世王在雨季开始之前,就做好了结集的一切准备工作。大迦叶尊者担任会议主席,首先由优波离尊者恭敬地登上座席,每日诵出若干条戒律,在往后的九十日当中,共分八十次诵出,经大众讨论确定后,编成一部「律」典(梵vinaya),即《八十诵律》。由于每条戒律都是经过大众的询问和解答,公认没有错误才被编入,所以被视为佛陀所亲制的戒律,为一切戒律的根本。其后律部学者依据这部根本律,推演开展出《四分律》、《五分律》等律本,统称为「律藏」。而这部《八十诵律》今已不存于世。
 

  现存的律藏有南传的巴利文《律藏》及汉译的《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祇律》,以及西藏译的《律藏》等。由于这些律藏经由各部派所传承,形式上虽然约略相同,但内容却有若干差异,禁戒的条数也多少有所增减。关于律藏的内容,通常分为两部份:


  1.波罗提木叉(梵pratimoksa):就是教团规范僧众生活的戒条条文,其中包括各种制戒的因缘,以及对触犯者所犯轻重罪责的详细解说。


  2.犍度(梵skandha):有关整体教团活动的仪式、制度,及僧众的生活礼仪、起居举止等规定,一一给予具体详细的说明。

 
  此外,巴利文律藏演变到后世,还增加了「附随」事项,也就是后编的部分,形成三部份。其中,详细说明的律,就称为「广律」;相对于此,辑录波罗提木叉的戒条,则称为「戒本」。

 
  《八十诵律》经由优波离尊者逐日诵出后,次由阿难登上座席,把佛陀在不同地点,对各种不同根机者所讲说的教法,一一回忆讲述,并唱说「我是听佛陀这样讲的」,这就是经典开头首句的「如是我闻」的由来。在座大众对他讲述的内容,一一细心聆听,凡认为符合佛陀原意的就表示认可,认为不准确或有所遗漏的,就予以纠正或补充。这样结集出来的法,被称为「经」(梵sutra),就是流传后世的《阿含经》。

 
  《阿含经》所结集的主要内容,记述佛陀的教说、弟子们的修道体验、传教活动等等。其中,最具有深意的是《阿含经》中广泛包含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无常、无我、五蕴、四禅等佛教最根本的教义。这些教义经过部派佛教的演变发展,逐渐被整理编纂,直到西元前一世纪左右才用文字书写下来。

 
  由于部派的发展广泛多样,当时各个部派都有自己的《阿含经》,充份表现出各自抄写增删的立场和特色。但是,当初各部派所传的《阿含经》,到现在几乎都已失传,目前只在巴利文《南传大藏经》中保留有《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等五部,这是属于南传斯里兰卡上座部系统的经典。在汉译大藏经方面,则保留了北传系统的《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等四阿含,大体上与《南传大藏经》的前四部相应。

 
  这次的结集,被称为「五百结集」,也称为「王舍城结集」,是佛教史上第一次的经典结集,对后世而言,意义非常殊胜。
 
    

◆毘舍离结集
 
    
一、结集的远因

 
  《五分律》卷三十记载着,佛陀入灭后,长老富楼那在南方听到王舍城经典结集的消息,随即率众赶来王舍城见大迦叶,当时他曾提出关于「饮食」的微细戒(小小戒)问题,请求讨论。但大迦叶尊者的观念和作风向来保守,他拒绝了富楼那提出的意见,并以僧团领导者身分,主导王舍城的结集,告诫比丘大众「若佛陀所未制,不应妄制;若已制者,不得有违」的原则,作为大众遵循的法则。第一次结集的成果虽然辉煌,但也因排除了部分人的建议,而导致日后部派分裂的原因;同时,对于这类生活枝节微细戒看法的不同,也埋下了第二次结集的远因。
 
    

二、十事非法

 
  就在佛陀入灭后百年左右,东方毘舍离的跋耆族比丘众对戒律的态度,与西方严持戒律的耶舍长老有所不同,而引起了「十事非法」的诤论。

 
  一日,耶舍来到毘舍离城,正逢布萨日,看到东方的比丘众向信徒收取金银供养,耶舍就痛斥跋耆比丘众的行为不如法,违反戒律,同时也指责布施的信徒,认为他们的布施也是不如法的。比丘众对耶舍的非难感到十分愤慨,要求耶舍必须向信徒道歉。耶舍诚恳地向信徒致歉,并详细地说明戒律的意义,因而博得信赖;但恼怒的跋耆族比丘众,最后竟将耶舍逐出城外。此后,双方分别游说四方的长老大德,争取支持,于是就拉开了第二次结集的序幕。东西方比丘的诤论,虽因银钱而起,讨论的内容却广泛包括十条生活细节:


