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文库热门

·忻州市五台山普乐寺   &nb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普安寺(普庵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法喜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弥陀院 05-16
·忻州市五台山真容寺 05-16
·忻州市五台山东台顶望海寺 05-16
·五台山南台顶普济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西台顶法雷寺 05-15
·忻州市五台山北台顶灵应寺 05-15

TOP

《教史》 第二篇 中国篇 (五)
2018-03-14 23:57:27 来源:清净莲海佛学网 作者: 【 】 浏览:3343次 评论:0

第五章 佛教对社会的教化


  因为辅弼朝政而被尊为国师,对于国家政治有深远影响的出家人,历朝以来,不计其数。国师的封号夙行于印度、西域。诃梨跋摩在印度摩竭陀国折服外道论师,受封为国师。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西域也有国师封号。鸠摩罗什之父鸠摩炎捨相位出家,东渡葱岭,龟兹王闻名敬慕,奉为国师。但是一般认为最早封高僧为国师,是在北齐文宣帝敕命高僧法常入宫宣讲《涅槃经》,尊为国师,是为国师之嚆矢。

 
  宝志禅师曾为梁武帝的国师,玉琳国师为清顺治皇帝的师父,天台智者大师受到隋唐两代帝王的尊敬,他们都以佛法的智慧,为国家安乐、人民幸福,提出鍼砭之言。以唐朝为例,明瞻法师以善识治国之方而闻名于朝野。唐太宗召入内殿,请教古来安邦定国之道,明瞻法师示以慈悲之道,太宗大悦,尊为帝相。贞观盛世,明瞻的参与化育,可以说功不可没。玄奘大师一面主持佛经翻译,一面随驾太宗左右,接受国事谘询。玄奘圆寂时,唐高宗犹如痛失一件国宝而罢朝三日。沙门玄琬受朝廷礼聘为太子太傅,以行慈、减杀、顺气、奉斋等四件事教导东宫太子掌政爱民之道。唐代更有法藏为康藏国师,澄观为清凉国师,慧忠为南阳国师。元、明、清以后,对西藏佛教领袖人物也封为国师,或称帝师。

 
  在中国出家人中,治理国事,出将入相有功的,最显着的是南朝刘宋的慧琳禅师。慧琳通达内外典籍,才华横溢,深得文帝崇信,常与文帝商讨国家大事,被礼聘为宰相。慧琳因为上朝穿黑衣,所以有「黑衣宰相」的称号,又称为「紫衣宰相」。他是历代以出家人身分在朝为相辅佐国事的先例。元代时,一度为僧的刘秉忠,是继耶律楚材之后的一位大臣。他因为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出仕为相。刘秉忠为了汉人的生命与财产,挺身而出,辅佐元朝推行汉化政策。在朝期间,参谋帷幄,定社稷之大计,成为元主的重要股肱。明朝的姚广孝本为道衍禅师,永乐皇帝爱其英才,敕令还俗,辅佐朝纲,对明初的清明国祚贡献很大。

 
  另有在朝为相为官,受到佛教感化,终于成为佛教护法金汤的居士,实在不胜枚举,以下列举几位代表性人物,做一简要介绍。
 
    

◆三朝礼遇的慧忠国师

 
  慧忠,俗姓冉,越州诸暨(浙江诸暨)人,幼时不会讲话,从未踏越家门前的横桥一步。十六岁时,家里来了一位禅师,他远远迎面遥向禅师礼拜,双亲及亲友见了这种情形,都为他的举止感到惊讶不已,慧忠当时便乞求出家。他听闻六祖慧能大师之名,就前往叩谒参学近十一年的岁月。因此在禅林中,他与青原行思、南岳怀让、神会、永嘉玄觉等四人,并称为六祖门下五大宗匠,与神会同在北方弘扬六祖禅风,批评当时在南方(江西)阐扬「平常心是道」的马祖道一,驳斥南方禅者不重视经典而随意说法的作风,所以慧忠国师平日特别重视经律论的教学。
 

  其后,慧忠国师游历无数名山大川,例如五岭、罗浮、四明、天目、白崖、紫阁、武当等诸山,或者在松下安居,或者在岩石禅定。清风朗月,白日江河,皆能身心融为一境。在参访慧能大师的十一年中间,六十二、三岁左右,中宗嗣圣七年(六九○)时,进入南阳白崖山党子谷(河南南阳),自此长居于此,四十多年不下山,天下的学者风从而至,超过千人。

