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文库热门

·邢台北盆水龙泉寺 09-17
·邢台泰兴寺 09-17
·邢台观音寺 09-17
·邢台天宫寺 09-17
·邢台天元普贤寺 09-17
·邢台石佛寺 09-17
·邢台北和寺 09-17
·邢台法灵寺 09-17
·邢台宁晋县云台寺 09-17
·邢台普光寺 09-17

禅门思想

怎样了生死
元音老人讲述 一九九五年六月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学佛的目的是出轮回,了生死,这是我们的大目的。怎么样可以了生死,出轮回呢?发神通能出轮回吗?不行!外道都有五神通——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但他们不能了生死。因为他们不识自己的本性是什么,执著外境追求,有所取著,生死不..
更新:2013-05-07   / 点击:273    【查阅全文】
佛教和树
明海 佛教所关乎的是人类精神生活最顶端的那一部分;树,长在地上,种类繁多,覆盖地球最广大的植物……。这二者有着出人意料的关联性。检视它们的关联性,也许能把我们的思想带到一个神奇而又意味深长的高度。 一 综观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许多重大的事件都与树相关联: 1.降诞 ..
更新:2013-05-07   / 点击:299    【查阅全文】
在家学佛方便谈(净慧)
——在北京“荷塘月色”素餐厅用餐时方便开示 (2001年3月12日晚) 四句口诀 很高兴与大家见面谈心,沟通思想。今天我们所在的这个素菜馆,环境优美,我希望它能扩大影响,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吃饭,通过佛教的饮食文化活动来体现佛教的慈悲精神,体现佛教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培养爱心的精神..
更新:2013-05-07   / 点击:270    【查阅全文】
禅与人生
慧超 人在不同境遇里生长,对人生就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很有缘,居然能在生命的轮转中得到一盏明灯--禅。虽不能参透个中滋味,但亦稍有所得。 最无法表达的是站在人生岁月路口的一种激动。人整天在苦海中飘流,寄于一个麻木、恍惚、茫然而无所得的境界里,靠一些欲痴与暂时的快乐来麻痹精神、..
更新:2013-05-07   / 点击:311    【查阅全文】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所谓直指人心,即无须向外界寻求,而直观自心、自性;所谓见性成佛,即无须分析思虑,而透彻觉知自身具有之佛性,即达佛之境界。此语与‘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皆为禅宗表彻悟境界之用语,其他诸宗类似‘见性成佛’一语者有观无量寿经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华严经之‘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
更新:2013-05-07   / 点击:291    【查阅全文】
求法与至诚心
边笛 选择了正法明师之后,就应当抓紧机遇拜师求法。 拜师求法,事关学人慧命,当以至诚心为之,切不可心怀轻慢,自以为是,任性使气,须知敬师敬法即是对自身生命的珍惜和敬重。古来祖师求法,莫不谦恭敬信,至诚不二,真正做到打不起嗔、骂不生气,其敬信之心真可谓坚若须弥。当年密勒日巴..
更新:2013-05-07   / 点击:262    【查阅全文】
圣严法师自在法语
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愈多,福报所剩愈少,终有用毕之日。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 ..
更新:2013-05-07   / 点击:234    【查阅全文】
心经揭谛咒与禅宗三关
杨佛兴 学佛与人生,“路线要明1才能顺利达到目的。不少人持诵《心经》揭谛咒,但它的密意究竟为何?它与禅宗三关有何关系?以及禅密二宗的某些重要问题应如何理解才正确?此固真诚学者亟希弄明者也,兹将我的管见略述如下: 一、解与行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揭谛真言属于密咒;而禅宗..
更新:2013-05-07   / 点击:256    【查阅全文】
“道”无所不在——证严法师
至圣先师孔子学问渊博,然而“入太庙,每事问”,可见任何事都有专门的学问,都有其“道”理。一般人却总认为深奥难懂的事物才是真道、才值得爱惜。其实只要能让我们受用的,就是真道,信手拈来无不都是理,端视能否用心体悟,亲身实践。 一般求道者都希望博学深究,然而究竟“道”有多广?“理..
更新:2013-05-07   / 点击:248    【查阅全文】
宣化上人说法:什么是邪师
在此魔强法弱的时代,不少冒充为佛教徒,诳称为善知识者,挂羊头而卖狗肉,打出佛教的招牌,实则行持恶法,卑鄙无比。他们公开赞叹男女欲乐双修,谓此即菩提无上道,即身成佛之真传,专以诡异神通,炫惑世人。 此等徒众皆有天魔附体,因此狂慧增长,辩才无碍,或能放光,或得心通,或知宿命,尤..
更新:2013-05-07   / 点击:246    【查阅全文】
不寻常的旅程
