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第十九编 06.序跋.外序] (六)
2010-11-06 20:41:20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太虚大师 【 】 浏览:4750次 评论:0

051丹徒会音寺同戒录序
 

  丹徒会音寺,即明季海潮庵,乃华山见月律师受具之道场也。历经废兴,而时一弘传戒法,清道光间,曾有德真静律师阐扬甚盛,后毁于红羊之劫。复于智慧德律师中兴之,民国之四年开坛传戒,犹有同戒录可稽。照如和尚继之,得松涛和尚、法莲和尚、光泽和尚,嗣而辅之,住持不替,续有兴建。今乃举而传之法性和尚,使负光前裕后,继往开来之责任,因于今秋再开戒坛,余亦以之造游其地,为略示瑜伽菩萨戒法纲要。将有同戒录之刊,遂述其所闻以为之序。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十九日,雪窦山人太虚。

 
 
052双溪摩诃讲园章程序


  凡学问必须讲论,凡讲论必须团聚,凡团聚必须处所,三者相为因缘,不可偏废。故我佛出世,必有鹿苑、祇园等道场,而后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有文殊、舍利弗等际会,而后有阿含、般若等说法;有阿含、般若等说法,而后乃有所谓佛学者流通于世。然则可见道场之设、伽蓝之建,本为团聚而讲论学问也审矣。余窃据斯义,复考伽蓝之译意,因改双溪寺之名称,而有摩诃讲园之设。盖园宜生植,取之以喻生植道本圣果也。原丛林之设,始于唐代,要皆以说法利生,开示学者为务耳。至夫修习禅定,乃个人自觉境界,宜远离不宜亲近,故古人类皆高蹈绝俗,独居别行,水边林下,不与人偕;不如是,不成其为习禅也。虽然,佛教者,自利而兼利天下之教也,此乌足以尽其量哉?度尽一切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实无众生可度而炽然度之;广修一切法门,而实无法门可修,实无法门可修而炽然修之。知乎此者,庶几可以论道矣。虽然,佛教者,又至精纯而至庞杂之教也。何言其精纯?所谓归源无二性是也。何言其庞杂?所谓方便有多门是也。窃谓禅、教、律、净,实须各殊其途;直指旁通,方能普同其归。惟各尽其分,乃各成其用;惟各成其用,乃各全其性;全其性则无乎不具,而实未尝离乎此;故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明乎此者,庶几可以行道矣。若然者,则余今此之改良,谓之并未能改良可也,谓之始未尝改良可也。改良者,即非改良,是名改良。世之明眼大人,尚其教之!能深进一层,别开一解,更改良而改良之,则固余所香花祝而薰沐祷者也!是为序。(见佛教月报第一期)

 
 
053汉口佛教会创始记序
 

  一事之成莫非果也,而果必有因,但因远而缘众,即其发端之简且微者,乌知不先有极赜之因,至繁之缘在乎其中哉!法华经有无数菩萨发心于末劫中宏宣正法,观于汉口佛教会成立之速,信徒之众,洵乎灵山乘愿而来者欤?忆予民国七年应李隐尘、陈元白居士请来汉口开讲起信论,常听者仅七人耳。至九年,讲楞严于武昌,曾至汉口讲演三日,时有信心者三四十人。遂即发起佛教会,因主持得人,继续从事于建设,乃有今日之结果。但因果重重,化行无尽,愿不懈精进,俾有以维持其已成者;而广修万行,圆成万德,与法界众生同证无上菩提也!佛历二千九百五十年春月,释太虚。(见海刊四卷五期)
 
 