 
  唐玄宗因为钦仰慧忠禅师的道风,开元八年(七二○)将他迎请入京。慧忠奉敕担任南阳龙兴寺的住持。不久,遇到安史之乱,师便遁隐。到了肃宗在位时,上元二年(七六一),再召师入京城,以师礼相见,并敕住千福寺西禅院,公卿士庶纷纷参叩求法。
 

  有一次,唐肃宗问慧忠国师:「大师在曹溪那里得到什麽法?」


  慧忠国师回答:「陛下还看见空中那一片云吗?」


  肃宗说:「看见。」


  慧忠国师问:「它是钉在那儿呢,还是挂在那儿呢?」


  肃宗又问:「如何才能掌握自己的身心?」


  慧忠国师就站起来,问:「明白吗?」


  肃宗说:「不明白。」


  慧忠国师说:「那你把净瓶拿过来。」肃宗还要再问,慧忠国师不理会他,连看都不看他。肃宗说:「我是大唐天子,你胆敢连看都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说:「你看得见天上的虚空吗?」


  肃宗说:「看见。」


  慧忠国师:「陛下!它曾向你看一眼吗?」

 
  有个印度沙门大耳三藏来到京城,自称有他心通,唐肃宗请慧忠去试验。大耳三藏一见到慧忠就施礼下拜,站到一边。


  慧忠国师问他:「你会他心通吗?」


  大耳三藏说:「不敢!」


  慧忠国师说:「你看看我现在在什麽地方?」


  大耳三藏说:「和尚是一国之师,怎麽跑到西川看划船竞赛去了?」


  过了一会儿,慧忠国师又问:「你说我现在又在什麽地方?」


  大耳三藏说:「你是一国之师,怎麽又跑到天津桥上看人耍猴把戏?」
  

  过了一会儿,慧忠国师又问:「你说我现在究竟在什麽地方?」大耳三藏深入禅定,觅不可得。慧忠国师斥责他:「你这野狐精,你的他心通怎麽不灵光了呢?」大耳三藏惭愧得说不出话来。
 

  代宗即位之后,对慧忠国师更是礼遇有加,于是迁住光宅寺。有一天,代宗召见一人,自号太白山人,不明真实姓名与年龄。代宗告诉慧忠国师:「此人自认是一代奇人,颇有见解,敬请国师考验。」慧忠国师先看看太白山人,然后问道:「陛下说你是一位异士,请问你有什麽特长?」


  太白山人说:「我会识山、识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文认字,无一不精,并长于算命。」


  慧忠国师道:「请问山人:你所住的太白山是雄山呢?还是雌山呢?」太白山人茫然不知所对。


  慧忠国师又指着地问道:「请问这是什麽地呢?」


  山人说:「算一算便可知道。」


  慧忠国师又在地上写了「一」字,问:「这是什麽字?」


  山人回答:「一字。」


  慧忠不以为然,纠正他的话:「土上加『一』,应当是『王』字,为什麽会是『一』字呢?现在,我再请问你:三七共是多少?」


  山人回答:「三七是二十一,谁人不知?」


  慧忠国师说:「三和七合起来是十,怎麽一定会是二十一呢?」


  站在一旁的代宗欣悦地说:「朕有国位,不足为宝;朕有国师,国师是宝!」

 
  慧忠国师不但博通训诂,并且穷究经律,虽受到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的礼遇,但以天性澹泊,自乐天真。由于仰慕南岳慧思大师的遗风,奏请在衡岳武当山兴建太一延昌寺;又在党子谷创立香严长寿寺,各请藏经一部作为镇山之宝。大曆八年(七七三),奏请朝廷度化天下名山之僧,遴选精通经律论三藏者。后来,归隐党子谷,大曆十年示寂,享寿八十有馀。諡号「大证禅师」。世人称他为「南阳慧忠」、「南阳国师」。

 
  慧忠国师有许多着名公桉流传后世,以「国师三唤」、「无情说法」、「无缝塔」等三则,最为禅林所传诵。另有「九十七种圆相」,是由他的侍者耽源所传。
 
    

