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TOP

佛陀的勇士们(八)
2019-04-19 13:37:35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2584次 评论:0

 


佛陀关於象跡喻的教导


一切有脚的眾生之足跡,皆可容纳於大象的足跡中。因為巨大的缘故,大象的足跡被视為一切足跡之最上者。同样地,一切的善法皆以不放逸為根基,匯集於不放逸。不放逸被视作一切善法之最上者。


∼《相应部.第五册.43页》(PTS版)

 

世俗的方式


有一次憍萨罗国王问佛陀:「有什麼法,一旦拥有,会為个人带来今生与来世的利益?」 *1 我们必须了解个人利益与需要是什麼,才能够了解佛陀的答案。我们想要或需要很多的东西,佛陀曾帮我们把这些东西罗列出来。显然,所有眾生都想要长寿和健康,能够為自己与他人的利益与福利而努力。[2]「健康是财富」。人们也希望美丽、英俊,不畸型怪状,且受人欢迎。佛陀也认為外貌有其应有的价值,他认為,要為眾生的利益而努力,理想上应该具有可敬、庄严的外表。若有机会,人们也会想拥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享受美食、音乐、华服、环境优美的豪宅。简而言之,便是想要物质的天堂。有人说,在美国本土或夏威夷的生活就是如此。最后,人们想要有地位。从歷史可以知道,无论在什麼地方,统治阶级和高级知识份子最受人尊敬。但是,这种界定是世间的标準,不是佛陀的标準,它只算是世间的实态。佛陀视為有地位的人,是身、口、意行没有瑕疵、过失,為自己与他人的利益而努力的人。除了上述五种欲望(长寿、健康、外貌、高水平的生活、地位),人们还想要什麼呢?


----------------------------------------------


*1 见《相应部.第一册.86-87页》(SN I 86-87)。


----------------------------------------------


成就这五事,被说為是人生快乐、喜足的主因。不同村落、城市或社会所认同的成就,当然有差异[3]。就像世间上有种种不同的快乐、喜足,同样地,在佛法裡也有不同的快乐。布施(dāna)所得的快乐,与持戒(sīla)所得的快乐,程度有所不同;持戒所得的快乐与依靠禪定(samādhi)所得的快乐也不同。不同的观智(vipassanā-ñāṇa)所得的快乐彼此不同。从预流果(sotāpanna)所得的快乐,与一来果(sakadāgāmi)、不还果(anāgāmi)或阿罗汉果(arahatta)所得的快乐不同。上首弟子(aggasāvaka)的快乐,辟支佛(paccekabuddha)的快乐、正等觉者(sammāsambuddha)的快乐彼此不同。无论在世间的领域或佛法的领域,如果想要获得更高层或者更殊胜的快乐,我们必须问自己,憍萨罗国王向佛陀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具备或培养什麼特质」?

 

不放逸


如果杜绝那些降低自己地位的行為,并持续从事会提升个人地位的行為,便能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事物。进食时必须避免不健康的食物,才能免除不舒服与疾病,同样地,人必须免除不善的行為,才能避免伤害与危险。人必须定期食用足够的健康食物,以便消除飢饿,保持健康,补充体力。同样地,人也需要培养身、口、意的善行(puñña-kiriyā),尽可能地提升个人在世间与佛法领域裡的地位。必须把这样的修习变成一种习惯。这需要坚毅、不放逸,对自己的行為保持警醒。因此,人必须保持不放逸、精进、热忱、警醒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要有正念。用巴利语 ─ 佛陀的语言来说,就是appamāda(不放逸)或ekadhamma(一法),这便是佛陀对憍萨罗国王的问题所做的回答。

 