054跋佛学苑女学员论义会记
 

  禅宗上堂时的问答,亦即是古代论义的遗风,不过与根据教义的辩论不同而已。此会提倡根据教义的辩论,那是极有意义的;各处佛学苑学生最好每星期都有这样的一次。


  此中问答各义,都还通顺,只是以靠自力、仗他力来分别显教密教,因之以净土法门归属密教,这是大错误的!应知教唯佛教,乘分小大,大乘境或侧重相性,行或侧重自力他力,他力行中又分密宗、净宗而已。设非被迷乱于空海的显密二教论、十住心论等邪说的,决没有从根本上将佛教分为显教密教的邪分别。教理极于大乘性相,西藏亦但以陀罗尼仪轨为行法,而不别谈教理。自力之行为戒定慧自法增上行,可别为律仪行、禅观行,他力之行为佛圣神他德增上行,可别为密咒行、净土行,密净可同为他力。但净宗不摄属密宗,若以净宗仗他力故摄属密宗,何不以密宗仗他力故摄属净宗耶?何况自力他力之分,亦不过就其行有侧重处言之而已,非有截然离绝之区别。自力之极为中国之禅宗,然须仗本师以及从上祖师推至灵山拈花微笑,仗他力不已多乎?他力之极为日本之净土真宗,然亦须仗自心自身得安乐以显,皆出弥陀之恩德,仗自力者亦不已多乎?始于皈依三宝,终于圆满三身。──东密所谓等流身乃随类化身,不出三身,化身应众生善根机力而现,即不离他力──,皆不离自力他力,唯在行门上不妨有侧重自力或他力的方便用而已。诸习密咒行者,不自安其分,于行门中一方便用上,妄欲于佛法中翘举为密教、密乘而加一切之上,徒表现其愚蠢诬妄而已!(见海刊十四卷十二期)

 
 
055救世军绪言
 

  太虚曰:吾不禁有悲夫今世界所谓文明、所谓进化也!穷机械之巧,竭原泽之藏,黜天行,节人力,开物成务,厚生利用。谅哉!工业之文明进化,非胼胝手足、栉沐风雨者所能也。裁抑君权,辑和民意,使独夫莫逞其淫威,众庶咸知乎切爱。谅哉!政治之文明进化,非专权压制,群怨胥嗟之比也。邮声传光,发宇宙之秘,析质穷数,极微积之奥;地转天虚,恒行游卫之星无量,审名检实,生机动植之类递分。谅哉!学术之文明进化,非二仪、五行、三才、七政得几也。航太空,横瀛渤,穿山隘,绝边徼,比邻万邦,断港四海,财货集焉,文言译焉,智识贸焉,风俗易焉。谅哉!交通之文明进化,非扃关锁国、滞迹封域堪及也。


  然人情由兽性扩充而来,进化云者,徒炽盛私欲而已。世相本妄想坚固所现,文明云者,徒增益恶慧而已。故工业良而生活弥艰,政治美而政役弥苛,学术优而战器弥精,交通便而狙诈弥深!虽有和平真理之谈,终不敌荣誉权利之好;虽有人道慈善之说,卒难治恃强凌弱之习。观欧陆近岁之惨剧,可以瞿然惊、恻然哀已。乌乎!东西二万里,一夜叉之杀场耳!上下六千年,一罗刹之血史耳!而天演之论,意宗之学,爱国之谈,造物之教,斯并逐块之獹,无异争幕之燕!且群智既高,人心益侈,始多葛、孔尼父、摩西、墨翟之辈,其遗训德型,亦才足补救社会,弥隙补罅焉耳。欲援大界异生转依乐土,减损交感同业,超越浊劫,虽地狱变相未足以恐,华严庄丽未足以欣也。非涌金刚之宝焰,兴般若之圣军,将和合我身完全解散,坚牢世相根本取消,直悟无生,深通幻喻,殆未有能济者也!


  第今之学者,亦往往能探究佛藏已。顾度以劣意,测以狭情,不曰寓言,即云理想;或独喜其广大圆融之说,猖狂而妄行之,自讶成佛,强勉支撑,诬己欺人,亦终成顺世外道,附入杀害为正法之朋党耳!殊不知实报土、法性身之大人境界,万非杂毒凡夫所能模拟思议也。固欲证明之者,当由其道,不能躐等而致,尤不可妄计以通。古师曰:不修四念处观,不得四念处慧,虽复坐禅,犹如枯木,虽复解悟,祇成恶觉,虽复悲施,但益流转,虽复持戒,不免鸡犬,故四念处真一切净德之根原也。何谓四念处乎?一、观身无质──本曰观身不净,然净即近人所谓原质。二、观受无乐。三、观世无常──本曰观心无常,因近多固执人间,横生染着,虽知浮生仅数十寒暑,而坚认功业名言,可传不朽,此盖欲望心所也,特揭出以对破之,亦不违观心。四、观意无我──本曰观法无我,因近世特嘉尔创立意宗,执意不妄,谓意是我;盖即印度胜论师思即是我之说。以特氏之说,现时颇占势力,故对破之。意即意识,法是所缘,法即法尘,意为能缘。特氏以尊疑为学,后疑前意,疑仍意疑,非有非意,能疑乎意,故以意为我,标曰意宗。然以后意疑前一意,前意既为后意之法。及知后疑,亦即是意,非有非意,认意为真,则又待乎第三意,而第二意亦降为法尘矣。故虽曰意宗,仍是法尘耳。