◆七帝国师的澄观大师

 
  华严宗四祖澄观,越州山阴人,字大休。十一岁时,依止宝林寺霈禅师出家,二十岁以后,开始习律,也学三论。大曆年间,曾研习《大乘起信论》、《涅槃经》、《华严经》;大曆十年(七七五),前往苏州,跟随湛然学习天台《摩诃止观》、《法华经》、《维摩经》等;又拜谒牛头山惟忠、径山道钦等人,究学南宗禅法;复参见慧云,学北宗禅法。兼通吠陀、五明、祕咒仪轨、经传子史之学,尤其重视法藏的华严教学。

 
  大曆十一年,澄观大师登上山西五台山,参访文殊的灵蹟;又往四川峨嵋山,亲睹普贤菩萨的圣容,因此豁然大悟。随即返居五台山大华严寺,寺主贤林和尚请澄观讲说《华严经》。澄观经过思考后,认为法藏的《华严经探玄记》文章繁杂,文义又嫌简约,因此决心重新注释《华严经》,以弘通真义。此心一发,当天夜里就梦见一个金人站在向阳处朝澄观招手,他应邀前往,竟被金人所吞。梦醒之后,全身汗流浃背,欣悦不已。澄观认为金人代表「光明」,自身被金人所吞,自身即为光明,自身也能遍照一切。从此,开始撰述《华严经疏》,时为兴元元年(七八四)正月,五台山上白雪纷飞,但澄观却仍日日执笔不辍。经过四年的岁月,到贞元三年(七八七),完成了六十卷的《华严经疏》,大华严寺为此特别举办千僧供养法会,以资祝祷。

 
  完成《华严经疏》后,澄观开始将华严的教法分散流布。翌年,应贤林和尚之请,开讲《华严经疏》,名震京国。贞元十二年(七九六),应德宗召请,前往长安,与罽宾三藏般若共同译出乌荼国王所献《四十华严》,进之于朝廷,奉敕奏对华严大义,德宗大悦,敕赐紫袍及「教授和尚」之号。又奉诏在终南山草堂寺製新经之疏,是为《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十卷。本疏完成后,又奉敕宣讲一遍,当时堂前池中生有五枝和合的莲花,每朵有三节,叹为观止。贞元十五年,德宗诞辰日,澄观奉召入殿,阐扬华严宗旨,德宗感动的说:「以妙法清凉朕心。」因此赐号「清凉国师」。澄观曾立十誓以勉励自己,世人称为「清凉十愿」:
  

一、体不捐沙门之表。二、心不违如来之制。
  

三、坐不背法界之性。四、性不染无碍之境。
  

五、足不履僧寺之尘。六、胁不触居士之榻。
  

七、目不视非仪之彩。八、手不释圆明之珠。
  

九、舌不味过午之斋。十、宿不离衣钵之侧。

 
  可见澄观自律的严谨。顺宗即位,亦礼之为国师,朝野皆景慕他的高风懿德。宪宗元和五年(八一○),澄观回答宪宗所问,阐述华严法界之义,深得圣意,于是获宪宗再加封「僧统清凉国师」之号,并担任国师统。
 

  澄观被文宗视为祖圣而崇仰,开成四年(八三九)圆寂时,文宗特地为他罢朝三日,以表哀弔,葬在终南山的石室,春秋一百零二,相国裴休为之撰述碑文。澄观国师身历九朝,先后为七帝讲经,弟子有宗密、僧叡、法印、寂光等人,其他得法的共有一百多人。着作颇多,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随疏演义钞》九十卷、《华严经纲要》三卷、《五蕴观》、《三圣圆融观门》等三十多种传世。
 
    

◆水忏高僧悟达国师

 
  悟达国师,唐代眉州(今四川)洪雅人。法名知玄,字后觉。十一岁随法泰法师出家,研习《涅槃经》。两年后在四川大慈寺受丞相之请,升堂说法,当时缁素人众日计万馀,都倾心专注听法,赞歎不已,尊称他为「陈菩萨」。知玄在净众寺从辩贞律师受具足戒,复随安国寺信法师学唯识,又研习外典,博通经籍百家之说。
 

  武宗仰慕道家的羽化成仙,尝于麟德殿独诏知玄与道士抗论。知玄直言不讳,语锋才辩,几至获罪。最后,武宗虽然不接纳知玄的忠谏,但是仍然嘉歎知玄的识见非凡。
 

  宣宗时,曾诏知玄于大内讲经,赐紫袈裟,署为三教首座,并以旧邸建法乾寺,礼请知玄住于该寺的玉虚亭。又宣宗允许天下废寺重建,大兴梵刹,知玄出力甚钜。
 

  大中八年,知玄上章乞归故山,大行利济,受益者不计其数。士大夫多喜与师游,其中,诗人李商隐久慕知玄的道学,以弟子礼事玄,与玄往来最久。
 

  在知玄还是云水僧时,曾于京师丛林遇到一位身患恶疾的异僧,无人理睬,于是耐心的为他擦洗敷药,照顾他的疾病。病僧癒后,感激知玄的德风道义,临别时,对知玄说:「将来如果有什麽灾难,你可以到西蜀彭州九陇山间两棵松树下找我。」
 