放逸


若观察人们怎麼过生活,便会发现大多数人没有正念,盲乱地追求物质财富。因為没有正念,人们的心被无明与贪爱所覆盖。為了在生活裡获得更享受的欲乐,减轻不快乐,人们会诉诸不善的言行举止。除了睡眠的时间,人们一直不断地在见物、闻声、嗅香、嚐味、身触、心想[5]。如果不晓得如何保持正念,遇到可爱的事物时便生起贪爱、欲望(lobha),遇到不可爱的事物时,便生起瞋恚、不满(dosa)。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心充斥著烦恼(kilesa)。因為不知道事物的真实本质,便有无知(avijjā)与错误的见解(diṭṭhi)。在日常生活中,人也会有傲慢(māna)、怀疑(vicikicchā)、昏沉与懒惰(thina-middha)、掉举(uddhacca)、无惭(ahirika)、无惭(anottappa)的时候。


如果放任不管,任随心游荡、充满贪、瞋烦恼,心便会处在迷惑、平庸的状态。这样不受节制的心是人性,自从婴孩在母亲怀抱时便已养成;若毫不节制,不顾他人而专事追求个人欲望,这些烦恼便会更加茁壮。人们自己自私地想要满足自己,不想要受任何拘束。没有智慧的父母,不节制小孩而盲目地屈从他们的欲望,也有过失。[6]父母自己缺乏正念的训练,未能控制自己的心,所以无法培养小孩身口意的善行。因此,人在生命的初期,便已养成两种放逸(pamāda):一、未远离应远离之事;二、未遵守应遵守之事。放逸是肇因,令个人受苦,这种苦遍佈整个社会。世上有这麼多悲哀、不快乐、不满、忧伤,这是件奇怪的事吗?


放逸是漫不经心、疏忽、怠慢,让人造作伤害自己与他人的不善身、口、意行。之所以造作不善是因為缺少对他人基本的同理心。一切眾生都害怕痛苦、处罚、死亡,不希望被他人伤害、欺骗、毁谤、抢夺、折磨或是侵害等等。若能為他人设身处地著想,便能够同情他人,了悟自己应该远离会带给眾生身、心痛苦的行為。若做不到这点,便不符合人的价值,我们可以说,他不是个高尚的人。[7]一切眾生害怕杖罚、一切眾生害怕死亡;


推己及人,不杀生亦不教杀。


一切眾生害怕杖罚,一切眾生珍爱生命;


推己及人,不杀亦不教杀。


伤害他人以追求己乐的人,来世无法获得安乐;


不害他人而求自己安乐的人,来世获得安乐。


∼《法句经》129-132偈


佛陀指出,这是佛弟子的戒律。但是,这不是只有佛弟子应该遵守,而应视為普世皆準的戒律。每个人的身行、语行,皆应该為了眾生特别是人类的福祉著想。不远离不善行,即是放逸;若行為缺乏能够利益眾生的同理心,也是放逸。

 

布施的利益


想要遵行应行之事的人,应该於三类的功德行,实践不放逸(puñña-kiriyā):布施(dāna)、持戒(sīla)、禪修(bhāvanā)。


布施包括施与、分享(pattidāna)、随喜(pattānumodanā)。这是应行之事。过去,斯哈(Siha)曾经问佛陀:「布施的立即利益是什麼?」佛陀说了五种布施的利益。 *2 首先,如果带著悲心布施,不為名声、回报,便会受人爱敬,因為布施会带来友谊。即便是小狗,在受人餵养时,也会摇尾巴。对於布施,人们会回报以慈心、悲心与喜心。其次,利他有德之人会接近你,你可以从他们那裡学习到布施、持戒、修行,有效进步的方法,以及激发迫切感(saṃvega)的感动,这些皆能够提升你的地位。你的布施品并非很多,但你所收穫的会很丰富、且有利益。第三,行布施者不会有恶名。為眾人的利益而


----------------------------------------------


*2 《增支部.第五集.第34经》(AN 5: 34)。


----------------------------------------------


布施,是高贵、无可责的行為。如此,布施会带来好名声。第四个利益是,布施者能够没有畏惧、充满自信地进入任何的团体。[9]这些利益构筑今生的快乐。因此,布施是值得从事的善行。


第五个利益是,布施者在来世将生於善趣,这超乎常人的认识,或许不易理解。但是,了解前四项利益时所生起的信,可以让人接受这第五项利益。这种以信為基础的接受,并不是依靠想像或推理,后二者意味著缺乏信心。佛陀说:


