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文库热门

·忻州市钟楼寺 05-04
·阳泉市郊区辛兴圣泉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洪济禅 05-04
·阳泉市报国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寿圣寺 05-04
·阳泉市平定县资福寺 05-04
·阳泉市盂县文殊寺 05-04
·阳泉市矿区释迦寺 05-04
·阳泉市西烟镇麦坡村玉佛寺 05-04
·阳泉市郊区半坡王兰寺 05-04

华严专题

关于杜顺初祖说的考察
关于杜顺初祖说的考察 本文意就华严宗的传承系统中,所谓杜顺初祖说做些考察。历史上对“华严宗”这一称谓,最早应用的人是澄观,该词见于他所着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及《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中。(注:法藏在《五教章》中,曾用“法界宗”代表华严思想。)但此时澄观“宗”的用法还单..
更新:2018-07-04   / 点击:214    【查阅全文】
杜顺和尚的三件异事
杜顺和尚的三件异事 汉地高僧大德中,其实有许多诸佛菩萨的化现。譬如杜顺和尚,是中国华严宗的初祖,他生平神异事迹很多,被称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怎么知道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呢?杜顺和尚在世时,道德高尚,不攀外缘,每天白天上山耕地,晚间回寺诵《华严经》,天天都是如此。(我非常羡慕这..
更新:2018-07-04   / 点击:238    【查阅全文】
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
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 西安郊外杜顺和尚塔 杜顺(557—640),俗姓杜,一称法顺,雍州万年县(今陕西长安县)人,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又称魏禅师),受持定业。后来在庆州、清河、骊山、三原、武功等地说教,所说直显正理,删去浮词。当时盛传他有种种..
更新:2018-07-04   / 点击:246    【查阅全文】
杜顺和尚,号日帝心
杜顺和尚,号日帝心 文殊菩萨化身的顺大法师,困其俗家姓杜,所以当时人都呼他为杜顺和尚,他是宰相杜如晦的族长。年少时就为隋文帝所崇敬,并且按月给俸供养他,太宗皇帝对他更为敬重,常常引入宫中奉之如佛,敕赐封号曰帝心。 法师专宗华严,为华严宗的一代祖师,也称为华严和尚,著作有华..
更新:2018-07-04   / 点击:221    【查阅全文】
杜顺和尚的神奇故事
杜顺和尚的神奇故事 《华严经》极其殊胜,名为“无量陀罗尼”,是总称,也就是说《华严经》能够含摄一切的经论的要义。读《华严经》的时候,就能够看到这些境界非常广大,我们很不容易领纳。我们读《般若经》的时候,似乎会感觉到很多文字都是重复的——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文句,都是这样的模..
更新:2018-07-04   / 点击:214    【查阅全文】
化身杜顺和尚
化身杜顺和尚 唐朝杜顺和尚,是为华严宗的初祖,他的神异事迹很多。例如有一次他在庆州行化时,有位斋主请僧并设斋供众。当天斋主准备了三百人份的斋粮,但近午时却来了五百人,斋主正为斋粮不足而忧心,杜顺和尚实时开示:「但心平等,无有不办。」最后,不但斋食足备,而且五百人皆化为罗汉腾..
更新:2018-07-04   / 点击:227    【查阅全文】
杜顺和尚的神奇事迹汇编
杜顺和尚的神奇事迹汇编 1、华严初祖杜顺和尚,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公元557年-640年)。本名法顺,俗姓杜,敕号“帝心”,雍州万年县杜陵人,生于南北朝时代陈武帝定二年。年幼时常在住家后面坟墓上,为小朋友说法。十八岁,皈依因圣寺魏珍禅师出家,专修禅观。行踪所至,每多灵异,当时..
更新:2018-07-04   / 点击:180    【查阅全文】
文殊菩萨的化身杜顺和尚的故事
文殊菩萨的化身杜顺和尚的故事 汉地高僧大德中,其实有许多诸佛菩萨的化现。譬如刚提到的杜顺和尚,是中国华严宗的初祖,他生平神异事迹很多,被称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怎么知道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呢?杜顺和尚在世时,道德高尚,不攀外缘,每天白天上山耕地,晚间回寺诵《华严经》,天天都是如..
更新:2018-07-04   / 点击:182    【查阅全文】
杜顺和尚传奇
杜顺和尚传奇 唐代高僧法藏大师开创的贤首宗又称华严宗,依经典《华严经》而立名。华严宗的初祖——唐代的杜顺和尚,则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神圣事迹,为唐朝时上至皇帝下至庶民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万流景仰。杜顺和尚,俗姓杜,名法顺,陕西西安入他洁行高操,慧根深厚。他家屋后有一块..
更新:2018-07-04   / 点击:191    【查阅全文】
中国佛教高僧华严宗祖师杜顺大师生平历史纪实