  1.角盐净:允许保存食盐在角器中,以便日后再用。


  2.二指净:在正午之后,日影斜出二指之前,仍可进食。


  3.他聚落净:在一餐用完之后,仍可到别的地方进餐。


  4.住处净:在同一教区之内,可以不在同一处参加布萨大会。


  5.随意净:作决议时,允许有人缺席,只需缺席者事后承认决议即可。


  6.所习净:可以继续学习出家前所学的知识。


  7.生和合净:可以饮用未经搅拌去脂的牛奶。


  8.饮闍楼伽净:可以饮用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子汁。


  9.无缘坐具净:缝製坐具时可不用贴边,大小也可随意。


  10.金银净:允许接受和积蓄金银钱财。

 
  东方的跋耆比丘众认为十事属于小小戒,可以开许,而耶舍则持反对意见,认为是违反佛陀的规定,因此召集七百位上座长老到毘舍离举行结集,宣布上述十事不合律制,是非法的。大会由此重新审定律藏,这是为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又因结集地点在毘舍离,所以也称为「毘舍离结集」。此事由耶舍引起,所以常被称为「耶舍十事」,又称「七百结集」。

 
  大会讨论结束,东方比丘众在上座代表会议上失败,心中仍旧不平。传说,后来他们聚集十万名比丘大众移往别处,再次举行大会,独自订定律制的内容。佛教由此一分为二,出现西方上座部和东方大众部两大派别。从此,保守与开放的态度,严谨与随缘的作风,处处形成对立,佛教也正式步入部派时期。

 
  实际上,跋耆比丘众当初只是想调整僧团既有的规矩和纪律,因时制宜,使其更符合当地习俗和社会变迁的事实,并没有想到因此造成僧团意见上的严重分歧。
 
    

三、大天五事

 
  据南传佛教的史书记载,十事之争,不但是第二次经典结集的主题,而且也直接造成佛教的根本分裂;但在北传佛教中,人们相信佛教的演变分化,主要是「大天五事」争论的结果。大天是佛陀涅槃百年或两百年间的一位比丘,传说他曾犯五逆重罪,后来悔过出家。出家之后,他对阿罗汉的修证果位做了新解释,认为阿罗汉虽然离欲证果,仍会受天魔的扰乱诱惑而梦失不净;虽然断尽三界见思烦恼,尚未断除不染污无知;对佛法诸谛仍有疑惑处;要由他人授记,才知自己已证解脱;必须至诚唱念「苦哉」,圣道才能现起。他将自己的主张编成一首偈颂:
 
  
馀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
  

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这种说法与人们原来对阿罗汉的看法不同,于是引起僧团内的争论,围绕这个争论,北传佛教认为佛教之所以开始分成两派,是因为支持大天的人组成了大众部,而其他人组成了上座部的缘故。
 
    

◆华氏城结集
  
    
一、阿育王召集千名高僧

 
  佛陀入灭后二百多年,是阿育王的时代,大乘菩萨道思想在这时候也已经出现。阿育王虔诚奉佛,以正法治国,在各地广建堂塔、伽蓝,鼎力护持佛教僧团。然而当时有许多附佛外道并未正式受戒,就自称是佛教的比丘,溷迹在僧团中,他们就是所谓的「贼住比丘」。这些贼住比丘往往轻忽戒律,超出僧团教制的规范,对教法教义经常提出不同的解释,因此产生许多纷争,甚至导致僧团无法和合布萨,长达七年之久。阿育王担心贼住比丘破坏僧团,敕令将邪见、破戒之徒全部摈出,不许溷住。同时,为了确定正确的教制教法,便在首都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

 
  在阿育王亲自召集,目犍连子帝须上座主持下,共有一千名精通三藏的高僧参加结集大会。目犍连子帝须蒐集二百馀条异端邪说,由大众共同讨论,加以批判,斥为谬论异说,并将诸派异说的批判编定彙集成为一部《论事》。
 
    

二、论的雏型

 
  与前两次结集一样,第三次结集也对三藏进行整体会诵与重新确认的工作,至此,经藏和律藏可说全部结集完成,论藏也初步形成。由于《论事》主要是针对教法教义不同解释的批判和釐定,成为后来所有「论藏」(梵bhidharma-pitaka)的渊源,因此被视为一切「论母」(梵matrka,摩呾理迦)的雏型。