「诸比丘!若眾生像我一样了解布施的利益,他们就不会不布施而自己享用,也不会让吝嗇佔据自己的心。即使是最后一块,最后一口食物,如果有受施者,他也不会仅自己享用而不布施。但是,因為眾生不像我这般了解布施的利益,他们仅自己享用而不行布施,吝嗇佔据了他们的心。」[10]

 

持戒的利益


「尸罗」(sīla戒)就是远离应远离之事,包含持守戒律、尊敬(apacāyana)、服务(veyyāvacca)或说帮助他人行善。如果怀著慈、悲心而行善,便能控制自己的言、行与生活方式,去除较粗重的烦恼,「违犯烦恼」(vītikkama-kilesa)。当这成為一种习惯后,人便会重视行為的清净,避免染污、有害的行為,并培养惭、愧心,远离可憎的行為,建立戒行。


这类有善意、爱心的行為,不会造成别人的损失与痛苦,只会為眾人带来利益、快乐。如果行為没有同理心、惭愧心,尔后再回想时,将会自责自己的卑鄙与丑陋,并且因此感到不快乐与后悔。


这种「自责」(attānuvāda)将跟随著造恶者一辈子,尤其临终时将会经验到所做恶行(kamma)的影相,或与该恶行有关的眾生或事物之影相(kamma-nimitta),或者是象徵未来投生处的景相(gati-nimitta)。[11]依於不放逸而持戒的有德者,在思惟过去所做的善行时,将在今生体验无比的快乐与欢喜,临终时将见到与善行相应且令人愉悦的影相,并安详地死去。


不做恶行的人,不会被社会责难,只会被智者称讚,从而免除了被他人责难的危险(paranuvāda-bhaya)。持守戒律便不会违法,也就不会被政府责罚而导致身心受苦(daṇḍa-bhaya)。造恶者即使狡猾地躲过政府的处罚,也躲不过死后堕恶趣的危险(duggati-bhaya)。


无论出於慈悲心,或惭愧心,不放逸地避免应避免之事,都能让人在今生免除四种危险,享受无比的快乐。因此,佛陀与智者讚嘆这种依於不放逸而起的身、语清净(sīla-visuddhi)[12]乃殊胜乐生起的原因(sīlapuñña- kiriyā-vatthu)。

 

奢摩他的利益


布施与持戒尚不足以让心安定,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生命便无法享有安定、清明与寧静。因此,「修行」(bhāvanā)是必要的。这包括下列的项目:奢摩他(samatha止)、毗婆舍那(vipassanā观);听闻、学习、研究教理与佛典(dhammasavanā);弘扬佛法而不求名闻利养(dhammadesanā);培养清净的正见(diṭṭhijju-kamma) — 包括关於业与业果(善行有善果,恶行有恶果)的正见,乃至证得道、果、涅槃的正见。


如果未能适当地将心控制、固定在某个禪修所缘,心会不安份地无时无刻到处乱跑,奔往种种的所缘,就像猴子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无法安静不动。禪修者需要不放逸地修习禪修业处,[13]将注意力瞄準或引导到禪修所缘(这是「寻」),并让心持续地停留在所缘上(这是「伺」),直到「昏沉、懒惰」(thina-middha)与「怀疑」(vicikicchā)这两个盖障(nīvaraṇa)分别被「寻」与「伺」这两个禪支(jhānaṅga)驱逐。那时,将经验到极大的「喜」(pīti)、「乐」(sukha)以及「心一境性」(ekaggatā或samādhi),这些心所分别能去除「瞋恚」(dosa)、「掉举与后悔」(uddhaccakukkucca),以及「欲贪」(kāma-rāga)。心处在如此清净、安稳的状态时,便能够经验到远胜一般快乐的「奢摩他乐」或「禪那乐」。