  又念处前矛,须呵五欲,今择厥要,标目四条:一、观功利如土苴。二、观家国如牢狱──如处牢狱者,既被拘禁,则亦无可奈何,姑事铺设,冀足坐起食息,若于中作久长计,非大愚乎?三、观财色如疮痈──如身生疮痈,必期治愈。然既已生起,势难即灭,若横决之,患将益增,暂忍受之,非可爱也。四、观荣誉如谷响。习此四观,极令明了,则四念处慧,可渐次发现矣。


  然此观高远,此行艰奥,当以责专修佛乘者耳,持语普通学人,乌可哉?太虚曰:硁硁自守之民,或无需乎此,若以救人、救群、救天下、救众生自任者,则此观此智,未获念念现前,夹离以恶觉私意,又安保救之不为病之耶?吾以之博采古今人观四念处、呵五欲境之说,取其深入浅出,剀切明白者,成此一书,名曰救世军。所以为发愿救世者,俾以幻攻幻,以我除我,烹爱辕慢,弃圣黜巧,先造于湛明平溥之境也。若夫布仁义、兴礼乐、行四摄、宏三施,明德天下,止民至善,则又当以大悲为根本,以方便为究竟耳。读吾书者,能甚深观察,精义入神,持四无四如之法印,随事炼磨,应念炳现;久之我见空而情见枯,开生死苦乐关头,自然如如不动,入焚溺犹安衽席,解纷盭如理索绹,不唯无利害观念,亦无是非成心,但思如何可以饶益有情,如何可以严净器界,精神抉择勇猛进行而已,所谓舍救人外无一事者是也。茍不然者,虽共产而无政府,犹不过扩充其我爱;大悲等众生界,尚不免颠倒于梦想,况其散焉者乎?呜呼!椭颅方跖之伦,有不欲以屠椿之家、絷柱之犬自肖者,可以兴矣!(见觉社丛书第三期)

 
 
056佛化旬报绪言
 

  吾国佛教之有月刊,始于民国元年濮君一乘、狄君楚青之佛学丛报。然光、宣以来,予于是盖筹之久矣,特以时机未熟,未能有成。至民二,予于上海佛教总会遂创办佛教月报,第佛教月报仅出四期,而佛学丛报亦于十二期停版。从民国三年至七年,国中无复有言佛之书报者。民七之秋,陈君元白、黄君葆苍、李君隐尘等始与予谋出季刊,曰觉社丛书,共出五期。逮八年冬,众议于九年为始改为月刊,即今之海潮音也。海潮音虽展转迁徒,由杭而鄂,由鄂而杭,由杭而沪,由沪而京,由京而又鄂,幸一线生机续而未绝,今已历四年之久,蔚为海内谈佛之书之鲁灵光矣!然近二三年内言佛之书报,颇为层见叠出,于月刊尝有北京之佛报与佛心丛刊,皆仅出一期而止;今尚有佛化新青年一种,已出五册。而旬刊则沪上曾出佛化旬刊五册。先是、宁波有新佛教一种,则由旬刊而变半月刊,由半月刊而变月刊,曾出十余册。去春、成都龚君缉熙编佛学旬刊,则出过数十册者也。日刊唯北京之觉世报,历半年而停顿;汉口时事新报附刊智慧灯一纸,略同佛化日刊。今年宁波扬州有佛光月报之出,上海之世界佛教居士林亦季出林刊,已各见二本矣。又闻无锡有佛学月报之出,然未之见也。予抵庐山牯岭大林寺世界佛教讲演会主讲之期内,复闻汉口佛教会有佛化旬刊之出版,为之喜而不寐!然窃望其能继历长时,或进而为佛化之日刊也;乃历举十余年来佛化书报所前兴后仆之数,用为绪言以策进之。(见海刊四卷八期)

 
 