圣严法师的《五百菩萨走江湖》 何华 圣严法师日前圆寂,临终留下偈语:“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很自然地让我联想到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欣交集。所谓悲欣交集,大概就是“空里有哭笑”吧?悲欣也好,哭笑也好,到头来无非一场空。佛家讲空,可也不执著于“空”,..
更新:2013-05-07   / 点击:261    【查阅全文】
野狐禅-从修行
野狐禅是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五灯会元》(卷三)、《从容录》(第八则)、《联灯会要》(卷四)、《虚堂智愚禅师语录》(卷五)、《宗门统要续集》(卷四)、《永元和尚颂古》等都有记载,各处文字稍有出入,其中《无门关》的原文是: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
更新:2013-05-07   / 点击:258    【查阅全文】
佛教与儒家
佛教于东汉时传入我国,佛法不但在我国的宗教方面占尽优势,在文化方面,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相对的,佛教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中国化的佛教,深具中国文化的精神与特色。 两汉时期独尊儒学,整个社会思潮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佛法传入东土后,由于与儒家思想有许多殊异处,也有..
更新:2013-05-07   / 点击:244    【查阅全文】
禅修入门书:呼吸也是一种享受
圣严法师《禅钥》自序:禅是给你一把钥匙,你必须自寻门户、自投锁孔、自开悟门!古人多将庞大的佛言祖语喻为导迷标月的手指。可惜的是,世人虽然渴望见到月亮的光辉,反被多姿多彩争艳斗妍的指阵所迷。指望从禅籍中,悟到一些“本来面目”的消息,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让那些古怪有..
更新:2013-05-07   / 点击:230    【查阅全文】
正法修行的重要
投胎到人间的目的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修行人,但真正知道该如何修行,了解修行目的的人却很少。到底为什么要修行,又该怎么修?大家不妨想一想,今天我们投胎到人间,是为何而来?是为了做大官、成大事、发大财,还是来成就自己过去累世的大悲愿行?如果你不加以深思,很难了解修行的真正意义。 ..
更新:2013-05-07   / 点击:262    【查阅全文】
禅的内心世界
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这里演讲,从去年三月开始,我在各地所有的活动都停止了,包括上课、演讲……等。本来这几天不在台湾,但是一年多前订下的口头承诺,让我首次来这里和大家聊天,以出家人而言,即使口头承诺亦是妄语戒,因此,特地把一些事情做安排,来这里和大家相聚。 今天从体、用、相、境的..
更新:2013-05-07   / 点击:246    【查阅全文】
“道”无所不在
证严法师 至圣先师孔子学问渊博,然而“入太庙,每事问”,可见任何事都有专门的学问,都有其“道”理。一般人却总认为深奥难懂的事物才是真道、才值得爱惜。其实只要能让我们受用的,就是真道,信手拈来无不都是理,端视能否用心体悟,亲身实践。 一般求道者都希望博学深究,然而究竟“道”..
更新:2013-05-07   / 点击:249    【查阅全文】
禅的基本内涵
台湾耕云 一、禅是心的原态,生命的共相、永恒相。 禅究竟是什么呢?几年前台南禅学会成立的时候,我曾说过:“禅是心的原态”、“禅是生命共相、永恒相”。没有经过六根六尘对境,吸收六尘污染以前原本的心态,就是佛经上讲的“本心”。禅是什么?禅就是佛。佛是什么?佛就是如来。如来是什么?..
更新:2013-05-07   / 点击:253    【查阅全文】
话头·公案·机锋·转语
问:什么是话头禅?它如何与大疑情有关? 答:“话头”就是你追问自己一个问题作为修行的一种方法。“话”是语言,“头”是根源。当我们应用话头修行,就是尝试要找出在还未用到话或文字,或符号的描述之前“那是什么?。在开始修行时,是没有疑情可言的,只有在你很好地掌握这个修行方法,你才..
更新:2013-05-07   / 点击:246    【查阅全文】
星云法语:做人的四句偈
俗云:“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一点也不假。不过,如果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并且如是奉行,似乎也并不难。以下我提出做人的四句偈提供参考: 一、信心进步道业增:我们平常要长养自己的信心,要对自己有信心,对社会有信心,对国家有信心,对宗教有信心。无论做人、处事,或对事业都要有信..
更新:2013-05-07   / 点击:234    【查阅全文】

清净莲海佛学网: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交流论坛 联系我们
本站声明:本站资源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你的版权,请你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消息后24小时内删除。
清净莲海佛学网 版权所有