持续地精进,将能从初禪进步到二禪。在二禪裡,寻、伺这两个禪支消逝,但乐变得更强烈。当喜禪支消失时,便进入到三禪,这裡有更微妙的乐。当乐也止息时,便进入第四禪,此禪那的禪支,仅剩下「心一境性」和「捨」(upekkhā)。处在此状态时,心远离了障碍善行并令心染污的烦恼热。这就如同以极低的温度让物品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一样。暂时远离烦恼的心,不再不安、盲动,变得非常稳定、寧静且清凉。如此,奢摩他修行可以视作是心灵的低温。


色界第四禪,是证得神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乃至漏尽智等更高心灵力量的基础。持续地不放逸,将能超越色界禪那,进入到无色界的四种禪那。在此境界中,禪修者将体验到独特、强烈的快乐,拥有极寧静、微妙的心。在临命终时,如果仍安住在禪那,将带著寧静、专注的心,往生到梵天世界。[15]这种禪那的修行,需要不放逸,因為它导致殊胜的快乐,所以值得加以培养。因此,这种修行被称為samathabhāvanā- puññakiriyā-vatthu,受到佛陀与智者的称讚。

 

不放逸的三个层次


在此,应该说明三种不放逸:粗显的、中等的与精微的。能够远离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十种恶行,这是「粗显的不放逸」。十种恶行包含三种身恶行:杀生、偷盗、邪淫;四种语恶行:妄语、两舌、綺语、恶口;三种意恶行:欲贪、瞋恚、邪见(即不知善行有善果,恶行有恶果)。想到自己未做恶行时,将会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足。


我们不可能完全避免感官所缘,因此人必须控制自己的心,不让它沉溺於感官享乐的追逐。控制自己的心,[16]不追逐感官欲乐,尤其是自己并未拥有的事物,这是「中等的不放逸」。若对自己所拥有的,或可合法取得的事物,感到不满足,将难以做到这中等的不放逸。心如果不受节制,就像是在河中逆流而行,而非渡河,只是浪费时间,让人疲累,终将沉没於种种欲乐之中。就像苍蝇、蚂蚁会陷入在自己正食用的蜂蜜之中一样,毫无节制地追逐感官欲乐的人,也会陷入在自己所追逐的欲乐之中。若有所节制,苍蝇、蚂蚁便能在较远的距离,安全地进食;人们面对感官所缘时,也是如此。苦的根源在於贪爱,贪爱的近因在於可爱的感官所缘。有所节制,不让心脱离控制,这样的不放逸能够让人离苦得乐。


具备这两种不放逸的人,将获得有利益的自我控制,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心,能够善用人身做為跳板,提升自己的地位。总之,藉由「布施」,去除鄙视,从而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持戒」能避免丧失已有的快乐[17],「奢摩他」则令心安稳、寧静,带来更殊胜的快乐。


但是,禪那只能暂时地压制烦恼,若不继续修习且禪那消失时,烦恼便又会开始扰动,令心不安定。根本的原因是随眠烦恼尚未被断除。所以,我们知道,為了培育强壮、成熟、且能抵御一切世间境遇的心,必须要断除随眠烦恼。


要做到这点,必须生起「精微的不放逸」,修习毗婆舍那以培养观智(ñāṇa)。如果我们已因过去的善行,具备证得更胜快乐的机会,便应该毫不犹豫地為了更大的快乐而精勤努力,放弃不实在的快乐。


若放弃小乐,可获得大乐,


智者见大乐,应捨弃小乐。


∼《法句经》290偈[18]

 

毗婆舍那修行


首先必须学习正确的练习方法,并且知道这方法可带来什麼样的利益。必须寻求老师,聆听其教导,向他请益问题,或者阅读书籍以澄清自己对於修习方法与可得利益的认知。如此,才能消除不明正确方法的愚痴。做到这一点,信心便会被唤起,因為已了解到这并非等閒之事。不过,这知道仅是理论上的知识而已,尚必须将理论付诸实践,透过亲身的经验来确证自己的信心。唯有透过内观修行这种精微的不放逸,确证的信才会显现。

 