057世界佛学苑图书馆馆刊发刊词
 

  世界佛学苑,盖为重建世界佛法而设立。佛法一味,皆策源于释尊觉海。始流于印度,继而展转流遍全亚,比年由亚洲泛流欧美,且周地球矣。然经一方国,即因某一方国之文教而呈特色;历一时代,即依某一时代之风化而易本相。故于印度约有三时代不同;而源于印度者,亦约有锡兰系、中国系、西藏系之异。其他直接或间接推流所及,盛衰沿革,断续兴废,殆不易偻指数。而近岁欧、美、亚三系之末流,且每探及荒墟古都之遗迹残简,掘发伏藏,淬励新光,则波澜益壮奇已!然往往为某种文字语言及某种风俗习尚之所拘限,不相通贯融彻,犹海水分注溪涧湖渎,匪惟形处离隔,而色味气性亦复差异。则惟有某时某地之佛法,无复世界一味之佛法。然佛法之终不失其一味,亦犹百川之终不失其为水,疏而浚之,导而达之,则源于觉海者,皆可趋汇于觉海。而世界佛学苑,盖欲为佛法尽此疏导之功,使成世界一味之佛法,以为世界人类之所共尊信者也。


  此一工作诚艰钜矣!然既睹其利益之所存,亦不能畏其艰钜而不为。乃其工作之进程,依佛法教、理、行、果之次序,则教尚已!教为释尊以来之遗教,而教之遗留及今者,要惟法物与图书之二馆。故以图书、法物二馆为建立之基本。法物别美术与史料,或启情意之庄敬,或供知识之推证也。图书分考校与编译,所以释碍疑,融隔异,统部类,会文语也。本兹教基,才有学理之可研究,行事之可修习,果德之可获成。而法物与图书二馆,又以图书馆之需要为尤亟,且亦因缘时会之较易,乃于民二十一之秋,就武昌佛学院址创立焉。


  创立以来,得方耀庭、李子宽、王森甫等诸董事之维护,法舫等诸职事之精进,若图书之搜集,编校之成就,皆有迅捷之发展;虽距理想中之世苑图书馆犹未逮十之一二,能本兹朝气而蒸蒸日上,则亦何难于五六年间睹其实现哉!今以将届创立二周之纪念,法舫、大醒诸子谋就海潮音特出馆刊,既以编目陈报,且索余为作一文。爰将世界佛学苑之宗旨暨世苑图书馆之重要,作简明之叙述,冀已发心者勤勇无间,未发心者闻而踊跃参加,匡吾人所未逮,而弗吝指教之也!

 
 
058佛教日报发刊题辞
 

  佛教起源于印度,遍播于东半球。印度佛教早沦衰亡,今所仅存者,唯残留过去佛教史上之废墟,以为吾人凭吊之场耳;中国佛教之传入,已近二千年之历史,集成东方学术思想之总汇;今者渐寖及于西半球。信仰教徒,虽无精密统计,大概占全人类三分之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居一。至于佛教学术思想,精深透辟,固非任何宗教或其他学术思想所能及;此于佛教稍有认识者不能否认,非“卖盐人说自己盐咸”之自夸语也。


  昔者中国以孔子学说治世,而佛教被目为方外。虽国人之思想受佛教之深大影响,大多为谋个人之解脱,至于治世为政,一贯以孔子之学,所谓“儒以修身,佛以明心”。时至今日,不仅因受西洋坚舰大炮之威胁,使整个中国之门户开放,即国内之政治学术思想,亦根本动摇,不能自守。先觉之士,心所谓危,竞起谋吾国固有文化道德之新运动,为民族复兴之要图,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此亦奠定国本生存之新转机欤!然而一国民之思想,古今中外错综经纬而成,观于昔日之偏狭,今日之泛滥,亦可知矣。况现时代之趋势,必不能复置于秦汉之上,唯有奠定自身不动之基,以吸收有资益自身健康者,尽量容纳之;于自身有损无益之物,虽固有者,亦不惜排泄遗弃之也。