  日后,知玄居安国寺,道德昭着。唐咸通十二年(八七一),懿宗亲临法席,尊称他为国师,并钦赐沉香法座,备极礼遇,知玄亦自觉尊荣。一日,悟达国师的膝上忽然长了个人面疮,眉、目、口、齿,样样齐全,每次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食,与常人无异。
 

  国师遍揽群医,都无法医治,正在束手无策时,忽然忆起昔日病僧临别时所说的话,独自前往西蜀,来到九陇山。悟达国师道明来意,异僧说:「不用担心,我这儿山岩下有清泉,明天用这清泉洗濯一下,就可以去除你的病苦。」
 

  第二天黎明时分,一位童子即带着悟达国师到岩下溪旁。悟达国师正要捧起溪水洗涤疮口时,人面疮竟然大声喊道:「不可洗啊!你是博通古今的人,不知可曾读过西汉史书上载袁盎杀晁错于东市的事?你就是袁盎来转世,而我就是当年被你屈斩的晁错。累世以来都在寻找机会报仇,可是你却十世以来都身为高僧,持戒严谨,故苦无机会可以下手。直到现在,你受到皇帝的恩宠,生起名利之心,有失戒德,因此我才有机会化为人面疮加害于你。现在蒙迦诺迦尊者慈悲,以三昧法水洗我累世罪业,从今以后,不再与你冤冤相缠。」
 

  悟达国师听了,不觉汗如雨下,连忙掬水洗涤,突然一阵彻髓剧痛,闷绝过去,醒来时,膝上人面疮已经不见了,想要礼敬圣僧,也杳然无踪,不知去向。
 

  悟达国师深知蒙圣者慈恩,使多生宿冤免除,誓愿说法度众,来报答圣恩。因此作成忏文三卷,早晚恭诵,毕生精修。临命终时,预知时至。后来这部忏文因取尊者用三昧法水清洗人面疮,解除累世冤业,所以命名为《慈悲三昧水忏》,流传至今。
 
    

◆相国裴休的禅门缘

 
  相国裴休,字公美,唐代河内(河南济源)人。进士出身,后来做到宰相,对佛教信仰相当虔诚,与禅宗有深厚因缘。裴休在禅宗史上,与当代的庞蕴、白乐天、李翱、陆亘大夫等居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与沩山灵祐同门,精通《华严》教旨与禅宗心要,由于撰写〈传心法要序〉,与黄檗希运也有殊胜的因缘。

 
  长庆年间,裴休中进士,到大安寺行香礼佛,观赏寺内廊壁画作,便询问寺僧说:「是何图相?」


  寺僧回答:「是高僧的真仪。」


  裴休反诘:「真仪我是看到了,可是高僧何在?」寺僧无言以对。


  裴休再问:「这里可有禅人?」


  寺僧于是请来挂单寺中的黄檗希运禅师。裴休问黄檗希运禅师说:「我有一个问题,可否请禅师开示一语?」黄檗应允。


  裴休于是重述前言,禅师厉声道:「裴休!」裴休应诺。禅师疾声逼问:「在何处?」裴休当下心领神会,如获髻珠。于是延请禅师入府,执弟子礼,为后世留下一段佳话。

 
  裴休和黄檗禅师的这段奇遇,从他诘难的语锋可以看出他对佛法的深刻造诣。他自幼在家庭中接受佛法的薰陶,虽处政治,但仍笃信佛教。传说,裴休曾遇到一位天竺异僧,授予他一首偈颂:「大士涉俗,小士居真,欲求佛道,岂离红尘?」也许裴休有出家之意,异僧知道,更知他未来将作宣宗的宰相,能制止武宗排佛的浩劫。