中国佛教高僧华严宗祖师杜顺大师生平历史纪实 --佛陀正法本意工作室撰文推荐 祝愿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人心和谐国泰民安 祝愿世界所有众生同心同愿同德同觉同源 佛陀正法本意佛教弘法利生影音工作室恭制 真诚祝愿全世界各国家民族所有众生快乐吉祥 祝愿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和谐相处团结..
更新:2018-07-04   / 点击:265    【查阅全文】
华严五教止观 【一卷】
华严五教止观【一卷】 【隋杜顺说】 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 夫五教止观也者。华严初祖帝心尊者所造。且一乘十玄门也者。第二祖至相大师所撰也。偕释于大不思议经。而始起五教。廼立十玄。是显於无阂重重因陀罗珠网之宝册。示乎圆融隐隐锭光颇黎镜之玉章也。或日书林井氏袖彼二小策子来..
更新:2018-07-04   / 点击:203    【查阅全文】
《华严五教止观浅导》华严杜顺和上略出记
《华严五教止观浅导》华严杜顺和上略出记 卢遮那佛,为报身佛。华严宗以毗卢遮那,与卢遮那只是梵名之具足或简略而已。二者均为报身佛之称号,译为光明遍照。 至于天台宗或其它各家,则以毗卢遮那为法身佛称号,卢遮那(或曰卢舍那)为报身佛称号,释迦牟尼佛为化身佛称号。故有清净法身毗卢..
更新:2018-07-04   / 点击:208    【查阅全文】
《华严五教止观浅导》京终南山文殊化身杜顺说
《华严五教止观浅导》京终南山文殊化身杜顺说 华严是所依,五教止观是能依。依华严经,建立五教止观。 五教者,即后文所开出之一、法有我无门,二、生即无生门,三、事理圆融门,四、语观双绝门,五、华严三昧门。简言之,即孝始、终、顿、圆五教。 法有我无门谓小乘教,生即无生门谓大乘..
更新:2018-07-04   / 点击:246    【查阅全文】
华严初祖杜顺的华严禅观思想
华严初祖杜顺的华严禅观思想 ——《华严五教止观》 (04年8月20日讲于黄梅四祖正觉禅寺禅文化夏令营) 1、华严思想体系之轮廓均由杜顺大师所建立 杜顺大师首开广大悉备的华严思想体系五教止观,除华严宗外中国大乘佛学首开风气者非第一流人物,反观在其他中国的大乘佛学里面,我们看那..
更新:2018-07-04   / 点击:338    【查阅全文】
华严二祖 云华智俨法师
华严二祖云华智俨法师 师。又号至相尊者。俗姓赵氏。生于开皇二十年也。初剃染时。祷于大藏前。抽得华严首卷。终日诵阅。遂往杜顺和尚所。侍听未久。尽得玄旨。尚以所集观法传与祖。习令其讲授。偶遇异僧。谓曰。欲解华严一乘之宗者。十地中六相之义是也。静摄思之。当自知耳。因即淘研。豁..
更新:2018-07-04   / 点击:216    【查阅全文】
智俨大师
智俨大师 (西元602~668年) 智俨大师,俗姓赵,天水人,生於隋文帝仁寿二年(六○二年)。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炀帝大业九年(六一三年)即智俨十二岁时,法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应允,法顺就把智俨交高足弟子达法师教诲。後来..
更新:2018-07-04   / 点击:222    【查阅全文】
农历十月二十九 智俨大师圆寂纪念日
农历十月二十九智俨大师圆寂纪念日 智俨大师 2013年12月1日,农历十月二十九,是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圆寂纪念日。 智俨大师(602~668),又号至相大师、云华尊者。俗姓赵氏,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大师幼年即有志于佛道,嬉戏时常累石成塔,以友伴为听众,自任法师。隋炀帝大业九年,年十二岁..
更新:2018-07-04   / 点击:220    【查阅全文】
一代高僧:智俨大师
一代高僧:智俨大师 智俨大师 二祖智俨大师(公元620年-668年)俗姓赵,俗姓赵,天水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他的父亲赵景,任申州(今河南信阳市)录事参军。炀帝大业九年(613)即智俨十二岁时,法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赵景夫妇欣然应允,法顺就把智俨交高足弟子达法师教诲..
更新:2018-07-04   / 点击:195    【查阅全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二卷】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 【唐智俨述】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卷上 唐至相寺沙门智俨述 将欲释文先於文首作五门分别。一明教兴所由。二明藏摄分齐。三明教下所诠宗趣及能诠教体。四释经题目。五分文解释。 初教兴所由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盖是实智之美称。真德之通号。宗本..
更新:2018-07-04   / 点击:415    【查阅全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 【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五卷】 【唐智俨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一(之上) 终南山至相寺沙门智俨述 此经本外国凡有十万偈。昔晋道人支法领。从于阗国得此三万六千偈。以晋义熙十四年岁次鹑火三月十日。於杨州谢司空寺。天竺禅师佛度跋陀罗手执梵文。译胡音为..
更新:2018-07-04   / 点击:890    【查阅全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