精微的不放逸


在恭敬修习念处修行(satipaṭṭhāna-bhāvanā)的人们身上,可见到精微的不放逸。sati是念、警醒、不忘失。pa是精力充沛、强而有力地,或是广泛地。ṭhāna是持续地穿透。或者,pa-ṭṭhāna是猛力突进,包围并安住在所缘上。bhāvanā是培养、不断累积动能、衝力。因此,这个修法是积极地将注意力固定在当下生起於六根门上的所缘,[19]注意力和所缘同步一致,持续不断且具有穿透力。


当目标生起时,正念会衝向目标并毫不迟疑地固定在目标上。


具备这样的正念,便不会生起欲爱之流(kāmarāga)、有爱之流(bhava-rāga)及无明之流(avijjā),因為知见极為清晰,能够如实了知目标。藉由实际的修习,获得了引生信的清净心,这样的信是激发出精进(viriya)之前,必须修得的。


你必须信任你的禪师和修行方法,认真、热勤地将心专注在当下生起的任何目标。你必须有热忱与抱负,认真、小心翼翼地遵照指示:保持圣默然,饮食、睡眠知所节制,动作缓慢如同眼盲、耳聋、愚笨、体弱的人,以便能够观察身体的每个移动,以及所有显现在六根门的所缘。每天二十小时,行住坐卧,皆需如此。[20]


观照心愈是持续,精进力愈是充沛有力,不像一般的活动会因努力而感到疲倦。如此持续的努力将培养出具备穿透力的正念(sati),由於正念,心变得清净、纯净,远离烦恼。能够维持高度警醒的正念的时间愈久,对目标的观察便愈紧密,对目标真实本质的了解也便愈深入。了知有这个利益,将增强自己对修行的信心(saddā),修法的欲望(chanda)也会变强烈,甚至认為持续修行以便证得观智(vipassanāñāṇa),是绝对必要或是自身的责任。

 

慧的修习


要培养慧,必须付出更大的精进,以获得强固的正念。保持正念持续,能够修得定(samādhi),如此心将变得专注、安稳、寧静,能让慧(paññā)自然展开。这时,禪修者逐渐穿透所缘的真实本质,观察到:存在的,只是观照的心(nāma名),以及身体现象(rūpa色)而已[21],我、人、眾生、女人并不存在。


若没有此关於名色的了解,就会怀有「有身见」(sakkāya-diṭṭhi),这将导致种种与「我」、「你」等有关的见解,而这些见解一定会引生贪、瞋和其他的邪见。


不依书本、老师或思惟,而是依亲身体验获得「名色辨别智」(nāmarūpa-pariccheda-ñāṇa)时,人的态度将会改变,因為他体验到尽到一个谨慎用功的禪修者的工作时所带来的利益。同时他的正信(saddā)也会有非凡的进展。信的增强促使禪修者提升他的精进,这使他的正念更加强大,这正念又引发正定,正定则开展出更高的智慧,能够辨识名、色之间的因果关係的智慧,即「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


如果不能辨别名色间的因果关係,便会抱有怀疑与诸如「凡事无因而生」(ahetukadiṭṭhi无因见)、「存在著一位造物者」(visamahetukadiṭṭhi邪因见)等等的邪见。[22]


透过这个观智,禪修者见到一切的名、色现象各自拥有自己的因缘,同时產生自己的果。禪修者知道,就一切眾生而言,这在过去一直如此,在未来也将会如此,因此暂时驱除了怀疑与无因见、邪因见等的邪见。


这个观智也会强化禪修者的正信。持续地培养精微的不放逸,即念处修行,禪修者将获得更广大的智慧,如「触知智」(sammasanañāṇa)。在此观智中,对於在六根门生起的所缘的无常、苦、无我性质,禪修者的观察愈来愈强烈且深入,令他能够抵抗生命中的种种荣衰毁誉。


如果不能觉知一切所缘的无常性质,禪修者会误以為这些所缘是恒常的,因而引发「慢」。或者,如果无法辨识一切现象的苦的性质,将怀有「乐」的想法,从而引生贪。如果不能觉知现象无我的本质,禪修者将怀有引生其他邪见的「我见」。若能见到现象的无我性质,[23]禪修者的见将变得清净,心变得澄清,他将因此对自己明净、澄清的心感到满意。