 
  当宣宗还是太子的时候,正值兵荒马乱,避难在香严和尚会下做小沙弥,后到盐官会中作书记。后来,小沙弥当上皇帝,就是唐宣宗,礼聘同门师兄裴休入朝为相。

 
  裴休当上宰相后,操守严正,着述佛教经典序文颇丰,被宣宗称誉为「真儒者」。他善于文章,楷书造诣尤其受人推崇。在武宗时,佛教遭逢大难,裴休虽身为重臣,却能功禄尽抛,以一片赤诚,挺身卫护圣教,使佛教在短短几年内复兴。裴休不仅以文笔来庄严经藏,并立下宏誓:愿生生世世为国王翼护佛教。虽身居高位,却两次礼请黄檗禅师于锺陵(会昌二年,八四二)、宛陵(大中二年,八四八),日夜问法,精勤不休,笔记其言,成《锺陵录》、《宛陵录》各一卷,刊于唐大中十一年,名为《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又撰〈传心偈〉一章。裴休曾为〈传心偈〉作序:「予于宛陵、锺陵,皆得亲黄檗希运禅师,尽入心要,乃作偈尔。」
 

  唐代天真和尚也为〈传心偈〉撰跋:「尝闻河东大士亲见高安导师,传心要于当年,着偈章而示后,顿开聋瞽,焕若丹青。予惜其遗,缀于本录云尔。」
 

  裴休宿信佛教,曾随圭峰宗密禅师学习华严,因此,凡圭峰有所着述,都邀请他撰序,如〈圆觉经序〉、〈华严经法界序〉、〈禅源诸诠集都序〉等,皆可看出裴休优游于藏经的文字般若。
 

  裴休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裴休不希望儿子少年得志,于是亲自送他入佛门出家,并作了「警策箴」,字字句句劝勉其子精勤向道,莫荒废大好时日。其文摘录如下:
  

含悲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身眼莫随财色染,道心须向岁寒存。
  

看经念佛依师教,苦志明心报四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间天上犹称尊。
 

又偈:
  

江南江北鹧鸪啼,送子忙忙出虎溪,
  

行到水穷山尽处,自然得个转身时。

 
  这位年少的翰林学士,经不起寺院的苦行生活,但父命难违,只有强忍。有一天,将满腹牢骚以一偈道出:「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寺里的住持无德禅师听了,微笑随口说道:「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裴文德从此收摄身心,苦劳作役。
 

  裴休中年以后,断绝肉食,摒弃诸欲,焚香诵经,世称「河东大士」。他一生的作为,在中国佛教史上,堪受「宰相沙门」的美称。

 
  裴休有一段名言,常被后人所引用,「鬼神沉幽愁之苦,鸟兽怀獝狖之悲,修罗方瞋,诸天耽乐;可以整心虑、趣菩提者,唯人道为能耳。」特别彰显了佛法的人道精神。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也引用他的话,说:「由是观之,捨人道无以立佛法,非佛法无以尽一心。是则佛法以人道为磁基,人道以佛法为究竟。……人道者,乃君臣父子夫妇之间,民生日用之常也。」是为人间佛教的又一验证。
 
    

◆宰相居士张商英

 
  张商英,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就锐气倜傥,日诵万言。最初任职通州主簿的时候,一天,进入寺中看到大藏经的卷册齐整,生气的说:「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欲着无佛论,后来读《维摩经》,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深有所感,于是归信佛法。神宗时,受到王安石的推举,入朝做官。大观年间,担任尚书右僕射。不久因事而被降调至边远地区,其间曾到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像,有所感应,于是塑文殊像供奉在山寺,并撰写发愿文。不久,遇到大旱灾而入山祈雨,三次都很灵验,因此闻名于朝中。又还僧寺田三百顷,表达崇佛的赤诚。及任职江西运使的时候,礼谒东林寺常总禅师,得到禅师的印可;接着又到兜率寺的从悦禅师处参学,在该寺后拟瀑轩题诗中有「不向庐山寻落处,象王鼻孔缦朝天」,意思是讥讽从悦禅师不肯定东林禅师。


  从悦禅师对商英说:「东林既然印可运使,运使对于佛陀的言教有疑惑吗?」


  商英说:「有!」


  从悦禅师进一步问:「所疑为何?」


  商英答:「我疑香严独颂,还有德山托钵话。」


  从悦禅师:「既有此疑,安得无他?」接着又说:「只如岩头所言,末后一句是有呢?是无呢?」


  商英说:「有!」


  从悦禅师听到这话,大笑而回。他的笑让商英浑身不自在,一夜睡不安稳。到了五更下床时,不慎打翻尿桶,忽然大悟,因而作颂:


  鼓寂钟沉托钵回,岩头一拶语如雷,


  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记来?