  佛教之在中国,裨益于中国学术思想之自身至大。然以今日佛教情形而论,住持佛教之僧伽,多数成为无识而散漫,不知自身所崇奉之佛教为何物,致代表佛教之寺僧,渐将不足以代表佛教。近年新起的教团组织,仍非多数僧伽所主持,且与佛教之法规相矛盾。在家的信徒,也多数的不明白佛教的真相,甚且越出信徒的地位,非法涉权,于住持佛教有越俎代庖之趋势。再加以社会各种团体之摧残,佛教便成为千疮百孔的创伤濒亡者。故年来整个中国虽在内忧外患人祸天灾中,尚有负政治及全国热心之志士,救亡图存,各种团体的意识,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在日渐发达中;惟佛教虽经过极少数有识的佛教徒,力竭声嘶,从事兴复佛教运动外,但多数之若僧若俗之教徒,仍多沉醉不悟,不知有所奋发,此为今日中国佛教最大之危机!现在虽处在兴复民族,建设固有文化道德之巨大运动中,而世界文化最高深之佛教、与世界各国荣誉为第二祖国之中国佛教,反日见萎缩,此中最大原因,即在佛教徒无自觉心,与一般社会不明了佛教真相,甚且过于误解之故。


  今欲振兴佛教,予中国国家之前途以及全人类将来之莫大幸福,当有普通之宣传,揭示佛教真相。一方使佛教徒认识自身,尽住持佛教护持佛教之责任;一方纠正一般社会人士之误解,未起信者使起正信,于全世界人生途上,开一光明之大道。


  盖佛教徒之无自觉,在僧伽方面,由佛教制度之不良与教团之腐败;取弃僧伽,无资格之标准而流于滥;入僧伽后,无规范之教学而流于愚;况受中国宗法社会之影响,寺院组织成为变相之家庭而流于俗,长养于此种制度习惯之下,欲使其自觉,难矣!本报当尽力此方面之责任,唤起僧伽之自觉,改革僧制,去滥,去愚,去俗,以恢复佛教僧伽之本来面目,住持佛教。在在家信徒方面,示其佛教信徒所应守之范围,于佛教、于社会,应如何行自利利他之护持佛教事业。至于一般社会人士之误解佛教,不外由无知僧伽与越规僧寺所作习俗之行为,与神怪奸盗之说部戏剧等所给予以非正当之印象;佛报当力予纠正,使知何者是真正之佛教与非真正之佛教,于佛教真相有所认识,此为佛报发刊最纯正之宗旨与巨大之责任。


  溯中国佛教各种刊物宣传佛教者,首推民国元年之佛教丛报;而历史最悠久者,为已有十六年之海潮音月刊,此外之年刊、季刊、月刊、半月刊、周刊,皆屡起屡仆。唯日报,在民国十二年时,北平有觉世报一小张出现,惜未及一年即停。十三年汉口有佛化报,不久亦停。去年有上海市民报附刊之佛教特刊,现亦停止。而能以大篇幅成立为日报者,当自佛报始,故希望住持僧伽、正信居士,以及关怀社会政治宗教文化事业之先觉者,予以多量之援助,使佛报与日俱长,佛报当尽忠于佛教、于国家、于全人类,以负其所应负之责任也。(见佛教日报第三号)

 
 
059阴符经称性直解序
 

──宣统二年四月作──


  庚戌三月,太虚游广东,寓白云山双溪寺。长老月宾上人,当兹郢匠也,宗说两通,治道綦笃,日从之亲炙道妙,熙熙然犹坐春风中焉。久之、出所著阴符经称性直解曰:为我序之。太虚披览一周,思想晶莹,意趣玲珑,非深于禅者不能!不觉舞蹈而起曰:初太虚于金陵,获杨文会居士阴符经发隐,见其翻破千百年丹诀,兵术之陈案,特开新想,释以佛理,尝读而好之。今又获睹此解,真有如在山阴道上行,愈进而愈胜,弗知当用何等笔墨,何等语辞,始能摅出胸中之欢喜欣羡也!


  虽然,太虚浅学人也,圣经子书,所窥几何?虽寝食佛教已历年岁,谫陋之见得,抑又可想,乌足以序此?但天性人也,人人实同具之,就吾所知,姑妄试论,庶几亦无咎乎?请尝言之:夫道大无外,小无内,前无始,后无终,愚夫愚妇与能之,岂东西之固间,而古今或异耶?然其极也,维圣哲亦有所不能尽,故高明于道者,精微于道者,广大于道者,湛深于道者,随时随地恒有之。而穷乎道者,统古今、一东西,实唯佛陀而已矣。


  抑吾人之崇拜佛,皈命佛,非皈命其偶像,崇拜其神异也;乃崇拜其悲智之兼大,皈命其道理之独妙也。夫佛之悲智,造化不能与之并,大地不能与之参,固矣!若其言道理,则若孔子、若庄子、若列子、若老子、若墨子,以及古今东西之圣哲贤豪,著书立训,相为出入者,果枚举所不胜也。然而通此则壅彼,浅得则深失,求其能契纯合全者,未始暂见也。今不意于文烟字海中,乃有此之阴符经,与佛理表里相彻,始终相贯,且直登智悲同一无尽之床而噬其胾,不亦大奇欤!