接著是「生灭智」(udayabbaya-ñāṇa),这时,禪修者的精进与定力相互平衡,能够準确地观察任何生起的所缘,虽然他对於佛、法、僧及同修法友有强烈的信心,但是此时的信和慧仍保持平衡。这种基於亲身体验而得的信,会让禪修者宣称:「就是这个,这是真正的法」。同时,他将拥有坚定的决心(adhiṭṭhāna),想要证得更上层的观智,因為禪修者变得勇悍无畏,愿意牺牲一切,不顾身命地克服难忍的苦受。藉由这个观智,禪修者观见名色的生起,暂时去除「断见」(uccheda-diṭṭhi);也观见名色的灭法,暂时克服「常见」(sassata-diṭṭḥi)。


依靠持续而有穿透力的正念,禪修者将逐渐证得一连串的观智[24],到达「行捨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在这个观智阶段,禪修者的心将变得清凉、寧静、清彻、已善修习且诸根平衡,这让他能够精确地观察,不受贪、瞋、痴影响。


捨的利益


雨渗透屋顶破旧的房子,贪渗透未善修(止观)的心。


∼《法句经.13偈》


心的本质是软弱、弱小的,无法对付粗野、艰难的事,总是快速地反应出贪或瞋,因為它无法抵御或战胜它们。这种未受训练,未修习止观的心,被称為abhāvita-citta(未善修的心)。但是,正确地修习念处修行,可以培养你的力量,同时保证你能抵抗一切世间的荣衰毁誉,犹如具有坚固屋顶的房子:


雨无法渗透具坚固屋顶的房子,同样地,贪也无法渗透善修(止观)的心。


∼《法句经.第14偈》[25]


透过止观获得的心清净与洞悉真理的智慧,构成善修的心(bhāvita-citta)。修习奢摩他(止),可以抵御贪瞋的攻击,而透过依毗婆舍那(观)所得的智慧,则可以彻底地断除贪瞋。这种智慧长养出抵抗力,让禪修者如如不动,不会受到那与自己亲身验证的信与慧相反的见解所动摇。他的心将逐渐成熟,直到它到达平捨的状态(tādibhāva)。这时,禪修者能够以平捨的心,以中庸、平衡的心态观察一切可爱、不可爱的事物。平捨(tādibhāva)的特质在「行捨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特别明显,这个阶段,禪修者的心不被任何六根门生起的所缘所动摇。这样的心与阿罗汉的心相似,不為任何境遇所动,因而带来殊胜的快乐(sukhavisesa)。这时,禪修者也许会说:我还需要什麼其他的事物吗?

 

五根


修行的进步,有赖於精微的不放逸,也就是精确地观照在六根门生起的所缘,它能够调伏、净化行者的心。持续的正念能令信、精进、念、定、慧随著每次精準的观照而生起[26],而不需要特别去培养。这修行如同攀爬阶梯一样,逐渐昇华心的品质,令心趋向成熟,远离烦恼。这让行者可以依据亲身的经验来确认这修行正道所带来的利益,最终达至不可动摇的深信。这种坚定、圆满的信,成為心的一种控制能力(saddhindriya信根)。当心不再退缩,勇於面对各种境遇而不怠惰、浪费时间,精进便发展成心的一种控制能力(vīriyindriya精进根)。就像人不会嫌弃新鲜空气太多,同样地,念也是永远不会过多。当念发展成心的一种控制能力(念根)时,能够让人以单一个观照便了悟许多事物。持续同步地专注在目标上,心便获得一境性而不会散乱,保持彻底的安定,犹如无风处的蠋火。这是发展成一种控制能力的定(samādhindriya定根)。当慧发展成心的一种控制能力(paññindriya)时,智慧以显著的方式生起,產生清晰、不含混且远离愚痴的知见。[27]

 