  随后,到方丈室叩门道:「开门!某已经捉到贼了!」


  从悦禅师在房内说:「贼在何处?」商英被他这问话愣住了,瞠目结舌。


  从悦禅师又说:「运使你去吧!来日有缘再见。」


  次日,商英把他前夜偈颂呈给从悦禅师过目,禅师对他说:「参禅只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塞诸正路,至极微细处,使人不识,堕入区宇。」

 
  从此,商英景仰从悦禅师,待以师礼。

 
  绍圣初年,受召任职左司谏,后因上书评论司马光、吕公着而被降职。大观四年(一一一○)六月,久旱不雨,商英受命祈雨,果然应验,徽宗大喜,钦赐「商霖」二字。

 
  徽宗崇宁初年,商英弹劾蔡京,说他虽贵为辅相,却只知处处迎和君王。大观四年,商英代理蔡京为相,大事改革弊端,劝徽宗节俭,勿大兴土木,令徽宗不悦。后来商英反受蔡京谗言之害,被贬到河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逝世,世寿七十九,諡号「文忠」,着有《护法论》一卷。摘录要义如下:
 

  「撮其枢要,戒定慧而已。若能持戒,决定不落三涂;若能定力,决定功超六欲;若能定慧圆明,则达佛知见,入大乘位矣。」
 

  「傅大士、庞道元岂无妻子哉?若也身处尘劳,心常清净,则便能转识为智,犹如握土成金。一切烦恼皆是菩提,一切世法无非佛法。若能如是,则为在家菩萨,了事凡夫矣,岂不伟哉!」
 

  「余谓群生失真迷性,弃本逐末者,病也;三教之语,以驱其惑者,药也。儒者,使之求为君子者,治皮肤之疾也;道书使之日损,损之又损者,治血脉之疾也;释氏直指本根,不存枝叶者,治骨髓之疾也。」

 
  「儒者言性,而佛见性;儒者劳心,而佛者安心;儒者贪着,而佛者解脱;儒者喧哗,而佛者纯静;儒者尚势,而佛者忘怀;儒者争权,而佛者随缘;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而佛者平等;儒者好恶,而佛者圆融;儒者望重,而佛者念轻;儒者求名,而佛者求道;儒者散乱,而佛者观照;儒者治外,而佛者治内;儒者该博,而佛者简易;儒者进求,而佛者休歇。不言儒者之无功也,亦静躁之不同矣。老子曰:『常无欲以观其妙。』犹是佛家金锁之难也。」
 

  商英所撰写的《护法论》,广破欧阳修排佛的言论,驳斥韩愈、程伊川等人对佛教的观点,并对照释、道、儒三教的优缺点,认为儒教所治为皮肤的疾病,道教所治为血脉的疾病,而佛教则能直指根本,治骨髓的疾病,申明佛教的至理。他的好友无碍居士在该论的序中说:「无尽居士深造大道之渊源,洞鉴儒释之不二,痛夫俗学之蔽蒙,不悟自己之真性,在日用之间颠倒妄想,不得其门而入,深怀愤嫉,摇唇鼓舌,专以斥佛为能,自比孟子拒杨墨之功,俾后世称之以为圣人之徒,聋瞽学者,岂不欺心乎?欺心,乃欺天也。则护法之论,岂得已哉?」
 

  张商英学佛以后,最大的贡献就是着作这篇《护法论》,嘉惠了当世及后代的佛子。
 
    

◆慧远大师与桓玄

 
  东晋后期高居庐山三十年的慧远大师,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以不出虎溪为界,赢得后世赞扬。尤其在东林寺结白莲社,建斋立誓,倡导念佛,开创净土法门,成为我国净土宗始祖。
 

  庐山地属江州浔阳,约今江西南昌地方,是江南军事要地之一。慧远在庐山时,江州的刺史桓伊,为慧远建立寺院,取名东林寺,该寺四面环山,南对香炉峰,门前临虎溪,所处尽林壑之美。从此慧远在庐山传教、修行和从事着作,庐山形成中国南方的一个佛教重镇。