  然法华不云乎?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窃恐与佛理相贯彻者,正不仅阴符经为然也。今而后我知研究佛学者,以佛理融会古今东西之学说,将层见叠出,弗复有底止耳。盖昔人用内典解外书,虽亦甚多,而说到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复能山还他山,水还他水,不离宗旨,无矫揉割裂之病,良唯此解为最!开后世无限灵趣,得不以首功属之乎?


  上人性高洁,行事不茍,惟言及宏法,则汲汲若不遑。于阴符经称性直解之外,更有觉道歌一,广东自治会心经讲录一,皆理丰文茂,简括清亮,其才智之天纵,诚非寻常可及者!呜呼!倘亦所谓荷如来使命者欤!庚戌四月,佛子太虚谨序于双溪之幻住室。(见佛教月报第二期)

 
 
060国学钩玄叙
 

  他国称我国为支那,支那是文物义,厥文明物化宜美冠诸土矣!然数千载之国学,其书浩如烟海,游陟者漫不知所归。极须一钩提玄要之作,俾浅者识其大凡,而深研者得其指针。本院之治佛学,取佛之经论为主,然以佛法依世间有情施设,施设于今此之人间世者,则必知现代思想之大凡以为所依;施设于今此之中华民国者,尤必知此国文化之大凡以为所依,故曾列孔、老诸子,与汉、唐玄学,及宋、明理学之课,会唐居士大圆,赞扬佛事,来院同住。尝与尚论古今,谓国学始于伏羲画卦,后王系易,周公继之,未分玄箸,学胥汇焉。孔子删连山,归藏而存周易,其言始玄远。


  孔又尝删书,断自唐、虞,虽书政事,实谈心法。虞箴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言极微渺!然书言理而易言数,故国学之玄者二:曰理与数,皆定于孔子,复应谓之孔学。然孔子圣之时,删易、书为适时宜,欲广搜国学之幽致,不得不求之孔外诸子。老、荀自说,庄、墨有弟子附益,吕氏春秋之群聚纂集,皆包有孔删外之故言者。此秦火前之诸子,所以为国学之天枢也!秦火而后,汉尚训诂,然亦有杨雄、王充诸贤,思想精湛。三国、两晋间,王弼、何晏、嵇康、阮籍辈,倡为易、老、庄三玄之说,风靡六代,有遁、远、什、肇、及刘程之、颜之推、谢灵运、沈休文等。时后盛谈般若,范缜作神灭论以反之,内外构会,思辩绵远。隋、唐间王通颇开宋、明理学之专,入唐承汉诂,晋玄余韵,已无足观,独奘、基诸师之大乘,如日中天,而韩、柳、李、杜,则文与诗而已。宋周茂叔浸援禅与老入儒,倡为理学;程、张、朱、陆,言益恢旷,然上皆祖易言理、祧书言政者。独汉之京房、宋之邵雍等,则宗易言数。邵之于数,玄之又玄,殆几大乘矣!明吴康齐承宋学之风,至王阳明良知之说,大畅于世,白沙、整庵尤近禅。晚有颜、李矫其末流,反质地官。有清逃隐训诂,或游文艺,幽思未抽;第戴东原氏孟子字义疏证,虽反程、朱,诣理殊精。迨欧化入华,融贯东西,兼掸内典,学说又炽,而褒然成家者,则厥推章氏太炎。其文上承老、孔、荀、庄,下接晋、宋、汉、清,复时酌奘、基之理,故能卓然独胜!予闻而善之,乃商取古今专篇,时附按语,糅为此编,既令本院学人略知国学,亦藉饷世之治国学者以佛理,一举而二益兼云。民国第一癸亥冬月,释太虚。(见海刊四卷十一期)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十九编 05.日记] 下一篇[第十九编 文丛-- 07.缘起.宣言..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