法的革命 — 慧的利益


修行的淳熟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成果反映在成熟的心灵,随时能自我控制,并体验安详寧静。这安详寧静同时也会散播到个人的家庭、团体、社会,因而促进世界的和谐。冷静、安详,不因成功而欢喜,也不因失败而沮丧,无论人生遇到任何境遇,都能保持如如不动,而不会莽撞、盲目地做出反应。怀著坚定的信心,他在做任何事或说任何话之前都会先考虑事情的利益。这样的思择力或智慧,让他只会做出对他人与自己有利益的事,说出有利益的话。再者,即使事情本身能带来利益,他也会选择在合宜的时机从事。这种让人避免无利益且不合宜的事情,同时只说或做有利益且合宜之事的智慧,即使在日常生活裡也十分珍贵,因為它能保护人,使人远离麻烦与问题。


禪修者透过戒(sīla)净化显现在不善身、语业的染污(vitikkama-kilesa),透过定(samādhi)避免显现在意业的不净(pariyuṭṭhāna-kilesa),透过慧(paññā)去除一切的不净(anusaya-kilesa)。[28]要如此修鍊自我的心性,需要付出大量精进。当然,这样的付出并不是没有长久利益的。


心迅速、难以补捉,随所欲而住。调伏心是善,已调伏的心能带来快乐。


∼《法句经.第35偈》


获得快乐、自信与智慧,驱除忧愁、悲伤、瞋恨、难过及一切身心之苦,并以清净、明亮的心生活,这些只是成就精微的精进所获得的无数利益的一隅,但已能够為生命带来重大的改变 — 这是一场真正的法的革命。


解脱乐 — 成就佛法最终的目的


不做诸恶、眾善奉行,


自净其心,是诸佛教。


∼《法句经.第183偈》


光靠戒和定并不能彻底断除烦恼。因此,為了到达佛法最终的目标,尚需要修习慧(paññā-bhāvanā)。[29]


佛法的后善因慧而显明⋯⋯因為慧是佛法的极致、终点。慧是善,因為它產生於可爱或不可爱境都保持平捨的状态。所谓:犹如坚硬石,不為风所动,智者亦如是,毁誉不能动。


∼《清净道论》

 

只有获得这种智慧,才算达至佛教的目的地,因為慧成就圆满的心清净,因此胜过戒学及定学。心因智慧开展才变得持久,持续地修习精微的不放逸,心进一步得到净化,终能在证得预流(sotāpanna)的道果智时,证得涅槃 — 一切名色的彻底止灭。这时,人的生命才变得神圣,彻底远离有身见(sakkāya-diṭṭhi)、疑(vicikicchā)和戒禁取见(sīlabbataparāmāsa)。[30]由於彻底灭除这些烦恼,禪修者永久免除了一切邪见,远离恶趣轮迴,并拥有无可动摇、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净信。


预流者於平捨的状态已有很好的基础,但是要达至圆满尚需要依靠精微的不放逸,继续以正念精勤地观照在六根门生起的每个所缘,以便进一步净化、调伏自心,证得一来(sakadāgāmi)的道果智,进一步削弱欲贪(kāma-rāga)与瞋恚(vyāpāda)这两个烦恼结。证得第三道果,不还道果智(anāgāmi-magga-phala-ñāṇa)时,欲贪与瞋恚便被彻底地断除。


只有在证得第四道果,阿罗汉道果智(arahatta-maggaphalañāṇa),彻底断除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等五个烦恼结时,心才完全彻底获得净化[31]与调伏,无论遇到任何能激起贪瞋的所缘,都可以得到控制。唯有到这个时候,平捨的状态(tādibhāva)才达至圆满,阿罗汉果坚固如磐石,不為利衰毁誉等世间境遇所动摇。这样的人已成就佛法最终的目的,从此活在寂静涅槃的喜乐之中。

 

茁壮


不放逸去除自我贬抑的身、语、意业,能够使人长成茁壮。无论在世间的领域,诸如教育、经济、健康,或者法的领域,对於不懒惰、不忘失、警醒、充满生命力的人而言,这是一种吉祥的祝福。


不放逸(即念)是通往不死的道路,放逸(忘失正念)是通往死亡的道路;不放逸者不死,放逸者犹如已死。


∼《法句经.第21偈》


在放逸者中保持正念,在沉睡者中保持警醒;智者犹如良马一般,捨离駑马,迅速前进。


∼《法句经.第29偈》[32]