 
  慧远虽然高居山林,但不拒绝尘世,他关心社会,以佛法度化接引大众。桓伊去世后,由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任江州刺史。他虽笃信天师道,但也与慧远有交往,曾与西阳太守任固之赞助僧伽提婆在庐山为慧远翻译《阿毘昙心论》。相继担任江州刺史的桓玄、桓伟、刘敬宣、何无忌等人,都与慧远有深交。
 

  由于慧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因此受到文人学士的欢迎。荆州刺使殷仲堪好读《老子》,信仰天师道,在赴荆州途中,曾登庐山拜会慧远,与慧远谈论《易经》的奥理,赞歎慧远见识的深远与明察,实在很难有人能与之比拟。名士谢灵运一向恃才傲物,但见了慧远,也肃然起敬,由衷赞佩。
 

  桓玄是桓温之子,桓温曾礼敬竺法汰,桓玄对佛教也有了解,但他是继庾冰之后,再度提出沙门应当礼敬王者理论的人。
 

  隆安二年(三九八),桓玄曾与王恭、殷仲堪等人起兵讨伐会稽王,王恭被杀,桓玄失败西奔。东晋安帝从江陵回京师建康之际,何无忌曾劝慧远在安帝途经庐山时,下山觐见皇帝,但慧远藉口生病而婉拒。安帝不但不见怪,还特地派遣使节上山慰问慧远。慧远感动而修书答谢,安帝复答函致意。可见慧远在朝廷身份地位的崇高。
 

  桓玄后来被朝廷任命为江州刺史。次年,奉命征讨殷仲堪,夺取荆州。桓玄在途经庐山时,派人邀请慧远在虎溪相见,但慧远以生病为由,不能赴会,桓玄便准备亲自入山。当时左右告诉桓玄,早年殷仲堪曾上庐山礼敬慧远,劝他不必向慧远致敬。桓玄回答:「那有这种道理?仲堪本就是死人一个呀!」等到桓玄见到慧远,不由自主地向他礼敬。桓玄向慧远质问道:「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怎麽可以剃去鬚髮呢?」慧远答道:「立身行道。」因为《孝经》上说:「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所以慧远也引《孝经》来回应桓玄,说明佛教的沙门出家修行,并没有违背孝道。桓玄因此称善慧远,不敢再问难,便把话题转到出兵征讨殷仲堪的事,慧远却置而不答。一阵沉默之后,桓玄请教慧远有何心愿,慧远坦然答说:「愿施主平安,殷仲堪无事!」慧远的机智圆融,终于博得桓玄的尊敬。下山后,桓玄对左右说:「慧远大师实在是我今生所见最伟大的人!」
 

  隆安四年,桓玄上表求领荆、江二州,安帝任命他为都督七州军事,后来又兼任江州刺史,位高权重。此时,他以「震主之威」,苦苦相劝慧远出山还俗从政,说「未知生,焉知死,而令一生之中,困苦形神,方求冥冥黄泉下福,皆是管见,未体大化。迷而知反,去道不远,可不三思?」慧远写了〈答桓南郡书〉,回绝说:「一世之荣,剧若电光,聚则致离,何足贪哉?浅见之徒其惑哉!可谓下士闻道,大而笑之,真可谓迷而不反也。」
 

  后来桓玄举兵攻入建康,专断朝政,下令沙汰僧众,除「能讲经说法者;严持戒律,习修禅定者;山居养志,不营流俗者」外,其馀都勒令还俗。又命令地方官设籍登记僧尼,严加管制,但是桓玄特别关照僚属说:「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列。」
 

  慧远以〈与桓太尉论料简沙门书〉表达他对于桓玄整顿佛门,寄予厚望,并提出具体建议,认为「如法修持禅定者;能读经学法者;修建寺塔、造佛像、供奉舍利者」,不应列为沙汰的对象;对于有真心想出家的士族子弟,应允许其自由出家。
 

  桓玄完全採纳了慧远的意见,慧远也制定僧尼规矩,整顿佛教,获得桓玄的护持,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东晋成帝(三二六-三四二)在位时,因为年幼,由庾冰辅政,主张沙门必须遵照中国传统的礼节,对王者行跪拜礼,但是庾冰的主张遭到当时尚书何充等人的反对,而未能实行。几十年之后,桓玄再次提出沙门敬王的问题。
 