 
  《论事》是锡兰大寺派所传,是评破各部派异说的着作,共有二十三品二百十七论,每品之末都附有「摄颂」。基本主张有:


  1.过去法与未来法没有实体,只承认现在法为实有。


  2.并非一切法皆为实有。


  3.四谛可以藉由现观而顿悟证得。


  4.不承认「中有」的存在。


  5.证得阿罗汉果位,必能不退转。


  6.不承认有真实的补特伽罗(梵pudgala,包括个人、自我等义)存在。


  7.佛与二乘的修道有所不同。


  由此看出,此书是研究部派佛教的重要典籍。
 
    

◆其他结集
 
    
一、第四次结集

 
  佛教史上历经三次伟大的经典结集,三藏圣典几近完备。其后,还有传说中的第四次结集,是在西元二世纪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时期。迦腻色迦王信仰佛教后,每天都礼请一位出家人来为他讲解佛法,然而,他发现出家僧众对佛法各有不同的解说,令他感到困惑。因此他向高僧胁尊者请问各种解说,孰是孰非?胁尊者回答说:「佛陀灭度这麽久了,各宗各派师徒相承,各自严守自家的宗义,也各自宣称自家的解释最好,实在无从判定其间的是非,现在应该重新结集三藏,以正明义理。」迦腻色迦王邀请学德并重的比丘众,共有四百九十九位,以世友尊者为上座,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一带)举行第四次结集,由胁尊者主持整个会议过程。

 
  胁尊者八十染衣出家,精进修行,胁不至席,三年证得阿罗汉果。时人推崇他求法的勇勐精神,因此尊称他为「胁尊者」。第四次结集时,迦腻色迦王特别邀请他主持会议,重新修订三藏教典,将有关佛法的各种不同解说都提出来讨论,尤其对经、律、论三藏广泛注解,各有十万颂,总计三十万颂,合有九百六十万言,这些注解成为今世流传的《大毘婆娑论》。
 

  三藏经过多次的结集,佛法根本典籍毕竟完备。《菩萨处胎经》记载说:「尔时,佛陀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五百阿罗汉,打犍槌集众,得八亿四千罗汉,使阿难昇七宝高座。迦叶告阿难言:『佛所说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漏!菩萨藏者,集着一处;声闻藏者,集着一处;戒律藏者,亦集一处。』」这是把佛法分为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菩萨藏就是大乘经典。依据大乘论师的看法,在佛陀灭度七日夜后发起的结集,已经可以看到「菩萨藏」的名义,因此可以说,第一次结集中已含有大乘经典的法义了。
 
    

二、《南传大藏经》的结集

 
  时至今日,佛典结集的伟大工作仍在进行。西元一八七一年,缅甸国王敏东召集两千四百名高僧在缅甸首都曼德勒举行了第五次结集;一九五四年至五六年,缅甸佛教又在仰光北郊的一座山岗上,集有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泰国等各国上座比丘二千五百众,举行第六次的结集。这次结集对巴利文三藏进行严密核校,完成目前最完善的《南传大藏经》。

 
  《南传大藏经》是南传佛教所依据的圣典。据锡兰《岛史》记载,西元第一世纪末,锡兰王婆他伽马尼王在无畏山精舍邀集五百圣者,用当地土语记载口传的三藏典籍,成为《南传大藏经》的雏型。后经多次变迁,至西元五世纪,佛音前往锡兰,将当时用土语传写的佛典全部改写为正式巴利文,并彻底整理有关的注释书,巴利文的《南传大藏经》至此才见完整。后来,佛音又远到缅甸等地传道,这部大藏经也随之传布于缅甸、泰国、越南、高棉等地。可以说,巴利文三藏是以锡兰岛为中心,渐次流布于中南半岛,甚至南洋等处。今天的《南传大藏经》已经有锡兰语、缅甸语、暹逻(泰国)语及柬埔寨语等各种版本。西洋佛教学者从十九世纪开始,也对巴利文佛典发生兴趣,进行学术的研究。
 

  佛教圣典的流布,从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的王舍城结集,一直到今天,世界各地仍在陆续整理研究,薪火相传,至今不绝。所结集的三藏教典,将佛陀的教法流传下来,使佛弟子们的修行有真实的依据,负起了正法弘传的功能,使佛法能广住久行于世,是佛教发展中的一大伟业。

..............................................


一、试述第一次经典结集的因缘、过程与成就。


二、试述第二次经典结集的因缘与影响。


三、阿育王与迦腻色迦王为何要召集经典结集?


四、近代经典结集重要的成就为何?

..............................................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佛教丛书 《教史》 下一篇《教史》 第二篇 中国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