 

法的钥匙


佛陀的教法是一座充满宝物的宝库,藏有欲界善、色界善、无色界善和出世间善。这些全部都是根基於不放逸。不放逸是根本,若缺少不放逸,布施、持戒、修行将无法得到落实。实践不放逸的人将戒除应戒除之事,践履应践履之事,过著均衡的生活,无论今生与来生能為自己与所处的社会带来利益与福祉。


诸比丘!一切眾生之中 — 无论是无脚的、有两脚的、有四脚的或有许多脚的;无论是色界的或无色界的;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或非有意识非无意识的 — 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最為第一。同样地,一切的善法以不放逸為根本,匯集於不放逸,不放逸最為第一。


∼《相应部.第五册.42页》


憍萨罗国王问佛陀,什麼特质能带来今生与来世的快乐时,佛陀的回答指的是[33],「作為原因的不放逸」(kārāpaka-appamāda令作不放逸),也就是指,实际履行(kāraka-appamāda能作不放逸)布施、持戒、修行所需的认识、计画、组织与安排等等。為什麼「令作不放逸」,即实际行布施等善行之前的计画、安排,会被认為是最上、最重要的善法?


因為如果未唤起不放逸,便无法实践圣八支道并修习世间善(lokiya-kusala),因此便永远无法证得出世间善(lokuttara-kusala)。出世间善确保未来的生处,因此是最好的善法,但是,出世间善必须奠基在世间善的基础之上。


就像要得到被锁住的宝藏,需要一把钥匙一样,不放逸是获得佛教宝藏的黄金钥匙(paṭilābhakatthena获得财物的原因)。不放逸,也就是正念,永远不会太多;但缺乏不放逸,则无法成就任何事。佛陀说:

satiñca khvāhaṃ bhikkhave sabbatthikaṃ vādāmi.


诸比丘!我说:在一切处皆需要念。[34]


佛典说,如同大象的足跡在一切动物之中是最大的一样,不放逸也是佛教的精华,包含其他一切的善法。依靠「令作不放逸」(kārāpaka-appamāda)和「能作不放逸」(kāraka-appamāda)这两个力量,可以获得整个佛教的财富。实践布施与持戒的人们可以立即享有快乐、自足、尊严和殊胜乐。修习奢摩他或念处修行的人将获得清净、强壮的心,能令观智的获得变得更為容易。依靠内观的智慧,便能抵御世间种种的境遇,体验独一无二的身心之乐,包含佛教的标誌:彻底解脱烦恼的寂静乐——涅槃。

 

佛陀的道路


「令作不放逸」是使菩萨(bodhisatta)能够圆满波罗密(pāramī),证得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的驱动力。在轮迴期间,圆满波罗密(共有十项:布施、戒、出离、慧、精进、忍、諦、决意、慈、捨),证得阿罗汉道果及一切知智而成佛,则是「能作不放逸」。因為牺牲自我成為佛陀,他能够针对这足以导致眾生解脱的不放逸的价值,提供他亲身的见证。不放逸是体证解脱的原因,因此被智者讚嘆為善法之最。


佛典说:「法会保护持法者」。殷懃恭敬修习法的人将得到法的保护。什麼法呢?不是书上的法,而是指自己的法。换句话说,不是仅仅具备书本的知识,而是真正实践法。佛陀一直强调不放逸。他最后般涅槃之前所说的话,也是在教诫我们,当透过精勤修习戒定慧以实践不放逸:


Vayadhammā saṅkhārā.


ppamādena sampādetha.


一切行法皆将灭去!


依不放逸,成就自己的解脱吧![36]


这是佛陀对我们所说的最初也是最后的教诲。


(编自教诫阿闍黎.班迪达大师於一九八八年六月和十一月,為仰光马哈希禪修中心的外国禪修者所说的一系列法谈开示。)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班迪达尊者文集 下一篇一生的旅程:班迪达西亚多/传记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