  桓玄因为一心想篡位称帝,所以提倡沙门也应该向君王礼敬,以树立自己的权威。他强调沙门的一切生活所需都仰赖王者,受德于王,岂能「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桓玄下书给「八座」(东晋时称吏部、祠部、五兵、左民、度支五部尚书、尚书左、右朴射、尚书令为八座),限他们在八日内确定此事。不久又致书慧远,表示沙门不跪拜王者,于情于理都不通的看法,同时附上〈与八座论沙门敬事书〉,请他发表意见。
 

  慧远写了〈答桓太尉书〉,明确表示在家信徒忠君孝亲,礼敬王侯,遵守礼法,完全符合王制,但沙门出家修道,是方外之士,所谓「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非廊庙之器,沙门尘外之人」,他们是以度己度人为目的,所以若强迫脱离世俗的出家人行世俗的跪拜礼,显然是不合适的。出家人虽非王侯,却可协助王者治世救人。桓玄觉得慧远的话有道理,认为佛教可辅助教化,因此,元兴二年(四○三),桓玄篡位称帝,特下诏书,允许沙门不必礼拜王者。次年,桓玄被刘裕打败,被杀身亡。慧远更进一步发挥沙门不敬王者的理论,认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所以,慧远的主张对中国佛教的礼制和政治原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灵运与白莲社

 
  刘宋着名的文学家谢灵运,阳夏(河南太康)人。继袭祖父谢玄「康乐公」爵位,世人称他为「谢康乐」。少好学,博览群书,擅长书画诗文,文章之美,与颜延之齐名,时称江左第一人。历任太尉参军、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灵运自视甚高,恃才傲物,直言批判,因此时常招来别人妒忌而不自知。后以权贵挟恨陷害,被徙广州。有诬其谋反者,文帝亦忌其才名,遂于元嘉十年(四三三)十一月,藉端诛杀,时年四十九岁。临刑时,留言将其美鬚施与南海祇洹寺作为维摩诘菩萨像鬚,并作有临终诗一首:「龚胜无馀生,李业有终尽,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悽悽陵霜柏,网网冲风菌,邂逅竟无时,修短非所愍。恨我君子志,不得岩上泯,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灵运自比己身如东汉龚胜、李业、晋朝嵇绍、霍原等贤士见弃于君王,为世所不容,惨遭杀戮极刑。冀望能乘愿再来,以冤亲平等的佛心对待怨敌。在谢灵运不足五十的短暂一生,佛法给予他心灵安顿的皈依处。

 
  谢灵运一生和佛教因缘深厚殊胜,他于东晋义熙年间,曾到庐山参礼慧远大师,肃然心服,誓愿跟随慧远大师,并在道场前挖掘莲花池,池内种植白色莲花,并和志同道合者结社共修净土之业,定名为白莲社,灵运遂作「净土咏」以资纪念。咏云:「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拯群生。净土一何妙,来者皆菁英,颓年安可寄,乘化必晨征。」当时,灵运曾经要求永久入社,但慧远大师以为谢灵运的心思杂乱而未允许他入社,因此在谢灵运为慧远大师作的诔中,曾说:「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
 

  少帝景平元年秋(四二三),灵运养病于东山,听说沙门昙隆于上虞徐山,于是经常往来参访,相互鑽研佛教义理,同游嶀嵊,寄情于灵山秀水,达二年之久。曾经随从龙光寺竺道生游,对道生所主张的顿悟义理非常佩服,着有《辩宗论》,阐释道生顿悟成佛的义理。谢灵运笃好佛理,对方言音律多所通解,得知乌衣寺的慧叡法师精通梵语,便前往向他请益,因而对经文中诸多梵语的读音意义多能融会贯通,着有《十四音训叙》,条例梵汉,对于当时译经、读经俾益匪浅。当时正值《大涅槃经》传至建业,由于品数疏简,文义艰深,令初学者不易深入,他就与慧严、慧观等人重新编定,而成三十六卷的《南本涅槃经》,为「一阐提亦可成佛」的思想提出经证,一时掀起涅槃的研究热潮,迄今流行不辍。因此,涅槃之学、顿悟之说得以弘布于当时,谢灵运功不可没。另撰有《金刚般若经注》、《涅槃经疏》等。

 
  谢灵运常说,六经的根本在于济俗,若想求得性灵真要,则需以佛理为指南。由此可以看出谢灵运对佛法的体会极为深刻。

..............................................


一、试述慧远大师在政治上的教化功绩。


二、试述佛教对谢灵运一生的影响。

..............................................

Tags: 责任编辑:思过黑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教史》 第一篇 印度篇 下一篇《教史》 第三篇 世界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